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自來水
共找到
123
筆 文章
-
-
2020-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手機、衣服上的冠狀病毒會殘留多久?8大日常接觸物的防禦之道
武漢肺炎(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全球的確診數每日都在攀升中,如何有效保護自己?你知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以外,平日接觸的物品,如電梯、扶手、捷運把手、手機、文具等病毒在上面殘留的時間多久嗎?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提醒,公共空間中,接觸物比比皆是。正確了解病毒殘留時間,加強個人衛生與環境清潔,同樣不容忽視!冠狀病毒能殘留多久?8大類日常用品一次看明白根據《醫院感染雜誌》(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最新發表的文章,審視了過去 22 份針對冠狀病毒的報告,指出如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等感染病毒,可在無生命狀態的表面上持續生存,且根據材質的不同,停留時間最短5分鐘,最長甚至可達9天。我們平日接觸的日常用品,病毒殘留時不一,以50+特地羅列提醒讀者留意:1. 鋁製品(如飲料罐、鋁製鍋、窗框、公車捷運扶手等):殘留2~8小時2. 塑膠(如鍵盤、滑鼠、捷運座椅等):殘留5~9天3. 紙張:殘留4~5天4. 玻璃(如窗戶、手機面板、玻璃杯等):殘留4~9天5. 木製品(如樓梯扶手、家具、文具等):殘留4天6. 不鏽鋼(如環保便當盒、大眾運輸握桿等):殘留2~9天7. 外科手套:殘留8小時8. 衣服:純布料病毒不易附著,但鈕釦等非布料材質則需留意。蔡聰聰補充,僅停留5分鐘的是SARS冠狀病毒所延展出的菌株之一,就整體平均來說,冠狀病毒可於室溫下在金屬、玻璃、塑膠等材質,停留4~5天;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只能在表面逗留最多約48小時,足見冠狀病毒的高存活力。另外,個人隨身衣物的部分,雖然材質具有穿透性,病毒並不容易附著,但她強調,「不鼓勵重複穿,如果衣服上有鈕扣、裝飾品等非布料材質,也還是有殘留病毒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哪些細節最容易忽略?除了羅列出病毒在各物質的殘留時間,蔡聰聰也進一步以台灣民眾最常忽略的地方為例,指出應加強注意的重點:1. 每天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應至少每天清潔1次含有玻璃、塑膠、金屬等成分的智慧型手機,是人人最常接觸、卻也最容易省略清潔的3C產品,不只會頻繁接觸到桌面,有的人甚至會習慣帶進廁所,都可能導致病毒殘留而不自知,此時如果再碰觸眼、口、鼻等部位,就會提高感染的風險。她表示,「不需要儀式性每隔幾小時就清潔,但建議至少每天清潔1次。」2. 不加裝手機套(殼),避免手機藏汙納垢許多人為了保護手機,會再加裝手機套(殼),此舉反而增加清潔的死角,「如果可以的話,不要額外裝殼或保護套是最好的。」3. 沒到過醫院或接觸患者,不等於完全沒風險蔡聰聰指出,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到過醫院或接觸患者,就不容易感染,「並非沒有直接面對確診案例,就代表沒事,雖然台灣防疫能力做得很好,但畢竟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居家檢疫者或無症狀的感染者,曾和我們到過同個公共空間、接觸同個物質。」4. 接觸公共空間的材質表面,事後記得洗手好比說大眾運輸工具的手把、辦公或住家大樓的電梯鈕等,因為是塑膠材質,病毒都可能殘留5~9天。她進一步以電梯鈕為例,「現在很多電梯會加蓋一層塑膠膜,看似增加防護,但如果沒有定期消毒,同樣會殘留病毒。」然而,常接觸的公共空間材質表面,不可能每次使用前都進行消毒,所以她強調事後洗手顯得更加重要。善用3種成分,1分鐘就能殺死病毒要如何落實清潔,去除殘留在各物質表面的冠狀病毒?《醫院感染雜誌》的發表統整出3種常見的成分,只需1分鐘就能殺死病毒,讀者可多加利用在環境清潔:1. 62~71%乙醇(ethanol)乙醇即酒精。通常民眾容易買到的,分為高純度乙醇(95%),以及不及稀乙醇(70~75%)。前者會使細菌細胞脫水,讓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形成硬膜,而這層硬膜會阻止酒精滲入,導致消毒殺菌效果反而不及後者。雖然研究指出62~71%酒精即可消滅冠狀病毒,但其實70~78%的濃度都是合適範圍,並不需要精準才有效。2. 0.5%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過氧化氫就是雙氧水。3. 0.1%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次氯酸鈉是漂白水的主要成分,可以1:100(500ppm)的比例稀釋漂白水得出。蔡聰聰補充,有些人為了要增加用量,好比說酒精不好買,就稀釋成兩罐使用,這樣反而會降低殺菌的效果。搶不到75%酒精?防疫消毒劑自己DIY如果連日排隊依然買不到消毒酒精,也許可以試試自己動手製作!根據衛福部分享的步驟,即可將95%酒精,或者漂白水稀釋成消毒水,用來擦拭周遭環境。1. 自製75%酒精把一瓶95%的酒精,用量米杯或多多飲料瓶量4次,再加上1杯自來水煮沸後冷卻的純水,混和倒入乾淨的容器(如寶特瓶、乾洗手瓶、化妝水噴霧瓶等)保存,即完成75%酒精。需要注意的是,包裝外面記得標示清楚為「酒精」,避免誤用。2. 自製消毒水將市售含氯漂白水(濃度500ppm),以100倍數清水稀釋。舉例來說,10cc漂白水加上1公升的清水混合,就完成自行調配消毒水。如果清潔的範圍較大,也可將100cc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製成大用量的消毒水。要特別注意的是,消毒水只適用於環境與物品消毒,不適合用來洗手!而且配置完記得標示名稱與日期,未使用完應於24小時後丟棄。蔡聰聰補充,在完成環境清潔後,別忘了個人也要進行手部清潔,否則環境打掃得再乾淨,未清潔的手再去碰觸還是會白做工。洗手要徹底,7大步驟不可馬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曾做過研究,錄下醫學院學生上課時的情況,並計算他們摸臉的次數。經統計後發現,這些學生每小時摸臉的次數竟有23次,顯示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用手頻繁接觸口、鼻、眼睛,而這種習慣動作無形中也為自己提高感染風險。蔡聰聰以自己日常所見為例,即使在政府和醫療院所強力宣導下,她仍然看過不少人上完公廁後,手只隨便沖個幾秒就離開,「在這每天都有確診數的疫情期間,應該要更加強個人衛生意識,千萬不要抱持著自己不會是下一個確診的僥倖心態。」她強調,洗手只需要清水搭配肥皂,是最簡單卻也最有效的防疫關鍵,並分享徹底的清潔應遵照洗手7招式:1. 內:搓洗手掌心2. 外:交替搓洗手背3. 夾:清潔雙手指縫4. 弓:搓揉雙手指節5. 大:清洗雙手拇指及虎口6. 立:清洗指尖及指甲縫7. 腕:旋轉搓洗手腕原文:手機、電梯、衣服、扶手,冠狀病毒會殘留多久?8大日常接觸物的防禦之道
-
2020-04-20 科別.眼部
配戴隱形眼鏡6大NG習慣犯不得! 眼科醫師警告了
日前傳出因泡溫泉導致角膜受損個案,最嚴重恐引發失明,眼科醫生強調,泡溫泉千萬不要戴著隱形眼鏡,其實不只泡溫泉,許多戴隱形眼鏡的壞習慣,都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例如日拋當周拋使用、戴著隱形眼鏡睡覺、清洗液不潔淨等,都是不良習慣,一不小心就讓眼睛陷入危機。NG 1:戴隱形眼鏡接觸不乾淨水源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表示,溫泉不是乾淨水源,其中可能有大量微生物,如果眼睛表層有傷口又剛好碰到溫泉水,就有可能發生感染,細菌、霉菌、阿米巴原蟲都是常見眼睛感染源,如果角膜受傷處靠近瞳孔周圍,視力就會受到影響,幾乎不可能恢復,因此必須謹慎。NG 2:配戴超過8至10小時以上長時間戴隱形眼鏡,經常造成角膜細微傷口;鄭聖甫解釋,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容易讓角膜缺水與缺氧,不良狀態下,眼睛表面就可能出現細小傷口,正好讓細菌等病原有機會入侵,感染風險就跟著上升。鄭聖甫建議,配戴隱形眼鏡最長時間必須維持在8至10小時內,一定不可以超過,臨床案例中,曾經有病人戴著睡覺,以為不會有什麼問題,結果引發角膜感染,才趕快就醫尋求協助。NG 3:隱形眼鏡清潔不完全滋生病菌除隱形眼鏡配戴時間不可以太長外,取下時也一定要清洗乾淨;鄭聖甫強調,眼睛會不斷分泌眼淚保持眼球溼潤,當中含有蛋白質廢物,容易殘留在隱形眼鏡上,就像皮膚汗水也是病菌的溫床,隱形眼鏡殘留的蛋白質也很容易滋生病菌,如果清潔不確實,當角膜表面狀態不好或有傷口時,就可能損害眼睛健康。NG 4:清洗時未使用隱形眼鏡專用藥水鄭聖甫特別說,清潔也是一大學問,千萬不可以使用自來水,特別是為了省錢的青少年族群,雖然台灣自來水有加氯抑制微生物滋生,但不可能百分之百無菌,臨床就有病患使用自來水清洗隱形眼鏡,不慎讓眼睛感染。鄭聖甫提醒,清洗隱形眼鏡一定要使用專用清洗液,例如生理食鹽水,確保清洗藥水無菌才能清潔隱形眼鏡,且至少要浸泡5個小時以上,不論是雙日拋、周拋、月拋隱形眼鏡,每天都要取下徹底清潔才能戴在眼睛上。NG 5:觸碰隱形眼鏡洗手不確實雙手清潔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之一;鄭聖甫說明,雙手不斷觸碰各種東西,很容易附著大量病菌,如果手洗不乾淨就觸摸隱形眼鏡,很可能發生汙染,所以不論取下或戴上隱形眼鏡時,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乳確實清洗雙手。NG 6:隱形眼鏡盒未保持乾燥鄭聖甫最後提到,隱形眼鏡盒也容易滋生細菌,一般來說,每個月就要更換1個,浸置完隱形眼鏡後一定要清洗乾淨,最後好放在通風乾燥環境,否則容易產生髒汙而感染眼睛。(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買隱眼只看度數? 少做這1步相當於在謀殺你的雙眼 配戴隱形眼鏡有年限? 這些行為都是兇手!
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