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 醫療.泌尿腎臟
搜尋
熱暈厥
共找到
5
筆 文章
-
-
2020-07-29 新聞.健康知識+
夏日高溫戶外活動 小心「熱急症」發生
當東北季風逐漸減弱,源自於南方熱帶海洋的西南季風逐漸增強向北推進,此時冷暖氣團便會在華南至台灣一帶交會形成一道近似滯留的鋒面系統在台灣附近徘徊,因鋒面帶上氣流的不穩定及充沛的水氣,便容易引發中小型對流,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並造成局部性豪雨或大雨的現象,此乃台灣五、六月春夏交替之際常見的梅雨季的由來。注意高溫、高濕度或者不透風的環境中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北台灣很快就會步入又熱又悶的夏季。而在全球暖化勢不可擋的潮流之下,近年來台灣的高溫與極端高溫天數持續增高。高溫加上高濕度,對人體的影響不容小覷。台灣民眾因熱急症而掛急診的人數也節節攀升。簡單來說,人體利用「輻射」、「傳導」、「對流」以及「蒸發」等方式來達到體溫的恆定。在外界溫度高於體溫時,「輻射」、「傳導」與「對流」便會失效。若再加上高濕度,人體透過出汗「蒸發」來散熱的效率也會降低。人體曝露在高溫、高濕度下,就有可能出現傳統上所說的中暑。很多民眾會誤會中暑定義,其實「中暑」在醫學裡為熱急症最嚴重的一種。常發生在高溫、高濕度或者不透風的環境中,人體的體溫調節失效、流汗蒸發也失去散熱功能,所引起的症狀。患者會有高體溫(通常高於40.5°C)、排汗不良合併神經學症狀(包括:躁動、迷糊、抽搐、昏迷等)。早期快速降溫是決定中暑病人預後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保持通風涼爽,維持呼吸道暢通,在處理過程中儘速送醫。熱急症的五種症狀在急診醫學裡,熱急症包括:「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熱水腫「熱水腫」通常發生在老年人,曝露在熱環境的前幾天內發生,尤其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坐汽車、火車或飛機的旅途後;剛從冷環境旅遊回來的年輕人也會發生。它通常發生於手或腳。其成因為皮膚血管擴張及姿勢性組織液停滯所致,通常幾天內會自然消失,少部分可能延遲至6週才消失,病人可以抬高腿部以及穿彈性襪,以幫助組織液回流。請不要使用利尿劑或者其他不明藥物。●熱痙攣「熱痙攣」通常發生在濕熱的環境下從事劇烈的運動者,因為大量的流汗而使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引起腿部(大部份是小腿)、肩膀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可能持續長達15分鐘。此時應先將病人移至陰涼處,給予鹽水或運動飲料。若是自身發生小腿痙攣,可以立即伸手抓緊抽筋那一腳的腳趾,腳尖儘量向上翹、腳跟儘量下蹬,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若是抽筋持續無法停止則需轉送到醫院處理。●熱暈厥「熱暈厥」一般是發生在熱環境中久站時,主要成因為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造成相對的液體不足,產生姿勢性低血壓所致。只要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躺平並給予補 充水份,通常休息片刻,症狀很快會消失。●熱衰竭「熱衰竭」通常發生在高溫中工作或因為空氣流通不良而造成大量流汗,使得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患者常會有頭暈、虛弱、噁心、嘔吐、頭痛、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姿勢性低血壓、暈倒、視力模糊等症狀。一般體溫正常或稍高(不高於40°C),病人意識清醒。在現場要先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讓患者躺下,維持呼吸道暢通,降溫並儘速送醫。防範勝於治療,提醒民眾在炎炎夏日,避免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或活動太久,高溫時應隨時補充水分,並穿著寬鬆、通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以避免吸收紫外線;儘量避免在密閉環境作業,若因工作需要,應注意水分補充及空氣流通。
-
2020-07-02 科別.心臟血管
高溫!熱傷害要警覺 心血管患者慎防中風
夏季來臨,桃園、新竹近來高溫超過攝氏35度,在烈日下工作,要格外小心。最近兩周來,桃園及新竹共發生12件熱傷害送醫救治事件。 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出門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採取蔭涼、脫衣、散熱、喝水及送醫等急救5步驟。桃園市衛生局統計,全市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新竹市有3件,新竹縣有1件。熱傷害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說,最近有兩名農夫晚上睡覺時,因腳不斷抽筋而就診,就是熱傷害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好,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者更須留意!」江俊宜說,天氣炎熱會讓人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的風險也增加。一名60歲女病患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經家人緊急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目前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提醒,也不要盲目補充水分,有人因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他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水分補充量也不一樣。一般人每天小便約5次,若發現次數減少,尿量明顯比平常少,就應該需要補充水分。
-
2020-07-02 科別.泌尿腎臟
天氣熱心血管疾病患者留意中風 狂灌水小心水中毒
夏天來臨,近期氣溫節節高升,對在外奔波工作的民眾來說是一大惡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指出,最近天氣炎熱,心血管疾病引發中風案例增加,還有不少民眾狂灌水導致水中毒,提醒民眾適當補水即可。桃園市衛生局統計,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熱傷害種類又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江俊宜分享,昨天有兩名種田農夫,發現晚上睡覺時腳會不斷抽筋,就診要求開肌肉鬆弛劑,這就屬於熱傷害的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安全,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須留意!」江俊宜指出,天氣炎熱會讓人體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風風險也增加,有名60歲的女病患有心血管疾病,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等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家人趕緊將其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現在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說,天氣炎熱也不可盲目補充水分,有民眾擔心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身體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江俊宜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因此水分需要補充的也不一樣,可以用監測小便來分辨,每天要小便5次,一次小便需要約200cc,若小便量少、次數不足,就代表水分不夠、需要補充。
-
2020-07-02 新聞.健康知識+
熱翻!竹市三起熱傷害案例 衛生局提醒3要訣5步驟
炎熱夏季,全台連續多日高溫,近兩周竹市共出現三起熱傷害送醫案例,其中一例較特殊,為工地工人在酷暑下施工不慎暈倒送醫,目前仍住院觀察中。新竹市衛生局指出,避免熱傷害,民眾應掌握預防「3要訣」,包括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則可採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等急救5步驟。衛生局表示,熱傷害6大危險族群包括嬰幼兒、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過度的高溫可能造成心血管、腦血管及呼吸性的病因所造成猝死。另外,熱傷害也可能出現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最嚴重的熱中暑,其中又以熱中暑最危險,死亡率高達30%以上,相當於毎10人就有3人可能死亡。衛生局長王宗曦指出,台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亦常伴隨高濕度,戶外工作者(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恐因工作屬性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若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即可能造成脫水,民眾應適時補充水分並注意身體狀況,外出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炎熱時段外出。王宗曦說,民眾若發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或出現嚴重症狀如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應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降低體溫,可服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