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搜尋
洪欣慈
共找到
4
筆 文章
-
-
2021-03-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畫面全黑、字很小」的IG限時是在求救…醫:勿輕忽微笑憂鬱者
日前網友曾票選Instagram上最令人討厭的十大限時動態,「畫面全黑、字很小」的負面訊息登上惹人厭第三名。這類型的訊息或許看在一般人眼中意義不明,但看在身心科醫師眼中,都可能是「微笑憂鬱」者的求救訊息,在維持自己社群上明亮形象同時,也期待有人能看到自己真實的痛苦和困難。「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一詞近年在心理學界討論熱烈,這類型的人總是用微笑外表,隱藏自己內心的憂鬱和痛苦。成大醫院兒少精神科醫師謝依婷說,微笑憂鬱常發生在自我要求高的青少年身上,這些孩子用力維持課業、社團甚至校隊裡的形象,難以察覺負面情緒,「要等到真的跳下去,大家才會知道。」但「微笑憂鬱」者並非完全放棄向外界求援。謝依婷以自己看診的經驗觀察,這些人還是想求救,只是尋求協助的方式會很隱晦,例如發字很小的限時動態、大家看不太懂的貼文或訊息,希望周圍親友感受到自己的真實情緒。「限時動態的魅力在於『一閃而逝』,可以瞥見憂鬱,但又不會留下痕跡,很有安全感。」謝依婷建議,看到親友釋放這類型的隱晦訊息,可以停下手指多留神一下,但在表達關心前,要先評估自己與對方的熟稔度,以及可提供多少支持,例如能花多少時間陪對方聊天等,「若給對方過多期待,卻無法持續回應,反而可能讓對方更嚴重」。臨床心理師金融指出,人的狀態像洋蔥,社群是外層的皮,但要看到洋蔥內的狀態,才會知道青少年的內心是不是已經潰敗。要看到內在需要花時間,多跟青少年聊天、多聽他們說話,才能在他們需要幫忙時及時提供協助。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社群假象…臉書5千好友 班上卻是邊緣人
翰強(化名)有近五千個臉書(Facebook)好友,但回到現實,他在班上卻是『邊緣人』。專家觀察,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人際挫折,會選擇遁逃進網路世界,在網路上「另起爐灶」,但過度依賴網路上的好人緣假象,不只容易身陷網路交友和網路霸凌風險中,也恐讓網路成為壓垮青少年的最後一根稻草。翰強是臨床心理師金融遇過的個案。金融指出,許多來諮商、有情緒困擾或自傷行為的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很差,但在臉書上好友數卻達到官方上限,這些「臉友」都不是真朋友,很多是網路上亂加來的,透過好友人數來塑造自己在網路上極受歡迎的假象。金融表示,網路滿足了這世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但也讓孩子更加脆弱,缺少面對困境、排解負面情緒的能力,但當青少年在網路世界遇到挫折,比如網路霸凌,下一步可能乾脆選擇「不玩了」,提前從人生中畢業。網路霸凌是青少年最常遇到的挫折。根據兒童福利聯盟二○二○年「網路霸凌現況調查」,有近半數兒少曾經涉入網路霸凌事件,百分之卅六點三是霸凌受害者。過去校園霸凌回家後可以暫時躲避,但網路霸凌難以擺脫,全面籠罩青少年。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舉某案為例,學生在學校裡吵架,其中一名學生回家後憤恨不平,將吵架過程加油添醋後放上網路平台,並公布同學姓名,網友將學生的社群帳號全部肉搜出來瘋狂留言,甚至涉及恐嚇,學校網頁和粉絲專頁也被灌爆。她說,該風波讓部分學生出現嚴重憂鬱情緒,多次輔導後才好轉,經校方與律師溝通協調、貼文學生家長發出聲明澄清事情經過,風波才落幕。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鬱卒少年 社群世界變競技場
小咪(化名)的Instagram上是一張張與朋友開心出遊的照片,昨天去哪玩、今天又參加了什麼活動,但掀開袖子,手腕上是一道道自傷痕跡。年輕一代迎合社群軟體形象:光鮮亮麗、笑容燦爛,現實生活中卻費盡力氣,像天鵝滑水。維持完美形象的壓力讓青少年更加痛苦,周圍的人也難察覺異樣,及時伸出援手。8成7中小學生 有社群帳號董氏基金會二○一九年「大台北地區青少年網路使用與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發現,上網時數愈長,青少年愈憂鬱。每日上網時數逾六小時的國高中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比率高達近五成,是每日上網時數不到一小時者的廿四倍。兒福聯盟二○一九年調查,百分之八十七的國中小學生已經有自己的社群軟體帳號,平均一人有三點八個帳號。兒福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指出,「社群軟體現在像孩子的驗收場,現實世界受歡迎不夠,網路世界也要成功,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羨慕別人的好 網路像加壓器「有時候看著臉書上的朋友們,好像都過得很快樂,會想『為什麼我不行?』」小艾(化名)廿歲時確診焦慮症,之後變成憂鬱症。看FB、IG上,同學A拿到大企業的實習、B到國外交換認識外國朋友,網路對小艾像「加壓器」,「看到別人有什麼、我沒有什麼,會痛苦和羨慕。」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觀察,很多有自殺意念的學生自我價值低落,「外在很華麗,但內在很脆弱」,不確定自己是否成功,背後原因與少子化下父母期待過高、社會環境都有關,成功定義愈來愈模糊,學生時時刻刻處在比較的焦慮中。網紅文化讓按讚數多寡與成功漸畫上等號,「有人按讚才覺得自己不錯」。自我認同 幫孩子建立自信「網路行為都是在反映孩子真實世界遇到的問題」。展翅協會兒少網安處處長陳時英指出,例如會去與他人比較,背後牽涉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是否完整。陳時英表示,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若完整,較不會受社群影響,成人也要讓孩子知道多數人都是把好的一面放上社群,但不代表生活中就沒有挫折和痛苦。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