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名人.楊定一
搜尋
楊定一
共找到
46
筆 文章
-
-
2021-02-07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2020年,因為一場疫情,生死、社會和經濟的緊繃成為全球共同難題。經過這一整年,我們不得不接受事實:世界已改變,而且改變幅度是出人意料的大。我在《轉捩點》從星球、氣候、歷史的層面切入地球大規模的變化,也希望為朋友們帶來一個提醒:要因應時代的動盪,我們早晚要從認知、心態和習氣做一個徹底的轉變。面對改變,對任何人都不容易。特別現代生活的快步調下,我們的神經迴路和反應模式已經被鎖定。這種缺乏彈性的狀態,對身心健康非但是一種耗損,也不利於我們適應環境的變遷。我們只要觀察自己就會發現:面對改變,我們第一個反應往往是抗拒。面對壞事會抗拒,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就連面對好消息,我們也會不自覺地想「可能嗎?」「不可能那麼簡單吧。」這一點,乍聽之下很矛盾,但我們的頭腦就是這麼運作的。頭腦的運作是靠固定的神經迴路來達成,舊的模式哪怕帶來再大的痛苦,也已經適應了。超過它所能運作的範圍,自然讓我們對新的事物質疑,甚至排斥。正因如此,我從十幾年前就不斷鼓勵主動改變習氣,甚至在演講時用一些遊戲方式來帶動:像帶出還原六法、螺旋拉伸、結構調整的運動,教大家起床後打哈欠、吃飯細嚼慢嚥、在安全的地方練習倒著走路……我也在《真原醫》分享過其中的關鍵:要改變習氣,並不是和舊習慣對抗,而是用正向的心情迎接新可能。用帶著一點趣味的方式,從小事情開始改,也只是希望透過每一個小小的成功,為我們建立正向的迴路。正向的迴路愈來愈穩定,下一個改變也會變得更輕鬆、更容易。再舉一個實例,許多朋友知道負面性格會影響身心健康,也希望能改掉自己凡事看不順眼、總是批評別人的習慣。但如果透過不斷自我批評和檢討來改變,長期下來不光是負面習氣不會得到改善,且身心會更疲乏。如果我們懂前面的道理,自然會明白,要改變批評的習慣,可以先從幽默開始。我也常提醒朋友,一個人如果懂得笑自己,也就還有改變的希望。笑,尤其是笑自己,自然打破原本認真的不得了的嚴肅,讓自己輕鬆、也讓別人放鬆。這就是正向的開始。讚美,則是另一個帶動改變的好方法。讚美,是一種心靈上的給予和布施。一個人給出讚美,不光自己會覺得好過,被讚美的人也會感到快樂。它就是啟動人和人之間正向循環的鑰匙。現在就可以試試看:從今天找一件事來讚美自己。再小的事都可以,也許是外貌、穿著,也許是為自己或別人做的一件好事。記得,讓自己停留在讚美與被讚美的感受裡一陣子,體會讚美帶來的放鬆和溫暖。如果懂得讚美自己,逐漸地,我們也會發現讚美別人一點也不困難,甚至很享受其中的喜悅。最奇妙的是,我們沒有強力檢討自己好批評的舊習慣,但是,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竟然已經很久沒有批評別人。那種看任何事不順眼、不對勁的負面能量,早就不知到哪裡去了。懂得用正向的心態來面對改變,會是我們給自己、給身邊的人最好的祝福。
-
2020-12-13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在人生的轉捩點 每一個瞬間都是回到自己的窗口
2020年到現在,從疫情、經濟到社會的變化,全球似乎正在經歷一個史無前例的轉捩點,就好像地球這顆宇宙中美麗的藍寶石產生了非比尋常的振盪。不光是氣候在動盪,就連行星的互動和人心也受到影響。有些比較敏感的朋友,無論是心情或生命的歷程,也正在經歷類似的動盪與不安:也許是正陷入人生的谷底,心情沉重,振作不起來;也許周遭每個角落紛爭不斷,讓人連躲開的機會都沒有;也許是正在失去生命裡重要的一切,過去認定理所當然的價值,好像突然間被拋棄了。這種時候,一個人再怎麼堅強、再怎麼裝作好像沒事,內心的反彈可能每分每秒都在浮出來,甚至夢裡也不得安寧。最無奈的是,用盡理性來分析、解釋、補救,還是撫不平問題在心中留下的痛。讓人不禁要問:這麼痛,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常提醒身邊的朋友,面對生命痛苦的瞬間,我們過去在情感和理性面的抵抗和反彈從來沒有停過。我們或許還認為反彈可以讓自己少受一點傷,卻沒注意到在內心不斷蔓延的抵抗和反彈,其實只是將一個瞬間很單純的經過延長,變成一連串的痛苦。我們都忘了:人生本來就是無常,堅持要排斥某一個狀態或留住某一個境界,不光是白費力氣,也看錯了自己。我們忘記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而寧願用外界所謂「好」或「壞」的狀態來定義自己是成功或失敗,而這些狀態本身是無常,結果當然也只會帶來幻滅和痛苦。我會鼓勵這些朋友,既然走到這裡,何不勇敢地做一個實驗:從「對抗」轉成「接受」。透過接受,來面對一切。我在《必要的創傷》也示範過怎麼進行:選擇用「好、是、行」一個字,來表達我們對這瞬間的接受。從早到晚,只要念頭一浮出來、委屈等等負面情緒冒出來,無論合不合理,都用這個字來面對。「真糟糕。」「是。」「都是他的錯。」「是。」「其實我很害怕。」「是。」「我但願自己能有智慧度過這一關。」「是。」只要做,我們會發現,這麼簡單的一個字,只要從真心發出來,就代表我們踏踏實實去接受一個念頭,再接受一個念頭。原本難以接受的情緒得到被容納的空間,也就緩和下來了。原本粗重的煩惱不再那麼讓人喘不過氣來。熟練了,就好像從腦海的波濤洶湧中騰出一點空檔,念頭與念頭失去了連貫性。不知不覺,心裡自然產生一個寧靜的空間。我們開始懂得什麼叫跳出侷限和制約、站在更大的整體來看著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一切。我們自然發現,在這人生的轉捩點,接受眼前的瞬間,反而打開了一扇窗。反倒是過去不斷地抵抗,才讓自己錯過了開啟的可能。是這樣,我們才明白,種種的創傷與困境都可以是帶領我們回轉到心的恩典,讓我們看清人間的無明,不再輕易迷失在念頭與頭腦造出來的虛的境界裡。接受,只是接受,不再和自己、和周邊、和瞬間對抗,我們自然而然從內心生出一種安定。在每個瞬間,也只是單單純純地在這個瞬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開始找回真正的自己,有機會活出全部生命的潛能。
-
2020-11-08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學會反問自己,帶來個人的轉捩點
這個年代,人群和理念的對立再強烈不過。即使親人,一談到意見相左的話題,也可能立即失去了對人的尊重和對事的客觀。這一點,相信許多朋友都有類似感慨,也往往認為是大環境對立太強烈的影響。然而,我在這裡要說實話:是的,社會是愈來愈對立。但是,加速對立的過程,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份。你可能會想「可能嗎?我怎麼可能主張對立呢?」不過,我們只要觀察自己,就會發現事實是如此。舉例來說,我們每天總有短暫空檔拿起手機,進入另一個充滿訊息的世界。或許是看看家人、朋友說了什麼,也可能是留意一下新聞。有意思的是,抓住我們注意力的,多半是激烈、充滿對立的新聞或表達。我們一看到這些激烈的資訊,即使裡頭提到的人事物根本不在身邊、甚至是我們一輩子遇不到的,但我們的身心反應卻好像自己在現場、彷彿已經發生在身上:心跳和呼吸加快、胃有點緊、肩頸或手腳變硬,同時也浮起了許多情緒(特別是負向情緒)和想法(主要圍繞在如何防衛、主動出擊)。身體的反應、加上情緒和想法,就這麼一層一層地將一個文字或影片訊息在我們的身心放大出來。一個本來距離我們很遙遠、甚至根本無關的訊息,經過這一串連鎖反應,也就建立起一套神經迴路。迴路的本質,也就是會自然重複同類的刺激。我們自然會去搜尋相近的言論或觀點,對類似的訊息特別有反應。長期下來,能被我們注意到的範圍也會愈來愈狹窄。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單純地來什麼就看什麼,並沒有篩選。但透過身心反應機制,再加上同溫層的訊息傳播效應,我們的視野反而變得狹隘,甚至隨時都要有一個立場,而這立場是很難改變的。許多人已經觀察到,從家庭到社會、國家,不斷產生衝突與磨擦。不同理念的群體幾乎無法溝通,甚至要造出族群的撕裂。這個趨勢,在全球幾乎都一樣。每個人都認定自己所堅持的原則和立場是最合理的,甚至還會想推廣給別人。然而,幾乎不會有人去想到,自己所認為的合理,是站在誰的角度在看?自己的合理,真的適合每個人嗎?真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我透過《轉捩點》從全球生存的失衡談起,談到人類所累積的偏差,到現在極端的對立。如果人類懂得為自己踩一個剎車,那麼,眼前這種強烈的對立反而為個人帶來一種意想不到的轉捩點,讓人類有重新起步的機會。這樣的重新起步,比我們想的更簡單,也只是在認知層面先建立一個新的神經迴路。面對眼前任何現象和訊息,不需要馬上接受,也不需要立即排斥,最多是輕鬆地問自己:「事情真是如此嗎?是我以為的那樣嗎?」這一問,也就好像在意識層面作一個回轉,讓我們面對生活、面對生命,不再隨時陷入人間的漩渦。透過這個反問的新迴路,我們不再過度簡化地將任何事區分成好或壞。面對週遭的人,也不再有一個強硬的立場需要堅持。最有意思的是,不把自己鎖在一個特定的觀念或立場,生命的智慧反而能夠自由地浮出來,在環境劇烈的變化中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光明和希望。
-
2020-10-11 養生.抗老養生
張淑芬要美也要健康 凍齡3訣揭祕
採訪當天,張淑芬在畫室和工作人員討論不久後將在台南及首爾舉行的畫展細節,還有幾場公益演講邀約,同時間也準備著要拍照、接受採訪,事情像是打地鼠遊戲中一直竄出來的地鼠,一個接著一個。真是忙碌啊!張淑芬穿著黃色針織衫、搭配藍色牛仔長褲、踩著高跟涼鞋在滿室繽紛璀璨的繪畫中輕盈穿梭移動,自成一幅美麗風景。讚美她的身材穠纖合度、皮膚好,她便大方分享自己的保養祕訣。祕訣1:規律作息、節制飲食張淑芬的生活規律,笑稱自己的每日行程「很boring(無趣)」。每天6點多起床,在佛堂打坐,若無公益行程或應酬,用完早餐後就前往位在大直的畫室,一待7、8個小時。傍晚回家,當張忠謀比較早下班,天氣好時,兩人傍晚就會在附近散步,吹吹風、曬太陽。晚上各自閱讀喜歡的書,10:30準時關燈就寢。飲食部分,她沒有嚴格戒律,但也不允許自己過度放縱。多數時間,張淑芬和張忠謀共用晚餐,簡單的水煮蛋、青菜、半碗麥片(有時也會吃飯),有時候會加一些水果。張淑芬不愛甜食,但偶爾會想吃冰棒,問她吃什麼冰棒?她說她喜歡吃義美的黑糖珍珠、小美的紅豆冰棒,還有一款台灣買不到的日本冰棒。祕訣2:做好保濕張淑芬喜歡自己漂漂亮亮、容光煥發,為了維持好膚質,她勤於敷臉保濕,也常去做臉部及身體肌膚的保養,「做臉、做身體都會,但是拉皮不會啦!」問她堅持不做醫美是為何故?她笑得像個女孩般:「Morris(張忠謀)一定不許的。」祕訣3:刻意運動「我不喜歡運動,我只是為了健康做運動。」張淑芬坦承自己約3年前為了健康和身材才開始運動。但是不做則已,一做就是要達到效果,一周安排了四堂課,包括:一對一重訓、一堂楊定一的結構調整課程,一堂深層放鬆筋骨的課程,還有一堂TRX。3年下來,不僅容光煥發、身材也變好了,穿回了多年前穿不下的衣服。【2020-10-10/聯合報/E2版/橘世代周報】
-
2020-09-27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動盪時刻,真正理性的選擇
我過去時常提到地球轉變的速度不斷加快,對很多朋友而言,這句話原本是相當抽象的。然而,光是今年,只要我們比較全面地關注新聞,也就可以體會到轉變的速度不光是加快,而且全球從經濟、制度到人心都處在一種緊繃的狀態,衝突一觸即發。面對一切的動盪,何去何從?不到幾年,現代社會遭遇的轉變「進度」遠遠超過以前要一代乃至兩、三代、甚至是幾百年才有的變革。在這麼快速的轉換下,我們過去的所知、所學不再靠得住,以往認定可以進行的人生軌道也不見得有效。在關鍵時刻,我們能仰賴什麼?正因人類發展已抵達一個關鍵轉捩點,且是一個必須跳脫過去框架、全面轉化才可能適應生存的關鍵時刻,我才試著從科學、醫學、心理、社會、哲學……各種角度切入而帶出「全部生命系列」二十幾本作品。但願能從各層面陪伴大家在表相變化中,守住生命最核心的部份,不會讓這寶貴的一生被動盪帶走。這最根本的部份,古人早就說過,就是心。我也總是提醒,面對種種的變化,我們更是要守住心。當然,你可能會想問:在動盪的時代,要應付這些變化都來不及了,又要怎麼守住心?確實,人間認定的「正軌」好像只能在「好還要更好」的方向上一路往前、要往「好」的方向來面對變化。在這個軌道上,你自然會認為,光是試著把變化往「好」的方向調整就夠忙了,哪裡有空間留給心?然而,在這個時刻,既然一切都在改變。什麼是好?而什麼是更好?既然一切都在改變,誰又能指出什麼是「好」?總有一天會明白:緊抓住這個「好還要更好」的軌道,反而讓我們不可能因應環境的變化。無論我們再怎麼放不過外頭、放不過自己,其實不可能真正留住什麼,更不可能有所謂的「好」。能面對這個事實,我們也就自然而然踏上臣服的道路。我們會從心裡明白,面對一切的變化,不可能不接受,不可能不放過。一開始,我們會試著放過外頭的目標,但隨著愈來愈能接受、愈來愈能放過,我們對內外的分別不知不覺變得很淡。漸漸地,我們會發現:無論放過的是外頭的要求、是旁人的期待,還是心裡對外境的埋怨、對別人的不滿,甚至對自己的懊惱、對自己的責備……其實,都是一樣的。心裡和外頭,是一樣的。外頭和外頭,是一樣的。好和壞、更好和更壞,還是一樣的。一個人什麼都接受、什麼都放過,還有什麼困難度不過?到這裡,生命最核心的真實對我們會變得愈來愈明顯。心,不再是一個抽象的詞彙,而是愈來愈清晰的事實。我常提醒身邊的朋友,把臣服、接受、放過當作一個人生的實驗。把它當作實驗,一邊進行,一邊體會自己的感受、以及為一天帶來的方向和穩定感。一再地接受、一再地放過,我們自然而然變得穩重,不再為一點小事大驚小怪。面對這個人間的責任,也只是該付出的時候就付出,該接受的時候就接受,沒有一點為難。這種從容的態度不光是讓自己更篤定,也自然會為周遭帶來一種穩定的力量。面對時代劇烈的改變,還有什麼會是你我更理性的選擇?
-
2020-08-1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透過禱告,接受生命的禮物
我相信,許多人都禱告過。有信仰的朋友,當然會對神、對佛禱告。即使沒有信仰的朋友,遇到生命的瓶頸,也可能曾經在心裡表達「老天,求求祢。求求祢。」當然,這樣的禱告對我來說,其實是祈求。求什麼?所想求的,都在我們心中。而我們心裡所懷抱的,多半是人生的夢想。不外乎是希望能在人間有怎樣的表現、得到怎樣的回報、獲得怎樣的肯定,或者──至少免受傷害。想想,這一生所煩惱、擔心、放不下的,有哪一件事離開過腦海?甚至,即使所煩惱、擔心、放不下的人事物早就不在眼前,我們仍會把它們一一抓回腦海來煩惱、來擔心、來放不下。這也就是我透過「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一再表達的:一切,都離不開頭腦運作。我們的一生,離不開頭腦的運作。而頭腦的運作,透過最基本的因-果原理,也自然讓我們這一生離不開註定。有了前因,要有後果。有了努力,不能不看到成果。有了一個後果,立刻要去追求下一個。我們就這樣把人生活成了一個個追求,而自然會把禱告變成一種追求的工具,就好像是趁這個機會請一個更大的力量來強化我們的追求。不知不覺,反而錯過了一個和生命更深層面接觸的空間。其實,禱告可以是和自己最深的交流,是把心打開來攤在自己的面前。用這種坦白而誠懇的態度,面對自己、面對生命、面對神佛。不管眼前一切多麼煎熬,有多少困難、多少不確定,把心打開來攤在自己的面前,也只是很單純地接受眼前的一切。無論所面對的是什麼,是挑戰、考驗,是不公平、是災難,在這種最坦白、最親密的禱告中,我們已經選擇了肯定生命、肯定自己、肯定一切。在這樣的禱告中,我們好像和一個更高的力量接軌,借用祂更高的眼光陪伴我們看著眼前每個狀況。是,我心痛,我知道。我失望,我知道。面對這一切,我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下去,請幫助我。請幫助我接受眼前的一切。請幫助我勇敢地走下去。請幫助我做到最好,對自己沒有遺憾。謝謝!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表達,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透過這樣的禱告,生命更高的力量就好像成為我們最親密的朋友、隨時都有的導航,陪我們面對人生的點點滴滴。早晚,我們會看清楚,人生再怎麼困難,其實每個瞬間都是單純的。再痛、再悲傷,也只是在那個瞬間發生。瞬間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我常說要從人間跳出來,倒不是要用盡力氣去抵制人間、或是逃避遠離這個世界,最多只是提醒大家──人間的種種,不是我們衡量生命唯一的標準。很有意思的是,透過這樣的禱告、這樣的接受,我們雖然一樣在人間生活,但心裡愈來愈明白生命不是人間可以限制的,也不只是自己在人間活出的這麼一點點。我們沒有離開人間,卻已經把人間的制約鬆開,活得更自由,更自在。我們會愈來愈明白,這種禱告最多反映自己對人生、對生命的接受,並且誠懇表達自己願意付出,毫無計較。這樣的禱告,雖然沒有一定形式和規矩,卻可能是我們這一生最誠懇、最毫無保留的表白。或許,別人還會心疼我們所要面對的難關、犧牲和挑戰。但是,我們反而覺得豐盛,知道生活也只是不斷帶來學習的機會──學會對任何人、任何東西都沒有期待。在沒有期待中,我們自然沉落到生命更深的層面。這才是人生可以帶來的真正的禮物。
-
2020-07-12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感恩和分享 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人類過去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點,比現在更需要體認到感恩的重要。我們只要偶爾還看看新聞,都會親眼看到社會的衝突和摩擦愈來愈激烈。甚至,我們自己就隨時活在衝突中。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感恩的力量和智慧,幫助自己融化人和人之間的隔閡,走上正向的道路。14年來,我每年都請長庚生技的同仁以「感恩」、「關懷」、「服務」、「回饋」的心情來舉辦感恩創作活動。帶著感恩的心情,這些可愛的同事表面看起來是在付出,但這種不計較的心情其實打開了一扇門,讓能量開始流動而自然找到平衡,創造更多善意的流動。這種善意和平衡,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現在最需要的基礎。感恩創作活動,是對社會每個角落開放的。每年也得到近萬名朋友的分享和共鳴。像今年,有許多作品感謝防疫人員幫助大家面對疫情的考驗,感謝第一線的醫師、護士、在每個場所為大家量體溫把關的朋友、研發和各層面的人員;也有大朋友欣賞大自然生態攝影專注的瞬間;更有小朋友用他純真的視角來看牙醫和患者的互動,畫出消防員在災難現場帶來的援助和希望。這些作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種輕鬆的關懷、真實的服務、由衷的感謝、溫暖的回饋。所感恩的,也只是在人生最平凡的畫面裡,隨時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善意。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想通一件事,會想和別人分享;看到美好的人事物,心裡的感動,自然會想讓其他人知道。這種分享,也許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心情、一個及時的幫忙、一個肯定、一點安慰,可能剛好就是眼前人最需要的。這一點,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願我們能隨時欣賞、隨時感恩,在善意和分享中,幫助彼此平安度過人間的無常和變化。
-
2020-06-02 橘世代.健康橘
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簡單七步驟學「呼吸肌伸展操」
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跟朋友歡唱就你氣不足?報告時上氣不接下氣?本書作者本間生夫博士分享,藉由伸展呼吸肌訓練肺活量,透過伸展運動,還能解除惱人的肩膀酸痛。有興趣就跟著本間教授一起練習看看吧!※編按:本文為作者之親身運動、伸展紓壓等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請依照個人情況斟酌,如有不適切勿勉強進行。【跟著達人一起做:呼吸肌伸展操】那麼,就馬上從「呼吸肌伸展操」介紹起吧。首先要從基本做起。前面也提到,呼吸訓練的重點是在做的時候要改善姿勢。就如圖所示,雙腿打開與肩同寬,抬頭挺胸筆直站立。還有,伸展操中的呼吸基本上是從鼻子慢慢吸氣,從嘴巴慢慢吐氣。尤其是在吐氣時,請花上比吸氣時多一倍的時間來吐氣。【步驟1:肩膀上下擺動】次數:3~6次現在要開始做呼吸肌伸展操。「步驟1」是要進行「肩膀上下擺動」舒緩肩部。肩膀上下擺動的用意是做呼吸肌伸展操的準備運動。呼吸肌伸展操會經常活動上半身,需要事先將肩膀變柔軟。所以要舒緩肩胛骨,讓胸部容易擴張。呼吸不好的人多半雙肩前傾,肩膀和肩胛骨周圍的肌肉緊繃,也就是俗稱的偏屈肩。請搭配緩慢呼吸來做伸展操,舒緩這些部位。呼吸時吸氣和吐氣的時機請効法「步驟1」。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從鼻子慢慢吸氣的同時抬起雙肩。等到吸完氣後,就從嘴巴慢慢吐氣,同時將雙肩放下來。另外,雖然光是肩膀上下擺動也可以練習掌握呼吸的時機,但可以的話,慢慢往前後轉動就會很有效。肩膀從前面轉動的同時抬起來,再在往後轉的同時放下來。這樣肩膀酸痛也會一掃而空。有類似煩惱的人不妨特別認真去做。● 肩膀上下擺動(吸氣肌)1. 慢慢吸氣,同時抬起肩膀。2. 慢慢吐氣,同時將肩膀往後轉再放下來。【步驟2:頸部伸展操】 次數:3~6次「步驟2」是要軟化頸部的肌肉,讓吸氣更容易的伸展操。一旦頸部的肌肉收縮,肩膀就會抬起來,鎖骨就會往上提。還有論文指出,即使是胸部和腹部呼吸肌麻痺而無法呼吸的患者,也可以藉由鎖骨上下擺動來換氣。這也就是說,假如在跑馬拉松或做其他運動時覺得難受,就以肩膀呼吸和喘氣。首先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邊慢慢吸氣邊將頭部往旁邊歪。同時將頸部伸展側的手臂伸往下方,做出用手掌按壓空氣的姿勢。伸出手臂後頸部的肌肉就會伸展得更厲害。接著從嘴巴慢慢吐氣,同時回到開頭的姿勢。另一邊也要以同樣方式進行,以上動作請重複做3~6次。頸部的肌肉是用來吸氣的肌肉,要在吸氣的同時做伸展操。另外,頸部肌肉酸痛也是肩膀酸痛的原因。要時常消除肌肉的緊張,讓肌肉變得柔軟。● 頸部伸展操(吸氣肌)1. 慢慢吸氣,同時將頭部往旁邊歪。2. 慢慢吐氣,同時回到原本的姿勢。左右兩邊都要做【步驟3:胸部伸展操】 次數:3~6次「步驟3」是擴張胸廓,讓吸氣吐氣變得容易的伸展操。首先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雙手抵住胸口上半部,再從嘴巴慢慢吐氣。接著請各位伸直背脊,稍微抬起下巴,頭部稍微往後提,同時慢慢從鼻子吸氣。這時抵在胸口上的手要施力,將鼓起的胸口往下壓。再來就是從嘴巴慢慢吐氣,同時放鬆手的力道,回到開頭的姿勢。以上動作請重複做3~6次。只要習慣做這個伸展操之後,很快就能在呼吸時大幅擴張胸廓。只不過,要是在吸氣時身體往後彎過頭,胸部的空間反而會變窄,得不到充分的效果,請各位小心。● 胸部伸展操(吸氣肌)1. 雙手抵住胸口上半部再慢慢吐氣。2. 慢慢吸氣,同時用手將鼓起的胸口往下壓。接著再慢慢吐氣,同時放鬆力道, 回到原本的姿勢。【步驟4:軀幹伸展操】 次數:3~6次吐氣時會使用位在胸部下半部的軀幹肌肉。〈步驟4〉就是要取得身體的平衡,同時放鬆軀幹肌肉的伸展操。首先,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雙手交叉在頭後,慢慢從鼻子吸氣。其次要慢慢從嘴巴吐氣,同時舉起手臂,做出伸懶腰的動作。這時交叉的雙手掌心不要翻面,手背朝上。伸懶腰時腳後跟要保持著地。然後放下手臂,回到開頭的姿勢就完成一輪了。以上動作請重複做3~6次。只不過,有空的人也可以再加一道伸展操步驟。當舉起手臂做出伸懶腰的動作時,就把手臂往後拉,同時從嘴巴吐氣。只要持續做下去,吐氣的「呼氣肌」就會變得柔軟,吸氣吐氣就能更輕鬆。注:肩膀動不了的人請跳過舉起手臂的動作,不要勉強● 軀幹伸展操(呼氣肌)1. 雙手交叉在頭後,慢慢吸氣。2. 慢慢吐氣,同時舉起手臂, 做出伸懶腰的動作。回到原本的姿勢,再慢慢呼吸。【步驟5:背部、胸部伸展操】 次數:3~6次「吸氣肌」是吸氣時使用的肌肉,〈步驟5〉就是提升其柔軟度的伸展操。首先,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雙手交叉在胸前。過程當中要慢慢從鼻子吸氣,慢慢從嘴巴吐氣。接著要邊從鼻子吸氣邊將手臂緩緩往前伸,同時拱起背部。請在慢慢吸氣的同時盡量拱起背部,直到吸完氣為止。另外,拱起背部時要記得做出抱著大球的姿勢。只要重心放在腳後跟,膝蓋微微彎曲,應該就可以拱好而不破壞身體的平衡。等到拱得夠彎之後,就從嘴巴吐氣,同時回到開頭的姿勢。以上動作請重複做3~6次。這個伸展操會伸展背部和胸部上半部,提升吸氣的功能。既然是效果高超的伸展操,請一定要好好做。注:拱起背部時別忘了吸氣● 背部、胸部伸展操(吸氣肌)1. 雙手交叉在胸前,慢慢呼吸。要在慢慢吸氣的同時拱起背部,將手臂往前伸。2. 慢慢吐氣,同時回到原本的姿勢。【步驟6:腹部、體側伸展操】 次數:3~6次吐氣時使用的肌肉「呼氣肌」,也長在胸側到側腹之間。〈步驟6〉就是鍛鍊這些體側肌肉的速成伸展操。首先,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單手抵在頭後,另一手搭在腰上,從鼻子慢慢吸氣。其次從嘴巴慢慢吐氣,同時抵住頭部那隻手要舉起手肘伸展上半身。伸展身體的側面時,手肘到腳後跟要呈一直線。等到吐光空氣後,回到開頭的姿勢就完成一輪了。另一邊也要以同樣方式進行,以上動作請重複做3~6次。另外,做這個伸展操時記得上半身要挺直,不要彎腰或扭動身體。胸側到側腹之間要好好伸展,讓「呼氣肌」舒緩及軟化。● 腹部、體側伸展操(呼氣肌)1. 單手抵在頭後,慢慢吸氣。2. 慢慢吐氣,同時舉起手肘,伸展身體的側面。*左右兩邊都要做【步驟7:胸壁伸展操】 次數:3~6次「步驟7」是要舒緩及軟化胸壁呼氣肌。首先,雙腿打開站立與肩同寬,雙手輕輕交叉在腰後並放鬆。要在這個狀態下從鼻子慢慢吸氣。等到吸完氣後,就從嘴巴慢慢吐氣,同時將交叉的兩手往下伸。做的時候請挺胸,將背部的肩胛骨往中間靠攏。等到吐光足夠的空氣後,回到開頭的姿勢就完成一輪了。以上動作請重複做3~6次。尤其是很難挺胸的人,肩胛骨僵硬很難活動的人,請認真做做看。以上就是呼吸肌伸展操的所有做法。呼吸肌伸展操隨時做都可以,一天做幾次也沒關係,做的時候要勤勞。我也建議大家養成習慣。這種伸展操也可以早晚來做。我們一定要養成每天的習慣,好好強化呼吸肌。● 胸壁伸展操(呼氣肌)1. 雙手交叉在腰後,慢慢吸氣。2. 慢慢吐氣,同時將兩隻手臂往下伸。回到原本的姿勢,慢慢呼吸。※作者介紹本間生夫博士:一九四八年出生,畢業於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日本生理學會常任幹事、日本生理學會副會長、日本體力醫學會理事、厚生省特定疾患調查研究評估委員長、文部科學省大學設置學校法人審議會專門委員、日本學術會議合作會員、文部科學省教科用圖書檢定調查審議會第八部會會長,以及文部科學省教科用圖書檢定調查審議會會長等職。另外還兼任昭和大學名譽教授、日本情緒學會理事長、NPO法人平穩呼吸專案理事,以及日本體力醫學會健康科學顧問。本文摘自《最強呼吸法》,健行文化 2020/04/29出版【延伸閱讀↘↘↘】。拉筋越痛越有效?楊定一:守住溫和原則,自然帶來舒暢健康的伸展。鬼手武醫圖解教你按摩紓壓 輕鬆擺脫媽媽手、五十肩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31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感恩身體的功課: 讓身心徹底整合的運動
現代社會的分工既細緻又多元,每一個人隨時都要上緊發條,扮演多重的角色。為了追求生活的效率,我們可以說是把自己、把最忠實的身體完全交給頭腦來指揮。而且,只要觀察自己就會發現,一天下來如果會覺得累,主要是心累。我們不光是身體忙不完,頭腦裡的思緒、種種煩惱、顧慮、擔心、盤算是怎麼也停不下來。可以這麼說,現代人好像都過著「煩惱優先」的生活。雖然有這個身體,但我們卻完全以念頭為主。而只要身體還可以運作,我們也就可以忘記它的存在。我們會以極大的毅力久坐不動,來處理種種「重要」的煩惱,直到這個身體不那麼好用了──僵硬、痠痛、腫脹、渾身不對勁,才會去注意它。無形中,我們好像跟身體有了隔閡。而重新和身體親近、和自己親近,也成了現代人好需要的一堂功課。正因如此,無論遇到的朋友所面對的是疾病、心裡的糾結或人生的難關,我過去總是把握任何機會鼓勵他們投入運動。即使再忙碌,還是至少抽出10分鐘、15分鐘的空檔來運動,而讓重心從頭腦落回身體。是這樣,除了最早在《真原醫》歸納出有氧、健身、拉伸三個原則,對運動作全方位說明外,後來我也進一步帶出螺旋舞和結構調整運動的作品,希望解開長期因為姿勢不良,加上重力和老化的影響,而在脊椎和結構累積的過多壓力。在這些項目中,結構調整的運動可說是最簡單、最溫和的,坐著、躺著都能做。藉由四肢在不同角度反轉、停留和共振,放鬆連結全身的筋膜組織,自然也就可以把壓力解開,而讓結構回復平衡。最重要的是,結構調整運動,只要做,就會得到效果。許多朋友也告訴我,透過這麼簡單的運動,就連其他慢性的不舒服都得到改善。然而,我後來也體會到現代人的煩惱太重、久坐不動的習慣太深,需要更多協助才能夠規律地投入。於是,我又請同仁完成一套「感恩身體的功課」,希望邀請大家帶著感恩而享受的心情,順著旁白的引導和國內音樂家原創的音樂,跟著影片的示範,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每天的結構調整運動。運動會帶來好心情,而記得這個好心情,也自然會讓我們愛運動。我常提醒身邊的朋友,面對困難,不需要硬碰硬。一樣地,面對身體的不舒服,更不需要用煩惱、壓力和緊張去面對。正向、輕鬆、不費力,才是我們培養任何健康習慣最重要的關鍵。舉例來說,透過「感恩身體的功課」來做結構調整,並不是針對不對勁的部位著手,只是輕輕鬆鬆從其他部位把身體累積的壓力挪開。給它一個空間,身體本來就有的智慧和療癒力反而能幫助自己恢復、調整,重新做徹底的整合。我在《真原醫》強調的重點,也都是從身心整合出發。規律的生活和均衡飲食、運動、睡眠、感恩心、服務心,都是為了回到身心的均衡,讓身體和意識同步共振。身心一致,念頭和行為一致,從能量的角度來說,這樣的運作是最不費力的,而自然反映生命的快樂。面對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其實都可以做感恩的功課,很誠懇地帶上一個感恩的念頭,讓它成為一個動態的靜心和祈禱。我們全身心投入,這樣的靜心和祈禱自然也就成為一種享受。熟練了,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時光,自然成為我們最美的窗口──讓我們誠懇面對自己、面對身體、面對生命,不費力地體會內在的和諧與神聖。
-
2020-05-19 橘世代.健康橘
從肌肉骨骼開始...連情緒都被照顧的「結構調整」運動
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面一體,從一個部位,可以影響到全部。我們要在肉體的層面做一個整體的整頓,最簡單的方法,也就是從肌肉骨骼直接調整。我談結構調整,表面上是透過動作來牽動肌肉和骨骼,但其實牽動到的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包括神經、淋巴、內臟⋯⋯這些更深處的組織。是這樣,結構調整才有全面的效果。 我們從表層的結構著手,非但可以深入影響每一個器官,還可以碰觸到更微細的情緒層面。所以,我過去所談的結構調整不只是調整物質層面的架構,還是可以對身心所有層面做一個整頓。然而,這樣的整頓,是比我們任何人想像都更輕鬆、更簡單,是完全可以輕鬆落回生活。它就是扮演那麼重要的角色。我們在人間能走,能跳,能活動,發揮個人的才華、天賦、能力,表達感情,建立形象,追求理想⋯⋯都離不開身體的結構。不只如此,我們要深入意識更深的層面,同樣離不開這個身體最基本的架構。要談這個最基本的架構,我作為一位健康的工程師,還是忘不了過去的醫學訓練,想從最基本的醫學原理開始。結構調整的原理,離不開脊椎,離不開筋膜。可以說,所有結構調整的運動,都是從這兩個重點出發,也不可能離開這兩個重點。但是,讀者朋友不用擔心,即使還是從脊椎、肌筋膜開始談,我相信這裡的解說,會讓已經接觸過前一本《透過運動和療效姿勢結構調整》的朋友更能掌握它的精神,而新接觸的朋友也會覺得容易著手。本文摘自《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感恩身體的功課》,康健雜誌 2020/04/29 出版【健康精選延伸閱讀↘↘↘】。圖解居家運動操/4個步驟跟著做,有椅子就能運動!。小空間運動/在家防疫,也能改善循環增強免疫力我們成立「橘世代粉絲團」囉!不定時好康抽獎,快加入吧!現在立即按讚
-
2020-05-14 橘世代.健康橘
鬼手武醫圖解教你按摩紓壓 輕鬆擺脫媽媽手、五十肩
每天老是覺得肩頸僵硬又卡卡?抱寶寶或胖嘟嘟的寵物、長時間滑手機手超痠?透過達人的超詳盡圖解示範,再輔以自主伸展動作與適當的重量訓練,可有效改善惱人痠痛。【常見困擾1:肩頸痠痛】肩頸痠痛是指從耳垂下方至肩峰的部分,會感到緊繃甚至痠痛。對一般人來說,最常見的情況是落枕,或長時間背負過重的背包;對愛好騎彎把自行車的人來說,也容易有肩頸痠痛的狀況。此外,整天待在辦公室裡的上班族,往往也會不自主地聳肩,或因精神過於集中造成肩頸緊繃,產生肩頸痠痛的症狀。肩頸痠痛是因為上、中斜方肌的肌筋膜過於緊繃而造成的。無論症狀是肩頸緊繃,或肩頸痠中帶痛、痛中帶痠,甚至是已經痛到日常活動受阻的狀況,上、中斜方肌都是首先必須被施作的肌肉。●對應肌肉上/中斜方肌斜方肌分上、中、下3部分,是覆蓋在上背部最大的一片肌肉,從頸椎的枕骨開始,橫向延伸到鎖骨外側及頸胸椎的棘突,往下到胸椎的第12椎。肩頸痠痛時,首要處理部位為上、中斜方肌。起端:枕外隆凸、項上線、項韌帶、第7頸椎和胸椎1~7椎的棘突止端:鎖骨外側1/3處、肩胛崗、肩峰●痠痛解證1.被施作者採坐姿。施作者用手刀以逆時針方向旋揉的方式,由上往下從起端(項上線)慢慢揉至肩胛骨。每個定點壓揉3~6次後,即可移到下個位置。2.再以同樣方式由內往外揉至止端(肩峰)3.步驟1~2過程中如果觸摸到密度特別高或較隆起之處,皆是痠痛點。此時以食指指腹針對痠痛點先輕輕按壓3~6次。建議:除了指壓,也可以肘壓方式壓揉痠痛點。先以手肘針對痠痛點下壓,再以逆時針方向慢慢壓揉。4.接著以拇指深壓,並以逆時針方向慢慢壓揉3次。施作完,若痠痛部位無緩解,則重複以上步驟;如有緩解,即可移到下個痠痛點施作。●自主伸展肩頸痠痛在整復解證之後,還必須透過聳肩、再放鬆的復健方式,讓斜方肌伸展和收縮,將沾黏的氣血排出,使其代謝。如果需要再加強,可雙手握住啞鈴,做聳肩、放下的動作,讓肌肉恢復彈性。1.採站姿。吸氣,同時上抬雙肩。2.吐氣,肩膀往下放鬆。步驟1~2為1次,6~12次為1組,每回做1~3組。重點:用鼻子吸氣吐氣時,嘴巴要閉上。●重訓加強全身放鬆後,吸氣,同時上抬雙肩。吐氣,肩膀往下放鬆。步驟1~2為1次,6次為1組,每回做1~3組。注意:手肘須垂直,不可彎曲。1.重訓次數可依個人狀況調整。2.啞鈴可以裝滿水的寶特瓶代替。【常見困擾2:手臂疼痛—滑手機、維持抱嬰兒或寵物之姿勢】現在是人手一機的瘋狂上網時代,尤其搭乘捷運時,沒有拿手機好像是異類,更有甚者一掌可以拿3支手機。其實這樣的動作,最容易傷到我們的肱二頭肌,也就是我們俗稱有小老鼠的這條,前上臂的肌肉。除了拿手機,抱嬰兒或寵物、提重物、拿起子在栓螺絲感覺非常吃力時,也是肱二頭肌出了問題。肱二頭肌負責的動作是上臂的提起,跟它互動作用的是肱三頭肌,也就是後上臂的肌肉,它們倆一個收縮,一個伸展,互動地把手臂提起放下。●對應肌肉1.三角肌起端:鎖骨外側1/3前緣、肩峰、肩胛崗下緣止端:肱骨中央外側三角肌粗隆2.肱二頭肌起端:長頭─肩胛骨的盂上結節、上盂唇處短頭─肩胛骨喙狀突止端:橈骨粗隆、肱二頭肌腱膜●痠痛解證肱二頭肌被覆蓋在三角肌下方,第一層肌肉要放鬆才能觸證到第二層,因此整復時必須先從三角肌著手。●三角肌的按摩1.整【前三角肌】時,被施作者側臥。施作者先找出被施作者的鎖骨,再觸診三角肌的起止端。2.被施作者的手肘往胸後上方抬起。施作者用指腹或手刀沿著被施作者的鎖骨往內揉按,直至外側1/3下緣處。重點:肌肉較大片者,以手刀施作。3.整【後三角肌】時,被施作者的手往胸前放鬆掛下,讓肩胛崗與側三角肌後側線呈一條直線。4.施作者用指腹或手刀沿著其肩胛崗下緣,由內往外揉按。5.整【側三角肌】時,被施作者的手往大轉子方向自然垂下,置於側身。施作者用指腹或手刀沿著被施作者的肩膀往上臂的方向按揉。6.三角肌施作結束後,施作者可用指腹或手肘沿著頸椎第3椎往下按摩至頸椎第7椎,效果會更好。●肱二頭肌的按摩肱二頭肌協同到的肌肉有胸大小肌及旋轉肌。如果肱二頭肌的氣滯血瘀較嚴重時,可能會擴及到其他的協同肌,所以如有併發的痠痛也必須同時處理。1.被施作者採側躺,小臂舉起15~45度。施作者觸診肱二頭肌的起止端,並觸找痠痛點。2.按【外側】:被施作者的手肘往下彎曲。施作者用指腹橫撥或手刀旋揉的方式,慢慢地從肩膀揉至手肘。3.按【內側】:被施作者的手肘往上彎曲。施作者一手扶著其手腕,一手用指腹橫撥或手刀旋揉的方式,慢慢地從肩膀揉至手肘。●自主伸展1.腳與肩同寬,雙手十指交叉互扣,提肘,雙臂如抱球,緩緩抬起,再慢慢吸氣,雙手高度不過肩。吸足氣後,把氣下沉到肚臍下方的中極穴。2.雙掌往內翻,掌心朝下,肩肘放鬆,雙手自然往下垂,吐氣。雙手垂放到底,掌根按住,縮小腹,背挺直,停氣9秒。重點:用鼻子吸氣吐氣時,嘴巴要閉上。3.雙手仍扣住,沿著身體中線往上走,吸氣。當雙手過肩時,掌心往外翻,雙手往上伸直3次,把身線拉到最長,眼睛看手背。掌根按住,肩肘放鬆,屏氣9秒。4.雙手放鬆,掌心朝前,手肘放鬆,慢慢地往下畫大圓,吐氣。※作者介紹:張振澤,中華民族損傷協會第4屆理事長、社團法人中華六合精武協會創會理事長,曾獲選為國術會亞洲盃、世界盃徒手擂台賽的國家隊選手,因傷開啟研究之路;洪肇欽,陸軍專科學校助理教授,國家級角力教練兼講師、國武術教練兼講師,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氣功按摩暨民俗療法培訓班講師、正骨整復師培訓班講師。※編按:本文為作者之親身運動、伸展紓壓等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請依照個人情況斟酌,如有不適切勿勉強進行。本文摘自《鬼手武醫的對證徒手療法》,蘋果屋出版社 2020/03/12出版【延伸閱讀↘↘↘】。拉筋越痛越有效?楊定一:守住溫和原則,自然帶來舒暢健康的伸展。圖解居家運動操/4個步驟跟著做,有椅子就能運動!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3 橘世代.健康橘
拉筋越痛越有效?楊定一:守住溫和原則,自然帶來舒暢健康的伸展
動與靜,其實是兩面一體。就像颶風的中心有最深的寧靜,同時又蘊含著最大的潛能。我也要提醒大家,特別是凡事認真再認真的朋友:其實,結構調整的運動是很溫和的。我們強調的,不是多吃力或動得多快。反而是守住輕輕鬆鬆、溫和的原則,它自然會帶來一個舒暢而健康的伸展。這本書介紹的雖然是動態的動作,但是,真正深入的結構調整並不在於動作的「多」。相反地,如果做對了,有時候重複單一的動作,甚至將動作停留在拉伸帶來的延展,更能夠帶來效果。我可以再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停留」的重要:我們都擰過毛巾,也都知道,要想把濕毛巾擰得夠乾,最有效率的方法,絕對不是用蠻力一直擰到底。為了將毛巾裡的水分徹底擠出來,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是先擰到一個地步,停下來不動,不放鬆也不去進一步擠它,讓毛巾的纖維有一點時間和空間展開。接下來只是再略略施加一點力道,我們也自然發現還有一些空間能再轉緊,把剩餘的水分從裡頭再帶出來。停留,表面看來和擰乾毛巾沒有關係,甚至好像沒有用。但是,這看似無用的停留,反而讓毛巾內在的機制有運作的餘地,而為接下來進一步擰乾毛巾帶來更大的空間。同樣地,我們在做拉伸的動作時,可以透過「停留」而進一步拉開筋膜。 這是透過身體具備的「神經肌肉本體感(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機制而達成的。這個機制的運作,我們都一定曾經體會過,只是沒想過用這種醫學詞彙去表達。現在就可以試試看,比如將肩膀往後拉伸到一個地步,我們會感受到一股抗力,好像拉不過去。這時候,不要讓力量鬆掉,持續維持每一塊肌肉的張力,15 秒到 20 秒。不要急、也不要去「壓」或「拉」。最多是在維持力量的同時,慢慢吐氣,保持放鬆的心情。在同一個位置停留一段時間,我們會發現這股抵抗的力量自然退散,讓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伸展,達到更徹底的放鬆。這股抵抗力的產生和退讓,也就是神經肌肉本體感的作用。它是一種對身體的保護,讓我們可以面對外力的衝擊,也保留應付外力的空間。一般所稱的「拉筋」,也是運用這個天然的機制,幫助我們將身體進一步打開。停留,除了讓關節徹底拉伸放鬆,更因為要維持肌肉的張力,也有健身的作用。我在這裡要提醒大家,透過健身提升肌力,可以幫助我們強化脊椎周邊的肌肉。要守住結構調整的成果,健身是特別重要的一個關鍵。此外,拉伸和停留的練習,除了運用身體自然的神經肌肉本體感之外,最主要還是透過纖維母細胞的彈性,重新引導筋膜的方向,而帶來新的組合。本文摘自《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感恩身體的功課》,康健雜誌 2020/04/29 出版【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步伐跨對方法」500步,換來3000步的健康。坐椅子就能拉筋 防疫不悶!熟齡族在家活絡筋骨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4-19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讓習氣歸零,找回生命最溫柔的力量
近兩、三百年的人類歷史,從某個角度來看,也就是一波又一波全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把生產的效率一再地提高,也把享樂的方便不斷提升。只要幾個小時的飛行,就可以讓人突然置身在不同語言、不同天氣、不同的風景。也就在別的或同一個角落,有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一起克服眼前的艱難,完成難以想像的工程。即使不遠行,全球可以在同一週欣賞到最新的電影,在不同的地點享用各國的風味,在幾個小時內紛紛為同一個消息而震驚,哼唱同一首歌曲,而又為同一個鬧劇笑開懷。多數人都以為,未來只會更好,更方便,更有效率。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切竟然會因為一個看不見、摸不清的病毒,近乎全面停擺。全球化之下,每個人雖活在各地特有的時空,但隨時可以跨過周邊的影響,好像和整個地球同聲共息。劇烈的變化,就算還沒輪到你我,光是看著各地傳來的壞消息,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慌已早一步到來。焦慮和擔心,已經是許多朋友不再遮掩的日常。確實,人類對於變化、特別是負面的變化,本來就有更激烈的反應。這種機制,幫助人類活過幾萬年來環境的變遷,躲過飢餓、疾病或被掠食的威脅。然而,過激反應會減損身心的應變能力。面對已知和未知的變化,你我其實更需要保持樂觀與彈性,減少恐懼、悲觀、焦慮過度的衝擊。對於現代人,這會是更好的生存之道。悲觀和樂觀,雖是一念之差,卻能帶來相當大的不同。我在《不合理的快樂》提過一項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這個研究找來334位,年紀在18到54歲間的健康人士,在得到他們同意之後給予含有感冒病毒的鼻腔滴劑。(這種實驗,稱為攻毒試驗,要經過重重的把關才能進行。)結果發現,快樂的人比較不容易感冒。即使感染上病毒,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症狀更少,也不會那麼不舒服。古人本來就知道,不論從身、心到靈性,快樂是生命最自然、最和諧、最完整的狀態。生命要運作,其實更需要正向的激勵。可以說,或許正是快樂的心情,讓免疫系統比較健全,保護你我不容易受病毒侵害;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快樂是反映身心健康的指標。無論如何,面對眼前的變化,你也自然會想問:怎麼做?怎麼讓身心回到快樂均衡的狀態?我一再提醒大家,大腦和神經系統是有可塑性的,身心改變是可能的。我在《真原醫》提過許多方法,可以幫助大腦點滴建立快樂的機制。其中之一,是透過飲食為身心提供完整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包括提高血清素的作用,讓人比較容易抵抗不快樂。另一個方法是運動。運動帶來腦內啡,讓大腦啟動快樂的迴路。我也特別透過《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感恩身體的功課》,教大家透過輕鬆活潑的運動,再加上感恩的念頭,把身心淤塞的能量打開,在每一個角落建立新的快樂迴路。生活裡一些很小的事,都可以幫助我們投入當下,回到快樂和平衡。過去,因為生活的步調太快,好多計畫要趕著完成,我們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好好欣賞自己、感謝自己、讚美自己、享受自己。現在這個時機,正是將過往習氣重新歸零的好機會。不方便外食時,你可以親手準備食物,一口一口地欣賞飯菜,感謝天地,感謝自己。居家工作讓活動量減少,可以透過輕鬆的運動讓身體動起來,感謝身體為自己承擔的一切,感謝自己還有這樣的空間,可以享受身體的舒暢和心裡的快樂。大環境正面臨轉捩點,在可能比龍捲風還劇烈的改變中,讓我們從自己開始,一點一滴放下過去不快樂和緊繃的制約,輕輕鬆鬆找回生命最溫柔、最穩重的力量。這一點,或許就是我們能為自己、為周邊、為世界帶來的最好禮物。
-
2020-03-01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正向的心,帶我們走向全面的豐盛
在無常與變化前,人人平等。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人生早晚會遇上難題。也許是健康不再,也許是感情生變,或工作不順。哪怕遇上的是個人難以抗衡的時勢和大環境的變化,我們還是會想做點什麼,期盼能早點度過難關,讓人生重回正軌。想扭轉命運,一生過得豐盛無憂,這是身為人共同的期望,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華人的這種心情更是強烈:即使自己這輩子沒辦法飛黃騰達,至少也要保住下一代,希望讓他們少吃點苦。並且,把這樣的期望當作愛的表達。我們都見過這樣的人,或者自己已經這麼做:為了自己、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將吃苦和奮鬥視為理所當然,要不斷往上爬。就這樣,將一生寶貴的心力完全投入物質層面的追求,好像這樣的投入就可以讓人免於無常和苦難的折磨。只是,面對充滿不確定的人生,所有的期許與籌備,其實最多也只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我們幾乎不會去想,這些期待與努力其實是站在這樣一個局限的前提才成立──我們相信,先有物質,才有心靈,而外在的一切決定了內心的富足。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透過「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所表達的其實正好相反:哪怕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只是活在物質世界的形體,但心或說意識的力量,其實是走在物質之前的。舉一個例子,許多人把藥物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當作是透過操作來愚弄人的證明,卻沒有想過這種看法也就等於選擇性地忽略了一個明顯的事實──即使沒有藥物和物質的支持,當事人身體的不舒服確實得到了緩解,就連具體的數據也有改善。信念有它的力量,是這樣,我才會強調「正向」的重要。我在《不合理的快樂》也分享過一個例子,連每天面對生死病苦、需要隨時保持理性運作的醫師,透過正向的鼓勵,就能讓他們在醫治病患的過程中,更準確掌握種種零碎的資訊,做出最妥善的診斷,而且也更加積極熱心治療病患。有趣的是,研究也提到,光是一句「你今天看起來不錯」或一根棒棒糖帶來的善意和放鬆,都能為醫師帶來好心情,而帶來好結果。正向的力量其實遠遠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還大。我在《豐盛》分享過正向表達的練習,希望能幫助我們轉變心態──從好像什麼都缺的不足感,轉向什麼都擁有的力量、滿足和幸福。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把「怎麼做都不對」改成「再難也是一種學習」,把「我不可以哭泣」轉成「我可以微笑面對」,把「一切應該會好轉」轉成「情況肯定好轉」。面對無常和痛苦,面對龐大的未知,任何人都會有一種自覺渺小的無力感。前面這些簡單的正向表達,從認知的層面扭轉我們負面的慣性,也讓我們的頭腦一再淨化,將原本又多又雜的顧慮和煩惱簡化成正向、自信與樂觀,讓大腦更容易專注,而投入眼前的任務和目標。面對人間大大小小的困難,我們跟隨正向的帶領,從無力感走出來,活出內心本有的力量,親自體會到──我們並不是無常痛苦和未知的俘虜。我們不是小小的、無能為力的個體。我們,是生命,是愛,是心。正向帶來正向,這一股因為正向而豐沛起來的生命能量,讓我們的生命進入正向的循環。我們從渴望與追求的緊繃鬆綁開來,自然懂得放手、給予和服務,也自然活出最高的豐盛。真正豐盛的人是滿足的,別人追求名聲或利益,但他會用各種方法給出去,讓其他人得到肯定與尊重。快樂是一種均衡,豐盛是生命的流動。在活水一般的流動和動態平衡裡,樣樣,自然變得都好,自然豐盛起來。而且,是全面的豐盛。
-
2020-01-19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簡化人生 隨時活出內心的豐盛
歲末年終總是帶來一種提醒,讓我們將環境做一種全面的更新。古人遇到重大的事,會沐浴更衣,用慎重的心情來面對。現代人透過「除舊佈新」的習慣,清理自己和周邊,也就是用尊重、愛惜的心情,告別過去的點點滴滴,向全新的可能開放。當然,現代人忙碌的快步調,佔據了我們絕大部分的注意力。許多朋友連照顧自己的時間都擠不出來,自然也將清理視為苦差事,甚至感到無能為力。我們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看著辦公桌堆積如山的文件,家裡囤著用不著的物品,明明知道該整理了,但怎麼也提不起勁。連休息的時間都不夠,誰會想做這種清理?清理舊物不光費力,可能還會帶來心裡的掙扎──該不該處理掉?還是留下來?丟了,下次萬一要用,會不會懊惱?這個很有紀念意義,丟了就沒有了……這種糾結所產生的內耗,不光讓我們從潛意識裡不想去碰觸這些舊物,即使咬牙處理了,事後還會想盡辦法找回來。不只面對身邊的舊物是如此,我們這一生有多少割捨不了的感情?明明知道早該放手,卻又捨不得。只是留下來了,也只敢往心裡深處塞,沒有勇氣去消化,更別說放手。這種自己帶來的左右為難,其實隨時為我們帶來情緒的萎縮,而讓我們隨時有顧慮,處處覺得難。清理,無論是外在具體的物質,或是腦海揮之不去的記憶,是我們每個人恢復生命力最重要的關鍵。生命,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是我們在身心各層面塞滿了早就用不上的過去,才帶來了一種表面上的隔閡,讓我們好像活不出生命的美、希望和力量。要清理和簡化,其實比你我想像的還簡單──只要透過感恩,為自己、為這些「不再需要」的物品、關係、習慣、印象、心情和記憶做一個祝福,讓彼此都能重新出發。清理的時候,可以在心裡這麼表達「謝謝你,我們曾經一起經歷人生的點點滴滴,謝謝你帶給我許多滿足與快樂,儘管我現在不再需要,還是要謝謝你!」更進一步,我們可以讓這種感恩和祝福的心情擴大開來:清理,不是因為不喜歡,只是因為自己不再需要,而願意放手讓需要的人得到它。在送出的那一刻,祝福它「謝謝你陪我走到這裡,但願在別人的手裡,你會創造同樣美好的能量。」帶著感恩和祝福,清理對我們不再是痛苦和失去,而是一再清爽的重新出發。如果能把這種祝福和感恩的心情落實到生活,甚至就連面對心裡累積的顧慮和煩惱,都能隨時放過,隨時祝福。這種快樂的感受,自然讓我們隨時清理,甚至是期待清理。不只是清理舊物,我們投入生活的點點滴滴,如果都能帶著感恩和祝福的心情,也就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正向迴路。這樣的轉變自然滲透到我們的飲食習慣、表達和待人處世。我們不再像以往那麼硬邦邦,好像還要守住一種面子或身分。我們會寬以待人,不再講究表面上的標準。就連面對困難和挑戰,也可以保持正向的心態。很有意思的是,用正向的眼光看待問題,靈感自然容易從腦海浮出來。甚至什麼都沒有做,問題自己解開了。如果我們很誠懇地面對自己,隨時清理,讓生活樣樣都簡化、單純化,自然也會發現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而這些「不多」我們老早就有。這種內心的滿足,自然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快樂。我們內心是滿滿的快樂,自然什麼都可以放下,都可以簡化,明白沒有一樣東西有絕對的重要性。透過清理,無論是內在或外在,我們簡化生命,反而從內心豐盛起來。我們從一種充滿負擔和顧慮的狀態,好像活出了一個全新的人生。是透過清理,我們跟生命完全接軌,讓生命更大的聰明智慧帶著我們走。走向什麼?也只是我們隨時都有的美,沒有離開過的豐盛。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