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新北市
共找到
1914
筆 文章
-
-
2021-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Delta病毒來襲 蔡英文信心喊話:這一波一定要守下來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今天以線上方式主持民進黨中常會。蔡英文在會中表示,相信大家都有注意到,這幾天疫情有些變化,除了機師確診事件,新北市也有幼兒園群聚感染,雙北部分的學校因此停課;知道大家心裡很忐忑,但政府一定會全力來防堵疫情,請大家配合指揮中心的指示,做好防疫措施,也幫忙宣導防疫資訊,「這一波我們一定要守下來」。蔡英文指出,近來台灣的疫苗取得量不斷增加,公私合力的BNT疫苗,和民主盟友捐贈、台灣自購的AZ也都陸續到貨,政府會妥善規劃第一劑和第二劑的數量,希望持續來衝刺疫苗的覆蓋率,也拜託黨公職要鼓勵能打疫苗的人趕快打,儘早得到保護力。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擋不住Delta擴散侯友宜致歉 強調與市民一同面對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確定基因定序為Delta變異株,相關傳染案例已達23例,多達6例在板橋某社區大樓,市府因此清空讓同棟大樓400人隔離,市長侯友宜也因此致歉,希望民眾體諒、包容,他一定會跟市民共同面對這次疫情,齊心解決問題。侯友宜表示,很多住戶今早還有去上班,因上午發現增加2名案例,才在今天做清空並安排住戶入住房易旅館隔離,造成市民不便,請多體諒、包容。侯友宜指出,目前防疫旅館有24家共2782間,目前已入住1830間,因前陣子機師關係,防疫旅館跟集中檢疫中心被大量使用,未來仍會持續擴大不管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中心。觀旅局指出,已經開出3家833間集中檢疫中心,明天會再開出1間,手邊也有談好的集中檢疫中心,未來都會備妥。侯友宜說,最辛苦的新北市民經過1次衝擊又來1次,要大家團結才可快速平息,希望一起並肩作戰,謝謝市民支持與包容。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臨時要隔離住戶錯愕 新北市:一定全力協助
Delta變異株入侵新北市板橋某社區大樓,不少住戶今天還正常出門,臨時接到要去防疫旅館隔離都亂成一團,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所有住戶到防疫旅館相關費用都用公費支出,若有經濟、工作、家人在這期間受到影響,一定會全力協助。劉和然表示,現場已經有區公所成立前進指揮所,這段時間如果住戶家人有需要,都能立即處理;若工作有遇上困難,前進指揮所會搭配管委會代人聯繫;當結束後造成經濟衝擊或工作有影響,等到居家隔離結束後包括社會局與區公所,會全力協助。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Delta進入新北社區 侯友宜:9日至15日全市禁止內用
新北市今(8)日確診個案共七人,新北市長侯友宜於防疫記者會報告,幼兒園案確定基因定序為Delta病毒,且與機師染疫情基因定序。因此,依照先前公布指引,餐飲、美食街、超商、市場及夜市一律9日至15日禁止內用,一律外帶。除了新北餐飲內用限制,公有運動場館包括運動中心、體育館、棒壘球場、籃球場及游泳池等都不開放;同時段不開放藝文場館,圖書館則提供線上預約,定點取書。侯友宜說,選擇9日至15日先停止餐飲內用一周是考量到對民眾經濟衝擊比較小,但也提醒會隨時跟著疫情發展滾動檢討。板橋某社區大樓今日出現多起確診,判斷為群聚感染,因此新北市府要求機動快篩隊進駐,並要求B棟住戶400人已到防疫旅館居家隔離,A棟住戶505人自主健康管理。目前社區905人全部採檢,其中343人全部為陰性。因為已開學,為了確保Delta疫情不進入校園,將會持續落實快速匡列、隔離、採檢。居格學生PCR未確認前,就讀班級、安親班、補習班預防性停課;補習班、幼兒園防疫專案密集稽查;高國中生BNT加速施打。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明起取消內用、關閉公有場館1周 風景區降載50%
新北市疫情升溫,幼兒園群聚案確定為Delta病毒,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在防疫記者會宣布,9月9到15日餐飲業、美食街、超商、市場、夜市,一率外帶禁止內用,公有場館暫停開放,游泳池、健身房也都不開放,風景區人流降載50%。侯友宜說,Delta病毒已到新北的社區內,傳播快速要有更嚴格標準,公有地方容易傳播地方,希望民眾體諒包容,將取消餐飲內用1星期。會以一周為主,是因為對經濟衝擊大,會全力以赴把疫情穩定控制下來,未來再滾動式檢討。侯友宜表示,公有場館也不開放,同樣以7天為期限,包括運動中心、運動據點、體育館、學校委外游泳池、棒壘球場、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溜冰場、田徑場、游泳池。另外藝文場館也不開放7天,圖書場館提供線上預約、定點取書、戶外空間容留人數降載、維持社交距離。溫泉大眾池、露營場、旅宿附設設施的健身房、游泳池、兒童遊戲室同樣不開放。侯友宜也說,居隔學生PCR未確認前,就讀班級、安親班、補習班也都預防性停課。補習班、幼兒園防疫專案密集稽查。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確定Delta變異株 新北9日起取消餐廳內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新北幼兒園染疫基因定序為Delta變異株。新北市政府下午指出,明天起全市餐廳取消內用。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午在市政會議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面對幼兒園群聚疑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Delta病毒株,只要確定是Delta病毒株,它的傳播力非常快,非常擔心餐廳內用,所以當Delta病毒株的基因定序出來確定的話,餐廳的內用就會暫時取消。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群聚社區也淪陷 指揮中心:新北已擬定擴大篩檢計畫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除了幼兒園的學童家長外,疫情擴散至同社區住戶。指揮中心是否將針對社區以外的周邊進行擴大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北市已擬定擴大篩檢計畫,個案目前在社區B棟大樓,因此該棟住戶先居家隔離;A棟大樓住戶則將先篩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北市已在社區附近設立篩檢站,鼓勵民眾前往篩檢。陳時中表示,過去對接觸者的定義比較嚴格,需要一定時間沒有防護才會列為接觸者,並採取居家隔離,非密切接觸者則採自主健康監測。而過去針對接觸者的接觸者則不進行匡列,除非疫調後認為有風險才會要求自主健康監測。而現在則放寬接觸者定義加強匡列,接觸者的接觸者也進行預防性的隔離。陳時中也表示,因應預防性隔離措施,也呼籲原本的檢疫旅館維持運作,指揮中心也將積極布建集中檢疫所。至於目前國內驗出Delta社區感染的病例,陳時中表示,較清楚的是當時屏東15例,接下來是桃園目前有四例;再者新北幼兒園的22例,雖然不是每一例都已定序完成,但屬一個群聚。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再增2人確診 侯友宜坐鎮板橋某社區清空
幼兒園群聚造成板橋某社區上午再增加2例確診案例,有名幼童父親今確診,同社區住戶另有一名住戶確診,已經累積6例確診。因視為Delta病毒,決定全面清空該社區。新北市今天在社區設立指揮所及機動篩檢隊,市長侯友宜在下午一點抵達社區關切。該大樓約有128戶400多人,部分住戶因已上班並未做篩檢,新北市正在聯繫中,稍晚住戶將全部由防疫專車帶離社區,進駐檢疫中心隔離。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群聚案 洪申翰籲新北邀王必勝協助抗疫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恐為Delta變異株。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副書記長洪申翰今天說,面對Delta變異株,重點是做好疫調與列管,希望新北市長侯友宜邀請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入駐協助,地方與中央共抗病毒。新北市幼兒園爆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病毒定序指向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可能性大。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蔡適應,副幹事長蔡易餘、副書記長洪申翰今天召開「111年度政府總預算新亮點」線上記者會,洪申翰也對新北市防疫措施發表看法。洪申翰表示,這兩天民眾最關心的就是新北幼兒園群聚案是否為Delta變異株所引起?台灣過去有面對Delta變異株的經驗,如屏東縣的本土群聚案,或是近期發生在桃園的長榮機師染疫案。他認為,面對Delta變異株,最重要是做好疫情調查、匡列、隔離、篩檢,期盼新北與中央緊密合作,邀請衛生福利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入駐協助。被媒體問到新北幼兒園群聚案近日擴大,外界認為應以防疫為優先考量,把行政院規劃10月發放五倍券的時程延後推出,或發放現金,洪申翰也提出看法。洪申翰說,行政院之前針對五倍券說明得很清楚,會在疫情可控、疫苗施打率達一定程度後發放,相信行政院會綜合疫情動態做滾動式檢討,判斷何時是最佳發放時間點。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確診童足跡曾到拱天宮 廟方暫禁入內參拜
新北市1名確診幼童兩度與家人前往白沙屯拱天宮參拜,拱天宮管理委員會今天對此指出,為了安全起見,暫禁信徒入廟,只能在門口參拜。白沙屯拱天宮管理委員會總幹事陳春發表示,經通霄鎮衛生所通報,新北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幼童(案16144)曾與家人分別於8月28日與9月4日到廟內參拜,這雖令人感到很錯愕,但也沒有辦法,因為幼童本身也不知道自己確診。陳春發指出,上午廟內已暫時禁止進入,只能在大門口,廟前同樣會擺設供桌讓信徒擺放祭祀用品,將等待社區快篩站結束後,視情況再決定重新開放時間,以確保大家安全。拱天宮周邊攤商表示,第2次有確診者足跡曾到拱天宮,加上第3級警戒期間關門休業長達2個多月,好不容易疫情趨緩回到第2級警戒,人潮剛回流又出現確診者足跡,擔心影響生意,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期待媽祖婆保佑。苗栗縣政府環保局指出,除在周邊完成清潔消毒作業外,衛生局下午也將在拱天宮第二停車場開設社區快篩站,為白東里2、3、4鄰居民與案16144足跡重疊者,提供篩檢服務。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侯友宜快閃板橋遭清空大樓10分鐘 避開媒體待下午說明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下午到傳出6例確診的板橋某社區大樓視察並成立前進指揮所,簡單停留10多分鐘後就先離開避開媒體,相關訊息預計下午3時記者會說明。該棟大樓昨晚已經有4例確診,今早再增2例,侯友宜緊急下令清空,要把128戶400多人全部送到防疫旅館。在現場工作人員廣播下,準備下午2時陸續前往防疫旅館,現場篩檢隊仍持續進駐,有不少民眾填資料篩檢,也有人員不時替周遭環境消毒。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莫德納、BNT哪個抗Delta較持久?前台大醫師用一國家給答案
雙北幼兒園群聚傳播鏈擴大,新北市長侯友宜憂心是傳播力極強的Delta病毒,近期長榮兩名確診機師也被證實是Delta病毒感染。針對台灣多數人還未完成新冠疫苗兩劑接種的情況下(截稿為止,第一劑人口覆蓋率為44.6%,第二劑僅4.21%),很多人都在問,到底什麼疫苗對Delta病毒較有防護力並且維持較久?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對此給了台灣民眾一個清楚的答案。林氏璧醫師六日接受黃暐瀚「POP撞新聞」專訪時指出,現階段的新冠疫苗,包括莫德納和BNT兩種疫苗,在以半年為追蹤期研究結果指出,莫德納對Delta病毒的持久力似乎好一點,「所以為什麼打BNT的國家,大家都在討論是不是該打第三劑。」林氏璧說,莫德納和BNT這兩種mRNA疫苗,在初打時效果和不良反應比率不相上下,但在半年後,BNT對Delta的防護力似乎下降,以覆蓋率極高的以色列為例,以色列在今年1月起對全國人民施打2劑BNT,現已過了6至8個月,又見疫情嚴重警訊,表示BNT對Delta病毒防護的持久力似乎沒莫德納強。林氏璧說,莫德納在半年的追蹤期保護力似乎沒那麼明顯下降;包括美、加研究結果顯示也是如此,「莫德納和BNT的持久力,追蹤到半年以後,莫德納對Delta似乎好一點,這一點現在其實還在看。」林氏璧以以色列為例,指出以國目前規定12歲以上都要施打第三劑BNT,並且發表打第三劑效果不錯,美國對第三劑就還在討論階段。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未來7天是疫情關鍵」
新北市某幼兒園群聚累計十六人確診,十人為幼兒,幾乎都為輕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幼兒染疫多半為輕症,病毒量雖低,卻是很好的傳染者;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幼兒園群聚很可能從十幾例延燒成數百例,生活圈鄰近的家庭都應提高警覺,如有疑似症狀應尋求醫師評估。專家指出,美國研究證實,染疫兒童及青少年的家戶傳染力相當高,研究人員分析暑期營隊活動的七至十九歲兒少,發現有症狀的小朋友傳給父母和祖父母的風險勝算遠高於傳給兄弟姊妹,傳給父母的勝算比為傳給手足的二點三倍,傳給祖父母是傳給手足的六點六倍。黃立民說,幼兒是很好的傳染者,至少要觀察兩個潛伏期,也就是一個月;民眾不需太緊張,如何避免重症與死亡才是要點,不要同時染新冠、流感,今年一定記得接種流感疫苗。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藏能表示,未來七天決定疫情是否擴大的關鍵,必要時應大規模停課;若是Delta變異株,代表國家邊境檢驗還是有破口,民眾需繃緊神經。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園群聚案若是Delta 專家憂「第1劑白打了」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基因定序尚未出爐,但Delta病毒株呼之欲出,眾多專家擔心只打一劑疫苗,難以抵禦Delta的威脅,但指揮中心仍無意調整「第一劑優先」疫苗接種策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會加快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二劑疫苗的腳步,目標仍是拉高第一劑涵蓋率。有關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基因定序結果,陳時中表示,已可確定不是Alpha變異株,而是其他變異株,相關報告將於今天出爐。不過,即使結果為Delta變異株,陳時中表示,第二劑仍照現行計畫施打,延長周數,拉長兩劑間隔時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因為疫苗不夠,所以只能選一條路走,不是拉高第一劑覆蓋率,就是盡快讓高風險族群打第二劑,「顯然指揮中心選了第一條路」,但只打一劑,對Alpha的效果很好,但面對Delta變異株就不成立了,保護力可能從七、八成掉到三、四成,且喪失對於重症、死亡的預防效果,「第一劑疫苗就等於白打了」。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若此次群聚定序出Delta變異株,且擴散至年紀較長的高危險群,建議指揮中心盡快安排長者、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打第二劑,才能有效避免重症和死亡風險。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點六、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四十八點八一劑,但完成第二劑接種的比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全民打兩劑」的防疫概念,陳時中回應,「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有些人不符合適應症,有人堅決不打疫苗,而指揮中心不會強迫民眾打疫苗,但仍會依照疫苗進貨時程,做好規畫,鼓勵民眾接種。外界建議幼兒家長施打第一劑疫苗、老師打第二劑,陳時中表示,將進行相關評估,只要疫苗供貨充裕,就協助接種。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大又傳確診急匡列採檢 院方:這次不是全院普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透露,新北市幼兒園群聚基因定序確定不是引起上波疫情之Alpha變異株,應是傳播力很強的Delta變異株或其他變異株,同日證實台大醫院內部有人員確診,Ct值在38、36,但由於資料還不完全,尚未列入案號。今年五月社區出現Alpha疫情時,台大醫院發現工務人員群聚事件,當時院方連夜趕工為近八千名員工做「全院普篩」,並且很快召開線上記者會,詳細對外說明情況,也呼籲輕症民眾暫且勿至急診。不過台大醫院發言人、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慧玲表示,這次篩檢規模沒有到全院,是依照接觸者匡列範圍進行採檢。目前匡列採檢之人數?採檢結果出爐前人員安置於何處?是否針對環境採檢?陳慧玲表示,該做的事情都按照標準作業流程持續進行,等待採檢的時候都有按照一定標準安排地點,但匡列採檢人數不便由醫院來講,要由指揮中心來公布。院內同仁議論紛紛,消息混亂,關切院方何時可對同仁正式說明?陳慧玲表示,今天都還在進行中,到一個階段一定會說明。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前台大醫整理Delta實證重點一次看 最多可一傳九
幼兒園群聚感染人數已達十六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下午語出驚人表示,確定不是Alpha病毒,言下之意即是Delta病毒的機會大增,新北市幼兒園群聚很可能就是繼屏東境外移入祖孫、機師傳兒子,台灣社區中第三次浮現Delta本土個案,且為首度感染源不明。對此,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撰文表示,如果是Delta,那大概已經進社區一陣子了,但這並非世界末日,已說過多次「總有一天Delta會進來」,總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包括正確認識Delta病毒的已知三大特性,包括傳染力、常見症狀與Alpha的差別、疫苗防護力。根據國際最新實證,林氏璧指出,Delta病毒的傳染力比Alpha病毒多5成,在是沒有打疫苗和採取口罩社交距離等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的狀況下,平均一個人可以傳給5至9人。不管有沒有打疫苗,感染Delta病毒之後的鼻咽病毒量都差不多高,因此接種疫苗主要的意義並非遏止傳播,疫苗覆蓋率加上自然感染率需要達到九成甚至更高,才有可能抑制大量流行。林氏璧表示,但接種疫苗仍然很有意義,因為目前各廠牌疫苗對於預防Delta重症死亡,都還是很有效,英國資料顯示,Delta病毒突破性感染較多無症狀,症狀較輕,也較少後遺症和住院。另有研究顯示Delta主要症狀是頭痛,其次是喉嚨痛、流鼻水和發燒,類似「重感冒」,之前較典型的咳嗽和嗅覺味覺改變則變得比較少見。根據英國公衛部資料,完整施打兩劑疫苗,能對Delta提供81%的防護力,但如果只有接種一劑疫苗,則防護力降為33%。各國已陸續看到兩劑後針對Delta的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因此正在研究是否需要在6至8個月後注射加強針。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病毒入侵台灣? 柯P:不要因此認為地球要毀滅了
新北市爆發群聚感染事件,各界擔憂傳染力較強的Delta病毒可能入侵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今(7)日表示,遇到問題不要驚慌,理性務實科學的面對,建立SOP,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政府要做好準備,不要製造恐慌。柯文哲強調,我們要讓國家正常運作,不要幻想病毒不存在,因為打了兩劑疫苗後,有足夠的保護力,所以即使感染,也比較不容易成為重症、不容易死亡,打滿兩劑後就放寬管制,這是與病毒共存,美國、英國、以色、新加坡都是這個戰略。北市今日下午舉行疫情因應記者會,對於新北爆發幼兒園群聚感染,不排除是Delta病毒入侵,北市府採取較高的規格來因應,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我們是用最高的規格、做最壞的打算,萬一是Delta該怎麼處理,不是有特殊的猜測,重點是疫情指揮中心也說不排除,所以大家都是用較高的規格來對待,因為如果Delta進到台灣,我們當然要當成非常重要的事情來處理。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有訂一個表格,從零、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達到什麼進入什麼,每一級各局處都有要做的管制措施,但Delta病毒穿透力比較強,各級的啟動和降級標準要不要改,我們要花一點時間來檢視一遍,建立好SOP,不要事先就讓大家很緊張,也不要在群眾中製造恐慌。他認為,Delta病毒是比較強,但也不要看到Delta就認為地球要毀滅了,我們做政策要有科學根據,遇到事情不要驚慌,依據國外的論文、報告先上網查一下資料,我還是堅持SOP,要理性務實科學處理,政府也要做好準備,該怎麼做怎麼做。柯文哲說,他強調邏輯,打滿兩劑就放寬管制,與病毒共存,因為打滿兩劑就有足夠的保護力,即使被感染也較不會得重症或死亡,難道你希望這個世界沒有病毒,就不必打疫苗了嗎?不要幻想病毒不存在,這是放棄清零的目標。他認為美國、英國、以色列、新加坡的戰略是對的打法,我們還是要讓國家可以正常運作,人民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幼兒園群聚 蔡英文:落實防疫不可僥倖心態
新北市爆發幼兒園群聚案,國內疫情再度升高。蔡英文總統今天在臉書上表示,最近幾起確診案例發生後,地方政府果斷停課,展開各項因應措施,中央都大力支持,也會持續協助。也請大家平時要落實防疫,不可抱著僥倖心態。蔡總統說,新北市幼兒園傳出疫情,大家都很緊張,所以更要高度戒備,守護孩子,她提醒,必須加速施打疫苗,疫苗會一直來,能接種的人,請記得去打。今天中午,日本政府第四度捐贈的6.4萬劑AZ疫苗已經抵達,加上前面幾批AZ疫苗的抵達,從這周五開始,將往下開放18歲到22歲的朋友預約接種AZ疫苗。已經接種第一劑、間隔滿10周的朋友,也將開放預約第二劑,請不要錯過了。蔡總統也說,直到這周六為止,滿20歲、想打高端疫苗的朋友,都可以直接到醫療院所接種,不必預約。正在封緘、檢驗中的BNT疫苗,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配送、施打。無論打哪一種,都能提升集體防護力,台灣才會更安全。蔡總統強調,必須嚴格遵守防疫指引,才能阻斷疫情的傳播。最近幾起確診案例發生後,地方政府果斷停課,展開各項因應措施,中央都大力支持,也會持續協助。也請大家平時要落實防疫,不可抱著僥倖心態。如果擔心有接觸史,更是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家長和老師們都辛苦了,我們一起度過這次挑戰。」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市師生是否普篩?新北:CDC有新規範就因應處理
因中秋連假,9月11日要彈性補課,但新北接連爆發染疫,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補課是因為隔一周的中秋節連假彈性調整,這是全國性一致做法,中央是否因為疫情發展考量有所調整,會尊重中央決定。目前染疫多為小學生或是幼兒園學童,市長侯友宜表示,會嚴格落實防疫查察,責成教育局針對該安親班、補習班等等活動的地方,要求強化防疫。名嘴周玉蔻稍早在臉書貼文,並指侯友宜「開鍘安親班罰款20萬」畫錯重點,紅屁股要被看光光了,新北市副發言人蔡畹鎣表示,教育局對此已經說明,還是要把疫調做好、阻斷傳播鏈,避免擴大,不需要太多口水。至於是否考慮讓全市所有學校師生普篩,劉和然表示,開學前就有訂相關SOP,包含到校規範跟隔板等,其中老師到學校上課之前就全面施打疫苗,完成施打兩劑就可正常進出校園,沒有施打疫苗或是只施打第一劑未滿十四天,每七天就會快篩一次,也已經配發5萬多劑快篩給學校,只要有需要就可使用,隨著疫情發展,CDC如果有新的規範,新北就會因應處理。
-
2021-09-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備戰Delta變異株入侵 侯友宜:確定後建議中央升3級
對於新北市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已經確定相關個案並非Alpha變異株,疑似可能染上Delta變異株,侯友宜表示,一旦確定染上Delta變異株,新北市餐廳就會禁止內用,同時要嚴格落實人流掌控,並建請中央提升為警戒3級。侯友宜表示,因為Delta變異株傳播力跟Alpha不一樣,尤其在人口稠密地方要更嚴謹面對,才會建議中央在確定定序Delta變異株後要升級,全力待命備戰。
-
2021-09-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染疫足跡到通霄海灘 苗栗縣府規畫快篩
新北市板橋區某私立幼兒園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其中一名幼兒案16144曾與家人,8月28日及9月4日足跡到 7-11便利商店白沙墩門市、白沙屯拱天宮及宮廟後方海灘,縣府接獲通報,完成公共場所足跡環境清消,並規畫在通霄鎮白東里辦理社區快篩站篩檢,設站時間、地點另行公告。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昨天晚間接獲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通報,案16144有涉足苗栗縣公共場所足跡,第一時間啟動疫情調查,發現案16144與家人分別於8月28日及9月4日自駕,8月28日下午2點32分到2點37分在7-11便利商店白沙墩門市,全程戴口罩,下午2點40分到4點到拱天宮參拜,及後方海灘玩水;9月4日下午2點半到3點半到拱天宮後方海灘玩水。
-
2021-09-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園群聚擴大? 專家:未來七天是關鍵
新北幼兒園發生群聚案,昨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9例本土案例,其中有8位幼兒,1名學生家長。而新北市今天早上宣布,群聚案再增加5人確診。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藏能表示,未來七天是疫情是否擴大的關鍵,必要時應停課。張藏能表示,這起群聚案目前尚無法確定是由老師傳給幼童,抑或是從幼童傳染給老師。但小朋友間本來就很容易發生傳染病,因此新冠肺炎在校園間傳播是未來疫情很值得注意的問題。他說,由於小朋友感染後不會有太嚴重的症狀表現,很有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後傳染給家長,進而造成社區傳播。不過因為新冠肺炎主要在七天內發病,因此絕對不能只採檢一次,必須觀察未來七天內是否有更多個案發生,以及是否影響到第二圈接觸者,才有辦法判斷疫情控制的狀況。而幼兒園群聚案的個案基因定序最快明天出爐。張藏能認為,前一段時間國內疫情已漸漸控制住,但一下子又冒出這麼多個案,不排除是有傳播更快速的Delta變異株。若真的是Delta變異株,代表國家邊境檢驗還是有破口,全國必須更繃緊神經,但是否回復到原本的三級警戒,仍要視疫情發展狀況而定。不過張藏能認為,經歷過五月疫情,民眾的防疫警覺性都有提高,屆時疫情應不會像五月這麼嚴重和令人恐慌。
-
2021-09-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無症狀期拉長「傳染期多1天」 醫曝:防疫成本非常大
新冠肺炎Delta病毒來勢洶洶,國內已有多例驗出Delta病毒,近日兩名境外移入的確診機師也恐為Delta病毒,甚至將病毒傳染給高中兒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療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表示,「Delta無症狀期拉長,感染快六天才會有症狀,且更容易在出現症狀前傳染病毒,因此防疫成本會相當大」。長榮航空兩名機師突破性感染,雖打過兩劑疫苗仍確診新冠肺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高度懷疑兩人是感染Delta病毒,而其中一名確診機師的兒子也不幸染疫,桃園某高職全校隔離且停課,長榮機組員也進行普篩與集中檢疫。姜冠宇在臉書上表示,「其實Delta如果真的進來,防疫成本會蠻大的」,針對整所學校停課隔離,他解釋,由於Delta無症狀期拉長,感染快六天才會出現症狀,Delta變異株Rt值,在5月的廣東經驗,花兩週才小於1,也就是要兩週才能夠疫情反轉」。他解釋,Rt值為「有效再生數」,估算在一定期間內傳染數量的變化,如果小於1,疫情就會平緩,慢慢往下面走。而《Nature》期刊研究也指出,Delta與先前其他變種相比更容易出現「症狀前傳染病毒」,香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Benjamin Cowling團隊指出,Delta在受感染後平均4天就能被測出,而平均5.8天後才會呈現症狀;與原先武漢株的5.5天後測出、6.3天出現症狀比,具備傳染力的空檔擴增了一天。姜冠宇表示,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感染者經過比對,確認與傳播者的此一時期與之有所接觸,更解釋了為何Delta傳播的如此猖狂。研究也指出,完全施打疫苗者與未施打者相比有將病毒傳給他人的機率降低了三分之二,為此再度呼籲眾人施打疫苗。另外針對新北市幼稚園老師確診一事,姜冠宇也說,「祈禱新北幼兒園疫情別擴散,雖然小孩重症率低,但是會傳回給家長的」。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肺炎治療特色醫院
全國件數No.1林口長庚醫院/養成衛生習慣 病毒性肺炎大幅減少109年主診斷為肺炎的就醫人口分布,不分層級不分門急住診,林口長庚的8,411人位居全台第一。健保統計,罹患肺炎人數,107年為79.3萬人、108年90.4萬人、109年54.2萬人、110前半年26萬人。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系系主任林恕民分析,新冠肺炎促使國人養成非藥物介入措施(NPI)的好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及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導致一般肺炎患者減少,特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大幅減少。林恕民表示,多數患者是自行就醫,少部分透過雁行計畫轉診,不過也因為疫情,被診斷為肺炎的患者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到急診就診,其餘三分之一是在門診就醫,患者年紀普遍較大。林恕民表示,不同原因引起的肺炎治療方式不同,因此林口長庚是採取「團隊合作」,才能給予最好的治療照顧品質。他表示,無論是感染科或胸腔科醫師,每年都會針對台灣胸腔科醫學會以及感染醫學會推出的肺炎治療指引,教育所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必須依照指引治療患者,由於細菌感染類型的肺炎較多,第一步會先培養細菌,不過約有半數患者無法成功培養,後續就得依照指引治療。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慢性呼吸道疾患 打疫苗提升保護力根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肺炎治療人數為區域醫院第一名,總計有7,041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醫師鄒志翔指出,社區常見肺炎通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好所導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應及早就醫,免得小病拖成大病。鄒志翔指出,以仁愛院區胸腔科來說,門診遇到肺炎病患比例不高,已有肺炎症狀的病患都直接送急診,但以住院人數來說,肺炎病患是第一名。鄒志翔說明,最常引起肺炎的細菌為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致病性的細菌,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症狀;慢性呼吸道疾病引發的肺炎如氣喘;免疫功能不好而引發的肺炎,如糖尿病、愛滋病、癌症等。治療方面,鄒志翔表示,細菌性肺炎會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而病毒性肺炎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此藥物主要針對流感,少部分人病情會惡化、呼吸道衰竭,就需要插管治療。鄒志翔說,抽菸者較易得到肺炎,建議民眾應戒菸。另外,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氣喘等,每年都要記得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自身保護力。地區醫院No.1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COPD肺炎高風險群 戒菸衛教很重要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109年治療肺炎病人達3,271人,是地區醫院第一名。胸腔內科主任陳皇吉說,彰化縣是人口老化縣市,年長者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表示,員基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共照計畫、氣喘共照計畫及肺復原中心進行病患個管治療是其特色。在肺部有狀況初期就進行治療,可減緩慢性阻塞肺病的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致病的原因包括長期抽菸、空氣汙染、工作職場有粉塵等及肺臟老化,因而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人會有咳嗽、痰多、和嚴重時呼吸困難等現象。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會透過個管師的追蹤和指導,強化規則治療及用藥的動機。不只老年人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說,老菸槍導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幾位合併肺炎重症送醫,有的甚至年僅五、六十歲就插管搶救,所以戒菸衛教也非常重要。這類病人需做肺阻塞症狀的評估量表,配合藥物治療。陳皇吉說,使用氣管擴張劑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不僅能讓呼吸困難程度下降,也可提升生活品質。在肺復原中心也有拍痰機、呼吸機、上下肢運動和配合姿位引流法的物理治療等,可有效改善肺炎後的復原。全國急診、住院No.2新北市亞東醫院/把握治療黃金期 4小時內精準給藥肺炎長期占國內10大死因前3名,去年超過1萬3千人死於肺炎。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109年因肺炎急診、住院的人數雙雙破3千人,居全國人數第二。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指出,抗生素是治療肺炎的關鍵,醫院在確保供給充足下,最長4小時內一定會給予第一劑治療。肺炎症狀可大可小,鄭世隆指出,約八成肺炎患者在治療後都能痊癒,棘手是在剩餘一到二成,可能本身患有心臟、肺部等慢性病,或是洗腎、癌症患者,肺炎症狀相對嚴重。重症肺炎會有肺部阻塞,且有多重肺葉感染現象,出現喘、血壓低等症狀,需要先插管讓血糖、血氧穩定,當中有不少人都是老菸槍。鄭世隆表示,以前做PCR跟痰液培養結果要花4到5天,但肺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現在設備升級,檢驗結果一天就能出爐,也可透過支氣管鏡檢查、抽痰切片看氣管腫脹成形數評估嚴重度。亞東是新北治療肺炎最具規模醫院,疫情前多次參與國內醫學組織肺炎治療指引撰寫,也定期與國外交流。鄭世隆認為,治療肺炎關鍵在即時給予抗生素,在病人到院4小時內根據症狀精準下藥,重症插管患者約一周能拔管轉到普通病房,二周穩定改善。
-
2021-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發110萬筆細胞簡訊 侯友宜鼓勵去社篩站篩檢
我國近期出現三名長榮機師「突破性感染」,其中一機師兒子也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將發出110萬筆「細胞簡訊」。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民只要有收到簡訊,都可以到32處社區篩檢站篩檢,也讓自己跟其他人都安心。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民只要有收到簡訊,都可以到新北市32處社區篩檢站免費做PCR,目前以PCR為主、快篩為輔,隨時都可以去篩檢,也讓自己跟其他人都安心,新北市之前1天篩檢量最高到1萬500人,量能足夠,更說「不怕市民來篩,鼓勵繼續來篩檢」,才能有效控制疫情、防範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幾位確診者活動軌跡,匡列8月13日至9月2日這段時間,將發出110萬筆「細胞簡訊」,曾經與確診者有接觸過,或軌跡重疊,若身體疑似有症狀,要及時就醫諮詢或採檢。
-
2021-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師也居隔14天? 侯友宜:嚴格落實管制是不二法門
桃園出現確診機師趴趴走狀況,有立委呼籲應與一般人相同進行14天的隔離。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海島型的台灣最重要就是阻絕於境外,不管是外國人、本國人,只要從境外要進入,嚴格落實管制是不二法門。侯友宜今在防疫記者會指出,入境普篩採2次PCR,尤其居家檢疫14天、自主健康管理7天,這絕對守住台灣最重要關卡,邊境管制從機場、港口、沿海線疑似走私據點,都要嚴格落實管制,防止破口。侯友宜說,建議中央採取更嚴格高標準來執行邊境管制,不管機場、港口、沿海線,守住台灣國門,才是保障全體國民,在疫情襲擊底下有安全防護網。
-
2021-09-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緩和療護也協助喪親家人走出哀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用她內在的諸多能力走出人生中最大的失落哀傷。她從外在資源尋得想法,結合自己的潛力,理出有效可行的方法。她也描述母親如何去存放外祖父骨灰罈的寺廟禱告祈福,而作者全家更全力去陪伴、協助母親,母親也去參加志工團體活動,因而走出喪父之慟,並且「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起始於1967年,其時英國倫敦的西西里、桑德斯醫師為照顧臨終病人創立安寧照護 (Hospice Care)。半世紀後,其照顧層面己擴大並含蓋相關親人。2020年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 (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它聚焦於用最適中而有效的方式,去處理令人困擾的症狀,同時依據病人、家屬、照顧者的需求、價值觀、信仰與文化,整合社會心理及靈性的照顧(註)。在安寧病房裡,緩和療護團隊以各成員分工合作去協助病人及家屬。一般是緩和療護專科醫師主導為病人做完整身、心、社、靈的評估及處理身體狀況之苦痛不適,社工師清楚整理出病庭支持系統、家人連絡,心理師或是身心科醫師對家屬做預期哀傷評估,對有高度困難面對失去親人的家屬做準備,並於病人過世數週後以電話或email詢問家屬的生活調適經過,必要時安排心理諮商治療。這位作者學得運用「書寫情緒」去重整自己的情緒,記念逝去的親人。親人去世後,家人都會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書寫可以澄清整理這些情緒。 也可以與他人分享,進而在書刊雜誌發表,成為一種昇華。宋朝詩人蘇軾以他思念早年過逝的妻子(年僅27歲)所寫的「江城子」(寫於1075年):「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夜來幽夢忽還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詞千古流傳,有助蘇軾的文名。從靈性或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人在無可奈何又極度痛苦時刻,不知不覺會在心裡、夢中反覆呈現種種情緒反應。有人尋求親友的協助,有人尋求心理諮商,有人會禱告,或求神拜佛。在我們民俗信仰中也有去寺廟抽簽、博杯(擲筊)。靈性上於無解困境中忽見一線曙光,是莫大的助力。有位41歲的末期直腸癌病人,他在台灣拿到生化碩士後前往美國有名的大學以傲人的成績取得博士,之後一路順遂在頂尖學術期刊発表論文多篇,在三年前成為該校副教授為其硏究中心主任,不幸半年後即發現有第三期直腸癌,在手術、化療及電療之後有一年的時間身體恢復並回去工作。但是在半年前發現癌症不但局部復發並多處轉移去腹膜、肝及肺臟。在該地醫學中心嘗試進行化療及標杷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在此狀況下醫師建議考慮緩和療護。他與妻子跟雙方父母商量後決定回台灣來,這時我們緩和療護團隊見到這對中壯年的夫妻以及兩方父母。病人父母及弟弟住在新北市。父親是公務機構主管退休,他一生態度嚴謹,律己處世一絲不苟,病人求學過程中不許有任何課外活動更不許交女朋友。病人在拿碩士學位時當助教,與他後來的妻子相識,當時她在念大學,女方父母不反對,但男方父親激烈反對,並拒絕與這位女友相見,他認為婚姻大事應該在修成博士有正當固定工作才能談。結果是病人及女友前後在美國名校再遇而成婚生子。這次病人返台住進癌症醫院,父親日夜照顧、陪伴病人,他獨處時則淚流不已,不能吃不能睡。他悔恨過去對兒子嚴厲的管教。經由團隊成員多方協助,病人父親終於有機會在病人夫妻面前表達衷心的歉意,病人也在此時感謝父親對他的要求與照顧,使他在學業上有成就。病人最後對他說:「我可以接受你為我做的一切!」 「我會永遠愛你。」 病人出院後居家照顧時,一家人都住在他妻子父母家,因為他們的家離醫院近並且有比較大的空間,病人的小姨子也很會招呼五歲的兒子。在居家照顧期間他們也會去附近寺廟燒香祈福。在病人進入臨終階段時病人與妻子有明確的表達,在病人過世後妻子要把小孩帶回美國養大。病人父親知道此後見到唯一的孫子機會是非常少了。所幸他們都能達到共識把骨灰留在台灣。他們雖然有談到三個靈骨塔的選項,一個接近病人妻子父母家,一個接近病人父母家,一個在兩者之間。但在末選定那一個時,病人就進入昏迷。病人過世後兩週,喪事已經辦妥,團隊一直惦記病人父親的哀傷狀況。與病人父親建立良好關係的團隊成員用電話聯絡上他,他很激動說:「有非常神奇的現象出現! 一個意想不到的圓滿結果!」原來在告別式順利進行時,喪儀公司問及靈骨塔,了解雙方家人都無法達到共識,就建議去問病人,大家同意在病人靈位前「博杯」(擲筊),結果那個接近病人父母家的靈骨塔連得三個「聖杯」,讓父親喜出望外,淚下不已。父親解釋說病人在上高中之前跟他很親近,那時他週末加班時常帶病人去辦公室,也會帶他去那邊後方去爬山,而現在的靈骨塔就是在那山上!父親認為病人已經完全諒解他並且再恢復他們以前的父子關係,他當然覺得有神助、是奇蹟,也讓他能走出深度自責的哀慟。 他也考慮去參加志工活動,以他的經驗嘗試去協助他人走出喪親的悲痛。如何將喪親的重大壓力變成助力,也去協助他人,並尋得生命的意義?在人生中面臨種種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這其中最嚴重而常帶來長期身體心理重大困擾的是喪親,特別是老年喪偶。但是壓力不一定是壞的。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Kelly McDonigal 在2014 年TED Talk 有一個很有趣的演說:「如何把壓力變成你的朋友(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她指出很多近年來的研究,面對壓力的態度會影響經驗壓力的結果,並且使人從中適應成長。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在喪親情況下還能在他人受到困難時伸出援手,這些人後來不止他們身心出現疾病的機率不異於常人,而且他們更健康,活得更久、更快樂。因此,人生中的哀傷苦難是壓力也可能是助力。要走出哀傷苦難, 每人都得用各人內(潛)在的優點(天份), 綜合社會人際及大環境(文化背景) 的助(阻)力,療癒恢復能力;更好的會從中成長、提升,找到人生的新價值 (意義)。註: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集合美國31家最好的癌症中心的專家,每年修訂各癌症臨床照顧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廣為世界癌症中心引用。它2020年之緩和療護照顧指引中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that focuses on optima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stressing symptoms, while incorporating psychosocial and spiritual care according to patient/family /caregiver needs, values, beliefs, and cultures.」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本土確診1例、境外4例 死亡案例請慰問金才知沒通報
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死亡案例,死者是6月27日死亡,但就診醫院沒有通報,一直到家屬和台北市請領慰問金才發現,未來會請北市督導該院確實申報,目前解隔離率為92.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例本土病例(案16112),為30多歲男性,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7.5)。個案為無症狀感染,衛生單位已啟動醫院及社區調查與防治,已匡列接觸者1名,餘疫調中。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9933),為6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及萬華區活動史,5月21日出現喉嚨刺激感、咳嗽等症狀,5月27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3日確診,6月27日死亡。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31日累計公布14,796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3,69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美國(案16113、案16115)、俄羅斯(案16114)、南非(案16116)入境,入境日介於8月19日至8月2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733,76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716,052例排除),其中16,006例確診,分別為1,424例境外移入,14,52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 83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0例、台北市317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10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1-09-02 新聞.元氣新聞
呼吸治療師獎勵爆被欠一年 衛福部官員這麼回應...
「我們也都在第一線,為什麼連清潔人員都拿到獎勵津貼,我們卻被遺忘。」一位於新北市服務的呼吸治療師忍不住發聲,批評衛福部沒有照顧呼吸治療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初步統計多家醫院並未對呼吸治療師造冊,即使造冊獎勵也未核發,而有造冊通過衛福部審核,也只發到去年6月,後續的獎勵,完全無消無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回應,去年度團體獎勵已在8月底全數發出,今年上半年的獎勵,礙於加照顧「疑似」案例也可領取獎勵,重新撈健保資料,預計9月會陸續發放。高若想表示,照顧確診患者,衛福部給予的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津貼,一部分是獎勵。呼吸治療師並未有專屬的津貼,而大部分的津貼發放都有準時發給。獎勵的部分,衛福部給每一個專責病房之病室,獎勵費用上限10萬;專責加護病房之病室獎勵上限為15萬;依照收治個案以及佔床率給予獎勵費用,每一個病室每月一萬,應有15%以上,分配給病房的相關工作人員;依收治個案數、病情嚴重度及住院天數給予獎勵費用,且應全數分配予第一線及共同照護之醫事人員:肺炎患者每人日3000元,使用呼吸器或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患者每人日1萬元。高若想表示,呼吸治療師大多沒有拿到獎勵,日前詢問衛福部,對方指出因為醫院在呼吸治療師的造冊名單錯誤百出,直接調閱健保資料,只要有使用呼吸器就編列獎勵給醫院,8月已經把獎勵發給醫院,醫院一個月內要把獎勵發放給員工。高若想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衛福部還是希望醫院能提供造冊名單,以確保未來有呼吸治療師未拿到獎勵時可以核對。反之,若沒有呼吸治療師反應,醫院到底有沒有把獎勵發下去給呼吸治療師,不在他們監測範圍中,很多醫院目前沒有工會,導致呼吸治療師的力道很薄弱,後續會提醒所有呼吸治療師,向醫院詢問獎勵金,確保自身權益。劉越萍表示,針對呼吸治療師的獎勵,原本109年的規定是僅給予照顧確診者,今年2月左右工會爭取將照顧疑似病例也應該納入獎勵,衛福部同意後,原本僅撈確診的健保碼,目前還在整理照顧疑似案例的資料,近期資料會統整,今年上半年的獎勵金將會在9月左右發放,比照去年用上半年、下半年各發一次的方式,發放給各家醫院。劉越萍表示,津貼的部分每個月都有陸續發放,獎勵才是採取半年一次發放。獎勵發放的方式,衛福部會先撥款八成給醫院,醫院核對名冊後,確認符合,將院內造冊的名冊提供給衛福部,衛福部會將後面的二成全部提撥給醫院;今年八月底已將去年下半年所有的團體獎勵金都發給醫院,員工可以向醫院詢問,實際發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