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科別.耳鼻喉
搜尋
聽損
共找到
70
筆 文章
-
-
2020-08-14 科別.耳鼻喉
助聽器加這系統 重度聽損小男孩圓幫家人接電話的夢
小彥勛今年七歲,因為先天性重度聽力損失,即使帶著助聽器,幫忙家人接聽電話仍是難以觸及心願,因緣際會下媽媽帶著小彥勛參加「聽損兒童關懷體驗計畫」,藍芽助聽器讓小彥勛世界聲音更清楚,不只成為家中接電話小能手,哥哥也說每次和弟弟說話「不用再多說一次了。」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國內每年發現超過7百位聽損兒,先天性聽損孩子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的語言和身心發展,兒童八成時間是在吵雜環境下聆聽。北區聽力師吳政融表示,語言學習始於聆聽,聽損兒童帶著助聽器,透過教育部補助FM調頻麥克風系統,遠端聲音更清楚,但缺點是需加裝接收器及音靴,小小耳朵戴上笨重助聽器,降噪功能較差,噪音下語音辨識能力不佳,隨科技進步,聽力輔具融入藍牙技術。「2020年聽損兒童關懷體驗計畫」共9名藍牙遠端麥克風系統助聽器兒童參與,經實際體驗與測試,對比FM,噪音環境下提升語音理解力達30%,只要電器用品可連結藍牙,助聽器無須加裝設備都能接訊號。手機開啟藍牙,藍牙助聽器就像變成藍牙耳機,雙耳接收聲音更清晰。聽損高危險群如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前3個月內感染德國痲疹或其他病毒性疾病、早產兒等。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任杜宗陽提醒,若發現家中孩子反應、表達不佳,應儘快至醫院檢查,確認是否有聽損,並遵從醫師建議,儘早進行復健或配戴輔具,增加聽覺學習語言機會。國健署新生兒聽力篩檢檢查費用由政府負擔,未滿3個月新生兒均可獲得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是在出生後24-60小時即可於合約醫療院所做聽力初篩;若初篩未通過,應在出院前36-60小時進行複篩或是滿月前做複篩。
-
2020-08-13 橘世代.時尚橘
挑選助聽器的三大訣竅,幫助老爸找回人際互動的自信
「這陣子,老爸看電視時把音量越開越大,和他說話經常要重複兩三遍,我覺得他耳朵似乎有問題,問他要不要去檢查一下,但是他卻只是搖搖頭,好像連我講的這些話都聽不清楚,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類似這樣的狀況,每天都在許多家庭中上演,人的聽力會自然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然而,許多高齡者卻不願意正視這問題,他們認為,一旦戴上助聽器就是承認自己「老了」,因此往往選擇逃避,不願面對自己脆弱的一面。聽損狀況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事實上,聽力問題已經不再是高齡者的專利,隨著科技進步,以及環境噪音的惡化,人類聽損狀況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特別是習慣戴耳機的民眾,聽力受損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唯有及早發現聽力問題,才有機會降低惡化的程度。藉由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民眾可自我檢視是否聽力有問題?例如:時常感到耳朵裡有聲音,像是嗡嗡聲、蟬叫聲或鈴聲(耳鳴),或家人反應自己講話越來越大聲,聽不清楚別人說話,會要求對方重複好幾次……等,都有可能是聽力受損的徵兆,建議民眾要盡快去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選購助聽器不踩雷,關鍵藏在這裡!若是聽力問題已經嚴重到需要配戴助聽器時,消費者又該如何選購一副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呢?其實,戴助聽器就像配眼鏡一樣,每個人的狀況、習慣、偏好都不同,聽得到不代表聽得清楚。因此,在選配助聽器時,除了商品的功能音質之外,品牌的專業度、售後服務、維修等更是關鍵。以助聽器領導品牌——巨泉助聽器為例,在選配助聽器時,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首先幫使用者做諮詢及聽力檢查,了解需求,挑選出幾款適合的產品,用選配軟體完全照聽損者的聽力曲線調整,試聽時會再根據使用者的聽力數據和主觀感受,進一步個人化調整出完全適合的音質,讓使用者聆聽時自然舒適、無負擔。戴上高科技迷你助聽器,一秒變身時尚潮爸!針對許多銀髮族在意的外觀問題,巨泉也顛覆一般大眾對助聽器的刻板印象,推出比無線藍牙耳機還小、已是高科技穿戴式科技的助聽器,具有360度環繞音效,聲源定位功能極佳,另外還有快速充電功能,能夠和手機藍牙串流,不管是接電話、和孫子視訊、看影片、聽音樂都能聽得舒適又清楚。巨泉還提供貼心的教學服務,一對一教會長輩下載手機APP,透過APP輕鬆操控助聽器,隨時微調音量、高低音,找不到助聽器時,也可一鍵尋回;需要諮詢協助時,也可利用APP的遠端遙控調整功能,使用者不管在任何地點,都可以發送問題,透過雲端回傳到選配系統,門市端收到後會立即協助解決,如同擁有一群隨身顧問,幫助長輩解決使用上的大小問題。超值好康雙重優惠!88折再加碼3000元巨泉更提供暖心優惠,讓消費者以超高CP值價格,就能享有優質產品以及專業個人化助聽器選配服務,溫柔解放老爸的耳朵!即日起凡購買數位式助聽器指定機種,可享88折優惠;使用實體振興三倍券,全數位式助聽器不限機種,巨泉加碼三倍券變六倍券!機會難得,敬請把握這一波!加入巨泉Line線上客服> @gd1977優惠方案>https://lihi1.com/1qHbi預約免費聽力檢測> 02-2381-1417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徐乃麟寫給長子徐新洋:錢不能決定幸福 當個開朗男孩。吳宗憲寫給寶貝女鵝Sandy:只想當平凡父親…妳才是主角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8-03 科別.耳鼻喉
美國病童罹乳突炎 跨國遠距醫療微創內視鏡手術治療
一名7歲的孩童從小就有反覆性中耳炎及聽力損失的問題,去年發生嚴重的抗藥性細菌感染,在美國接受治療以為病情已獲得控制,隨後跟隨父母來台居住,沒想到耳朵繼續流膿、耳後部分紅腫熱痛,頭痛甚至聽損加劇,就醫後透過純音聽力檢查,耳咽管功能檢查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反覆性中耳炎合併難治性乳突炎」,經醫師施以「中耳微創內視鏡併上隱窩乳突鑿開手術」及「耳咽管微創內視鏡手術」,病童耳朵已沒有流膿紅腫等問題,聽力也從原本的中重度聽損提升到輕度聽損。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表示,由於此病童在美國長期就診,為了更深入了解病童的病史,在家屬的同意下,利用「聽覺輔具之智慧遠距系統」平台,同步掌握病童在美國的病史、處置、檢查參數、助聽器的數據等,透過跨國會議以及會同感染科討論後,進行精準的微創手術。王堂權指出,乳突炎屬於中耳炎的併發症之一,中耳炎治療未果、中耳腔感染化膿、耳咽管長期功能不良,都是促使發病的原因,因乳突腔與腦組織只有薄薄的一層骨板分開,一旦發生乳突炎,若沒有立即治療,細菌就有機會進入腦部引起腦膜炎、腦膿瘍或腦靜脈竇栓塞等,嚴重者甚至可能死亡。「中耳暨乳突腔微創內視鏡手術」是經由外耳道自然孔進行手術,清除乳突腔發炎性肉芽及壞死組織,不像過去傳統手術需要剃頭髮及耳後切開6公分傷口,此手術利用內視鏡克服外耳道狹窄彎曲容易遮蔽視野的問題,也無外在傷口,術後不必頭部壓迫包紮,大幅降低術後頭部悶脹不適,耳後也不會出現麻木及疼痛感;「耳咽管微創內視鏡手術」,也是經由鼻腔自然孔手術,進行耳咽管功能重建,改善中耳腔及乳突腔的壓力調節機制,以及引流中耳腔積膿等問題。王堂權說,在合併以上兩種手術,讓病童沾黏阻塞的耳咽管得以暢通,也清除中耳及乳突腔的肉芽和壞死組織,重建耳朵的正常通氣機制及同步改善乳突腔的引流功能,目前病童聽力慢慢改善中。
-
2020-06-20 科別.耳鼻喉
四成65歲以上長者聽障 應即早治療避免社交障礙
65歲以上的長者聽力障礙高達40%,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亞洲大學聽語系今天到田中頂潭社區為長輩進行聽力篩檢,亞洲大學聽語系系主任盛華表示,老人家的聽力障礙會讓他們和別人溝通容易有障礙,甚至造成他們走不出去,所以及早發現聽力問題,才能提早治療,避免影響其社交活動。「阿嬤,阿嬤」無論志工叫得再大聲,阿嬤還是頭也不回地往前走,頂潭社區理事長蕭萬福說,這種情況可說是社區中日常,也是長輩們嚴重的聽力危機。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田中志工站關懷的83歲林阿公也是多年前就有退化和重聽情形,因為和人溝通較吃力,參加社區活動時都很困擾,林阿公說,因為連接電話都聽不到,所以現在只要電話響,他就把電話拿起再掛掉,親友就會知道他在家,不過後來他也學會自己按摩耳朵來延緩聽力減退。根據PSA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2019年的聽力篩檢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失能性聽損盛行率高達40%,不但會造成長輩產生溝通困難問題,老人家更會有孤獨、憂鬱、缺乏安全感,甚至會提高失智症罹患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華科慈善基金會公益支持與亞洲大學聽語系協助下,今天除了在頂潭社區幫長輩做聽力篩檢,結果現場九成長輩有聽損問題,活動也透過互動和講座方式,希望能協助輕中度聽力損失的長輩即早就醫,並勸長輩不能忽視聽力問題,因為只要正確的耳朵清潔觀念、降低長期曝露在噪音中、睡眠充足、避免過勞、每年定期接受聽力篩檢即可預防聽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彰化服務處處長施淑莉也提醒,若發現家中長輩常講話很大聲、電話響了很久都不接或看電視音量調很大聲等,都可能潛藏聽力損失危機,可協助長輩就醫,並配戴適合的助聽輔具,才能避免長輩因聽力障礙的疏離感。
-
2020-06-13 科別.耳鼻喉
耳鳴也會成癮! 當心惡化成腦鳴
在耳鳴門診中,常會聽見患者說:「現在耳鳴已經跟以前的不一樣了!」、「以前耳鳴只有一邊,現在變成兩邊,也不知道是哪一邊?」、「以前耳鳴還好,可以和平共存,現在變得更大聲,好想死!」、「以前是耳鳴,現在好像變成腦鳴了!」等等。耳鳴和腦鳴 易混淆耳鳴是內耳耳蝸或聽神經,在沒有外界聲波訊息傳入的情況下自動發出訊息,最常見的原因是原本的聽覺變弱,例如外耳炎、中耳炎、噪音性聽損等,耳蝸及聽神經啟動了代償機制,聽毛細胞加強擺動或聽神經加強傳導,設法去強化變弱的聽覺,患者反而聽到「缺損」的聲音,通常會有明確且固定方位、頻率或音量。腦鳴是腦部聽覺神經路徑或大腦聽覺皮質自動發出訊息,最常見的原因是睡眠不足,當腦部聽覺神經路徑處於失調狀態,或是偏頭痛或癲癇發作,大腦聽覺皮質發生電位波動;通常沒有明確或固定方位、頻率或音量,多半會影響認知、情緒和記憶。三原因 耳鳴變腦鳴耳鳴和腦鳴是不同的,那為什麼耳鳴久了會出現腦鳴?原因一:伏隔核功能失調當耳疾持續,始終無法恢復聽力時,神經代償機制啟動愈來愈多,逐漸從內耳、聽神經,進展到腦幹或大腦,就好比地方政府持續救災,連中央政府也加入,最後連國際人士也加入。是否需要啟動腦部代償機制的關鍵,就在大腦伏隔核(accumbens nucleus),一般來說,耳鳴愈久,愈有機會出現腦鳴。原因二:耳鳴成癮症候群如果患者不停地把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挫折及孤單轉嫁於耳鳴,藉此暫時逃避原本現實中的困境,再繼續轉嫁於耳鳴,儼然成為「耳鳴成癮」,在海馬迴內形成迴路,迴路愈來愈強大,最後突破伏隔核的抑制門檻,產生腦鳴。原因三:聲源頸部反射過度當聽力不良時,我們會反射性地調整頸部姿勢,去搜尋缺陷的聲音訊息,或是專注於耳鳴,稱之為「聲源頸部反射」,久而久之,頸部肌肉發生過勞與僵硬,刺激到位於肌膜內的本體感覺受器(感受頭部位置),大量的感覺訊息不斷地從後方脊髓向上傳遞,進入後方腦幹,傳進鄰近的聽覺神經路徑,產生腦鳴。治耳鳴 破成癮迴路 我們在診治耳鳴時,會先找出聽力受損之因,加以治療,會建議口服肌肉鬆弛劑或安排物理治療,教育患者不要低頭操作3C產品,避免頸部肌肉群過勞。平常應有規律且「有點忙碌」的工作與作息,不要把精神都聚焦於耳鳴,避免耳鳴成癮。一旦形成腦鳴,應即時接受藥物治療例如神經傳導物質受器調節劑,壓制過度活躍的腦部神經活性,避免腦鳴擴散,視狀況接受心理治療,打破耳鳴成癮迴路,最後使腦鳴變回耳鳴。
-
2020-05-25 科別.耳鼻喉
聽力受損原因有哪些?醫籲及早檢查
年紀大了,或多或少都有聽力衰退情形,如果聽力檢查測出的分貝數在25分貝以上,就已是聽力受損。25至40分貝屬於輕度聽損,一般人在輕度聽損階段較難察覺,往往會拖到中度聽損以上才做聽力檢查,時間拖久了,除了聽力變差外,要找出聽力受損的時間點、原因以及後續的治療也是難上加難。聽力治療師黃妤茜表示,聽力受損的原因不是只有先天性遺傳,後天的環境跟人為影響也會造成聽力受損。常見聽力受損的原因,包括噪音或長時間戴耳機;挖耳朵若用力不當,也有可能傷到耳膜;外力撞擊下,也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耳朵的組織;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感冒等疾病,都有可能侵犯腦神經,讓聽力受損;緊張、壓力過大或是睡眠不足,也是造成突發性耳聾的原因之一。老化更是聽力衰退主因,台灣的高齡人口中,三位至少有一位有退化型聽損;還有遺傳會造成聽力受損。聽力受損的檢測方式,包括耳鏡檢查,可以了解耳道耳垢過多、發炎、耳膜破洞等情況;純音聽力檢查,則是檢查受檢者純音聽力各頻率最小聽閾值,利用不同頻率的純音,檢測對聲音的敏感度,能夠正確測量聽力分貝數;而語音聽力檢查,是用於助聽器使用者的評估和復健,了解言語清晰度。此外,還有新生兒聽力篩檢,則是因為嬰幼兒無法表達,所以需要做嬰幼兒專門的聽力檢查。
-
2020-04-30 科別.耳鼻喉
單側聽損民眾身障資格被排除 立委莊競程籲修改標準
一耳聽得到、一耳聽不到的單側聽損民眾,有聽障的事實,卻被排除身心障礙資格,嚴重影響工作權,台中市立法委員莊競程最近接獲陳情,表示將要求檢討以優耳(聽力最好的耳朵)判定,聽力要達55分貝以上才符合申請殘障手冊資格的條件,以爭取合理權益。莊競程說,據中華順風耳之友協會理事長陳惠琪指出,國內每1000名兒童中就有3名單側聽力損失,但目前單側聽損,在身障量表判定為正常,無法列入身心障礙者,申請不到身障手冊,也無法獲得電子耳、助聽器或是FM系統等輔具補助等相關資源;希望將單側聽損者納入身心障礙資格,並修改現行身心障礙者鑑定辦法,放寬認定標準。陳惠琪說,單側聽損者聽不清楚他人說話聲音,或因所聽取的聲音響度較小,常需要對方重複所說的話,或要求他人說話大聲一點,久而久之造成不太願意與人交談或溝通的情形,影響社交與自身情緒。莊競程指出,單側聽損者,在工作上或是社交上屬於弱勢族群,聽障鑑定重點在優耳聽力要達55分貝以上才符合申請殘障手冊資格。如一耳全聾,但另一耳的聽力不到55分貝以上,仍未達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的標準,他將協調衛福部提出身心障礙認定標準的修正。根據統計,國內一年新增的單耳聽障人數大約3000人左右,為避免引起其它障礙越來越嚴重,耗費更多的社會成本,莊競程認為,應早期協助,例如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有視障及聽障資源中心,可針對單側聽損的學童及早提供輔具及教材,而非等到高中教育。他打算提案,將單側聽損加進教師身障知能訓練的課程,送到今年六月的身心障礙鑑輔大會討論,希望在求學過程中,提升老師的身障知能,以減少孩子遭受不必要的誤解和傷害。
-
2020-02-11 橘世代.健康橘
「蛤?」小心出現這四大徵兆 聽力可能已受損!
近年來後天聽損的患者增加,可能與娛樂設備造成的噪音有關,耳機、音響、KTV都是聽損問題的元凶。曾有小學生聽MP3學英文,結果聽的時間太長,加上使用耳塞式耳機,竟有輕微聽損問題。國內聽障問題以老年人最多,根據統計,65歲以上民眾約3成有聽損問題,85歲以上高達5成,而先天聽障的新生兒,每750人有1人。退化性聽損可能從50歲就出現徵兆,像常聽不見他人說話、常說「蛤?」、電視愈開愈大聲、講話也愈來愈大聲等。退化性聽損不可避免,退化主因不明,可能與老化有關。力博宏表示,退化性聽損男性多於女性,男女好發年齡不同,男性最早從45歲就有退化危機,女性因有荷爾蒙保護內耳皮細胞,退化年齡約在55歲以後。近年來,後天聽損的患者增加,但多數退化性聽損患者,不想承認「聽損」而不願面對,不接受治療也不想配戴助聽器,但聽損問題不解決,不但影響溝通,使患者人際問題變差,有研究指出,外界刺激銳減,失智風險也會增高。力博宏提醒注意以下聽力退化徵兆,如果有類似症狀,建議及早就醫:1.常說「蛤」、「聽不見」、「再說一次」當用正常音量對答時,對方卻時常反覆確認對話內容,就可能有聽力損失的問題。2.難與人溝通,常聽不懂或聽錯話對答時,卻常答非所問,就可能是聽不清楚,導致言語誤解。3.電視、音樂音量、說話聲音漸增當有聽損問題時,常不自覺提高音量,或是在接收音量時,比一般人需要更大聲。4.可能常有耳鳴、眩暈等症狀若有聽損問題時,可能是因耳膜破裂或是疾病產生,連帶導致耳朵內不平衡,出現耳鳴、眩暈的症狀。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12 新聞.健康知識+
聽力下降不可避免?這類食物減緩聽力惡化風險達30%
一項研究發現,多吃水果、豆類、綠葉蔬菜以及海鮮和魚類的人,可以避免聽力惡化的風險達30%。而以上類型的食物,恰好就是「地中海飲食」與控制血壓的「得舒飲食」。麻薩諸塞州的科學家研究3135名平均59歲的婦女,經過為期三年的聽力測試,研究人員追查他們20年來的飲食狀態。首席研究員Sharon Curhan博士說,人們普遍認為聽力下降是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過我們研究的重點是,改變飲食生活是否能防止聽力損失或延緩其發展。」存在於南瓜、胡蘿蔔、橘子中的的類胡蘿蔔素;綠葉蔬菜和豆類中的葉酸;魚類中的Omega-3脂肪酸,都和減少聽力損失有關。研究人員表示,健康飲食能改善循環,可能是它有益聽力的原因。不健康和高脂飲食會阻塞血管並減少血液供應,Curhan博士說,流入耳內的血液不足,可能增加其腫脹或受損的風險。「血流量減少會使耳蝸細胞缺血受損,進而導致聽力降低。」該研究發表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