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耳鳴
共找到
228
筆 文章
-
-
2020-12-28 科別.耳鼻喉
秋冬是好發季節!單側聽覺突然喪失 跟免疫力下降有關
●突發性耳聾屬於病毒感染,易發生耳鳴、耳朵悶塞、眩暈●長者免疫力下降,小心突發性耳聾上身,單耳聽覺突然喪失●治療以類固醇為主,可搭配高壓氧治療40多歲的上班族阿凱(化名)近期為了趕年終報告,連續熬夜兩天,日前終於可以好好睡一場覺,不料一起床,右耳幾乎沒聽力,原以為只是耳鳴,經過半天聽力依舊未恢復,就診才發現是「突發性耳聾」,幸好及時發現住院治療,才挽回聽力。秋冬是好發季節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秋冬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季節,突發性耳聾屬於病毒感染,該病毒類似帶狀皰疹病毒,長期潛伏在聽覺神經內,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發生,近期臨床上突發性耳聾的患者,大約增加了二到三成。力博宏指出,60歲以上的長者較容易發生突發性耳聾,是10到20歲年輕族群的10倍,並以「單側」聽覺突然喪失為主要症狀,突發性耳聾通常是發生在清晨,過去在3C尚未普及的年代,滴答作響的鬧鐘,常成為發現突發性耳聾的指標物品,現在大多是早起後,感覺到耳鳴、耳朵悶塞,使用耳機才發現單耳聽不見。須符合「333」條件力博宏說,大多數民眾不太知道什麼是「突發性耳聾」,多以為只是單純的耳鳴,導致延誤就醫時機,突發性耳聾必須符合「333」條件,3天內發生症狀、連續出現3個頻率、檢查後聽損達到30分貝以上,部分的患者則會合併出現「眩暈」的症狀,若是出現眩暈症狀,治療效果大多不佳。血管引起聽損是中風力博宏表示,過去談及突發性耳聾,常會稱其為「耳中風」,屬於血管型阻塞導致的聽損問題,但近年不再稱為突發性耳聾。界定突發性耳聾以病毒引起為主,血管引起的聽損就是單純的中風,發生在耳朵的部位,避免民眾被誤導以為耳中風是腦中風引起的疾病。既然是病毒引起的突發性耳聾,力博宏指出,除了增強免疫力外,並沒有太多可以預防的方式,想要避免突發性耳聾的發生,平時要有正常的作息、均衡飲食、多運動,冬天要注意保暖,是最好的方式。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一旦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目前的治療方法以類固醇為主,力博宏表示,類固醇的治療效果也是「333」,也就是三分之一患者能完全恢復、三分之一患者恢復一半、三分之一患者完全喪失聽力,突發性耳聾與所有疾病一樣,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好。類固醇的投藥分為耳內注射、口服、點滴注射,通常住院做點滴注射效果佳,且住院期間也強迫患者休息,增強免疫力,除類固醇治療外,還可搭配高壓氧治療,只要及早治療,大多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
2020-12-2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女人保養關鍵在「這年紀」!吳明珠教你:把握「3抗老關鍵」鎖住腎氣,做對就不怕更年期
女人養好腎, 安度更年期更年期不可怕,在中醫理論來說,就是因為先天腎氣衰退所造成,而形成的腎虛不同的情況的體質反應,如火熱、痰濕、寒毒、血瘀、氣瘀等等,所以才會有諸多症狀出現。運用中醫的調理,其實是希望讓自己的更年期過的更好,不必忍受不舒服的過程,也能迎來美好的更年期喔。腎對於人的成長非常重要,《黃帝內經》當中的《素問・上古天真論》把女人從小到老,依天地循環升起降落,寫在經文之中,每一個年歲都有其成長重點,而腎是主導方,由此可見,腎對人的一生多麼重要。「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脈衝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墜。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文中所到的「天癸」是一種腎所產生的真精,能夠生育後代,但當沒用上時,就會排出來,就是每個月的月經,而到了七七,四十九歲的階段時,天癸竭,也就進入更年期。每七年,女人的生理會起大變化,七歲時,女孩的腎精轉成腎氣,開始啟動,所以,小女孩都會在六歲開始換牙,比男生換得早,同時頭髮也會開始變長變黑,這都是因為腎開始啟動。這時候要注意孩子的發展狀況,養好腎氣,才會有好的開始,腎氣足,女孩就能變成漂亮女人。二七是十四歲的女孩變少女,這時候體內開始雌激素的滋養,生理和心理開始有了變化,任脈及太沖派也開始運行,也就朝向女人前進,也就是月經。女人月事是非常重要階段,但二七是剛開始運行,腎經所產生的腎氣,帶領著經脈去運行轉變,胸部會開始發育,身體會出現陰性特質,這時候補腎很重要,助一臂之力,可以讓女孩長得更美更好。不過,這個階段正在打底,建立孕育根基,未成熟的個體不適合生育與性生活,早期的婦女習慣早婚,在未成熟時去生小孩,讓腎超支工作,容易埋下病根。三七,二十一歲的女人,生理發育達極限,腎精平均分在到身體各個部位,這時候的女人,身體內外都會呈現最佳狀況,觀察二十多歲的女孩,皮膚緊實、胸挺屁股翹,臉色紅潤,唇紅齒白,髮長黑亮等。這時候女孩不化妝都漂亮,不說話都能吸引男人多看一眼。這個時候的女人,最適合生養下一代,當女人開始有月經後,要好好的保養,尤其是每次月經的前後,做好補腎調理,避免喝冰水及傷腎行徑,最後受惠的還是自己。做好月經前後的保養調理,可讓自己變美變漂亮,受孕容易,懷孕時期也輕鬆,最重要的是,更年期會來得更晚,保存更久的青春年限。四七階段的女人,處於最成熟階段,停止長高換牙,所有的腎氣會進到身體的各個階段,這時候體力最佳,腦袋最清楚,反應最靈敏,膽識與自信心也最強大,很多女人的事業開始走高峰,都會在這個階段。五七、六七的階段,女人開始走下坡,也就是大約從三十五歲開始,到四十九歲前,這時候若能把胃經和大腸調理好,就能留住青春,衰老不會出現在臉上。不過,這段時間,正是許多女人為了工作、丈夫、小孩多頭蠟燭燒的勞累階段,若是沒有好好養護,就會老得更快,傷得更重。哪些狀況的出現代表正在邁向衰老狀態呢?掉頭髮、臉上長皺紋、斑點、白髮、肥胖、腳無力、胸變小,皮膚變差又變黑等等。這些症狀都在告訴女人,你的腎氣一直在流失。特別是喜歡吃冰,或喝了太多冷飲及糖水,使得身上的經絡運行受到影響,加上腎氣不足,經絡只好停擺,例如便祕是很多女人年紀大都有的毛病,依中醫看法,這就是腎虛讓陽明大腸經停止運行,所造成的毛病。中醫認為這些階段都是息息相關的,一個環節影響下一個環節,有前因才有後果,所以,家裡有女兒的,一定要從小帶著她好好養腎,好好度過每個七的階段,就能養出一個如花般美麗的女兒。七七是四十九歲,是開始閉經,也就是停經的時間,這個時候因為腎精不足,漸漸無法把元氣升華到身體各個部位,產生天癸。腎精愈來愈少,月經就從每個月一次,開始亂經,三個月一次,甚至是半年來一次,到最後終於停止,這是合乎人體的自然現象。而更年期就是指這個期間不舒服的種種狀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四十九歲)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中醫認為天癸是指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功能等,以維持婦女月經和胎孕所必需的物質。主要來源於腎精,並受後天水穀精微(飲食營養)的滋養。更年期後腎氣衰弱,腎精不能充盈衝任二脈,會導致衝任失調,身體出現陰陽失衡,進而使臟腑功能不和,所以會發生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烘熱、汗出、臉潮紅等症狀。可以透過中醫的調理衝任,除了能使失序的臟腑功能重新達到平衡,讓更年期的不適獲得有效緩解外,更能獲得好的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女人就該好好運用更年期過後的自己,畢竟擺脫懷孕生子,哺乳的壓力負擔,是時候為自己而活了,只要懂得這一點,女人在度過更年期後,會活得比男人還久。走路走大步,動出好腎拉筋《黃帝內經》提到:「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意思是說,拉筋能使骨頭復原歸位、筋脈柔軟,氣血自然流暢;筋絡每長一寸,壽命就會延長十年。由此可見,拉筋對身體保健非常的好,而養腎的拉筋方,簡單又易做,只要天天去執行一定能夠感受到拉筋的好處。作法:1.找一處平地坐下,雙腿伸直後,左右分開,依自己身體的狀態去調整距離。2.坐定後腳尖上勾,身體向前,雙手去抓腳趾,身體再慢慢向下壓。3.停留10 ∼ 30秒後,慢慢起身放鬆。休息10秒,再進行一次。4.拉筋過程呼吸不要停,要持續的呼吸,可以用腹式呼吸更佳。次數:每週3次以上,每次約12次。注意:身體下壓時,應可應受到腿部內後側的腎經、膀胱經的痠痛感,每個人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天天練習,可以感覺到筋愈軟彎得愈下去,腎經也就更強勁。說明:大腿內側的筋絡走的是肝、腎、膀胱經,腎藏精,先天之本,精髓之源,腎強陽氣足,則精力旺盛,健康延壽。大步走人在四十歲之後,肌力不停的減退,尤其是到了六十歲的老人,肌力下降得更快,因此,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所以,年紀愈大就愈要運動;而腎經起點在腳底,經過小腿大腿,這就表示,保養腎經就愈要動,所以走路是非常好的運動。走路,若再加上大步走,把步伐跨得比平常走路還要大,可以鍛練肌肉的力量,還能利用跨步時,去拉到腿後面的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經絡通暢時,身體的毒及廢物都能及時排出,就能維持身體乾淨運作。尤其現在上班族,一天坐下來八個小時,最好常常利用大步走的方式,來拉拉腿部經絡,活化下半身的血液循環。作法:大步走,步伐比走路時大,也比較快一些,每天持續走30分鐘,等於天天拉筋半小時。注意:步伐順暢、腿後有拉筋感覺即可,勿影響行走,避免跌倒或步伐過大,反而拉傷筋骨。敲帶脈帶脈位在腰部,就是跟肚臍平行圍繞腰部一圈,繫腰帶的地方,故名「帶脈」。這是人體唯一一條橫向的經脈,彷彿是用來把所有經脈繫在一起。所以,一旦出現上下的氣流不順、阻塞時,就會積在帶脈,這時候腰會變粗,小腹會變大。天天敲帶脈,可以通暢經絡,使上下的氣流得以順暢流通,當全身經絡打通時,毛病就不見,就連肥胖的鮪魚肚,天天敲,也能敲出小蠻腰。作法:手握拳頭,敲打或揉按帶脈,從肋骨下方區間開始,到肚臍下方周邊,再延伸至腰部二側,天天持續敲打,至少三百下。注意:敲打力道以自身的耐痛力可接受為主,以不受傷為最佳原則。書籍介紹吳明珠教你養好腎,不畏更年期:髮量豐盈、皮膚細嫩、性福滿意、好眠好脾氣,60歲就像40歲!作者:吳明珠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吳明珠醫師學歷:台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結業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中醫師特考及格經歷: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長青中醫醫院中醫師聯合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台北市立婦幼醫院特約中醫師文化大學中醫講座講師育兒生活中醫顧問嬰兒與母親中醫顧問現任: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榮譽理事長世界中醫藥學會經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出版作品:《吳明珠教你養好脾,35歲就像25歲》《吳明珠教你養好肝》《吳明珠教你養好肺》延伸閱讀: 每天空腹12小時,不易老!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9招私房抗衰老秘訣
-
2020-12-25 新聞.健康知識+
冬天也會火氣大? 常吃薑母鴨、羊肉爐小心補過頭!醫警告「5種人」要忌口
立冬過了,天氣變冷,不少人早出晚歸,進而在寒冷的來碗薑母鴨或是羊肉爐,補補身子,不過怎麼一覺醒來,嘴巴裡破了好幾個洞,有時還有口腔異味,是火氣大嗎?但是天氣這麼冷,怎麼會 火氣大呢? 冬天也會火氣大 未適當調理反傷陰、傷氣 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夏天是很容易火氣大的季節,但是冬天同樣也會有火氣大的現象。因為天氣冷、環境乾燥,乾冷時人體更需要大量水分、陰液的補充,此時若未能做適當的調理,反而容易有些傷陰、傷氣的現象,例如過度的補陽,就是其中之一。尤其現代人過度的夜生活,很容易耗傷陰氣,導致 陰氣、陰液虛損虧解,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口乾、嘴破、排便不順等,即是一般人常見、常說的「火氣大」現象;若又加上大量不適當的進補,補藥過度蘊助陽氣,就會使陰氣更為虛損、更容易虧解,身體更加不舒服。 冬天火氣大分3種型態 治療因症不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冬天火氣大,可分成三種 形態:●第1型:胃火痰熱有些人覺得冬天要進補,但進補的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燥熱的食材,過度進補的話,許多燥熱的食物囤積在腸胃裡,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又常在夜間進補,使食物積滯不消。久積不消的結果,便出現化燥化熱現象,進而出現口臭、口氣重、口 乾、嘴破、便祕等症狀,也很容易長出膿皰型的痘痘;這類患者會一直想喝水,但一直無法解渴。●第2型:肝鬱化火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常情緒緊張、又常熬夜,造成肝鬱化火現象,容易口乾舌燥、口氣重,但卻不會想要喝水,很容易出現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輕微耳鳴、頭暈、頭痛,容易 長粉刺、青春痘;女性則容易月經不調、經期紊亂。 ●第3型:氣血不足冬天是養腎補腎的時節,有些人先天體質比較弱,因為冬天的契機循環原本就比較衰弱,氣血虛弱的結果,在陰陽相生的觀念上,陰液推動及陽氣溫煦現象會受影響,造成陽不生陰的現象,容易導致陰液無法在體內充分運輸。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癢、臉色白、嘴唇乾,容易失眠、多夢、頭暈,有時自己覺得身體燥熱、卻手腳四肢冰冷;女性同樣容易月經週期不調,經血變得暗沈且量少。黃中瑀表示,冬天一樣會火氣大,在治療改善上,依火氣大的形態不同,會有不同的改善藥方。黃中瑀分享,例如胃火痰熱者,可用黃連解毒湯或溫膽湯加減,來進行調理;肝鬱化火者,要疏肝、瀉火,最簡單的藥方是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等;氣血不足的人,則要氣血涼補,可用八珍湯、歸脾湯加減等來調理。 愈補火氣愈大 進補前先確認體質 國人一直有補冬的觀念,尤其是生活忙碌壓力大、身體比較虛弱,或常感冒、身體不舒服者,愈喜歡進補。但黃中瑀強調,不論是藥燉排骨、薑母鴨、羊肉爐等,或是其他補品,用的幾乎都是燥熱食材,尤其薑屬於熱性食材,雖然能夠使身體溫暖,卻也容易使人虛火上升,導致更加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這種補過頭的現象,反而容易使人體氣滯氣壅,甚至引起頭痛頭暈等。所以,補冬要適合每個人的體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小心愈補火氣愈大;最好先排除胃火痰熱、肝鬱化火、氣血不足等三種火氣大的形態之後,再考慮要不要進補,通常這三類火氣大者,進補是要另外設計的。 腸胃弱、外感的人 不適合進補有些人在吃完補品後不久,就開始覺得頭痛、頭暈,這時老一輩的人常會說是「補得太熱 了」,雖然過幾天就會好的多,但還是不舒服了 好幾天,尤其是有輕微感冒的人,這就是氣血壅滯的結果。通常愈是虛弱的人,愈覺得自己應該補一補,冬天氣溫下降,很容易有外感,有時輕微外感而不自知,只覺得冷、虛弱等,此時若再吃薑母鴨等補品,很容易引起氣血壅滯、火氣大等,不但使感冒變得更嚴重,還加上頭痛等各種不適症狀,讓人更不舒服。此外,也有不少吃補吃到拉肚子的人,因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的食材,所以很多人並不適合,常吃完後身體的火氣更大,黃中瑀提及,對於腸胃較弱的人來說,吃太多不容易消化,很容易腹脹或拉肚子,甚至還有人吃完補品隔天就發燒,這都是因為火氣太大的關係。延伸閱讀: 吃火鍋配酒竟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老是嘴破,小心是免疫力出問題! 避免口腔潰瘍變成癌,2週內未見好轉快就醫
-
2020-12-21 科別.耳鼻喉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耳鳴未必是耳朵的問題,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失眠分3大型態 別單靠安眠藥,睡眠日記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20 科別.耳鼻喉
連熬二天夜趕年終報告 40餘歲男差點喪失聽力
40多歲的上班族阿凱(化名)近期為了趕年終報告,連續熬夜兩天,日前終於可以好好睡一場覺,不料一起床,右耳幾乎沒聽力,原以為只是耳鳴,經過半天聽力依舊未恢復,就診才發現是「突發性耳聾」,幸即時發現住院治療,才挽回聽力。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秋冬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季節,突發性耳聾屬於一種病毒感染,該病毒類似帶狀皰疹病毒,長期潛伏在聽覺神經內,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發生,近期臨床上突發性耳聾的患者,大約增加二到三成。力博宏表示,突發性耳聾大多發生在60歲以上的長者,好發率是10到20歲年輕族群的10倍,並以「單側」聽覺突然喪失為主要症狀,突發性耳聾通常是發生在清晨,過去在3C尚未普及的年代,滴答作響的鬧鐘,常成為發現突發性耳聾的指標物品,現在大多是早起後,感覺到耳鳴、耳朵悶,使用耳機才發現單耳聽不見。力博宏表示,大多數民眾不太知道什麼是「突發性耳聾」,多以為只是單純的耳鳴,導致延誤就醫時機,突發性耳鳴必須符合「333」條件,3天內發生症狀、連續出現3個頻率、檢查後聽損達到30分貝以上,部分的患者則會合併出現「眩暈」的症狀,若是出現眩暈症狀,治療效果大多不佳。力博宏表示,過去談及突發性耳聾,常會稱其為「耳中風」,屬於血管型阻塞,導致的聽損問題,但近年不再把血管型成為突發性耳聾,談到突發性耳聾仍以病毒引起為主,血管引起的就是單純的中風,發生在耳朵的部位,不然,大多的民眾會以為耳中風是腦中風引起的疾病,較容易被誤導。因此,既然是病毒引起的突發性耳聾,除了增加強免疫力以外,沒有太多可以預防的方式,曾被問及是否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作為預防,力博宏表示,並未有相關的研究顯示有效果,主要是僅針對潛伏在聽覺神經中的病毒做一測試「太難做研究了」。他說,想要避免突發性耳聾的發生,除了提高警覺,平時就是要有正常的作息、飲食、多運動,秋冬注意保暖,是最好的方式。一旦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目前的方法以投以類固醇為主,力博宏表示,類固醇的效果也是「333」,三分之一能完全恢復、三分之一恢復一半、三分之一完全喪失聽力,突發性耳聾與所有疾病一樣,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好。類固醇的投藥分為耳內注射、口服、點滴注射,通常住院做點滴注射效果佳,且住院期間也強迫患者休息,增加免疫力,除了類固醇外還可配合高壓氧做一治療,只要及早治療大多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
2020-12-16 科別.耳鼻喉
又地震了嗎?三種疾病引起暈眩要掛急診查明
一早起床天旋地轉,又地震了嗎?近日不少民眾,特別是女性,起床後感到暈眩,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今天表示,腦中風前兆、梅尼爾氏症、耳石症都可能引起暈眩,應掛急診檢查,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起床後,暈眩時間在一分鐘內,一天之間因變換姿勢感到天旋地轉,很可能是俗稱的耳石症,又稱作「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作祟;許嘉方說,掌管內耳前庭平衡的耳石成分是碳酸鈣顆粒,每顆約20至30微米,都在楕圓囊裡,不知何種原故脫落,掉進半規管,就產生短暫暈眩症狀,症狀持續數周到好幾個月。員林農工校長林玉芬因耳石症而頭暈,不得不請假休養。許嘉方表示,耳石症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臨床醫學觀察,耳石症女性病人略多於男性,目前沒足夠研究數據解釋為何中高齡女性容易耳石脫落,有人推測與老化有關,也有人認為頭部以前受過傷,導致耳石容易脫落。耳石症約占暈眩症病人的1/3,可接受耳石復位術治癒,有些人因「姿勢對了」幸運地耳石症回歸原位,不藥而癒。另外兩種容易引起暈眩的疾病分別是腦中風、梅尼爾氏症。腦血管即將栓塞或爆裂的位置如果在小腦與腦幹之間,極可能引發暈眩,暈的時間較久,無論躺著坐著站著都頭暈;梅尼爾氏症的特徵是有一個耳朵出現耳鳴、悶悶的,不管身體擺什麼姿勢也都頭暈。民眾若感到一陣天旋地轉,最好掛急診求醫,檢查引起頭暈的原因,不要自己當醫師診斷,以免延誤治癒良機。
-
2020-12-14 科別.耳鼻喉
醫病天地/眩暈又手腳無力 36歲女腦瘤
一名36歲女子常眩暈,每回發作僅短短數分鐘,還合併動暈、右側聽力減退,醫師初步診斷為內耳的迷路炎。但就在等候回診做電腦斷層檢查過程中,女子逐漸出現右手腳無力、麻木、吞嚥困難、尿失禁,緊急檢查,才發現腦部右側顳葉腫瘤已壓迫腦室和腦幹。有眩暈的人不少,來襲時有如天旋地轉,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症狀,和頭暈的頭昏昏、頭重腳輕不一樣。常見的眩暈中,有一種是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常在姿勢變動時出現,有可能是耳石脫落或梅尼爾氏症等,暈眩時間可能從數分鐘到幾個小時,還常伴隨有耳鳴、聽力改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說,眩暈病人中,良性約占6到8成,又以耳石脫落症占大宗,原因多為內耳半規管的耳石脫落,可以藥物、耳石復位術治療。不過,眩暈有「良性」也有「惡性」。余育霖說,「惡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又稱「中樞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可能是腦部腫瘤、出血或梗塞的初期表現,症狀和良性極為相似,也可能為姿勢性眩暈,並合併聽力改變、耳鳴。余育霖說,患者不一定有四肢無力、共濟失調和非典型眼震等中樞神經病灶的證據。若是腦部腫瘤、腦出血,電腦斷層還偵測得出來,但初期的腦梗塞,則要靠核磁共振檢查。余育霖提醒,暈眩患者若初步治療效果不佳,或合併出現看到兩個影子、眼歪嘴斜、吞嚥困難、四肢無力或手腳麻木等症狀,就要懷疑是否有腦部病灶,建議趕快出就醫。
-
2020-12-13 科別.精神.身心
久坐不動、要求完美 自律神經易失調
案例故事:20歲的小花是一名國際舞者,年紀輕輕就是舞林常勝軍,卻在某次訓練中,因無法正常排汗昏倒。怪病纏身的小花徘徊醫院各科別,始終找不出病因,無法比賽的她變得自卑、無法社交,直到因緣際會做了自律神經檢查,確定是自律神經失調,經治療終於又回到最愛的舞台。女病患為男性兩倍,20至40歲女性常見。在台灣,像小花一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數目比想象中的更多,從臨床比例推估,國人恐六至七成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在高壓的社會中,彷彿成為文明病,其中,女性風險高出男性1.5至2倍,尤其集中在20至40歲的年輕女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提及,台灣30年前精神科門診患者以思覺失調症最多,15至20年前漸漸轉變成憂鬱症最多,近年焦慮症門診增加明顯。因為社會進步,小病求助精神科的民眾變多,但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是輕症,且多不會有劇烈健康危害,至今門診人數還是少數。自行運轉的神經,心跳、呼吸都歸它管。劉嘉逸解釋,自律神經屬於自行運轉的神經,不像手腳動作是可以掌控的。由自律神經管轄的包含心跳、呼吸及各內臟運作,即使睡眠中,心臟也會繼續跳、腸胃也會持續工作,不會因為睡著就停止呼吸,這都是自律神經的功勞。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就會讓原本可以自己動的內臟,如心臟、呼吸器官、腸胃、膀胱等失控。劉嘉逸表示,自律神經失調與內在體質最有關,自律神經敏感的人,即使沒有受到刺激也會出現心悸、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經問題,或頻尿、拉肚子、便祕等副交感神經問題。輕者耳鳴、心悸、腸躁;重者早衰、神智不清。劉嘉逸提醒,若民眾出現經常心悸、呼吸困難、失眠、頭痛、腸胃不適等,跑遍醫院也找不出原因,吃藥沒改善,就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劉嘉逸強調,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種疾病,更像是一種症候群,讓人產生「全組壞了了」的感覺,對全身各部位都有影響,不可輕忽。自律神經臨床症狀,輕度會有耳鳴、心悸、盜汗、暈眩、腸躁症;中度則可能出現聽力異常、內分泌失調、性機能退化或視力模糊;一旦進展到重度,不僅會有心臟肥大問題、更可能會有長期睡眠困難、早衰老化嚴重,神智不清、痴呆症等症狀。不愛運動者,自律神經缺乏訓練,不進則退。既然自律神經失調不容小覷,誰是高危險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說明,首先是久坐、無運動習慣者,自律神經缺訓練,不進則退;再者是抽菸喝酒者,據科學證據顯示,酒精及尼古丁會造成自律神經功能退化,還有失眠及心肺功能不佳者神經遭破壞,增加風險。張勳安解釋,自律神經就像警報系統,提醒身體需休息。但高壓族或完美主義者,為追求完美,無視身體警訊,也是自律神經失調高風險群;糖尿病患則是因神經系統常年泡在糖水中易病變。另外,自律神經失調與焦慮、思覺失調都與大腦某區域功能異常有關,因此彼此常伴隨出現。氣候變化引不適,可透過鍛鍊強化功能。張勳安也說,自律神經是為了讓生物面臨挑戰得以存活,演化過程中保留的救命工具,如野外遇到黑熊,自律神經能一秒啟動,讓心跳加速以利戰鬥或逃跑。天氣、氣壓、濕度變化,對人類而言都是挑戰,因此季節、溫度變化,不論是變熱排汗、轉涼血管收縮,自律神經頻繁啟動。近期天氣逐漸轉涼,自律神經失調高危險族群,因自律神經功能不佳,面對氣候變化更可能不適。張勳安強調,自律神經可透過鍛鍊,強化功能,民眾可透過泡湯、定期做有氧運動,訓練排汗及血管收縮,保持充足睡眠,就能讓今年冬天不再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易自律神經失調體質1. 個性容易緊張2. 工作壓力大3. 生活步調緊繃4. 長期睡眠品質不良者5. 糖尿病、更年期、憂鬱症、焦慮症、甲狀腺功能低下6. 完美主義者7. 休閒不足者資料來源/張勳安、劉嘉逸醫師製表/陳婕翎 ■聯合報
-
2020-12-02 科別.泌尿腎臟
如何避免腎衰退而洗腎?專家教你14個養腎、固腎方法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3期文∕郭岳潭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調查指出,國內有超過200萬慢性腎臟病患,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洗腎人口已突破7萬人大關;但自知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比例,卻僅有3.5%。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指出,根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統計,國人洗腎成長率平均每年約有5~6%,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已是世界第一。導致腎衰竭的原因許多疾病常會引起腎衰竭,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心血管疾病、腎絲球腎炎、急性腎衰竭,以及泌尿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當造成腎臟細胞損傷,無法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及水分時,就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的症狀,例如:肺水腫、呼吸喘、噁心、嘔吐、食慾差、皮膚癢、過度疲憊、嗜睡等,每個人的症狀表現可能不同。趙順榮強調,當腎功能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會出現尿毒症的症狀,就可能必須洗腎,利用血液透析機器及人工腎臟,將血液經由血液透析機器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以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12招西醫養腎1.控制血糖高血糖會損害血管,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是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危險因子;糖尿病也會增加患心臟病及腎衰竭的風險,糖尿病引起腎病變,已成為末期腎衰竭重要病因。早期糖尿病的介入治療,可大幅減少及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發生及惡化,建議控制血糖在安全範圍內,餐前血糖控制在90~130mg/dl,糖化血色素<7.0%,可以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若患有糖尿病,控制血糖建議藉由運動、飲食、藥物等三方面來著手,採用對糖尿病及腎臟有益的飲食,並遵從醫囑服用糖尿病藥物,有助減緩慢性腎臟疾病的進程。2.控制血壓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與腎臟病惡化密切相關,血壓較高會導致腎功能衰退速度加快,高血壓也是慢性腎衰竭最常見的併發症,而通常高血壓腎病變已是末期腎病最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腎臟可倚賴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以及抗尿鈉因子等荷爾蒙,維持血壓恆定,長期高血壓會使腎臟的血管結構發生硬化,進而使的腎功能惡化,高血壓也會隨著腎功能衰退而逐漸增加,而高血壓也早已被證實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理想的血壓應維持在130/80mmHg範圍內,有助於減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以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如果是高血壓病患,建議每天定期測量血壓,且勿擅自或隨意停止服用降血壓藥,因為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一定要由醫師決定是否可以停藥或減藥。3.控制血脂高血脂及異常血脂與慢性腎臟病相關,高血脂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行,且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而血脂異常是指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或二者合併,都是血管硬化的主因,而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合併高血脂症。根據研究發現,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偏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腎功能下降風險較大,且低密度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越高,腎功能下降速度也越快;相對來說,較高的高密度膽固醇會減少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理想血脂範圍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60mg/dl;若是高血脂症患者,控制目標為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55mg/dl、女性≧6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 mg/dl。4.控制尿酸高尿酸會直接傷害腎臟內的腎絲球及腎間質,造成腎功能下降,且高尿酸血症也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而進入末期腎衰竭需要洗腎的階段。由於血中尿酸大部分是由腎臟排出,一旦尿酸升高,在腎臟的濃度也會升高,容易產生尿酸結晶沉澱在泌尿道及腎臟,就會造成尿路阻塞,進而傷害腎臟的功能,理想的尿酸範圍為男性3.0~7.0mg/dl、女性2.5~6.5mg/dl。如果是高尿酸血症病患,降尿酸藥物治療的目標為血中尿酸長期控制在小於6.0 mg/dL;已有痛風結石患者,則應將血中尿酸值控制在5.0mg/dL以下。5.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也是腎臟功能惡化的獨立危險因子,罹患慢性腎臟病會增加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相當容易被忽略,也因此喪失治療的最好時機。根據許多大型研究調查結果,慢性腎臟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週邊血管疾病及中風等,而出現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末期腎衰竭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0~30倍。6.預防感染疾病 泌尿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都會影響腎功能。飲水過少、長時間憋尿,都容易把病菌帶入尿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等泌尿道感染,即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腎衰竭,也會加速傷害腎功能。 感染流行性感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當喉部、扁桃腺等受到鏈球菌感染時,也容易引起腎臟發炎,造成腎功能受損,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7.保持健康體重肥胖會造成腎臟血流增加、腎絲球超過濾,以及腎絲球高壓,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腎絲球濾過率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下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越高,即使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代謝症候群與慢性腎臟病發展有密切關係,擁有的代謝症候群因子越多,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越高。肥胖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的發生率,與增加慢性腎臟病死亡率;如果BMI≧24,或是男性腰圍大>90公分或女性腰圍>80公分,則會建議適當飲食控制及減重,因為減重會使血壓下降,也會降低蛋白尿,有益於慢性腎臟病的控制。8.定期運動定期運動有助保持健康體重,以及減輕壓力、焦慮,可以降低血壓,對腎臟有益,也是幫助控制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有效方法。建議每星期至少運動5天,中等至激烈程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舞蹈、跑步機等,每天累積達30分鐘以上,運動後心跳達到130下左右,能夠增進心肺功能的運動尤佳。對於老年人、體重過重、心臟疾病患者,或是平常缺乏運動的人,建議開始運動前,可以先到醫療院所接受醫師或專業人員評估及運動測試,才能選擇最安全又有效的運動方式。9.限制飲酒過量飲酒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也會造成肥胖,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長期酗酒更可能導致全身肌肉大量收縮,造成肌肉損傷,釋出大量的肌球蛋白至血液中,嚴重甚至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當肌球蛋白在腎小管沉積形成結晶,進而阻塞腎小管,最終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情況。每日的酒精攝取量應限制為20~40克,可以降低慢性腎臟病惡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10.避免吸菸吸菸是重要的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與較嚴重的蛋白尿及腎衰竭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男性增加2.4倍、女性增加2.9倍;也有研究發現,每天抽一包菸者比不抽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高出4倍,戒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則高3倍。吸菸會活化交感神經,導致血壓升高,破壞血管內膜細胞,增加腎臟血管阻力,減少流向腎臟的血液,加速腎功能惡化造成腎衰竭;且香菸含有多種重金屬物質,產生腎毒性的氧化壓力,導致腎臟血管收縮,就會造成腎臟損傷,戒菸可以減緩腎功能惡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11.限制鹽鈉攝取量腎臟是負責調節血壓,以及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的重要器官,飲食中的鹽分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分,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換算下來約是6克的鹽。除了控制鹽分的攝取外,日常飲食中也要減少食用鈉含量高的食品,例如:麵包、吐司、麥片、餅乾、零食、果凍、布丁、肉乾、火腿、香腸、臘肉、起司、泡菜、蔬果汁、罐頭食品。另外,番茄醬、沙拉醬等醬料,以及湯品也要注意。12.避免自行使用藥物避免未經醫師或藥師指示自行使用止痛藥、抗生素或來路不明的藥物,濫用藥物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害,尤其使用大劑量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會減少流向腎臟的血液量,從而損害腎臟,長期服用的結果,有可能會造成下肢水腫、腎臟急性衰竭。在大多數情況下,NSAID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會引起慢性腎臟病;若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NSAID,就可能加速病程進展,造成腎臟功能惡化得更快。另外,研究已證實,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會造成慢性腎臟病,並加速慢性腎臟病惡化為末期腎衰竭,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仍未知是否含有馬兜鈴酸,所以也不可以隨意使用。2招中醫固腎中醫師吳宛容指出,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中醫認為,腎臟與冬季相應,此時補養腎氣最為適宜。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就是保養腎臟,不讓陽氣外泄,西醫則認為,冬天天氣寒冷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減少腎臟的血流量,而且感冒病毒更容易感染腎臟,因此,冬天也要做好保暖。1.護足保腎吳宛容表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千萬不要將雙腳正對冷氣或電風扇,怕冷的人最好穿著襪子睡覺,以免受寒。建議每晚睡覺前,按揉腳掌正中凹陷的「湧泉穴」,有引火下行助眠、引氣血歸腎的作用,是護足保腎的重要方式。湧泉穴位置: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交點處,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之處。方法: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效果:可以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2.通便護腎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主管大小便的排出。吳宛容表示,一旦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悶脹,也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乏,噁心嘔吐;而腎氣虧虛,也會引起排便無力或大便稀溏,伴有腰酸膝軟,頭昏耳鳴。因此,保持大便暢通,也是護腎的法寶。 腎俞穴位置: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2指寬處。方法:把雙掌摩擦至熱後,將掌心貼於腎俞穴,如此反覆3~5分鐘;或是直接用手指慢慢按揉腎俞穴,直到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效果:按揉腎俞穴對治療腰膝酸軟及大便難解,都有不錯的效果。延伸閱讀: 全面守護腎功能 多吃蔬菜有益身體健康? 這5種深綠色蔬菜吃多小心患上腎結石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治療眩暈 4大特色醫療院所
林口長庚醫院減少耳石脫位復發 補充鈣及維生素D透過健保大數據分析國人就醫行為,林口長庚在許多疾病治療上,門診人數常位居第一,在眩暈治療也不例外。長庚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胡志宇認為,這應與分科精細有關,很少醫院將耳鼻喉部又細分為耳科、鼻科、喉科及頭頸腫瘤科等科系,耳科獨立出來,當然就更專業。健保大數據顯示,眩暈患者就診科別以家醫科、神經內科及耳鼻喉科為主,胡志宇說,近幾年門診收治眩暈患者時,問起為何掛耳科?答案幾乎一致:「在網路搜尋。」他指出,林口長庚將耳科獨立分科並成立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確實讓耳科更專業。許多眩暈患者至急診接受處置後,耳科醫師負責後續門診檢查及治療,給予適當衛教。 胡志宇表示,經詢問病史,是否耳鳴、聽力損失及偏頭痛,了解發作頻率及時間長短,加上患者對症狀描述,是否在床上翻身時眩暈,配合聽力及其他儀器檢查,可幫助病患釐清病因。但仍有一兩成眩暈患者找不到病因,必須轉介至心臟內科及神經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另外,林口長庚研究也發現耳石脫位與骨質疏鬆發生率呈正相關,適當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可減少復發機率。苗栗大千醫院老年人口多 天氣變化 患者更多根據健保署108年統計,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眩暈藥物使用量最多。大千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奕夫指出,眩暈幾乎每個年齡層都會發生,但其中以年長者占比較多,苗栗縣因老年人口多,眩暈就醫病患也相對提高,尤其天氣變化大時更明顯。發生眩暈的原因很多,其中以急性前庭神經炎症最常見,急診就醫時醫師通常會給予止暈或止吐針劑,休息一晚後大多可恢復良好。建議病人隔天再至門診追蹤,確認是否為單純的前庭神經發炎眩暈,並鼓勵病人多活動、盡量看遠方。根據統計,發生過眩暈的病人,大部分還會再發生,因此要多留意。第二種原因是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也稱為耳石症。另外還有民眾最擔心的腦中風,雖然眩暈型的腦中風不一定會有明顯單側手腳不能動的問題,但會讓病人走路不穩,合併口齒不清、疊影、手腳麻或無力,是需要緊急判斷處理的。面對病人暈眩狀況,醫師會先排除內科問題,像貧血、腎毒素高、血糖不穩等,然後依病況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由於眩暈的藥物有口乾舌燥、腦部鎮靜的副作用,因此服藥後在工作或開車時要多加留意。台北馬偕醫院預防耳石脫落 好好睡覺最重要在治療眩暈領域上,台北馬偕醫院執行耳石復位術居全國醫療院所之冠,這其來有自,因為現任馬偕聽語學系系主任、馬偕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正是台灣引進耳石復位術的第一人。林鴻清於1995年至1996年至英國鑽研耳疾及聽損,回台之後,積極推廣耳石復位術,迄今已有20多年,可說是徒孫滿天下。林鴻清說,耳石復位術屬門診處置,甚至還不算門診手術,每次僅約五至十分鐘,但實際操作卻有一定難度與技巧,一旦耳石復位,患者症狀立即改善。曾有一名二十幾歲女患者多年飽受眩暈之苦,到處就醫始終無法改善,在馬偕接受耳石復位術之後,症狀幾乎完全消失。她開心地說,以前眩暈纏身,持續用藥,總認為自己無法結婚生子,現在答應男友的求婚了。「並非每個眩暈患者都能被治癒。」林鴻清說,眩暈有許多成因,耳石脫落約占四成,仍有超過一半患者是因其他疾病而天旋地轉。如何避免耳石脫落?林鴻清說,「睡好就是預防方法」,這類耳疾好發於老年人、內耳疾病患者,及頭部曾遭撞擊者。誘發因子則是熬夜、火氣大、睡不好,由於耳石脫落復發機率高達三成,「睡個好覺最重要。」台中慈濟醫院當藥物治療無效 嘗試前庭復健運動健保署統計,108年眩暈運動治療及平衡訓練次數,以台中慈濟醫院最多。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滋圃表示,目前台中慈濟醫院針對慢性頭暈病人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有些病人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因此採取非藥物的「前庭復健運動」為主要治療方式。張滋圃說,醫學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7%的人有慢性頭暈的症狀,推估全台灣大約400萬人有慢性頭暈的困擾。慢性頭暈的成因很多,其中有大半與前庭系統的功能障礙有關,「前庭復健運動」就是針對前庭功能障礙所導致的頭暈而設計的復健運動。由醫師評估病人頭暈的原因,再由專業前庭復健治療師設計一套前庭復健運動練習計畫。張滋圃表示,「前庭復健運動」所做的動作就像一般體操,操作起來簡單,沒有什麼副作用,可以自己在家練習。但這個運動不像藥物可以馬上「藥到病除」,必須像復健一樣每天持之以恆,依照治療師設計的動作計畫重複練習,才能達到效果。張滋圃從美國習得這套「前庭復健運動」回國後,10年來已幫助不少藥物無法治療的病人解除眩暈困擾,也持續推廣這個簡單、有效、沒有副作用的復健運動。他希望讓更多受眩暈困擾的病人,能夠改善症狀,恢復正常生活。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眩暈患者175萬人 女性為男性兩倍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畫面扭曲,瞬間找不到平衡,嘔吐感隨之襲來。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達175萬餘人。多數眩暈雖然不會致命,發作起來卻讓人極度不適且困擾。「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本期探討眩暈的原因與民眾就醫狀況,讓您找對方法,即時解決天旋地轉的危機。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集中在60歲到69歲,50歲到59歲次之,女性患者的人數遠高於男性,約是男性患者的近2倍。患者隨年紀增加,60~69歲最多。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眩暈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可粗分為兩種,最常見以周邊型眩暈為主,如前庭神經發炎、耳石脫落或耳朵結構異常、梅尼爾氏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眩暈;另一種為中樞型眩暈,如腦中風、腦瘤等因素引起。上述疾病多會因為年紀的增長,罹病機率隨之增加,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集中在60歲到69歲在預料之中。不過有更多的眩暈是不明原因造成,藝人江蕙長期飽受眩暈所苦,據悉,每當壓力襲來,江蕙的眩暈症狀就會出現。李伯璋表示,從數據來看,女性被診斷眩暈的比率,遠高過於男性,多數的女性自我要求較高,較容易緊張、給予自身壓力,恐因此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增加眩暈出現的機率。容易反覆發作,嚴重時需立刻就醫。李伯璋表示,眩暈與一般的暈是截然不同的症狀,眩暈屬於「天旋地轉」的暈,瞬間出現可能讓人連站都站不穩,同時會出現耳鳴、惡心嘔吐、臉色發白等情況,每次發作可以是幾秒到幾天,嚴重的患者必須及時就醫,投以止暈藥等穩定症狀。一般的暈與眩暈最大的不同是,眩暈的患者即使發作時世界天旋地轉,意識仍舊清楚;一般的暈則會使意識模糊、昏沉想睡。造成一般頭暈的原因,如貧血、缺氧、低血糖、低血壓或女性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等。眩暈還有個特色是會「反覆發作」。民眾多選擇診所就醫,家醫、耳鼻喉科最大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眩暈門診件數,總計476萬多件,其中基層診所多達341萬多件,占整體的七成一,其次依序為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醫學中心。李伯璋表示,眩暈的症狀大多不會立即危害生命,但會非常不舒服,民眾多會選擇「就近就醫」,除非嚴重到嘔吐才可能到大醫院求診。進一步分析民眾就診科別,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診斷眩暈前10名就醫科別,以家醫科、耳鼻喉科為主,占比分別為21.8%、21.5%,再者為中醫科、內科、神經科。李伯璋表示,民眾對於暈的認知大多是不確定的,有些民眾會以為是感冒或是發燒引起,尋求家醫科或耳鼻喉科的幫助,這方向都是正確的。李伯璋表示,眩暈在臨床的診斷上,未能像心血管疾病這麼精確,需經過耳鼻喉科或是神經科一一確認是周邊型或中樞型眩暈,若排除上述兩類眩暈,就得懷疑是自律神經、免疫系統等疾病所致,也可能是一般的低血糖、低血壓引起。民眾要多留意,每次暈出現的情況、時間,才能逐步找出病因。任何一種暈,都應提高警覺,詳細記錄並就醫。眩暈的治療必須先找出疾病的原因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李伯璋表示,若是前庭神經發炎、嚴重暈到嘔吐才會使用藥物;耳石脫落等則是透過耳石復位術或平衡復健恢復症狀。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08年主診斷符合眩暈適應症並使用眩暈相關口服錠劑為478萬粒,相對應於175萬人被診斷為眩暈的人數,藥物平均一到二次就會見效。李伯璋提醒,無論任何一種暈都應提高警覺,他曾經與友人打球後,突然一陣暈,站不穩腳扭到,後續很留意症狀有沒有再出現。後來判斷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肌肉無力又有一點低血糖所致。李伯璋說,近期身邊有位同仁時常感到暈,常喊背部不舒服,進一步就診竟是骨癌,且還是肺癌轉移所致的疾病。他呼籲,民眾若是出現暈的症狀,應記錄情況與時間,以及是否為暫時性或持續性。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預防眩暈復發 耳鼻喉科醫師:減輕壓力、秋冬注意保暖
眩暈發作起來,嚴重時讓人根本下不了床,一步都走不穩,大暈狂吐,痛苦得不得了,輕微的也會讓人心煩意亂,工作、社交大受影響,恨不得能有神醫神藥,可以把症狀瞬間治好。可惜現實生活中,眩暈的治療並沒有那麼單純,因為其成因複雜,僅有部分人能快速見效,許多病人還是要耐心回診、服藥,更重要的是維持正常作息、減輕壓力,秋冬要注意保暖,才能減少復發機會。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楊庭華表示,引起眩暈的內耳疾患有多種成因。例如常見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石症)、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在治療方式上就各不相同。1. 耳石症施以耳石復位術,利用重力和姿勢變化,移出耳石。以耳石症為例,耳石器官與半規管處在相鄰的位置,半規管開口雖小,掉落的耳石還是可能會進入半規管,如果量多聚集成團,在特定角度的運動下,就會造成眩暈。耳石團可能隨日常活動震盪而漸漸散開,使眩暈症狀好轉,但若症狀持續就需要施行耳石復位術,在醫師引導下,利用重力和姿勢變化,讓耳石移出半規管,效果相當良好。楊庭華表示,部分病人可能一次見效,但多半需要重複數次,所以在門診施行外,也會給病人衛教單,回去在家人陪伴下做較為簡易及安全的復位法,通常兩周到一個月內症狀可消除。2. 前庭神經炎症狀嚴重常需臥床,需藥物控制與平衡復健運動。前庭神經炎是內耳性眩暈當中症狀最嚴重的。由於平衡神經功能嚴重異常,剛發生時病人的暈與嘔吐都十分強烈,多半躺在床上不能動,就醫時常常需要出動救護車。這樣的症狀可能持續數日方才漸漸改善,當下只能採用支持療法,病人盡量臥床休息減少動作,並以藥物減輕眩暈與嘔吐的發生。楊庭華表示,前庭神經炎的恢復主要依賴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種代償機制,包括視覺及本體感覺的協助。長期來說,多半能回復正常生活,但也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在動作中感覺到短暫的失衡或眩暈。平衡復健對於前庭神經炎的康復有很大助益,所以只要過了臥床期,就要趕快開始做平衡復健,這也能加快平衡的恢復。平衡復健要由簡而繁,由慢而快,不要操之過急,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除了基本的平衡復健體操之外,騎腳踏車、打球,都是很好的平衡復健活動。3. 梅尼爾氏症調適壓力、限制鹽分攝取、避免特定食物、改善作息。梅尼爾氏症約佔內耳性眩暈的一成,臨床表現為眩暈伴隨有聽力症狀,而且症狀常會隨時間波動。比如早上聽不清楚,耳鳴比較大聲,比較暈,但可能到下午又變好一些。梅尼爾氏症被認為與內耳的內淋巴水腫相關,治療亦有用利尿劑去消水腫的方式。病人若有壓力過大、焦慮、睡不好等問題,會惡化眩暈及聽力症狀,這時也可能需要抗焦慮的藥物。其他口服或耳內注射藥物的方式,可由醫師視病情適時給予治療。不過藥物只是治療的一環,楊庭華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壓力調適、限制鹽分攝取,及規律的睡眠作息。像護理人員作息不定,也是梅尼爾氏症好發族群。適當的食物選擇可能也有幫助,有些病人少吃乳製品或發酵食品會減少發作的機會,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食物限制,原則上發現有吃了會暈的食物,就盡量不要再吃。楊庭華表示,梅尼爾氏症的病人基本上很敏感,要避免壓力,情緒緊張、心情低落。他舉例有位商務人士病患,飽受梅尼爾氏症反覆發作之苦多年,結果搬去中南部務農後就不藥而癒。氣候改變也是好發因子,冷天睡覺要保暖裸露在外的頭部,可以開暖氣,能減少眩暈發作的機會。4. 其他原因的眩暈心血管問題或藥物影響。曾參與推動北榮開設眩暈聯合門診的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永煬表示,引發頭暈或眩暈的原因很多、需依症狀發生過程及相關身體病徵仔細評估,才能有正確的診斷。除了耳科或周邊神經的問題,也可能來自中樞神經方面的疾病,例如暫時性腦缺血發作、腦幹或小腦中風、前庭型偏頭痛、癲癇性眩暈 、多發性硬化症、頭頸部動脈剝離等等。有些頭暈或眩暈與心臟血管問題有關,例如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甚至主動脈剝離等。另外,很多藥物也會使某些患者感到頭暈不適,包括心血管藥物、神經科藥物、身心科藥物、抗癌藥物,甚至治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也有可能。林永煬提醒,只要感受到跟以往很不一樣的平衡感失調、頭暈的感覺、暈眩,都要仔細檢查,不要輕忽。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看似輕微眩暈卻是中風徵兆!醫師提醒做好一事很重要
「眩暈」、「頭暈」傻傻分不清?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鴻清解釋,一般頭暈只會感受到頭重腳輕、頭腦不清,但眩暈一發作,患者強烈感受到四周景物都在移動,出現好像是地板浮起或天花板塌陷的感受。林鴻清提醒,通常周邊型眩暈來勢洶洶,中樞型眩暈症狀雖輕,卻可能是致命腦中風警訊。周邊型暈眩與內耳有關,一旦發作來勢洶洶。林鴻清說明,眩暈成因可分為「周邊型暈眩」及「中樞型暈眩」。造成周邊型眩暈的原因,主要是內耳及前庭相關問題。因「耳石脫落症」造成的眩暈尤其常見,因頭部受撞擊,如車禍後耳石脫落,一動就會天旋地轉,此類眩暈短暫卻重複發作,誘發時機多在起床或轉頭時。另外,耳部前庭神經發炎、梅尼爾氏症同是引起周邊型眩暈的原因。林鴻清說,前者通常伴隨呼吸道感染,火氣大、睡眠不足或壓力大者是高危險群,造成的眩暈會持續好幾天,隨時間漸漸緩和;後者引發的眩暈最兇猛,每次發作約半小時,一定會暈到嘔吐,逼著患者跑急診。中樞型眩暈看似輕微,卻是中風前兆。眩暈有時是中風前兆,因為眩暈症狀可能是內耳的部分微血管阻塞所造成,一旦出現這類眩暈,意味著人體的血管已出現問題,若未及時就醫改善,體內中大型血管也可能漸漸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反應,甚至演變成中風。林鴻清表示,中樞型眩暈屬於由腦幹或是小腦中風所引起,中老年族群且有三高或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是高危險族,發作時可能會持續多天走路不穩,屬於中風徵兆,不容小覷。中樞型眩暈發生比例較周邊型眩暈低,卻遠比周邊型眩暈危險,應盡速就醫。伴隨耳鳴或突然聽力下降,需提高警覺。嚴重中樞型眩暈者可能是腦幹血管出問題,影響生命中樞運作,一旦心跳、呼吸等失去控制,就會送命。一般而言,中樞型眩暈天旋地轉較輕微,眩暈造成的惡心嘔吐,也可能被誤認是腸胃炎。林鴻清提醒,眩暈症狀有時會伴隨耳鳴或突然聽力下降,有類似症狀就要提高警覺。隨時擔心「大怒神」般的天旋地轉突然降臨,誰也不開心。基隆長庚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楊濟匡說,想預防最常見的周邊型眩暈,可從改善睡眠不足著手,透過規律運動,讓睡眠品質變好。均衡飲食也能改善疲勞,飲食力求清淡,避免太鹹,減少耳類淋巴管不平衡機會。發作期勿喝茶與咖啡,咖啡因會影響睡眠、誘發眩暈。楊濟匡提醒,由於咖啡因會影響睡眠,進而誘發眩暈,建議眩暈發作期間一到兩周不要喝茶類或咖啡。受眩暈所苦的民眾千萬別硬撐,有症狀就應就診,避免大發作而天旋地轉,藥物在血中應達到穩定濃度才會有作用,若不斷嘔吐,即使立刻就醫服用口服藥,效果恐有限。拒絕中樞型眩暈找上門,除藉由健康生活型態、規律服藥控制三高,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強調,補充白開水很重要,門診許多患者的水分攝取來源中,白開水竟不到1000c.c.。許多人喜歡以茶、咖啡取代白開水,但這兩種飲品利尿,無法完全調控水分。服用降血壓藥患者,轉換姿勢務必慢慢來。鍾伯欣觀察,患者一暈就會不愛吃降血壓藥,反而造成血壓控制不佳。另外,他發現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個性較急躁,患者時常因心情起伏劇烈,動作太快,如迅速起床或快速由坐姿改為站姿,可能增加姿勢性低血壓機會。患者血壓是靠藥物調控,無法像一般人在變換姿勢時,能及時調整血壓。鍾伯欣提醒,服用降血壓藥的三高患者應注意「姿勢」,學習放慢步調,避免快速改變姿勢,就可以有效改善頭暈。遇到急性眩暈發作,應盡快找個安全的平面橫躺下來,身體盡量不要移動,如果出現「顏面失調、口齒不清、手腳麻木無力」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並配合醫師的指示積極治療。
-
2020-11-28 科別.腦部.神經
30年來他靠小樹枝「戳鼻孔」才能打噴嚏...原因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64歲游姓男子30多年來飽受胸悶、呼吸不順之苦,更慘的是無法打噴嚏,多次就醫仍無法改善,只好採「手動式」暢通呼吸道,每隔3到4小時拿小樹枝刺激鼻腔打噴嚏,常因此造成鼻腔流血、發炎,苦不堪言;男子上個月向台中林新醫院求診,醫師查出是頸椎椎間盤嚴重突出壓迫脊髓神經所致,經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才讓他能暢快呼吸。林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邵國寧說,患者上個月求診時,主訴胸悶、呼吸不順、無法打噴嚏,也出現雙手麻木、頸部僵硬、肩膀疼痛等問題,研判患者年輕時專職粗重的工作,致脊髓神經受壓迫所致,經檢查發現患者第3到6節頸椎椎間盤嚴重突出,壓迫脊髓神經,才會併發胸悶、呼吸不順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游姓病患說,他在本月初接受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不到2周,呼吸不順的情況獲緩解,原本雙手麻木、肩頸僵硬問題也消失了,現在呼吸道通暢了,暢通呼吸道的小樹枝也派不上用場了。邵國寧表示,頸椎椎間盤凸出壓迫脊髓神經的患者,臨床症狀主要以頸痛、手麻、無力等神經壓迫症狀為主,其中有20%可能會伴隨頭昏、耳鳴、胸悶、消化不良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像游姓病患主訴胸悶、呼吸不順相當少見。邵國寧提醒,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自律神經失調已是文明人常見病症,如發現頸肩疼痛、手腳麻木無力、伴隨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就醫檢查找出病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恢復良好生活品質。
-
2020-11-28 新聞.科普好健康
咳嗽造成頭痛錯覺 當心是「腦部病變」!
● 「咳嗽頭痛」好發於男性、偏頭痛、腦瘤患者● 咳嗽愈大力,頭痛愈嚴重,像頭顱要炸開了● 台灣16%咳嗽頭痛患者有腦部病灶在門診中,常遇到咳嗽的患者,大多會抱怨已經咳到胸悶、胸痛與喉嚨痛,嚴重影響生活。但有一部分的人卻是在「喀」一聲後,頭頂或頭顱深處會出現劇痛,有時會擴展到頭顱前方或兩側眼眶,大約會持續數秒到數分鐘,嚴重的甚至數小時,每咳一下,頭就再抽痛一下,咳嗽愈大力,頭痛愈嚴重,彷彿頭顱要炸開了,這其實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診斷「咳嗽頭痛(cough headache)」。咳嗽造成頭痛錯覺咳嗽頭痛跟顱內壓突然上升以及咽喉部位的咽神經叢反射有關,如果患者腦膜上的痛覺受器處於敏感狀態,咳嗽時顱內壓突然上升,就會拉扯腦膜,誘發頭痛。當快速氣流通過咽喉時,擴張口咽部位的黏膜及咽縮肌,刺激咽神經叢,感覺訊息經由迷走神經及舌咽神經向上傳遞進入腦部,在通過窄窄的腦幹時,連帶地影響三叉神經,造成頭痛錯覺。慢性偏頭痛更易咳嗽頭痛咳嗽引起頭痛的狀況好發於男性、偏頭痛、腦部先天性發育異常或有腦瘤的患者。根據醫學研究,在台灣,16%的咳嗽頭痛患者,其實有腦部病灶,其中22%是先天性腦部發育異常如Chiari畸形(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也就是頭顱後方容量過小,導致小腦及腦幹擠在一起,向下壓迫到頸部脊髓,患者會在咳嗽頭痛時,出現肢體無力及麻木。一般來說,倘若患者有慢性偏頭痛,更容易在咳嗽時出現頭痛,因為腦膜上的痛覺受器一直保持在敏感狀態,因此,兩者頭痛發作位置會很類似;但是,咳嗽頭痛發作很少引發偏頭痛,也鮮少在頭痛發作後,出現眩暈或耳鳴。另外,如果患者常常低頭操作3C產品,導致後頸部的肌肉僵硬,也會在咳嗽時,因為頸部肌肉收縮用力,在後頸部出現疼痛,看起來很像是後方頭痛。先檢查是否腦部病變診治咳嗽頭痛時,會先設法檢查患者是否有腦部病變,倘若沒有,則會建議口服止痛藥,進行症狀治療;若有偏頭痛者,則要好好治療偏頭痛,避免發作。其實,還是要找出造成咳嗽的原因,例如鼻竇炎、氣管炎、咽喉炎或肺炎,加以治療,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2020-11-27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自費吃骨鬆藥 未料引發過敏
戰戰兢兢打開健檢報告,脊椎骨密(BMD)T-score值為「-2.5」,已達骨質疏鬆標準,真讓人難過。雖然每日努力健走,仍無法擺脫更年期婦女骨鬆的夢魘。脊椎骨密值為「-2.5」5年前,當骨密度測得T值小於「-1」時,醫師就提醒我要注意營養、補充鈣質、規律運動與曬太陽,但沒有切實執行。殊不知骨質正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才幾年就已到達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T-score值「-2.5」了。醫師建議每周一次自費口服雙磷酸鹽骨鬆藥,希望可以減緩骨質流失。全身痠痛 惡心想吐首次服藥後竟全身痠痛,有發燒畏寒現象,渾身不舒服,在床上躺了一天,隔天還覺得很疲倦;第二周眼睛開始紅腫;第三周左眉骨沿著前額一路痛到頭頂,必須冰敷緩解,左眼球轉動時瞳孔會陷入眼白,看眼科點藥水也無效,且有惡心、嘔吐和耳鳴的症狀。掛門診陳述近況,主治醫師刪除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自費藥,並表示下次回診將藥物過敏情形加註健保卡上。後來到附近診所施打抗過敏的藥劑,診所醫師提醒,病況若無起色,一定要回醫院風濕免疫科接受診治。衍生副作用吃足苦頭打針、吃藥從未過敏的我,因為服用骨鬆藥物,衍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而吃足苦頭,不僅眼睛、耳朵受到影響,停藥後隔周還眩暈發作,半夜緊急赴醫院吊點滴。藥物過敏輕則皮膚紅腫、發癢、起疹子及嘴唇腫脹,嚴重的話也可能危及生命。經過這次的教訓,就診時一定先告知醫師自己對哪一種藥物過敏,還將藥品名稱註記於健保IC卡,或是利用藥物過敏紀錄卡,連同健保卡隨身攜帶,提醒醫師避免再次處方相同的藥物。領取藥品時,也主動向藥師詢問藥物的類別、作用及用法,再次確認是否有相同或類似曾造成過敏成分的藥劑,才能避免再次誤用而導致嚴重藥害發生,保障自身的安全。
-
2020-11-24 科別.心臟血管
心肌梗塞最大元凶不只是膽固醇!8種人有胸悶、胸痛快就醫
63歲的李太太,本身有體重過重及糖尿病問題,近日感覺胸口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跟自己的兒子、媳婦討論,以為是自己無意中招惹鬼神,所以被鬼壓床了!兒媳帶她進行檢康檢查,才發現婆婆竟差點就到鬼門關前報到了!原來,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李太太的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三高問題控制不佳 易造成冠心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說,有三高問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若長期控制不佳,且未能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因為冠狀動脈會因為長期膽固醇及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罹患冠心症 機率較一般人增2倍風險研究指出,糖尿病病友罹患冠心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倍以上風險,男性則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不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而錯失及早確診先機,積極預防和定期檢查相當重要。膽固醇過高會造成動脈硬化 8情況都屬高危險蔡聰聰進一步說明,千萬別以為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她特別提醒,近期日夜溫差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 蔡聰聰)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其實心臟不會痛! 胸痛、冒冷汗超過15分鐘要提高警覺 血管阻塞全身都遭殃! 出現5表現心肌梗塞隨時會發生...耳鳴、打嗝、嗜睡不尋常
-
2020-11-22 科別.耳鼻喉
四旬男暈眩耳鳴竟是「耳中風」 急採高壓氧治療
南投縣魏姓男子因近日容易暈眩,且覺得右耳悶脹、常耳鳴,上網查詢以為自己罹患梅尼爾氏症,未料就醫診出是「耳中風」突發性耳聾,所幸在黃金治療期內及時接受類固醇藥物及高壓氧治療才逐漸恢復,免於造成永久失聰的憾事。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該名魏姓患者年約40歲,最近老是頭暈,且覺得右耳悶悶的,像耳鳴的感覺,因為感到不適先是自行查詢,覺得應該是罹患梅尼爾氏症,所幸仍保持警覺到院就醫,經診斷發現是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而「耳中風」突發性耳聾多耗發在氣溫多變的秋冬季節,院方表示,到院患者大多是出現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的症狀,部分患者除了聽力惡化,還會合併暈眩;只不過,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尚不明,可能是病毒感染又或者是血管病因所致。針對突發性耳聾,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則表示,醫師會透過耳鏡檢查其外耳和耳膜結構是否正常,並安排聽力檢查,確認有無神經病變或腫瘤;若確認是耳中風會依患者病情安排口服、耳內類固醇治療,並且配搭高壓氧輔助治療,以改善聽力。高壓氧中心醫師薛凱風說,高壓氧治療會安排患者在高壓氧艙內,在高於1.4大氣壓的壓力下,給予患者100%的氧氣治療。透過高壓氧治療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含氧量,改善內耳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細胞修復,加速聽力的恢復。薛也提醒,突發性耳聾得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延遲治療恐導致聽力永久損失;南投醫院則呼籲,耳中風目前無明確預防方法,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和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有助維護保健聽力。
-
2020-11-19 科別.耳鼻喉
秋冬好發突發性耳聾 把握這項關鍵避免聽力喪失
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期。南投縣40歲魏姓男子近日容易暈眩、右耳耳鳴,以為罹患梅尼爾氏症(暈眩症),經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讓他相當震驚,治療後聽力才逐漸恢復。醫師提醒頭暈加上單側聽力突然下降或喪失,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症狀,民眾若出現不適,一定盡快就醫,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以免聽力永久喪失。南投醫院高壓氧中心醫師薛凱風說,突發性耳聾最常出現單耳聽力喪失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合併暈眩,患者常以為罹患暈眩症。突發性耳聾原因目前尚不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是血管病因造成。醫師會透過耳鏡檢查其外耳與耳膜的結構是否正常,接著安排聽力檢查,並適患者的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排除神經病變、腫瘤的可能性。醫師提醒,突發性耳聾一定要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如果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耳中風雖然沒有明確預防方法,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與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是維護聽力的保健方法。
-
2020-11-18 科別.耳鼻喉
過勞突耳聾 工程師「耳中風」
新竹市30歲男子在竹科擔任工程師多年,日前起床準備繼續輪班,卻驚覺左耳耳鳴,最後完全聽不見,就醫竟然是「耳中風」,經治療恢復7成聽力;醫師表示,過勞的確可能造成突發性耳聾。這名年輕男工程師就診時主述長期熬夜,甚至因為輪班而作息不正常,工作強度可以用「爆肝」來形容,有時候還需要與上司、同事應酬喝酒,但沒有正常規律運動,導致身體每況愈下。工程師病發當天早上,先是左耳出現劇烈耳鳴,形容像是耳朵被灌滿水一樣,拿起手機播放聲音簡單測試左右耳聽力,才驚覺聲音一大一小,嚇得急忙就醫。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浩睿表示,這是耳中風的情況,準確應該稱為「突發性耳聾」,造成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臨床上大多是耳內病毒感染或耳蝸破裂導致耳內血管阻塞,好發於30歲到50歲年齡層的男性。耳內血管阻塞造成的耳聾,定義是病發3天內,測試連續3個音頻,而聽力掉超過30分貝以上,就能判斷是耳中風。邱浩睿指出,病患連續服用2周口服類固醇治療,才讓聽力恢復到7成,也可透過耳內注射或靜脈注射類固醇,並輔以血管擴張劑治療,如果藥物效果不理想,則可採取高壓氧治療,但超過半年聽力無法恢復,就會建議患者配戴助聽器。邱浩睿建議要盡量避免熬夜,同時要充分休息、維持規律運動,若是過勞或感冒後突然發生的耳鳴或是聽力降低,都要馬上到醫院做完整的聽力檢查。
-
2020-11-14 科別.耳鼻喉
耳鳴也是胃食道逆流症狀之一!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幾個日常簡易緩解方式
現代人工作忙碌,往往一不留神就過了用餐時間,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一整天下來吃到晚餐的時間已經9、10點,太接近睡眠時間,讓不少人因此衍生胃食道逆流問題,進而引發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及併發慢性中耳病症,或內耳疾病如耳鳴、眩暈等,如果沒有正視這個病症,耳鳴問題很可能伴隨而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如果長期耳鳴卻不願主動治療,嚴重恐導致聽力退化。 4分之1台灣人有胃食道逆流 耳鳴也是症狀之一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有4分之1的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近20年來,罹患人數快速成長中。然而很多人不曉得「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引起耳鳴,主要是因為當賁門關閉不緊,致使胃酸或氣體跑到食道裡,容易引起喉嚨紅腫發炎,進而刺激耳咽管,引起喉咽返流,造成無菌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因此有些人常在大餐之後,出現胃脹胸悶,併發耳鳴、頭昏現象。通常在治療完胃食道逆流之後,耳鳴現象也可望獲得改善。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引發中耳及內耳組織的症狀惡化,日久易成不可逆的病變,耳鳴的治療特別頑強而困難,因此從早期耐心治療才有痊癒的機會。 耳鳴多因5大因素所致 及早正確診斷治療病因 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耳鳴初期的檢查以患者自述為主,一般是焦慮、緊張、失眠等,最易發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耳鳴,李宏信說明,包括耳鳴的型態、持續時間、聲音大小等,醫師也會詢問患者病史,因此患者一旦有耳鳴症狀出現,應紀錄發作時間、每次發作時間長短、音頻高低,或者是否會因某種姿勢減緩或更劇烈等,這樣有助於醫師釐清病因,及早正確診斷治療。 避免壓力過大、飲食清淡 減緩耳鳴現象李宏信指出,針對初期症狀輕微的患者,聲音不大且低頻,試著規律作息、飲食清淡,不熬夜及減少暴露於噪音環境中,3個月內多半能不藥而癒。若是耳鳴現象已超過半年以上,嗡嗡聲響已嚴重干擾生活,治療上會使用清血藥物,來打通內耳血液循環,給予修護神經的營養劑,活化再生已受損的內耳神經,協助恢復正常功能,並阻止血管過度收縮,以免內耳缺血、營養失調。患者需有耐心持續治療,建議至少服藥3至6個月,多數都能逐漸好轉,勿因稍微改善就自行中斷服藥,將影響整體的治療時間及效果,病人必須有耐心服藥的決心,方能達到治療目的。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生活中面臨過度的壓力、經常失眠、過勞及過油、過鹹等飲食型態,都是誘發耳鳴的高風險因子。平日飲食應秉持清淡及營養均衡為原則,不熬夜、適度運動等,有助增強自身免疫力,若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應控制好病情,才不致影響耳鳴病情。(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11-08 癌症.其他癌症
使用無線藍芽耳機會增加腦癌風險嗎?美國FDA這麼說
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和高科技不斷發展,電磁輻射源的數量和多元性設備,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供應;那麼電池輻射是否安全呢?近年來,無線藍牙耳機非常流行。一般來說,藍牙設備可能產生普通手機100倍以上的電池輻射能,而微弱的電池輻射能對身體沒有影響,但是長時間暴露在高能量的電池輻射,可能就會引起健康風險。舉例來說,在懷孕期間,可能會造成三倍以上的流產機率;還可能使子女產生注意力缺陷多重障礙症。另外,也有些研究認為,暴露在手機以及藍牙裝置,與大腦腫瘤和耳鳴都有關係。但是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認為,儘管手機的使用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手機出現在1973年,到了1990年以後才開始普及),腦癌的發病率卻是一直保持不變;表示手機和藍牙可能不會增加患腦癌的風險。
-
2020-11-0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耳鳴令人不適與焦慮 中醫讓他恢復正常生活
1名50歲男子飽受耳鳴所擾,經耳鼻喉科確診為神經性耳鳴,透過藥物治療後雖有改善,但進步幅度不大,令他相當憂鬱,直到去年改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等方式多管齊下,經每周治療2到3次後,近半年來不僅改善失眠,不用聽著耳鳴聲徹夜難眠,也克服焦慮及憂鬱心情,恢復正常生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吳俊昌指出,患者自述年前開始,耳鳴讓他每晚無法入睡,幾乎快得憂鬱症,直到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後,發現耳鳴聲逐漸降低,「主觀耳鳴聲分數(使用視覺類比量表,總分10分,分數越高聲響越大)」由治療前8分,治療3個月後降至5分,6個月後主觀耳鳴分數剩2分,且自覺失眠情形大幅改善;雖耳鳴聲仍存,但僅在安靜時才會聽見,多數時間幾乎聽不見,也不再焦慮及憂鬱。他說,台灣平均每5個人有1人有某種程度之耳鳴,其中有5%患者會因嚴重耳鳴而影響日常生活,至於耳鳴可區分為他覺性及自覺性,前者是他人用儀器或耳朵,聽到患者抱怨的耳鳴聲,後者卻只有患者自己才能聽得到,別人並無法聽到。由於耳鳴背後原因複雜,故初發性耳鳴需先經西醫專科醫師排除危險因素後,再考慮以針灸配合治療,臨床上有顯著改善。吳俊昌說,中醫治療耳鳴方式主要涵蓋中、西醫的治療思維,取穴上使用傳統的中醫辨證思維,加上西醫神經解剖的思路,希望藉由「非典型路徑」治療;此路徑除了從內耳傳入神經刺激,也從其他的感覺系統傳入刺激,進而導致耳鳴的發生。因此,藉由針刺耳朶附近穴位並搭配電針,來抑制非典型神經路徑,減緩病患耳鳴。此外,搭配耳穴治療部分,使用「王不留行(植物名)」的種子貼在耳穴上留置4到5天,平常對其按壓,可延長及加強治療效果。吳俊昌提醒,耳鳴的治療是長期抗戰,因許多患者擔心長期耳鳴是否造成聽力受損或全聾,故仍需衛教患者試著與耳鳴和平相處,以消除不必要之憂慮及焦慮。
-
2020-10-25 科別.精神.身心
西醫轉中醫治療失眠問題 安眠藥不能立刻戒斷
出現睡眠困擾,除了找西醫外,其實許多人會尋求中醫的協助。以108年首次診斷失眠者為例,約有24萬3775人前五年曾至中醫科看診,為所有科別的第一名。氣血、經絡不順,睡得淺、醒來沒精神。台北市中醫公會理事長黃建榮表示,中醫治療失眠和西醫最大不同在於,中醫採自然平衡原則,以整體為觀念,「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讓陰陽臟腑氣血平衡,來達到安神入寐的目的。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說,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因此當人要入睡時,陽氣收回體內、氣血穩定,就會容易睡得著;相對的,陽氣順利出於體外,醒來就會有精神。然而當一個人氣血、經絡不順時,就會「入不穩」,導致睡得淺、醒來也沒有精神。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是七到八小時,但有些人會覺得短於這個時間就是失眠,實則不然,有些人就算睡不到八小時,但睡眠品質好,醒來仍很有精神,這也不算失眠。因此,當病患因為失眠前來求診時,醫師會先詢問以往的睡眠習慣和現在有何不同,確認失眠的原因。不寐分虛實,壓力煩心或過勞耗損。瞿瑞瑩說,失眠在中醫裡稱作「不寐」,且分虛實。實證常表現出不容易入睡或是躁動、多夢,多是因為一時間外界有煩心的事導致。若病患主訴「這兩三天」都沒睡好,通常屬於此類型,只要移除壓力來源,開些放鬆的藥物即可。若為虛症,則可能是因長期過勞耗損,導致氣血不穩,或是沒有運動、生病導致氣血淤阻,這時就必須花比較長時間調養、補虛,待氣血經絡順暢後,才會睡比較好。中醫治療首推藥物,配合針灸、經絡按摩。黃建榮則表示,中醫對於失眠的治療首推藥物,其次像針灸、經絡按摩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但仍需先辨別失眠的類型才能對症下藥。通常失眠可分為四個類型:1.心腎不交型心煩火氣大、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口乾咽燥、腰膝酸軟,男子可見遺精陽萎,女子可見月經不調,久病體虛或性生活過度而致,中藥可用補腎方加減。2.心脾兩虛型多見於女性,不易入睡或睡中多夢易醒、醒後難以入睡,面色萎黃,常用氣血雙補方加減。3.虛膽心怯型平日神經質性格,多夢容易於驚醒、害怕多慮、心悸不安、稍微運動就容易倦怠流汗,可用溫膽凝神方加減。4.肝鬱血虛型緊張壓力大的上班族,煩躁易怒、情緒暴躁、夜間難以入寐,入寐後多夢易驚,或胸脅脹滿、善嘆息,情志鬱悶,可用加疏肝解鬱方加減。複方加入單味藥,因應不同失眠類型。除此之外,女性貧血、月經不順或是考生壓力過大都可能造成失眠,甚至有些人腸胃不好,腸胃容易脹滿,也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這些都需要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失眠問題。瞿瑞瑩說,這些病症往往也會合併出現,因此中醫用藥除了複方也會使用單味藥加以變化,因此許多民眾看似拿到的藥方差不多,但加了單味藥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常見的單味藥有用於失眠程度較輕的補心安神藥,如:茯苓、茯神、酸棗仁和五味子;程度稍重一些,則會用到清心安神的半夏、夏枯草、黃連等。失眠程度最嚴重者則會用到重鎮安神藥,被列為禁藥的硃砂在古書上便是其中一種,現今則常用龍骨牡蠣,強力將症狀壓下。對於許多先看西醫,擔心安眠藥吃久了容易有記憶力障礙、精神恍惚等副作用而想轉中醫的民眾,瞿瑞瑩則建議,中藥進去後,西藥再逐步退,避免斷然停止西藥,出現失眠復發的程度比治療前更嚴重的「反彈性失眠」,更難入睡。
-
2020-10-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滴眼藥水治老花攏是假 下單前確認2重點防受騙
滴眼藥水治老花、喝茶治耳聾攏是假,違規網購廣告猖獗,許多產品常宣稱有神奇療效,吸引民眾購買,食藥署除呼籲民眾勿信,也提醒下單前先確認評價及業者資訊,避免受騙上當。國慶連假,不少網購業者推出優惠吸引買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科長黃建隆今天表示,近年食品、化妝品廣告常有膨風問題,經常宣稱許多神奇、吸引人的療效而挨罰。他舉例,像是號稱可降血糖的「三降茶」,不僅冒充小兒科醫師名義代言推薦,更宣稱可降血糖、改善夜尿,涉及醫療效能及誇大不實,食藥署根據金流、網站資料展開行政追查,已針對部分業者開罰。不過,黃建隆說,另有部分因網站IP設於國外且採一頁式購物網站,至今仍罰無可罰,針對這類違規業者將於食藥署「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中公布相關違規細節,提供民眾參考。「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上充斥各種用詞誇張的食品、化妝品廣告,例如一款眼藥水號稱其中含奈米分子,會滲入眼睛校正角膜,可作為多焦距鏡片使用,甚至可治療老花眼、預防白內障;另有一款茶包,號稱喝7天可消除耳鳴、30天恢復聽力,這些都是誇大不實的廣告。黃建隆呼籲,當發現太神奇、太吸引人的廣告,記得先停下來思考對健康是否有幫助,畢竟食品只能提供人體營養素及熱量,不具醫療效能,下單前務必記得多查查評價,了解是否曾有相關爭議或涉及詐騙,並且確認業者資訊是否完整,例如有無公司名稱、地址、客服電話等,避免受騙。
-
2020-09-17 科別.腦部.神經
小鬼黃鴻升猝逝! 腦神經內科醫師提醒大家要注意這些事
藝人小鬼小鬼黃鴻升驚傳在家中過世,享年36歲,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在臉書分享了幾項造成跌倒的原因,提醒年輕朋友一定要注意。林志豪指出,浴室是最容易發生日常意外的地方,若跌倒造成頭部撞擊,輕則會有腦震盪的症狀,嚴重的話會導致腦出血甚至生命危險。而浴室會跌倒的原因除了地板濕滑外,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如暈眩、平衡感差、精神不集中、腦部短暫放電、短暫性腦缺血、中風等其他原因所造成的肢體無力等。而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是迷走神經性昏厥,此症狀好發於年輕人身上,誘發突然性昏倒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喝水喝的不夠、飢餓、缺乏運動、姿態性低血壓等。林志豪表示,上廁所時候許多人一定都遇過姿態性低血壓,蹲著或坐著一陣子再站起來的時候,會突然頭暈目眩或是差點跌倒,而意外往往發生在這一瞬間,建議大家平時養成多喝水及運動的好習慣,可以更有效的避免出現姿態性低血壓。林志豪提醒大家,迷走神經從大腦分布到各個重要器官,當迷走神經過度刺激的時候,會影響到全身血管的擴張,血管擴張的時候血液輸送量就會變少,就會造成大腦沒有即時得到血液輸送過來的營養和氧氣,導致突然性的暈倒,而多數人在迷走神經性昏厥前會出現幾項前兆,如眼前突然發黑、耳鳴、頭暈、心悸、全身冒冷汗等。林志豪提出幾項造成迷走神經性昏厥的原因: 反射調節性昏厥● 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因為恐懼、焦慮等情緒導致,或者久站、身體疼痛等等生理因素造成的暈倒。● 情況性昏厥:是上廁所、吞嚥或用力咳嗽導致的暈倒。● 頸動脈竇過度敏感:受到壓力刺激會影響到心跳導致暈倒,常發生在刮鬍子或按摩頸部位時。※頸椎部位的按摩真的必須非常慎重;人的頸部是非常脆弱又敏感的地方,在選擇按摩放鬆身體、紓解壓力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力道不要過大。 姿勢性低血壓坐著、躺著或著蹲下時,突然起身會導致頭暈目眩,造成暫時性的腦部缺血現象,容易引起神經性昏厥。所以當病人躺在病床上吊點滴,結束後護理師會請病人先慢慢起身坐一下再下床,避免突然起身造成昏厥。心因性昏厥可能是心律不整,可能是心肺結構上的疾病造成心跳太快或太慢,比如說心臟瓣膜狹窄、肺栓塞等等的原因。 林志豪醒最後提醒大家,造成突然性昏倒的誘發原因有很多種,有任何問題需找醫師諮詢,一起找出正確的誘發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2020-09-17 科別.耳鼻喉
6成民眾通勤調高耳機音量 醫籲:長期操耳聽損風險增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宅經濟升溫,標榜個人化娛樂活動如追劇、聽音樂、玩手遊等影音使用量飆高,讓「娛樂性噪音」值得被關注。有調查發現,高達6成使用者在通勤噪音環境下聆聽耳機,會因怕聽不清楚而自動調高音量,另有近3成甚至戴耳機到睡著,讓聽損風險增加。前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師、開業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呼籲,慢性病患者、作息差、噪音較明顯的工作者等都是聽損的高風險群,也會影響口語表達、工作或學習、焦慮情緒等,建議民眾應保持相對低的音量、不去吵雜環境、適當使用耳塞,並注意生活警訊,有聽力疑慮時立即就醫。長期關注聽損議題的華科慈善基金會,今公布「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網路調查。1202名受訪者中,高達92%的民眾有使用耳機的習慣,最常用來聽音樂、追劇、打遊戲;超過1成的受訪者表示習慣將音量開到超標(音量大於75%);而超過6成的使用者會在搭乘交通工具等噪音環境下聽耳機,且多半會調高耳機音量。而調查也顯示,高達44%的民眾每次使用耳機的時間超過1小時,甚至將近3成的人戴耳機睡覺,也就是說,每三人就有一人超時用耳,在音量未控制好的狀況下長時間食用耳機,恐造成聽力損害。張益豪說,長期接觸噪音且沒有休息的民眾,如長跑酒吧、夜店、KTV、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或本身是樂團成員、電競選手等,其使用行為超標,或習慣長期配戴耳機,就是「娛樂性聽損」的潛在高風險族群。他提醒民眾秉持「66原則」,也就是使用耳機時音量小於60%、一天使用時間少於60分鐘,來減少聽力的負擔。若有反覆耳鳴、常聽不清楚對方說話的內容就要趕快就醫,並定期聽力檢查來作為預防。「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為了解民眾使用耳機進行娛樂性活動如聽音樂、追劇、玩遊戲等習慣進行網路調查,共回收1202名受訪者,平均年齡為29歲。華科慈善基金會本周六將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20愛耳嘉年華」,現場提供免費聽力篩檢與諮詢,並請來歌手許書豪獻唱,呼籲民眾注意聽力問題。
-
2020-09-09 科別.耳鼻喉
耳鳴怎麼辦?需要接受腦部影像檢查嗎
臨床上常常會碰到病人因為惱人的耳鳴至耳鼻喉科或是神經內科就診;有時病人會擔心腦部有沒有什麼問題,而要求腦部影像檢查,但通常醫師會跟病人解釋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呢?到底耳鳴有沒有可能是腦部問題?那耳鳴又是什麼時候需要做腦部影像檢查呢? 耳鳴耳鳴是一種在外界沒有聲音刺激的情況下仍然會聽到聲音的症狀,病人大多會表示在安靜的時候會聽到機機機…、轟轟轟…或是像血管跳動蹦蹦…蹦蹦…的聲音,嚴重的話不只安靜的時候才會聽到,甚至可能會持續一整天,造成睡眠不佳、情緒不穩等症狀。臨床上耳鳴主要可以區分,成非脈動性及脈動性耳鳴兩種類型。至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娓娓道來。非脈動性耳鳴非脈動性耳鳴代表聽到的不是像脈搏跳動的聲音,這類病人佔耳鳴病患的大多數。臨床上病人會表示聽到像工廠機器運轉,比較高頻(機機機…)或是比較低頻的聲音(轟轟轟…),也有可能是其他頻率的聲音,或是混合多種頻率的聲音。造成非脈動性耳鳴的原因,絕大多數跟聽力受損有關,耳鼻喉科醫師通常會檢查外耳有沒有耳屎、中耳腔有沒有發炎或是積水,接著再安排聽力檢查看看是否有聽力受損的狀況;藥物方面如果有服用一些利尿劑或抗生素也有可能會造成非脈動性耳鳴的情形,如果有服用類似藥物也可以向醫師反應。醫師也會詢問耳鳴是單側還是雙側,如果是雙側非脈動性耳鳴通常還是聽力損傷造成;通常這種情形並不需要安排腦部影像檢查,除非聽力檢查顯示有單側異常或是病人有合併其他症狀,才會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如果是單側耳鳴且有其他症狀如急性聽力惡化、頭痛及眩暈等等,也會安排進一步的檢查。治療方面如果有找到其他的原因,會針對各別原因治療;針對單純非脈動性耳鳴的治療,則包含藥物治療及耳鳴減敏療法等,如有較嚴重的聽力衰退也會建議配戴助聽器。除此之外,也會給予衛教,建議病人避免前往吵雜地方,避免更嚴重的聽力損傷;如工作場所需要,可考慮配戴防噪音耳塞。脈動性耳鳴脈動性耳鳴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會聽到跳動性的耳鳴聲,臨床上病人會表示聽到跟心跳或脈搏一樣蹦蹦跳或是咻咻咻的聲音。造成脈動性耳鳴的原因大多數都是跟血管異常有關,其他原因則包含了動脈硬化、高血壓及肌肉異常跳動等等,如果有脈動性耳鳴的病人,耳鼻喉科醫師會建議病人可以考慮至神經內科就診,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安排血管超音波或是腦部的影像檢查,看看有沒有一些血管異常等等原因。通常這些血管異常不一定需要治療,除非病情嚴重或是合併有一些腦部症狀如頭痛等等才會建議治療。什麼樣的耳鳴病人需要接受腦部影像檢查回過頭來看什麼樣的病人才需要腦部影像檢查呢?根據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指引,如果是雙側非脈動性耳鳴的病人,聽力檢查又沒有單側異常,那麼腦部影像檢查不僅對於治療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額外的輻射線暴露,對身體造成危害。如果是單側非脈動性耳鳴的病人合併有其他症狀,或是脈動性耳鳴的病人,則會建議病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在這類的病人,腦部檢查才會比較有幫助喔!
-
2020-08-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小心!低鈉食品「鉀」健康? 注意4類高血壓藥的不良反應
60歲的王爸爸患有高血壓,平時除了依醫囑服用降血壓藥外,飲食上特別使用低鈉的薄鹽醬油,認為既可以提味且健康無負擔。疫情緊張期間,為了提升免疫力,王爸爸更是一天三餐加宵夜喝了很多瓶雞精,連喝了好幾個月後,逐漸出現血壓高高低低、肌肉無力與心跳不規律等症狀。新冠肺炎仍肆虐全球,為了保護自己遠離病毒,除了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外,增強自身免疫力更成為國人趨之若鶩的防疫方法。許多民眾選擇購買全家老幼皆宜,且可補充元氣,滋補養生功效的食品,甚至選擇有額外添加中藥萃取物的雞精或食補液,期藉此補充體力、抗疲勞,提高免疫力。除講求防疫養生之際,有些高血壓病人為了控制血壓,調整飲食習慣,改選購標榜低鈉的醬油、低鈉鹽或健康美味鹽,搭配健康無負擔的食材,以維持身體健康。但購買或飲用這些食品前,大家會仔細看清楚營養標示中的鈉與鉀含量嗎?食品中的鈉與鉀含量多寡,其實是會影響血壓的控制及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高血壓病人或腎功能不佳之特殊族群,切勿過量食用含有高鈉或高鉀的雞精、食補液、低鈉鹽或薄鹽醬油等食品,以免養生不成反傷身。控制血壓 不宜食用高鈉食品若高血壓病人攝取的鈉過多時,身體會留住水分來維持體液濃度的平衡,過多的水分滯留會透過體內多種機制造成血壓升高,使得血壓無法以藥品有效控制。少數高血壓病人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頭重、耳鳴、心悸、兩肩酸痛,嚴重者甚至噁心、嘔吐、抽搐、昏迷等症狀。低鈉食品「鉀」健康? 注意藥品不良反應除了注意食品的鈉含量外,通常市面上的低鈉產品會以鉀來取代鈉,以增添食品風味又可以減少鈉的攝取。要注意的是,服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如enalapril、perindopril等)、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如valsartan、losartan等)、保鉀型利尿劑(如spironolactone、amiloride等)、腎素抑制劑(如aliskire n等)四大類藥品的高血壓病人,若過量食(飲)用高鉀的食品,可能會導致體內鉀離子過高,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特別是腎功能不好或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病人,過量攝取高鉀食品,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並造成高血鉀,甚至可能出現肌肉無力、手腳麻、心跳不規律等症狀。除了高血壓病人外,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民眾,也建議勿過量攝取低鈉鹽和薄鹽醬油;購買及食(飲)用食補液、雞精等食品前,建議經由醫師、藥師等評估後再飲用,並了解食品的營養含量標示及來源,才能喝得營養又安心。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若有任何疾病,應就醫治療。高血壓病人若想藉由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應先經由醫療專業人員評估,並看清楚營養標示及選擇經政府認證的健康食品;若因食(飲)用而發生任何不適,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或就醫治療。平日飲食應儘量選用天然食材,少鹽少糖低油、少加工食品、多蔬果高纖,戒菸酒控制體重.培養正常作息與運動的生活習慣,才是增強身體免疫力的根本之道。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