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養生.運動天地
搜尋
橄欖
共找到
694
筆 文章
-
-
2020-09-13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只吃水煮餐不吃油超NG 營養師告訴你不瘦的原因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追求「熱量赤字」是最簡單的原則,只要吃進去的熱量比消耗的少,就可以減少體重,而因為油脂的熱量比較高,脂肪每公克9大卡,就會有許多人選擇吃水煮不加油的減肥餐,直接去除油脂的熱量,感覺似乎更健康。營養師張涵雯指出,這是大錯特錯的認知,因怕胖不攝取油脂,只會讓身體更不健康。缺少脂肪肌膚乾燥 易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脂肪在體內的功能很重要,皮膚的皮脂腺具有保護作用,可以保持肌膚濕潤,還能抵抗外來髒污、光線等侵襲,體內器官外部也有一層脂肪包覆,防止一般撞擊對器官的傷害。張涵雯營養師說明,磷脂質是細胞膜主要的脂肪成分,在神經傳導過程中,若特殊細胞中脂肪不足,容易出現類似電線短路的狀況,傳導失衡便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焦慮、憂鬱、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狀況。脂溶性維生素靠脂肪吸收 無油飲食導致便秘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必須溶在油脂裡,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若是都不攝取油脂,就會造成這些營養素缺乏的症狀,如乾眼症、夜盲症、佝僂症、凝血障礙…等。且脂肪消化時間長,適度的脂肪攝取,也能延長飽足感,降低想要不斷進食的慾望;張涵雯營養師更提醒,油脂攝取不足也很容易造成排便卡卡,食物吃進去卻出不來,宿便囤積小腹更明顯。油脂非減肥大敵 吃好油更重要所以,脂肪真的很重要,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減肥大敵,缺乏脂肪會肌膚乾燥無光、營養素缺乏、易怒、易躁、易餓、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等,水煮餐真的不建議餐餐吃,張涵文營養師最後提醒,攝取好的油脂,如酪梨、初榨橄欖油、椰子油、堅果類等,或是可以計算攝取的油脂量避免超標,才是重要的健康課題。(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168間歇性斷食反變胖?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犯了這2個錯 減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跟你的不一樣
-
2020-09-13 橘世代.愛吃橘
濃郁可口!純素起司入菜/豆漿奶油燉菜、純素食披薩
什麼是「純素起司」?指的是不用任何動物性食材製成的純植物性「起司」,雖無包含奶類成分,但一樣是滋味濃郁,受到許多素食愛好者關注與討論。純素起司有市售品也可以自製,一樣讓人垂涎三尺,今天介紹兩道由開課必爆滿的人氣烹飪老師Mariko設計的濃湯,以及大小朋友都愛的披薩,誰說素食不能走風味濃郁路線呢!純素起司的料理應用:豆漿奶油燉菜用濃稠牽絲的莫札瑞拉起司,取代白醬或料理塊,煮出自成一格的奶油燉菜。使用起司:融化莫札瑞拉起司材料(份量為4人份):奶油或橄欖油 1大匙、去皮馬鈴薯(切成一口大小) 1顆、去皮紅蘿蔔(滾刀塊) 1根、去皮洋蔥(切塊) 1/2顆、水 300ml、白葡萄酒 50ml、月桂葉 2片、楓糖漿 適量、肉豆蔻 少許、鹽 1/2小匙、胡椒 少許、融化莫札瑞拉起司、無添加的純豆漿 250ml、白味噌 1大匙、白玉粉 1大匙、巴西里(切碎) 少許作法:1. 將奶油放到鍋中,以中火加熱到融化後,把馬鈴薯、紅蘿蔔、洋蔥放進去炒。2. 炒到洋蔥呈半透明狀後,加入水、白葡萄酒、月桂葉。蓋上蓋子稍微燜煮10分鐘,煮到鍋中的食材都變軟。3. 將A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到均勻綿滑。4. 取出月桂葉後,將步驟3倒入鍋中拌勻。持續煮幾分鐘,等燉菜變得濃稠後,就可以加入楓糖漿、肉豆蔻、鹽、胡椒調味。5. 完成後盛入碗中,撒上切碎的巴西里即完成。純素起司的料理應用:純素披薩使用花椰菜做成麵團,不含麩質成分的素食披薩。不只健康,口腹之欲也能徹底滿足!使用起司:漿狀莫札瑞拉起司材料(份量為4人份):1.花椰菜無麩質披薩麵團:花椰菜 1顆(約380g)、奇亞籽 3大匙、製作杏仁奶的殘渣 食譜份量1個、大蒜(切末) 2瓣、橄欖油 1大匙、太白粉 1大匙、奧勒岡(乾燥) 1小匙、鹽 1/4小匙2.披薩醬:水煮番茄罐頭 1罐(400g)、巴西里(乾燥) 1/2小匙、奧勒岡(乾燥) 1/2小匙、橄欖油 1大匙、大蒜(切末) 2瓣、楓糖漿 1小匙、鹽 1/4小匙、胡椒 少許3.配料:喜歡的蔬菜(切薄片) 適量、漿狀莫札瑞拉起司作法:1. 花椰菜汆燙大約10分鐘後撈出、放涼,用食物調理機攪打成碎狀,再包進紗布中,用力擠出裡面的水分。奇亞籽則攪打成粉狀。2. 在調理盆中放入步驟1的花椰菜、奇亞籽,還有「花椰菜無麩質披薩麵團」的其他材料後,用手揉成麵團。接著拿兩層烘焙紙把麵團夾在中間,用擀麵棍擀成0.5cm厚度的披薩餅皮,再撕掉上方的烘焙紙。3. 將餅皮連同底部的烘焙紙放到烤盤上,放入預熱到200度的烤箱中,烤約20分鐘。等餅皮上色後翻面,再烤10~15分鐘。4. 均勻抹在平底鍋用中火熱鍋後,倒入橄欖油和大蒜炒香,再加入材料A,煮10~15分鐘。等到多餘的水分都揮發掉後,再以楓糖漿、鹽、胡椒調味。5. 均勻抹在在烤好的披薩餅皮上,再撒上刨絲或切片的莫札瑞拉起司和喜歡的蔬菜。最後放入烤箱烤10~15分鐘,直到起司融化就完成了。※作者介紹:Mariko老師,現居美國洛杉磯。現任裸食、植物性飲食廚師・講師。曾在美國純素、裸食界指標的主廚Matthew Kenney開辦的裸食廚藝學校「Matthew Kenney Culinary Academy」中任職講師一年半。期間開設的「純素起司課程」堂堂爆滿。本文摘自《純素起司Vegan Cheese》,台灣廣廈 2020/08/27 出版※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延伸/酪梨不只加牛奶!《蔬食共和國》無國界蔬果料理幸福上桌延伸/簡單幾步驟! 在家「自煮」就能端出「打卡甜點」!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9-12 養生.營養食譜
以茶入菜/泡完玉露茶葉 變化出佃煮、煎餅、馬鈴薯沙拉吐司
許多人有每天喝茶的習慣,茶不只能喝,還能加入料理點心中,讓茶香滋味深入菜色,特有的甘醇值得細細品嚐!尤其是滋味纖細的日本茶,一旦開封後,滋味香氣等都容易產生細微的變化,最好是趁新鮮品嚐,除了泡成各式飲品,還可以搭配食材入菜,今天介紹幾道簡單食譜,透過老師巧手調製,每一口都有回味無窮的茶香。【使用泡完玉露後的茶葉入菜】使用的茶葉是泡過3次的玉露。玉露的茶葉就如蔬菜般柔嫩,能夠完整吃到茶葉的營養。● 佃煮材料(容易調製的分量)小魚乾 適量米糠油 少許玉露的茶葉(8g 的茶葉泡完3次飲用後的殘渣) 40g醬油 10g味醂 10g水(或昆布柴魚高湯) 20g做法1 將少量的米糠油倒入小鍋,加上小魚乾翻炒。2 添加玉露的茶葉、醬油、味醂和水,熬乾到水分消失為止。*蓋在炊煮的米飯上或做成茶泡飯也很好吃。● 馬鈴薯沙拉吐司材料(2人份)馬鈴薯 200 g(中2個份)洋蔥 20 g玉露的茶葉(8g 的茶葉泡完3次飲用後的殘渣) 40g美乃滋 30 g原味優格 2小匙鹽巴 少許胡椒 少許薄片麵包 2片奶油 適量水煮蛋 1個做法1 馬鈴薯去皮蒸到軟化為止, 再切成1口大小。洋蔥切成薄片,泡水去除澀味,再裹在毛巾裡擠乾水分。2 將1的馬鈴薯、洋蔥、茶葉、美乃滋、原味優格、鹽巴和胡椒加進大碗裡攪拌。3 薄片麵包烤成焦黃色,塗上奶油,再將2 的馬鈴薯沙拉和切成6 等分的水煮蛋放上去。● 涼拌碎豆腐材料(2人份)玉露的茶葉 (8 g 的茶葉泡完3次飲用後的殘渣) 40g鹽巴 一撮紅蘿蔔 1/3條木棉豆腐 80g(裹在毛巾裡擠乾水分)高湯醬油 1小匙白芝麻醬 10g白芝麻 適量做法1 茶葉放進大碗,撒一撮鹽巴混合。2 紅蘿蔔切成火柴棒大小,迅速水煮。3 木棉豆腐去除水分放在另外的大碗裡,加入高湯醬油和白芝麻醬混合到滑順,再添加1的茶葉和2的紅蘿蔔攪拌,撒上白芝麻。● 一口大小韓式煎餅材料(10片份)馬鈴薯 120g(去皮磨泥的淨重)低筋麵粉 30g鹽巴 兩撮玉露的茶葉 (8 g 的茶葉泡完3次飲用後的殘渣) 40g櫻花蝦(有的話) 10g芝麻油 2小匙做法1 馬鈴薯磨泥放進大碗裡,添加低筋麵粉混合。然後加上鹽巴混合,再加入茶葉和櫻花蝦混合。2 平底鍋加溫淋上一層芝麻油,將1的麵團捏成一口大小丟下去煎。然後再翻面,煎到兩面酥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沾上柑橘醋或醋醬油再吃。【使用焙茶和煎茶的米飯料理】● 焙茶飯糰材料(2杯量米杯份, 約9人份)焙茶 10g熱水 500mℓ米 2杯鹽巴 一撮鹽昆布 適量加工起司 15g梅乾 3個做法1 洗米再倒進濾鍋。2 以基本沖泡法泡焙茶。3 等2的材料消除餘熱後,就跟1的米一起放進電鍋,添加鹽巴混合炊煮。4 等炊煮完畢後,就馬上添加1/3量的鹽昆布混合蒸熟。5 將米飯分別捏成3個飯糰,1個飯糰的分量將近1碗茶碗。起司切成1個5g的塊狀,添加在飯裡迅速混合捏好,再用手指捻起焙茶(分量外)裝飾。梅乾要適量嵌進正中央捏好。*以帶有些微香氣的焙茶飯做成質樸的飯糰。做成烤飯糰或用海苔捲起來也很好吃。● 煎茶燉飯材料(2人份)夏南瓜 100g(1/2條)雞湯 300ml米飯(煮硬) 200g橄欖油 1大匙深蒸煎茶 4g帕瑪森起司 20g裝飾用帕瑪森起司 10g橄欖油 1小匙深蒸煎茶 兩撮做法1 帕瑪森起司切成2mm的圓片。2 將湯倒進鍋子裡,等沸騰後就添加米飯、夏南瓜和橄欖油,煮到米飯吸收一半湯汁為止。3 添加4g茶葉迅速混合後,就加上帕瑪森起司混合。4 盛裝在容器裡,撒上裝飾用的起司和橄欖油。最後再用手指捻起茶葉輕輕撒上去。這道菜可以迅速做好,完整享受茶的美味。※作者介紹本間節子老師,甜點研究者,日本茶講師。除了在自家開設甜點教室「atelier h」之外,還在書籍和雜誌上提供食譜,廣泛活躍於日本茶活動和講座當中。精通茶藝,調製的飲品公認為適合搭配甜點和餐點。【以上摘文選自《日本茶食譜:47種創新風味飲品與料理》、作者:本間節子、譯者:李友君、圖文提供:健行文化、整理:記者柯意如】
共
2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