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楊雅棠
共找到
3054
筆 文章
-
-
2021-11-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超詳細!春節返鄉「7+7」方案公布 違規可罰一百萬元
國內春節返鄉規畫採三方案並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詳細的「14+0」、「10+4」、「7+7」各項檢疫規定及資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7+7」方案的入境者務必要接種二劑疫苗,若期間違反居家檢疫相關規定,最高可罰一百萬元。莊人祥說明,選擇「14+0」方案只能入住防疫旅宿,入境當天、第14天都要採檢一次PCR篩檢,若陰性即可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最後在自主管理倒數2天使用家用快篩,有篩檢結果會透過雙向簡訊通報。若快篩陽性要配合採檢安排和匡列措施。至於選擇「10+4」方案可在前十天入住防疫旅宿,後四天其同住者都要接種滿14天,且入境和第10天都要PCR採檢,陰性才能返家,最後才是7天自主健康管理,在家裡檢疫期間在第13天、第14天也會由衛生局安排PCR採檢。最後則是「7+7」方案,與10+4不同在於入境者一定要接種兩劑滿14天,入境後也可以一人一戶優先,如果一人一居家檢疫則同住家人也需要完整接種滿14天。莊人祥表示,根據入境前七天算法是需在旅館滿待滿168小時,另外在入境當日、第六至七日要安排PCR篩檢,陰性即可反家。同住者加強自主管理與自主管理有不同之處,要完全遵照規定,也不能居家檢疫者共用房間衛浴或共食,沒任何症狀可外出,但不能搭大眾運輸,也不能去擁擠場所。需要落實實聯制,並紀錄每日活動,同住第三天、第七天都要家用快篩,如違反規定,最高可罰處新台幣一百萬元罰鍰。
-
2021-1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莫德納都開! 混打朝開放兩種疫苗進行
第15期疫苗接種規畫尚未公布,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11月開放混打應該不會跳票。但有多少劑量可供混打?莊人祥表示,有媒體估計BNT疫苗約有400多萬人打完第一劑正等待第二劑,可供混打數量不多,但這是根據一二劑差距,事實上符合資格只有200多萬人,如果開放混打莫德納和BNT疫苗都可納入。莊人祥表示,AZ疫苗需接種第二劑僅有97萬人,這些人若要接種第二劑可選AZ、莫德納和BNT疫苗,因此混打會往開放兩種疫苗方向開放。目前疫苗接種政策仍往12月底前完整接種達六成方向進行。至於接種完兩劑高端疫苗者要繼續加打其他疫苗,不需向中央申請,只要經醫療院所認定符合資格即可接種,無預估的資料。而針對前副總統陳建仁出訪東歐,但之前參加高端試驗,接種的是高端疫苗,現只有四國承認高端疫苗是否有礙入境?但莊人祥未正面回應,僅表示有些國家認可高端也是要入境隔離14天,有些國家雖然不認可高端,但針對特定國家可以不用檢疫也能入境,不清楚立陶宛的做法。
-
2021-11-16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天冷氣喘易發作 醫師提醒用對藥物才能治本
天氣轉涼,氣溫變化大容易導致氣喘發作。但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教授鄭世隆提醒,許多病患常依賴緩解型吸入劑,反不利於病情控制,甚至增加死亡風險;規則就醫和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才能「治本」,確實改善氣喘症狀。鄭世隆分享,曾有一名47歲氣喘病患每當氣喘發作便就近至藥局購買緩解用吸入劑來緩解症狀,而未使用醫師開立的吸入型類固醇。在長期過度使用之下,某日天氣轉涼氣喘急性發作緊急送醫,到院插管急救仍宣告不治。他說,氣喘發生主要是因為氣管發炎造成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而緩解型藥物為短效的氣管擴張劑,患者一噴之後氣管打開,便會感覺較舒服,但氣管發炎狀況仍在,久而久之一遇到過敏源或天冷時,氣喘就會發作更厲害。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緩解用吸入劑就像滅火器」,僅能在急性發作時短暫緩解,無法根本治療氣管發炎,甚至容易過度依賴用量越來越大。需以吸入型類固醇等控制型藥物作為平時的保養,以抑制氣管發炎的情況。但根據研究,一年使用三瓶以上的緩解型吸入劑,會提高氣喘嚴重發作風險;一年使用12瓶以上將增加死亡風險。根據健保資料分析,台灣逾三成患者每年使用超過三支緩解用吸入劑。王鶴健說,氣喘的治療以三個月起跳,但很多患者以為自己症狀緩解就等於痊癒,而不再治療;或是因為使用短效的緩解型吸入劑獲得暫時的舒緩,而未規律服用吸入型類固醇。但事實上,一瓶緩解型吸入劑約可噴200至300次,如能按時使用「治本」的吸入型類固醇,將氣喘控制好,一年甚至用不到一瓶。鄭世隆也表示,若氣喘控制得當,經由醫師評估也有可能將類固醇等控制型藥物的劑量減半,甚至可能不需再使用藥物而為降低台灣氣喘急診住院率、優化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與政策,衛福部健保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診所協會全聯會與AZ公司也簽署為期兩年的「健康肺氣喘神盾計劃」合作備忘錄,盼能透過基層診所加強氣喘照護收案,減少氣喘住院急診率。
-
2021-11-16 新聞.用藥停看聽
結膜炎藥物「宜可利眼用乳劑」析出結晶 回收11萬劑
治療乾性眼角結膜炎的藥物「宜可利眼用乳劑」因出現主成分結晶析出的問題,回收兩批共11萬支。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發生原因還在調查中,已要求廠商於12月8日前完成回收並繳交調查報告。台灣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宜可利1毫克/1毫升眼用乳劑」主成分為Ciclosporin,主要用於治療嚴重乾性眼角結膜炎併角結膜上皮病變患者的發炎反應,目前使用在局部抗發炎藥物或使用淚點塞病患未見療效者,以及治療4歲以上兒童至18歲青少年嚴重春季型角膜結膜炎。洪國登表示,該廠商主動通報有主成分結晶析出的問題,由於眼用乳劑不該有結晶固體存在,用在眼睛會造成刺激感和不舒服感,且結晶析出不可能用於眼睛,藥效也會變差,因此予以回收;共回收兩批(批號:8K38N、8L29H),約11萬支。洪國登說,該藥品為處方藥,一年健保用量約七萬支左右,但因同類型藥物很多,市占率不到一成。這款藥物原產地於法國,11萬支都已出廠銷售,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應於12月8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另民眾可檢視藥品包裝,發現有用到這款藥物對用藥有疑慮者,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
2021-1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效期爭議 指揮中心、食藥署說不清
高端疫苗爭議不斷,目前僅四國認可,接種後出國還需再補打,被指是「白挨針」,國民黨立委費鴻泰、李德維昨批評高端疫苗每批號效期時間不一,「衛福部說的算,要延幾個月就延幾個月」,甚至再爆認可高端疫苗國家只剩帛琉、印尼兩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無論藥品或疫苗效期,食藥署均擬定效期展延標準,高端如果依標準送交安定性資料,而專家審查通過,就可展延效期。但對於高端總共申請多少批疫苗展延?多少批獲准?莊人祥說,不知情,須請教食藥署,食藥署則不願回應審查及通過批數。外交部則說,接種高端可入境或入境免隔離國家仍維持紐西蘭、帛琉、印尼、貝里斯四國,但貝里斯實施日期待定。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在議會總質詢時說,高端疫苗拿不到WHO國際認證,「早在一年前,就預測就是這樣,沒辦法。」高端不被國際社會承認,這已是重打,而不是混打。高端昨傍晚發布新聞稿說,暫無急迫出國需求者,可持續追蹤高端疫苗國際認證進度。高端說,目前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團結疫苗第三期試驗;於巴拉圭進行的免疫橋接三期試驗也已完成全數收案。高端將持續更新國外的三期臨床試驗及國際認證進度。至於打兩劑高端,再打兩劑國際疫苗,有醫師擔心抗體過高,副作用風險也增高。莊人祥說,打四劑疫苗,目前不知抗體濃度是否過高,增加副作用,但應注意混打後頭痛、發燒機率較高。
-
2021-1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外混打 適用春節7+7檢疫
國內昨無本土及死亡個案,新增九例境外移入病例。至於逾百萬人等待混打BNT、莫德納等疫苗,但指揮中心遲未公布第十五輪接種計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十一月一定會開放混打,不會跳票」,最快今天對外說明。另外,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正討論第三劑接種方案,確定後將公布細節。莊人祥說,大部分國家安排第三劑接種時間,與第二劑間隔六至八個月,國內符合這個條件的人數相當少,目前仍以第一劑和第二劑接種為主。現已訂購三千五百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數量充分,另積極洽購其他廠牌的次世代疫苗。至於今年春節返鄉入境者須提供PCR核酸檢驗證明,如欲在家檢疫,另需附上接種證明,莊人祥表示,為了研判文件真偽,將要求入境者上傳接種證明圖檔,若提供不實疫苗接種證明,依「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八條最高處十五萬元罰鍰,另涉及偽造文書。另因加拿大等國實施混打,有民眾擔心不符合方案資格。莊人祥說,我國已有七萬多名醫護人員混打「AZ+莫德納」,不同國家因應疫苗供應需求,實施階段性混打策略,只要入境者提出證明,確認無誤即可,「就算有國家混打中國科興、國藥疫苗,我們都尊重。」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多元介入高齡照護 健保擬加碼
我國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近九成罹患至少一種慢性病,六成三為高血壓,其中五成甚至患有三種慢性病,健保資料顯示,每年門診次數接近卅次,多重醫療照護已成健保財務沉重負擔。台北榮總、國衛院、陽明交通大學聯合研究指出,多元介入多重慢性病長輩生活,有助維持老化期間的生活品質;健保署也允諾研擬調整給付方式,獎勵各醫院設置照護門診。台北榮總、國衛院、陽明交通大學聯合發表「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報告顯示,如能多元介入多重慢性病長輩生活,除了門診,另輔以運動、認知訓練及營養諮詢,將有效提升體能與認知功能,該研究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該研究選定新北市衛生所與基層診所、台北榮總員山分院、陽大附設醫院,以及花蓮慈濟醫院門診部等醫療院所,參與醫師須接受多重慢性病管理、多重用藥、失能與失智預防等高齡醫學訓練,除了提供門診醫療服務,還須設有活動空間,讓受試者於看診後接受體適能及認知訓練等。隨機分配試驗為期一年,受試者為三九八位平均年齡七十二點三歲、合併三種以上慢性病的高齡長者,其中一九六人接受「多元介入」,內容包含有氧與無氧運動、認知訓練、營養諮詢等,在專人輔導下,調整生活習慣;至於對照組,則維持現行做法。經過一年研究,受試長輩接受生活品質指標、國際臨床照顧結果量測聯盟(ICHOM)價值導向醫療服務指標等評估,結果證實,相較未經訓練的高齡者,實驗組改善衰弱情形,走路有力、握力變好,認知功能進步,失能、失智風險降低,且憂鬱情緒減少一成、中度疼痛感降低四成。研究主持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許多老年人罹患多重疾病,若一個人患有三種疾病,通常會在三個以上科別看診,但醫院治療疾病應以全人為考量,找出「聰明的照顧方式」,而不是被動等老年患者上門,才能展現「全人照護」精神。他建議,健保署可開展多重疾病整合照護模式,讓民眾在治病時還能降低失能與失智的風險,期盼健保也能給付「預防保健」。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高齡、新冠肺炎均為整合醫療的重點,最近將著手研擬調整給付,以提高照會費用作為誘因,獎勵設置高齡整合照護門診。
-
2021-1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高端白挨針? 高端籲民眾持續追蹤國際認證進度
高端疫苗通過我國EUA後,一直遲未獲得國際認證。現因應認證國家少,因此指揮中心祭出配套措施,曾接種一劑或兩劑高端疫苗的民眾,若有緊急出國需求,可依外國要求混打兩劑其他獲國際認證疫苗。但針對民眾「白挨針」高端則以新聞稿回應表示,暫無急迫出國需求者,可持續追蹤高端疫苗國際認證進度。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已接種高端疫苗民眾如有緊急出國需求至特定國家,可選擇間隔28天後混打兩劑AZ、BNT或莫德納疫苗,以符合不同國家入境規定。但高端傍晚發布新聞稿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在多數先進國家的施打率已達60%以上,病毒仍持續肆虐,民眾需要接種基本兩劑以外的加強劑疫苗,以對抗頑強的病毒,漸漸成為全球共識,例如美國、加拿大及以色列皆已開放民眾施打第三劑疫苗。高端指出,疫情指揮中心開放混打的政策,讓已接種高端疫苗民眾在短期內需出國者,可混打其他疫苗;但暫無急迫出國需求者,可持續追蹤高端疫苗國際認證進度。高端表示,目前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團結疫苗第三期試驗,已在哥倫比亞、馬利及菲律賓收案超過4000位受試者;於巴拉圭進行的免疫橋接三期試驗也已完成全數收案。高端將持續更新國外的三期臨床試驗及國際認證進度。
-
2021-11-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六例疫苗接種後死亡 莫德納三例最多
我國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為76.24%、第二劑42.02%。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1月12日至14日新增六例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其中莫德納占三例最多,另有兩例AZ、一例BNT。莊人祥表示,11月12日至14日新增170件1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其中83例為嚴重事件,另有6例死亡。死亡個案中, 三名男性為接種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67歲至82歲,接種疫苗後2日至23日間發生; 兩例為接種AZ疫苗,分別為一女一男,年齡為49歲至63歲,接種疫苗後11日至18日發生。另有一名男性接種BNT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年齡為62歲,接種疫苗後30日發生。另外藝人唐從聖也分享接種AZ疫苗後全身奇癢無比。莊人祥則表示,此副作用像是尋麻疹,建議先就醫請醫師診斷治療。
-
2021-11-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5輪開放混打? 莊人祥:最快明天說明
第14輪上周六開打,縮短各類疫苗的接種間隔,但仍未開放混打。外界關心第15輪疫苗接種計畫何時公布,以及是否開放混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仍是規畫11月開放混打,「不會跳票」,最快明天說明。第14輪疫苗提供AZ、莫德納疫苗第一劑,以及AZ疫苗已接種第一劑間隔滿8周以上、莫德納疫苗第一劑間隔滿4周以上者可接種,另提供已接種BNT疫苗間隔滿4周以上對象第二劑接種。其中,AZ疫苗和莫德納疫苗的間隔皆縮短。而針對第15輪疫苗的接種規畫,莊人祥表示,仍規畫在平台意願登記後預約接種,準備好就會開放;預計明後天可對外說明。針對需出國者指揮中心開放接種高端疫苗者,可再接種其他國際認證疫苗。至於有多少人申請混打,莊人祥表示,高端疫苗接種者要增加接種其他疫苗,不需要中央同意,到各地衛生局指定醫療院所說明何時要出國,有機票和旅行文件,經醫師審視無誤即可接種,因此沒有特別統計。至於已接種兩劑高端疫苗再接種其他疫苗,打四劑疫苗是否有安全疑慮,也備受外界關注。莊人祥則再重申,打過高端如果沒有要出國或是像美國要求一定要兩劑的國家,不需要再接種。但打四劑疫苗是否抗體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目前不得而知,但要特別注意混打疫苗後,副作用機率較高,如頭痛、發燒等。另針對專家建議往後追加劑至少要有一劑mRNA疫苗,莊人祥則表示,將由ACIP委員會討論,而明後年已訂購3500萬劑莫德納疫苗,數量充分。針對第三劑接種時間,莊人祥說,由於其他國家也是隔六至八個月才接種,目前國內符合第二劑滿六個月者相當少,因此年底前會優先打完第二劑,待適當時間會請ACIP討論後定案。
-
2021-11-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承認高端疫苗剩兩國? 莊人祥:維持四國
國民黨立院團黨團總召費鴻泰今天表示,根據掌握,高端疫苗認證國家日前從6國減少成4國,現在從4國再縮減成2國,只剩帛琉、印尼。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特別向外交部確認,仍維持四個國家,其中貝里斯實施日期待定。可接受高端入境的國家為紐西蘭、帛琉、印尼與貝里斯。避免民眾無法出國,指揮中心日前祭出解套措施,接種高端疫苗者可接種其他國際認證疫苗。但有媒體詢問接種高端疫苗可混打AZ或BNT何種疫苗?莊人祥表示,只有針對需要出國,如去美國者,才需要接種其他疫苗,否則兩劑高端也算完整接種,至於需要打哪一劑疫苗則尊重醫師評估。另針對高端效期國民黨今天也批評,高端疫苗每批號效期時間不一,效期是衛福部說的算,要延幾個月就延幾個月。莊人祥表示,無論藥品或疫苗,食藥署都針對效期展延訂有審查標準,高端依據食藥署公布的專案審查基準,送交安定性資料由專家審查後決定是否通過。而國際上安定性測驗展延效期的例子也很多,例如BNT今年九月也經歐盟核准,從原來六個月展延到九個月,以及解凍後原先只能存放五天延到一個月。因此只要申請公司能出具類似檢驗結果,由食藥署專家審查通過即可。
-
2021-11-15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整合照護模式實證有效 健保署研擬調整給付
人口高齡化衝擊醫療與長照體系,如何找出最適合台灣本土的高齡照護最佳模式,至關重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結合醫學中心、社區醫院門診、基層診所與衛生所,進行大規模隨機分配試驗,驗證全人照護的全方位成效。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除高齡化外包括新冠肺炎等的整合醫療都是重要議題,將研擬調整給付方式,提高照會費用以獎勵設置整合門診。陳亮恭表示,我國65歲以上的長者樣貌,六成高血壓、三成糖尿病;近九成有一種慢性病、五成有三種慢性病;一成五失能、百分之五有失智症狀。但過去這些長者就醫習慣皆是以專科角度思考,高齡民眾每年門診次數接近30次,多重照護需求者耗費醫療的資源甚鉅。陳亮恭表示,針對這些長者不是不把資源投入,而是應該找出「聰明」地照顧方式。因此陳亮恭團隊結合醫學中心、社區醫院門診、基層診所與衛生所,在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花蓮縣展開為期一年的隨機分配試驗。將平均年齡72.3歲合併三種以上慢性病的高齡長者、共398位納入研究,並讓門診醫師接受多重慢性病管理、多重用藥、失能與失智預防等高齡醫學訓練。經過一年試驗,研究團隊發現接受全人整合照護加上多元生活介入的長者,顯著提升體能與認知功能,更能維持老化期間的生活品質;該研究也登上醫學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陳亮恭表示,下一步計畫是希望將研究在社區中落實、推展,因此將推動五年得計畫,以關渡地區五萬人口為目標,結合關渡醫院、基層院所提供整合式醫療服務窗口,布點社區活動中心以及透過虛擬醫院等線上線下同步整合,推動社區化的整合照顧。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恆表示,這篇研究對台灣的高齡照顧方式指出正確方向,關渡醫院也將在北投、士林地區建立社區高齡長照模範,希望未來能推展至全台北市甚至更多地方,做到「活躍老化、老化活躍」。李伯璋則表示,民眾常常一個人看很多科別,除高齡長者的醫療照護外,包括腎臟病、糖尿病甚至現在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整合醫療都是目前重要的課題。因此,未來健保署也會研擬調整給付方式,考慮提高照會費用等作為誘因,並從有三種或兩種以上慢性病的民眾下手,推動整合醫療。
-
2021-11-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可混打 陳時中:不得已的變通
國內昨新增新冠肺炎八例境外移入個案,無本土、死亡個案。至於已接種高端疫苗有出國需求者可混打其他疫苗,遭質疑「雙標」,衛福部長陳時中昨重申,這是經專家討論後,不得已情況下提出的變通辦法。另,接受高端疫苗國家只剩紐西蘭、帛琉、印尼、貝里斯四國,陳說,以色列、阿根廷一開始許可,會努力請世界衛生組織協助,得到更多國際認證。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昨說,這不叫開放「混打」,叫「重打」,之前挨的那一針或兩針是「白打」,「高端騙局,差不多該下片了!」指揮中心自己也坦言不曾做過相關研究,高端加上他牌疫苗,打到四劑會對人體造成什麼風險,這是不可原諒的謀財害命。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則說,疫苗接種是國際現實問題,民進黨政府不能只靠愛國心,如果高端疫苗走不出國際、國際也不承認,政府就不該一直宣傳。時力立委陳椒華也呼籲盡速修正疫苗政策,要採用符合國際標準疫苗。陳時中昨天出席義大醫院在屏東健康產業園區動土典禮後受訪時說,高端混打其他疫苗,「沒有什麼雙標」,衛福部是替有出國需要的人,經專家討論後找出不得已情況下的變通辦法。陳時中表示,以色列與阿根廷一開始准許可進去,現在公布沒有高端,會持續努力,得到更多國際認證,相信在WHO協助下,結果可盡快出來。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學理上看,先打次蛋白疫苗,再接種mRNA或腺病毒疫苗,副作用並不高,但打高端疫苗者務必算好時間再施打國際疫苗,屆時抗體下降,再打追加劑,較有意義。至於長庚醫院日前執行第三劑臨床試驗,初步觀察,完整接種兩劑AZ、第三劑混打者,「AZ+高端」抗體優於「AZ+AZ」,但低於「AZ+BNT」和「AZ+莫德納」。
-
2021-11-15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精煉植物油含3項毒物恐致癌 研究:棕櫚油最危險
植物油高溫精製會產生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縮水甘油酯等可能致癌與危險物質,成功大學受科技部委託進行兩年研究發現,添加棕櫚油的各式糖果餅乾及嬰兒奶粉,其三物質含量遠超過歐盟標準,對嬰幼兒與青少年健康有很大負面影響,但目前全球都未對棕櫚油使用提出限制。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中心主任李俊璋說,縮水甘油酯已經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為「人類極有可能致癌物」,三單氯丙二醇酯列「人類可能致癌物」,還會傷害腎臟與睪丸,二單氯丙二醇酯則傷害平滑肌、心臟。這次研究發現,三類有害物質含量最高的前三類食品依序為油、糖果餅乾及複合食品。油品又以棕櫚油含量最高,縮水甘油酯含量超過歐盟規定的六倍、三單氯丙二醇酯超過歐盟兩倍,但李俊璋說,歐盟等先進國家都沒訂棕櫚油使用限制。研究還發現,高油、高溫烘焙又高鹽的食品,有害物質含量爆表。研究團隊還換算出不同年齡層吃了這些食物後三項有害物質的暴露劑量,全超過歐盟規定,且年齡層愈小、暴露量愈大。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說,國際間以歐盟最為嚴格,但「二單氯丙二醇酯」毒性不強,僅針對「縮水甘油脂肪酸酯」、「三單氯丙二醇酯」訂規範,台灣未來將陸續跟進,目前正針對醬油的「三單氯丙二醇酯」和嬰兒奶粉的「縮水甘油酯」進行相關規範。廖家鼎說,不同食品出現「三單氯丙二醇酯」和「縮水甘油酯」超標原因,均與棕櫚油有關,必須針對不同食品及油品進行源頭管理。全球棕櫚油的主要生產地為馬來西亞,我國在政策制定上需謹慎以對,等待該國調整製程,以避免廠商「斷貨」。李俊璋建議政府,即使沒訂定各項食品含量標準,也應比照塑化劑訂定「企業監測指引」,讓廠商製作相關食品時有參考依據,也希望製油業者能更新製程以減少有害物產生。同時應針對油品、嬰幼兒食品、全穀雜糧類(經過烘焙再製)、乾豆堅果類、糖果餅乾類及複合食品(水餃、泡麵及漢堡等)等六大類高風險食品,進行三項物質長期監測。小辭典 精煉植物油3物質【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植物油精煉過程中為了脫臭,會以超過兩百度以上高溫真空燒製,產生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與縮水甘油酯等三種致癌與危險物質。二○○六年,歐盟首次在醬油等調味品中,規範三單氯丙二醇含量不得超過廿(微克ug/公斤kg),之後陸續規定油品及嬰兒奶粉中的三單氯丙二醇酯及縮水甘油酯含量。台灣二○○九年訂定醬油(主要是化學醬油、純釀造醬油中沒有這些有害物)中三單氯丙二醇含量不得超過三百(微克/公斤),標準比歐盟寬鬆許多。另外,去年規範奶粉中縮水甘油酯含量,並自今年七月實施,比照歐盟規定,粉狀劑量限制是五十(微克/公斤)、液體狀則是六(微克/公斤)。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診所打錯疫苗 莊人祥:近期預約者將協助轉介
北市大安區某診所發生民眾接種AZ誤打莫德納疫苗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指出,目前已暫停該診所接種業務,若近期有預約至該診所接種的民眾也將由北市協助轉介。近期疫苗誤打事件頻傳,繼日前發生屏東縣安泰醫院打錯疫苗事件,連台北市大安區的診所原定替23人接種AZ疫苗第二劑,卻誤接種成莫德納疫苗。莊人祥表示,該診所已暫停注射業務,針對這幾天預約此診所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北市會協助轉介;針對錯打疫苗者,也會持續追蹤,關懷他們的健康狀況。另外,北市也會督導診所改善接種措施,直到改善後才會重啟接種業務。另彰化縣傳出有國中生接種BNT疫苗後出現有腿發麻的不良事件。莊人祥也表示,該案已於10月13日通報,衛生局也已聯繫家長,並協助申請防接種受害救濟。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達9成5才安全? 莊人祥:兒童占1成難達成
新冠肺炎已延燒近兩年,雖然許多國家都陸續接種疫苗,但有倫敦流行病學專家認為,歐洲的感染人數仍持續上升,但整個歐洲目前只有不到五成打完兩劑疫苗,應達到九成五才安全。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國疫苗接種要達到九成以上很難,但可靠非藥物介入措施(NPI)降低傳播。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11月12日我國疫苗第一劑接種覆蓋率為76.06%、第二劑為41.30%。但有國外專家認為疫苗接種覆蓋要達到九成五才安全。國內也有醫師認為,歐美疫情爆發、而日本疫情受到控制,差別就在口罩,也顯示「與病毒共存」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在Delta大帝之前,解封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莊人祥表示,由於我國12歲以下民眾就占了一成,且新冠肺炎疫苗無法在兒童身上接種,因此疫苗覆蓋率無法達成九成五的目標。但就算未達成此目標,也可透過非藥物介入措施,包括戴口罩、人流管制等,都能降低感染傳播。莊人祥也說,未來是否還是流行Delta病毒株也還要觀察,國外疫情是否會在年後降溫,也都影響開放措施。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再接其他疫苗 專家:快出國再打較好
我國產高端疫苗遲遲無法獲得國際認證,目前承認接種高端疫苗可入境或入境免隔離國家僅有四國,包括紐西蘭、帛琉、印尼、貝里斯。因此指揮中心宣布解套方式,接種高端疫苗且有出國需求者,可再打三款國際認證疫苗。但打過高端疫苗再多打其他疫苗副作用是否過於強烈?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次蛋白疫苗接其他疫苗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但等快要出國再打較好。但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第二劑甚至第三劑的副作用甚大,若已打過高端疫苗再接種其他國際疫苗,是否會有強烈副作用?施信如表示,疫苗打過一陣子後抗體下降,未來勢必要打第三劑。以學理上來看,次蛋白疫苗後接mRNA或腺病毒疫苗副作用不高,就像接種流感疫苗間隔七天後就能打新冠肺炎疫苗一樣。施信如說,現在接種高端疫苗已有基本防護力,主要只是為了國際認證問題,而必須補打,且只要打一劑,抗體就會顯著上升。因此她認為,若是高端要接其他國際疫苗最好等到確定要出國、抗體下降後再打追加劑,較有意義。而長庚醫院針對完整接種AZ疫苗者,進行第三劑混打高端和其他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施信如也透露,目前已完成收案,初步觀察「AZ+高端」的抗體優於「AZ+AZ」,但低於「AZ+BNT」和「AZ+莫德納」。
-
2021-11-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為什麼新冠疫苗要打2劑? 7大QA一次了解
國內疫苗涵蓋率逐日提升,根據指揮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第一劑涵蓋率76.06%,第二劑為41.3%。不少民眾疑惑,什麼是疫苗接種後立即性過敏反應?又為什麼新冠疫苗(COVID-19疫苗)要打兩劑?疾病管制署整理相關QA,希望幫民眾解惑。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6479例確診,分別為1835例境外移入,1萬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施打COVID-19疫苗後,仍需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什麼是疫苗接種後立即性過敏反應?接種後立即性過敏反應是施打疫苗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由免疫球蛋白E(IgE)造成的第一型過敏反應。症狀包括臉部潮紅、全身紅疹、血管性水腫、聲音改變、咽喉腫脹、哮喘、心跳加快,甚至可能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休克及意識改變等。●什麼是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立即性過敏反應中最嚴重者為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為突然開始且症狀快速進展的全身性過敏反應,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休克及意識改變等,可能導致休克及死亡。●如果發生立即性嚴重過敏反應,應如何處理?疫苗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極低,但為能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的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建議休息及觀察30分鐘。若有嚴重過敏反應的症狀,由醫療人員快速識別、評估生命徵象,並給予腎上腺素。●接種第一劑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還可以打第二劑嗎?若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第二劑可經醫師評估後考慮接種不同製程的疫苗。●接種COVID-19疫苗為什麼需要打兩劑?接種第一劑疫苗後人體會啟動免疫反應,但這些反應可能無法持續太久,故有些種類疫苗需要在適當時機接種第二劑,讓人體再次啟動免疫反應,以加強與延長疫苗保護力。●COVID-19疫苗兩劑須間隔多久?需接種兩劑的COVID-19疫苗,兩劑接種間隔時間需依照臨床試驗資料及仿單建議為主,提早接種或延後接種都可能影響疫苗保護力。●接種COVID-19疫苗後與其他非COVID-19疫苗要間隔多久?目前尚無資料顯示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對免疫原性與安全性的影響。為避免一旦發生不良事件時無法釐清歸因,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7天。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2021-11-13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立志把癌症病人照顧到最好,降低癌症發生率
「成功沒有魔法,『全心投入』與『持續實踐』是不二法門。」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期許,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真正想要服務病人的夥伴,有志一同、群策群力把癌症病人照顧到最好。和信癌患 五年存活率達74%癌症已連續39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與30年前相比,當時台灣癌症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三成,現在約為五成,已十足進步,而和信所照顧的癌症病人,平均五年存活率更達74%。癌症在1981年躍升為我國十大死因首位,時任政務委員及行政院科技組召集人的李國鼎希望成立一所國家等級的癌症中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因此籌設,黃達夫於1998年出任院長。黃達夫表示,當時他在美國擔任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也取得終身教職,但在李國鼎力邀下,於1989年回國,並在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捐款新台幣四億元下,籌建和信醫院。醫師各自為政 整合最困難然而,籌建以癌症治療為主的醫院並不容易。黃達夫坦言,癌症不是單一因素造成,除了遺傳基因外,更多是外在環境影響所致,因此需要跨科整合治療。他以乳癌治療為例,依據腫瘤大小、特性,以及是否有淋巴侵犯,就會有手術、藥物、放射線治療等不同的搭配。但在醫院,各個科別往往各自為政,導致「整合」最困難。醫師薪資 不以看診量衡量由於多數醫院醫師的薪資主要來自看診量,負責手術的外科醫師,便可能兼作化學治療,或是不願意把病人轉去其他科別。但化療藥物有毒性,治療的合併症也可能帶來死亡。化療不只是給藥,也要充分了解藥物副作用,因此需要腫瘤內科醫師開處方和藥師控制劑量。在和信醫院,外科醫師不執行化學治療,且不同科別的醫師必須「一起」會診同一個病人。黃達夫說,和信醫院不以看診量來衡量醫師薪資,是以醫師的訓練背景、經歷和同儕互評機制調整薪水結構,醫師間才會彼此互助。他也和健保署協調以論質計酬的給付制度,以利各科整合和維護醫療品質。幫病人更健康 別再怕復發除了提升癌症病人的存活率,黃達夫強調,降低癌症發生率是和信下一階段的重要使命。目前在和信治療後存活的病人已超過五萬六千人,如何幫助這些病人活得更健康,不再擔心癌症復發,也是重要課題。和信將在關渡地區推動存活者健康促進計畫,包括民衆教育、居民健康防治慢性病等,進一步預防癌症發生。黃達夫養生祕訣:只吃半碗飯 不喝糖水 走路健身82歲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受訪時聲音宏亮,好似中壯年人。「我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也沒有特別的禁忌。」黃達夫表示,他只是遵循一般醫界的建議,「均衡飲食、不抽菸、不酗酒、不喝糖水」。黃達夫說,因為研究癌症,了解環境、生活習慣等外在因子累積,都是致癌的因素,像大多數的肺癌與吸菸有直接關係;胃癌與幽門桿菌、大腸癌則與飲食、運動少有關。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每個人要做的事。由於父親那邊有糖尿病家族史,黃達夫長期遵照醫囑服用高血壓及糖尿病兩種慢性病的藥物,也非常注意控制飯後血糖,因此三餐飲食是「什麼都吃」,但蔬果量較多,其他較少,也只吃半碗飯並放在最後吃。黃達夫從小不愛室外活動也不愛流汗,寧可窩在家看書。直到十年前,他與兩個孩子及孫子孫女一起度假時,因走路路程較遠,多年前跌倒受傷的關節竟然開始疼痛,他才警覺,「如果不開始鍛鍊筋骨,隨年紀漸長,可能很快就無法自由行動了!」從此,在休假日時,黃達夫會在台大校園、大安森林公園規律地走路,上、下午各走一趟,共走一萬步;平日則走跑步機,維持自己的活動度。除了透過飲食和運動維持健康,黃達夫也很重視員工健康。醫院不僅提供員工免費的健康午餐,並設有健身房、小憩的空間。他笑說:「常看到員工在健身房裡活動呢!」黃達夫小檔案年齡:82歲專長:癌症預防、內科學及血液腫瘤學等現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董事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經歷:國衛院醫學教育論壇召集人、衛生署國家醫療品質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美國癌症學會癌症預防、診斷及治療委員會評議委員及主席給病人的一句話很多時候,癌症是自己造成的。80%慢性病包括癌症,可以預防。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每個人自己要做的事。
-
2021-11-12 新聞.元氣新聞
糖尿病用藥「柔醣錠」主成分未達標 食藥署限期回收一批
中化裕民生產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柔醣錠」,遭衛福部食藥署稽查發現藥品主成分未達標準,要求回收一批(批號:C74-0034),並須於明年1月9日前回收完畢。但因該批藥品已流通市面已久,食藥署監管組科長傅淑卿表示,目前還需等廠商回報才知實際回收數量。傅淑卿表示,「柔醣錠」第二型糖尿病無法經由飲食控制、減重及加強運動等方法達成良好控制者的用藥,主成分為REPAGLINIDE。而根據食藥署核准的藥品主成分應達一毫克,且誤差範圍應在95%至105%;但今年四月稽查時發現主成分為達標,因此要求回收,並要求廠商針對其他批號的相同藥品進行檢驗。傅淑卿表示,相同成分的藥品年健保用量約為6000萬顆、該藥品則為3000萬顆。這批生產量為100萬顆,但因在市面流通許久,因此實際回收量還有待廠商確認。但四月稽查時至十一月才要求回收以及針對其他批號調查是否有類似情形?傅淑卿表示,因抽查時還需交付檢驗、確認,因此費時較久。目前已要求廠商在明年1月9日前回收並繳交調查報告,如未於期限內回收,則可處新台幣20萬至500萬元;情節嚴重者甚至恐面臨廢除藥證。
-
2021-1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不良反應增7死 一男疑接種高端後顏面神經麻痺
指揮中心公布國內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總計有7例死亡個案,有4位接種AZ疫苗、3位接種莫德納疫苗,另有一例男子因接種高端疫苗後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對此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並未顯示有超過背景值,目前難區分是否為病毒性感染或疫苗施打所致。根據數據指出,國內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共有176件,其中121件屬非嚴重事件,48例為其他疑似嚴重個案,另有7例死亡,其中4位接種AZ疫苗,年齡介於57歲至64歲,為接種疫苗後21日至 117日間發生;有3位接種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67歲至69歲間,為接種疫苗後11日至21日間發生。對於目前國內仍維持二級警戒,但已開放八大行業、餐廳百貨試吃試妝,但桃園機場觀景台仍未開放。指揮中心表示,交通部指引仍視狀況調整,若開放後針對人潮多的地方,都會搭配防疫管理,需要加派人手,非像過去那樣寬鬆入場,若有干擾到入境動線,則待春節後才會考慮開放。
-
2021-1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春節7+7有漏洞「後七天偷跑」 青少年僅打1劑BNT怎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接種滿二劑疫苗回國民眾,即可採「7+7」檢疫規定,然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後七天居家檢疫」避免民眾外出偷跑才是關鍵。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行規定仍要待滿14天,需要全民監督並與專家共同討論。春節返鄉新規定公布,同住家人必須要完整接種二劑疫苗,入境者才能返家居家檢疫,但台商等青少年子女,若只打一劑BNT疫苗,到底可不可以讓家人居家檢疫,陳時中說,還需要跟專家進一步討論。至於「後七天居家檢疫」如何防止民眾違規偷跑,陳時中表示,現行居家檢疫規範已經運作一陣子,也會有吹哨者爆出違規個案,認為「全民監督力量大,以往機制證明有效。」但春節期間人多,希望大家配合,若有違規也要加重罰則。
-
2021-1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市400中學生偷跑打2劑BNT 指揮中心回應了
國內疫苗第14輪預約狀況,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約三成九民眾預約AZ疫苗,施打狀況不如以往,對於國內仍有59.4萬AZ疫苗將於11月底屆效,是否會催打。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上午已經有87.3萬人預約,打氣沒有特別低,將視下午預約狀況,11月底應該使用完畢。另外國內第14輪疫苗雖然開放AZ、莫德納和BNT疫苗施打,但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族群,仍暫緩施打第二劑BNT疫苗。基隆市傳出已有國高中生打第二劑疫苗,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對此已向基隆市衛生局了解,該中學在9月24日施打一劑疫苗、10月29日施打第二劑,並稱沒有接獲間隔十周等緩打消息。他說,已向外界說明校園接種包含12至17歲學生都需要暫緩施打,可先觀察18歲以上民眾施打,但仍獲知已經接種400多名學生,尚無聽到任何健康問題,會針對青少年施打議題進行改善。至於疫苗接種同意書,若18歲以上學生可以自行前往診所接種,但是20歲仍需要家長簽具意願書才可以接種,建議民眾要接種前,可以到網頁下載勾選。
-
2021-11-11 新聞.元氣新聞
唱歌喝酒影片瘋傳 陳時中:日期錯置、其他人我不認識
昨網路傳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參加一場聚會的影片,片中陳時中高歌、喝酒,網友質疑,影片為三級警戒時期拍攝。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時主動澄清,該場活動並非三級警戒期間,日期錯置希望不要再發生。他也表示,除了邀請者,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面,「不認識也不方便干涉人家的客人是誰」。但從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外遇到陳時中唱歌喝酒影片,究竟從哪裡流出,是否別有意圖?陳時中表示,「確實有這樣的感覺」,但沒有證據不能做這樣的指控。他說,整體來說看起來是滿詭異的,但沒有證據指控任何人,可能現場有人拍了影片流傳、有人留下這時才播出;但錯誤的是標題不是影片。陳時中表示,最早出來的影片說是在三級警戒期間唱歌、喝酒,這與事實不符。這場活動是在去年6月1日,主要是因為滿56天零確診開始解封,日期錯置希望不要再發生。他也表示自己都會參加很多私人行程或是公開團體行程。他說,「到場時主持人要求我致詞,接下來就說要唱歌,我都沒有拒絕」。他表示,整體氣氛是自娛娛人,不過訊息日期錯置是假新聞,請傳的人要特別注意。至於外傳該場合在萬華,陳時中表示,場合不在萬華。該場合除邀請者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面,當時都只是禮貌上講個話,且因為56天零確診,「大家想跟我加油打氣,氣氛比較高一點」,但都有保持安全距離。他也表示,如果澄清後再轉傳或有各種錯置,則會讓法制組處理;但是否會向刑事局報案,陳則未正面回應。而對於有其他抽菸影片流出,陳時中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我有抽菸,但那天有沒有我記不起來了」。※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1-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採7+7定案! 入境者、同住家人篩檢規定將加嚴
因應春節返國旅客大增,指揮中心宣布將檢疫方案從「10+4」調整為「7+7」,等於是7日自費入住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後7日返家進行「加強版居家檢疫」,最後在進行7日自主健康管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次春節專案,若違反防疫規定,包含外出或疫苗接種證明造假都會有最高罰則處分。指揮中心今日宣布,未滿足民眾返鄉需求和檢疫量能考量,春節入境檢疫自12月14日至2月14日,改為「7+7」但強調必須完整接種WHO認可及我國EUA認可的8款疫苗,中國國藥、科興疫苗也包含在內,才能選擇該方案。另外要採行「7+7」方案的入境者,入境前必須依現行措施進行1次PCR篩檢,且前7日入住集檢所或防疫旅宿時,在檢疫期滿前1日進行1次PCR檢測,若檢測結果陰性者,次日即可返家完成後續8至14天居家檢疫。入境者返家進行居家檢疫時,在家中的第3天,需要自費家用快篩1次,且居家檢疫期滿前1日進行PCR檢測,結束居家檢疫後,最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該期間不需進行快篩。同時在七天返家進行居家檢疫期間,可採一人一戶,同戶內沒有任何居家檢疫對象;而入境的同行家人,則可採1人1室入住防疫旅館,而若返家後,要在家進行檢疫時,其同戶內的同住家人也要注意,必須要接種完整二劑疫苗,也必須加強兩點管理。第一,同住期間必須加強自主健康管理七天,另外在入境者檢疫結束後,一起自主健康管理七日,並由衛生局開立健康管理通知書。第二,同住家人在入境者回家後的第三天及第七天,各自用家用快篩進行篩檢。陳時中表示,該方案對於回國者,總共要三次PCR檢測跟1次居家快篩,希望可以滿足防疫旅館量能和民眾返家的需求,同時也會維持居家檢疫管理方式,已會採電子圍籬及健康監測訪視,但強調若違反防疫規定外出或捏造疫苗接種證明,會有最高刑責處份。
-
2021-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集中檢疫所16日開放預訂 指揮中心開放6梯、2萬間量能
因應春節大量返國旅客入境,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除原先「10+4」的檢疫措施外,也放寬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為「7+7」方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集中檢疫所配合「7+7」方案共收六梯次、每梯提供3600間房供民眾使用,約可提供2萬1600間的量能。莊人祥表示,集中檢疫所今年初就開始運作,這次預計11月16日可開放民眾預訂,可透過入境檢疫系統預約。經確認符合資格預約,繳費後可取得預約訂房識別碼進行分派,屆時可將識別碼輸入入境檢疫系統,並依照機場人員指示前往指定的集中檢疫所。莊人祥說,由於專案只進行至2月14日,因此入住時間最晚為2月5日。且集中檢疫所僅提供給「7+7」專案,因此申請資格為完整接種者。因集中檢疫所空間較小,僅可一人一室,無法與家人同住;且七天後不能續住,也不能更換日期或房間。收費一天1500元,訂房後未入住無法退款,只能就近居住不能指定;另交通費用自理。
-
2021-1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小時湧87萬人預約!第14輪AZ預約率達3成9
國內正值第14輪疫苗平台預約,今日上午10時開放AZ疫苗第一、二劑可預約接種,下午2時則開放莫德納第一、二劑及BNT第二劑預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符合AZ疫苗資格者有220萬人,截至中午12時,已預約87萬3525人,占三成九。第14期提供AZ、莫德納疫苗第一劑,以及AZ疫苗已接種第一劑間隔滿8周以上、莫德納疫苗已接種第一劑間隔滿4周以上、與BNT疫苗已接種第一劑間隔滿4周以上對象第二劑接種。今日開放上午及下午分流預約,並於明日中午12時截止,預計於施打時間為11月13日至11月24日。陳時中表示,目前疫苗各種廠牌都已經廣泛開放預約施打,昨日施打劑量達20.9萬劑,第一劑涵蓋率75.50%,第二劑39.75,也請尚未預約施打的民眾可以盡速預約。
-
2021-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1月16日至29日維持二級警戒 有條件開放有陪侍八大
國內今天持續無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本土疫情相對穩定,但境外部分仍然有疫情延燒,且境外移入似乎有增加趨勢,因此維持11月16日至11月29日維持二級警戒。不過,有條件開放有陪侍服務的合法休閒娛樂場所復業。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一、維持現行戴口罩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得免戴口罩:(一)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3.單人或多人進行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4.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5.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6.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二)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三)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維持應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11月16日起有陪侍服務之合法休閒娛樂場所,符合下列防疫措施者,得開放營業:(一)符合共通性原則:實聯制、量體溫、除飲食等例外情形外,全程戴口罩、從業人員健康監測、良好通風、充足清消設備、每日至少2次環境/物品清消等。(二)從業人員之接種篩檢1.均應至少接種1劑疫苗滿14天。2.首次服務前應提供3日內的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三)提出申請並經地方政府核准提供餐飲、民俗調理、美容美體、視聽歌唱等服務或營業項目者,須另依相關指引辦理。(四)復業後管理1.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2.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則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3.顧客進場應提供至少接種1劑疫苗證明,且滿14天之證明。
-
2021-1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滿出來殘劑不再難排 診所call到客反像中樂透
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覆蓋率達七成五,打氣持續下降。原本六月中預約到像「中樂透」的殘劑,現在也乏人問津。中和區一名開業診所C醫師便抱怨,指揮中心日前公告,就算只有一人預約也要開瓶,剩餘殘劑也找不到人來打,導致診所現在都很慌張,怕不開不合規定,開了剩一堆疫苗沒打又要被衛生局檢討。還記得六月剛開放殘劑時,排隊人潮繞了醫療院所好幾圈,民眾像搶頭香一樣,為了搶殘劑而跌倒。現在剛好相反,疫苗備貨充裕,許多診所隨到隨打,還得狂「call客」,請人過來接種,以免浪費疫苗。L小姐日前帶著小孩前往診所接種流感疫苗,沒想到等著等著,診所護理師到處問著「有沒有人要打AZ疫苗?」,但許多人搖頭說「打過了」;在得知L小姐第一劑AZ疫苗剛滿八周,已經預約兩天後打二劑,開心地問「要不要打?馬上!」有些診所可沒這麼幸運,中和開業診所C醫師就表示,日前指揮中心公告,只有有一人預約也可開瓶接種。但以AZ疫苗一瓶可接種12人,周日打了120人,快關門時又來1人,照指揮中心規定只能再開瓶接種。C醫師說,現在診所幾乎已沒有人登記殘劑,周日也很難再找到其他人來打殘劑,剩下11劑浪費掉,又擔心被衛生局檢討。詢問衛生所時,僅得到「自己想辦法找人來打」的回應,而沒有明確指示,不知該怎麼辦。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種不得已的浪費屬於自然耗損,但就算浪費11劑,還是希望能幫這名民眾接種,畢竟「不知道下次還有沒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