2024-10-28 癌症.卵巢.子宮
搜尋
血崩
共找到
12
筆 文章
-
-
2024-04-05 醫療.兒科
賈永婕與曾馨瑩提醒:新生兒如果發現呼吸不足,保握「這時間內」進行搶救!
每年約有5至10%新生兒會發生呼吸不足,搶救不即時恐會造成腦部受損為加強新生兒健康,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防疫女神賈永婕、早產兒防護大使曾馨瑩推廣「黃金一分鐘」觀念。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指出,台灣每年約5至10%新生兒,一出生不會呼吸或呼吸不足,若沒有適當處理恐造成腦部受損。許媽媽分享,生第二胎時遇上「羊水栓塞」,生產時呼吸急促,生命徵象不穩定,腹中胎兒呼吸窘迫。婦產科醫師緊急聯絡新生兒科醫師、麻醉師,剖腹取出胎兒後,立即給寶寶正壓呼吸,再分別將母子送至產科與新兒科加護病房。她感嘆,那一刻才體會生與死原來是最近的距離。賈永婕大血崩險失兩命 老公手拿相機、錄影機傻眼被拒賈永婕為新生兒醫學會記者會站台,聊到她是自然產的擁護者,前兩胎非常順利,生老么的時候突然大失血,「我沒有意識到危險性,老公甚至要拿相機跟錄影機進來拍,但是護士看了大驚失色,緊急推往剖腹開刀。」她說年輕的時候生小孩覺得很自然,也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難產這種事情,前兩胎極為順利,第3胎到了醫院還談笑風生,覺得自己是老手,「沒想到在病床上突然大失血,護士一進來看到我就衝出去大叫醫生,我還沒有摸清楚狀況,說自然產我OK,醫生說如果沒有弄好小孩會缺氧,不是腦性麻痺就是腦死,連我都會有危險,緊急開刀動手術。」她說老公的反應最好笑,前兩胎都沒有拍到照片,所以在家裡練習許久,躍躍欲試左手拿相機右手拿錄影機,還說要左右開弓記錄一切,「沒想到他就被護士擋在門外,因為是非常緊急的狀況,所以我很呼籲,所有的產婦在生產之前,都要選擇有良好的新生兒救護設備的醫院,尤其是那些選擇在家裡或者是小診所生產的,都要特別小心。」當發生呼吸不足時應如何處置,處置時間應把握黃金時間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表示,5至10%的新生兒在出生時不會呼吸或呼吸不足,尤其是早產兒,但大部分程度輕微,只需要輕拍等刺激或呼吸道清潔一下就可以順利呼吸;僅1%新生兒需要正壓呼吸器、急救、插呼吸管等處置。因此出生後的黃金60秒會由醫療團隊的處置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黃金一分鐘是指小孩出生一分鐘內可自行呼吸,否則就要醫療幫助。」張瑞幸說,須評估新生兒狀況,若沒有正常呼吸,要透過新生兒高級救命術「NRP」幫助孩子,意即黃金60秒的處置能力將決定孩子的一生。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表示,雖然不會自行呼吸的新生兒症狀大多輕微,只需要輕拍等刺激或是呼吸道清潔一下就可以自行呼吸,但仍有約1%的新生兒需要正壓呼吸器、急救、插呼吸管等處置然而,NRP並非硬性規定,張瑞幸表示,仍有遇到少數個案晚上在診所出生,但因為晚上沒有小兒科醫師,婦產科醫師也沒有受過NRP訓練,因此產生危機。她提醒,高危險妊娠者應優先選擇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療院所生產,才能即時面對生產可能發生的變數。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國際上間約在2010年推行黃金一分鐘的概念,我國則是近期才開始推動。根據回溯資料發現,周產期窒息與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二大主因,因此新生兒窒息性缺氧造成腦傷威脅不可輕忽。醫學會因此響應國際「Helping Babies Breathe運動」(HBB)後,至今已拯救上千位周產期窒息嬰兒。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2-10-12 醫療.懷孕育兒
產前5大焦慮:會不會來不及打無痛、有沒有可能血崩?來聽聽婦產科醫師怎麼說!
孕媽咪有產前焦慮嗎?越逼近生產的日子就越緊張、越恐慌!但其實有些事情發生的機率很小,現在的醫學也很發達,基本上媽咪只要放輕鬆、抱著愉快的心情去生小孩就可以了。「生產」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更有許多孕婦自覺「產前焦慮」,越逼近預產期就越恐慌,過去查的負面資料通通浮上腦袋,深怕自己也是其中之一。讓孕婦充滿壓力的問題不外乎是:「會不會很痛?」、「我什麼時候可以打無痛?會不會來不及?」、「我會不會血崩?大量出血然後就來不及、死掉了?」根據這些問題,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給了一些客觀的答案。1.有好多生產的相關的負面新聞!我越看越害怕,怎麼辦?在這些個案中,只有少數狀況特殊的才會有媒體報導,但實際狀況是大部分的孕婦都能順利的生產。如果真的越看越焦慮,那就少看聳動的新聞,找資料的時候就只看專業醫師的說明,或是直接問自己的婦產科醫師。2.我好怕痛!我什麼時候可以打無痛?郭安妮醫師表示,如果是生第一胎,產程大部分都會比較久,基本上不會來不及打無痛。孕媽咪也可以在一進醫院的時候就表示自己要打無痛,麻醉師就會先幫孕媽咪準備好,到時候真的痛得不得了也能及時緩解痛感。比較常見的「來不及打無痛」的案例都是生過一胎以上的媽媽,這些孕婦的產程速度都很快,有些事進醫院不到30分鐘就生了,這時候我們才會給他選:「你的產程很快,可能20分鐘、30分鐘小孩就出來了,你還要打嗎?」但如果媽咪堅持要打,我們也還是會幫他準備。3.我不會拉梅茲呼吸、也沒上過課不知道要怎麼出力,會不會影響我生小孩?有些孕媽咪很用心,會在生產前撥空去上生產相關的衛教課程、瑜伽,學怎麼拉梅茲呼吸。不過,如果媽咪沒時間去學、沒上課的話也沒關係,郭安妮醫師:「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技巧,媽媽上產檯的時候我們也都會再提醒,教媽媽。所以一定沒有問題的。」郭安妮醫師也分享一個生產出力時最簡單的小技巧:陣痛來時,嘴巴吸進一口氣閉起來,用上大號的方式出力就好。護理師、婦產科醫師會提醒你什麼時候出力、放鬆,聽指示即可。4.我會不會發生產後大出血、血崩的狀況?產後大出血確實很嚇人。除了媽咪自己檢查子宮收縮的恢復狀況,護理師也會在每兩小時、三小時,頻繁地關心媽媽的狀況,如果真的有什麼緊急的事件基本上都是來得及的。5.寶寶後期胎動變好少,我要怎麼確定寶寶還活著?因為胎兒長大、活動空間確實會變小。媽咪可以早、中、晚固定時間,吃完飯後靜坐一會觀察寶寶的胎動狀況、或是拍拍肚子叫寶寶起床。如果胎動次數比之前少於一半,媽咪就算是為求心安也可以到醫院檢查。尤其在過去醫療環境不發達的時候,更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來形容生產的風險。但幸好現在醫療體系發達、科學進步,大部分的孕婦都能順利生產。媽咪們就放心的帶著愉快的心情、跟待產包去生小孩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7-29 醫療.中醫
輕熟女狂冒生理痘 中醫調理痘痘肌、月經不適一併改善
台南市29歲李小姐有痘痘肌的困擾,尤其月經來前一周,下巴會冒大紅痘伴隨黃白膿頭,當痘痘緩解後,暗紅色痘疤也很久才褪色,令她相當煩惱。此外,李小姐還有經期長、血塊多、血量多等經期不適感。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簡忠孝治療一個月後,李小姐的皮膚狀況改善了,連美容師都驚嘆粉刺少很多,月經的問題也一併獲得處理。簡忠孝表示,問診發現李小姐每天凌晨一點多才就寢,月經每次都滴滴答答一周才乾淨,覺得經血溫溫熱熱的,且血塊多、經血量大到有血崩感。診斷李小姐是典型的血熱體質,加上平常晚睡、睡眠時間不足,身體會產生虛熱,讓血熱情形加劇,容易長痘痘併發膿頭。此外,血中有熱也會造成經血量大且行經期久。簡忠孝表示,痤瘡(俗稱青春痘)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過多,毛孔表面角化失常形成封閉空間,因而造成粉刺,粉刺擠壓附近組織,加上痤瘡桿菌滋生,最終產生有膿的大紅痘。中醫認為當血中有熱,熱積在皮膚時,就會產生痤瘡。中醫以清熱涼血與活血化瘀為治療方向,如:牡丹皮、紫草來清熱。也會加上皂刺、桔梗,將痘痘已形成的膿「托」出來,並減少粉刺。此外,中醫認為痘疤是瘀血積在皮下,需「活血化瘀」,如:赤芍、莪朮等藥材。李小姐治療一個月並配合調整生活習慣,下巴痘痘大幅減少,且痘疤顏色淡化,經期不適感也大為改善。除了用藥治療外,簡忠孝提醒搭配生活習慣的改變,才能使療效持續,減少痘痘復發。飲食上要減少高油與高糖以及乳製品的攝取;睡眠7到8個小時,就寢時間不能過晚(建議11點);臉部清潔早晚各一次,不要過度清潔,慎選保養品,成分單純且程序不用太多,以免毛孔阻塞,且卸妝要完全。這樣才能讓肌膚穩定,揮別痘痘肌。
-
2022-01-07 養生.聰明飲食
月經後喝四物湯有哪些功效?速懂什麼人不能喝四物湯
每位女性幾乎從青春期起,媽媽總會在「好朋友」過後,準備一碗暖暖的四物湯為孩子補身。而為了方便現代忙碌工作的女性,許多廠商更推出四物飲品,並找來當紅女星代言,不論是四物雞精、四物飲加鐵、加玫瑰或加青木瓜等,增添功能及風味。其實早在宋朝,四物湯被記載於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就被稱為是婦人病的聖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主方,因為方中由當歸、熟地黃、川芎及芍藥組成,因此稱為「四物」。四物有哪四種藥材?1.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有活血、補血的功效,不過,當歸身、當歸尾的作用不同,當歸身專於補血,而當歸尾則善於活血。服用當歸可減輕經前症候群的疼痛、腹脹、陰道乾澀及憂鬱。2.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為血中氣藥,有活血、行氣、袪風止痛的功效。服用川芎可抗菌消炎,調節子宮收縮,並抗維生素E缺乏症(維生素E是抗氧化劑,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可減輕乳房不適、焦慮及沮喪等症),提升細胞吞病原體的作用。3.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心、肝、腎經,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4.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的功效。解決女性3困擾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集合四種中藥材的精華,有效解決女性許多問題:1.調經止痛、養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經來潮而無法正常工作,四物湯可幫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塊,並減輕腹脹腹痛,使經血排出順暢。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減少月經來潮時的貧血、頭暈目眩及經血不出的狀況。2.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若養成從年輕就服用的習慣,有助於氣血通順,不易手腳冰冷,並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看起來更為年輕。3.解決血虛狀況臨床上四物湯經常使用於身體出現血虛狀況。女性在月經、懷孕、生產、哺乳時,血量流失量大,容易造成血虛。血虛症狀多為臉色蒼白無血色、嘴唇白、頭暈、疲倦、容易心悸等,女性則有月經量少或不來的情形。而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四物湯也有幫助。喝錯時機,恐造成血崩陳潮宗指出,喝錯時機可是會弄巧成拙。日前曾有一名25歲的女護士,「大姨媽」來了十幾天,原來女護士認為失血過多,需要補血,在經期間猛喝四物湯,沒想到更加血流不止。其實,四物必須月經結束後服用,否則補不成,還會造成血崩。服用四物湯最好的時機是在每次經期乾淨後。而女性最好養成從年輕時就開始服用四物湯的習慣,一次最好連續服用6天份的四物湯,不但可以減少經痛、經血不出、腹脹等症候群,到老年時,生理機能及皮膚也較不易老化。4大族群要注意1.生理期異常的女性:四物湯適用於身體血虛的狀況,若生理期提前、經血顏色鮮紅、經期出現脹痛或血塊多等,狀況比較複雜,應該先就醫,找出真正的問題。2.屬於燥熱及上火體質的人:口乾舌燥、便祕嚴重、容易長粉刺及早上起來眼屎較多的人,另外,像是睡不好引起的眼睛乾澀、雙眼布滿血絲,牙齦也出現浮腫,都是屬於這類體質的人,也不適合單獨喝溫補的四物湯,可以同時搭配涼補的方劑,像是可以降火氣、疏肝理氣的加味消遙散。3.身體正在發炎的人:比如眼睛充血或是感冒未癒等,也不適合喝四物湯。因為四物湯會加速血液循環,反而會使發炎腫脹更劇烈。4.更年期婦女:曾發生更年期婦女服用四物湯後,反而全身發熱、汗流不止。其實,更年期是一種身體機能的退化,屬於腎虛的問題,且更年期體質偏燥熱,補血的四物湯,反讓更年期症狀愈演愈烈。延伸閱讀: 。四物湯,喝對時機最重要 。四物湯、生化湯、中將湯,怎麼喝?
-
2021-12-05 該看哪科.婦科
徐若瑄「子宮肌腺瘤」為何會血崩住院? 醫曝「危險因子」:3大症狀快就醫
近期有多部電影、戲劇作品的藝人徐若瑄驚傳住院!從IG的照片上,看到她正躺在病床上,且透露自己有「貧血、臉色蒼白、頭暈、視線模糊、腹脹」的症狀,以及在非經期時間仍大量出血。醫院認為她有昏倒風險,須立即入院。徐若瑄經紀人日前透露,她是因子宮腺瘤的關係入院診療,現在狀況穩定。子宮肌腺瘤好發於35至50歲的女性,也許你身邊的女性友人就受到子宮肌腺瘤所苦。醫師提醒,如果自己或身邊友人有嚴重經痛、月經時間過長,超過7天,就該及早就診。治療棘手 嚴重恐影響生育力不少女性經常受到經痛所苦,甚至是非常嚴重的經痛,就診時才確認是子宮腺瘤。造成子宮肌腺瘤的主因是「經血逆流」,也就是月經來時子宮內膜剝落出血,如未流出體外,停在肌層細胞內造成局部發炎反應,形成肌層內的厚病灶,就是子宮腺瘤,又稱「子宮肌腺瘤」或「子宮肌腺症」。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巧克力囊腫」,也是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盆腔,在卵巢等地形成「異位囊腫」,這些子宮內膜受卵巢性激素影響,會產生經血卻不能排出體外,使得存在卵巢內的經血越來越多。因囊腫內的血外觀為巧克力糊狀,又稱「卵巢巧克力囊腫」。其症狀除經痛以外,因囊腫會壓迫到膀胱,也會有頻尿狀況。患者每當月經來時,子宮肌腺瘤將分泌子宮收縮素造成強烈收縮,患者會非常疼痛。大家常聽到的「子宮肌瘤」是平滑肌瘤或稱纖維瘤增生造成,只會集中在一處,只要切除即可有效治療;反之「子宮腺瘤」因遍布整個子宮,治療相當棘手,嚴重時恐須摘除子宮。醫界會建議婦女定期檢查,如能早期發現,就能在未擴散到整個子宮前及早切除,保住一線「生」機。 出現3大症狀 就應有所警覺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明珠表示,子宮肌腺瘤好發於有巧克力囊腫病史、生理期不規則以及嚴重經痛的婦女。如女性的生理期經血過多、嚴重經痛、以及生理期超過7天者,就有可能是「子宮腺瘤」造成。蔡明珠表示,現行常用的治療方式為症狀治療,例如服用止痛藥、避孕藥等相關藥物來降低疼痛。或是服用避孕藥,達到減小腺肌瘤的目的。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為什麼愈長愈大? 醫揭「隱形幫兇」:絕大多數人都中 ·老是尿急跑廁所小心子宮肌瘤! 醫示警:30歲女性每5人就有1人有 
-
2021-09-02 該看哪科.婦科
寶寶急在救護車上出生 醫護穿「兔寶寶裝」成功救援
等不及的新生命,寶寶提前在救護車出生。振興醫院急診室日前接獲緊急醫療應變中心電話,告知有位懷孕38周的產婦,在119救護過程中,胎頭已經滑出產道,且寶寶在抵院前3分鐘已經「迫不期待」出生。好在醫院早已備好3組人馬,急診室、開刀房與新生兒中心,每位醫護身著「兔寶寶裝」待命,全力協助母子。疫情下急產更為謹慎,參與接生的振興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田知學說,這名產婦入院前,醫院以PCR陽性的應對作為,高規格看待接生任務,接獲通知當下,急診室立即聯絡婦產科醫師、小兒科醫師。過程中,大家各司其職,小兒科推來保溫箱,急診手術區則備齊接生所需的醫療器材。由於來不及為產婦做PCR,準備協助接生的醫護,穿著全套隔離衣,等待救護車將產婦送達。豈料,抵達醫院前3分鐘孩子就出生了。很快地,嬰兒宏亮的哭聲響徹急診室,田知學說,醫護當下分為兩組人馬,一批人負責媽媽的安危,觀察是否有血崩的狀態,經過折騰的產婦,明顯呈現冰冷狀態,也立即施予加溫。另一組人照顧寶寶,急診室醫師直在推床上剪斷臍帶,迅速將孩子包裹後放入保溫箱,立刻送至新生兒中心做後續的清潔處理及檢查;為降低染疫風險,在爸媽PCR結果陰性之前,必須暫時母嬰分離,錯過孩子降生的第一瞬間。所幸寶寶健康也有2800公克,雖說是急產但處置得宜、母子均安。田知學說,有貼心的護理人員徵求父母同意後,便幫嬰兒照了許多張照片,替他們留作紀念。她並感性地說:「疫情下幾乎都在經歷死別,這個紅通通的小生命振奮我們醫護的心,緊繃許久終於得到滿滿的正能量。」急產的定義是,從有產痛到生產完成分娩,整個過程少於3個小時。振興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孫大威說,急產的發生率並不高,約只有2%,且大部分都發生在經產婦,意思是生過兩胎以上的媽媽,因為她們的子宮頸曾被撐開過,彈性變得較為鬆弛,容易再次撐開。因此,當胎頭往下降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很快。產速快大大增加母嬰風險,振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偉浩說,胎兒快速衝出產道,胎頭容易擠壓變形,甚至造成皮下血腫的狀況,媽媽也可能因為急產,導致產道遭暴力式衝破,增高血崩或骨盆肌的傷害。由於急產發生原因多半不明,但高風險對象可以提早注意。李偉浩舉例,像是生過多個寶寶的媽媽、第一胎生產只花5、6小時的產婦,以及子宮頸閉鎖不全者;另子宮頸閉鎖不全在孕期10周即可發現,可以透過環紮手術縫合改善。至於急產的前兆?李偉浩說,產前陣痛突然變得很不規則是指標,並提醒產婦,如有肚子緊縮感,甚至是破水、落紅的情形,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
-
2021-05-28 該看哪科.婦科
婦人倒臥血泊!陰道出血憂染疫不願就醫 手術6小時救命
嘉義42歲婦人日前陰道陸續出血,因憂心醫院有染疫風險,不願就醫,僅在家自行服藥,25日傍晚上廁所突血崩出血2000c.c 休克,臥在血泊中,家人發現送醫一度命危,經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急救近6小時、輸血3000多c.c終於救回一命,婦人術後熱淚盈眶說,「謝謝醫師救命,讓我活下來!」婦人經過1天休養、生命跡象穩定,恢復情況良好,昨和丈夫見面時熱淚盈眶,直言彷若隔世「活下來的感覺真好」,也不斷感謝黃元德救命之恩。院方表示,該婦人上月到某醫院做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後,陰道陸續出血,但婦人見疫情嚴峻,到醫院看診可能染疫,一直不願就醫,每次出血都自行服藥,本月25日傍晚因出血不舒服,請丈夫買晚餐、她去上廁所,不料丈夫返家發現,妻子已倒臥血泊中,立即叫救護車送院急救。「出血太嚴重了!」黃元德表示,該婦人到急診時,陰道持續大出血,僅在院出血量已超過2000c.c,進入休克狀態,他研判病況危急、須立即開刀,但婦人大量失血造成手術中血液完全無法凝固,每縫1針就多2個洞出血,所有傷口出血都有如潺潺溪水般,止血十分困難。黃元德說,當下研判婦人已有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DIC),失去凝血功能,決定迅速切除子宮,在術中血流不止時,接力用了大量纱布,強力壓迫血管叢2個多小時,維持生命。他說,手術除不斷止血爭取時間,同時還幫婦人輸入超過3000c.c 血液,大量補充凝血血清、血小板,終於成功止血救回婦人性命,事後發現止血紗布聚集起來,超過1顆足球大小,他在手術室忙了近6小時。黃元德說,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若能及早發現,大部分可用藥物控制及定期追蹤,不急著開刀;如肌瘤造成經血量過多、經期拉長導致貧血,或壓迫到膀胱或直腸造成頻尿、排尿不易等症狀,建議接受手術切除,術後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及造成貧血、不孕等問題,仍需返診追蹤、不能輕忽。
-
2021-03-26 該看哪科.婦科
子宮肌瘤造成不孕!醫揭女性易忽略的4大症狀
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子宮良性瘤,幸好大部分沒有症狀,有症狀也不一定要手術治療。然而,對育齡婦女來說,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子宮肌瘤會造成不孕嗎? 子宮肌瘤屬良性腫瘤 平均每4個人就有1位 婦產科醫師詹景全表示,正常的女性子宮由內到外分別為黏膜層、肌肉層及漿膜層。「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部分細胞過度增生而形成的一種良性腫瘤。以育齡婦女來說,平均每4個人就會有一位患有子宮肌瘤;臨床上,子宮肌瘤是導致子宮被切除的最常見病因。 子宮肌瘤多無症狀 症狀發生多與大小、位置有關詹景全說,其實子宮長肌瘤的女性,大多是沒有症狀的。若發生症狀,則與肌瘤所在的位置、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間質肌瘤:可能造成經血過多、痛經。若肌瘤過大,將會壓迫到膀胱、直腸等。 ◎漿膜下肌瘤:除非肌瘤太大而產生壓迫,否則這類肌瘤較少引發經血過多的症狀。 ◎黏膜下肌瘤:這類肌瘤最容易引發症狀,如經血過多、經期過長、亂經、不孕、早產或流產等症狀。即使是小小的肌瘤也可能造成經血過多;若肌瘤較大,甚至有血崩的危險。 另外一些比較常見的症狀如下: ◎經血過多、不正常出血:這是子宮長肌瘤最常見的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將造成貧血。 ◎壓迫:當肌瘤愈來愈大,「壓迫」就成為另 一個常見的症狀。若肌瘤壓迫到膀胱,可能造成頻尿、連續性膀胱炎,甚至解不出尿;若肌瘤壓迫到腸道,會造成嘔吐、腸胃不適或便祕等症狀;若肌瘤壓迫到骨盆,會造成腹部疼痛;若肌瘤壓迫到輸尿管,甚至可能造成輸尿管或腎臟水腫。 ◎子宮疼痛:若肌瘤內部有變性的變化,可能會有子宮疼痛的症狀。子宮肌瘤不一定需要開刀 過大、生長快就得考慮 子宮肌瘤的診斷方法很容易,利用陰道超音波 (或腹部超音波)就可以將大部分1公分以上的肌瘤診斷出來。詹景全指出,絕大部分的婦女是無症狀的,因此只需要追蹤觀察(一年至少追蹤一次)即可,但是如有症狀產生,像是經血量過多,可考慮先以藥物治療,如止血藥、黃體素、避孕藥等;若藥物治療失敗且症狀持續,或子宮肌瘤過大(超過6公分以上) 或是生長快速,有變癌性的可能發生,就需要立即開刀。 子宮全切除≠進入更年期 只是不再有月經 不過,詹景全特別強調,有不少人誤以為接受子宮全切除手術後,就會進入更年期。其實控制女性荷爾蒙分泌的器官是卵巢,而不是子宮,所以,子宮切除後並不代表就是更年期,只是不再有月經來潮而已。 子宮肌瘤可能造成不孕 與2情況息息相關 詹景全提醒,部分子宮肌瘤可能會讓女性不易受孕,或受孕後不易著床,最主要有兩種情況: 1.突出於子宮腔的黏膜下肌瘤,會影響受精卵著床,因此容易造成不孕。若還要懷孕,醫師會建議先努力懷孕,如果試過一段時間仍不能懷孕或懷孕後容易流產,才考慮手術治療。2.若子宮肌瘤長在受精卵容易著床的位置,假如還要懷孕,就算是間質肌瘤(而不是黏膜下肌 瘤)、或是只有1公分的黏膜下肌瘤,都要切除, 否則會影響著床,不利繼續懷孕。 更年期後肌瘤自行萎縮 無生育考量別驚慌 切記,不是所有的肌瘤都會對懷孕造成影響,所以不要太驚慌!但若肌瘤大於3公分,那麼腹痛、胎位不正、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便會增加。所以,若懷孕時發現有肌瘤,只能追蹤其大小變化,生產完後也不急著開刀,可以等到產後3個月 後追蹤其大小再做決定。 另外,詹景全提及,若子宮肌瘤患者的年紀已經接近更年期,肌瘤的大小不是很大,症狀不厲害,也沒有惡性的跡象,則可以考慮暫時不要開刀;而且更年期以後,因為缺乏荷爾蒙的刺激,通常肌瘤會逐漸萎縮。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責任編輯/Mei
-
2020-08-03 科別.婦科
子宮肌瘤免動刀 無創海芙治療保住生機
購書網址:.udn買東西:https://reurl.cc/g7LWRL.博客來:https://reurl.cc/Wdp3OD我國子宮肌瘤盛行率高,35歲以上女性,至少二成罹患大小不一的子宮肌瘤,嚴重時,生理期「血崩」或「劇痛」。由於罹病時大都在育齡階段,患者多有生育需求,多數女性不願手術,以致延誤治療。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鄭丞傑表示,傳統或微創手術治療子宮肌瘤,術後可能出現沾黏等後遺症,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考慮減少對生殖威脅的治療方式,例如海芙刀治療,無傷口並保住子宮。多數子宮肌瘤無明顯症狀鄭丞傑表示,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無明顯症狀,多是在健檢、婦科檢查或懷孕前檢查才被發現。是否出現症狀,取決於肌瘤的位置、大小、數目、懷孕及惡性狀態,一般無症狀的小肌瘤可定期追蹤,一旦出現不正常子宮出血、貧血、腹痛、頻尿、排便困難、不孕、流產等症狀時,須進一步診斷與治療。鄭丞傑表示,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至今不清楚,在預防方面,也討論不多,僅能透過異常的症狀及早就醫,追蹤子宮肌瘤的過程中,若是發現子宮肌瘤生長過快、嚴重腹痛、貧血或停經後肌瘤仍持續擴大,超過3公分以上,就必須要積極接受治療。超音波手術仰臥式治療鄭丞傑表示,一般藥物治療只是抑制症狀,並不會讓肌瘤真正縮小,而手術治療分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海芙刀也是目前的選擇之一。他表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都可能造成器官傷痕,易沾黏,需要一段恢復時間,海芙刀是一種超音波手術治療,過往採取俯臥式治療,現在發展到仰臥式治療,無須在身體打洞,手術大約1到3小時內就能完成,也能幫助計畫生育的女性,保住生育機會。仰臥式海芙刀過去僅在中國附醫、台南郭綜合醫院等設置,如今台北秀傳醫院也引進,可提供北台灣患者選擇。適合年輕或計畫生育女性子宮疾病不容輕忽,如有經期困擾、劇烈經痛、經血大量、頻尿等不適症狀,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患者如想保有子宮、生兒育女,或保有無痕肚皮,或可考慮「免開刀仰臥式無創海芙治療」,非侵入性、不用全身麻醉、無傷口,20至45歲患者或計畫生育的女性,可以考慮。子宮危機解密100問解惑鄭丞傑表示,女性常見疾病以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女性常常會把這些疾病的症狀搞混,為了釐清子宮相關的疾病,整理子宮相關疾病100問,撰寫成「子宮危機解密」一書,為民眾解惑。
-
2020-08-02 科別.婦科
子宮肌瘤免動刀 海芙刀3小時內無創解決肌瘤
我國子宮肌瘤盛行率高,35歲以上的女性至少有兩成罹患大小不一的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患者大多以生理期「血崩」或「劇痛」呈現,該年齡多有生育需求,多數女性不願手術,反而延誤治療,台北秀傳醫院執行副院長鄭丞傑表示,現在無論是傳統或是微創手術,都可能造成沾黏,若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改採「無創」的海芙刀治療,保住子宮,且療程一天就能結束。鄭丞傑表示,大多的子宮肌瘤患者無明顯的症狀,多是在健檢、婦科檢查或懷孕前檢查才被發現,一般無症狀的小子宮肌瘤無須治療,僅需要定期追蹤,一旦出現不正常出血、頻尿、排便困難、腹痛、貧血就得立即就醫。鄭丞傑表示,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至今不清楚,預防的討論不多,僅能透過異常的症狀及早就醫,追蹤子宮肌瘤的過程中,若是發現子宮肌瘤生長過快、嚴重腹痛、貧血或停經後肌瘤仍持續擴大,超過3公分以上,就必須要積極接受治療。鄭丞傑表示,一般藥物治療只是抑制症狀,並不會讓肌瘤真正縮小,而手術治療粗分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目前已有更新的選擇海芙刀。他表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都會造成器官傷痕,易沾黏,且需要一段恢復時間,他引進海芙刀是一種超音波手術治療,過往都是採取俯臥式治療,現在已經發展到仰臥式治療,無須在身體打洞,手術大約1到3小時內就能完成,也能幫助計畫生育的女性,保住生育的機會。鄭丞傑表示,仰臥式海芙刀僅有中國附醫、台南郭綜合醫院設置,如今台北秀傳醫院也引進,可提供北台灣患者選擇。鄭丞傑表示,女性常見的疾病以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女性常常會把這些疾病的症狀搞混,為了女性釐清子宮相關的疾病,整理子宮相關疾病100題問題,一一替民眾解惑。●書名:子宮危機解密●作者:鄭丞傑醫師●價格:定價380元,新書優惠300元●劃撥資訊:帳號:19920764戶名: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請填妥書名、姓名、電話、地址、訂量)
-
2020-06-14 醫療.指甲.足部
指甲月牙是什麼?中西醫解析指甲半月白、白點等意義
時序進入高溫濕熱的夏季,穿上涼鞋,涼快許多,但露出問題指甲,灰灰黑黑黃黃,讓人覺得很害羞。指甲雖然小小一片,卻是很多健康問題的表徵許多人認為指甲就像頭髮一樣,在人體末端,須隨時修剪,「沒有用處」。但在中醫的《素問·五臟生成論》裡寫道:「肝主筋,其華在爪。」小小一片指甲,有時是健康問題的表徵。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由於手指末梢相當精細、敏感,因此在人體演化過程中,出現指甲來保護它,以避免碰撞和病菌入侵。除了保護功能,就構造來看,蔡呈芳表示,因為指甲為一種含硫的角質蛋白,質地堅硬,因此也可幫忙抓取、尋找物品,例如有些動物利用指甲挖土尋找食物,而人類也因為有指甲可以做出摳、抓癢等動作。指甲構造有哪些?一張圖完整說明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解釋,指甲除了一般人「修剪」的甲板本身,還包含甲床、甲基質、甲半月、甲小皮和甲皺褶等,形成完整的構造。甲基質,也就是甲母細胞,位於近端甲摺底下,是指甲的生長點。手指甲以約一個月0.3公分的速度推進,腳趾甲則以約一個月0.2公分的速度推進,到末端逐漸轉化為甲板。其中,俗稱「月牙」的甲半月則是甲母細胞分化為硬角質甲板的過程。破解坊間迷思:指甲的月牙大小健康無關坊間常聽到,從一個人手上看「有沒有白白的月牙」以及「月牙」的多寡,可以看出他的健康,若十指中少於一定數量,表示精力不足。然而,蔡呈芳表示,月牙每個人都有,雖然有些運動員或是有些人的慣用手,因代謝較旺盛,所以月牙較明顯。但月牙並不是「沒有露出來就等於沒有」,且有些人是因為甲皺褶較萎縮,月牙才會露出較多,因此手指是否有「白白的月牙」和健康與否並無相關。對此,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也表示,「不知是哪裡來的觀念」。他說,月牙在中醫的古籍中並沒有代表特別的意思,除非本來有露出來,但在短時間內突然消失,才要注意身體是否發生變化。中醫如何看指甲?氣血終點 反映肝血狀況瞿瑞瑩表示,雖然月牙在中醫的診斷中沒有特殊涵意,但從中醫的觀點認為「十指連心」,因此氣血的起點和終點都會到手指頭,反映心肺的功能,而指甲則反映肝血的狀況。如果指甲飽滿、紅潤有光澤,則代表一個人氣血平和、肝血充足;反之,若是指甲形狀凹凸不平、較脆或較軟、顏色不飽滿,則代表此人肝血虧虛。瞿瑞瑩說,由於指甲是在末梢,會比較慢表現出來,通常表現的是三個月來氣血狀況變化。一般來說,會先按壓指甲判斷氣血循環是否良好,通常按一、兩秒後,指甲便會從白色變成粉紅色。接著,看外觀是否堅硬、飽滿、紅潤有光澤。瞿瑞瑩說,通常產後婦女,或是化療的患者,若是氣血沒有補起來,指甲會比較脆。指甲的外觀若是有條紋、斑點等,也可以看出健康端倪。白點代表慢性疲勞:瞿瑞瑩說,指甲上若是有白點,可能代表慢性疲勞,或是營養不良以及便祕等腸胃的問題,常出現在外食族身上。凹陷與濕氣有關:指甲若有凹陷,可能和體內濕氣有關,可視體質寒熱以薏仁茶或薑茶改善。若出現中間凹陷、兩邊翹起的勺狀指甲,則可能是缺鐵性貧血,通常見於月經血崩、產後哺乳期女性或是成長期兒童。黑線恐過勞、血瘀、黑色素瘤:出現垂直條紋黑線,代表可能過勞、老化、腦袋耗用過度,會建議病患盡量睡飽;另外,也可能代表病患氣滯血瘀,壓力過大,常見在久坐或是壓力大的族群,可增加運動量改善。但瞿瑞瑩提醒,如果出現很深的黑線,則可能是黑色素瘤,最好能盡快至皮膚科診斷。西醫如何看指甲?看甲板顏色 留意相關疾病對於從指甲顏色來判斷疾病,曾德朋表示,須先判斷是出現在甲床還是甲板,因為甲板本身沒有顏色,因此通常說指甲顏色紅潤是因為甲床有血管,血流豐沛導致,若是略顯蒼白,則可能有貧血症狀。黃灰色多灰指甲:至於甲板若出現黃色,可能是抽菸者指甲沾染尼古丁,或是黴菌感染而導致「灰指甲」。曾德朋說,「灰指甲」不限於呈現灰色,也可能出現黃色、棕色等。綠色為綠膿桿菌感染:甲板出現綠色,可能是因綠膿桿菌感染,通常出現在下田農夫身上。白點留意風濕免疫或甲狀腺疾病:甲板出現白點,一方面可能是碰撞所致,另一方面則要注意是否有風濕免疫或甲狀腺等疾病。除了從指甲外觀判斷疾病,蔡呈芳也提醒,由於指甲是保護機制,尤其透過甲小皮和皮膚黏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構造。因此要避免咬指甲或修剪指甲時傷害到周邊皮膚,形成空洞,使髒東西灌進指甲「像臭水溝一樣」,造成甲溝炎。曾德朋也建議平時可在指甲周圍塗上護手霜或甲緣油,防止指緣乾裂,進而造成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