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脂肪
共找到
3571
筆 文章
-
-
2025-01-07 焦點.健康知識+
沙拉能補足一日維生素、晚上吃水果吸收更好?維生素常見12大謬誤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有分成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很多人對維生素有諸多誤解,日本多位醫師:食品科學教授小林實夏、營養科醫師赤石定典和整形外科醫師落合博子澄清關於維生素的迷思。謬誤一、吃350克沙拉就滿足一日所需維生素有些維生素不存在於蔬菜中,因此補充肉和魚也很重要,例如具有造血作用的維生素B12不含於蔬菜中。若要攝取每天所需的維生素,均衡食用肉類、魚類等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謬誤二、節食時不攝取脂肪,可從沙拉獲得維生素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脂肪,也無法獲得完整營養。花椰菜等蔬菜中含的脂溶性維生素與油一起食用會更容易被吸收,因此也要攝取適量的脂肪。謬誤三、水溶性維生素溶於水,煮沸會失去營養確實煮沸時會溶出流入水中,但營養素並不會消失,若將其做成湯品或味噌湯等,連湯一起飲用,就能不浪費地攝取這些營養。謬誤四、微波爐會破壞食材的維生素微波爐的電磁波不會破壞維生素,有時反而比煮更營養,與煮沸相比,使用電子鍋或蒸煮方式加熱,因為不使用水,能防止水溶性維生素流失。謬誤五、冷凍蔬菜會失去新鮮度和維生素蔬菜在新鮮時冷凍可以保持鮮度,並維持蔬菜本身的營養價值。此外,冷凍過程會破壞細胞結構,使加熱速度加快,從而縮短烹調時間。謬誤六、積極攝取維生素補充劑過量攝取維生素會有害健康,例如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體內累積,長期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已有報導指出。日常的飲食已足夠提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A。謬誤七、生胡蘿蔔有大量維生素A與生食相比,用油炒煮能提高吸收率。胡蘿蔔中含有的β-胡蘿蔔素會轉化為維生素A被吸收,由於它是脂溶性的,用油炒煮會更有助於吸收。謬誤八、透過窗戶曬太陽也能生成維生素D維生素D是透過紫外線B波(UVB)生成的,但透過玻璃時UVB會被阻擋,因此無法使人體有效生成維生素D。謬誤九、晚上吃水果更容易獲得維生素效果「早上的水果如金」這句話強調早晨食用水果的益處,早上是食用水果的最佳時機,在接受紫外線照射之前的早晨攝取,可以預防肝斑。謬誤十、維生素C能預防感冒靠維生素C預防感冒的說法無科學根據,但維生素C確實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然而並不代表它能有效預防或治療感冒。謬誤十一、維生素C最佳來源是檸檬如果想攝取維生素C,大家通常會想到極酸的檸檬,但其實青椒和甜椒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更值得推薦。謬誤十二、年紀大時維生素吸收率下降隨著年齡增長,維生素的吸收率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維生素B12的吸收率確實會下降。如果缺乏維生素B12,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要特別注意。資料來源/女性SEVEN PLUS
-
2025-01-07 養生.聰明飲食
手殘不會開三角飯糰?跟著影片4步驟輕鬆撕 不沾手優雅吃御飯糰
為求快速方便,很多人早餐會在超商買御飯糰,但每次吃這種三角飯糰,最困擾的就是不會撕包裝,搞得滿手飯粒很狼狽。達人PO影片,簡單4個步驟,撕開後飯糰完好也不會弄髒手。御飯糰怎麼開?4步驟撕開不沾手如果想快速的填飽肚子,御飯糰算是一個還算健康的選項。三角飯糰包裝袋的設計其實很貼心,上面標有數字123可以讓大家跟著順序撕開,但還是很多人不會撕,經常撕的亂七八糟;另外就是如照著上面的數字撕,最後是得徒手拿住一個祼裝的飯糰,如果手沒洗就會衛生疑慮。對此,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Zennoh的官方X(@zennoh_food)就有影片向網友介紹撕三角飯糰包裝袋的方法,如何可以快速正確撕開而不用徒手拿飯糰。動画もおいておきます pic.twitter.com/6m7mlZxumM— 全農広報部【公式】日本の食を味わう (@zennoh_food) 2024年10月11日影片以4個步驟取下並裝回飯糰膜,一樣是先撕垂直的包裝線,接著右三角袋撕下後翻過來再套上去;最後撕左邊三角袋也是撕下後翻過來再套上去,這樣就可以不沾手、優雅的好好吃御飯糰了。「冷飯哲學」 名嘴推薦吃御飯糰瘦身之前名嘴醫藥美食記者王瑞玲曾於個人臉書分享瘦身成果,體重從69.5公斤降到50公斤,體脂35掉到18,她說自己就是靠著「冷飯哲學」,無痛苦減掉22公斤!忙碌的她常以三角飯糰當餐點,「御飯糰當早餐,搭配無糖咖啡,細嚼慢嚥真的會很飽…」她強調沒業配御飯糰,幾年來在減重的路上也試過很多種方法,終於找到讓自己減重的方法。至於為何吃冷飯可以瘦身?食藥署曾於「闢謠專區」指出,米飯在加熱後冷卻的過程中,會提升「抗性澱粉」含量,這種澱粉不易被小腸酵素分解,進入大腸後會被腸內菌叢發酵成短鏈脂肪酸,其功能類似膳食纖維,即便沒有產生熱量卻會帶給人體飽足感。如果你也經常為了每天要吃早餐吃什麼而煩惱,不妨偶爾吃一下御飯糰。尤其如果有在熱量控制,冷飯御飯糰更是會比熱飯的台式飯糰來得好。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台式飯糰熱量太高,是早餐熱量地雷第一名。如要吃建議將白糯米改成紫米、油條換成蛋或肉,可讓熱量降低。【資料來源】.《grape》 .《高敏敏 營養師》 .食藥著闢謠專區-聽說冷飯比熱飯的熱量低,這是真的嗎?
-
2025-01-06 養生.聰明飲食
傷肝的不只酒 含糖飲料如「滴水穿石大敵」乳酸飲、蔬果汁也別輕忽
提到「傷肝」,一般人通常想到的是酗酒、熬夜等行為,但日本肝臟科醫師尾形哲就指出,含糖飲料更是民眾常忽略的肝臟慢性殺手。糖如何傷害肝臟?如果經常喝含有大量糖分的飲料身體會發生什麼事呢?市售含糖飲料多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當葡萄糖、果糖以液體的型態攝入人體時,吸收速度會非常快,使我們的血糖急遽上升並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會將葡萄糖轉化成脂肪,而無法被小腸轉化成葡萄糖的果糖則會形成三酸甘油脂,這些過多的脂肪會累積在肝臟,影響代謝以及肝功能。小心肝炎、肝硬化、糖尿病不知不覺找上門肝臟的惡化是日積月累造成的,一次性大量飲酒有急性酒精中毒的風險,而看似無害的少量飲酒,長年下來也可能導致肝炎、肝功能受損。而前面提到過多的糖分會累積在肝臟,無法代謝的脂肪肝就是肝硬化的危險因子。「喝含糖飲料、暴飲暴食、酗酒」等日常習慣如滴水穿石,看似沒有立即性傷害,不知不覺中卻增加了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疾病的風險。日常微小習慣是肝的慢性殺手尾形醫師提醒大家,除了一般常見的含糖飲料,有些聽起來健康的飲品如「乳酸飲」、「蔬果汁」可能也含有大量的糖,購買時要特別注意。而如果是小酌飲酒,建議喝完酒的兩天內都避免再攝取酒精,因為肝臟修復的標準時間為48小時,在這之間如果再發生損傷,傷害就很難逆轉。相信大家都聽過「肝臟是沈默的器官」,也就是說少量累積的傷害並不會顯現出症狀,因此讓人很難發覺其實肝功能正在惡化,等到不適症狀出現時,通常已經是嚴重肝炎,甚至演變成肝硬化、肝癌。除了避免高油高糖飲食、遠離菸酒、保持作息正常,也可以定期做健康檢查,追蹤身體狀況之外,有警訊時也能及早察覺。參考資料:《含糖飲料會殺死肝臟(甘い飲み物が肝臓を殺す)》尾形哲
-
2025-01-05 養生.營養食譜
寒冬陰鬱 快樂飲食抗憂鬱
「林醫師妳快樂嗎?」在牙醫門診中,曾有位久未看診的患者,以突如其來的方式向我問候。她長期受憂鬱症所困惱,除了吃藥,也嘗試許多讓自己開心的方法。憂鬱症原因多樣,但有研究顯示,患者身體可能某些營養素不足,飲食可以在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狀上發揮重要作用。例如有不少證據支持,地中海飲食可有效降低憂鬱症發生的風險,甚至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症狀。 澎派海鮮蔬果溫沙拉佐地瓜優格醬 (3人份)典型的地中海飲食料理,有大量的蔬菜,並以非精製的全穀類地瓜作為主要熱量來源。鮭魚名列能緩解憂鬱「快樂食物」排行榜中翹楚,Omega-3脂肪酸能促進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幫助緩解憂鬱與焦慮。食材:煙燻鮭魚150克、蝦子12隻、透抽 150克、蘿蔓生菜150克、花椰菜300克、小番茄9粒、黑橄欖9粒、鹽和黑胡椒適量地瓜優格醬:地瓜350克、希臘式優格350克、美奶滋1大匙、鹽和黑胡椒適量、胡桃或其他堅果50克作法:1. 透抽切掉軟骨與內臟並去皮,花椰菜汆燙、小番茄和黑橄欖剖半。2. 將蝦子與透抽表面撒上鹽與黑胡椒,橫條煎鍋開中火加熱,待高溫後再塗上一層橄欖油。接著放入蝦子與透抽,煎到兩面都有紋路後取出備用。3. 製作地瓜優格醬a. 地瓜與馬鈴薯削皮切小塊,泡一下水去掉多餘澱粉,接著放入鍋中蒸熟,趁熱搗成泥狀。並加入美乃滋與希臘式優格攪拌均勻。b. 堅果放入鍋中或烤箱,以小火炒到香味釋出,接著磨成碎粒或粉狀。c. 將a與b混合,以鹽和黑胡椒調味。4. 手撕生菜並裝在盤中,接著加入花椰菜、小番茄、黑橄欖等,放入海鮮與煙燻鮭魚,淋上地瓜優格醬。雞胸肉&滑蛋茄汁丼(2人份)富含色胺酸的雞胸肉與毛豆也是快樂食物,雞胸肉加上百里香調味,裹上麵粉小火香煎,吃起來頗有炸雞的香酥,卻仍保有細嫩口感。食材:雞胸肉200克、高筋麵粉適量、百里香或其他乾燥香草少許、雞蛋 2個、鹽適量、毛豆100克、乾香菇5朵、洋蔥 1/4粒、糙米飯2碗茄汁丼飯醬:青蔥1支切末、薑泥1/2小匙、蒜泥1/2小匙、無添加番茄泥或糊2大匙、Tabasco醬1/2匙、砂糖1小匙、醬油1小匙、清酒2大匙作法:1. 雞胸肉切成適口大小,撒上鹽、黑胡椒及百里香。沾上適量的高筋麵粉,並以平底鍋開中小火,煎到兩面呈金黃色即可取出備用。2. 將茄汁丼飯醬全部混合。3. 平底鍋開中小火,先放入洋蔥丁炒至呈透明,接著放入香菇丁炒至香味四溢。4. 放入雞肉,並倒入茄汁丼飯醬並稍微拌一下。接著放入蛋汁,轉至小火並煮至喜歡的熟度即可熄火。5. 最後放入豌豆,並倒在糙米飯上,撒上蔥花即完成。忘憂香蕉奶昔 (3~4人份)這道飲品是眾多「快樂食物」排行榜上的明星集合,如香蕉、綠茶、藍莓、優格、優酪乳、堅果……不僅營養健康又解憂,香蕉皮的色胺酸和營養成分是果肉的5倍,在這道忘憂飲品中當然也不能缺席。食材:低溫烘焙綜合堅果20克(磨成顆粒狀)藍莓奶昔:藍莓200克、帶皮香蕉1條(洗淨並去蒂頭與尖端,切塊狀)、希臘式優格200 cc綠茶奶昔:綠茶粉15克、香蕉1條200克、無糖優酪乳250毫升作法:1. 藍莓奶昔:將藍莓果昔食材全部攪打成汁,取出備用。2. 綠茶奶昔:將綠茶奶昔食材全部攪打成汁,取出備用。3. 將藍莓奶昔倒入杯中約2/3,再倒入約1/3的綠茶奶昔。最後在果昔撒上磨碎的綜合堅果,加上藍莓、薄荷作為裝飾。
-
2025-01-05 養生.聰明飲食
吃得健康又價格划算 美營養師推去好市多常買的10項食品
新的一年,若想吃得更健康不必花大錢,在好市多(Costco)就能輕鬆買到營養豐富且價格超值的健康食品。Eating Well報導,營養師麗莎(Lisa Valente)推薦十項好市多的健康食物,讓人在享受美味同時能兼顧營養。1. 迷你甜椒好市多的迷你甜椒大包裝價格又實惠,迷你甜椒尺寸小巧但富含維他命C,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迷你甜椒很適合當零食吃,也能迎合家中對蔬菜挑食的成員,例如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2. 小柑橘(Clementines)好市多的各種水果價格都很划算,小柑橘類除了富含維他命C,還可以在冰箱內保存一段時間。麗莎說,小柑橘不僅能作為早、午餐的配菜,也可以當作隨身零食,非常方便,她的所有家人都喜歡吃。3. 花生醬花生醬是早餐或點心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好市多販售價格划算的無糖與無飽和脂肪的天然花生醬與杏仁醬,不論是塗吐司、加入自製奶昔或燕麥棒都很適合,而麗莎選擇的是只以花生和鹽製成的花生醬,沒有加糖和飽和脂肪。4. 希臘式優格優格是另一種很棒的蛋白質來源,而希臘式優格相較一般優格含有更多蛋白質。好市多通常販賣多種希臘式優格,麗莎建議選擇無糖的原味優格,如果不太能接受酸味,可以自行添加水果或甜味劑來調整口感。5. 冷凍莓果莓果富含抗氧化劑與膳食纖維,可口又營養。可以加入奶昔或優格內,也很適合作為烘焙食譜的配料;購買大包裝的冷凍莓果既省錢,又能長時間儲存。6. 鷹嘴豆泥好市多的鷹嘴豆泥大罐且價格親民,這種蘸醬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增添三明治和捲餅的風味,也是全麥餅乾或蔬菜等零食的最佳拍檔。7. 杏仁果堅果是健康的零食,提供健康的脂肪、蛋白質與膳食纖維,還會有飽足感又對心臟有益;好市多的杏仁果分量多、價格划算,若吃不完,記得放冰箱保持新鮮。8. 燕麥片燕麥片含有對心臟有益的膳食纖維,而且有多種吃法,像是做早餐或烘焙無麵粉鬆餅。9. 豆類豆類是有益心臟健康的植物性蛋白質選擇之一。購買六罐裝的鷹嘴豆或黑豆,添加在墨西哥捲餅、沙拉、蔬菜漢堡內都很適合。10. 菠菜有機菠菜富含維他命A、C、K,有益腦部與心臟健康,能降低癌症風險,麗莎說她喜歡用菠菜做沙拉,或是加到湯中。
-
2025-01-03 癌症.肝癌
肝癌高危險群 B、C肝患者要定期追蹤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李宜家說,當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陳冠仰說,國人好發肝癌多為慢性肝炎所致,包括B、C型肝炎,但常見患者以工作忙碌為藉口,沒有定期追蹤,非常可惜。臨床發現,許多B、C型肝炎患者沒有定期追蹤。陳冠仰說,B、C型肝炎患者應每6個月進行抽血、超音波檢查,抽血檢查胎兒蛋白等指標,嚴重肝硬化者更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如超音波檢查發現異狀,進一步使用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檢查。目前肝癌發生率已降至十大好發癌症的第四位。依醫學文獻研究,估算一顆肝癌腫瘤從未發現到檢查發現,約需4.6個月,但陳冠仰說,很多人覺得不會那麼倒楣,忽略了定期追蹤,直到腹痛就醫,多半已是晚期。原因是肝臟只在表面包膜才有神經,因此感到腹痛時,腫瘤往往已長得很大了。陳冠仰曾收治一名北部大學教授,因腹部疼痛就醫,檢查結果為肝癌末期。問診時,得知該名教授自知是B肝帶原者,但因工作很忙,到處開會、教學,無暇接受定期追蹤檢查,確診時已到了晚期,不幸於三個月後離世。不少民眾請假出國遊玩,卻很少聽到為了健康檢查而請假,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消化內科醫師方冠傑說,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一旦出現腹痛、食欲不振及體重上升或下降、惡心、嘔吐、眼白泛黃、腳腫等不適症狀,務必盡速就醫。「肝癌治療愈早愈好。」陳冠仰說,對於小於2公分的肝癌腫瘤,治療方式有無線射頻電燒、微波治療、手術等。肝癌其餘的風險因子,還有喝酒所引起的「酒精性肝炎」以及近年全球都在討論的「脂肪肝」。李宜家表示,酒精性肝炎的防範方式就是「戒酒」,近年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酒精成癮者除了可以透過醫療介入,加入心理治療能更有效戒斷酒精成癮行為;而脂肪肝與肥胖、代謝疾病症候群有關,可從飲食控制、運動等著手。
-
2025-01-02 養生.聰明飲食
無糖咖啡真的0卡路里?有沒有燃脂效果?營養師介紹超搭咖啡的健康零食
很多人每天都要來杯咖啡,咖啡有分很多種,有些人介意熱量會選擇黑咖啡或市售無糖咖啡,究竟咖啡本身真的是無糖0卡路里嗎?日本營養師松原知香解釋給你聽。咖啡的糖份與卡路里研磨咖啡豆製成的咖啡的含糖量當然是0克,而無糖、不加糖和牛奶的咖啡(每杯約2克),碳水化合物含量約1.3克,雖然不是零但可說是極低;至於在自動販賣機隨處可購買的加糖奶罐裝咖啡,每罐(約180毫升)含有15克的糖,如果平常喝太多這種罐裝咖啡,很容易導致糖份攝取過多。無糖咖啡真的健康?很多人喝不慣黑咖啡,市面上有許多「微糖」或號稱「不加糖」的罐裝瓶裝咖啡,這些產品的糖份含量確實是一般產品的一半左右,然而它們卻用「人工甜味劑」(代糖)取代砂糖,雖然人工甜味劑不會讓血糖升高,但如果每天食用,容易讓大腦產生想要攝取更多糖的錯覺,最終導致食慾增加而變胖。當心超商咖啡是熱量炸彈現在在超商或超市能夠輕鬆買到現煮咖啡,但若想限制碳水化合物還是有些要留意的事。最多人愛喝的「拿鐵」是加牛奶的濃縮咖啡,每杯含糖量為7~8克,即使不額外加糖,含糖量也比黑咖啡高得多,如果是平常想要在正餐外控糖,建議別點拿鐵。如果有意識地在限制日常攝取的糖份,最好選不加糖的黑咖啡,可使用濾掛咖啡,能將糖含量盡可能降到趨近於零;若沒時間等它滴漏,也可使用不加糖和奶精的即溶咖啡。咖啡有燃脂作用嗎?很多專家對咖啡的燃脂做了各種研究,並不能說它絕對有效,因為每天攝入咖啡的人對咖啡因已經產生耐受性,其效果會稍微減弱。然而卻有海外研究指出,攝取兩杯咖啡(約240毫克)的咖啡因能增加運動時的脂肪燃燒。咖啡能預防糖尿病?雖然目前不清楚咖啡中的哪些成份與糖尿病有關,但可以知道喝咖啡的人比不喝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較低。適宜與咖啡搭配的低糖零食即使你留意咖啡的含糖量,但如果最終從點心攝取過多糖,就失去意義了。以下是一些低糖且與咖啡完美搭配的零食。1.無添加原味堅果堅果含糖量低、有嚼感,是節食者的最佳零食,無論選擇哪個產地或類型,最重要的是選沒有調味的原味堅果。一些市售堅果都用油炸或用鹽糖調味,熱量爆表,而無鹽堅果能讓人享受其本身帶有的微甜味,與咖啡非常搭,建議每天吃25~30克堅果即可。2.高可可黑巧克力雖然巧克力是出了名熱量高,但建議吃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其碳水化合物和卡路里較低,像是市售標榜80%、90%的黑巧克力。建議一天吃15~20克(每片5克的吃3~4片),雖然比堅果少,但其濃厚的味道與咖啡很搭。資料來源/サンキュ
-
2025-01-02 醫療.指甲.足部
足底筋膜炎可以治癒嗎?居家改善3招,熱水泡腳注意不超過這溫度
早上起床,一腳踏下地板,腳底就傳來像電到般的刺痛;或是久站久坐後休息一陣子,以為足底壓力減緩了,卻感覺腳底疼痛,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思慧說,這是最典型的「足底筋膜炎」症狀,尤其當氣溫變低時,血液循環變慢,筋膜和肌肉也會變得僵硬,組織退化性病變就會加劇。李思慧表示,雙足承受了全身的重量,當過度承重或過度使用時,就會提升罹患足底筋膜炎及發病的風險。冬天是足底筋膜炎的好發季節,因為天氣變化大,導致小腿肌肉、阿基里斯腱易呈現緊繃狀態,通常疼痛集中在腳跟骨前方的位置,且會一路從腳底延伸到腳跟,疼痛難耐,可說是足底痛中的第一名。大部分的足底筋膜炎都是過度或不當使用,而中老年族群則多因退化導致脂肪墊的萎縮,腳底失去緩衝效果所致。李思慧指出,足底筋膜炎的病因大致可歸為5類:足底筋膜炎常見5病因1.老化:隨著年齡增長,足底筋膜會失去彈性,緩衝功能也跟著變差;40至60歲是發病高峰族群,男女的比率差不多。2.肥胖:體重過重會對腳底帶來壓力,且肥胖者通常運動不足,當肌肉無力時,走路姿勢也錯誤,造成惡性循環。3.足弓異常:扁平足或高足弓等足部結構問題,會讓腳底的支撐力不足,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4.久站或走路:長時間站立或走路時,足底過於疲累就會累積傷害,產生腳底痛、腳跟痛。5.不適合的鞋子:楦頭過於窄小、不符合腳型的鞋子,易導致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例如高跟鞋、硬底皮鞋、拖鞋等,沒有震力吸收功能。足底筋膜炎可以治癒嗎?李思慧說,只要接受適當治療,大部分都可逆轉。治療方法首要著重生活型態調整,進一步針對病因減重、使用鞋墊、穿對鞋子、適度運動等;請醫師評估病情進行超音波、雷射、震波儀器介入治療;如果非常嚴重,可進行內視鏡手術,以及術後復健。李思慧提醒,平常就要做好足部保養,運動前後要充分暖身、休息,適時幫雙足保暖,降低冬天足底筋膜炎發作的機會。腳底痛除了足底筋膜炎之外,也可能是蹠骨痛、跟腱炎、足跟脂肪墊損傷等,建議就醫檢查診斷。居家改善足底筋膜炎方法1.熱水泡腳:足底筋膜炎可利用泡熱水改善血液循環,要特別注意使用40℃至42℃的熱水,一次泡15至20分鐘,放鬆肌肉與筋膜。2.腳底按摩:單腳踩在按摩球或網球上,扶著牆面,來回滾動按壓1分鐘左右,紓解痛點。3.弓箭步拉筋:症狀腳在後,感覺後跟肌腱與足弓牽拉,筋膜可被伸展。
-
2025-01-01 癌症.肝癌
魚夫肝癌病逝 醫師:明顯症狀多已晚期、1族群最危險
政治漫畫家「魚夫」2天前因肝癌病逝享壽65歲,據悉,近期與魚夫接觸過的友人指出,明顯感受到他的氣色變差、膚色變暗,後續得知他經常進出醫院,不料病情急轉直下,後而傳出死訊。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李宜家說,肝臟是無聲的器官,當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都已是晚期,目前台灣肝癌最大的風險因子為「慢性肝炎」的患者,呼籲即使肝指數正常,也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李宜家表示,肝癌早期完全沒有症狀,當出現症狀時,如腹部不明原因突起、皮膚變暗沉或皮膚變黃、眼白變黃、氣色變差等,此時肝癌腫瘤都已經壓迫到周邊其他器官,腫瘤公分數都已經太大,甚至部分癌細胞都已經轉移,因此,要透過「症狀」作為提醒罹患肝癌的方式,是完全不可行的。李宜家表示,台灣目前的肝癌患者,最大的危險因子還是在慢性肝炎,如B肝、C肝,近年因為有C肝新藥,加上政府的支持,C肝已逐步消滅,但B肝目前尚未有可以完全排除病毒的藥物,僅能協助降低肝臟發炎,避免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其餘的風險因子,還有愛喝酒所引起的「酒精性肝炎」以及近年全球都在討論的「脂肪肝」。李宜家表示,酒精性肝炎的防範方式就是「戒酒」,近年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酒精成癮者除了可以透過醫療介入以外,加入心理治療能更有效戒斷酒精成癮行為;而脂肪肝的成因與肥胖、代謝疾病症候群有關,可從飲食控制、運動等著手。李宜家指出,肝癌晚期的患者,通常從發現到死亡,平均約半年到一年,發展相當快速,他呼籲,如果本身是B、C肝的患者,即使肝指數都正常,還是建議每半年追蹤一次,如果肝指數起起伏伏者,則建議3個月左右回診一次,確保肝臟功能無虞。※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5-01-01 養生.聰明飲食
集健康、方便和美味於一身 超級食物藍莓應冷凍的5個理由
藍莓是種低熱量、營養豐富的水果,每杯(250公克)僅80大卡,天然鈉含量低、幾乎不含脂肪,還飽含膳食纖維(每份3.6克),有助於產生飽足感並幫助消化。每杯3.9毫克的維他命C有助於形成膠原蛋白,維持健康的牙齦和微血管、增強免疫系統。藍莓個頭雖小但風味和營養俱全,是值得常備在冰箱的超級水果,而冷凍藍莓更是好處多多。冷凍藍莓集健康、方便和美味於一身,以下五個理由便是為何你總是該將藍莓凍起來保存。1.保持新鮮度和營養成分在藍莓成熟度最高時冷凍,確保鎖定並保留其營養物質和風味。與其他水果不同,這些漿果在冷凍時不會失去營養價值,使其成為一年四季最方便、健康的選擇。2.便宜且保存期限長冷凍藍莓在家用冰箱中可以保存長達10個月,更長保質期讓人們可以在特價時大量購買藍莓回家冷凍,隨手取得營養豐富又美味的水果不再遙不可及。3.易於準備即使需要臨時使用,它們也很容易解凍,只需在紙巾上鋪好一層,然後用微波爐的「解凍」設定加熱30秒即可。4.炎熱天氣的完美選擇在炎熱的夏日,冷凍藍莓本身就是快速、清爽的零食,可以直接嚼食或當作水果口味冰塊加入各種飲料。把冷凍藍莓拌入優格中,也是健康的冰淇淋替代品。5.靈活烹飪冷凍藍莓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烹飪原料,無須加冰便能直接打成清爽的冰沙或果昔;若加入糕餅麵包烘烤,它們能保持形狀及顏色,同時保持濃厚風味,但要記得在將它們加入麵糊之前,先將其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粉,以防止它們沉入鍋底或烤盤。由於冷凍過程會分解部分藍莓果皮,它們更容易混合在冰沙中或煮成醬汁,可以創造出更光滑的質地、更濃郁的味道。如果是沙拉或莎莎醬中使用,請選擇A級 IQF(單獨快速冷凍)藍莓,那麼在解凍後也能保持形狀完整。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01 癌症.肝癌
漫畫家魚夫驚傳離世享壽65歲 為何肝癌從發病到惡化如此快?
筆名「魚夫」的漫畫作家林奎佑,驚傳過世,享壽65歲。據報導,魚夫日前就醫時檢查出罹患肝癌,且病情相對嚴重,持續治療,但大約住院周,病況卻突然急轉直下,12月30日上午病逝。「肝癌號稱沉默的殺手」,台灣癌症基金會曾指出,衛福部統計,20年來「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或第二名,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數約5000至7000人。初期肝癌無明顯症狀 局部症狀明顯時多已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引用國衛院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醫師林育佳指出,初期肝癌沒有明顯症狀,往往在晚期,或當局部症狀明顯時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小的腫瘤只能靠影像檢查來偵測,所以定期檢查是很重要的。肝癌常見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胃口不好、疲倦、發燒及體重減輕5大症狀,或是右上腹部悶痛不適,有時會出現傳到肩膀的輻射痛。其他比較不常見的症狀,包括腸胃道出血、肝衰竭 (出現腹水、黃疸、肝腦病變等)、腫瘤破裂出血等。等到有症狀 多半已錯過開刀時機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出版的《肝癌病友手冊》列出肝癌的症狀包括:1.上腹部脹痛。2.疲倦、食慾不振、腹脹、體重減輕。3.腹水、下肢水腫。4.血便、吐血。5.黃疸。6.急性腹痛。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朱光恩曾受訪表示,「肝、膽、胰」最要命的問題是他們罹癌時都很沉默,容易錯過早期診斷的時機,等到出現黃疸、食欲不振、腹痛、不明原因暴瘦、極度倦怠等症狀,才會發現肝膽胰可能出問題。肝癌沒有感覺,等到病人察覺到有黃疸,已經是很嚴重的臨床表現。朱光恩表示,照顧肝膽胰不二法門,是每年定期做一次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抽血主要是針對功能變化,可以看肝功能指數、癌症指數、發炎指數、肝炎病毒的病毒量等,腹部超音波則是看結構的變化,有助及早發現腫瘤,如果發現得早,可能開刀就能切乾淨,之後定期追蹤就好,連一顆化療藥都不用吃。【每年須定期健檢高風險群】*脂肪肝者*B肝或C肝帶原者*酗酒或酒精性肝炎病史者*膽結石者*抽菸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疾病百科/肝癌
-
2025-01-01 養生.健康瘦身
吃得少、瘦得快並非好事 營養師授5個好習慣助健康減重不復胖
新年新希望,不少人將「減肥」列為今年重要的健康計畫之一。減肥、減重的關鍵不是快,而是能否長長久久。吃得少、瘦得快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消耗掉的經常是身體珍貴的肌肉,未來恢復原本的飲食狀況,很容易復胖,造成溜溜球效應,導致體重及體脂愈來愈高。建議維持5習慣,可以減重不復胖。1.肌力訓練提升基礎代謝率的唯一方法,就是運動。透過肌力訓練,可幫助血糖恆定,促進脂肪代謝,建議可進行核心肌群的訓練,特別是腰、臀、腿的肌肉,一定要練起來。這三大肌群除了能幫助維持體態,也是保持日常生活舒適的重要肌肉。2.補充天然雌激素雌激素是女性維持身材的重要祕密武器。雌激素不僅能幫助脂肪代謝,讓人感到愉悅,促進血糖穩定,還能讓人保持年輕。可是女性的雌激素會隨著年齡慢慢下降,千萬不要等到更年期才補充雌激素,趁年輕就應補充,譬如豆製品及亞麻仁籽,是非常天然且不會造成副作用的植物雌激素。建議每天至少喝一杯不濾渣的豆漿,才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鈣質及膳食纖維,這些營養素都是逆轉體質、讓人青春美麗的重要營養素。亞麻仁籽每天可以吃5公克,就能補充足夠的雌激素。3.晚餐刻意吃得少晚餐可以吃少一點,尤其澱粉類可以降為原本量的一半,以蔬菜、蛋類、海鮮或豆製品為主。因為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會分解為葡萄糖,引起胰島素的分泌,而胰島素是合成性荷爾蒙,會增加脂肪的合成,所以在晚餐刻意減少澱粉的攝取,可以降低脂肪的合成,讓人不容易變胖。4.少吃甜食跟加工品精緻類食物盡量少碰,進到體內容易造成血糖的震盪,尤其甜食跟加工品,對身體的影響不是只有變胖那樣簡單,想吃零食時,建議可以改用毛豆、黑豆、堅果、海苔片、豆漿、牛奶、優格、豆花、水果等取代,協助減重之外,也能抗發炎。5.綠拿鐵取代一餐如果長期想要維持體重,以綠拿鐵─「蘋果莧菜豆奶」取代三餐任一餐是一個非常棒的方式。放在哪一餐較適合?建議早餐或晚餐最適合。因為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都在飢渴地等待營養素到來,這時餵給身體天然又豐富的營養素,身體絕對會感謝你的。以綠拿鐵取代晚餐,減肥、減重的效果最好。因為綠拿鐵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酵素、植化素、好的油脂及優質蛋白質,一來很有飽足感,二來不容易讓身體堆積脂肪,排便也會很順暢,小腹會跟著平坦。推薦一款減肥減重綠拿鐵,營養價值很高,不妨DIY喝看看。蘋果莧菜豆奶食材:蘋果半顆、酪梨1/4顆、黃豆2湯匙、莧菜半碗、杏仁果一把。作法:1.蘋果削皮備用,黃豆蒸熟備用,莧菜用熱水燙過備用。2.把所有食材丟進果汁機,攪拌均勻即可。營養分析:1.蘋果可促進脂質代謝、降低發炎,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2.黃豆富含雌激素,可助女性代謝脂肪,促進血糖穩定。3.莧菜鈣含量豐富,女性是骨鬆高危險群,應多補鈣。4.酪梨含不飽和脂肪酸、纖維質,以及多酚、植物固醇、葉黃素等抗氧化成分,可增加飽足感,又護眼。
-
2024-12-31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改善便秘!醫分享4種可改善腸道健康食物:它排名第一
黑棗乾能改善便秘,這已不是秘密;但根據一位消化道健康權威醫師的說法,另一種較不知名的水果也有同樣有效,甚至更有效。每日郵報報導,倫敦胃腸外科醫生拉賈(Karan Rajan)表示,一顆奇異果幾可立即緩解便秘。他在抖音(TikTok)上告訴530萬名追隨者,科學證實有四種食物可改善腸道健康。名列第一的是富含可溶性纖維的奇異果,這種纖維會吸收水分在腸道中形成凝膠,讓大便變軟、增加排便次數。拉賈說,高劑量纖維相當於瀉藥具有的舒緩便秘效果,而不會產生副作用。其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包括無花果、酪梨、亞麻籽與蘋果。英國約有七分之一成年人與高達三分一兒童或多或少有便秘問題,雖然偶爾便秘無妨,但經常便秘則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在拉賈促進腸道健康的食物清單上,還有咖啡。他說,這種讓人充滿活力的飲料與降低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風險有關。咖啡同時含有水溶性纖維與多酚,多酚可作為益生元來滋養腸道中的好菌;咖啡也可改善腸道蠕動,有助減少便秘。拉賈說,即溶咖啡與無咖啡因咖啡具有相同的益處。名單上的第三項是拉賈試著每天都吃的零食,包括杏仁、核桃與開心果的綜合堅果。他說,它們能提供多樣化的益生纖維,促進腸道內微生物的多樣性。拉賈指出,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堅果(每天約20至30克)與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這可能是減少體內發炎與改善腸道健康所致。拉賈清單上的最後一種食物是每個胃腸外科醫師或營養師都喜愛的食物,它就是優格,尤其是含有乳酸桿菌與雙歧桿菌等活性益生菌的優格。拉賈說,這有助增加好的微生物數量,優格也被證明可減輕腸躁症的症狀,包括便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31 醫療.骨科.復健
肌肉量正常但肌力下降?無法彎腰、拿不動鍋子當心力弱症警訊
冬天到,如果走路步伐變慢、不靈活,除了是低溫影響肌肉代謝,小心「力弱症」上身。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肌肉質量逐漸流失,容易感到虛弱或疲倦,一旦無法進行彎腰或跪下等動作,很高機率是罹患「力弱症」。黃柏堯指出,力弱症是肌少症前期,「肌肉量正常,但肌力下降」。65歲以上女性16至18%、男性8至10%有力弱症,如果沒有改善生活型態、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則會進展成肌少症患者。黃柏堯說,若成年人無法舉起約4.5公斤物品,或做彎腰、跪下動作有困難,甚至瓶蓋轉不開、毛巾擰不乾等,尤其女性在廚房使用鍋具、水壺時,若覺得鍋具太重,裝水的茶壺無法舉起,都要注意是否為力弱症的警訊。根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指引,男性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握力小於18公斤時,可診斷為「力弱症」。力弱症與老年人失能的關聯性可能比肌少症更高,造成跌倒、功能下降、甚至死亡風險並不亞於肌少症。黃柏堯強調,握力與大腿肌肉的無力與死亡的關聯性最高,如果是65歲以上女性,則有更高的疾病風險。黃柏堯說,力弱症患者通常較肌少症患者年輕、BMI指數較高、走路速度較慢、握力更弱,且容易合併高體脂肪與粗腰圍等代謝異常問題。導致力弱症有二大因素:1.自主神經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脊髓中的自主運動神經元會減少,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跟著下降,導致無法完全控制下游運動神經的表現與增加肌肉收縮的能力。2.骨骼肌狀態改變:老年人的肌肉纖維單位數較低,接受神經傳導物質的敏感度下降,導致肌肉接收到神經電訊號後,收縮能力下降,引發整體性的肌肉力量減少。如何改善力弱症、預防肌少症?黃柏堯強調,最重要是生活型態的改善,包含運動、飲食、睡眠、壓力管理,以及營養補充。1.規律運動:可利用復健踏步機、握力訓練、彈力帶運動,增加肌肉的質量與功能,減緩肌肉流失。2.均衡飲食:避免高脂肪飲食,若高鹽高糖高油累積久了,胰島素阻抗與糖尿病會隨之而來。3.營養補充:多攝取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增強肌肉耐力;維生素D能穩定體內免疫系統,並促進肌肉組織再生的機轉。組織再生的機轉。
-
2024-12-30 焦點.健康知識+
英團隊模擬女子每天只睡六小時 「25年後變魔戒咕嚕」外表超嚇人
許多人都知道一天最好要睡七至九小時,但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具體來說會變成什麼樣子。根據《紐約郵報》報導,英國一間床具製造商「Bensons for Bed」與睡眠科學家Sophie Bostock博士合作,蒐集學術期刊上睡眠研究的相關數據,模擬出一位25年來只睡6小時的女性——漢娜。圖片中可以看到,長年下來每天平均只睡6小時的漢娜不但駝背、小腹突出、頭髮稀疏,而且臉部皺紋明顯,有點像是《魔戒》電影中的怪物角色「咕嚕」,這些身體特徵令人怵目心驚,提醒民眾睡眠過少如何對整體健康造成影響。睡眠不足造成皮膚老化美容覺不是藉口,看看漢娜蠟黃的臉色、鬆弛的皮膚、眼袋和黑眼圈吧,已有研究指出長期睡眠品質不佳老化跡象更明顯,皮膚屏障也較弱,甚至會對社交活躍度與外表吸引力造成負面影響。睡眠壓力讓你掉頭髮長期睡眠不足會讓身體產生更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導致脫髮、頭皮油膩,而脫髮又會給人帶來壓力,阻礙睡眠品質,可以說是一種惡性循環。睡不飽導致肥胖、慢性疾病睡眠不足會讓脂肪更容易在內臟器官周圍累積,而內臟脂肪又與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有關。只睡6小時的漢娜腹部臃腫,當人睡不飽時,會使飢餓素上升、瘦體素下降,導致食慾增加,而長期疲勞的人運動量也相對不足,使得肥胖、代謝疾病問題相繼出現。睡眠不足如何影響體態睡眠不足除了造成肩背痛與駝背,還會使身體處在分解代謝的壓力環境,使代謝功能異常,並提高肌肉流失的風險。研究顯示,就算只是幾個晚上的睡眠剝奪就會降低男性的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在漢娜身上也可以觀察到她四肢肌肉萎縮,而腫脹的腳踝也是由於長期不良的睡眠所引起,而這也是令人擔憂的心臟病前兆。「漢娜」是最嚴重的警告睡眠不足已證明會對健康各方面造成影響,包括免疫力下降、記憶與注意力減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和腎臟問題、憂鬱等慢性疾病。「漢娜」是綜合所有睡眠負面條件的最壞結果,設計團隊希望藉由顯而易見的視覺圖片,讓人們對睡眠不足有更深刻的認知,並從睡眠時間、睡眠習慣與床墊支撐性等方面,更認真去思考並改善自己整體的睡眠狀況。
-
2024-12-30 醫療.耳鼻喉
打呼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嗎?醫分析兩者差異,教判斷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不少人都有睡覺打呼的問題。很多人會問「打呼就一定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嗎?」「打呼有那麼嚴重嗎 ?」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解答。打呼的成因首先,先來談談打呼的成因。打呼的聲音來自於,呼吸時氣流通過狹窄的上呼吸道,導致喉嚨周圍的軟組織震動。常見的打呼原因包括:1.氣道結構狹窄比如扁桃體肥大、舌根後倒或鼻中隔彎曲等,都可能導致氣道變窄。2.過度放鬆的肌肉睡眠時,喉嚨肌肉自然放鬆,這會讓氣道更容易塌陷或變窄。喝酒、使用鎮靜劑或過度疲勞時,打呼的情況就可能會加重。3.肥胖體重過重會增加頭頸部周圍脂肪堆積,進一步導致呼吸道狹窄,引發或加劇打呼。4.鼻腔問題鼻塞或鼻炎等問題,會造成鼻呼吸困難,促使氣流更快通過,產生鼻部震動聲。打呼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差異大家最關心的絕對是這個,雖然打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常見症狀,但不是每個打呼的人都是患者。區別在此:打呼是單純的聲音問題:正常打呼的人通常呼吸均勻,聲音有節奏,沒有明顯的停頓。另外,單純打呼時,氣流能順暢通過氣道,雖然聲音大,但並不會影響氧氣的供應。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呼吸被阻斷: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打呼,常伴隨呼吸停止,通常持續10秒以上,之後可能伴隨喘息或嗆咳聲。另外,患者的打呼聲會突然中斷,然後以更大聲的聲音重新開始,這是因氣道被完全阻塞後重新恢復呼吸的表現。還有,患者的睡眠品質會受到干擾,夜間可能頻繁醒來,但自己通常不記得這些片段。如何判斷是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你或家人,懷疑打呼不單純,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進行初步判斷:1.注意夜間表現 是否存在明顯的呼吸暫停或窒息感?是否頻繁翻身或驚醒?是否伴隨大聲、不規律的打呼?2.觀察白天症狀是否白天感到極度疲倦、嗜睡?是否有晨起頭痛、注意力下降或記憶力變差?是否情緒波動大,容易焦躁或抑鬱?如果你自己一個人住,也可以考慮在睡覺的時候設定錄音,這樣也可以方便你判斷。(本文出自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臉書粉絲專頁)
-
2024-12-30 醫療.心臟血管
血壓太高或太低都不好 突然飆高恐是疾病警訊!得舒飲食怎麼吃控血壓?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甚至無任何異常,一旦出現頭暈、胸痛、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時,代表血壓已嚴重失控。醫師指出,如果血壓突然飆高,小心是身體健康的警訊,可能是腦梗塞、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前兆,也可能是腎臟病、糖尿病引起的症狀,此時先別急著吞降血壓藥,應盡速就醫。觀察血壓遵循722原則冬季天冷,血管會因為熱脹冷縮原理,血壓較其他季節來得高,不過,血壓突然飆高該怎麼辦?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血壓本來就會有生理性變動,但常見壓力、情緒、疼痛、天氣變化、藥物等5大因素,影響血壓數值的波動。蘇彥伯說,若是單次性的血壓升高屬於暫時性的,並不會造成立即危險,也不表示就是高血壓。但如果是「突然飆高」,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共病,例如腎臟病、糖尿病或是身體脫水等問題。通常血壓突然升高,是反映「身體不舒服」,但是70%的血壓偏高是沒有原因的,屬於原發性高血壓,與遺傳、年齡、外在環境有關。如何觀察血壓是否出現異常?蘇彥伯提醒,應遵循「722原則」量測自身血壓值:連續「7」天量測、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回,總共「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在日常生活方面,要採取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並維持規律運動、拒菸酒檳榔等。血壓太高太低都不好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血壓太高或太低都不好,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所發布的最新血壓標準值,應小於130/80mmHg。不過,高血壓的標準值因人而異,年齡、疾病、生活型態、情緒壓力、日常飲食、服用藥物、先天遺傳等因素,都會影響血壓變動。林謂文指出,高血壓主要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續發性高血壓,大多數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發病原因多元,需靠長期服藥控制;續發性高血壓則多因內分泌失調、腎疾病引起,治療後可以治癒或緩解。另有一種「白袍高血壓」,不少人只要到醫院或看到醫護人員就會緊張、血壓飆升,這是因為環境改變、焦慮情緒而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白袍高血壓和高血壓的機制大不同,前者是因為緊張導致血壓飆升,一般高血壓則是因為血管硬化所造成。單純的白袍高血壓不需用藥,但若是高血壓患者一進醫院就血壓偏高,表示容易受周遭環境干擾,要試著保持身心平衡,緩解焦慮不安。林謂文提醒,血壓是反映身體狀態的重要指標,應該每天固定測量,並檢視是否熬夜、吃太鹹、壓力大等生活習慣而改變數值,或是外在環境刺激。最佳預防及控制高血壓的飲食模式是「得舒飲食」,且掌握高鉀、高鎂、高鈣、高纖維、補充好油等原則,即可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得舒飲食怎麼吃1高鉀:多食用莧菜、菠菜、地瓜葉、芥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高鉀,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鹽2高鎂:多吃糙米、燕麥、薏仁、香蕉、南瓜、全穀類、根莖類等含鎂高的食物,可維持血管壁的彈性3高鈣:海帶、紫菜、小魚乾、奶類、豆類製品是很好的鈣質來源,有助於心臟的正常收縮4高纖維:多攝取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降低人體對脂肪的吸收5補充好油: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橄欖油、苦茶油;堅果種子也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資料來源/蘇彥伯、林謂文 製表/廖靜清
-
2024-12-30 醫療.心臟血管
預防高血脂你吃對了嗎?哈佛醫盤點11種降低膽固醇絕佳食物
膽固醇的高低跟飲食有很大的關聯,理想情況下,總膽固醇值應該是每分升200毫克(mg/dL)或更低。但專家們最擔心的是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過量的低密度脂蛋白積聚在動脈壁上,引發炎症物質的釋放,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哈佛大學附屬Brigham婦女醫院預防心臟病學主任Jorge Plutzky博士說:「為了預防心臟病,低密度脂蛋白應該是100 mg/dL或更低。」但許多美國人的低密度脂蛋白值低於最佳值(100至129 mg/dL)或高到邊緣(130至159 mg/dL)。如果你屬於這兩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可以通過改變你的飲食來將你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一個更健康的水平,特別是如果你目前的飲食需要一些改善。然而Plutzky博士說,大多數LDL值較高的人可能還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比如他汀類藥物。飲食指導避免高膽固醇的食物並不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最好方法。你的整體飲食——尤其是你吃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類型——對你的血液膽固醇值影響最大。Brigham婦女醫院營養部主任Kathy McManus說:「正如美國心臟協會指出的那樣,減少飽和脂肪,並用不飽和脂肪代替飽和脂肪,你會得到最大的回報。」這意味著要避免吃肉、奶酪和其他高脂肪的乳製品,如奶油和冰淇淋。同樣重要的是,用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如植物油、酪梨和多脂魚中的脂肪)代替這些卡路里,而不是精緻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意大利麵和白米飯。與健康脂肪不同,這些澱粉類食物不是很飽腹,而且會導致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精緻碳水化合物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它們的纖維含量低得可憐,而纖維有助於將膽固醇排出體外。纖維因素身體不能分解纖維,所以纖維通過身體未被消化。它有兩種:不溶性和可溶性。含纖維的食物通常是兩者的混合。不溶性纖維不溶於水,雖然它不能直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但這種形式的纖維能填飽你的肚子,把其他升高膽固醇的食物擠出你的飲食,有助於促進減肥。可溶性纖維溶於水,形成凝膠,這種凝膠會困住體內的一些膽固醇,所以它會作為廢物被排出,而不是進入你的動脈。可溶性纖維還與膽汁酸結合,膽汁酸將脂肪從小腸運送到大腸並排出體外。這會促使你的肝臟產生更多的膽汁酸——這個過程需要膽固醇。如果肝臟沒有足夠的膽固醇,它就會從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膽固醇,從而降低你循環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最後,某些可溶性纖維在腸道中發酵成短鏈脂肪酸,這些脂肪酸也可以抑制膽固醇的產生。以下11種食物是纖維或不飽和脂肪(或兩者都有)的良好來源,大多數粗糧、蔬菜和水果都是很好的纖維來源,而大多數堅果和種子(以及由它們製成的油)提供單不飽和或多不飽和脂肪。1.燕麥片。這種全穀物是可溶性纖維的最佳來源之一,用一碗鋼切或老式燕麥片開始你的一天,上面放上新鮮或乾果,以增加一點額外的纖維。2.白腎豆。也被稱為海軍豆、白腰豆,這種品種的纖維含量最高。嘗試不同種類的豆類,如黑豆、鷹嘴豆或菜豆,可以把它們加到沙拉、湯或辣椒中。但要避免準備好的烤豆,因為它們是放在調味料罐裝的,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3.酪梨。酪梨奶油般的綠色果肉不僅富含單一不飽和脂肪,還含有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享受這種水果切片沙拉和沾醬,或搗碎塗在一片全麥吐司。4.茄子。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這些深紫色的蔬菜是可溶性纖維最豐富的來源之一。可以把整株茄子放在烤箱里烤到變軟,然後把茄肉放在一種叫做babaghanoush的中東醬料裡。5.胡蘿蔔。生胡蘿蔔是一種既美味又方便的零食,它們還能給你提供相當劑量的不溶性纖維。6. 杏仁。在堅果中杏仁的纖維含量最高,其他受歡迎的品種如開心果和山核桃緊隨其後,核桃的另一個優點是富含多不飽和植物性Omega-3脂肪酸。7.奇異果。不需要剝這些毛茸茸的棕色水果,但為了不吃到果皮,可以把一個切成兩半,用湯匙挖出裡面的部分,是一種簡單、富含纖維的甜食。8.漿果。因為這些水果充滿了微小的種子,它們的纖維含量比大多數其他水果都高。覆盆子和黑莓提供最多,但草莓和藍莓也是很好的來源。9.花椰菜。這種十字花科蔬菜不僅提供纖維,還可以作為白米的替代品。只要把它切成絲或在食品處理機裡攪拌,直到它像米飯一樣,然後用一點橄欖油煸炒直到變軟。10.大豆。吃大豆和由大豆製成的食物,如豆漿、豆腐和豆豉,大豆曾被吹捧為低膽固醇的有效方法,但最近的分析顯示這種影響很有限。盡管如此,富含蛋白質的大豆食品比漢堡或其他紅肉要健康得多。11.鮭魚。每周吃兩次冷水魚,如鮭魚,可以透過代替肉類和提供健康的Omega-3脂肪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其他不錯的魚類選擇包括金槍魚罐頭和沙丁魚罐頭。資料來源/health.harvard.edu
-
2024-12-28 養生.聰明飲食
吃泡麵加蛋和蔬菜就營養均衡了嗎?把泡麵當正餐最該注意一件事
很多人為了省錢或方便,正餐會煮泡麵來吃,為了健康會再額外加入蛋和青菜,即使這樣營養夠均衡嗎?根據日本即食食品工業協會的數據,每100克的泡麵熱量為432大卡,包括以下營養成份:‧蛋白質:10.1克‧脂肪:16.2克‧碳水化合物:61.4克‧鈣:200毫克以蛋白質為例,每個人需要的蛋白質量會因為體重、年紀和活動度而有所不同,蛋白質攝取量會從體重來算,大約是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一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50*0.8等於40克的蛋白質。單以泡麵本體來說,蛋白質量偏少。單吃泡麵缺乏蛋白質與膳食纖維,如果加入高蛋白的雞蛋和和高膳食纖維的蔬菜,就能讓營養變得均衡。如果每天使用相同的食材可能會很膩,因此建議添加肉類、香菇、藻類等多元配料,讓營養更為全面均衡。常吃泡麵的注意事項經常吃泡麵的人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可能會攝取過多的鹽分,每100克泡麵裡含4.8克的鹽。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每日鹽的攝取量成年男性應少於 7.5 克,成年女性少於 6.5 克,因此如果連麵帶湯都一起喝光,這一餐中就攝取目標量的一半以上,所以盡可能避免喝泡麵的湯、只吃麵條與配料來防止鹽攝入量過高。資料來源/financial-field
-
2024-12-27 養生.健康瘦身
前一晚吃太多怎麼辦?準新娘5招將身體「重置」成功甩肉9公斤
想要擁有美麗苗條的身型一定得嚴格控制飲食或是拚命運動嗎?日本一名網友Momo(ももちゃん),就在社群@momo_diet_2021分享自己是如何透過飲食技巧和居家鍛鍊成功減去9公斤。Momo並不追求極度的飲食控制,自己本身也很喜歡甜食,有時候也會因為聚餐玩樂而不忌口,但重要的是如何在大吃大喝之後,透過一些小撇步讓身體「重置」回到平衡。1.補充水分吃完大餐後,身體往往會攝取過多的鹽,讓外表看起來水腫,Momo表示,這時她會增加喝水的次數,幫助新陳代謝改善水腫狀況。2.選擇對腸胃有益的食物在攝取油膩的食物或大量甜食之後,在接下來的飲食更要注意讓腸胃休息,選擇清淡或是對腸胃有益的食物來舒緩疲憊的身體。3.縮短兩餐的間隔時間有些人會覺得:「因為昨晚吃太多,所以今天早上不吃東西了」,但這樣可能導致下一餐進食時血糖飆升,就算沒有很餓,Momo也建議可以吃一些堅果或少量食物。4.提高運動強度除了培養運動習慣之外,在大吃一頓之後,可以稍微提高運動標準,促進身體消化和代謝,並不一定要突然進行全面、激烈的鍛煉,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比平常更努力一點」。5.睡個好覺許多研究都指出,良好的睡眠對於健康和減重有關鍵影響,睡覺時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修復肌肉並分解脂肪,因此最好讓自己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這對體態管理也有幫助。Momo透過社群公開分享瘦身秘訣的同時,也身體力行成功減至理想體重,近期男友也向她求婚,成為幸福的準新娘,她雖然每天都保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但並不意味得放棄享樂、追求完美,與其因為偶爾吃太多而感到罪惡,不如告訴自己隨時都可以重新調整,讓身體回到最佳狀態。
-
2024-12-27 養生.聰明飲食
美重新定義「健康食品」!白吐司、優格都被剔除,改納雞蛋鮭魚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官員今天表示,他們在睽違30年後再次重新定義食物「健康」的標準,將白麵包、早餐穀片等剔除,納入雞蛋、鮭魚等富含營養的食品。法新社報導,美國的慢性疾病問題愈來愈嚴重,但這類疾病大多可預防且與飲食相關,為此專家警告當局需立即採取行動。FDA同時也宣布,正著手設計新標章,有助食品業者快速向消費者表明自家食品符合「健康」標準。飲食習慣讓美國淪為平均壽命最短的高收入國家督導食品業務的FDA副局長瓊斯(Jim Jones)告訴媒體:「與飲食有關的疾病如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在美國都是造成民眾殘疾和致病的禍首之一,也是美國淪為高收入國家中平均壽命最短的主因。」美國慢性病問題有多嚴重,從統計數據中就能略知一二。據統計,77%美國民眾的飽和脂肪攝取量超過建議值、63%的人額外添加糖分攝取量超標、高達90%的人鈉含量攝取過量;另有近80%的人乳製品、水果和蔬菜的攝不足。瓊斯還說:「這次更新食品健康標準,是為確保消費者能透過食品標章得到更完整、準確和最新營養資訊。」根據新規,取得「健康」標章的食品必須在FDA飲食指南推薦中,涵蓋1種或多種具足夠營養價值的食品類別,例如蔬菜、蛋白質、乳製品或穀類等;此外,也須符合飽和脂肪、鈉含量及人工添加糖分等特定限制。脂肪不全是罪惡 健康脂肪有益處FDA營養與食品標章辦公室主任卡瓦諾(ClaudineKavanaugh)強調,脂肪其實都不一樣,然而1990年代引進舊版準則時「著重於降低各類脂肪攝取,如今要著重於減少飽和脂肪攝取量,認可健康脂肪的益處」。這項轉變意味酪梨、堅果、種子、高脂魚類、雞蛋和橄欖油,符合目前的「健康」標準。反之含有高糖分的水果風味點心、過甜的點心棒、加工過的早餐穀片,添加大量糖分的優格或水果風味飲品,如今都被排除在外,而這些過去都曾獲「健康」標章。
-
2024-12-27 醫療.耳鼻喉
感冒該看中醫還是西醫?治療前先分清楚是哪一型感冒!做4件事預防感冒併發症
感冒也被稱為傷風或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9成以上是因病毒感染所引起,可能引發感冒的病毒超過200種,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病毒、冠狀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目前對感冒致病原因的了解,可能是上面所提到的病毒,附著於呼吸道黏膜細胞纖毛上,經過增殖以及擴散之後,藉由釋放發炎物質,進一步引起鼻塞或咳嗽。感冒在秋冬發生的機率更高,發作時大多會出現以下症狀:發燒、咳嗽、流鼻涕、鼻塞、喉嚨痛、頭痛,一般感冒通常在一至二週內會痊癒,傳播速度較慢,影響範圍也較小。流感vs.一般感冒 有什麼不一樣?流行性感冒和一般感冒雖然皆屬於感冒,但在影響範圍、發病速度、症狀、和病情上相差甚遠,一般民眾若混淆可能會延誤治療,因此必須分清楚差異。圖片來源: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預防感冒併發症 你該做的4件事服用感冒藥一般來說,只是針對症狀改善不適,想要盡早讓感冒痊癒,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以及營養,讓身體增強免疫力,才能及早痊癒。針對感冒患者的生活照護,以下這些事情非常重要:1.盡早就醫:若出現類似流感症狀,如發燒、咳嗽等,請及早就醫,以防感染流感引起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2.均衡飲食及多喝水:多喝水以及攝取均衡營養,多食用高維生素C蔬果3.多休息及適度運動:感冒後儘量多在家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記得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並注意保暖。在家中可透過適度運動以增強免疫力,儘早康復。4.做好外出防護:若不得已必須外出,請記得戴上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摀住口鼻,避免病毒傳播。中醫也可以治感冒!先分清楚你是「風熱型」還是「風寒型」一般民眾只要出現感冒症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西醫診所就醫,但其實「中醫」也可以治療感冒!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料顯示,在中醫的觀點,感冒是因為風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也就是如果突然對吹風或別人從身旁走過引起空氣對流的風明顯感到不適,甚至穿衣覺得太熱脫衣又覺得冷,此時就可能已經感受風邪了。風邪要分清病性屬寒或屬熱,一般而言,區分風寒與風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筋骨痠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口不渴等屬風寒;惡寒輕、發熱重、汗泄不暢、頭脹痛、咽痛、鼻流黃黏涕、咳嗽痰黃黏、口變乾等較像風熱。但在各種症狀中,通常以「病人感冒後,口是否變得更乾」來區分最為準確,如果病人感冒後變得更加口乾,較像風熱外感。如果感冒、筋骨痠痛、惡風、發燒、口變乾,屬風熱型感冒,可用柴葛解肌湯治療,咽痛可加銀翹散,咽癢陣咳痰黏可加麻杏甘石湯合黛蛤散,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可加蒼耳子散;反之,如果感冒、筋骨痠痛、惡風、發燒、口不乾,則屬風寒型感冒,可用麻黃湯或葛根湯或荊防敗毒散,咽痛可加射干、桔梗,咽癢陣咳痰稀有沫可加小青龍湯或杏蘇散,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可加辛夷散。參考資料.三軍總醫院北投分局〈感冒之護理指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簡介「流行性感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冒,何時看中醫?〉延伸閱讀 內臟脂肪不見了,半年瘦16公斤!61歲婦產科醫師罹患糖尿病,靠「低醣飲食」重拾健康
-
2024-12-27 養生.健康瘦身
「168斷食」建議最多半年,減重效果最佳是這族群!2種情況的人不適合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身形與健康兼顧,「168斷食瘦身法」因為簡單易行成為一股流行趨勢,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採行,168斷食僅適合短期使用,一般建議使用3至6個月,就應回歸正常均衡飲食。若是腸胃功能不好者、有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者,則最好避免斷食,以免影響健康。斷食減肥法,主要有「隔日斷食」、「周斷2日」、「落日斷食」等三種模式。根據研究顯示,這三種斷食法效果差異不大,建議每個人可依據自己作息和飲食習慣選擇適合模式。建議晚餐斷食 效果較好168斷食雖然能減少20%至30%的熱量有助減重,但以下情況的人需要注意:一是不耐餓者,在斷食結束後會進食過多,容易失敗。二是作息不規律或常熬夜、晚睡者,若選擇斷早餐,總熱量減少效果有限,建議最好選擇斷晚餐,並將斷食時段設定在食量大的那一餐,就會提升減重效果。研究顯示,168斷食減重效果最佳的族群是三餐定量又量少,且早餐和晚餐提早吃的人,降低體脂最明顯。若不想斷食者,也可以提早用餐,並且減少高糖多油食物,才能維持代謝健康。168斷食的好處是執行簡單,無需專人協助,親友若知道你正在施行168斷食,也會減少邀約聚餐。但缺點是若無正確營養知識,而導致減到一定比例的肌肉,反而會使體脂肪比例變高,一旦恢復飲食更可能復胖,甚至提高罹患慢性病風險。許多試過168斷食復胖的民眾,最後還得尋求營養師協助,學習均衡營養來穩定體重。多喝水吃蔬菜 減少便祕臨床觀察顯示,使用168斷食法的人多為體重過重、愛吃肉及精緻食物、不愛吃蔬果者。不過,斷食後因進食減少,蔬菜攝取量降低,腸道蠕動變少,較易有便祕的情形。因此,建議在168斷食期間,更需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才能減少便祕的發生。168斷食減重的重點,在於減少高糖、高油等高熱量飲食,並搭配規律運動及健康生活方式。此外,168斷食可作為應酬前後調整飲食的方式,但長期減重仍需靠均衡飲食。168斷食 不是人人適合168斷食並非人人適合,腸胃功能不好者、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要避免斷食;原本作息不規律,習慣睡到中午者,減重的效果也有限。高齡族群則應該攝食正常三餐,吸收足夠營養,避免採斷食瘦身。3大斷食減肥法1.隔日斷食:在正常飲食的隔日,僅吃一餐或一餐分2至3次進食。2.周斷2日:一周內選兩天斷食,不限定要連續兩天或周末。3.落日斷食:在4至10小時內吃完一天內的餐食,但一般人會採用8小時內進食、16小時不進食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168斷食」。
-
2024-12-26 養生.健康瘦身
70公斤4旬婦靠「縫胃」月減一成體重 BMI>27可考慮
有些人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或用藥,仍無法達到理想減重效果,因此會尋求俗稱「縫胃」的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ESG)治療。一名40多歲女性患者接受此手術後,1個月內即減掉10%體重,體重從術前70kg降至60kg,BMI從27.3降至23.4。肥胖是影響健康的負面因素之一,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楊志偉表示,有很多方式可以達到減重效果,如改變飲食等生活習慣、服用或注射藥物等,但每個方法都有其限制及風險,除了改變生活型態,BMI值27以上的族群,則可考慮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 楊志偉指出,該名女性患者有高血壓、脂肪肝、空腹血糖值異常等症狀,BMI介於28至29,曾嘗試過減重藥物,但施打一次就感到排斥,而外科手術適用對象為BMI40以上,或BMI35以上且有肥胖相關疾病的患者,這名患者不符合,所以後來選擇了胃鏡縮胃手術,順利在1個月內減去10%體重。楊志偉說,胃鏡縮胃是使用內視鏡經口進行將胃縫合縮小,不會產生外部切口,手術時間約90分鐘,在術後1至2天內可恢復正常活動,預期可減去15%至20%的體重,能有效降低飢餓感及減少胃容積,屬於可逆的手術。 手術後不可完全放縱,楊志偉提醒,術後的維持相當重要,在飲食部分,第一周以流質食物為主,要讓綁好的胃成型需要時間,不可吃大餐會導致縫線繃開;第二周開始吃泥狀食物,第四周慢慢恢復軟質正常飲食,過程中也會有營養師介入觀察飲食狀況,避免營養缺乏。哪些人不適合做此手術?楊志偉說,胃部癌症或胃部幽門桿菌感染、瘜肉多等風險因子的人,及有飲酒習慣的族群就不適合。
-
2024-12-26 養生.生活智慧王
油可以直接倒掉嗎?管線專家建議「8種東西」勿入水槽,油脂就是大魔王!
家裡最麻煩的事,莫過於廚房水管堵塞或馬桶堵塞吧!?水管不通,真的會很令人傷腦筋,水排不掉、漫出來,塞得太嚴重可能就得停止用水了。管線專家建議「8種東西」平常就不應丟進水槽。《EatingWell》訪問北美最大的管道、排水溝清潔和水淨化公司「Roto-Rooter」,管線專家指出,廚房水道堵塞問題,僅次於廁所馬桶問題。廚房水槽的下水道管道有很多曲折,你可能以為小小的東西還好,隨手沖掉很方便,有些你意想不到的東西可能就會卡在某個彎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管路堵塞,也造成水管細菌孳生。因此,食物殘渣廚餘應該妥善處理,能善用廚餘處理器最好,若沒有垃圾處理器,也最好將廚餘倒進垃圾桶,而不是直接沖進水槽下水道,不然你就等著找人來通水管了。為了避免堵塞,以下是管線專家建議不要丟進水槽的8種食物。不能丟進水槽的8類食物1. 蛋殼在下水道水管裡,蛋殼算有點重,會留在管道裡,所以如果你的下水道有一個低處,它們就會聚集在那裡。2. 油脂煎炸剩餘的油,你都怎麼處理?很多人把它當成「液體」,理所當然的把它跟水一樣直接倒進水槽下水道。然而水電工卻表示,這些剩餘的油脂其實算是他們通水管時的「超級魔王」,因為油脂容易凝固並塞住水管,很難疏通。就算流出下水道,也容易形成「脂肪山」污染河流。那這些剩下的油要怎麼處理?其實如果是只炸過一次,剩油的量也很大,建議可以先留著,待煮下一餐時再用,但不建議放隔天。或者準備一個容器,每次用剩的油冷卻後再倒進去,容器收進滿了後再交由資源回收車回收。3. 澱粉類食物麵食和米飯等澱粉類食物,在水中一段時間後會變成黏稠物,最終也會堵塞廚房下水道。4. 果皮、雞皮一些諸如橘子皮,馬鈴薯皮、紅蘿蔔皮等,或像是雞皮、豬皮等,這些廚餘機可能也較難絞碎,建議丟進垃圾桶。5. 纖維食物像是芹菜、蘆筍、玉米皮、大黃、朝鮮薊等含有大量纖維絲的東西,也是下水道的禁忌,進去了就容易堵塞。6. 咖啡渣很少量、夠細的研磨粉可能還可以,但如果是較大顆粒的咖啡渣、豆子等,就有堵塞的風險。7. 種子、堅果種子小小的但很堅硬,足以引起問題。例如堅果類也是,任何比芝麻大的東西都可能堵塞。8. 寵物食品寵物食品無論是濕還是乾,可能都含有一些油性、油膩、黏稠或纖維成分的組合,不宜進入下水道。水管不通怎麼辦?倒醋、倒熱水行嗎?而遇到水管水流變慢、堵塞等情況,很多人可能會先想到,用熱水或醋等淋下去疏通,不過水電師傅提醒,這方法小心會弄巧成拙,造成水管損壞。因為你應該不清楚房子的水管是什麼材質,如是金屬管,酸性溶液如醋會加速金屬管的腐壞;如果是軟膠管,倒入滾水及熱水將有漏水或溶解危機。再者像台灣很多老舊公寓的水管老舊,水管的耐受度可能也變很差,自己隨便亂倒亂通,更可能導致水管損壞。不管廚房還是浴室的水管,都要經常清除異物,建議選擇專用的排水管清潔劑,如果不確定可不可行,最保險的辦法,還是定期花錢請專業的水電工程人員來吧。參考資料.《EatingWell》.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4-12-26 醫療.消化系統
起床後應優先考慮的日常習慣 專家揭做4件事有助保持腸道健康
腸道健康與否影響人體甚鉅,舉凡你的整體身體健康、免疫力、慢性疾病風險、心理健康等都和腸道健康有深遠的關係。事實上,不健康的腸道可能會對你的睡眠、消化和能量水平產生負面影響。好消息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維護更好的腸道健康,這可以促進心臟健康、大腦健康、消化健康等。以下有一些簡單做法可以幫助支持健康的腸道,特別建議當作起床後該做的首要之事。什麼是腸道健康?你的腸胃道是你消化系統中最大的部分,也稱為消化道。它由一系列相連的中空器官組成,從口腔延伸到肛門,包括食道、胃、小腸和大腸。當你攝取食物或飲料時,身體會將這些物品分解成營養素,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並隨著它們在消化道中移動。這些營養素會被用來為你身體的各種生物循環和過程提供能量。你必須攝取營養素才能維持生命。而當這些營養素被分解後,生活在你的小腸和大腸中的微生物會開始工作,將這些營養素加以利用。因此,你的腸道健康指的是整個消化系統的健康以及生活在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的健康。起床後做的4件事有助腸道健康1.吃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早餐專家建議吃早餐,特別是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餐點,能讓你的腸道在早晨就開始運作,並且有助於維持一天的健康能量水平。纖維含有益生元,可以滋養腸道中的有益細菌,促進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高纖維飲食還可能降低患上消化性疾病的風險,例如腸躁症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此外研究顯示,攝取蛋白質可能對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腸胃功能產生積極影響。攝取一份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早餐,還有其他健康益處,包括增加飽腹感、改善血糖平衡,以及提供持久的能量,讓你能夠支撐到下一餐。2.喝一杯水早上醒來後喝一杯水,有助於在經過一整晚的睡眠後為身體補充水分。保持水分對腸道健康很重要,因為水有助於分解食物,改善消化並讓營養素更容易被吸收,它還支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和強大的免疫系統。試著在睡前將一杯水放在床頭櫃上,當你醒來時自然會提醒你喝水。3.活動起來運動以多種方式對腸道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專家表示,即使只是10分鐘的散步或在家鍛煉,任何形式的運動都能幫助消化。因為運動能增加血液流向消化系統的肌肉,幫助食物通過消化道。除此之外,如果能在早晨的陽光下散步還更加分。早晨的陽光曝曬有助於支持健康的生理時鐘,改善睡眠質量和持續時間,這對腸道健康產生積極影響,有助調節腸道消化功能,包括蠕動、消化和吸收。4.管理壓力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壓力,都會直接影響腸道健康。雖然一些壓力是無法避免的,但找到健康的方式來管理壓力有助於支持更健康的腸道。例如你可以每天早晨花10分鐘進行正念冥想,或是將正念融入到現有的早晨例行中,像是在喝著有益腸道健康的香料咖啡、輕柔伸展運動或刷牙的時候練習正念。【資料來源】.5 Things to Do When You Wake Up for a Healthy Gut, According to Gastroenterologists.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Gut Health
-
2024-12-25 養生.健康瘦身
內臟脂肪怎麼消除?專家揭首重1習慣:4個小技巧助你更有效率
腹部脂肪不只和肥胖有關,對你的健康更是影響深遠。腹部脂肪也可以稱為內臟脂肪,是一種位於腹壁深處並圍繞器官的體內脂肪。適量的內臟脂肪對健康是有益的,並且有助於保護器官。然而,過多的內臟脂肪對健康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所幸,你的生活習慣對內臟脂肪的量有很大影響。如果你想減少腹部脂肪並改善健康,以下為減少內臟脂肪的首要習慣:內臟脂肪過多有哪些跡象?腹部逐漸隆起是內臟脂肪最明顯徵兆,但這也可能表示是皮下脂肪。有些研究顯示,如果你有啤酒肚,或是比起梨形更像蘋果形身材,那麼你可能擁有更多的內臟脂肪。減少內臟脂肪需要改變的首要習慣久坐是你必須立刻改掉的習慣,才能減少內臟脂肪,因為多數人坐著的時間太多,並且未達成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活動的運動指引建議。此外,有研究顯示增加身體活動可能是阻止由過多體脂引發的疾病進展的最佳方法之一。運動還能促進脂肪代謝並調節胰島素濃度,幫助身體更有效地燃燒儲存的脂肪。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有何不同?皮下脂肪是儲存在皮膚下方的脂肪,這類脂肪是你可以用手指捏起來的。內臟脂肪則不同,內臟脂肪位於你的腹部肌肉後方,圍繞著你的胃、肝臟、腸道和其他器官。哪些方式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由於內臟脂肪深埋在體內深處,因此燃燒內臟脂肪需要針對性的運動策略。1.從小處著手你不需要跑馬拉松才能減少內臟脂肪,若你是剛開始進行規律運動的人,可以從喜歡的活動開始,像是散步、跳舞或瑜伽,每次10到15分鐘。或者,在一天之中以不同方式讓運動融入生活,例如選擇走樓梯而不是搭電梯、停車停遠一點,這樣能增加你一天的步數。2.找同伴一起專家表示,養成習慣的最佳方式是每天重複,直到它變得像刷牙一樣正常。因此,和朋友一起合作,可以讓運動習慣更容易堅持下去。3.設定計時器設置提醒,每30到60分鐘起身伸展或走動幾分鐘,這樣可以打斷長時間的坐著,並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活動。4.肌力訓練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是抵抗內臟脂肪最佳方式之一,目標是每週進行一到兩次肌力訓練,專注於主要肌群,以增強力量。不過,肌力訓練並不是燃燒內臟脂肪的唯一方法。有研究發現,每週三次有氧運動或間歇運動也能有效減少腹部脂肪。【延伸閱讀:腹部脂肪難消除?新研究指定期做一件事可以讓這些脂肪更健康】【資料來源】.The #1 Habit to Break to Reduce Visceral Fat, According to Dietitians.Cleveland Clinic: Visceral Fat
-
2024-12-24 醫療.兒科
孩子胖胖卡哇伊?醫籲:肥胖讓這「激素」增多,易長不高
兒童、青春期的孩子一旦體重失控,出現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小心影響身高發育!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吳怡磊提醒,一個人體內的脂肪細胞就好像一串串葡萄,這些脂肪球變大、變多的關鍵時機點在3歲左右、青春期前後,當脂肪細胞大量滋長,易讓身體提早進入青春期、影響最終成人身高,並提早進入第二性徵發育,也會增加成年慢性疾病風險,未來想減重,也會更困難。吳怡磊解釋,當兒童肥胖的孩子,其體內的脂肪細胞大量增加,脂肪細胞所分泌的「瘦素(Leptin)」就會刺激腦下垂體,瘦素的刺激增強到一定程度,身體會認為營養過剩,便啟動青春期,讓兒童提早進入青春期階段,這也叫「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雖比同齡孩子長得快、長得高,但青春期生長衝刺期也會提早結束,且生長板閉合較早,最終成人身高便逐漸低於同齡的孩子,導致身高表現大受影響。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2歲就要注意體重管理根據許多醫學文獻紀錄,當兒童有體重過重、肥胖問題,除了容易讓青春期提前、影響身高,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成年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上升。美國疾病管制署(CDC)提醒家長,小孩2歲之後就要開始注意體重管理,並開始養成健康的均衡飲食、運動及良好睡眠習慣。「孩子,你好棒,體重終於有下降,來吃大餐慶祝一下!」在兒童內分泌科門診,吳怡磊遇到不少減重陷瓶頸的兒童、青少年,主要原因在於,許多家長還是習慣以吃大餐作獎賞,孩子想做好體重管理便顯得困難重重。以新衣服作獎勵,比請吃大餐更理想此外,也有家長早晚在家中嚴格管控飲食,導致小孩在學校午餐時間狂吃四碗飯,體重不減反升,也有小孩睡前餓到受不了、偷吃宵夜,吳怡磊建議,若想成功控制體重,早餐一定要吃,若想獎賞孩子,可考慮體重變瘦之後,買件新衣服作獎勵禮物。吳怡磊舉例,過去曾有一名成功減重的國中女生,原本因體型而受到同學、朋友嘲笑,且穿衣服款式也受到限制,體重減到健康體位時,這名國中女生很開心自己有機會穿公主裝,外型打扮也有更多選擇。藥物輔助治療,逐漸引起重視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2023年所發布的最新兒童肥胖管理指引,6歲以上的兒童,若有體重過重、肥胖問題,以生活習慣調整為優先要務,且要以家庭為基礎,該指引也首次提到12歲以上的青少年、青少女,可考慮運用藥物治療作輔助。目前在台灣擁有青少年肥胖適應症的減重藥物包含含有抑制食慾、減少脂肪合成的GLP-1,以及其他可排出多餘油脂的藥物,可協助12歲以上,有肥胖症、且體重超過60公斤的青少年、青少女進行體重管理、控制,對於想減重的孩子是一大利器。吳怡磊提醒,即使減重期間搭配使用藥物,過程中仍須以均衡飲食、增加體能活動為基礎,將藥物作為輔助,減重效果才能進一步提升。吳怡磊指出,有些青少年、青少女實在受不了宵夜誘惑,她曾處方給予可輔助藥物協助抑制食慾,並幫助孩子熬過這段比較艱難的時刻,當食量減少、胃部食物排空速度趨緩,便有機會循序漸進養成健康、均衡、節制飲食習慣,體重就會下降,自己也更有自信,並產生正向循環,對於體重管理、控制,也更有動力。肥胖問題及早求助,以免影響身高發展吳怡磊也提醒,用餐時,餐具、餐盤的選擇,也須留意,不少孩子習慣用碗公吃飯,建議採用健康餐盤觀念用餐,較能幫助控制飲食,若有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也建議及早求助、接受專業協助,以免影響未來身高發育、疾病風險。
-
2024-12-24 名人.好食課
雞胸、雞翅、雞腿、雞屁股,哪個熱量高?一圖看懂最地雷部位
說到聖誕大餐,除了薑餅人、牛排外,烤雞也是不少家庭會備的一個節慶美食!近幾年家禽肉(包含雞鴨鵝)一直是國人食用最多的肉類,但你知道嗎?同樣是雞,不同部位的熱量和脂肪含量竟然差異這麼大!好食課Sally何采璇營養師整理出「雞肉部位熱量排行榜」,快來看看哪些是高蛋白首選,哪些是脂肪大雷區:*數據皆以100克肉雞部位去做呈現雞胸區雞胸肉(去皮)117大卡,含脂肪2克、蛋白質23克,是減脂增肌的首選部位。雞柳(雞里肌)於雞胸的內側,呈長條狀,每隻雞只有兩條,不僅口感軟嫩,脂肪也是整隻雞最低的部位,熱量僅106大卡,脂肪只有0.6克,但蛋白質高達24克!雞翅區翅腿(雞翅根部)熱量210大卡,含脂肪15克、蛋白質18克。二節翅熱量223大卡,脂肪偏高有17克、蛋白質16克。三節翅則是翅腿與二節翅的合體,熱量每100克為222大卡,脂肪16克、蛋白質18克。雞腿區棒棒腿熱量159大卡,脂肪10克、蛋白質17克。雞排(雞腿排)熱量高達251大卡,含脂肪21克、蛋白質15克,是雞肉中熱量第二高的部位。而骨腿即是棒棒腿+腿排,每100克熱量為196大卡,含脂肪15克、蛋白質14克。另外清腿是古腿去除椎骨後的部位,熱量173大卡,脂肪11克、蛋白質17克。雞尾椎雞屁股(七里香)熱量驚人,每100克高達452大卡,脂肪多達46克,蛋白質僅有9克,還好每隻雞就一個屁股,一個11克熱量50大卡!其實吃雞最主要的地雷在雞皮,每100克即有442大卡,脂肪43克,所以少吃10克的雞皮大約即少近45大卡,所以想享受美食又不想有負擔可以去掉雞皮後再吃!整理TIPS減脂增肌的人不妨多吃雞胸肉或雞柳,脂肪低、蛋白質高;愛吃雞翅和雞腿的人也要注意適量攝取,去掉雞皮可幫助減輕負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聖誕吃烤雞,小心吃錯熱量翻四倍!】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