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型冠狀病毒
共找到
635
筆 文章
-
-
2020-02-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鐘南山最新預測3月解禁?新冠肺炎11個謠言破解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網路上也出現許多真真假假的謠言,陸媒《科普中國》整理了幾個網路的謠言,一一查證破解。鐘南山最新預測:3月多數中國省份解除限制近日,網上流傳“鐘南山院士有望初步對各地解除限製作預測”,其中提及:3月10日到25日前後,大多數省份將解除限制,4月15日前後湖北也將解除限制。事實上,鐘南山院士真的沒這麼說過,現階段中國各省(市)依然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湖北等重點疫區暫停長途客運和市區公共交通,具體恢復時間,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屬地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告知公眾。在2月17日下午一次遠程視頻會診中,鐘南山認為,根據模型預計,2月中下旬全國病例數將達到峰值,但並不意味著達到峰值後馬上下降,目前是否已經達到峰值還不確定,仍需再觀察幾天。全國應該是4月底,這個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估量。這裡雖然有2月、4月兩個時間點,但只是對疫情發展“非常粗略的估量”,並非是網傳預測“各地解除限制”,也不是正式的全國性疫情通報。鐘南山看望林正斌教授還不戴口罩?謠言: 2月10日,武漢同濟醫院教授林正斌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之後,網絡上開始流傳一段“鐘南山看望林正斌教授”的視頻,視頻中的鐘南山院士和身邊的多名醫護人員都沒有戴口罩。真相:這段視頻其實是2016年10月12日,央視科教頻道《大家》欄目播出的鐘南山院士紀錄片的片段。當時,鐘南山看望的是一位重症呼吸病人。在林正斌教授去世後,這段視頻被剪裁出來,被當作鐘南山院士看望林正斌教授的視頻流傳開來,被很多網友信以為真。鴕鳥蛋抗體口罩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謠言:在一則流傳於朋友圈的視頻片段中,日本某研究機構人員向記者宣稱找到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終極秘笈——來自於鴕鳥蛋的抗體。研究人員稱將會把這種抗體製作成過濾層並置入防護口罩中,從而起到徹底殺滅病毒,完全阻斷感染可能性的效果。真相:從初衷上來看,這個想法當然是非常好的。不過,類似的技術並非什麼高新科技,提取自鴕鳥蛋的抗體也很大程度上屬於商業噱頭。防護用口罩的主要材質是各種類型的無紡布。這類材料本質上是一種化學纖維,原料來自於化工工業,具有一定水平工業能力的國家都可以自產。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並未對任何一種主動抗菌式口罩的有效性作出過肯定。市場上也尚未見到能夠有效中和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產品問世。衣服上噴酒精後點煙,連人帶車爆炸?謠言: 2月19日晚,網上流傳一段火災現場視頻,並聲稱起火原因係上海金山漕涇一女子在丈夫衣服上噴了酒精,男子上車點燃香煙連人帶車爆炸。真相:經查,網傳信息不實。該起火災事故系2月19日下午金山漕涇鎮護塘村一處簡易棚著火。接報後,公安、消防迅速到場將火撲滅,過火面積約10平方米,現場無人傷亡,具體起火原因在進一步核查中。病毒專在中國或東亞裔人種中傳播?謠言:網上流傳“新型冠狀病毒專門在中國或東亞裔人種中傳播”這一消息。真相:病毒不會表現出某種種族偏好。新冠病毒可能感染的是免疫力低下且近距離接觸過患者的人。病毒在不同人種之間可能存在敏感性差異,但不存在只在某一特定人種之間傳播的病毒。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中國人或亞裔人種更易感染此次新冠病毒,只是這次疫情原發地在中國。蜂毒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謠言:有網友稱,蜜蜂分泌出的蜂毒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真相:蜂毒是由蜜蜂蜇針排出的一種生物毒素,其中含有肽類、酶類和組織胺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神經毒性和血液毒性。但目前並未發現有任何數據支持蜂毒有抑制新冠病毒的效果。更糟糕的是,蜂毒是危險的過敏原,蜂螫傷所致蜂毒過敏的發生率僅次於藥源性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會致命。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坦陳交易內幕?謠言:近日,一篇“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文”在網絡上流傳,一位名叫“徐翠芹”的水產商人自曝“黑幕”,在文章中稱自己做了18年的水產生意,只知道損人利己,做了很多對不起大眾的事情。真相:又是一個“炒冷飯”的謠言。2018年就有署名為“福州倉山人鄭國強”的文章流傳,除了撰寫人和地名不同外,其他內容一模一樣。此外,流傳文章標題雖然寫著“華南海鮮市場”,但是內文和華南海鮮市場非法售賣野味無關,而是在爆料甲魚、大閘蟹、小龍蝦等水產品的內幕,標題和文章內容不符。而爆料的這些“水產品內幕”,也缺乏科學根據。女子不戴口罩被戴鐵鍊遊街示眾?謠言:一則關於女子戴著手銬指認現場的視頻在網上發布,並且配文稱:“女子不戴口罩被戴鐵鍊遊街示眾”。真相:“平安羅甸”在稿件中稱,2月11日11時許,該縣龍坪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河濱新區疫情防控卡點鬧事(並非因為不戴口罩),接到報警後巡特警趕到現場,將鬧事人員黃某移交龍坪派出所辦理,經過派出所民警的批評教育,黃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交代了違法行為。塗抹芝麻油能防止新冠肺炎進入人體?謠言:在網上流傳著“塗抹芝麻油能防止新冠肺炎進入人體”的說法,引起熱烈討論。真相:芝麻油是普通的植物油,它的應用主要是在烹飪上。而這種植物油,從目前的研究上來看,並不能殺死新冠肺炎病毒。過度消毒將嚴重污染地下水?謠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都使用84消毒液、酒精等對居家環境或衣物等進行消毒。有人認為,過度消毒產生的大量消毒劑將嚴重污染地下水。真相: 84消毒液是含次氯酸鈉的消毒劑,主要靠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來殺滅微生物,目前公共區域基本上也是使用含次氯酸鈉的消毒劑。自來水和市鎮生活污水的傳統消毒工藝就是用含氯製劑來消毒,即使是過量使用消毒劑,對地表水的影響不大,但對土壤和植被影響相對較大。長期使用消毒劑對健康也會有影響。曬太陽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謠言:網上有傳言說紫外線能殺菌,可以幫助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由於太陽光中有紫外線,只要出門曬曬太陽就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真相: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新型冠狀病毒對熱較敏感,超過56℃度且維持在30分鐘的條件下,可以將其殺死,但這必須是在溫度和時間同時滿足才行。雖然我們可以滿足曬太陽時間維持在30分鐘以上,但太陽照射在我們身上的溫度卻達不到56℃,同時日照紫外線的強度也不能達到紫外線燈的強度。即便是體表溫度和紫外線強度能達到,也很難把身體裡的病毒都殺死。本文摘自搜狐網《科普中國》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加坡醫生《柳葉刀》撰文 新冠患者糞便須嚴預防處理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10日刊登新加坡醫生文章,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病患者的糞便經口傳播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建議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對於感染冠狀病毒患者糞便的處理必須遵守嚴格的預防措施,醫院的污水也應得到適當消毒。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這篇文章名稱為「冠狀病毒的腸道感染:SARS-CoV-2的糞便經口傳播可能嗎?」該文作者是三位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普通外科醫生。文章指出,在武漢的早期報導中,2-10%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現胃腸道症狀,例如腹瀉,腹痛和嘔吐。與不需要重症監護室的患者相比,重症監護室患者的腹部疼痛發生率要高得多,並且在發燒和呼吸道症狀出現前1-2天出現腹瀉和噁心的患者中有10%發生腹痛。文章提到,SARS病毒可以在乾燥後存活2周,在22至25度和40-50%相對濕度的溫度下最多可以存活5天,此後病毒感染力逐漸下降。在38度和80-90%相對濕度下24小時後,SARS病毒的生存能力下降;MERS病毒可在20度和40%相對濕度下在不同表面上存活48小時,在30度和80%相對濕度條件下存活時間降低到8小時。雖然SARS和MERS病毒都是直接飛沫傳播是重要的傳播途徑,但通過糞便排泄,環境污染和有害生物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播。文章指出,考慮到SARS和MERS的糞便排泄的證據,以及它們在有利於糞便-口傳播的條件下保持生存的能力,此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通過此途徑傳播。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肯定政府監測防疫 何美鄉:建議再抽檢潛在高危險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疑似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彰化白牌計程車司機的浙江台商帶有抗體弱陽性,應是感染源,目前防疫單位正在進行浙江台商疫調。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表示,此次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確診病例(19、24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與其擔心台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就能更確認是否有社區感染。浙江台商目前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表示已無傳染性,但前天開始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衛生單位已針對與台商同住的父母和弟弟採驗,並針對其接觸過的人地正進行疫調。病毒專家何美鄉在臉書上肯定政府的防疫措施,她說「為什麼台灣現在社區感染的風險仍然很低?」,因為台灣防疫人員「主動監測」,將未曾出國的肺炎病歷回溯性地去檢驗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在上百個案例中他們只有找到兩個本土 感染的病人, 19例(彰化死亡計程車司機,已找到感染源,且其接觸者都已適當的被追蹤隔離)及24例。依據兩位發病的日期,可知感染日期都在1月24日之前,也就是武漢封城之前,也就是台灣防疫警覺及作為還未完全到位之前。何美鄉對於台灣要求自中國返台人士,居家隔離自我管理的防疫措施,會發揮其防疫的效果具有某種程度的信心。認為這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確診病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她說,若借鏡武漢的經驗,從12月出現第一個非華南市場相關的社區病例,到1月中的數百肺炎病例的疫情流行趨勢圖,可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只要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進入社區,它的傳播性是具爆發性,且不會自動下降的。反觀台灣,若過年返鄉的台胞,有隱形的帶原者在社區,持續為我們悄悄的傳播病毒,那從1月24至今,第一波被感染的人,也應該都發病了,但我們沒有看到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增加。她說,與其一直擔心台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再辛苦一點),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假如,所謂”新型冠狀病毒的社區感染”,沒有造成有症狀的病人,那也就不用擔心了。何美鄉說,COVID19疫情的本質,顯明社區感染是遲早會發生的,但我們也不需要隨便自我放棄,提早宣布它已發生。社區感染一旦真的發生,我們防疫焦點就要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改變防疫焦點,對我們沒有益處,可能有害。她也說,這病毒很難以「隔離政策」 來杜絕病毒傳播,隔離政策僅能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用以爭取時間,讓我們來研發更有效的防疫工具。假如此時,我們誤判疫情的局勢,過早認定社居感染,那將造成人民焦慮,難以正常生活,讓我們變成一個不具產能的社會,更會引起國際拒絕台灣人入境,讓台灣在國際上更動彈不得。而令人開心的訊息是19病例的感染源已證實為返國台商,何美鄉說,以其血清的抗體來證實。看起來是一個三天的工作,從17開始,19日完成。但故事後面的故事是:這工作所需要的試劑都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自備的。為排除可能因交叉反應所造成的假陽性,他們需要備製6種冠狀病毒的蛋白質。所以他們哪天開始工作?答案是2月7日。沒錯,他們有先見之明,早有準備。他們是誰?現在不說,好讓他們可以繼續安靜的工作,為防疫而工作。不用著急,大家遲早都會知道他們是誰。現在我們也可以在心中默默的感謝他們。何美鄉臉書:https://m.facebook.com/518100102/posts/10162984013295103/?sfnsn=mo
-
2020-02-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延遲婚期抗疫 武漢醫生彭銀華染疫離世
原本正月初八舉辦婚禮,抽屜裡還放著沒來得及分發的請柬,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昨(20)日晚間9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因染疫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去世。彭銀華走了,這位29歲的呼吸科醫生,再也無法牽著他心愛的女孩的手,走進婚禮的殿堂了。他從年前就應該忙碌著試婚紗、訂酒店、發請柬,在正月初八辦場熱熱鬧鬧的婚禮……但去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身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從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確診,到隔離病區組建,彭銀華就深知有場硬仗要打。他和未婚妻約定「疫情不散,推遲婚禮」,上了抗疫第一線。醫院同事回憶,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彭銀華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彭銀華微微一笑:「我年輕,我先頂上!」不料,正月初一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江夏區衛生健康局公告顯示,彭銀華1月25日入住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1月30日病情加重,醫院緊急將其送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治療。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從發病的正月初一1月25日到2月20日的正月二十七,彭銀華救治了27天仍不幸殉職。抽屜裡還來不及發出的結婚請柬和對未婚妻一生的承諾,是他最終的遺憾。
共
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