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4 寵物.照顧指南
搜尋
毛囊炎
共找到
70
筆 文章
-
-
2021-03-3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從眉毛看氣血是否旺盛多數人都將眉毛當成臉上的「裝飾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眉毛可謂健康的晴雨錶。眉型、眉毛濃密度,眉毛結實與否,都反映著身體的健康狀況,平時多觀察自己的眉毛,就能及早發現其中的健康秘密,對防治疾病有非常大的好處。一位朋友的女兒15歲了,眉清目秀,非常討人喜歡,不過她的性格內向,所有事都壓在心裡,不喜歡和人交流,甚至不和自己的父母交流。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她在家裡偷偷地流眼淚,媽媽在一旁安慰她,替她擦眼淚,可是擦著擦著,媽媽發現女兒的眉毛脫落下來。媽媽有些擔心,趕忙帶著她來看診。我翻開她的眼皮,發現眼皮上有一塊豆粒大小的白斑,我斷定她得的是暈痣,這是白斑的一種。其實,眉毛脫落,出現白斑,即為氣血不足的早期訊號。像這個孩子所患的病,發現的早還能治癒,如果發現的晚,就很難治癒。眉毛長粗、濃密、潤澤,說明人體氣血旺盛;反之,眉毛稀短、細淡、枯脫,說明氣血不足。白斑這樣的皮膚病與氣血失調有著密切關係。白斑雖然病在皮毛,但主要病根為正氣不足、氣陰不足、肝腎虧虛,再加上風邪外侵、客於肌表、脈絡阻滯,肌膚失去滋養而發展成此病。臨床上治療此病以益氣養陰、疏表散邪、養血祛風、滋養經絡為主。用純中藥製劑就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調節人體內分泌,提升免疫力,進而迅速提升酪胺酸活性,促進黑色素細胞平衡,恢復微循環,再生黑色素,同時有序地修復黑色素缺陷基因,促進肌膚正常色素健康正常,提升肌膚對光線的敏感性,徹底解決復發因素。不管白斑病程長短、面積大小,通過治療都能在短期內控制白斑擴散。下面就來具體說明一下眉毛的不同表現反映的不同訊號:一、眉毛乾枯正常情況下,眉毛應當油亮、有光澤,如果眉毛梢直、乾燥、變黃,還伴隨著月經不調,多是肺氣虛所致。二、眉毛脫落眉毛稀疏、容易脫落的人,多氣血衰弱、體弱多病,此類患者易手腳冰涼,腎氣相對較弱。甲狀腺功能衰退、腦垂體前葉功能衰退者,眉毛容易脫落,特別是眉毛外側三分之一的地方脫落更嚴重。嚴重貧血可能會出現眉毛脫落;痳瘋病患者病變早期,外側皮膚肥厚,眉毛容易脫落;斑禿患者也可能有眉毛脫落。三、眉毛下垂許多顏面神經麻痹患者眉毛易下垂,如果是單側眉毛下垂,說明患的是臉神經麻痹,眉毛較低,無法向上抬舉。有些人單側上眼瞼下垂,會使得一側眉毛顯得略高。四、眉毛沖豎眉毛沖豎而起,即為病情危急徵兆,此類患者應當及時救治。五、眉毛過於濃密眉毛濃密為體質較強的象徵,可是,女性眉毛過於濃黑,很可能為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所致。眉毛短粗,多是性急易怒,應當提防疾症。六、眉毛過長古人認為眉毛長是長壽的象徵,因此稱長眉為「壽眉」。但是研究發現,壽眉和功能失衡有關,青、中年人出現壽眉可能為腫瘤、免疫性疾病等的早期外在表現。壽眉發生愈早,功能失衡痊癒的愈早,衰老的愈快,腫瘤發生機率愈高,因此,四十五~五十歲後出現壽眉較符合生理衰老規律。青、中年人出現壽眉,特別是叢狀、束狀患者,應當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七、眉毛傾倒說明病得非常嚴重,很可能為膽腑病變。在此提醒大家注意,有的女性為了讓眉毛又細又彎,拔去多餘的眉毛。有的女性朋友甚至拔光整個眉毛,之後煞費苦心去紋眉,豈不知,眉毛並非沒有用的東西,人體的防禦功能是通過各種組織完成的,眉毛也有防禦之功,眼睛如果沒有眉毛來遮擋,汗水、雨水就會流入眼中,刺激角膜、結膜,誘發角膜炎、結膜炎,甚至誘發角膜潰瘍。眉毛周圍神經血管豐富,經常拔眉毛,會對神經血管產生不良刺激,容易導致臉部肌肉運動失調,誘發疼痛、視物模糊、複視等症,還可能會誘發皮炎、毛囊炎等。此外,經常拔眉毛,可能還會導致眼瞼鬆弛、皺紋增多,進而影響整體美觀。所以,提醒各位讀者,即使愛美,也不能輕易拔光眉毛。書籍介紹養生從養氣血開始:女生的排寒祛溼暖身書作者:趙蓉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4/01作者簡介趙蓉 中西醫師《中華中西醫結合》雜誌常務編委,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會員,中國醫師協會美容抗衰老分會會員。現任重慶藝星醫療美容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
-
2021-02-17 科別.皮膚
穿發熱衣禦寒?皮膚科醫師提醒,這4種人恐誘發肌膚大問題
寒流來襲,只要穿著一件薄薄的發熱衣、發熱褲,就可抵禦低溫、保持溫暖。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入睡,結果第二天,孩子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非常難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會因為皮膚溫度上升,可能誘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 發熱衣主要靠「吸濕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因此,發熱衣要有效,必須合身緊貼肌膚,否則會淪為無感保暖;但只要一流汗,汗水就會悶在衣服內,又濕又熱更加不適。 李孟穗建議,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有以下狀況者,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如新陳代謝較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均不適合穿著,會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發熱衣Out 1:新陳代謝較快 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如果在不是很冷的天氣就穿著發熱衣,可能因為跑跳玩耍而大出汗,而汗水悶在衣服裡,再加上皮膚吸濕後溫度上升,恐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 李孟穗說,門診就遇過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的案例。另外,穿著發熱褲同樣會有溫度皮膚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是男性私部位若常處於高溫環境,恐影響生育能力。 發熱衣Out2:痘痘肌膚 李孟穗提到,皮膚容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著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身上的毛囊炎常又癢又痛,且比臉上的青春痘更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 發熱衣Out3: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原本就對溫度調控反應較慢,且皮膚特別敏感,穿著發熱衣時,只要一流汗,皮膚就會更癢、更刺,抓得更厲害。 發熱衣Out4:冬季癢 乾燥冬天是冬季癢好發季節,皮膚常乾、癢、裂,而老人家是高危險族群,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大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 李孟穗提醒,海島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入室內仍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戴上帽子、手套,進入室內就能方便脫除。 此外,家長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會因為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建議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而機車族群,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 女性流行的雪靴雖保暖,但李孟穗直言,因靴內溫度高容易流汗,如果本身已有香港腳(足癬)、灰指甲(甲癬)等問題,就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加上台灣冬天易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愈長愈多,更容易有香港腳困擾。 有些人穿雪靴不穿襪,而雪靴又不常洗,甚至從未洗過,黴菌便一直住在靴內,導致反覆感染。她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襪子,如果腳趾甲有黴菌,掉在襪子裡,而襪子可常汰換,但鞋子久久才換一雙。
-
2021-02-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發熱衣清洗最忌4動作! 保暖效果秒降...你也這樣做嗎?
寒流一波接一波,暖暖包、發熱衣、羽絨外套成為禦寒搶手商品,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使用暖暖包、發熱衣時,必須格外謹慎,前者可能燙傷皮膚,後者則容易引發溼癢等困擾。非人人適合穿發熱衣 這些人要注意長庚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最近診間中的發熱衣搔癢個案明顯增加,以中老年人居多,因為怕冷,穿上發熱衣,一走動或是運動,身體冒汗,無法排出溼氣,引發溼疹。黃毓惠表示,不少患者撩起衣服,前胸後背長出一大片溼疹,有些人症狀嚴重,還冒出毛囊炎,搔癢難耐,一抓就破皮,滲出組織液,確實不好受。「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穿發熱衣」黃毓惠強調,發熱衣重點就是保暖,為求貼身,一般選購小一點尺寸,但流汗後容易悶在衣服內,又溼又熱,因此,原本就容易長溼疹的人就不適合穿這類內衣。此外,好發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或容易長出痘痘人也不適合穿發熱衣,建議選擇純棉的貼身內衣,並採取「洋蔥式」穿法,加上毛衣、外套,1層1層地添加衣服。清洗發熱衣 4方式有損保溫效果不同於純棉內衣,發熱衣材質為特殊纖維,結構特殊,可以鎖住身體散發的水蒸氣,進而轉為熱能,因此,一般建議溫度低於10度時使用,才能避免出汗。此外,應該留意清洗方式,以免損及保溫效果,注意事項如下:1.不可用過熱的水清洗、浸泡。2.避免過度搓揉。3.不能丟烘衣機,應自然風乾。4.洗衣時,應避免加入漂白水或是衣物柔軟精。發熱衣屬於特殊加工的內衣,大部分為化學纖維,市售價格相當大,黃毓惠建議,挑選時,最好觀察含棉成分,比率越高越好,如果穿後容易積汗、起疹子,就不要再穿。(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內褲總是黃黃的?熱水會破壞材質? 洗錯堆滿菌!快避開這些NG清洗動作
-
2021-01-27 科別.泌尿腎臟
車禍傷及胰臟致糖尿病洗腎 血液透析讓她重拾夢想
● 洗腎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常見洗腎併發症:皮膚搔癢、毛囊炎、手抖、不寧腿28年前一場車禍讓立志當舞蹈家的女孩,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她失去了胰臟及脾臟,注定要跟糖尿病一輩子為伍,四年前她出現糖尿病併發症,一年前拒絕父親捐贈腎臟,決定好好洗腎,採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讓我的人生可以回到正常軌道上。」不想讓父挨刀 開啟洗腎人生這是48歲陳小姐的故事,從大學時代至今,都知道糖尿病併發症會找上門,採訪當天她才因視網膜病變接受雷射治療。「會洗腎其實是我太輕忽了,2年前解尿就有大量泡泡,當時不以為意,回門診追蹤時,醫師看了抽血報告,就直接轉診到腎臟科。」陳小姐這才發現自己瀕臨要洗腎的邊緣,開始認真地執行飲食控制,但一年後還是逃不掉洗腎命運。「當時真的覺得人生是黑白,父親提議要捐腎,讓我覺得自己很不孝,不想讓父親挨這一刀,選擇從台北回到故鄉花蓮開啟洗腎人生,但沒幾個月皮膚開始搔癢、長膿瘡,手不停抖動,血壓控制不了,洗完腎隔天走路還會喘。」洗腎的併發症也隨之而來。清除「大的中分子」 效果較好腎臟的主要功能是去除體內廢物,這些廢物稱為尿毒素,一般分為三種,包括「小分子」、「傳統中分子」及「大的中分子」,新一代的血液透析治療術對於「大的中分子」有較好的清除效果。陳小姐上網找尋相關資料,並詢問資深護理師,覺得可以採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但花蓮目前沒有醫療院所提供該治療術,所以她再度回到台北,也開啟了花蓮、台北雙邊洗腎的特殊情況。陳小姐到新北江生診所接受治療,腎臟專科醫師李柏葒指出,「陳小姐是位非常認真積極的病人,很少遇到病人會主動諮詢,她在接受治療後,也覺得毛囊炎狀況改善。」減緩不寧腿、皮膚搔癢併發症陳小姐感受很深,「了解治療技術對病人真的很重要,現在頭上長的膿瘡慢慢減少,以前常出現的貧血,得不定期的輸血打鐵劑,也不敢吃得太營養,怕蛋白質導致尿毒素累積太多,現在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她鼓勵腎友們多學習新知識,自己的健康自己要多留意。目前李柏葒的病人還有兩位年輕患者也是使用這種治療術,「年輕人對新知的吸收較高,也因可減少不寧腿或皮膚搔癢等併發症,因為這些症狀透過藥物控制不好,非常困擾患者的生活品質。」什麼都有了 樂觀看待每一天樂觀的陳小姐始終認為天無絕人之路,一路走來遇到關卡時,總有天使會出現。兩個月前她接獲台北榮總器官移植的通知,但她自認糖尿病併發症已多年,全身血管可能壞光了,就把移植順位讓給更需要的人。她大學生病後也被迫離開舞蹈系,但畢業後還是持續自己的夢想,當了舞蹈老師,洗腎後顧及體力,現在轉為銀髮族的體適能老師。「原以為人生什麼都沒有,但現在我最好命,什麼都有了。」陳小姐樂天知命看待每一天。
-
2021-01-18 養生.生活智慧王
發熱衣輕薄又抗寒!但4類人穿了恐搔癢起疹
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1件可抵禦低溫,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發熱衣,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發熱衣主要靠「吸溼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溼又熱。李孟穗建議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狀況1:新陳代謝快 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若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門診就曾有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也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 ▸狀況2:痘痘肌 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 ▸狀況3:異位性皮膚炎 這類病人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 ▸狀況4:冬季癢 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溼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 李孟穗說,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可以很方便脫除。 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家長要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需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延伸閱讀: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絕大多數都用錯!暖暖包握在手裡太浪費 專家曝發熱「正確位置」
-
2021-01-09 新聞.健康知識+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不少人皮膚卻開始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發熱衣吸濕放熱 非人人適合穿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表示,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發熱衣主要靠「吸濕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濕又熱,因此,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4種情況不適合著發熱衣 應另尋其他保暖方式李孟穗建議,有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等狀況者,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1、新陳代謝快: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2、痘痘肌: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3、異位性皮膚炎:這類病人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4、冬季癢: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李孟穗說,臺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很方便脫除。 機車族禦寒 防風外套比發熱衣有效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穿雪靴不穿襪 易致長甲癬或足癬另外,女性流行的雪靴(毛毛靴)雖保暖,但李孟穗表示,靴內溫度高,若本身已有足癬(香港腳)、甲癬(灰指甲)等問題,就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臺灣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愈長愈多,腳悶著一整天,更容易長甲癬或足癬。加上有些人穿雪靴不穿襪,雪靴又不常洗,黴菌便一直窩在靴內,造成反覆感染。李孟穗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襪子,如果腳趾甲有黴菌,掉在襪子裡,襪子可常常汰換,但鞋子很少洗,容易成為黴菌溫床,反覆穿、反覆感染。 延伸閱讀: 愈晚愈濕冷!低溫恐致心臟瞬間引爆 使用保暖物漏「1細節」危險急飆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
2021-01-06 醫療.皮膚
冬天頭髮易毛躁 改善髮質5訣竅
● 冬天頭髮瞬間變稻草人,不只是靜電惹的禍● 保持冬天秀髮柔順度,洗、吹、飲食得兼具● 髮油護髮質有訣竅,適度塗髮尾別碰到頭皮冬季氣候寒冷乾燥,毛髮容易出現靜電,易使頭髮毛躁打結,總讓民眾梳髮時「卡卡」,外出就像頂著一頭鳥窩,專家指出,除了適度使用髮油、潤髮乳外,可以多攝取維他命C、蛋白質的食物來改善頭髮的毛躁,也可以透過正確的洗髮、吹髮方式,降低靜電導致的頭髮毛躁。台灣人多在秋季開始換髮冬季總是無法維持柔順的秀髮,台大醫院一般皮膚科主任林頌然表示,冬天頭髮毛躁除了靜電的關係外,也與秋季換髮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台灣受地理位置及光照時間的影響,台灣人多會在秋季開始「換髮」,此時掉髮量是平時的二倍以上,一天約掉超過300到400根頭髮,冬天迎來新髮後,就會比較毛躁。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改善頭髮毛躁的問題,先得瞭解頭髮的本質,每一根頭髮都會有毛麟片,當毛麟片排列很整齊時,頭髮就會看起來柔順不打結,而頭髮本身是死的,是由角蛋白層層構成的,因此距離頭皮愈近的頭髮,毛麟片愈完整,愈遠愈容易毛躁,也就是髮尾容易乾澀、毛躁的原因。髮油抹到頭皮易毛囊炎黃毓惠說,希望頭髮能夠柔順,如何讓毛麟片排列整齊是重點,民眾可嘗試使用修復性的潤髮乳或洗完頭髮後塗抹適當的髮油改善,塗抹髮油千萬不要塗到頭皮。因為冬天頭皮油水易不平衡,常會有脂漏性皮膚炎,此時若有頭皮屑症狀,又加上髮油的刺激,就會加重頭皮屑症狀,也容易讓毛囊阻塞,引發毛囊炎。洗髮精成分愈單純愈好為要維繫秀髮,網路上有許多偏方,像是洗髮應用溫熱水,洗完頭後可再用冷水「加強頭髮韌性」。對此,林頌然表示「太誇張」,頭髮不是麵條,用熱水汆燙再用冷水泡能保有彈性,他認為髮質的好壞與洗髮的溫度無關,反而是洗髮時使用的洗髮精好壞有關係。林頌然指出,洗髮精中若有宣稱可以讓頭髮柔順或鎖水的合成化合物,反而會讓頭髮更毛躁,建議洗髮精的成分愈單純愈好,並將頭髮徹底清洗乾淨,想改善毛躁髮質,更應該從「均衡營養」做起。吹頭髮不建議用過熱的風黃毓惠則說,雖然水溫與髮質的關係不大,但使用過熱的熱水洗頭,容易傷害到頭皮,進而導致頭皮油水不平衡,傷害毛囊等,也可能增加掉髮的機率。吹頭髮時不建議用過熱的風,要避免頭皮接受過熱的溫度,應降低吹髮的時間,可先用毛巾包覆著頭髮,讓頭髮呈現半乾,再用溫熱風吹髮,才能保持頭髮及頭皮的健康。黃毓惠表示,若想要讓頭髮盡可能避免毛躁,平時可多攝取富有豐富維他命C以及蛋白質的食物,可幫助頭髮健康,也建議可減少染、燙的次數。
-
2021-01-01 科別.皮膚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寒流發威,全台有感,不少人套上發熱衣、褲禦寒。但皮膚科醫師提醒,發熱衣可保暖,但不是人人都合適,較適合在攝氏10度以下低溫穿著,且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痘痘肌或乾性膚質的人不太適合,建議改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說,發熱衣為保溫,大多緊貼肌膚,流汗後汗易悶在衣服內,又濕又熱,上述族群可能出現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她指出,門診裡就曾有患者穿著發熱衣爬山,全身起汗疹;穿發熱褲若溫度太高,易長股癬、念珠菌,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還可能影響生育能力。有家長擔心孩子入夜後踢被子,幫孩子穿上發熱衣,細嫩皮膚卻冒出一堆疹子,癢得難受。李孟穗說,新陳代謝快、易流汗的小朋友及年輕人,若在非冷天裡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另外,痘痘肌患者也不太合適。李孟穗指出,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痘痘還麻煩,往往要花上數周至數個月治療。至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但皮膚敏感,溫度調控也較慢,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抓得更利害。許多老人家易有冬季癢,穿上發熱衣也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很容易刺癢不舒服。醫師建議,這類患者還要勤擦保濕乳液,緩解皮膚乾燥的問題。台灣冬天該怎麼穿?李孟穗建議採「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可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的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再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很方便可以脫除。而機車族的禦寒之道,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很容易流汗的小朋友,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反易因皮膚溫度太高睡不好,只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
2020-12-27 科別.皮膚
冬天一直用熱水洗手 隨時補充護手霜防龜裂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會出現肌膚乾燥的狀況,加上現在防疫期間,許多人一直用熱水洗手,造成手部乾裂脫皮。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洗手時少使用熱水,並可隨時補擦較滋潤的護手霜,避免皮膚龜裂。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冬天吹冷風容易讓皮膚流失水分,而許多人因為天冷,會一直用熱水洗手,更容易洗去皮膚的油脂,造成皮膚乾癢。因此可隨時補充護手霜,達到保濕的效果。護手霜的成分包括物理性和化學性成分,常見的有維生素A、D、E、玻尿酸、甘油等,可達到保濕和鎖水雙管齊下,有效減緩皮膚的水分迅速蒸發到空氣中。有些人可能皮膚較為品感,可以選擇沒有防腐劑的護手霜。但趙昭明表示,坊間有許多宣稱保濕效果的化妝品,民眾可能也看不懂成分,可先審視外包裝是否印有藥品許可證字號;而2024年後這類有特定用途的化妝品,則必須通過SA(公司安全資料簽署)認證確認產品安全,才能上市。那麼擦臉的乳液和擦手的能不能混用呢?趙昭明表示,保濕產品可以混用,但臉的肌膚較薄、手的角質層較厚,還是要依據膚況、龜裂程度選擇。若是乾性肌膚可選用較油的產品、油性肌膚則最好選用親水性強的保濕產品,避免毛囊阻塞,進而造成毛囊炎。而當手部龜裂或是出現有傷口時,可先使用消炎藥膏厚再塗上護手霜,並且隨時補充,避免乾燥龜裂的情況更基嚴重。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