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楊雅棠
共找到
3052
筆 文章
-
-
2021-09-15 新聞.元氣新聞
食藥署同意基改靈芝液可做食品原料 孕婦、授乳者避食
靈芝不再高不可攀?衛福部食藥署同意將酵母代孕的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作為新型食品原料,並預告訂定「以基因改造畢赤酵母菌(Pichia pastoris)Ey72菌株發酵生產之食品原料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加以管理。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此類食品原料主要將作為保健食品,並須須針對敏感族群標示警語。廖家鼎表示,新興或是利用新穎加工技術產製的非傳統供食用的原料愈來愈多,因有廠商申請利用基因改造畢赤酵母Ey72菌株發酵生產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並作為食品。因此,食藥署針對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時,訂定相關規範,包含應符合規格、使用限量及標示規定。規範明定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為利用基因改造畢赤酵母Ey72菌株發酵生產,再經濾膜移除菌體、濃縮、調配混合製得,最終成品不含基改微生物與其轉殖基因片段。廖家鼎說,並未規範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使用的劑型,因為是新型的食品原料,且蛋白質恐引起過敏,因此規範每日食用限量六毫克,且需表示12歲以下兒童、孕婦以及授乳者為敏感族群,避免食用。草案正式施行後,經查獲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不符合相關規定者,得依食安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
2021-09-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再贈我50萬劑AZ 長者苦等莫德納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十四日宣布,再提供台灣五十萬劑AZ疫苗,援台疫苗總數將達到三九○萬劑。這是日本提供台灣的第五批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達感謝之意,稱這批疫苗可讓第二劑AZ接種速度更快;但有不少打過莫德納第一劑的長者,仍苦等不到第二劑。陳時中昨表示,莫德納也快要進來了,速度會愈來愈快,「只要到貨,就會盡速開打第二劑」。他強調,「不是說等不到,是現在還沒等到」,但仍未透露下一批莫德納具體到貨時間。台灣到貨疫苗總數為一四九三萬劑疫苗,其中五成五(八一九萬劑)來自友邦或企業捐贈,政府採購部分,只有六七四萬劑,進一步細分疫苗種類,政府採購且到貨的莫德納疫苗僅一五○萬劑,遠低於國外捐贈二五三萬劑,換句話說,如果只靠指揮中心,目前疫苗覆蓋率僅達兩成九。日本共提供台灣五批AZ疫苗,分別為六月四日一二四萬劑、七月八日一一三萬劑、七月十五日九十七萬劑及九月七日六點四萬劑,連同昨宣布的五十萬劑,共三九○點四萬劑。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疫苗涵蓋率為百分之四十八點七五,但完整接種兩劑比率僅百分之四點八,三○八萬人接種一劑莫德納疫苗,到九月中旬就間隔十周、卻等不到第二劑,擔心保護力變差。民眾黨昨提出數據指出,中央官員第二劑施打率是全國平均的十三倍,六成五官員已打完兩劑,但年長者第二劑接種比率不到百分之一,質疑中央官員怕疫苗無效,一般百姓就不用怕嗎?民眾黨發言人蔡峻維說,許多七十五歲以上長者七月初施打第一劑莫德納後,一直在等中央開放第二劑,如今已是需要接種第二劑的時間,卻仍等無疫苗,「中央官員有看見這些人民著急的心情嗎?」蔡峻維批評,「中央官員打好打滿,第二劑施打率更是高過六成,難怪對於疫苗進口一點都不上心」。陳時中解釋,政府官員因為「打得早」,所以有人打到第二劑,但目前只有一千多人完整接種莫德納。
-
2021-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校園接種今起造冊 指揮中心:學生施打意願高
BNT校園接種同意書昨回收,今天起開始造冊,預計23日起施打。指揮官陳時中說,學校還在統計願意施打的學生,只知道學生意願蠻高,計算完畢再報告。但有家長反應,小六學童要滿12歲才能打,如果是92年9月1日以前出生的人,在開打後有滿12歲,但是還沒有被造冊,遵照1922上網成功登記,也能順利接種嗎?陳時中說,國、高中生的話是以同意書形式,其他不在籍的學生或是小學的,都是要上網登記,登記後符合資格,12至17歲的青少年都可以打得到。另有家長擔心請假問題,希望小學生造冊施打。陳時中則說,小學生的數目太少,如果人比較多可以研究一下,只有幾個人符合資格也很難去學校施打,人多才會考慮。
-
2021-09-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920後疫情警戒升或降? 陳時中:沒加嚴、可能鬆綁
國內9月7日至9月20日維持二級警戒,民眾關心9月20日後是否會持續鬆綁,或是因為這波幼兒園群聚事件有加嚴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9月20後沒有加嚴準備,倒是可能有一些鬆綁的措施,都在搜集和討論中。目前國內疫苗涵蓋率為48.75%,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接種53.52劑。但外界關心有308萬人接種一劑莫德納疫苗,遲遲等不到第二劑,何時可施打?陳時中表示,有就會開,「也不是等不到,是還沒等到」,莫德納當初開打集中在7月1日左右,到九月中會有第二劑的需求,「有到貨會盡快開打第二劑」。至於目前有研究團隊提出莫德納混打高端疫苗的計畫,陳時中則表示,相關實驗計畫如果有完成,會跟大家報告。另外界認為,第一劑若選擇AZ,第二劑有更多混打選擇,指揮中心是否會建議第一劑多選擇AZ?陳時中則表示,目前來講,第一劑打AZ後第二劑靈活度高,但還是尊重個人判斷。
-
2021-09-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自主健康管理也不得實體上課 指揮中心:可以遠距
受新北幼兒園群聚影響,許多學童被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而有一些匡列人員則列為自主健康管理者。但對於自主檢康管理期間,學童是否可到校上課,1922專線說可以但學校公文說不行,引發混亂。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的指引提到有感染風險者不得進入幼兒園,可用遠距維持受教權。莊人祥表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無症狀可正常生活、外出應全程戴醫用口罩,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的場所,因此是否可以到校上課,仍依照學校和衛生局的規定進行。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開學前教育部公布的指引已和地方政府溝通,新的指引提到有感染風險者不得進入幼兒園,經過衛生主管機關開立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不能入園。依照新的政策,不論是確診學生、解隔離自主管理期間,或是隔離期間被要求自主管理的學生都不能實體上學,可用遠距維持受教權。至於幼兒園群聚延伸的板橋社區大樓案,指揮中心昨天為社區住戶接種疫苗,但有板橋里長希望比照屏東當初發生Delta疫情時,三天內為兩千人打疫苗的方式,讓周遭里民也能打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屏東當時的疫情有進入社區,不論是載客計程車或是鄉里群聚,疫情相對更擴散;新北案例在社區大樓住戶有六名,一名則是有進出大樓的裝修工和其親密接觸者(裝修夫婦),其餘都在幼兒園,沒有往外擴散,因此限於大樓社區內進行疫苗接種。
-
2021-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再贈50萬劑AZ疫苗 指揮中心:非常感謝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宣布,再提供台灣50萬劑AZ疫苗,援台疫苗總數將達到390萬劑,這也是日本第5波提供台灣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達感謝,他表示,日本宣布要捐贈50萬劑AZ疫苗,真得非常感謝,因為台灣最近正要展開第二劑注射,這可以讓施打更快速。這是日本第5波提供台灣AZ疫苗,分別為6月4日124萬劑、7月8日113萬劑、7月15日97萬劑及9月7日6.4萬劑,連同今天的50萬劑,總共約390.4萬劑。陳時中說,昨天疫苗共打1萬3000多劑,涵蓋率48.75%、劑次人口比53.52%。BNT校園接種昨收單,陳指出,學校還在統計中,只知道學生意願蠻高,計算完畢再報告。
-
2021-09-14 新聞.食安拉警報
中國大陸進口辣椒粉驚檢出蘇丹紅 遭退運2000多公斤
我國已於2018年6月將蘇丹色素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但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中,驚見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蘇含丹色素三號,全數2125公斤遭退運銷毀。食藥署今天公布的不合格名單達25項,包括智利出口的蘋果、澳大利亞出口的綠豆、印度出口的芫荽粉等多項農產品上榜,多因農農藥殘留不符規定而不合格。其中,海順國際食品有限公司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則檢出未經許可的食品添加物「蘇丹色素三號」7ppb。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這個色素不是表列准用的食品添加物,只要有檢出就是不合格。去年包括緬甸進口的辣椒粉、巴基斯坦進口的食用玫瑰花瓣也曾驗出過此色素,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也曾在2019年驗出。不過這次則是中國大陸近半年首次驗出蘇丹紅,將針對此業者提高抽驗率至二到五成。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則表示,2017年我國也曾發生有不肖業者為了使月餅的鹹蛋黃色澤紅潤,違法添加蘇丹紅。根據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蘇丹紅屬於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證據皆不足的第三級致癌物,為工業用染料。常說的蘇丹紅是化合物總稱,有一、二、三、四號等;但無論幾號都只能工業使用,不可添加於食品。他說,蘇丹紅為偶氮化合物,進入人體後被分解為氨類,成為經動物實驗證實,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第二級致癌物,也就是動物實驗可能增加致癌風險,因此各國政府幾乎都不允許添加於食品;而蘇丹紅接觸到皮膚也會增加過敏反應的機會。
-
2021-09-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青光眼用藥發現不純物 回收32萬瓶
青光眼用藥「大塚美特朗持續性點眼液2%」,日本原廠發現不純物,衛福部食藥署要求回收9批號、共32萬瓶。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青光眼有許多種成分用藥,病患不至於有缺藥疑慮。台灣大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的「大塚美特朗持續性點眼液2%」,主成份為CARTEOLOL HCL,用於青光眼、高眼壓。洪國登表示,因日本原廠進行持續性安定試驗時,發現類緣物質,意即不純物超過標準,因此啟動回收。在台灣受影響的產品共有九個批號 (批號:9F75LV2、9F74LV2、9F73LV2、9A93LV2、9A92LV2、9A91LV2、8I96LV2、8I95LV2、8I94LV2)。洪國登表示,這個不純物沒有明顯的危害,只是不符合標準,因此啟動回收。而這九批產品都是兩、三年前的產品,效期將屆,許多都已賣出,並未發現有任何異狀;而市面上的現貨也都符合標準。洪國登說,這款藥品為健保用藥,年用量約33萬瓶,但青光眼、高眼壓有很多替代藥品,因此不至於影響病患用藥。食藥署要求廠商應於10月7日前完成回收作業,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也應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若未能於期限內完成回收,則開罰20萬至500萬元。
-
2021-09-14 癌症.乳癌
國衛院治療乳癌新利器 海扶刀再進化免除燒傷風險
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過去的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療或化療。近年「海扶刀」治療方式可讓病患免開刀,但易有心肺臟、皮膚燒傷的問題。因此國衛院開發「戒指型」海扶刀系統,透過精準定位免除燒傷風險,關鍵技術已通過我國專利,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國際期刊上。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景欣表示,傳統利用外科切除手術治療乳癌,但高劑量麻醉、侵入式手術,對高齡病患風險較大,且有些病患無法接受乳房部分或全部切除,造成病患退縮。近年出現的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HIFU ablation),又稱「海扶刀」系統治療方式,則是自體外發射超音波,波束經過超音波膠或水、皮膚、脂肪等軟組織的傳導,聚焦於腫瘤目標組織,讓腫瘤被熱凝固而壞死,乳癌病患便可不須麻醉、開刀治療。但原先的海扶刀系統為「碗狀」,其超音波聚焦的方式容易傷到胸大肌、心臟、肺臟,也易燒傷皮膚。根據美國、以色列、歐盟等地的治療數據,皮膚燒傷者約三到四成。另外,原海扶刀系統打出來的投射熱點如同一顆米粒,針對3至5公分的腫瘤,燒完需要兩小時。陳景欣指出,國衛院研究團隊開發「戒指型」海扶刀系統,圓環形的超音波發射方式可讓波束平行於胸骨,就能減少胸部與心肺的燒傷機率。並且藉由仿體消融試驗、豬肉包圍脂肪的消融實驗等,發現藉由調控輸入不同的電壓,使投射的超音波可成為環性的焦點而非單一熱點,30分鐘便可燒完一立方公分,大幅降低治療時間。期盼未來經臨床試驗以及食藥署查驗登記通過後,可成為乳癌治療新選擇。
-
2021-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提高疫苗覆蓋第一劑還第二劑?李秉穎:兩者差別不大
針對疫苗接種政策,國內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需拉高第二劑接種,而指揮中心則傾向提高一劑疫苗覆蓋率。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認為,以台灣現況拚一劑、或少數打二劑,對於疫情的控制不是那麼重要,還是要強調戴口罩等防疫政策。提高疫苗一劑或二劑施打率,近期引發討論。李秉穎今在記者會以英國為例,他說,英國先是採拚第一劑施打,事後去回顧對於疫情控制,覺得是很有效的,只打一劑AZ或 BNT發揮效果有達到七、八成左右,比起打兩劑少數人得到保護更有效,但沒有對照組;英國在當時到處都是疫情,所有的人都有感染風險,因此把焦點放在老人、高暴露族群打兩劑,其他暴露風險較低的打一劑。疫情相對不嚴峻的台灣,李秉穎說,提高第一劑保護效力不是那麼好,但跟第二劑施打一半的人沒有很大差別,因為國內沒有大流行狀況。「如果像上次疫情爆發,每天幾百人確診,就可以考慮熱區流行地區的重症高風險者如老人家,或醫護人員高暴露風險施打兩劑,其他一般人則趕快打一劑。」至於國內相關接種規畫,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已經開始針對接種AZ滿10周的長者,拉高第二劑施打,往後莫德納到貨,也會從高齡開始施打第二劑,BNT看進貨量,一部分可能混打使用,目前規畫以第一劑為主。校園接種BNT部分,即便同意接種疫苗施打,但接種之前都可以改變心意,陳時中說,中央都尊重個人選擇,相關殘劑當然可以給學校人員施打,但殘劑不會很多。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認為,指揮中心採購BNT說詞反覆。陳時中強調,從來沒有因為簡體字延宕疫苗近來,鄭重呼籲不要曲解,絕對沒有拖延之說。
-
2021-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後死亡新增兩例 AZ、莫德納各一
指揮中心公布9月11日至12日新增71例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兩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兩例接種吼死亡的事件,接種的疫苗分別為莫德納和AZ疫苗。莊人祥表示,接種AZ疫苗後死亡個案為55歲女性,接種後48天發生;接種莫德納後死亡個案則為79歲女性,接種後32天發生。而台中市傳出一名42歲男性8月24日接種高端疫苗,本月2日出現不適到診所就醫,經打點滴治療後返家休息,未料6日清晨被家人發現已無生命徵象。莊人祥表示,目前通報的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有12位,是否有因果關係仍待研判中。台中個案部分,於上周六便已在統計術中,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接種後有心跳忽快忽慢、心悸以及心臟不適等症狀。個案於8月26日、28日、30日,以及9月2日皆前往急診就診診斷後X光發現有肺浸潤、竇性心搏過速等狀況,注射點滴後回家休息並照常上班。9月5日無異狀,6日發現死亡,已經進行解剖相驗,結果不便公布。另針對接種AZ疫苗發生多發性神經炎(GBS)的問題,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R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都有很多多發性神經炎相關的報告,但通報率並未高於背景值,也未被列為需要注意的事件;但有些地方如歐盟認為需要特別監測,但僅止於加強監測,沒有數據顯示打了疫苗以後會增加發生率。至於國內則一直在追蹤施打各種疫苗後可能受到關注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並與健保背景值比較,多發性神經炎也是監測項目之一,並沒有高於背景值。
-
2021-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BNT「心肌炎5徵兆」 指揮中心:4周內需觀察
BNT 疫苗校園接種23日開打,家長擔心罕見副作用「心肌炎」。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在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提醒,若學生出現5種症狀,就要注意是否為心肌炎,在施打後的4周內,都要觀察身體狀況並及早就醫。mRNA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美國發現,接種後會有心肌炎、核心包膜炎,與心臟肌肉發炎等等,會有疼痛狀況,如果心肌發炎嚴重的話,恐引起心臟衰竭。李秉穎說,心肌炎是需要注意的嚴重不良反應,接種BNT疫苗後的監測資料,主要發生在14天內,少數發生在2到4周之間,4周內都要注意相關症狀並及早就醫。但接種第一劑比較少有,第二劑發生率增加。李秉穎指出,心肌炎發生比率,年輕男性比較多,尤其是30歲以下,而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甚多,大部分國家評估後,包括美國在內都認為雖然有心肌炎,但是整體臨床效益大於風險,要繼續接種,但28天內如果有心肌炎疑似症狀要立刻就醫。接種BNT後,心肌炎發生有5項徵兆,包含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心臟亂跳、心悸,心跳忽然跳很快、很大力;運動耐受不良,像是走幾步就很喘、沒力氣;呼吸急促;最後則是暈厥,心臟衰竭時,會影響供氧能力,呼吸急促會變得補償心臟衰竭的現象。
-
2021-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到貨不足可混打BNT?陳時中:mRNA仍未開放混打
我國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48.68%,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53.14劑。但莫德納疫苗遲不到貨,外界關心莫德納第二劑接種計畫,是否可預約混打BNT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對於mRNA疫苗仍未決定可否混打,會盡快安排莫德納疫苗的第二劑接種。我國目前僅有先打AZ疫苗者可混打莫德納疫苗,陳時中表示,各種混打建議都本於科學證據和專家建議進行,隨著未來證據越來越多,指揮中心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疫苗可搭配混打越好,運用會更靈活,但目前沒有這多種疫苗可以混打的建議。而接種兩劑疫苗好可形成相當好的保護力,但是否可以放寬防疫措施,陳時中說,以色列和新加坡兩個指標國家,疫苗都已接種七、八成,但確診數仍逐漸升高,因此等我國到達這樣的疫苗含蓋率,也還要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至於許多台商希望接種兩劑疫苗後可縮短入境檢疫時間,陳時中說,除了機師前陣子有這樣規畫,但最近看到有許多突破性感染,還是需要謹慎以對。至於部分縣市疫苗分配數不足,預約人數擠到北市,陳時中表示,疫苗分配以預約和造冊數為主,由於造冊較晚,有些人沒被通知到,心急就先去預約接種,指揮中心會重新整理、調度分配。
-
2021-09-13 癌症.乳癌
國衛院研發「戒指型」海扶刀治療乳癌 免開刀、降燒傷
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但過去常見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療或化療。雖然近年有「海扶刀」的治療方式可讓病患免開刀,但容易有心肺臟、皮膚燒傷的問題。因此國衛院開發「戒指型」的海扶刀系統,透過精準定位免除燒傷風險,關鍵技術已通過我國專利,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國際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景欣表示,傳統利用外科切除手術治療乳癌,但高劑量麻醉、侵入式手術對年齡大的病患來說風險較大,且有些病患無法接受乳房部分或全部切除,造成病患退縮。近年出現的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 HIFU ablation),又稱「海扶刀」系統治療方式,則是自體外發射超音波,波束經過超音波膠或水、皮膚、脂肪等軟組織的傳導,聚焦於腫瘤目標組織,讓腫瘤被熱凝固而壞死,病患便可不須麻醉、開刀治療乳癌。但原先的海扶刀系統為「碗狀」,其超音波聚焦的方式容易傷到胸大肌、心臟、肺臟,也容易燒傷皮膚。根據美國、以色列、歐盟等地的治療數據,皮膚燒傷者約三到四成。另外,原海扶刀系統打出來的投射熱點如同一顆米粒,針對3至5公分的腫瘤,燒完需要兩小時。陳景欣表示,國衛院研究團隊開發「戒指型」海扶刀系統,圓環形的超音波發射方式可讓波束平行於胸骨,就能減少胸部與心肺的燒傷機率。另外,藉由仿體消融試驗、豬肉包圍脂肪的消融實驗等,發現藉由調控輸入不同的電壓,使投射的超音波可成為環性的焦點而非單一熱點,30分鐘便可燒完一立方公分,大幅降低治療時間。陳景欣說,相關研究成果分別於2018年和2020年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關鍵技術已通過我國專利申請,同時申請美國與中國專利審查中。期盼未來經臨床試驗以及食藥署查驗登記通過後,可成為乳癌治療新選擇。
-
2021-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8輪AZ預約率低 僅62%
第八輪長者接種第二劑AZ疫苗,一一三萬五千多人符合資格,昨中午十二時預約截止,僅七十一萬多人完成預約,預約率僅六成二,低於第六輪高端疫苗預約率六成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不能說是預約率低,因為地方政府已幫部分六十五歲以上接種對象造冊,無需預約。台中市十日開放第八輪預約,四個多小時即額滿,緊急加開一萬劑,但至昨天中午仍未額滿,百分之九十六點三預約;預約高端疫苗者,前天有一一六一人,昨天降至七九九人。市政府官員認為,預約人數緩下來和中央宣布第九輪疫苗可以打BNT有關,有了新選擇,大家還是願意等。第八輪開放兩類對象接種,包含「九月十日前符合AZ第二劑接種間隔滿十周以上民眾,可預約接種第二劑」,七十八萬五千人符合資格;「七月十九日以前意願登記選AZ之滿十八歲至廿二歲民眾」可預約接種第一劑,符合資格者卅五萬人。莊人祥表示,為解決數位落差,地方政府可以協助轄區內六十五歲以上長輩造冊,不需上平台預約,但其中不少長者仍上線預約,可能是戶籍地和居住地不同,擔心沒收到通知或想自選接種站。第八輪預定於九月十五日至廿三日接種,指揮中心加開接種站,方便民眾就近接種。指揮中心預約平台統計顯示,多達三五五萬九千多人勾選BNT疫苗,單選BNT疫苗者廿六萬兩千多人。莊人祥表示,第九輪提供BNT及高端疫苗,BNT第一劑優先接種對象為十八至廿二歲民眾,高端則提供九月廿八日前符合第一劑接種滿四周者接種第二劑。第九輪意願登記時間至九月十七日中午十二時止。
-
2021-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學生拒打疫苗 不會要求快篩
校園九月廿三日起開打BNT疫苗,學生需在今天繳交接種同意書,部分家長擔心副作用而不讓孩子接種,有教師擔心形成防疫缺口,希望指揮中心規定「不打疫苗的學童應定期快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就算要求未打疫苗的教職員定期快篩,也不會要求學生快篩,指揮中心並無要求學童快篩計畫。陳媽媽表示,剛升高一的大女兒施打意願高,原因是「希望以後跟同學出去玩,暢行無阻」,青少年「玩樂至上」,幾乎都會想打疫苗。賴小姐的女兒為十三歲國一學生,小小年紀就堅持「有疫苗當然就要打」,班上少數同學拒絕打疫苗,不是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是怕打針,如果在眾人之前暈針就糗大了。彭家大兒子剛滿十五歲,彭媽媽表示,簽署同意書前有仔細詳閱注意事項,了解心肌炎等可能副作用;兒子決定接種,因為身邊好朋友、好同學都會打疫苗。她說,擔心疫苗副作用,全家人都買疫苗險,雖有些觸霉頭,但一年三百多元,如出現不良反應,經過醫師通報,無須確認因果關係也能有點保障,可減少家庭經濟負擔。據統計,國內累積一萬六千多名確診者,廿歲以下感染者約一千人,其中僅十人嚴重肺炎,其餘均屬輕症。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染疫孩子大都為輕症,表現不明顯,容易造成家戶傳播,如果家裡長輩遭傳染,容易惡化為重症,恐造成醫療體系崩壞。接種疫苗可降低病毒傳播速度,減少病毒突變機率,如果學生接種覆蓋率達到一定標準,就不會影響受教權。針對美國研究,接種BNT疫苗後,健康未成年男性因心肌炎等罕見副作用而住院機率高於染疫住院,李宏昌表示,美國青少年接種後心肌炎機率少於萬分之一,且主要發生在第二劑。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疫苗接種後心肌炎副作用,通常發生於施打五天內,症狀為呼吸不順、胸痛、胸悶、呼吸急促、心律不整、昏厥,建議家長師長多注意。
-
2021-09-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八輪AZ疫苗預約截止 共71萬多人預約
我國自3月22日起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總計已接種1243萬9755劑,人口涵蓋率達48.48%、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53.04劑。而第八輪AZ疫苗預約至今天中午12時截止,符合預約資格者共113萬5451人,指揮中心公布完成預約共71萬992人,占六成二。第八輪開放兩類對象,包含「9月10日前符合AZ第二劑接種間隔滿10週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第二劑」,符合資格有78.5萬人;7月19日(含)前已意願登記選擇AZ之滿18歲至22歲民眾,預約接種第一劑,符合資格有35萬人。施打日為9月15日至23日,指揮中心昨天也宣布加開接種站,希望民眾可就近接種。而第二劑接種除上網預約外,因應數位落差,也可由地方造冊施打。不過針對已完成預約的71萬992人有多少人是預約第一劑、多少人預約第二劑,指揮中心則表示,無法分開統計此數據。另外,第九輪將提供BNT跟高端疫苗,BNT第一劑優先接種18至22歲民眾,高端則是提供9月28日前符合第二劑滿4周民眾接種第二劑,意願登記時間至9月17日中午12時。目前有意願接種BNT疫苗者共355萬9408人,其中非BNT不打者有26萬2957人。
-
2021-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埃及爸就是指標個案?專家說可能性有二個
幼兒園群聚案目前仍維持27例個案,指揮中心昨公布相關基因定序,包括裝修工夫妻二人共有20例個案驗出Delta變異株,但埃及爸兄弟檔則因Ct值太高,尚無法定序,整起群聚感染源尚待釐清。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埃及爸的感染途徑有二,一是在國外即感染未在檢疫時被抓到,二是檢疫期滿後在社區感染。而他認為,以病毒量推估,後者可能性較大。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天表示,根據基因定序結果,裝修工夫妻確定感染Delta變異株,研判可能和幼兒園相關群聚是同起事件,但要等完整序列出爐後,才能比對確認。至於埃及爸以及兩位兄弟因Ct值高,仍難以定序。對於幼兒園群聚,外界將矛頭指向埃及爸自境外帶入病毒。但埃及爸是否就是指標個案,邱政洵表示,還需要搭配定序結果才能判定。不過邱政洵表示,埃及爸這次被判定陽性確診,有兩種可能,一是境外感染,但之前一直沒有被檢驗到,因為幼兒群聚才發現;二是回到社區後才被感染;這也是衛生單位現在正在釐清、調查中的。而他認為,埃及爸回到社區中才被感染的機率較大。邱政洵說,根據新加坡的報告,Alpha變異株病毒排出時間只需7至14天,就幾乎完全測不到病毒;而Delta變異株排除時間較久,需14至18天。不過雖然仍能測到病毒,搭配病毒量的檢測,顯示過了14天傳播力已經很低。目前針對入境者的檢疫政策為14天防疫旅館檢疫,加上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等到檢疫期滿回到社區病毒量已不大,且檢疫期間還搭配兩次PCR和一次快篩檢驗。埃及爸就算在境外曾感染,回到社區也幾乎沒有傳播力。而根據埃及爸的入境時序,其8月4日入境,8月16日期滿前採檢陰性,8月18日檢疫期滿,自主健康管理七天到8月25日。若是8月18日後感染到新冠肺炎,現在驗到病毒,也是屬於Ct值較高的階段。不過邱政洵呼籲,就算找到群聚的源頭,也不能不正當的獵巫。民眾也不能因為沒有被匡列到就對Delta變異株掉以輕心,尤其現在Delta變異株的五大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流鼻涕、發燒、咳嗽等,都沒有明顯特異性,因此更該做好自我監測,並隨時保持好社交距離、戴口罩。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叉貓打完疫苗驗抗體稱數值低 羅一鈞:意義不大
PTT網路紅人「四叉貓」在臉書分享接種高端疫苗15日後的抗體數據,直言雖有產生抗體,但「數值偏低」。他說自己驗出的IgG數值是35.4 AU/mL,一旁參考數值則要50以上。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抗體生成是連續的過程,看一個切點的數字意義不大,且不是針對中和抗體檢驗,不鼓勵民眾自行去檢驗。羅一鈞表示,現在核准檢驗抗體的試劑很多,也有許多不同單位。但打完疫苗後抗體生成是連續的過成,單看一切點沒有意義。且四叉貓檢驗的抗體是一般檢測,是就疫調上判斷是否感染過或感染早晚,而非用來偵測是否打過疫苗。打過疫苗的抗體檢測有很多方法和解讀方式也更複雜,需要疫苗背景專業的解讀。由於四叉貓僅打完一劑疫苗就檢測,羅一鈞也表示,第一、二劑之間抗體生成本來就不是百分百,如果在現在階段去驗,沒有驗到抗體也是意料中的事情,通常第二劑之後才產生完整保護力,因此按照原來模式接種即可,無需特別追加疫苗。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檢測與否是個人的自由,個人抗體有高、有低、有人沒反應,是否接種其他疫苗或追加劑數,還是要參考國際資料。他也笑說,「打疫苗沒反應的人很多,我以前打B肝疫苗也沒反應」。
-
2021-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秋迎戰Delta? 陳時中未鬆口升3級、境外加嚴待討論
國內疫情出現多起感染事件,其中包含幼兒園群聚案以及新北大樓等社區住戶、維修工人染疫,有專家建議應該提升至三級警戒,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以目前情況,沒有到升三級的條件,目前桃園案例已經相對控制範圍,新北案例仍在發展中,但也沒有很多病例出來但值得觀察,若個案在框列範圍內,疫情就可以獲得控制。而對於今日可能的感染源之一,為案16160埃及爸爸等一家三口,以及今日新增的2例境外移入,也為埃及爸爸的親戚,並同時自埃及返台,也有專家建議,是否要針對境外個案採延長隔離要到21天,或至少要採檢五次,陳時中表示,會交由專家小組來討論。未來面臨中秋節連假,即將面臨民眾有跨縣市移動風險,對於高鐵及台鐵的搭載限制是否要再加嚴。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控制情況不會有變,有變化會立即宣布。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恐致心肌炎令家長擔憂 陳時中:接種疫苗仍利大於弊
BNT疫苗今晨到貨91萬劑,共已到貨184萬多劑。外界關心是否會從年輕族群往高齡者施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到貨的兩批疫苗目前先規畫給12至17歲校園施打,以及18至22歲的年輕族群預約接種,接下來接種對象等疫苗確定到貨再對外公布。不過BNT等mRNA疫苗傳出接種後可能有心肌炎副作用,且即便接種也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引起許多家長擔憂。陳時中表示,之前說過打過疫苗本就無法保證不被感染,縱使有抗體之後還是感染變異株。針對副作用,也會在同意書檢附相關資料,請家長仔細閱讀與孩子討論後再選擇。但陳時中說,接種疫苗仍是利大於弊,心肌炎發生率相對低,染疫嚴重度也低。除了BNT疫苗到貨,外界也關心莫德納疫苗遲不到貨,接種第一劑者十二周後抗體就會降到很低,指揮中心是否有混打等策略。陳時中表示,希望疫苗盡快到貨,若有混打科學證據也會考慮。不過即便抗體在12周後下降,還是有相當的保護力,而第二劑接種後抗體也會下降,也許要追加第三劑,指揮中心會根據進貨量盡快安排。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今天再到貨91萬劑 共184萬劑抵台
BNT疫苗第2批清晨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指揮中心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二批BNT疫苗91萬劑,已於今日上午6時18分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要表達對民間團體捐贈的謝意。陳時中說,本批疫苗效期至明年1月17日,連同上次到貨的BNT疫苗,共有184萬劑到貨。將優先開放給12歲至17歲青少年族群造冊接種;其餘將優先提供已意願登記,且尚未接種過疫苗的18至22歲民眾這批疫苗出貨時沒有「复必泰」的字牌,陳時中原本邀請郭董一同前來接機,但是兩人今天沒有現身。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記得先登記!第8輪周五預約AZ 今中午意願登記結算
第八輪AZ疫苗周五開放預約,九月十五日開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符合這輪接種對象有二,一為九月十日前接種AZ滿十周以上者可接種第二劑;一為十八歲至廿二歲在七月十九日前登記AZ疫苗者,可接種第一劑。今天(九月九日)中午十二時截止意願登記結算,下午三時重啟系統,希望民眾盡速登記。外傳第二批BNT疫苗將於這一兩天到貨。截至昨傍晚五時,共三六○萬三四七六人在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勾選BNT疫苗,非BNT不打者為二十五萬一五四五人。八六八萬四六四七人勾選AZ疫苗,其中一一七萬八九四○人單選AZ疫苗。陳時中表示,目前不少醫療院所仍有高端疫苗,九月十一日前民眾可自行前往接種,無須預約。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公布最新接種疫苗後不良事件,共九十七例,其中七例死亡,四例接種AZ疫苗,一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兩例接種高端疫苗。
-
2021-09-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NT疫苗923校園開打 兒科醫學會籲踴躍接種
BNT疫苗已到貨93萬多劑,指揮中心日前表示將於9月23日起針對12至17歲的校園族群接種。台灣兒科醫學會則呼籲,為減少病毒傳播與變異株產生,青少年踴躍接種。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一開學就發生群聚事件,學生整天膩在一起,很難避免感染。雖然年輕人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少數嬰兒或青少年感染後,仍嚴重到需住院治療。而且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之後,也可能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出現發高燒、腹痛、結膜炎、皮疹、唇部充血發紅等類川崎氏症症狀,在20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萬分之3.16,但嚴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另一項常見的感染後併發症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症狀極為多樣化,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鼻塞等,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2%至13%。因此盡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併發症產生。對於外界擔憂接種mRNA新冠肺炎疫苗後,可能出現罕見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等副作用。李宏昌表示,我國開放用於青少年接種的BNT疫苗已通過美國EUA,且截至今年7月16日的監測報告,美國接種BNT疫苗的青少年發生心肌炎發生機率不到萬分之一,主要發生於第二劑接種後。不過李宏昌仍提醒,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可能出現疲憊、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且可能有低溫發燒的症狀,因此家長可適時給予退燒止痛藥。而接種完疫苗後兩周內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甚至活動力變差等狀況,則有可能是心搏速度發生變化,應立即就醫,由醫師診斷。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工會籲機組員檢疫不派飛、外站全稽查 指揮中心回應了
國內疫情延燒,目前幼兒園案例確定為Delta變異株,先前國內也三名長榮航空國籍機師發生突破性感染,也確認為Delta變異株,目前國內工會訴求應該參照奧運模式,由指揮中派出防疫關全程監視併稽查外站,另外機組員檢疫14天期間不得派飛,或者加強施打第三劑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針對外站稽核「零接觸」管理,目前由民航局積極辦理中,會參考國際管理情況、飛航需要、檢疫安全納入討論。機師工會表示,國外陸續解封,目前外站人員很多人都不戴口罩,國籍機組員至外站有染疫風險,希望可以恢復隔離14天政策,且在最短時間內參考奧運模式,由指揮中心派出防疫官員全程監視並稽核外站防疫流程,組員檢疫期間,不得再次派飛、執勤,或應嚴肅考慮讓長程航班(國外機場外站隔夜)機組員,返台後檢疫隔離天數比照一般旅客14天規定。陳時中表示,目前針對外站稽核是由民航局積極辦理中,另外目關於機組員飯店人員是否也會同步加嚴管理,他則表示,國籍機組員外籍機組員,都分住在不同防疫旅館,並不會與其他旅客混住的情況。目前針對外站管理及派飛規定,也會參考國際情形、飛航情況一同納入討論。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群聚社區也淪陷 指揮中心:新北已擬定擴大篩檢計畫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除了幼兒園的學童家長外,疫情擴散至同社區住戶。指揮中心是否將針對社區以外的周邊進行擴大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北市已擬定擴大篩檢計畫,個案目前在社區B棟大樓,因此該棟住戶先居家隔離;A棟大樓住戶則將先篩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北市已在社區附近設立篩檢站,鼓勵民眾前往篩檢。陳時中表示,過去對接觸者的定義比較嚴格,需要一定時間沒有防護才會列為接觸者,並採取居家隔離,非密切接觸者則採自主健康監測。而過去針對接觸者的接觸者則不進行匡列,除非疫調後認為有風險才會要求自主健康監測。而現在則放寬接觸者定義加強匡列,接觸者的接觸者也進行預防性的隔離。陳時中也表示,因應預防性隔離措施,也呼籲原本的檢疫旅館維持運作,指揮中心也將積極布建集中檢疫所。至於目前國內驗出Delta社區感染的病例,陳時中表示,較清楚的是當時屏東15例,接下來是桃園目前有四例;再者新北幼兒園的22例,雖然不是每一例都已定序完成,但屬一個群聚。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未來7天是疫情關鍵」
新北市某幼兒園群聚累計十六人確診,十人為幼兒,幾乎都為輕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幼兒染疫多半為輕症,病毒量雖低,卻是很好的傳染者;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幼兒園群聚很可能從十幾例延燒成數百例,生活圈鄰近的家庭都應提高警覺,如有疑似症狀應尋求醫師評估。專家指出,美國研究證實,染疫兒童及青少年的家戶傳染力相當高,研究人員分析暑期營隊活動的七至十九歲兒少,發現有症狀的小朋友傳給父母和祖父母的風險勝算遠高於傳給兄弟姊妹,傳給父母的勝算比為傳給手足的二點三倍,傳給祖父母是傳給手足的六點六倍。黃立民說,幼兒是很好的傳染者,至少要觀察兩個潛伏期,也就是一個月;民眾不需太緊張,如何避免重症與死亡才是要點,不要同時染新冠、流感,今年一定記得接種流感疫苗。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藏能表示,未來七天決定疫情是否擴大的關鍵,必要時應大規模停課;若是Delta變異株,代表國家邊境檢驗還是有破口,民眾需繃緊神經。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園群聚案若是Delta 專家憂「第1劑白打了」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基因定序尚未出爐,但Delta病毒株呼之欲出,眾多專家擔心只打一劑疫苗,難以抵禦Delta的威脅,但指揮中心仍無意調整「第一劑優先」疫苗接種策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會加快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二劑疫苗的腳步,目標仍是拉高第一劑涵蓋率。有關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基因定序結果,陳時中表示,已可確定不是Alpha變異株,而是其他變異株,相關報告將於今天出爐。不過,即使結果為Delta變異株,陳時中表示,第二劑仍照現行計畫施打,延長周數,拉長兩劑間隔時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因為疫苗不夠,所以只能選一條路走,不是拉高第一劑覆蓋率,就是盡快讓高風險族群打第二劑,「顯然指揮中心選了第一條路」,但只打一劑,對Alpha的效果很好,但面對Delta變異株就不成立了,保護力可能從七、八成掉到三、四成,且喪失對於重症、死亡的預防效果,「第一劑疫苗就等於白打了」。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若此次群聚定序出Delta變異株,且擴散至年紀較長的高危險群,建議指揮中心盡快安排長者、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打第二劑,才能有效避免重症和死亡風險。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點六、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四十八點八一劑,但完成第二劑接種的比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全民打兩劑」的防疫概念,陳時中回應,「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有些人不符合適應症,有人堅決不打疫苗,而指揮中心不會強迫民眾打疫苗,但仍會依照疫苗進貨時程,做好規畫,鼓勵民眾接種。外界建議幼兒家長施打第一劑疫苗、老師打第二劑,陳時中表示,將進行相關評估,只要疫苗供貨充裕,就協助接種。
-
2021-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再完成封緘8萬餘劑 莊人祥:供第二劑接種
又有一批高端疫苗8萬6935共完成檢驗封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批疫苗將留給9月27日後接種第二劑者施打。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完成新的一批高端疫苗封緘檢驗,批號SP2122,效期至明年1月19日。之前食藥署完成13批高端疫苗,但扣除即將到期的測試用確效品,只有11批、共86萬7464劑交由指揮中心作為公費使用;連同此次封緘完成的高端疫苗,目前已釋出約95.34萬劑。指揮中心日前開放高端疫苗9月11日前無需至平台預約,即可至醫療院所施打,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昨天高東疫苗接種約1萬5千萬劑;累計接種67萬7175劑。除完成高端疫苗的檢驗封緘外,食藥署也於9月6日及7日分別完成捷克政府捐贈之的莫德納疫苗和AZ疫苗的封緘檢驗。捷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批號為3004493及3005238,效期分別至明年1月12日及2月3日;扣除檢驗樣品,共釋出2萬8800劑供指揮中心公費接種。而我國自購的AZ疫苗批號為A1058,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扣除檢驗樣品,共釋出59萬4900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