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3 科別.耳鼻喉
搜尋
溫差大
共找到
244
筆 文章
-
-
2021-03-12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吃飯咳到吐以為是感冒 咳月餘未癒才知寶貝是氣喘兒
最近日夜溫差大,不僅是感冒好發期,更是最容易誘發氣喘的季節。今年五歲的小偉(化名),感冒咳了一個月未痊癒,一停藥又開始咳,甚至會吃飯咳到吐,焦急的爸媽帶小偉就醫,一下才得知小偉不僅常咳嗽,還有皮膚過敏史,平日常流鼻水,近一步檢查才發現小偉是氣喘兒。國內氣喘盛行率約為5-10%,其中20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盛行率更高達15%。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表示,像小偉這樣久咳誤認為是感冒,直到檢查才發現是氣喘的孩子並非少見,臨床觀察主訴咳嗽的患者,每5人就有1人與氣喘相關。氣喘是呼吸道受到過敏原刺激後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常見的症狀包含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喘鳴聲和胸悶。蘇軏提醒,過敏體質兒童是氣喘高危險群,倘若出現呼吸急促、無法完整說完一句話、明顯聽到喘鳴聲時,可能是急性氣喘發作須盡快就醫。家長可透過哪些細節解決孩子是否可能是氣喘兒?蘇軏建議,可觀察孩子是否常常晚上睡覺咳到醒,夜咳與喘鳴是兒童氣喘常見的慢性症狀,然而有時會因誘發因子,如塵蟎、黴菌等過敏原、空氣汙染物、氣候變化、環境刺激物造成症狀加重。另外,感冒久咳不癒也是氣喘徵兆之一,蘇軏說,呼吸道感染也是兒童常見的氣喘發作原因,氣喘兒童一旦感冒,比起健康兒童,咳嗽就會咳得比較久,因此孩童出現反覆咳嗽,呼吸有喘鳴聲,就要小心氣喘的可能。預防氣喘日常生活的保養也很重要,如適當運動,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在戶外要留意空氣品質,避免接觸誘發因子,並注意日夜溫差問題,適時調整衣物及配戴口罩,減緩冷空氣刺激。蘇軏提醒,當孩子出現感冒症狀,特別是久咳不癒時,應就醫鑑別診斷。孩童時期的氣喘,如果控制得當,成人時期多數會得到改善,甚至可以痊癒。相反的,如果放任不理讓氣喘反覆發作,患者肺部就會持續發炎,肺功能也跟著變差,甚至進展成為嚴重氣喘,不可輕忽。
-
2021-03-02 科別.心臟血管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近期日夜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對於有高血壓的病患來說,更容易出現病狀,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葉仲軒提醒,有高血壓史的民眾應多注意保暖,並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或1天量2次血壓,確實掌握血壓值及波動情況。一名60歲的曾先生表示,自己約有10年的高血壓病史,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越來越難控制,尤其這陣子氣溫忽高忽低,更讓他血壓像搭雲霄飛車一樣劇烈起伏,更出現頭痛、脖子痛脹狀,甚至某天在家自行量血壓時,血壓一度飆高至170mHg左右,嚇得他以為自己要中風。面對上述病患問題,葉仲軒指出,曾先生長期有高血壓問題,過去配合用藥控制,近年即便按時服用高血壓藥物,遇到血壓攀升情況時,還須另外服用多達4至5種的短期強效藥物,但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因此建議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醫師在曾先生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前,先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並做腎動脈電腦斷層,確認腎上腺沒有長腫瘤,以及沒有腎動脈狹窄等情況下,發現他的血壓曾飆升至190mHg,情況十分危險,所幸經過治療後,其血壓已降至130mHg,未來僅需服用高血壓藥物穩定控制,不會有忽高忽低狀況。葉仲軒說明,曾男的高血壓屬腎動脈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因此相當適合高血壓導管治療,若是屬於此類型的年輕高血壓早期患者,透過導管治療,將有可能平穩血壓,完全不用再服藥。高血壓導管治療也稱為「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系統」(The Renal Denervation system, RDN),透過微創導管手術,調控交感神經活性,達到控制血壓目的,類似心導管手術,主要從病人的鼠蹊部動脈打針置入導管後,將導管放到腎動脈,在兩邊腎動脈給予低電量射頻,以降低兩側腎交感神經活性,手術時間約1.5小時,傷口小,術後隔天即可出院。葉仲軒提醒,近期日夜溫差大,有高血壓史的民眾應多注意保暖,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另外,也建議高血壓患者可諮詢專業醫師,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或至少1天居家測量2次血壓,精準掌握個人整體血壓值及波動情況,因日常生活中血壓會有不同起伏波動,若1天只量1次恐不夠。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氣喘生活照護/冷凍殺蟎再清洗 氣喘兒也能抱絨毛娃娃
家有氣喘兒童,需要加倍照顧,但不准孩子抱絨毛娃娃,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此外,氣喘兒可以吃冰品嗎?與同學玩耍奔跑有沒有關係?該不該接受類固醇治療?都是氣喘兒家長常見的疑問,醫師指出,家長只要花點心思,從旁指導,氣喘兒也能有健康快樂的童年。氣喘兒可以抱絨毛娃娃嗎?如何有效去除娃娃上的塵蟎?塵蟎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塵蟎濃度愈高,誘發氣喘機率愈高,小朋友喜愛的填充玩具易藏塵蟎,有些家長在娃娃外部套上一層塑膠套,有效阻絕塵蟎,但套上塑膠袋的絨毛毛失去溫暖的觸感,小朋友總哭訴不喜歡,該怎麼辦?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小朋友喜歡絨毛娃娃就是因其「毛毛」的觸感,很難接受塑膠袋包裹。他建議家長每隔一至兩周清洗娃娃一次,如果娃娃過於厚重,需用「熱」或「凍」,才能殺死塵蟎,而冷凍是最簡單的方式,清洗前先放進冷凍層過夜,塵蟎怕冷、會死掉,之後再進行清潔。至於平常建議不要抱著填充玩具睡覺,以免吸入塵蟎。類固醇副作用多,最好不要讓孩子使用?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使用類固醇後,變胖、青光眼、白內障、高血壓、肌肉萎縮等,林應然說,「類固醇其實是治療氣喘機轉的重要藥物。」只要在醫師評估下用藥,就能有效減輕氣喘症狀,避免副作用。臨床顯示,口服、注射等劑型的類固醇不能久用,林應然指出,吸入性類固醇相對安全,因為類固醇含量很少,少到沒有必要談副作用,家長不要一提到類固醇就聯想到副作用。重要的是,避免誘發喘,家長應該注意家中環境,維持乾淨整潔,避免油漆、殺蟲劑、蚊香等刺激物質。氣喘兒絕對不可以碰冰品嗎?許多氣喘兒的家長擔心孩子吃冰誘發症狀,而不讓小朋友食用冰品,難道氣喘兒只能用眼睛吃冰淇淋嗎?林應然說「不盡然」,歐美地區普遍認為吃冰不會誘發氣喘;但亞洲人吃冰,較易咳嗽、誘發氣喘。若氣喘急性發作時,當然不能吃冰,但沒什麼狀況時,偶爾吃冰是沒關係,但不要吃太快、吃太多,一下子吞下大量冰品,冷卻食道,而食道跟氣管前端連接,恐連帶使氣管冷卻、收縮,類似氣喘發作。林應然建議,氣喘兒可以少量食用,先在口腔含一下,不要急著吞下去,如此一來,便可大幅降低氣喘發作風險。擔心誘發氣喘,氣喘兒最好不要運動?部分家長擔心運動誘發氣喘甚至嚴重併發症,而不讓小朋友上體育課。林應然說,「要讓小孩子過正常生活,運動是小孩生長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能以為運動會誘發氣喘,就叫孩子不要運動。建議運動前先吸一些藥物,若做較劇烈運動,應採間歇性運動,「氣喘兒其實也可以過正常生活」。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邱國欽指出,病情控制良好的氣喘兒可多多運動,例如,游泳、瑜伽等,但運動前一定要暖身,減少刺激。至於運動時間及強度,以不超過各年齡層運動心跳為原則。計算方式為(220-年齡)×0.7。氣喘急性發作及溫差大或空汙嚴重時,均應避免運動,避免誘發氣喘。
-
2021-02-2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治療氣喘/春夏調理氣喘 減少秋冬急性發作
氣喘可能因為環境誘發,除尋求西醫治療,中醫也有很多方法。中醫師指出,秋冬好發氣喘,應於春夏季及早宣肺、健脾及補腎,預防秋冬氣喘發作。全年都可以從事游泳、爬山、慢跑、氣功、打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訓練肺氣,提升身體免疫力。內外三原因,環境不佳、作息不當都會引發氣喘。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中醫診斷氣喘原因主要從三個角度切入,分別為「內因」、「外因」以及「不內外因」。人有五臟六腑,肝、心、脾、肺、腎五臟中,脾、肺、腎是影響氣喘的主要臟器,處理體內「水」的調控。通常幼兒器官發展尚未完全、臟器嬌弱,體質弱者可能引發氣喘,是為誘發氣喘的「內因」。「外因」指外界環境的變化,瞿瑞瑩說,通常在季節轉換時,如春秋兩季日夜溫差大,或是進出冷氣房寒熱溫差,以及濕度變化,或是流行的細菌或病毒等,都有可能誘發氣喘。「不內外因」主要是生活作息不當,飲食不規律、長期營養不良、暴飲暴食等,都可能導致肺脾氣虛,成人如生活勞累、壓力大,都是容易誘發氣喘的常見因素。急性期找西醫效果快,緩解期找中醫,分體質調理。以中醫角度,會將氣喘分為急性期、緩解期。急性期是指患者氣喘正在發作的階段,相對較危急,瞿瑞瑩表示,「主要是要盡速讓患者症狀緩解下來,保命要緊。」此時,西醫可以使用吸入性類固醇,舒緩痙攣的平滑肌,效果好又快;若在中醫門診,則立即請患者服藥、針灸以宣肺納氣。她說,「急性期不要拘泥看中醫或西醫,先舒緩氣喘症狀要緊。」急性期治療方式不同,中醫會根據寒性、熱性體質做調整。瞿瑞瑩表示,寒性體質多怕冷,痰是清稀的白色,急性期救治要「溫肺散寒」,可飲用麻黃湯、小青龍湯,或是透過針灸風池穴、風門穴、肺俞穴等三個穴位,臨床上會覺得可以大口大口吸氣,是以「溫肺平喘」。瞿瑞瑩說,熱性體質患者體溫較高、呼吸聲較大聲,臉會漲紅,易喘、咳、胸悶、口乾舌燥,或是痰呈現黃黏狀,急性期應「清肺化痰」,可喝定喘湯、針灸風池穴、封門穴、尺澤穴、合谷穴等,以達「瀉熱平喘」作用。著重日常生活調理,照護得宜,減少急性發作。氣喘急性發作,使用西醫類固醇快速且效果佳,那中醫治療氣喘的優勢在哪?瞿瑞瑩說,中醫可依據不同寒熱體質做調整,特別在「緩解期」,著重日常生活調理。緩解期照護得宜,可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即便天氣變化,氣喘患者也能與常人無異,是中醫的特點。氣喘患者常見肺氣虛與脾氣虛。瞿瑞瑩說,「肺氣虛」者通常怕冷,講話聲音小且容易沒氣、呼吸短促,反覆感冒難根治,這時要「補益肺氣」,強化呼吸道的功能,可搭配桂枝湯、玉屏風散,建構預防感冒的衛氣,就較不會反覆感冒、誘發氣喘。一般人可能因為勞累、壓力大、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等,導致代謝失常,廢物留在身體裡,宿便多、肚子脹、變胖。瞿瑞瑩說,像這樣「脾氣虛」者腸胃功能較差,通常咳嗽有痰、身體濕氣重、消化不良、食欲不好,會有排便軟又易黏馬桶的便溏(大便稀軟)現象,這時要「健脾化痰」,可服用四君子湯、平胃散,幫助身體「排濕」,進而恢復腸胃正常運作。中醫氣喘保養建議氣喘患者如何「強健體魄」?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說,秋冬氣喘較易發作,鑑於「冬病夏治」的預防醫學概念,建議提早調整體質,在春、夏季時健脾、補腎,秋天宣肺,預防秋冬氣喘發作。1. 氣喘運動333,四季皆可做。一般民眾常認為運動恐誘發氣喘,不敢運動,但柯富揚強調,多運動其實可以補「中氣」,提升免疫功能,還可以補「衛氣」,就如同身體外面有一層防護罩,協助預防感冒。柯富揚建議,一年四季可以游泳、爬山、慢跑、氣功、打太極拳、八段錦等,小朋友也可以一起參與,藉此訓練肺氣,但要掌握「氣喘運動333」原則,每個禮拜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心跳數需達到130以上。2. 寒喘體質怕風,注意頭頸保暖。瞿瑞瑩則提醒,「寒喘體質」患者可能「有風就喘起來」,季節變化時更應注意保暖,口罩、圍巾、帽子都是必要的,尤需避免脖子受涼。遇空氣品質差、毛料過敏或塵蟎,都會加重氣喘發作機率。3. 熱喘體質忌熬夜、刺激性食物。「熱喘體質」要避免加重身體熱性,除不要熬夜、喝酒,也不要吃烤炸、油膩、過辣的食物。
-
2021-02-20 新聞.元氣新聞
有空汙!中南部恐大範圍橘警甚至紅害,減少戶外劇烈運動
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歐宗學表示,今天各地高溫20-22度,局部市區、內陸更可能達到24-26度,有著相當大的日夜溫差,這樣的天氣型態仍要持續一段時間,早出晚歸要注意。而下波天氣變化預期在下周二,他說,有新一波的東北季風南下影響,不過冷空氣偏弱、水氣亦少,預估僅在桃園以北、東半部等迎風面地區帶來局部較多雲量及小雨,而且持續時間短暫,下周三就減弱了,下周四就逐漸回歸與近日相似的天氣型態,其他地區則持續著晴到多雲、溫差大的穩定天氣。他說,但在下周東北季風南下影響之前,台灣周邊的風速偏弱,整個西半部地區的擴散條件都相當差,可能有廣泛的空氣品質不良,尤其中南部地區可能有大範圍的橘警甚至紅害,周末至下周一這段期間盡量減少戶外劇烈運動,若要出門記得戴口罩。歐宗學表示,今年第一號颱風杜鵑,由於缺乏明顯的導引氣流,目前位置仍在菲律賓東方近海,在周末到下周初期這段時間將緩慢西移通過菲律賓中南部諸島後進入南海,這段過程中受限於環境不佳,預估將逐漸減弱消散,不會侵襲台灣。他說,颱風殘餘水氣依目前預報也較偏離台灣,影響有限,可能僅在下周一、周二稍影響東南部至恆春半島天氣,若有規畫前往這些地區,留意未來幾天的天氣預報資訊。
-
2021-02-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愈晚愈冷低溫下探10度 中醫師推薦「驅散風寒」妙方
強烈大陸冷氣團持續發威,中央氣象局說,愈晚愈冷,最冷時間點在今晚到明天清晨。16縣市氣溫有下探10度以下的機會。民眾保暖不足易著涼,吹到風常感頭痛、不適,醫師建議,脖子後方有風池穴、大椎穴,可拿吹風機吹頸部、脖子,有驅散風寒之用。為預防天氣冷、身體不適感冒,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膀胱經」分布在人體頭部至背部,是防範風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建議冷氣團到來時,身著圍巾、口罩、帽子等。然若民眾保暖不夠,頭部被風吹到,感覺頭痛、「涼到了」,能如何補救?瞿瑞瑩表示,脖子後方有風池穴、大椎穴,可拿吹風機吹頸部、脖子,有驅散風寒之用。除了穿戴衣物保暖外,由內滋補身體也很重要,瞿瑞瑩說,短暫寒流來襲,民眾可煮薑湯保養身體。她指出,生薑具有薑辣素,有驅散濕氣之用;若為體質虛寒者,可煮老薑、乾薑,溫暖腸胃,正是所謂「溫中」。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這波冷氣團將持續影響至明日清晨,在此期間北部及東北部感受偏冷並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早晚也冷,西半部日夜溫差大。據本報報導,今晚至明上午低溫區域分別為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宜蘭縣、花蓮縣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
-
2021-02-1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春暖花開誘發4大過敏疾病 「5要3不要」抗過敏
● 4大過敏疾病:異位性皮膚炎、鼻過敏、氣喘、眼結膜炎● 溫差大,過敏體質的人易誘發過敏● 常見過敏原,9成以上是塵蟎春暖花開,氣候變化大,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免疫系統失衡而誘發過敏,該如何超前部署才能避免過敏疾病發作?2大過敏原:塵蟎與黴菌在台灣引發過敏疾病的過敏原,包括塵蟎、黴菌、蟑螂等。其中9成以上是塵蟎,多活在居家室內的沙發、床墊、地毯等陰暗的角落裡;黴菌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家中的植物、久未清理的空氣清淨機、地毯、舊玩偶、枕頭等,都是易孳生黴菌的地方。常見4大過敏疾病,分別是異位性皮膚炎、鼻過敏、氣喘、眼結膜炎等。過敏症狀如果在皮膚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及蕁麻疹;若在鼻子會引發過敏性鼻炎;若在下呼吸道肺部,會誘發氣喘;如果在眼部會引發過敏性結膜炎。這些過敏症狀有時候會合併出現,也有人一發作全身都出現症狀。抗過敏,掌握「5要3不要」要抗過敏、預防過敏疾病發生,就必須增強免疫力,建議謹守「5要3不要」原則。1. 要多運動要挑對時間、地點運動,清晨空氣乾淨運動較佳,有公園、河濱步道空氣品質最好,可從事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登山及游泳等運動。規律運動可以強化免疫功能,減少過敏發作。2. 要吃鮮物要多吃新鮮食物,包括牛乳、蛋、大豆、肉及穀類等食物;更要忌菸、酒、烤、炸、辣、冰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加工品。3. 要戴口罩空氣品質不良時,要佩戴醫療用口罩,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鼻腔,可以改善過敏現象,也可減少溫差太大帶來的肺燥,造成咳嗽、鼻塞等呼吸系統不適。4. 要善用空氣清淨器,臥室保持乾淨、濕度適中臥室是每個人待最久的地方,「保持臥室乾淨整潔」是清除塵蟎首要工作,建議容易過敏的人每周清洗更換床單、被套一次,天氣好時曬一下太陽,可以殺菌。更要善用空氣清淨器,臥室濕度最好維持在50至60%。5. 要補充足夠溫開水每天要喝足夠的溫開水,維持代謝功能,成人建議一天飲水量是體重乘上30cc。6. 不要久待空氣品質差的場所室內泳池、燒烤店、停車場、酒吧等,以及影印間、老舊3C設備儲藏等處所空氣汙染物多,容易引發過敏,最好避免停留太久。7. 不要熬夜維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也非常重要,尤其熬夜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有過敏問題的人,一定要避免,可降低鼻過敏發作頻率。8. 不要吃過敏食物近年來頻傳的食品添加物也是致敏的元凶之一。飲食中充斥太多的化學物質,讓原本就有過敏體質的孩子誘發了過敏症狀,只有積極消除這些外在因素,才能讓過敏症狀有所減緩。
-
2021-02-13 科別.腦部.神經
波多野結衣顏面神經麻痺停工 醫:及早治療兩周可好
在台灣有高人氣的日本知名AV女優波多野結衣日前在個人Twitter上表示自己生病了,後續活動、工作也已經全部取消。原來她罹患的是會導致嘴歪眼斜的「顏面神經麻痺」。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顏面神經麻痺與免疫、病毒感染有關,如果能及早治療,恢復較快,約兩周可以恢復;否則等到神經受損,復原期可能拖至二至三個月。波多野結衣在9日時就已經發文表示,舌頭有麻痹的感覺,臉部也有些許不適,診斷疑似「顏面神經麻痺」,目前正在接受類固醇治療導致免疫力變低,暫時無法出門,也因此之後所有宣傳、活動工作等皆全面停擺。趙昭明表示,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因為免疫力降低、壓力大、太疲勞而使神經遭到並度感染,影響肌肉運作,造成眼睛下垂、嘴巴歪斜,甚至有些人會出現不自主流口水的症狀,像「小中風」一樣。他指出,熬夜、溫差大都容易誘發顏面神經麻痺,因此秋冬溫度低,加上此時節有些人感染感冒,遲遲未治癒,也容易發生病毒攻擊神經的狀況,因此秋冬求診的病人明顯較多。趙昭明表示,顏面神經麻痺越早發現治療越好,治療黃金期為出現症狀後三到五天,給予類固醇可促進神經恢復,約兩周可以恢復;如果拖延太久,神經受到損傷,修復較慢,可能拖至二至三個月,甚至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因此他提醒,平時不要熬夜、讓自己太累,如果感冒持續未癒也要注意,小心病毒入侵,造成顏面神經麻痺。
-
2021-02-02 科別.心臟血管
冬天洗澡由腳往頭洗可以防中風?一動作才是重點
天氣多變化!告別前幾日暖洋洋的好天氣,天氣將再度變冷,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四(1月28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氣溫下降;週五(1月29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台灣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洗澡順序 和腦血管疾病有直接關係網路上流傳冬天洗澡順序必須由腳往頭洗,以防中風,但目前並沒有實證顯示洗澡順序和腦血管疾病有直接關係,反而是,短時間過於激烈的周遭溫度變化,與腦血管風險較為相關。因此,國民健康署表示,從寒冷的戶外走進溫暖的室內,應先讓身體逐漸回暖,再洗熱水澡,避免溫差過大,導致血管擴張,因其對於血管彈性不佳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很可能引起低血壓。洗澡後要注意 冷熱溫差大易致心血管疾病發作不過,洗完澡後,也要特別注意保暖,不可馬上進入太過寒冷的地方,以免造成血管急速收縮,易促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而如有使用電暖器等相關設備時,要注意通風及用電安全。出現中風徵兆快就醫 避免憾事發生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面對寒冷的冬天,應留意在氣溫驟降之情境,例如早晨起床離開被窩、由溫暖的室內走至寒冷的室外、日夜溫差大的地區等,並適時添加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確實做好保暖措施。此外,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延伸閱讀: ·年過40散發濃濃老人味? 洗澡時這2個地方別忘記用力搓 ·天冷早晨、夜晚皮膚特別癢? 「5種洗澡習慣」做了恐陷惡性循環
-
2021-01-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年菜要注意!長年菜含維生素K 過量影響抗凝血劑效果
綠色蔬菜多含維生素K 攝取過量影響抗凝血劑藥效 時近年節,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菜。心血管風險族群除了規律用藥,也要注意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避免過年期間病情控制不佳。藥師提醒,除夕圍爐中常見的「長年菜」(芥菜)因象徵延年益壽,是國人最常吃的年菜一。但若長期有心血管疾病,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者,除了要注意大魚大肉,吃蔬菜時也要小心勿過量。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邱婉君表示,過去曾有病人因心房顫動,醫師開立抗凝血劑香豆素長期使用,在規律服藥與定期回診抽血的狀況下,病況與藥物血中濃度一直保持穩定。但某次過年後回診,卻發現抽血數值異常,才知道原來是過年期間,阿嬤捨不得滿桌剩菜被丟掉,為了惜食自己陸陸續續吃完,其中一道湯品含有大量綠色蔬菜,包括當季盛產的長年菜(芥菜)、萵苣等,推估可能因此導致抽血結果異常,經過飲食習慣調整後,藥物血中濃度才趨於穩定。 許多心房顫動或曾有肺栓塞、深層靜脈栓塞者,都會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該藥物為一種維生素K抑制劑,能藉由抑制體內維生素K的作用,進而達到延長血液凝固時間的效果,達到預防血栓產生的作用。 當歸丹蔘加強抗凝血作用 異常出血症狀要留心 年菜中常見的深綠色蔬菜,例如長年菜(芥菜)、白花椰菜、綠花椰菜、青江菜、芥藍菜、菠菜、萵苣、綠蘆筍等,因富含豐富維生素K,這些年菜吃多了可能會抵銷抗凝血劑的效果,導致藥效降低,反而造成中風風險增加。此外,火鍋中常見的當歸、丹參等含有活血功效的中藥材,則是可能會加強藥物抗凝血作用,導致出血風險增加。 邱婉君表示,國人年節普遍大魚大肉,雖然有些年菜可能與藥物會有交互作用而影響藥效,不用刻意避開完全不吃,只要拿捏份量,避免因過年聚會而攝取太多即可。但是,若出現疑似中風症狀,例如臉歪嘴斜、意識不清、單側手腳麻木等,或有出血症狀,如不明原因瘀血、尿中有血、牙齦出血,建議盡快回診就醫檢查。提醒年前領取慢性病藥品處方箋時,也可向藥師詳細詢問藥品注意事項,並遵循醫囑定期回診抽血,才能健康平安過好年。 《延伸閱讀》 .泡溫泉小心低血壓暈倒!慢性病人溫差大恐中風,看懂泡湯6大地雷 .天冷低溫是心血管疾病旺季!泡溫泉勿過久、少吃高油脂食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冠心病高風險族群冬季要當心!做好護心4招防猝死
52歲的劉先生,抽了十幾年的菸,平時有服用抗心絞痛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治療藥品。強烈冷氣團襲台時,仍維持清晨外出運動習慣,連續幾天都感到胸口悶痛,有壓迫感,但擔憂新冠疫情而不敢就醫,直到出現盜汗及呼吸急促等症狀,才在家人陪同下就醫治療。像劉先生原先就有心絞痛,加上三高和吸菸習慣,在冷天更易受影響,心血管疾病復發的風險相對較高,嚴重者可能會誘發心肌梗塞的發生,因而致命。寒冬冷風陣陣襲來,陰雨綿綿,驟降的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針對有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及三高等疾病或上述疾病相關家族病史、吸菸和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整理四大護心關鍵招式,避開心臟病發病風險,讓您一次掌握正確的護「心」之道,健康安「心」過新年!一、留意病況變化及早治療胸痛、胸悶是冠心病常見的症狀。有三高、冠心病等病史、吸菸和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常將出現頭暈或心悸症狀,視為稀鬆平常,認為這些症狀偶爾發生,吃個藥、休息一下就會好。但危機往往就在此時發生!冠狀動脈主要供給心臟血液及養份,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失去原有的彈性,管壁變厚及變硬,內腔逐漸變窄或堵塞,造成血液不易流通,會讓心肌細胞因為缺血而壞死。病況因人不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症狀:◎有些人感到壓迫感或胸痛◎有時會伴隨著肩頸、手臂、下巴或背部疼痛◎有些人則會有呼吸急促、嘔吐噁心、頭昏眼花、冒冷汗或暈眩等症狀提醒有三高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持續發生超過10分鐘,且無法透過藥物或休息得到緩解,應立即請人協助就醫治療,千萬別置之不理,輕忽這些警訊,以免發生休克危及生命。二、正確用藥降低風險罹患心絞痛的病人可以透過藥品治療,降低血壓或放鬆冠狀動脈,控制病情。常用的治療藥品包含硝酸鹽類(nitrates)、乙型阻斷劑(β- blockers)與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等。這些藥品都需由醫師處方,病人應遵循醫囑規律服用,不可擅自暫停或增加用藥劑量。醫師也會處方開立急救的藥品如硝化甘油舌下錠(sublingual nitroglycerin),作為急性心絞痛發作時緊急使用,平時應隨身攜帶,並依醫囑使用。服用此藥可能會發生血壓下降、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或服用未經醫師診斷開立的硝化甘油舌下錠,甚至當作常備藥服用,它是救急用藥品,非救心萬靈丹,誤用、濫用硝化甘油舌下錠,不但未能對症下藥,反而傷身又害己。三、定期檢查追蹤控制三高冠心病除了藥品治療外,控制風險因子也是不可或缺。提醒有三高疾病且正在服藥的民眾,要規律回診追蹤,按時服藥,控制三高,並定期進行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檢查,遠離疾病威脅。此外,有服用乙型阻斷劑(如atenolol, metoprolol)和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如verapamil及diltiazem),控制高血壓和心絞痛的民眾,要留意服藥後可能會發生低血壓、心跳變慢等不良反應,宜每日量測紀錄血壓及脈搏,回診時提供醫師做為診治及藥品調整的參考,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四、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強健的心臟來自於健康的生活型態,適時調整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都有助於改善與預防疾病惡化。飲食上要少油少鹽,多蔬果與高纖食物,儘量減少食用含糖類食品,戒菸戒酒、控制體重,都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平日亦宜維持規律運動,避免在天冷時或飯後劇烈運動,若外出運動,特別注意室內外的環境溫度變化及保暖,避免溫差大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復發。此外,保持心理健康也是護心的方式,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勿過度緊張、生氣,做好情緒及壓力管理,充分休息與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冠心病的高風險族群,除了依醫囑服用藥品,定期回診追蹤外,也要注意氣候變化,留意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徵兆,不隨意服用藥品或保健食品。遠離菸酒、養成規律生活習慣,對自己的健康多一份留意與愛護,是最關鍵的護心之道。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1-01-21 科別.心臟血管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一波波寒流襲台,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幅增加。台中市67歲劉姓男子從事營建,戒菸十多年,有運動習慣,飲食養生不知何故去年三月罹急性胰臟炎,才發現有糖尿病,去年底在寒流過後回暖時,突然半夜胸悶、冒冷汗驚醒,家人警覺上網查,懷疑中風,立馬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救,發現心跳、血壓變慢,狀況危急,診斷為急性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經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患者在接受兩次心導管手術後恢復良好,一周內康復出院。中國醫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陳科維說,天氣冷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但兩次低溫間的回暖期,往往讓人降低戒心,其實「溫差變化」才是造成心血管發病的主因。劉姓患者發病時間是在耶誕節與跨年的兩波寒流之間,經驗上在這樣的溫度變化期反而更容易引發心血管事件。陳科維指出,心臟疾病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尤以急性心肌梗塞最為危險。寒流一波波來襲,有三高等心血管疾病、年長者,應注意冷熱變化大,尤其在清晨起床如廁、活動時,需特別注意保暖,睡前在床旁,準備好外套或是使用便盆椅,減少冷空氣的暴露。 如果有發生前胸難以定位的疼痛或不適,合併有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現象,必須立即就醫。他提醒,一般民眾做好頭頸部保暖,外出時戴帽、圍圍巾,口罩除了防疫外,也有一定的保暖效果。應避免在清晨、夜晚溫差大時外出活動,外出運動前應做簡單暖身操,運動流汗後必須穿上保暖外套,避免在吃飽飯後,吸菸或喝酒後,暴露在冷空氣內等。
-
2021-01-11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單手廚房:下廚當復健 中風病友也能做菜
健康版X元氣網近日氣溫急凍,溫差大,不少心血管脆弱的高危險族群「挫咧等」,擔心中風機率大增。「慢病好日子」直播與單手廚房聯手,邀請兩位風友分享「如何單手下廚做復健」,他們單手切菜、調理食材有條不紊,靈活度不輸一般人。當晚直播超過2萬人次觀看,很適合風友學起來,製作驚喜料理與家人共享。單手廚房由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團隊王茲閔、莊雅羽、潘沛晴等組成。單手廚房3年前創立,源起於病友小湘,20多歲的她中風,導致右側半癱,傷及語言功能,但她青春年華正好,必須學習獨立生活,治療師選定她感興趣的「下廚」作為復健誘因,從一字一句讀食譜,到出門買菜,最後能單手下廚。分享做料理 人人都是廚神單手廚房團隊原本只是將病友的下廚過程放上網路分享,沒想到吸引其他病友鼓起勇氣,嘗試單手做出料理。時至今日,單手廚房常收到各路好手病友傳來的料理照片與故事,單手廚房說,「沒想到我們改變了這麼多病友的人生」,單手下廚其實沒有風友們想像的可怕,只要學一些小技巧,人人都是廚神。風友高阿姨在開車時中風,一度情況危急,但她即便中風,平時仍需照顧失智的婆婆、做家務、煮飯,因此格外需要單手復健。她回想,有次婆婆在外面迷路,經協尋找到,但當下沒有其他家人可以把婆婆帶回家,她心想:「我用右手慢慢開便是」,就這麼用單手開車,安全返家完成任務。復健按部就班 累積能量單手廚房職能治療團隊特別提醒,若有任何中風徵兆發生,要立刻打119,由專業人員協助送往可處置急性腦中風的緊急醫療院所,中風後的復健一定按部就班,專業醫療復健的能量累積,會在某個時刻發揮最大的功效。經過復健,小湘已能開電動代步車外出採買,高阿姨也時常跟朋友到處玩、喝咖啡。職能治療團隊表示,透過復健計畫,病友重拾獨立生活的能力,洋溢自信光采,鼓勵風友別自卑,單手不只能出好菜,人生依舊精采。單手廚房小技巧圓柱狀食材(以白蘿蔔為例)削皮小撇步●食材下墊毛巾或止滑墊,減少滑動●用患側手稍微幫忙壓住,食材就不會滾走切片小撇步●大平面向下,順利切片不滑動不規則塊狀食材(以南瓜為例)切片小撇步●不急著先把籽挖掉,切塊後再去籽會更好處理,單手切菜的順序跟雙手切菜不一定要一模一樣圓型食材(以牛番茄為例)●尋找一個相對穩定的角度擺好●以刀尖或刀跟輕輕滑動,刀子穩住往下切即可利用廚房輔具 下廚更順手●瀝水籃:根據蔬果尺寸挑選瀝水籃,提起輕鬆倒水,例如鹽酥雞小籃子可以快速把食材倒進鍋中,乾淨又快速●蘑菇開罐器:增加摩擦力,瓶瓶罐罐好開又省力●輔助筷:適合手指不靈活的長者、用非慣用手吃飯的朋友,可依照直覺使用【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急凍 醫師籲保暖防中風
連續幾波寒流,全台急凍,多縣市都發生民眾猝死意外,從長者到30、40歲中壯輩都有。心臟科醫師提醒,氣溫驟降,對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病人都非常危險,一定要做好保暖、減少出入室內外溫差大的場所,以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花蓮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說,天氣冷、氣溫下降,血管跟著收縮,這時候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變更高,建議早晚都要量血壓,一旦發現血壓高就要趕快回診,並請醫師調整用藥,否則血壓一旦飆高,發生心肌梗塞、中風、主動脈剝離的風險也跟著提升。此外,天氣這麼冷,民眾喜愛吃補,但是飲食太重鹹,血壓也會變高,切記吃燉補食品時,不要太油太鹹,且這對血脂肪控制也有不良影響,口味適量就好。黃振銘說,寒流來襲,全台氣溫持續下探,入夜後氣溫會更低,民眾一定要做好保暖,可以採洋蔥式穿法,並隨身帶圍巾、外套、手套等配備,盡量保持溫暖。除了低溫,劇烈的溫差變化也是一個危險因子,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對於血管狹窄的人,熱脹冷縮還可能讓血管突然堵住,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因此他建議,若必須進出室內外,或是乘車出門要下車的時候,可以藉由衣物來調節,在室內、車內不穿外套,要到低溫的場所再穿上,車內外溫度也不要超過5度,縮小溫差。不少民眾有晨起運動習慣,黃振銘也建議,在寒流來襲時,最好不要在戶外運動,不只年紀大的長者,就算是年輕人也要避免,才能確保安全。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寒流近兩天造成全台上百人猝死,昨氣溫雖稍回升,各縣市消防局仍接獲多起猝死案通報。消防人員觀察,回溫是「急救的隱憂」;醫師表示,天冷大家會注意保暖,回溫可能讓民眾輕忽,尤其溫差大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有心血管疾病者較危險,呼籲民眾注意日夜溫差,一早起床做好保暖,勿驟然下床。新北消防局昨接獲八件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救案,一人六十歲、一人七十歲,六人八十歲以上,有三人經搶救恢復生命跡象。北市消防局有五位民眾急救,三人到院前無呼吸心跳,兩人搶救成功。桃園單日有四男一女通報救護,年齡從六十五至八十八歲不等,其中八十一歲游姓、八十八歲黃姓老翁,都是清晨起床上廁所時失去意識,被發現已無呼吸心跳。新竹縣一名卅五歲男子前天深夜倒臥竹東火車站身障廁所,已無生命跡象,死因待釐清;昨有九十四歲阿公在家過世。中部地區昨天出太陽,彰化救護七人無呼吸心跳,都是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嘉義市消防局救護四名六十到八十歲長者無呼吸心跳,多半睡覺時突然無鼻息,送醫不治。雲林縣有五人死亡,分別是五十二歲到九十一歲老翁,其中四人未送醫。「急遽降溫和升溫都很危險」,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科醫師李聖楷說,溫差大,老年人自律神經系統調適度差,血管擴張及收縮程度失調,血循不順,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上升,所以冬天並不建議長者等心血管疾病族群泡溫泉,造成溫差過大。李說,氣溫下降除了會增加病毒活性,造成呼吸道疾病,也會讓血管收縮,增加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嘉義縣市雖在南部,但是地處空曠,日夜溫差大,風險更高。如果有胸口不適,臉部表情不對稱,出現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要馬上就醫,平時應控制三高,規律量血壓血糖,保養做得好,平安過冬沒煩惱。氣象局預告今起又有一波冷空氣,最冷時段落在明後天,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提醒,老人、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族群,起床應先暖身或加穿外套,再出被窩,戴帽子、圍圍巾也很重要,多層次穿搭較有保暖效果。
-
2021-01-1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源於中國廣西的羅漢果,味甘性涼,傳統用來治療嚨痛、聲音沙啞及咳嗽,最近天冷,不少人因感冒而聲音沙啞,習慣將羅漢果泡熱水,改善咳嗽等不適症狀,不過,長庚醫院中醫部部長楊賢鴻指出,羅漢果並非中藥,咳嗽、聲音沙啞者應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羅漢果非中藥 治標不治本楊賢鴻表示,雖然華人使用羅漢果的經驗久遠,但羅漢果只是民間草藥,不算是中藥,如同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用藥,頂多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治標。近期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門診裡咳嗽、聲音沙啞的患者明顯增加,而感冒、過敏及胃食道逆流為引發咳嗽的3大原因,若要確實止咳,必須用對藥。以胃食道逆流來說,這是腸胃功能異常所致,而非感冒,如果只是服用止咳化痰的藥物、民間草藥,則不見效果,還可能加重病情,咳得更厲害。找出咳嗽病灶 對症下藥才有用楊賢鴻建議,咳嗽、聲音沙啞者應該先尋求醫師診治,找出咳嗽的原因,如果是單純感冒所致,可用傳統中醫複方「清咽厲膈湯」,來降低咽喉、呼吸道等不適症狀。至於羅漢果,楊賢鴻表示,有些人飲用羅漢果水,確實可以紓緩咳嗽、喉緊等效果,但在中醫門診是不會使用這類的草藥偏方,建議民眾至中藥行購買時,應先詢問中藥師傅,了解使用方法。如果服用羅漢果水、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草藥偏方後,咳嗽症狀不見改善,務必回到正規醫療體系,尋求醫師診治,確定病因之後,再決定使用哪些藥物。(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蒸梨子止咳潤肺卻咳更兇? 1情況不適用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
2021-01-10 科別.心臟血管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寒流造成全台上百人猝死,今天氣溫逐漸回溫,但嘉義市消防局今天從上午8點40分開始,到10點44分,短短2小時內,出勤救護4人無呼吸心跳送醫,年約60到80歲間,多半在家中睡覺突然無鼻息,送醫急救後都身亡。雲林縣消防局統計至下午2點止有5人死亡,斗六市1名67歲婦人,及斗南鎮、崙背鄉、四湖鄉等4名男子未送醫就死亡;另外水林鄉89歲林姓老翁今天上午突感不適,救護車獲報後急救後仍不治。「急遽降溫和升溫都很危險」,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科醫師李聖楷表示,溫差大,老年人自律神經系統調適度差,血管擴張及收縮程度失調,使血循不順,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上升,所以冬天也不建議老人心血管疾病族群泡溫泉,溫差過大。李聖楷說,氣溫下降除了會增加病毒活性,造成呼吸道相關疾病,更會讓血管收縮,增加中風及心肌梗塞的風險;尤其嘉義縣市地處空曠,日夜溫差大,風險更高。中風及心肌梗塞發生機轉類似,主要皆是由於血管阻塞造成;兩者亦具有相同的危險因子:包括男性,年紀大,肥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臟衰竭等,吸菸,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李聖楷提醒,如有胸口不適,臉部表情不對稱,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就要馬上就醫;平時應遵醫囑服用藥物,控制三高(糖尿病 & 高血壓 &高血脂),並且規則量測血壓血糖,平時保養做得好,平安過冬沒煩惱。消防局也觀察,嘉義市連續多日未出現猝死,但其實本來回溫就仍有隱憂,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天冷會特別留意,注意好保暖,但回溫可能讓民眾輕忽,尤其也會造成血管較劇烈舒張、收縮等,若有心血管疾病者,就可能特別危險。
-
2021-01-09 新聞.健康知識+
乾冷、濕冷為何山上和山下差很多? 鄭明典一張圖解惑
乾冷、濕冷為何山上和山下感受差很多,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有降水時,上方釋放凝結熱增溫,下方部分降水再蒸發吸熱,結果上方溫度升高、下方溫度降低,上下溫差變小;反之,沒有降水過程,上下溫差大。他說,所以,濕冷的時候,山上和山下溫差小,乾冷的時候,山上和山下溫差大。這幾天看大屯山測站和周邊平地氣溫的對比就有這種現象。很乾冷時,近地表會有輻射冷卻,那又是另一個影響地面氣溫的因子。氣象局說,今天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西半部山區亦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
-
2021-01-09 新聞.元氣新聞
全台還要冷5天!中部以北明冰封6度 下周又兩波冷空氣
新年首波寒流持續發威,今天共十個測站打破今年入冬以來最低溫。中央氣象局說,明天清晨仍是最冷時間,中部以北低溫下探6度。下周日僅微幅回溫,下周一又迎新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甚至寒流,全台將一路冷五天。氣象局說,本島平地測站共有10個破入冬新低溫紀錄,包含蘇澳、淡水、板橋、台北、桃園新屋、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比前一波寒流溫都還要低,台北只有7.3度。明天清晨前都是這波寒流最冷時候,各地還有望破今年入冬新低溫。氣象局說,明天清晨中部以北6到8度,其他地區南台灣、花東10度左右,明天水氣減少轉為乾冷,只有東半部、大台北東側近山區有降雨,西半部轉為多雲到晴,桃竹苗也有陽光露臉機會。氣象局說,明天白天高溫北台灣10到11度,還是很冷,中南部15到17度,真正寒流減弱是下周日,北部白天高溫有機會15度,中南部有機會18到20度,但早晚還是要留意10度低溫。氣象局說,下周日白天微幅、短暫回溫,全台到下周三前都算很冷,要做好保暖。下周一到下周三輕晨是下波寒流或是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期間,下周一剛下來是濕冷環境,北部、東半部有局部降雨,下周二後轉乾冷。氣象局說,這波冷空氣最強是在下周二清晨,中部以北9到10度,其他地區南部或花東10到12度,冷但沒有這波冷,因為比較乾,下周三輕晨有輻射冷卻,注意低溫,下周四、五則日夜溫差大,不過周三溫度就會明顯回升。下周末預計還有一波冷空氣,只是強度還不確定,可能是東北季風或是冷氣團。氣象局說,下周日晚間水氣又增多,下半天到下周一降雨情形多,其他時間不明顯。下周日晚到下周一整天有機會下雪,北台灣2000公尺以上山區,中部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機會下雪。
-
2021-01-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誤會大了!羅漢果非中藥 中醫師指出3大咳嗽原因
源於中國廣西的羅漢果,味甘性涼,傳統用來治療嚨痛、聲音沙啞及咳嗽,最近天冷,不少人因感冒而聲音沙啞,習慣將羅漢果泡熱水,改善咳嗽等不適症狀,不過,長庚醫院中醫部部長楊賢鴻指出,羅漢果並非中藥,咳嗽、聲音沙啞者應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楊賢鴻表示,雖然華人使用羅漢果的經驗久遠,但羅漢果只是民間草藥,不算是中藥,如同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用藥,頂多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治標。近期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門診裡咳嗽、聲音沙啞的患者明顯增加,而感冒、過敏及胃食道逆流為引發咳嗽的3大原因,若要確實止咳,必須用對藥。以胃食道逆流來說,這是腸胃功能異常所致,而非感冒,如果只是服用止咳化痰的藥物、民間草藥,則不見效果,還可能加重病情,咳得更厲害。楊賢鴻建議,咳嗽、聲音沙啞者應該先尋求醫師診治,找出咳嗽的原因,如果是單純感冒所致,可用傳統中醫複方「清咽厲膈湯」,來降低咽喉、呼吸道等不適症狀。至於羅漢果,楊賢鴻表示,有些人飲用羅漢果水,確實可以紓緩咳嗽、喉緊等效果,但在中醫門診是不會使用這類的草藥偏方,建議民眾至中藥行購買時,應先詢問中藥師傅,了解使用方法。如果服用羅漢果水、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草藥偏方後,咳嗽症狀不見改善,務必回到正規醫療體系,尋求醫師診治,確定病因之後,再決定使用哪些藥物。★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1-0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醫病天地/寒冬易過敏 可試三九貼
連續寒流日夜溫差大,加上冬季空汙影響,許多民眾最近過敏、噴嚏連連,感到不舒服;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說,冬季容易過敏的民眾不妨試一試「三九貼」,利用溫灸貼敷穴位,補充身體陽氣,可提升抗寒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與過敏症狀。在中醫概念,依照節氣從冬至後的9天稱為「一九」,每隔9天為一個階段,第二段的9天稱為「二九」,第三段稱「三九」共27日,稱之為「三九天」。顏素美說,三九天是1年中最冷的時候,人們常感到身體能量不足、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活動力下降,也易為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好發季,施行溫灸貼敷穴位,可改善體質。灸貼是以具辛溫走竄、通經、平喘藥物,通過對特定穴位溫熱刺激,補充身體陽氣、提高身體能量,達到防治呼吸道疾病;現代醫學也發現三九貼療法可促進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的調節反應,降低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對肥大細胞有保護作用,提高身體免疫機能。顏素美也提醒,感冒或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或孕婦、小於1歲以下幼兒、嚴重藥物過敏者,有些短時間敷貼即皮膚大量起泡患者,都不適合三九貼療法。
-
2021-01-02 科別.心臟血管
腳出現「6大症狀」超不妙! 久坐、久站小心下肢阻塞釀截肢
秋冬之際,氣溫逐步下滑,早晚日夜溫差大的影響,導致人體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引發心臟及周邊血管疾病,此時若是沒有及時加以正確診斷治療,最壞的狀況有可能會導致組織壞死,面臨永久失雙足的悔恨。下肢血管疾病分動脈與靜脈兩種 影響部位不同病徵也不同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表示,過去血管阻塞性疾病被人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年齡卻有逐步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長期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提高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或產生血栓的機率。根據資料統計,台灣一年約有八千例截肢手術,其中因動脈阻塞而截肢的約近六千例,而即使做了截肢手術,在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高達18%,成功出院的一年內也有34%的死亡率。所以民眾應該要對此類的疾病更加的認識及做更有效的預防才對。下肢動脈栓塞難察覺 嚴重者恐截肢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說明,動脈阻塞是指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了血液的流通,若雙腳動脈阻塞,常見的症狀初期為下肢發冷、麻木、脫毛,更進一步則有間歇性跛行、疼痛、下肢無力等症狀,嚴重則有傷口、壞疽、截肢問題。由於在冬天氣溫較低的時容易好發,因此這些症狀則會更加明顯。針對嚴重型動脈阻塞治療方式可分為外科繞道手術以及介入導管手術兩種,為避免日後血管壁發炎或纖維化導致血管壁細胞增生,可考慮使用塗藥氣球/塗藥支架等醫療器材,用以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延緩血管再次阻塞,若是血管鈣化嚴重或斑塊太硬的患者,也可考慮搭配血栓及斑塊旋切導管治療,可有效的將下肢血管壁鈣化的部分磨碎、清除,打通狹窄動脈,讓血流變好。久坐久站族注意 靜脈血栓栓塞風險高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洪俊聲醫師解釋,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是靜脈的血流較動脈慢,而下肢靜脈血栓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常見的靜脈曲張,即是淺層的靜脈性栓塞炎,另一種為深層靜脈血栓。洪俊聲醫師表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導致血液速度過緩,而形成下肢靜脈血栓,治療方法有傳統導管溶栓術、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以及經皮機械性血栓去除術,治療目的是減少血栓總量並且改善靜脈回流、降低疾病復發率與栓塞後症候群發生率。預防下肢血管阻塞疾病 日常生活習慣要良好陳志成主任提醒民眾,冬季氣溫低,血管遇冷易收縮,容易使病況惡化,應注意保暖,此外,應培養日常生活適當運動、調整飲食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等方式預防血管產生病變。(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坐太久靜脈血栓會奪命! 多發生在單腳,5種人都屬高危險族群 天冷手指凍到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 醫師警告「3種顏色變化」小心會截肢
-
2021-01-01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全台急凍 醫師提醒溫差大威脅心血管病患安全
這幾天寒流籠罩,全台溫度驟降,氣溫低於10度以下,體感溫度甚至更低,溫差大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疾病惡化,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待在溫差大環境,運動也要調整強度,避免身體無法負荷,發生憾事。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嚴元鴻說,血管會因為溫差產生反覆舒張與收縮,血管收縮導致阻力上升,如果又產生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得不到需要的氧氣,就會產生心絞痛。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危及生命安全。心臟衰竭是另一個常見氣溫下降而惡化的疾病。冬季因排汗減少而引起的水分滯留會惡化心臟衰竭,聚積在體內的水份需要良好的運輸到腎臟才可以成功排除,但因為心衰竭而減少的水份運輸能力使得腎臟無法順利排出水份,進一步惡化了心衰竭病患下肢水腫與肺水腫。嚴元鴻說,心衰竭病患必須非常小心冬季進補,傳統進補大多是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會增加體內鈉含量,進一步導致腎臟的水份回收與體內的水滯留,惡化心衰竭症狀。如果家中長輩習慣清晨出門運動,也要注意保暖是否足夠,嚴禁頻繁出入溫差大的環境。每日量測體重對於心衰竭病患的水份控制十分重要,並注意長輩是否有下肢水腫或是端坐呼吸症狀,對急性肺水腫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功效。若有長期服用藥物務必要定時使用,若家中長者有異常的胸悶氣促症狀,也應請醫師進一步追蹤診治。
-
2020-12-30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發威頻傳猝死 專家籲跨年嚴防「溫差大」
寒流迅速南下,今天急遽降溫、風速驟增,多個縣市今天傳出猝死個案。國健署呼籲,跨年前後天氣嚴寒,外出建議穿著禦寒衣物,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輔大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哈多吉表示,中風、心肌梗塞、氣喘等跟天氣溫差大有關,至於明晚跨年活動,平時的不織布口罩不保暖,但基於防疫需求仍應配戴,可再加一層布口罩,或是使用高領毛衣照著口鼻保暖。哈多吉建議,如今寒流來襲需特別注意獨居、寡居老人,嚴防氣溫驟降導致血管收縮,當腦部血管收縮致腦部缺血後,恐引起血壓高。因此,哈多吉建議,子女應多關心,可於家中使用暖氣、變熱器等,但須注意用電安全;晚間也能穿個襪子睡覺,早上加件衣物再起床洗漱,避免溫差過大。王英偉表示,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心肌梗塞機會大增,提醒年長者、有慢性病患者留心健康狀況,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並且避免到空曠地區暴露於低溫中,口罩務必戴好。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做好保暖禦寒工作,外出建議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王英偉表示,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衛福部說,注意保暖、記得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別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
2020-12-30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來襲卻不暖身跑步 醫師:容易心肌缺氧猝死
近年來路跑活動盛行,許多人喜歡在冬天運動讓身體暖和起來,但近日早晚溫差大,12月份以來已有數起因跑步而猝死的消息,如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兒子王怡中練跑時猝逝,醫師提醒,在低溫環境運動,身體的血液供給量不足,心肌缺氧就可能導致猝死。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指出,運動可鍛鍊心臟,但在溫度低的環境中血管容易收縮,運動時需氧量增加,血液供給量不足就容易產生胸悶、氣喘等狀況,建議充足暖身後再進行運動,降低猝死機率。平時心跳在每分鐘70到80下,只要能增加心跳數的運動對心臟都能達到鍛鍊的目的,運動頻率最好能夠維持一周3次,每次30分鐘,並做足訓練準備,漸進式訓練後先參加半程馬拉松,之後再參加全馬,以免超出心臟所能負荷。院方提醒,如有心臟疾病像是心臟血管阻塞、心臟衰竭、有裝心臟支架等病史的病人,如貿然參加路跑,猝死的可能性將提高。如有感冒、睡眠不足或任何身體不適皆應避免強烈運動,有需要請立即就醫檢查。近日氣溫驟降也提醒年長者多喝溫水,降低血液濃稠度;早睡晚起,睡前可泡腳暖身,起床時也先活動全身關節再以手部支撐下床為宜。
-
2020-12-26 新聞.健康知識+
末稍循環差手腳冷吱吱 抗寒止凍保暖攻略專家年終盤點
大部分老年人末稍循環較差,容易手腳冰冷,且越老越怕冷,高雄榮總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表示,這幾天氣溫偏低,老人家體感溫度功能已經遲鈍,在使用電熱毯或是泡熱水時,即使過燙,也感覺不到疼痛,務必謹慎使用,以免皮膚被燙傷。除了老年人之外,女生也容易肢端末稍冰冷,因為月經,造成體虛、血虛,嚴重時貧血,就會導致四肢冰冷。再者,心肺功能較差的人,血液循環及末梢血液回流情形不佳,因手腳冰冷。周明岳表示,最近早晚溫差大,末稍循環較差者務必注意保暖,在早晨出門之前,應該先暖身,喝些溫熱開水,穿著禦寒衣服,才能避免受到風寒。建議採洋蔥式穿法,早晚多一點,中午則脫掉外套,以免熱到出汗,反而容易受寒。當然,圍巾、手套、帽子、暖暖包等禦寒小物也要隨時派上用場。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醫建議,氣血較不好的民眾可以戴著毛帽睡覺,論點為「頭為諸陽之會」,頭部為人體陽氣聚集之處,戴著帽子睡覺可以防止寒氣侵襲、陽氣受損,進而改善手腳冰冷,緩解過敏症狀。此外,不少末稍循環欠佳的老年人則習慣使用泡腳機,建議在晚上睡覺前1小時,將雙腳泡入39℃至40℃的溫水中15分鐘,泡完後擦乾雙腳,並穿上襪子再入睡。周明岳提醒,不管是泡澡、泡溫泉,或是使用熱敷墊、泡腳機,都必須謹慎觀察溫度,因為老年人家體感溫度功能較為遲鈍,加上末稍神經感覺也變差,即使溫度較高,但還是感受不到疼痛感。周明岳建議,為人子女應該幫老人家設定上述保暖儀器的溫度、使用時間,才能降低皮膚燙傷意外。一旦有了傷口,末稍循環較差者傷口難以癒合,處理起來將相當棘手。★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季寒冷容易過敏 中醫師建議「三九貼」可改善
最近冷氣團南下,日夜溫差大,再加上空汙影響,許多民眾過敏噴嚏連連,相當不舒服。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說,冬季容易過敏民眾不妨「三九貼」,利用溫灸貼敷穴位補充身體陽氣,提升抗寒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及過敏症狀。顏素美說,中醫認為依照節氣從冬至後的9天稱為「一九」,每隔9天為一個階段,第二段的9天稱為「二九」,第三段稱「三九」共27日,稱之為「三九天」。今年三九天為12月31日到明年1月9日以及1月18日。中醫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是一年中兩次改善過敏體質的節令。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人們常感到身體能量不足、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活動力下降,也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好發的時候,此時最適合施行溫灸貼敷穴位的治療方法來改善體質。灸貼以具有辛溫走竄、通經、平喘的藥物,通過對特定穴位溫熱刺激,補充身體陽氣、提高身體能量,達到防治呼吸道疾病發作目的。現代醫學發現,三九貼療法可以促進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的調節反應,降低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對肥大細胞有保護作用,提高身體的免疫機能。顏素美也提醒感冒或肺部感染、發燒和咽喉發炎者、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孕婦、小於1歲以下幼兒、嚴重藥物過敏者以及短時間敷貼即會皮膚大量起泡的患者不適合三九貼療法。南投醫院三九天貼敷門診為12月30日至明年1月19,有需要的民眾可多加利用。
-
2020-12-21 醫療.中醫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1.源起:太陽過黃經270度,太陽到赤道最南邊,北半球受光最少,晝短夜最長,日影也最長。過了這天,天地中的陰氣將漸減,陽氣將漸長,所謂「冬至一陽生」。2.日期:國曆12月21日3.氣候:冬至的「至」有著「極」或「最」的意思,所以也代表著冬至這天開始,氣溫將進入最為寒冷的時刻了。 台灣民間習俗以冬至的早晚推測氣候,「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亦無霜。」推測寒流到台灣的時間。4.俗諺:●「冬節圓食落去加一歲」:冬至有吃湯圓習俗,在古代,冬至等同過年,意思是說吃過湯圓,象徵過完一年、增長一歲。●「冬至透腳日,做田人拼攏劊直」:冬至晴朗,農夫忙於農事。●「冬至烏,過年酥」:冬至若下雨,則預測過年會放晴。5.提醒:冠心病好發於秋冬之交和冬季,提醒高危險群和患者注意自身保暖與疾病控制,容易有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注意保暖,如戴口罩、多穿衣服。另外,溫差大,身體容易緊張,千萬不要暴飲暴食,以免腸胃不適。6.食物:冬天暖身,蔥、薑、蒜、肉桂等香料可以補腎暖身體,增加循環;可以吃深色肉類如牛肉、羊肉等,可以補陰;白蘿蔔可以調養脾胃;堅果類如花生、胡桃、核桃、黑芝麻等,也可以補腎,也不會阻塞血管。7.養生:菠菜、韭菜、芹菜等綠葉蔬菜,還有黑木耳含豐富維生素和纖維質。 要晚起早睡,跟著太陽作息,10時以前躺在床上,早上7、8時起床;天氣冷,注意手腳保暖。 補益氣血,可吃「十全大補雞」。準備烏骨雞半隻、人參3克、黃耆3克、當歸2克、肉桂2克、白茯苓1克、熟地黃3克、白朮2克、白芍2克、川芎1.6克、甘草1.6克、米酒半瓶。 將烏骨雞洗淨後,加入所有藥材、米酒、適量水放入鍋中,燉煮1小時,建議搭配正餐食用;外傷和喉嚨痛患者不宜。【諮詢/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出處/2012-12-20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12-20 科別.皮膚
天冷皮膚爆癢抓不停?醫曝開暖氣但不做一事超NG!
近日忽冷忽熱,溫差大,導致一些皮膚狀況不穩定的人,紛紛出現乾癢、脫屑等症狀,不僅身體抓到破皮,臉部上妝後更是悲劇,無法均勻浮貼在臉上。皮膚專科醫師黃勇學說,秋冬季節溫差大,因為空氣中的含水量減少,使肌膚的水分蒸發,補充水分固然重要,但重點還是鎖住水分,不然補充速度趕不上缺水速度,皮膚仍會敏感、乾糙。忽冷忽熱加速水分流失 刺激肌膚發炎、乾癢造成皮膚乾燥的原因分為內因性與外因性,內因性是水分經皮消失,刺激免疫系統造成發炎反應、產生組織胺,而外因性的忽冷忽熱、乾燥會加速這個循環,導致到了秋冬皮膚就開始乾癢。黃勇學醫師表示,肌膚有層層構造,與水分最有關,由內而外是皮脂腺、真皮層、角質層,皮脂腺會分泌皮脂保護、滋潤肌膚,並防止水分蒸發;真皮層含有最多水分,當中的玻尿酸及膠原蛋白負責儲存水分;而角質層則是最外圍,含水量則關乎肌膚乾燥程度。補充水分保濕肌膚 還需鎖住水份不流失一般民眾都知道要保濕、重建肌膚屏障,或透過飲食、作息調整來保養,黃勇學醫師強調,補充水分保濕之外,最重要的是鎖住水分,若水分都沒有鎖在肌膚,補充再多都只會蒸發,肌膚依舊乾燥粗糙。建議應該選擇天然油脂,如綿羊油、馬油來保養,或使用含有神經醯胺的乳液,可以填滿角質層的縫隙,建立鎖水屏障。洗澡後立刻擦乳液 留住水分綿羊油、馬油乳液,使用前可以將皮膚噴濕,增加油脂延展性,或是洗完澡後先不擦乾,直接塗抹油脂類乳液,再擦乾,黃勇學醫師表示,如此也不用擔心太過油膩沾染到衣物;也可以使用沐浴油洗澡,也有保濕效果。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糖尿病、洗腎患者則要特別注意,到了秋冬之際皮膚容易乾癢,一定要選擇適當的乳液保養。除了乳液保養之外,飲食上應避免含組織胺的海鮮、辛辣刺激的食物,洗澡水溫不要過高,怕冷的人可以在浴室開暖氣,黃勇學醫師提醒,否則水溫過高會造成角質層流失。若寒流來襲,需要開暖氣的民眾,應該適當補充水分,或使用加濕器,避免室內過於乾燥,連帶使肌膚水分蒸發。(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天冷皮膚就發癢? 尤其這3種疾病最常見 異位性皮膚如何泡澡? 醫公開洗澡時「防癢SOP」及乳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