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癌症.乳癌
搜尋
生前契約
共找到
5
筆 文章
-
-
2022-10-27 養生.人生智慧
前民視主播張瑞玲癌逝!生前契約、靈骨塔自己安排,堅強令人揪心
一路走過抗癌之路的前民視主播張瑞玲,最後不敵病魔離世,她的好友在她臉書上透露,她從沒放棄過任何活下去的機會,什麼方法都適過了,她寫下的遺言裡寫道,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走時家人不在身邊,她自己安排好後事,生前契約、靈骨塔等等,堅強勇敢令人揪心。張瑞玲享年51歲,過去從基層開始做起,當過真相、環球記者,後來當過民視主播,罹癌後積極面對,但就算再苦再累,她都會把自己維持得好好的,也有一定的生活品質,「我不想裝堅強。罹癌很痛苦,手術化療放療鏢靶免疫療法,我都試了,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走前,她最難放下的,是家中2隻貓。她刻意跟家人保持距離,不是不在意他們,而是讓彼此舒服的一種方式,據悉,她父親上個月才過世,為了不讓家人遭受連續打擊,才刻意保持距離,最後時光裡,除了兩隻貓,她身邊還有一群好友陪伴
-
2021-09-12 養生.人生智慧
如何書寫自己的「終活筆記」?必須思考的4大面向,人生最後一程自己決定
編按:面對人生的最後階段,你做好準備了嗎?近年日本流行「終活」一詞,也就是「為了迎接人生終點,所進行的準備活動」。其中重要事項之一就是「終活筆記」(Ending Note),先將身後事做好規劃,更積極、自主地決定如何告別,也能減少家人的負擔。為什麼要做「終活筆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楚告知他人,自己在各方面的身後事希望如何處理。這樣在自己離世、或是突然遭逢事故時,家人不會無所適從。除了實務上的考量之外,其實這也是一個回顧過往、聯繫好久不見的朋友,或是挑戰自己過去不曾做過的新嘗試的機會。透過整理自己、把握當下,更能積極地展望未來。預先留下紀錄 身後可減輕家人負擔而若要以簡單的概念解釋終活筆記裡面該寫些什麼,其實就只有兩個重點:1. 減少家人不確定與困擾的必須資訊2. 希望傳達給家人的訊息和個人紀錄先從比較簡單、容易完成的部分開始著手。如果沒辦法馬上確定的內容,或是自己還沒有結論的項目,就先空著也沒關係,即使是已經寫好的內容,也可以隨時修改,以像是寫日記或備忘錄一樣的感覺,輕鬆地準備就可以了。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可以參考的書籍和資料,當然也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做出調整。整體來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個人基本資訊、各類證件及合約資料1. 個人證件、戶籍資料(可附上影印本作為備份、正本則載明存放處)2. 重要家族成員的資料和聯絡方式3. 有加入哪些保險?是否已繳清費用?4. 水、電、瓦斯、手機門號等固定費用的合約或帳單資訊5. 其他定期支付費用所購買的會員或服務(如訂購報紙雜誌、健身房或俱樂部會員或數位影視等)6. 是否有飼養寵物,平常的飼養習慣,過世後希望如何處理如果沒有和家人同住在一起,雖說是最基本的個人資料,家人可能不一定清楚,事前詳細列出,有助於家人在身後進行相關的解約、過戶程序時,不至於有所遺漏。在自己過世之後,寵物也必須要想辦法妥善安頓。最理想的狀態是可以約定好由家人或願意承接的朋友照顧,但如果實在有困難,事先記明可送到相關設施或委託送養,也可以減少家人的困擾。而詳細列出家族成員的聯絡方式,除了避免兒孫輩不一定清楚之外,也可以先寫下自己過世之後,希望通知哪些家族成員。二、身後事(葬儀)該如何處理1. 希望的葬禮形式、採用何種宗教儀式,流程如何進行2. 希望邀請來參加自己葬禮的人3. 希望一同陪伴自己入棺的紀念物4. 是否有準備好遺照要使用的照片、保管地點5. 希望下葬的墓地地點,是否已有生前契約在世時就能和家族討論自己的葬禮該如何進行的人,或許還是屬於少數。如此一來,在過世後,家屬可能就會以自己揣測,或依照禮儀業者的建議進行,但卻可能不一定符合往生者的期待,或是規模過大造成浪費。因此,和葬儀相關的意願,能夠記載得愈詳細愈好。列出葬禮希望誰來參加、並附上聯絡方式,則可以避免家人不一定清楚自己有哪些朋友,連絡上也更方便。若有餘裕,則不妨在記載時聯確認聯絡方式是否已經有變更,也可以趁這個機會關心久未聯繫的親友。事先準備遺照,則是看似細瑣、實則重要的一環。很多人在過世後因為沒有準備遺照,家屬得臨時找出適合的照片,最後可能選了一張表情或畫質不理想的照片,人生最後一張相片,能先挑選出自己滿意的美照是最好的。三、財產清單與繼承遺囑1. 在哪些銀行有開戶,有投資哪些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2. 名下的不動產清單3. 所使用的信用卡清單4. 是否與他人有借貸往來,以及相關文件5. 是否有預立遺囑、保管於何處在記錄財產清單時,記得不要把戶頭帳號連同密碼全部寫出來,以免筆記不慎遺失或落入他人手中時,有安全上的風險,只需要紀錄「在哪些地方存有財產」即可。許多人有把各種密碼記錄在紙上或是電腦裡的習慣,一定要告知家人這份文件在哪裡。如果發現自己有已經有很久未曾使用的帳戶、信用卡,也可以趁這個機會解約或是結清後註銷,省去後續處理上的麻煩。近來沒有實體存摺的數位帳戶、或是只在網路上進行投資的股票紀錄,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項目,也不要忘記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終活筆記並不能視為遺囑。對於財產的分配,還是必須要依法預立正式的遺囑,才具有法律效力。四、醫療照護與處置意願1. 是否對特定食物過敏2. 是否有長期吃藥控制的慢性病、慣常就醫的醫院、醫生的聯絡方式3. 常備藥品清單4. 如果罹患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是否希望被告知疾病名稱5. 在危急情況下,希望施行哪些可延續生命的治療方式6. 往生後是否願意捐贈器官7. 若需要照護時,傾向在長照機構或是採取居家照護在突然遭遇事故、本人無法清楚表達時,能預先了解和醫療相關的各方面意願非常重要。特別是延命治療、器官捐贈等重大決策,若能自己先行決定並告知家人,就能避免萬一實際面臨狀況時,家人無法抉擇或是意見不一的困境。而考量到未來可能有需要長期照護的狀況,不妨也可以先自行前往設施考察,選擇自己信任、有品質的機構。以上這些項目,要全部寫完可能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不需急著立刻完成,可以先從有把握的地方開始、審慎思考之後再動筆。而在完成之後,也千萬別忘記要告知家人紀錄的內容,才能確實發揮終活筆記的效用。若死亡是每個人都終將經歷的人生必經之路,及早在各方面做好準備,除了展現對自己負責的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給家人的體貼。資料來源/終活サポート原文:如何書寫自己的「終活筆記」?必須思考的4大面向,人生最後一程自己決定
-
2021-01-10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再過一個月就要過農曆年。儘管世界疫情嚴峻,對岸仍依往例,於1月28日啟動連續40天的春運計畫。在這個「地表最大規模人口遷徙」活動中,除了交通、衛生等相關部門要繃緊神經,雖然多數遊子對返鄉充滿期待,也有不少人抱著矛盾、甚至痛苦的心情。像是面對故鄉長輩動不動就問何時要結婚、抱孫子,聽在年輕人耳裡,越聽越不是滋味。「出租女友」就是在這種社會壓力下應運而生的行業,春節是租友高峰,八成是男方租女友回家應付父母。「女友」的日租金則隨長相身材而浮動調整。男女雙方通常有書面合同,不僅明文規定晚上不同床,還要針對相戀過程、雙方家庭背景等資訊預先套招,以免在「執行任務」時穿幫。然因長時間相處,假戲真做發展成情侶者時有所聞,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除了出租女友,現代生活不乏各種跑腿工作,像是代送禮、代驗車、代排隊、代掛號……但這些工作都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果有個號稱什麼都不做的人想把自己租出去,會有市場嗎?2018年6月3日,日本推特網站出現一個署名「什麼都不做的出租先生」(レンタルなんもしない人)帳號,可以找他陪你去一個人不方便去的餐廳,玩遊戲參一角,還是為了賞櫻先去公園占位子……凡是差一個人的場面,就是他的服務範圍。出租先生不囉嗦,只和委託人有基本對話;更絕的是,服務本身免費,但酌收從住所(東京國分寺車站)到服務地點的車馬費與餐飲費。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什麼都不做的出租先生」推出服務10個月後,帳號追蹤人數從300人增加到10萬人(目前超過26萬人),工作應接不暇,包括陪升不上公司正式職員的女孩,黯然返鄉前去逛東京鐵塔;和年輕時全心拚事業忽略妻女,熟年離婚多年的孤單歐吉桑一起去買生前契約;陪伴因畏懼眾人嫌惡嬰兒哭鬧眼光,不敢獨自帶孩子出門的年輕媽媽外出用餐,內容包羅萬象。當傳統媒體開始報導這一隅奇特的都會風景,才發現開發這項業務的,是一位國立大學理科研究所畢業,曾當過編輯且規律上下班的已婚男子。35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這種最低規模的生活方式,重新檢視工作、金錢以及人際關係的種種糾葛,得到莫大迴響。先是2019年上半一連出了兩本書,7月起漫畫連載迄今;隔年4月,改編電視連續劇上映。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有什麼用?正如原著作者所言,他想傳達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就像嬰兒,不論哭鬧或微笑,大人都說可愛。當我看到電視劇與書本一再強調這樣的訊息,認為這位本名森本祥司的出租先生,不僅是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1902-87)為代表的人本心理學派實踐者,更因為「什麼都不做」而能安靜聆聽,又不涉入委託人生活,反而營造某種心理治療似的安心氛圍,讓委託人鬱積的情感,得以抒發。從出租女友到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不都反映出當代社會疏離的人間風景?
-
2020-09-20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數位遺產超前部署
2020是個荒年。除了新冠病毒肆虐,國際交通凍結,還有好些人意外辭世,都是透過臉書得知消息。專家曾推估,2099的臉書(如果還正常運作),將有50億個帳號擁有者已不在人世,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墓園」。臉書之外,還有數不清的通訊軟體帳號、電子郵件信箱、網路商店、各種紅利點數、YOUTUBE、甚至虛擬貨幣帳戶……這些網路的存在,能當成遺產繼承?我在臉書開放繁體中文介面(2008年)不久就申請個人帳號,至今已在這個平台累積可觀的數位足跡。也遇過臉友私訊關懷,為何有一陣子動態沒更新?(從此不敢懈怠)但我還沒想過,當肉身不在這世界後,要不要把帳戶當作「數位遺產」交付信賴的人?還是讓帳號自然荒蕪,成為數位塵埃?我希望代理人啟動「紀念帳號」功能?還是當作一般帳號繼續管理,也就是我設定的代理人(如果有)將會看到我留下來的私訊,移除他/她自己不喜歡的照片或訊息……越來越多臉友過世後,我發現有些帳號被轉成紀念帳號,但沒轉的更多。這些帳號多半漸漸冷清,但也有些不定期出現新留言,彷彿上香,虔誠地向亡者報告最近日子發生的變化。但有極少數帳號被他人接管後繼續互動,老實說,若不是有網路小編的大人物,看了總忍不住忖度,繼任者可能需要哀傷輔導吧?不久前,我效法英國鑽研數位遺產與網路心理學的專家艾蓮・卡斯凱特(Elaine Kasket),在自己臉書做一次非正式調查,發現我的網友傾向「人亡『網』息」,甚至希望「網路滅跡」;只有少數設定代理人,根本沒人擬好網路遺產盤點清單。其實,我對結果毫不意外,傾國家之力推動的末期病人不實施心肺復甦術(DNR)與預立醫療指示,沒有一個國家達成率超過百分之三十,怎麼會對虛擬世界的恩怨情仇進行「超前部署」?不過,紀念帳號的設置,並未解決所有現實問題。2014年,有位叫荷莉的英國女孩和男友約會時被殺死,成為重大社會新聞。網路先是出現各種酸言酸語,不僅令她的家人心理受創,也再度成為新聞事件。從不上網的荷莉父親並未被擊倒,他開始學上網,成立紀念女兒的專頁,並找到她生前的個人社交軟體帳號。身為數位原住民的荷莉,生活盡在網上留下痕跡,父親反覆品味女兒的每一則留言,獲得極大安慰。但老父始終無法直視,臉書上荷莉與男友的親密合照。父親請求移去凶手影像,但一板一眼的臉書回應是,你可以選擇關閉帳號,紀念帳號代理人無法移去特定資料。不願關閉帳號的家人所幸遇到一位網路保安官,專門替人處理智慧財產權相關瑣事,像是除去明星被散布在網上的個人隱私。他不僅拿掉臉書上兇手的影像,甚至順手把google等搜尋引擎清乾淨,以後輸入特定字眼,甚麼都不會跑出來。我想,不久的將來,所有的生前契約,很快就會包括如何處理數位遺產。【參考讀物】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從直播告別式到管理數位遺產艾蓮‧卡斯凱特(Elaine Kasket)著/黎湛平譯(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