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0 科別.婦科
搜尋
產婦
共找到
277
筆 文章
-
-
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防疫禁止母嬰同室?婦產科醫學會澄清:絕無此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生活的面相,醫療院所各科別的人員管制措施明顯變得更嚴格,產科也不例外。最近有些產婦發現,部分醫院或診所的產科近期取消了母嬰同室和母嬰肌膚接觸的規定,卻並未說明清楚措施的目的,讓許多準媽媽倍感焦慮。婦產科醫學會澄清,指揮中心頒布的防疫隔離措施僅針對確診或疑似的產婦,絕對沒有建議要母嬰分離。最近有些產婦發現原訂生產的院所取消母嬰同室,臨時急急忙忙到處打聽,想知道還有哪些院所的維持原有規定。因為產後肌膚接觸和母嬰同室是母乳哺育成功的關鍵之一,如果被完全禁止,媽媽餵母奶的壓力會變得很大,成功哺乳的機率也會降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第六版」,只有針對「疑似或確診產婦」的產婦,建議經與產婦溝通討論後,與新生兒暫時隔離至產婦達到解除隔離條件為止,是基於新冠病毒飛沫傳染的特性,考量新生兒感染風險的措施。黃閔照強調,至於一般產婦,不論是指揮中心的臨床指引或婦產科醫學會,都沒有建議要母嬰分離,「該餵母奶就餵母奶、該母嬰同室就母嬰同室」,僅針對訪客或陪病者,會比照一般病房去額外要求遵守人數限制、量體溫、戴口罩、消毒雙手等規定。
-
2020-04-25 養生.聰明飲食
一次圖表攻略 教你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 才健康!
蛋白質的英文是Protein,根據希臘字源protos而來,protos代表著「第一」,蛋白質在體內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我們身上要長肉、長出毛髮、長指甲、做出抗體、酵素、結締組織等等,都需要蛋白質的助攻。也因為如此,若缺乏蛋白質,會出現肌少症、骨折變多、頭髮稀疏易斷、指甲變脆、皮膚發炎、水腫、傷口恢復慢、易感染、容易餓、情緒變化快等諸多症狀。(這部分詳細資訊請參考「有這些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那我們究竟該吃多少呢?每個人需要的蛋白質量,會因為體重、年紀、和活動度而有所不同。大部分的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會先從體重來算。符合每日最低需求的蛋白質量,大約是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一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50*0.8等於40克的蛋白質。一位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60*0.8等於48克的蛋白質。70公斤的人至少吃56克;80公斤的人至少吃64克。然而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克蛋白質的吃法,是指活動量不高的人,而不是只能吃這樣的量。如果要讓身體維持各種代謝功能,讓肌肉持續生成,保持力氣,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要吃到1g的蛋白質。如果本身活動量高,甚至該吃到每天每公斤體重1.2到1.6克的蛋白質,才不至於不足。「我都六十了,應該要吃少一點吧!」許多銀髮族會有這樣的概念。然而老年人的肌肉對低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反應更差,反而更需要多一點的蛋白質才能保持肌肉持續生成。也就是說,想要健康老化,避免肌少症,不僅要加強阻力型運動的訓練,同時也要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長遠來說才能保持住肌肉的健康。這目前是一般我們較沒注意到的概念!而一篇2016年的研究認為,對即將邁入中老年的人而言,每天每公斤體重吃到1.2到1.6克的蛋白質是適當的,不僅能減少肌少症問題,同時還帶來控制食欲與體重的好處。還有另一個族群需要吃多一點蛋白質,就是要負擔胎兒和嬰兒營養的孕產婦。無論是孕婦,或現在正在哺乳,都要記得吃多一點的蛋白質,才能讓組織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助攻喔。然而我們一般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蛋白質對吧!先來看幾個好的蛋白質來源,了解究竟吃這些會獲得多少的蛋白質呢?● 100克的虱目魚含蛋白質約22克。一塊虱目魚肚約180克,總蛋白質40克。● 100克的鮭魚或鮪魚含蛋白質21克,一塊冷凍鮭魚排約300克,總蛋白質63克。● 100克的雞胸肉或土雞肉含蛋白質22克。一片超商買的或網購的即食雞胸肉約130到180克,總蛋白質約30到40克。● 100克的雞腿肉含蛋白質19克。一隻220克的雞腿總蛋白質約40克。● 100克的希臘優格含蛋白質10克。這種一般大家比較少看到。● 100克的優格含蛋白質3克。這是平常比較常看到的,一杯市售優格總重從100克到500克都有。● 100克的豆腐含蛋白質5克,一塊豆腐約300克,總蛋白質15克。● 100克的豆漿含蛋白質3.3克,一罐400毫升的豆漿總蛋白質13克。● 100克的鮮奶含蛋白質3.2克,一罐盒裝鮮乳310毫升總蛋白質約10克。● 100克的蛋含蛋白質10克,一顆蛋約60克,總蛋白質6克。● 100克的毛豆含蛋白質12克。● 100克的綜合堅果含蛋白質16克。● 100克的豌豆含蛋白質4克。假使一位50公斤的女性,目標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2g,也就是總共60克的蛋白質。那可以怎麼做呢?(僅列出含蛋白質的餐點內容,不是三餐只吃這些,為了避免混淆就沒寫出澱粉類或蔬果部分。)▲ 早餐吃25克的堅果和一瓶400毫升的無糖豆漿,總蛋白質4+13=17克。▲ 午餐吃一片超商的即時雞胸肉,獲得30克蛋白質。▲ 晚餐吃半塊豆腐和一顆蛋,獲得7+6=13克蛋白質。若這天晚上還到健身房運動1小時,運動後再補充一罐盒裝鮮乳,增加10克的蛋白質,也是很合理的喔。然而值得提醒的還有以下幾點:◎ 我們這裡特意沒寫出紅肉的蛋白質,畢竟建議從雞肉、魚肉、蛋類、與黃豆攝取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喔!攝取紅肉會有其他的健康議題,請不要為了增加蛋白質而大量增加紅肉的攝取量,尤其不要吃紅肉加工食品,例如肉乾、肉鬆等物,會為身體帶來更多健康負擔與疑慮。◎ 不要一天只在其中一餐吃大魚大肉,請分散於三餐攝取蛋白質,讓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更好。◎ 吃多一點蛋白質不代表要吃肉吃更多,黃豆類製品、牛奶、優格也有不錯的蛋白質。◎ 想一下你吃下的這份蛋白質,是不是伴隨太多熱量、脂肪?請記得我們增加蛋白質攝取的同時,還是要減少飽和脂肪與精緻化的澱粉的份量,不要讓總熱量不停往上爬。◎ 蛋白質的份量可以佔成人每日總熱量的10%到35%,一般來說增加一點蛋白質的含量可以提高飽足感,整體來說可能反而會吃少一點。 ◎ 當你想提高蛋白質攝取量之前,請先確定自己的腎臟功能是正常的,或向醫師諮詢自己適合的蛋白質攝取量。原文: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西醫一般科、家庭醫學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4-20 養生.家庭婚姻
何妤玟曾想為前夫拚個兒子 公公一句話開導她「生女兒的幸福」
43歲女星何妤玟日前宣布和老公邵天成已於今年初離婚,共同撫養2個女兒,12日還在臉書發文道:「我們有很多身分,但成為妻子、母親前我們也是單純的女人,我們渴望被愛也希望有愛人的勇氣…」似乎預告自己已經準備好新的生活,成為理想的自己。回首過去,身為高齡產婦的她,曾經還想為了獨子老公再拼一胎,沒想到公公一句話開導她「生女兒才有的幸福」,讓她非常感動。何妤玟在2012年嫁給老公邵天成,2013年生下女兒恬恬,2016年生下女兒呱呱,由於老公是獨生子,何妤玟心裡總有點過意不去,曾表示「好想再幫他拚個兒子!」但沒想到公公開導她:「我有兩個孫女就夠了,別再生了啦!」還笑著說「這年代生兒子是別人的,女婿才是自己的,像我生兒子就跑掉了~」讓何妤玟感動到紅了眼眶。何妤玟的(前)公公能用樂觀、自我打趣的方式開導她,堪稱開明公公的楷模!其實因應時代變化,過去認為一定要有兒子傳宗接代、有男有女湊成一個好字,到現在越來越多人都覺得其實生女兒有很棒的優點,例如:比起好動的男孩,女孩比較好教,媽媽不需要動不動大吼大叫、生女兒不會遇到婆媳問題、女兒婚後更能體會父母辛勞,更常回娘家陪伴父母…何妤玟的教養觀身為堅忍不拔的摩羯座,何妤玟對於家務及孩子非常注重,曾分享當媽媽的心情,與做自己很不一樣,「雖然螢幕上的形象是有點傻大姐,但對於家務的每個細節,其實我都是很堅忍不拔的摩羯座,我個人覺得育兒不會是條輕鬆的道路,但它可以幫助我學習跟成長,蛻變成更好的人,我也真的很享受跟這兩個小頑皮在一起的時光⋯」。此外,何妤玟一直有在練瑜珈,身材維持良好。過去產後瘦身階段,她曾分享減重三招就是「飲食控制、練瑜伽球和親餵母奶」,讓她20天輕鬆瘦7公斤。她表示懷第一胎時愛吃甜食,體重上升,讓她在懷第二胎時就有注意先少吃,也瘦得比較快。至於餵母奶讓人身心俱疲,有時候還會吃不下東西,自然瘦得快。過去,何妤玟會上節目分享夫妻相處的酸甜苦辣,有了孩子,自然也會在教養上有所分歧。也許就如同她的聲明所述,卸下妻子與丈夫的身分之後,單純以家人、朋友的形式自在相處會更好。何妤玟透過經紀人發表離婚聲明各位親愛的朋友:我已經在今年初簽字離婚,在這之前我們經過許多磨合與努力,也有過爭吵與哭泣;最終,我們一致認為和平的分開才是對彼此及孩子最好的決定。我們因為相愛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卸下了丈夫與妻子的身分,我們反而能更自在舒服的當朋友,而我們也會互相扶持共同養育我們的兩個寶貝女兒。在我心中孩子的爸爸是我重要的家人,我永遠愛他,也會一輩子尊重他,請大家讓我們平靜的生活,謝謝你們。
-
2020-04-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英國要經過8到10波疫情 才會達到群體免疫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前孕產婦、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衛生司司長柯斯特洛(Anthony Costello)指出,研究顯示,英國要經過八到十波新冠肺炎疫情,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如此一來,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都將非常龐大。電訊報報導,英國希望在解除封鎖時達到群體免疫,這個期盼已破滅,因為研究顯示,一波疫情過後,只有少數人獲得免疫力。研究顯示,荷蘭4月第一周結束時、也就是疫情高峰時,只有3%的人獲得免疫力。
-
2020-04-10 該看哪科.皮膚
頭髮掉不停、愈來愈稀疏? 你可能是這些營養不夠了
怎麼一梳頭,梳子上滿是頭髮,白淨的磁磚上總是有許多髮絲,洗頭時也發現排水口被一堆頭髮堵住,頭髮每天拼命掉,真的好苦惱,該怎麼辦呢?有愈來愈多的現代人為頭髮稀少所惱,而且掉髮危機還年輕化到連17、18歲的高中生也怕掉髮。屏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劉純君表示,掉髮雖然大多取決於遺傳跟年齡,但是現代愛美女性過度節食、營養失衡,而熬夜、壓力、失眠及營養失調的產婦,也可能在產後餵奶時大量掉髮。劉純君說,維生素B群,如生物素H、泛酸B5等,以及鐵、銅、鋅等,是毛髮生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若頭髮營養不良,不但很難長出來,也會導致嚴重掉髮;而快速不當的嚴格節食,就容易導致蛋白質與微量元素攝取不足,使頭髮營養不良。 若想使頭髮健康生長、預防斷裂、維持韌性與強度,劉純君建議,可多攝食高品質的蛋白質,如肉、魚、雞蛋、豆腐、牛奶等;而抗氧化劑中的維生素E、β-胡蘿蔔素等必需脂肪酸,可保持頭髮強壯。 想要不易一梳就掉髮,則要多攝食小麥胚芽、亞麻仁油、魚油、南瓜籽、芝麻、核果類。而洗髮精廣告中常說的維生素B5(泛酸),可協助其他維生素吸收利用,幫助脂肪、蛋白質及糖類的能量轉換,要適量攝食肉類、內臟類、啤酒酵母、未精製穀物、深綠色蔬菜、蛋黃,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能幫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是預防脫髮的生物素。另外,全穀類、深綠色蔬菜、海鮮、牡蠣、蛋黃、小麥胚芽含有微量元素鋅,紅肉、豬血、肝臟、蛤蜊含有鐵,而內臟類、海鮮、貝類、花生、豆類則含有銅,造血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B12、B6、葉酸、維生素C、鐵、銅、鋅等,都可以幫助造血,一旦血量足夠了,頭髮自然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延伸閱讀: 拔1根長3根?白頭髮該不該拔? 掉頭髮是矽靈惹的禍? 研究這樣說… 家裡地板頭髮掃不完? 3指標判斷是不是快禿頭了
-
2020-04-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煎熬76天 台胞被註記、沒健康碼難離開
湖北武漢今起解封,台商二代、來到武漢已經十七年的大陸全國台企聯青委會執行長楊政諭表示,即便解封,武漢小區(社區)的管理依然嚴格,境外人士、包括台灣民眾因沒有健康碼也難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離開武漢。滯留武漢台胞方面,湖北台灣同胞返台救援會會長徐正文說,當中包括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童、有經常性流產問題的高齡產婦等情況特殊的民眾。被註記 無法自行搭機回台由於滯留台胞依舊被「註記」,無法自行搭機回台,仍須等待專機或類包機,回家之路遙遙無期。一位台灣高齡孕婦林女士(化名)說,她至今兩個月都沒有產檢,非常急迫想要回台做產檢,她的核酸篩檢都合格,社區也開立健康證明。「七十六天真的很難熬,心力交瘁,已經到了幾乎崩潰的邊緣。」林女士說,她之前打電話給市台辦,也打給台灣海基會,都沒有任何包機的訊息,心裡覺得頗絕望的。而有些住在郊區或偏遠地區的台胞,非常辛苦,甚至是「有一餐沒一餐」。她再次向政府呼籲,在沒有妨礙防疫的前提下,請取消註記,讓他們自行搭機返台。另有兩名滯留在當地的台灣幼童,昨天透過錄下短片的方式向蔡政府求救,「蔡總統你快點派飛機來接我,好不好。」另一名小一女童,手上拿著國三哥哥的課本說:「哥哥快要面臨會考了,可是我們還在湖北,恐怕來不及參加會考,我們好想回家。」徐正文表示,有一名在武漢工作的呂姓男子,母親於三月初過世,早前是因武漢封城而無法搭乘包機或「類包機」返台奔喪。武漢解封前,呂姓男子備妥母親死亡證明及武漢當地出具的健康證明,向政府相關單位陳情,希望能循「血友病患童」模式回台,但迄今仍未獲政府回應。沒健康碼 四張紙往來被卡武漢解封後,民眾出行必須出示手機裡的健康碼(綠碼)掃碼才能出行。但湖北的台商與滯留在當地台灣民眾因無當地身分證無法申請健康碼,讓他們出入困難。台企聯一位台商幹部表示,台商沒有健康碼,想在武漢市內行走,只能靠著四張紙便宜行事,一張是做過核醣核酸之後小區給的通行證;一張是所在地居委會的健康證明;第三張是復工證明;最後一張針對台港澳居民發給的健康檢測報告。但就算帶著這四張紙,仍然極不方便,每遇一個出入或往來查驗口,都必須費盡唇舌解釋,還有一些小區、餐廳、超市或商場,乾脆拒絕進入。
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