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新冠肺炎
共找到
11916
筆 文章
-
-
2020-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專家:女患者染新冠肺炎潛伏期更長、隔離應超過14天
武漢大學人民醫學院團隊近日發布一則研究論文,指出女性在新冠病毒傳播中存在特殊性,女性病患症狀比男性病患輕、潛伏期更長,呼籲在篩查女性患者中,只要有名接觸史,就應要做核酸測試,且隔離期應要超過14天。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3日預印本伺服器和早期研究平台SSRN上發佈了一篇《柳葉刀》預印本(Preprints with The Lancet)研究論文,題為「Women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COVID-19) than Men」。作者團隊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科、老年醫學科、重症加強醫療科等多個科室,通訊作者為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董衛國與該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許昱。研究首次表明,女性在新冠病毒傳播上表現出不同於男性的特徵。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這可能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團隊呼籲,在篩查過程中,無論女性是否有症狀,只要接觸史明確,就應對她們進行核酸測試,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超過14天。資料表明,1月20日之前入院的男性患者多於女性,但在此後女性患者則比男性患者多。文獻和該醫院的資料顯示,女性在疫情早期入院中所占比例較低,但在疫情後期,這一比例有所上升。研究指出,女性的無症狀發病和長期潛伏期無疑將對新冠病毒的傳播產生重要影響。作者也認為,最終感染COVID-19的男女人數應是差不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潛伏期長的女性患者被診斷出來。
-
2020-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SARS、MERS到新冠...疫苗為何難產 病毒學家一句話告訴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專家憂心疫情恐演變成全球大流行,並感嘆世界未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學到教訓。法新社報導,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缺乏對抗傳染病傳播的研究,衛生當局未能從先前的冠狀病毒疫情中汲取教訓。•冠狀病毒連著來 相關研究卻熄火2002年至2003年發生的SARS,造成774人死亡,更近一次的冠狀病毒疫情則是造成850多人死亡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但患者大部分在中東地區。儘管科學家曾對這兩種疾病展開後續研究,制定治療與研發疫苗計畫,但專家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國手忙腳亂,顯示在傳染病研究方面仍未見到任何持續性的協同努力。耶魯大學衛生政策教授施瓦茲說:「當疫情消退且被其他優先事項取代時,對於疫情研究的注意力及投資通常會迅速減少。SARS和MERS證明了冠狀病毒對全球健康構成的威脅,必須持續投資來加強了解這些病毒,同時著眼於預防與治療策略。」•金融危機惹的禍 歐盟經費被壓縮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病毒學家肯納指出,一些國家,特別是歐盟成員國,在SARS疫情後啟動了協同研究計畫,但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嚴重壓縮研究經費。國際抗病毒研究學會(ISAR)主席奈茲認為,全球在SARS過後錯失了機會。他說:「若我們從2003年開始積極投資研究SARS,尋找一種對冠狀病毒有效的藥物,現在我們說不定就有能夠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我們錯過了一個機會。我們本可預防新冠病毒帶來的恐怖攻擊,如今更多的人會喪命,這真是太可惜了。」目前已知有7種冠狀病毒可在人類之間傳播。肯納說,由於它們基因上有相似特點,如果早點積極研究,可能會製造出治療這些病毒的廣效性藥物。•要錢更需要時間 防疫變長期抗戰但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政府資金支持。奈茲估計,找出一種能治療新冠病毒的安全方法,預估需花費2.5至3億歐元(約台幣83至98億元),「若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疫情慘狀及經濟損失相比,這筆錢根本微不足道」。除了資金以外,醫學研究也需要時間,事實上是好幾年的時間。肯納說,全球現在對新冠病毒的研究才剛起步,「要開發一種對抗冠狀病毒的成分,需要數年時間,必須進行臨床試驗,還需要感染病毒的人」。肯納警告,只要我們持續破壞帶有這些病毒的動物棲息地,未來幾年可能有更多冠狀病毒在人類之間傳播,「我們放鬆了警戒,但由於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及森林砍伐,這些病毒緊急情況的升級速度將愈來愈快」。
-
2020-03-06 科別.眼部
勤洗手不止防新冠肺炎 也防這病症
針對近來讓人聞之色變的新冠肺炎,政府不斷宣導要「勤洗手」避免感染;而在眼科中,也時常和病患衛教結膜炎要勤洗手,有些病患常會在門診中詢問:「眼睛和手距離那麼遠,為什麼眼睛發炎不是治療眼睛,而是要勤洗手?」而這兩者完全不相同的病症,為何都要「勤洗手」來預防?我們知道,人體許多部位都有黏膜,眼睛有結膜、鼻子有鼻黏膜、嘴巴也有口腔黏膜,另外食道、胃、支氣管、氣管和肺,甚至於腸道、肛門以及男女的性器官都有黏膜的構造。身體這些黏膜是一種看起來像皮膚又不太像皮膚,沒有辦法像皮膚具有堅強的保護作用,主要功用在於分泌黏液,是不全的保護膜,但是有分泌保護液的作用。其中,眼睛是所有身體黏膜構造中唯一裸露在外的,因為缺乏皮膚的保護,顯得特別脆弱。之所以結膜炎時醫師會叮囑病患勤洗手,是因為眼睛分泌的黏液往往就沾在眼睛周圍,許多人都會習慣用手去清潔或觸摸,這時,手部就成了傳播病菌的主要途徑,而結膜炎病菌最多的地方,除了眼睛的睫毛之外,整個臉部甚至眼鏡都會有病菌,若用手去揉眼睛之後,又去觸摸了其他物品,那麼病菌就會藉此傳播出去。當身體受到病菌侵襲時,病菌就容易從黏膜侵入身體,所以眼睛黏膜也是病毒入侵的途徑;當身體裡面有病菌也會從黏膜分泌出去,例如咳嗽、打噴嚏會將鼻腔支氣管的病菌經由口沫噴出去,糞便及尿液也會帶有病菌。因此,我們對於黏膜必須加強保護,另一方面也要預防身體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到環境中,造成病菌的汙染與傳播,這也是為什麼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宣導一定要勤洗手的一大原因,就是不讓手成了傳播病毒的媒介。所以,不僅僅是為了防範新冠肺炎要勤洗手,即使是單純的結膜炎,民眾也一定要勤洗手,才能夠阻隔病菌的傳播,避免「病從眼入」的可能。
-
2020-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鑽石公主號剛落幕,又有至尊公主號!遊輪旅遊還能不能參加?醫師分析3大風險
之前鑽石公主號遊輪因新冠肺炎疫情佔據媒體好長一段時間的版面,統計鑽石公主號乘客人數高達3,700人,半數為日本人,其餘來自台灣、香港、美國、加拿大、英國等56的國家,其中台灣人佔了22位。截至2月26日,鑽石公主號確診累計達705例,令人毛骨悚然。遊輪旅遊隱含的危機像鑽石公主號事件這樣的旅遊方式,一群乘客集中在一個與外界隔離且封閉的遊輪上旅遊,究竟隱含了什麼危機?如果傳染病像這次武漢肺炎一樣在郵輪上突然爆發開來,在船上的旅客究竟該如何自保?種種疑問也讓我們開始關注遊輪的旅遊安全議題。整起鑽石公主號遊輪事件之所以爆發,關鍵導火線發生在其中一個香港80歲男性的旅客上。該旅客先是在今年1月17日搭機到東京,1月19日出現咳嗽症狀,但仍於1月20日在日本橫濱登上鑽石公主號遊輪,乘船期間並未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自由自在地在船上使用各種公共設備,舉凡在餐廳用餐、洗三溫暖等等,並於1月25日在香港下船,6天後因發燒就醫,2月1日確診罹患武漢肺炎。遊輪旅遊潛藏的各種危機●首先,旅客食衣住行育樂都在同一艘封閉的船上疾病很容易因為透過接觸、飛沫、空氣等媒介傳染。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儘管武漢肺炎尚無出現空氣傳染為媒介的證據,遊輪使用的中央空調等設備也將成為其他空氣傳播疾病隱形的殺手,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肺結核、麻疹、百日咳等。●其次,供應食物、飲水的餐廳,大眾使用公共澡堂的衛浴、廁所等成為了疾病的溫床倘若患有傳染疾病的旅客在使用自助餐、桌菜的時候未使用公筷母匙、打噴嚏時不慎將飛沫噴灑在菜餚上,其他健康的遊客也可能因此感染。健康的旅客在使用公共澡堂、廁所後,若未徹底洗手就吃東西或是揉眼睛都也可能因而感染特殊傳染性疾病,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可以藉由糞口傳染的A型肝炎、諾羅病毒、腸病毒、以及這次的武漢肺炎。●再者,在出發之前,遊輪公司不可能知道所有患者目前的健康狀況如詳細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以及群聚史,哪位旅客可能成為這艘封閉遊輪的潛在感染源或是發生緊急醫療事件的不定時炸彈。在遊輪上的茫茫人海中,每一位旅客會在哪一個公共場所出現,接觸到其他的旅客也無法清楚掌握。就防疫的角度很難做到傳染源的圍堵。另外,倘若有遊客出現急性心肌梗塞、中風、主動脈剝離等需要急救的醫療事件,病患身處航行在海上的遊輪又將如何及時地獲得適當的醫療處置?參加遊輪旅注意4點最後,如果看完以上種種遊輪旅遊所潛埋的重重風險,我們仍嚮往參加遊輪旅遊應該注意什麼事情,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呢?●在出發前我們須評估目前健康的狀況,包含是否有潛在疾病,也就是在旅途當中可能有不定時炸彈的情形,例如:免疫低下、痙攣疾病、未獲控制精神疾病、不穩定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等等。●目前正在使用的藥物是否準備齊全,常規藥物的劑量是否已使用平穩,是否有需要特殊儲藏條件的藥物,例如:胰島素。●近期是否接受重大手術,仍處於高風險的術後狀態。●是否已接種常見疾病的疫苗。如果對旅遊醫學比較不清楚的旅客,建議可以到各大醫院家庭醫學科的旅遊醫學特別門診,進行旅遊前的健康諮詢、疫苗注射的建議以及服務,將各種潛在的健康風險降到最低。報名之前,我們應該仔細了解遊輪公司是否提供緊急醫療服務、遊輪上的公共衛生條件、清潔措施是否齊備。藉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網站搜尋最近有否有特殊大流行的疾病,並與遊輪公司了解此次旅客的國籍組成以及該國家盛行的傳染病。在遊輪上觀光的同時,我們應儘量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封閉空間,勤洗手,飲食及接觸口鼻前皆須徹底清潔手部。儘量避免使用大眾澡堂以及公共廁所。各種不同的旅遊形態本身就存在著各種不同面向的風險,我們在開心出遊之前,必須評估過自己可承受的健康風險到什麼程度,是否已經準備好各種應變方案,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玩得儘量,開開心心地出門,平平安安地回家。
-
2020-03-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戴口罩、勤洗手只是基本功!醫師教你從4大方面強化自身防禦力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數量上升,近期研究顯示,病人臨床症狀表現愈來愈多樣化,發燒不再是罹病初期的必然病徵,僅佔研究病患的43.1%,咳嗽、喉嚨痛……等感冒常見症狀的發生比例則逐漸增加。疫情發展至今,單從症狀愈來愈難判斷是感冒還是新冠肺炎,既然辨別敵人不易,強化自身「防禦力」成了當前對抗肺炎的最佳策略。增強「防禦力」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外部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戴口罩」與「勤洗手」,將口罩正確的帶好帶滿,並掌握洗手5時機,這只能算是防疫的基本功。進階一點,請注意現代人每天都會接觸的手機、電腦,因為病毒在這些光滑的科技產品上,能存留更長的時間,因此使用後也應該好好洗手,甚至用75%酒精定期消毒這些日常用品。強化自身免疫系統,則是提升內部防禦力的不二法則,以下從功能醫學的角度,教大家透過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保持愉悅等習慣,從日常生活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均衡飲食1. 足量的熱量攝取,均衡的營養素分配(醣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須攝取)2. 攝取足量的蛋白質,維持良好的生理機能3. 適度的飲水4. 減少加工製品及含糖製品的使用5. 調節吃飯速度,喚醒腦中的飽食中樞,避免過量飲食6. 必要時,諮詢功能醫學醫師,輔以營養補充品,讓生理機轉更順暢充足睡眠1. 固定生活作息,睡前少用3C相關產品2. 睡眠品質較睡眠時間長短更為重要3. 若有睡眠障礙,勿自行購買安眠藥或是抗焦慮藥物,應先就診,釐清病因適度運動1. 運動前應熱身,且強度需當下身體狀態調整2. 稍微流汗可讓身體維持良好生理機能3. 訓練核心肌群,維持身體中軸恆定愉悅心情1. 大笑有助於腦部功能2. 多吃含色胺酸的食物,維持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
-
2020-03-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法國世界報:台灣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典範
法國「世界報」今天刊登標題為「台灣是對抗冠狀病毒典範」的分析報導。文中指出,台灣能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歸功於快速與準確判斷,以及跨部會的疫情統一指揮中心。世界報(Le Monde)報導寫道,由於台灣接近中國,加上居住中國的台灣人眾多,原為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的高危險國家,然而目前台灣在1萬2582名檢測人口中,僅有44例(原文為42)確診、1人死亡。除了為海島外,更因為台灣「很快建立檢測與追蹤機制」。文中指出,2月6日起,台灣已禁止中國旅客入境,凡經中國、香港、澳門的非中國籍入境者則被要求居家隔離。世界報訪問台大公衛學院教授方啟泰,他指台灣在疫情開始就非常嚴肅看待,因為被完全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而且有過2003年SARS的經驗。文章說明,台灣在2004年成立流行病的「統一指揮」機制,且為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於今年1月20日啟動。世界報寫道:「指揮中心由衛生部長陳時中領導,他也成為該國最受歡迎政治人物之一」。方啟泰強調,「關鍵在於指揮中心是跨部會的,包含交通、海關、教育等相關部門」。他補充,隔離是好的策略,若太嚴格也可能帶來反效果,「在中國,人民不敢通報,他們沒有信心,也不知道通報後會發生什麼事。在台灣,隔離時也會尊重人權」。法國總統日前宣布徵用口罩,世界報也描述台灣的口罩管制策略。台灣政府1月24日決定禁止口罩出口,同時徵收口罩給醫療人員,組建60條新的產線,並合理分配給人民,憑健保卡每人每週領2個。世界報引用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的談話,台灣一月初已很快瞭解病毒會人傳人,且中國醫療人員有感染跡象。然而中國與WHO卻在1月20日才宣布,WHO也無法有台灣的專業協助。文章最後強調,台灣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曾在2003年因SARS疫情獲WHO觀察員資格,卻在2016年蔡英文總統當選後,因北京的壓力失去資格。「諷刺的是,北京對台灣發出的旅遊禁令,反而成為給台灣的祝福」。新冠肺炎讓你很焦慮?加入元氣網粉絲團快速掌握疫情!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3-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比坐牢還難熬!」武漢封城 43天後鎖不住台幹的心聲
「這裡比坐牢還難熬!坐牢至少飲食沒問題,還能擁有放封時間...但在武漢,這兩種,想求也求之不得…」電話那頭訴苦的是被「深鎖」在住處43天的土地銀行武漢分行台幹。中國武漢封城近一個半月,復工時間持續推遲,讓滯留當地已長達43天的台資銀行員愈來愈難過,土銀武漢分行的六位台籍行員透露,除了每天蹲在家裡寸步難行,心理上也非常煎熬。他們的苦水充滿無奈,卻真實刻劃出武漢封城、封區、封戶下的生活寫實。 身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核心地帶,每天起床就是「擔心受怕」四個字,在台灣的親人同樣提心吊膽,深怕另一頭的他們一不小心染疫。滯留武漢的初期,土銀非常關心同仁們口罩、飲食等民生問題是否能好好解決,雖然這些基本用品暫時不虞匱乏,但人在家裡關久了,心情還是非常苦悶。「幸好還有網路,讓他們可以對外聯繫。」土銀主管說。深知武漢分行外派同仁的苦,土銀國外部每天都透過電話、視訊等方式和中國大陸分行的同仁聯繫,特別是武漢分行的六位同仁,以充分掌握身體狀況。武漢分行行員會不會想回家?土銀高層說,當然會想回家,但又擔心回家後需要隔離14天,會來不及返回崗位,只能在當地等開業,實在很可憐。中國湖北省復工日期持續向後延,目前暫定3月11日,但土銀主管坦言,即使是復工,因為出入限制,也只是部分復工,要全面復工,恐怕還需要好些時日。土銀主管說,正式開業後,在符合內控規定前提下將採取輪班制,六位台派同仁會分成兩批輪班,避免集體生病。自武漢封城,到3月11日開業,得閉關近50天的武漢分行行員們,即使內心再苦悶仍堅守崗位,留守當地直到開業。土銀主管坦言,大陸尚未全面復工,台灣企業一定會面臨「斷鏈」困境,客戶若有需要,大陸分行的同仁一定得盡全力幫忙,國人共體時艱,期待能同心協力,早日走出疫情陰霾。
-
2020-03-06 科別.心臟血管
心肌梗塞不只會胸悶!男女病發前兆,這些地方不一樣
天冷是心肌梗塞好發因子,除了要做好保暖措施,更要留意心肌梗塞徵兆。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指出,症狀不只有常見的胸悶,男女症狀會有明顯不同,特別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手麻、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天冷慢性病就診率增 外出需注意添衣保暖這幾天氣溫又驟降,王英偉署長提醒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做好保暖措施,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在冷氣團來襲時,要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每當天氣一變冷,心血管疾病就診病人就會增加,提醒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不能間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及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民眾,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手麻、背痛別輕忽 女性心肌梗塞非典型症狀國健署指出,女性發生心臟疾病的症狀,相較於男性也有所不同,特別是心肌梗塞,女性會出現噁心、手麻、呼吸不順及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不同於男性胸悶的典型症狀,常被誤以為太勞累而輕忽;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應即早就醫。另外,要注意中風症狀,記住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何一個症狀發生,記下時間點並快快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因應新冠肺炎疫情 戴口罩勤洗手減少感染此外,一般民眾也要注意保暖以避免感冒,減少進出醫院頻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加強防護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
2020-03-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益生菌有助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搞懂益生菌4種機制
日前因為中國大陸公布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納入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中,所以益生菌或乳酸菌這一陣子也是相當的熱門。中國衛健委確實於2020年1月27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以及2020年2月5日發布的(試行第五版),有提到針對重型、危重型病例,「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過要注意,這只是用在繼發細菌感染,不是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本身,所以大家還是要有正確的認知。其實許多益生菌確實有維護免疫力的功能,很多重症者是因為免疫力低下而造成健康情況的惡化。理論上,益生菌預防病毒感染有以下四種機制:1. 防護罩: 益生菌在腸道或其他黏膜處產生屏壁作用,形成一種防護罩,降低病毒接觸人體細胞的機會2. 黏住病毒: 益生菌可以分泌微量物質吸附病毒,以減少病毒直接與細胞上的受器結合3. 補充免疫力: 某些菌種可以調節免疫能力,增加Th1免疫能力, 產生干擾素或細胞激素IL12等,可以幫助扺抗外來病原菌,降低感染機率或縮短復原時間4. 降低過敏: 人體的免疫路徑分成Th1(免疫) 與Th2 (過敏),兩者就像一個翹翹板,過敏高,免疫力就會低。所以減少過敏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這是現在春天季節性過敏好發時很重要的一件事。總之,韋恩是要提醒,益生菌確實有助於維持免疫力,只是並非每一種益生菌都有這個效果,需要看廠商的研究報告。而且維持免疫力只是打好體質的底子,是一種基本功或是輔助,絕對不能跟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畫上等號,目前益生菌對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還是缺乏直接證據的。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3-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部分藥品傳8月短缺 食藥署:仍有替代藥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牽動中國原料藥供應全球情形。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藥廠盤點發現,如果中國大陸端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最快今年8月左右,國內的解熱鎮痛、抗生素、甲狀腺亢進藥將會短缺。目前食藥署積極協調同成分的替代藥品供貨情形,民眾尚不用擔心無藥可用。為避免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的藥品供應出問題,衛福部食藥署2月初發函醫界與藥界,請醫療人員或藥商發現藥品需求增加,或因飛機船舶運送延遲導致原料,以及藥品短缺等現象應盡速通報,至今近一個月已初步接獲消息。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張連成表示,許多國內藥廠考量原料藥價格及運輸成本,會選擇自中國大陸進口原料藥,粗估我國有三成學名藥的原料藥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有停工情形,牽動其原料藥供應全球的狀況。張連成表示,國內藥界公會集體盤點發現,如果大陸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預期今年8月、9月可能因供應鏈斷裂,導致部分藥品的原料藥斷貨而發生短缺情形,目前已知含有普拿疼成分的解熱鎮痛劑、部分抗生素與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品可能面臨危機。張連成表示,當國內傳出可能缺藥,食藥署會先確認品項、臨床用量、替代品項等,並協調替代品項的供貨情形;如果國內沒有替代品項,則視情形啟動專案輸入計畫。目前已知,上述三種藥品有多種同成分、不同品牌的替代藥品,後續經官方與藥界公協會協調,應不致造成市場上供應不足,換句話說,需要這種成分藥品的民眾屆時應有替代選擇,不用擔心無藥可用。如果國內藥廠計畫自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尋求原料藥,可能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藥品許可證,並提供新的原料藥品質資料等。張連成表示,如藥廠有需求,食藥署將會加速作業流程,促其及早生產供應,避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健康不需隨時戴口罩?醫師點出「盲點」:恐現超級傳播者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未見趨緩跡象,政府對於戴口罩的政策仍維持「健康的人不用隨時戴」,令擔憂不知何時會爆發社區感染的民眾難以放心。醫師吳承羲也指出目前的政策有盲點,因為民眾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健康。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吳承羲,在「東村誠醫師的診療室-Dr.吳承羲」粉專對政府當前的口罩政策提出意見。他指出,國內已有社區感染的徵兆,無症狀感染、傳播的案例也已出現,以現況來說,「健康的人不用隨時戴口罩」這句話恐怕已不適用,而關鍵就在於「一般民眾根本無法判定自己是不是『健康』」。吳承羲醫師表示,如果一個人對健康概念的認知不足,且衛生習慣不佳,平常就容易咳嗽,或者發燒也不自覺,他不戴口罩,或是戴的方式不正確(如故意把口罩拉下打噴嚏),就可能會變成超級傳播者。而在政府政策的宣導下,若要求他戴上口罩,他就會反駁:「不是說健康的人不用戴?」「防疫工作只會愈來愈困難,如果口罩生產線和配給量上來,下一步真的該教全民口罩戴起來了。」吳醫師強調正確配戴、丟棄口罩很重要,就算是棉布口罩,至少也能擋一下飛沫,降低受感染的機率。對此,該篇貼文底下的網友多半認為還是戴著較安心,「有病的人都不戴,只好我自己戴了」、「國際標準是這樣沒錯,只是很多人自私或是健康識能不佳,但政府不能說得太白」,也有人覺得政府如此呼籲,是因為目前口罩不夠的關係。另有網友詢問是否公園或不擁擠的馬路上也需戴口罩?吳醫師回應:「除非你身邊真的都沒有人,而且你正在做劇烈的運動,不然我都還是會建議戴著。」針對部分專家與政府在戴口罩的意見不同,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在立院備詢時則表示「只是『講法不同』」。
-
2020-03-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社區藥局也能領藥 藥師公會批北市領藥得來速誤導
台北市政府推出北市聯醫慢性處方箋取藥「得來速」政策,從3月6日起患者在醫院門口刷健保卡後,等藥劑師把藥拿出院外即可。然而此舉卻引發藥師反彈,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更發公開信批評,北市推此政策是和中央唱反調,讓民眾仍擠到醫院,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更誤導民眾「只有醫院才能領藥」違背醫藥分業的發展。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今具名發出公開信,條列4點「請配合中央防疫措施,請將市民健康擺在首位」、「請聽基層醫事人員的聲音,不要蠻幹」、「請加強宣導到社區藥局領藥,而不是誤導市民」、「面對新冠病毒,醫療體系應扮演好各層級的角色」。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之前指揮中心便已呼籲,防疫期間民眾領藥可到健保特約藥局,避免擠到醫院而有感染風險。而社區藥局原先便靠著調劑處方的調劑服務費維持藥局營運,近期忙於無償幫忙發放口罩,沒增加營收,北市府卻帶頭搶社區藥局的調劑工作,很多基層社區藥局藥師已發出不滿的聲音。尤其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有些病人還是信任醫院用藥,希望回醫院取藥,因此才設立取藥得來速」的發言,藥師公會全聯會更嚴正指出,每個藥都有自己的健保代碼,到社區藥局也能領到和醫院一樣的藥,北市府作為具指標性的地區,應該加強宣導正確觀念,「而非誤導市民」。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民眾好不容易體認到社區健保藥局的重要性,持連續箋到藥局取藥人數比率增加,北市府無疑在走回頭路。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院內感染恐是醫護「手沒洗好」挨轟 張上淳回應:沒怪任何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近日公開提出可能是醫護人員「手部清潔不確實」,才導致台灣發生院內感染。此番言論引來同為醫界的麻醉科醫師邱豑慶怒言,希望張上淳為此道歉。張上淳今(5)日回應表示,他只是在分析一種可能性,用意在提醒大家,並沒怪任何人。醫師邱豑慶昨(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找不到原因,怪人手沒洗乾淨,這樣你確定找得到人幫你賣命嗎?請問不分日夜,在第一線照顧病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承擔著莫大的精神壓力的人,是你口中的專家,還是護理師們?」請張上淳道歉,更酸言「專家們才應該注意口腔清潔」。NOWNEWS報導,張上淳今(5)日出面正式回應日前的「洗手不確實說」。強調自己稱的是「有很多種可能性」,因為在院內感染的3名護理師內,僅有一名因主要照顧案34所以接觸時間比較長,另兩位的照顧時間其實很短暫,且均配戴外科口罩。照顧時間很短卻發生,因此他推測有許多種原因,手部清潔沒做好,不小心摸到口鼻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他再次強調,只是在分析一種可能性,沒有責怪任何人的意思,事情已經發生了,提出的用意是希望能夠提醒大家,僅此而已。除針對日前言論做出澄清,張上淳還提及,醫護人員在護理站時有共同的吃飯時間,也有可能是護理同仁吃飯時接觸到。就日前的抗SARS經驗,張上淳認為手部清潔很重要,除了提醒沒有要去責怪誰,希望外界不要誤會。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新冠肺炎如赤手空拳 基層診所籲助購防疫裝備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指揮中心擬將採檢據點擴及診所。診所協會全聯會今天說,不少基層診所口罩、額溫槍、隔離衣不足,第一線醫護如赤手空拳與病毒肉搏,呼籲政府提供採購管道。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發布新聞稿呼籲政府正視診所經營窘境,全聯會副理事長蔡昌學接受記者電訪時表示,全台診所有多達1萬多家,多年來配合政府登革熱、流感快篩等防疫,但面臨新冠肺炎卻沒有好的試劑與藥物,令基層醫師相當恐慌。蔡昌學說,新冠肺炎死亡率是流感的20倍之多,隨疫情發展,診所將協助採檢工作,但每名基層診所醫師每週只能拿到3至5個由政府配發的N95口罩,很多診所甚至連額溫槍、隔離衣都買不到,如赤手空拳與病毒肉搏,呼籲政府協助提供基層院所採購管道。此外,蔡昌學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以來,感冒相關科別診所「業績」掉一半,皮膚科和骨科等診所掉約3成,但卻得因應疫情期間的各項防疫軟硬體增加花費,包括量測體溫、環境消毒、採購員工口罩等。他呼籲健保署應提高診察與診療費,比照藥師調高約18%,並呼籲稅捐機關將醫療院所的固定成本提高5%至8%,同時優免防疫期間醫事相關人員的健保費,對於營運發生困難的診所與醫護人員,提供其銀行貸款紓困優惠專案。蔡昌學說,一旦基層開業醫師不堪虧損萌生退意、倒閉,醫院恐更爆滿,更無法好好處理重症。
-
2020-03-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實名制再調整 指揮中心:每七天成人三片、兒童五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由於口罩產能增加,因此口罩實名制的銷售數量,自今日起調整為成人口罩每七天可購買兩片,提升為三片;兒童口罩則為調整為每七天可買五片,其他規則不變。不過從日前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可得知,兒童口罩有明顯剩餘跡象。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今表示,口罩實名制部分,兒童的確有剩;從2月6日至3月4日統計,兒童口罩累積配送量2079萬9600片,累積銷售1298萬7902片,剩餘781萬2598片。對於各地藥局的兒童口罩剩很多,成人口罩卻普遍不夠的情形,未來是否會有調整?莊人祥說,口罩實名制成人數量調整,將視口罩產能增加情形再評估。另外,新冠肺炎部分,台灣已累積42例個案,昨日雖無新增個案,但案34醫院內部感染,該群聚事件已陸續累積7名確診者,至今仍有接觸者待採檢。莊人祥表示,因發現個案42的接觸者增加,尚未採檢人數會比昨日的26人更多,故得擴大採檢,目前釐清並持續採檢中。莊人祥今表示,台灣目前42名確診個案中,一人死亡、12人已出院,其餘個案病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中。而在個案34的院內感染部分,指揮中心已掌握接觸者404人,共採檢289人,其中六人陽性(案35至38及案41、42)、252人陰性、其餘仍檢驗中。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1張圖看新冠肺炎病程模式 5%病例呼吸窘迫、死亡率4成
台大公衛學院2日舉行第四次新冠肺炎疫情說明會,副院長陳秀熙分析目前國際疫情爆發趨勢並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已波及全球63國,義大利擴散,中東淪陷,美洲危機興起。根據中國最新公佈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之病程進展數量模式,可有效估算自中國擴散之病例發展,建議各國應預先針對自己國家若爆發感染的病例及死亡數進行推估。陳秀熙表示,根據中國綜合31家醫院一千多個病例,投稿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報告,可以注意到當這病毒傳染時,一定從最輕微的上呼吸道症狀開始。上呼吸道症狀如沒有經過任何介入和治療,有27%會自行康復,另有72%會成為非致命性的肺炎,其中95%會康復,但5%會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症,需要進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支持呼吸。一旦發生急性呼吸窘迫,在中國經驗中,六成可康復,但死亡率高達四成。陳秀熙表示,以韓國病例、鑽石公主號、香港案例來試圖驗證上述模式,預估死亡人數與死亡人數是很接近的,可能因為上述區域之疫情都是從中國擴增而來,所以非常接近。預計這個由中國發展出的早期疾病模式,對於目前日本、義大利等其他爆發流行的國家,都可以嘗試推估。陳秀熙建議各國應趕快以此模式對自己國家若爆發感染的情況,發展出自己的推估,因為這模式中的每一步都與醫療品質、院內感染控制、隔離檢疫措施,有高度的相關性。陳秀熙分析國際疫情發現,中國爆發疫情的時間已經夠長,但以這模式去推估,發現中國的通報確診人數是很有可能被低估的,需要WHO進一步釐清。如果有些個案是潛在未通報,對於世界各國的的邊境管理是很大的挑戰。目前根據WHO統計,湖北死亡人數已經將近三千人,湖北康復人數還佔不到一半,雖然中國湖北以外地區的康復人數高達八成,但陳秀熙對此數據存疑,認為中國之康復人數有待修正和澄清。陳秀熙指出,疫情已由中國放射出來,到了伊朗和義大利,義大利又傳到了德法等國。這些地區有不同的病毒量,牽涉到後續的防疫、病毒檢測、病程發展都有所不同。陳秀熙說,義大利的病毒非常厲害,往四方擴散,在歐盟沒有邊境的情況,變成一個防疫的弱點,病毒也暢行無阻。歐盟相對醫療體系比較健全,只是邊境管理比較弱,伊朗及周邊國家疫情的放射狀擴散,更令人擔憂,因其醫療及公共衛生體系比較弱,這區域的下波流行是全球關注且擔心的。陳秀熙表示,美國因為鑽石公主號乘客人數眾多,在空軍基地所在州及其周邊已出現疫情,可以預期美國cdc將要開始投入更多疫調和防疫的心力,也是令人擔心的國家之一,尤其美國的旅遊和人口流動量是很高的。目前亞洲疫情集中在韓國和日本,韓國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的挑戰是感染後的個案什麼時候可算康復、如何減輕其他地區的感染,希望韓國趕快採取適當措施來進行社會的恢復。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案34感染源未知 醫師:基因定序是理想 但病毒可能突變
新冠肺炎台灣已累計42例個案,昨日雖無新增個案,但案34醫院內部感染,該群聚事件已有七名確診者,至今感染源不明。有專家建議在現有的PCR、抗體檢驗外,透過基因定序來找感染源。醫師表示,以基因定序方式來找感染源是理想,但因病毒可能產生突變,仍可能會不太容易找到感染源。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在案34感染源至今仍不明情況下,透過基因定序來找感染源的確相對理想,但因該病毒為RNA病毒,它進入不同的宿主體內,可能會開始複製產生變異;如第一天或第七天時對同一個案做基因定序,其RNA病毒恐已突變成兩種以上基因,故對案34做基因定序,並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感染源。周百謙說,據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傳播到人身上至今,已產生了約140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兩個亞型測差異較強,其中S型為較早期版本,L型則較新,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並已有病患同時感染。故他認為對案34做基因定序,雖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感染源,但反而可跟之前同院的案24群聚做對比,來檢視其型別是否為同型,以利後續判斷。另外,周百謙說,案34等7名院內群聚事件,因出現其中確診個案發病日比案34早的情形,故他認為案34不一定是源頭,也許可注意該院急診室環境清潔、並過濾是否有尚未注意到的接觸者等,以便後續釐清。
-
2020-03-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中國原料藥短缺 我國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傳八月恐斷貨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牽動中國原料藥供應全球情形。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藥廠盤點發現,如果中國端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最快今年8月左右,國內的解熱鎮痛、抗生素、甲狀腺亢進藥將會短缺。目前食藥署積極協調同成分的替代藥品供貨情形,民眾尚不用擔心無藥可用。為避免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的藥品供應出問題,衛福部食藥署2月初發函醫界與藥界,請醫療人員或藥商發現藥品需求增加,或因飛機船舶運送延遲導致原料或藥品短缺等現象應盡速通報,至今近一個月已初步接獲消息。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張連成表示,許多國內藥廠考量原料藥價格及運輸成本,會選擇自中國進口原料藥,粗估我國有三成學名藥的原料藥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有停工情形,牽動其原料藥供應全球的狀況。張連成表示,國內藥界公會集體盤點發現,如果中國的原料藥供應持續受阻,預期今年8月、9月可能因供應鏈斷裂,導致部分藥品的原料藥斷貨而發生短缺情形,目前已知含有普拿疼成分的解熱鎮痛劑、部分抗生素與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品可能面臨危機。張連成表示,當國內傳出可能缺藥,食藥署會先確認品項、臨床用量、替代品項等,並協調替代品項的供貨情形;如果國內沒有替代品項,則視情形啟動專案輸入計畫。目前已知,上述三種藥品有多種同成分、不同品牌的替代藥品,後續經官方與藥界公協會協調,應不致造成市場上供應不足,換句話說,需要這種成分藥品的民眾屆時應有替代選擇,不用擔心無藥可用。如果國內藥廠計畫自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尋求原料藥,可能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藥品許可證,並提供新的原料藥品質資料等。張連成表示,如藥廠有需求,食藥署將會加速作業流程,促其及早生產供應,避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
-
2020-03-05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買口罩、監測就診人數…新冠肺炎爆發,健保卡防疫立大功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兩個月後,全球已超過70國家淪陷,包括防疫實力最堅強的美國,短短幾天就超過百例確診,九人死亡。「阿中部長」為何這麼厲害這幾天隨著某醫學中心院內感染,大家焦點集中在「台灣是否已經社區傳播」,及「指揮中心因應是否足以守住新階段的疫情,而不會像日、韓、義、美等「先進」,確診病例在短時間大爆發。要守住社區感染,是非常複雜的運作。所以我們必須來了解「阿中部長」會這麼厲害,是他背後的資訊系統。當國人看到韓國人忍著寒風排幾個小時買口罩,不得不佩服我們社區藥局透過健保IC卡,有條不紊的分配口罩。這是IC卡最簡單的就醫及領藥功能。IC卡更重要功能是個人就醫資料,每晚由全國醫療院所上傳健保署,所以我們知道每天全國有多少人就診,看了甚麼病。傳染病資料轉成監測系統SARS之後,疾管署利用這套系統,直接將健保資料庫中,有關傳染病資料轉成監測系統,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流感速訊」。大家只要上疾管署網站,就可以看到這份每周一次的訊息,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數及百分比」為例,台灣是世界上唯一可用「Real time data」來監測每天各種疾病變動,領先全球15年以上。其次,透過醫院資訊系統,疾管署可以直接抓到各醫院檢驗室送出各種傳染病檢驗結果,以流感為例,就是流感速訊中的流感陽性件數趨勢圖。新興傳染病 隨時啟動監測此外,疾管署還監測所有流感重症個案,並隨時啟動新興傳染病監測機制,這就是第19例白牌司機可被確診的原因。指揮中心回頭檢驗過去一段時間共113例這類病患留下來檢體。這套系統向美國CDC學來的,但有了IC卡加持,我們青出於藍。這陣子網路常常傳美國死於流感超過萬人,大陸網民因此嘲諷美國。其實大陸並不公布這些資訊,根據大陸學者推估,每年大陸死於流感應有幾十萬人,然而官方確診只有幾百人。開放資訊是防疫首要防線我們知道,不檢驗就無法確定病因與死因,因此如果大陸有類似系統,那麼早在去年12月就可能監測異常訊號,可進一步調查,對外界質疑死亡人數低報,只要拿出「肺炎及流感死亡」的趨勢,便可杜悠悠之口。開放資訊是防疫最重要的防線,這是習慣於專制體系的人民無法了解的。怪不得前美國知名衛生經濟學者普林斯頓大學的倫哈德教授,2008年來台看到健保IC卡及資訊系統後,立刻投稿至英國醫學全雜誌,標題「到了台灣,我感到自卑(Humbled in Taiwan )」我雖然無法預測台灣疫情趨勢,但有這些資訊系統撐腰,阿中部長應該可以挺得住,繼續帶領我們迎戰這場比爾蓋茲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所形容的「世紀的瘟疫」。(作者為疾管局首任局長,SARS期間擔任後勤指揮官)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當疫情大流行 專家:送醫隔離徒耗資源
新冠肺炎疫情撼動全球公衛體系,台灣生技原創力舉辦相關講座,專家均不諱言,目前我國疫情只在「大流行前階段」,因無症狀就具傳染力,病毒難防,人類注定與之共存。而當疫情大流行,醫療資源必須留給真正重症患者,而非將輕症病人全部送往醫院消耗資源。台灣生技原創力創辦人、英騰生物科技董事長許英昌於三月二日號召生技醫療專家,舉辦「新冠肺炎疫情知多少」講座,講者包括國泰醫院副院長簡志誠、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陶啓偉、基亞生物科技總經理張順浪、永加利醫學科技董事長瞿志豪、國鼎生技總經理蘇經天等,監委張武修也特別出席引言。國泰醫院副院長簡志誠說,新冠肺炎震撼醫界,關鍵在於無症狀就具傳染力,若症狀是發燒後才會被感染,或被感染後很快致死,病毒傳染性反而不會這麼可怕。振興醫院內科部長陶啟偉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各界只以「體溫」作為感控措施,但有一半患者並無發燒症狀,這就變成防疫的大漏洞。許英昌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疫情進展分為「大流行前階段」、「大流行警訊階段」、和「大流行期間」三階段,台灣目前僅在第一階段。然而,新冠肺炎感染者沒症狀就會傳播,病毒來源目前也不得而知。許英昌認為,不能只用過去抗SARS經驗來面對新冠病毒,也不能有夏天來臨疫情可能消失的預期心理,建議衛生單位能提出疫情大流行的具體對策。永加利醫學科技董事長瞿志豪也說,台灣目前對付確診個案是採「隔離政策」,雖然可保護其他人,但若無症狀或輕症患者逐漸增加,送醫院隔離只是消耗醫療資源。瞿志豪以南韓為例,因急速上升的確診個案造成醫療體系能量飽和,只把病房留給真正的重症病人。他認為,若疫情進入大流行,也需考量轉換管理政策,以免醫療崩潰。「我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趕不走了,注定要跟人類共存。」基亞科技公司總經理張順浪與國鼎生技總經理蘇經天均提到,中國大陸積極想對付新冠肺炎,廣納各界所提的治療方案。張順浪表示,由於新冠肺炎會造成肺纖維化,已有幹細胞治療及肺癌治療藥物等方案被提出,等待進入臨床試驗。
-
2020-03-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50醫護擬集體請辭? 陳時中喊「共度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峻,也讓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倍增,有立委透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有五十位醫護人員醞釀集體請辭,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對醫護人員的壓力可以感同身受,希望大家互相體諒,一起度過難關。北市聯醫表示,往年春節前後都會有一波同仁因個人生涯規劃請辭,對醫護因新冠肺炎防疫壓力大請辭的傳聞並非屬實。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確實有部分醫護人員離職,但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個人生涯規劃。今年至今則有八十六人,這是過完年後的正常離職潮。據悉,北部某院發生院內感染後,許多患者不敢踏進醫院,使得該院門診與開刀人數雙雙下滑。該院一名醫護人員表示,「自知處於危險當中,感受跟過去很不同」。另一醫護人員說,「有些沮喪」,院方事先設想,沒想到還是爆發院內感染。這兩人都經歷過SARS,其中一人表示,SARS病毒似乎更令人恐懼,死亡率高,在面對低致死率的新冠肺炎時,「不敢掉以輕心,但心理上仍會緊張」,身旁親友常替自己捏把冷汗,面對疫情,總是這樣告訴自己「不能怕、要盡忠職守、把事做好、照顧好自己」。另名不願具名的醫護表示,避免自身染病「手洗到都要爛了」,從過年至今心理壓力不斷膨脹,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神經緊繃,院內雖提供心理諮商專線,但仍得靠自己紓解精神壓力。北市聯醫工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個案卅四等引發的醫院群聚,促使該院病房清空、護理人員隔離,若醫院為規模大、病房數多,現階段醫護人力調度還不致出問題。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高靖秋:避免醫護壓力鍋爆炸「危險加給」須一視同仁
十七年前,SARS爆發後,疫情一發不可收拾,醫療院所如臨大敵,政府沒有經驗,醫院只能自保,萬芳醫院副院長、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高靖秋回憶當時,自己擔任萬芳醫院護理部主任,那時院內防護裝備告罄,沒有醫療口罩可用,下班後研擬製作布口罩;進入急診,身穿雨衣,因為沒防護衣;護目鏡則是拿透明投影片自行加工;印象最深刻的是,沒有一位護理人員敢回家,就怕家人也陷入感染風險,擔心小孩去學校被老師同學霸凌。高靖秋說,回想起那段準備做布口罩、穿雨衣的時期,總覺很好笑,怎麼會做出這些蠢事,但那時面對未知的嚴重疫情,政府又沒辦法當靠山時,「沒有人笑得出來」,醫護人員聽到要至負壓隔離病房值班,就頭皮發麻,沒有人願意主動挺進第一線;近期傳出北市聯醫醫護集體請辭,她認為與當時的情況不同,與疫情應該沒有直接關係。第一線防疫物資 一定要充沛經歷過SARS的台灣、十七年後的今天,高靖秋說,無論是政府、醫護人員、人民在面對未知的疫情都進步了,不過,新冠肺炎的疫情仍是現在進行式,難保後續醫護壓力鍋再次爆炸,從SARS經驗中,千萬別讓以下這些事情重蹈覆轍。第一,第一線防疫物資一定要充沛,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口罩荒曾被醫護詬病,政府立即調配,目前第一線物資用量無虞,若前線資源不足,醫護就會爆發恐慌。正確資訊供衛教 壓力要紓解第二,給予因應疾病的教育訓練,十七年前與十七年後在防疫戰上,資訊量的差異相當大,過去是醫護什麼資訊都不知道,現在是資訊量過於龐大,甚至真假難辨,指揮中心應快速彙整面對新冠肺炎的防護措施、作業指引,同時讓醫院提供衛教宣導,教育患者,讓防疫更上軌道。第三,醫護人員也是人,恐慌的心態是必然會存在的,院內感染發生後,必然有些心理素質較為脆弱的醫護受不了,醫護家長也會感到害怕,要求孩子不要繼續在醫院上班;建議各醫院建立紓壓的管道,主管們隨時關心,並提供暢通的溝通管道,讓醫護的家人可以隨時聯繫,告知家長們,孩子在醫院上班能夠受到妥善的保護。醫護「危險加給」 須一視同仁第四,第一線照顧疑似或確診個案的醫護人員,精神壓力沉重,危險加給必須一視同仁。在SARS時期,在發放撫卹金時,曾引發極大的爭議,因為公立、私立醫院以及醫師、護理人員均不同調,所幸時任行政院長游錫堃下令一視同仁,才平息紛爭。高靖秋認為,再次碰上疫情,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且獎勵必須一視同仁,如此一來所有醫護才會放心地作戰,不會打退堂鼓。
-
2020-03-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病天地/中醫防疫茶 強化自身抵抗力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民眾瘋搶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但除了體外的防護,也能從食物方面增加抵抗力,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醫師陳藝文以古代中藥良方設計出一款可強化呼吸道防禦力又老少咸宜的「甘桔八味防疫茶飲」。陳藝文表示,東漢醫聖張仲景有一清肺化痰良方「甘桔湯」,只用甘草與桔梗2味藥材,對咳嗽、喉嚨痛、胸肺不適有功效。陳指出,新冠肺炎會引起人體呼吸道症狀,因此以甘桔湯的甘草與桔梗為基本配方,再加入魚腥草、藿香、陳皮、白朮、防風、紅棗,以8味藥材組成防疫茶包。陳說,這款「甘桔八味防疫茶飲」中,甘草有袪痰緩急止痛功效,桔梗可以清肺化痰、開提肺氣,魚腥草清熱解毒,白朮與藿香可增強腸胃功能,防風和陳皮對呼吸道具保護作用,甘草與紅棗既益氣又調和藥性,藿香和陳皮香氣怡人,有助於鼻腔、喉嚨及呼吸道黏膜的紓緩與保健。「甘桔八味防疫茶飲」可選擇煎煮或用保溫杯悶熟,煎煮先以1500c乾淨水浸泡10分鐘,用大火煮滾再轉小火,不加蓋續煮15至20分鐘後關火。若選擇以保溫杯或悶燒罐製作,先將藥材切碎放入藥包袋內,再置於杯罐中,以1000cc的100度熱開水沖入,關閉瓶蓋靜置至少10分鐘,即可倒出飲用,陳說,每日喝300至500cc可增強呼吸道與肺部抵抗力。陳藝文提醒,若有發燒、流鼻水等感冒症狀者,不宜飲用,還有女性月經血量較大時,建議先停喝3至5天。她強調,「甘桔八味防疫茶飲」具中藥成分,加上每個人體質不盡相同,建議民眾及孕婦在飲用前諮詢醫師意見。
-
2020-03-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肺炎患者怨「要隔離多久」 醫護嘆:將心比心吧!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台灣截至目前為止共有42個確診案例、1例死亡,除了病患及病患親友身心俱疲外,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疲於奔命,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蘇一峰即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病患因為肺炎拖了四天才來急診,因而被懷疑是新冠肺炎隔離,不斷的採檢讓患者有些不耐煩,讓蘇一峰感嘆「我也想你快點解除隔離」。為了防疫新冠肺炎,許多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得穿上防護衣,蘇一峰表示病患希望他能保證那是當天最後一次採檢,但對方卻不知道,主治醫師要進病房時,還得先花20分鐘穿上全套隔離服,採檢時更得謹慎避開過程中的噴嚏、咳嗽等分泌物,而這還僅是為患者採檢的必經過程。蘇一峰指出,當患者抱怨「到底還要隔離多久」時,許多第一線的檢疫人員、醫護人員都已經不知加班工作了多久,甚至還有醫護人員憂心把病毒帶回家,只能住在醫院宿舍或租屋,對於病人的著急、身體的不舒服他能感同身受,但蘇一峰也期盼患者能忍受隔離期間的不便,「因為在台灣有許多人的犧牲才能讓疫情目前還能得到控制」。蘇一峰的這番話讓不少網友感動,紛紛向醫生及護理人員說聲辛苦了,認為醫生和病患其實內心是一樣煎熬的,應該要更能體諒,也有不少醫護人員感同身受的表示,光穿上隔離服就會飆汗,更遑論還得上八個小時的班,希望民眾能將心比心。
-
2020-03-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氣管插管醫護增感染風險 麻醉醫學會公布防護指引
醫護執行氣管插管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台灣麻醉醫學會今天公布插管指引,提醒醫護注意個人防護,練習穿防護配備,且考量病人病程及早準備,不要緊急插管,以免來不及著裝。台灣麻醉醫學會發布新聞稿,考量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且台灣已有局部院內感染,更有護理人員被感染,醫護應提高警覺,做好相關的準備。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陳坤堡晚間受訪時表示,新冠肺炎雖絕大多數都是輕症,但是少數重症病人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必須接受氣管插管,直到肺部功能逐漸恢復才有機會痊癒。陳坤堡說,氣管插管是一項侵入性的醫療處置,執行氣管插管會使醫護人員暴露在被感染的高風險下,尤其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性極高,插管過程醫護人員與病人頭部距離近,若是被咳出的口沫甚至穢物噴濺到,輕則被病毒感染導致肺炎,嚴重者可能喪命。為降低氣管插管時病毒散布的風險,台灣麻醉醫學會邀集專家學者討論,研擬出最適切的插管流程建議。陳坤堡說,指引中最重要的是執行插管業務的臨床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醫護應提前計畫,在接觸患者前要有充分時間排除所有障礙;在插管前,要查看並練習穿戴和移除防護口罩、隔離衣、手套及防護眼鏡,切記避免自我汙染。陳坤堡也說,據了解,有些執行氣管插管業務的醫護未必有高規格的防護設備,公布指引也是希望醫院和醫護都能了解,高規格防護裝備和嚴格的防護措施才是自保之道。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預防新冠肺炎舉手之勞卻難做到 專家曝關鍵原因
某個新聞工作者在談論預防新冠肺炎擴散最簡單的方法時,發現自己的手不經意地在臉部周遭遊走;然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卻可能讓人染上致命疾病。揉眼、抓搔鼻子,接著擺出藝術家羅丹(Rodin)雕刻作品「沉思者」的招牌姿勢,也就是手掌托腮,手指朝嘴巴往內蜷曲的姿勢─這是一種典型的臉部接觸方式,卻令公衛專家擔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星火燎原的此時。這是由於這名新聞工作者的手所移經的地方,全是包括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病毒進入人體的門戶,這一切都在不到一分鐘之內發生。若你感染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一切都是從你的眼睛、鼻子或嘴巴等臉部黏膜部位開始的。如今大多數的人都已經看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等機構的懇切呼籲:勤洗手、少碰臉;這是他們所發出最簡單的叮嚀,卻也最難遵守。其實這也並非我們的錯,因為人們幾乎終其一生都在培養這種「無意間碰觸臉部」的習慣。俄亥俄州沙隆維爾(Sharonville)家醫邵葉(William Sawyer)說:「習慣非常難改,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這麼做。」邵葉也是推廣手部衛生的非營利組織「亨利手手」(Henry the Hand,暫譯)創辦人。「這是一種習慣,習慣是很難改的。」「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2015年一項研究發現,人們每小時平均碰觸臉部24次,其中44%的接觸涉及眼睛、鼻子和嘴巴。如同我們所有習慣一樣,碰觸臉部的習慣會隨時間強化:起初可能只是搔癢,藉由抓搔或揉搓能暫時緩解不適;邵葉表示,這種反應會逐漸變成一種不自主的、重複性的動作。然而,雙手從手機、鍵盤、門把或其他地方沾染的細菌正是藉由這種不經意的動作大量傳播,一路「搭便車」到你的喉嚨、鼻竇和肺部。邵葉表示,避免碰觸臉部黏膜部位,或許是預防感染最重要的方法,勝過任何研發的疫苗:「停止這種簡單的行為就是了。別再摳、舔、咬、摩擦,就是預防疫情大流行最有效的方法。」邵葉在1990年代、孩子還在上猶如「病菌培養皿」的托嬰中心時,創立「亨利手手」和穿著T恤的黃色吉祥物,倡導手部衛生意識;2002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後,邵葉開始把「亨利手手」推廣到國際。邵葉認為,洗手和避免碰觸眼口鼻能有所助益,因為這對日趨嚴重的疫情來說,是一項可以做到的解決方法。他說:「身體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護人員注意!插管未做好防護 新冠肺炎感染率100%
從我國宣布出現院內感染後,醫院的防疫戰場升溫,麻醉醫學會今指出,醫護人員替患者插管時,常礙於緊急狀態,忽略自身防護,插管過程中,患者容易咳嗽、嘔吐,患者若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醫護被感染機率恐達百分之百,今祭出十四點插管建議原則,提供醫界依循。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陳坤堡表示,根據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觀察其症狀,多為輕症,少數重症患者會導致呼吸衰竭,此時醫院收治患者時,就必須要協助插管拯救患者,但目前卻沒有任何指引可以提供醫界依循。陳坤堡回憶,曾有一段描述是對於當年SARS時期殉職的林重威醫師,當時一位患者被送進醫院,他準備穿上防護裝備,卻被家屬抨擊「人都快死了還需要什麼防護」,林醫師為了救人反而被感染,釀成後續一連串的感染風暴。陳坤堡說,近期與學會內的醫師們討論,統整出十四點,插管時需要的防護措施與裝備,他也說,全球皆在防堵新冠肺炎,也導致部分防護裝備貨源緊繃,在建議書中,也提及醫護穿著防護裝備的時機,為面對疑似新冠肺炎或是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若每一位患者都以防護裝備以對,也是對於裝備的浪費。執行插管的地點,也建議是在負壓隔離病房,盡可能不要在急診,陳坤堡表示,急診的患者樣態繁多,若患者後續採檢證實為新冠肺炎患者,插管過程中,咳嗽及嘔吐物,不只會感染醫護,也可能增加其他患者被感染的風險。詳細的建議書內容可至「台灣麻醉醫學會」網站查詢。
-
2020-03-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重消醫材恐成防疫漏洞 麻醉醫學會盼醫院自律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證實我國已發生院內感染,麻醉科醫師黃兆德昨投書媒體,指出部分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材,採「重消制」,但消毒效能未能經過檢視,恐成此次新冠肺炎的防疫漏洞,對此,麻醉醫學會也呼籲各家醫院自律,盡可能使用拋棄式醫材,降低感染風險。黃兆德昨投書媒體,指出麻醉時常用的醫材「喉頭罩」,不少醫院為了省錢,採重消使用,有些只是浸在消毒水不到幾秒或是噴酒精擦拭後又馬上使用,若恰好遇上前一位患者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恐釀成更大的災害。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陳坤堡表示,各家醫院使用的喉頭罩分為兩種,一種是拋棄式,一種是可重消的款式,但多年前大部分的醫院都已改採購拋棄式的喉頭罩,降低感染的風險,不過仍有部分醫院使用重消的喉頭罩。至於外傳有些拋棄式的喉頭罩也會重消使用,陳坤堡說,不能保證沒有但是應該要嚴厲制止,醫學會也會呼籲禁止該行為;他也說,每一次重消其實對於醫院來說也是負擔,只是健保在麻醉的給付上,比例較低,也沒辦法保證絕對沒有這樣的事情存在。麻醉醫學會前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部長謝宜哲說,相信有國際認證的醫院,都已經採取拋棄式的喉頭罩,但他也認為這是可能的隱憂,中央應該要正視此事。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以為政府會幫我付」父女搭武漢包機返美國 隔離2周收鉅額帳單
一對美國父女不久之前搭乘包機從中國武漢返抵美國,事後在美國進行隔離2周,期間多次接受地方政府的檢驗以及醫護照顧。回到家卻發現收到3918美元(約合新台幣11萬7千元)的帳單,當下他胸口感到一陣難受,驚呼「以為政府會幫忙付掉這些錢」。據外媒報導,這名父親烏辛斯基(Frank Wucinski),原本因為工作所以和女兒安娜貝爾(Annabel)一起待在武漢,然而在2月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就和女兒搭乘撤僑包機回到美國,沒多久前才剛結束在聖地牙哥海軍陸戰隊米拉馬航空基地(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Miramar)的14天隔離生活。兩人在隔離期間受到多次檢疫,幸好最後父女皆呈現陰性反應,得以順利回家。但到家後不久收到了數張帳單,上頭分別載明救護車、放射檢查、醫生等費用,共計3918美元(約合新台幣11萬7千元),此外還必須負擔2200美元(約合新台幣6萬5千元)的撤僑費用。烏辛斯基看到帳單一陣錯愕,直說「以為所有費用都會由政府支付」,心想究竟自己該如何才能付出這筆鉅額帳單?他說自己有保險,但只適用在大陸,沒辦法於美國使用,這讓他大感無助。醫院事後回應,部份帳單是有誤的,已經移除該項目,會再查明出包原因。但烏辛斯基還是得掏出救護車的2598美元(約合新台幣7萬7千元),以及撤僑費用2200美元(約合新台幣6萬5千元)。烏辛斯基事後把事情經過po上募資平台,已順利募得近1萬8千美元的善款。他表示會用剩餘的資金來購買美國的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