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醫療.骨科.復健
搜尋
脊椎內視鏡手術
共找到
6
筆 文章
-
-
2021-11-2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下背痛改善無解?脊椎內視鏡手術助擺脫疼痛
苗栗縣29歲李姓女子近2個月來出現右側下背痛的問題,雖然接受復健治療,但未能有效緩解症狀,後來至醫院檢查,醫師發現她的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右側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的不適感。另外,63歲王姓男子日前下班後出現下背痛及左側坐骨神經痛情形,嘗試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法改善,經醫師檢查確認是腰椎第4、5節椎間盤突出,兩名病患經醫師建議接受脊椎內視鏡手術,術後傷口僅1公分且疼痛感輕微,住院一至兩天即出院返家,擺脫困擾許久的疼痛。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威傑表示,坐骨神經痛通常發生於腰椎的椎間盤突出,導致壓迫到腰椎的神經所引起的疼痛,一般會出現下背痛、腳麻無力等狀況;常需要搬重物、久坐、肥胖、姿勢不良者,都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曾威傑指出,過去面對脊椎手術,不少病人都害怕傷口大、復原慢的問題,現行脊椎內視鏡手術可透過僅1公分的小傷口來執行手術,因此有傷口小、術中失血少、手術風險低等優點,適合治療許多脊椎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椎間管狹窄症等。提醒民眾工作或日常生活時,要注意避免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危險因子,如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並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順利重拾健康。
-
2020-08-14 科別.骨科.復健
腰酸背痛別輕忽,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8種方式可治療!
小廷是個有運動習慣的年輕男性,一次重量訓練後忽然感覺到腰酸背痛,起初認為只是訓練過量不以為意,認為只要休息自然會好轉,然而休息超過一個月不見改善,後續更有下肢無力、痠麻等症狀甚至影響正常生活作息,至醫院就診才發現竟是椎間盤突出...淺談椎間盤突出(HIVD)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有軟骨充當緩衝墊,這種軟骨就稱為椎間盤。椎間盤構造又分為內部的髓核與外圍的環狀纖維,當外圍環狀纖維產生破裂,造成髓核突出或者椎間盤變形、移位或破裂就會壓迫到附近的脊髓與脊神經,稱為椎間盤突出,可能就會造成患者症狀不適。突發性的椎間盤突出以青壯年者居多,有人統計20-50歲者達70%以上;男性多於女性(約4-6:1)。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與危險因子 ●年紀:好發於20-50歲●姿勢不正確、彎腰駝背、滑手機頸椎前傾●肥胖:體重過重,腹部突出導致腰椎壓力承受增大●腹肌背肌肌力不足或健身姿勢不正確:肌肉無力導致椎間盤支撐力不足壓力過大,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的症狀下背疼痛是椎間盤病人來求診最常見主訴,然而並非有下背痛的患者皆有椎間盤突出,較常見的特徵症狀有●有明顯舒緩與加重因子:噴嚏、咳嗽、彎腰加劇、躺下舒服●合併有神經症狀:疼痛輻射至腿足、小腿、大腿後側有抽搐痛、患肢皮膚上發麻、感覺異常、下肢遲鈍、深部肌腱反射減弱、坐骨神經痛●長期症狀造成姿勢上的變異:向健側傾斜、站立時骨盆傾斜●如病程拉長則有晚期症狀:背後看起來扁平、腿部肌肉無力萎縮、反射消失。疾病如何診斷病人來求診後,診間內會理學檢查作初步診斷,常會發現有: ●坐骨神經上深部觸診會感壓痛●受影響神經根皮節之客觀性感覺喪失●仰臥直抬腿測試(Single leg raise test; SLRT):仰臥在床上將腿伸直,抬起其中一腳,抬起的過程中讓臀部緊貼在床上。正常抬起的角度可至70度以上,如果抬起角度於30-70度時出現明顯的疼痛加重,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影像檢查包含: X光片、脊椎攝影、核磁共振攝影(MRI)、電腦斷層掃描(CT)等,醫師會依照病患之症狀與診斷安排適當的影像學檢查。 治療方式●保守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多從完整的非手術治療計畫下開始,如非手術治療的復原不佳或持續惡化則需要手術治療。約80%的椎間盤突出可在保守治療下有良好預後●休息:在急性期盡量臥床休息、減少平時活動量,減少患部承受負重的活動。藉著減少患部承受正常負重的活動所形成的壓力,來緩解疼痛,同時減少髓鞘內壓力,如此通常可使突出之椎間盤自刺激神經根的位置上離開。纖維環裂縫可能形成疤組織,因此可以防止椎間盤繼續突出。●藥物治療:適當止痛藥物可以緩解疼痛、鬆弛肌肉,減緩病患急性期不適。除了使用藥物外還可以配合深部超音波熱療法與局部熱敷來緩解疼痛、鬆弛肌肉●物理治療:在急性期疼痛緩減後,可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背部肌肉、核心肌群等,如仰臥起坐、將骨盆抬高及膝胸運動等幫助椎間盤穩定脊椎穩定度●矯正姿勢:養成正確的姿勢(包括站姿、坐姿與行走姿勢),減少復發的機會●運動:動作應平穩緩慢,不可快速,持之以恆才有效。在做運動時,如果疼痛增加或症狀變明顯應馬上停止該運動●手術治療:當個案對保守療法不發生反應時,或是神經功能障礙日趨嚴重造成運動或感覺麻痺、括約肌控制能力喪失、垂足、疼痛嚴重,影響到個案之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時,則必須採用手術治療來緩解病況。研究統計指出,手術治療有90%左右的成功率。●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 隨著醫療進步與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目前針對椎間盤突出使用微創內視鏡手術已經成為趨勢。相較傳統手術的優勢包含:傷口小破壞少、失血量少、住院與復健期縮短與併發症較低等好處。目前常用技術有單通道內視鏡手術與雙通道內視鏡手術,傷口約在1公分左右(一塊硬幣直徑約2公分),都能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 小突出大影響多數病患可以保守治療治癒,然而對保守治療效果不彰或嚴重個案仍需要手術介入。本院脊椎骨科是台灣最早鑽研脊椎內視鏡手術的先驅之一,長期致力於發展微創脊椎手術,透過小傷口微破壞解決大問題、嘉惠病人。不僅於老年患者,椎間盤突出也是年輕人下背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小小的椎間盤突出就可能造成病患極大的症狀與生活困擾。各位朋友如有下背痛的問題或者擔心有椎間盤突出的情形,請洽專業醫師尋求完整的治療計畫,也歡迎到本院骨科部脊椎外科讓我們為您做進一步的診療與諮詢。
-
2020-06-22 科別.骨科.復健
椎間盤突出疼痛 內視鏡配備磨鑽終結惱人骨刺
許多人受骨刺之苦,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最近運用一種微創的脊椎內視鏡手術,以微雕藝術的技法清除骨刺,並表示關鍵是內視鏡搭配了一顆纖細的「磨鑽」,能直接粉碎骨刺並排出體外,輕鬆終結不少人的麻痛人生。骨科醫師黃全敬指出,一位65歲的退休男性,在職場拚命工作存錢,為的是想享受退休人生,在一次從事園藝活動時彎腰搬花盆,感覺閃到腰,除了下背痛外,沒幾天竟從腰部痛到右臀再往下麻痛到右小腿,不論躺臥、坐姿或行走都疼痛難耐,有時整夜都輾轉難眠,總以為只是閃到腰,吃吃止痛藥和多休息就會好,沒想到一直疼痛了好幾周,才求醫治療。該患者過去並無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病史,臨床檢查發現右側直抬腿試驗呈現右腳抽痛、右腳踝無力,以及右小腿感覺麻木,高度懷疑是腰椎神經根受壓迫造成的。經X光檢查,發現第四、五腰椎節段有退化情形,再做核磁共振造影,確認在第四、第五腰椎有骨刺增生,合併椎間盤突出,導致右側椎間孔狹窄,造成神經壓迫。如果以疼痛嚴重度10分來區分,經過藥物和保守復健治療,該患者的疼痛程度仍然達到8分,效果不佳。黃全敬說,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是透過約一公分的單孔小傷口,利用內視鏡的清晰放大視野,再用動力小磨鑽將骨刺磨除,其碎屑即隨著清洗液排出體外。這名男患者還再以磨鑽替狹窄的椎間孔「整形」,把椎間孔擴大,達到脊椎神經減壓成效。最後再用抓鉗把膨出的椎間盤組織挾除,徹底解決神經壓迫問題。這項手術不用再置入椎體間支架與鋼釘,且患者術後住院兩天就出院;原來的腰、大腿、小腿的麻痛已消失。
-
2020-06-16 科別.骨科.復健
惱人坐骨神經痛 靠這招來解圍
45歲李先生從事快遞,需經常搬動重物,過去曾因為工作拉傷腰部,但當時仗著年輕並無積極治療。近年來,卻經常感到腰部、下背不適,發作時,甚至會痛到像蝦子一樣彎曲,服用止痛藥也無效。赴醫後,確診為坐骨神經痛。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除了劇烈腰痛、下背痛外,嚴重時甚至出現腿部痛麻、無力等症狀。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薦椎第一節的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因不適症狀已對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讓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李先生苦不堪言,與醫師討論後,採「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症狀大幅緩解。羅達富指出,骨科門診裡,因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而求診的患者不在少數,不過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薦髂關節失衡、梨狀肌發炎,或者是風濕性關節炎、腎結石等,必須逐一排除,才能確診。他進一步說明,多數患者只要經過適當的保守治療後,症狀都可以獲得有效的控制或緩解,但如果症狀嚴重,壓迫至神經,就得透過手術才能改善。羅達富提到,椎間盤是位於兩個脊椎骨之間的軟骨構造,由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所構成,具有吸收及緩衝來自身體重量與壓力的功用。椎間盤周圍的纖維環可能因為長期磨損、退化等原因出現裂隙。當長時間彎腰工作、搬運重物,或曾受過運動傷害、發生過車禍者,就很容易造成腰薦椎的椎間盤因壓力過大而突出,進而壓迫到神經產生疼痛。必須採用脊椎手術解決神經壓迫造成的不適症狀,以及穩定脊椎的平衡。羅達富說,有別於傳統手術,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刮屑與夾除突出的椎間盤,僅需局部麻醉,避免因全身麻醉誤傷神經的機率;且術中流血量少,術後傷口疼痛感較輕,住院時間短。他提醒,該手術能解決患者不適症狀,多半也不會有復發的問題。但要特別注意術後併發症,如新的神經症狀、傷口疼痛加劇、頭暈無法坐立等,術後務必多加休養。此外,進行幫助恢復活動功能的復建也非常重要,才能避免鄰近節段加速退化。羅達富呼籲,平時應避免姿勢不良,並勤做運動維持腰背肌力,才是避免需進廠維修的不二法門。
-
2020-06-11 科別.骨科.復健
25歲胖胖女姿勢不良 椎間盤破裂右下肢麻急求醫
一名年僅25歲的年輕女子,因體型偏肥胖,且經常以彎腰姿勢工作,2年前就發現患有椎間盤突出毛病,但覺得還可忍受,選擇復健及藥物治療;今年春節後,她右下肢麻木疼痛感加劇,於是向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神經外科求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的椎間盤突出更嚴重,還破了出來往上游移,卡住腰椎第4神經根。醫師評估後為她安排新式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術中除了移除原本中央突出的椎間盤,還將破裂的椎間盤順利移除,移除瞬間病人隨即表示右下肢的麻痛消失了,術後症狀幾乎完全改善,第2天就開心出院返家;術後3個月追蹤核磁共振發現病人的腰椎神經幾乎回到正常不受壓迫的狀態,而突出的椎間盤也幾乎消失。苗醫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聖文表示,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椎疾病,大部分患者可透過藥物、復健、姿勢改善,甚至是神經阻斷術等治療獲得症狀控制;但如果椎間盤壓力太大,破裂出來卡在神經根旁邊,此時通常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取出破裂椎間盤。吳聖文指出,目前新式的脊椎內視鏡手術,安全性高,傷口小於1公分,出血量少,恢復快,通常住院1天即可返家,透過內視鏡清楚的解析度,可安全的夾除病灶,從側面進入的內視鏡手術採局部麻醉進行,病人與醫師在手術過程中隨時互動,大大提升安全性。另外,由於體型肥胖的病人,脂肪組織肥厚,會增加傳統手術的困難度,對醫師來說也是一項挑戰,但改採新式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幾乎不受體型影響,一樣可以在不到1公分的傷口下安全的移除病灶。他表示,脊椎手術方法很多,有傳統的大傷口,也有顯微鏡的小傷口,還有內視鏡的超微創傷口,有只做減壓手術的,也有需要加釘子做融合手術的,各有各的適應症,必須經過專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治療的方法;另外,預防勝於治療,平日應多注意脊椎和姿勢的保養,不要久坐久站,避免長時間彎腰搬重物低頭等,還有體重也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子,維持正常的體重可降低脊椎的負擔,減低椎間盤突出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