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脊椎神經
共找到
33
筆 文章
-
-
2020-06-06 新聞.科普好健康
脊椎導航融合手術 成功挽救數千病患
許多病患及家屬得知脊椎疾病如骨刺或腫瘤必須開刀時,都會擔心手術風險與後遺症。其實,隨著現代精準儀器和醫療科技的進步,輔以電腦輔助虛擬神經影像加入術中導航,能讓手術更精準、傷口更小、更安全。進階虛擬實戰 術中監測 目前導航微創手術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中。就手術醫師而言,脊椎神經是需要被保護的,可以從解剖部位及可視度來辨認,藉由術中即時神經監測,偵測神經的走向與手術進程,再利用脊椎導航融合手術神經影像,就能邊導航邊操作,這也是虛擬實戰的進階醫療應用。虛擬脊椎地圖 減少迷航以往傳統脊椎手術,需要大範圍翻開肌肉、磨開龍骨,才能看清楚神經與血管,對正常組織的傷害大;而導航微創手術的特點,是傷口更小、精準度高,輔以使用病人自身影像組成的神經圖,可以像開車導航般計畫最佳手術路徑,再配合內視鏡或顯微鏡,不僅看得清晰,且可以依照虛擬的脊椎地圖,減少手術迷航。目前大約九成的脊椎病兆如脊椎退化、脊椎滑脫、脊椎內腫瘤、轉移性腫瘤、脊椎血管性病兆及感染等,皆可利用此項手術治療。三軍總醫院脊椎手術團隊自成軍以來,已獲得「3D導航定位神經脊椎微創手術」、「虛擬實戰與神同行─虛擬實境導航神經手術」、「虛引實『鏡』─ 無創完治腦瘤手術」的殊榮,此項脊椎導航融合手術,已成功的挽救數千例病患,不僅未造成病人神經損傷,且術後恢復佳,在近幾屆醫療科技展中,也獲得許多專業及頂尖醫療團隊的肯定。罕病是否適用尚無定論不過,尚未定論多大的腫瘤或罕見病兆並不適用此項技術,理論上,部分重要神經部位如脊髓或運動神經等,可能風險較高,術前應和手術團隊與執刀醫師充分溝通討論以取得共識。雖然三總脊椎手術團隊在降低風險及精準上有其優勢,但仍需要許多跨平台的整合及實作,期望能「技」升上流。
-
2020-06-05 科別.腦部.神經
為什麼會手麻?醫師解析各種病因傳達的警訊
現代人電腦、手機、3C產品不離身,當手部過度操作這些產品後,惱人的痠麻感也跟著上身;若再加上照顧小孩或從事機械式動作的工作,更可能從手指末端到肩膀段有不舒服的症狀。手麻是門診中常見的問題,通常是周邊神經受到壓迫或發生病變時,身體所發出的警訊。手掌的周邊神經分布包括正中神經與尺神經,正中神經負責拇指、食指、中指、靠中指側無名指半邊的感覺,尺神經則負責靠小指側無名指半邊與小指的感覺。(圖1)正中神經通過手腕處,與通往手指的許多肌腱共同穿越一個四面由骨頭與韌帶所圍起來的腕隧道。當正中神經在腕隧道中受到壓迫時,會產生感覺功能障礙,導致拇指、食指、中指、與半邊無名指其中幾隻手指或全部發麻,有時會伴隨疼痛、觸感較不敏銳,壓迫更嚴重時造成手掌手指無力、動作不靈活、甚至手掌魚際肌等肌肉萎縮。此時,敲擊手腕腹側會誘發手指麻木狀況。而尺神經在經過手肘時亦會通過肘隧道。尺神經在此處受到壓迫時會造成小指、與半邊無名指發麻,嚴重時產生手掌手指無力或手背虎口肌肉萎縮情形,敲擊手肘尺骨側會誘發手指麻木狀況。肘隧道症候群的發生率與腕隧道症候群相比較來得更低,但病因、好發族群與診斷方式則類似腕隧道症候群。頸椎神經根的病變,也會造成類似腕隧道或肘隧道症候群的手麻情形(圖2)。事實上,正中神經與尺神經係源自於頸椎神經與胸椎神經,因此當脊椎神經病變時,扭轉擠壓頸椎可能誘發手部麻痛情形。造成頸椎神經壓迫的原因,最常見為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根部的位置,其他尚可能肇因於骨贅增生(骨刺)、脊椎滑脫、腫瘤壓迫等因素。除了周邊神經與頸椎神經病變外,其他如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手腕肌腱炎(媽媽手)、手腕關節炎、化學治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等都有可能造成手麻的情形。有手麻症狀困擾的民眾,可經由臨床醫師針對每位病患的臨床表現與過往病史綜合判斷,安排必要的檢查,從而得到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重拾健康。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