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搜尋
腦部刺激
共找到
10
筆 文章
-
-
2022-05-3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健保完整給付巴金森氏症腦部刺激術醫材 每年300人受惠
為提供病人完善醫療照護,健保署通過針對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所需的立體定位手術醫材套組納入健保,全年挹注0.22億點預算。目前治療巴金森氏症的DBS整套特材,包括深層腦部刺激器、導線組及立體定位套組,自6月起均已完整給付,整套特材支付點數計65萬5980點,每年約有300名病人受惠,一年健保支出約2億點。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巴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病人常出現肢體僵硬、顫抖、失去平衡感等動作障礙相關症狀,當臨床遇到藥物治療瓶頸,病情無法獲得控制,醫師會建議病人接受外科手術進行深層腦部刺激術。手術過程需以立體定位醫材提供手術定位與影像指標,再藉由植入的電極晶片進行微量的電刺激,調節視丘下核的異常活性,控制不正常的腦神經訊號,進而改善症狀並提升生活品質。 李伯璋說,考量巴金森氏症病人醫療需求及健保財務,2015年1月1日優先執行DBS植入的「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給付,並於2016年取消終身給付一次的限制,挹注約1.34億點預算;又考量裝置刺激器後尚須導線及相關組件傳遞電流進行電刺激,健保署再爭取將導線、導線延長線及導線固定蓋等組件納入健保,再投入0.71億點預算,2019年8月1日生效。 李伯璋說,身為一位外科醫師,他能夠體會深腦刺激術屬高精密度的手術,由於執行DBS手術需以電腦斷層造影並記錄腦部神經活動及電刺激位置以進行手術定位,其所需定位醫材如果能納入健保,方能提供病人完整的醫療照護。經健保署縝密評估、彙整相關資料及臨床專業建議,於日前召開「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特材部分)」討論通過,並努力與廠商議價,決自今年6月1日起將基準點標記物,整組支付為3萬600點,以及植入管套組及微目標電極,整組支付為3萬4250至5萬4050點,將此3項醫材納入健保。李伯璋說,基於保障民眾使用醫材權益及病人臨床醫療需求,只要新醫療科技醫材倘具有臨床實證效益及必要性,均會努力在健保有限財源下積極研議納入給付。考量科技日新月異,未來健保署會持續努力將醫療資源運用於涵蓋不同科別領域的病人共享,最終目標為精進醫療照護品質及守護全民健康。
-
2022-04-06 失智.像極了失智
最新期刊研究:午睡超過一小時 失智風險可能高4成
● 午睡太久,罹患失智症風險增高● 白天打盹並不等於得失智症● 發生失智症,初期症狀難以察覺白天打瞌睡或午睡超過一小時,恐是失智前兆?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人進入老年後,活動量減少或是少了社交刺激等,都可能增加失智症的發生機率。「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國際期刊最新刊登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邁向老年後,如果白天在正常時間外,出現至少一次打盹,或每天午睡超過一小時,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四成。葉篤學指出,人類退化過程中,活動力會愈來愈差,若罹患失智症,失去活動力會更為明顯,才會導致白天打盹的現象,但並非白天打盹就等於罹患失智症,兩者還有一大段差距。該研究蒐集1401位長輩的行動數據,受試者平均年齡為81歲,數據蒐集時間長達14年,受試者多達四分之三為女性。受試者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七點,配戴類似手表的追蹤裝置,蒐集他們的活動狀態,若長時間不活動,就會被解釋為打盹。失智患者 打盹年增68分鐘研究開始前,75.7%的受試者沒有認知障礙,19.5%的受試者有輕度認知障礙,4.1%罹患阿茲海默症。經過14年的追蹤,原本沒有認知障礙的受試者,每天在白天的打盹時間,每年平均增加11分鐘;輕度認知障礙受試者則是每年平均增加24分鐘;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每年平均增加68分鐘。白天減少活動 恐增認知障礙研究發現,人進入老年後,夜間睡眠品質下降,導致白天打盹時間增加,影響生活作息,白天減少活動,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葉篤學表示,此研究帶來重要的結論,當活動量減少或少了社交刺激等,可能增加失智症的發生機率。失智症可以分為三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最常見的失智症為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多與遺傳有關,其他的失智症類別較容易因為腦部或社交刺激變少而提前出現。不過,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本來就會使活動量減少,因此維持良好的運動、睡眠、飲食及腦力訓練的習慣,能避免失智症的發生。葉篤學解釋,造成白天打盹有一部分是晚上睡眠品質不佳,當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可能產生嗜睡現象,紊亂的生理作息,就會讓腦部代謝出現異常。許多研究顯示,深層睡眠能協助代謝腦中多餘的類澱粉蛋白,而類澱粉蛋白是造成退化性失智症的原因之一。有失智疑慮 可依量表檢測當失智症發生時,初期的症狀幾乎是「難以察覺」,葉篤學表示,失智症從明顯的症狀出現後,再到實際就診,根據統計,平均近一年的時間。建議若懷疑親友有失智問題,可自行從網路上下載「AD-8量表(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檢測,八題中有二題以上符合現況時,建議就醫診斷,開始介入治療,延緩惡化時間。防失智 生活落實四大招無論是已經被診斷為失智症或現在身體狀況健康穩定,葉篤學說,預防失智,應該要把飲食、運動、睡眠、腦力訓練四大項目落實在日常生活中。1.飲食:三高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注意健康飲食,避免高油、高鈉食物,避免三高上身。2.運動:運動可幫助血液循環,刺激腦部細胞生長,每周至少運動二到三次,有助預防失智症。3.睡眠:睡滿八小時,起床時若身體依舊疲憊表示睡眠品質不佳,需調整睡眠狀態。4.腦力訓練:如打牌、益智遊戲、社交、畫畫、唱歌等,都有助於腦部刺激。身為照顧者的你,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資源的使用,是否依然存在許多未知?立即填寫問卷,幫助自己與失智症家庭!還有機會抽中iNO|太空人律動機、7-ELEVEN電子咖啡券:https://pse.is/443h5w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失智據點重啟/失智母關在浴室生悶氣 女兒心疼曝原因
因為疫情,全台失智據點關逾2個月,少了據點課程及專業照服員協助,部分失智長輩退化加劇。27歲的小如(化名)兼顧工作與照顧失智症母親,原本母親如常到據點上課,但現在媽媽大幅退步,連洗澡、如廁都出問題,情緒也不穩定,擔心之餘更期盼失智據點能盡速開張,讓母親維持正常作息,別讓病況再惡化。小如透露,62歲的母親3年前確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當時父親尚未退休,因此母親回診都由她打點,近年也協助母親報名失智據點,媽媽參與課程增加活動、也可以動腦,上了整天課程後,返家也很好睡,此外據點有照服員照料,不用擔心媽媽出狀況,讓她白天可安心上班。因為疫情,失智據點關閉無法營運,媽媽得由家人幫忙照顧。小如坦言,扣除早晚餐家人可以協助,她常憂心媽媽中午沒有東西吃。而媽媽自從無法到據點上課後,時常躁動發脾氣,有時白天睡太久,晚上很難入睡,影響家人作息。爸爸有時會帶媽媽散步,稍微隔了點距離,媽媽便感到害怕,即便就在家裡附近。小如透露,有一次媽媽在浴室待很久,突然生氣摔東西,進去才知道媽媽一直無法扣好內衣,加上浴室悶熱,所以生氣,現在她每晚陪著媽媽進浴室,在旁提醒洗澡順序,像搓沐浴乳、沖水等,起初媽媽非常排斥,經過幾次後才成功說服。小如發現,媽媽經常反應太慢,來不及上廁所而尿褲子,可能很 挫折,偶爾會「見笑轉生氣」,因為原本能做到的事,現在都做不到,有時很不好意思,也刻意不讓女兒發現。她表示,媽媽身體狀況不如從前,每晚要花不少時間照顧媽媽起居,或媽媽半夜睡不著,同樣也會影響到自己的睡眠品質。小如透露,也曾想過請其他家人協助照顧媽媽,但每個人習慣不同,也並非長照專業人員,偶爾出現不同意見,像是家人認為要媽媽把飯吃完,但她就覺得可以少量多餐,不用硬逼媽媽吃,或是在她上班時來電詢問照顧事宜,也都會影響到她工作。小如表示,失智據點對於照顧者家庭非常重要,可以透過課程給予媽媽腦部刺激,不會整天在家想睡覺。近期據點都會與媽媽視訊,也表示會努力恢復營運,媽媽也已施打疫苗,期待正式返回據點上課的那一天。
-
2021-03-25 新聞.元氣新聞
帕金森手術全額給付?健保署:再研議
金曲歌后詹雅雯日前被診斷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中度萎縮。國內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約有6萬多人,當藥物出現限制時,僅能透過手術改善,目前主流的帕金森氏症手術「深腦部刺激術」(DBS),部分醫材雖納健保,患者仍需自付20到30萬元,導致窮患者無力支付,立委林奕華盼衛福部能將深腦部刺激術納入全額給付,並將帕金森氏症納入重大傷病,對此,健保署認為需要再研議。帕金森氏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神經疾病,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因此導致患者出現顫抖、動作緩慢等症狀,初步會投以多巴胺藥物,但藥物效果仍有限,部分藥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採取燒灼術或是深腦部刺激術改善,其中深腦部刺激術已成為目前帕金森氏症最主要的手術方式。帕金森氏症病友也是帕金森氏病友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吳昌期表示,三年前健保署開始同意DBS費用部分減免,他身受其惠,但仍須支付約20萬到30萬的費用,DBS發展許久,但現在還是只提供給「有錢」、「有能力」的人才能接受手術,盼政府能將帕金森氏症納入重大傷病範疇,減少費用的支出。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千岱說明,目前健保有給付的範疇是需要放置在患者體內的電池與線材,但執行DBS最重要的是核磁共振、3D定位,也導致需要額外支付20萬到30萬的費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參議吳科屏表示,DBS的手術給付早在民國98年納入健保給付,後續也在104年、105年、108年陸續將特材、刺激器納入給付,整組約要價57萬元左右。不過,對於特材給付可隨時討論、檢討,另,納重大傷病涉及整體醫療資源的運用與公平性,需審慎評估。
-
2021-01-20 科別.腦部.神經
肌張力不全無法走路 腦部刺激術恢復行動力
「肌張力不全症」病人常有眼瞼痙攣或斜頸等症狀,嚴重者無法走路。20歲王姓病友發病時一度在地上爬行,40歲陳姓病友走路則要靠手推車輔助,兩人分別接受「深腦部刺激手術」後,都恢復了行動力,也可拿筆寫字。高雄長庚醫院「帕金森氏病中心」成立十年,利用深腦部刺激手術治療帕金森氏患者,近年更應用在「難治型肌張力不全症」患者身上。神經內科醫師陳盈發表示,此病症是腦部神經功能異常引起的不自主動作障礙,每萬人有一點五至二人罹病,輕症如眼瞼痙攣或斜頸,可靠打肉毒桿菌治療,重症者進行深腦部刺激手術,目前完成五例手術。陳盈發指出,病患若長期服藥,常出現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不同於帕金森氏病患者,手術在病患腦部蒼白核放置晶片,藉電極刺激可達到緩解病患動作障礙的效果,使用充電式電池,年限15年,自費150萬元。王姓病友與陳姓病友在二年前陸續完成手術,王姓病友原本嚴重到無法走路,幾乎只能癱在床上,三餐靠餵食;陳姓病友則是軀幹會不自主往後仰,走路靠輔助器,異常走路姿態引人側目。擔任檢驗員的陳姓病友說,他在32歲出現動作遲緩,被醫師診斷為肌張力不足及帕金森症候群綜合症,發病後走路靠助行器,連寫字都有困難,手術完成後行動自如,同事看他跟正常人沒兩樣,很多工作回到他身上,「壓力變很大,花一段時間才適應」,但這個改變讓他開心。
-
2020-09-25 科別.腦部.神經
「失控的閃電俠」接受神經調節術 媽媽不再天天陪讀
頑固性癲癇病患不時發作,病童有「失控的閃電俠」之稱,高雄市國中生「小閎」罹患此病,即使手術也無法改善病情,媽媽天天到校陪讀 5年。去年年底,「小閎」接受神經調節術治療,醫療團隊將電極植入腦部,術後發作次數減少一半,媽媽擁有私人喘息空間。高雄長庚醫院表示,過去此法運用在帕金森病患身上,醫療公益委員會針對弱勢家庭全額補助,改善病患生活品質。全台約有20萬癲癇病患,多數人可靠藥物改善病況,不過仍有其中三成病人屬於頑固性癲癇,常不定時發作,須透過生酮飲食、手術治療或神經調節術治療。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石富元指出,癲癇成因複雜,「小閎」曾接受腦部手術治療,因情況未改善,去年12月納入「長庚醫療公益計畫」,醫療團隊把電極植入腦部,電池放在他的左胸前皮下,利用電器刺激腦部,觀察發現,術後癲癇發作頻率與強度大幅降低,電池使用年限約10至15年,全台不到百例,。「小閎」媽媽說,兒子在國小三年級發病,多年來天天陪著他上學,每分每秒都在擔心兒子發病受傷,平日要載著安全頭盔,避免發作時倒地導致腦部受傷;術後發作頻率與強度變輕,上學期開始不用陪讀,心理壓力變小,也獲得一些喘息時間。石富元表示,近年高雄長庚植入3例病童,其中2人情況明顯改善;利用電器刺激腦部可改善癲癇的發作頻率與強度,平均植入2年後可讓癲癇次數減少50%以上。深腦部刺激術價格昂貴,平均每人手術費140萬,健保未納入給付。高長庚指出,為協助閃電俠們放電,院內醫療公益委員會針對低收入戶家庭及持有殘障手冊,並領有生活津貼的頑固性癲癇個案,經審查通過者可給予設備與耗材全額補助。
-
2020-09-25 科別.腦部.神經
巴金森氏症早期有明顯6大警訊! 手抖、便祕、動作遲緩別以為只是在變老
一位75歲的病人,因為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前來門診就醫,經醫師仔細詢問檢查,發現有輕微手抖,也有幾次跌倒,診斷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在接受治療後,步態不穩獲得良好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巴金森氏症常見6大症狀 需靠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診斷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表示,巴金森氏症最常見早期症狀,包括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即小碎步、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所以應注意上了年紀的長輩,日常身體變化,有時會有健忘、情緒低落、憂鬱及失眠現象,甚至早期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這都是警訊。 林奕辰指出,一旦發生上述巴金森氏症的表現,應該及早就醫,臨床上會做一些檢查,如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CT),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疾病,例如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等問題,必要時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嚴重退化。健保給付手術治療 造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然而,經過臨床診斷檢查,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建議病人多做一些運動,身體平衡及走路功能還好情況下,可打太極拳或跳舞,能延緩症狀惡化,另外,病人多走路也是可行之道;在剛開始使用藥物時,林奕辰提及,病人有時會產生噁心想吐及頭暈現象,少數有嗜睡現象,此時,應該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更換藥物,以減輕症狀。林奕辰指出,部分病人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逐漸降低或出現異動應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可以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即深入腦部刺激術,可以收到良好治療效果;這種療法,過去健保沒有給付,醫療費用昂貴,如今健保已給付大部分費用,減輕病人的負擔,造福許多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巴金森氏症是常見失能主因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憾事發生林奕辰強調,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研究,年紀在65歲以上的民眾,約有1%至2%罹患率,以此類推,台灣估計有超過四萬人以上會遭到巴金森氏症的困擾,且已成為高齡社會常見失能的主要原因,值得大家重視,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收到不錯效果,避免意外傷害,減少家人照顧的困擾。 延伸閱讀: 憂鬱還是失智? 從1件事就能分辨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
2020-04-17 失智.名人專家
巫瑩慧/疫情升溫!各國在新冠肺炎的失智防疫重點
2019年底從中國大陸開始傳染的武漢肺炎,後更名為新冠肺炎COVID-19,在2020年從亞洲到歐洲、美洲、非洲、中南美洲,隨著染病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在3 月中旬正式宣布為全球大流行。截至4月4 日為止,全球感染人數100多萬人,死亡已經超過6萬人,而生活受到疫情相關限制的人,已經達到現今總人口的1/3,這是公共衛生的一個重量級的挑戰。在這特殊的狀況下,不論失智者照顧者或其他家屬是否有受到感染,社會的對應機制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10人以上的集會、減少社會參與的活動,人與人間保持的距離等,勢必會增加失智者和照顧者的衝擊和問題行為的強度。一旦必須進行居家隔離,更為加重在宅或醫療上實務與情感照顧的困難度。因此各國開始思索如何推展有效的措施來支持失智者、照顧者和醫療專業人員。以下資料來自國際失智症協會和台灣失智症協會,翻譯及綜合整理如下:I.台灣失智症協會該協會在2月21日完成失智防疫指引--專業人員篇,3月17日改版為「失智症防疫照護參考手冊」,針對失智照顧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做了說明和建議。一、失智者1.失智者不易暸解疫情資訊與宣導內容。2.失智者較難記得或配合防疫措施,如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3.失智者較難正確陳述旅遊史、接觸史及群聚情形。4.失智者較難主動或正確表達身體不適症狀,如發燒、呼吸困難、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而可能透過躁動或異常行為反應表現出來。5.失智者的自我情緒調適能力下降,可能因周遭環境壓力變大,或對疫情資訊錯誤理解,而有過度焦慮緊張的反應。6.失智者可能忘記自己正在居家隔離而出門走逛,不小心違反防疫規定。7.失智者若被隔離,可能因對環境、人員不熟悉,加上身體的不適,更易焦慮、恐慌;另外,重複言語或行為、遊走、妄想、躁動等行為精神症狀也可能加劇,甚至出現急性精神混亂的狀況。8.防疫期間日常活動及刺激減少,可能導致生活規律混亂、日夜顛倒、情緒不穩定,而加速失智者功能退化。9.獨居失智者除了無法正確配合防疫措施,也可能難以獲得防疫資源如口罩、消毒用品或配備。二、家庭照顧者與看護1.家庭照顧者與看護除了擔心疫情,還須面對失智者行為精神症狀的惡化,耐性可能降低。照顧者的焦慮情緒也可能使得失智者出現或加重原有的躁動行為。2.對於防疫期間失智者是否參與社區活動,家人間可能意見不一;除了會擔心失智者出去將增加感染風險,但待在家裡、刺激減少,也會擔心失智者功能退化,家屬心中很為難。3.社區活動及服務減少,但失智者可能頻頻想出門,造成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間衝突增加。4.家庭照顧者可能因失智者無法配合,難以抽身辦理防疫所需事項,如去花長時間排隊買口罩。5.外籍看護因語言隔閡,可能無法充分了解防疫措施。三、專業人員1.機構專業人員一方面擔憂疫情,一方面要努力做好防疫措施,工作量變大,壓力增加。2.由於防疫措施造成專業人員必須花更多時間來照顧,加上失智者較難配合,耐性可能因而降低。3.擔心失智者因活動與刺激機會減少,而加速其功能退化。4.依失智症嚴重程度及認知功能不同,失智者的防疫問題及對防疫措施的配合度也有差異,造成專業人員的照顧困擾也不同。另外,防疫期間應對策略共有8 項:1.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暨衛生福利部發佈之一般性防疫措施指引。2.採個別化防疫措施,關照失智者、家屬與看護需求。3.確認失智者、家屬與看護的旅遊史、接觸史及相關症狀,並宣導防疫措施。4.主動關照失智者並重複提醒。5.協助家屬、看護及失智者維持情緒的安適。6.協助居家活動、環境與生活安排。7.自我關照身心安適。8.跨單位合作。以上八項都有實施細則,詳細內容請參考網址中的手冊。http://www.tada2002.org.tw/Messages/Content?Id=1074(中文版)由於失智症需要依不同嚴重程度,調整共通性照顧及行為精神症狀照顧,建議可參考http://www.tada2002.org.tw/Download/BookVideo/1?page=2該協會更精心整理了電視劇、歌唱、幽默秀、美食旅遊的清單,讓大家防疫的同時也有許多豐富的居家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362271661188/posts/10158643966621189/?d=n若有任何失智症相關疑問請洽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 我幫您)。II.國際失智症協會https://www.alz.co.uk/news/adi-offers-advice-and-support-during-covid-19 (英文版)●美國失智症協會、紐西蘭失智症協會和澳洲失智症協會,除了自我防衛、保持安全距離等相關提醒外,都有強調洗手的重要性。為了讓失智者更清楚的掌握,做了以下的建議:1.在廁所或衛浴貼上圖示,詳細分解用肥皂洗手的步驟,並強調至少要洗20秒以上。2.家人或其他照顧者在可能範圍內,對失智者示範洗手步驟,或者一起洗。3.可以養成一面唱歌一面洗手的習慣,增加失智者願意配合的誘因。4.無法用水洗時,最好以60%以上酒精的乾洗手液代替。●「中國大陸失智症協會ADC」等組織,共同發表「精神和心理層面的支持所面臨的重要訊息」(英文版)影音宣導:https://www.alz.co.uk/news/covid-19-sharing-experience-and-advice-from-adis-member-association-in-china(中文版)文字宣導:https://www.alz.co.uk/sites/default/files/pdfs/MHPSS-Key%20messages-CN.pdf指出疫情對失智者會增加焦慮、恐慌、躁動、遊走、退縮、易怒、妄想、瞻妄、攻擊性、睡眠障礙等的頻率。因而讓家屬、照顧人員和專業人員,容易陷入焦慮、煩躁、困惑、痛苦、疲累、倦怠、孤獨、無助的衝擊。所以,要如何幫助失智者和照顧者呢?1.首要的心理協助1)內容◆評估該對象的緊急需求和最擔心的問題。◆盡力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傾聽而不是說服。2)地點:安全和隱私性◆舒適和協助個案找到安全感。◆幫助個案盡快安置。2.失智者和照顧者自助式的心理輔導1)原則:接納生理和心理的變化。2)方法◆經由具代表性的管道獲得資訊,經由輔助方式幫助記憶。◆了解自我防護的重要性,以正向的態度採取預防措施。◆經由電話、微信、運用軟體、視訊、或其他媒體平台向家人親友傾訴擔憂、尋求支持。◆放鬆和冥想的練習。◆多安排豐富的居家活動。3.精神行為症狀管理1)策略◆建議運用非藥物的介入。◆建立個人化非藥物的管理模式,遵循敘述症狀、調查原因、制定方法和評估效果的程序。2)方法◆環境安排:設立專收失智者的區域;認可情緒體驗;以簡單清楚的方式溝通;調整光線和播放安撫的音樂。◆家庭生活:設計合適的活動; 陪伴和鼓勵個案參加。◆照顧者:保持正向態度;學習照顧技巧;關懷失智者的感受;認可失智者的情緒體驗。◆不能配合個人防護措施時:理解行為的背後因素;討論原因和提供務實的協助;簡化程序一步一步來;以文字或圖案提醒;鼓勵和營造成就感。◆身體不適時:言語安撫;處理身體狀況;需要時對症處理。4.瞻妄時的臨床處置◆原因治療:電解質不平衡的處理;控制病毒感染。◆支持性治療:確保水分、維他命和營養的補充。◆減少不必要的臨床處理:如夜晚給藥或心電圖監視等。◆非藥物介入:改善環境;提供正確空間訊息;和緩燈光和聲音的刺激。◆遵照臨床評估,給予必要的藥物治療。5.疫情期間的認知障礙確認◆以加強預防措施和疫情掌控為主。◆找具公信力的機構尋求評估和確診。而當民眾需要居家隔離時,不論是否失智,則有一些共通的可行性方案。●英國的「獨立電子媒體」(英文版)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health-and-families/coronavirus-mental-health-self-isolate-how-to-manage-quarantine-a9404431.html1.做一些讓自己覺得小確幸的事:例如,做新的運動、學一小段語言、在視頻上和別人聊天、參加線上讀書會等,覺得有成就感的事。2.健康飲食:減少垃圾食物和零食,好好吃正常均衡的食物,向附近和網路的超市訂購,請餐廳外送、找親友或社區的團體協助採購。3.多接觸自然:家裡的花園或陽台上的植物可以增加勞動和心靈療癒。也可以藉此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自癒力。記得打開窗戶引入新鮮空氣,增加對流和室內淨化。4.維持正常作息:一味的放懶反而對健康沒有幫助。即使2 個禮拜或更久的時間在家,正常的吃、喝、工作、休息、睡眠,才能讓身體維持在比較良好的狀態。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也可以試著和過去疏於聯絡的親友,重新建立情感。5.有太多可以做的事:做手工藝、學做新菜、編織、動手做生活用品、寫作、園藝等。6.減少訊息干擾:避免重覆接收疫情發展和報導,才能遠離焦慮和挫折。7.別讓負面情緒淹沒:隔離時比較容易有不滿情緒產生,多珍惜這段獨處時間,以正向態度和方法面對。在疫情不斷攀升,恐慌持續蔓延時,對失智者、照顧者和一般人, 是否有簡單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在短時間內自我安撫,觀照自己, 靜心下來。●「失智英國」慈善協會製作了「信號呼吸法」(英文版)https://vimeo.com/312089991深吸一口氣,將下巴、肩膀和雙手臂提起,閉氣2 ∼ 3 秒。然後吐氣,順便讓下巴、肩膀和雙手臂跟著放鬆,同時默念「平靜」或「放下」的意念。上列網址還有其他影音照護的建議。我們不知道新冠病毒的流行還會持續多久?但是以疾病初期沒有徵兆,卻已經有高度傳染力,在疫苗沒有出現前,它的肆虐和破壞是不容忽視的。尤其失智者在風暴中, 因為本身的大腦退化,很難自主防衛和配合防疫照顧的規定,所以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協助。希望以上各國策略參考,能夠減少失智者和照顧者成為疫情下的高危險族群。(文章經作者同意轉載自健康e世界)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1-2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類型/巴金森氏症不是老人專利 約10%病患2、30歲就發病
巴金森氏症好發於中老年,但臨床發現,約10%的病患在青壯期就會發病,一名從事金融保險業的張先生,32歲那年騎車常摔倒、步態不穩,被診斷罹患巴金森氏症,吃藥控制長達十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後來接受深層腦部刺激器(DBS)植入手術,症狀才好轉,用藥劑量也下降,唯一的改變,是腦袋埋了電極刺激器。張先生說,10年前他騎車常常摔倒、右臂也僵硬、走路不穩,四處求醫,曾懷疑自己是重金屬中毒或藥物使用後遺症,但事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義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介元表示,巴金森氏症是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老年人,主要是因腦部黑質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因此出現動作遲緩或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反應變慢、面無表情、嗅覺功能變差、流口水、口齒不清、腳部無力、步態不穩等症狀,當中約10%的病患屬早發型,有遺傳的可能。臨床上巴金森氏症以左多巴藥物治療的交果最佳,不過約五年後,有4到5成的病人會出現藥效波動或異動症現象,藥效減退後,有些人每2到3小時就要補充藥物。早發型巴金森病患,病程進展比較緩慢,使用左多巴藥物的成效雖然好,但更容易產生藥效波動或異動症,因此會建議接受深層腦刺激器植入術。義大大昌院神經外科主任陳睿生指出,深層腦部刺激術會將電極放置在病患雙側視丘下核,再將電極連接到病患胸口埋入的皮下刺激器。經由電極釋放的微量電流刺激腦部基底核,進而控制症狀,目前健保已大幅放寬給付標準,病患的自費負擔從百萬元大幅降低。陳睿生提醒,深層腦部刺激器植入術適用於典型的巴金森氏症者,且需排除失智、憂鬱、精神疾患、癌症、肝腎功能不佳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