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維他命C
共找到
285
筆 文章
-
-
2020-09-03 養生.聰明飲食
文旦小顆就是好吃老欉? 專家:破解迷思挑柚「3撇步」
麻豆文旦正上市,果肉晶瑩剔透,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C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且具有「酸」、「甘」、「甜」的獨特風味及口感,中秋節不可缺的應景水果,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文旦專家提供挑選好吃文旦撇步,以果實油胞細緻、果形底寬上尖、有沉重感,品質最優。台南農改場表示,全台文旦種植面積4177公頃,主要產區在台南市、花蓮縣、苗栗縣、新北市、宜蘭縣及雲林縣等地。各地產區為求文旦產品之區隔,遂冠以當地地名,以建立各自品牌打開知名度,拓展運銷通路行銷全國各地。今年氣候平順、果實生育期日照及雨水充足,果肉充實、飽滿,產量及品質穩定。柚農習慣在白露(今年是9月7日)前約1至3周採收文旦果實,今年因農曆潤四月關係,白露距離中秋節(10月1日)時間較長,採收後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水」,待表皮略為皺縮轉黃,此時果肉會漸變軟,進嘴果肉Q軟、滋味甘甜,令人口齒生香!農改場提出,文旦果實品質受土壤質地、植株樹齡大小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影響,消費者除可直接向熟識柚農試吃、購買外,也分享挑選文旦的小撇步:一、果皮油胞細緻、黃綠色:挑選果皮光滑、油胞細緻尤佳,剝開後果皮較薄、果肉質地也會較細緻。若消費者想馬上品嘗,應選果皮呈淡黃色至黃色;如想久放,可選果皮呈淡綠色至淡黃綠色,置於通風陰涼處貯放,愈能顯現其風味。二、果形勻稱、短三角:挑選果實形狀要勻稱、不歪斜,以底部寬而上尖,呈短三角形者,如「不倒翁」的形狀,果肉較豐厚。三、用手輕托、要沉重:不用拘泥果實大小,挑選有沉重感的果實,代表果肉發育充實、水分也較多;較大的果實(超過600公克)其果肉豐厚、大口吃最過癮、較小的果實(小於400公克)果肉相對較細緻、耐久放,各有其特色。
-
2020-09-02 養生.保健食品瘋
服用維他命C可減少感冒症狀?教授:鬧劇+惡作劇
讀者Joe在2020-8-21用電郵寄來一篇文章,詢問我的意見。這篇文章是2020-8-20發表在《自由時報》,標題是每日服用維他命 美研究:可減少感冒症狀持續時間。我把它的第一和第二段拷貝如下:長期以來,服用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是否有任何價值一直備受爭議;某些研究發現,健康的人服用這些補充劑可能毫無意義,甚至對人體有害;也有研究指出,雖然維生素本身是有益的,但這些好處僅存於實際的食物上,即吃補充劑無法得到任何好處;不過一項新研究卻有了不同的觀點,該研究的作者認為,每日服用含有礦物質的維生素補充劑有助於減少感冒及類似疾病的症狀持續時間、嚴重程度。據《Slash Gear》報導,多種維生素補充劑通常含有各種重要的維生素,及某些精選過、對健康有益的礦物質,如鋅或鎂。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新研究則指出,每日服用含礦物質的維生素補充劑(含鋅和大量維生素C等,攝取量在每日標準內)可減少感冒及類似疾病的症狀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上面的第二段所提到的《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新研究》是一篇2020-8-14發表的論文,標題是The Effect of a Multi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 on Immune Function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綜合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對健康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的影響:雙盲,隨機對照試驗)。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是在探討《免疫功能》,而非自由時報所聲稱的《感冒》。更可笑的是,這項研究根本就沒有做任何《感冒》方面的試驗。那,為什麼自由時報會說是《感冒》呢?還有,《免疫功能》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項研究共有10位研究人員,而他們全都是任職於一個叫做Linus Pauling Institute的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由Linus Pauling博士在1973年創立,而它原本的宗旨是要證明維他命C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感冒和癌症。後來,它漸漸擴展到研究各種補充劑,包括各種維他命及礦物質,是否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這個研究所的網站有提供一個專講維他命C的網頁,而關於維他命C之用於預防或治療感冒,它是這麼說:「總體而言,定期使用維他命C補充劑可縮短感冒的持續時間,但不會降低患病的風險。 一旦感冒症狀開始服用補充劑就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自由時報所聲稱的《服用維他命可減少感冒症狀持續時間》,事實上指的就是《服用維他命C可減少感冒症狀持續時間》。更可笑的是,由於一再被證明對感冒無效,維他命C現在已經退了流行。請看Can vitamin C prevent a cold?(維他命C能預防感冒嗎?), 以及How Linus Pauling duped America into believing vitamin C cures colds(Linus Pauling如何誆騙美國去相信維他命C治療感冒)。除了維他命C已經退流行之外,主流媒體,例如華盛頓郵報,也大多不認為任何補充劑對感冒會有什麼用處。請看下面插圖及If you take dietary supplements for colds or flu, maybe you should reconsider(如果您服用膳食補充劑來應付感冒或流感,也許您應該重新考慮)。好,搞清楚了《感冒》這場鬧劇之後,我們現在來看這項研究所探討的《免疫功能》,又是怎麼回事。這項研究是讓人吃了補充劑之後,抽取他們的血液來做《金黃葡萄球菌的殺滅實驗》和《大腸桿菌的吞噬實驗》。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吃了補充劑的人的血液在這兩項實驗裡,都沒有較高的效力。也就是說,補充劑對所謂的《免疫功能》,根本就沒有影響。事實上,免疫功能是極其複雜,在有些方面它是對健康有益,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它則是對健康有害(例如一大堆自體免疫疾病以及新冠肺炎的免疫風暴,請看:免疫力是啥)。所以,光是做細菌的殺滅和吞噬實驗,就說是在測試免疫功能,根本就是以筦闚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更可笑的是,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可是這項補充劑的研究卻是用細菌來做實驗。那為什麼自由時報竟會宣稱《補充劑有助於減少感冒及類似疾病的症狀持續時間、嚴重程度》?難道記者先生/小姐也搞不清細菌/病毒?總之,這項研究本身就是一場鬧劇,而自由時報還把它和感冒掛鉤,就更是一場惡作劇。原文:維他命可減少感冒症狀:鬧劇+惡作劇
-
2020-08-28 養生.抗老養生
50歲李嘉欣超逆齡保養靠4招!與老公合照就像「父女」
充滿仙氣的李嘉欣,不僅擁有美麗的臉蛋,連身材都非常姣好。50歲的李嘉欣,先前PO上與老公許晉亨的合照,被網友說是「把老公熬成爹」,她保養有方,更讓許多網友讚嘆。李嘉欣在先前受訪時,曾透露自己不給美容師做臉,保養全靠自己的勤勞,以下4點就是李嘉欣的保養秘訣。一、重視毛孔護理要好的膚質,就要看起來晶瑩剔透、有光澤,才能稱得上是「好膚質」。除了重要的保濕之外,李嘉欣非常在意對於毛孔的護理,所以每日都要充足睡眠、徹底清潔臉部肌膚作為基礎,身體要經常補充水分,臉部也要每周3至4次的面膜來滋養肌膚,臉部澎潤有光澤,毛孔才會縮起來。二、吃水果養顏每天早餐只吃水果,是李嘉欣每日保養肌膚最重要的一餐,水果中富含著纖維質、維他命等,能夠有效讓腸胃蠕動及代謝排毒,對於肌膚的保養,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環。但想要肌膚白皙透亮,挑選對的水果也是養膚一大重點,像是櫻桃,李嘉欣推薦給想要皮膚白嫩的女生吃,富含豐富的維他命C外,還有鐵質,能夠補血,讓氣色更好,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三、美顏進補湯對於50歲的年紀,李嘉欣提到除了外在保養外,對於食補及運動也是很常重視的,最重要是時常保持好心情,才能有更健康的體魄。當然在食補的方面,她喜歡喝紅棗桂圓茶,能夠補氣,魚湯、燕窩類的湯品,可補充膠原蛋白,讓肌膚持續澎潤。四、保養斷食法有些人會發現,每天擦同一款保養品,但會覺得怎麼越來越沒效了,這就是「慣藥性」,在保養品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李嘉欣在一周抽出一天,不上妝也不擦任何的保養品,讓肌膚有透氣的機會,這也就是很多人討論的「肌膚斷食法」,讓保養品能發揮得更有效力的方式,也有許多人用了此方法,扭轉肌膚上的小狀況不斷。
-
2020-08-24 新聞.健康知識+
老屋水管每天送鉛來,年輕人心血管風險增!專家教吃這些食物有利排鉛
台灣有不少屋齡超過60年的老建築,其中的老水管恐怕每天將有毒重金屬「鉛」送到你面前。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研究發現,新北市31個家戶有9戶早晨第一公升水鉛含量逾6微克,台灣大學約60年之舊校舍第一公升水鉛含量更逼近250微克。蘇大成指出,鉛會降低兒童智商,新研究亦證實使年輕人頸動脈變厚風險增一成、代謝症候群風險提高四成,呼籲政府盡快優先針對老舊屋舍和校園進行採樣分析,以了解暴露風險。台大醫院今由新任副院長高淑芬主持記者會,蘇大成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柏菁出席,共同說明長期合作研究最新成果。蘇大成表示,針對738位平均21歲之12到30歲成年人,研究發現尿中鉛濃度越高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越厚,在校正其他危險因子之後,鉛暴露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41%,也與與胰島素阻抗、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研究也發現鉛暴露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有密切正相關,鉛濃度較高者,頸動脈厚度增加14%,可能機轉是鉛促使核酸甲基化。上述兩篇研究都在今年發表於國際期刊。蘇大成於2017年做31個新北市居家測試評估,在夜間不用水的前提下,測量早上起來第一公升的水鉛含量,結果31個居家裡有5家超過6微克,兩家超過10微克,兩家超過9微克,顯示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家戶水管會「送鉛給你」。蘇大成與台大環工所教授林逸彬合作,測試台大屋齡大約60年的校舍一樓,第一公升水鉛含量逼近250微克,第五公升以後才慢慢下降,但連續採十公升,所有樣品總鉛濃度都超過10微克。林建宇表示,長期低劑量暴露導致的慢性鉛中毒,大多是無症狀,過去已知會導致腎衰竭、過敏氣喘等免疫失調、兒童智力下降。最新研究更確立鉛與年輕人心血管疾病有關,分析美國資料也發現,體內鉛濃度與股骨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會增加骨折風險。蘇大成表示,鉛對於身體所有生理系統都是負面影響,國際間公認沒有安全值,也就是最好完全不要暴露到任何鉛。然而,台灣民眾鉛暴露是美國的2到2.5倍,90%時間人都待在室內,如果室內飲水、灰塵、油漆含鉛,就會造成問題。他強調,公布研究不是要讓人恐慌,而是要提醒並提供解方。蘇大成指出,我國經濟標準檢驗局公告實施的CNS國家標準,其室內塗料是比照中國,僅針對可溶性鉛含量限量90ppm,在室外塗料部分,雖順應多數國家作法定定總含鉛量限量標準600ppm,但對於超標產品僅要求加註警語,而未定定強制下架標準。另外,過去廣泛使用的黃銅水管含鉛量高達百分之五到八,就算自來水公司大管路換管,水進到老屋,還是盛裝在鉛管中。蘇大成建議,環保署、營建署、自來水事業單位、標檢局及地方環保局和教育局應通力合作,大規模調查幼兒園及小學自來水含鉛量,另須檢討含鉛管的使用及相關規範,尤其應研擬無鉛管材(含鉛量小於0.25%)在自來水系統及新建築中全面使用的可能。同時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計畫,針對老舊建築等熱區,以不放流的採樣方法進行分析,以評估民眾健康風險。・如何防止鉛暴露:回家後先讓水龍頭流水一到兩分鐘。流出之水可以沖馬桶或澆花。選擇有標檢局「飲水用」標章的水龍頭。若仍有疑慮可選用認證可除鉛之淨水器。葉菜類烹煮前要洗淨。避免使用色彩鮮豔的裝飾器品盛裝食物。注意中藥來源安全可靠,並觀察服用後的反應。選用有安全標章的玩具,避免給嬰幼兒玩廉價鮮豔的玩具或贈品。注意打掃吸塵,避免落漆或剛油刷或焊接的場所。選用有綠建材標章之水性油漆。從是含鉛作業應穿著工作服,工作服不可穿回家,應更衣沐浴再回家。・有利於排鉛的食物:吃含鈣、鐵、鋅之食物,例如一天兩杯牛奶,可以與鉛競爭蛋白質載體。重視蛋白質食物之均衡攝取,例如豆製品和肉類。蛋白質可以與鉛結合為可溶性化合物,阻止人體吸收鉛。攝取含維他命C的食物,可以協助體內鉛從糞便中排除。諮詢/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製表/邱宜君
-
2020-08-23 新聞.健康知識+
尿管呈紫色免驚 護理師:還可能有紅色和藍色
日前有一名80歲老婦人住院期間導尿管留置,卻在第6天發現尿袋呈現怪異的紫色,但身體並無出現發燒,背痛,背酸或是其他泌尿道症狀,護理師指出,多攝取水果、綠色蔬菜等,可減少紫色尿袋症候群的現象。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鄒瑞瑩表示,導尿管壁出現紫色的沉澱物質被稱之為「紫尿袋症候群」,這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現象,指的是尿管置放一段時間後,整個集尿系統包含導尿管及集尿袋會出現色素沉積。鄒瑞瑩解釋,色素沉積的顏色從紅色、藍色到各種深淺紫色都有可能,且導尿管與集尿袋有時會分別呈現不同顏色,尿液的氣味強烈,即使更換導尿管也有可能再度出現,目前推測是細菌代謝的產物所造成,和導尿管長期置放有關,塑膠材質又比矽質導尿管更容易出現。患者如有便秘或脫水症狀也都有可能引起此紫尿袋症候群,鄒瑞瑩解釋,多數出現紫色尿袋症候群的人沒有尿路感染狀況,一般來說不需要藥物治療。鄒瑞瑩建議,提早更換尿管及尿袋、服用益生菌改變腸道菌叢、改善便祕、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若無禁忌增加飲水量、避免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以酸化尿液,如水果、綠色蔬菜、綠茶、檸檬等,均可減少紫色尿袋症候群。
-
2020-08-18 新聞.健康知識+
誤食砒霜會七孔流血、銀針試菜變黑是有毒?宮廷劇中的情節可信嗎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記者劉小姐在2020-7-1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一個電郵,問我是否願意接受採訪,協助闢謠。我已經在7-12接受採訪,然後在隔天發表蝦子+維他命C=砒霜,源自1985年芝加哥論壇報。由於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闢謠,所以我就沒有談論一些有趣的關於砒霜的科學資訊和故事。劉小姐寄來給我的謠言一開頭是:「台灣一女孩突然暴斃,驗屍結果居然是。。。!一定要看!近日,在台灣,一名女孩突然無緣無故的七孔流血暴斃,一夜之間,就奔赴黃泉, 經過初步驗屍. 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砒霜!七孔流血!是不是很熟悉?沒錯,水滸傳,潘金蓮,武俠小說,古裝劇,宮廷劇不都有這樣的情節嗎?但是,很抱歉,這全是編出來的。砒霜急性中毒的症狀主要是胃腸方面的,例如嘔吐,腹痛,及腹瀉,而死亡是因為心衰竭。醫學文獻裡甚至連一孔流血都沒有。如果硬要說有一孔,那也是兩股間的那一孔(拉肚子可能會帶血),而不是眼耳口鼻中的一孔。由此可見,傳說與事實之間,真有天壤之別。砒霜是一種無機砷,化學式是As2O3(三氧化二砷),對人的致死劑量大約是100毫克左右。可是,有一位27歲女性在吃了9000毫克之後,竟完好無缺地存活了下來。她有出現嘔吐,腹痛,及腹瀉等典型症狀,但被緊急用碳酸氫鈉灌洗胃腸後,存活了下來。請看2004年發表的案例報告Survival after a lethal dose of arsenic trioxide(在致死劑量的三氧化二砷後的存活)。大家大概也在小說和戲劇裡看過《鶴頂紅》,但它其實也不過就是砒霜美艷的別稱。需要注意的是,《鶴頂紅》和《丹頂鶴》除了名字相似之外,是沒有任何關聯。可不要冤枉那美麗的祥瑞之鳥。更需要注意的是,純的砒霜是白色,而不是紅色。如果是紅色,那就是不純的砒霜(天然狀態,有雜質),或根本就不是砒霜。大家應該也在小說和戲劇裡看過《銀針試毒》,但這招雖然對鶴頂紅可能有用,對純砒霜卻是完全沒用。銀針之所以會變黑,是因為跟硫起反應。鶴頂紅可能含有硫,所以可能會使銀針變黑,但純砒霜不含硫,所以不可能會使銀針變黑。雖然砒霜是讓人聞之色變,但其實不論是在中醫或西醫,它都有悠久的藥用歷史,而近年來它更是成為治療白血病(血癌)的良藥。請看:1997年:Delicious Poison: Arsenic Triox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Leukemia(美味的毒物: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2010年:Arsenic Trioxide – An Old Drug Rediscovered(三氧化二砷–老藥新用)2014年:A Review of Arsenic Trioxide an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三氧化二砷與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綜述)2017年:On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治療中的應用)不管是毒藥,還是良藥,砒霜總就是藥,所以一定是萬不得已才會被拿來用。但是,你能想像有人卻把它當成保健品嗎?Graz是奧地利的第二大城(僅次於國家首都維也納),也是Styria省的首都。當地有些家族從12世紀開啟了吃砒霜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所以他們被稱呼為The arsenic eaters of Styria(施蒂利亞的食砷人)。請看186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綜述論文The Arsenic Eaters of Styria(施蒂利亞的食砷人),以及2001年發表的綜述論文The arsenic eaters of Styria: a different picture of people who were chronically exposed to arsenic(施蒂利亞食砷人:與長期暴露於砷的人不同的圖片)。食砷人每兩三天就吃一次,每次吃300 到400毫克,而這個劑量是已知致死劑量的3到4倍。至於為什麼要吃砒霜,他們的回答大致上是(1)可以美化女性的皮膚,尤其是使雙頰紅潤,(2)可以增強呼吸能力,尤其是在山上行走艱苦時,(3)可以提神和增進體力,(4)可以幫助消化,(5)可以預防傳染病,(6)可以增加勇氣,(7)可以增進性能力。那篇2001年發表的論文主要是在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長期曝露於砷的人應該是會出現慢性砷中毒的症狀,可是為什麼施蒂利亞食砷人卻都沒出現這些症狀呢?這篇論文還特別提到台灣,因為在1950年代末期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出現所謂的《烏腳病》,而根據當時一個台大團隊(葉曙、陳拱北、吳新英、曾文賓等教授)的調查,發現是由於當地人飲用含有高量砷的井水,使得患者的末梢血管發生阻塞,從而導致足部壞死發黑。可是,如果砷會引發《烏腳病》,那為什麼施蒂利亞食砷人卻沒有這個問題呢?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這篇論文的標題會用A different picture(一個不同的圖片)來質疑目前醫學界對於慢性砷中毒的理解。事實上,除了烏腳病之外,有關慢性砷中毒的諸多疑點還包括了男性性功能方面的。如上所述,施蒂利亞食砷人認為吃砒霜可以增進性能力,可是出自台灣的研究卻發現,台灣人可能因長期喝含砷的井水而導致勃起功能障礙。請看台北醫學大學邱弘毅教授的團隊發表的研究論文Risk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Induced by Arsenic Exposure through Well Water Consumption in Taiwan(在台灣通過飲用井水的砷暴露而引發的勃起功能障礙風險)。總之,儘管人們一聽到砒霜就會聯想到七孔流血中毒身亡,但事實並非如此。還有,儘管醫學界普遍認為慢性砷中毒會引發多種疾病,但施蒂利亞食砷人的養生保健,又要怎麼解釋呢?原文:砒霜,七孔流血?增進性能力?
-
2020-08-14 養生.抗老養生
42歲河智苑自曝3招凍齡秘訣 最重要每天1種水果變年輕
南韓票選2020年最美女演員入榜的河智苑,日前登上了Navar的網路熱搜,原來是42歲的河智苑在節目「深夜正式演藝」中,分享自己的保養攻略,引發了大量的迴響,保養有方的河智苑從25歲出道至今,顏值依然在美麗的巔峰,快來看看河智苑的保養攻略。乳液加上萬用膏「加強保濕、修護」偏乾天氣的南韓,肌膚如果不時常的補充水分,就會出現許多小問題,如脫屑、乾紋。河智苑會在擦上乳液時,加入綠豆大小量的「萬用膏」,混合均勻後,輕輕壓在臉上,加強臉部的保濕及修護。這樣一來,萬用膏與乳液的油膩度都相對降低了,讓肌膚的鎖水時間變長,同時也能讓肌膚維持著澎潤光澤感。過冷水「緊縮毛孔」這緊縮毛孔的秘方是來自於河智苑的親姐姐所傳授,每次在洗澡後的河智苑,會使用精油類型的磨砂產品,幫全身去角質,不直接沖洗掉,就直接去泡澡,讓精油的養分能瞬間滲透到肌膚底層。泡完澡後,會立即沖冷水,這樣皮膚就會立即收縮毛孔,讓肌膚變得更緊實有彈性。一日3顆檸檬「讓臉部不鬆垮」檸檬有豐富的維他命C,但其實河智苑一天吃3顆檸檬,是因為自己在咀嚼檸檬時,檸檬的酸度會產生許多緊縮表情,讓臉部肌肉,可以適當運動到,當然也攝取了豐富的維他命C,不僅美白、抗氧化。連范冰冰、趙薇等等女星,都用檸檬來抗老美顏。
-
2020-07-28 新聞.健康知識+
如何保持美白的肌膚? 醫師教你夏日正確防曬8觀念
民間一句俗語:「一白遮三醜」,尤其是女孩子一味為了美白,花了大把的金錢跟時間,但卻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其實只要有正確的觀念,夏日美白非夢事。首先我們要知道「紫外線」可分為「紫外線A光」、「紫外線B光」和「紫外線C光」,而會到達我們的地球表面的只有「紫外線A光」跟「紫外線B光」,有個重要的觀念,「紫外線A光」會造成皮膚的立即曬黑,原理是因為紫外線A光引發發炎和已經合成儲存在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釋放,造成「立即性」曬黑,而「紫外線B光」刺激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合成製造新的黑色素,在24-72小時後產生「延遲性」的曬黑反映,所以紫外線B光的曬黑通常會比較晚出現,如果真的要達成美白的效果,紫外線A光跟B光都要避免。夏日美白正確的防曬八觀念1.首要就是做好防曬的工作第一個步驟就是出門一定要擦防曬乳液,達到身體全面性的覆蓋,我們要選有防紫外線A光跟紫外線B光的防曬乳液,而且強度要夠。紫外線A光的防曬係數至少要調到PA+++到PA++++(日系標法),而歐系則用PPD來表示(PPD6~8等同於PA+++),然後紫外線B光之防護,至少要含防曬係數30以上,目前製作較為嚴謹之廠商,他們甚至會做成「不易激發粉刺(Non-comedogenic) 」的產品,其比較適合油性肌膚使用的防曬品,還有些廠商會做到「低敏感度 (low-sensitive)」之防曬產品,讓想要美白但敏感肌膚的人得到更安全且適用的產品。除了用防曬乳液保護我們之外,正確的防曬觀念是很重要的。第一點,防曬乳液要在出門前30分鐘前就要先擦,而且厚度要足夠,因為廠商所標榜的防曬係數是用表皮面積1平方公分以上,塗上兩公克的防曬品來做防曬係數之測試,所以要達到廠商標榜的係數就必須要厚擦到足夠的用量。2.在日常活動過程中如果有防曬品脫落的現象,就要馬上做補擦通常建議在病人擦完防曬品出門3個小時後,可以再行補擦,但若是做劇烈運動,而產生流汗現象,防曬品因而流失,就需再提早補擦。3.從事水上活動也是要注意防曬我們都以為水裡面應該沒有紫外線,但這個觀念其實是錯的,紫外線是可以穿透水面,所以我們在潛水時,也必須要擦防曬乳液,而防曬乳液通常設計成兩款,有些會標示water resistant,有些則標示waterproof,標示為「防水(water-resistant)」的防曬可以撐40分鐘,標示為「極防水(very water-resistant)」的防曬則可以撐80分鐘,如果要維持足夠的保護,每隔40到80分鐘就需要補擦防曬,有些防曬產品標榜「不透水(waterproof)」,事實上防曬不可能做到這樣,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已要求廠商停止使用這個標示。4.應隨時隨地注意紫外線方向來源比如說我們坐在窗邊,紫外線也可能斜射進房間,而照到我們的皮膚,因此應儘量不要坐在窗邊,然後開車的駕駛座,若沒有貼防曬紙,紫外線也是會通過玻璃,而傳導到駕駛座,造成我們曬傷或曬黑的風險。5.平時的穿著應要特別注意一般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儘量穿淺色的衣服,而且是編織比較緊密的衣服,因為深色衣服會吸收紫外線,而且編織鬆散的衣服也容易讓紫外線穿透,另外若想達到更佳的防曬效果,可穿長袖衣物,也可戴大帽沿的帽子,也能有效達到防曬的效果。6.陰天也要防曬因為紫外線A光、B光會透過雲層到地面,就算是陰天時,也不可忽略防曬。7.應儘量避免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出門因為此時太陽是直射的狀態,很容易造成皮膚曬黑及曬傷的現象。8.參考當天氣象局所播報的紫外線指數預報,做好相對應之防曬工作最後,如果已經曬黑該如何改善?以外用美白產品來說,目前醫學上認為安全而有效的成份,包括左旋維他命C、傳明酸、熊果素、麴酸、鞣花酸、洋甘菊精等等,建議有此需求的病患,前往諮詢皮膚科醫師,共同討論溝通,找出一個最適合您的美白產品。除了外用之外,目前也有些雷射機種可幫助我們去除皮膚上的色素,例如:皮秒雷射機器,其波長為10的12次方米,其能量可傳導到皮膚,震碎皮膚內的黑色素,另外像較早期的釹雅鉻雷射,也有淨膚美白的效果。除此之外,脈衝光(IPL)機器,其能量為一段光波,黑色素能有效吸收,進而破壞黑色素之沉澱。炎炎夏日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正確的防曬觀念,做好萬全的準備,萬一還是曬黑了,即可請教醫師,選擇適當的美白產品或進行適宜的脈衝光治療或雷射治療,一定可以度過一個美好的夏天!
-
2020-07-27 橘世代.時尚橘
江宏傑保養「不靠醫美靠老婆」 愛妻凍齡不砸重金
桌球好手江宏傑與老婆福原愛(小愛)結婚近4年,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年僅31歲的他,外型帥氣更有「桌球王子」之稱。但談到自己的保養撇步,他大方放閃就是「老婆」,他透露認識小愛之前不擅保養與時尚,全靠老婆指導才知道卸妝、保溼等基礎保養的重要。江宏傑透露自己與小愛不太會砸重金在保養品上,都是親友給的保養品,或是買一大堆輪流擦,主要注重保溼效果的保養品。但因兒子正處於「失控」的頑皮階段,讓他有時睡眠不足,覺得眼周開始出現細紋與黑眼圈。他打趣「發現眼睛有細紋出現時,真的覺得自己老了」,因此近期想添購眼霜保養;而在老婆的提醒下,夫妻倆約3天會一起敷面膜,「會盡量讓它(皺紋)延緩,但目前不會考慮醫美」。不僅是桌球選手的身分,江宏傑與小愛的高人氣,也是活動代言與出席的寵兒,上工時勢必會化一點薄妝,他特別注重卸妝,卸完會再讓小愛檢視,小愛會貼心拿棉花棒,將沒卸乾淨的細部幫忙卸完。身材方面,江宏傑因選手身分,每天皆會進行1.5小時的自主訓練,並喝近4000c.c的水,雖不擔心身體發胖,但他因舊傷要不時接受防護員物理治療,不像一般人以為的「按摩」享受,過程往往伴隨劇痛,並每日補充維他命C、D與鈣等營養品,保健筋骨。|更多精遠延伸閱讀↘↘↘。變帥靠整形? 韋禮安笑:不能老讓攝影師辛苦修圖。凍齡13年!賀軍翔「不是天然瘦」維持體態有方法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感到疲勞或焦慮時,來杯香蕉汁吧! 達人教你做4種美味的「香蕉汁特調」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香蕉好處多多,含有色胺酸和維生素B6,可幫助大腦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對抗焦慮。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9-18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香蕉怎麼挑選購香蕉要注意六個重點,首先是挑選「表皮金黃」的香蕉,以及果皮外緣稜線不明顯的,再來是形體肥厚渾圓、尾端呈現圓滑,若香蕉出現些微斑點(稱為芝麻蕉)時的口感風味最佳,還有兩頭綠的香蕉GI值(升醣指數)較低。香蕉如何保存香蕉的賞味期短,平常置於室溫,不入冰箱,以免皮發黑;若要長期保存,可去皮冷凍,或蒸熟(可去香蕉的寒涼)保存,以免寒涼傷脾。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香蕉果汁料理食譜示範達人/向學文:《有機美人》作者,主張吃天然、用天然、廚餘變黃金。 本草綱目記載,蒸熟或曬乾的香蕉可「填骨髓、通血脈」。今日達人設計的4杯果汁,搭配當季時令食材養生,包括2杯冷凍、2杯蒸熟,作法具創意。香蕉酪梨果汁材料:熟透、蒸好的香蕉1條;熟軟酪梨1個、無糖豆漿1.5杯、蜂蜜1~2茶匙(視個人口味斟酌)、檸檬汁半顆、薑末少許作法:1.酪梨、香蕉、豆漿、蜂蜜,全部一起倒入果汁機攪拌。2.果汁打均勻後,加入現榨的檸檬汁、薑末,即可飲用。TIPS:1.早餐喝最宜,酪梨含Omega3,可促進血清素分泌。2.檸檬汁可補充蒸熟香蕉流失的維他命C,最好等果汁打好後再倒入。3.薑末可減低香蕉的寒涼,即使是秋冬季節,也很適合早餐的元氣飲品。香蕉鳳梨果汁材料:冷凍香蕉一條(約75g)、鳳梨4小塊、水250cc作法:直接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隨時可喝,鳳梨酵素有助腸胃健康。香蕉堅果燕麥汁材料:熟透、蒸好的香蕉1條;蒸熟的雪蓮子1茶匙、花生醬1茶匙、煮好的燕麥1.5茶匙、蜂蜜1~2茶匙(視個人口味斟酌、無糖豆漿1.5杯作法:全部材料一起進果汁機攪拌均勻,即可飲用。TIPS:適合早餐喝,富含蛋白質、天然油脂、維生素、微量元素、天然雌激素、膳食纖維及果膠。可可香蕉牛奶材料:冷凍香蕉一條(約75g)、蘋果1/4個、可可粉10ml、牛奶260cc作法:直接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當下午茶喝最適合,香蕉色胺酸加巧克力是最完美組合。
-
2020-07-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補充維生素D增強免疫力抗新冠病毒?教授:毫無用處
我是應《白麓論壇》之邀在2020-7-12做了一個你是在科學養生嗎演講,而其中的一個主題是《維他命C和D》。我談到媒體是如何鋪天蓋地吹噓維他命C和D可以抗新冠。隔天,又看到世界日報發表的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真是感慨萬千。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如何透過注意個人的「衣食住行」增強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非常重要。有研究發現患者血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較高,那麼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降低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細胞而死亡。上面那段話裡的《增強自身免疫力》是我演講裡的另一個主題,而它也是所有推銷抗新冠產品的《黃金標準》。我告訴觀眾,由於「免疫力」聽起來是如此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是如此籠統模糊,所以不肖業者就可以利用它來推銷一大堆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是毫無用處的「增強免疫力」的產品。要知道,正規醫學文獻裡從來就沒有《增強自身免疫力》這門子事,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量免疫力的強弱(請看增強免疫力抗癌,吃這個補那個)。更可笑的是,如果真的能增強免疫力,那說不定就會攻擊自身的器官,造成《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上面那段世界日報的文章還有說《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可是,《細胞因子風暴》不就是免疫力過強嗎?那,《補充維他命D增強免疫力來減少細胞因子風暴》聽起來像不像是《多放炮竹增強火勢來減少火災》?其實媒體吹噓維他命D抗新冠,早已是個常態。例如康健雜誌在2020-5-4發表的研究:維生素D不足易染新冠 怎麼攝取最好?就說:「儘管這份研究還沒經過同儕審閱、也無法證實維生素D能否對抗新冠病毒,研究人員仍建議補充維生素D來預防感染」。沒有證實,但建議補充?這是多麼可笑的邏輯?HeHo網站也在2020-5-14發表研究:維生素D降低50%新冠死亡風險!抑制「免疫風暴」。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補充維他命D是如何重要之後,在結尾卻說:「人們不應該服用過量的維生素D,大量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很難講哪種劑量的維生素D對新冠最有益」。既然知道過量服用維他命D可能會有副作用,但卻不知道什麼劑量才對新冠最有益,那為什麼還要叫無辜的普羅大眾盲目地服用維他命D?有一個叫做Healio的網站是專門提供及時資訊給醫療人員的。它在2020-6-2發表Researchers caution against ‘misinformation’ on vitamin D during COVID-19 pandemic(研究人員告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不要提出有關維他命D的 “錯誤信息”),其中一段話是:「在大流行期間呼籲大眾補充大劑量維他命D只是基於推測,而沒有得到研究的支持」。它又說:「在這個大流行期間向公眾提供準確,基於證據的建議是至關重要。任何低於這個標準的建議都會誤導,並有可能造成傷害」。耶魯大學在2020-6-11發表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OVID-19: Is There a Connection?(維他命D缺乏 和COVID-19:有關聯嗎?),而它的副標題是:耶魯大學醫生說,證據薄弱。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在2020-7-3發表‘No evidence’ that vitamin D can prevent or treat COVID-19(“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它說:「英國衛生專家的一項審查發現,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缺乏是COVID-19的獨立危險因素」。這項英國衛生專家的審查報告是發表於2020-6-29,標題是COVID-19 rapid evidence summary: vitamin D for COVID-19(COVID-19快速證據總結:維他命D用於COVID-19)。它是由13位專家共同撰寫,而這13位專家是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包括那些聲稱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這份長達58頁的報告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這份報告是2020-6-29發表的,但是世界日報竟然在2020-7-13發表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更何況這還是出自一個部長級的醫生,我能不感慨萬千嗎?世界日報,康健雜誌,HeHo網站,還有許多我為了節省篇幅而沒點名的媒體,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提升免疫力,另一方面卻又說維他命D可以降低細胞因子風暴,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另一方面卻又說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劑量不明,可能會有副作用…。一張嘴巴兩個洞,右邊說好聽的,左邊說難聽的,永遠不會得罪人,永遠不會錯。這,英文叫Double talk。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
-
2020-07-16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維持免疫能力 芭樂跟柳丁哪個含量多?
維生素C可以說是我們最熟知的其中一種營養素,既能抗氧化又能養顏美容,還有人說感冒的時候多吃維生素C會好的快。認識這麼厲害的營養素之前,營養師倪曼婷要先考考大家囉!請問同樣重量的柳丁跟芭樂,哪一個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高呢?答案是「芭樂」的維生素C比較高!100克的芭樂裡面含有80.7毫克的維生素C,而100克的柳丁裡面只有含38毫克的維生素C喔!維生素C的功能一、天然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我們身體的自由基,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維持免疫能力。二、幫助形成膠原蛋白女生在意的膠原蛋白,也是需要維生素C的幫忙喔!因為我們除了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外,同時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維生素C,才可以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形成膠原蛋白。所以愛美的女性們記得,要補充足夠的水果來補充維他命C。三、加速鐵質的吸收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芭樂、小蕃茄跟奇異果,這些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缺乏維生素C會產生的問題當我們身體維生素C缺乏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疲勞的症狀,或者是傷口癒合不良等等,所以適量地攝取水果是非常重要的喔!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07-15 科別.皮膚
台灣陽光狂炸!皮膚科醫師提醒「敏感肌防曬正確做法」
今年夏天,台灣氣溫屢創新高,也讓陽光狂曬,代表紫外線爆表,其中紫外線中的UVA、UVB,特別容易傷害肌膚,導致曬傷、曬老與變黑等,皮膚科醫師提醒大家如果不防曬,可能會讓皮膚曬出斑點、老化等,因此一定要選擇防曬用品。但台灣很多人都是敏感性肌膚,該如何挑選防曬品呢?皮膚科醫師廖苑利表示,一般防曬品分為物理性與化學性,物理性防曬是透過顆粒進行反射,避免皮膚造成傷害,化學性防曬是透過化學物質,吸收熱量來轉化,抑制紫外線。敏感性肌膚的人,則適合使用物理性防曬,成分以二氧化鈦 (TiO2) 跟氧化鋅(ZnO)為主,穩定度較高,較不用擔心過敏,只是因為均是白色粉末,抹上去容易顯白、厚重。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物理與化學混合的防曬用品,但醫師提醒,敏感性肌膚使用前,要先經過測試,避免讓肌膚過敏。防曬後許多人都會使用美白產品,醫師提醒,美白產品通常是酸類產品保養,不適合與水狀質地產品使用,可能會導致肌膚的腐蝕性,若是產品中含有維他命C,則要注意儘速用完,避免活性消失。至於想要真正達到美白,廖苑利提醒,要注意產品中,是否有添加衛福部核可的美白成分如熊果素、傳明酸、杏仁酸,另外多種酸類產品也不要合併使用,可能會讓肌膚產生不適感,另外也要加強保濕,才能讓美白有效果,肌膚也不會過於敏感。
-
2020-07-11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酸酸甜甜又養身健康的「檸檬汁特調」 達人教你做!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維生素C含量多,是不少人對檸檬的印象。而除了維生素C,檸檬也是高鉀水果,每份含265毫克鉀,有助預防心管疾病與血壓控制。在水果裡,它的鈣含量也相當出色,不過,植物鈣的吸收利用率畢竟還是不如動物性鈣質。夏季來一杯酸酸甜甜的檸檬汁,清爽、養生又健康。【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10-02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檸檬(萊姆)怎麼挑1.先選手感硬實,表皮看來緊繃、亮麗者。2.接著再掂一掂份量,重者為佳,這種發育良好的果實,才會芳香多汁,不會酸得嚇人。保存方法將檸檬包在紙袋或塑膠袋裡再冰,可避免脫水。檸檬皮怎麼用1.將檸檬皮烤乾(或是曬乾),再打成粉末、入玻璃小罐,煮過或熱泡後,放進拖地的水盆裡,拖過的地板不只清香,還可赫阻蟑螂橫行。2.當調味料,如煮魚湯時,起鍋前撒一些,腥味盡除;檸檬皮可輕輕削下作盤飾或搭配甜點。3.當泡澡精油。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檸檬料理食譜示範達人/向學文:《有機美人》作者,主張吃天然、用天然、廚餘變黃金。 檸檬3C 強化免疫力果汁食材:鮮榨檸檬汁1顆、蜜釀好的檸檬2片、金桔3顆、金桔皮切絲少許、洛神花5~7朵作法: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3C齊入,維他命絕對高標。甜菜根 檸檬活力汁食材:甜菜根一塊約90公克、鳳梨一塊、蘋果一片、桑椹果粒醬一匙約15cc、檸檬丁一塊(可去皮)約1/8個、水300cc作法: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原本略帶土味的甜菜根,加入眾水果,竟意外調和出美好風味,且果汁香滑順口,當活力早餐飲品也很適合。檸檬嫩膚飲食材:鲜榨檸檬汁1顆、蜜釀好的檸檬3片、銀耳煮熟約2大匙做法:一起入果汁機攪拌即可。TIPS:1.蜜釀檸檬的做法簡單且萬用。直接將檸檬切片入蜂蜜罐(不需加水),放約一周後即可夾出使用。達人特推「野茼蒿蜜」,蜜味清香,且不致壓檸樣原味。2.銀耳是最佳的膠原蛋白,可留住檸檬的維他命C;睡前2小時喝,有如肌膚喝上滿滿的膠原蛋白飲。檸檬美白露食材:鮮榨檸樣汁1.5顆、甜酒釀2~3大匙(視個人口味)、蜜釀好的檸樣(切絲)作法:直接入杯攪拌即可。TIPS:若不習慣檸檬酸度,可添加1~2匙的蜜。這道創意飲,配方大膽,中西味合併,卻創造意外的驚喜。
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