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肌腱發炎
共找到
36
筆 文章
-
-
2020-10-19 科別.骨科.復健
有時肌肉過於僵硬?資深治療師教你判斷筋膜是否影響身體功能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筋膜修復重塑徒手按摩全書》,作者南西.約翰斯】筋膜受限如何導致身體功能障礙我在治療患者時羅列了以下的觀察,而患者的身體結構表現得就像下列變化真的發生過一樣。我並不知道筋膜受限確切的機制為何,但是這些印象成功協助我處理了許多患者筋膜受限的困擾。● 有時肌肉摸起來就好像被過度包覆一般,觸感很完整,但是非常緊繃。肌肉外層似乎沒有其他肌肉來的柔韌有彈性,彷彿被帆布而非 T 恤材質的布料覆蓋。在這種情況下,肌肉無法完全收縮,因為這種半僵硬覆蓋物所能提供的空間不足,導致肌肉無法完全膨脹。出現這種狀況的患者常會說他們試圖運動緩解疼痛,但是疼痛不減反增,又或者就算努力實行居家運動計畫,身體仍然沒有強化。讓我舉一個例子,設想有位患者因為從事大量的園藝工作,長時間過度使用二頭肌,導致二頭肌輕微受傷,以及肌鞘與肌腱發炎僵硬。患者或許會說他們的前肩和上臂疼痛,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和恢復性治療,二頭肌肌鍵或許恢復良好,大致上可以正常運作。但若是二頭肌肌肉無法收縮自如,患者的肩膀功能便會持續處於受損狀態,而僅僅靠運動並無法緩解肩膀和上臂疼痛。這個時候若進行肌筋膜放鬆軟化受限部位, 便可以大大緩解患者的疼痛並且促進傷口癒合、血液循環,最終便能強化受限部位。● 有時肌肉摸起來有如肌肉組織過於僵硬,無法伸長,彷彿肌束固體化或纖維化了一般。這種觸感跟上述肌肉被過度包覆時的觸感又有所不同;不僅僅是表層肌肉,深層肌肉都是僵硬的,感覺就像是在觸摸濕硬的沙子一般。肌肉雖然可以移動,但是一次只能動一點。受損的肌肉侷限了拮抗肌啟動後所能伸長滑行的幅度。舉一個例子,患者完成膝關節手術後,他們的股四頭肌就會陷入這種狀況。我有許多患者在完成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無論重複做了多少次膝屈曲運動,膝蓋還是無法活動自如。當患者在做膝屈曲運動時,若能專注於放鬆與充分伸長股四頭肌,疼痛通常可以即時緩解,膝蓋活動度亦可獲得改善。● 肌腹邊緣感覺起來經常像是黏在一起,不能順暢滑動。當肌肉邊緣光滑並且運作良好時,您可以感覺到指尖滑入肌腹之間的凹槽中,並可以一路沿著肌肉的邊緣滑動,就像是手指在鬆軟的繩辮上滑動一樣, 而且邊緣處有彈性。但是如果兩條繩索(肌肉)黏在一起,那麼肌肉之間的縫隙感覺起來比較鈍,彈性比較少,手指也不易在此處滑動。身體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但是上臂和大腿發生的頻率較高。股四頭肌的外側邊緣在動作過程中拉動外展肌的邊緣,反之亦然,會造成臀部出現不易察覺但持續性的旋轉以及疼痛。這種情況很難解決,除非這場大腿中的拉鋸戰得以解決。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 如果位於止點位置的胸大肌和三角肌不能相互順暢滑動,肩帶的整體平衡則會受到影響。● 您可能會覺得身體局部受限的部位感覺起來好像一坨膠水乾掉並固定在組織上,讓關節或肌腹不能順暢動作。這讓我想起用微波爐解凍雞肉後,雞肉的外側開始稍微被煮熟的樣子—組織有些乾燥,並且沒有彈性。當患者的組織觸感跟上述相同時,您可以用雙手鬆解、軟化並解除限制,讓組織好像已恢復到較有彈性的狀態一樣。很多時候, 這類型局部受限發生在有許多結構互相摩擦的部位,就好像摩擦力是造成組織變化進而導致受限的原因一樣。我經常藉由觸診在前斜角肌底部和胸肌中發現軟組織受限,而這個僵化狀況似乎更加拉緊斜角肌,增加上頸部和顱底疼痛。這個狀況真實發生,即使實際上受限部位更為下層。當結構如上述般固化時,它會造成關節失去平衡,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關節疼痛。例如,如果位於止點位置的棘下肌和肱三頭肌,在後三角肌下方發炎固化,以至於後肩盂肱骨關節中形成一塊彈性較小的軟組織,整個關節就會好像向前傾斜一樣。這個狀況導致肱骨頭被往前推,以至於前部結構緊繃。在這種不良動力環境下, 這些不平衡狀態造成了重複性疼痛。而只有後部結構軟化以及鬆解, 使關節回到其平衡位置後,前肩盂肱骨關節的疼痛才會完全消失。● 有時肌肉邊緣靠近骨骼的部分可能是僵硬的,並且重複性處於緊繃狀態。當您慢慢壓入深層肌肉中時,越接近骨骼,您越可以感覺到肌肉在密度上的變化,就如同您把布丁擺在空氣中,它的邊緣會變得硬硬的;雖然布丁的外層密度比較高,但是仍然和內層軟的部分是一體的。您會注意到大部分肌腹仍然會收縮並具有柔韌性,但是患者仍然持續感到疼痛並且肌肉容易疲勞,就好像患者初次受傷後,他們的肌肉小心翼翼的運作,收縮力道只有中等強度。在這種情況下,肌肉無法一路收縮至骨骼止點,亦無法一路放鬆至那麼遠的部位,因此肌肉僵化的問題無法消除。當我們在這部分肌肉軟化僵化的筋膜時,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筋膜一旦鬆解,肌肉還會暫時變弱。然而,當患者再進行訓練,整塊肌肉可以自由收縮和放鬆時,便可看到患部受到治癒,最終得到強化。因這類受限長期存在,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多次治療才能獲得完整的效果。● 患者有的時候似乎全身筋膜嚴重受限,無論筋膜是前-後走向或是對角線走向。我發現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經歷了摔傷或其他運動傷害的患者身上。當您藉由望診分析處於靜止狀態中的患者並嘗試瞭解患者身體不對稱的原因時,您可以嘗試找到患部,並對您觀察到的患部兩端進行鬆解。有時,當您正在治療患者身體某一個部位時,他們可能會告訴您他們身體的另一個部位有疼痛、拉扯、刺痛等感覺。用這種方式治療患者身體就像在一籃圍巾中進行揀選,拉到的圍巾兩端都不是來自同一條,但最終您會找到同一條圍巾的兩端。請您將手放在似乎有關聯的受限軟組織上,以直覺拉緊各部位的筋膜。如果您感覺到連結,也就是同一條圍巾的兩端,請加深鬆解。
-
2020-08-14 科別.骨科.復健
「媽媽手」不是媽媽專屬 這類人也有機會罹患該疾病
許多辛勤做家事的女性常罹患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不過,醫師指出,「媽媽手」不只媽媽專屬,因照顧小孩需頻繁抓握和扭擰,即使爸爸也會有「媽媽手」,其他像辦公族因長期用滑鼠鍵盤,過度伸展大拇指及手腕,以及裝修工人等,也都易罹患「媽媽手」。成大醫院骨科部腕關節專科楊岱樺醫師表示,「媽媽手」是大拇指根部近手腕處的肌腱滑膜發炎和支持帶增厚壓迫肌腱造成的慢性肌腱發炎,讓肌腱無法順利滑動,引發大拇指和手腕的疼痛、無力、卡住,嚴重時會造成拇指肌腱粘黏而無法靈活動作。阿珍和丈夫平時白天上班,晚上輪流顧5個月大的小孩,剛開始她忍痛抱小孩餵奶,以為只是太累,但不舒服的狀況越來越嚴重,疼痛超過1個月,就醫前1周更因手腕刺痛瞬間無力,不小心摔碎碗盤,經檢查診斷為「媽媽手」。楊岱樺表示,這種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一般都屬緩慢累積發生,常發生在不斷重複搓抹布、炒菜、切菜、洗衣和拖地等動作的婦女,造成手臂肌肉和筋膜過度使用,又無法適度休息導致,所以又稱「媽媽手」。傳統會先以藥物治療、改變姿勢、護具休息與持續復健物理治療為主,偶爾搭配少量的類固醇注射來紓緩病⼈的發炎症狀;仍未見改善或反覆發作,會建議病人施行腱鞘切開手術治療。楊岱樺說,在家可以簡單自我檢測「媽媽手」的「芬可斯坦測驗」,將大拇指彎曲包覆在4指內做握拳動作,再將手腕向小指側方向偏移,若大拇指根部很疼痛,甚至無法做此動作,媽媽手的機率就很大,應盡速就醫。
-
2020-08-11 科別.骨科.復健
上班打電腦下班抱小孩 工程師網球肘乾針治好
台中市40歲的新手爸爸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抱小孩,因為姿勢不正確,使前臂外側痠痛,漸漸延伸至手肘產生劇烈疼痛,每當小孩討抱,也只得忍痛拒絕,後來透過乾針治療,症狀才大幅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長周立偉說,患者是一名工程師,每天使用電腦超過10小時,手臂本來就有痠軟疼痛的問題,加上抱孩子姿勢不正確,使症狀更加惡化,手肘經常產生劇烈疼痛,確診為網球肘。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好發於長期使用電腦者、打高爾夫球、反覆搬東西、鎖螺絲的工人、勾著菜籃的主婦等,以這名患者的狀況來說,因長期使用電腦、抱小孩,導致過度使用手腕伸展肌,造成此肌肉靠近手肘的肌腱發炎,若沒有對症下藥,將會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他說,治療網球肘的方式包括熱敷、電療、超音波治療、低能量雷射等,有時會合併使用止痛藥或注射類固醇,但因該患者的症狀長達3個月沒有改善,決定採取乾針治療。他透過醫師徒手診斷出正確的病發肌肉,再以細針精準刺到激痛點,產生肌肉跳躍,藉以關閉疼痛點,停止肌肉筋膜發炎反應,使肌筋膜系統自主排列修復,即可改善疼痛,因過程中不加任何藥物,故名為乾針。周立偉說,某些特殊部位的肌肉,如頸部、手臂的小肌肉群,或是胸背肌肉群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症,因不易以徒手方式精確定位,且治療過程中可能有氣胸出血之虞,為安全起見,會搭配高頻率的軟組織超音波,觀察針刺的深度與範圍,避免傷害附近神經血管及深層臟器,也能藉此監測局部組織血流量的變化,以確定療效。他提醒,民眾平時應避免過度負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否則網球肘仍有可能找上門,建議民眾若疼痛狀況超過一周,就應赴醫檢查,以加速症狀恢復。
-
2020-06-19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肩半夜睡覺被痛醒 三合一療法解肩痛
一位中年男子習慣打高爾夫球,偶爾肩膀痠痛卻不以為意,有一晚睡覺竟被肩痛痛醒,如廁後、更衣時手也舉不起來,經前往就醫才發現原來是「五十肩」,「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王振華指出,患者雖先接受復健,肩痛反而加劇,因此建議他接受非侵入性的「肩關節囊鬆動術」,術後再接受震波及徒手物理治療,「三合一」治療讓他在短短一個月對不痛及能活動很有感,大幅縮短以往至少須一年的復原療程。收治病例的骨科醫師王振華指出,患者因肩膀痠痛肌腱發炎,疏忽積極治療,慢慢地擴散到整個關節,引起肩關節囊發炎,罹患了粘黏性肩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或冰凍肩。他不僅半夜睡覺壓到肩膀時會被痛醒,肩膀上舉、外展及內轉還小於60度,穿脫衣或如廁後清潔,都受到很大困難,需要家人協助,活動嚴重受限。雖然患者先接受近兩個月復健治療,不僅沒好,症狀反而更加劇。面對這類嚴重五十肩患者,王振華醫師建議患者接受非侵入性的手術方式治療,也就是在靜脈全身麻醉下,接受肩關節囊鬆動術,將嚴重沾黏的組織分離,沒有留下任何傷口,手術過程亦僅需15分鐘,手術很簡便,但卻能有效解決患者痛苦。王振華醫師進一步指出,為加速修復組織,建議患者術後接受3次體外震波。加上每周3次、共6次徒手物理治療,將已經分離的肩部沾黏組織被動式鬆開,避免再沾黏回去。經過兩周後,患者的肩關節疼痛指數已大幅下降八成,活動角度則增加了七成。王振華醫師說,這類嚴重五十肩的患者,一般均需要至少一年的復原病程,採用「三合一」治療之下,患者的復原時程大幅縮短至一個月。由於是沒有傷口的手術治療方式,病患的接受度高,對治療效果也非常滿意。半夜不再被痛醒,影響睡眠,穿脫衣服及如廁後清理,都能不假他人,大大改善生活品質。
-
2020-06-18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肩痛到如廁後沒法自己擦屁股!三合一療法解肩痛
一位中年男子常打高爾夫球運動,偶爾肩膀痠痛但不以為意,有晚睡覺竟被肩痛痛醒,更衣時手舉不起來、如廁後連屁股也無法擦,前往就醫發現是「五十肩」。骨科醫師王振華指出,患者雖先接受復健,肩痛反而加劇,因此建議他接受非侵入性的「肩關節囊鬆動術」,術後再接受震波及徒手物理治療,「三合一」治療讓患者在短短一個月對不痛及能活動很有感,大幅縮短復原療程。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王振華表示,患者因肩膀痠痛肌腱發炎,疏忽積極治療,慢慢地擴散到整個關節,引起肩關節囊發炎,罹患了粘黏性肩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或冰凍肩。他不僅半夜睡覺壓到肩膀時會被痛醒,肩膀上舉、外展及內轉還小於60度,穿脫衣或如廁後清潔,都受到很大困難,需要家人協助,活動嚴重受限。這名患者先接受近兩個月復健治療,但症狀反而更加劇。面對這類嚴重五十肩患者,王振華醫師建議患者接受非侵入性的手術方式治療,也就是在靜脈全身麻醉下,接受肩關節囊鬆動術,將嚴重沾黏的組織分離,沒有留下任何傷口,手術過程大概15分鐘。王振華說,為加速修復組織,建議患者術後接受3次體外震波。加上每周3次、共6次徒手物理治療,將已經分離的肩部沾黏組織被動式鬆開,避免再沾黏回去。經過兩周後,患者的肩關節疼痛指數已大幅下降八成,活動角度則增加了七成。王振華表示,這類嚴重五十肩的患者,一般均需要至少1年的復原病程,採用「三合一」治療之下,患者的復原時程大幅縮短至1個月。由於是沒有傷口的手術治療方式,病患的接受度高,半夜不再被痛醒影響睡眠,穿脫衣服及上廁所擦屁股的生活瑣事,也都能自己來,身體和心理都輕鬆很多。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