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採檢
共找到
2670
筆 文章
-
-
2021-01-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來基隆防疫旅館詢問爆增預約到月底 基隆市民優先
基隆市現有防疫旅館房間數有43間,到今天為止有22人入住,剩餘房間數有21間,但因農曆過年快到了,詢問及預約電話爆增,每天有2、300多通,其中也有不少台北市、新北市來的詢問電話,基隆市衛生局都告知,因目前預約已到1月底,幾乎都快額滿,因此以服務基隆市民為優先。基隆市衛生局指出,有關基隆市新冠肺炎疫情,基隆市累計疑似通報個案304例,其中294例排除、10例陽性。社區通報檢測累計採檢450人,450人排除。居家隔離目前列管0人,居家檢疫171人,防疫旅館22人。
-
2021-01-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去年11月至今幾乎天天有病例 張上淳:多達97%都是輕症
國際秋冬疫情蠢動,去年11月起至今幾乎天天有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去年11月以來,個案多達97%都是輕症,僅三人曾經使用過呼吸器,即使英國出現變種病毒,目前入境確診者僅一例重症,也是國內僅一例使用呼吸器者,病症穩定。張上淳表示,近期通報趨勢確實上升,與秋冬專案鼓勵多採檢有關,另也可能因有很多專案採檢,醫院認為不完全符合通報條件,但想要自主檢驗者達2萬多人次,監測25萬人次,陽性率只有0.3%,醫療院所的照護人員部分,去年3月啟動發燒監測,近7000件都是陰性。張上淳也說明,去年3月1日以前的新冠肺炎確診者,住院到解除隔離天數中位數是27天,去年4月以後慢慢縮減,特別是去年11月以後的確診個案,住院到解隔離中位數是15天,「因為確診個案的Ct值大多數很高,病毒量已經很低,所以住院沒多久就可以解除隔離。」張上淳說,據昆陽實驗室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Ct值27以下較容易培養病毒,發病天數都在10天內,台灣確診率僅占每百萬人口35,遠低於其他國家,如澳洲等控制不錯的國家,也是我們的十倍、百倍、千倍以上的發生率。死亡率百萬分之0.3,也是遠遠低於其他國家。
-
2021-01-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變種病毒恐仍入台?陳時中:國內防疫管理已上軌道
英國變種病毒株傳播力增強,雖昨日公布自元旦起實施邊境管制政策,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變種病毒有可能入台,然國內防疫已與第一波武漢疫情時不同,現在管理已上軌道。非本國籍者若沒有居留證,得依有商務履約、有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或是專案許可入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以前專案授權給各地方,現在改為給指揮中心核准,把病毒與社區隔開。有些地方政府已在辦理,指揮中心態度公開。陳時中表示,武漢當時我們都籠罩於恐懼中,因為恐懼來源就是武漢封城以及小區的報導,鐵鍊鎖起來,木板等,建立方倉醫院,我們沒有做到最高規格,但現在經過11個月,對於認知就不一樣了。如今新冠疫情再起一波,英國變種病毒株已入侵約50個國家,陳時中表示,現在防疫能量有所不同,加上歐洲沒有管控與英國之間的交通,新型病毒傳染力高,仍有可能進來。陳時中表示,英國算是民主國家的先驅,揭露度很高,因此我國防疫措施沒有很大的不一樣。英國現在沒有封城,所以我們減班,武漢他們封城,我們沒辦法飛,所以我們積極協調包機,所以並沒有對武漢非常嚴;兩波疫情都用一樣的方式,流程都一樣,集中檢疫完等採檢,集中管理,集中檢疫也沒有群聚或是脫逃。然新冠病毒變異到現在已有20幾次,陳時中表示,英國透露這次變異株的訊息更清楚,四分之一感染此病毒,到現在三分之二,仍誠實對世界宣告。陳時中補充,英國公佈宣布這樣的訊息會對他們有影響,但他們還是願意做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所以認為英國是認真負責的態度。
-
2020-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坐牢被增加刑期」台機師怨檢疫7+7新制:我們淪為上班工具
紐西蘭籍機師染疫趴趴走,造成我國本土零確診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2021年元旦起,機組人員居家檢疫一律採7天集中檢疫,且第8天到14天為加強版的自主健康管理,過去本來要求不能到人聚集的地方,現在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都禁止,消息一出,引發許多機師不滿,紛紛將臉書大頭貼換成「坐牢照」表達抗議。由於紐西蘭機師不遵守防疫規定,不僅執勤不戴口罩,還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趴趴走,接連造成2名同事、1名朋友染疫,讓台灣再度深陷本土感染的風險中。指揮中心日前表示,原本機組人員居家檢疫僅需3至5天,自2021年元旦起,一律七天,期滿後採檢陰性才能進入社區,且第8至第14天需遵守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不可以到百貨、夜市等公共場所,違規者最重可罰新台幣100萬元。指揮官陳時中也補充,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將原本的「避免」改成「禁止」,包括禁止搭乘大眾運輸、禁止出入不容易維持社交距離且會接觸不特定他人的場所。但消息曝光後,引起許多機組員不滿。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有人哀嚎這種生活根本像在坐牢,感慨自己淪為「上班工具」,也有人認為中央的新制是在逼迫機組員在工作和生活間做取捨,可能引發明年一波留職停薪及育嬰假等請假潮。「我們從Taiwan can help 的司機群,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一名機師表示,前些日子台灣增加許多境外移入,社會的憤怒值已瀕臨臨界點,此時偏偏又發生紐籍機師案,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稻草,社會紛紛怪罪機組員,他們一夕之間人人喊打。該名機師也表示,在疫情爆發後,機師9個月以來都遵守CDC及民航局的規定,「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如今卻因為一位機師染疫,指揮中心就延長居檢時間,「好比監獄有人越獄,結果獄方最後要求全部受刑人都要增加刑期」。該名機師認為如果原先規定真的有漏洞,為什麼9個多月以來只出現一位機師確診?這就說明現有規定是有效果的,他認為最該檢討的是監督機制。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指揮中心新規既能維持航空公司的營運,也可確保機組人員身心狀況及飛航安全,「務必請航空公司做好內控,不然的話,會根據實施的情況檢討,跟可能必要的調整。」
-
2020-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組員檢疫新規 機師工會盼有配套照顧身心健康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加嚴機組人員檢疫規範,機組員7天居家檢疫期間內可再派飛長程航班。機師工會今天說,可理解防疫措施,但盼有配套措施,給組員適度空間、有個人生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元旦起將加嚴機組人員檢疫規範,除7天居家檢疫、期滿採檢,第8天到第14天要遵循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若機組員違規,最重可處新台幣100萬元,且機組員7天居家檢疫期間內可再派飛長程航班,但返台期間需入住公司宿舍、指定防疫旅宿或符合防疫要求的居所。針對機組員新檢疫規範,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今天指出,空勤組員駕駛員大部分都已收到訊息,站在工會立場,認為居家檢疫7天不能出門,但在滿足最低休息時間後就可以派飛任務,認為這是有點互斥的,但能尊重及理解在經濟體系下,航空公司有運輸需求、必須有勞動力去支援的考量。不過,李信燕也提到,這樣的措施可能讓組員陷入執勤、隔離、執勤、隔離的無限輪迴,可能長達一個月都沒有個人生活,相信在這樣情況下,不要說飛行組員,一般社會大眾可能也沒辦法接受,這等於完全無法出門,「連去便利商店買東西都可能是奢求」。李信燕強調,有99%的組員從3月到現在都很遵守防疫措施,如今因為少數案例造成本土確診案例,感到非常遺憾。李信燕也提到,長榮和華航目前共有2700名空勤組員,大家會一起承擔嚴格的防疫政策,但希望派遣上也要考量到組員的身心健康,目前工會偕同航醫與其他醫療團隊、精神科醫師等,盼能建立適當評估機制,針對機組員接下來面臨無限檢疫和隔離的生活,進行身心狀態評估,若組員在身心不健康情況下執勤,對飛行安全也可能造成危害,是潛在隱憂。李信燕表示,在這樣政策底下,希望能有相關配套、專業醫療團隊提供訊息,盼在合理範圍中,可以給組員一些適度空間、讓組員能有個人生活。
-
2020-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組人員檢疫加嚴 未來若落實管理有機會再放寬
從明年元旦起,機組人員檢疫加嚴,但部分機師不滿。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新制是中低風險管理,若未來落實外站管理、防疫上軌道,可調為低風險管理,只需檢疫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8日宣布,明年元旦起加嚴機組人員檢疫規範,除7天居家檢疫、期滿採檢,第8天到第14天要遵循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除要戴口罩、禁搭大眾運輸工具、禁止出入「不易維持社交距離且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他人」場所,例如喜宴、酒吧、夜店、百貨商場、夜市等。政策一出,有機組人員反彈。根據媒體報導,有機師就說,這種「只准上班、不准出門」的措施,只是把員工榨乾、關到死;1個月只要飛2趟貨機長班,剛好整個月都不能出門。媒體報導也指出,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表示,該作法可預期機師恐怕陷入執勤和檢疫無限輪迴中,無法自由出門,身心高壓下對飛安恐有影響,盼有配套措施,不能因少數個案處罰兢兢業業的機組員。莊人祥下午在記者會回應此事時表示,先前僅檢疫3至5天就是考慮到機師的勤務安排,但為什麼需要加嚴,正如大家所知,航空公司在外站的管控措施「顯然不是太到位」。 因此除了在台灣時要延長居家檢疫,在國外也會請航空公司落實外站管理。莊人祥說,新制是中低風險的管理模式,當外站管理落實、上軌道之後,會觀察1個月,民航局也確認可及早監測出違規者及啟動矯正措施,專案向指揮中心報告執行情形,經指揮中心評估及同意,可調降為低風險模式。若調為低風險模式,莊人祥表示,居家檢疫變成只有5天,加上採檢陰性及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目前希望把當前看到的洞補起來,上軌道後再調整,讓機組員的運作能夠可長可久。對於機師工會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希望新制有配套,不能因少數個案處罰兢兢業業的機組員。有公衛專家表示,機組人員防疫措施需要調整,一方面秋冬及國外疫情嚴峻,一般民眾及入境旅客也要配合秋冬防疫專案提升強度;且先前外籍機師會釀本土感染,主要就是自主健康管理較鬆,才讓病毒散到社區,而非僅是機上防護不足或外站違反規定的問題。專家表示,因機組員的職業屬性常出入國門、到其他疫情高風險國家,才會需要提升居家檢疫和自主健康管理的強度,這是為了機組員及他們的家人朋友和台灣防疫不得不做的限制,但絕非懲罰機組人員。民眾也應該感謝機組人員,在忙碌、高壓工作下還犧牲、配合防疫;交通、勞動主管機關與航空公司也應該善盡監督與管理職責,避免過勞排班。
-
2020-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依實證放寬出院標準 張上淳:兼顧社區安全和個案權益
張榮發基金會與聯合報合作第12屆「票選年度大新聞」今舉行記者會公布票選結果,「世衛組織宣布 全球新冠大流行」以1萬8641票遙遙領先,成為今年第一大新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也出席見證,同時再次對外說明專家小組建議調整新冠肺炎解除隔離標準的科學考量及預期效應。張上淳表示,現行二次採檢陰性標準,很多人到後來,檢驗結果時陰時陽,導致隔離時間非常長久,但這些時陰時陽的病毒核酸檢驗(PCR)陽性結果,循環閾值(Ct值)都是34以上。張上淳表示,已有更多證據顯示,PCR的Ct值超過超過32、 33以上,要培養出病毒是很不容易,若達到34以上是培養不出病毒,所以對於周遭的人不構成威脅。依此檢視目前二次採檢陰性的出院標準,確實有調整空間,若放寬將Ct值達34以上視為陰性,可以兼顧社區安全,個案隔離時間也不會拉這麼長。張上淳表示,台灣更早之前的解除隔離標準是三次採檢陰性,後來根據相關資料,六月調整成二次採檢陰性可以解除隔離。疫情資訊累積至今,又有更多新的證據支持從二採陰再放寬,許多其他國家也已經這麼做了,包括世界衛生組織也如此建議。現在有些國家甚至不採檢,只要症狀改善且發病超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解除隔離。台灣為何不採取基於時間的解除隔離標準,而是持續在基於檢驗的解除隔離標準上做調整?張上淳表示,因為台灣目前疫情的控制狀況和國外不同,國外社區中本來就有很多病毒,但台灣目前病例幾乎都是境外移入,社區沒有疫情傳播,因此還是希望盡量保持,不要有任何意外狀況發生。
-
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推「春節專案」? 莊人祥解釋需符合兩大條件
新冠肺炎秋冬疫情升溫,英國異變病毒,各國防疫升級,眼看春節連假將至,大量返鄉潮及春遊潮,增加人與人接觸機會,指揮中心是否繼「秋冬專案」再推出「春節專案」,發言人莊人祥今透露,要看「有沒有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或「本土病例急速增加」,才會改變措施。莊人祥表示,由於擔憂進入秋冬後,不僅病毒更活躍,接連將會面對聖誕、跨年及春節等大型節慶,「秋冬專案」就是事先部署,在疫情還沒來,就先提升防疫作為,除邊境檢疫有登機三日陰性報告,還有八大類場所務必戴口罩,及鼓勵境內擴大採檢。世界衛生組織近期提醒,新冠肺炎期間,部分地方恐因治療,過度使用抗生素,造成其他細菌抗藥性增加,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國內本來就有推廣合理使用抗生素,審慎評估有沒有需要使用,其他就是依照治療準則使用抗生素,還有評估病人過敏史。林詠青說,國內治療新冠肺炎部分,疫情還是控制得當,有也公布臨床處置指引,目前已修正到第八版,包含支持療法和敗血性休克該如何處理等,都有清楚提到臨床醫師如何正確使用藥物。新冠肺炎病毒較少使用抗生素,台灣應該不會有過度使用的情形。
-
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非再感染 案790體內找到抗體 莊人祥:入境台灣沒問題
我新冠肺炎案790採檢5次才驗出病毒,依指揮中心昨晚修定的標準CT34可出院,是否還算感染,引發各界討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在英國採檢四次,今早針對其血清抗體檢驗,IgM為陰性、IgG陽性,研判非再次感染,應是四個月前感染,造成時陰時陽問題。案790在8月29日於英國確診,12月9日至21日採檢4次均陰性,入境後檢疫,迄今無症狀,但在28日確診。莊人祥表示,案790海外確診個案回台與確診個案是否解除隔離是兩個不同事件,案790應套用國外確診個案返台標準。「他本來就可以入境台灣沒有問題。」針對上周專家會議決議已獲共識,未來出院標準將把Ct值卅四以上視為陰性。若檢驗報告為一次陰性、一次Ct值卅四以上,或兩次Ct值卅四以上,都將視為兩次陰性,可提早解除隔離的出院標準。莊人祥說,專家會議裡面有做出這樣的結論,但還需要簽核,預計一至兩周公布。
-
2020-12-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英國變種病毒有多毒?邊境該不該封?七大問一次看懂
英國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各國無不嚴加戒備,台灣也再次啟動「英國專案」,並在27日迎來首架自英國返台的航班。到底這隻變種病毒有何特色,讓全球人心惶惶呢?聯合新聞網整理了幾個重點。Q:什麼是英國變種病毒?於12月中出現並讓各國嚴陣以待的變種病毒,為英國新發現的突變病毒株「B.1.1.7」(又稱VUI-202012/01),是9月時在一名病患身上發現,至11月中旬已有28%確診病患感染此病毒,至12月初,比例已激增至62%。由於該變種傳染力更高,有專家認為將會成為未來主宰全球疫情的病毒株。這款被命名為「B.1.1.7」(又稱VUI-202012/01)的新突變病毒株,最早出現在今年9月,到了11月中旬,倫敦28%的病例與此突變病毒株有關。接下來不到一個月,到了12月9日當週,這個比例激增至62%。Q:英國變種病毒「B.1.1.7」為何引起各國重視?傳染力比一般新冠病毒增強70%,恐讓疫情更難控制。正迅速取代其他新冠病毒株。因其變異部分為病毒用來解鎖、入侵人體細胞的棘蛋白,使病毒更容易入侵人體,此種改變可能造成兒童與成人一樣容易受傳染。Q:英國變種病毒的致死率高嗎?目前尚無實證證明變種病毒「B.1.1.7」的致死率增加,但傳染力增強會導致確診人數更多,加重醫療體系負擔。Q:英國變種病毒目前入侵了多少國家?至今已傳播至歐美多國,近日多個亞洲國家也通報出現病例。目前已發現此變種病毒的國家包括:亞洲:南韓、日本、新加坡、香港、以色列、黎巴嫩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丹麥、瑞典、比利時、瑞士、冰島、挪威美洲:加拿大澳洲(南非、奈及利亞也出現變種病毒,但非「B.1.1.7」病毒株)至今全球已逾40個國家地區對來自英國航班及旅客祭出禁令,包含禁止英國航班起降,拒絕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等,法國更禁止「無人隨行以外的所有貨運」。Q:目前的疫苗是否還能有效對抗變種病毒?現行疫苗依然有效。多數專家學者、疫苗公司都認為「不用恐慌」,我國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認為「變異應不至影響疫苗效果」,不過仍需時間驗證。Q:新冠肺炎病毒以前也「變種」過嗎?新冠病毒(COVID-19)與流感病毒同屬RNA病毒,其特性之一就是不斷變異,故自年初傳播全球開始,已出現多次突變,部分病毒株已取代初代病毒株成為目前全世界主要流行,如2月於歐洲出現的變種病毒「D614G」,部分則因影響力較低而較不為人所知。Q:台灣如何防堵變種病毒?自12月23日零時起,倫敦飛台北航班數減半,有英國旅遊史者全面入境採檢並集中檢疫,檢疫期滿前再次採檢。由於目前台灣境內尚未發現變異病毒株,因此尚無封鎖英國航班打算,也避免國人自英國返國經第三地入境,無法第一時間隔離檢疫。【特別提醒:危險變種病毒不只一隻】南非在12月中旬也發現第二種變種病毒,並在該國迅速傳播,目前已傳入英國。奈及利亞也出現第三種變種病毒,據非州疾控中心主任表示,該病毒的病毒譜系與英國、南非不同,目前還不能肯定是否也具高傳染力,但當地在一周內確診數增加了52%。
-
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組員違規與航空公司同罪?民航局:最高都罰一百萬
機師染疫釀成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要求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研議落實機組員檢疫及航空公司管理的機制及罰則,今民航局出席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報告初步研議結果。民航局副局長林俊良表示,不需要另訂辦法,按照現有法規,可對違規的機組員個人及督導不善的公司開罰,兩者最高罰金都是100萬元。面對外界詢問個人及公司的裁罰額度竟然雷同,是否符合比例原則?民航局低調表示,依法處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經過幾天討論,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的機上全程防護由交通部監測管理,返台進入社區,原本機組人員返台後居家檢疫規範,飛航組員或貨機監貨人員僅需檢疫3天,客艙組員或機務人員則須檢疫5天。現在則要求必須7天居家檢疫,第7天採檢陰性,才能進入加強版的自主健康管理。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就是原本「避免」改成「禁止」,包括禁止搭乘大眾運輸、禁止出入不容易維持社交距離且會接觸不特定他人的場所,例如百貨公司、夜市、夜店等。林俊良表示,機組人員出國前,所有機組員都需要提報健康聲明書,所有症狀都要充分了解,飛航期間全程戴口罩。外站加強措施包括要求所有飯店組員原則都要住在同一樓層,以利大家知道是否有人離開;以前可以指定地點用餐,現在全部都在房間用餐。飯店的監測機制部分,要求航空公司與外站飯店建立制度,例如用閉路電視或專人進行監看,確保沒有組員離開房間或飯店。如果違規會面臨什麼罰則?林俊良表示,機組員違規開罰法源明確,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罰10到100萬元,若航空公司違規,則罰5萬100萬元。罰個人和罰公司,最高金額同樣都是100萬,是否有違比例問題?林俊良說,都是依法辦理。陳時中日前曾提及,要罰航空公司,目前缺乏相關法規,已責成民航局盤點現有法規,也不排除行使「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7條規定另訂規定。作為開罰依據。不過林俊良今表示不會令訂規定。林俊良表示,關於航空公司的法源及罰則,已經在走程序,內部法規已經討論過,「確定是有法可罰,這幾天會公告一個更新版的「加強國籍航空機組人員健康管控作業原則」,到時候就會有確定的法條文字內容,現在還在做最後的文字調整、等待指揮中心核定。
-
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文哲指機組員居檢14天最理想 陳時中憂航空業恐停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 將延長機組員居家檢疫為7天,然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最理想的狀況是要比照一般旅客居家檢疫14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居檢14天恐造成航空業停頓,對飛安也會有影響。柯文哲上午視察萬華視障生活重建中心暨社區工坊前接受媒體聯訪,他表示,「若是問我的話,最理想狀態,機組員防疫就是畫設專區,然後照14天居家檢疫標準。」但他表示會配合中央決策。對此,陳時中回應,管制很重要,但飛安也很重要,如果真的居家檢疫14天可能真的會造成航空業停頓,若讓他們在很勉強的情況下出勤,機組員會連透個氣都沒辦法,對於心理平衡造成影響,恐導致有飛安的顧慮,所以要整體考量並且選出一個可兼顧的方式。陳時中說:「我也記得市長之前講過說應該要與經濟取得平衡這就是我們在做的。」「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針對長程航班或入境他國的機組員,返國後必須完成7天居家檢疫,且安排採檢陰性後才能進入社區,且第8天至第14天還應遵循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並強化航空公司外站管制、機上全程防護、持續派飛管理及查核機制。措施將自110年1月1日起實施,民航局及航空公司將透過查核機制進行稽查。
-
2020-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迎戰變異株不需鎖國 陳時中點出兩關鍵、兩戰略
為了慎防新冠病毒變異株進入國境,世界多國都宣布暫時禁止英國航班,台灣卻沒有禁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有管理優良的集中檢疫所,充足的醫療量能,所以不需要鎖國,只要做好「檢疫前後採檢、集中檢疫」這兩大戰略,就能有效防疫。面對外界提問不跟進禁飛英國航班的原因,陳時中反問「為什麼要禁止呢?」他分析,變異株傳染性高,歐洲已經佈滿,亞洲國家例如韓國、新加坡也有了,如果有變異株就要禁飛,那等於要鎖國了。陳時中表示,禁飛的國身疫情就很嚴重,如果有變異株帶來更嚴重的疫情,這些國家的檢疫和醫療量能都不足以承擔。反觀台灣,有很好的集中檢疫所,檢疫所的管理優良,不曾發生過逃脫或群聚,有「這麼堅強的集中檢疫所堡壘」在,加上醫療量能充足,「不用鎖國也依樣可以達到防疫的效果。」面對接下來每都定期的英國直飛航班,可能對檢疫所帶來人數承載的壓力,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的戰略上就是「檢疫前後採檢、集中檢疫」,把境外移入進入社區的可能風險減到最低,而且目前檢疫所的量能都是夠的。
-
2020-12-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強化機組員防疫措施!全居檢7天+7天自主健康管理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指揮中心12月26日審查交通部送出的「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指揮中心要求在航空公司強化外站管制、機上全程防護、持續派飛管理及查核機制下,長程航班或入境他國的機組員,返國後必須完成7天居家檢疫且安排採檢陰性後才能進入社區,且第8天至第14天還應遵循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陳時中表示,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機上全程防護交由交通部監測管理,整體強化境內和外站管理,現派飛長程航班前需填報健康聲明書;返台進入社區,現在都要求要7天居家檢疫,第7天會採檢,如果陰性就進入加強版的自主健康管理在7天,每天量體溫症狀監測、禁止出入不易維持社交距離,且會接觸不特定他人的場所例如百貨公司夜市夜店等,皆要實名制,禁止搭乘大眾運輸。陳時中表示,針對機組員實施專案管理,本來避免的規定都改成禁止的規定。針對出國前的加強措施,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副局長林俊良表示,此次加強機組人員的管控,所有機組員都需要提報健康聲明書,所有症狀都要充分了解,飛航期間全程戴口罩,規範更仔細;外站部分,要求所有飯店組員原則都要住在同一樓層,以利大家知道是否有人離開,另以前可以指定地點用餐,現在全部都在房間用餐,還有要求航空公司與外站飯店建立制度,例如用閉路電視,還有專人的監控,看有沒有組員離開房間或飯店,交通部民航局在修訂的作業原則中,增訂強化管控措施,包括要求組員出勤報到時填寫聲明書,並在任務簡報時提醒組員做好防護,更嚴訂了飛行中佩戴口罩、飲食、交談、服務後加強手部消毒等規定。此外,嚴格要求組員外站住宿期間不得外出且禁止接觸當地訪客、每日應記錄及回報健康狀況及在外行動,航空公司也必須建立專責機制來偵測組員是否外出,例如即時監視系統或保全專責人員。陳時中表示,機組員返國後,於實施居家檢疫7天期間,航空公司需強化對組員進行關懷之監測作業。機組員居家檢疫期滿並檢測為陰性後方可進入社區,但仍須遵循加強版的自主健康管理7天,包括禁止搭乘公共運輸工具、禁止出入人數眾多不易維持社交距離且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之場所、外出必須佩戴口罩、機組員也要詳實記錄行程及接觸人士等。陳時中表示,依據此作業原則,機組員7天居家檢疫期間內可再派飛長程航班,但返臺期間需入住公司宿舍、指定防疫旅宿或符合防疫要求的居所。但執勤應搭乘公司專車或防疫車隊。航空公司宿舍的防疫管理也應符合指揮中心防疫旅宿相關指引。上述措施自110年1月1日起實施,民航局及航空公司將透過查核機制進行稽查。
-
2020-12-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組員檢疫規定加嚴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出三建議
有關近日因機師染疫導致本土確診案例事件,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尊重並支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需從嚴判斷,但針對機組員檢疫規定調整,這次事件是因「航空公司外站管理疏失」與「少數機組員違反防疫規定之個人行為」所致,莫因此懲罰多數遵守防疫規定的機組員,並應顧及多數機組員的基本生活與人權。針對目前指揮中心與交通部公開的機組員檢疫規定調整方向,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出三點建議:一、今年三月起施行的機組員檢疫規定,空服員服勤第三級疫區過境航班返台後須檢疫五天後方能派飛並進入社區,這九個月以來都沒有因此發生群聚傳染或疫情擴散情況,重點係「航空公司對於外站旅館的機組員管理能否落實」,指揮中心應朝此方向研議,航空公司不應該只提出懲罰機組員的方案,除具體強化管理措施以外,應對恪遵防疫規定、配合公司營運的機組員有更多的支持與照顧。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尊重並支持指揮中心加強防疫措施,但建議「服勤後禁止派飛天數應與機組員居家檢疫天數一致」,而非僅增加機組員居家檢疫天數。這次事件是因航空公司外站管理不佳,與少數機組員違反防疫規定個人行為所致,若僅增加機組員居家檢疫天數,而未增加服勤後禁止派飛天數,反而是不夠要求航空公司應盡的管理責任與防疫責任,更有可能導致機組員間交叉感染的風險,仍望指揮中心謹慎評估。三、目前指揮中心與交通部公開的機組員檢疫規定調整方向,除規定服勤第三級疫區過境航班後,需要採檢陰性方能夠進入社區以外,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主張,為避免機組員間的交互感染,「應該再增加機組員的採檢頻率」,由政府及業者負起定期採檢責任,嚴格控管每一趟航班的防疫管理,才能精確掌握持續服勤機組員的疫情控制狀況,也讓機組員自身與社會大眾都能更安心。
-
2020-1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英返台住集中檢疫所 陳時中:不是懲罰為讓家人更安全
英國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明晚將有一架華航載有120名旅客自英國抵台,指揮中心將迎接變種病毒現蹤後單日最大英國入境人數,將採最高規格採撿,入境後及出關前都要採撿,全數入住集中檢疫所,指揮官陳時中喊話,集中檢疫所不是懲罰,為讓家人更安全。自英國入境旅客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入境時由六輛巴士,梅花座模式全數送至集中檢疫所,主要在集中檢疫所,但不排除可能會出現需要在機場的情況,入境後送集中檢疫場所14天,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有不適都需回報簡訊。陳時中表示,12月23日啟動對英國入境者加強防疫後,已有26位自英國回台灣旅客,現在不只是英國直航才要到檢疫所,只要14天內有英國旅遊史都需集中檢疫,集中檢疫所以移動距離越短越好,減少在外暴露時間,「我明天會去看嗎?我還沒做這份準備。」陳時中說明,英國變種病毒傳播能力更好,若是剛開始染疫時,Ct值也可比較低,病毒量較高,培養可能性就高,入境時先及早採檢,就比較可以做病毒基因定序,可和國際資料比較,以便了解病毒特性,再加上檢疫完畢再採檢,就可多了解變種病毒時序變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該變種病毒即使在英國的現有資料也只是模型推論,是否有更嚴重的狀況,仍在研究,過去傾向集中檢疫滿採檢,絕對多數都沒辦法培養,若及早採檢,取到病毒可交由實驗室做研究。另外,目前還有4050名台灣學生留在英國,陳時中說,沒有禁止他們回來,只是回來要進入集中檢疫所,變種病毒傳播力較快,但嚴重度沒有增加,到檢疫所不是懲罰,是擔心在家檢疫,家人容易被傳染到,也會增加社區感染風險,集中檢疫可確保社區傳播風險降到最低。
-
2020-12-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鄰居罵「不要回家害大家」 陳時中不捨檢疫所清潔阿姨
台灣防疫成功,集中檢疫所功不可沒,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處理各式緊急情況都會增加困難,社區一定會出現破口,「匡列到集中檢疫所,指揮中心就鬆一口氣」,採檢及特殊案例處理都盡心盡力,即使出現特殊例病,但因為防疫人員及警政人員合作,都沒有出現真正情況。自年初國內集中檢疫所開張,當初是由現任衛福部次長的石崇良以不到一周將組織架構起來,「經過一年的驗證,集中檢疫所非常成功」,截至目前近一年時間內,我已佈建29間集中檢疫所,共3000多床,600多名後勤人員隨時待命,還有6家將在明年1月初開始運作。陳時中回憶,從武漢包機開始,集中檢疫所運作現在看起來沒什麼,但其實疫情之初,集中檢疫所瀰漫恐慌,集中檢疫所人員都一肩扛起,後勤組還會被社區排斥。陳時中不捨分享,檢疫所清潔阿姨曾告訴他,曾被鄰居指指點點,「他們要我不要回家,才不會害大家。」陳時中說,其實後勤組都有做好保護,但他也可以理解,當時疫情盡確實狀況很糟。從1月3日的武漢包機,整體都進到集中檢疫所,到寶瓶星號,在基隆港做了128人篩檢,當時集中檢疫所都做好社區隔離準備,之後台灣從日本包機帶回鑽石公主號19名旅客。還有護理師單槍匹馬到成都接回血友病患回台,之後國內發生首起長照機構護理師染疫,當初非常擔心會像國外一樣爆發長照機構群聚,被照顧、照顧員都要被隔離開,集中檢疫所就承接下來,連敦睦艦隊感疫緊急招回700多名軍人集中檢疫所就空出床位。一直到境外生回台及移工來台也都是在集中檢疫所完成居家檢疫,陳時中有感而發,「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做不到這麼好。」眼看明天120名英國返台者也將到集中檢疫所,主要在集中檢疫所,但不排除可能會出現需要在機場的情況。眼看過年快到了,陳時中說,集中檢疫所全年無休,包含衛生組醫護、安全組警察、後勤組,特別感謝他們雖然無法完整訓練,只接受短訓練卻能做這麼好,若集中檢疫所沒有承擔下來壓力,社區一定有破口。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通報採檢人數變多 陳時中:沒有確診案例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陪同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烏來檢疫所,媒體詢問是否有社區感染的通報,陳時中表示,目前檢疫通報採檢的人比較多,現在大家警覺性比較高,但沒有確診案例。另外高雄傳出疑似外籍移工違規搭遊覽車,外界憂心有群聚風險,陳時中說,有這樣情況疫調都會進行,相關應該要自主管理或是隔離會圈點起來。至於馬來西亞等國都有變種病毒,陳時中指出,他都知道相關情況,國際資訊持續收集中,至於台灣防疫邊境管制,他認為目前維持這樣情況是夠的,不過進一步資料收集跟分析是必要的。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英120人明抵台大動作防疫 比照包機「入境+出關」採檢
英國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我自12月23日零時起,倫敦飛返台北的客機航班數將減半,明晚將有一架華航載有120名旅客自英國倫敦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迎接變種病毒現蹤後單日最大英國入境人數,將採最高規格採撿,比照各類包機,不論有無症狀,入境後及出關前都要採檢。自英國入境旅客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送集中檢疫場所14天,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英國已是加強作法,入境時全數機場採檢,檢疫期間有症狀也會採檢,檢疫期滿前全部採檢一次。莊人祥說,香港以前檢疫14天,最近才延長到21天,我國很早就做延長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有不適都需回報簡訊。因此,台灣暫時不會跟進香港提出的21天居家檢疫模式。莊人祥說,目前我未遭變種病毒入侵,指揮中心掌握變種病毒B1.1.7重症或死亡率無明顯增加,傳播率增7成,但尚未釐清是否僅在英國當地才有如此高的傳播力,仍會持續儘速收集相關資訊。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0人自倫敦返台 陳時中:入境就採檢、入住集中檢疫所
英國近來出現變種新冠病毒,華航將有一班飛機今晚自倫敦起飛,預計明晚返台,桃園機場公司指出,據悉有120名旅客。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入境就要採檢也須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過後再採檢,陰性才會放行,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英國入境者以及14天內從英國入境台灣者,全數皆要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陰性才會放行,陳時中今表示,將改為入境就要採檢。
-
2020-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怕爆 本土疫情後採檢量單日激增一倍 北區、台北區最多
國內12月22日確診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打破253天零本土紀錄,案771及其感染源紐國機師(案765),確診前曾在社區趴趴走,醫界及民眾有多怕,從本土疫情後採檢量能看出端倪,單日量從近150件增至300件左右,數量增一倍,其中通報醫院區以北區、台北區最多。自12月1日「秋冬專案」上路,擴大境內篩檢後,截至12月20日紐國機師航空器群聚前,平均每天通報病例數僅146例,接二連三出現機師染疫,12月21日至12月24日間每天都超過200例,甚至在爆出廣名女員工成為本土個案、同時公布案765足跡,隔天採檢件數達312例。憂社區感染風險增加,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監測,以阻斷社區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緊急發布醫界通函,籲醫師提高警覺,發現疑似個案應加強通報及採檢,防範疫情擴散。
-
2020-1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紐機師2人趴趴走 疾管署憂社區感染風險急發醫界通函
國內12月22日新確診1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為12月20日公布境外移入病例(案765)紐國機師接觸者,兩案在可傳染期間都曾於社區內活動,憂社區感染風險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緊急發布醫界通函,籲醫師提高警覺,發現疑似個案應加強通報及採檢,防範疫情擴散。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監測,以阻斷社區傳播,指揮中心在醫界通函中提醒,各醫師於診療病人時若發現符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定義,加強通報及採檢作業。如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及醫師高度懷疑社區肺炎等臨床條件、流行病學條件或檢驗條件者,請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處理流程」進行疾病通報與採檢。若病人不符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條件之臨床症狀,但醫師認為有進行 SARS-CoV-2 檢驗之必要者,請依「COVID-19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及個案處理流程」,進行疑似個案通報與檢體送驗。目前國內累計770例確診病例,分別為675例境外移入,56例本土病例(含案771),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
-
2020-1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南非出現變種病毒 專家:影響有限免恐慌
英國、南非出現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傳染力疑似更強,各國戒備。指揮中心專家李秉穎說,秋冬本來就是疫情高峰,各國疫情都在升溫,病毒變種不會造成太嚴重影響,不用過度擔心。因應英國出現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變種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3日起,14天內有英國旅遊史的入境者全面集中檢疫,倫敦飛台北客機航班減半、機組員須居家檢疫14天,且所有入境者須檢疫期滿前採檢。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每隔一陣子就會傳出病毒變異消息,有時傳染力增強、致病性強,有時是主要感染對象改變,但在他看來,無論病毒如何變種應該都不會對疫情造成太嚴重的影響。李秉穎說,英國將疫情擴大原因指向病毒變種,但綜觀歐美疫情,無論是否有變種病毒,各國疫情通通都升溫,主要原因是秋冬本來就是疫情高峰,不能因此就歸因於病毒變種。外傳南非變種病毒對於年輕族群感染力更強,李秉穎說,相較台灣或歐美國家人口老化嚴重,非洲國家年輕人口本來就比較多,感染的年輕人當然也比較多,不能因此推論變種病毒感染族群年輕化。李秉穎說,從學理角度來看,一隻病毒可能要歷時好幾年突變,才會變成一個全新的病毒,呼籲民眾面對病毒變種可以關心,但不要過於擔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也表示,目前昆陽實驗室都有對國內案例做嚴密監測,病毒變異後傳染力之所以可能增強,主要是疫情開始至今將近12個月,尤其最近1到2個月再次在全球大流行,只要感染人數愈多,突變機率就愈大。莊人祥也認為,雖然英國的病毒看似有突變,但傳染力是否更強還很難說,也可能是當地防疫措施所致,由於各國都陸續傳出病毒變種,指揮中心會持續針對每一株進入台灣的病毒進行監測。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足跡公開原則曝光!「距1公尺接觸15分鐘」才算密切接觸
確診個案活動史公開到什麼程度始終是這次防疫難解之題,尤其近日又出現確診個案在社區趴趴走消息,該話題再引熱議,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特別開講疫調及足跡公開模式原則,一般而言,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是專指與個案距離1公尺、15分鐘無妨適當保護措施者。蘇家彬說明個案調查接觸者追蹤流程,首先,接獲衛生單位通知確診個案後,就會調查個案發病前14天起到發病的接觸對象,匡列並分類,有明確接觸史者如同住家人,也會一一直接通知;另職場接觸者,如何接處的可能不太清楚,就會去現場做疫調訪問接觸者。另外,還有一類接觸者是屬於公共場所接觸到不特定對象,蘇家彬說,如果無法掌握就會公布行程。接觸者名單也會依照感染風險分類,如認為有感染高風險就會採檢;如不是無適當防護一到兩公尺接觸15分鐘以上的密切接觸者,就列自主健康管理。蘇家彬說,如果達到密切接觸者定義會開立隔離通知書,要求在家隔離14天,期間有症狀必須告知安排就醫。個案在地點停留時間長短,長時間的接觸很重要。「兩者之間有沒有配戴口罩,這也影響到感染風險。」蘇家彬表示,有時候會出現地點可能有密切接觸者的對象,且無適當防護在一到兩公尺內接觸15分鐘以上密切接觸者。但如果是有隱私性的,如家庭或私人聚會場所,因為完全可以掌握,所以這些場所也就不會公布。蘇家彬說,如果是半開放性活動場所,如職場、診所、醫院、學校,雖可能有不特定對象,但接觸者都可以掌握到,所以也不會公開;如果是開放地點,非特定人都可以進去,但是他所接觸的人都是特定,如去餐廳接觸者就是和其吃飯者,或是實名制的健身房,也不會公開。唯一會公開的是如果在百貨公司或長途交通工具,「這種沒辦法掌握但是可能有密切接觸者,才會公開。」蘇家彬強調,很感謝目前所有個案都很配合,「我們也有義務保護其隱私,有防疫需求才會公開行程,也不會公布個資隱私。」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咳嗽發燒憂是否新冠肺炎? 醫師:先就醫診斷
台灣昨天出現本土感染案例,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今天表示,民眾若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憂心為新冠肺炎症狀,可先就醫由醫師判斷需不需要採檢,不用太恐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案765及771,在12月8日至12月11日的行蹤與足跡,引起不少民眾加強自主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新竹馬偕醫院醫師白永嘉在個人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發文,提醒民眾,若曾有到好市多南崁店,而近日出現咳嗽、鼻塞及嗅覺減少的狀況,懷疑自己出現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症狀,一定要主動篩檢。白永嘉表示,「也要避免接觸別人、全程戴好口罩就醫,儘量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白永嘉指出,民眾若沒有去過這些地方,但出現類似症狀仍擔心,可到各大醫院由醫師判斷需不需要採檢,戴好口罩就醫,避免接觸人群。新竹馬偕醫院表示,醫院設有戶外篩檢區,將候診區和診療區分開並獨立動線,讓每名就診者不用進入醫院,即可完成診療服務,降低就醫環節的感染風險,及早攔截疑似個案。新竹馬偕醫院指出,院方也將堅守防疫態度,全力守護醫療團隊及新竹市民的健康,讓民眾就醫更安心。
-
2020-1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恐藏9名本土感染!醫示警若不停辦跨年「後果不堪設想」
台灣連續253天零本土確診案例在昨(22)日破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至截稿為止尚未禁止各地舉辦跨年等大型活動,各縣市政府則陸續做出因應,不過知名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耶誕與跨年晚會不取消是嚴重錯誤」,並提出四點理由呼籲政府停辦。長榮航空染疫的紐籍機師因多次值勤未配戴口罩,目前為止已傳染給一位廣明員工、以及兩名機師,除了打破本土253天零確診的紀錄,也讓不少民眾憂心疫情是否死灰復燃。對此醫師沈政男指出,這代表「台灣社會必須在生活與心理上再度進入防疫模式了」,沈政男示警不能對疫情掉以輕心,並指出「說什麼只要戴口罩、不飲食就可以繼續舉辦耶誕與跨年晚會,這是嚴重錯誤!」。沈政男點出四項理由籲政府停辦大型集會,首先是台灣雖然有多天零本土確診的紀錄,但各國的疫情仍在延燒,「就好像鄰居家裡多災多難,我們好意思在這邊集體唱唱跳跳、放煙火什麼的嗎? 」;再者,沈政男認為昨日確診的機師足跡遍布多地,若其接觸者未做好防護,極有可能會產生潛在的本土感染,若這些個案都去參加大型活動,則「後果不堪設想」。此外,國外陸續有變種病毒,而疫苗的取得速度卻跟不上病毒的變異速度,沈政男憂心「屆時若疫苗對變種病毒無效,而台灣取得疫苗的速度又相對較慢,恐怕大家須過著比現在更痛苦的防疫生活」;再者,沈政男認為若因跨年群聚而感冒就診,恐怕會被當成疑似病例進而採檢,到時醫療體系很可能會吃不消。最後他也再三呼籲「暫停一年舉辦耶誕或跨年晚會,不只是表達對全球疫情的同情與悲憫,也是自我保護的謹慎手段」。
-
2020-1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發病10天後應無風險 討論放寬確診者返台條件
多項實證研究證實,新冠肺炎確診者發病10天以上幾無傳染力,指揮中心專家會議建議放寬海外染疫者回台條件,發病至登機超過1個月、症狀緩解即可回台。此專家建議尚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拍板。此外,專家小組24日將開會討論,確診者解隔離條件。台灣自12月開始執行秋冬防疫專案,海外國人若要返台必須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核酸檢驗證明;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海外染疫者也有明確返台規定,需符合發病日至登機日已超過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發病日已達10天,且取得2次核酸檢驗陰性證明(須間隔至少24小時採檢)。但因秋冬專案要求入境者提核酸檢驗報告,也遭質疑此舉是「放生」海外染疫者,讓生病的人無家可回。指揮中心日前召開專家諮詢會議,會中決議,放寬海外染疫者回台條件,將現行需符合「發病日至登機日已超過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改為「發病日至登機日已超過1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有鑑於可能有愈來愈多海外民眾需要返國,也確實可能有確診者有需求,且許多實證數據顯示,確診者發病超過10天就幾乎沒有傳染力,專家決定保守而為,縮短2個月的期限,但仍要求需發病滿1個月才能回台。中央社記者下午在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提問,指揮中心多次宣稱,就算染疫,只要經過14天檢疫應無傳染力,若再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更為保險,若在社區也無須擔心。但已知的確診者在醫院必須二採陰才能出院,現在有些確診者並無症狀,有些人甚至已有抗體,研判在時陰時陽狀態,卻因無二採陰不能解隔離,標準並不一致。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確實有些住院的確診者無症狀或基本上是輕症。有關入院確診、還帶有病毒者還是需要二採陰才能解隔離,專家諮詢小組中確實有些委員也提到這個議題,24日將開會討論,確診者解隔離條件,有共識會再說明。張上淳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確診者若有抗體,也不能百分百說沒有傳染力,討論確實要考慮很多面向,可能要很多條件一起搭配處理。如海外確診者要回台須「滿1個月」的條件,也是可參考的方向之一。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冷凍食品包裝傳新冠? WHO:目前沒有實例
中國大陸之前發生多起冷凍食品包裝檢出新冠病毒的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衛福部食藥署於11月6日至12月22日在邊境檢驗進口冷凍食品之內外包裝,共抽驗九個國家、58批產品,共檢驗230個樣品,新冠肺炎病毒均為陰性。食藥署採檢第一階段,於11月6日至11月20日針對新冠肺炎盛行率高的國家進口的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採樣,共抽驗4個國家輸入之豬肉、牛肉及鮭魚,11批產品、44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二階段於12月11日起,持續針對進口冷凍食品內外包裝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並增加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及印尼)的冷凍肉品及水產品內外包裝為採樣標的,截至12月22日,共抽驗7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47批產品、186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陳時中表示,雖然病毒在高濃度情況下,於銅的表面可存活4小時、紙板24小時,塑膠可存活72小時,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還有美國農業部等,皆說明目前沒有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實例。但為求謹慎,食藥署不斷就冷鏈食品採樣,結果顯示透過冷凍食品傳播的可能性低,但還是會持續監控。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關到崩潰!出院標準落後世界半年 指揮中心明開會接軌
台灣還有超過100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在住院,絕大多數都是無症狀,必須連續兩次採檢陰性才能出院,由於新冠肺炎病程後期特性是檢驗會陰陽不定,常需等候多時。其實早在5月,包括新加坡等國就已經按照世衛根據實證歸納之建議,以確診後的天數作為無症狀者解除隔離的標準,台灣不乏有確診者因為被關太久而出現身心症狀,也有人痛苦到考慮聲請提審。所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表示,明天就會開會重新討論是否放寬。世界衛生組織5月27日歸納實證,不再以檢驗結果判定出院,改為基於時間,即發病十天再加至少三天無症狀者可出院。世衛指出,病毒長時間脫落導致結果時陰時陽性,其實無傳染力,卻破壞大眾對實驗室的信任,也導致長期隔離,影響個人福祉,也造成醫療人力及防護裝備不必要的耗費。許多國家都採納世界衛生組織新建議,包括防疫成果斐然、檢驗能量充裕的新加坡。星國衛生部5月29日整合世衛建議、臨床證據、與當地情況,更新出院標準。星國將世衛建議略作加強,採發病達21天且臨床狀況良好者可出院,出院後在家中休息7天,第28天可重返工作崗位。指揮中心卻是在6月初,才從全球最嚴格的三採陰放寬為二採陰,沿用至今。一位住院隔離超過60天的確診者,僅一周有症狀,但檢驗一陽就要重新算起,漫長無盡的等待使他出現嚴重身心症狀。這名確診者的友人表示,當時曾經致電1922,對方只能告知原則,無權協助。他們也打電話到人權團體,諮詢能否聲請提審,請法官評斷此程度拘禁是否合理,但討論後認為成功機會渺茫,無奈作罷。雖然隔離過程中有醫護人員、心理諮商服務的支持,幫助仍很有限。友人強調,自己沒有否定台灣防疫,也理解面對未知的疾病,訂定較嚴格標準以維護大眾安全,但實際執行是「活生生的人在其中」,應保留繼續討論的彈性,例如隔離超過一個月以上,或許可換允許透氣空間。若這次有討論空間,未來發生其他不可預期的傳染病時,也能及早設想到這些情況。指揮中心這一年來經常對外強調,如果入境後好好隔離14天天,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只要持續無症狀病,不需要特別採檢,也不會對社區造成威脅;上述此標準對照無症狀者的出院條件,明顯有雙重標準之虞。外界關切指揮中心是否考慮修正出院標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日前受訪表示,確實在有些國家,無症狀者是看天數解隔離,文獻上也顯示是可以這樣做,但現在台灣正在做秋冬專案,很難去放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表示,專家小組曾有一些委員提到這個議題,明天還會再開會,可以討論,若有共識,會再向外界說明結果。外界關切台灣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住院30天以上的人數有多少?莊人祥表示,這樣的數據是平常不會去統計的,需要額外花費人力去算,所以不能提供。指揮中心現有資訊顯示,我國確診個案當中,大約80%為輕症或無症狀,所有個案(包括重症)住院天數中位數約為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