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葉黃素
共找到
230
筆 文章
-
-
2024-11-0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燙青菜補葉黃素,醫提醒「1吃法」根本「白吃」!青菜4種吃法都NG
現代人外食大多油又鹹,因此有人為養生力行飲食清淡吃,但有時清淡過頭也會出問題。一女子為補充葉黃素而多吃青菜,但青菜都燙一下就直接吃,結果仍不到60歲就黃斑部退化。醫師指出,燙青菜不加任何油脂,脂溶性維生素是吸收不到的,吃了根本白吃。燙青菜不加油 吸收不到脂溶性維生素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分享門診一病例,一位58歲女患者為了補充葉黃素平常特別注意多吃青菜,但她不解向醫師詢問,為何仍不到60歲就黃斑部退化?江守山也覺得奇怪,一般黃斑部病變多是老年人的問題,但她不到60歲就得,且黃斑部色素密度檢查,發現黃斑部色素嚴重不足。問診後發現,女子為清淡養生,吃蔬菜多以生菜沙拉為主,吃燙青菜也是燙一下就直接吃,不加油。江守山告訴她,燙青菜這樣吃完全吃錯了,這樣吃根本不可能吸收到葉黃素。江守山舉研究實例說明,吃完全不含油脂的菜,無法吸收到任何的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K1、K2、茄紅素、葉黃素等。所以適度的油脂仍是有必要的。【疾病百科】黃斑部病變青菜4種NG吃法其實吃清淡點沒有錯,多吃菜也沒有錯,但飲食觀念仍要正確才會有健康效益。例如燙青菜不僅需要點油脂才吸收的到營養素,「燙」過度也會使營養素流失。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表示,燙青菜若過度汆燙,當中的維生素B群、鉀等豐富水溶性營養素都會溶於水中。高溫爆炒、爆香也會讓蔬菜內的營養素大量流失。因此即使攝取足量蔬菜,煮法不正確,也恐難獲得足夠營養。此外,也不鼓勵吃隔夜菜,並不是因為「有毒」,同樣是因為部分營養素容易流失。1.不加油2.汆燙過度3.高溫爆炒4.吃隔夜菜吃什麼可以補充葉黃素?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楊長豪曾受訪指出,目前有花椰菜、南瓜、菠菜等天然食物含葉黃素,一天葉黃素攝取量只要約20毫克便已足夠,只要飲食均衡,便可從天然蔬果、食物攝取足夠葉黃素,若透過飲食無法獲得足夠葉黃素,也可考慮藉由保健食品吸收葉黃素,但劑量不宜過多,吃過量可能讓皮膚發黃。此外,林口長庚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陳彥伯在《長庚醫訊》撰文也提醒大家,研究雖顯示飲食中補充葉黃素可以減少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的機會,但並無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效果。.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芥藍菜、地瓜葉等.黃色蔬菜: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水果:柳橙、奇異果、葡萄、芒果等.豆魚肉蛋類:尤其蛋黃【參考資料】.《健康好生活》YouTube .《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專頁 .國健署健康九九 .長庚醫訊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05 醫療.眼部
有助預防黃斑部病變 專家建議每周吃2食物補葉黃素、玉米黃素
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多攝取蔬菜、水果、魚、蛋黃中的營養素,尤其建議每周吃2次魚、2至4顆蛋黃,就可以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有助於預防黃斑部病變。許惠玉提醒,民眾若有視力模糊、看東西有黑影、直線變曲線、字體扭曲變形時,要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且隨著年齡增加機率大增,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據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2019年發表於美國眼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指出,每天至少吃200公克蔬菜、2次水果、每周吃2次魚,就能降低42%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澳洲雪梨大學2020年發表於臨床營養雜誌「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則顯示,與每周吃少於一個蛋黃的人相比,每周吃2至4顆蛋黃的人,15年後發生黃斑部病變風險降低49%。許惠玉說,魚類如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DHA、EPA),其中DHA能保護眼部感光細胞免受氧化傷害,而EPA能降低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發炎。菠菜、芥藍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奇異果、芒果、葡萄、柳橙等水果則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可減少眼睛發炎、保護視神經。蛋黃也含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澳洲雪梨大學視覺研究中心表示,攝取較高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人,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增加,而蛋黃含有這兩種營養素,每周吃2至4顆蛋黃最為合適,相較於每天吃1顆者,預防黃斑部病變效果增加。由於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為脂溶性營養素,許惠玉建議,可在烹調時加入些許油脂,有助人體吸收,以達到更好的護眼效果。預防黃斑部病變,許惠玉強調,中老年人每天至少需攝取300公克以上蔬菜及2個拳頭大小水果,深綠或黃橙紅色蔬果份量需達三分之一以上,每周吃2次魚、2至4顆蛋黃,就不用花錢購買營養品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此外,戒菸、每周運動150分鐘、減少太陽直射眼睛等也很重要,更建議50歲後應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4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指市場常見1水果,去皮吃降膽固醇!營養師提醒:1天1顆拳頭大小的就夠
芭樂是菜市場中很常見的水果,一般都是不用去皮直接吃,有些人則是不喜歡芭樂籽硬硬的口感,所以會去掉籽再吃,有些人則是會散梅粉增添香氣,各種吃法因人而異;但現在有一個來自印度的研究指出,芭樂去皮之後再吃,對於降血糖、降膽固醇的效果更好,研究是由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所執行的。 芭樂對健康好處很多資深營養師劉純君指出,芭樂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具有許多健康益處:1.富含維生素C: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對皮膚健康有益。 2.高纖維,有助消化:芭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且還能穩定血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 3.維持心臟健康:芭樂中的鉀和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降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平衡電解質。 4.低卡路里,有助於減重:芭樂的卡路里低且飽足感強,是減重族群的好選擇,既能提供營養,又不易造成熱量超標。 5.有助於控制血糖:芭樂中的膳食纖維能減緩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是有益的。 6.抗氧化,保護細胞:芭樂富含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茄紅素),可幫助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受損和慢性病的風險。 7.含有維生素A,護眼健康:芭樂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視力,特別是預防夜盲症。 芭樂的營養豐富且適合日常食用,但應注意適量,以避免攝取過多纖維導致腸胃不適。 印度研究發現:去皮芭樂的好處日前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想要評估帶皮和不帶皮的芭樂,對健康人群的血糖和血脂的影響,因此,招募的45位健康學生,並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其中A組補充400g成熟帶皮芭樂,B組補充去皮芭樂,持續6週,另外15名作為對照,即是C組。 6周之後發現有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都降低了,而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則增加;而去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也是下降的,但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顯著降低,這顯示去皮芭樂可能對血脂和血糖的降低,有更好的影響。 營養師怎麼說?資深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吃帶皮芭樂的空腹血糖跟TG三酸甘油脂都上升,而吃去皮的芭樂組的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都下降,而且好的高密度膽固醇上升。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芭樂果肉含高果膠,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芭樂果肉中的酚類和類黃酮含量,可能在抑制脂質過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至於果皮方面,目前沒有特別的研究去分析其成分。 劉純君指出,雖然這篇研究只有45個人,算相對小眾的研究,但從數據上來看,去皮的芭樂對血脂肪來說是有好的影響;至於血糖方面,去皮芭樂並不會讓血糖下降很多,主要是在降血脂方面效用較為明顯,所以血糖偏高的民眾,芭樂削皮吃可以,但是份量還是要節制,一天一顆跟自己拳頭一樣大小尺寸的芭樂,就很足夠了。 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上升無關劉純君提醒,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會不會上升完全沒有相關性,檸檬不甜,一樣會上升血糖,重點是在份量。通常血糖會高的民眾,除了水果吃過多之外,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也是常見的原因;因為太多人都是吃飯配飯再喝飯,甚至飯後甜點也是飯。 舉例來說,配飯-馬鈴薯燉肉、玉米炒蛋、拔絲地瓜、芋頭控肉;喝飯-玉米濃湯、皇帝豆排骨湯、酸辣湯、麵線糊;飯後甜點-綠豆湯、紅豆湯,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來,血糖不高也難。延伸閱讀: .珍珠芭樂、紅心芭樂,你喜歡吃哪一種?一張圖秒懂各品種的營養價值,吃芭樂跟工作效率有關? .吃芭樂籽會便秘?營養師解答:「3種人」真的會很卡 1清洗動作恐害營養流失
-
2024-10-29 養生.營養食譜
南瓜解便祕、防中風!營養師推「搭配5食材」效用加乘 洋蔥、牛肉入列
每到萬聖節餐桌必出現的南瓜,究竟要選哪一種?聽說營養差很多? 不同品種南瓜 營養好處一次看 南瓜有哪些營養好處? 1、眼睛晶亮南瓜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生素A,幫助眼睛健康,維持昏暗光線中的視力。2、攝護腺健康礦物質鋅可抑制、延緩男性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可保持攝護腺的健康。3、變漂亮維生素C可促進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生成,使皮膚保有彈性、不鬆垮;還能抵抗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幫助淡化斑點。4、保護心血管/防止中風礦物質鉀可穩定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維持電解質平衡、調節肌肉的功能,還可幫助利尿、消水腫。若是身體缺乏礦物質鉀,則會容易疲勞、心律不整。5、增強免疫力維生素A、C、E 等,可幫助抵抗細胞過度氧化、抗老化。還可加強保護力、增強免疫力。6、改善敏弱肌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黏膜健康,還可以顧眼睛、幫助抗癌。若缺乏維生素A則會出現掉髮、皮膚乾燥的情況。7、排便順暢南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且熱量低、高飽足感,是減脂人的好夥伴。 南瓜跟這些食材搭配 意想不到功效一次看營養師高敏敏提及,南瓜不只營養好處多,搭配不同的食材,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南瓜+綠豆:幫助排便順暢南瓜本身就有豐富的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順暢,搭配富含膳食纖維、果膠的綠豆,也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暢。 .南瓜+紅豆:養顏美容配方南瓜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淡斑美白;而紅豆富含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達到消水腫功效。而紅豆多酚除了有抗氧化效果,也可以防止細胞老化、預防皺紋生成。 .南瓜+洋蔥:抗過敏消炎配方過敏和體內的發炎息息相關,所以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改善過敏反應。洋蔥富含硫化物,可以幫助消除致癌物的毒性,也有抗過敏、減少鼻子粘膜腫脹的效果。而南瓜豐富的β-胡蘿蔔素、玉米黃素等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增強保護力、抗發炎的功效。 .南瓜+玉米:護眼配方南瓜中豐富的β-胡蘿蔔素+玉米中的葉黃素,可維持眼睛晶亮,降低藍光傷害眼睛。 .南瓜+牛肉:加速補鐵南瓜中含有維生素B12、礦物質鈷、鋅、鐵等,都有助於製造血液,預防營養不足導致的貧血;而牛肉富含鐵質,也可以幫助補鐵、補血。不過,要注意,不要和「高鈣食物」一起服用,以免降低鐵質吸收! 延伸閱讀: ·南瓜有苦味還能吃嗎?蒸熟後為何有白點?專家解答 教2招輕鬆去皮、切塊 ·南瓜籽別丟!專家大讚「4好處」:還防失眠 1天「別吃超過O量」避免便秘、發胖
-
2024-10-24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年紀漸長當心眼疾 葉黃素養眼又護眼
眼睛是靈魂之窗得用一輩子,但隨著年紀愈長及3C用眼過度,中壯年後可能會出現青光眼、老花眼及白內障等問題,加上光傷害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為了延緩眼疾發生,營養師賴怡帆建議,可以補充葉黃素加魚油的營養品,尤其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可吸收有害藍光,又是超強抗氧化物預防慢性發炎。光傷害 眼疾主因之一除了年紀老化造成的眼睛傷害外,光傷害已是現代人眼睛問題的主因之一,包括陽光直射及3C產品產生的藍光。賴怡帆指出,有兩大疾病與此有關,一是白內障,雖然老化造成水晶體混濁,但藍光的傷害也加速水晶體老化,另一個眼疾就是黃斑部病變,由於中心視力受影響,看物品會不清楚或畫面扭曲,對生活影響很大。加上中壯年後開始進入更年期階段,尤其女性在荷爾蒙分泌減少,乾眼症的症狀也會跟著變嚴重,而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營養補充品就成了民眾「養眼」的必需品之一。葉黃素 得由飲食補充賴怡帆指出,葉黃素是黃斑部的必要營養素,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得由飲食上補充,例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玉米、蛋黃等,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要跟油脂類的食物一起食用,若額外補充營養品也須要在飯後食用,才能讓葉黃素更容易吸收。依據美國FDA的建議,一天只須要補充6毫克葉黄素,就能預防黃斑部病變,不過,賴怡帆表示,曾有調查認為,一個人一天靠飲食最多補充一到兩毫克葉黃素,因此,要吃到足量須要額外補充,而台灣衛福部的建議用量一天上限可以到30毫克。目前葉黃素營養品會加上魚油,是因為魚油中的DHA也是眼睛所需要的脂肪酸,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產品,若是正在就學的學生族群因近距離用眼需求大,可選擇高劑量的葉黃素;而戶外工作者是光傷害的族群,也須要將葉黃素的劑量提高。至於中壯年之後的銀髮族群該如何補充,賴怡帆建議,不要等到眼睛不舒服或乾澀時才使用,尤其女性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階段,加上眼睛疾病可能陸續出現,就須要開始適時適量的補充葉黃素,以備退休後用眼的需求。素食者 可選植物膠囊由於長者素食人口高達兩成,如何選擇可食用的產品,目前有些產品會在包裝上標註全素、純素、奶素等,或是有素食認證標章。另外,民眾也可以檢視外包裝上的原料成分標示,以避免含有來自動物的成分。賴怡帆解釋,用來製作膠囊的「明膠」是屬於動物性的,應選擇使用植物性膠囊,如纖維素膠囊的產品,葉黃素的成份來源多以金盞花萃取物為主,屬於植物性來源,至於DHA的成分,可選擇藻油DHA取代魚油DHA,而民眾服用這類產品,除了減緩眼睛疲勞感,也能讓眼睛看影像更明亮。聯合報將於11月9日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現場也有擺設許多攤位,由專業營養師教導民眾保健食品怎麼吃?希望大家一起來養眼又護眼。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13 養生.保健食品瘋
不要試圖透過服用補充劑來攝取茄紅素!為何專家會這麼說?
讀者Kathy在2024-9-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教林教授,台大的蒲永孝教授是國內攝護腺癌的權威,對茄紅素的藥品開發這家藥廠也在進行,想就教林教授國外是否類此研究的新進度呢?感謝您。我點擊Kathy寄來的連結,看到一篇2007年發表在一家保健品公司網站的文章,標題是「人體的紅色保衛戰—番茄與茄紅素」,作者是臺大醫院泌尿部蒲永孝主任。這篇文章是在介紹「L-O-M®多重茄元素」(簡稱「多重茄元素」),說它是具有這些功能:(1)男性攝護腺健康的維護, (2)攝護腺癌的預防,(3)心血管疾病的預防,(4)女性健康的維護。由於搜索醫學文獻需要用英文,所以我花了一點時間搜到一篇2006-12-15發表在《台灣產經新聞網》的文章台大臨床試驗指出Multi-Carotenoids多重茄元素能改善排尿弁?。這篇文章的標題已顯示「多重茄元素」的英文是Multi-Carotenoids,而文章的內容也顯示「台大臨床試驗」就是蒲永孝主任在文章裡說的他的團隊的研究。只不過,Multi-Carotenoids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多重類胡蘿蔔素」,所以,「多重茄元素」顯然是為了方便行銷而創造出來的商業名詞。我在2019-6-5發表的褐藻素,蝦紅素,吹捧與現實裡有說,「類胡蘿蔔素」是一群化學結構相似的營養素,包括褐藻素,蝦紅素,葉黃素,玉米黃質,及β-胡蘿蔔素。這些營養素除了化學結構相似外,大多還具有兩個共同特點:(1)橘紅色,(2)有抗氧化作用。事實上,已知的「類胡蘿蔔素」有600多種,還包括了茄紅素(lycopene),請看茄紅素攝取,為什麼番茄需要煮,西瓜則不用煮。「多重茄元素」其實也就是以茄紅素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蒲永孝主任那篇文章的標題所用的名詞是「茄紅素」而不是「多重茄元素」。蒲永孝主任聲稱「此研究是第一次證實,多重茄元素可以改善男性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排尿功能」。但是,我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裡卻搜不到他曾經用Multi-Carotenoids或lycopene做過的研究論文。 其實,讀者不用搜查論文也可以推理出同樣的答案。如果真的是「證實」,那為什麼17年來泌尿科醫師(包括蒲主任?)還繼續在給攝護腺肥大患者開立有不良副作用的處方藥?蒲永孝主任還說「由於日常生活飲食中,能獲取的茄紅素含量一般皆不足,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甚至建議,可以經由軟膠囊的型式補充茄紅素」。首先,醫學界從來就沒建立過茄紅素攝取的正常量,所以當然也就無法判斷「足或不足」。(註: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最常看到的是建議是每天從食物攝取10毫克)再來,我在美國癌症協會的網站搜不到有「可以經由軟膠囊的型式補充茄紅素」這樣的建議。事實上我看過的正規醫療機構都是建議要從食物來攝取茄紅素。例如哈佛大學就說:「茄紅素實際上比你想像的更容易獲得,特別是因為它存在於番茄以外的其他食物中。營養學教授Edward Giovannucci還警告說,不要試圖透過服用補充劑來攝取茄紅素」。(註:哈佛這篇文章有列舉富含茄紅素的食物,例如一小份罐頭番茄或新鮮西瓜就超過一天所需的建議攝取量10毫克)蒲永孝主任在文章的結尾說「若不幸讓癌細胞躲過免疫系統監視,任其坐大,則可能回天乏術。茄紅素可能是人體一個強力有效的保衛因子…多重茄元素可能是保健更好的選擇,這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是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7年過去了,這句話仍然是真理。延伸閱讀:類胡蘿蔔素指數?健康指標?原文:茄紅素改善攝護腺肥大?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7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 減緩黃斑部傷害
現代人每天離不開手機、電腦等3C產品,但長時間使用不僅容易眼睛疲勞,也可能加速黃斑部退化。為了保護眼睛,營養師建議平常應攝取足夠的葉黃素,有助減少黃斑部傷害,預防白內障。此外,也應補充多元營養素,例如蝦紅素、花青素(來源可從黑醋栗或山桑子等),以及維生素A、C、E等,減輕過度用眼引發的眼睛疲勞等問題,完整保護眼睛健康。葉黃素對眼睛有哪些益處?大家可能都知道顧眼睛可以多補充葉黃素,但葉黃素為什麼可以保護眼睛?營養師許亦豪表示,葉黃素是600多種類胡蘿蔔素中,少數一、兩種能夠存在視網膜中。黃斑部是視覺神經分佈密集的區域,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其中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主要成分。而葉黃素及其他類胡蘿蔔素,具有吸收藍光,減少光線對細胞造成傷害,更能提供抗氧化力,因此,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此外,葉黃素的抗氧化功能,也能降低、減緩白內障的發生。每天要補充多少葉黃素?許亦豪說,飲食中,地瓜葉、芥藍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而蛋黃也是獲得葉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外,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體每天葉黃素攝取量至少須6毫克以上,就能減少43%的黃斑部病變發生率,其他研究指出,葉黃素能延緩黃斑病病變病程的進展;不過,2000年美國飲食調查發現,每天飲食中僅能攝取到1-2毫克的葉黃素,因此,要獲得足夠的葉黃素,仍須額外補充,衛福部所訂的每日攝取上限則為30毫克。另外,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於餐後或搭配魚油一起補充,以提高吸收力。為何葉黃素還有不同的類型?此外,葉黃素可分為酯化型與游離型兩種。許亦豪表示,深綠色蔬菜所提供的葉黃素多為游離型,金盞花中的則為酯化型。目前保健食品中的葉黃素,多半來源為金盞花,屬於酯化型,而市售的游離型則是萃取金盞花後,經皂化處理而得,最後均以游離型式被身體吸收及利用。上述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帶有脂肪酸,酯化型葉黃素帶有1-2分子的脂肪酸。為什麼需要酯化型葉黃素?許亦豪解釋,因為酯化型有脂肪酸的保護,安定性及保存性較好,亦較能承受熱或酸/鹼的破壞。而對於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轉化成游離型的能力較差,建議選用游離型葉黃素。除了葉黃素,保護眼睛還需搭配哪些營養素?由於3C產品的使用,易引發疲勞;盯著螢幕久了,因為眨眼次數少,會有乾眼症問題,而用眼過度也會導致近視,因此,保護眼睛非常重要,除了補充葉黃素外,還需要搭配其他營養素的補充。1. 蝦紅素#蝦紅素的來源是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萃取而得,因此又稱藻紅素。本身具有優越的抗氧化力,它透過加強睫狀肌的調節,讓眼睛得以看遠看近;蝦紅素也能輔助葉黃素共同對抗強光對眼睛的傷害;防止紫外線對水晶體傷害,預防白內障。蝦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員,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由外來攝取,人體試驗有效劑量建議每天攝取4毫克以上。2. 黑醋栗+山桑子#富含水溶性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其作用可以增加夜間視力、加速眼睛血液循環、改善眼睛疲勞、降眼壓、改善乾眼問題。3. 神經鞘磷脂#來源有很多,其中一種為牛乳清蛋白萃取。神經鞘磷脂可說是視神經與大腦的連結,一旦缺乏,會導致神經傳導變差,例如會出現視力模糊、延遲、視差、色差等問題。4. 維生素A、C、E#維生素A有助於視網膜感光細胞生長,缺乏時可能導致夜盲及乾眼症。維生素C及E具抗氧化,能保護水晶體及視網膜。5. 鋅與硒#鋅參與視網膜細胞代謝,並協助營養素之運送;而硒幫助清除自由基,防止眼睛老化。眼睛是靈魂之窗,除了補充葉黃素外,也要攝取足夠且多樣化的營養素,才能使保護眼睛的功能更全面。
-
2024-10-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減緩黃斑部傷害
現代人每天離不開手機、電腦等3C產品,但長時間使用不僅容易眼睛疲勞,也可能加速黃斑部退化。為了保護眼睛,營養師建議平常應攝取足夠的葉黃素,有助減少黃斑部傷害,預防白內障。此外,也應補充多元營養素,例如蝦紅素、花青素(來源可從黑醋栗或山桑子等),以及維生素A、C、E等,減輕過度用眼引發的眼睛疲勞等問題,完整保護眼睛健康。葉黃素對眼睛有哪些益處?大家可能都知道顧眼睛可以多補充葉黃素,但葉黃素為什麼可以保護眼睛?營養師許亦豪表示,葉黃素是600多種類胡蘿蔔素中,少數一、兩種能夠存在是視網膜中。黃斑部是視覺神經分佈密集的區域,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其中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主要成分。而葉黃素及其他類胡蘿蔔素,具有吸收藍光,減少光線對細胞造成傷害,更能提供抗氧化力,因此,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此外,葉黃素的抗氧化功能,也能降低、減緩白內障的發生。每天要補充多少葉黃素?許亦豪說,飲食中,地瓜葉、芥藍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而蛋黃也是獲得葉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外,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體每天葉黃素攝取量至少須6毫克以上,就能減少43%的黃斑部病變發生率,其他研究指出,葉黃素能延緩黃斑病病變病程的進展;不過,2000年美國飲食調查發現,每天飲食中僅能攝取到1-2毫克的葉黃素,因此,要獲得足夠的葉黃素,仍須額外補充,衛福部所訂的每日攝取上限則為30毫克。另外,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於餐後或搭配魚油一起補充,以提高吸收力。為何葉黃素還有不同的類型?此外,葉黃素可分為酯化型與游離型兩種。許亦豪表示,深綠色蔬菜所提供的葉黃素多為游離型,金盞花中的則為酯化型。目前保健食品中的葉黃素,多半來源為金盞花,屬於酯化型,而市售的游離型則是萃取金盞花後,經皂化處理而得,最後均以游離型式被身體吸收及利用。上述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帶有脂肪酸,酯化型葉黃素帶有1-2分子的脂肪酸。為什麼需要酯化型葉黃素?許亦豪解釋,因為酯化型有脂肪酸的保護,安定性及保存性較好,亦較能承受熱或酸/鹼的破壞。而對於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轉化成游離型的能力較差,建議選用游離型葉黃素。除了葉黃素,保護眼睛還需搭配哪些營養素?由於3C產品的使用,易引發疲勞;盯著螢幕久了,因為眨眼次數少,會有乾眼症問題,而用眼過度也會導致近視,因此,保護眼睛非常重要,除了補充葉黃素外,還需要搭配其他營養素的補充。1.蝦紅素蝦紅素的來源是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萃取而得,因此又稱藻紅素。本身具有優越的抗氧化力,它透過加強睫狀肌的調節,讓眼睛得以看遠看近;蝦紅素也能輔助葉黃素共同對抗強光對眼睛的傷害;防止紫外線對水晶體傷害,預防白內障。蝦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員,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由外來攝取,人體試驗有效劑量建議每天攝取4毫克以上。2.黑醋栗+山桑子富含水溶性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其作用可以增加夜間視力、加速眼睛血液循環、改善眼睛疲勞、降眼壓、改善乾眼問題。3.神經鞘磷脂來源有很多,其中一種為牛乳清蛋白萃取。神經鞘磷脂可說是視神經與大腦的連結,一旦缺乏,會導致神經傳導變差,例如會出現視力模糊、延遲、視差、色差等問題。4.維生素A、C、E維生素A有助於視網膜感光細胞生長,缺乏時可能導致夜盲及乾眼症。維生素C及E具抗氧化,能保護水晶體及視網膜。5.鋅與硒鋅參與視網膜細胞代謝,並協助營養素之運送;而硒幫助清除自由基,防止眼睛老化。眼睛是靈魂之窗,除了補充葉黃素外,也要攝取足夠且多樣化的營養素,才能使保護眼睛的功能更全面。
-
2024-10-06 養生.聰明飲食
一個月不吃水果會怎樣?各類營養素大盤點「蔬菜能不能完全取代水果」
先前網路上興起一個話題「一個月不吃水果會怎樣?」,有些人為了減肥會不吃主食改吃水果,但也有人指出糖分太高反而更胖。撇除瘦身就健康角度而言,然而水果中的營養是可以被其他食物替代的嗎?一名腫瘤科的楊姓醫師表示,一個月不吃水果可能會影響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導致營養不均衡。水果是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物質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如果飲食中其他食物能夠提供足夠營養素,那麽不吃水果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如果飲食失衡可能會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易引起皮膚問題、便秘、免疫力下降等症狀。此外水果是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水果攝入不足可能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便秘。盤點水果中的營養,是否可被蔬菜取代1.維生素C在某些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維生素C,像是甜椒、彩椒、小白菜、花椰菜、莧菜、大白菜、菠菜等,尤其像甜椒、彩椒可以生吃更可以完整補充,因此在維生素C這方面蔬菜完全可以取代水果。2.膳食纖維蔬菜裡也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每100公克裡含有3公克以上的纖維就屬於高纖蔬菜,像是牛蒡擁有高達5.1克纖維居冠,另外像香菇、黃秋葵、苦瓜、地瓜葉、花椰菜、紅莧菜、甜椒也都是高纖蔬菜一族。3.礦物質蔬菜中的海帶、金針菜、莧菜、油菜、小白菜、香菜、秋葵鈣含量每100公克含有100毫克以上,是鈣很重要的一個膳食來源,但是水果的鈣含量大都很低,因此就鈣而言,蔬菜完全可以替代水果。4.鉀許多蔬菜的鉀含量很豐富,每100公克含250毫克以上鉀的常見蔬菜包括海帶、毛豆、菱角、蠶豆、竹筍、紅蘿蔔、芥藍、莧菜、蘑菇、萵苣、空心菜、芥菜、娃娃菜、彩椒等,其種類遠多於水果,所以蔬菜提供的鉀可以替代水果。5.鎂100公克含250毫克以上鎂的常見蔬菜包括海帶、綠莧菜、金針菜、毛豆、木耳、菠菜、芹菜葉、木耳等,符合條件的水果只有椰子,因此蔬菜提供的鎂可以替代水果。6.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可吃紫甘藍補充、β-胡蘿蔔素可吃胡蘿蔔、南瓜補充、茄紅素可吃番茄補充、葉黃素可吃菠菜、羽衣甘藍、花椰菜補充。水果確實可被取代,但仍有其獨特性由此來看在營養上蔬菜確實可以替代水果,就算一個月不吃水果也不會怎樣。然而水果當然還是有它的益處,研究顯示多吃水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降低罹患食道癌、胃癌、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另外水果富含檸檬酸和蘋果酸,讓其產生特有的酸味,加上本身含的糖以及芳香類化合物,讓水果酸甜可口,成為某些人難以抗拒的美食。
-
2024-10-05 醫聲.Podcast
🎧|老花不戴老花眼鏡,眼科醫師說後果比你想得更嚴重
過了50歲若發現眼睛看遠看近都不清楚,那你真的有「老花」了,即使你不想面對,但老花也不可能逆轉,不戴老花眼鏡的後果,遠比你想得還嚴重,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不戴老花眼鏡時,眼睛為了看得更清楚,睫狀肌及眼輪匝肌會繃緊,連帶造成太陽穴附近的聶肌也崩緊,引起頭痛、肩頸痠痛等眼肩頸症候群。🎧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何謂老花眼,是指負責眼球調焦功能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老化喪失彈性,實際上大約在40歲以後眼睛的對焦能力就開始下降,導致看近不清楚,必需將物體拿遠才行,最初老花度數可能不高影響不大,但隨著年紀漸長多數人在50歲之後,影響愈加明顯,到了65歲左右老花度數就固定。由於現代人都習慣使用筆記型電腦多於桌上型電腦,用眼時會不自主低頭,就已經造成肩頸無法放鬆,因此,一旦發生老花後,眼睛對焦要更用力,無論眨眼、瞇眼都要想辦法看清楚,而對此動作下指令是「三叉神經」,它的管轄範圍從頸部、肩膀、側頭部,連結到眼睛周圍,讓人先感到眼睛疲勞之後,就開始出現頭痛,甚至會痛到後腦勺,連到肩頸一帶痠痛,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呂大文指出,有些年紀的人去打肉毒桿菌消除皺紋,會發現眼睛及肩頸痠痛也改善了,甚至認為老花也有好一些,原因在於肉毒桿菌可以放鬆肌肉,在減少皺紋的同時,痠痛也一併改善。為了避免老花帶來的困擾,呂大文認為,該要戴老花眼鏡就須要戴,至少可以減少眼睛過勞的情形,至於老花雷射矯正則須要看狀況,老花雷射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視差來矯正,再經過大腦自行融像,讓眼睛看遠看近都可以,被認為是「老花妥協式矯正」,但有些人對於調整視差難以適應,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要老花雷射前可以先戴老花隱型眼鏡適應,適合者再進行手術比較好。另外,因為老花一定會發生無法避免,不過,3C產品是助長老花提早發生的重要因子,呂大文表示,以前長輩都是從收音機獲取訊息,現在都被iPad或智慧型手機取代,機不離手也讓老花提高發生,40幾歲就有老花的人很多,有一名深度遠視的年輕人,在27歲時就發現早發性老花,因此,減少3C的使用,是護眼的第一步。至於補充葉黃素等營養素對老花是否有幫助,呂大文認為,葉黃素可提供黃斑部營養,它可抗藍光及抗氧化減少慢性發炎,但並無法阻止及預防老花的發生,但目前有些葉黃素會加上魚油,會覺得好像老花有好一些,原因在於老花會讓人不斷眨眼,易有乾眼症,魚油則可以改善乾眼情形,就覺得眼睛比較舒服。呂大文小檔案現職: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第二十屆監事經歷:台灣顏面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青光眼醫學會理事長世界青光眼高峰會常務理事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畢業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許凱婷特別感謝:三軍總醫院
-
2024-09-25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最早從40歲開始受影響 預防認知能力下降不該做4件事
一般認為,認知能力下降只會發生在90歲長者身上,但最早在40歲可能就開始。雖然遺傳因素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有許多可改變的生活方式因素不僅可防止認知能力下降,還能增強認知功能。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健康,除了吃水果和蔬菜這些預期的建議之外,還有一些習慣可能也會影響你的大腦健康。如果想防止認知能力下降,你可能考慮停止做以下4件事:1.不要忽視運動專家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心率並增加大腦的血液流量,從而有助預防認知能力下降。此外,運動也會增加一種稱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化學物質,它在記憶和認知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你可以每天進行約30分鐘的低度至中等強度的運動,而且不需要一次完成,可分階段完成。除了跑步、跳舞、健行、瑜伽或散步等你喜歡的運動之外,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例如打掃房子、園藝或和兒孫玩耍也能幫助你達成運動目標。2.別輕忽睡眠問題對於大腦及整體健康來說,睡眠的品質和時間長短都很重要。專家建議,目標是每晚睡7到9個小時。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增加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的濃度,這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充足的睡眠則有相反的效果。如果你睡眠不足,應該優先考慮睡眠。若你在入睡或保持睡眠方面有困難,試著在睡前一小時內避免使用任何電子產品,並建立一個就寢例行計畫。若你在7到9小時的睡眠後仍感到疲憊,這可能是其他睡眠問題的跡象,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測。3.不要不吃蛋黃專家指出,蛋白確實含有優質蛋白質,但蛋黃是所有促進大腦生長的營養素所在地,像是膽鹼和葉黃素。因此,只吃蛋白對你的大腦可能好處沒那麼多。較高的膽鹼攝取量與更好的認知能力有關,一個全蛋約含有147毫克膽鹼,是此種營養素的最佳食物來源之一。如果你擔心雞蛋中的膽固醇,有研究已指出飲食膽固醇對大多數人的血液膽固醇影響比過去認知要小。除非醫師告訴你限制雞蛋的攝取,否則沒有理由不吃蛋黃。若你不喜歡雞蛋,膽鹼的另一個好來源是雞肉。4.別把壓力當正常生活中有些壓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慢性壓力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有研究已將心理壓力與認知能力下降風險聯繫起來,例如中年時期的工作壓力與晚年認知能力下降有關,重大壓力生活事件也與此有關。由於不可能完全消除生活中的壓力,因此要找到應對壓力的方法,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專家建議,嘗試冥想或深層呼吸練習、定期運動、花時間在戶外、寫日記或從事其他喜歡的嗜好。最重要的是,騰出時間來照顧自己,即便每天只有幾分鐘。 【資料來源】.8 Things You Shouldn't Do When Trying to Prevent Cognitive Decline
-
2024-08-19 養生.聰明飲食
爆米花其實是健康零食?營養師建議「1吃法」為佳
玉米和玉米筍營養豐富,當中的營養不只有助保養眼部也有助養生,就連玉米而來的爆米花也是。不過當中也還是有些需要注意的,並不是怎麼吃都好,劉怡里營養師指出細節更助身體健康! 玉米助養眼、護血管好處多,但不是蔬菜,是澱粉,要酌量! 玉米常見營養及好處:劉怡里營養師表示,玉米常見可如黃玉米、紫玉米、糯玉米、雙色水果玉米等,各個都含有知名營養,包含有利養眼的玉米黃素、葉黃素。也含有助身體轉換成維生素A。提升夜視力、修復皮膚或肺部等器官黏膜的β-胡蘿蔔素。也含有豐富的鉀,有利消水腫、體內鈉鉀平衡、保護血管等。還有幫助防貧血、穩定神經、助胎兒神經穩定發育的葉酸。 較常見影響挑選的其他營養,則可包含蛋白質、醣類、纖維,除了熱量以外,大致而言差異不大,不過視品種不同營養比例有所不同,可視個人需求挑選。 挑選考量1:熱量從熱量來看,熱量差異較為明顯,對於熱量攝取控制較嚴格的民眾可以多考量。糯玉米最高,約為172卡。其次則為紫玉米,約在168卡。黃玉米較少,約在107卡。最低的則是雙色玉米,約在105卡。 挑選考量2:蛋白質從蛋白質來看,蛋白質為肌肉養分的主要來源,也助細胞正常運作,養生、維護肌肉健康者可考量,尤其吃素者可從此攝取。最高的也是糯玉米,約有4.7克。其次為紫玉米,約為4.5克。黃玉米的蛋白質量也較少,約為3.3克。最低的則是雙色玉米,約在3.1克。 挑選考量3:醣玉米是碳水化合物,和糙米一樣屬於全榖雜糧類的澱粉、醣類,可視為身體的能量來源之一,但需酌量不宜多,雖各玉米醣類差異不大,不過有血糖問題、想要控制血糖者可留意。紫玉米的醣較高,約在34.4克。其次是糯玉米,約在33.4克。黃玉米則較少,約在17.8克。最低的則是雙色玉米,約在17.5克。 挑選考量4:纖維膳食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維護腸道健康,各玉米含量都相當不錯,不過若想特別多攝取膳食纖維可考量。纖維量最高的是紫玉米,約在4.9克。其次是黃玉米,約有4.7克。雙色玉米則較低,約4克左右。最低的則是糯玉米,約在3.5克。 為何吃完玉米也會「明天見」?劉怡里營養師也表示,膳食纖維可再細分成幫助糞便黏滑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還有質地較粗、幫助糞便成形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民眾平常吃完玉米隔天排便還能再見到它,就是在於後者較明顯的粗纖維。不過即便如此,一般情況下玉米當中的其它營養還是有被身體消化吸收的,並不是吃了就拉出來沒吸收到營養。 玉米的小時候:玉米筍它是蔬菜類,可適量多吃。 玉米筍的主要營養:劉怡里營養師表示,玉米筍雖是玉米的「小時候」,長大之後可變成玉米,不過營養有所不同,最顯著的就是醣份相當低,約在5.8克,因此被歸類在蔬菜類,主要營養在於高纖、高鉀、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葉酸等。也因為是蔬菜類,玉米筍是可在適度的情況下多吃的。 你吃的玉米,不是出自你吃的玉米筍:有趣的是,雖說玉米確實是出自於玉米筍,不過大家一般吃到的玉米和玉米筍的品種並不相同,兩者各有專門培育的品種。劉怡里營養師指出,民眾吃到的玉米,大多是另有專門用來培養成玉米的玉米筍。平常在吃的玉米筍,通常也是另有專門品種的玉米筍,在玉米筍階段就直接採下。若是將平常吃的玉米筍培養成玉米,口感、風味等通常也不如日常在吃的玉米。 爆米花其實是很健康的零食?營養師指養生關鍵:無鹽糖。 劉怡里營養師指出,玉米和玉米筍一般來說是普遍適合各族群,而且若是爆成爆米花,當中的營養也還是存在,熱量也低,尤其爆米花製作過程通常會有油脂協助,而β-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營養,遇油更有助身體吸收,整體而言是個相當不錯的零食。不過需要留意鹽和糖,避免糖、鈉、當中的熱量攝取過多。建議原味為佳,可自己準備玉米和健康油來爆,又或是買現成的爆米花時可選擇無調味的爆米花。若要一些調味,至少微鹽、微糖略帶風味,避免過多。 玉米、玉米筍、爆米花雖助健康,但部分族群還是得留意酌量。 劉怡里營養師表示,玉米、玉米筍、爆米花雖然對身體有相當多的好處,不過由於都屬於高鉀食材,因此有限鉀的腎臟病友需要留意分量,可先水煮後再吃,讓鉀離子流失於水中。 另外,由於纖維含量也都高,尤其玉米又有較明顯且完整的粗纖維,若是腸道狀態不佳、剛做完腸道手術等,膳食纖維對於腸道的負擔恐怕較重,也需要斟酌,若要吃的話建議細嚼慢嚥為佳。而由於玉米和爆米花都是澱粉類,因此糖友也需要格外注意份量,以避免血糖不穩。 《延伸閱讀》 .你以為是蔬菜,其實是澱粉。8食材別混淆,聰明吃避免變胖血糖飆! .減肥不吃白飯竟掉髮、高血脂 專家:至少應換成玉米等5食物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8-18 養生.聰明飲食
怕膽固醇不吃蛋黃?這2項才是高風險因子:促使肝臟合成更多
從各種美味料理到烘焙食品,「蛋」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些缺蛋的日子,曾令人心慌。蛋是補充營養的最佳夥伴,卻也是讓人無法放縱大吃的食物。雖說蛋已從「高膽固醇」罪魁禍首的陰影走出,但不可否認,對某些人而言,蛋黃對血脂的影響仍然存在。到底吃多少蛋才恰當?如何完整攝取蛋的營養,又不影響健康?一顆好蛋又該具備哪些特質呢?不少人為了避免膽固醇攝取過多,吃蛋時總是把蛋黃挑掉;不少民眾為了補充蛋白質,到超商買一顆茶葉蛋,希望用簡單方式補充營養,這個平凡卻營養的食物,到底應該怎麼吃才健康?營養師黃靖淳表示,建議一般民眾一天不要吃超過兩顆蛋,而茶葉蛋雖然取得方便,但仍建議蛋白質攝取應該盡量多元化,不要只靠吃蛋。膽固醇三成來自食物,七成肝臟製造。黃靖淳表示,對於吃蛋,民眾最擔心的就是膽固醇,其實血液中膽固醇只有兩至三成是從食物中攝取,剩下七至八成是由肝臟製造。要注意的是,當飲食中的飽和脂肪、精製糖等攝取過多,肝臟就會合成更多的膽固醇,因此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衛福部國健署也在網路闢謠專區指出,雞蛋不是只有膽固醇,還有高品質的蛋白質,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及大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A、E、K以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另外,雞蛋中營養成分可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有保護心血管效果。其實食物中的膽固醇主要存在動物性來源的食品,如豬肉、雞肉、牛肉等,尤其以內臟類如雞心、豬心、豬腰子、豬腸、豬腦等及吻仔魚、小魚乾與蛋黃、蟹黃、魚卵等含量較高。一般民眾一天最多2顆蛋,心血管疾病患者別超過1顆。「一般民眾一天建議吃一至兩顆蛋,不宜多吃。」黃靖淳說,若有心血管疾病、血膽固醇過高(超過200mg/dl ),或是有高血脂家族史者,必須留意攝取量,基本上一天以一顆蛋為限。五至六個月後的嬰幼兒吃蛋,因為蛋白比較容易引起過敏,可以從蛋黃開始少量嘗試攝取。一顆蛋黃約7公克,有2.6克蛋白質、脂肪4.6,熱量52大卡;而一顆蛋的蛋白約40公克,脂肪不多,約有4.4公克蛋白質,因此熱量比蛋黃低很多,僅有20大卡。即使服用膽固醇藥物,飲食仍不可放縱無度。黃靖淳表示,蛋黃的營養價值比蛋白高,其維生素A、鈣、鋅、鐵、B群等都較多,膽固醇等也比蛋白多,通常大家都是整顆蛋一起吃,因此並不會吃到特別多的蛋黃,但若是擔憂膽固醇或是不喜歡蛋黃,也可以避開蛋黃不吃,從其他食品取得營養。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科醫師郭志東表示,膽固醇從食物攝取的影響有限,膽固醇過高者一天一顆雞蛋,影響應不至於太大,但也要提醒高血脂的民眾,就算有服藥控制,也不可以放縱飲食,仍應該稍微忌口。長時間滷煮,營養易流失,蛋白質不會減少。用不同方式料理的蛋,所保留的營養價值也不同。黃靖淳表示,烹調時間越短,越可以保留食物營養價值,例如水煮、蒸等方式方式,只要蛋熟了就可食用,但是如果是煎的,則要留意是否有焦掉,避免攝入致癌物質;而長時間滷的方式,則會讓蛋的水溶性維生素B流失,建議不要長時間烹煮。黃靖淳提醒,除了水溶性維生素減少,茶葉蛋或滷蛋等長時間滷煮的蛋料理,也要留意鈉含量過多問題。不過,烹調時間長,蛋白質等並不會流失,因此若當天蛋白質攝取不足,超商就有販賣的茶葉蛋,仍不失為方便取得的蛋白質來源。蛋白質來源應多元化,不能只靠吃蛋補充。黃靖淳強調,飲食均衡才是最重要的,吃蛋很方便,但不要每天都靠吃蛋來維持蛋白質攝取,可以透過肉、海鮮、豆製品等替代,讓蛋白質選擇更多元,也會讓身體營養素更豐富。另,部分民眾為了減重,有時候一餐只會吃一顆蛋跟一份水果。黃靖淳說,以一餐一顆蛋跟蘋果為例,長期這樣的飲食方式熱量太低,會降低基礎代謝量,減重的效果反而不好。此外,黃靖淳提醒,雞蛋跟鴨蛋的蛋白質含量差別不大,但是鴨蛋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可是一般消費通路難以買到鴨蛋,市售多是鹹鴨蛋,鹹鴨蛋經過加工後,不只口感較鹹,營養價值也不同,不能以鹹鴨蛋來取代鴨蛋的營養價值。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7 養生.聰明飲食
雞蛋吃幾顆算「過量」?這類人吃太多小心5個可能危害
多年來,雞蛋既被視為是完美食品,也是增加心臟病的危險敵人。儘管科學已證實吃雞蛋是健康的,但吃多了還是會有問題;但究竟每天吃多少雞蛋算太多?健康飲食網站Eat This, Not That!報導,每顆雞蛋含有6克蛋白質、大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促進大腦發育的膽鹼,以及保護眼睛健康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它既不含糖,鈉含量也很低。可知雞蛋並非不健康,但吃太多可能會為罹患某些疾病者帶來危險,例如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風險的人便需要限制雞蛋的食用量。吃多少雞蛋算「過量」?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以一份雞蛋為限,一份雞蛋指的是一個雞蛋或兩個蛋白;但僅用一個雞蛋,很難做出令人滿意的歐姆蛋。與其每天只吃一顆蛋,不如看看一周的雞蛋總攝取量,根據妙佑醫療國際機構(Mayo Clinic)的說法,多數健康民眾每周最多可吃七顆雞蛋而不會影響心臟健康。每天吃太多雞蛋會有以下5個副作用:1. 攝取過多膽固醇雞蛋富含膽固醇,佔「美國人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先前建議的每日攝取量的60%以上;若加上其他食物,每天吃多個雞蛋很快便會超過建議攝取量。2. 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一項針對50萬中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吃一顆蛋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但每天早上大吃三、四個蛋便另當別論。2019年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攝取超過300毫克膽固醇會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7%、死亡風險增加18%。3. 可能會發胖如果每天與雞蛋搭配的早餐是油膩的香腸、薯餅、含糖煎餅、加了奶油的咖啡,會發現體重直線上升。可在雞蛋中加入更多蔬菜,或改用酪梨油、橄欖油等來烹煮。4. 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期刊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吃7個以上雞蛋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於吃較少者。儘管如此,其他研究發現,適量雞蛋可改善糖尿病前期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島素阻抗。5. 吃下更多不健康食物用奶油來煎蛋,或將蛋與培根、火腿等高脂肪、高鈉的加工肉類一起食用,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鈉與熱量,提高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31 養生.聰明飲食
紅色要快炒、綠色速汆燙 5種顏色蔬菜這樣煮保留最多營養素
每一種蔬菜都有不同的營養價值,紅色蔬果富含茄紅素、綠色含有葉黃素或葉綠素、紫色富含花青素…,這些天然植化素,有助抗氧化、抗癌、保持年輕等。可是到底怎麼烹煮,才能完整攝取這些植化素的營養價值?紅色:高溫釋放茄紅素番茄、紅椒等紅色蔬果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茄紅素」,有助乳癌、攝護腺癌的防護。不過,茄紅素的釋放得透過高溫烹煮,才能破壞植物的細胞壁,使茄紅素被釋放出來。值得注意的是,釋放出來的茄紅素不耐高溫,建議快炒兩、三分鐘,就應該趕緊起鍋;同時,茄紅素是脂溶性物質,烹飪時加點油一起烹煮,能更充分吸收。橘黃色:加油煮更營養南瓜、地瓜、黃椒、胡蘿蔔等橘黃色蔬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有助於提高細胞的免疫力、維持視力健康、改善膚質。這類營養素都是脂溶性營養素,也耐高溫,應該加油一起烹煮,才能將其營養素更好釋放出來。深綠色:速汆燙別放醋菠菜、青花菜、青江菜、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葉綠素、鈣質、葉酸等營養素,有助維持視力、鞏固骨骼及牙齒。葉黃素可以保護眼睛、預防白內障。不過,葉綠素高溫長時間烹煮會使營養素活性降低,若加醋會使葉綠素喪失活性,所以,煮葉菜類速度要快,且不要放醋。白色:快速水炒再放油山藥、洋蔥、大蒜、蘑菇、白蘿蔔等白色蔬果含有豐富的含硫化合物,有助於排除呼吸系統的毒素,對於心臟血管方面也有幫助,部分研究也證實可以提升免疫力。含硫化合物為水溶性營養素,且不耐高溫,建議可以快速水炒,最後再加油,保留蔬菜的營養價值,口感也較清爽。藍紫色:純涼拌最營養紫洋蔥、紫地瓜、茄子等藍紫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對心血管有益;有研究發現,多吃紫色系的蔬果,免疫力及腦力也能提升。其中,花青素是水溶性營養素,怕熱也怕水,所以,最適合的烹調方式是切絲當涼拌菜,可最大化發揮其營養價值;若不喜歡吃涼拌菜,也可以快速燙熟拌調味料即可食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5 養生.聰明飲食
年紀越大越要補充蛋白質 專家推薦應多吃這些食物防疾病上身
隨著年齡增長,某些食物能提升活力,也是預防疾病的關鍵。網路媒體哈芬登郵報(HuffPost)報導,如果正在尋找能增進健康的特定食物,專家建議選擇擁有優質蛋白質的鮭魚。家庭醫學科醫師凱文·庫克(Kevin Cooke)指出,鮭魚等脂肪較多的魚類,富含EPA與DHA兩種長鏈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年長者每周至少應食用兩次,以增加Omega-3的攝取量,維護大腦健康並減少發炎。營養師金伯莉·戈默(Kimberly Gomer)表示,人體需要蛋白質來維持肌肉與力量,需要健康的脂肪來補充荷爾蒙與脂溶性維生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會自然流失,「如果不使用它,便會失去它」。她說,年齡增長會帶來許多的改變,變得不那麼活躍、缺乏運動及保持肌肉的動力;而所有細胞、包括腦細胞,都需要健康的脂肪來發揮作用,如果不能獲取健康的脂肪,身體和認知能力便會出現問題。營養師艾德溫娜·克拉克(Edwina Clark)說,如果不喜歡鮭魚,其他優質蛋白質食物還包括去皮家禽、雞蛋與豆腐,這對6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尤為重要。她指出,研究顯示,老年人每日的最佳蛋白質攝取量為1-1.2克(每公斤體重),高於成年人0.8克的建議量;上述所提到的食物,任何一種都能有助於達到需求。其他食物選擇隨著年齡增長,補充蛋白質與健康脂肪是絕對正確的做法,但庫克表示,羽衣甘藍或菠菜等綠葉蔬菜同樣是明智的選擇,尤其如果還吃得不夠多的話。他說,綠葉蔬菜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與其他抗氧化劑,也是葉酸、菸鹼酸、核黃素和維生素B6等維生素B群的主要來源,對健康的大腦功能至關重要。克拉克還推薦石榴。她說,石榴含豐富抗氧化劑,可修復氧化傷害,以及一種稱為鞣花丹寧(ellagitannins)的化合物;鞣花丹寧在某些人體內會被腸道細菌轉化為尿石素A(urolithin A),它被證明可降低包括肌肉流失等老化的影響。此外,石榴還有豐富的纖維,有助調節血糖、促進飽足感與預防大腸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6 養生.聰明飲食
盤點10大天然排毒食物!洋蔥、番茄、南瓜、白色食物都上榜
中醫師周大翔指出,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提到,「夫有天地,則有萬物焉,有萬物,則有毒之能也」,所謂是隨手可及,盡皆有毒,建議透過選擇天然健康食物及正確烹調食物的方式,可以來降低「毒從口入」的機會。1.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花椰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白蘿蔔等,含有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及吲哚,能夠促進肝臟產生解毒酵素,有益肝臟進行化學物質、藥物及致癌物質的中和作用,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2.洋蔥洋蔥含有鉀、硫、磷等利尿營養素,可以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鈉及毒素,減輕腎臟負擔,也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槲皮素、穀胱甘肽及有機硫化物,可以幫助解毒,保護腎臟健康。3.番茄番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等多種天然抗氧化物,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富含的植化素茄紅素、β-胡蘿蔔素、穀胱甘肽,更是有助肝臟解毒,幫助人體代謝許多重金屬及有毒物質,減少肝臟及腎臟受損的風險。4.南瓜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南瓜也含有果膠,可以吸附體內農藥、重金屬等毒素,具有清除腸道與肺部雜質的功效,南瓜所含的甘露醇,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南瓜籽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可促進肝臟的解毒酵素系統功能,有助肝臟排毒。5.蘋果蘋果含有的多酚及黃酮類,是天然化學抗氧化物,可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富含的可溶性纖維果膠,能有效促進胃腸道中的重金屬鉛、汞、錳排出,蘋果的水溶性纖維含量豐富,主要存在於果皮中,吃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記得要將蘋果皮確實清洗乾淨,以免吃進殘留的農藥。6.糙米稻穀經過脫穀加工成為糙米,優點是精製程度最低,且保留了胚芽米、白米沒有麩皮,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等營養素,糙米可說是最營養的米飯類,糙米屬於高纖食物,主要含有非水溶性纖維,一碗糙米飯約含有3.2公克的膳食纖維,是白米飯的5倍之多。7.燕麥燕麥同時含有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含量更多,每100公克大約就含有8.5公克,相當於白米的15倍多,也是糙米的3倍,燕麥富含的鉀、鈣、錳、磷、銅、鐵、硒、鎂、鋅等多種礦物質,參與體內許多化學反應,可以提升新陳代謝,強化循環系統及代謝排毒能力。8.地瓜地瓜的營養成分豐富,每100公克地瓜約有2.8公克膳食纖維,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吲朵、葉黃素等強大抗氧化物,有助身體排毒,含有豐富的寡糖,可以強化益生菌菌叢,是肝臟及腸道很好的排毒食物。9.堅果堅果含有維生素A、C、E,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堅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調節腸道菌叢、促進脂肪代謝,堅果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能抑制身體發炎反應、Omega-9能強化代謝效率,礦物質鋅有助於提升代謝、幫助肝臟及腎臟的修復及再生,加強排毒的能力。10.白色食物周大翔指出,中醫理論認為,白色食物入肺經,肺臟是人體的排毒器官,咳嗽與排痰都是排毒的方式,平時可以多吃白色的食物,如白蘿蔔、山藥、蓮藕、銀耳、水梨、百合等,可以保養肺臟,有助於排除肺部的毒素。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2 養生.聰明飲食
南瓜助防癌、顧心肺、好處多!營養師指8好處,3吃法更有助養生
南瓜對人體的好處非常多,且煮過後質地柔軟,是牙口不佳的族群相當好的營養來源,運用不同的料理方式也更有助吸收營養。不過吃南瓜也有些需注意的事情,並非吃多就是好。劉怡里營養師指出營養及好處,並教大家怎麼吃更健康!南瓜皮肉瓤籽整個都是寶!營養師指8大好處超養生。 助減重、顧血管:劉怡里營養師表示,南瓜是一種根莖類澱粉,熱量低,約為同樣份量白米的一半,低升糖指數,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控制血糖、促進排便、幫助減重。豐富的鉀離子可助鈉鉀平衡及穩定血壓。 助養眼、養肌膚、顧肺部:南瓜當中也吃得到民眾熟知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兩大護眼營養。而且含有相當高的β-胡蘿蔔素,可藉由人體吸收後轉換成維生素A,對於眼部感光能力、防範夜間視力不佳、夜盲症有相當大的好處。此外也有利維持免疫、保護及修復皮膚和黏膜,對於護膚以及顧呼吸道、胃腸道等各器官黏膜都很有幫助。 利防癌、助養心、護免疫:維生素C可提升血管彈性、防範心血管疾病、促進代謝、幫助美白等。維生素E則有利抗氧化、幫助防範癌症。而鋅除了促進男性攝護腺健康,也有維持免疫、皮膚、生長、味覺等身體各機能正常。 整個南瓜都是寶!整體而言,南瓜對於養生、防範疾病及感染都相當有利。且值得一提的是,南瓜從皮到肉、瓤、籽整個都是寶,各處都能吃,也都攝取得到豐富營養,是個好處相當多的食材,建議可全部一起食用。 南瓜助養生,但注意不是蔬菜!部分族群還是得酌量或避免。 限鉀者多留意:南瓜雖然營養豐富有助養生,但也有需要注意的事情。劉怡里營養師提醒,南瓜具有高鉀的特性,部分限鉀的族群,如限鉀的腎友、洗腎患者還是得酌量,在吃之前得先詢問醫生及營養師。 南瓜不是蔬菜!南瓜是屬於澱粉類而非蔬菜類,在食用上建議和地瓜、山藥、白飯等澱粉類替換,否則像是許多人為了養生吃了白飯又吃了大量的南瓜誤以為是吃大量的蔬菜,恐怕澱粉攝取過量,不僅易胖也容易血糖不穩。這種情況也常在許多健康餐盒中見到,一碗紫米飯配上好幾塊南瓜,可多留意。 吃多皮膚會變黃:也因南瓜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吃多了容易沉積於皮膚,使得皮膚變黃,因此若會介意者,建議一周吃個2-3次即可,與其他澱粉類替換。 南瓜高纖,腸道敏感可吃嗎?至於膳食纖維,雖然南瓜纖維豐富,不過因為質地軟、非硬質纖維的關係,適量的食用對於腸道不佳或較敏感的族群影響不大。 南瓜助防癌、顧心肺、好處多!營養師教3吃法更有助養生。 炒過更加分!劉怡里營養師表示,南瓜因有β-胡蘿蔔素的關係,此脂溶性的營養素遇油會更有利人體吸收,因此食用上用健康油炒過營養會更加分。 做成泥、湯更助吸收!(部分不宜)或者,也可以煮成南瓜濃湯或做成南瓜泥,也更有助人體吸收,這樣的食用方式對於牙口不佳病人、年長者、小朋友等而言,都是個取代白米等澱粉類攝取的方式之一。不過這種方式因吸收速度更快,前述提到需酌量的族群就較不適合。而即便南瓜對高血糖、糖尿病等需控制血糖的族群相當友善,但南瓜湯、南瓜泥則也因吸收快而不宜,以免短時間內血糖上升、不穩。 再加進牛奶、蔬菜,營養均衡又豐富!另外,同樣是打成泥、打成湯的方式,也可以再加進牛奶及蔬菜,這樣的方式做成的南瓜汁、南瓜泥、南瓜湯,將會具有澱粉、蛋白質、蔬菜三種主要營養,營養均衡也更有助養生! 《延伸閱讀》 .山藥助減重、顧胃、又養骨!營養師教一觀念吃得更養生。 .你以為是蔬菜,其實是澱粉。8食材別混淆,聰明吃避免變胖血糖飆!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1 醫療.眼部
紫外線曬眼恐致白內障 醫揭8大警訊、2招護眼
日頭赤炎炎,除了防中暑,也要注意眼睛健康。醫師提醒,紫外線長時間曬入眼球,可能造成水晶體提早老化,導致白內障提早報到,可配戴太陽眼鏡減少傷害。白內障是眼睛內水晶體老化造成的疾病,若原先澄清的水晶體變得混濁泛黃,使得外界光線無法進入,就會造成視力障礙。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數據,白內障在長者慢性疾病的盛行率排名僅次於高血壓,且隨著3C產品使用時間上升,30、40歲青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也逐漸升高,其中6大高風險群更須注意,包含高齡、高度近視、糖尿病患,及長期於戶外工作、眼睛發炎或受傷者。台灣夏季日照時長大約為13小時,長時間紫外線曬入眼球,就可能造成水晶體因紫外線的累積傷害提早老化。開業眼科醫師陳矜芸透過新聞稿提醒,刺眼的太陽光、長時間使用3C,都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報到。2招護眼夏日保護眼睛,陳矜芸提醒,可以透過食補或營養補充品來預防白內障,可多吃深色蔬菜,如菠菜或是玉米等,這類含有葉黃素、蝦黃素、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成分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夏季外出可以配戴太陽眼鏡,減少紫外線傷害。陳矜芸提醒,白內障8大警訊,出現症狀都應即早治療。一旦診斷出白內障,務必每半年定期到眼科回診追蹤檢查,以避免拖延、併發青光眼與導致失明風險。白內障8大警訊出現對色彩敏銳度降低近視度數飆升夜晚出現眩光光暈看東西出現複視白日畏光老花突然消失經常跌倒時常感覺度數不夠需換鏡片若白內障已經嚴重影響視力品質還有生活作息,陳矜芸說明,則可以考慮開刀更換人工水晶體;術後會對光線較為敏感,建議於白日配戴墨鏡,也要盡量避免搬重物,約2週時間便可恢復日常。【疾病百科】白內障
-
2024-06-25 活動.精彩回顧
【得獎名單公告】「失智・好好生活」講座:募集問卷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令人在意難忘的失智照顧經驗】募集問卷的回應,得獎名單如下:▲瑩顧力EX(60粒/盒)/ 6名黃O萍 0971-XXX-716吳O芬 0920-XXX-620吳 O 0937-XXX-892陳O雯 0920-XXX-654陳O甄 0918-XXX-103吳O瑛 0933-XXX-501▲金盞花葉黃素EX+膠囊(30顆/盒) ,共6名阿 O 0976-XXX-966Ma O 0933-XXX-615嚴O書 0968-XXX-601杜O惠 0933-XXX-990林O玉 0930-XXX-007郭O欣 0922-XXX-809▲《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共3名尤O娟 0932-XXX-618陳O瑛 0958-XXX-553安O主 0982-XXX-9O5【領獎注意事項】→2024年6月24日(一)公布獲獎名單於元氣網活動專區,並發送e-mail通知獲獎者。→得獎者請於2024年7月2日(二)下午4點前,回覆寄送資料(姓名、寄送地址、郵遞區號、電話),提供不完整、逾期未回覆者皆視同棄權。→主辦單位擁有最終解釋權,並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暫停或終止本活動內容之權利,若有修改以本活動問卷調查頁、元氣網活動專區公告為準。→為確保獲獎者權益,本活動參與者務必於活動頁面留存正確之個人資料(真實姓名、聯繫電話、真實地址),並確認聯繫資訊皆為真實。「失智・好好生活」系列講座即將在6月29日(六)9:50-12:10,推出第二場實體講座。這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團,聯手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邀請到擁有失智家庭心理健康促進專長的林其薇長照諮商心理師擔任主講者,屆時將以《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作為主題,於臺北市大同士林婦女支持培力中心大禮堂,結合演講、角色扮演與自我照顧引導,帶領聽眾嘗試理解失智照顧關係中的苦樂、學習回應照顧者的在意、貼近失智家庭的心。 👉那些在失智照顧關係中的心情起伏跌宕和讓你害怕擔心的眼光! 👉那些好氣好笑又可憐的失智照顧經驗 👉那些說不出口的咬緊牙關和咬牙切齒 👉那些他與她遺忘了我卻還記得的事 👉那些我從沒準備好但不得不面對的事 👉那些我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那些沒被聽見或成為「失憶」的「在意」
-
2024-06-12 焦點.元氣新聞
2024市售6款維生素B群推薦! B群不只提神 功效、吃法、挑選原則一次看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很多人都會買維生素B群來吃,可說是國人最常見的保健食品,然而,B群究竟包含哪些維生素?除了提神以外,吃B群還有哪些好處?怎麼吃才能發揮最佳功效?在補充B群前,你務必要知道幾件事:B群是什麼?包含哪些維生素?B群是幫助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維生素,包含8種維生素:B1、B2(核黃素)、B3(菸鹼素)、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等,這8種維生素通常經常共同存在,也會互相發揮協同作用,因此被稱為B群。B群功效有哪些?B群家族裡的每種維生素都各司其職、扮演不同角色,一般來說,B群可提供以下功效:● 產生能量維生素B群可協助蛋白質、醣類、脂質等營養素轉化為生活所需的能量,幫助維持生理機能。長期缺乏B群可能會讓能量轉換出現問題、代謝不順,導致走路不穩、眼睛酸、手腳痲。● 促進代謝維生素B群可幫助循環順暢,維持正常新陳代謝,進而有精力充沛的感覺。● 增進皮膚、毛髮健康,打造好氣色維生素B群可改善皮膚乾燥,促進皮膚健康,幫助維持紅潤好氣色。● 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維生素B群中的B1、B6和B12有助穩定神經系統和情緒。哪些族群需要補充B群?維生素B群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六大類食物奶、蛋、豆、魚、肉類,蔬菜、水果、及堅果類中都含有不同的維生素B,但要注意的是,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無法大量儲存在體內,會隨體內的水分流失。建議以下族群可適度透過保健品補充B群會更有效率:● 飲食不均衡、步調快速、工作型態十分消耗腦力,或需要大量體力支持者。● 素食者、銀髮族容易缺乏B群。● 有喝酒習慣者,需要吃B群來幫助代謝。● 孕婦是B群的高需求者,B6有助改善孕吐,葉酸則對胎兒發育十分重要。● 有特殊疾病飲食受限者,建議經過醫師評估後適度補充B群,幫助代謝營養,產生能量。B群什麼時候吃較好?攝取量應該要達多少?維生素B群為水溶性維生素,建議間隔6-8小時、分段食用,一天也無須攝取太多,因為B群容易從尿液代謝,功效頂多維持2-3小時,無法長時間提供生理穩定來源。不過,目前市售B群有不同劑型,可選擇緩釋劑型,讓B群在體內釋放時間更長,身體能完整吸收營養,不造成浪費,也無需間隔分段補充。雖然補充B群好處多,但B群劑量並非越高越好,攝取過量只會排出體外,建議補充每日建議劑量即可。衛福部建議成人一天B群攝取量如下:B群推薦怎麼選?掌握4原則!【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1】留意成分含量B群挑選的一大重點,就是確認B群的攝取量,各種B群需要互相搭配,才能相輔相成發揮最大作用。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可留意相關B群成分 (B6、B12) 含量是否充足,否則一般來說建議選擇含有完整8種B群、足量成分的產品,補充均衡營養。【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2】留意B群型態B群是水溶性營養素,一般B群吃進去2-3後小時內就會被代謝,如果想要維持長時間精神活力並完整吸收營養,建議選擇「緩釋型」B群,長時間在體內釋放,長效作用提升續航力。【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3】複方搭配,功效加乘複方營養素與B群相互作用,可達到更好的功效發揮與效率轉換,像五味子、牛磺酸、酵母硒、鋅等,都非常適合與B群搭配,達到1+1>2的效果。【維生素B群挑選原則4】有第三方檢驗認證,食用安心保健食品外觀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原料等級與製程有很大的差別,建議選擇通過第三方檢驗認證的產品,不含重金屬、塑化劑等,品質無虞,安心食用。市售6大B群品牌推薦!【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1】大研生醫B群緩釋雙層錠● 複方成分:五味子、牛磺酸、酵母硒、鋅● 劑型:雙層錠劑● 型態:新型專利緩釋型● 第三方檢驗:重金屬、塑化劑及農藥殘留指標等SGS檢驗榮獲台灣新型專利Time-Release製程技術打造的緩釋雙層錠劑,8小時長時間釋放,讓身體完整吸收8種維生素B,快速補充活力並提升續航力。高單位B群+「溫補珍品」五味子+「元氣之王」牛磺酸+「健康元素」酵母硒+「成長關鍵」鋅,補足人體所需關鍵營養素,幫助新陳代謝,給你好體力、好氣色,連續兩年榮獲Monde Selection國際金獎認證。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2】DHC 維他命B群劑型:錠劑型態:一般型第三方檢驗:微生物衛生指標SGS檢驗日本食用率第一的B群品牌,添加9種維生素B群,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增進肌膚、神經系統、黏膜及消化系統的健康,每日攝取可常保充沛活力,天天神采奕奕。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3】台塑生醫醫之方 緩釋B群雙層錠● 複方成分:五味子、牛磺酸、乳清蛋白● 劑型:雙層錠劑● 型態:緩釋型● 第三方檢驗:塑化劑Intertek檢驗高單位維生素B,雙層設計,透過緩釋技術持續補充,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精神旺盛,並添加乳清蛋白增強體力,一天一錠,備足全日競爭力。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4】杏輝醫藥優倍多YouBest A+ 五味子B群● 複方成分:Lipucan ®茯苓萃取物、肝精、薑黃、五味子萃取物● 劑型:軟膠囊● 型態:一般型● 第三方檢驗:指標成分、農藥殘留、微生物、塑化劑及重金屬等指標完整B群添加五味子萃取物、肝精萃取物(來自豬)、薑黃萃取物、多國專利Lipucan®茯苓萃取物等,20種營養成分幫助營養補給,促進新陳代謝,精神滿載!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5】白蘭氏 鐵+維他命B群雞精錠● 複方成分:鐵● 劑型:錠劑● 型態:一般型● 第三方檢驗:微生物、塑化劑、黃麴毒素及重金屬等指標白蘭氏獨家雞精精華B群,一次補足鐵和B群,顆粒小好吞服,無異味,輕巧包裝方便攜帶,每天積極補充,提振精神,體力充沛,找回活力和正能量。產品連結【維生素B群推薦品牌6】克補 B群+鋅加強錠● 複方成分:維生素C、維生素E、葉黃素、鋅● 劑型:錠劑● 型態:一般型● 第三方檢驗:微生物、重金屬、塑化劑、橘黴素檢驗完整8種B群,B2增量2倍,添加葉黃素,搞定3C族,並添加鋅維持生殖機能,搭配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一錠3效,薄荷迷你錠,清新好吞。產品連結
-
2024-05-30 養生.聰明飲食
「人如其食」不只適用身體 5種食物有助改善大腦健康
西方有一句諺語「人如其食」,這句話不只適用我們的身體,也包含我們的大腦。事實上,食物和飲食模式有助預防精神健康障礙和改善症狀,也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和精力,這些都是大腦健康重要環節。專家指出,在食物和大腦健康方面其實沒有靈丹妙藥,改善大腦健康取決於整體飲食模式,而不是單一食物。因為多樣化的飲食含有許多不同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共同作用以改善健康。 然而,某些食物對大腦健康的確特別重要。1.鮭魚鮭魚等油性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這是一種身體無法自行產生的脂肪,因此你必須從飲食中獲取。它們不只對心臟和免疫力很重要,而且對大腦健康也如此。 2019年的研究發現,含有EPA和DHA(Omega-3其中兩種類型)的Omega-3補充劑可改善憂鬱症症狀,也可能有助預防憂鬱症。其他富含Omega-3食物來源包括動物性食物像鯡魚、沙丁魚、鯖魚、鯷魚,或是植物性食物例如奇亞籽和核桃。【延伸閱讀:Omega-3脂肪酸好處多,7大功效一次看!多吃這些食物可補充】2.堅果和種子堅果和種子富含多酚和營養素,可影響大腦健康。多酚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微量營養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們與認知功能和大腦健康有關。2020年發表在《營養》期刊的研究發現,吃核桃可以改善記憶力和大腦功能。不過,所有堅果和種子都與減緩認知能力下降有關。3.羽衣甘藍所有綠葉蔬菜,如青花菜、高麗菜、小白菜和蘆筍都富含營養物質和纖維,這與減緩認知能力下降有關。2017年的研究發現,吃更多羽衣甘藍和菠菜的人比同齡人的大腦反應更年輕,這使研究人員認為羽衣甘藍和菠菜中的葉黃素可能發揮作用。 但別只吃羽衣甘藍和菠菜。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遵循富含綠色蔬菜、綠茶以及核桃飲食的人,其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退速度最慢,而那些較少遵循植物性飲食的人,大腦功能老化更明顯。4.咖啡202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或茶可將失智症風險降低28%。 專家指出,咖啡富含抗氧化劑可保護大腦中的神經元避免受損,然而含糖及奶油的拿鐵很可能會降低其功效,建議以美式咖啡加牛奶替代。 5.橄欖油美國耶魯大學2022年的研究發現,特級初榨橄欖油比精煉橄欖油更能增強大腦連接性,但專家表示,更便宜的初榨版本也有好處。 此外,美國哈佛大學2024年的研究也表明,每天僅需半茶匙橄欖油就足以將死於失智症的風險降低28%。【資料來源】.Nine foods that improve your brain health
-
2024-05-16 養生.保健食品瘋
得了糖尿病就煩惱多多,不想讓生活品質下降,網問:補充保健食品有用嗎?
全台灣目前有超過 1500 個保健品牌,產值已連 5 年創新高,110 年達 215 億元(註一),顯示國人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以糖尿病患者而言,許多糖友傾向購買能幫助調節的苦瓜胜肽,或是含鉻、維生素B群的膠錠產品,但是否真的有效? 擁有十年臨床糖尿病衛教經驗的營養師王玟茵解答:「想照顧好糖尿病,先做好飲食管理,再搭配營養補充,才是與糖尿病共存的不二法門!」糖友飲食管理的關鍵:控制醣類攝取,掌握「定時」、「定量」、「低升醣指數」醣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水果類及乳品類,其攝取份量是影響血糖上升的主要關鍵,學會控制醣類的攝取,是糖尿病友的第一堂課。很多人以為控制醣類攝取就是「不吃澱粉」、「不吃所有醣類」,但其實重點是「定時」、「定量」、選擇「低升醣指數」的食物;「定時」指的是固定時間用三餐,「定量」指的是每餐的醣類份量要固定。定時定量可避免吃進過多食物、導致體重上升,亦可使血糖較平穩。選擇「低升醣指數」的醣類如南瓜、地瓜、糙米,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可增加飽足感,也需避免精緻糖含量高的食品,如含糖飲料、蛋糕、糖果等。定期血糖監測是糖友自我管理的重要指標,可選擇飯前空腹及飯後兩小時,並搭配飲食紀錄,瞭解自己的血糖值,才能有效調整藥物、飲食及活動量。定期檢查要從「頭」到「腳」,預防病程長的潛伏風險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破250萬人,每3名患者中,就有1人未滿60歲(註二),糖友年輕化、病程長,面對與病共存的下半輩子,若不及早預防,潛伏風險恐擴及全身,如中風、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平時除了飲食管理,國健署呼籲糖友要做好從「頭」到「腳」的定期檢查(註三),不只定期血糖監測,經常性血脂、血壓、體重量測,每年也要至少一次檢查眼睛、牙齒、足部、心血管等,如發現異常,可及早就醫治療。飲食上也能做到提前預防,玟茵營養師建議糖友可多攝取好的油脂如Omega-3、GLA(γ次亞麻油酸)、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等,這些營養素都可以幫助穩定、調節生理機能、增加體力,搭配定期檢查,有效避免潛伏風險。 落實全營養,使用糖友全方位管理好幫手除了常見的苦瓜胜肽等保健膠錠,玟茵營養師建議可選擇糖尿病專用的營養品,醣量固定,可取代部分正餐或點心,可幫助管理,又含豐富的營養成分,確保攝取所需營養。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營養素」即為衛福部核可,市售唯一全方位管理的糖尿病營養品,首創「3重穩固」與 「3效守護」配方,除了鉻、膳食纖維、肌醇,還添加GLA(γ次亞麻油酸),維生素B6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EPA+DHA (Omega-3) 優質藻油,維生素B1幫助維持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葉黃素守護糖友晶亮水潤。 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為低升醣指數食品(低GI),還含有12g優質蛋白質,相當於2顆蛋,維持重要身體機能也避免飢餓感。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營養比例符合 2022 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膳食纖維、飽和脂肪、反式脂肪之建議,更經過醫學實證,4週有效維持良好營養狀態,讓糖友吃得安心有保障。百仕可「鉻護糖尿病營養素」✓經衛福部核可的糖尿病專用營養品,可取代部分正餐或點心,幫助飲食管理、攝取豐富營養✓膳食纖維、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營養比例符合2022美國糖尿病學會之建議✓3重穩固:含鉻、膳食纖維、肌醇✓3效守護:添加GLA(γ次亞麻油酸),維生素B6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EPA+DHA (Omega-3) 優質藻油,維生素B1幫助維持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葉黃素守護糖友晶亮水潤3重穩固x3效守護,提供糖友全方位管理和保護!想與糖尿病共存,飲食、定期追蹤缺一不可,搭配方便又提供全方位守護的營養品,幫助糖友在健康管理之路上事半功倍,管理好了,生活品質也變更好!參考資料註一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高齡化及健康預防觀念提升,保健營養食品產值連5年創新高,2023年2月15日註二 資料來源: 聯合報新聞網:糖尿病年輕化 大數據找最佳照護方式, 2023年10月12日註三 資料來源: 衛福部,控糖A到G ! 你7了沒!2014年10月30日
-
2024-05-01 養生.聰明飲食
夏季消暑美食台中限定版:深綠色「麻芛(麻薏)湯」具有補鈣控糖的效果
麻芛(芛讀音:ㄨㄟˇ ),也有根據閩南語的發音寫成麻薏,「麻芛湯」或「麻薏湯」是台中市獨有的特色小吃,且夏日限定,每年5至9月為盛產期,在南屯區的傳統市場可以看到新鮮的麻芛(麻薏)葉,小吃攤則販售碧綠且濃稠的麻芛(麻薏)湯。什麼是麻芛(麻薏)?有哪些營養價值?麻芛(麻薏)是黃麻的嫩葉,早年農民惜福,把苦味很重的麻芛(麻薏)去除葉脈、搓揉葉片,加入地瓜和小魚乾煮成湯,成了清涼降火氣的夏日佳餚。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麻芛(麻薏)富含β-胡蘿蔔素、葉黃素、維生素A、酚類化合物、膳食纖維和鉀、鈣、鐵等多種礦物質,能抗氧化、降三高、幫助排便,具有補血又能預防骨質疏鬆。以每日成人所需的鐵、鈣,吃半碗麻芛(麻薏)就能攝取足夠的量。徐佳靖指出麻芛(麻薏)當中含有「水溶性纖維」,遇水會形成濃稠膠狀,能降低食物消化速度,包括減少脂肪的吸收,有助於控制餐後血糖上升、吸收膽固醇。徐佳靖建議糖尿病、三高病患可多食用麻芛(麻薏),水溶性纖維可調節血糖與血脂,患者很有感。膳食纖維有助於排便、維護消化道健康;此外,麻芛(麻薏)含的酚類化合物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具有能抑制體內癌細胞的生成,可預防癌症的生成。麻芛(麻薏)的料理方式與飲食禁忌?麻芛(麻薏)有獨特的烹煮方式,嫩葉經過搓、揉、洗步驟,再加入小魚乾、地瓜,綠油油的「麻薏地瓜湯」甜中帶苦,冰過後淋在飯上是內行吃法。徐佳靖分享,可以多加一分豆類或肉類、雞蛋,平衡蛋白質的不足。麻芛(麻薏)有豐富的鉀離子,徐佳靖提醒,腎臟病患者要節制忌口,尤其又加了高鉀的地瓜,易造成血鉀過高,恐引發全身無力、手腳發麻、心律不整等症狀。除了麻薏湯,徐佳靖推薦私房料理「低脂雞肉麻薏麵線」,把新鮮的麻芛(麻薏)葉搓揉洗去苦味後備用,處理好雞胸肉及麵線,再拌入調味料,就成為一道清涼降火氣的佳餚。低脂雞肉麻薏麵線材料:雞胸肉切薄片蒜頭蔥白紅蔥頭酥燙好的麵線做法:1.將蒜頭、蔥白炒香2.加入水、麻芛(麻薏)、紅蔥頭酥、雞肉片煮熟3.最後加入麵線及少許鹽巴調味
-
2024-04-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酪梨阻飯後血糖升!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切開的酪梨2招保存防褐變
酪梨有許多被證實的健康益處,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吃酪梨除了讓人感到飽腹感,還可以防止飯後血糖迅速升高,有助降低女性的糖尿病風險。根據一項發表在《營養與飲食學會雜誌》上的研究調查指出,每天吃大約30-38克酪梨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幾率明顯較低,但該研究在男性中並沒有觀察到顯著的關聯。這項研究是以墨西哥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中28,000多名不同年齡的成年人為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與不食用酪梨的女性相比,食用酪梨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酪梨3利多降低糖尿病風險《healthline》訪問營養師Wendy Bazilian分析,酪梨為降低糖尿病風險提供了3大利多。1.酪梨富含纖維,當纖維通過消化系統時,它會減慢消化速度,除了讓人感到飽腹感,還可以防止飯後血糖迅速升高。這對於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很重要。2.酪梨的不飽和脂肪含量很高。像纖維一樣,脂肪會減慢消化速度,有助於促進血糖管理和飽腹感。3.酪梨雖然是水果,但它70%以上的成分都是油脂,因此也被歸類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但無論它是水果或油脂,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健康飲食模式,包括水果和蔬菜,都有助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而把酪梨當水果時,它又與大多數其他水果不同,因它不含天然存在的糖分,不會影響血糖反應。酪梨一次不能吃太多!沒吃完的酪梨2方法法保存有「森林的奶油」、「窮人的奶油」美譽的酪梨,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充足的葉酸、食物纖維,維生素B2、B6,維生素C、鎂、鐵、鉀離子等,營養密度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營養的水果。但因其油脂含量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吃太多會有變胖的危險。怎麼吃最營養?其實就是「生吃」!如果不習慣直接吃,將其用作塗抹醬、調味品或冰沙成分,就可以增加飲食中酪梨的含量。也因為一次最多只能吃半顆,那另外半顆就得先留著!亞東醫院營養師陳煌其曾受訪提醒,沒吃完的酪梨應注意保存方式,因酪梨切開後會漸漸氧化發黑,導致營養價值降低、產生自由基。陳煌其建議在酪梨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讓空氣無法接觸到酪梨果肉,再用保鮮膜包裹住放入冰箱冷藏,就比較不容易氧化發黑。農業部農業主題館也介紹另一個方法,於切面灑上檸檬汁,也可防褐變。不過仍提醒已經切開的酪梨仍要盡快吃完。如何判斷酪梨熟了沒?吃酪梨另一困擾是,常不知道它到底熟了沒,可以吃了嗎?有些人以為是看外皮顏色,根據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資料指出,酪梨果實成熟度無法單由外皮顏色辨別,除了少數品種完熟後果皮會從黃綠色轉成紫色、紫紅色或黑色,多數品種果皮不轉色仍呈綠色。以下幾個小方法可幫助判斷酪梨是否成熟。先從外觀看:1.果柄由綠轉黃。2.果實外皮由光滑明亮轉為粗糙,面較無光澤。3.有些品種成熟時,果皮會出現紫色或紫黑色斑紋。實際摸摸看:以拇指壓果實,如感覺可以繼續壓入不會彈起,就是已經可以吃了。酪梨置放於室溫下,通常約4-7天可後熟變軟。而如果發現已經成熟但還沒要吃,記得先裝進塑膠袋內放到冰箱冷藏,3-4天內需吃掉。或將果肉挖出放到冷凍,可放上幾個月。【參考資料】.《healthline》Eating Avocado May Lower Diabetes Risk, Especially for Females .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2 名人.好食課
胡蘿蔔和白蘿蔔原來不同種?一圖看懂胡蘿蔔和白蘿蔔營養差異
你知道嗎?雖然胡蘿蔔、白蘿蔔都叫做蘿蔔,但是在分類上差異很大!胡蘿蔔是繖型花科,白蘿蔔是十字花科,兩者其實不能算是親戚喔!胡蘿蔔和白蘿蔔產季.胡蘿蔔:每年10月到隔年的4月。.白蘿蔔:每年8月到隔年4月。胡蘿蔔和白蘿蔔營養兩者都是蔬菜類,都擁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鉀離子,也有各自特有的營養。.胡蘿蔔:β-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白蘿蔔:蘿蔔硫素、吲哚類。胡蘿蔔和白蘿蔔健康好處.胡蘿蔔:眼睛保養。β-類胡蘿蔔素:吃進去後身體會把它轉換成維生素A,不只幫助維持免疫力之外,對於眼睛的視力也有幫助,如果長期維生素A攝取不足的話,可能造成在較暗的地方視力沒那麼清晰!葉黃素:預防眼睛黃斑部的退化,對於長期使用3C產品的人,是很重要保養眼睛的營養素!.白蘿蔔:提升抗氧化能力,維持健康。蘿蔔硫素、吲哚類:兩者都是可以提升抗氧化作用的植化素,平常適量攝取可以幫助減少發炎反應、維持健康。當然最重要的是兩者都有膳食纖維會幫助腸胃蠕動,維持腸道健康!在4月期間,買菜的時候不妨試試將胡蘿蔔、白蘿蔔入菜,煮個胡蘿蔔炒蛋或者蘿蔔湯都可以讓每一餐增加更多的蔬菜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當季食材】胡蘿蔔 vs 白蘿蔔,原來他們不是親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9 醫療.眼部
眼睛老化最大元兇紫外線!每天吃一顆「這個」護眼,「20-20-20」口訣讓眼睛放鬆
現代人上班緊盯電腦、下班滑手機,常感到眼睛周圍肌肉緊繃不適,小心乾眼症、老花眼、視力模糊等提早報到,甚至3C藍光傷眼導致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于皓表示,如果用眼過度,眼睛容易出現乾澀、疲勞、搔癢及充滿血絲等症狀,建議每天可吃一顆蛋保護眼睛,可採「20-20-20」用眼法則適度休息放鬆。「20-20-20」法則讓眼睛休息放鬆林于皓說,平常就要注意眼睛的保養,美國眼科學會建議「20-20-20」用眼法則,也就是近距離使用眼睛20分鐘、休息20秒、視線看向20英尺(約6公尺)遠的地方。此法則的主要作用是挪動視線,避免近距離看東西過久,導致睫狀肌緊繃。如果辦公室的距離不足20英尺,建議可以轉頭看向最遠的地方或眺望窗外景色,一樣有護眼的效果。用眼過度除了感到不舒服,也會造成乾眼症。林于皓指出,專注緊盯螢幕、物品時,常會忘了眨眼,淚水分泌不足,眼球無法保持濕潤而易有異物感、痠痛、灼熱感,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因而乾眼症上身。此時可使用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舒緩症狀,但乾眼症依個人體質分「缺水型」與「缺油型」,也有患者屬於「缺水又缺油」,建議使用人工淚液前可諮詢醫師或藥師,不要憑感覺亂買。最佳護眼食物:雞蛋護眼飲食方面,林于皓說,葉黃素、玉米黃素是幫助眼睛抗氧化的重要營養來源,尤其「雞蛋」是最佳護眼食物,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B、卵磷脂、葉酸等營養素,建議每天吃一顆蛋護眼,CP值非常高。此外,可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E的食物,維生素B可保護視神經、維生素E能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環。近年「護眼燈具」成為生活必備品,林于皓分享「光線柔和」「反眩光」照明重點,建議一般亮度可挑選100-800 Lux(照度單位),需要畫圖、細緻手工的業務內容,可選擇1000 Lux。擺放時,以不要照到眼睛為原則,以避免光線直射對視力的傷害。紫外線是眼睛老化最大元兇紫外線是眼睛老化的最大元兇,林于皓強調,平常外出時一定要「戴太陽眼鏡」護眼,即使是陰天仍會有紫外線,若沒有做好眼睛防曬措施,會加速眼睛老化,增加發生白內障、紫外線角膜炎、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等眼疾風險。5招護眼妙方1.遵循「20-20-20」法則,讓眼睛多休息。2.勿亂點市售人工淚液,可先諮詢醫師、藥師選購適合的產品。3.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E、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物,如地瓜葉、菠菜、南瓜、胡蘿蔔、全榖類、堅果等。4.使用護眼燈具,降低對眼睛的負擔。5.配戴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的傷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8 養生.聰明飲食
16種食材炒過之後更營養!β-胡蘿蔔素助養眼、顧心、護肺、好處多
天然食材有利健康、養生,了解食材的特性更有利吃到更多營養。像是有些食材是「炒過之後更營養」的,β-胡蘿蔔素就是關鍵之一。劉怡里營養師指出其營養價值、特性,以及哪些食材可以先炒過,讓營養價值再提升!β-胡蘿蔔素炒過之後更營養!變成維生素A後4養生特點。 油炒、切片/絲更營養!劉怡里營養師表示,β-胡蘿蔔素之所以炒過之後會更營養,在於它是一種脂溶性營養素,和油脂一起炒過、烹調後會更容易與油脂結合,使吸收率提升、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切片或切絲之後因接觸油脂的面積增加,身體自然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 有哪些好處?β-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之後會轉換成維生素A,也因此常見這兩種營養素一起討論。維生素A有利於保養血管、防範三高等心腦血管疾病。也可幫助維持良好的免疫力,減少感染、生病、發炎等機率。並且也能保護及修復皮膚和黏膜,有助保養皮膚及呼吸道、胃腸道等各器官黏膜。最知名的好處就是保養眼睛,對於維持良好的夜間視力、防範夜盲症有很大的幫助。 16種食材炒過之後更營養!認識β-胡蘿蔔素常見食材。 蔬菜類&澱粉類,炒過更營養!劉怡里營養師指出,β-胡蘿蔔素廣泛存在於紅色、深綠色、橘黃色的蔬果當中,不過也不僅如此。蔬菜類可如胡蘿蔔、大番茄、青花菜、萵苣、菠菜、紅莧菜、空心菜、紅辣椒、芥藍菜、韭菜、油菜、地瓜葉等,澱粉類則如南瓜、地瓜、玉米、芋頭等,這些都可以先經過油炒,提升吸收率。 水果類雖不炒,但也吃得到!水果類則可如芒果、香瓜、哈密瓜、木瓜等,雖然通常不會拿來炒,但也可以攝取到β-胡蘿蔔素。上述這些含有β-胡蘿蔔素的蔬菜類、水果類、澱粉類當然也都各有其他不同的營養。 β-胡蘿蔔素吃多會中毒?變黃?營養師解答,這樣吃最健康! β-胡蘿蔔素吃多會中毒?皮膚變黃?許多民眾或許聽過「β-胡蘿蔔素吃多,可能會中毒或是罹癌風險」,對此劉怡里營養師表示,此說法可能要留意的關鍵在於劑量較高的β-胡蘿蔔素保健食品,有研究指出健康風險,但還有待更多研究證實。不過和一般天然食材很難到超量傷身的地步,注意適量即可。而β-胡蘿蔔素吃多確實皮膚會變黃,但這不是中毒的表現,只是天然色素使皮膚色素沉澱變黃。 β-胡蘿蔔素不能和葉黃素一起吃?劉怡里營養師表示,此觀點也是較需留意於劑量較高的保健食品,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兩者在腸胃道被吸收的途徑是非常相近的,高劑量狀態下同樣的一道門兩個人要通過,就會出現競爭、互相影響。但若是以天然食材來說,劑量不足以到競爭的地步,因此不必擔心,像是玉米就同時具有這兩種營養,也常和胡蘿蔔一起搭配,胡蘿蔔也常見和葉黃素量高的蛋一起做胡蘿蔔炒蛋。 β-胡蘿蔔素這樣吃最健康!劉怡里營養師也提醒,β-胡蘿蔔素雖然有助健康、炒過更容易吸收,但不代表就只吃這個。於此介紹β-胡蘿蔔在於讓提供有哪些食材可選擇作為參考,例如主食就可以選擇南瓜取代白米,藉此攝取β-胡蘿蔔素。養生關鍵還是在於營養豐富並且均衡。 《延伸閱讀》 .最佳養生減重飲食法:彈性素食!營養師:穩降體重,還助防三高、癌症! .你以為是蔬菜,其實是澱粉。8食材別混淆,聰明吃避免變胖血糖飆!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0 養生.聰明飲食
高鈣蔬菜芥藍怎麼煮不會苦?教你2招去除苦味及脆嫩挑選訣竅
芥藍,亦稱芥蘭、格蘭菜或隔暝仔菜,為十字花科植物中不結球甘藍菜的一種,吃起來略帶苦味,是有些人對芥藍敬謝不敏的原因。想改善芥藍的苦味可以怎麼做?有兩招可有效降低苦味。芥藍營養價值有哪些?芥蘭有白花、黃花兩種品種,葉片有平滑、皺葉和捲葉三種,台灣最常見的是平滑葉種。芥蘭一年四季皆可採收,但以冬季10至12月天冷時的植株較肥美,非當令的芥藍則相對較瘦小。芥藍為高鈣蔬菜,每100克芥藍菜就含有238毫克的鈣,而除了鈣之外,還含豐富的維生素A、C、K,蛋白質、β胡蘿蔔素、鉀、磷、鐵、鎂和植物醣類等成分。其中,維生素K可以幫助人體骨骼吸收更多的鈣,維生素C則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而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則能預防夜盲症。不過,它的鉀含量較高,有腎臟疾病的人食用要留意。除此之外,深綠色蔬菜本來營養極高,再加上從研究中發現,十字花科蔬菜所含的硫代葡萄糖苷在轉換後可以幫助人體加速排除致癌物,讓芥藍的價值再上一層樓。芥藍怎麼煮不會苦?因為芥藍含有有機鹼和金雞納霜,所以有一種苦味。不過,有機鹼能刺激味覺神經增加食欲、促進蠕動助消化,金雞納霜則能抑制過度興奮的體溫中樞,消暑解熱。如果想減少芥藍苦味,根據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建議,在料理時將芥藍跟富含油脂的肉類一同料理,油脂就會讓苦味變得不明顯;或於汆燙時、清炒起鍋前加一點糖提鮮,就能解決困擾了。芥藍怎麼挑選較脆嫩?由於芥藍可以整株莖葉都食用,建議盡量挑莖梗較細的,會比較鮮嫩。短短胖胖、帶花苞、實心、莖表皮較薄、葉片細嫩濃綠的比較好。如果買到的是莖梗較粗的,可以削去外皮,切成段或薄片再料理,或是留下切成小塊炒飯,增加爽脆口感。芥藍只有在秋冬時會因為天氣寒冷才會抽苔(意即開花),而成了芥藍苔,也就是芥藍菜花,它的苦味較少,莖梗也比較脆嫩。有多年廚藝經驗的主廚建議,芥藍愈嫩就愈脆,也愈好吃,帶花苞、實心、莖表皮較薄更優,若菜心頂部的花已盛開,表示已老化。另外,芥藍品種要選短短胖胖的才脆,另一種長長需要剝皮的則口感較老。芥藍在處理前也建議要先燙過,吃起來才會脆,口感也較好。三道芥藍料理一次看芥蘭炒臘肉材料:芥蘭1.5斤、臘肉6兩、蒜頭2粒調味料:糖2茶匙、鹽1/2茶匙、酒1湯匙、水少許作法:1.先將芥蘭菜汆燙過,口感才會脆。2.芥蘭菜切去菜葉和菜心段;蒜切成片;臘肉去皮後切成片。3.熱鍋,加少許油,放入臘肉片爆香,再加少許水,煮至有色有味,連汁倒起備用。4.鍋子洗淨再燒熱,放少許油,入蒜片爆至金黃,再加入芥蘭炒至變色後,倒入米酒,並開大火將臘肉連汁倒入拌炒。5.待芥蘭炒熟後,加糖、鹽炒透即可。芥蘭XO醬海鮮材料:芥蘭菜300公克、蝦80g、蟹肉半盒、花枝100g、薑絲少許調味料:糖1小匙、蠔油1大匙、醬油膏1小匙作法:1.芥蘭洗淨、放入滾水中汆燙,海鮮料也先汆燙,備用。2.將蔥、XO醬一起爆香,再將汆燙好的芥蘭菜與海鮮同炒。3.起鍋後,將芥蘭菜揀出,盛在盤子的最下面,再放海鮮即可。TIPS:芥蘭XO醬可以有港式與台式兩種作法。港式的作法會將醬料與主食分開炒,最後將醬料淋在主食上方;以上為台式作法,即將所有的材料一起炒,一來方便(適合家庭作法),二來可更入味。蠔油芥蘭材料:芥蘭菜300公克、鮮香菇4朵調味料:糖1小匙、蠔油1大匙、醬油膏1小匙、高湯1大匙、麻油1小匙、沙拉油適量作法:1.將芥蘭洗淨,放入滾水汆燙,熟後撈出、浸冰水。2.處理過的芥蘭切成段備用。3.鮮香菇汆燙。4.將蠔油放入熱鍋中炒香,再將鮮香菇一起放入,入味後勾薄芡。5.將滾水放入蠔油中,將蠔油拌開,再淋在芥蘭菜上即可。【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農業兒童網:芥藍高鈣又護眼 去除苦味當吃補.芥蘭菜/鈣含量第3名 葉黃素明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