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 癌症.其他癌症
搜尋
甲狀腺
共找到
676
筆 文章
-
-
2021-02-18 癌症.攝護腺癌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一名60歲男性下背痛好幾個月,起初以為姿勢不良引起肌肉痠痛,不料疼痛延伸到左下肢,甚至出現無力及麻木感,最後痛到躺床送醫院,檢查發現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癌細胞已轉移至脊椎並嚴重壓迫薦神經叢,所幸透過直線加速器「真光刀」進行放射線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且能自行行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吳偉榤指出,患者經急診收住院後,經一系列檢查並切片,確診為攝護腺癌,隨即安排為期兩周的放射線治療,所幸神經尚未受損嚴重,並恢復大部分神經功能。他說,惡性腫瘤若出現轉移,最常見的是肺轉移、肝轉移及骨轉移,而最容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則是乳癌及攝護腺癌,其次為肺癌、甲狀腺癌、腎癌、肝癌、頭頸癌等,轉移位置則以脊椎、骨盆最為常見,一旦腫瘤壓迫到脊髓或薦神經叢,就會出現背痛、上下肢無力、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半身癱瘓或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吳偉榤建議,有臨床上的急症,必須盡快進行手術減壓或放射線治療,以免造成神經永久受損,若採取放射線治療,除了能減輕骨轉移造成疼痛,並可預防病理性骨折,約80%骨轉移病患經放射線治療後,症狀可獲明顯改善。以該患者為例,經安排真光刀進行放射治療,搭配弧形調控影像導航技術,有效縮短治療時間、集中劑量分佈及精準影像對位,不僅降低副作用,也提高腫瘤治療效果。他說,癌症骨轉移雖是晚期,但並不代表從此放棄治療,若是轉移病灶少,醫學上稱為「寡轉移」,隨著醫療技術發展,此類病患若積極治療,仍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病情長期穩定;萬一轉移數目較多,目前也有越來越多藥物及放射治療技術能夠抑制腫瘤生長、減緩疼痛,兼顧並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患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
2021-02-08 科別.心臟血管
突然心悸、胸悶別輕忽!醫:心臟胡亂跳大幅增加中風危險
「哎呀!」正在散步的陳先生突然摀住胸口。「你怎麼了?」陳太太憂心地問。「有點胸悶,心臟突然跳很快。最近偶而會這樣,應該休息一下就會好…」話還沒說完,陳先生便感到頭暈、眼睛黑曚。看到先生坐倒在地,陳太太嚇壞了,連忙打電話求救。忽然心悸、頭暈、胸悶,別輕忽正常時候心臟會持續不斷地跳動,但是我們通常不會有明顯的感覺。倘若突然感到心臟快速跳動、或跳動不規則,很可能是出現心律不整。有的人會伴隨胸悶、胸痛、頭暈、無力等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會低血壓、肺水腫、休克、昏倒。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江承鴻醫師指出,心律不整有很多種,其中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有很多種原因可能導致心房顫動,不過江承鴻醫師直言:「最主要的原因是年紀!到65歲附近,有5%到7%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到75歲的話,則高達10%以上的人有心房顫動,根據統計男性罹患心房顫動的機會比女性高。因為心房顫動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所以部分患者可能毫不自覺。」平常有抽菸、酗酒習慣的人較容易出現心房顫動,而肥胖、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也與心房顫動的出現有關。心臟胡亂跳,中風跟著來心房顫動的併發症中,最受到重視的就是腦梗塞,也就是俗稱的中風。「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梗塞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江承鴻醫師強調,「因為當心房快速且不規則收縮時,便無法有效率地推動血液前進,流動緩慢、滯留的血液會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可能隨著心臟搏動進入血液循環,若血栓流向腦部,阻塞腦部血管便會造成腦中風。」心房顫動不但會大幅提高中風的機率,而且因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患者其嚴重度和預後都會比沒有心房顫動的中風患者還要差。除了腦中風之外,血栓也可能塞住腎臟血管造成腎臟中風、塞住腸子的血管造成腸中風、塞住肢體的血管造成肢體中風。無論是腦中風、腸中風、肢體中風,皆是可能致命的急症,猝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即使沒有中風,心房顫動也可能漸漸導致心臟衰竭,影響生活品質、增加住院機會及死亡風險。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心房顫動只是偶爾發作或沒有症狀就掉以輕心。心房顫動該吃什麼藥?了解心房顫動的嚴重性之後,患者都會很關心:「心房顫動該吃什麼藥?」「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有兩個重點目標,一個是預防腦梗塞中風,另一個是控制症狀。」江承鴻醫師表示,由於每位患者的年齡、體重、及各種身體狀況的不同,腦中風的機率並不一樣,臨床上醫師會用「中風之風險評估量表(CHA2DS2-VASc score)」來評估腦梗塞中風的危險性,得分愈高,代表患者因心房顫動而腦中風的機率愈高。目前建議得分大於或等於2分時,就要使用口服「抗凝血劑」,讓血液比較不會凝集,降低血栓形成、塞住血管的機會。江承鴻醫師解釋,如果要用藥物控制心房顫動帶來的心悸症狀,醫師會嘗試使用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毛地黃等藥物將心跳速率控制在理想範圍內。針對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還可以考慮使用改善心臟節律的藥物,讓心臟跳回正常心律。不過,控制心臟節律的藥物可能有些潛在副作用,包括誘發其他心律不整、低血壓、或者心搏過緩等。治療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江承鴻醫師說,根據2020年歐洲心臟協會心房顫動的治療指引,針對有症狀的心房顫動患者,無論是陣發性或持續性心房顫動,可以先嘗試以藥物控制心臟節律,也可以直接接受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另外近期發表在權威性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文章顯示,若陣發性心房顫動病人第一線接受冷凍球囊消融療法,與第一線接受藥物治療做比較,更能有效控制心房顫動,而副作用則是兩者沒有差異。針對使用藥物控制但效果不佳的患者,應該考慮接受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針對心房顫動合併收縮功能缺損的心臟衰竭病患,如果心臟衰竭的原因是因為心搏過速所導致,則應該接受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以改善症狀,增進存活率及降低住院的機會。江承鴻醫師解釋,「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的原理是減少異常電氣訊號影響心肌收縮,因為心房顫動導因於異常電氣訊號,若能隔絕這些異常電氣訊號,心房就不會紊亂收縮了。研究發現,大部分心房顫動的異常電氣訊號源自於肺靜脈,因此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的目標就是隔離肺靜脈與左心房之間的電氣活動。目前有兩種隔離心房顫動訊號的微創導管手術,一種是傳統的點對點熱能燒灼,另一種是環狀冷凍消融療法。醫師會從腹股溝處穿入導管,延伸至心臟。傳統熱能燒灼術是利用導管尖端在肺靜脈外圍一點、一點地進行電燒;冷凍球囊消融術是將冷凍消融球囊導管放入肺靜脈中,然後將液態氧化二氮(N2O)灌入球囊中,脹大的球囊便能接觸左心房與肺靜脈交界的組織,利用攝氏零下30到60度之間的低溫冷凍細胞,形成一圈連續性環狀疤痕組織,隔離異常電氣訊號。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可改善症狀、減少復發江承鴻醫師說,採用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來治療心房顫動的效果,通常比藥物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一般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在接受一次導管消融術治療後,就有七成到八成的機會能維持正常的心跳節奏與頻率;經過兩次導管消融術治療後,則有九成機會維持在正常心律。整體而言,導管消融術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因心血管問題住院的機會,也能降低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假使患者發作的時候較年輕,接受導管消融術的效益更大。江承鴻醫師指出,比較兩種隔絕異常電氣訊號方式的研究發現,以冷凍球囊消融術對比傳統點對點熱能消融術時,兩者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差不多,約在1%到2%之間,但冷凍球囊消融術的手術時間較短,可在2個小時內完成,而傳統點對點熱能燒灼術則需要4到6個小時才能完成。手術過程中,冷凍球囊消融術的疼痛感較低,熱能消融術的疼痛感較為明顯。相較於傳統熱能點對點熱能消融術,冷凍球囊消融術可以減少大約三分之一再次接受消融手術的機率,以及降低病患因心血管因素住院的機率。「曾經有個患者是遠洋漁業的船員,每次出海都要兩、三年後才能回到台灣。他在海上偶爾會突然發作陣發性心房顫動,卻難以就醫,對工作造成極大的困擾,」江承鴻醫師回憶:「他曾經嘗試過藥物治療,但成效不彰。後來經過討論後,決定用冷凍球囊消融術治療,術後症狀就明顯改善,經過一陣子的休息,又重新出海工作了。」貼心小提醒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症狀,也可能自行恢復正常心律,然而心房顫動會大幅增加腦中風機會,也可能因為心肌快速、不規則收縮而漸漸導致心臟衰竭。江承鴻醫師叮嚀,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建議積極治療,才能減少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喔!原文:
-
2021-02-03 醫聲.癌症防治
癌篩政策/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6種免費篩檢,你符合資格卻未利用嗎?
台北市衛生局發現,台北市108年十大死因統計其中慢性疾病囊括7項,死亡人數為1萬1,349人(占63%),其中惡性腫瘤連續48年位居首位。台北市107年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289.56人,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應維持健康生活,包含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時量測腰圍與體重等,遠離慢性病威脅。台北市10大癌症 攝護腺癌上升至第2位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台北市10大癌症依序為女性乳房、攝護腺、肺支氣管及氣管、結腸及直腸、肝及肝內膽管、子宮體、甲狀腺、口腔口咽及下咽、胃、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攝護腺癌由106年第4位上升至第2位;年長男性或有家族史為攝護腺癌高危險族群,建議由疑似症狀應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篩檢。 台北市癌症發生情形分性別觀察,男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288.3人,較10年前下降1.1%,其中以「結腸及直腸」癌症罹患率最高;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人293.1人,則較10年前上升8.9%,以「女性乳房」排名第1。 台北市衛生局自104年起建置癌症篩檢及成人健檢資料庫系統,以視覺化分析市民癌症問題,聚焦大腸癌50歲、乳癌45歲首篩族群及乳癌高危險群,持續以語音、簡訊、郵件等多元化管道,主動通知符合資格者參與篩檢,持續增加大腸癌及乳癌篩檢率。 107年大腸癌發生率較106年下降6.2%,女性乳癌發生率雖然上升5.1%,但早期(0至1期)發現情形上升,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經醫學實證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接獲通知市民朋友,應及早進行篩檢,降低癌症對生命的威脅。▲台北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健康,減少慢性病及癌症發生,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台北市政府補充,國民健康署研究資料顯示,大規模推動推動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台北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健康,減少慢性病及癌症發生,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整合性篩檢服務 防癌顧健康 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活動將由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23家醫療院所共同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表示,台北市整合性篩檢服務,除「四大癌症篩檢」,亦提供「成人健檢暨B、C肝炎篩檢服務」,40至64歲市民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健檢項目針對6項慢性疾病: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體位、肝、腎功能進行評估與健康諮詢。 另外,現在台北市衛生局依據「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規範」及配合「秋冬防疫專案」進行防疫措施,包括量體溫、戴口罩才能進入篩檢場地、於排隊等候篩檢時,保持社交距離1公尺以上、並落實手部消毒及入場實名制等措施;提醒防疫的時刻,也別忘了要防癌。(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十大死因近半數與腹部肥胖有關! 5項指標中3項要小心 ·全台約508萬人罹患高血壓! 十大死因3種跟它有關,這些人最好天天都要量血壓
-
2021-01-29 科別.腦部.神經
睡前老是腳麻、腳麻有蟲在爬?當心不寧腿症候群作怪
睡前感覺腳麻腳癢有蟲在爬 當心不寧腿症候群 睡覺前腿腳感覺異常,活動後症狀消失又反覆出現?當心是否為「不寧腿症候群」。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威志說明,不寧腿症候群的典型症狀是夜間睡前腳不舒服,出現麻麻的、癢癢的感覺。坐姿或臥躺時症狀更厲害,起身活動或走路後緩解,如此不斷反覆。少部份病人也會在手部發生。 陳威志表示,不寧腿症候群患者會因為腳部不舒服,導致無法入睡,且幾乎是每天晚上發作,造成生活上極大困擾。絕大多數病人自述症狀是腳麻、腳癢或感覺有蟲在爬。醫師解釋,不寧腿症候群讓病人覺得不舒服而想活動腳部,與入睡後腿部不自覺抖動的週期性肢體抽動不同,但二者之間有高度相關,有自覺症狀時,應進一步詢求醫師診斷。 不寧腿症候群發生原因 缺鐵性貧血或神經病變 陳威志解釋,引起不寧腿症候群主要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屬於原發性的不寧腿症候群,可能與基因、家族遺傳史有關。第二種是次發性的不寧腿症候群,如缺鐵性貧血,懷孕、洗腎,糖尿病、巴金森氏症、中風病人,也有機會引起不寧腿症狀。 不寧腿症候群的診斷以臨床症狀為主,這時會透過抽血檢測是否有貧血、缺鐵問題,也可能多驗葉酸、甲狀腺指數。糖尿病族群則會接受神經傳導檢查,確認是否為糖尿病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病變。 不過,有些缺鐵性貧血的病因較複雜,陳威志指出過去臨床上曾發現不寧腿病人的缺鐵性貧血,是腸胃道出血引起,而腸胃道出血的原因竟是腫瘤造成。須先找出病人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才能進一步加以處理。 不寧腿難入睡干擾日常生活 正確治療效果明顯 臨床上,缺鐵性貧血是造成不寧腿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陳威志表示,缺鐵性貧血造成的不寧腿,治療方式相對單純,通常透過補充鐵劑,1-2個月就能大幅改善,有些貧血病人血紅素尚未恢復正常,不寧腿症狀已經消失。 若是原發性的不寧腿症候群,通常會給予一種多巴胺接受體的促效劑,陳威志說明,這類藥物原用於巴金森氏症治療,表示這種不寧腿症候群的致病機轉,可能與多巴胺系統的功能異常有關。通常只需要睡前給藥,就能有明顯效果,患者不舒服的感覺很快消退,能夠正常入睡。另外,也可以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陳威志表示,不寧腿症狀群患者,易因為明顯症狀而無法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只要及早就醫檢查,給予適當的治療,都能有良好改善。此外,也建議避免過量攝取咖啡因、酒精、抽菸,以避免不寧腿症狀惡化。 《延伸閱讀》 .腳麻沒感覺,未必是血液循環出問題。醫:簡單4動作保養腳,久未改善速就醫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27 癌症.胃癌
男子四肢無力食慾差、發燒就醫 正子造影揪出腫瘤源頭
58歲吳姓男子患有糖尿病,因四肢無力、食慾差、發燒到急診就醫,經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肝臟左葉有顆5公分大的病灶,懷疑是肝膿瘍或是膽管癌,經醫師建議接受正子造影全身檢查,發現不僅肝臟有腫瘤,在胃及大腸也各有一顆腫瘤及瘜肉,讓他驚訝不已,幸在接受手術治療後恢復健康。大千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劉信誠說明,病患的症狀原懷疑為肝膿瘍,但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檢查一直無法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且患者吃東西如果太大口,吞嚥常會卡卡不舒服,食量也變少,因此建議他自費接受正子造影檢查確認有無其他惡性腫瘤,經正子造影檢查結果懷疑胃有腫瘤且合併肝轉移,在接受胃鏡檢查後,證實為胃腺癌。劉信誠以腹腔鏡手術切除病患全胃及肝臟左葉腫瘤,術後病理報告顯示,肝臟腫瘤確實為胃腺癌轉移,與正子造影檢查的推論吻合。另外,正子造影檢查發現的大腸瘜肉經大腸鏡切除後,也發現有輕中度的細胞變性,還好及早發現切除,免除後患。大千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趙剛宏指出,多數惡性腫瘤細胞的葡萄糖代謝比正常細胞旺盛,會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因此正子造影檢查利用此一特性,讓檢查者注射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藥劑後,觀察體內是否有葡萄糖攝取異常增高的部位,進而可以找到惡性病灶。他表示,藉由正子造影檢查不僅可提高診斷準確性,更可讓病人獲得適合的治療方式;現行健保可給付乳癌、淋巴癌、大腸癌、直腸癌、食道癌、頭頸癌(不包含腦癌)、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子宮頸癌等,若罹患其他癌症或來源不明的惡性腫瘤,可選擇自費檢查,及早揪出病灶,讓癌症無所遁形。
-
2021-01-24 科別.心臟血管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一名47歲王老師喜好戶外運動,但去年開始感到心悸不適,運動時氣喘吁吁,工作及情緒大受影響,原本以藥物治療,卻遲不見效,經轉診詳細檢查後,發現為心室早期收縮及心房顫動所致,安排接受心導管電氣消融術治療,症狀大幅改善,且過程中不需使用X光,大幅降低輻射風險。 心悸、喘、疲倦 是心房顫動主要症狀在2016年全球約有4千多萬人有心房顫動的問題,主要症狀為心悸、喘、疲倦,且可能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生活品質下降、住院次數增加,甚至提升1.5至3.5倍死亡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此疾病初期為陣發性心房顫動,若無積極治療,則可能演變為持續性,接著變成永久性心房顫動,若到了最後階段才積極治療,恐效果不彰。 治療心房顫動 分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2種莊傑貿強調,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可分為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前者可改善當下症狀,但無法終止心房顫動疾病的惡化;後者可有效遏止心房顫動惡化,並改善症狀,但要使用藥物達到長期節律控制相當困難,且可能產生藥物副作用。因此,使用導管電燒可有效達到長期節律控制,且效果是藥物的4-5倍。導管治療心房顫動通常要使用大量X光輻射來定位及監控導管的位置,X光透視時間往往超過30分鐘,令患者擔心是否造成輻射傷害,而使用心臟內超音波或經食道超音波加上3D定位導航系統,可以減少X光透視時間,甚至不用使用任何X光,即可完成導管治療。 無輻射導管治療 減少癌化、基因突變風險莊傑貿提到,透過無輻射導管治療心律不整,可以減少病患癌化及產生基因突變的風險,也可以讓執行導管的醫師、技術員、麻醉團隊免於輻射暴露,進而減少罹患白內障、腦癌、甲狀腺病變的機率,且導管中不用穿著沉重的鉛衣,也減少醫療人員骨骼關節因負重產生的職業傷害,如:椎間盤突出,可謂一舉數得。延伸閱讀: ·你的心臟健康嗎? 從這8地方check隱藏毛病 ·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 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
-
2021-01-24 科別.眼部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14歲高姓女學生因父親在大陸經商,長期在大陸定居,去年女生左眼突然出現外斜狀況,母親帶著她在大陸、台灣就醫都無法確認病因,去年底經介紹到南基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診斷為甲狀腺亢進合併肌肉無力症,導致眼球肌無力而斜視,經藥物治療月餘後,左眼已恢復正常。家屬表示,發現女兒左眼斜視後,就近在大陸醫院治療,醫師懷疑是腦部腫瘤引起,讓家屬更緊張,安排抽血、核磁共振等檢查又都正常。大陸醫師無法找出病因,於是由母親帶著她回台灣,在南部兩家醫院檢查,還是找不出左眼斜視原因,去年底經介紹到南基醫院求診。周介仁在問診及聆聽家屬敘述過程中,發現女學生脖子有些腫大現象,起立、坐下等動作有細微不協調現象,懷疑是肌肉無力症,抽血驗了甲狀腺賀爾蒙值後,確定是甲狀腺亢進合併肌肉無力症,導致眼球肌無力而產生斜視,於是開立相關藥物。經過月餘的藥物治療,女學生左眼球已經回到正位。周介仁說,若眼睛突發性斜視,先別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有些突發性斜視可靠藥物治療,就如小女孩案例,出現突發性眼睛外斜,並不是一般常見的兒童性斜視,這時開刀不會有效果,甲狀腺亢進合併的肌肉無力症以藥物治療就可以恢復回正常眼位。他也提醒,家長應嚴格把關孩童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兒童眼睛視力影響越來越嚴重,罹患近視年紀越小,度數增加越快,越容易成為高度近視,並產生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這些疾病都可能會導致失明,呼籲家長要重視孩童視力健康,定期視力檢查才能有效控制近視。
-
2021-01-21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張媽媽原本是家庭主婦,專心在家裡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無奈經濟不景氣影響了張家的生計,她於是重回職場工作。家庭、工作蠟燭兩頭燒的日子過了不久,她開始覺得胸口悶悶痛痛的,呼吸時常感覺吸不到空氣,於是到醫院求診,經診斷為「二尖瓣脫垂」。醫師判斷這些不舒服的症狀是壓力太大所致,建議她學習好好釋放壓力、處理負面的情緒,同時施予適當藥物治療後,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二尖瓣脫垂是先天疾病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2倍 根據統計,在台灣,二尖瓣脫垂的盛行率是2~7%,而女性的普遍率竟高達10%,其中常好發的族群為20~30歲的年輕女性及媽媽,是男性的2倍,至於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目前醫界尚未有定論。心臟內科醫師張書軒表示, 造成二尖瓣脫垂的原因與患者本身的心臟結構有關,是先天性的疾病,也因此沒有預防的方法。 不過,也不需要必太過憂慮。張書軒指出,9成5以上的患者終其一生維持在輕微的二尖瓣脫垂,會有些症狀上的不適,但並不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只需要每 3年回診追蹤一次,而比較嚴重一點的患者會伴隨血液逆流的狀況,則大約1~2年回診一次。 此外,脫垂及逆流情形嚴重的患者,則有心臟擴大、衰竭的危機,甚至會合併其他疾病,譬如結締組織疾病、多囊症、肌肉異常疾病、甲狀腺病或心房中膈缺損等,此時就需要動手術,開刀修補脫垂的瓣膜。 胸痛、胸悶、呼吸不順暢是常見症狀 易合併自律神經失調 張書軒說明,二尖瓣脫垂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胸悶、感覺 呼吸不順暢、稍微運動就容易喘,有些人還有心律不整、心悸甚至失眠的情形產生,也會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的身心症狀,例如會使人變得容易緊張、焦慮,甚至有突如其來的害怕,心臟跳動不舒服,睡不著,個性神經質、敏感的病患,在壓力大、熬夜、飲用刺激性飲料、生理期或過度疲勞時,尤其容易突然發作。 為什麼心臟結構異常會導致身心症狀?醫界目前尚未找到兩者的關聯,不過從文獻上發現,大多數患有二尖瓣脫垂的病人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例如胸痛伴隨呼吸不順或失眠才求醫而被發現。 治療二尖瓣脫垂藥物為主 視個別狀況對症下藥 二尖瓣脫垂不嚴重的患者,醫師會針對其身心狀況給予治療或生活型態改變的建議。張書軒提及,治療的藥物通常有兩類,一為使用抑制心悸症狀的乙型阻斷器,主要機制為作用於心臟的乙型交感神經之接受體,減少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心悸、心律不整的症狀,由於此類藥品會誘發心臟衰弱及支氣管攣縮氣喘,所以患者有心臟衰弱或氣喘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另一類是低劑量的抗焦慮藥物,端視患者出現的身心狀況為何而開藥。 調整生活型態可改善 多吃情緒食物幫大忙 二尖瓣脫垂患者也可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減輕症狀,張書軒分享,均衡的飲食營養充足是維持大腦及神經功能正常的基本條件;另外,也可多吃維持情緒的食物: ●早餐:雜糧麵包、五穀饅頭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壓力大時,人體的維生素B群消耗量會增加,增加疲累感,因此適當補充能保持精力,或喝杯含鈣的牛奶能安撫興奮的神經。 ●午、晚餐:菜色愈多樣愈好,抗氧化的甜椒、蘆筍、南瓜能身體增加對抗自由基的能力。深綠色蔬菜,如綠花椰菜則是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也是不錯的選擇。 餐後水果不妨選擇含色胺酸的香蕉,能增加大腦血清素,安定情緒。芒果、番茄、芭樂、柑橘、奇異果等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C、E,也有對抗壓力的效用。 ●下午茶點心:各類堅果如杏仁、南瓜子都含有大量色胺酸,並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油炸食 物,因為會刺激交感神經,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此外,適度的運動可以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提升副交感神經的反應性,而且運動促進身體代謝功能,也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讓身心舒暢。因此,不論散步、健走、騎單車、打球、游泳或是跳舞,只要是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就盡量持續去做;至於運動的頻率跟長度,可以依據「333」原則,每星期至少運動3天,每天至少 做30分鐘、運動時心跳達到130下。 張書軒補充,腦內啡有「快樂嗎啡」之稱,讓人產生幸福及愉悅感,血清素掌管「滿意」,含量不足,人們 會情緒低落。許多抗憂鬱藥物都是增加血清素含量,幫助憂鬱症提升快樂感。 另外,適當紓壓、保持樂觀心情 當壓力鋪天蓋地湧來,一定要找出自己最能釋 放壓力的情緒出口,不論靜坐、聽音樂、閱讀、 找人「倒垃圾」、接近大自然、泡澡等,都是不錯的方法。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責任編輯/Mei
-
2021-01-18 科別.腦部.神經
無來由耳鳴、胸悶、胸痛?當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
今健康/郭家和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胸悶胸痛該怎麼辦?醫:3重點判斷是否需盡速就醫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6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重視培育人才!高榮院長林曜祥「沒在SCI登文章,我不會讓他當主治醫師」
高雄榮總是南台灣開心手術及視網膜手術集中地,院長林曜祥表示,心臟科、眼科及整形重建是高榮的強項。上任院長一年的他,積極發展全新醫療模式,聚焦生醫、資通及智慧醫療領域全力研發。面對轉型 擘畫10大發展計畫高雄榮民總醫院創院30年,去年初才接院長的林曜祥,上任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及醫院轉型雙重考驗。他深知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不進則退,擘畫10大發展計畫,並與國內多家醫事大學校院締結策略聯盟,聚焦生醫、資通及智慧醫療領域全力研發。手上籌建中的屏東大武分院,以「智能+綠能」為發展目標,正是高榮發展全新醫療模式, 邁向下一個30年的新里程。開「心」、視網膜手術均強項林曜祥說,高榮隸屬退輔會,是高屏唯一公立醫學中心,肩負落實國家政策責任,代表國家,不能落伍,因此在有限的預算下仍更新院內設備,投注研發、精進醫術,與時俱進。「心臟科、眼科及整形重建都是高榮的強項。」林曜祥指出,創院以來,包括心肌梗塞治療模式、PAC急性後照護模式等,多由高榮建立再拓展至全台,高榮亦是南部開心手術及視網膜手術集中地,醫院長年服務榮民,治療經驗完備,樂齡醫學也是發展重點。醫院要邁向永續,提供國人更好的醫療照護,培育人才是不二法門。因此他對旗下醫師,特別是年輕醫師要求十分嚴格,「沒在SCI登上2、3篇文章,我是不會讓他當主治醫師的。」住院醫師需設定發展目標林曜祥是頭頸癌治療權威醫師,嚴以律己,「帶兵」更不馬虎,除晨會不得遲到,每位住院醫師均需設定發展目標、管控執行進度,並且出國拓增眼界。「在醫學中心,學有專精才有立足之地。」其實他當高榮耳鼻喉頭頸部主任時,就要求住院醫師朝醫療菁英之路邁進,升院長後更打破門戶界限,透過與成大、交大光電所、中山等大學多角化結盟,促成產學合作、研發專利,朝精準醫療發展,優化醫療品質,提供更友善的服務。「台灣在電子科技領域具有優勢,醫學教育也進步,生技與電子生物科技前景看好。」他說,醫院適度導入AI人工智能,發展現代化的生理監視系統、醫療輔導系統,可以最少的人力,出最少的錯,讓照護品質升級。建置屏東急重症後送醫院目前高榮與中山大學合辦學士後醫學系,厚實醫研能量。設立高榮屏東大武分院也是重要任務,院方計畫投入100億元經費,建置屏東區域急重症醫療後送醫院,未來設立34個醫療專科,推動急救創傷、心臟血管、腦中風及高齡醫學整合性的照護,彌補屏東偏鄉地區的醫療缺口。林曜祥小檔案年齡:61歲專長:聲帶麻痺、喉氣管外傷狹窄、聲帶整形術。鼻竇炎、鼻腔腫瘤及鼻淚管內視鏡手術。頭頸部腫瘤:鼻咽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甲狀腺及腮腺瘤現職: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理事長(109)、教育部部定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高雄榮總不僅是榮民的醫院,更是全民的醫院,同仁都秉持愛心與耐心在工作崗位上付出,專業上與時俱進,服務上視病猶親,照顧全民的健康。
-
2021-01-11 科別.消化系統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寒冷冬天,你是不是坐在馬桶上、釋放出最大的吃奶力氣,全身緊繃到臉紅耳赤,便便依舊固執地不肯冒出頭來;甚至為了擠出便便,擠到眼睛血管爆裂、充血、肛門破裂出血或痔瘡復發等?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 即為便秘根據統計,約有80%的民眾曾受便秘困擾,便秘可以說是現代人常見的隱疾之一。一般來說,每天排便2~3次或2~3天排便1次,是正常的排便次數,如果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或是解便時感到不順,就算千呼萬喚仍「屎」不出來,就是「便秘」。天冷活動、飲水量少 便便不順暢為什麼冬季會影響排便呢?事實上,冬季發生便秘的原因跟我們不常活動確實有關。由於冬天氣候寒冷,減少了許多身體活動的機會,導致排汗量比較少,連帶影響喝水量的降低,因此,糞便中的含水量便跟著降低,造成不容易排出的乾硬大便;另外,家中若有開暖爐或是電暖器的習慣,在相對乾燥的環境下,會加速體液的散失,體內水分愈發不足,排便更形困難。如果再加上寒流來襲,窩在溫暖家中比出門運動更吸引人,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可能因此暫停運動,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因為天氣冷就更懶得運動,在久坐不動的 狀況之下,腸胃蠕動會趨於減緩,這些都是冬天便秘情況惡化的原因。便秘原因多 9個常見因素要留意1、纖維、水分攝取太少: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蔬果吃得少,開水喝得少,都會造成便秘發生。2、纖維質攝取過多,水喝太少:纖維攝取過量,但是,水分吸收得太少,是許多成年人便秘的原因。3、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脊髓損傷、巴金森氏症、甲狀腺疾病、尿毒症、高血鈣 症、硬皮症、中風、胃腸蠕動不良、大腸 激躁症、大腸腫瘤等,都會引發便秘。4、藥物副作用:例如降血壓藥物、鎮靜劑、抗憂鬱劑、利尿劑、止痛藥、鈣片、 含鐵劑的補充物、含鋁胃藥、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藥或咳嗽藥等。5、濫用瀉藥:有些人以為每天都需要排便才健康,或是為了減肥而長期濫用瀉藥,影響腸道的自然蠕動功能,從而降低對糞便壓力反應的敏感性,產生藥物依賴性,繼而造成「頑固性便秘」或是「習慣性便秘」。6、缺乏運動: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腸道蠕動功能將受到影響,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越久越乾燥,以致便秘發生。7、腸道老化:因人體自然老化導致腸道益菌減少、蠕動減緩,排便反射也會變弱,加上老年人活動量少,容易造成便秘。8、油脂攝取不足:很多人怕胖而限制油脂攝取,糞便不夠滑潤,也可能引發便秘。9、孕期:因胎兒壓迫,孕婦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改善便秘 從飲食、生活習慣做起改善便秘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若因為疾病或藥物引起,應向醫師反應,依據身體狀況給予適當治療或更換藥物,通常能有效改善;而針對大部分非器質性的便 秘,若症狀不嚴重,可考慮從飲食及生活習慣做改變,如培養運動習慣,能幫助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堆積在腸道的時間,或養成固定時間排便,腸道也會每天在固定時間蠕動,就能排便暢通。最重要的還是增加纖維質及水分攝取,多喝水是增加水分最有效率的方法;而膳食纖維可從含量豐富的地瓜、蘋果、燕麥、竹筍、芭 樂、芹菜、菌菇等天然食材中取得;此外,適量補充益生菌或是酵素,食物中味增、泡菜中也存在一些益生菌,可增加腸道好菌。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很多人都白吃了!益生菌改善過敏、顧腸胃無感? 營養師曝7種NG吃法
-
2021-01-09 新聞.科普好健康
按摩師傅靠手吃飯卻得了職業病 腕隧道症候群靠這招治癒!
小文(化名)是養生館有名的按摩師傅,靠「手」吃飯,卻飽受腕隧道症候群疼痛之苦,曾開刀治療,現又復發。日前她來門診說:「陳醫師,我之前給其他醫師開過腕隧道症候群,痛很久,傷口也超醜的。聽說現在有微創手術,傷口小且恢復快,是嗎?」正中神經壓迫產生麻痛腕隧道是由手腕骨頭與上方橫腕韌帶或屈肌支持帶組成,隧道裡頭有9條肌腱和一條正中神經。正中神經主要功能是傳遞我們大拇指、食指、中指和一半無名指的感覺;腕隧道症候群指的是因為正中神經的壓迫,而產生手部橈側三指半的麻痛(圖一)。輕微的正中神經壓迫對日常生活會造成些許不方便,例如:追劇、騎車或睡眠時的針刺麻熱感;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大拇指肌肉萎縮無力。長期重複抓握加重症狀引起腕隧道症候群的原因,可分成疾病或與職業相關。像糖尿病、洗腎、甲狀腺病變、風濕免疫疾患或手腕部有受過傷,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相關的疾病;需長時間或重複性抓握或彎曲腕關節的職業,也容易加重並導致腕隧道壓迫的症狀,例如按摩師、作家、雕刻師、木匠、裝配員等。服藥效果不佳就要開刀若是初期腕隧道症候群的服藥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正中神經壓迫的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考慮手術。術前需安排神經傳導檢查,排除是否有相關身體疾病或頸部神經壓迫的可能,才能確保手術的有效性。目前腕隧道正中神經解離的手術,不管是傳統的還是微創的都相當成熟,端看醫師個人的經驗與喜好。傳統的解離手術(圖二),需在手部拉開一個與手腕垂直約7至8公分的傷口,再將正中神經找出,將附近沾黏壓迫的組織分開。而微創隱痕手術(圖三),則是沿著手腕的皺褶切開約1公分的傷口,利用特殊的器械將正中神經阻擋在刀口之下,再利用U型微創刀打開沾黏的組織。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因為微創隱痕手術的傷口小、組織破壞少,手術後疼痛也比較小,神經的恢復比較快。三個月後,幾乎只有淡淡一條粉線,沒有明顯的疤痕。在與小文溝通後,當天她即接受了微創隱痕正中神經解離手術,手術時間不到十分鐘。術後不到兩周,即可拆除手術縫線,小文就開始「靠手吃飯」了!(圖四)
-
2021-01-07 科別.新陳代謝
如何與甲狀腺機能亢進共處? 醫師的生活飲食3叮嚀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的病症,除了遵照醫囑用藥之外,日常生活該注意哪些重點?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用藥雖能有效控制病況,但合宜的飲食內容、運動習慣、情緒管理與規律作息也有助於緩和病情,以利日後達到漸進式停藥的目標。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是需要學習與疾病共存的,柳朋馳醫師叮嚀,除了規律服藥之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亦有助於逐步停藥、回歸正常生活!1.限制含碘飲食:舉凡像是海帶、紫菜、海水魚、蝦、蟹等都屬於高碘食材,最好避免食用。柳朋馳醫師提醒,一般家庭常見的含碘鹽也可能會造成甲亢患者日常碘攝取過量,建議外食族可把菜過水已減少鈉攝取量,或依個人病況諮詢醫護人員的調整建議。 2.減少刺激食材:濃茶、咖啡等高濃度咖啡因可能加重甲亢患者心悸、手抖的症狀,故建議最好避免食用;此外,菸品、酒精也可能會加重甲亢患者不適症狀,應積極避免。 3.適當紓緩壓力:壓力是造成甲亢患者症狀加劇的常見原因之一,因此建議患者最好保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並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以助紓解壓力,同時也可幫助身體維持良好的狀態。 柳朋馳醫師提醒,甲狀腺機能亢進是需要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以控制病況、避免惡化;然而,由於每個人的症狀與嚴重度並不相同,症狀嚴重者可諮詢醫師診斷後評估是否需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以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甲狀腺機能亢進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內分泌科、新陳代謝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1-05 科別.泌尿腎臟
臥床嬤尿道感染 膀胱結石逾9公分
高雄一名86歲老婆婆長期臥床、反覆泌尿道感染,照X光發現一顆超過9公分的膀胱結石,經剖腹取出這個感染性結石;另一名73歲爺爺長期尿酸過高,經診斷為多發性膀胱結石,後經由內視鏡取出1050顆大小不一的結石,相當驚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科教授周以和表示,預防泌尿道結石,還是要多喝水,讓解尿量一天可達1500至2000㏄,並觀察尿液透明度。高醫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妤甄表示,86歲婆婆罹患失智症,長期臥床,並放置尿管和鼻胃管,三年來反覆泌尿道感染,後來因為發燒到急診,診斷為嚴重泌尿道感染合併敗血症,住院治療。一照X光發現一顆很大的膀胱結石,但連病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結石,家屬決定開刀,取出了一顆「9╳7╳6」公分大的結石,分析成分為感染性結石。這顆跟棒球差不多大小的結石,在老婆婆膀胱中形成的時間無法確定,但應該有許多年。醫師提醒,長期臥床者的尿道、陰部、肛門衛生一定要更加注意清潔,避免感染。周以和說,4年前曾經治療過一名73歲男性,長期尿酸過高,因為頻尿和血尿來求診。經檢查後診斷為多發性膀胱結石,後來以尿道內視鏡取石術,共取出1050顆大小不一的結石,分析成分為尿酸結石。周以和表示,膀胱結石成因,分為特異性因素與非特異性因素。「非特異性因素」是水分攝取不夠,尿液過度濃稠;「特異性因素」有膀胱出口阻塞、膀胱機能不好、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炎,還有新陳代謝疾病,像是尿酸過高的痛風、副甲狀腺機能過度旺盛等。周以和提醒,膀胱結石的症狀,包括小便不順暢、頻尿、偶爾血尿。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尿尿行為改變,有解尿不順、解尿中斷、解解停停的現象,就要就醫。排尿後,可觀察尿的顏色,顏色改變也要小心。建議平常要多喝水,保持尿液清澈透明,如果尿液混濁不透明,應就醫診斷。
-
2021-01-04 科別.泌尿腎臟
驚!她剖腹取出9公分膀胱結石 他高尿酸取出1050顆結石
高雄一名86歲老婆婆長期臥床、反覆泌尿道感染,照X光發現一大顆超過9公分的膀胱結石,後來剖腹取出這個感染性結石;另一名73歲男性,長期尿酸過高,醫師診斷為多發性膀胱結石,後來經內視鏡取出1050顆大小不一的結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科教授周以和表示,預防泌尿道結石還是要多喝水,讓解尿量一天可達1500至2000西西,並觀察尿液透明度與比重。高醫泌尿部醫師陳妤甄表示,這名86歲的女性罹患失智症,長期臥床並放置尿管和鼻胃管,三年來反覆泌尿道感染,後來因為發燒到急診,診斷為嚴重泌尿道感染合併敗血症,住院治療。一照X光,發現一顆很大的膀胱結石,但連病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結石。家屬最後決定接受開刀,取出了一顆9X7X6公分大的結石,分析成分為感染性結石。這顆跟棒球差不多大小的結石,在婆婆膀胱中,形成的時間無法確定,但應該有許多年。醫師提醒長期臥床者的尿道、陰部、肛門衛生一定要更加注意清潔,避免感染。周以和表示,4年前曾經治療過一名73歲男性,長期尿酸過高,因為頻尿和血尿來求診。經檢查後診斷為多發性膀胱結石,後來以尿道內視鏡取石術,共取出1050顆大小不一的結石,分析成分為尿酸結石。周以和說,膀胱結石成因分為特異性因素與非特異性因素。「非特異性因素」是水份攝取不夠,尿液過度濃稠;「特異性因素」有膀胱出口阻塞、膀胱機能不好、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炎,還有新陳代謝疾病,像是尿酸過高的痛風、副甲狀腺機能過度旺盛。周以和提醒,膀胱結石的症狀包括小便不順暢、頻尿、偶爾血尿。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尿尿行為改變,有解尿不順、解尿中斷、解解停停的現象,就要就醫。排尿後可觀察尿的顏色,顏色改變也要小心。平常就要多喝水,保持尿液清澈透明,如果尿液混濁不透明就要就醫。正常尿液的比重為1.005到1.020。
-
2021-01-01 科別.腦部.神經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 醫師曝「4危險誘因」
你是否常常覺得老是忘東忘西?也常聽到家中的老人家抱怨自己記憶力差,常常忘記事情,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還是只是因為老化記憶力變差?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兩者這樣區別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說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老化是指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而失智則會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失智症可分3類 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可分為:一、神經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等)二、血管性(常與中風相關)三、續發性(因為其他原因造成失智症狀,包括酒精成癮、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頭部創傷、梅毒、甲狀腺功能低下、硬腦膜下出血、腦部腫瘤等)。沈彥君提及,所有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佔六成以上,其次是與腦中風相關的血管性失智症,約佔一成,只有少於5%失智症為可逆性。因此,若能盡早找出可逆性的失智原因,或早期篩檢出高失智風險者,立即給予治療或介入,便可能改善或延緩失智症狀的發生。 失智症危險因子莫輕忽 影像檢查助診斷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沈彥君提醒,失智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多元,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例,可發現患者大腦中有類澱粉蛋白的異常沉積影響了腦部功能,以及腦部萎縮(特別是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另外,少部分的失智症可能與腦部腫瘤、常壓性水腦、腦創傷、顱內出血等相關;以上狀況大都可藉由腦部影像呈現,因此影像檢查在失智症的診斷,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無藥物可治癒失智症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降風險全球失智人口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但可幫助延緩退化的狀況,面對失智症,與許多疾病相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於病情的掌控效果就會越好;國外失智症研究已實證,日常生活控制三高、戒菸、避免心血管疾病可降低失智症風險;建議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即時掌握身體狀況、才能做最精準的預防介入。 延伸閱讀: 懶得動就容易失智! 60歲後衰退快,不同狀態銀髮族該怎麼動? 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每天只要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逛街也算
-
2020-12-2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頻拉肚子以為自律神經失調 手腳沒力才知FAP罕病
現代人工作節奏快、壓力大,拉肚子、心律不整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患者不少,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提醒,罕見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 FAP)」初期表現常是自律神經失調,特別是慢性腹瀉,要等到兩、三年後患者四肢手腳痲、無力才會轉到神經科被確診,由於FAP在台灣好發55歲以上男性,正值扛起一家經濟的重要階段,若診斷太晚容易陷入臥床不起的長照風險。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是一種基因突變造成神經的退化罕見疾病,也是所有周邊神經退化疾病當中最嚴重的一種。謝松蒼表示,目前在國健署登錄FAP的患者至今約160名,男女比約八比二,但多數病人初期多以自律神經失調表現,他認為實際患者人數可能被低估,以拉肚子來說,患者前往腸胃科醫師作完大腸鏡檢查,通常不會看到有任何病灶,常被診斷為「腸躁症」;也有些病患會心律不整,特別是心跳過慢。「這也是FAP早期診斷的極大挑戰」,謝松蒼說,FAP在全球因不同的基因突變有不同的表現症狀,台灣發生FAP,主要來自製造甲狀腺素的運載蛋白發生基因突變,需透過血液與基因檢測才能確診。以往FAP患者治療多以症狀、支持性為主,現在有RNAi技術,阻礙特定基因轉錄或轉譯來抑制致病基因,相關研床試驗在全球19個國家44個地區展開,225名患者參與,台灣也有18位,占8%,是亞洲案例最多。謝松蒼表示,這是少見的將台灣獨有罕病基因型納入全球臨床試驗案例。
-
2020-12-2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衛福部國健署今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癌症時鐘快轉11秒,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確診罹癌,2018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前一年增加4447人。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但大腸癌首見50至84歲的各年齡別發生率下降,國健署分析,與14年前推動的大腸癌防治已逐漸產生效果有關。2018年國人十大癌症排名與2017年排名稍有變化,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與前一年序位相比較,除其中子宮體癌(第十名)和食道癌(第十一名)順序互換,其餘序位與2017年相同。以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來看,2018年每10萬人中有309.8人罹癌,較106年增加4.4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據國健署資料分析10大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下降最多的是大腸癌及肺癌,較2017年每十萬人減少1.1人及0.7人,早期癌發現人數成長最多的是肺癌,增加551人,比率是十年前的2.1倍。十大癌症中,男性癌症排序肝癌及肺癌互換,膀胱癌下降兩名;女性部分,則是大腸癌及肺癌互換。比較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最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發生率是女性的10至15倍。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2017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6歲、攝護腺癌72歲、子宮體癌55歲。據國健署資料分析10大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除大腸癌、肝癌及胃癌發生率下降,口腔癌、肺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位癌發生率都呈現增加趨勢,其中肺癌、肝癌標準化發生率相較2017年增加1.8人及0.5人,為發生人數及發生率增加最多二種癌症。林莉茹表示,資料分析顯示2018年女性乳癌及大腸癌增加比率均以0期及1期發現者居多,且據國健署篩檢資料,106年乳癌篩檢數及大腸癌篩檢數相較於105年各增加約4.8萬人及2.2萬人,經篩檢發現乳癌及大腸癌個案數相較前一年各增加800多人及200多人,使兩癌增加率攀升。2018年早期癌(0期及1期)發現人數成長最多為肺癌,新增551人。林莉茹表示,資料分析顯示2018年早期肺癌為4524人,占該年肺癌31.1%,98年為1384人,占該年肺癌14.7%,肺癌早期比率為10年前的2.1倍,推測可能因100年國際知名新英格蘭期刊發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55-74歲重度吸菸者2年3次,較X光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約2成,及衛福部自103年起執行對吸菸以外危險因子之肺癌篩檢研究之推動,民眾自費檢查及參與LDCT相關研究計畫增加之故。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1779人,2018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1.3人,較2017年增加5.6人,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2017年相較肺癌與肝癌序位互換,膀胱癌下降至第11位,2017年位居10、11名之白血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前移1個名次2018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4352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4.7人,較2017年增加3.7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2017年相比較,肺癌和大腸癌順序互換,其餘序位2017年相同,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2017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肺癌為66歲,攝護腺癌為72歲,子宮體癌為55歲,與2017年相比較,其中女性乳癌、皮膚癌老1歲,其餘與2017年相同。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6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6歲、子宮頸癌為58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9歲、甲狀腺癌為50歲及子宮體癌為55歲,與2017年相比較除其中乳癌、食道癌及皮膚癌老1歲,肺癌、攝護腺癌及子宮體癌早1歲,其餘與2017年相同。值得一提,癌症死亡率連八年下降,林莉茹說,「如今罹癌不等於死亡,應更重視確診後的醫療照顧及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國健署署長王英偉鼓勵,實踐防癌新生活從預防及篩檢做起,特別在後疫情期間仍要以「自我保護」、「預先準備」、「緊急就醫」,掌握重獲健康契機。
-
2020-12-29 科別.腦部.神經
手麻、腳麻…是身體哪裡有問題?先找出病因!這種情況恐無法完全回復
「挖卡哪麻,挖係安娜造(腳麻要怎麼跑)?」在火災現場中,老人居然不逃生,記者問他為什麼不跑走?老人回答,腳麻要人怎麼有辦法走?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另外一個讓人難忘的廣告則是孫女不小心騎車壓到奶奶的腳,奶奶因為腳麻沒有知覺,所以睡著了沒醒來,害孫女以為奶奶在睡夢中去世了......腳麻,真的這麼嚴重嗎?如果有腳麻、手麻等症狀,還有辦法救嗎? ▍ 手麻、腳麻原因大不相同 了解病因徹底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許立奇表示,手麻腳麻症狀可不可能改善,重點是要先了解是什麼原因引起。像電視廣告中腳麻到無法行走,或是腳被壓到卻沒有疼痛感覺,最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血糖過高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很多,有些只有腳趾頭麻,有些則是又麻又刺痛,有些則會比較嚴重到,可能會半邊的腳都是無力的狀態。 如果只有一隻腳麻痛,也要考慮可能是骨刺壓迫。倘若是手麻的問題,除了周邊神經病變以外,也可能要考慮腕隊道症候群,許多人因為經常俯案寫字,或是常用電腦,或是從手工業等等。長期使用手腕重覆做某些動作,容易引起腕隧道管狹窄而造成神經壓迫,以致於有無力、麻木等症狀,所以當只有手麻時,不一定都是和中風有關,也要考慮腕隧道症候群。如果是骨刺或腕隧道候群產生的壓迫,可以諮詢醫師,是否要經由復健治療或是手術治療,將壓迫的原因治療好,神經壓迫的症狀將可以獲得改善。許立奇說,如果是糖尿病導致的周邊神經血管病變,而且又拖了一段時間才想要治療,要完全好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糖尿病患已經發生周邊神經病變又不好好控制,症狀會更嚴重。許立奇提醒,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可能會出現四肢、手指尖、腳板麻木等症狀,如果血糖不好好控制,血管阻塞及周邊神經病變會愈來愈惡化。但若可以及時控制血糖,至少可以保持神經病變不惡化,他也建議可以服用維他命B群修復神經,以及治療神經痛的藥物解決不適感,但是改善狀況不大。 ▍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把神經「救回來」振興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尹居浩則表示,周邊神經病變有很多種原因,例如代謝性的疾病,像是糖尿病、腎功能問題、甲狀腺機能亢進、自體免疫疾病等等,或是神經根發炎;有些則是藥物毒性,例如化學治療藥物對神經的破壞,有些藥物的神經毒性是無法回復的,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缺血導致的神經病變,若在神經缺氧壞死前及時給予血流,利用神經代償的作用,有機會把神經救回來。針對糖尿病足的局部缺血,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或是抗凝血藥物。如果局部血管狹窄程度超過60%到70%,可以考慮在發生狹窄的血管裝入血管支架,把血管撐大再注入血流,或是進行足部動脈繞道手術。足部動脈繞道手術是取一段好的血管移植過來取代足部已經發生狹窄阻塞的血管,也能讓缺血的足部恢復血流供應,不過這也必須在神經尚未缺血壞死前進行,否則就算局部缺血症狀解除,神經壞死太嚴重,也無法完全回復。(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12-28 醫療.消化系統
屁股癢怎麼辦?了解肛周搔癢6常見原因與4處理原則
癢!癢!癢! 瘙癢,這種體驗人人都有過,發生於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其中,肛周瘙癢讓人坐立難安、難以啟齒、非常痛苦。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肛周瘙癢發作時,令人十分尷尬,恨不得想找個溫文爾雅的方式撓一撓。但你知道嗎? 大約1-5%的普通人群存在肛周瘙癢;肛周瘙癢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男性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4倍。且肛周瘙癢作為一種難以啟齒的症狀,大多數患者不會主動就醫。可能很多人出現肛周瘙癢的症狀會懷疑,是不是得了痔瘡?那麼,引起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出現這樣的症狀如何處理?學起來,不用再尷尬了。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肛腸疾病任何肛腸疾病都可能誘發或加劇肛周瘙癢,肛腸疾病是引起肛周瘙癢的最重要原因。75%的肛周瘙癢患者患有肛腸疾病,其中以痔瘡(20%,包括內痔和外痔)和肛裂(12%)最為常見,其他原因包括肛腸腫瘤。肛腸腫瘤主要包括直腸癌(11%)、肛門癌(6%)、腺瘤性息肉(4%)和結腸癌(2%)。相對少見的原因還有肛瘺、直腸脫垂、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腸病等。2.局部刺激局部刺激是引起肛周瘙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源於排泄物(糞便)溢出、滲漏污染肛周皮膚或肛周潮濕等。糞便污染可能是顯而易見或深藏不露的,但足以引起瘙癢。此外,咖啡、酒精和辛辣食物等飲食因素也會導致肛門溢液。一般而言,出現肛周潮濕的患者常常會過度清潔肛周區域,包括在洗澡時用力擦洗、在排便後大量使用濕巾。這些方法可能導致局部創傷,後者將進一步加重局部刺激。3.感染引起肛周瘙癢的病原體涉及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各種微生物,其中包括喜愛潮濕或多汗環境的念珠菌(10~15%)。這種真菌感染的目標人群包括肥胖者、老年人、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腫瘤、移植後、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製劑)和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也與緊身衣褲有關。兒童肛周瘙癢的最常見原因是蟯蟲病。蟯蟲是一種易於通過糞口傳播的強傳染性腸道寄生蟲,兒童的感染率很高,尤其是托兒所的幼兒。引起肛周瘙癢的其他常見非性傳播疾病包括疥瘡、帶狀皰疹、A組β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菌等。此外,肛周瘙癢是尖銳濕疣、扁平濕疣、單純皰疹、衣原體感染、梅毒、淋病等許多性傳播疾病的症狀。4.皮膚疾病肛周瘙癢也可由許多皮膚病引起,包括接觸性皮炎、銀屑病、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多形紅斑、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蘚等。兒童肛周瘙癢也常由肛周皮膚病引起,其中,尿布性皮炎是尚未學會括約肌控制的嬰兒常見的肛周瘙癢性皮膚病。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是清潔劑和治療用藥(包括乳霜、肥皂、濕巾、麻醉劑、衛生紙染料和其他局部製劑)中的化學物質致敏而導致紅斑、鱗屑和水泡的形成。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是由過敏反應導致的皮膚乾燥、鱗屑、紅斑或抓痕,洗衣粉和常用於肛周皮膚的局部外用乳霜等許多化合物均可成為致病的刺激物。5.系統性疾病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或D缺乏等營養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病、肝病(高膽紅素血症)、腎病(尿毒症)等系統性疾病均可導致肛周瘙癢。6.特發性原因特發性肛周瘙癢是指肛周瘙癢的具體原因難以明確。糞便污染、肛周潮濕、不當清潔和各種非特異性的致病因素可能是肛周瘙癢的誘因。含咖啡因的飲料、酒精、奶製品、花生、辛辣調料、柑橘、葡萄、番茄和巧克力等食物可能與特發性肛周瘙癢有關,其原因在於這些食物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的壓力降低、肛門反射過度以及未消化的食物刺激肛周皮膚。儘管目前尚無證據提示某些衣物和布料與肛周瘙癢存在因果關係,但高溫和汗液會加劇瘙癢。此外,焦慮、抑鬱、壓力等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某些藥物也可能與肛周瘙癢有關。如何處理肛周瘙癢?1.對因治療關鍵在於對因治療,因此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和遵循醫生的醫囑用藥非常重要,切勿因有難言之隱而諱疾忌醫。2.注意飲食盡量避免可能引起肛周瘙癢的誘因。一般措施包括在飲食上盡可能減少咖啡、茶、可樂、巧克力、柑橘、西紅柿和乳製品等食物的攝入。通過高纖維飲食或通便藥防治便秘和治療慢性腹瀉。3.合理清潔大便後可用白色無味的普通衛生紙擦拭肛門口,但要避免用力擦拭,必要時可用溫水浸濕的棉棒代替紙巾或含酒精濕巾進行清潔。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潤膚劑,避免使用除臭劑、香水、消毒劑等易引起刺激和過敏的產品。對於無其他明確病因者,急性瘙癢發作(尤其是夜間)常常是糞便溢出的標誌,此時即時清潔是最有效的方法。清洗會陰部時可用浴盆或用淋浴噴頭,且最好採用蹲位,這樣有助於洗掉肛管中殘留的糞便;盡量減少使用肥皂清潔肛周,運動後洗澡時可用合成皂代替普通肥皂。4.勤換內褲為了避免過度出汗,首選寬鬆的棉質內褲,而不要選擇粗製的合成緊身衣,並勤換內褲。對於每天需要靜坐幾小時的人群,可使用透氣的坐墊。最後,要警惕“肛周瘙癢-撓痒-皮膚損傷-瘙癢加重”的惡性循環。為了避免夜間撓痒時撓傷,建議剪短指甲。(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21 科別.耳鼻喉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耳鳴未必是耳朵的問題,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失眠分3大型態 別單靠安眠藥,睡眠日記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2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致癌、降生殖力!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從2面向減少毒害
近年來,科技的進步,帶來生活舒適與便利,但相對地,農藥使用不減反增,塑膠餐具因外食而廣泛使用,環境荷爾蒙遍布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謂環境荷爾蒙並非特定種類的化學物質,它是一些與人體荷爾蒙結構相似的人造化學物質,有些在身體中會與性荷爾蒙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性荷爾蒙的作用,有些則不直接與荷爾蒙受體結合,而是影響細胞內訊息傳遞的路徑,藉此產生特定的蛋白質,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運作。因此,它是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作用的化學物質,又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Substance,簡稱EDS)。長期接觸環境荷爾蒙 女誘發婦女病、男降生殖力簡單來說,環境荷爾蒙包含各種不同人造化學成分,經由空氣、水、土壤、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類或是動物體內。目前被認為對一些動物或人類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影響鳥類和魚類的甲狀腺功能與發育、降低生殖力或孵化率;造成魚、鳥、爬蟲類的性別發育不正常;對於人類,環境荷爾蒙在女性身體中會與雌激素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雌激素的作用,造成女性受孕能力降低。長期接觸容易誘發許多婦女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乳癌、子宮內膜癌,以及青少女發生性早熟。對於男性的影響則會降低男性生殖力,造成精蟲數每年以2%速度持續減少,精液品質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也會導致前列腺癌及睪丸癌。可見環境荷爾蒙的接觸與誤食,也是誘發癌症的因素之一,必須嚴肅看待。 常見的環境荷爾蒙與半衰期環境荷爾蒙大概可分為下列四大類:1.雙酚A:雙酚A已知會干擾荷爾蒙的平衡及功能,還好雙酚A在人體內之代謝較快,半衰期只有1天,大約7-10天就可以完全排出體外,但若長期而持續的攝入,仍是有害健康。2. 鄰苯二甲酸酯: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為3-5天,被大量的用在各種產品,包括:兒童玩具、塑膠食物容器、添加於食物作為乳化劑和懸浮劑,個人護理用品也多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如:香水、眼影、潤膚霜、指甲油、液體肥皂、和髮膠。3. 多溴二苯醚:為脂溶性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與殘留,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為14天,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影響生長與生殖作用,也可能會損害肝臟與腎臟。目前大量運用於電子商品,如:3C產品外殼、電路板、變壓器等。一旦開啟電子用品,溫度上升到某個階段,就會聞到一股塑膠味,代表該環境荷爾蒙正在揮發中,使用時間越長,揮發越多,不只可能經由空氣進入體內,還可能變成粉塵掉落在工作或居家環境中,尤其嬰幼兒及小孩容易吃進帶有多溴二苯醚之灰塵,不可輕忽。4.戴奧辛:半衰期約7~8年,它包括75種的化合物,又叫「世紀之毒」,和多氯聯苯一樣是脂溶性的有害化學物質,主要透過燃燒廢棄物而產生。容易累積在動物脂肪裡,因此體內脂肪多的人,累積的量就會越多。如下表列出常見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及其正確替代方式:用品種類環境賀爾蒙成分正確替代方式塑膠餐具、水壺雙酚A玻璃、陶瓷、不銹鋼製品保麗龍、紙杯、鋁箔包烷基酚自備餐具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對羥基苯甲酸酯、烷基酚食用有機蔬果石化類清潔劑烷基酚使用天然清潔劑化妝品、香水、衛生用品烷基酚、鄰苯二甲酸酯類儘量少用罐頭食品雙酚A新鮮蔬果玩具、嬰兒固齒器鄰苯二甲酸酯類乳膠品、PE(*)、pp(*)* PE(聚乙烯,聚乙烯)在制程中不需添加塑化劑及安定劑,使用上較安全。燃燒時不會產生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毒的致癌物質。PE具有耐腐蝕,耐酸鹼之特性,也常被用製成塑料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瓶。* PP(聚丙烯,聚丙烯),材料成分佳,可抗酸鹼,耐熱(100-140 ℃ ),PP比PE更耐高溫且無口服毒性,也不會增加人類癌症的機會,因此在塑膠上容器中為較理想的食品容器材質。從2個面向減少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影響從「食物途徑」著手:(1)食材多樣化,避免化學物質在體內累積。(2)做好資源回收,減少廢棄物中的化學物質流入環境造成污染。(3)不吃標示不明的食品。(4)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品。(5)吃新鮮、不經加工的食物。(6)多吃蔬菜、水果及補充綜合維他命,以強化身體抗氧化能力。(7) 海鮮是環境荷爾蒙的重要來源,食物鏈愈上層的魚如鯊魚、旗魚等大體積魚類,體內毒性多;反之,食物鏈下層的魚,體積較小,毒物累積較少。(8)深海、遠洋魚較養殖魚乾淨,某些養殖魚飼料中添加豬油,其中戴奧辛含量高。(9)魚的內臟、脂肪毒性含量比魚肉高,少吃魚腸、魚卵、魚肝。(10)挑選經認證的標準產品。(11)原始設計單次使用的塑膠餐具絕不可重複使用。從生活習慣設法排毒:(1)化學毒物雖為脂溶性,但並非完全不溶於水,只是隨水排出量低,多喝水對排毒仍有助益。(2)持續而規律運動排汗,加上適量喝水,會排出較高量的毒物。(3)乾洗衣物不要急著將乾洗衣物掛回衣櫥,最好放在戶外通風處,減少衣服殘留的化學物質。(4)愈新的建材,甲醛濃度愈高。裝潢期間若是通風情形不佳,會累積高濃度甲醛;住家愈通風,室內甲醛愈不易累積。(5)保持家中清潔:環境荷爾蒙會聚集於家中灰塵中。(6)乳液、沐浴乳或洗衣精減少香味需求。(7)保持每天排便習慣,避免便秘,讓毒素排出體外。(8)勤洗手,把殘留手上的化學物沖掉。(9)儘量減少使用塑膠用品,提倡「生活減塑」的健康意識。(10)減少保鮮膜使用,不吃罐頭食品,不用美耐皿餐具或塑膠袋盛40℃以上高溫食物或熱湯。至目前為止,已知有多達 70 種化學物質被列為環境荷爾蒙,其中40多種為農藥,如: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包括有機氯化物,如:戴奧辛、多氯聯苯、PCB、DDT等,清潔劑原料、塑膠原料…等。隨著人類文明愈進步,環境荷爾蒙的種類持續增加,這將對人類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所以每個人應該把「警覺意識」內化成「日常生活」,從「食物選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來避開有害環境荷爾蒙,才能營造對健康有利的環境。
-
2020-12-1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癌沒感覺 別等暴瘦才檢查
診間,一男一女,看起來像夫妻。醫師:「你怕冷或怕熱?」病人:「我怕老婆!」病人有B型肝炎二、三十年了,最近暴瘦,老婆趕緊帶他來就診。我幫他做了超音波,有點輕微脂肪肝,胰臟、腎臟都正常,大腸癌指數(CEA)正常,大小便、胃口正常。這樣看起來,體重暴瘦的原因只剩下兩種,一種是糖尿病,一種是甲狀腺機能亢進了。如果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通常有怕熱、心悸、體重減輕的現象。如果是糖尿病厲害,會有口渴、多尿的現象。對全台一、二百萬B肝帶原者及家屬而言,心中最擔心的是何時會長出肝癌來。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有四分之一肝功能還在,人都沒有感覺的,因此,等到人暴瘦了,如果暴瘦不是糖尿病或甲狀腺引起的,也有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那可能就是肝癌末期了。因此,凡我全國民眾,為了避免肝癌太大才找醫師,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此萬一有了肝癌,才能早期發現,才不會擔心是否因暴瘦長了肝癌,去求醫就來不及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2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2-17 科別.耳鼻喉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全台每年約一百多名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須切除整個喉嚨,成為所謂「無喉人」。多數人正值中壯年,是家中支柱,但因術後無法正常言語,呼吸、吞嚥及味覺也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工作、遭鄰居歧視,許多人感嘆「無語問蒼天」。衛福部統計,國內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約占頭頸癌患者人數的百分之十五,是全喉切除手術的主要族群;另外,食道癌及甲狀腺癌患者也會全喉切除,目前全台約二千多名無喉患者。這群「無喉人」術後無法發聲,有人感嘆人生像被拆掉喇叭的壞電視,若不靠手語或紙筆溝通,就得花錢買人工發聲器並重學發音說話;不過,人工聲調像鴨嗓或機器人,讓許多人不適應。「失語的無喉人是滿腹辛酸。」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任朱本元說,他有個患者開計程車,每次用發聲器問客人要去哪,許多乘客會馬上跳車不坐。也是無喉者的復聲協會前理事長黃東源有次到市府洽公,警衛問他搭電梯到幾樓,伸手掏發聲器卻被誤為掏槍,一度被制伏在地。另有患者術後因嗅覺失靈,吃下整盤發餿飯菜而不自知。朱本元指出,病友切除喉嚨後改由氣切口呼吸,因無法過濾空氣而造成痰多,因不自鼻腔呼吸而嗅覺變鈍,每次吃熱食、辣食會不停流鼻水,吞嚥困難。另外,怕氣切口進水,不能下水游泳,除了生理不適,無法與外界溝通是最大困擾。六十五歲的復聲協會副祕書長張其忠,廿年前是貿易公司業務經理,抽菸喝酒應酬是日常,後來聲音沙啞半年沒能痊癒,就醫查出下咽癌末期,切除喉嚨保命。他術後因無法言語,工作停擺,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七十八歲食道語老師鄭麗珠,四十多歲時痰中帶血,確診甲狀腺癌切除喉嚨,術後最讓她難過的不是無法說話,而是被鄰居嘲笑「變啞巴」。醫師張庭碩說,利用氣動式人工發聲器的病友需口含塑膠管,再持發聲器按壓氣切口發音,常引來異樣眼光。患者因失去溝通能力而自我封閉,更別說重返職場。
-
2020-12-15 科別.精神.身心
喜歡吃巧克力、喝過多咖啡?哈佛醫學院博士:可能是預警訊號
【文、圖/摘自方言文化《哈佛醫學院的SMART壓力管理訓練》,作者王芳】辨識與壓力有關的飲食改變一般來說,當你發現日常飲食出現了以下改變時,可能就是壓力預警訊號:● 選擇吃富含澱粉或脂肪的「舒服食物」。● 喝過多咖啡或茶。● 喜歡吃高糖(例如巧克力)或高鹽食物。● 吃飯速度過快;不餓的時候也想吃東西。● 愛吃零食。● 吃飯時一邊做很多事情。● 不吃正餐。● 忽視身體的飢餓訊號(胃痛或胃鳴,無力)。● 吃得過飽。● 喜歡在晚上吃東西。● 常吃不健康的食物。修正壓力引起的不良飲食習慣發現自己的飲食習慣出現以上這些問題,且排除可能引起這些改變的相關疾病(例如胃腸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之後,引起這些改變的很有可能就是壓力,尤其是慢性壓力。如果這些飲食習慣的改變是由壓力造成的,大家可以運用當下式飲食練習,或是透或下列方式調整:● 多吃水果和蔬菜。● 注意咖啡和茶對情緒和睡眠的影響。● 餓了就吃。● 全神貫注地吃。享受食物、感激食物。● 用水果、堅果和蔬菜作為零食。● 吃飯時間必須規律,滿足後就不吃了。● 大量飲水。● 睡前如果真的餓了非吃不可,也請少吃一點。● 甜點選擇吃水果。● 在醬汁和湯中多加蔬菜。● 覺得水沒味道,可添加這些食材來增加味道:薄荷、橘子和檸檬等水果,或改喝蔬菜汁、花草茶等。● 建立應對壓力的態度和行為。地中海膳食金字塔在此推薦大家一種健康的膳食結構:地中海膳食金字塔。這是專家根據地中海地區以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習慣,所制訂出來的膳食結構,更被世界衛生組織推廣。地中海地區居民的壽命普遍很長,心臟病發病率低,且很少罹患糖尿病、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科學家們認為,當地飲食習慣是居民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在地中海膳食結構中,越頂端的食物被要求攝入得越少。從下而上分別為:第二層食物,包括水果、蔬菜、穀類(大部分為全麥)、橄欖油、豆類、堅果、藥用植物以及香料植物。第三層食物,包括魚類和海鮮、家禽、蛋類、乳酪、優酪乳。第四層食物,包括肉類(紅肉)和甜食。同時配合充足飲水和適量飲用紅酒。大家一定會奇怪,為何食物的分類是從第二層開始,那麼第一層呢?這正是地中海膳食金字塔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是其菁華所在。此金字塔的第一層是每日堅持鍛練以及享受與他人一起用餐的快樂。飲食能提供工作和生活必需的能量,是所有減肥方案中不能略過的內容,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環。低鹽少油等飲食指導大家早就耳熟能詳,搭配運動鍛練也已是老生常談。除此之外,飲食還具有溝通媒介的作用,如果能和親朋好友一起享受美食,絕對是美妙無比。涵蓋六大類食物的餐盤檢視大多數人的餐盤,幾乎都隱藏著三高的危機,高鈉、高油、高糖,還有著低纖維質的隱憂,這讓我們處在營養不均衡、慢性病的威脅中。營養學家們統整了民眾的飲食與健康需求,制定每日飲食指南。在指南中依據食物的營養成分特性,分成了六大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各類食物提供人體不同的必需營養素,缺一不可。(編按:臺灣衛福部於二○一九年推出了「我的餐盤」飲食指南,涵蓋六大營養類,並詳盡說明了每類食物含有的營養素及每日建議攝取量。)
-
2020-12-13 科別.精神.身心
久坐不動、要求完美 自律神經易失調
案例故事:20歲的小花是一名國際舞者,年紀輕輕就是舞林常勝軍,卻在某次訓練中,因無法正常排汗昏倒。怪病纏身的小花徘徊醫院各科別,始終找不出病因,無法比賽的她變得自卑、無法社交,直到因緣際會做了自律神經檢查,確定是自律神經失調,經治療終於又回到最愛的舞台。女病患為男性兩倍,20至40歲女性常見。在台灣,像小花一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數目比想象中的更多,從臨床比例推估,國人恐六至七成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在高壓的社會中,彷彿成為文明病,其中,女性風險高出男性1.5至2倍,尤其集中在20至40歲的年輕女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提及,台灣30年前精神科門診患者以思覺失調症最多,15至20年前漸漸轉變成憂鬱症最多,近年焦慮症門診增加明顯。因為社會進步,小病求助精神科的民眾變多,但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是輕症,且多不會有劇烈健康危害,至今門診人數還是少數。自行運轉的神經,心跳、呼吸都歸它管。劉嘉逸解釋,自律神經屬於自行運轉的神經,不像手腳動作是可以掌控的。由自律神經管轄的包含心跳、呼吸及各內臟運作,即使睡眠中,心臟也會繼續跳、腸胃也會持續工作,不會因為睡著就停止呼吸,這都是自律神經的功勞。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就會讓原本可以自己動的內臟,如心臟、呼吸器官、腸胃、膀胱等失控。劉嘉逸表示,自律神經失調與內在體質最有關,自律神經敏感的人,即使沒有受到刺激也會出現心悸、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經問題,或頻尿、拉肚子、便祕等副交感神經問題。輕者耳鳴、心悸、腸躁;重者早衰、神智不清。劉嘉逸提醒,若民眾出現經常心悸、呼吸困難、失眠、頭痛、腸胃不適等,跑遍醫院也找不出原因,吃藥沒改善,就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劉嘉逸強調,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種疾病,更像是一種症候群,讓人產生「全組壞了了」的感覺,對全身各部位都有影響,不可輕忽。自律神經臨床症狀,輕度會有耳鳴、心悸、盜汗、暈眩、腸躁症;中度則可能出現聽力異常、內分泌失調、性機能退化或視力模糊;一旦進展到重度,不僅會有心臟肥大問題、更可能會有長期睡眠困難、早衰老化嚴重,神智不清、痴呆症等症狀。不愛運動者,自律神經缺乏訓練,不進則退。既然自律神經失調不容小覷,誰是高危險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說明,首先是久坐、無運動習慣者,自律神經缺訓練,不進則退;再者是抽菸喝酒者,據科學證據顯示,酒精及尼古丁會造成自律神經功能退化,還有失眠及心肺功能不佳者神經遭破壞,增加風險。張勳安解釋,自律神經就像警報系統,提醒身體需休息。但高壓族或完美主義者,為追求完美,無視身體警訊,也是自律神經失調高風險群;糖尿病患則是因神經系統常年泡在糖水中易病變。另外,自律神經失調與焦慮、思覺失調都與大腦某區域功能異常有關,因此彼此常伴隨出現。氣候變化引不適,可透過鍛鍊強化功能。張勳安也說,自律神經是為了讓生物面臨挑戰得以存活,演化過程中保留的救命工具,如野外遇到黑熊,自律神經能一秒啟動,讓心跳加速以利戰鬥或逃跑。天氣、氣壓、濕度變化,對人類而言都是挑戰,因此季節、溫度變化,不論是變熱排汗、轉涼血管收縮,自律神經頻繁啟動。近期天氣逐漸轉涼,自律神經失調高危險族群,因自律神經功能不佳,面對氣候變化更可能不適。張勳安強調,自律神經可透過鍛鍊,強化功能,民眾可透過泡湯、定期做有氧運動,訓練排汗及血管收縮,保持充足睡眠,就能讓今年冬天不再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易自律神經失調體質1. 個性容易緊張2. 工作壓力大3. 生活步調緊繃4. 長期睡眠品質不良者5. 糖尿病、更年期、憂鬱症、焦慮症、甲狀腺功能低下6. 完美主義者7. 休閒不足者資料來源/張勳安、劉嘉逸醫師製表/陳婕翎 ■聯合報
-
2020-12-13 養生.聰明飲食
你的老化徵兆,竟從「口水」看得出來!不想老後臥床,日本牙醫師:你一定要知道的「蛋白質公式」
我們將吃進去的食物變成身體的血肉,用來製造能量、活動身體。甚至連腦內傳導物質、荷爾蒙、酵素等在人體運作上舉足輕重的物質,也都能從食物當中製造生成。飲食絕對是左右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我們必須用更慎重的心態看待「吃」這件事,必須更進一步去思考「該吃什麼、食物會如何被吸收」的問題。讓細胞機能大提升的關鍵營養素為什麼要補充營養呢?從營養療法的基本角度,就是為了讓身體能正常產生ATP。ATP被視為引起所有身體反應所需能量來源的物質。在產生ATP的反應作用中,必須要有蛋白質與維生素B群,以及許多作為輔酶的礦物質,才能順利進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與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B群,不如直接補充有助於提升ATP生成的牛磺酸。但從實際層面來看,牛磺酸其實無法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身體吸收,還是必須從前驅物質的蛋白質與維生素B群來攝取。除此之外,也希望大家多攝取血基質鐵。最早在生命誕生時,地球上的氧氣濃度低,當時,鐵質以二價鐵(Fe2+)的形式存在。生物雖然利用二價鐵進行演化,但不久後氧氣濃度變高,生物體內也開始增加不易吸收的三價鐵(Fe3+)。對人類來說,這便是缺乏鐵質的開端。爭奪鐵質的戰爭時常在我們的體內展開。一些與人類共生的細菌或酵母,會附著在三價鐵與高親和性的小分子上,透過發生鐵離子還原酶來吸收鐵質而生存,瓜分體內僅存的鐵含量。鐵質擔當著將肺部吸收的氧氣運送至全身的角色,為人體產生能量。我們吃進去的鐵質,會在十二指腸、迴腸被吸收,並轉化成鐵蛋白或血鐵質的形式儲存於體內,並在人體需要時會迅速轉換並釋放。成人需要的存鐵量為1,000mg,每1ng/ml的鐵蛋白會需要8mg的鐵質,所以理論上需要125ng/ml的鐵蛋白,但一般而言,只要達到100ng/ml就會被判斷為正常值。1997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超過20億人處於缺乏鐵質的狀態。再回溯到1982年,在當時全世界50億人口中,至少有5億人有缺鐵問題。也就是說,缺鐵的情況,在短短15年內以驚人速度成長了4倍。但弔詭的是,即便缺少鐵質已經是世界共同的困境,還是鮮少有人重視相關議題。甚至在這個「全球性貧血」的狀況下,健康檢查時被診斷出「貧血」的人,依然被歸類為罕見症狀。之所以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鐵質參與太多的體內生理作用,導致缺鐵後出現的症狀過於龐雜且看似不相干,很難被聯想到是「缺鐵」的緣故。在解毒飲食法中,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B群、血基質鐵是最重要的3大基本營養素。無法單靠食物補足的一日所需量,更需要仰賴保健食品補強。當我們習慣營養療法之後,就會漸漸知道自己缺乏哪些營養素,也能夠按照自身情況,攝取維生素D或EPA、鋅等來調節生理機能。營養素夠不夠,問身體就知道營養素左右了我們人體的運作,因此當缺乏某種物質時,便會以各種不同的症狀顯現出來,必須從各方角度去推敲,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舉例來說,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之一是法瑯質流失、牙本質外露。以前的治療方式,就是以樹脂等填充物填補磨耗的洞口。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因為患者的牙本質並非在一夕之間突然外露,而是在很早之前,就因為某個契機開始對冷的東西感到敏感痠痛,日漸磨損所致。而這個契機合理推測,是從身體內部產生的變化,也就是和營養素有關。營養素的影響是環環相扣的,必須從各個層面仔細推敲,即便同一個症狀,也有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引發。例如,敏感性牙齒有可能是因為菸鹼酸不足,至於判斷是否為菸鹼酸不足,可以從患者是否有脂肪肝做初步判斷。反過來說,由於缺乏菸鹼酸的人,有可能會出現手腳麻痺、走路困難的症狀,因此如果看到患者走進診間的姿勢沒有異常,我就會推斷也許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敏感性牙齒,例如缺乏維生素D和蛋白質。維生素D可以改善肌肉僵硬、不自然的狀況,是在治療老化衰弱等症狀時備受注目的營養素。我們時常在幫走路一跛一跛的高齡者進行血液檢查時,發現他們的維生素D濃度低於30ng/ml。而且只要多服用維生素D之後,就變得能夠正常走路。之前有一個以日本職業足球聯賽選手為對象的實驗,得到的結果顯示,攝取維生素D的選手,遠比沒攝取的選手更不容易受傷。可以輕易從口腔環境中推斷出的營養素狀態,還有蛋白質蛋白質缺乏會反應在唾液量上。一般牙醫診療時,會讓患者咀嚼無糖口香糖,藉此來測定唾液量。但此時出現的是在咀嚼狀態、活動時分泌的唾液,對整體來說只是暫時性的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重要的還是靜止狀態時分泌的唾液,此時的量與質都是為了維持口腔內恆常性的重要性存在。唾液就如同海綿,隨著咀嚼肌的動作擠出而產生唾液。自己在測試時的時候,可以將嘴唇翻起約1分鐘左右,看看分泌出多少唾液。如果分泌量很少,就有可能是因缺乏蛋白質造成身體脫水的情況。蛋白質缺乏會造成肌肉活動性下降,結果上,不僅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的話還可能發展成肌少症、老化、運動障礙症候群,最後導致臥床不起。若缺乏蛋白質,不僅會出現脫水現象,肌肉也會被分解。這是藉由分解肌肉進行糖質新生作用,以維持血糖值來保護大腦的機制。如果缺乏運動還是持續變瘦的話,可能就是這個原因造成。雖然現在運動的風氣越來越盛行,也經常可以看到中老年人勤勞上地區健康中心運動的光景。但其實,若運動前不先攝取蛋白質(氨基酸)的話,就無法長肌肉,再怎麼訓練也是白忙一場。再加上,運動需要比平常多消耗2倍左右的蛋白質,若在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情況下運動,反而容易造成身體氧化。如果帶著因缺乏蛋白質引發的肌肉痠痛去運動,受傷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提升。再加上流汗會造成鐵和鋅的流失,若是來不及補充,就會引發關節疼痛,變得更容易受傷。在缺乏蛋白質的狀態下,比起運動,先從輕鬆外出散步開始做起吧,還能一邊進行日光浴一邊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經常在沒有階梯的地方絆倒,或是手腳常常撞到桌子、椅子的人,有可能不只是注意力缺乏,而是脊髓小腦萎縮症,由小腦的神經功能障礙所引起。嚴重的情況,走路會如同酩酊大醉一般搖搖晃晃,說話口齒不清。每當遇到這樣的患者時,我都會在問診時聽到他們說:「我每天都吃麵包」、「我很喜歡吃義大利麵」等回答。麩質雖然也是蛋白質的一種,但攝取過量會阻礙大腦的神經傳導,也會對甲狀腺功能造成影響。有些人明明沒有運動習慣,卻會關節痠痛。關節痠痛大多是因為缺乏膠原蛋白或硫酸軟骨素等軟骨組織成分造成。這些物質都是由蛋白質與鐵質組成。而且缺乏硫酸軟骨素也會關係到視網膜的結合,因此有可能導致飛蚊症。我如果在問診的時候,發現患者有嘴巴合不起來或張開會痛等疑似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問題時,也會建議他們多攝取蛋白質和鐵質。我的母親也是,之前連站起來都很辛苦,但在攝取蛋白質與鐵質後短短2個月後,已經可以長時間跪坐。攝取構成人體6成的營養成分將食物入口的「口腔」整理乾淨之後,接下來準備進入重頭戲,開始實踐解毒飲食法!說到營養療法,就不能不提到以下3種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B群‧血基質鐵蛋白質和維生素B可以合成ATP(三磷酸腺苷),使細胞發揮功能的提供在體內活動時所需的能量。而血基質鐵,則是在體內產生出能量,驅使細胞運作時必要的營養素。根據研究,如果把人體乾燥,將水分都排除之後,我們的身體有6成是由蛋白質所構成。蛋白質會形成細胞膜、細胞骨架,不僅可以製造骨骼、肌肉、皮膚,還能運輸氧氣、營養素至全身,成為酵素及激素的材料來調節代謝、成為抗體,起到人體防禦的效用。在正常的運作機制之外,若是體內有發炎症狀,也會因為蛋白質不斷被異化代謝,需要攝取更多蛋白質。肌肉疲勞造成的氧化也是,必須攝取更多蛋白質來應付異化作用。蛋白質的英文「protein」源自希臘文「proteios(最重要的物質)」,是需要最優先考慮的營養素。蛋白質攝取不足時,不僅容易造成骨頭或肌肉衰退,皮膚、毛髮、指甲也會變得粗糙,血管弱化、內臟功能下降引起代謝異常,還容易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因此,如果你想要透過攝取營養素改善身體,最應該先嘗試的就是蛋白質。當蛋白質的代謝回歸正常之後,體內就會產生ATP,使細胞發揮功能,所有體內組織獲得改善。蛋白質所需攝取量(g)/日體重(kg)1〜1.5倍(最大2倍)/日基本上建議每天攝取跟體重(kg)相當分量的蛋白質(g),但這是指一般標準的狀態。蛋白質沒有辦法在體內儲存起來,必須攝取足量才能發揮效用,但因為每個人的蛋白質所需量差異很大,相差1成到4成都有可能,尤其是處於成長期與懷孕哺乳期階段的人,或是高齡者,更是需要大量蛋白質。不過,雖然現在沒有數據顯示蛋白質過量會帶來負面影響,即使增量,還是控制在體重(kg)的1到1.5倍之內,最大不要超過2倍。蛋白質可以藉由肉類、魚類、雞蛋來攝取,分解成胺基酸後提供身體使用。但要小心有些人吃太多雞蛋會出現過敏症狀。此外還以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但有些胺基酸的種類只存在肉類、魚類之中,我們的體內常用的胺基酸有20種,它們要集合起來才能讓身體維持運作,因此還是建議多方攝取植物、動物性蛋白質,才能補足完善的營養素。書籍介紹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諾貝爾獎得主提倡的營養療法實踐版,全球30萬醫生推崇的飲食奇蹟作者: 小垣佑一郎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0/10/15作者簡介小垣佑一郎「草加家庭牙醫‧矯正牙醫診所」院長。13年的臨床經驗,看過25000名以上的患者。自從太太因不明原因病倒後,度過9年與病魔抗戰的生活。9年來帶著太太訪遍超過100間的醫院,用過30種以上的處方箋、5500顆以上的藥物還是無法治好的疾病,卻在執行「正確分子療法」後僅僅7天,旋即恢復健康的狀態。在這之後,致力將新營養療法及分子療法導入牙科診療中,並發現口腔內的症狀與全身狀態相關聯。如今,在平均一個月要拔掉110萬顆牙齒的牙科現狀中,他的診所一年只拔10顆牙齒。延伸閱讀: 請看護、開刀,20萬瞬間消失...43歲女業務的長照心聲: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些, 就能更勇敢走過來
-
2020-12-11 醫療.腦部.神經
為何手會抖?手抖怎麼改善?醫曝4情境比症狀更該留意
不少人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自己有手抖的情況,雖然沒有特別感覺到身體不適,但出現這樣的狀況總也是讓人有些緊張。而有得人覺得無傷大雅,但卻也有可能是生病所致,因而錯失了治療黃金期。究竟手抖原因為何?什麼樣的情況應盡早就醫?又該如何改善?來看醫師怎麼說! 常見引起手抖的4大類原因 家醫科王威傑醫師表示,手抖是原發性顫抖常見出現的症狀,形成原因非常多,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手抖,像是情緒緊繃、焦慮、低溫等,大多是兩隻手都會出現,稱為生理性顫抖,無傷大雅。也有可能是因為低血糖、甲狀腺亢進、副甲狀腺異常、維生素B12缺乏等因素所致。醫師在診斷時通常會先釐清前述狀況,並排除感冒藥、氣管擴張劑、精神藥物、酒精戒斷、尼古丁等藥物因素。 原發性顫抖是常見的良性手抖原因,好發於40歲以下族群,和遺傳有關,通常為雙側顫抖,不會合併局部無力或步太不穩等神經學症狀。 不過醫師提醒,即便手抖通常無傷大雅,一般民眾若有手抖的情況,還是應留意手抖當下的情境,如當出現單側性、突發性、靜止性或意向性的顫抖,就要特別小心,因為其可能是因為疾病所起,是一種警訊。 手抖留意當下情境 4大情況盡早就醫檢查 所謂的單側性顫抖,顧名思義就是只有一側會有出現顫抖的情況,其可能為腦部病變所致,大腦的可能性又較高一些。意向性顫抖患者常會在手伸向特定方向、動作或物品時出現手抖的情況,此常見為小腦病變。突發性顫抖指得則是以往沒有手抖的情況,突然之間出現,且有時也會合併神經學症狀,如局部無力、知覺異常、吞嚥困難等,常見因藥物、疾病所起,也因此常常來得突然。靜止性顫抖指得則是在沒有動作的情況下也會有手抖的情況,可將手放鬆掌心朝上,並將兩手放在腿上測試初步自我評估,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巴金森氏症。醫師建議有手抖的民眾,應多加留意這4大情況,盡早前往家醫科或神經內科檢查,找出原因以利治療。 改善手抖把握3原則,可嘗試按摩等方式改善 正如前述,引起手抖的原因非常多,有可能是因情緒、肌肉緊繃所致,也可能因疾病所起,如欲改善,王威傑醫師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出問題從根本改善,應把握3個原則:觀察情況、就醫檢查、迴避風險。經觀察後若為前面所提到的4大情況,盡早就醫檢查並確實治療,平時也應盡可能迴避可能引起手抖的情況。 在自我觀察期內,醫師也建議可以做些舒緩動作進行改善,看是否為情緒或肌肉緊繃所引起,或許可以自行改善,包括了適度的泡熱水、按摩、伸展等方式,這些都有利肌肉、情緒放鬆。不過醫師也提醒,此為最簡單最基本的改善方式,若嘗試後手抖的情況沒有改善,還是建議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延伸閱讀》 .走路手不動、肩膀痛治不好?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中3項要注意 .1招解除肩頸痠痛。肩膀肌肉緊易引各種問題,專家教一條毛巾按摩解除。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04 科別.眼部
40歲後沒有人躲得過,頭痛、噁心、想吐樣樣來,盡早就醫為上策
43歲的美魔女發現滑手機時螢幕常會糊糊的、看不清楚,經醫師檢查後告知為老花眼,她擔心戴上老花眼鏡被嫌老人味,堅持不戴老花眼鏡,直到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噁心和想吐等症狀後,才配戴老花眼鏡來輔助視力。睫狀肌調節力控制變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龔偉勛表示,門診中常有類似這位美魔女的患者,因為年輕時遠視,不曾戴過眼鏡,看近時,也能用睫狀肌調節力控制,不過隨著年紀增長,老花現象開始出現,當睫狀肌調節能力變差時,看近就會變得不舒服,一段時間之後,連看遠的視力也會變差,只是患者心態上還無法接受需配戴眼鏡這件事情,往往等到視力狀況嚴重影響生活,才知道事態嚴重。老花眼是指水晶體隨年齡逐漸硬化、失去彈性,漸漸喪失調節功能,使得看近不清楚,造成閱讀困難,眼睛也容易疲勞、痠澀,通常在40歲前後便會出現症狀。配戴老花眼鏡,讓過勞睫狀肌獲得休息龔偉勛指出,目前矯正老花眼最普遍的方式為配戴老花眼鏡,雖然戴老花眼鏡並不能阻止退化進行,藉由鏡片提供調節,能讓原本過勞的睫狀肌獲得休息,使眼睛看近的東西變得舒適。症狀輕者通常於閱讀時配戴,症狀嚴重者則需要依據不同距離配戴不同度數的眼鏡,若已知有老花眼卻遲遲不矯正,長期下來瞇著眼睛看東西,可能造成肩頸痠痛、頭痛等,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龔偉勛提醒,民眾千萬別不服老,也不必擔心坊間傳言「老花眼鏡會愈戴愈深」,其實老花眼的度數無論是否有戴老花眼鏡,度數本來就會逐漸增加。此外,有些民眾自覺眼壓高、眼睛脹痛,誤認為青光眼所致,其實經檢查不少是因為老花眼造成,建議民眾當眼睛出現任何不適,應尋求眼科醫師協助,才是正確護眼之道。延伸閱讀: 老花眼不是上了年紀才會有! 眼科醫苦勸:2件事要常做 戴老花眼鏡仍「看走眼」? 7症狀都與甲狀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