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精準醫療
共找到
258
筆 文章
-
-
2024-03-2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TCOG引領精準醫療革命 AI與大數據啟動癌症治療新時代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惡化快、轉移快,罹患率幾乎等同死亡率,治癒機會低,是國人第七大致死癌症。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不僅找到新的基因標靶,更找到對應的治療藥物,研究人員透過分析癌症基因體圖譜臨床資料庫數據,首度證實B-RAF是一新穎之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共同使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對RNF43變異的胰臟癌細胞有強烈的協同毒殺效果,能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國衛院長司徒惠康指出,國衛院長期關注消化道癌症,尤其胰臟癌和膽道癌長期以來缺乏有效治療,有鑑於此,國衛院開發了新的化療藥物組合療法——SLOG(S1 + Leucovorin + Gemcitabine + Oxaliplatin),是台灣自主開發的創新治療方法,以口服S-1來取代傳統需要長時間輸注的5FU。SLOG化療處方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中達到了30%的緩解率,而Nivolumab(免疫治療)加上Gemcitabine + S1,在膽道癌治療中,緩解率更是達到了40.7%。司徒惠康指出,這些創新的藥物組合療法不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也在治療效果上有顯著的提升,讓病患在家就能接受治療。國衛院與高醫大所發現胰臟癌新穎標靶蛋白,就是透過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合作成果,司徒惠康指出,國衛院發揮槓桿角色的角色,TCOG由多個醫院進行同一癌症治療方法之跨院際臨床試驗合作模式,有效利用病人的資源及確保臨床研究計畫的安全性及倫理性,並建立療法及學術研究上之嚴謹審核制度,有效整合國內對各癌症之檢查及診斷技術、治療方法及療後追蹤,提昇癌症醫療水準。AI帶來醫療領域的狂風浪潮 發展本地AI成重要課題面對台灣醫療現況,健保財務困窘、醫護人員低薪過勞、醫療人才流失至海外等情況,智慧醫療(eHealth)作為AI世代的解方,不僅能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緩解醫療人力不足的問題,還能減少醫療管理的資源耗損。而AI技術和大數據在智慧醫療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TCOG利用AI進行疾病模式分析、藥物反應預測和治療效果評估,透過科學研究揭示癌症的風險因素,結合大數據分析預測個體風險,提早發現和進行預防,從根本上降低癌症的發生。隨著AI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從穿戴式裝置的數據蒐集到風險預測模型的建立,AI的輔助使得個人能夠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降低患病風險。司徒惠康指出,AI在藥物開發的各階段、手術治療、精準醫療以及病患照護中的應用,展示了其廣泛的應用場景,這些個性化的醫療策略,也提高了治療的精準度和效率,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然而,技術創新同時也帶來了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司法偏見等。司徒惠康呼籲,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也應加強倫理規範的建立和實施,確保科技發展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大眾。未來AI運用到癌症醫療的各領域是可以預見,但法規環境同樣十分的關鍵,他也強調,醫療具有地區特性,國外發展的AI不見得可完全適用於我國,可能會有「環境偏移」的問題,因此發展本地AI會是未來的研究方向。面對這些挑戰,需要政府、科研單位、醫療機構和產業界共同攜手合作,共享數據和研究成果,研發更新的技術和治療方法。透過科技的力量,有望見證癌症治療和預防上更為精準和人性化的新時代。「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 政府和學研界應盡快建立精準醫療資料庫,以協助大數據分析的AI並資源共享。癌友需信賴專業,避免迷信網路,與醫師合作尋找最佳治療;而醫療團隊應深入理解患者,結合多學科知識,提供全面照護。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8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中西醫整合精準醫療 抗癌雙管齊下提升療效
除了接受西醫治療外,部分癌症患者也會搭配中醫調養身體、補元氣,前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花蓮慈濟醫院顧問張建國表示,根據研究,部分中藥材的確證實有助於抗癌,但每人體質、病況不同,癌友須諮詢過醫師建議,才可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中醫講求的個人體質等同於西醫的精準醫療。」張建國說,中醫根據身體特徵、生活習慣、環境等歸類個人體質,再依此給予合適的治療,類似西醫領域中的精準醫療,因此癌友若要透過中醫養生,也須諮詢醫師建議,避免療效產生衝突。張建國說,曾聽聞癌友間互傳蒲公英、金銀花等能治癌,但即使是同種類癌症,癌基因、基因表現不同,所需中醫治療、輔助也不同,「沒有一種中藥材適用於所有癌症患者。」 所以癌友切勿自行神農嚐百草,對所有中醫藥來者不拒。此外,張建國表示,單一中藥材內含的成分眾多,雖發展歷史悠久,安全性高,仍須如西藥般利用新工具分析,知曉藥物作用位置與機制,並建立資料庫,「但也代表中醫藥極具發展潛力,可想見中西醫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像是花慈院長林欣榮曾帶領團隊,發現當歸萃取物有助於對抗惡性腦瘤,進一步開發而成的小分子標靶藥物也能治療阿茲海默症,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傑出成果更曾刊載在權威科學期刊《神經腫瘤》。張建國表示,花慈即將啟動中西醫整合精準醫學中心,透過整合中、西醫專科醫師,推出居家醫療、門診、會診、急診四大服務項目,其中包括針對難治型癌友量身設計一套最適合的療程,不僅省去癌友四處奔波的辛勞,也能一併照顧身心靈,期望能提升臨床醫療品質,嘉惠更多患者。「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治療改變,所以不只針對疾病,身心靈都要列入考慮,且藥不僅限於西藥,要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8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NGS建資料庫 精準醫療邁新紀元
隨著科技的發展,精準醫療成為提高治療效果與病人生活品質的關鍵,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應用和全國資料庫的建立,對於提升台灣精準醫療的實力具有重大意義。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指出,這將使台灣在精準醫療的治療上與全球同步,幫助病人精準治療、減少不必要副作用,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推動的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現階段針對台灣的11種癌別,收集4千名患者的數據進行NGS檢測及研究,正是全國性NGS資料庫的前哨站,透過對癌症患者的基因突變進行深入分析,這些研究能更有效地對癌症進行治療。立法須完善 規範數據應用以膽道癌為例,傳統上以化學治療為主,但NGS檢測後發現28.5%的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變異,這使他們有機會接受更為精確的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治療,從而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然而,NGS即將納入健保給付和全國性資料庫的建立,也引發了國人對個人隱私權的疑慮。司徒惠康表示,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並已實施嚴格的隱私保護措施。所有的基因檢測和數據收集都必須基於患者的明確同意,並且在使用前進行去識別化處理,以確保個人隱私得到嚴格保護。此外,這些數據的使用將嚴格限定於學術研究和臨床應用,不會被濫用於其他目的。司徒惠康強調,建立全國性NGS資料庫最大的挑戰,即是如何整合醫院之間的電子病歷系統。這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也涉及到跨機構的合作和資料共享的規範。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政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來規範數據的收集、使用和共享,同時確保所有的操作都在病人明確同意和去識別化的基礎上進行。基因數據庫 促進新藥開發建立全國性的NGS資料庫,不僅只是一個基因數據庫,裡頭包含了治療反應、治療預後和存活率等數據,這些資訊將促進新藥的開發,並為臨床決策提供實證支持,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進而提升國內癌症預防及診療照護品質。司徒惠康提到,台灣做為全球華人的縮影,具備多元族群的特色,健保NGS基因數據庫將是十分寶貴的華人本土數據。因為全球基因醫療數據庫多為西方人數據,建立本土數據,才可能做更好的精準醫療,彌足珍貴。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7 癌症.肺癌
醫:肺麟癌患可用健保免疫合併治療,肺腺癌患也需救命!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在十大癌症中,肺癌無論是發生率、死亡率或死亡人數,都名列「三冠王」,其中肺麟癌病患過去20年只有化學治療藥物可用,多數晚期病患一年內便面臨死亡威脅,為了讓肺麟癌病患族群有更多活命機會,健保署去年12月起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不過這項藥物健保給付政策並不含括肺腺癌病患,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26)日與立委、醫療專家呼籲,期待這項政策也將肺腺癌病患納入,讓肺腺癌病患也可多一線生機。提升肺癌存活率,需雙管齊下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與其他癌症相比,肺癌的相對存活率較差,像第四期肺癌存活率大約只有13.3%,若想改善肺癌預後,必須靠「早期篩檢、早期治療」與「精進晚期治療」,才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去年12月健保開始給付肺鱗癌免疫、化療合併療法,每年為病友減輕170萬負擔,約兩百多位病患受惠,期待透過NGS等政策提高癌症精準醫療效果,搭配LDCT、陽追機制,讓更多病患可以及早治療,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多位立委呼籲,肺腺癌病友也需守護立法院厚生會榮譽會長劉建國委員表示,要達成改善晚期肺癌存活率目標,在肺鱗癌治療這塊拼圖拼上後,剩下最後一塊拼圖就是肺腺癌治療,呼籲健保署加速擴增給付,將第一線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納入肺腺癌治療給付,以守護晚期肺癌病友健康。立法委員廖偉翔認為,肺癌在近幾年已經超過肝癌成為癌症死亡人數第一名,有些癌症用藥雖然健保有給付,但是卻限縮給付條件,未完全接軌國際指引 ,更重要的是,當因台灣欠缺本土數據,必須要等藥物上市後再做真實世界數據研究,這些都是沒有接軌國際標準治療的後遺症。前立法委員吳玉琴指出,希望肺腺癌的治療可照顧全部族群,才能邁向賴清德總統所推動的「健康台灣」目標。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對提升整體肺癌存活率有幫助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何肇基表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肺鱗癌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五年存活率達18.4%,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9.6%,癌症免疫藥物有助提升晚期肺鱗癌存活率近2倍,不過目前肺腺癌病患還是無法使用這類藥物,希望加速給付,增加肺癌晚期存活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且對肺癌治療有豐富經驗的余忠仁指出,台灣臨床上免疫治療給付的比率很低仍落後國際,醫師用藥仍受限於健保尚未給付,期望如果要實現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的目標,須擴大免疫藥物的給付和應用,解決醫療現場的醫病困境才有機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也呼籲,肺腺癌治療應盡速跟進肺鱗癌,提供一線免疫合併化療給這群弱勢的肺腺癌患者。
-
2024-03-22 名人.張金堅
「你當醫師,或許就能治好我的病。」父確診開放性肺結核,張金堅受父影響決定執醫,奉為終身志業!
外科醫學會今年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及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表彰兩位醫界典範四十年來在乳癌治療、肝臟移植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也紀錄台灣醫療發展進步的軌跡。全方位守護乳癌病友 奉為終身志業 曾獲「癌聯會癌症醫療終身成就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台灣醫療典範獎」,張金堅教授在近30年前創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將照護乳癌病友視為終身志業,並成立全台第一跨科別整合醫學會──「台灣乳房醫學會」,緊密結合關懷病友、臨床醫學,成為全方位的乳癌姊妹照護者,堪稱外科醫界典範,獲頒今年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終身成就獎。張金堅在求學期間靠著清寒獎學金、家教收入完成學業,畢業進入職場後,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熱心教學,以「教書不要繁複,而要精簡」等原則,規畫「外科核心一百」臨床敎學方案。另編輯外科住院醫師手冊、外科急救手冊、外科臨床案例及手術圖譜,成為實習和住院外科醫師的學習教科書範本。在醫學研究方面,著重於跨領域的團隊研究,整合台大醫院、醫學院、工學院、電資學院研究人員,完成學界科專大型計畫的研究,6年產學合作,研發專利10項以上,技轉生醫業者,其中包括,台灣首創電腦輔助診斷軟體,促使台灣的醫療生技產業加速升級。此外,張金堅帶領台灣頂尖的醫學人才及物理、力學、材料學、數位資訊等專家,探討血管新生的奧秘,完成「血管新生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技術研發」,證實腫瘤及缺血性、發炎性、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均與血管新生缺陷有關,研究成果相當具有前瞻性。家貧苦讀 力爭上游的模範生張金堅為早年台灣社會家貧苦讀、力爭上游的模範個案,他在家裡排行老五,出生於1946年,張父因只有小學畢業,謀職不易,格外重視孩子教育,鼓勵六個孩子唸書,堅信只要考上大學,才有機會翻身,脫離貧困。張父在台灣鐵路局擔任「司爐」,主要工作是將煤塊鏟進鍋爐,透過高溫燒煤,讓蒸氣火車往前行駛,因工作環境惡劣,身處封閉空間,空氣裡盡是煤灰,埋下罹患肺結核的因子。張金堅醫師就讀台中一中時,張父確診開放性肺結核,經常大量咳血,被強制隔離在八卦山療養所,家人只能在假日至彰化探望,交談時必須隔著玻璃。當時父親一句「如果你當醫師,或許就能治好我的病。」讓張金堅萌生了執醫意念,第一年考取台大電機系,隔年重考,如願考上台大醫學系。就讀期間,父親因病離世,所以考慮畢業後專攻胸腔內科,拯救更多肺結核患者,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矢志刀到病除 專攻乳房外科但在選科前夕,他體悟到「刀到病除」是外科醫師職人精神,對於患者的幫助更為直接,例如,切除惡性腫瘤,就能救人無數,因而換至一般外科,師承當時全台外科權威、被尊稱「雷公」的台大外科主任陳楷模,在恩師引領下,鑽研當時仍屬冷門的乳房外科。1965年考取台大醫科,至1996年晉升台大外科部主任,張金堅醫師是當時台大醫院最年輕的主任。1997年3月8日婦女節當天,張金堅與現任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師徒兩人,攜手創立「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期許癌友在基金會的陪伴和扶持下,面對衝擊(Impact)、接受全人照顧(Care),迎向飛躍重生(Revival)。同年12月,張金堅教授創立跨科別整合的「台灣乳房醫學會」。他表示,乳癌治療層面甚廣,舉凡外科手術、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相關科別眾多,包括,乳房外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唯有加強相關科別之間互動、學術交流,才能提升台灣乳房疾病治療水準,減輕癌友治療過程的奔波辛勞。台灣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 洞燭機先張金堅表示,乳房醫學會是台灣第一個針對單項疾病而成立的跨科別學會,隨著治療藥物及技術的精進,所招募的會員對象也愈來愈廣,一般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影像醫學科、病理科、整形外科等等,而照護團隊也擴及護理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心理諮商師等。從1997年迄今,歷時27年,難以想像,當時張金堅教授在癌症治療領域上,就有著如此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抗癌藥物研發精進,勢必朝向個人化精準醫療,因此,在規畫乳房醫學會時,籌組多專科團隊,高瞻遠矚、真知灼見的精闢預判及見解,著實令人敬佩。行醫逾半個世紀,始終重視乳癌病友身、心、靈,致力於全人醫療,舉辦上千場乳癌預防及篩檢活動,以及病友會、專題講座,被喻為台灣國寶級乳癌權威。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張金堅教授認為,醫師也需與時俱進,持續進修,即使行醫已50年,目前繼續看診,從事公益活動,工作忙碌,但他仍不斷吸收基因檢測、免疫療法、AI大數據應用等醫學新知。善用科技的進步 更重視人性的溫度在醫學年會上,張金堅教授以「刀起刀落的外科醫學人生──刀上救病人、刀下救地球」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他表示,數位、虛擬、AI大數據等科技確實能讓醫學跨出驚人的成長步伐,例如,精準判讀影像圖片、元宇宙醫學大幅縮短了臨床試驗時間,手術傷口從大變小,甚至術後不見疤痕,但只能將醫療科技視為輔助角色,如果全盤依賴,則有可能走火入魔,而漠視了患者的真正需求。另譬如,再過一、二十年,真正的醫療機器人應已問世,屆時醫療水準突飛猛進,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且可節省許多人力及醫療成本,但可想而知的是,醫病關係恐趨於冰冷,因為缺乏人性互動與關懷。此外,手術後的導管、耗材等醫療廢棄物愈來愈多,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等於「救了病人,卻汙染了地球」,張金堅教授強調,「醫療必須回歸人文人性」,醫界應該思考「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能否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案,既可救人,又能不增加地球負擔,必須對未來後代子孫負責。數位科技跨足至醫療,這讓張金堅教授經常反思,擔心一味地求快比好,講究快速知識,恐讓傳統的緩效知識逐漸萎縮,許多醫事人員如果學習腳步慢一點,跟不上時代腳步,很快就被淹沒。更值得討論的是,科技是離不開人性,在醫療上,仍須重視人與人(醫病)之間互動溝通。張金堅教授強調,醫師在運用數位醫療、AI大數據時,仍須保持執醫初衷,具有同理心,保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及關心飽受疾病折磨的病患,不能捨棄醫學倫理、傳統文化及生活美感。即將80歲的張金堅教授對於科技新知又愛又畏,如果拒絕接觸,堅決抵抗,勢必成為「數位科技文盲」,但面對及學習時,卻又深感惶恐,因為充滿挫折與挑戰,但他深知處於不可逆的數位時代,必須「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與時俱進。掌握抗癌新趨勢 更要顧及病患權益對於免疫治療、細胞療法,張金堅教授表示,這是抗癌的新趨勢,從最開始的化學治療,乃至於標靶治療,最近十年則進展至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在幹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等技術日趨純熟後,已被視為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突破,寄以厚望。不過,部分生技業者打著「再生醫學」旗幟,誇大幹細胞治療效果,容易招貼負面形象,不利於細胞療法的發展,張金堅教授呼籲,政府及立法院務必嚴格審議「再生醫療雙法」條文,在醫療創新與病患權益之間找出平衡點,不要讓昂貴的細胞療法成為「富人醫療」。隨著時代演進,外科早已不是醫學系學生首選科別,因為專業訓練過程艱辛,工時長且不規律,常擠壓私人領域,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再者,醫病關係緊繃,可能面對漫長的醫療糾紛或訴訟,身心備受煎熬折騰。因此,張金堅教授讚許新一代年輕外科醫師,願意勞心勞力地投入外科領域,但提醒,應時時謹記著醫師誓詞,保有救人的使命感、責任感。電影中的受人景仰、天下第一的武俠英雄,必須學習各種武藝,勤加練習,歷經時間的淬練,終底於成。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師,難度更高,除了擁有高超的手術技巧,雙手靈敏,還需具有高人一等的抗壓力,能在關鍵時刻做出精準正確的判斷,最重要的是,要保有熱情與善良,懂得如何與病人、家屬懇切溝通。外科醫師的訓練 學無止境一次手術成功,執刀的外科醫師當然功不可沒,但這不是單打獨鬥,背後仰賴著堅強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過程中需與麻醉科及其他專科醫師、護理師等人齊心協力。因此,如何培養出團隊合作的默契,也是外科醫師不可或缺的訓練項目。張金堅教授表示,數位科技無所不在,對於醫療及病患來說,可以是福氣,但對外科醫師而言,卻是一大挑戰,因為必須學習的事物與技巧愈來愈多且複雜,新世代外科醫師除了持續吸收新知、累積手術經驗,還應具有前瞻性思維,保持機動性、靈活度,與時間賽跑,才能在數位洪流中屹立不搖。在乳癌治療領域,張金堅教授獨具慧眼,在近30年前即預測個人化精準治療世代的到來,成立國內第一個乳癌病友協會「乳癌防治基金會」,以及跨科別整合「台灣乳房醫學會」,陪伴數萬名乳癌姊妹走過人生低潮。早期撰寫外科臨床敎學教科書,為台灣外科醫學奠定深厚根基。近年來,致力於產學合作,從臨床醫學走入實際產業運用,畢生奉獻杏林,張金堅教授獲得本屆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外科醫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的同時,也頒發獎金廿萬元給張金堅,他把獎金全數捐出,其中十萬元捐給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另十萬元捐給長期關注動保及友善動物的「貓咪也瘋狂公益協會」。保有熱情與善良、有同理心,還與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張金堅始終不忘的執醫初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全基因檢測成精準醫療新趨勢 預防癌症不再是夢想
隨著科技的進步,精準醫療已成為癌症和其他疾病治療的重要趨勢,至於精準防癌可行嗎?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醫師張家銘指出,「目前可以利用全基因檢測(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來進行精準預防,透過解開全部的基因資訊,辨認出高風險潛在疾病,並量身定制個人化的預防策略。」預防癌症成全民運動,精準醫療已成新趨勢隨著基因科學的進步,科學界發現常見的癌症、高血壓、糖尿病或失智等疾病,與先天的基因密不可分,全基因檢測就成為精準預防的新利器,民眾一生只須檢測一次,就有可能找出可能面臨健康風險的因子進行預防。2年前張家銘開設基因諮詢門診,至今已有超過600民眾進行全基因檢測,據統計,進行基因檢測的民眾可分為兩類型,一是關注健康的正常人;二是已治癒的癌友及家族癌症史的高風險族群,癌別以乳癌及卵巢癌居多。張家銘分享,一名23歲的林小姐因母親是乳癌病患,基因檢測顯示帶有BRCA2基因,是乳癌高風險族群。張家銘強調,「有基因變化不代表一定會生病,只是增加某些疾病風險的指標,因此幫林小姐制定了個人化的健康管理計劃,建議她須避免飲酒和少吃高脂肪食物、定期運動和適當的紓壓,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複診和進行乳房檢查。」而一名60歲王先生身體無疾病,但想要了解自己的基因,在檢測後發現後,才發現自己帶有先天VDR基因異常,這已導致他長期維他命D缺乏而不知,因為維他命D的缺乏,會增加罹癌或失智的風險。如果及早做檢測,就有機會做到更完善精確的個人化健康管理。鼓勵基因諮詢成立次專科,破解基因密碼指日可待張家銘解釋,全基因檢測提供了更全面的基因信息,能夠檢測出包括先天基因變異和癌症基因突變在內的各種基因變化,讓預防醫學更加精準有效。由於全基因檢測將基因解碼後,會產生龐大的資料,這需要複雜嚴謹的資訊處理技術,以及專業的分析及諮詢能力,但大部分醫師並未受過這類的訓練,造成解讀及諮詢基因報告的能力參差不齊,張家銘呼籲政府應該重視,將基因諮詢成為一個次專科,讓其專業化,保障民眾就醫權利。「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期許未來透過全基因檢測等先進技術,對癌症等重大疾病進行精準預防與治療,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存活率。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1-15 醫聲.醫聲
團隊合作+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病童獲「重新站起」力量
「孩子,我們知道這條路很辛苦,但爸爸、媽媽會陪著你,努力克服這所有的困難、挑戰!」過去,盧爸爸、盧媽媽每當看到盧小弟因為「軟組織肉瘤」壓迫神經而疼痛、無法行走,只能坐輪椅前進,心裡就有點酸酸的。即使如此,盧爸爸、盧媽媽還是排除萬難,努力陪伴盧小弟復健、找尋治療解方,盧媽媽甚至甘願放棄自己社交生活,也放棄手機申請網路,只為專心陪伴孩子,終於,在家人陪伴,加上醫療團隊、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相輔相成,目前八歲的盧小弟已經可以靠助行器行走,並擁有「重新站起」的力量。盧小弟出生時,醫師就發現他背部隆起、長有腫瘤,後來確診為低惡性度「軟組織肉瘤」。由於肉瘤長在脊椎附近,且不斷緩緩長大、壓迫骨骼,導致他出現嚴重脊椎側彎,加上肉瘤壓迫脊椎神經,也引起右腳疼痛、垂足、行走困難。即使經過多次手術治療,腫瘤還是持續長大,直到接受精準醫療,情況才有所改觀。當時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下,盧小弟勇敢接受兒童神經外科手術,術中在神經功能監測下,運用椎弓切除、腫瘤切除等方式施行減壓手術,以減輕軟組織肉瘤對神經的壓迫。同時,醫療團隊也取得腫瘤組織切片進行基因檢測,後來發現腫瘤帶有致癌基因「NTRK基因融合」,透過分子腫瘤團隊會議的精準醫療討論,為盧小弟配對到專門針對NTRK基因融合的標靶藥物治療。一般來說,抗癌新藥的價格極高,一般家庭難以負擔,所幸健保從2022年開始,將NTRK 基因融合的實體腫瘤兒童病人納入給付,而國內也引進了草莓口味的糖漿劑型,適合兒童病人服用。經過三個月用藥,盧小弟的軟組織肉瘤明顯縮小,右腳行動能力也獲得改善。軟組織肉瘤包覆脊椎,治療很棘手「盧小弟的軟組織肉瘤包覆了多節腰椎,因為要維持脊椎穩定度,手術要特別小心,就算動手術,也無法處理得太乾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腫瘤科主任劉彥麟為盧小弟的主治醫師,他分析,對盧小弟來說,這樣的軟組織肉瘤就好像體內的「隱形未爆彈」,雖然短時間不會馬上致命,卻會一步步壓迫脊椎與神經,進而威脅行動能力。劉彥麟進一步指出,如果放任肉瘤壯大,脊椎神經就可能受到更大傷害。一旦腫瘤壓迫到脊椎神經而導致神經壞死、斷裂,小孩成長與父母照顧之路,就會更加辛苦。當這類軟組織肉瘤長得太靠近脊椎,根據過往經驗,往往只能做部分切除,之後再持續觀察、追蹤,無論是藥物或其他治療選項都非常有限。用基因檢測找到精準醫療,讓一切很不一樣近年來,在兒童腫瘤治療領域,也興起精準醫療的治療趨勢,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有機會幫這些患者找到更為有效的治療標的。也讓盧小弟這樣的軟組織肉瘤病童,以及其他實體腫瘤病童,有了更多的治療選項、機會。自2023年12月1日起,根據健保署公告,只要18歲以下病童,且實體腫瘤組織切片驗出NTRK基因融合變異,不限定腫瘤類型,使用NTRK基因融合標靶藥物皆有納入健保給付。而在成人方面,健保則是同步涵蓋非小細胞肺癌、甲狀腺癌、軟組織肉瘤等13種成人癌別。盧爸爸提到,當初,聽醫師建議後,他與盧小弟原本擔心檢測、治療的過程可能產生副作用,經醫師耐心說明、分析腫瘤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原理、特點,他們才放心接受治療,所幸經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成功找到新的治療藥物與希望,才終於出現轉機。劉彥麟也發現,門診中在溝通腫瘤基因檢測時,偶爾會聽聞到一些大眾迷思,像是有些家長誤以為NTRK基因融合是透過遺傳而來,因而導致夫妻產生爭執。他解釋,這種基因融合變異主要發生於腫瘤細胞,多為病童身上一小部分細胞隨機、偶然產生的,通常和家族遺傳沒有關聯、也不會遺傳給下一代。醫療團隊專業建議、主動關心,病童家人更安心對於醫療團隊的付出,盧爸爸充滿感激,他說在盧小弟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無論是兒童神經外科陳淑美醫師、小兒腫瘤科劉彥麟醫師或其他醫療團隊成員,都付出許多心血,一發現問題,便盡快提出改善建議,讓家人感受到許多溫暖、關懷。對於其他處於類似情況的病童家庭,盧爸爸認為,「父母的心,一定要先穩住!」當父母的心穩定下來,孩子也才能安心接受治療,生活也才不會受到太大干擾,他也希望盧小弟未來可以得到更多學習、更多自由。
-
2024-01-05 醫聲.Podcast
🎧|健保給付1000萬 求一個治癒血癌的機會「CAR-T療法為何這麼貴?」
去年11月原價超過千萬元,針對難治型淋巴癌、血癌的CAR-T細胞治療納保,根治率可達四、五成,陸續吸引癌患申請治療。第一例健保給付個案為罹患B細胞淋巴癌、過去9年幾乎年年復發的70歲張女士,在花蓮慈濟醫院「備戰」幾天後,最終於今年1月2日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張女士對抗淋巴癌9年,不僅收治醫師一度不看好病情,一路相伴的丈夫也於心不忍,因緣際會下,張女士轉診至花蓮慈院,雖自體骨髓移植仍舊復發,卻也搭上CAR-T療法納保的火車。張女士去年12月28日入住花蓮慈院移植病房,丈夫隔著移植病房的玻璃窗陪伴在旁。元旦當天,張女士主治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前往探視,張女士隔著玻璃窗,對丈夫及醫師比出「讚」手勢,表示自己狀態良好。家住台南的張女士61歲時確診罹患B細胞淋巴癌第4期,此後幾乎年年復發,2年前由台南某醫學中心轉院至花蓮慈院治療,歷經接受自體骨髓移植,仍在去年9月復發,且癌細胞轉變為惡性度更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所幸,同年11月健保開始給付原價819萬元的CAR-T細胞治療,成為張女士的一線生機。什麼是CAR-T細胞治療?針對哪些癌症?更適合長者?目前最成熟的CAR-T治療是用於B細胞淋巴癌及血癌。李啟誠表示,患者T細胞經基因改造後,能精準鎖定並擊潰表面抗原CD-19的癌細胞,就像「巡弋飛彈」一樣;其成功率關鍵在於細胞原料,若患者治療後身體孱弱,取出的T細胞原料不佳,做出的CAR-T細胞數量恐會減少,其數量最好是在6千萬到6億之間,不足時將由醫師決定是否繼續施行,若超過則會保存部分以備後續再度治療之需。CAR-T細胞治療健保給付條件包括復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與難治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2項,治癒率分別達五成和四成。截至2日共7例患者核准用藥,分別為ALL1例、DLBCL6例,另有5位病人正申請審查,分別為ALL2例、DLBCL3例。「病患分布長者多、病童少的原因,包括母數大小、治療特性及給付條件3項。」李啟誠表示,ALL病人每年約2至3百位,以25歲以下的年輕型患者居多,其中不少是兒童患者,根治率、存活率可達8成,復發、治療失敗的患者僅占少數,且多為年紀較長的患者,已超越健保給付的25歲年齡門檻。李啟誠解釋,DLBCL患者年齡偏高,最能根治該疾病的治療方式是自體骨髓移植,但移植前患者必須接受高強度化療,對70歲以上的患者而言,使用CAR-T反而不易讓病人不幸死於化療併發症,國際研究也顯示,80歲以上患者使用CAR-T治療成功率仍佳。台灣僅7家醫院獲准執行 後續住院觀察2項副作用至於治療流程,李啟誠指出,事前會先自病患體內取出T細胞,經實驗室分離、濃縮且冷凍後,以專機送至藥廠在瑞士總部實驗室改造後,再送回經過核可的7家醫學中心,包含花蓮慈濟、台大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等7家醫學中心,冷凍於零下190度的環境中。正式回輸細胞前5日,病人先以低劑量化療進行「淋巴消除術」,維持體內合適環境,經2日休息後,才解凍以靜脈注射方式回輸細胞,從解凍至輸注完畢需在30分鐘內完成,過程中因細胞相當珍貴,歷經4次沖洗,確保液體完全輸入病人體內。後續患者再住院觀察2、3週,確認是否出現免疫細胞激素風暴或神經毒性症候群兩種較常見的副作用,「若患者出現發燒或譫妄、抽筋,就需要注意,但現在我們常備有解藥,能及時投藥緩解,不必過於擔心。」李啟誠小檔案現職: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花蓮慈濟醫院免疫暨維生物治療科主任花蓮慈濟醫院國際醫學中心主任學歷: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經歷: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 主治醫師台大醫院血液科及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台灣大學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病房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周佩怡、黃琬淑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林琮恩特別感謝:花蓮慈濟醫院
-
2024-01-03 癌症.抗癌新知
全台首例健保給付CAR-T治療在花蓮,寫下後山醫療里程碑
全台首例健保給付CAR-T治療,給付癌種是難治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花蓮慈濟醫院昨天完成全台首例健保給付的CAR-T治療,張女士罹患難治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抗癌9年幾乎年年復發。她先以低劑量化療進行「淋巴消除術」,昨天進行細胞回輸。這項治療方式原要價超過千萬元,經健保議價後每劑仍要819萬元。細胞回輸過程分秒必爭,自細胞實驗室取出後,由醫療團隊快步送至移植病房,解凍後於半小時內回輸患者體內。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說,正式回輸細胞前5日,病人先以低劑量化療進行淋巴消除術,體內白血球由3000降至700以下,維持體內合適環境,經2日休息後,才回輸細胞。自病人體內取出T細胞,送至藥廠瑞士總部改造後,以專機送回花蓮慈院的CAR-T細胞,共有4億顆、21毫升,保存於2片特殊鐵片之間,放置於該院地下室的細胞中心攝氏零下190度設備中,上午先送至移植病房辦公室解凍3分鐘,再以靜脈注射方式回輸病人體內,且從解凍至輸注完畢需在30分鐘內完成。過程由該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免疫治療科副主任黃威翰執行。張女士於去年12月28日即住進移植病房,她的丈夫黃先生每日隔著病房玻璃陪伴。元旦兩人受訪表示,完全信任醫療團隊,樂觀看待治療過程,不擔心治療失敗機率。什麼是CAR-T細胞治療?那種癌症病人健保有補助CAR-T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CAR-T細胞治療是近代癌症治療的最大突破之一,結合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免疫療法三項高科技醫療,也是許多復發癌症病友的重生希望,過去花東病人必須「盤山過嶺」至西部接受治療,現今情況翻轉,全台首例CAR-T治療不在台北,而在花蓮慈院進行,是東部醫療的一大里程碑。衛福部健保署自去年11月1日起給付CAR-T細胞治療,給付對象包括25歲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與難治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二類。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截至昨天共有7例患者經事前審查核准用藥,分別為ALL 1例、DLBCL 6例。病例分布除花蓮慈院病人外,還有台大醫院4例,預計於近期執行;台中榮總2例,預計於本月下旬執行。另外,有5位病人正申請審查,分別為ALL 2例、DLBCL 3例。健保議價後全球新低,國際病人連帶受惠李啟誠說,2017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此項CAR-T治療,每劑要價逾1500萬元台幣,經健保議價後,每劑給付價為819萬元台幣,過去CAR-T治療最大的副作用是財務毒性,健保給付後病人經濟壓力緩解,該項治療用於B細胞淋巴癌成功率可達4成。本次健保給付後,因健保議價能力強,給付價格是全球新低,國際病人連帶受惠,申請至台灣治療。一名來自越南的13歲女病童,將於下周飛抵花蓮慈濟,自費接受CAR-T治療。李啟誠說,該病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經骨髓移植後仍復發,已無有效化療藥物可用,因越南尚無可處理CAR-T治療的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實驗室,所以來台治療,將由花蓮慈院抽取患者T細胞後,送至藥廠在瑞士的實驗室進行改造。預期將可望帶動國際病人的風向,擴展台灣醫療在世界的版圖。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憂鬱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第1名台北榮總/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創新治療 保護隱私台北榮總111年門診治療憂鬱症6,457人,為醫學中心人數最多。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主任白雅美說,約三分之一憂鬱症病人屬於難治型,也就是使用兩種以上抗憂鬱藥物,仍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為治療此類病人,北榮開創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研究,發表相關論文,再經衛福部核准,為全國第一家進行此項治療的醫院。北榮為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病人,採用成分為K他命的最新鼻噴劑藥物,白雅美說,這也是北榮率先研究,再用於臨床治療,約有五至六成機率可以改善病人病情,快速降低自殺意念,但鼻噴劑藥物需自費,一次療程約一個月,費用20萬元。北榮目前也於臨床進行成份為低劑量K他命的點滴治療研究,希望給予難治型憂鬱症病人更好的治療。北榮111年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除訓練全國精神科醫師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外,也規範鼻噴劑藥物用藥對象、注意事項等,並與全國精神科醫師達成共識。北榮於憂鬱症治療方面進行許多創新研究,同時「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採約診制,並有專人服務,以保護病人隱私,深獲病人信任。區域醫院第1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24小時精神專科急診 病情惡化及時協助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門、住診收治憂鬱症患者超過萬人。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說,該院提供憂鬱、焦慮症患者治療,屬於「一條龍」服務,除門診、住院服務,醫院更設有24小時精神科專科急診,如果患者出現自殘、病情惡化,可進行緊急醫療處理。黃名琪指出,病人從急診收治後,會住進急性病房,給予每15至30分鐘高頻率觀察,及時給予醫療,並評估治療效果。這類病房住院時間約2至4周,待病情穩定後,就會轉進非急性的精神官能症病房,再對病患、家人等進行談話式的心理諮商,配合團體行動復健治療,病人返家後也會持續關心。近年來,憂鬱、焦慮症已成為全球議題,現在正值浪頭,國內也十分重視。黃名琪表示,該院於治療患者過程中,藥物準備品項十分齊全,包括各式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還有經顱磁刺激術及自費使用的右旋性愷他命(速開朗)鼻噴劑等。醫院從門診、急診、住院給予患者的藥物、非藥物治療,都經過精神專科評鑑,給予病人最好的醫療協助。地區醫院第1名桃園長庚/發展失智照顧中心 及早治療長者憂鬱根據健保署統計憂鬱症全台各醫院門診人數,桃園長庚醫院位居全台地區醫院第一位,每年就診人數達2,155人。桃園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吳冠毅表示,高齡化社會增加罹患憂鬱症機率,桃園長庚醫療發展的其中一大特色為「失智照顧」,情緒障礙不僅發生在罹患失智症後,也可能在失智症前期表現,加上國人對於精神疾病的病識感提高,也讓整體就醫率增加。吳冠毅表示,桃園長庚精神科醫師與林口長庚、台北長庚三院區流動,總計有22位醫師會在三院看診,專業領域從兒童青少年、一般成人,再到高齡人口都有,因此能提供全方位服務。吳冠毅表示,桃園長庚屬於綜合醫院,如果其他科別的醫師察覺到患者出現類似精神疾病,會立刻轉介給精神科,也會增加院內患者就醫的機率。他發現,近年輕度精神障礙的患者逐漸增加,除了其他科別的醫師警覺性高,患者本身的病識感也提高,讓精神疾病能及早治療。桃園長庚積極發展失智症中心,吳冠毅表示,失智症前期有些會以焦慮、憂鬱表現,後期也可能會有情緒障礙,也是增加憂鬱症就醫人數的原因之一。住院人數第1名高雄凱旋醫院/院內30名心理諮商師 助病友早日揮別陰霾「北松德、南凱旋」,國內兩家精神疾病專科醫院齊名,高雄市凱旋醫院可說是治療及研究憂鬱、焦慮等情緒障礙醫學的南霸天,守護大高雄民眾的身心健康,111年共收治392名憂鬱症住院病友,不僅名列區域醫院第一名,人數也高於醫學中心排序第一的三軍總醫院(360人)。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謙虛地表示,主因是醫學中心於去年疫情期間嚴守指揮中心所頒佈的7至14天隔離措施,以及縮減病房。相較之下,精神專科醫院影響較小,仍持續收治病友。周煌智指出,院內最新統計顯示,去年收治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病友確實明顯增加,住院部分更明顯,這也與防疫有關,許多民眾確診、身體不適,又被隔離,承受極大情緒壓力,以致出現失眠等身心症狀。針對憂鬱、焦慮等患者,添購「電痙攣儀器」、「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等腦部治療儀器。另成立身心健康管理中心,希望讓住院患者感受到正面能量。此外,凱旋醫院擁有堅強的心理諮詢團隊,周煌智表示,在藥物治療,各家醫院大同小異,但自家醫院有30名心理諮商師,為病友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提升療效。111年憂鬱症門診、住診人數5大院所106-111年主診斷重鬱症及輕鬱症門診就醫統計
-
2023-12-1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大腸癌達文西手術權威王照元院長成功祕訣:強大「心中執行力」與「以病人為出發點」,維持體能靠「這招」!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是全台第一家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手術「觀摩看刀」中心,主持人就是院長王照元,他是診治大腸癌直腸癌的名醫,其實他在10年前、49歲時才學習達文西手術,起步晚卻最努力,他所開發的高位淋巴腺清除與選擇性血管結紮手術方法,1至3期腸癌患者術後保肛率近98%,5年存活率逾9成。無心插柳 聽師建議攻腸癌王照元原想當位工程師,讀雄中時,父親問他要不要當醫師?「我覺得當醫師很無趣,沒有意願」,與信仰虔誠的父親商議,「先回台南北門問神明看看?」神明稱他前幾世都是醫師,這一生也該去懸壺濟世救人,因此,在父親期待或者是說神明指示下,成績優異的王照元考上高醫,成為家族中第一位醫師。喜歡有效率解決問題的王照元,選擇了外科,選次專科時,於高醫外科受訓的他,因當時專攻腸癌教授因病去世,黃宗人教授告訴他,「你就選大腸癌好了」,儘管他本來想選胃癌領域,但「老師要我做,我就做了」,因此後來王照元選在高醫專攻腸癌的診治。心中執行力是相當重要的,「不怕難,不怕挑戰,就是努力去達成。」王照元說,選擇大腸癌是這樣的想法,投入居家靜脈營養領域也是如此,回到高醫時,癌症患者居家靜脈營養領域沒人要做,老師要他做,他也承接下來,或許是命運安排,腸癌凌駕胃癌成為國人好發的癌症,而癌症患者居家靜脈營養,後來也被印證是能改善患者術後存活率一大因素,無心插柳的王照元,後來都成為這兩個領域的佼佼者。行醫價值 以病人為出發點王照元是在49歲時,才接觸與學習達文西手術,他笑說,「同批學生就我最老」,但比人家起步晚,就要更努力才能在這個領域突出。王照元使用達文西器械執行大腸直腸癌切除術時,採取高位淋巴清除與選擇性血管結紮的手術方式,把淋巴腺清除到供應腫瘤血管的根部,這樣病人腸子能保留更多,影響性功能等神經機會降低,對病人預後與生活品質都好。王照元是國內首先導入採取此手術方式並發表研究論文的醫師,也創下全台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達文西手術9年660多例紀錄,與北醫、和信醫院合作的成果發表在去年8月SCI期刊「癌症」上。行醫34年,歲月沒在王照元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外表挺拔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這幾十年來,他的行醫價值不變,就是「治療要以病人為中心與想法為出發點」。王照元說,有些醫師以醫師觀點來做治療,「我一定以病人為出發點」,治療前,他會問病人「你的期待是什麼?」雖醫學有極限,但他一定竭盡所能,往病人期待目標去努力。王照元曾收治一名50多歲腸癌第四期的女老師,被多家醫學中心告知活不過3個月,女老師告訴他,「我還有未了的心願」,王照元說「我來努力」,他發現女老師吃不下、營養不良,他讓她一面化療,另方面在家打居家靜脈營養,女老師體力變好了,治療效果也變好,多活了十幾個月,這段期間她與丈夫、孩子出遊,拜訪多年不見老友,完成想好好告別的心願。跑步重訓 維持身體抵抗力雖然行政、醫療與研究工作三頭燒,王照元每周必定撥空去重訓,重訓前會先跑步,讓自己流得滿身大汗,他說,規律的運動習慣,讓他的體能與抵抗力都變好,即使偶有感冒,吃顆普拿疼,一天後就生龍活虎了。擔任院長不到半年的王照元,已定出高醫未來發展方向是「智慧醫療」、「精準醫療」與「尖端醫療」,要求院內同仁往此目標前進,他並加強體系醫院間的橫向整合。王照元說,高醫體系的小港醫院吞嚥醫療、綠能環保做得好,大同醫院長照「福樂學堂」有口碑,同體系醫院可相互取經,而高醫附設醫院則集中發展急重難罕症醫療,讓高醫醫療體系共生共榮、永續發展,提供病人最優質的醫療品質,「這是我的使命,我一定努力去達成。」王照元院長小檔案● 年齡:59歲● 專長:大腸直腸外科、消化外科、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癌症分子醫學、營養學● 現職: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 學歷:高醫醫學系、高醫醫學研究所碩士、高醫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院長、高醫附設醫院副院長、高醫附設醫院外科部長等給病人的一句話:生病應盡速就醫,甚至尋求第二意見,不要道聽塗說接受不正確的訊息,而延誤治療的契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15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手指痠麻、打字卡卡要當心!罹「這疾病」未治療,關節半年內恐遭蝕
因工作需求,60多歲陳小姐需長時間打字、緊盯電腦螢幕,去年年初發現手指、腕與肘等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伴隨手指痠麻,清晨起床後更覺僵硬疼痛,時間長達1小時以上,四處就醫,最後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料,陳家女兒今年也出現類似症狀,透過精準抗體檢測以及搭配骨骼關節超音波檢查,證實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症狀為關節紅腫熱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洪偉哲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系統性發炎疾病,受到先天基因遺傳影響,加上後天免疫失調,引起發炎反應,進而攻擊侵犯相關組織與器官,主要症狀為關節紅腫熱痛,以及關節晨間僵硬。以陳小姐為例,起初被認為職業病,因為常用電腦、滑鼠,引發腕隧道症候群,使用消炎止痛藥物合併復健,但情況時好時壞。當時因關節腫痛,活動受限,她只能單隻手指敲打鍵盤,工作幾乎停擺,患者也陷入長時間憂鬱情緒,就醫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骨頭已遭侵蝕。早期診斷及積極藥物治療 非常重要類風濕性關節炎被列在重大傷病範疇,早期診斷以及積極藥物治療效非常重要,越晚診斷越延遲治療則會導致患者關節腫痛變形,失能風險大幅提高。隨著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陸續問世,雖仍無法治癒類風濕性關節炎,但病友只要積極治療,規律用藥,就能達到緩解目標,延緩病程進展,減少關節腫痛不適,擁有與一般民眾相同的生活品質。洪偉哲醫師以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為例,優點在於使用方便,能妥善控制疾病,讓病友長期維持「疾病緩解」治療目標。飽受關節疼痛之苦的陳小姐,以前總是眉頭深鎖,但現在則能健走、慢步、爬山,充滿熱情,活力四射。發病半年內關節即遭侵蝕、受損全台約有近2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女多於男。洪偉哲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未積極接受治療,發病半年內關節即遭侵蝕、受損,病友務必把握前半年的黃金治療期。國外相關研究亦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的比例遠高於一般人。骨質疏鬆,肌少症以及失智憂鬱的風險也會增加。針對骨質疏鬆部分,洪偉哲醫師建議,臨床可以搭配使用「10年骨折評估風險工具」 ( FRAX )來做進一步評估;患者應攝取足量的鈣片以及維他命D,但需先與主治醫師討論適用劑量。另外,評估肌少症也很重要,統計上顯示,超過52%老年族群有肌少症,一般人從20歲到80歲,預估肌肉質量減少40%,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更因發炎以及營養不良而更加惡化,這些都是全人整合醫療以及精準醫療所需重視的課題。「123守則」控制病情洪偉哲醫師表示,目前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醫療處置,只要患者及早就醫,定期回診以及規則接受治療,絕大多數都可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且有效降低罹患共病的機率,甚至達到完治的目標,回歸正常的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提出「123守則」:1個月回診一次、2個治療目標(令疾病達到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使生活品質最佳化)及3個月後未達目標時則進一步討論是否調整用藥。洪偉哲醫師叮嚀患者切勿自行停藥造成病情惡化,建議可從事復健、散步及伸展活動,同時避免高強度運動,調整動作及作息、避免熬夜及壓力,讓疾病控制得更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7 焦點.杏林.診間
北榮重粒子治療助百名癌症患者!院長感動: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北榮重粒子治療今年5月15日啟用,截至今天(12/5)為止,半年內完成百例病人治療。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原本被認為無法治療的胰臟癌,經化療及重粒子治療後,可以透過手術切除,其他如攝護腺癌、肺癌、肝癌、骨肉癌、頭頸癌、婦科癌症等患者也都獲得治療。北榮重粒子治療助百名癌症患者台北榮總今天舉行重粒子治癌百例、達文西手術5000例感恩會,並為國內首座負壓科技加護病房及「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退輔會主委馮世寛今天也出席,並肯定陳威明帶領的北榮團隊,在癌症治療、重症防疫及智慧醫療上優異成果,嘉惠病人,期許榮總醫療體系共同努力,繼續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院長陳威明:一切付出都值得了「病人的生命是無價,看到重症病人康復,一切都值得了」。陳威明說,北榮不惜營運虧損籌建重粒子治療,目前治療過程順利,病人復原良好,均持續追蹤治療成效,目前仍有多人在等候治療,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營運後,來自各國的參訪更是絡繹於途。陳威明也感謝北榮全體同仁上下一心、團結合作,在歲末年終時展示成果。除了重粒子治療,台北榮總完成達文西手術5000例,包括胰臟癌、壺腹周圍癌及腎臟癌部份腎臟切除等困難癌症治療,目前此三項疾病的達文西手術病例數,北榮案例數為全國最多,退輔會整體醫療體系合計已完成近1萬2千例達文西手術。今天也是首座專為醫院設計的叢集式超級運算平台「北榮一號雲」啟用。「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為新一代超級運算平台,具強大人工智慧(AI)計算能力,包括全方位的資料中心、創新的運算架構及多功能的軟體工具,推動生成式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應用。「北榮一號雲」可大幅提升整體運算能力,加速北榮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疾病預後預測、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數位病理精準診斷、智能藥物開發的發展,並且提供AI應用程式最佳發展平台。陳威明說,這不僅提升診斷精確性,更加快針對各種疾病的個人化治療策略制定,不僅是北榮資訊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更代表台灣在高速計算醫學領域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國際醫學合作開闢了新途徑,進一步推動醫學AI的創新與發展。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國內首座智慧科技加護病房在台北榮總啟用,北榮投資逾一億元,興建15間智慧負壓隔離加護病床,位於科技大樓,與主要的住院大樓分艙分流,且引進或自行研發多項最新科技包括AI防護衣穿脫魔鏡、溼洗手監測系統,已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肯定。另衛星護理站進行影像監視與呼吸器遠端調控;設置智慧電視與三方視訊系統等,同時導入機器人協助護理師傳送物資,減少人員暴觸風險。在流行病疫情發生時,可提供最高防疫標準的負壓隔離重症治療,平時則可作為一般呼吸系統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達到「病毒擋得住、訊號出得來、治療進得去、夥伴找得到、家屬看得見」的目標,大幅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智慧機器人在內的多項科技產品,提升照顧的品質及防疫安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5 名人.精華區
數位醫療專法還在等 恐失發展先機
2023醫療科技展剛落幕,總統蔡英文致詞提出「台灣有信心能成為全球數位醫療轉型基地」。數位醫療發展的全球趨勢已非可逆,行政與立法部門應盡速制定數位醫療法規,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透過法令確保產業發展與數位安全,保障國人權益。綜觀各國推動數位醫療,美國2022年修訂法律,授權藥物管理局(FDA)可針對機器學習型醫療軟體變更審查模式,確保數位健康技術和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根據「資料自由法」保護民眾數據隱私;德國早於2019年制定「數位醫療應用法」,促進數位醫療產品保險給付。日本、新加坡 放寬遠距醫療亞洲當屬新加坡發展最快,2018年開啟數位醫療監理沙盒,並於2021年修訂「醫療服務法」,開放遠距與行動醫療;日本則在疫情後大幅開放遠距醫療及藥師遠端諮詢服務。國內於2021年修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時,已納入再生醫療、精準醫療以及數位醫療等領域,但目的是藉由租稅優惠等經營誘因,促進產業發展,不涉及產業監管等其他法制完備。個資需完善規範 應訂定專法也就是說,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重點在「引導資源投入」,其他攸關產業發展,如獎勵補助、政府投入、監管、民眾權益等,有待其他法規補足。這也是即便「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已納入再生醫療,政院今年仍通過衛福部所提「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就是為了完備相關法令。同理,數位醫療也有其特殊性,參考「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於2021年修訂時,法條說明「先進國家及數位療法聯盟等對數位醫療範圍界定,包含行動醫療、健康資訊科技、穿戴裝置、遠距照護與遠距醫療,個人化醫療。不僅與傳統醫療具異質性,且涵蓋面向多元,尤其個人健康資訊極具機敏性,從使用、管理、監督到救濟,皆需要完善規範,有必要比照再生醫療,訂定專法處理。對於數位醫療而言,真正瓶頸在於市場准入。數位醫療,或者說數位健康產品,有許多用於健康促進或疾病預防,其效益有賴數據佐證,但在未能證明其效益前,卻又難以進入醫療健康市場,形成類似「沒有工作經驗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沒有工作經驗」的輪迴。鼓勵新創投入 政府還在規畫過去幾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數次提出,政府應導入「沙盒」概念,讓新興數位醫療產品能夠有驗證場域,並鼓勵新創業者投入。政府雖已著手相關規畫,需三至五年才能付諸實踐,恐喪失數位醫療發展契機。制定數位醫療法條,大家最擔心個資安全保護不夠完善。配合「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後法規修正,或許可藉此全面盤點,改善目前在個人資料保護與利用上未竟之處。數位醫療法令必須建立在個人資料與資通安全的前提,確保數據使用基於周全保障與制度,讓健全的個資保護與資通安全法規成為數位醫療基礎。
-
2023-11-16 焦點.元氣新聞
2023醫療科技展規模成長120% 年度最大健康派對熱鬧登場
亞太最具規模的醫療科技盛會「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年邁入第七屆,11月30日至12月3日將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參展攤位上看2,300個,展出規模較上屆成長10%。其中有70多家醫療機構參展是一大亮點,作為全球首創以醫院為主角的開創性展會,得以一網打盡最前沿的醫療科技發展趨勢,不論是產學研醫界專業人士、國際買主、各年齡層民眾,都能在這場一年一度「全台最大的健康派對」滿載而歸!本屆醫療科技展體現台灣醫療技術、ICT科技兩相結合的領先實力,集結全台指標性醫療院所,與資通訊、生醫業者共600多間機構共同展出。策展主題涵蓋「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全齡健康」三大面向,以及「智慧醫院」、「醫材設備」、「數位醫療」、「精準檢測」、「生技製藥」、「再生醫療」、「預防醫學」、「智慧健康」、「無齡長照」九項領域,完整呈現大健康產業供應鏈的創新佈局。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出世,掀起新一波AI浪潮,而先端AI技術結合醫療場景,也開創出眾多智慧高效的嶄新臨床應用!國內科技大廠多已有佈局,包括緯創、廣達、華碩、佳世達、宏碁、英華達等業者,都將展出智慧醫療科技產品;另一方面,國際科技大廠看中台灣AI供應鏈及醫療能量,英特爾、微軟、輝達、甲骨文等廠商,亦擴大投入本次參展。預計展會中將可看到創新AI醫療晶片、AI賦能高效診斷軟體,以及ChatGPT結合醫療的最新應用等。展期中將舉辦三場產業論壇,匯集講者豪華陣容,內容精彩可期。打頭陣的第六屆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以「AI創新・未來醫療」為題,集結廣達、緯創、華碩、佳世達、英特爾、微軟等科技大廠,還有以色列醫療中心專家,暢談AI醫療產業新契機。第三次舉辦的亞太癌症精準醫療論壇,邀集林口長庚、北榮,與羅氏大藥廠、瓦里安、行動基因等醫院與生醫業者,以及馬來西亞、印尼、越南醫療專家,探討國際癌症精準醫療新趨勢。首次舉行的高齡科技創新高峰論壇,則邀請到關渡醫院,和業界的緯創醫學、友達頤康、華碩健康,學界的台大、陽交大、元智各校教授,為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共同探索銀髮科技應用及整合之道。而不僅產業人士的洽商交流,一般民眾也能在台灣醫療科技展收穫滿滿,獲得最好玩的健康體驗、超好買的划算消費,並能輕鬆學習健康新知!展會現場可參與多種健康檢測項目,涵蓋睡眠呼吸中止檢測、體脂率及肌肉量解析、足健康測試等,來自全台百位醫師專家,也將開講民眾關心的健康議題,橫跨預防保健、兒童健康、癌症治療等主題。更有寓教於樂的「醫師力大挑戰」,孩子可在專家教學下,實際體驗操作腹腔鏡、插管、抽血,對醫療實務工作有更深認識,並啟發孩子對醫療的興趣及潛能。●展會名稱: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展覽期間:11月30日至12月3日●展覽場地: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攤位數:約2500個●展覽特色:全球首創以醫院為主角的展會,預計有70多家醫療機構參展,參展商並有許多國內外科技大廠,將展出醫療科技應用佈局,不論產業人士或一般民眾皆適合參加點我免費索票,體驗最新醫療科技!
-
2023-11-16 焦點.元氣新聞
基因檢測洞悉個人疾病風險 助力預防醫學、精準治療
年度醫療盛會「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策展共有三大主軸——「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全齡健康」,其中可謂三大主軸交集的「基因檢測」相關解方服務,在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明年預計納入健保給付,且今年底再生醫療雙法有望通過等時事熱點下,格外成為關注焦點!作為生物遺傳最小單位的基因,在各種複雜的排列組合下,形塑出無數獨一無二的生命體,而透過先進基因檢測技術,得以預測個人罹患疾病風險,經由「預防勝於治療」調整生活習慣及對症下藥,可降低患病風險,達成預防醫學、精準治療、全齡健康目標。常見的應用,包括遺傳風險基因檢測、新生兒基因檢測、與癌症相關的細胞突變基因檢測等。精準醫療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中次世代基因定序能夠找出致癌的驅動基因,協助醫師使用合適的標靶藥物治療病患,提高治療成功率。在本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參展廠商中,行動基因生技打造全方位癌症管理方案,透過尖端基因檢測結合疾病與藥物分析,提供癌症治療之最佳方針、復發與抗藥性監控,以及特定癌症風險與免疫治療評估。均泰生物科技亦以次世代定序技術為核心,提供客戶自樣品製備、定序至後端生物資訊分析的完整解決方案。除了包含基因體學之精準定序設備及試劑銷售服務、生物資訊分析、高效能核酸/蛋白質萃取系統等研究應用,也代理單細胞定序、多重抗體染色及影像擷取系統等儀器設備,滿足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客戶需求。慧智基因開發多種深具臨床價值的基因檢測服務,包含生殖醫學、產前孕前、新生兒、癌症、罕見疾病、精準用藥等六大領域,並堅持全程在台檢測,提供最安心的檢測品質。國際醫藥大廠旗下的羅氏診斷,提供涵蓋肝炎、愛滋、微生物、心臟、性健康等多項血清免疫與分子自動檢測應用,同時積極發展定序及數位方案的創新技術。亞洲準譯提供感染病原基因檢測服務,利用基因定序技術、生物資訊分析與比對,與醫療院所和臨床醫師,合作開發獨有的台灣本土資料庫,提供高效率的檢測服務,讓病程進展快、病況危及生命、診斷困難的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最有效的診斷治療,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大江基因醫學則祭出以精準預防醫學為核心的「個人化健康管理對策」,透過基因檢測、菌項檢測及再生醫療技術,評估個人先天體質狀況,提供精準醫療的客製化服務、專利保健保養特調,培養強健抵抗力。另一方面,基因檢測也是再生醫療的一環,有望為更多患有罕見困難性疾病、癌症的病人帶來一線生機。訊聯生技集團以「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精準健康/基因醫學」、「分子數位科技/智慧研發」為三大核心能力,旗下「訊聯生技」更是國內首家專攻細胞治療的上市櫃公司,持續拓展再生醫學及細胞治療應用範圍。去年更成立訊聯細胞智藥,加速開發細胞製劑等診斷與治療,並結合基因與細胞療法開發技術。除了各家生醫業者推出多元基因檢測服務,臺中榮民總醫院更打造了全台最大的基因資料庫,作為國內產學研界的強大後盾,積極與國內外頂尖產學研究單位合作,開展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及癌症基因檢測。中榮的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實驗室甫於上月底完工揭牌,將以產學合作辦公室為平台,持續鏈結國內外廠商合作臨床試驗,促進產業發展茁壯、接軌國際。●展會名稱: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展覽期間:11月30日至12月3日●展覽場地: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攤位數:約2500個●展覽特色:全球首創以醫院為主角的展會,預計有70多家醫療機構參展,參展商並有許多國內外科技大廠,將展出醫療科技應用佈局,不論產業人士或一般民眾皆適合參加點我免費索票,精準醫療、基因檢測就在這裡!
-
2023-11-1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林欣榮工作繁忙,曾開刀連續站38個小時!每天跑操場多吃蔬食養生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致力於幹細胞研究,推廣中西醫合療,是台灣將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第一人。林欣榮表示,腦部受損病人能醒過來、甚至站起來是最大的挑戰。幹細胞移植 助巴金森患者林欣榮是國內治療腦部疾病的權威,就讀醫學院時認為,神經外科最有挑戰性,其中腦部醫學更是難中之難,便踏上外科醫師之路,發揮所長、貢獻能力。過去他將流產胚胎的組織植入病患腦部,讓多巴胺細胞再生,讓原本臥床、吞食困難的巴金森氏症患者逐漸改善,1、2年後不但能走、能跳,還可以爬山。腦中風與腦傷是很難救援的疾病,林欣榮表示,患者可能會昏迷,讓患者甦醒過來是最重要的事之一。他的團隊利用內神經幹細胞療法,刺激患者腦迴路重新啟動,並搭配中醫針灸醒腦開竅,經過一段時間患者醒過來、能站起來,甚至自己照顧自己,這是當今醫療科技的挑戰,也是他追求的目標。與團隊合作 研發醫療創新以前的林欣榮雖然解決很多病人的問題,卻不習慣團隊合作,直到加入慈濟醫院,與其他醫護同仁共同努力,集結大家的專長與知識,解決的問題反而更多更快,讓他有餘力做醫療創新研發。通常病患到醫院看病多是在病情最困難的時刻,情緒難免焦慮不安,「在危急的時刻會守護生命,請安心、放心交給醫療團隊,盡力做到給予最好的治療。」是林欣榮最想對病人說的一句話。近年慈濟醫院推動中西醫合療,林欣榮指出,現在社會高齡化,罹患腦部退化疾病的長者愈來愈多,西藥雖然能延緩,但易有副作用,如果能與老祖先的智慧「中草藥」、「針灸」做很好的結合,更能促進健康。林欣榮說,癌症患者治療使用中西醫合療,目前都有很好的效果,西醫也更了解中草藥效用,相信中西醫不是牴觸,而是能合作提供最好的療效,他期許「治療癌症最後的希望在花蓮慈濟」,與其他醫院一起學習。在醫院管理方面,林欣榮表示,遵循證嚴法師的座右銘「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醫護人員在戒律範圍內,用愛心照顧病患與家屬,只要有大愛,醫院一片祥和,不用特別管理,相信大家都會做得很好。曾日食一餐 開刀站38小時工作繁忙的林欣榮,過去曾一天吃一餐,開刀最長紀錄是連續站了38小時,深感健康的重要性。過去因為工作,林欣榮「日食一餐」,早餐喝水,吃幾顆維他命,午餐通常還在門診或開刀房而省略,唯一正常進食只有晚餐。「一天吃一餐的習慣,維持20多年。」到慈濟服務後,有同仁得知認為這樣不健康,中午逼著他吃,只好吃一點菜,並提醒定時吃三餐。養生秘訣/每天跑操場 多吃蔬食養生他曾經開過非常複雜的腦部刀,連續站38個小時,手術完畢後,雙腳皮下出血。由於開刀是耗費體力的工作,就需要用運動培養體能,他會每天跑操場,經常一個人就跑10公里。林欣榮學生時期是桌球校隊,常打桌球運動,現在則喜歡跑步,他認為,跑步是很好的運動,可以一個人跑,即使跑不動也能走路,有空時會參加半馬競賽,挑戰自己的心肺功能。每天清晨4時30分,林欣榮會跟師父一起吃早餐,大多吃豆漿與饅頭,再跑步1小時,迎接一天的工作。他也勉勵醫院管理高層與醫師一起跑步,在跑步過程中,不管是人跟人之間觀念的溝通,或醫療上的合作等,都能輕鬆談論,大家也可以相互鼓勵。林欣榮說,平時多吃蔬食,不要吃太多的肉;要開心,培養慈悲心,只要心態正向,整個人就會愈看愈年輕有活力,這些都是養生的祕訣。林欣榮小檔案年齡:70歲專長:幹細胞移植治療巴金森氏症、腦中風、失智症、腦退化症腦瘤、腦血管瘤、脊椎神經之疾病治療精準醫療及免疫細胞治療惡性腦瘤腦脊髓疾病的國際臨床試驗現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創新研發中心研發長美國國家發明家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美國醫學及生物工程學會院士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杜蘭大學醫院管理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神經外科及生理學博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最危急時會守護健康與生命,請安心交給醫療團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9 癌症.肺癌
降低肺癌死亡率兩大關鍵 如何早期發現及避免風險因子
根據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13年排名第一,堪稱為「第一名中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吸菸仍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約占所有病例的85%,但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卻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七位,因此如何迎戰無聲的肺癌,已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元氣講座邀請三位專家教導民眾如何避免致病風險因子,以及透過篩檢及早治療,積極對抗肺癌。隨人口老化,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玉琮說,肺癌死亡的人數最多,主要是因為大多是「晚期」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有機會提高存活率。也因此肺癌預防的方針都著重在「如何早期發現」以及「避免風險因子」。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多數不吸菸,引學界積極研究。臨床上肺癌被粗分為二類:「有吸菸」與「沒有吸菸」。吳玉琮說,國際上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研究,如果從吸菸與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分析占全球癌症死因的比例,結果發現吸菸的肺癌患者,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一位、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則是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七位。在台灣,女性肺癌的患者,大多是不吸菸的肺癌,也是台灣學界積極研究的目標。9種基因突變與肺腺癌相關,成為治療關鍵鑰匙。早期的肺腺癌,若尚未轉移,可以手術切除,但晚期幾乎沒辦法透過開刀治療。不過隨著基因解碼,截至2023年底,醫學界總計發現9種與肺腺癌相關,而且可以治療的基因突變類型。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昭華說,「這完全是上天送給肺腺癌患者的禮物」,找到對應的基因幫助藥物研發,也等於是找到對抗基因突變肺腺癌的治療關鍵鑰匙。9種肺腺癌的基因分型中,最大宗的肺腺癌基因突變類型為「EGFR」基因突變,占整體的40%到55%;其次是「KRAS」基因突變,占8%到12%;第三位是「ALK基因突變」,占5%到7%。邱昭華表示,具基因突變的肺腺癌類型,如果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治療效果會相當好。多專科團隊合作,醫病共決,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計畫。此外,肺癌的治療透過多專科團隊的合作,為病人發展出最適合且完善的治療策略與照護也逐步成為趨勢。邱昭華表示,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例,肺癌多專科團隊除包含臨床與支援團隊外,院內更獨特設有「領航師」,幫助初確診病患更快熟悉院內系統。另外,「個管師」則是密切與病患及家屬溝通的橋梁,協助患者與不同科別醫師溝通,以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針,不再僅侷限病人聽從醫師的建議,而是讓患者徹底了解各種方案後,與醫療團隊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透過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大大提升治療成功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發副院長周德盈表示,精準醫療已成為現今醫療的新標準模式,提供病人量身打造的治療設計,大大提高治療成功率。想得知自己的腫瘤是哪一種基因突變,可以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等精準醫學檢測,找出患者腫瘤是否有特殊基因突變,若有則可以給予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例如,亞洲人的肺腺癌大多有EGFR基因突變,歐美則大多有KRAS基因突變。周德盈表示,目前腫瘤基因檢測可以採取組套的方式檢測,不需要做到「全基因篩檢」,且如果符合健保的條件,也有部分檢測健保能夠給付。通常第一次被診斷有腫瘤,醫師評估用藥時,就會建議做基因檢測。目前次世代基因定序這一類的精準醫學檢測,主要使用在癌症患者身上,目的是更精準的使用藥物,尚未足夠成熟到可以當做健康人的癌症篩檢工具。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助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病灶。吳玉琮說,針對健康人的肺癌篩檢,現在以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為主,它是一種胸部電腦斷層,可作為肺癌早期篩檢的工具,可以偵測1公分以下的肺部結節,及早揪出、及早治療,等到肺癌出現症狀後才被診斷,通常已經是晚期。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衛福部從111年7月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符合資格之民眾可就近到醫療院所受檢。高風險族群是指:● 家中具有肺癌家族史:50歲到74歲的男性或45歲到74歲的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有重度吸菸史者:50歲到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
-
2023-09-22 醫聲.癌症防治
次世代基因定序將納保 癌友最擔心相應藥物是否給付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日前宣布,預計明年要將癌症次世代基金定序(NGS)納入健保給付。隨精準醫療進展,NGS可找出癌症病人致癌驅動基因,讓醫師據以使用相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患者。肺癌是標靶治療發展最快的癌別之一,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肺癌研究學會今年對肺癌病友進行調查,發現癌友對NGS的認知雖有提升,但有8成病友擔心,檢測出致癌基因後,是否有健保給付的相應藥物可用。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肺癌死亡率長年高居國人死因之冠。非小細胞肺癌致癌驅動基因多元,傳統基因檢測如桑格定序等,是檢測單點基因,病人須反覆檢測才能找到正確的致癌驅動基因。NGS則可一次檢測數十至數百種突變位點。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肺癌研究學會3月針對肺癌病友及家屬進行「醫療檢測認知調查」,共回收132份問卷,受試者肺癌類別非小細胞肺癌占75%,小細胞肺癌占1成,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有84%正接受治療。調查結果顯示,有81%病友聽過NGS,多數是經病友團體及醫師告知。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與2021年調查結果相比,民眾對NGS認知提升3.5倍,當年僅有23%病友聽過NGS。調查中也詢問病友願意自費負擔多少NGS費用,有6成病人願意自費4萬元以下受檢,足見價格愈親民,才能讓更多病家受惠。另外,8成病友表示,經NGS檢測後,希望能盡快找到治療方式,卻也擔心檢測後雖有相應的治療藥物,健保卻不予給付。「NGS明年納保將是癌症醫療一大進展,但哪些突變位點應納入優先給付,仍須專家探討。」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李岡遠表示,若病人都能獲健保支持接受NGS檢測,除減少病人經濟負擔,臨床醫師也能更精準投藥,改變病人需要先接受治療成效相對不佳、且副作用嚴重的治療,才能接受新型治療的現況,也能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對降低健保藥費負擔是一大福音。蔡麗娟表示,台灣肺癌研究學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將於11月出版「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衛教手冊,內容包含肺癌的致病驅動基因分類,與現行相對應的標靶藥物資訊,除強化肺癌病友及家屬對基因檢測及相關治療的認知,也讓醫療人員能獲得最新肺癌基因檢測、治療資訊。
-
2023-09-14 醫聲.慢病防治
他得異位性皮膚炎到處求醫用藥都無效 用過「這東西」後竟能泡溫泉
今天是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不少病友也分享自己的甘苦談。「皮膚穩定後,現在有時會去泡溫泉放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年46歲的張先生,國小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皮膚時常搔癢、滲血,即使注重環境衛生、飲食習慣,也定期接受治療,甚至服用中藥、偏方,病況仍毫無進展,直到使用生物製劑,不僅有效控制異膚,連共病亦改善許多。他到處就醫仍沒效 異膚大爆發成中重度張先生回憶,小時候隔週施打一次類固醇,打久兩邊屁股卻變硬塊,症狀隨季節交替加重;出社會後,他到處就醫,看遍坊間、小診所、皮膚科權威,還是控制不佳。發病30年間,張先生夜不能寐,床單常常沾上血漬,就算幾乎不喝手搖飲、不吃加工食品,也曾使用類固醇治療、吃中藥或偏方改善體質,但幾乎沒什麼成效,病況時好時壞。去年春天,異膚突然在四肢大發作,擦藥、口服藥都壓不下來,「整天滲血,沒有一處、一刻是乾的,那是有史以來最害怕的時刻。」後來聽從太太建議,找上新北市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那時他的皮膚70%都是皮疹,色素沈澱,佈滿抓痕,皮膚增厚、苔蘚化,已經屬於中重度患者,加上咳嗽、輕度支氣管炎、粘膜炎、鼻炎等過敏共病,整體可說是非常差。」楊靜宜描述張先生第一次看診的情況。她表示,中重度與輕症最大的不同在於皮膚病灶處、非病灶處的免疫系統都持續性地過度反應,進一步誘發癢感,因此須控制皮膚的免疫大軍過度反應。但類固醇用久會造成白內障、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傳統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就算用到高劑量,療效仍不佳,且長此一往會對負責代謝的肝、腎造成負擔與風險。異膚精準醫療化 不傷肝腎還舒緩共病隨著醫療進步,皮膚免疫學也開始朝向精準治療。「精準治療就是抓出並抑制過度反應的那支免疫大軍,同時身體還能抵禦外來病毒、細菌,所以療效較好,副作用較少。」楊靜宜舉例,生物製劑不僅不會損害肝、腎,亦能舒緩氣喘、嚴重慢性鼻竇炎等共病,目前針對12歲以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健保有條件給付。而張先生就剛好符合給付條件,在使用生物製劑第二週就感受到搔癢感減輕。楊靜宜說表示,八成患者多在使用生物製劑後的第四個月明顯感到症狀減輕,即便停藥半年以上也不會復發,僅有少許患者出現結膜炎,「雖然異膚無法根治,但只要與可信任的醫師好好合作,把關副作用,長期治療的副作用遠小於皮膚發炎帶來的長期影響。」張先生也鼓勵要配合醫師,定時定量用藥,「以前異膚嚴重影響我的生活品質,但楊醫師讓我回歸正常人生活,可以去泡溫泉,我這麼嚴重都可以恢復,大家一定也可以!」
-
2023-08-17 活動.精彩回顧
【徵件截止】數位健康競賽活動 四大主題方向解決痛點
台灣預計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數位醫療、精準健康如何導入健康照護產業,解決醫護人員短缺、少子化與通膨的影響,成為醫界、業界與民眾共同關心的議題。長年推動健康照護創新的社團法人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舉辦第一屆「領航未來:數位健康領航團隊競賽」活動,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9月15日截止,競賽設定四大主題方向:「精準個人照護」、「翻轉健康教育」、「遠距偏鄉照護」及「高齡社區共生」,並提供總額新台幣7萬元獎項,徵案現正招募中!社團法人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繼7月底舉行「領航未來:推升數位健康新模式」研討會,獲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等七位專家支持,進而推動本次競賽徵案活動,期待更多種子提出突破新服務的概念,讓科技驅動下一世代更有效率、更高品質、精準醫療的健康照護產業升級,形塑預防、預測、診斷、治療、以及照護的全方位個人化精準健康目標。主辦單位表示,除了競賽徵案之外,也安排一連串豐富活動,邀請跨領域專家同場座談分享、工作坊由專業團隊運用「劇本導引設計思考」方法,帶領學員和提案團隊開創新服務模式、以及透過標竿學習參訪,增進學員對實務應用的能力,了解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詳情活動資訊請洽官網:https://reurl.cc/7kzXR9。📍徵案介紹:本次競賽設定四大主題方向:「精準個人照護」、「翻轉健康教育」、「遠距偏鄉照護」及「高齡社區共生」作為徵求重點,請提案團隊選定一個主題方向,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提案計畫書,說明欲解決的危機或現況痛點,並提出創新服務或產品模型來解決問題。📍參賽時程:📍參賽資格:一、本競賽為團隊制,每件提案團隊人數至少3人,至多6人,團隊成員需年滿20歲以上得參賽。二、團隊成員可包含: (1)就讀大專院校及研究所的在校生,另加1-2位指導老師;(2)健康相關科技企業、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主管機關、及其他醫事機構從業人員,可單一機構及跨機構組隊參加。三、參賽團隊成員需參與系列輔導與參訪活動,及出席11月18日(六)之「數位健康領航團隊競賽」提案發表會。更多競賽詳情,包含四大主題方向介紹和獎勵辦法等,請見說明簡章:https://reurl.cc/7kz9zd。※主辦單位保有活動內容異動之權利。📍指導單位: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協辦單位:財團法人莊逸洲基金會、應用劇本實驗室、聯新國際醫院📍合作夥伴(依筆畫排序):工業技術研究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吉樂健康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臺北榮民總醫院、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靜宜大學
-
2023-08-07 醫聲.癌症防治
癌症登記師流失恐損癌友治療品質 AI導入加速肺癌等7癌診斷
我國癌症登記資料庫完整率98%,成為癌症研究與治療重要參考資料,500多名癌症登記師功不可沒,但因平均月薪僅3萬多元,近來招募不易、流動率偏高,專家提醒,如任其惡化,癌登資料不確實就可能影響政府癌症防治政策,降低癌友治療品質。對此,國健署與國衛院合作,將人工智慧(AI)導入癌症登記系統與影像判讀應用,處理複雜且重複性高的工作,目前率先用於肺癌,預計今年新增其他6項癌症,加速臨床判讀效率與準確度。負責近千名癌友資料 癌豋師薪水卻少護理師一半癌症登記師專業領域已發展40年,絕大部分民眾並不瞭解這個行業。台灣癌症登記學會理事長李明陽表示,癌症登記師需有護理、醫管等醫療相關科系畢業,經一定訓練及學理、登錄等考試取得執照才能擔任,且因醫療不斷推陳出新,每3至6年需接受繼續教育。李明陽說,依「癌症防治法」規定,每收治1千名癌症患者,醫院就必須聘請一名癌症登記師,現有506名癌症登記師,每年要負責登錄超過10萬筆新發生癌症個案接受治療一年後的所有報告,加上3至5年後個案病情追蹤,平均每人負責5百至1千名癌友資料,壓力沉重。楊奕馨表示,醫院血汗不止醫師、藥師,癌症登記師也很血汗,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癌症登記師人數已經不夠,李明陽指出,癌症登記師並非第一線臨床單位人員,屬於後端品管人員,薪水較低,且國家補助費用不多,一般來說,起薪2萬6千元,平均月薪在3萬5千元上下,幾乎只有護理師薪水一半。每名癌友須登記115欄位 傷眼成常見職業傷害癌登之初,每名癌友需登錄30至60個欄位資料,現在因國際趨勢朝向精準醫療發展,增加至115個欄位,工作量增加,但人數占比卻固定於1000:1。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楊奕馨說,根據國外研究,一位癌症登記師填一份資料需花45至90分鐘,換算一天只能處理5至10個病人資料,相當耗時又耗工。新光醫院癌症登記師陳㻰玫表示,將癌友從檢查、確診,到更精細檢查、確認期別、後續治療及存活情況等等文本報告轉為代碼,一筆一筆輸入癌症登記資料庫。以癌症部位來說,必須標注原發部位、型態組織、腫瘤大小、深度及淋巴結、結節顆數及有無轉移,還要登記做了化療、電療或荷爾蒙治療,近年還會加註不同癌症的不同特定因子,缺一不可。陳㻰玫指出,登錄資料後,除了自己檢查,也會與同儕互閱、勘誤,確認正確再提交國健署癌症資料庫。由於長時間盯著電腦,「癌症登記師的職業傷害是視力變差、眼睛疲勞」。「癌症登記師為台灣抗癌的幕後英雄…」李明陽說,這群專業人士忠實記錄癌友接受哪些治療、病程進展,而所有資料正為政府擬定防癌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例如,國健署成人五癌公費篩檢;近一、兩年來,癌登大數據顯示,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罹病人數逐年增加,這也讓政府及醫界有所警覺,正研擬相關防治措施,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李明陽期盼民眾多多支持癌症登記,而政府在解決護理荒時,也應重視癌症登記師薪資權益及培訓,以免損及癌友治療品質。楊奕馨說,若能運用AI協助,可釋出更多量能來處理需要精細判讀的項目,也可望加速癌症登記資料的公布時程。AI協作省時省力 今年再擴大應用於口腔癌、子宮頸癌等6癌國健署與國衛院合作開發AI導入癌症登記系統,目前優先應用於肺癌。楊奕馨表示,AI導入後可自動產出至少30個欄位,且準確度達85%以上,癌症登記師可以在填報時同步對照AI預測資料,雙邊進行檢核,每筆資料約可減少1至2分鐘的重複確認時間;除了肺癌以外,預計今年將擴大應用於其他6項常見新發生癌症,包括口腔癌、子宮頸癌等。此外,國健署也與台灣大學合作,利用AI開發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影像輔助程式,協助進行複雜的肺結節標註與報告繕打作業。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心肺影像診斷科主任張允中表示,LDCT是採取64切電腦斷層,判讀時需閱覽近400張影像畫面,相當花費人力與精神,尤其早期肺癌大多以微小結節表現,人工判讀不易。張允中說,該AI系統使用國外開放資料集來建模,但台灣肺癌表現和國外不同,因此使用台大醫院資料訓練,共訓練650例、2337顆肺結節,打造有助於偵測台灣或亞洲肺癌的模組,準確度可達85%以上,對於大於6mm的結節,判讀準確率可達9成。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癌症登記資料庫從民國68年建置,對於我國流病調查、癌症防治有很大幫助,多年來透過醫院癌登人力協助,使得癌登資料庫準確度高達98%,正確性非常高,透過AI導入加速資訊化、智慧化,縮短癌症登記速度,提升效率也減少錯誤率,發展完成的AI輔助程式,將免費提供醫療院所使用,預計今年底前導入,歡迎各醫院主動聯繫。目前已完成北中南三區之3場推廣說明會,合計有110家醫療院所、367癌登人員與資訊人員參加。(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8-07 醫聲.癌症防治
圖/癌友福音次世代基因定序明年納健保 一張圖帶你看懂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發展蓬勃,一次可執行多個基因檢測,加速確定癌症患者治療方向,衛福部健保署宣布明年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保。專家表示,相當樂見健保將基因定序納入給付「給健保署按100個讚」,但提醒政府,我國已落後日韓四年,現在要急起直追;過度篩檢恐也會造成民眾恐慌,建議組成專家小組,決定檢驗的基因套組,避免過度篩檢。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表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形容,基因檢測就像是「先檢測你的血型,再給你輸血」,先確認自己的癌症基因型別後,再給予相對應藥物;相較於韓國2018年、日本2019年皆在政府支持下,開始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我國相較日韓「已經落後4年」,很高興健保署納入健保給付,但現在絕對要急起直追,一刻不能等。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現行部分癌症用藥有健保給付,但條件是病友須符合基因型別標的,過去病友得先「驗身」,先到醫院自費做基因檢測,確認符合癌症基因標的、取得檢驗報告後,才能申請健保給付;而人體基因數龐大,仍有許多未知型別,許多癌友為求一線生機,即使不清楚型別是否與藥物吻合,仍抱持「試試看」心情用藥,但以臨床觀點上,並不一定能達到治療效果。王正旭表示,過往癌症治療邏輯是依序檢查,先檢查常見的基因別,若無相符才會檢查第二、第三項,需歷經較久檢查時間,腫瘤細胞都可能再突變;且每一次檢測都會耗用檢體,用畢後得重新採檢,但每次採集檢體對病人都是風險。未來次世代基因定序若更加普及,一次檢驗能針對多項癌症基因做整合式檢查,有助於臨床端加速診斷,精準用藥。張文震說,現行檢測常見癌症基因型別約40、50種,包括肺癌、乳癌等,檢測費用約落在6萬元上下,健保署或許可考慮補助一人終生一次3萬元檢測費,檢測項目則由臨床醫師決定;當檢測人數增加,或許也能將檢測價格再壓低,連自費市場的價格也能更親民。 防過度篩檢釀恐慌 應組專家小組決定基因套組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檢驗次世代基因定序基本款是50到60個基因起跳,最多一次可以檢驗324個基因,健保署給付定序的基因項目,必須要抓好輪廓,過度定序反而會引起恐慌。「精準醫療的精神,就是精準找到標的,並給予合適藥物。」王正旭表示,基因檢測依照疾病、部位不同,費用從數千至數十萬院皆有,健保署或許可以考量優先給付臨床上已找出明確癌症位點、以及後續有可使用藥物的項目,像是肺癌有數種明確基因型突變,透過基因定序可一次取得完整資訊,精準用藥達到最好效果,也讓醫療資源做最有效利用,省去不必要的藥物使用。好萊塢女星安潔莉納裘莉,檢驗出帶有乳癌基因BRCA1及BRCA2,預防性切除乳房、卵巢。不過賴基銘提醒,有些基因即使已知突變會引發疾病,但並沒有相對應的藥物研發,患者得知基因變異也無法接受治療。賴基銘表示,健保署應成立專家小組,針對不同的癌種,規畫出「基本款」、「高配款」的基因檢測套組,價格能降低,讓健保經費可以花在刀口上。(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7-22 活動.精彩回顧
後疫情健康管理 三總謝嘉娟高院開講
鑑於有許多法官推薦三總汀州院區醫療副院長謝嘉娟醫師的專業與學養,台灣高等法院特於7月21日,邀請謝嘉娟以「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管理」為題,舉辦健康講座。謝嘉娟從全人照護的角度出發,分別以健康促進、疾病篩檢、慢性照護等面向,進一步論述「預防醫學」與「精準醫療」的重要性。謝嘉娟認為,真正的醫療首重預防,若等到疾病發生,才施以治療,病患所承受的辛苦與時間耗費,絕對比平時重視養生保健與健康檢查的民眾,要來得更久且漫長。法官的工作多是超額負擔,很容易忽略定期檢查的重要性,對此,謝嘉娟提供豐富的預防醫學觀念,讓法官參考安排最適合自己的健康預防模式。此外,謝嘉娟對於老年醫學有長期深入的研究,面對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趨勢,她也提出許多有關對於資深公民的照護觀點,內容深入淺出,實用性高,獲得在場聆聽法官的熱烈回響。謝嘉娟醫師小檔案:1.三總汀州院區醫療副院長2.三總思源護理之家主任3.三總日間照顧中心主任4.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博士班5.臺大法學碩士6.國防醫學院醫學士7.醫事法律學會理事8.家庭醫學專科醫師、肥胖醫學專科醫師、老年醫學專科醫師、醫用超音波專科醫師。
-
2023-07-14 醫聲.醫聲要聞
罕病SMA藥物一劑4900萬 精準醫療協會籲健保給付篩檢
精準健康是趨勢,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徵詢產、官、學、研、醫、病六大領域專家意見,提出「2023精準健康產業政策白皮書」 ,推動包含以精準健康優化醫療配置、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給付、推動大型群體基因體定序計畫、優化醫療機構申請實驗室開發檢測(LDTs)、打造健康大數據永續基礎等五大政策建議方向,期待政府與產業開拓精準健康下一步。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蔡政憲說,精準醫療可以更全面分析個別病患基因變異的相互關係,舉例來說,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早期幾乎無藥可醫,目前雖有新治療方法,但治療費用昂貴,目前台灣約有400多位病友;若以SMA發病率預估,約每1萬多名新生兒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SMA,如能普及先行檢測預防,就可節省後續的治療與照顧費用,而目前僅彰化縣補助篩檢費用。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說,如今人口老化、醫療需求提高,精準醫療更顯重要,白皮書中提及的項目,部分政府已經著手進行,包含研擬相關法規,照顧國人健康、保護國人個資,同時推動健康大數據發展,兼顧醫學倫理。期待未來可導入最新科技,持續推動生醫、精準醫療等攸關患者權益方案,保障病人獲得最優治療權益。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健康發展需仰賴大量數據才能實現,台灣目前已有數位、AI、半導體科技等「護國神山」,應善用科技優勢並結合生醫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更具前瞻性的大型群體基因定序計畫,找出國人罹病風險因素及對應基因,將可治病於未病、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台大醫院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說,次世代基因檢測等癌症基因檢測,已是許多癌症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項目,希望健保可儘快趕上國際水準。台灣醫療支出只占GDP的6.1%,歐美及先進國家多在8%以上,期望政府、私人保險,與民眾都可重視精準健康,雖然感覺初期花費較高昂,但可有效省去後續的龐大醫療開銷。台中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醫學研究科主任陳一銘表示,中榮與多家大型資訊科技公司、學術研究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跨域協作經驗,透過智慧醫材與精準醫療,打造全方位醫學中心,讓醫療再進化,不僅只是解決人類的病痛,更讓疾病成為可以被管理的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癌友對於精準檢測與治療可近性非常有限,近期著重倡議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CDF),期待本案可快速過關,造福更多癌友。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期待優化健康資源能多配置於精準醫療,也提醒未來應該更落實民眾衛教,讓民眾了解健康數據蒐集用意與未來可能應用,讓精準醫療可有更長足進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長陳鋕雄說,許多檢測涉及高敏感度的基因資料,政府需設立專責機構及相應法規管理,強化資料分享的可信任性。
-
2023-05-04 醫聲.慢病防治
糖腎共照收案率再拚13萬人 產官學共倡Goal 50+新目標
糖尿病照護已從過去單純的血糖控制,升級為器官保護與共病預防。健保署2022年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預計收案22.8萬名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病患者,計畫啟動至今照護約8.5萬人,占比約4成。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腎共照」是國際趨勢,學會提出「Goal 50+」升級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Goal 50+五大目標:一、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二、提升ABC達標率:糖化血色素、血壓、膽固醇三大指標控制達標低於高標值三、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UACR)檢測率四、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五、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Goal 50+計畫再升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起推動「Goal 50」計畫,黃建寧表示,當時調查推估,全台僅有約4成4的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百分之7以下,故學會將「Goal 50」第一階段目標訂為百分之50糖尿病患獲得良好的糖化血色素控制。計畫推行數年後,學會與全台數家醫學中心合作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5成糖尿病患血糖獲得控制,於是展開「Goal 50+」升級計畫。「隨著新治療研發,已有新藥經臨床試驗證實能夠保護腎臟、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發生率,並納入國際治療指引。」黃建寧指出,學會參考國際治療趨勢,以「糖尿病腎病變卓越照護達標50」為目標,設定三項具體評估指標:全台5成以上糖尿病患完成年度蛋白尿檢測、5成患者遵循國際治療指引控制共病 、5成以上患者加入「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指引遵從率待提升 盼醫病關係調整就醫習慣黃建寧表示,臨床試驗證據明確,藉由治療方式改變,能夠有效減少器官損害,但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要患者接受治療改變相對困難,「病人會覺得,既然血糖沒問題,為什麼改變?」根據稍早糖尿病衛教學會一項涵蓋超過1,5000位糖尿病患的調查顯示,患者的國際治療指引遵從率僅約27%,他說明,指引遵從率低與患者就醫習慣、醫師處方及藥品預算影響患者接受新治療皆有關係。糖腎整合照護方案 應納醫院評鑑糖尿病與腎臟病的照護分別有「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計畫」與「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採論質計酬的支付模式。然而,黃建寧指出,全台糖尿病患者參與兩項計畫的人數合計僅約30%;甫上路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收案比率仍有待提升。他建議,應將「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收案情況納入醫院評鑑項目,並給予醫療人員適當的獎勵,增加誘因。增加衛教師人數 提升治療共識黃建寧表示,過去因為科別間共識不足,即使院內系統跳出尿液篩檢提醒,仍有少數醫師不予理會;如今,在糖腎共照觀念推行下,病人開始有相關概念,甚至會在回診時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檢測尿液。黃建寧表示,希望未來藉由糖尿病衛教師的人數增加,讓衛教語言一致,病人在治療選擇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上,不再無所適從,「透過提升病人識能、增加醫師治療共識,真正落實『糖腎共照』的概念。」建置國家級個案登錄系統 多重慢病風險評估更精準「糖腎共照的下一步,發展風險預測機制及大數據建立非常重要。」黃建寧指出,透過資料庫建置以及人工智慧的導入,精準分析糖尿病患在病程中不同時間點,發生共病的風險高低,將能更有效的協助醫病共決進行藥物選擇,同時幫助患者調整生活型態。他舉例,如果能夠精準了解「患者現在不治療,再過多久必須洗腎」,患者的病識感提升,醫師的臨床判斷也能更加準確。他直言,風險預測機制的建立,是精準醫療精神的一環,除了需要資通訊能量的介入,更需要由國家層級出手整合,藉由建置「個案登錄追蹤系統」,發展精準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慢性病照護模式。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將於5月13日(六)共同舉辦「2023 Goal 50+ 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本論壇提供醫事人員積分認證,歡迎醫事人員報名參與。活動詳情如下:
-
2023-04-25 醫聲.癌症防治
癌症的秘密就在「這件事」,NGS基因檢測已獲美核准,精準治療仍需政府合作
未來,無論是基因檢測或基因治療,都是醫學重大發展。日前國內技公司自行研發440個癌症基因檢測套組,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許可,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認為,這實屬不易,不只實驗室要符合國際標準,檢測出來的品質也得跟上國際水準,這對台灣產業界帶來一劑強心針,也代表台灣實力不容小覷,希望政府能挹注更多資源在基因治療的相關領域,快步跟上國際趨勢。惡性腫瘤的秘密來自於基因突變,如何檢測癌症突變點至關重要「基因是上帝創造人類的秘密。」張文震說,DNA上的基因透過轉錄、轉譯成蛋白質去執行特定功能或影響性狀,如果是不正常突變的基因加上後天環境作用,可能轉變成惡性腫瘤。看似揭開了基因內藏的密碼,面紗底下卻又是繁雜的網絡,基因多點觸發下產生不同結果,成了另一道難題。他說,人體內有2萬5千到3萬個基因,排列組合後的數據非常龐大,即便人類的知識量足夠,仍需要儀器技術到位才能解答基因調控等問題,這也是各個基因檢測公司相繼研發出不同檢測癌症突變點設備原因,「人類如同螞蟻,走在漆黑的螢幕上試著自己維修。」台灣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檢驗套組通過FDA,精準醫療發展起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協助癌症診斷確立用藥,檢測的套組從幾十個基因到數百個基因,以國內生技公司獲得美國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許可的檢測套組,一次可驗440個基因,同時間把已知或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全都露,但費用相對較高。張文震指出,真正可觀的花費是當基因檢後找出相對應的對物後,若沒有健保給付,一年可能動輒幾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因此,會建議病人先與醫師討論治療方針,再來決定基因檢測要驗哪些項目。醫學界打開了基因密碼,也確實有罕見疾病開始利用基因療法進行醫治,改造免疫細胞的CAR-T也被核准用在部份的血癌患者身上。未來,基因檢測及治療一定是醫學上最重要的發展,也是真正的精準醫療新世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早在2015年便看準基因與醫療效益,大舉投入資金研究,鄰近的南韓同樣以政府為首扶植,跑得速度非常快。張文震覺得,台灣政府高層也提及精準醫療的重要性,但是追隨歐巴馬的談話,目前設有《特管法》也開始有相關的法律,但都是以「管理」及「避免出錯」的角度出發,這從醫學治病的角度來看很重要,但對於基因相關的產業是否有規畫,覺得整合的腳步應該要快一點,讓產業單打獨鬥,難打國際杯。建設國際標準的基因檢測實驗?建立本土的基因資料庫刻不容緩!張文震舉例他在黑色素瘤領域專研30多年的經驗指出,澳洲黑色素瘤的風險因子之一為紫外線,因此診斷的方式就是看身上痣的數量及外觀來判斷,但亞洲國家沒人以這樣的標準來判斷,而台灣黑色素瘤患病者多為務農且病兆長在鮮少曝曬陽光的手掌腳底,疾病特性與澳洲完全不同,「顯見是完全是不一樣的疾病」,除了外在環境帶有差異外,或許所有答案是在基因。而民眾最關心的未來是否可以利用基因檢測來預防疾疾病,張文震認為,目前基因檢測仍停留在癌症患者或家族史的民眾,多數學者專家認為,對健康人擅自揭開未知的領域會徒增恐懼,但從人類醫療史來看,對人類健康有助益,都有走下去的意義,未來基因測將會更廣泛。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洪逸平:跨癌別治療救命新法
癌症是動態的疾病,治療已進入精準個人化醫療,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中心於2016年發表的研究顯示,依照基因檢測結果選擇對應的藥物時,腫瘤縮小的病患比例提高將近1倍。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洪逸平指出,依據研究,採取傳統醫療依癌別給予相同治療,腫瘤縮小約32%;若依基因檢測對症下藥,腫瘤可縮小約62%。而且分子醫學愈來愈精準,某些變異蛋白質及基因會出現在不同的癌別上,也有機會跨癌種找到更多治療選擇。伴隨性的檢測及用藥應用最廣是在肺癌,洪逸平指出,肺腺癌患者約有七成至七成五可以找到標靶用藥。至於治療上一直無法突破的腸胃道腫瘤,在精準治療上也露出曙光,以膽道癌為例,也發現多個跨癌別的基因突變,找到可以治療的藥物。跨癌別治療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將成未來新趨勢,洪逸平表示,曾有位58歲胃腺癌四期患者,被發現時已侵犯到胰臟無法開刀,經化療後腫瘤沒縮小,最後進行400個基因的篩檢,發現微衛星不穩定狀態(MSI-H),經由免疫藥物治療後,病情已獲得控制,2年來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洪逸平認為,目前基因檢測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在癌症治療上,找出最適合的用藥;另外,在癌症監控上,可以追蹤抗藥性及早偵測復發。👉🏻【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黃秀芬:整合生物資料庫 助病人免費試新藥
精準醫療蓬勃發展,研究人員找出不同的癌症生物標記,標靶藥物相繼問世。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執行長黃秀芬說,建構人體生物資料庫,蒐集患者的癌症組織、基因資料等資訊用於研究,是精準醫療發展重要基石。她指出,NBCT整合全台32家人體資料庫,逾82萬筆患者生物資料及治療資訊,讓資料運用更便利,加速醫療科技發展。「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NBCT首個示範計畫,由產業界提供基因檢測及標靶藥物資源,收案癌別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膽管癌、胰臟癌。黃秀芬表示,若患者屬癌症末期,且尚未接受治療,即可參與計畫,無償接受基因檢測,並取得標靶藥物用藥機會;此計畫已收案逾700例,獲贈藥者比例達10%。黃秀芬指出,不同癌別也會有相同基因變異,是否給藥沒有指引、也無前例,故在收案醫院設有癌症精準醫療臨床小組(MTB),將綜合評估患者病況、藥物作用及副作用,決議患者是否適合用藥。除了保障患者,也讓臨床醫師累積用藥經驗,優化台灣精準醫療環境。👉🏻【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