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自然產
共找到
99
筆 文章
-
-
2020-10-02 該看哪科.皮膚
合成的化妝品一定不好?專家直言:別上「有機」、「天然」的當!
日本「有機化妝品」的現況一聽到「有機」,大家都會覺得「有益皮膚又能愛護地球」。但是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有機化妝品對於皮膚並不一定就安全。理由很簡單,因為目前在日本並沒有化妝品相關的有機認證標準。原本所謂的「有機」,簡單說是意指不使用化學肥料以及化學農藥進行的有機栽培。4 4審定註:即使在臺灣,目前也沒有有機化妝品的官方相關認證標準。 而有機化妝品,主要定義就是產品內含物要有一定比例以上的「天然來源成分」,而且其中的天然來源成分要有一定比例以上為有機驗證成分。在外國如要販售有機化妝品,必須達到認證機關的嚴格標準。舉例來說,法國設有ECOCERT與Cosmébio、德國設有Demeter和BDIH、美國設有USDA等認證機關。但由於管理認證單位很多,於是在歐洲,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英國,才決定共同創立COSMOS有機認證組織,要求商品皆須以環境永續為出發點,並嚴格審查原料來源、配方比例、生產過程、產品可追溯性、產品包裝、工廠環境、節能減碳等。想要成為獲得認證的有機化妝品,必須符合多項嚴格標準,例如使用的原料大部分須經有機栽培而成的植物萃取出來的成分。原料必須是未經重金屬、殺蟲劑、戴奧辛、基因改造和硝酸鹽汙染的,而且禁止使用合成染劑、合成香料與塑化劑,此外還有容器能否回收,流通過程以及流通方式是否有考量到環保等等。在外國只有通過這些嚴格審查的商品,才允許標示為「有機」。但在日本販售的有機化妝品,並沒有這類的認證標準。因此就算只有內含一種有機植物成分,也能標榜自己是「有機」。當然其中或許也有充分經國外機關認證的商品,然而實際上卻有很多產品只經廠商自行判斷後,想如何標示就如何標示。天然成分還是有其風險標示「採用天然成分」或是「植物萃取」之後,總會讓人自然而然放下心來,可惜這種感覺大錯特錯。因為「天然」也能換句話說,就是伴隨著「不知道裡面到底有什麼物質」,的風險其中有可能摻入了尚未完全分析出來的成分, 而且自然產物會受到天候及產地影響,品質也可能不一。還有千萬別忘了,植物中也可能會內含毒性,或是有導致發炎或引起過敏的物質。像是漆樹中就有物質可能會造成過敏、佛手柑中有物質可能會產生光敏感或是茶樹精油也可能會造成皮膚刺激甚至灼傷。所以「植物萃取成分適合每個人安心使用」,這句話絕非金科玉律。因此儘管產品標榜「天然」成分,還是請仔細評估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合成」反而更單純反觀名字上看得到「合成」二字時,往往給人對皮膚不好的印象,事實上並沒有這回事。所謂合成成分,是經過特別規範與製程,經由化學方式製造出來的物質。由於是單獨針對一種成分進行生產,因此相較於「天然」成分可能內含相當複雜又無法確知的物質,「合成」成分反而會更單純。當然,我們不能全盤否定所有的植物來源成分。植物萃取有些具有獨特的功能及香氣,只要是適合自己又不會出現皮膚問題的話,其實都可以使用。只不過,天然成分所存在的風險,也希望大家要心裡有數。(本文節錄自方舟文化《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
-
2020-09-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後不能洗澡、洗頭,否則頭痛一輩子?中醫師教這樣用「吹風機」,放心洗!
把壞體質「砍掉重練」的關鍵時機女人體質要好,有三個重要時期必須把握,分別是「青春期」、「孕期」、「更年期」,其中又以孕期至關重要。懷孕生產時,身體經過氣血的大變動,反而比較容易「砍掉重練」,所以此時正是調養孕前諸多身體毛病的好時機。許多媽媽產後沒有好好休息調理,過了幾個月,才發現一些孕前的毛病,如過敏、頭痛等現象,在產後反而更嚴重了,甚至會出現一些以前沒發生過的病痛,也容易有代謝慢、體重回不來、體力差、容易累等問題。而這時候想要再補救,因為臟腑虧虛較嚴重,需要花上比較長的時間調理。月子坐得好,不但可以恢復體力、調整心情,來面對照顧小寶寶這樣的全新挑戰,也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恢復孕前生殖功能。所以,好好把握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坐好月子,謹記簡單3 原則!♥ 原則1:月子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坐月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媽媽的身體和心理,恢復至懷孕前的狀態。因為每個人在孕期所經歷的變化並不相同,所以坐月子的時間也無法一致。不過整體來說,生殖系統要恢復到產前的狀況,大概需要6周到8周,尤以前4周為關鍵期,所以才會建議產後的媽媽,休息調養至少要4周的時間。身體復原較慢者,則必須看情況調整月子期到6至8周;剖腹產的媽媽,也要視傷口癒合情形決定月子長短。♥ 原則2:月子不節食,才能瘦下來有個患者在懷孕時就告訴我,她計畫在坐月子的時候開始節食、減量,這樣才能早一點把體重降下來,以便回到孕前的好身材。這個方法可以瘦嗎?可以的。但,很快就會胖回去。一旦復胖,就很難再瘦回來。♥ 原則3:月子節食,虛胖上身剛生產完的媽媽,肝、脾、腎、子宮的氣血都處在極度虧虛的狀態,又必須消耗能量分泌乳汁,此時如果節食,身體攝取的營養不足,就會處於「過勞」、「過虛」的情形,臟腑功能容易遲滯、停擺。一開始,因為熱量攝取減少,體重的確會下降,但由於臟腑功能遲緩怠慢,對水分、廢棄物的處理能力差,加上代謝不足,身體會逐漸累積脂肪,導致虛胖。此外,節食也會造成乳汁分泌過少,使寶寶獲得的營養不夠,這也不是媽媽樂見的。正確的飲食法,是在月子期補得精、補得好,讓身體機能、代謝恢復正常,之後要瘦身,才能夠事半功倍!預防月內風!洗澡洗髮有訣竅用「吹風機」吹穴位,可避免頭痛。民間流傳著產後不能洗澡洗頭的習俗,我第一胎時,曾秉持著試驗的精神,嘗試不洗頭3天,結果第4天就因為頭髮油膩到睡不著,影響作息及哺乳。♥ 產後洗頭,頭痛一輩子?古時候由於生活環境不佳,水中細菌病毒多,產後如果傷口尚未癒合就沐浴洗澡,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產後身體處於經脈空虛、骨節毛孔鬆散的狀態,如果洗完頭濕濕的沒有馬上吹乾,很容易使風邪入侵,產生「月內風」病症,出現頭痛、關節痠痛、免疫力降低、怕冷怕風⋯⋯等症狀。♥ 吹風機吹穴位,預防月內風其實,在現代,環境、水質、保暖設備都較齊全,洗完澡只要馬上擦乾身體、吹乾頭髮,不必過於擔心會有「月內風」的情形。這邊也提供一個小撇步,較怕風的媽媽,在吹完頭髮後,可以順便用吹風機吹頭頸部的雙側「太陽」、「風池」、「風府」穴各30秒,再沿著頸部膀胱經左右各吹10次,可以預防風邪入侵,產生月內風症狀。♥ 洗個好澡,坐個好月子建議媽媽,在顧好傷口、保暖的前提下,「產後24小時」就可以淋浴,因為生產時出力會使身體流許多汗,此時沐浴可以讓媽媽的身體保持乾淨、心情放鬆,對於睡眠跟之後的哺乳都有正面的效果。♥ 不可泡澡,避免感染不管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身上都有傷口,在傷口癒合前,洗澡都必須採「淋浴」,不可以盆浴或泡澡,避免傷口感染。洗澡時,也要避免用水直接沖傷口,以免刺激傷口發炎或感染。剖腹產的媽媽則需在傷口貼上防水貼布再沐浴。♥ 冬天洗澡不用怕,驅寒中藥入浴效果好在冬天生產或是體質較寒、較怕冷的媽媽,可以搭配祛風寒、溫通經絡的中藥,如大風草、生薑、桂枝、防風、艾草、雞血藤等煮水入浴(仍是使用淋浴,並非泡澡哦),有溫通血路、驅風散寒的效果。書籍介紹書名:養胎瘦孕小Case!:讓中醫美女媽媽做妳的神隊友,從養胎開始,調養身體、孕期舒適、產後速瘦、寶寶好帶!作者:蔡仁妤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08/26作者簡介/蔡仁妤中醫師現任杞子中醫診所副院長、兩個孩子的母親。畢業於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爾後同時考取了學士後中醫及西醫,內心一番掙扎之後,聽從了心的方向,選擇了中醫為人生志業。拿了數個書卷獎,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半年,成為當屆中醫師國考榜首。以獨特的診察及治療方式,幫助了許多父母成功得子,並期望能用一己之力,藉由中醫之法,療癒患者的身體及心靈。專精助孕、婦科、代謝減重、兒少體質調理、各式內科雜病。著有:《從零開始學溫敷》《排身體的寒:改善循環病、 冷氣病、痠痛病》粉絲專頁:蔡仁妤中醫師|解病雜貨店instagram: ren_yyuu延伸閱讀: 「媽媽今天不在家...」每天遲到被處罰也總是笑笑的孩子,沒遲到的那天為何哭了?
-
2020-09-24 科別.腦部.神經
29歲孕婦自然產用力過度 腦中風致暫時半身癱瘓
高雄市29歲產婦黃安妮去年6月自然產後陷入昏迷,檢查發現是腦血管因生產用力過度破裂導致中風,暫時半身癱瘓,主要病因為動靜脈畸形。後來轉至新高醫院經歷1年多的復健及診治,除了左手無法精準控制,其餘正常生活皆可自行自理,終於可在家照顧最愛的孩子。新高醫院內科醫師高旭卿指出,安妮的狀況與日前因主動脈剝離症狀的藝人,都屬於身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她當下即刻插管住進加護病房,並接受顱骨切除術發現動靜脈畸形,需要清除出血;但因出血壓迫右腦,導致術後身體左半邊暫時癱瘓。新高醫院表示,這是安妮的第三胎,她在懷孕期間及前兩胎的生產經驗中,並沒有什麼特殊不適,平時也沒有內科疾病及高血壓的病歷,頂多有偶發短暫性偏頭痛。原先應是歡喜迎接新生寶寶,卻讓安妮走了一趟生死關,讓整個家庭措手不及。安妮到醫院復健第一天,全身平躺在病床,插著鼻胃管,無法如廁更沒辦法餵奶,不能說話只能輕微點頭搖頭。新高醫院職能治療組長陳奕廷說明,通常復健的程序第一步需要先訓練到能坐於床邊不靠背,到不用人扶,能獨立坐床邊,軀幹核心夠力才能較長時間坐於輪椅上。可坐輪椅就能到治療室使用較多治療器材復健,有助於增進其身體能力,也能到醫院外走走。平時在床上可練習抬屁股,持續增進核心肌群,有助於後續練習站立、使用輔具站立,再一步一步到行走練習,到有一天能上下樓梯。安妮整個復健過程花了1多年的時間,復健過程真的很艱辛,復健期間她還帶著剛滿月襁褓中的老三來住院,老大和老二則托親友照顧。復健療程最難的是失能肢體的精細動作,復健團隊會訓練患者患側到能用筷子夾紅豆綠豆,還有穿針引線。現在的安妮已經可以行走,生活也可以自理,並照顧孩子們。她和先生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照顧,會繼續復健,讓身體功能愈來愈好。
-
2020-09-20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越老會越孤單?如何「刻意」練習與自己相處
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除了必須在分工合作中才得以生存之外,生命意義與價值,也在與人互動中彰顯,因此人際關係往往是決定我們幸福快樂最主要的因素。提到人際關係,通常我們會注意到與親人、朋友及同事客戶這三大領域,但是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與自己的關係。 如何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擁有自信與自尊,這是一輩子的課題,若打算修習這些學分,首先須從獨處開始練習。在現今的生活型態中,想要離開家人朋友以及周遭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刻意尋找一個獨處的時間空間及心情,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才必須「刻意」練習。能夠獨處,甚至喜歡獨處的人,在退休後會比較快樂,如英國小說家波伊斯說的:「我們越老便會越孤單,這表示,喜歡孤單的人,老後快樂會增加。」若從積極面來說,獨處除了可以面對真實的自我,甚至能夠有與自然融為一體,達成天人合一的感受。自古以來,幾乎不管什麼宗教或靈修團體,都把獨處當作是尋求來自上天啟示必要的手段,透過獨處,人類才能與超越的靈界交流。當然,不管我們是否相信有一個最高的主宰存在,在大自然裡獨處,有機會體會到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經驗,那種人與眼前景色似乎已經不再有界線的神祕體驗,如同祈禱,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身旁有人吱吱喳喳講話時。獨處似乎能讓我們所有感官更加敏銳,自然作家梭羅說得很有道理:「似乎有條法則規定你沒辦法同時與人和自然產生深刻連結。讓你親近其中一者的特質,會讓你與另一者疏離。當心智清晰察覺到自然之美,便會立刻自人類社會中抽離。」那麼如何練習獨處?如果一天中真的沒機會找到安靜沒被干擾的獨處時刻,至少晚上上床睡覺前給自己十分鐘、十五分鐘,應該是做得到的。但是靜下來後要做什麼事呢?如果不想靜坐數息,其實恢復從前最古老的習慣——寫日記,也是很棒的一件事。這日記跟我們在社群軟體每日發文的作用完全不同。這個睡前日記最好是用真正的紙張與真正的筆,目的就是寫給自己一人看,跟自己對話。因為生命中的確需要保留一塊完全私密的空間給自己,就只專屬於自己。用筆書寫是很神奇的,當我們用真正的筆一筆一畫,有點緩慢地,用適合思考速度寫的時候,可以呼喚出我們所不知道的自己,那個潛藏在表層思緒底下的自我。如果不知從何寫起,或許可以先試著參考很多專家建議的,條列寫出今天你感恩的幾件事或幾個人。也有專家認為寫出今天的好事,可以形塑我們正面思惟,為人生帶來好運,也有人認為可以將思想集中在下列兩個問題:今天我從自己和別人身上學到什麼?我可以做些什麼,讓明天比今天更好?也有人建議每天用日記寫下夢想,目標和成就,因為如果你的人生值得活,就值得紀錄。這是一段刻意留給自己的溫柔時光,最後舉起想像中的酒杯,邀請著過去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一起為生命乾杯。為逝去的昨日與即將到來的明日乾杯!
-
2020-09-15 性愛.性病防治
男性HPV感染率逾9成 曾染菜花發生罹癌風險增九倍
反覆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不僅可能對女性致癌,男性也有風險,一生至少一名性伴侶的男性HPV感染率高達91.3%,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指出,男性不僅易感染,感染後自然產生抗體比例少於一成,即使清除病毒,一年後再感染風險仍較沒感染過的人高出20.5倍。HPV分為低致癌型及高致癌型,感染低致癌型HPV可能導致尖形濕疣(菜花),而感染高致癌型HPV則可能導致HPV相關癌症的發生,且兩者之間可能有關聯性,台灣本土研究發現,患有菜花的族群相較於一般未罹患菜花的民眾,未來發生肛門癌等HPV相關癌症的機率約高出九倍。除了男性HPV盛行率高於女性外,男性自然感染HPV後能產生抗體的比例也偏低。黃玉成引用2007年長庚所做的千人HPV抗體調查,發現18至70歲男性抗體陽性率皆低於10%,恐陷入長時間重複感染,造成癌前病變風險增加。黃玉成近一步解釋,據國際研究發現,以HPV16病毒為例,曾感染者即使清除病毒,但一年後再次感染HPV16風險,比未感染者高出20.5倍,清除後三年內再次感染的機率仍高達一般人13.5倍,研判與本身的行為及感染者體內受器已習慣HPV病毒,更容易結合複製有關。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為對抗重複感染率高、自然產生抗體率低的HPV病毒,不論男女都應該踴躍接種HPV疫苗產生抗體保護自己也保護伴侶,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共同推出「HPV衛教友善診所」,串聯全台近205間診間,提供風險評估、諮詢服務。賴基銘再次呼籲,男女應共同預防HPV,遠離HPV感染威脅,提醒做好各項預防措施,並可以依醫囑施打HPV疫苗,能有效降低罹病風險,提醒民眾立即行動上網搜尋「HPV男癌之隱」,尋找最鄰近的HPV衛教友善診所,了解更多HPV相關知識,採取預防行動。
-
2020-09-15 癌症.卵巢.子宮
孕期青梅竹馬老公偷吃 8年後罹子宮頸癌的她最後悔這事
32歲小麗產後8年回診確診子宮頸癌,醫師詢問下,小麗說,產後有被告知施打HPV疫苗,減少感染風險,但夫妻從小青梅竹馬感情ㄧ直很好,認為自己不是風險族群,未施打HPV疫苗,直到發現自己罹患子宮頸癌前高惡度病變,才得知先生在她孕期「凍未條」曾去過聲色場所。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大規模研究發現,在透過性行為傳染的病源中,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最多人感染,遠超過愛滋病毒、披衣菌、淋病等,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指出,換句話說,HPV已成性病冠軍,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的機率感染HPV。HPV有許多不同型別,低危險型HPV可能導致菜花或輕度子宮頸癌前病變;高危險型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及其他癌症,包含外陰癌、陰道癌等,多數經由性行為傳染,不論男女,只要發生生殖器接觸的性行為,就可能感染。除建議性活躍的年輕群族接種HPV疫苗,婦女產後也是接種關鍵時機,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解釋,自然產後產道易有小傷口,增加感染HPV風險,除了女性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外,不分男女更應依醫囑接種HPV疫苗,民眾可諮詢醫師,積極討論,遠離HPV感染風險。黃建霈呼籲,預防HPV男女性都該做到三關鍵,包含依照醫囑接種HPV疫苗、安全性行為及女性定期抹片檢查,據國內資料,近年子宮抹片篩檢率達六成。但黃建霈指出,20至29歲年輕女性屬性活躍群族,篩檢率卻偏低僅兩成,若反覆感染HPV,未來恐增加罹癌風險,建議儘早開始定期抹片檢查。據衛福部國健署提出的台灣本土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是「四癌篩檢」中CP值之首,其降低約七成子宮頸癌死亡率。
-
2020-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閻麗夢發論文 稱新型冠狀病毒人造且便於製成
逃亡美國的前香港大學公衛學者閻麗夢指控新型冠狀病毒為中國軍方人造,如今她與研究團隊發表論文,指稱病毒人造的可能性高於自然演化,製造病毒僅約需半年且途徑便利。閻麗夢與研究團隊這篇論文存儲於資料平台Zenodo,強調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基因組的不尋常特點,顯示病毒更像是出自精密的實驗室改造而非自然演化,並嘗試描繪出可能的人工合成途徑。Zenodo是根據歐洲OpenAIRE計畫開發並由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運營的通用開放訪問存儲庫,允許研究人員儲存數據、軟體、報告及任何研究相關工具。閻麗夢團隊在論文裡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已造成世界各地超過91萬人死亡、全球經濟遭受空前衝擊,但病毒的起源仍是謎團且頗具爭議,病毒源於自然界的理論缺乏實據,卻廣為人接受;反觀病毒可能來自實驗室的另一種理論,卻受到科學期刊的嚴格同儕審查。論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生物特性不符合自然產生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毒,研究人員在文中描述基因組、結構性、醫學上及文獻上的證據,綜合研判後認為,這些證據與病毒源出自然的理論相悖。文中表示,從證據看來,新型冠狀病毒應是實驗室產物,是以蝙蝠身上的ZC45和ZXC21冠狀病毒作為樣板或基底所改造而來。文中還提到,部分病毒學家認為,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病毒從實驗室外逸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很小,且沒有跡象顯示病毒基因組遭人為操控;但閻麗夢團隊認為,病毒基因組的棘蛋白基因內確有跡證,顯示病毒基因組應是人工操控的產物。論文根據既有證據,進一步假設出人工合成新型冠狀病毒的途徑,顯示這種實驗室產物製造方便,能在約6個月內製成;研究團隊除強烈要求針對可能涉及的相關實驗室進行獨立調查,也呼籲嚴格檢視一些近期公布、用以支持病毒源出自然的資料。
-
2020-09-04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好想當媽媽!女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可以懷孕生子嗎?
僵直性脊椎炎女性患者可以生孩子嗎?一名女性從大學時代開始因膝蓋痛而就醫,由於疼痛症狀斷斷續續,也就沒有積極就醫與治療,一直到了33歲才被診斷出是僵直性脊椎炎,到門診時已經是大肚便便、懷孕六個月,下背痛到幾乎無法忍耐。醫師提醒,年輕女性也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且會面臨懷孕、生產、哺乳的階段,配合醫囑好好就醫與用藥,控制發炎指數,懷孕過程會更順利。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寶寶說,一般人以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都是男性,事實上,女性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也不少,男女比例大約是三比一。不過,因為女性的症狀較為不典型,大多是肩頸痠痛、膝關節疼痛,而非典型的下背痛與腰痛,因此女性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很容易被忽略,平均延遲就醫達十年左右。年輕女性病患很快就會面臨進入生育期,許多病患都會擔心「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是否可以順利懷孕生子?」。許寶寶說,門診中,常見懷孕的女性病患。她曾接治一名26歲的女性患者,也是因為膝蓋持續疼痛兩個月而就醫,當時完全沒辦法走路,治療了一年,病患規律就醫,病情控制穩定,進入懷孕階段僅有輕微的下背痛,懷孕過程非常順利。另外一名女性,則因為平常症狀輕微,不僅回診也不肯規律吃藥,發炎指數沒有好好控制,骨頭已經出現輕微沾黏,等到懷孕下背疼得受不了時,才到門診求助。許寶寶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生育能力跟平常人一樣,是可以懷孕生子的,但是,建議在準備懷孕期間,就要先控制好病情,再準備懷孕。懷孕過程也會較為辛苦,下背痛的情況會稍微加重一些,周邊關節炎的情況反而會減輕。在用藥部分,第一線經常使用的NSAIDs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因為有抗凝血的功能,可能會造成出血,因此建議第一孕期和第三孕期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該類藥物,至於新的COX-2抑制劑就沒有凝血功能異常的風險。分娩時,可能因為薦腸關節黏合或骨盆附著點發炎,自然產時骨盆腔可能無法完全撐開,如果婦產科醫師評估,可以考慮剖腹產,不過,因為脊椎黏合,脊椎麻醉時可能比較難入針。進入哺乳期時使用新型生物製劑,乳汁僅微量藥物殘留,讓僵直性脊椎炎的母親也能享有親自哺乳的機會。許寶寶醫師簡歷:仰光第一醫學院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物醫學碩士經歷:大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主治醫師大林慈濟醫院總醫師大林慈濟醫院內科住院醫師華濟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專長: 1.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及血管等系統性自體免疫疾病2.痛風、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僵直性脊椎炎、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3.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關節疾病 4.肌腱炎、五十肩、肌肉酸痛症5.疼痛治療6.過敏性氣喘、鼻炎、蕁麻疹7.腎絲球腎炎、自體免疫性肝炎、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免疫性間質性肺炎、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等器官專一性免疫疾病之免疫功能篩檢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