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精神障礙
共找到
46
筆 文章
-
-
2021-05-27 新聞.杏林.診間
我們與「善」的距離 精神科護理師陪病人陪再長大一次
不瞞你說,當我跟別人說我在精神科當護理師,多數人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哇,妳好有勇氣喔!」但是從他們沒做好的表情管理中,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對於精神科還存在著許多的汙名跟過度想像。說話人人會?聊天還真不簡單!精神科相較於內外科或重症病房,病人較少出現複雜的生理疾病,但是,心理上的複雜,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提供照護。在精神科裡面,會談技巧顯得格外重要。你可能會問我,會談哪需要什麼技巧?說話人人會,聊天還不簡單?若面對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幻覺、妄想內容,如何應對進退,且讓病人可以放心地跟我們討論,在過程中還能同理到病人,但又不能隨便附和,加強病人的症狀,甚至在面對人格疾患出現試探或挑釁的話語時,護理師本身若沒有深厚的會談技巧,很難在會談當中全身而退。我曾同時照顧過兩個十八歲的女孩,一個天天獨自傻笑,會談後才知道原來每天讓她心花怒放的是――劉德華(這位劉天王可是許多六○年次熟女心中的國民老公)。她說:「我老公(劉德華)天天都對我老婆、老婆地叫!」另外一個少女則是天天食不下嚥、以淚洗面,因為她說:「我爸爸說他再也不愛我了,他還要在我的飯裡下毒,怎麼辦?」這些不存在的幻聽、幻覺、妄想,對於病人來說,都是真實存在且感受得到的事,如果我們只是告訴他們:「那些都是假的、不要理他就好!」那我們就永遠走不到病人的心坎裡,因為我們無法同理他的難過、不適與特殊感受。思覺失調症的病人,除了一般大眾比較常知道會有幻覺、妄想等正性症狀之外,常常也伴隨退縮、功能退化等負性症狀,在常規的藥物治療之外,精神科護理師也常常需要協助病人練習基本的自我照顧技巧,從跟病人搶大便(對!你沒看錯,就是「搶大便」,偶有出現病人退化到佛洛依德人格發展理論「肛門期」玩大便的階段)、協助病人學習清洗的技巧、擬定行為治療計劃,讓他們可以每天執行等。在這樣的過程中,要讓病人信任你,需要花時間的關懷、陪伴,才能建立有效的治療性護病關係。挨揍是日常,學習壓制暴力在精神科工作的歲月裡,「挨揍」也是一個必須跟大家分享的日常。幾乎每位精神科醫護人員都有被攻擊或意圖被攻擊的經驗,我已經算是人高馬大的護理師,畢竟身高一六七公分的我,在護理朋友中算是鶴立雞群,但我卻曾經被一個病人在我頭頂上咬了一口。故事是這樣的,某天大夜班巡房時,我看到他用惡狠狠的眼神死瞪著我,感受到要展開一場腥風血雨的前奏,所以趕快朝護理站回奔,準備通知隊友們把武器「操」起來(約束的相關用物)。就在我正專心「備戰」時,身後傳來一聲巨大的聲響――「碰!」回頭查看時,發現那位病人倒在地上,還哭得相當難過,我心一軟想著,剛剛還在思考如何在不吵醒整個病房下,把他五花大綁,但他卻跌倒了,就在評估跌倒傷勢的那一瞬間,他兩手抓著我的頭髮,開始把我的頭顱當成蘋果,用力地咬緊我的頭頂,死都不放。你猜對了,這下換我哭了,我一邊掉著眼淚、一邊還要溫和地跟病人說:「XXX,我真的好痛,有事情好好說,可以先把手跟嘴巴放開嗎?」當然,如果病人這樣就放開,那他就不是病人了。最後還是等到另外一位護理師與值班醫師帶著針劑,給予肌肉注射後,他才慢慢地放鬆,然後我們再一起把他約束到推床上,推入保護室。而我頭頂的傷口,大約禿了一個月,半年後頭髮才慢慢長齊。在藥物控制與心理會談治療下,病人逐漸穩定,在病人出院前,他抄了佛經送我,說要迴向給我(這可花了他一個禮拜除了睡覺、吃飯之外的時間,都在抄寫),並表示:「李護士,我還記得,在我咬妳的那一天,妳從頭到尾都沒有怪我、罵我,然後我被關在保護室的時候,妳還是每半個小時就來問我要不要喝水、想不想尿尿,然後幫我換手腳約束的姿勢……。」很多病人在急性期症狀干擾最嚴重的時候,大腦過於紊亂,很多失序的事情,自己都記不得,但是,他卻實實在在地記得護理師的陪伴。當然,在這件事情上,我也學了一個大大的教訓,再怎麼關心病人,第一步還是要好好保護自己,確實評估病人的暴力及危險性,不要因一時心軟而把自己的評估放在腦後。然後,精神科護理師的口袋武器裡,除了護理專業之外,還要有學習壓制暴力病人的技巧。同在的力量,陪病人再長大一次精神科病人當中,有一種族群屬於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包括:自戀型(代表人物:︽哈利波特︾佛地魔)、邊緣型(代表人物:︽權力遊戲︾瑟曦),和戲劇型(代表人物:︽控制︾愛咪)等。如果你看過以上的電影、小說或是影集,應該可以感受到他們有多聰明到可以操弄周遭的人,在精神科必須要特別小心病人對於我們的操弄行為(manipulation)。曾經照顧過一位邊緣型人格疾患的病人,一開始照顧她的時候,護病關係很好,彼此之間存在著許多正向的回饋,她會告訴我:「能夠被妳照顧,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再搭配上卡通裡才會出現的那種少女般天真無邪的微笑)再來,每天她都會在照護關係中加入一點點的化學變化,來測試妳對她是否依舊很包容,而她想知道在妳心中,她是不是跟別的病人不一樣,能得到妳更多的關注。當談論到出院準備的時候,病人的分離焦慮導致不穩定的情緒開始隱隱作祟,她感到護理師(與其他醫療團隊)要拋棄自己,開始歇斯底里地進行過去經驗的連結,憤怒地說:「妳還不是跟我媽媽一樣,說關心我,但是要離開就離開,哪會管我的感受?」甚至口語威脅並試探著醫療的底線:「我一出院,就要馬上自殺給妳看,如果我死了,都是你們的錯!」當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威脅時,真的不知所措,覺得自己被情緒勒索。在精神科,這是一種病人使用不健康的防衛機轉,所表現出來的操控行為,醫療團隊必須針對這個個案進行討論,並擬定策略。此時,不是去質疑她的行為,而是著重在如何協助她回到家裡和社會上。因此,大家的口徑都必須一致,否則一旦被病人找到破綻,整個努力就會前功盡棄,目標是讓病人無法挑撥醫療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才能讓病人感受到穩定的氛圍。就算下次她還是因為同一件事情(也許自殺、自傷、攻擊他人等)而再次住院,都不要責備她:「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又傷害自己?」因為她就是心理生病,才會又回來尋求我們的協助,這也就是精神科護理的重要任務。曾經有位資深的主治醫師告訴我:「這類型病人的長期治療目標,要放在『讓他重新長大一次,不過這次陪他長大的過程中,會是穩定的爸爸媽媽(醫療團隊)』!」當時的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住院兩個月,出院一個禮拜就又來報到,但沒想到到第二年、第三年,每次返回醫院的時間逐漸拉長,可以延長到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過程中,病人會問我,是否可以給他私人電話,我笑笑地回答:「你可以打到病房護理站,任何一個護理師有空的時候都可以陪你談談。可是,若我們在忙的時候,你也需要練習等待。但是,我們永遠都在!」藉由陪伴、同在的力量,病人真的「重新長大」,後來病人可以穩定近十年沒有住院,直到身邊唯一陪伴的親人因死亡離開,才再度住院。正視心理健康,乃精神的良藥身為一位精神科護理師,一直努力對病人做著關懷、陪伴、同在,不論是直接給予,還是幫他們尋求其他資源的連結。二○一九年三月,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紅遍大街小巷,當時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關注,隨著電視劇的落幕,這樣的關注也漸漸褪色。二○一九年七月,嘉義發生了鐵路警察在自強號被發狂的男子持刀刺死,二○二○年四月,嘉義地方法院判定男子在犯案當時已經處於精神障礙的狀態,欠缺辨識行為違法與否的能力,因此判決無罪,但要施以監護五年。然而,新聞開始重複所謂的追蹤報導,調查男子被診斷思覺失調多年,但沒有家人監督就醫、吃藥,因而病人一直處於精神不穩定的狀態,大眾開始出現撻伐的聲浪,不外乎「殺人怎麼可以無罪」,以及「監護五年後,男子一樣不吃藥又亂殺人怎麼辦」等等。善與惡往往一線之隔,每個人心中的善跟惡又是什麼?殺了人當然是壞事,不正確的事必須接受法律上的制裁。但前提是,這個罪人本身的動機為何?蓄意謀殺、過失殺人、防衛過當,或是根本是無行為能力人,因為精神疾患出現幻聽、幻覺,才會去攻擊傷害陌生人?我不否認確實也有人(無精神疾病相關診斷)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在犯罪後將自己的行為推給「莫須有」的精神疾病,這樣的行為也確確實實地加劇了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人的汙名與反感。我希望未來無論透過體制上的修訂,或是專業上的評量,可以對於精神疾病導致的犯罪事件,有更好的防治,不應該讓精神疾病被拿來當作有心人士操弄的工具。沒有人的生命應該被白白犧牲,也沒有人有權利奪走別人的生命。但社會上也確實存在著一群弱勢族群,他們因為疾病而找不到工作,被社會排除在外。我常常想,那些精神科病人出院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當他失控時,別人對於他們的指指點點或是異樣眼光,往往是造成他們回到社會上的最大阻礙。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些未被診斷的精神議題,大家應該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因為它不像抽血報告,也不是電腦斷層可以看出來的。唯有自己用心觀察,以及把時間留給自己,給自己喘息的空間,才是精神上的良藥。作者簡介李靜怡:誤闖叢林就出不來的護理人、三寶媽護理師資歷這件事:一九九九~二○○二年 臺大精神科病房護理師二○○三~二○○四年 臺大護理系助教二○○四~二○一五年 臺大精神科護理師二○一五年~迄今 臺大安寧緩和護理師值得嘴的事:一九九四年 參加國慶晚會表演的儀隊成員中,唯一和劉德華合影者;二○一○年 考取精神衛生護理師證書;二○一一年 獲選臺大醫學院護理部之優良畢業論文;二○一二年 參加WHO-HPH & HS 海報發表;二○一三年 考取精神衛生臨床護理專家證書,取得教育部部定講師證;二○一四年 完成N4護理進階;二○一五年 論文刊登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SCI)雜誌;二○一六年 取得進階護理師證書、參與翻譯美國Elsevier「精神衛生護理實務指引」;二○一七年 當選優良護理人員。給讀者的話愛要及時。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
-
2021-03-09 新聞.長期照護
看見重症患者的職能需求 早期職能治療加成醫療效益
戴著高流量氧氣鼻導管的阿成伯,坐在床邊以手肘撐著桌緣維持上身穩定,雙手笨拙地將茶包拆開、丟入溫水杯中,耐不住性子的用棉棒攪拌著茶水並露出久違的微笑,即使旁人看得出來有些費力,但仍掩不住他的滿心期待。當透明的茶水逐漸轉為淡金黃色時,長者忍不住拿起沾有茶水的棉棒送入口中欲嚐嚐久違的茶香,但立即笑著用道地的台語批評「這是甚麼茶米啊?還是我自己泡的茶米茶比較回甘」,雖然是一番數落,但看的出來阿成伯對今天的活動十分有動機和期待,對比前兩天帶著他坐床邊嘗試自己以毛巾洗臉時,邊喊累邊躺回床上的模樣,今日已給足十分面子了。這是在一間呼吸照護中心內的日常,職能治療師陳怡倩帶著呼吸器戒除並有鼻胃管使用的患者做日常訓練,透過這樣簡單的活動能夠訓練久臥的重症患者坐姿耐力、穩定性,進而提升心肺功能表現。陳怡倩表示,鼻胃管患者使用棉棒沾水清潔口腔及茶水選擇,都必須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並獲得同意後才進行活動介入,並且一切在生命徵象監控下由職能治療師協助進行,確保患者安全。國內醫療體系蓬勃發展,僅有少數的急重症照護團隊內涵括了復健相關角色。陳怡倩說,重症患者皆有心肺功能問題,故在需求連結上往往被納入的多為物理治療,而少見職能治療的角色;但這些患者身上可能留下的後遺症不僅是心肺功能、動作功能損傷,而常有因腦傷而長時間昏迷、呼吸器依賴而必須使用鎮靜藥物,加護病房內環境感覺剝奪而導致定向感混亂、認知及執行功能上的障礙,或歷經生死關頭後產生的焦慮情緒、精神障礙等等。這些透過早期職能治療介入可以有所不同。陳怡倩說明,阿成伯平時唯一的興趣就為泡茶,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導致肺炎進而插管治療、住進了加護病房,隨後隨著病況穩定後轉至呼吸照護中心接受呼吸器拔除訓練。在加護病房時期,職能治療師即透過會客時間蒐集相關資料,衛教家屬對患者進行理想且適當安全的互動,例如由家人對患者轉達醫師治療處置方向,或分享家人生活近況,因重症患者往往對於熟悉者的聲音反應較敏感,如此可提升患者對醫療處置的配合度和理解。也有一位腦出血後昏迷的阿嬤,在清醒後仍無法對任何指令有所適當反應,但卻對於財經新聞異常感興趣,原來阿嬤病前是炒股達人,所以和家屬討論後可以規律提供財經資訊相關刺激,誘發患者內在動機增加警醒度、重新建立與外在環境之反應迴路。陳怡倩指出,在職能治療師眼中,任何階段的患者都有其當下的職能需求,無論從預防或治療的觀點作切入,在對患者生命安全無虞的狀況下給予任何形式的介入,以滿足其職能需求即是職能治療。
-
2021-02-12 科別.精神.身心
「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
那時,張沁文已經兩年多沒有正常進食了,像掉入一個巨大的黑洞,食物在她的眼中是魔鬼。「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就想死。因為心裡有個聲音在說,那是魔鬼。」剛剛20出頭的年齡,張沁文掉髮、脫皮、長出老年斑,月經也不來了,就連上臺階都很困難。張沁文的父母每天盯著她吃東西,僅僅為兩小塊餅乾和半杯脫脂牛奶,她也會哭一下午,最後邊哭邊吃進去。一到吃飯時間,家裡氣氛就緊張起來…張沁文覺得那段日子是一場無聲的、昏暗的沙塵暴,主觀上知道爸爸媽媽是對的,但她就是無法接受食物,互相矛盾的想法撕扯著她。張沁文所說的病是進食障礙,屬於精神疾病,是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暴食障礙等一組疾病的總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對記者說:「進食障礙在精神科裡屬於小病種,而其中的厭食症卻是精神障礙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致死率高達5%~20%。」瘦到28公斤時,張沁文住進了重症監護室。檢查結果顯示,各臟器衰竭,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在那之後的治療過程中,張沁文用網名記錄下自己面對厭食症的狀態以及漸漸康復的過程,並開始和其他病友一起組成互助小組,在網上為其他患者講解病情,為公眾普及相關知識。到底得了什麼病進食障礙本身並不致死,患者死因主要是嚴重營養不良導致的多器官衰竭或是併發抑鬱導致的自殺。就在兩三個月前,陳珏在門診見到一個患嚴重厭食症的年輕女性,將近1.7米的身高,體重只有25公斤,連蹲下去再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陳珏趕快聯繫華東醫院消化內科,安排病人先進行內科治療和營養治療,但不到一周,病人身體機能突然崩塌,猝死。「太遲了,來不及了。」陳珏感慨。進食障礙有就診率低的特點。《柳葉刀》雜誌2020年3月刊發的論文《進食障礙:急需創新和進步》中指出,只有約20%的進食障礙患者尋求治療,且往往是在病情發展的晚期,經年累月的症狀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迅速,更難控制。進食障礙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最早的醫學描述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從1970年開始,西方醫學對神經性厭食症有了較多記錄,神經性貪食症的病例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急劇上升。2017年,據估計,全球有1600萬人受到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影響。中國目前尚未有關於進食障礙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大眾對進食障礙的瞭解也相對匱乏,相當長時間內,國內僅有兩家醫院設有進食障礙專科: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從18歲開始減肥,身高1.62米不到50公斤的她只是「為了讓腿更細一點」。她給自己制訂了嚴格的食譜,用手機上的軟體計算卡路里,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800卡,如果能控制在500卡更好。每吃一口都要計算,哪怕多吃了幾顆青豆,她也要計算進去。節食是會上癮的,今天少吃了一點,明天覺得也許可以更少一點。漸漸地,張沁文早餐只吃1/4個紅薯,午餐僅有一小碗青菜,還要在清水中反覆涮過,沒有晚餐。同學提醒她已經太瘦了,不要再節食,她就偷偷把食物藏在袖子裡、口袋裡、餐盤後面。到了大二後半學期,她的體重已經不到40公斤。但她停不下來,對「吃」非常反感,眼中的世界也變了,再沒有任何事情能讓她開心起來,每一天都「盼著今天趕快過去,但又不想讓明天到來」。張沁文的父母意識到她病了,帶著她四處求醫。進食有問題就去看消化科,月經不來去婦科,心臟不舒服去心臟內科,父母還猜測她會不會是因為之前拔牙出了問題,四處查閱文獻,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再去神經外科、臨床營養科、骨科、內分泌科,甚至做了腦電圖和全身CT,還是不知道她究竟得了什麼病。直到有醫生提醒:「會不會是厭食症?」父親到網上四處查找,才終於找到對症的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被確診為「厭食症,伴隨雙相情感障礙」。進食障礙導致情緒失調迄今為止,進食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就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其發病主要涉及遺傳素質基礎及一系列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心理、家庭、社會文化4個方面。根據西方的流行病學調查,進食障礙患者中90%~95%是女性,發病年齡在12歲~35歲。據陳珏在臨床上的觀察,中國厭食症患者的發病年齡集中在13歲~14歲和17歲~18歲,中考和高考後的假期會是部分學生極端節食減肥的時間段。陳珏解釋說,進食障礙會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失調,尤其是厭食症患者,多數有與抑鬱症共病的情況。2014年,一項由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人員發表於學術期刊《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的研究顯示,自殺是進食障礙患者尤其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進食障礙患者中,11.8%有自殺未遂史,43.3%有自殺意向。美國自殺預防資源中心於2020年2月公布的數據稱,在有厭食症病史的人群中,自殺的發生率為24.9%。儘管確切病因不詳,但陳珏在臨床中發現,進食障礙患者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往往出自生活條件較優渥、層次較高的中產家庭;父母對他們自小寄予厚望,要求嚴格,過度保護,很多患者的母親對自己身材的要求就很高;患者本人通常性格敏感、自卑,過度追求完美,即便自身已經很優秀。一部分厭食症患者會在治療後轉向貪食甚至暴食。張沁文就是如此。出院後,她的體重長了10公斤,還拿到了海外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長期過度節食後,張沁文的身體出現報復性補償,彷彿是體內放出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她開始了難以控制的暴食,到了國外後變本加厲。開始只是吃6個冰淇淋、十幾份盒飯,後來她連課也不去上了,待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做,不停地吃,無論手邊的食物是什麼,都必須馬上塞進嘴巴。半生不熟的雞肉,她也吃過。「實在等不到它熱好,那時候,我感覺自己不是人。」張沁文說。好幾次,她都吃到呼吸困難。後來,張沁文才知道,她當時的情況屬於「再餵食症候群」,很容易休克,發生危險。情況太嚴重,張沁文只能回國。父母怕她半夜偷偷點外賣,換上了聲控鎖,只要開門就會報警,冰箱也安了鈴鐺。在父母的陪伴下,張沁文再次開始接受治療。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綜合三科病房主任李雪霓接觸過的患者中,像張沁文這樣由厭食轉為暴食的比比皆是。這像厭食在恢復道路上的一段彎路,但沒有清除行為(催吐、服用瀉藥等)的暴食,在經過持續的治療和引導後,身體能夠逐漸恢復健康。在李雪霓眼中,治療中最困難的情況,是限制型厭食轉為暴食清除型厭食,這不但增加了危害性行為,還使營養不良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小的患者只有7歲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與社會醫學系教授安妮‧貝克爾曾在斐濟做了一項文化人類學研究。結果表明,西方「以瘦為美」的觀念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從而進一步使人們對飲食的態度和行為發生變化。在陳珏的印象中,30年前自己就讀醫學院時,進食障礙還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2002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始使用電腦進行資料統計,那時全年門診就診進食障礙者僅8人次。2005年後就診人數逐年增加,由兩位數增加到三位數,2012年後更是顯著攀升,2016年進食障礙的就診人數超過1100人次,2019年已超過2700人次。李雪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2001年至2005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收治進食障礙住院患者104例,是1993年至2004年總和的3倍。2011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成立了以收治進食障礙為主的專科病房。在陳珏看來,進食障礙的發病率增加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越來越高密切相關。近些年,「A4腰」「鎖骨放硬幣」「比基尼橋」在社交網路的盛行更催化了輿論風向,「瘦」不但意味著美,還與自律、成功甚至社會階層掛上了。1996年的一次世界範圍內的進食障礙流行病調查顯示,減肥是進食障礙發病機制中主要的危險因素,有30%~60%的青春期少女試圖通過節食來減輕體重,有7%~12%是極端節食者。2019年,中國心理學學者任芬和王燕學抽取285名中國女大學生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的進食障礙與外觀焦慮和抑鬱均呈顯著正相關。在臨床觀察中,李雪霓發現社會文化對「瘦」的肯定還是很多病人康復的重大障礙,醫生不得不花大力氣去扭轉病人的思想。有個病人體重恢復到42.5公斤後,說什麼都不肯再治療,她無法接受42.5公斤以上的體重,因為「××明星就是42.5公斤」。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進食障礙在中國的發病正朝年輕化和低齡化,並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地區發展。門診中,李雪霓和陳珏都接診過只有7歲的患者。進食障礙也引起了國內醫療界的更多關注,2016年,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成立了進食障礙專科病房,長春第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也加大了對進食障礙的研究。但由於科普和預防不足,多數人不瞭解這種疾病,甚至存在誤解,這使得很多進食障礙患者具有強烈的「病恥感」。張沁文在網上為普通人普及這種疾病的知識,同時鼓勵和幫助病友,而她自己也從陌生的網友那裡獲得了很多溫暖和關懷。她發現了海面下沉默的冰山─很多進食障礙患者認為自己的行為難以啟齒,無處傾訴,也不敢尋求幫助,身邊親人的誤解使他們更加無法接受自己,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很多深陷痛苦的女孩給張沁文發來長長的私信。2020年夏天,張沁文在微博上成立了行動小組,短短幾個月,就突破1000人。一些擅長營養學、心理學、醫學的志願者也慢慢加入,定期為組內的患者做科普和諮詢,讓患者知道,自己不是「怪物」,在康復的道路上並不孤獨。許多人從無數個崩潰、自責、絕望、無助的黑夜裡走了出來,在這條與食物戰鬥的道路上前進。「我們一定會好的。」張沁文很有信心。(米若/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3期,本刊節選)
-
2020-11-12 科別.精神.身心
台大連2起憾事 衛福部:青少年3成有精神障礙
國立台灣大學近期連三日發生二起學生輕生事件,9日下午歷史系女學生墜樓、11日男學生於宿舍輕生,由於9日至13日恰好是台大的期中考周,引發各界關注,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也在臉書貼文表示「無法相信」;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表示,不少調查都顯示現代人的心理壓力遠高過於過去,曾針對青少年做調查約三成有精神疾病,大學生的比例也大約是如此,呼籲社會應增加對彼此的關心,降低憾事發生。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頂尖大學的學生,大多對於自我要求高,根據過往大學生輕生的因素,以學業、感情、同儕、家庭為最多,根據研究顯示,輕生身亡者約有九成五有精神狀況或障礙,其中多達七成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有病勢感,又願意去找精神科醫師的人,僅有三成。連續三天二起台大同系學生輕生事件,楊聰財也說,憂鬱或負面的情緒是有可能擴大影響他人的,呼籲親友間若是發覺身旁有人過度焦慮、緊張、憂鬱,應給予協助,多與他們說說話,或是陪伴就醫等,也呼籲民眾,別把心理疾病當作是一時的,自殺防治協會推出「心情溫度計」,可透過自我檢測,隨時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態。他呼籲,心理狀態不是等到痛苦不堪才去面對,平時只要有一點不舒服就應該要自我檢視,適時向專業醫師求助。諶立中表示,20年前,台大大學生是很明確的,畢業等於宣布有工作或是出國讀書等,但是現在不同,就業環境多元,不管是誰都要自我創造打拚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導致學生容易徬徨;加上整個社會壓力比以前壓力大很多,競爭力強,加上感情議題等,大家自主性提高,相對自我決定權力增加,責任也增加,不如預期也增加。諶立中表示,過去曾做過小五、小六、國一的學生情緒障礙的調查,發現有三成的青少年有情緒障礙,其中以過動最高,憂鬱症等也占多數;大學生理論上也是差不多的比例,他認為現在的學子心理健康不如過往,各界應該要更加重視。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面對病人的困頓處境 醫師收住院與否的兩難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內心世界」,搜集了三位醫師在不同的情境下寫出他們對病人或同事的遭遇所引起的感觸,使社會大眾有機會一窺醫師心裡在想什麼。「醫病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有三篇病人或家屬在這園地分享他們的想法。透過這種機會,醫病雙方可以有機會了解對方在想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做、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也許透過這種機會,醫師與病人漸漸了解對方,減少誤會,進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今年六月初,在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的一天下午門診,志工用輪椅推進來一位五十歲的女生,左腳的膝蓋以下截肢,兩手沒有手掌,臉部與頸部以下看到經歷嚴重燒燙傷的結疤。她的主訴是情緒低落、睡不著、無助感與生活的困頓,要求住院。接著的會談中,她緩緩的訴說過去二十年,在各大醫院精神科的住院與門診的治療經過。醫師也給她開立,可以減免健保醫療費用部分負擔的重大傷病卡。從她所敘述的個人史,可以看到,她曾經是一位有才華的文藝青年,擔任文書處理的工作。婚姻的狀態出問題而自焚,又遭遇嚴重車禍導致截肢。隨後長期的療傷,加上生活的困頓,使她幾乎要流浪街頭。會談的過程可以看出,她呈現的狀態是身障者,在面對長期生活壓力下的情緒低潮,需要有經濟支持的安定生活。她已經離婚多年,現在有一位年輕人住在一起,她要求要住院的原因之一是,可以讓這位年輕人去工作,賺一些錢來貼補家用。將病人求診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之後,讓筆者陷入「收與不收住院」的兩難局面。也就是,短期住院並無法改善她的憂鬱與煩惱的情緒;但是不收住院的話,是否讓她流浪街頭?或是發生事情?有沒有其他的資源可以應用?因為沒有空床,所以就先登記在住院的等床名單上,一方面聯絡精神科社工師,協助瞭解個案的社會支持系統,並且瞭解個案在其他醫院的就醫狀況;預約兩星期回診。兩星期後她依約回診,症狀沒有變化,但是訴說已經被房東趕出。這次提及她有商業醫療保險,假如住院,保險公司每天會補助住院費用,可以補貼生活費用。再一星期後,主治醫師說雖然通知住院,但是病人不住院,沒有說明不住院的理由。決定精神疾病需不需要住院並不困難,主要是依照精神衛生法第四條的規定,收治嚴重病人,是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所以精神病人可以在醫師的安排下,同意自動住院。倘若嚴重病人有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卻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的話,依照精神衛生法第四十一條,就要啟動強制住院的程序。我國強制住院的流程是違憲的議題,已有專文討論,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身體障礙加上精神障礙是多重障礙,非常需要注意與協助。筆者相信,我國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從1980 年立法以來,歷經11次的修法,目前應該可以回應需求,其中包括:保健醫療、教育權益、就業權益、支持服務、經濟安全及保護服務。依照該法的規定,地方政府應提供居家護理、居家照顧、家務助理、友善訪視、電話問安、送餐到家、居家環境改善等居家服務項目;在社區照顧服務,應提供障礙者復健服務、心理諮詢、日間照顧、臨時及短期照顧、餐飲服務、交通服務、休閒服務、親職教育、資訊提供、轉介服務等服務。為了生涯福利需求得以銜接,應溝通、協調,制定生涯轉銜計畫,以提供障礙者整體性及持續性的服務。經濟安全的措施包括:生活及托育養護費用補助、輔助器具費用補助、參加社會保險補助等等各項服務。筆者請精神科社會工作師協助,瞭解此個案在各醫院的就醫狀況,在其主要就醫的醫院的醫囑遵從性,瞭解其生活環境與支持系統,使用地方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措施的情形。她就醫的各個醫院的社工師,都一致鼓勵她在其原來就診的醫院繼續接受治療與服務,不要轉換醫院。這決定讓筆者的內心掙扎告一段落。從這位個案,讓筆者回憶起另外一個事件。台北市與世界其他許多大城市一樣,有許多流浪漢,白天行乞,晚上睡在街頭或車站。然而在這些流浪漢當中,並不常看見身障者。2016年有一天,第一次在急診室外的行人步道上,看到一位雙腳截肢的身障者,趴在地上叩頭行乞。筆者連續經過了幾星期,每次都會在心裡想,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有問題嗎?去問了社會工作的同仁,說這已經一段時間了,他們努力幫忙過;去附近的警察局詢問,對於這樣困苦的人,警察可以幫什麼忙嗎?警察的回答是說,只要不妨害交通,他們不會驅離。直到有一天的中午下著雨,經過的時候看他還是趴在地上叩頭,終於忍不住了,撐著雨傘蹲在地上,瞭解他的狀況。他不避諱說出他的姓名,是四十幾歲的離婚男性,育有兩子由母親照顧;他說他的戶籍在新北市,是低收入戶,但是政府補助不足於應付生活支出,所以必需行乞。聽完之後,也不知道能夠幫什麼了。走開後,回頭看了一下,在雨中的這位張先生,仍然頂著同樣姿勢努力張羅著他們一家的生活費用,忘記問他沒有吃午餐。這個短暫的面談之後,在台北市政府社會福利委員會,筆者提案詢問主管機關的社會局,請他們說明台北市的身障行乞者的情形。社會局長回答說:他們知道這些狀況。在台北捷運信義淡水線的沿路的三大醫學中心都有,甚至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離開。社會局會協助這些行乞者。果然,一段時間之後,就沒有看到這位張先生了。後來又出現一位,但是隔天就不見了。如今筆者所服務的這所醫學中心的急診門口旁的人行步道邊上,沒有再出現類似身障者的行乞者。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是台灣擁有舉世無雙的健康保險制度,社會福利政策也完全比照已開發國家的標準。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有的資源,給予需要幫助的人適時的幫助。這樣的過程中,醫療人員有時候需要謹慎的面對兩難的困境,收不收住院只是其中一個挑戰。
-
2020-10-02 新聞.生命智慧
只是想好好死,有這麼難嗎?「荷蘭安樂死實錄」教會我的「幸福死」
成排的孟克《吶喊》有位相當了解日本高齡者問題的友人這麼對我說:「日本也有相當好的老人設施機構,妳應該要去看看。」「那是什麼樣的地方?」我問。「在一般自費的老人之家,接受胃造口灌食(在腹部上開個小洞,可以從胃部直接注入營養的方法)的人,只能在自己的房間裡乖乖躺著。但這裡完全採用開放空間,接受胃造口的人不需要躲在房間裡,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外出。完全不需要躲藏,是一個相當開放的設施機構。」我在二十年前曾經親眼見過接受胃造口手術的友人父親,躺在醫院有著多張病床並排的大病房裡。當時的我因為年紀還輕,對於死亡這種議題沒有多大的關心,當然對「胃造口」這個詞彙也一無所知。可是直覺上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所以當時的畫面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因為我不知道當我還沉浸在自己的想法裡時,社會上的老人設施機構到底有了多大的進步?於是我滿心期待地前往友人所說的那間自費老人之家。當我抵達之後,看它的外觀和一般常見的五、六層水泥建築並沒有什麼兩樣。老實說,當下讓我有些失望。這不是和一般常見到的自費老人之家一樣嗎?在還沒來到這裡之前,原本我的想像是,一樓是可以一眼望去、一覽無遺的全開放空間。不分照護程度,所有的入住者都可以很歡樂的聚集在這裡。當然也包括必須躺在擔架上的胃造口灌食病人。但殊不知,這一切都只是我個人的妄想而已。積極接收需要重度照護高齡者的設施機構自費老人之家也是各式各樣。有些是針對尚可自由行動的健康高齡者、有些是針對需要接受照護的高齡者、有些是標榜居住環境空間寬敞、有些則是著重在入住費用或是使用費用等,實在很難用簡單幾句話來說明。這裡所要介紹的,我想是比較接近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吧!這裡和我到目前為止參觀過的自費老人之家相比,最大的不同應該是「給予那些沒有去處的高齡者一個棲身之地,積極接收需要重度照護高齡者的設施機構」這點吧!但光是這點不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嗎?近年來,「照護人手不足」是許多老人設施機構普遍面臨的問題。也因為如此,據說在許多設施機構,慢慢地有只接收需要輕度照護高齡者的傾向,而不想接收需要重度照護的高齡者。這麼一來,那些無法進入設施機構的人,也只能留在家中接受家人的照護了。對於那些需要重度照護的高齡者來說,老人設施機構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說,任誰都能理解的事情。醫院是治療的場所,讓已經不需要接受治療的人辦理出院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換句話說,一些沒有治療必要卻長期臥床不起、不良於行的人,理應不能將他們安置在醫院。也因為如此,出現了一些沒有家人可以協助照護的高齡者。這些高齡者既無法在自己家中接受照護,也無法立即進入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可以說是已經走投無路。這個時候,如果有個地方願意收容他們,他們內心的感激自然不言而喻。在這裡,不只可以收容胃造口灌食的人,其他像是癌末病患或是需要重度照護的病患也都一併接收。這裡讓那些無法在家中接受照護的人也能有個棲身之所,這點讓我感到相當驚喜。目前這個設施機構的入住者約有六十名,其中大約七成的人經診斷判定患有失智症,另外約有十數名的人則是接受胃造口灌食的患者。由於這裡是自費老人之家,所以與特別養護老人之家相比,費用自然比較高昂些。但也因為如此,不用花費時間等待,隨時都可入住。這對一些已經走到人生最後階段的病患來說,也成了選擇安寧療護的場所。但也或許其實一些積極接收需要重度照護患者的設施機構正在增加中,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死不了的痛苦終於來到胃造口灌食患者的樓層了。我似乎緊張了起來。出了電梯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護理站。護理站的前方,就是一般常見的開放空間設計。在這開放空間的正中央擺著一張大桌子,大約有十個斜躺在輪椅、身上掛著灌食管的病患圍繞在桌子四周。另外也有像是臥床般躺著的人。這裡所帶給我的印象,似乎和介紹我來這裡的友人的印象有些許出入。雖說是開放空間,但空氣中那份不自然的安靜,總讓我感到有些害怕、卻步。即使我主動開口打招呼「您好」,也沒有任何回應。桌子四周儘管圍著將近十個人,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察覺到我的存在。在那個開放空間裡,明明有人,卻又好像沒人。當下彷彿就此靜止,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出動作,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這時的我彷彿如夢初醒般,終於了解到自己有多麼無知。所謂的胃造口灌食,就是在那些無法從嘴巴進食的患者胃部打洞,將營養直接注入胃部。我只知道攝取營養的方法是由嘴巴進食改成由胃部直接吸收,但是實際親眼看到胃造口灌食的患者時,讓我整個心都揪了起來。因為無法從嘴巴進食,所以他們的嘴巴也開始逐漸退化,漸漸變得無法開口。透過我的眼睛所能確認的,就只有患者還活著的這件事而已。或許是肌肉已經僵化的關係,當時在場有位面部毫無表情的女性,當我和她的眼神相對時,感覺到從她眼神透露出來的是在對我訴說:「讓我死了吧!」靠著胃造口灌食讓生命勉強延續下去,一定很痛苦吧!即使想要結束也結束不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是很痛苦的,難道也無法用眨眼來表達嗎?我這麼想著。可是,為什麼會陷入這樣的狀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無法進入設施機構,又有誰可以照護那些有需要的人?如果不想讓自己在將來有這樣困擾的話,我認為趁著現在還能自由活動、表達自己意思的時候,向身旁的家人或是友人交代清楚,「是否希望採用胃造口灌食」或「是否希望接受維生治療」等是有必要的。每個人只是靜靜地望著天空;有些人發出微弱的聲音;有些人雖然還活在人世,但實際上彷彿已經往生他界。這些人雖然身體這個軀殼還活在人間,但軀殼裡卻已經少了靈魂。明明靈魂已經前往他界,人們卻強行對他們的身體注射營養,讓他們的軀殼可以延續下去,阻止他們的死亡。雖然我覺得與其臥床在自己的房間,不如在開放空間,和其他人一起度過比較好。但不知怎麼地,卻有一股讓我想要將他們身上管子一個個拔起的衝動。那些維生裝置一旦裝上之後,便再也沒有拔下來的一天。我想在這些患者身旁照護他們的工作人員也是痛苦的。如果對患者投入過多感情的話,勢必很難在這裡工作下去。 我的頭腦裡,浮現了孟克《吶喊》這幅畫中充滿恐懼的臉。在我眼前的這些人,似乎每個人都在驚恐地吶喊著。將父母送進老人設施機構,因為看到父母的表情而心生恐懼,從此再也沒有來探視過父母的人也大有人在。荷蘭安樂死實態幾天後,我拜訪了一位在阿姆斯特丹擁有辦公室的三十多歲女性家庭醫師,向她請教有關安樂死的事情。讓我驚訝的是,這位女醫師用若無其事的口吻對我說:「昨天我才剛結束一個安樂死的案例。」這位女醫師說自己到目前為止,已經替六名病患以注射方式完成安樂死。但為什麼是用注射的方式?據說用注射可以確保病患的死亡。如果是用投藥,無法發揮藥效的情況也可能發生,所以死亡的機率並非百分之百。一般來說,在家中進行安樂死是最為普遍的做法。躺在床上的病患周圍,圍繞著自己的家人及親友,當說出「我們就用紅酒乾杯!」這句話後,便面帶笑容且以沉穩的態度執行安樂死,總覺得讓人羨慕。在荷蘭,安樂死的說法為「Euthanasia」,這是取自希臘語中意味著「好」的eu,以及「死」的thanatos,兩者結合之後,便有了「幸福地死、好好地死」的意思。安樂死,就是一種可以幸福死去的方法。「那麼,差不多了嗎?」家庭醫師這麼問。當病患本人也點頭同意之後,便朝手腕進行注射。幾分鐘後安詳地去世。房子外頭,也有警察待命。這就是荷蘭的安樂死現場。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安樂死,將成為今後課題為我們進行解說的志工威廉森女士說,近來有許多罹患失智症初期階段的患者希望尋求安樂死。但這在判斷上十分困難。今後,如何判斷患者究竟是「精神障礙與失智症的合併症」,還是只是「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將成為安樂死協會的課題。這些話讓我聽得直點頭。因為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也可能是我自己將來的寫照。我可以想見,沒有親人孑然一身又固執的我,如果老了又失去存活意義的話,勢必會如同廢人一般。等到那個時候,就會恨不得可以早點結束自己的人生。在社會福祉規劃完善,且讓人到人生最後都能安心生活下去的荷蘭,居然還有老人一心求死,這點讓我有些驚訝。「老」這件事真是讓人傷透腦筋啊!對於那些身旁有家人的老奶奶來說,長壽或許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對於像我這種孤身一人的人來說,如果沒有辦法讓自己過得像樣的話,就糟糕了。因為現在還有我想要去投入的事情,所以還能讓自己散發閃耀的光芒,陷入低潮還言之過早。等到自己真的變成老奶奶,漸漸變得沒有體力的時候,還能忍受得了這樣的自己嗎?我也不是因為沒有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而感到後悔,只是想到還是有些難受。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我從以前開始,本能上就很嚮往可以施行安樂死的荷蘭。「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安樂死,將成為今後課題」,可以說是超高齡社會的必然問題。令人痛苦的不是患病這件事,而是即使沒有患病,可以長命百歲,也會讓人痛苦這件事。 失去生存意義的高齡者……儘管在精神上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但是被孱弱的身軀給拖活著,這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書籍介紹書名:長壽地獄作者:松原惇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7作者簡介/松原惇子一九四七年於日本埼玉縣出生。昭和女子大學畢業後,於紐約市立皇后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碩士學位。三十九歲時以《女人購屋時》(文藝春秋)一書初試啼聲,躍身為作家。第三本著作《可頌症候群》一書成為暢銷書之際,書名也成為流行語。投注於「單身女性的生存方式」研究之餘,也以此為題材,從事寫作及相關演說活動。現為NPO法人SSS NETWORK代表理事。同時也是創作歌手與電影製作人。喜歡多方嘗試。著有《不害怕「一個人的老後」》(PHP文庫)、《獨老時代》(世茂出版)等多本。延伸閱讀: 老是睡不飽、常脹氣都是肝臟求救訊號!多吃4類食物養好肝 聽過「環保自然葬」嗎?台灣流行這5種,各縣市「這種葬法」還免費!
-
2020-09-16 科別.兒科
超強磁力巴克球誤食意外多 兒科學會:全球已近3000件
國內因為強烈磁性巴克球而發生的幼兒意外愈來愈多,兒科醫學會發出聲明表示,因為強烈磁力,幼兒誤食將造成腸胃被吸附,甚至造成嚴重的穿孔與腹膜炎,已有多國禁止販售,要求政府應該加強管理,家長則不能讓孩童單獨玩巴克球,一旦發現誤食要馬上就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天在臉書分享一起遇到的病例,1歲男童因嘔吐就醫,用X光照肚子,才發現有5顆亮晃晃的小球排列在肚子裡,家人竟然都沒有發現孩子誤吞巴克球。兒科醫學會之後也火速發出聲明,提到另一起病例,北部某醫院一名4歲男童,吞下多顆巴克球,家人雖然發現,但沒有馬上就醫,飯後孩子出現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就醫後才發現胃、小腸都有巴克球。因為這些帶有磁性的小球彼此相吸,連帶把胃壁、腸子等都吸住,造成孩子胃多處潰瘍,腸子並有瘻管(腸內不正常的相通),還有多處胃黏膜壞死,已腹膜炎的狀況,經開刀取出持續治療。學會在聲明中指出,巴克球的超強吸力的原理基於內含稀有金屬釹(neodymium),市面上已有多種形狀的巴克球被用作益智性玩具訓練想像力和創造力,或當成裝置藝術用。2009年美國開始發行巴克球且行銷各國,但2009-2013年間,估計有2900位孩童因誤吞巴克球被送至急診就醫,全球有不少國家因此禁止販售巴克球。2019年10月起經濟部已將巴克球列入應施檢驗玩具商品,要求業者需經檢驗合格才可在市場販售。行政院消保處亦發文提醒消費者:購買此商品應避免14歲以下兒童將此商品放入口鼻以免造成傷害。但現今網路購物盛行,可在不少網站購買到巴克球,有些包裝上可能未明示警示語或家長購買此商品未詳看警示語,就可能造成孩童誤吞巴克球造成憾事發生。學會籲請政府加強商品管理,尤其是提醒標語是否明顯清楚。此外,呼籲社會大眾提升對巴克球之瞭解,並請家長及老師注意,避免孩童不當接觸。台灣兒科醫學會特別提醒家長及老師們如下:1. 老師發現學童持有巴克球,應立即代為保管再轉交家長。2. 家中巴克球是否存放在安全位置,若孩童使用巴克球時,家長應陪伴在側以防孩童誤吞。3. 家中若有發展遲緩、過動、自閉或其他精神障礙的小孩應避免讓他們接觸巴克球與其他磁鐵玩具。4. 家長發現孩童誤吞磁鐵玩具應盡速就醫。
-
2020-08-26 失智.失智100問
財務問題/哥哥失智了,竟還有人去安養中心找他買房?律師2建議保財產
60多歲的王先生努力工作的過了大半輩子,名下有一些積蓄,有可以供自己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有一些存款,雖然無妻無子女,他倒也樂得當個快樂的單身貴族,一個人逍遙自在!某日,王先生一如往常,去找自己的老弟一家串門子。沒想到在聊天的過程中,王先生竟突然口齒不清,而被弟弟送醫治療!後來他被醫師診斷為罹患輕度腦中風,並且已經傷及到語言表達及認知能力!弟弟一家,擔心哥哥自己生活有所不便,而為了可以就近照顧哥哥,便接他回家一起住!又為了申請保險理賠,弟弟聯絡王先生的保險業務員顏先生!沒想到竟在王先生這種身體情況下,顏先生還在弟弟不知情的情況下,勸王先生把原本的保單解約,並且購買新保單!而王先生也照做了!先不論保單這樣的處理,究竟是否對王先生更好!?但對肩負照顧王先生一責的弟弟來說:「哥哥都已經傷到認知能力了!保險業務員還叫他買新保單,這實在是匪夷所思的行為!」數月後,雖經弟弟一家的用心照料,但很遺憾的,王先生仍被醫師診斷為失智症確診,並且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而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再者,弟弟夫妻年紀也不小,無法繼續擔負照顧王先生的責任,因此便在和王先生溝通後,弟弟安排王先生入住長照中心,希望能透過專業的機構來照顧王先生!弟弟想著,這樣應該後續就沒問題了!某日,弟弟到長照中心去探望王先生時,沒想到竟碰到顏先生也在。弟弟原本心想:「多個人關心哥哥,也是好事!」沒想到數週後,弟弟竟被顏先生通知:「你哥哥之前有打算要賣房子,請我幫他找房仲賣,後來我就請認識的房仲朋友協助,現在也已經找到買家簽好契約了!你哥哥說:『房屋的土地、房屋(建物)權狀在你這裡』所以請你把權狀交給我,好讓我繼續完成後面的過戶程序!」弟弟一聽,完全無法置信!他一邊心想:「這整件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哥哥都失智了!還能決定是否要賣房子嗎?」一邊又想著:「要怎麼做,才能幫哥哥保住這個房子?」畢竟如果哥哥的房子在他生病無法判斷的這種情況下被出售了!本就違反哥哥的正常自由意願!而且對方說的成交金額還不符合市價行情!這樣後面哥哥的生活及照顧費要從哪裡來?哥哥在台灣除了自己,沒有其他的親人了!我即便想照顧哥哥,但也要為自己留老本啊!因此,弟弟來詢問我:「請教律師,我該如何幫哥哥保住他的財產?」了解完情況之後,我給弟弟以下建議:第一點:發律師存證信函!告知房仲及買家:「哥哥的情況,依民法相關規定,所簽的房屋委賣契約、房屋買賣契約,都是無效的!土地及建物(房屋)權狀,是之前哥哥請弟弟幫忙保管的!顏先生和房仲這邊,沒有權利向弟弟討權狀來辦後續過戶!」先讓對方知道:「相關契約在法律上都有問題!對方甚至有涉及刑事責任的疑慮!」第二點: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程序+暫時處分!我們聲請由弟弟擔任哥哥的監護人,讓他取得法律上可以幫哥哥管理財產的權利!並且我們同時向法院聲請「暫時處分」!經驗上,法院的監護宣告程序,也要約半年時間才能完成!而哥哥的房屋,現在已經有被過戶的危險了!因此,透過暫時處分,法院可以在監護宣告程序完成之前,禁止「任何人」對哥哥的房屋進行過戶的動作,來幫哥哥保住他的房子! 弟弟聽完後,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協助自己哥哥保住財產,同時也是幫助自己可以幫哥哥管理財產的方式!未來也不用怕,還有其他人再找上門來,違反哥哥意願,動哥哥財產的腦筋!當然,我們立即就採取行動來處理了!雖然,對於顏先生他們,到底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和哥哥簽這些約?弟弟仍感困惑,但事情一件件來處理吧!至少,先保住財產再說!當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家屬都應該要思考,如何透過法律制度(監護宣告)幫助失智家屬保住老本,不被身邊的任何一位有心人過戶(不論用的方法是買賣或贈與)!很多時候,許多家庭沒有這麼幸運!是在財產被過戶之後,家屬才發現(甚至根本就是被其他家屬在違反本人意願下過戶)!而在財產被過戶之後,才要再追回來,光是舉證「在簽買賣、贈與契約當下」,失智症患者本人真的認知能力有問題!就非常困難了!如果你單純認為,只要曾帶患者去看過醫師,病歷紀錄就能證明?那我只能告訴你:「法律實務面和你想的不一樣!你想的太簡單了!」更何況還有那麼多,沒有病識感!拒絕配合就醫的患者呢?!因此,只能再次提醒有緣人:「監護宣告!是幫助患者本人!同時也幫助照顧患者的家屬!當你發現家人失智確診了!就請幫助他 / 她聲請監護宣告!」搜尋一些新聞案例,你就會知道,不只你的失智家人會感謝你,你也會感謝自己的!以上和大家分享,如果你有任何法律問題,請點選法律諮詢聯結,預約法律諮詢時間!-------參考法規:民法第75條後段規定:「無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無效;雖非無行為能力人,而其意思表示,係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所為者亦同。」刑法第341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乘人精神障礙、心智缺陷而致其辨識能力顯有不足或其他相類之情形,使之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原文經吳挺絹律師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6-10 橘世代.好心橘
她是「真人版應思聰之姊」照顧家人也關懷同路人
64歲的新北市康復之友會理事長黃莉玲,20年前弟媳突然罹患思覺失調症,因弟弟在大陸工作,上有年邁雙親、下有1幼子的她,除陪伴弟媳就醫,更悉心教育3名年幼姪子,扛起照顧兩家的責任;過程中,她主動參與支持性課程及志工協會,致力翻轉精神疾病負面印象,現在她更帶著志工參與社會局精障家庭關懷專線,陪伴無助的病患及家屬走出生命幽谷,重燃希望。回憶起弟媳發病當下,外表一切正常,但經常有躁鬱症狀,曾到了市場買衣服,一買就是10幾件,或一口氣就訂了2、3間房子,由於當時全家人都不了解什麼是思覺失調症,直到去台北市松德醫院就診後,才知道弟媳原來生病了。她就扮演起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也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姐姐應思悅的角色。黃莉玲指出,因弟弟必須在大陸工作維持收入,她便負責起照顧兩家子幼兒、長者的責任,所幸在松德醫院期間,接觸到了「家連家」團體課程,由同樣身為病患家屬的帶領者,幫助成員理解精神疾病、認識藥物基礎概念、連結社會資源等,不但翻轉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更找到共同成長的夥伴。隨著弟媳病情逐漸穩定,黃莉玲2007年時也參加了全國康復之友聯盟,參與新北市康復之友會運作,她表示,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缺乏認識與理解,大多冠上汙名化的標籤,「但精神疾病是可以被治癒的,最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即時就醫。」黃莉玲也分享姪子的成長故事,由於精神疾病一部份可能是基因遺傳,有了弟媳的狀況為鑑,她長期注意姪子們的身心狀況,其中一名姪子因從小情緒較敏感,恐有發病可能,她便不斷提醒要保持正常生活習慣,若有需求必須就醫,現在姪子不但從國外求學歸國,也有份不錯的工作。參與新北市康復之友會過程中,她也帶領許多病患家屬參與支持性課程,去年起更與社會局合作,投入新北市精障家庭關懷專線(2252-3399)志工,她表示,一旦家中出現精神病患者,勢必造成全家巨大衝擊,此時若有人能願意傾聽、分享經驗,將對家屬有莫大的支持與幫助,更會願意走出家門、正確就醫。黃莉玲說,以前照顧病人總是孤軍奮鬥,許多人都不敢尋求幫助,深怕被外人知道家中的狀況,但精神疾病不是恥辱,家屬的教育、正確的理解與陪伴,才是幫助患者的不二法門,藉由協會推廣及關懷專線,希望能陪伴更多家庭及患者走上康復之路,重新回到美滿的生活。【熟齡精選延伸閱讀↘↘↘】。「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張曼娟:這一刻我瓦解了。退休守護慢飛孩子 高年級志工花時間慢磨出成長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補強社會安全網 陳時中:規畫更完整的精障者照顧體系
蔡英文總統日前於就職演說提及任內將建立健康防疫安全網、補強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將針對精神障礙者作更完整的照顧規畫,強化治療到後端的追蹤輔導訪視,以讓社會更安全。陳時中今天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會中被問及會如何針對蔡英文總統口中的健康防疫安全網、社會安全網的進行建置或補強。陳時中說,在健康防疫安全網方面,衛福部將會思考如何將各地區的防疫醫師、部立醫院等公部門防疫體系作更緊密的連結,以期未來面對突發疫情時能更迅速有效率地因應。他說,在社會安全網端,衛福部將針對精神障礙者做更完整的照顧規畫,強化治療到後端的追蹤輔導訪視,以讓社會更安全。
-
2020-05-23 橘世代.健康橘
律師教你3招 守護失智長輩財務
失智症病友在病症初期,並非毫無辨識能力,但思考容易紊亂,常常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而且詐騙金額高、舉證難,嚴重者甚至失去畢生積蓄,鄭嘉欣建議,一旦發現家中長輩失智,可以透過以下3種方法,預防詐騙或財產侵奪。1.「預告登記」,預防不動產遭不法轉移:失智症長者常遭有心人士利用,用不動產權狀前往地政機關設定抵押,或向銀行、私人借貸。辦理「預告登記」後,地政機關會通知家屬,可避免不動產遭到不肖人士乾坤大挪移。預告登記/需由土地的登記名義人(失智長輩)出具同意書,向地政機關申請於土地登記簿上作成限制登記,讓土地登記名義人不得隨意處分該土地。2.「金融註記」,預防身分遭到盜用的不當辦卡、不當刷卡:失智症患者身分常遭冒用、盜用,去開設帳戶、申辦信用卡及信用貸款等,導致債務從天而降。「金融註記」完成後,若有他人想冒名申請,金融機關應負擔審核拒絕責任。金融註記/子女可陪同長輩、攜帶失智診斷證明、身心障礙手冊等文件,到「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辦理註記。3.「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靠法律與監護人守護財產:「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是法律提供精神障礙者或心智缺陷者的保護機制。聲請後,失智患者處理財產的行為,例如借貸、作保、贈與、不動產買賣、遺贈等等,都需經過監護人同意才能行使。監護宣告/用於完全喪失判斷能力者,輔助宣告/雖未完全喪失判斷能力,但已顯著低落者。備妥喪失判斷能力證明文件,以書面向受監護人戶籍地的法院聲請。【延伸閱讀↘↘↘】。配偶贈與、房產移轉...Loss4大遺產節稅關鍵,導致財產縮水了!。避免稅留子孫 2大步驟規畫資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思覺失調症」輿論翻騰 常見誤解有哪些?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我們多從新聞社會事件、戲劇認識思覺失調症,看到的往往是片面的資訊,因此對疾病常充斥著誤解,對多數正在努力治療的病友而言是一大衝擊。其實思覺失調症透過治療,有機會幫助病友回到原本的生活,但首先需要對疾病有正確的態度,看看以下常見的迷思你中了幾個? ●從新聞報導中覺得思覺失調症病友都具有危險性?●路上看到自言自語、行為怪異的人,都沒辦法治療了?●不願意服藥的病友就醫也沒辦法醫治?●病人不想看病,只能選擇關在家裡?減少疾病汙名 是大眾幫助病友的第一步期發生的隨機殺人案,兇嫌稱自己有多個人格、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同時辯護律師也以精神障礙為由,認為兇嫌並非故意殺人。雖然兇嫌已遭羈押等待偵查以及後續的司法判決,然而此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擔憂,例如是不是如同新聞中兇嫌所述,會無法控制自己、會傷害別人等。事實上,思覺失調症與暴力攻擊或是犯罪間的關聯性並不是如此。過往許多重要研究,如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中瑞典1973至2006年國家醫療及法律追蹤資料顯示,沒有合併物質濫用的思覺失調症與一般人相較僅微幅增加暴力的可能,而與患者自身的手足相比則沒有顯著增加暴力風險。在另一篇統合分析研究中,結論也提及物質濫用是在思覺失調症中明顯增加暴力的危險因子,應著重於防範或治療合併的物質濫用上,如酒癮或是毒癮等。但即使如此,思覺失調症患者在一些被渲染的社會事件中,還是容易被冠上不定時炸彈、具有不穩定性等汙名化的說詞。不論藥物再好 不願穩定用藥 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回到疾病本身,「思覺失調症」是一個大腦的疾病,主要的症狀有幻覺及妄想等。症狀嚴重時患者會認為有人要加害於自己,感覺被跟蹤監視,或持續受到視或聽幻覺的干擾,自言自語、莫名傻笑等。但疾病的表現也可能有許多其他的症狀,如患者開始變得畏懼社交、關在自己房間、過度執著於非邏輯性的思考、學業或是工作的能力變差、顯得多疑防備、舉止打扮怪異或是日常生活喪失動力等等。近年醫療的進步,抗精神病藥物能夠改善許多症狀,並減少過往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有非常多患者在固定治療下可以回歸社會、重返職場或是校園。但不管是效果多好的藥物,如果患者抗拒,不願意接受持續的治療協助,恢復穩定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臨床上常會看到患者因無法盡早診斷或治療,錯失較佳的重拾正常生活的機會,或是中斷治療後因為症狀復發而失去工作或是喪失原本好不容易的重新建立的人際互動。而有些情況則是家屬太過害怕與患者起衝突,不敢勸說患者治療或是叮嚀服藥,只好看著患者症狀漸漸變得嚴重,再次發病。協助病友有方法 認識治療選擇、建立互信關係研究資料顯示,讓患者「充分了解藥物資訊」及「良好的醫病關係」是規律治療的關鍵。例如藥物有許多種選擇,從一日需要服用多次的口服藥、一日服用一次的口服藥物、兩周一次、一個月一次到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都是可以使用的治療選項,治療目標是讓患者在藥物協助下維持腦部神經傳導的穩定及改善認知功能。由於思覺失調症治療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正如許多慢性疾病,醫師與病友及家屬間的互信關係在治療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曾經遇到有年輕的患者,經過半年的治療症狀仍然起伏不定,患者在診間很少說話,常常都是家屬代為發言,有幾次家人也提到患者都忘記服藥。但在一次患者單獨前來的機會下,才發現家屬常認為病患本身很懶散,對事情都不願用心,患者被責備後就更不願意配合治療。之後經過幾次與家屬溝通,告知缺乏動力其實是症狀的一種,鼓勵患者多與家屬對談,也設立一些生活目標讓家屬感受到患者有努力達標。家人關係間漸漸支持性變多,而患者改接受長效針治療也明顯減少忘了服藥的狀況,症狀獲得相當改善。困難就醫者 可與醫師討論居家治療目前在幫助思覺失調症病患康復的就醫部分,除了急性發病或是危急狀況下,考量急性病房住院治療以外,其他包含精神科門診治療,讓患者回診時讓醫師了解病情變化,透過敘述日常生活的情況來評估恢復的狀態,是否需要調整治療等;若是患者抗拒到醫院或是常無法規律治療而復發,也可與醫師討論居家治療的可能性。居家治療是藉由醫師直接到社區中訪視患者,討論治療方案,促進穩定服藥或是固定施打長效針劑,以達到降低復發及減少精神症狀之影響;若是病症已經大幅進步,但日常生活、人際互動或是工作能力尚未恢復,日間留院或是社區復健中心的安排,可協助患者練習生活技巧、團體互動能力、調整生活型態,患者作為學員固定參加精神復健活動,練習漸進融入社區或工作職位。思覺失調症治療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造成失能的腦部疾病,而治療則是一條蜿蜒的漫漫長路,家庭間互相的協助與關懷,患者的治療意願及主動配合,增加協助的社會資源,支持團體,在這條治療的路上都是重要的角色,也期待未來透過越來越多的復原病友,能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疾病本身並不可怕,進而減少錯誤的觀念、歧視或是汙名化。
-
2020-05-02 科別.精神.身心
依賴醫療鑑定 法官棄守專業判斷
殺警案一審獲判無罪,引發社會譁然。全案爭點在於「法官是否有依證據判斷」,凶嫌鄭男有精障是不爭的事實,但行為時有無辨識能力,心理層面需靠法律專業判斷,法官太依賴醫療鑑定報告下判決,似乎棄守專業判斷職權,有違刑法第十九條立法意旨。無罪判決,法務部長蔡清祥怒斥天地不容,蔡英文總統也支持檢方上訴,言下之意似乎都希望案件將來進入二審時,法官能依職權對證據做出「合理判斷」。刑事訴訟法第一五五條規定,證據的證明力,由法院確信自由判斷,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與論理法則。不過,刑法第十九條有關責任能力(精神狀態)的立法,則對法官自由心證予以約束。立法理由指出,責任能力的內涵,依當前刑法理論,包含行為人辨識其行為違法的能力 ,以及依其辨識而行為的能力。至於責任能力的判斷標準,多以生理學及心理學的混合立法體例為優先。生理原因屬於醫學專業,要由醫師鑑定是否屬於影響行為的精神疾病;至於是否影響行為當時的控制能力,要由法官依檢方提供的證據來判斷。法官對醫療鑑定報告「精神障礙」的認定,要尊重醫師,不能採自由心證;對於控制能力部分要根據法官專業判斷,亦即可依據自由心證判斷證據價值的高低,最後做出判決。嘉義地檢署提出證據顯示,鄭男案發當天除有被害妄想症,其他表現均與一般人無異,行為時未完全喪失行為能力;嘉義地院卻僅依據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的鑑定報告,指鄭男行為時「行凶處於發病狀態」,判決無罪。行凶是否處於發病狀態,須仰賴法官的專業判斷,法官卻將法律專業交給醫生,顯然本末倒置,也有違刑法第十九條立法原則。保障法官自由心證的可貴,是為了讓法官免於受到外力干預,將判決基礎建立於專業、合理的判斷上,但絕非如本案,只依賴片面或單一證據。在英美法系國家是由職業法官判斷證據能力,再由陪審團決定證明力,台灣近年證據能力的判斷雖傾向英美法,但台灣法官仍採德國法的職權模式,也就是證據能力與證明力都由法官審酌,證據的實質價值,由法官自由判斷,值得省思。
-
2020-02-27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生活靠咖啡續命安全嗎?營養師完整分析
不能出門的朋友們除了火鍋、燒烤、奶茶還想念起了咖啡館。已經復工的朋友們又開始了咖啡續命模式,工作效率全靠咖啡因。但灌多了咖啡之後,心悸、失眠之餘不由擔心,這樣喝下去真的沒問題嗎?對於一般正常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換算成常見的咖啡具體是多少杯請拉到倒數第二段看)。而且只要不加奶油和糖就挺健康的,不會有什麼危害。 一. 喝咖啡的好處 咖啡可以刺激神經興奮,還有鎮痛、解除疲勞、提高身體機能等作用。此外咖啡中除了咖啡因還富含抗氧化物質,鉀、鎂、菸酸、維生素E等成分,適量飲用有助於維護心血管健康。 二. 咖啡過量會危害健康嗎? 對於咖啡的質疑大多在於過量攝入咖啡因的安全性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咖啡,茶、某些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可可、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是大量攝入咖啡因一方面容易導致人體對其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心率與呼吸加快、失眠、煩躁、頭痛、胃部不適等症狀。另外如果在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最好諮詢一下藥師咖啡因是否對其有影響。對於咖啡因影響骨骼健康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大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加速鈣流失,但這種流失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 三. 喝咖啡可能缺什麼? 整體上建議在大量飲用咖啡(拿鐵就不錯)的同時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曬太陽)。並且在食物多樣和均衡營養的基礎上保持適量的運動,例如每天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羽毛球、跳繩等,每週進行2-3次肌肉抗阻訓練,這樣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和促進骨骼健康。 四. 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 孕婦和乳母盡量不要飲用咖啡。如果實在需要,每天的咖啡因攝入最好控制在200mg以內,過量可能會增加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或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等風險。有研究者建議,育齡女性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應小於300mg,所以備孕期間也需減少咖啡的攝入。如果有胃食道反流、偏頭痛,心律失常,睡眠紊亂,乳腺增生等問題,也不建議喝咖啡。 五. 常見食品中咖啡因含量 以100g的咖啡或茶為例:● 現磨濃縮咖啡液大約含有115mg的咖啡因● 卡布奇諾或拿鐵約含21mg的咖啡因● 中等濃度紅茶大約含有20mg的咖啡因● 中等濃度綠茶大約含有10mg的咖啡因以一般的美式咖啡來折算,400mg咖啡因大約相當於兩個中杯(355ml左右)。而一般的一小包的速溶咖啡大約含有50mg左右的咖啡因 ,理論上喝個七八杯也沒問題,但常見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裡面大部分都是糖和奶精(植脂末)這些,所以如果需要大量喝咖啡的話還是換一種吧。不同品牌的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差別也較大,星巴克的咖啡在同類型產品中咖啡因的含量排名均較高。星巴克中杯咖啡約含咖啡因200mg,而同樣體積的麥當勞咖啡約含110mg咖啡因。其它食物中,一瓶可樂約含35mg咖啡因,一盒250ml的巧克力奶約含咖啡因5mg。黑巧克力約含咖啡因38mg/100g,牛奶巧克力約含咖啡因15mg/100g。可以根據每天飲用的咖啡種類,以及是否攝入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來估算每天自己攝入的咖啡因是否過量。如果需要備孕的話,最好適當減少目前咖啡的攝入量。 六. 咖啡戒斷綜合症 如果長期每天喝咖啡,有一天突然停止也沒有任何不適,那說明你確實沒有“成癮”。其實,醫學界也並不認為咖啡會“成癮”,只承認會有咖啡戒斷綜合徵,屬於精神障礙。如果你沒有出現戒斷症狀,根本原因在於你喝的量可能並不多,一般每天100mg左右的劑量不容易造成“成癮性”。很多人、特別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的人,習慣了每天大量飲用咖啡。這種情況下,一旦哪天突然不喝了,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勞、焦慮、易怒、精神不集中等症狀,而且這種情況下普通的咖啡劑量也並不能再起到集中註意力的作用,而僅僅是緩解不適症狀。另外咖啡雖然可以讓人更清醒,但也有研究顯示對於反應時間和判斷力的改善並不大,甚至經常喝酒和咖啡的大學生更容易出車禍。 咖啡因在體內大約5-7個小時會被代謝一半,大約8-10個小時代謝75%,因此最好不要在睡前5個小時內喝咖啡,當然每個人的敏感度取決於你的代謝能力和日常喝咖啡的量,有些人就是沒有事。所以提醒大家,正常情況下還是可以喝咖啡的,但是要控制量,不要養成咖啡因依賴。本文摘自營養師顧中一微博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1-17 科別.心臟血管
中風為何是「幸福終結者」?就算躲過也會留3後遺症
大腦的重要性,想來我都不必多說了吧。作為人類意識和智慧的承載者,人體所消耗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都需要用以支持它的工作和運行。雖說只佔了體重的2%,但大腦需要消耗的氧氣與能量,卻能達到全身的20%,大約有15%的血液單獨為大腦提供後勤。因此,作為血流如此豐沛的大腦,一旦供血出現“故障”,自然後果就會相當嚴重。中風,為何會被稱為幸福的終結者?人們會把中風當成最可怕的疾病,不僅因為發作時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即使治癒之後也會帶來後遺症。中風被稱為腦卒中,包括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高血壓是最常見的併發症。高血壓導致中風的發病率非常高,隨後就會出現中風的後遺症,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痛苦,給家庭生活也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即使治好中風,也可能會留下下面的三個後遺症:1、肢體癱瘓根據病情的程度不同,癱瘓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將其劃分為輕度癱瘓、不完全癱瘓和全癱。有些患者是一側肢體癱瘓,有些患者是同側上下肢體以及面部出現運動障礙,一般這些癱瘓的人群走路姿勢也會受到影響。2、失語中風會影響語言功能,由於損傷區域不同,損傷的嚴重程度也不同。如運動性失語:能聽懂人說話,無法用語言和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意思。感覺性失語:有說話能力,但聽不懂人說話經常答非所問,無法正常交流。還包括混合性失語和命名性失語。如果腦部病變範圍較大,完全不能說話被稱為完全性失語。3、精神障礙多數中風患者性格會發生改變,心理和情感變得非常脆弱。因為中風對腦部神經細胞造成損傷,導致腦萎縮等器質性變化,造成口眼歪斜、手腳麻木或半身不遂,影響運動系統的同時也會伴有精神障礙,精神、人格和認知方面出現改變。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做好預防腦中風會突然發作,往往沒有前期表現,所以預防很重要,老年人要注意以下的4點:1、老年人要積極的防治高血壓,高血壓是誘發中風的高危因素。另外,肥胖、吸煙和抑鬱也會導致中風,這些因素在生活當中要提高警惕。2、季節對腦中風的發生會產生影響,尤其是春季和晚秋是中風的高危季節,這個季節溫度普遍較低。為此,老年人要注意自身保暖,按時用藥,防止中風。3、血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較低,也是誘發老年人腦中風的原因。日常飲食應該多吃魚、蛋、豆製品等高蛋白食物,以低脂飲食為主。4、腦中風和遺傳因素有關,有家族史的人患有中風的機率很高,甚至會高出10倍。所以,有家族史的人除了注意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之外,還要定期體檢。綜上所述,腦中風是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雖然本病目前能夠治療,但是治愈之後也會留下後遺症。為了防止後遺症的發生,必須加強自我管理,尤其是在康復的階段,更應該積極配合醫生主動治療,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調整日常飲食結構。本文摘自《漫說健康》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