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醫聲.院長講堂
搜尋
精神科
共找到
952
筆 文章
-
-
2020-10-23 養生.樂活人生
悠遊卡前老董開啟田園退休生活: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
人生上半場征戰世界,到了下半場,舞台漸次讓位給年輕人,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於變多。他們靠「自處力」開啟人生潛能,為行事曆裡的空白格重添色彩,過放膽熟齡新生活!從台北轉運站搭上往宜蘭的巴士,經過雪山隧道,約一小時車程到了宜蘭市中心轉運站,再換搭計程車到永美路三段路口,這裡是礁溪、壯圍與宜蘭市區三地的交界,往裡走約莫百公尺距離的路邊,有一棟三層樓高的屋舍,這裡正是悠遊卡公司前董事長林向愷下一個三十年的居所。 從台北溫州街台大教授住宿處到宜蘭壯圍自家農舍,林向愷夫妻倆為了退休居所整整準備了五年時間。 「我一定要在台灣買一塊地!」身為外省二代的他,有一股濃濃的落地生根思想,退休成了加速推力。夫妻倆在二○一四年時,一眼看中此三地交會處、約四百坪土地,找設計師設計藍圖、自己監工,終於在一九年一月「落地生根」,開啟田園退休生活。 坐在被CD、黑膠唱片與書籍包圍的客廳,前面是一組古董級的真空管音響,玻璃窗外則是他與太太徐光蓉從溫州街宿舍搬移過來或新種植的花草樹木,林向愷坐在客廳沙發上眺望遠處的雪山山脈,這位經濟學領域專家,也曾任職於公部門與各路人馬打交道,這時,宛如坐鎮在自己一方天地的國王,悠然自得。 「看得到高速公路表示交通便利,但恰好又遠離市區帶著一份安靜。位在宜蘭、壯圍與礁溪交界處,買東西也方便。」林向愷解釋當初選中此地的理由。 這裡住屋的格局與陳設,都與夫妻倆過去的興趣息息相關。年輕時,林向愷就喜歡園藝生活,種樹養花對他們來說,在過去是怡情養性,現在滿目林園成了每日勞動力來源,也是少了規律工作生活後,退休的日常生活重心。 職場繁華已落幕 卸下光環、轉換心境 樂觀迎向第二人生 喜歡聽古典音樂的林向愷,客廳擺放CD的牆面上,從浪漫樂派、古典音樂、現代樂派到巴洛克樂派依次排列,且在每層樓都放有一台真空管音響;為了讓樂音原味真實地流瀉,窗戶還加厚兩層,不讓外面一絲嘈雜影響聽覺享受。更遑論,他還喜愛泡茶、抽菸斗與做菜的興趣了。走上二樓,滿面都是藏書與一套音響外,中間有一張泡茶桌,正是他與夫人品茗、聊天之處。愛好收藏菸斗的他,還想慢慢雕刻出自己專屬之物。 至於閱讀呢?「我只看我想看的書,最近讀的書是因為疫情,太太介紹的《鼠疫》。」林向愷說,迥異於一般人的習慣,自己看書很務實,因為寫專欄需要自我觀點,所以會找需要的主題閱讀,「腦筋不轉動,很容易加速衰老。」為了讓腦袋不閒置,林向愷還接了定期專欄,約束自己與社會不脫節。 相較於過去每天被事情填滿的生活,現在自己分配時間的彈性變大了,這也是一種學問。「充實,但要不一樣。」他解釋,自己與太太會有共同話題,像是早上在花園看到一隻鳥,在餐桌上與太太分享,太太就上網找相關資料,彼此有話題,便不會面面相覷。 從生活作息來看,林向愷的退休生活井然有序,興趣、勞動、工作⋯⋯一樣一樣服服貼貼地安置在他的時間表裡。但外人看不到的,是退休生活心境的轉變,這部分,林向愷認為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調整。 「退休那天,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他提醒。 林向愷以自己當年出任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到卸任為例,花了一年時間才調整心態。「太太當時說,(退職後)我只剩下一張嘴。」對許多曾有過豐功偉業的男性而言,要開始過著沒有名片的日子,還真是一件難事,但也因為有過去的經驗,對他來說,從搬到宜蘭之後,就決定放下。 他引用熟悉日文的母親曾說過的一句話:「退休的男人就像秋天掃不掉的落葉,又溼又髒。」不想成為那樣的景況,他除了調整心態外,也真正與未來三十年生活招手,積極行動著。 獨處不等於寂寞 懂得找樂子 學習安放情緒與心靈對話 從都市移居到鄉下生活,不僅是住處的改變,還包括習慣與內心世界的調整。從林向愷居住處到宜蘭市中心車程約二十分鐘,僅有全聯與家樂福可逛;離住家最近的超商也要走二十分鐘,最近的鄰居遠在二百公尺外。 「外出交通要進行規畫」,這是過去生活在台北的他無法想像的。出門前先開好單子,把該領的郵件、該辦的事一次辦好,也許下次出門是幾天之後。他也「戒掉」逛百貨公司的習慣,「在台北最喜歡逛百貨公司、買東西紓壓,一星期至少要逛兩次。」但在鄉下哪來的百貨公司,所以改去往返要四十分鐘的便利商店。 即使夫妻倆一起過著退休生活,但自己獨處的時間仍然很長。林向愷說,「要懂得自己找樂子」、「時間多了,跟自己常對話也是一種樂趣」。就像許多退休專家所說,退休無非就是找回「自處力」,從原本四處征戰的喧譁世界,逐漸退出鎂光燈後,剩下的就是自己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是名關注老後退休的專家,在她破百萬冊的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中,就開宗明義指出,「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對多數人來說,出生、就學、工作,多數時間活在人群裡,直到退休,時間變多了,才赫然發現獨處的時間好長。 「若一個人一生重心僅是工作與家庭,從未建構自我主體,從未學會獨處,當這兩根大柱移開,老年生活猶如汪洋孤舟,不知何去何從?空虛與寂寞,慢慢對一名老人削骨蝕肉,終於墜入毫無生活品質與品味的老年黑淵。」《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作者簡媜提醒。 然而「自處」,不是強迫自己進入個人獨處狀態就能慢慢習慣,如果沒有好好與自己對話,多數人反而是感到不安、恐懼的。 拿回人生發球權 視退休為禮物 別沉溺手機與日夜追劇中 諮商心理師莊博安表示,人們要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是自處的寂寞,而是無法找到與外界的連結,所以才會產生恐懼;當洞悉這層意思時,那麼自處就不再那麼困難,反而如前述所提,會在自處中抽絲剝繭得到一股清明。只是,如果能夠,可以怎麼準備呢?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吳佳璇給予的第一個建議是:每天給自己一段時間,即使十分鐘也行。「靜下來寫一下今天的想法、日記或靜坐都好。」寫下來就是與自己對話,有時候負面情緒會透過一筆一畫慢慢梳理出源頭,慢慢整合紛亂的思緒。吳佳璇更建議,如果真的寫不出來,可從條列式寫出感恩的對象或事情做起,並保持正面思惟。 目前正在「練習退休」的富士達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廖學茂也分享,工作四十年遇到的挫折不斷,創業時還曾面臨年虧兩千萬元的壓力,但就是靠著正面思考度過難關,「一直喊累,或覺得老年過不好,那只會愈來愈糟。」他提醒。 其次,即使退休也要讓作息正常。不論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盡量讓時間固定,如此一來,才可能將勞動力、體力或腦力,甚至自處時間安排妥當,維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林向愷更提醒,要遠離手機與日夜追劇。他認為,退休是人生下半場的禮物,好不容易自己拿回時間的發球權,但若沉溺於片段、娛樂資訊裡,不僅影響睡眠也浪費時間。 英國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在其著作《孤獨,是一種能力》中,亦有相同見解。他指出,自處可培養想像力,有助於大腦整合與潛能的發揮。 飲食生活作家韓良憶自剖,從自處閱讀與欣賞藝術中得到快樂,而這些事情多半是她獨處時完成的。「閱讀可以讓思緒愈來愈清晰,欣賞藝術也是一種思考。」這也成為她寫作的養分。 最後,則是別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一個人居住的練習,可以從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上餐廳吃飯嘗試做起,看自己是否能自在與自己相處,練習不受別人眼光干擾。 生活,是自己的,尤其是人生後半場,就算是加油聲,也可以來自自己的內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退休後,別讓另一半成了「濡濕落葉」!善用這招,找回往日戀愛時的親密感.昔生死與共,今相敬如「冰」變室友!夫妻避免走上外遇路,應該重溫如何好好愛.忍一忍就過了,中年後何必離婚?分手也是生命禮物,放生對方,才能放自己自由
-
2020-10-22 科別.精神.身心
兒虐傷害難撫平 長庚:寄養機構兒少終身精神疾患達5成
經歷幼年變故、兒虐而被送進寄養機構的孩子,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今發表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與一般罹患精神疾患的兒少盛行率相比增加二成,其中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症,以及對立反抗行為。「妳千萬不准說出去」12歲的小妮(化名)從小失去父親,小妮媽媽結交的新男友卻長期對她性虐待,要脅她千萬要守住這個秘密,不能說出去,直到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發現小妮下體流血,才發現小妮長期被男友性侵,小妮因此被安置在寄養機構,雖然展開了新的生活,長期被性侵的惡夢卻仍舊揮之不去。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說,這僅是她照顧過類似遭遇兒少中的其中一人,受虐兒少獨自承受這些秘密,受虐揭露時間往往是好幾年後,偶然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件引發,才可能對外人一口氣說出口,但對於兒少的內心而言,早已受到嚴重的創傷。根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000人,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寄養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林口長庚兒保中心研究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達2成;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22.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其它還包括憂鬱症(10.3%)及創傷後壓力症(4.1%)等。同時研究也發現,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6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25%。梁歆宜說,機構中兒少約有一成自述有明顯憂鬱,且在8到12歲的族群高達一成七,雖然排行不是最高卻是殺傷力、後座力最大,這些念頭都可能影響兒少萌生輕生意念;而創傷後壓力症也常令受虐兒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回覆回想過去受虐情景。林口長庚兒保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兒少遭受虐待或不良對待,可能導致或加重其精神疾病,如反應性依附障礙、分離焦慮、懼學症、憂鬱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飲食障礙、對立行為疾患或規範障礙等,也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類群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學習障礙等。此外,有些身體虐待傷及頭部創傷,也會影響兒少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因此完整的精神科診斷性評估與神經心理功能評估,可提供後續社會心理治療介入之依據,也可提供後續機構照護及教育系統之依據。
-
2020-10-22 科別.泌尿腎臟
大愛捐贈腎臟難等…年輕末期腎病男子 靠父捐腎成功移植
30多歲楊姓男子是家庭經濟支柱,多年前因末期腎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他到長庚醫院登記希望接受大愛捐贈腎臟移植,但一直未等到配對適合的腎臟。後來楊父想捐1顆腎臟給兒子,經過一系列檢查評估通過審核,順利完成移植,術後定期回門診追蹤,復原狀況良好。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顯示,全台目前有7800多位末期腎病患者登記等候大愛捐贈的腎臟,以1年不到200例患者完成移植手術推算,所有末期腎病患完成移植將要約40年時間。目前有不少患者等待超過10年以上,仍未等到合適的腎臟供移植。基隆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劉冠麟表示,楊姓患者從事服務業,工作時間雖較有彈性,但也會為了透析與工作時間衝突感到困擾。楊父看在眼裡,以為愛莫能助,但有天陪兒子到醫院,得知有腎友接受家屬捐贈腎臟,表示也想捐腎給兒子。劉冠麟說,法律規定捐腎者須年滿20歲、自願捐贈,且為末期腎病患者5親等內血親或配偶,接著安排移植協調師訪談衛教,讓捐腎者及末期腎病患者了解移植及術後長期照護情形。醫師評估捐腎移植手術,首要考量感染與惡性腫瘤,因腎臟移植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會增加感染與惡性腫瘤嚴重度,因此未治癒的感染及未完全切除或治癒的惡性腫瘤,皆屬腎臟移植的禁忌症。劉冠麟表示,一般來說低復發機率惡性腫瘤經完全切除或治癒,追蹤2年以上未曾復發;高復發機率惡性腫瘤,經追蹤5年以上未曾復發,才可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下一步是免疫方面的評估,包括雙方的血型是否相容,HLA組織型態的符合程度,T及B淋巴球交叉試驗檢測雙方是否會發生排斥反應。在精神科門診評估精神、心理狀況,社服人員訪談評估家庭及社會支持狀況後,最終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去年成功完成親屬捐贈腎臟摘取及移植手術。劉冠麟說,目前親屬捐贈腎臟摘取手術皆採腹腔鏡進行,術後約5日出院,腎臟移植手術後約2星期出院。腎臟移植患者需長期門診及藥物治療,捐腎者也建議定期追蹤,確保健康狀況維持良好。
-
2020-10-20 科別.精神.身心
慢性壓力引發莫名焦慮 生理回饋治療協助找回身心平衡
常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不定時頭痛、血壓高,容易緊張心臟怦怦跳、上班就拉肚子等症狀?柳營奇美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林紀宇今天表示,都是壓力大的表現。林紀宇表示,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遍布在身體各個器官,調控著心率、呼吸、汗腺和肌肉收縮程度等各種生理反應,影響身心的狀態,有時這些反應很細微,難以當下覺察並立即調整,久而久之就會衍生成長期不舒服的症狀。患者阿明有一些莫名不舒服的症狀很久了,持續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的感覺,擔心自己是得了什麼疾病,跑遍各專科門診檢查,卻發現一切都正常,求助無門;王姓小主管有不定時頭痛困擾,且回到家身體還是很不輕鬆、睡眠品質也不好,覺得怎麼休息也沒什麼用。除了工作效率變差讓他沮喪,也發現血壓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上班族小美本身就是容易緊張的人,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在流手汗、心臟怦怦跳。近期到任新工作後,上班就頻頻拉肚子,影響她的人際關係與工作,希望可以學習怎麼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林紀宇說,這些症狀屬於慢性壓力引起身心不舒服,可能源自於自律神經系統的不平衡,致使身體無法調整好內在情緒或生理上的緊繃,初期雖然不舒服,但還不到疾病診斷的程度,若長期置之不理,就有發展成身心疾患的可能。因此,除了使用藥物治療之外,還有許多紓解情緒與因情緒衍生而來的身體不適﹙如頭痛、腰酸背痛、心悸、手腳冰冷等﹚的治療方法,其中臨床精神科最常採用的就是生理回饋治療。所謂生理回饋治療,是透過生理回饋儀即時回饋的特性,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心率、呼吸頻率、肌肉緊繃度、汗腺分泌等生理狀態。臨床心理師在生理回饋治療中,會協助病人先能夠體會到細微的壓力反應,幫助提升覺察力,接著再依每個人症狀的不同,協助建立肌肉放鬆、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放鬆策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看見」自己生理狀態變化的客觀數據,讓病人不再覺得放鬆是一種模糊難以捉摸的感覺。另外臨床心理師也會探討可能影響症狀的生活模式、思考型態,輔以適當的心理治療策略,幫助病人在生活上有適當的壓力管理能力。近年歐美盛行的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其主要依著呼吸頻率可以調控心率的生理現象,透過學習緩慢的腹式呼吸,達到呼吸頻率與心率反應的諧振與同步。持續的練習,可以強化副交感與迷走神經的調節能力,提升心血管調節能力與心跳變異率,並透過傳入神經影響大腦,讓身體調節能力變好,較容易處於身心舒服安適的狀態。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除了可以輔助治療改善焦慮症、憂鬱症、腸躁症、前期高血壓、慢性疼痛外,在提升專注力、運動與工作表現上都有不錯的效果。通常生理回饋治療在進行2至3個月後,可學習到適當的自我調節與放鬆策略。療效產生的關鍵,除了在治療室內的學習,還務必要搭配回家持續不間斷的練習,才能夠修正原有身心與大腦的慣性產生「有感」的效果。
-
2020-10-20 科別.精神.身心
老喊不舒服卻找不到病 當心老年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在現代社會中是常見的疾病,跟一般憂鬱症一樣,女性的罹患率比男性高。但老年人罹患憂鬱症很容易被忽略,因為他們大多以身體症狀來表現,常會抱怨身體的不適,看遍各科別都找不到真正病因。76歲的陳老太太有高血壓和心臟病,長期就醫服藥穩定控制,沒有其他特別問題。但近年來,她逐漸減少外出活動,常待在房間中,也常抱怨身體多處疼痛、不舒服,因此經常就醫,卻沒有找出什麼特別的疾病。陳老太太的記憶力不佳,常忘記吃藥,經家人提醒後,才會吃藥;她的食量也越來越少,瘦了一圈,體力開始下降,亦有失眠問題。對於看身心科門診,她相當排斥,怕被當成精神病,且認為自己沒問題,後來在兒女們勸說到醫院做健康檢查,順便檢查記憶問題,她才勉強就醫。經醫師診判斷,陳老太太可能是罹患「老年憂鬱症」。老人憂鬱症不能小覷,它同時也是自殺率高的族群。對於經常抱怨身體的不適的老年人要提高警覺,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須注意,他們容易被家屬誤以為只是身體不好而已。老年憂鬱症有可能是因為面臨年齡增長的失落,像是親友們的過世、發現自己的體力已經不如以往等狀況,又或者常因為慢性疾病就醫,開始覺得身體無法像以前那麼健康,而感到低落。所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憂鬱狀況時,一定要就醫及早治療。預防老年憂鬱症4方式1.規律運動2.有喜歡的休閒興趣,如唱歌3.家屬多給予老年人陪伴與支持4.多參加社區的活動
-
2020-10-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 看見孩子成長的喜樂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小暄暄的媽,敘說寶貝女兒歷經「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的成長經驗,真是無盡的喜樂。讓人欽羨也同感那歡喜的氣氛,是人間的一件美事。看身為媽媽的她,分享他如何地盡心盡力扶持小暄暄的成長,不只用心照顧小暄暄早期因感染EB病毒重症的身體疾病,更溫暖地陪伴小暄暄成長。小暄暄的媽媽與全家人給予小暄暄溫暖的陪伴與成長的教養,給小暄暄一個良好的正向學習經驗,滋生了她學習中的成就感,當也發展出渾厚的信任感,這都已然在她「智能障礙」的腦內滋生新的、健康的腦結構變化,並連帶有正向的腦功能表現。信任感和正向學習經驗的腦結構與功能,想必是小暄暄成長過程的快樂來源,也建構了小暄暄面對人生衝擊(例如面對人人緊張、害怕的「新冠肺炎」)時所需要的「精神韌性」,她不只耐得住生活壓力的撞擊,更能有條不紊地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挑戰與威脅,這正是小暄暄的媽引以為喜、引以為傲的小暄暄的表現。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只是適應良好,更是其他院生的模範。所謂的「精神韌性」不是一蹴可成的,是經年累月的正向學習經驗,未曾停止的成就感揉合著社會人際生活的渾厚信任感,所編織而成的、具生命動能的自信心與自我效能。這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健壯」狀態。小暄暄成就精神健壯的過程,很符合我所說的「精神健壯之道」(註1)。如此的「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能面對挑戰,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身心壓力過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小暄暄在她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當然有樣學樣,充分信任她的媽媽與家人,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這個可喜可賀的小暄暄的故事,不只讓我們為小暄暄的媽和她的家人表示恭喜,也讓我們為有智能障礙的小暄暄的媽媽和她家人長期花時間、長期用心照顧、帶領小暄暄的正向成長表示敬佩。反觀少子化的時代大部分的父母長輩忙於生活奔波,忽略給孩子所需要的關心與照顧。不少孩子因而失去相互陪伴的溫情、失去正向學習經驗,欠缺成就感與人際的信任感,因而自信不足、自我效能差。在小孩子——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欠缺了「精神韌性」應有的腦結構與功能之成長,因而有不少年輕人缺乏人生挑戰的耐受力,造成不少年輕族群的生活困擾而不能自拔。小暄暄的故事,確實值得我們的深思。註1: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出版。台北,2017年7月,四刷。
-
2020-10-15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感染率九成 藥癮、獄友防治挑戰大
消除C肝的最後一哩路,高危險特殊族群很重要,藥癮者及監獄受刑人C肝感染率約九成以上,台大雲林分院在雲林監獄C肝治療率百分之百。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認為,為了讓監所順利微根除C肝,將與法務部討論,建議所有受刑人接受C肝篩檢。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陳健弘指出,雲林監獄進行受刑人C肝治療計畫,兩年來總計篩檢了八二四人,陽性率達三分之一,有C肝病毒核糖核酸占七成,罹患C肝受刑人以藥癮者居多,其肝功能狀況不錯,肝纖維化指數三期者僅百分之三點一,並無肝硬化,有一六五人接受C肝治療,十二周後已全數驗不出病毒。雖然治療成果佳,但陳健弘認為,健保給付規定,需於同一個醫院完成治療三個月,才可給付,因此,對於六個月內將出獄及申請假釋的病人,無法接受治療,這讓收容人不滿意,甚至有人想對醫療團隊提告。他建議,希望未來應放寬監所治療的給付條件。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陳詩典指出,美沙冬替代療法消除C肝,需精神科醫師及公權力介入,藥癮患者都在精神科,要轉介到腸胃科並不容易。陳詩典曾任衛福部彰化醫院肝病團隊負責人,他先在醫院內集合精神科、腸胃科、感染科醫師舉辦共識營,甚至病友會,讓在精神科的C肝患者順利到腸胃科就診。為讓藥癮者走完消除C肝的最後一百公尺,彰化醫院團隊在早上七點半開門診,讓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的患者先來看診,再去上工,避免因工作而中斷治療,同時也製作小手冊讓患者了解,多管齊下提高藥癮患者的C肝治療率,達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四。陳建仁認為,監所消除C肝,必須像當年檢驗愛滋病毒,讓受刑人全面篩檢C肝,應與法務部討論可能性。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也認為,矯正署態度很重要,監所若與醫院配合,C肝篩檢率可達到七到八成,但若沒有醫院進入協助,篩檢率僅二成。
-
2020-10-15 科別.消化系統
C望工程/監獄毒癮者滅C肝 跨科別合作走最後一哩路
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特殊高危險族群很重要,毒藥癮者及監獄受刑人約九以上感染C肝,要達到消除c肝最終回,更需要跨科合作,尤其需要精神科醫師一同協力。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13日共同舉辦「2025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會議中專家們針對監獄及毒藥癮患者進行C肝微根除計畫進行報告。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陳健弘指出,以雲林監獄針對受刑人的C肝治療計畫,總計篩檢824人,陽性率約1/3,其中有C肝病毒核糖核酸佔7成,罹患C肝受刑人也以毒藥癮者居多,C肝的基因型與一般人不同,以1A型、3型及6型為主,肝纖維化指數三期是3.1%,並沒有嚴重的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由於患者都在監獄內,接受抗病毒治療的165例患者,治療後12周無病毒比率達100%。雖然治療成果零失誤,但陳健弘認為,健保給付規定,需於同一個醫院完成治療3個月才可以給付,因此,對於6個月內會出獄及申請假釋的病人,不得已被拒絕治療,就有收容人因假釋申請連續駁回3次,讓收容人心生不滿,進而想要提告,希望未來在監所的治療應該可以放寬給付條件。另外,監獄門診也需要克服的困難,受刑人經常於服藥療程後,不願意配合後續追蹤,這會影響到治療成效,陳健弘就曾遇到有受刑人表示,又沒有法律規定一定得接受治療,也有人不願意負擔看診費用,因此,造成醫療團隊不小的困擾。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陳詩典指出,美沙酮替代療法消除C肝,不只是腸胃科醫師的事,更需要精神科醫師及公權力介入。因為藥毒癮患者都在精神科,要讓他們轉介到腸胃科就醫有困難的,有時候病人就此離開醫院。為了完成藥毒癮C肝患者治療的最後一百公尺,陳詩典在衛福部彰化醫院時,擔任肝病團隊負責人,針對藥毒癮患者消除C肝進行院內跨科合作,找來精神科及感染科醫師舉辦共識營,甚至病友會,讓患者轉介到腸胃科治療更順利,加上彰化縣衛生局將消除C肝列為評鑑項目,跨科別合作就比較容易。陳詩典團隊為了讓毒藥癮患者不中斷治療,在早上七點半就開設早安門診,讓美沙酮替代療法的患者可以先來看診,看診完後他們才能安心上班,這兩年來也進行5次行動門診,看了近200人,治療率高達85%到94%。陳詩典也認為,美沙酮替代療法毒藥癮者死亡有45%都跟C肝有關,因此美沙酮替代療法是很重要的用藥資訊,希望健保署可以把美沙酮給藥系統納入健保C肝系統,讓精神科及腸胃科一起合作消除C肝。延伸閱讀:➤C望工程/受刑人普篩C肝 陳建仁:與法務部討論可行性
-
2020-10-15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受刑人普篩C肝 陳建仁:與法務部討論可行性
進入監獄幫受刑人進行消除C肝,不能只是醫院一頭熱,中研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認為,必需與法務部進行討論,讓所有受刑人進行C肝篩檢,才可以更快達到C肝微根除。陳建仁13日出席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共同舉辦的「2025 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會中明確指出,受刑人應該全面進行C肝篩檢,就跟他2003年當衛生署長時(現為衛福部)與當時法務部長陳定南溝通後,讓受刑人全面驗愛滋病毒一樣,C肝辦公室會與法務部討論合作可能性。陳建仁指出,當年受刑人全面驗愛滋病毒,一年就驗出了2,300例HIV陽性患者,這樣的模式可用在C肝篩檢上。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長林漢傑也認為,監所消除C肝,矯正署態度很重要,有些監所與醫院配合,C肝篩檢率可以達到七到八成,但沒有醫院進入協助的監所,大約只有兩成篩檢率,因此必須跨部門合作。實際上,矯正署對所有受刑人入監時,都進行健檢,林漢傑建議,未來監所醫師可以把C肝篩檢列為常規,若無法執行,就請公立醫院進入協助篩檢。另外,消除C肝不只有消化系醫師有責任,也希望精神科醫師針對 藥毒癮C肝患者可開立處方簽,消化系醫學會也要與精神科醫學會開研討會,把最新C肝治療讓精神科醫師都知道,因為有些醫師還停留在C肝治療只有干擾素,但實際上口服抗病毒藥已有98%治癒率。延伸閱讀:➤C望工程/監獄毒癮者滅C肝 跨科別合作走最後一哩路
-
2020-10-15 科別.腦部.神經
面對失智症 如何去做一個更聰明更健康的老人
台灣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到2020年5月底已達368萬,佔所有人口的15.6%,因為老人的人口不斷地上升,導致老人疾病不斷的增加,據統計,2019年台灣失智老人已達28萬餘人,全球大概每三秒就有一名失智症患者產生,全球大概估計有五千萬人患有失智症。每年花費在失智症照顧上大約八千多億美金。而且三分之二花在照顧身上。2017年LACENT雜誌的全世界宣言裡面,發現一個狀況,高收入已開發國家的患有失智症的比率慢慢持平。奇怪的是低收入開發中的國家失智症的病人越來越增加。這個發現也代表了多受教育及多動腦的老人患有失智症比率比較少,不讀書不動腦的人比較容易失智。一般人們為什麼會患有阿茲海默症,為什麼會腦部退化,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是腦部類澱異常沈澱所致,但是後來才發現藥物溶解腦部的類澱粉後並沒有辦法中止腦部不退化或知能的不減退。過16年全世界已經再沒有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物出來,所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第一期、第二期成功,第三期全部失敗,所以很多國內外的藥廠,已經準備退出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這是我們最大的隱憂。連世界衛生組織對失智症的宣言也提出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的。失智症症狀 ◎記憶力減退並影響到生活◎無法很好處理原本熟悉的事務◎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失智症檢查詳細病史、 物理檢查、智能、功能、精神狀況評估、照顧者/家屬狀況評估, 實驗室檢查、神經影像檢查,是否符合失智症之診斷標準、是否有運動系 統病變或憂鬱症症狀;找出可逆病因,尋找其他原因引起之失智症以對症下藥。失智症醫療照護這是一件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照護工作,隨著病程的發展,必須提供不同的服務模式,才能滿足失智症病人及家屬的需要。研究發現由基層醫師與有護理專業的個案管理師合作,在失智症專業人員「神經內科醫師、(老年 ) 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執行失智症臨床照護指引的工作,病人的症狀與照顧者的壓力亦明顯改善。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1.多動腦2.多運動3.增加日常生活社交網絡4.健康飲食5.充足睡眠6.減少壓力 以上六點已成為現在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所以多存腦本、減少腦部受傷、減少腦部發炎這個是在2017年Lacent所提出來的延緩失智新的策略。多存腦本,平常就是要多動腦。但多動腦的前提之下要先保存聽力、視力、增加社交網絡減少憂鬱。平常多運動除了能延緩失能也能延緩失智。地中海飲食也是減少腦部及心血管病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減少我們腦部受傷的部分,就是要治療好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戒菸減少肥胖等等。曾經在2011年美國的梅約中心做一個研究報告發現原來運動可以延緩腦部退化及改善失智症,研究中顯示中年人開始運動訓練,有效降低老年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維持一年的有氧運動,腦部的海馬迴皮質不但不萎縮還會增厚及可以減少腦部因為年齡相關的灰質減退,另外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顯示人類經過6-12個月的運動,可以讓大腦的網絡連結性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增加腦部的神經可塑性及改善學習成果,誘導出腦神經營養因子,因為經常運動,增加腦部循環減少腦部血管病變的機會。所有延緩失智體能訓練是不可以被忽視的。建議國人每天要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星期最好要進行150分鐘為理想,假如一天做30分鐘會比較累,可分成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鐘。以一個60歲的長輩來說運動後心跳起碼要在110下以上,運動完以後有微喘流汗,這樣就能達到運動生理學的概念。假如是年輕人是40多歲,心跳要130下;假如是70幾歲,心跳在100下就夠了,運動要根據個人的需求、興趣、技能與能力來設計不同的運動,哪怕只是在國外的鏟雪、掃落葉都是一個適當運動,平常的人可能快走、買菜、拿個食物快走也是運動。研究報告指出年長時不單止要存老本來養老,還要多存腦本來活得健康。臨床上有不少個案証明熟齡後多動腦、退而不休可延緩腦部退化的症狀出現,「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式失智照顧模式早已在國外及加拿大等運用多年,有效利用治療可治療的概念,不要在乎失智老人己失去的記憶力,應在乎他還保有的能力,儘量發揮他還保有的才能,來讓長輩生活在有意義、有目的、有成就感的生命裡。
-
2020-10-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智能障礙也能學習! 觀察其行為興趣,找到適合的發展方向幫助成長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暄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這篇文章中,敘述自己對於新冠肺炎的反應、教養機構裡智能障礙的住民和日托生的反應,然後用主要的篇幅敘述「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我讀了這篇文章深受感動,佩服暄媽保護孩子的愛心所安排的措施,有效的幫助暄暄學習,不只自己安全度過疫情,更成為教養機構夥伴的學習對象。智能是學習、理解、判斷、推論、計畫、抽象思考、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有學者把運動、韻律也納入智能的範圍。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語言、算術、學業、工作技能等)、社會(如人際關係、溝通、社會判斷等)、和實務(生活照顧、交通、購物、休閒等)面向扮演重要而基本的角色,因此智能發展障礙者,依其障礙程度需要在概念、社會和實務面,給予不同程度必要的協助以減少其障礙,也要採取有效的策略促進其能力的發展,減少情緒行為問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15年開始推出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aregiver Skills Training Program,簡稱CST),來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台灣自2016年加入,逐年推廣到台北、高雄、宜蘭、新竹、澎湖、花蓮和台東等地,這些資料證明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CST共有九節課、三次家訪和七次電話訪談,來幫助照顧者建立和孩子的互動技巧。舉幾個重要的原則為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學習」、「一起參與日常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孩子在有趣、正向、充滿讚美的活動中學得最好」,這幾項第一節課的原則,是和孩子互動的基本原則;又如「注意什麼使孩子有動機」、「建立家庭例行活動來幫孩子學習和發展」、「幫忙孩子在例行活動中學習新的玩法新的步驟」。這些原則都是把傳統嚴格「教」孩子的態度,改變成和孩子快樂地在日常生活中互動,在互動中幫助孩子模仿大人的語言動作行為,逐步學習新的技巧,應用在生活中,建立孩子好的有功能的行為。諸位讀者如果再回到暄媽的文章第四段,暄暄注意疫情報導,模仿學習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主動提問病毒是什麼,對阿中有興趣,對別人哭泣問為什麼等等,不都完全符合上述CST的原則所學得新技能嗎?智能障礙者常有行為問題,希望它減少出現或不要出現的行為稱為挑戰行為(challenging behavior),CST有二節教處理挑戰行為的原則。首先是「孩子適當的行為立刻稱讚」使適當行為繼續出現,並分析挑戰行為出現前發生了什麼?行為出現後發生了什麼;其次是「看和聽挑戰行為前的訉號」以「安排環境和提醒,幫助孩子維持冷靜」,「使用圖像活動表幫助孩子了解活動的順序調節情緒」,使挑戰行為不會出現;再來是針對挑戰行為出現的情況予以處理,譬如「為了獲得某些事物而出現的挑戰行為」,如果是孩子不可以有的事物,則要堅持不給,若是可以有的,則要「教導孩子使用字詞或手勢動作來要求,孩子出現要求的字詞或手勢動作,立刻滿足他們」;對「吸引注意的挑戰行為」,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而且孩子不是生病,則要「忽略要吸引注意的挑戰行為」;「藉由挑戰行為來逃避不喜歡的事物」,則要「設定清楚且大家一致的期待,堅持執行,以減少逃避的挑戰行為」。按照這些原則繼續處理,挑戰行為大都會減少或完全消失。我在第二段寫了智能的定義,主要是要和大家分享:智能障礙者並不是每樣智能都相同程度的障礙,可能有能力比較好的部分,譬如特殊奧運會,智障者在游泳等項目的傑出表現,又如有人在舞蹈、樂器演奏、繪畫、組合器物、烹調等,發展出很有特色的技能。因此,觀察孩子的行為、興趣和動機,往往能給照顧者和教育者找到適合孩子發展的方向,幫助孩子成長,促進他們的適應。綜合而言,智能障礙者是可以學習的,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使用實證有效的原則和技巧,雖然受限於智能障礙,不能達到一般人的程度,智能障礙者還是可以將潛能發展出來,加上沒有顯著的挑戰行為,在成年期的居家生活、工作培訓和工作參與、人際關係、休閒活動等都會適應得比較好,需要幫助的程度也會減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成就。
-
2020-10-13 新聞.食安拉警報
美豬「萊不萊」? 陳時中:昨是今非爭議可以止了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舉行萊劑美豬開放的公聽會,多名專家舉國內外研究,質疑萊克多巴胺不管劑量多低,都會產生危害;且8月底才突襲開放,部會相關預算早已擬定,將面臨稽查經費和人力不足問題。對此,陳時中表示,已向行政院申請動支第二預備金,希望有更充足的查驗人力和經費。至於外界一再提及民進黨現開放萊劑美豬政策「昨是今非」,陳時中則表示,「爭議可以止了」。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博士王文心表示,2015年發表一篇本土研究在國際期刊上,以安全容許量10ppb的萊克多巴胺餵食果蠅,發現果蠅腎臟結晶增加、攀爬能力減弱,壽命也明顯縮短。高雄榮總台南分院精神科前主治醫師蘇偉碩則指出,除了對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萊克多巴胺還具有神經、腎臟、生殖、泌尿道、心肌毒性,甚至是自閉風險神經發展毒性。多位學者及立委也認為,衛福部未針對高風險族群進行風險評估,便貿然開放和訂定標準,尤其衛福部一邊保證沒有安全疑慮,但國軍、教育部都禁止食用萊劑美豬,國內豬隻養殖也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讓人質疑是否真的沒有安全疑慮。對此,陳時中表示,針對高風險族群,在評估報告中已經使用安全係數100來涵蓋,也就是實驗動物長期重複劑量的數據乘以100得到攝取量的評估依據。其中10倍為人與動物間差異,再乘以10倍是人與人個體間差異,包括體質及特殊族群。他強調,每個單位有自己的選擇,衛福部都尊重,站在衛福部立場就是只要在容許量下食用,都是安全的。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則表示,國產豬肉已經阻擋非洲豬瘟,口蹄疫也已拔針,未來我國不使用萊克多巴胺就是希望在市場上有競爭性。許多民間代表和立委也質疑,八月底突襲開放政策,但各部會早已編好預算,未來進口含萊劑美豬的稽查人力、經費不足,如何做好把關。陳時中說,現在已向行政院申請動二預算,希望有充足的經費和倍數的人力做查驗。但含萊劑美豬的進口量佔進口食品相對少,無須過於擔心。他也反擊現場立委提到民進黨過去反萊豬現在卻開放的態度是「昨是今非、昨非今是」。他說,「這個爭議可以止了」,社會必須要往前走,應該看這個時間點怎麼做才是對的,相信社會有共識。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也批評陳時中「天天幫宣導,這就是政治,是沒有人格的人」。陳時中今天會前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牽涉人身攻擊就不好了」,這是一個歷史的事件,應用科學證據來解決歷史的事件。
-
2020-10-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我特別的恐慌,原因是我的女兒小時候曾經因為感染EB病毒重症病危,救治後後遺嚴重的癲癇及智能障礙。這次的疫情勾起了我當年對病毒的恐懼,我害怕到不敢出門、不敢與人接觸、不敢讓孩子去教養日托中心學習,把自己和孩子緊緊的關在家裡,集中一天購物,出門一定戴口罩眼鏡帽子,自己和家人返家一定先沐浴更衣才能入內,這樣的日子我意外的發現女兒沒有因為關在家裡的日子退步,反而更進步。 年初疫情剛爆發時,全國人民上下一條心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醫院與相關單位、機構也做嚴格的管制與分流,這些措施與生活上的改變對智能障礙的孩子來說會有理解上的困難,他們不懂為甚麼要突然改變,時間久了甚至出現情緒上的衝動與不配合,女兒平日去的教養機構的院生們就發生這樣的情況,住宿生與日托生要樓上樓下分開區域活動,平日習慣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被迫改變,院生們按耐不住疫情期間行動自由的限制約束以及戴口罩的要求。但我發現這些疫情期間的種種改變與防疫措施,並沒有造成女兒的排斥與困擾,女兒相當配合,甚至超乎我想像,我想這要歸功於「電視」的功勞。在疫情期間,我把家裡的電視全天候播放,重複地播放新聞報導、談話性節目,我意外的發現女兒的眼睛開始會注視電視,會問我甚麼是病毒?隔離是甚麼意思?問我民眾排隊在做甚麼?看見衛福部長的記者會,會指著部長說陳時中、阿中!輪到其他官員說話時會問我他們是誰?看到國外疫情報導時,問我病人及哭泣的家屬怎麼了?尤其是不斷重播的疫情中心政策宣導短片,女兒從短片中學會正確戴口罩與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而且理解為甚麼要這樣做,不會隨意拿下口罩。女兒高度配合防疫措施讓我相當意外。 曾經看過報導說看電視不好,電視看久人會變笨。但我卻發現電視可以幫助我提供訊息刺激女兒學習進步,智能障礙的孩子也和一般正常孩子一樣像塊海綿,隨時都在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學習,不必太侷限要以甚麼方式教育他們,讓孩子以生活化的方式自然學習,其效果有時是我們父母想像不到的。疫情期間女兒向教養日托中心請假四個月,老師本以為女兒返回恐會有適應不良的情形,但意外地發現女兒適應得非常好,就像沒請過假一樣,且自動全程戴口罩,不會任意拿下口罩,對其他院生起了示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裡,我見證了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
-
2020-10-12 科別.精神.身心
抗憂鬱藥服用人數暴增 女多於男
健保署統計,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逐年攀升,去年達一百三十九點七萬人,過去五年內增加逾廿萬人,速度逐年加快,女性增加人數是男性的近兩倍。專家學者認為數字增加與國人壓力沉重、對精神疾患認識更多也更勇於就醫、常擅自停藥而反覆就醫有關。健保數據顯示,二○一五到二○一九年使用抗憂鬱藥人數分別為一一九點四萬、一二一點二萬、一二七點三萬、一三三點二萬、一三九點七萬人,逐年攀升;五年來,女性服藥人數從六十九萬多人增至八十三萬多人,男性則從四十九萬多人增至五十六萬多人。另外,去年全國有五百一十七家醫療院所設有精神科門診,過去十年來成長近六成,僅次於職業醫學科。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精神科醫師執業人數和基層診所精神科醫師人數也逐年增加,總計二○一五年有一九一九名精神科執業醫師,二○一八年有二一四四人。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表示,全球女性憂鬱比率高於男性,男性對自身情緒較不敏感,多半尋求身體症狀治療相關科別。另外,某些低劑量抗憂鬱劑也可用來治療焦慮症、恐慌症、夜尿症、更年期燥熱、改善失智症者情緒症狀等,服藥人口增加不見得都是憂鬱症患者。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治療憂鬱症包括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現行健保制度並不支持非藥物療法,大部分患者只能靠藥物,且服藥至少要兩周才見效果、一到三個月評估療效及是否停藥,但目前卻有至少三成患者在用藥一個月後就自行停藥、不回診,容易復發,反覆就醫。
-
2020-10-12 科別.精神.身心
服抗憂鬱藥人數暴增但多屬治療不足 醫直指原因在此
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也逐年攀升,去年已達到139.7萬人,增加速度逐年加快。專家提醒,憂鬱症治療需要整合藥物與非藥物,也需要耐心配合至少一到三個月,但目前健保制度對非藥物療法支持不足,許多患者過早自行停藥、不回診,導致病情起伏反覆就醫,也是服藥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呼籲政府應檢討現行規定,提供完整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用藥人數的增加,可能與疾病的去污名化、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有關,這不是壞現象。但第二個要思考的是,這些服藥的人是否獲得足夠治療?憂鬱症療程建議最少要六個月,但過去醫學會分析健保數據發現,很多人服藥一個月就停了,所以用藥人數增加不見得代表過度用藥,實際上多數病人還是治療不足的。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憂鬱症短期就醫比例高,從未被診斷的人開始用藥到完成第一個月療程,可能只剩七成,第二個月只剩六成。因為抗憂鬱劑至少要服用到第二週才會感覺到效果,但很多人因服藥初期有噁心、頭暈、情緒浮動等副作用,就自行停藥,導致治療不完全或復發。其實憂鬱症治療很需要耐心,初診後一到兩周回診一次,中間隨時調整治療內容,治療穩定至少要一到三個月,確認有效通常還要三到六個月才會停藥。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來成長率高達58.6%,成長率近次於職業醫學科。精神科是現在專科中的顯學,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成長率近六成,僅次於職業醫學科。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精神科醫師執業人數和基層診所的精神科醫師人數,過去五年也雙雙直線攀升。張家銘表示,精神科診所增加,提升了就醫可近性,但蠻多患者需要非藥物治療,健保對於這些療法的給付不足,導致利用率過低,所以相關資料亦無法呈現非藥物治療的效益。聯合報曾專題報導,去年高達211萬人因精神疾患求醫,非藥物治療跟藥物一樣重要的,但在台灣,平均100名病人僅一人使用健保給付的深度心理治療。袁瑋表示,藥物可緩減發病症狀、慢慢讓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回到平衡,但同時也要透過非藥物療法找出根本原因,例如外在壓力、個性、面對壓力的方法。蘇冠賓表示,憂鬱症的治療不能只靠藥物,還有很多包括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卻沒有獲得健保資源的支持。既然病人對疾病了解和就醫人數都在增加,卻大多是中斷的、不完整的治療,應該要促使政府反省、改革現制,不只是提供藥物治療,應該支持醫療院所提供病人完整的治療。
-
2020-10-12 科別.精神.身心
看精神科不再害羞 140萬人服抗憂鬱藥 五年增逾20萬
又到了令人憂鬱的季節。健保署最新統計顯示,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逐年攀升,去年達到139.7萬人,過去五年內就增加逾20萬人,速度逐年加快且女性為男性的兩倍。專家學者指出,憂鬱症就醫人數確實增加,不過低劑量抗憂鬱劑可用於多項常見精神疾患,加上國人對精神疾患認識更多、身心科診所增加,都是近年服藥人數增加的可能原因。健保署九月公布統計,2015到2019年使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從119.4萬人成長到139.7萬人,五年內成長20.3萬人。服藥人數的增加,主要集中在2016到2019年,增幅逐年拉大,2019年內增加6.7萬人,反觀2016年才增加1.8萬人而已。男性服藥人數每年大約增加一到兩萬人,五年間從49.4萬人來到56.5萬人。女性五年內則是從69.9萬人飆升到83.1萬人,逐年增加1.3萬人、3.7萬人、3.8萬人、4.4萬人,每年增幅為男性的兩倍。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中研院十年前揭示的長期調查顯示,憂鬱患者就醫比例僅兩成,大部分人擔心就醫會被貼標籤,多自行採用無實證基礎的靈性課程或保健食品,易造成病情延誤與惡化。近年觀察到主動就醫和服藥人數增加,顯示社會在進步,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更加客觀正確,妥善治療的機會也提高了。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表示,全球女性憂鬱比率都高於男性,原因包括荷爾蒙等生理因素,以及社會文化、職場及家庭等多重角色的壓力,近年社會大眾對於女性處境及精神疾患的認知提升、精神疾患的去污名運動等,都使得更多人願意走出來治療,不再任憑憂鬱症等精神疾患長期拖累學業、工作、親職的功能。至於男性,多半對自身情緒不敏感,多半尋求身體症狀治療相關科別,例如去心臟科看胸悶和心悸,結果都找不到原因,會覺得很挫折。正確的用藥,是病人度過難關的關鍵。袁瑋舉例說,近年有很多恐慌症來就醫,男女各半,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大多為長期焦慮累積發病。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忽然發作,病人會呼吸困難、心跳過快、胸悶噁心,難過的像是快要死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病人就會過著足不出戶的封閉生活,導致工作及生活停擺。用低劑量憂鬱劑可以改善恐慌症發病,幫助他不害怕跨出家門,再搭配認知行為療法、加上運動、作息和步調調整。袁瑋指出,服用抗憂鬱劑的人增加,也不見得都是憂鬱症。某些低劑量抗憂鬱劑也可治療焦慮症、恐慌症、夜尿症、改善更年期燥熱、改善失智症者情緒症狀、改善失眠,算是老藥發現新用途。相較於部分安眠藥有成癮疑慮、只會增加淺層睡眠,這類抗憂鬱劑反而可增加深層睡眠,也不會成癮。不過要注意的是,失眠問題還是必須合併認知行為療法才能從根本解決。
-
2020-10-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AI僅能輔助無法取代醫療 陳君厚:小雜訊就會影響結果
當AI與醫療結合,能讓真相愈來愈清晰嗎?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君厚今於「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上表示,各界都期待AI能帶來改變,包含降低照顧人力負擔、增加診斷的準確度、提前預測疾病等,站在統計學的觀點,現在的AI僅能「輔助」無法取代人力,即使是疾病的預測都可能會因為資料雜訊的出現,影響最後判讀。陳君厚表示,過去曾與台灣大學精神科名譽教授胡海國合作,針對思覺失調症、自閉症、酒精依存症,透過不同的指標,將其資料以視覺化呈現,瞭解是否有其特殊性。但是,以思覺失調症為例,從不同指標來看這個疾病,發現有太多因素都可能造成思覺失調症,包含基因、病毒,或是幼年時的創傷經驗等,最後僅能得到一個結論是「思覺失調症是不同疾病的綜合體」,所以想要透過AI,協助診斷是有困難的,仍舊需要醫療的專業與累積經驗的判斷。陳君厚表示,近年護理人力吃緊,也有不少研究想知道AI到底能不能夠取代護理人力,根據國外的研究成果發現,想要用AI完全取代護理人力是「絕對不可行」的,既然無法取代,但有辦法降低護理人力負擔嗎?答案是有機會,但能降低負擔的比例不高。從結論來看,AI在醫療的角色上,現階段僅有「輔助」的功能,像是提醒護理人員,病患有什麼需求,或是即時給予警示訊息等,專業的人力仍是具有重要的角色與地位。他也提到近年許多科學家都希望可以讓簡單的疾病,由AI做辨識,陳君厚以一張「皮膚上有一顆痣」的圖片讓AI判讀,AI正確判讀出這是一個良性的皮膚腫瘤,一旦照片呈現時,系統增加了一個雜訊時,同一個痣卻被AI判讀成「惡性腫瘤」。陳君厚表示,AI在判讀時,其實是透過輸入常見的參數資訊,如性別、常見環境等,曾有團隊提供10張狼與哈士奇的照片,交由AI辨別,卻出現兩張錯誤,一張是沒有在雪地裡面的狼,被辨識為哈士奇、一張是在雪地裡的哈士奇,被辨識為狼,因為那十張狼的相片背景都是雪景,而哈士奇都沒有雪景,AI 以此邏輯做了判斷。從此可以發現,AI在辨識真相時,會透過環境等各種參數,一旦參數設定錯誤,或是有特例發生時,如處於雪地的哈士奇,就會被辨識為狼,判讀上就可能出現錯誤。陳君厚表示,統計在AI的發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未來也期待AI可以提升更高的精準度,深度學習AI的結果,再進行分析,達到探討最為可能的解釋,進而協助發展智慧醫療。
-
2020-10-09 科別.精神.身心
為什麼上班族們瘋迷「跑馬拉松」?正妹小律師揭密原因
辦公室內可能會常看到不少身邊的同事,相當熱愛參加國內外馬拉松活動,下班或休假日都會認真練跑,到底馬拉松活動為什麼讓許多上班族男女瘋迷,樂此不疲地參加呢?在海外日本工作、著有《小律師的逃亡日記》系列書的正妹律師黃昱毓,以個人經驗「揭密」:馬拉松對上班族的魅力何在、以及親身投入運動後的正向改變,大家一起動起來吧!【黃昱毓/我告訴你為什麼要跑馬拉松】● 用馬拉松照顧長期抗戰的身體、心理健康如果到海外工作是一場挑戰人生的嘗試,那健康的心理與身體條件就是戰鬥的本錢。參加馬拉松能鍛鍊意志力,讓自己的身心都有了新的突破。還記得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是因為一條tiffany項鍊。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四十二公里的完賽者,可以得到tiffany項鍊為獎勵,為了爭取我人生的第一條tiffany項鍊,在沒有參加過馬拉松的情形下,我毅然決然地報名了四十二公里的全馬。馬拉松事實上是超過人體極限的運動,因此賽前的體能訓練非常重要,如果無法將體能提升到能負荷馬拉松的強度,幾乎很難完成比賽,甚至容易發生危險。我來到日本後比較少慢跑,因為打工已經非常疲累了,就沒有再另外進行有氧運動。但打工只是勞動,而非運動,因此我的體力並沒有得到提升。為了面對人生第一次的全馬,我透過詢問友人以及上網查詢的方式,制定了一套運動計劃。我的原則很簡單,就是讓自己每週的跑量能夠維持至少四十公里。最後我形成的習慣是每週跑五日休兩日,每次跑一小時八公里的速度,這對很多喜歡跑步的人來說很容易達成,強度不大,但對我來說,這樣的頻率與速度是最能堅持下去的程度。每次跑步,我就將平板電腦放在跑步機上,一次撥放一集喜歡的日劇或韓劇,用每小時八公里的速度,看完一集連續劇剛好一小時,我也跑完八公里。直到馬拉松比賽的當天為止,我用這樣的標準跑了將近三個多月。● 馬拉松鍛鍊的 其實是意志力儘管經歷三個多月的準備,最後在馬拉松的戰場上,我仍然經歷一場極限挑戰。我不是體能非常好的人,再加上佛系練跑方式,雖然本來就不追求成績,可是過程的困難可真是刻苦銘心。還記得高中體育課最痛苦的一天,就是要跑五公里。當時五公里對我來說已經是青天霹靂,沒想到有一天我要挑戰四十二公里!在比賽一開始的五公里,我幾乎是用比平常還快的速度在跑,可能是第一次比賽感覺很興奮。但很快我就發現有點喘不過氣來,賽前朋友也一直提醒我,不要一開始跑太快,心肺很容易到後來會負荷不來。所以我慢慢調整回平常看連續劇的跑步速度,告訴自己只要在前三個小時跑完一半的二十一公里,那後半段就算用走的我都一定來得及走完︵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的時間限制是七個小時︶。我成功在前三小時跑完二十一公里,之後就有種已經成功的放鬆。沒想到後半場的比賽給了我一場震撼教育,我才知道馬拉松最關鍵的絕對是下半場。像我這樣平常有在跑步的人,二十一公里的半馬確實是足夠應付,但如果沒有練習過幾次長距離的跑步,身體對於超過二十一公里後的份量就會感到陌生,而漸漸無法負荷,然後身體會愈來愈沉重,重到連抬腿都非常吃力。開始時還自我安慰用走的也能將四十二公里走完,到後面才發現即使用走的都異常艱辛。那時候即使是馬路上的斑馬線,大概不超過幾釐米的塗漆厚度,踩到都會覺得很難忍受。全身變得異常敏感,一點點的異樣都感受強烈,不管是喘不過來的呼吸還是全身的痠痛,真的沒有一處不痛苦。這樣的境界根本跟體能沒有關係,我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在跑步,只是在移動而已,而意識裡也只剩下意志力,靠著堅持下去的毅力與決心讓自己繼續往前移動。最開始參加馬拉松的初衷雖然是為了讓自己開始跑步,但像我這樣半瓶水的跑者,意志力其實才是馬拉松最大的考驗。雖然最後的成績並不漂亮,但那根本一點都不重要,我確確實實靠堅持把全馬跑完,而且是第一次深刻地鍛鍊了自己的意志力,發揮了堅持下去的決心跟忍受全身痛苦的忍耐力,讓自己在身心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規律運動提升整日的精神比賽結束之後,我依然持續這樣的跑步習慣。我利用了自己喜歡看連續劇的熱情,規定每天只有跑步的時候可以觀看,所以跑步竟然變成一種期待。每小時八公里的速度也不快,因此跑完並沒有很明顯的疲累或是痠痛,卻仍能充分的流汗,這樣的方法與力度讓我喜愛上跑步,並一直持續下去。結果,參加馬拉松真的讓我養成跑步的習慣,這才是參加馬拉松最大的理由。而開始跑步後,我可以深刻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日本人沒有午睡的習慣,即使在學校裡也只有午餐,不會再有午休的時間。上班之後中午休息也不能夠午睡,公司更不可能統一熄燈方便午休,趴在桌上睡覺也會被認為很奇怪。這讓從小就習慣午睡直到成為律師的我,花了很多時間適應。打工的時候當然沒有休息的權利,但到下午就會很想打瞌睡,唸研究所的時候每天也會為自己爭取半小時的午間睡眠。但自從開始慢跑後,我就發現自己好像不需要午休了,因為一整天的精神都很好,即使趴著也睡不著。我想這就是有運動的變化,這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變的,要透過長久累積的運動習慣,有持續在運動的人會將體力徹底拉上來,不容易感到疲勞。● 心理憂鬱用運動療癒我一直傾向積極的人生規劃,不願原地踏步,所以在當上律師之後還是嘗試出國冒險,去國外留學。即使通過困難的律師考試,我還是會繼續學習,不管是語文方面還是其他專長。我也十分熱衷培養興趣,特別喜歡報名課程學才藝。可以的話希望把每天的生活都填滿,每分每刻都活得充實愉快。這樣的性格造就我不安於現狀,有興趣的事情都想去嘗試,也很害怕浪費時間、蹉跎光陰。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活得很辛苦,我也有感覺辛苦的時候,但這樣的人生態度讓我很少覺得錯過,心裡想的也大部分都能踏實地實現,增加生活經歷也寬闊了很多視野,人生多了更多的選擇。對於這樣的發展我是滿意的,也覺得辛苦值得了。但這樣不間斷挑戰的人生卻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因為要隨時應對突然的生活變化、新增加的挑戰帶來的壓力與不安定,更需要好體力支撐,能吃苦也吃得了苦。這樣心理與生理的雙重條件,都可以透過運動來強化與提升。我在遇到鈴木之前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從菲律賓到澳洲、美國,直到留在日本,過程中我遇到很多新的人事物,卻也一直向不同的人事物揮別;要往前進、持續去經歷,卻也一直在失去。這樣的過程對敏感的我是一種沉默的心理壓力,我沒有注意到卻一直累積在心裡,身邊沒有那位最親近的伴侶陪伴,也讓我的情感無法找到傾洩的出口。而留在日本後為了敲開前進的大門,我也不斷利用考試提升自己,像是進入碩士班與博士班的入學考與畢業考,或是參加中國司法考試的準備。這些試驗對我來說都不容易,但我習慣強迫自己面對。在直面考試的時候我能夠強迫專注,但無法阻止心理壓力的加重。這段日子我常常在凌晨時分醒來,然後突然陷入慌張的悲傷,那是很深的憂鬱壓在胸口,而且沒有緣由。當面對生氣或難過時,我可以積極的面對、解決問題,但這樣無理由的憂鬱與悲傷卻沒有解藥,因為是長期積壓的情緒與脆弱在反撲。每當這種時刻我會強迫自己正常的作息,通常忍耐一個上午我就能平穩下來,但它沒有被治癒,我常常要擔心這些害怕的時刻到來。但這些無法說清楚的脆弱卻在我習慣運動後,就沒有再出現,突然不見了。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我沒有害怕的情緒,沒有什麼可以害怕的。一樣有讀書壓力,一樣常常覺得孤單,但我沒有害怕。這個心裡的陰影就這樣突然消失。在大學時,因為法律系的沉重課業壓力,加上家裡突然失火、失去了如同家人一般的寵物狗,我也有過一次情緒失控。可以見得我本質真的是較為敏感脆弱的人。那時候唯一一次的精神科問診,醫生告訴我要多運動,因為透過運動會增加腦內改善情緒的某種分泌,能幫助我心情愉快。我想起了當時醫生的忠告,領悟到我身心靈的改善應該是因為運動。在參加馬拉松為目的下養成的運動習慣,竟也順帶的改善了我的心理憂鬱。對我而言,運動的意義其實更深沉,不是單純的美容瘦身,除了維持體力與健康,它事實上照亮了存在我心底的陰暗。● 用馬拉松奠定異國工作的本錢在日本,馬拉松是全民運動,除了名聞世界的東京馬拉松,還有各種大小賽事,規格都很高,有電視轉播也很受到民眾歡迎。在第一次到婆家過新年時,我發現初一到初三白天全家都在看馬拉松比賽,那是知名的「箱根驛傳」,一場男子大學生的馬拉松大賽,由關東地區的大學選出二十一支隊伍參賽,從東京讀賣新聞社出發到箱根的蘆之湖,再折返回到東京終點,來回共計兩百一十七點一公里,總共需要花費兩天時間,是日本賽程最長的學生馬拉松大會。這場比賽我看得熱血沸騰,之後的幾年都持續熱衷觀看,看到最後都會想哽咽落淚。其實馬拉松的比賽就是一直跑,對於其他更激烈的比賽來說可看性真的不夠,但很奇怪的是看到這些大學生們努力的接力賽跑,面對不同跑道應對不同特長的選手,這其中有毅力也有團隊精神,真的讓我很亢奮也很感動。我想因為日本一直存在這些傳統的馬拉松賽事,也提高了全民跑馬拉松的興致,更增加了社會運動的風氣,能得到的收穫無限大,真的非常值得學習。如果到海外工作是一場挑戰人生的嘗試,那健康的心理與身體條件就是戰鬥的本錢,養成運動習慣增加籌碼,想來日本工作,不妨也嘗試參加馬拉松吧!【以上摘文選自《直到最後的最後,我都會堅持下去!:小律師的逃亡日記2》、作者:黃昱毓、圖文提供:四塊玉文創、記者柯意如整理】
-
2020-10-07 科別.消化系統
衛福部彰化醫院追進精神專科 最早用藥者已驗無C肝病毒
很多病人不方便移動,衛福部彰化醫院2014年起辦理外展門診,醫療團隊到偏鄉服務,今年3月進一步與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跨院合作,開創國內一般醫院到精神專科醫院作C肝外展門診的先例,最早用藥的5名C肝精神病患者已經驗不出C肝病毒。今天上午,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楊智超和多名衛教師、醫檢師、批掛人員,帶著移動式超音波等儀器,搭乘交通車到草屯療養院,在門診區幫精神狀況較穩定的病患做例行超音波及抽血檢查,接著帶儀器進保護室,為精神病情較嚴重者的患者檢查,醫檢師抽血時,兩名衛教師在旁邊安撫精神病人,醫師做超音波檢查必須隨時注意患者的反應。這是第十二次外展草療醫療服務,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楊智超說,政府宣示2025年根除C肝,各大醫院紛紛到偏鄉開辦外展門診,彰化醫院早在6年前就到偏鄉衛生所外展,在衛生所成立肝炎行動醫療站,定期下鄉,讓很多偏鄉的肝炎患者不必搭車騎車,就近就能獲得治療。部彰護肝醫療小組成員表示,草療沒有肝膽科醫師,如果要帶精神科患者到外面醫院持續就診,對於家屬形成長期負擔壓力,為了體恤弱勢的精神病患和家屬、看顧,部彰外展服務讓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精神患者得到積極治療;起初精神病患對於院內出現外來醫生護士,感到奇怪,幾次之後病患會主動打招呼,雙方互動良好。楊智超說,彰化縣大部分洗腎院所沒相關科別醫師可治療C肝,洗腎病人通常1周洗腎3天,精力放在洗腎顧健康,常忽略治療C肝,部彰護肝醫療小組去年把外展門診拉到各地的洗腎室,治癒53名洗腎的C肝患者。楊智超又說,肝炎患者較易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癌,C肝口服新藥可阻斷肝硬化或癌化,副作用低,治癒率達到9成8以上,健保給付已大幅放寬,所以護肝醫療小組主動做外展門診,今年和草療合作,除了找出C肝病患加以治療,也定期追蹤B肝患者,希望建立慢性精神醫療照護機構的外展門診模式,還規畫未來到長照機構,讓肝炎無所遁形。
-
2020-10-03 科別.精神.身心
抗憂鬱藥物吃了還是好憂鬱? 精神科醫師曝關鍵原因
醫學研究的結果可應用到哪種病患身上,能用到哪種程度,會有其限制,許多醫師都深諳此理。醫師要面臨的困境是,在設計十分理想的研究情境中所得出來的結論,往往不是實際臨床上所遇到的狀況。 輕的憂鬱症 藥物只有安慰劑的效果於2010年1月6日出刊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研究結果指出,抗憂鬱症藥物只有對於病情最嚴重的患者效果顯著,也就是說,對較輕的憂鬱症而言,藥物只有安慰劑的效果。然此研究針對的是重鬱症的病人,選擇治療上只使用一種傳統的抗鬱劑,以及另一種新一代的抗鬱劑來分析,而且只探討急性期的效果。因此,藥物對其他種類的憂鬱(如精神官能性憂鬱症)的效果如何?未知;其他種類抗鬱藥(目前新舊藥物加起來約有十幾種)是否可能結論不同?未知;重鬱症的持續治療與預防階段(重鬱症的治療如果只注重急性期,其實無法真正改善病人長期的生活品質)的治療策略?未知。然而,這篇研究的確提醒了我們藥物的有限性,但卻不應就此對藥物的作用蓋棺論定。 治療除了要藥物 病人的個別差異性也是關鍵其實,治療除了要看藥物的效果外,與病人對治療的選擇、醫師能提供的技術、以及醫療體制下的限制都很有關,所以醫師在面對病人時,除了考量醫學研究所提供的實証數據外,如何依病人的個別差異性,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也不可忽略。譬如,雖然知道對於輕度憂鬱症來說,心理治療的效果不錯,也可因此免去藥物的副作用,但病人卻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而其理由,是因為無法撥出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的時間來醫院,因為他僅有的時間必須去兼數份工作養家,好扛起家中的經濟重擔。試問此時該如何幫他?醫療,不是死板板的數據,很多病人也很厭惡醫師只跟他們談數據。對病人的了解、關懷、熱忱與彈性運用科學數據的醫療藝術,才可能真正幫到一位掙扎於病痛中的人。 (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延伸閱讀: 台灣每年近4千人自殺死亡! 微笑的背後可能就是憂鬱,臨床心理師教2招防心病 一碰到雨天、天氣漸涼心情就鬱卒? 常有6大現象小心是季節性情緒疾病
-
2020-09-30 科別.精神.身心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精神科醫警告:一旦出現這念頭很恐怖
許多人都覺得今年相當不順,演藝圈也是如此,台灣已有多名明星殞落,而日本女星竹內結子則在27日被家人發現自殺身亡,疑似為產後憂鬱症所致,年僅40歲。醫師提醒,若太太產後開始出現負面情緒時,應盡早就醫診治。 竹內結子死訊震驚 推測產後憂鬱+疫情影響所致日本媒體報導,竹內結子與先生中林大樹前1天共進晚餐,然而,中林大樹晚間到寢室打開更衣間時,發現竹內結子竟已上吊輕生,日本時間27日凌晨2點報警,竹內結子被送往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搶救仍回天乏術,警方初步認為是輕生。竹內結子比先生還長4歲,2人2009年因合作電影《染血將軍的凱旋》結緣,2019年修成正果,這是竹內結子第2次婚姻,今年1月底產下次子,日本圈內演藝人士猜測,她可能因產後憂鬱,加上疫情影響工作量,才選擇輕生。產後憂鬱分3個階段 5成屬於一般憂鬱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產後憂鬱可以分為3個階段,首先為一般的憂鬱,產後覺得情緒低落,寶寶難照顧,自已睡不好,生產過後出現這類症狀的比率超過5成,這時需要另一半以及親友的支持與協助,以度過難關。至於第2階段即為產後憂鬱症,比率約在5%至8%之間,由於生產過後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內分泌失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如果個性又比較神經,常有負面思考,症狀更為嚴重,恐萌生自殺意念。最嚴重的是產後精神疾病,除了情緒障礙,還出現幻聽幻覺,以及被害妄想症,不僅自殺,還可能會帶著寶寶一起走。 產後出現負面思考、情緒低落 應立即就醫楊聰財提醒,若生產後出現負面思考,情緒低落,應該主動尋求另一半及家人的協助,尤其是生第1胎後憂鬱比率較高,家人也應提高警覺,如果太太生產後,常喊著活著好累、睡不好,務必陪同就醫。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產後很憂鬱一直哭,怎麼辦? 產後掉髮一年內會恢復正常! 頭髮太長、太乾易斷裂,皮膚科醫師曝生髮食物清單
-
2020-09-28 該看哪科.婦產科
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輕生辭世,外界猜測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精神科醫師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同,可能前一天好好的,隔天就陷落,且第二胎風險較第一胎高。竹內結子在日本、台灣都有高人氣,今天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享年40歲。她生前結過2次婚,各生一個男孩,第二個兒子今年1月下旬才出生,外界因此推測,她會輕生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婦女身心健康權威、精神科醫師蕭美君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有2成左右產婦可能產生產後憂鬱症,這是常見的產後情緒變化,但臨床發現,此疾在華人文化下常被忽略。蕭美君說,產後憂鬱的主要原因是體內荷爾蒙變化,尤其在產後更明顯。但因產婦產後生活變化、遭遇家庭、婚姻、育兒壓力,甚至也有婆媳問題,很多人因此直接將產婦的情緒視為外界壓力導致,忽略荷爾蒙變化的生理現象。很多人或許不解,產婦迎接新生命,理應歡欣鼓舞,怎麼會憂鬱;或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跟家人吃飯,怎麼隔一天就突發激烈情緒、甚至輕生。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一樣,當荷爾蒙擾動很劇烈,產後憂鬱可以突然間發生,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突然發作,也可能一瞬間產生強烈自殺想法,「那是身體因素,不是心可以控制」。產後憂鬱的特質,蕭美君說,患者狀況可能時好時壞,病程拖得很長,有些人可能合併精神病症狀,如出現幻聽,有些媽媽會聽到聲音說「寶寶是惡魔」、「妳是惡魔」等,很多人不敢求助,以為是有心魔或「卡到陰」。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孕育第二胎的媽媽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疾並非新生媽媽才會遭遇。在產後2至3週可能就會發病,通常在產後半年內出現,但也有可能拖到一年才發作。就算度過產後憂鬱的嚴重階段,後續也增加焦慮、失眠等風險。產後憂鬱的高風險群,蕭美君表示,除了孕育第二胎的產婦,女性超過35歲以後荷爾蒙分泌下降,因此高齡產婦風險較高。此外,若懷孕前就有憂鬱症、睡不好、容易焦慮、個性壓抑者,或經前症候群嚴重者,也要注意。蕭美君說,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的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若借鏡國外經驗,蕭美君表示,因產後憂鬱症與荷爾蒙有關,國際從青少女階段就很重視相關的教育,協助少女們及早辨識身心狀況,認識風險因子,也有助降低突發的產後憂鬱風險。蕭美君說,孕產婦就算意識到情緒問題,可能也因對精神科藥物存有迷思,擔心傷害到寶寶而不願就醫、服藥。但焦慮的媽媽對寶寶的危害大於藥物,焦慮會增加孕育過動、自閉兒的風險,且有很多非藥物的治療可選擇,民眾應正確認知。防治產後憂鬱,蕭美君建議,孕婦產檢時應關注其身心狀況,且產後繼續追蹤;或新生兒健康追蹤時,小兒科醫師也可注意媽媽的狀況,若發現異常,可及早轉介。蕭美君說,很多女性害怕講出自身的焦慮,怕自己不夠堅強,會被笑話。但並不是「為母就一定則強」,每個人狀況不同,有些人荷爾蒙變化特別敏感,與意志力無關,也並非特別脆弱,民眾應正確認知,並給予孕產婦更多支持。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7 新聞.用藥停看聽
鎮靜安眠藥釀成癮、死傷 醫籲推廣非藥物治療
據統計,全台約426萬人服用鎮靜安眠藥,其中6成用藥超過一年。醫師提醒,長期用藥恐成癮,或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慢釀死傷,但失眠不是非吃藥不可,呼籲建立非藥物治療流程。國衛院論壇今天舉辦「台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專家會議,盼進一步向衛福部提出建議。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精神科醫師李明濱表示,自殺防治學會7月間針對全台2000名15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訪,發現多達23%民眾過去一週因睡不好感到困擾,推估460萬人可能有睡眠障礙。李明濱說,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壓力太大、生活作息、用藥因素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問題所致,服用鎮靜安眠藥並非唯一解方,卻是最常使用的處方。他表示,台灣的鎮靜藥物取得容易,除了精神科醫師可開,家醫、心血管、耳鼻喉科等其他科別醫師也開立大量處方箋,加上健保鼓勵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不少病人可能一拿就是3個月的藥量。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國內鎮靜安眠藥用量10年來持續攀升,全台用藥人口超過426.7萬人,年吞藥近9.2億顆,且高達6成持續用藥超過一年,長期影響未知。李明濱指出,對多數患者而言,鎮靜安眠藥只是輔助工具,讓患者在治療初期可以靠藥物輔助睡眠,不需長期用藥,但因醫師開立處方時可能提醒不夠,或開立的藥物太多,長期用藥不僅會增加成癮風險,也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慢,導致意外骨折、致死等副作用。李明濱說,正因台灣開立這類管制類藥品不如國外嚴謹,很多患者透過在不同醫療院所看診或透過私下管道自費購買,取得大量鎮靜安眠藥,全台每年自殺通報案件當中,約有30%至40%的案件是吞下大量鎮靜安眠藥所致。李明濱表示,台灣應建立符合國情的鎮靜安眠藥處方指引,同時研議跨科失眠治療策略指引,當患者因失眠到醫療院所就醫時,應由「第一個醫師」負責把關安眠藥處置流程,更重要的是強化醫病溝通,建立非藥物治療流程,降低藥物用量。
-
2020-09-26 科別.精神.身心
季節轉換情緒易波動孳生憾事 精神科醫師籲適度求助
國內接連三天發生多起自殺案,輕生個案包括情侶檔、警員等,不禁令人憂心節氣轉換、初秋蕭瑟,容易讓人引發淡淡愁緒,發生自戕遺憾。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洪琪發表示,有文獻研究,天氣轉換確實會讓躁症或鬱症相對活躍,但不是絕對原因,民眾如發現親友處於心情低谷,應多陪伴傾聽,並及時媒合社會資源介入,或可減少憾事。洪琪發說,有些論文提到季節交替時,不管躁症或鬱症都比較容易發生,此外溫度與濕度對心理的起伏也不無關聯,但整體而言,個案會走上絕路,與本身的的生活背景較相關。因此民眾平日發現周遭親友有情緒低落情形,應多寄予關心,建議心情跌落谷底的民眾,也要適時求醫或求助,天無絕人之路,有些時候媒合社會資源介入,就能幫忙度過難關。洪琪發也建議,對久病或經濟弱勢等高風險族群,需多陪伴傾聽。如果個案能適時求醫,院方可協助媒合一些社會資源,或教導些放鬆技巧,協助紓緩情緒,若是高風險家庭,尤其需要注意小朋友的安危,避免因為大人的情緒演成虐待或疏忽事件,「懂得適時求助,尋求社會資源介入,就能減少發生致命的傷害」。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5 科別.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患者回歸社會 最大阻礙在污名化
台灣每一百人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到30歲。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患者只會出現聽幻覺、被害妄想,皆有攻擊性行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隨著藥物發展,思覺失調症患者經過治療,約有六成可以回復原本的樣子,也能繼續勝任老師、警察等工作,但社會對疾病的汙名化,讓患者不敢回歸社會。邱南英說,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精神疾病,民眾對此疾病熟知的症狀多為正性症狀,包括出現聽幻覺、被害妄想,進而產生攻擊行為,但除了正性症狀外,還有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沒有動機等負性症狀;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認知症狀;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以及出現胡言亂語和混亂怪異行為的解組症狀。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過去治療思覺失調症,主要是多巴胺拮抗劑,針對正性症狀將聽幻覺的症狀壓下來,但容易產生負性症狀以及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的副作用,患者容易精神呆滯、思考反應變慢、動作遲緩。陳紹祖說,許多患者急性期過後,情緒上仍飽受折磨,有些則因為藥物影響造成思考和動作變慢,面對人群有明顯壓力,而不敢重返學業和工作。現在則出現第二代的口服及長效針劑,以及最新的血清素與多巴胺調節劑,不只處理正性症狀,也避免加重負性症狀和影響認知功能,讓患者脫離急性期後,約有六成能回復原來樣子,回歸社會。但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最大的困境更在於社會的污名化,甚至有些患者也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會在無意識下傷害他人。邱南英說,事實上自己診治過不少警察、老師,治療後病況都十分穩定,但不敢讓人知道病情,擔心只要一曝光就丟掉工作。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成因複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包括遺傳、心理狀態、環境壓力等都可能影響,因此不僅是規律吃藥控制,也要搭配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等非藥物治療,讓患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甚至有三成患者治療後完全不再復發。
-
2020-09-25 科別.皮膚
「它」的防水效果竟比人工皮強!還可緩解傷口疼痛...藥師告訴你:人工皮vs.水凝膠敷料該怎麼選?
之前曾分享過人工皮的使用觀念,巧妙使用人工皮能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的產生,但偏偏有些情況不能使用人工皮,本周想與大家分享凝膠傷口敷料的使用,以及這類敷料與人工皮的差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水凝膠傷口敷料介紹 水凝膠傷口敷料(Hydrogel)是以親水性單體(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為基礎成分,利用水凝膠本身亦具有吸濕後退黏等特性,可吸收傷口分泌物、控制出血或體液流失、避免擦傷、摩擦、乾燥、及汙染,以加速傷口癒合、抑制細菌、透氣防水、吸收滲液、保護傷口、降低感染。適用手術後傷口、一般表淺傷口、一般擦傷、撕裂傷及燒燙傷急性傷口、一般外傷。水凝膠敷料對傷口的好處:1. 創造濕度均衡的傷口環境:水凝膠可促進血管新生、增加皮膚纖維母細胞數目、刺激肉芽組織游離生長,並增加膠原蛋白的合成量。2. 促進自體清創水凝膠的保濕特性可協助壞死組織與腐肉慢慢軟化並提供濕潤,促進自體分解性清創。3. 提供阻隔微生物的屏障水凝膠具黏性及防水性,以阻隔病毒與細菌。4. 保護新生皮膚可降低病患皮膚的摩擦係數,使患處能自由的活動。5. 有助減緩疼痛一般認為敷料產生的濕潤、密閉環境可保護神經末稍,以預防細胞脫水,藉此減緩傷口的疼痛。水凝膠與人工皮差別人工皮是親水性敷料的一種(Hydrocolloid),多為外層防水薄膜+內層的吸水性膠體,外觀為半透明或不透明膚色,使用時就覆蓋在傷口上,像外加的皮膚一樣,主要用於急慢性淺層傷口癒合。從原理上,水凝膠敷料及人工皮都能提供傷口濕潤的環境,以加速癒合,但事實上二者在功能上有極大差別。差異點:1. 組織液吸收能力:水凝膠>>人工皮水凝膠有極佳的吸水能力,而人工皮則較低,倘若覆蓋在傷口上的敷料無法將滲出液吸走,而造成傷口浸潤過度,容易讓傷口潰爛。所以當傷口滲液過多時,較適合選用吸濕鎖水效能較佳的水凝膠。2. 敷料鎖水能力:水凝膠>>人工皮鎖水能力為何重要,主要是因為傷口在復原期間會不斷的產生組織液,敷料在吸收過程中,如果不能鎖住水分,傷口等同於浸潤在潮濕的環境中,反而降低傷口癒合速度,甚至提高感染的機會。水凝膠吸收組織液後,能將水份鎖住在膠體中,但人工皮無法發揮良好的吸濕鎖水效果。3. 防水性:水凝膠>>人工皮水凝膠敷料外層有防水薄膜,水份無法滲入,所以可貼著淋浴,但人工皮不行。4. 滲液分散能力:水凝膠>>人工皮水凝膠敷料能將滲液透過T型分散將滲液引導到整個膠體,不會造成傷口的浸潤,並減緩傷口不適。但人工皮無法將滲液均勻分散開,以至於滲液受潤,甚至壓迫傷口。5. 水凝膠具有清創的效果水凝膠利用純水和傷口的水份置換原理,可自體清創並將傷口的壞死組織交換出來,維持傷口適量的濕潤度,讓細胞得以有足夠的空間移動並修復,其保濕特性可協助壞死組織與腐肉慢慢軟化並提供濕潤,促進自體分解性清創。6. 敷料透明度:水凝膠>>人工皮人工皮外觀呈半透明,不易觀察傷口的癒合狀況;反之,水凝膠呈透明狀,易於觀察傷口。微笑藥師的建議不少民眾有傷口時,都會選擇使用人工皮,但其實有些情況是不適合貼人工皮的,如當傷口較深或滲液過多時,此時,選擇能適度吸濕鎖水的水凝敷料,可能比較合適。但實際購買後會發現,人工皮與水凝膠敷料價格相差極大,所以針對較難以癒合及滲液較多的傷口,可以先考慮使用水凝膠敷料,待傷口癒合良好後,再改用物美價廉的人工皮。本文獲廖偉呈藥師授權轉載,原文:濕式療法:水凝膠傷口敷料作者簡介/廖偉呈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居家藥師照護合格藥師。部落格:微笑藥師網粉絲專頁:微笑藥師藥局微笑藥師藥局電話:02-27009655諮詢Line ID:@smilerx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49-10號延伸閱讀: 你沒看錯~「渣男」是種精神病!精神科醫師教你4招看出誰是爛人
-
2020-09-25 科別.精神.身心
憂不能回歸社會 醫:思覺失調患者是疾病受害者
思覺失調症患者除妄想、幻聽,也常承受情緒症狀。精神科醫師提醒,病人常焦慮不安、憂心不能正常回歸社會,社會應避免污名化,降低病人就醫困境。21歲的小琪(化名)曾是國立大學高材生,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剛上大學就出現脫序行為,曾經裸體在街上奔跑,總感覺身邊的路人要傷害她,內心恐懼不已。家人陪伴小琪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是因為缺乏藥物的穩定治療,病情反覆,使小琪無法繼續求學,只能休學靜養。後來使用新機轉藥物治療,症狀改善,重拾自信。類似小琪的狀況並不少見,根據健保資料,台灣超過10萬人診斷為思覺失調,但確診人數可能被低估。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很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外界對思覺失調症常有誤解及污名,或認為患者都有攻擊行為,進而害怕、甚至憤怒,但患者其實飽受各項症狀折磨。思覺失調症症狀除了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患者多也承受著負性症狀(如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消極懶散、沒有動機等)、認知相關症狀(如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如憂鬱、焦慮、擔心、易怒等)、解組症狀(如胡言亂語、混亂怪異的行為)。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是自殺的高危險群。穩定服藥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症狀,但過去第一代藥物,可能造成患者精神呆滯、出現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已明顯改善上述副作用,但可能讓患者食慾增加、體重變胖或有代謝問題。副作用的產生可能降低患者服藥遵從性。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能有效減少正性症狀,但在正性症狀減少、病情穩定後,患者其實情緒上仍飽受折磨。許多患者在恢復病識感後,易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會感受到明顯壓力,有些患者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生活中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陳紹祖表示,目前大約僅有3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回歸社會,還有3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現在有新機轉藥物,有安全性,且減少傳統藥物副作用,應有助維持穩定治療,讓患者重拾人生。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的另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壓力、無法前進。盼社會多給患者關懷與包容,幫助他們回歸社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2 新聞.生命智慧
921大震21年,醫師憶當年...德昌新世界東倒西歪、爬著斷層的路走向醫院
九二一,二一年了。九二○那天在做什麼,我完全沒有印象,但九二一從凌晨不到兩點開始,一直到太陽下山,那漫長的一日怎麼捱過,即使在二十年後,依然歷歷在目。那個夜半被地震搖醒,第一個念頭是世界末日到了,因為從未經歷這麼強烈的天搖地動,連人要下床站起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建築物?搖晃減輕以後,趕緊起身,並叫起竟然還能熟睡的妻,要她一起逃命。已經失電,客廳黑壓壓,兩人小心走到玄關,卻被倒落的落地喇叭擋住出口,只能跨越過去。從公寓五樓走下,出了大樓,經過巷子,走向馬路,這時路上已經有好多不敢待在家裡的人站在路邊,等著事情繼續演變。還好舉目望去,並無建築物倒塌。走到母親居住的老家,她也出來了,正跟鄰居在門口談論地震情況,表情與語氣有些誇張,但還算鎮定。後來整個半夜,我們不敢進門,就在巷子裡、馬路上、公園附近走來走去。那時,只要抬頭望著挨在老家旁邊的十幾層大樓,就有一種不知何時將要攔腰折斷、崩塌下來的感覺。那晚音訊全斷,電話與手機根本打不通,也沒有電視可看,根本不曉得震央在何處,而如果是北部,豈不慘哉?因此開始擔心住在台北的親人。還好廣播還能聽,當傳來「南投天空火光熊熊,酒廠爆炸」的消息,我心想,完了完了,我的醫院位在鄰近的草屯,那裡住在一千個慢性精神病患,會不會災情慘重?捱到早上六點,天才矇矇亮,我便拉著妻,衝回公寓找出車鑰與背包,再到地下室把車開出,想要趕緊到醫院看看。來到中投公路入口,只見德昌新世界幾棟赭紅色大樓東倒西歪,有的低樓層塌陷,跪坐在地上,有的彎腰站不直,斜倚在鄰棟的肩上,那景象宛如電影的災難場景。下了中投公路,一如往常要轉進醫院所在的產業道路,卻發現路面已經折斷,有一邊高高隆起,切口處的柏油邊緣新鮮銳利,似乎還冒著蒸氣。車開不進去,只好下車,與妻爬上斷層上方的路面,一路沿著產業道路走向醫院。沿途所見,田裡的作物歪七扭八,好像被野獸肆虐過,道路上到處散落土石,必須小心跨越。舉目所見,沒有車輛,也幾乎沒有人煙,我們感覺自己好像電影裡的梁朝偉與辛樹芬,站在逃難的路邊,不曉得該走向何方。進到醫院以後,還好有驚無險,病房建築與病人都沒有大礙,但大家不敢再進病房,只能由工作人員帶領,在院區裡的籃球場、停車場席地而坐,就這樣過了一夜。那晚,病房的值班人員怎麼在可怕的搖晃中,努力鎮定自己,守住崗位,將一千個病人帶往安全的所在,即使過了二十年,仍是院史上的傳奇故事。醫院業務停擺,只由第二天的值班人員接班,我暫時幫不上忙,便在醫院門口的警衛室看電視,當看到新聞畫面傳來倒塌的建築物一棟棟匍匐地上,牆面扭曲,磚瓦碎裂的恐怕場景,忍不住落下淚來。快中午回到家,也不敢進門,收拾一些日常用品以後,便到老家,待在透天一樓比較安心。從那時開始,什麼叫「過度警覺」、「好像災難就要再度降臨」,一下子就體會了。我從小愛看報紙,那時一直說大地震周期到了,想不到真的發生了。九二一之後,有一個禮拜,我們都在老家一樓打地鋪,不敢回到公寓居住,但隨著餘震越來越小,膽子慢慢回復,便鼓起勇氣回去了。還好家裡沒什麼損失,就只是牆面有些龜裂。地震後幾天,醫院的病人被載往南部,借住在一家剛成立,還沒什麼病人的精神科醫院,在那裡住了兩個禮拜。那期間所有工作人員輪流排班,到南部繼續照顧病人。門診業務也逐漸恢復,但不敢使用門診建築,只能在門口庭院的大樹下看診,還記得小黑蚊好多,叮得人又痛又癢。那時好多病人都有創傷症狀,有人失去了親人,有人害怕地震再來,我們得平撫自己的情緒,努力去傾聽與安撫受傷的心靈。還記得6.8餘震那天早上,我們正在大樹下看診,突然後方的門診樓房劇烈搖晃起來,發出喀啦啦的聲響,嚇得大家都站了起來,準備逃命。那段日子我正要參加考專科醫師口試,本來有些緊張,但大地震發生以後,一下子突然覺得考試不重要了。多少人家都毀了,家人都過世了,我還能倖存下來,平安無事,就是上天賜福了。九二一,二一年了。鎮郊的九九峰本來被地震搖到寸草不生,如今也綠意盎然,繼續屹立在背景天空裡,守護著重生的美麗家園。大地震過去了,我們倖存、重生了,而且變成不一樣的人了。那段瞥見世界末日差點降臨的記憶,永遠會在心靈角落警惕我們,好好珍惜自己,好好愛護土地與周遭的人。※本文摘自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臉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0-09-21 失智.非藥物治療
懷舊治療/失智人口攀升 精神醫師建議:多懷舊可刺激腦部活動
我國失智人口增加速度逐年加快,依經建會人口推估資料,預測民國115年台灣社區失智老人將超過22萬人,未來20年中,平均每年將增加約5800名失智老人,桃園療養院高年精神科醫師田心喬建議,失智症長者可以多懷舊,以刺激腦部活動。田心喬舉例,有名84歲的蔡姓老婦,平日都在照護帕金森氏症的老伴,生活皆可自理,自2年前老伴過世後,生活毫無重心,開始記不住回家的路、東西放哪等,兒女替她申請外籍看護,不過語言不通、認知能力越來越差,情況日漸嚴重,長子與媳婦決定回老家陪伴阿嬤。除了要顧慮長者們的想法與感受外,陪伴對於患者也是相當重要,田心喬建議,可讓失智長輩「懷舊」,鼓勵他們描述過往回憶,家人們也要更耐心傾聽,這樣不只可幫助長輩的腦部活動,更能給予他們溫暖感受、保持心情愉悅。田心喬解釋,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也不是單純的記憶力衰退,而是一種大腦認知功能喪失的疾病,家屬可和社會共同合作,提供適當的刺激及訓練,讓失智長輩在友善環境中感到自在安心。田心喬呼籲,民眾要提升對失智症的認識與敏感度,早發現才能早治療。談及降低失智風險的方法,她說,民眾可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多採地中海飲食並維持健康體重,另外要避免三高、抽煙、頭部外傷及憂鬱,以降低失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