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歐宴泉
共找到
8
筆 文章
-
-
2022-08-2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歐宴泉研發3D導引攝護腺癌局部切除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腫瘤!
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為病患做過的達文西手術破千例、泌尿癌症診治破萬例,有為20個國家的國際病患治療經驗,他診治病患,也設身處地為病患著想,他的團隊最近和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院長黃士維團隊合作,研發3D導引攝護腺癌局部切除手術,屬於達文西手術再創新,有助掌控範圍,提高手術品質。病患的問題 啟發他思考歐宴泉常遇到患者問相同的問題:「歐醫師,我攝護腺癌不是就在一邊,是不是可以把一邊攝護腺切除就好。」他常會跟病患解說,攝護腺癌多是多發腫瘤,只長在一個地方單一病灶的比率小於10%。但病患的問題也啟發他思考,如何做到病患的期望,只做局部切除就能治療攝護腺癌,並且保留排尿,性功能及射精功能。他曾治療一名61歲病患,兩年半前,因早期膀胱癌接受經尿道膀胱刮除,從2019年10月到2022年4月攝護腺指數(PSA)維持在3到5之間。但2020年6月及2021年1月做攝護腺核磁共振掃描,懷疑有0.6×0.3公分病灶,雖兩次都做同步進行超音波影像融合攝護腺切片(Fusion biopsy),兩次都切18針共36針,卻未發現病灶。直到2022年4月再做攝護腺核磁共振,發現病兆增大為0.9×0.6公分,第三次切28針,在左側前葉中間及尖部切到一針有癌細胞,幸好用來評估攝護腺癌的惡性度的格里森分數顯示惡性度並不高。放置羊膜片 助神經修復歐宴泉表示,達文西手臂近年不斷進展,攝護腺腫瘤位於骨盆腔深部,需要精準影像資訊及醫師技巧,才能在傷害最少的狀態下成功切除病灶,與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團隊合作後,與法國同步,提供術前3D重組服務,等於建構術前3D地圖,幫助外科醫師掌握腫瘤跟鄰近器官的相互關係,掌控手術範圍,提高手術品質。3D導引局部切除手術可將腫瘤變成3D影像畫面,透過在手術中直接播放,影像可左右旋轉,讓醫師仔細觀看腫瘤的關係位置,確定位置後再精準切除,切除後還可放置「羊膜片」,提供細胞組織神經修復功能。有家族病史 應定期檢查童綜合醫院今年連續第4年舉辦PSA篩檢公益活動,接受篩檢的民眾中約15%檢出攝護腺指數異常,其中60%回診進行詳細檢查,發現約70%是早期攝護腺癌,另外30%是中期攝護腺癌。歐宴泉提醒,攝護腺癌透過檢查可提早預防與發現,PSA癌症篩檢準確度高,50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男性,都應定期接受檢查。歐宴泉養生祕訣/樂在工作 單車旅遊 公園慢跑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工作態度認真,笑容充滿感染力,安撫了患者緊張的心情,也減緩家屬的焦慮。虔誠基督徒的他,清楚自己每一次的表現及行為,都是為了遵循上帝的旨意,要他照護病患的身心靈。歐宴泉認為,工作是上帝祝福的一種方式,工作是人類基本需要,就像食物、空氣、友誼,失去工作會讓人失去動力,感覺空虛,人們不僅是為生活而工作,而是能從工作看到積極的意義,從工作中和不同的人相處,可以互相學習、坦誠相待、培養耐心、團隊精神,工作中有盼望有喜樂,工作本身讓我們活出完全的人生。因為對工作與生命的熱情,歐宴泉不斷學習與傳授新知及技術,參加各種國內外研究案與研討會,他看診與開刀工作滿檔,尤其是安排開刀手術當天,第一台刀都在早上6點,一整天下來就只能在手術房度過。繁忙的醫學工作之餘,歐宴泉為了健康與維持體力,一周會抽空2到3天到公園慢跑,每個月騎腳踏車慢活旅遊一至二次,提升心肺功能,也增進家人情感交流。他曾學習近4年的空手道,拿到黑帶初段,藉由武術認識自我潛能,強身健體。歐宴泉興趣廣泛,偶爾會爬山、看電影和展覽,目前開始學打高爾夫,希望在閒暇時涉略不同領域,學習並認識不同領域的人事物。歐宴泉小檔案專長: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泌尿腫瘤診治、腫瘤基因治療現職: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學歷:國防醫學院學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任、醫學研究部主任、教育部部定教授,世界百大達文西手術醫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研究員、三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章、三次榮獲傑出達文西手術貢獻獎給病人的一句話醫療科技進步,泌尿系統腫瘤可早期發現治療並根治,也能保留性功能。
-
2021-01-26 癌症.攝護腺癌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72歲陳姓患者,3年前曾因罹患攝護腺癌而接受摘除腫瘤手術,術後定期追蹤,去年底回診時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升高,進行傳統檢查卻沒發現有異狀,但在北部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攝護腺右邊骨盆腔1顆淋巴結轉移,再回到童綜合醫院求診,經泌尿科歐宴泉副院長診視後,建議轉至核子醫學科檢查進行奧攝敏全身正子影像(Axumin,18F-Fluciclovine PET scan)檢查評估,影像清楚發現右邊淋巴結不只1顆轉移,另外還有3顆微小且位置偏遠的轉移淋巴結,甚至左側恥骨還有骨轉移的情形。目前安排接受放射治療,治療狀況良好,PSA指數持續降低。另有一位48歲吳姓患者,一年多前曾因攝護腺癌接受過手術,術後定期回診檢 查,去年進行PSA篩檢時發現指數高達160(40~49歲正常值應為2.5ng/ml以下),副院長歐宴泉診視後建議進行奧攝敏全身正子影像檢查,精確發現除攝護腺長出腫瘤外,腫瘤還轉移到了肺、骨,立即安排進行放射治療,目前由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進行真光刀放射治療中。歐宴泉表示,攝護腺癌已經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第5名,2016年新診斷個案為5359人,2017年新診斷個案為5866人(年增9.5%),2018年新診斷個案為6644人(年增13.3%),發生率還在持續上升中,雖然相較肺癌、食道癌等死亡率較高的癌症,攝護腺癌治療後有相對良好的預後,但也更需要長期追蹤及精準控制。他說而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追蹤指標即為血液PSA指數,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後,一但有微量上升(0.2ng/ml)疑似復發或轉移狀況,就需更進一步安排詳細檢查。而傳統影像檢查對於微小的復發病灶,甚至其他身體部位遠端轉移,有其限制,依據2020年11月最新版美國國家癌症網絡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 for Oncology),進一步影像檢查工具包含骨骼掃描、顯影劑電腦斷層掃描、顯影劑磁振造影、及新世代影像檢查(Next-Generation Imaging, NGI)-奧攝敏正子造影。童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曾能泉指出,奧攝敏正子造影所使用的奧攝敏正子示蹤劑,成分為人體原本所需要之胺基酸,過敏機率微乎其微,藉由攝護癌細胞表面大量增加的胺基酸通道被癌細胞吸收代謝,輔助臨床醫師在病患復發或轉移的非常早期,即能確認病灶的部位,並調整治療計畫。這種檢查早在美國(2016年)與歐盟國家(2017年)即已核准普遍使用,經過多年殷切的期盼和努力,台灣終於在2020年8月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定通過,是歐美以外亞洲第一個核准使用的國家,童醫院泌尿腫瘤治療團隊為了提供民眾全身精準的攝護腺癌偵測,2020年12月率先結合數位半導體正子斷層造影儀(Digital PET-CT scanner)使用,讓因PSA升高擔心復發轉移的攝護腺癌患者,也能接受與歐美先進國家同步的新世代檢查,找出問題所在,安心接受治療追蹤。
-
2021-01-23 癌症.攝護腺癌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5名,童綜合醫院去年8月起進行為期5個月的「守護爸爸的健康 攝護腺免費篩檢活動」,公益服務遍及台中、彰化、苗栗與嘉義等地區,進行21場次的篩檢服務,共近2千名男性符合篩檢資格,篩檢後發現PSA有異常指數約100多位,通知指數異常的民眾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利即早治療。21場次的篩檢服務中,其中苗栗縣卓蘭鎮衛生所進行的PSA免費篩檢,由當地婦女會號召舉辦,用以太太愛護先生的角度來鼓勵男性民眾進行篩檢,因此半天的篩檢數就有約200人到場進行篩檢服務,是年度篩檢場次中人數最多的一場。卓蘭衛生所主任吳昀貞說,考量山城男性攝護腺健康問題,得知童綜合醫院提供符合資格的男性民眾進行免費攝護腺篩檢PSA抽血檢查,特別結合卓蘭鎮婦女會共同舉辦活動,在婦女會理事長徐儷育大力支持下,還贈送每位到場接受篩檢的民眾餐盒與計步器。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表示,攝護腺癌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絕大部分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儘早檢查儘早治療,才能夠獲得較好的預後效果;呼籲50歲以上的男性,或有攝護腺家族史的40歲以上男性需每年進行一次PSA檢查。
-
2021-01-0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回想這三個月,從自我檢查,確診攝護腺癌,到住院手術。讓我覺得好像經歷了一場奇幻的旅程。不論是心裡上和身體上的感受,都是我這一生永難忘懷,這也是我人生之一場美麗的意外。這一次的攝護腺癌,其實是我自己診斷出來的。因為長期使用波斯卡治療掉頭髮,我也定期的檢查自己的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PSA)的變化。沒想到在今年PSA稍微上升,引起我的注意。隨後檢查游離性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竟然小於百分之十。我在隨後的連續兩個月,檢查PSA都發現指數略為上升,因此立即做了核磁共振(MRI),並且找到病灶。在九月三日經直腸切片檢查確診,雖然病理報告是個低惡性度的攝護腺癌,但考慮到未來自己工作,還有生活秩序的安排,不能讓一個癌症一直存在我的身體裡面,讓我無法有明確的生活中心和方向。所以我決定開刀,將它拿掉。十月十日,我接受了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癌根治手術。主刀醫師歐宴泉從台中特地前來幫我進行手術。科內的同仁以及我的學生廖俊厚、蔡曜州等人,也都在旁為我加油打氣。其實在這之前,有些醫師朋友建議我,不妨考慮放射線治療,或是只要定期追蹤,等到有一天需要手術時再來做。但是身為外科醫師的我,卻很難下決心不將它移除。因為一個癌細胞在身體裡面,究竟它侵犯程度有多深,是否有其它更加惡性度的癌細胞存在裡面,尚不得而知。以我的個性,是沒有辦法忍受這種不確定的事情。十月九日從台中和台北來的醫師們都聚集到花蓮。我們晚上一起在傑米料理用餐。老闆傑米是我們家的好朋友,他精心幫我們製作了精美的無菜單料理,並且讓大家在他的餐廳裡面包場言歡,十足像個手術前的派對一樣,開心的氣氛讓手術前應有的擔心與焦慮消失無踪。十月十日上午,醫院的護理部同仁們一早就來關心。我最親愛的太太,孩子家穎,女兒姿廷一起送我到手術房。在手術房裡,麻醉科醫師黃顯哲與陸翔寧兩位醫師,幫我插管麻醉,從頭到尾全程幫我麻醉監控。在歐宴泉醫師靈活的手指撥弄之間,如行雲流水般使用機械手臂在我的腹腔內廻旋切割。就在很短的時間裡,完美地將我的攝護腺拿得非常乾淨,並且保留了必要的神經血管。在現場看刀的人都說技術真棒,十分精準流暢,正是大師示範,讓手術房裡面其他的泌尿科醫師也上了一堂課。直到手術縫完最後一針,歐醫師離開達文西手術台,宣告手術成功,圍觀的醫師們無不擊掌稱讚。歐醫師犧牲假日,從台中飛越千里來到花蓮,幫我進行這個手術,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但他說,幫老朋友開刀是他最大的榮幸,這份無價的情誼,更令人感動。手術第一天,身體復原的很快。傷口稍有不適,麻醉退了之後,尿液轉黃,隨即排氣,並且可以下床稍微活動。手術後第二天,窗外花蓮的大山,因為大雨過後水氣濃,竟然出現美麗的彩虹。映照著初升的亮麗陽光。似乎在告訴著我們,這個手術完全成功,而我將會有一個美好健康的身體。手術後第三天,病理報告證實這是個3加4分的攝護腺癌。有點侵犯到攝護腺被膜。出院之後,如果PSA還不能降至最低,應該還要再接受放射線治療,來確保癌細胞完全治癒。不過手術的邊緣是乾淨,而且沒有淋巴腺轉移。當初決定要做手術還是正確的選擇。歐醫師能把攝護腺周圍的組織清得乾淨更是重要。過去我們在照顧接受攝護腺癌手術的病人,總是會問他們,有沒有問題?身體有沒有疼痛不舒服?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懂病人身體的感受。現在自己當了病人,才知道那種微妙的感覺,不是當醫師的人所能體會的。因為攝護腺是位於直腸的上方,平常從肛門指診就摸得到。因此攝護腺手術全部拿掉,這一部分的直腸一定會有因為組織剝離和燒灼後產生的發炎。那種老是覺得有大便在肛門上面的感覺,不是痛,也不是壓力,而是一種脹的感覺。尤其是當要排氣前,會陰部的膨脹感更是沉重。導尿管帶來的不舒服,反而不是很重要。因為它放在尿道裡面,雖然會有一些想要解小便的感覺,可是只要多喝水,淡化尿液的濃度,這種感覺就會漸漸改善。有時候服用膀胱放鬆的藥物也有幫助。腹腔鏡造成的傷口疼痛,平常沒有感覺,只有在咳嗽及打噴嚏的時候,才會有劇痛感。總之,以達文西腹腔鏡手術做攝護腺根除手術並不痛苦,手術後的復原也是很快。這一次的生病開刀,對我的人生啟發很大,也可以說是在我行醫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確診得到攝護腺癌之前,我正好把我下一本書「與苦難同行」裡面的醫病故事寫完。我在寫的時候,雖然講到病人的苦痛,好像我真的能夠體會一般。現在我身歷其境,遭受到打針、住院,進開刀房、接受麻醉、手術、以及術後種種痛苦的考驗,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原來生病的苦痛是多麼的痛苦。對於我所描寫的醫生與病人之間那些苦難相連、生命共同體的故事,到現在才真正有新的體會。我心裡想,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應該會對於那些我所照顧過的病人更好才是。開刀的時候會更加細心,傷口更小。唯有醫生親切的問候,護理人員溫柔的照顧,才能讓病人心靈和身體的苦痛減輕一些。在癌症手術之後,確實會讓人認真地思考未來。因為當你變成一個癌症的患者,未來按照標準流程去做治療,究竟治療的結果如何?癌細胞是否會轉變成為抗藥性?這些都不得而知。想太多也沒有用,重要的就是把自己乖乖的當成一個病人,找一個可靠的主治醫師,讓他來治療你。我則盡量想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做些想做還沒做的事情,多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家人。雖然已經開完刀了,可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不那麼真實。然而,它卻已經是個事實,無可逃避,只能面對。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年可以做事?不管是五年、十年、或是更長,應該要趕緊擬定計劃,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做滿。生病之後,反而會對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想要把這剩下的一段人生旅程精彩的走完。醫學辭典/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六位,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早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將近95%,甚至有很高治癒機率。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無感」,多數患者都是因腫瘤侵犯尿道、膀胱頸,出現解尿不順、尿液難以排空的不適感,才有警覺。早期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尿失禁也低於2%,年輕患者可保留神經血管叢,維持原有性功能。郭漢崇小檔案現職:●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年齡:66歲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專長:●婦女泌尿學●尿路動力學●臨床醫學●泌尿生理學經歷:●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
-
2020-11-07 新聞.科普好健康
產官學三方結合 打造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
COVID-19疫情出現,醫療的價值與模式被重新定位,除了超前部署、運用新科技,服務設計及跨域合作網絡更是打造出精準健康醫療體系的關鍵;AI數位科技也更為重要,當大數據使用在醫療產業後,全球不再只聚焦於精準健康上,而是向前延伸加入預防醫學的概念。童綜合醫院在國立中興大學林寬鋸特聘教授執行科技部「建立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藍圖」跨領域計畫的邀請下,聯合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共同舉辦「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邀請近30位學界專家分享寶貴的洞見,一窺精準健康醫療的藍圖。今(6)日在中科管理局舉辦的「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除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科技部政次林敏聰、中科管理局局長許茂新等都蒞臨指導,發表精準健康大數據產業的國家戰略推動方向;另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等貴賓也蒞臨致詞,會中並邀請前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院士分享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的發展藍圖。後疫情時代,宅經濟與社群平台的興盛將會翻轉生醫產業,具創新思維的生醫公司開始透過社群媒體建立品牌,藉此得到目標市場的信任與青睞。台灣最大的醫師自媒體社群平台:A-Pen創辦人葉淨元醫師分享未來醫師社群的樣貌;同時邀請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台灣創新生醫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長黃良傑及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博士,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剖析智慧預防醫學及智慧醫療的投資方向。隨著5G、AIOT的興起,智慧醫療結合AI與大數據,使醫療精準化程度大幅提升,讓醫院轉型成為「以人為本」的應用場域,顛覆以往以「醫院」為本的醫病關係。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國軍台中總醫院院長洪恭誠、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及相關臨床醫師等人,闡明醫院數位轉型的現況與策略,以及目前數位醫療於COVID-19 的實際應用。楊泮池院士在童綜合醫院院長童敏哲發表引言後,講述了臺灣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的契機。楊院士表示,這次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對人類食衣住行日常生活和國際關係、社會的結構及產業,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和影響,防疫科技和精準健康大產業變成全球各國生醫科技發展的方向及戰略目標。台灣作為IT研發及產業大國,正是醫療資通訊產業搶先佈局未來新科技的最佳時機,許多關鍵技術將有機會借此波疫情迅速推出,在台灣導入應用、快速累積實證與建立模式,就能搶先各國輸出解決方案、搶佔全球市場,為台灣下一個世代要推動的精準大健康產業打下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而政府更應以點擴面、持續深入盤點跨領域醫療、科技與生技能量,找出產業核心優勢、重塑法規架構思維、推動跨域產業協作策略,擘劃精準大健康產業發展藍圖。因為智慧醫療大幅改變了醫療產業,透過 AI的輔助,醫師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判讀數據外,更能讓醫療去中心化,帶給病患最佳的資源利用及良好的照顧。而臨床醫師不但是智慧醫療的主要的參與者,更是醫療產業與民眾間的重要橋梁。童綜合醫院分別由歐宴泉副院長、吳肇鑫副院長、魏智偉主任與林國璽醫師,分享泌尿科、急診、感染科以在COVID-19疫情下的臨床運用經驗。童醫院副院長歐宴泉指出,該院泌尿科與AIxMed醫乘智慧,透過人工智慧電腦視覺化相關技術,導入應用於傳統組織學細胞學檢驗及判斷輔助上。在泌尿科精準檢測應用領域,針對尿液細胞抹片樣本,發展人工智慧輔助尿液細胞學鏡檢分析。在病理科醫師細胞學鏡檢判讀上,給予人工智慧的輔助決策輔助系統。導入AI的精準檢測與新興傳染病疫情下,數位醫療的去中心概念,是提供對病患照顧及資源應用的最佳且重要的方式。
-
2020-08-16 科別.泌尿腎臟
男人「長壽癌」如何揪出? 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71歲許姓男患者,10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夜尿、急尿與尿不乾淨的情況,經診斷為攝護腺肥大,開始定期至泌尿科門診就醫,在治療追蹤過程中發現,體內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持續緩慢升高,但肛門指診卻無發現硬塊,因此在北部醫院進行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雖然2次結果都是良性,但在第2次切片後,因為感染而高燒不退,還引發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住了1周,所以對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出現陰影。指診無硬塊 不代表沒癌症這2年移居中部,今年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定期檢查時,卻又發現PSA指數不斷上升,指數已上升到8.9ng/ml(正常值0至4ng/ml),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說明,因指數上升速度快,每年PSA上升超過0.75ng/ml,且肛門指診摸不到硬塊不代表沒有癌症,建議進行切片檢查,但患者拒絕並告知疑慮。後來經由呂謹亨醫師解釋說明,除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以外,醫院已引進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Transperineal TRUS/mpMRI fusion prostate biopsy),可以針對MRI影像懷疑腫瘤的位置做精準切片,且切片是經由會陰部而不是直腸,所以大大降低術後感染機率。經醫病間溝通後,患者同意進行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檢查。切片過程發現患者腫瘤位置在攝護腺前方偏頂端處,是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較難取樣的地方,剛好藉由新式的定位儀器,精準切到腫瘤組織,切下來的病理報告確診罹患初期攝護腺癌;後經達文西攝護腺切除手術,成功完整切除攝護腺腫瘤,並保留神經,維持了正常的解尿及性功能。MRI影像診斷 提升至9成呂謹亨醫師表示,傳統攝護腺癌病理診斷,是使用經直腸超音波做12針隨機切片,不一定能切到腫瘤的位置,診斷率約僅3成,尤其是腫瘤如果在較難切片的位置,如個案是在攝護腺的前端或頂部,就難以診斷。傳統式切片因直腸有許多腸內菌,易由切片的路徑感染攝護腺,也可能有術後直腸出血、發燒甚至感染性敗血症的風險。因此為避免併發症發生風險,攝護腺診斷方式不斷改善,目前除了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也可選擇新式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經會陰攝護腺切片,這種新式的切片診斷方式,針對MRI影像腫瘤位置精準切片,診斷率大幅提高到9成左右,且克服傳統切片方式無法取樣的位置限制。此外,因為經會陰而非經直腸切片,所以避免傳統切片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風險。有攝護腺癌家族史 建議40歲開始接受檢查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權威歐宴泉副院長指出,攝護腺癌因大多好發於高齡男性,又名「長壽癌」、「富貴病」,事實上,攝護腺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但若是拖到晚期才處理,會對病人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負擔。因此目前大於50歲的男性,都建議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包含肛門指診及攝護腺指數PSA抽血檢查,而有相關癌症家族史或有下泌尿道症狀的患者,建議40歲起就開始接受相關檢查。如果攝護腺指數PSA大於正常值或是肛門指診摸到硬塊,就需再進行攝護腺切片來取得腫瘤病理組織。
-
2020-08-01 癌症.攝護腺癌
醫院免費為男性篩檢攝護腺指數 病友捐百萬響應
童綜合醫院去年與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發起PSA(攝護腺指數)公益篩檢活動,獲得不錯成效與迴響,今年8月繼續推廣,只要50歲以上男性,或40歲以上具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男性的篩檢資格,就可免費受檢,為父親的健康把關。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表示,攝護腺癌名列台灣男性癌症第5位,攝護腺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許多民眾發現罹癌時已是晚期,錯失治療黃金期,台灣民眾飲食西化,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60倍,及死亡率增加約20倍,但攝護腺癌是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可根治的癌症,為讓民眾能盡早發現疾病,降低攝護腺癌晚期發現的比率,童綜合醫院及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合作推廣攝護腺癌篩檢,連續兩年發起PSA公益篩檢活動,希望讓更多人重視家人並關心自己的健康 。歐宴泉說,去年進行的免費公益PSA篩檢活動,1個月共有近4千位符合資格的男性參加,有15%的人篩檢出攝護腺指數異常,異常指數民眾中有60%會回診進行詳細檢查;經由PSA篩檢而出現異常指數的民眾中,進一步切片診斷為攝護腺癌的民眾中,約70%是早期攝護腺癌,另30%是中期攝護腺癌。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理事林其業,因健康檢查意外檢查出PSA指數高達69(參考值0至4),跑了3家醫院,幾乎可確定是攝護腺癌中後期而不願開刀,經歐宴泉手術後迄今8年多,狀況都良好,因此他深切感受到定期篩檢的重要性,為幫助更多男性能儘早發現、早期治療,特地捐贈100萬元給醫院,讓更多人受惠。童綜合醫院今年8月再與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合作舉辦「守護爸爸的健康,攝護腺免費篩檢」活動,8月3日至7日在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地下1樓提供免費PSA篩檢服務,只要50歲以上男性,或40歲以上具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男性的篩檢資格,就可免費受檢。另外,8月10日至9月4日,與童綜合醫院合作社區醫療群的50家診所也合作辦理免費PSA篩檢,一起為民眾健康來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