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排尿困難
共找到
70
筆 文章
-
-
2020-10-03 科別.泌尿腎臟
擔心吃藥「傷腎」有損性功能? 尿路阻塞恐怕才是禍首
男性在40歲上下,漸漸就會開始覺得「尿不從心」,50歲可能就有夜尿頻尿等症狀,這是因老化而有了攝護腺肥大問題。但部分患者擔心長時間服藥,恐怕會傷腎,聯想到會影響性功能,因此就不願意遵照指示。醫師警告,如果攝護腺肥大不治療,可能尿液堵塞到腎臟,最嚴重恐怕導致腎衰竭洗腎。錯誤刻板印象「吃藥傷腎」 不服藥恐導致腎臟衰竭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世鋒表示,部分病患對於長期吃藥有民間迷思,認為長期吃藥會傷肝、傷腎、傷胃等,但經由醫師指示服藥,其實是改善病兆,阻止或減緩慢性病惡化,反而能保護身體器官。例如攝護腺肥大,如果不服藥控制,就有可能發生最嚴重狀況,像是排尿困難導致腎水腫,引發衰竭最後必須終生洗腎。擔心吃藥性功能障礙? 醫師提醒尿路不順反阻礙「性福」部分男性病患常會有相同疑慮,長期吃藥會不會影響性功能?王世鋒解釋,其實在臨床與部分報告能發現,排尿困難與性功能障礙,可能有相對性關係,部分排尿難患者會容易感受到力不從心,但是藉由藥物或相關治療,協助排尿正常後,性功能反而逐漸恢復,攝護腺肥大患者,及早就醫才能有助維持生理機能。王世鋒強調,然而不僅攝護腺肥大,包含脊椎損傷、神經性膀胱、結石等,都可能阻塞尿路,導致排尿有問題。當尿液回堵到雙側腎臟,就很容易發生腎水腫,如果長期不處置,很可能會導致腎臟衰竭,而因腎臟一旦壞損就沒有方法可以復原,最後落得必須終生洗腎才能維持生命。當心「傷腎」而不吃藥,才是真正「傷腎」。腎臟把尿液輸送到膀胱 排除不順就累積在腎盂王世鋒補充,腎水腫正確來說應該是「腎盂擴大」,腎臟的功能是製造尿液,經過腎臟內如同樹枝般分佈的集尿系統,將尿液收集到腎盂,再經過輸尿管輸送至膀胱,最後排出體外,因排除不順暢,導致尿液堆積在腎盂,如同灌水球般將此腎盂擴大代表的是尿液腎盂撐開,才會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腎水腫。王世鋒也說,除了阻塞,另一類導致腎水腫的原因是尿液逆流,通常問題發生在膀胱與輸尿管交接處,一般人的膀胱輸尿管交接處有抗逆流機制,即使倒立也不會讓尿液回流到腎臟,如果交接處結構異常,當膀胱壓力增加(例如排尿時),尿液無法完全排出體外,還逆流到腎臟,導致腎水腫、細菌感染、腎功能受損。★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9-20 科別.泌尿腎臟
女性怕公廁髒常半蹲排尿 泌尿科醫:恐頻尿又易發炎
不少女性怕坐式公廁髒亂,常半蹲解尿。泌尿科醫師說,解尿時半蹲,骨盆底肌肉收緊,影響尿道肌肉放鬆,久而久之可能排尿障礙甚至合併發炎,建議解尿應坐姿或蹲姿,別半蹲。不少人常擔心外面公共廁所髒亂,可能感染傳染病,如廁時無不想方設法避免碰觸座墊,如選用蹲式馬桶,或採半蹲姿態(屁股懸在座墊上方)使用坐式馬桶。不過,用半蹲姿勢尿尿,在泌尿科醫師眼裡,可能是危險行為。排尿是將膀胱所儲存的尿液向外排出,良好的排尿是可以較為快速的尿流速將尿液排出,且膀胱在排尿後只剩下極少的殘尿量。良好的尿液排空必須具備持續的逼尿肌收縮力,此收縮力必須持續到膀胱完全排空為止,另外必須要有放鬆良好的尿道外括約肌及骨盆底肌肉群。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臨床常見罹患骨盆底肌肉筋膜炎患者,有一部分與健身、重訓、過度使用骨盆底肌肉有關;但另一類高危險群則是喜歡翹腳、半蹲尿尿的女性。張雲筑說,排尿時尿道應該放鬆,但半蹲會導致骨盆底肌肉夾緊,尿道就「束起來」,導致排尿停頓、尿速較慢,也比較容易尿不乾淨,膀胱殘尿多、容易頻尿。當殘尿比例愈高,膀胱壓力大,髒東西沒辦法順利排出,也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嚴重者還會腎臟發炎、水腫。泌尿科醫師張美玉也說,排尿時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要放鬆,但半蹲姿勢排尿會讓尿道沒辦法完全放鬆,尤其若長期習慣半蹲排尿,骨盆底肌肉緊繃、痙攣,久而久之尿道括約肌和逼尿肌不協調,會造成女性解尿尿速慢、解尿遲疑、殘尿多、解尿困難等。張美玉表示,女性如果不想使用坐式馬桶,可找蹲式馬桶;若沒有選擇,只要用紙巾將馬桶墊擦拭乾淨,再撲上紙巾坐下,其實生殖器官不太容易碰到馬桶墊。臨床上倒是常見男性使用坐式馬桶排便,因生殖器官容易碰到馬桶墊,引發心理焦慮,擔心染病。張雲筑建議,女性解尿應選擇「全坐」或「全蹲」,不要半蹲,若也可選擇幫助女性站立尿尿的工具。如果真的非得半蹲解尿,可使用按摩球按摩髂腰肌前後兩端,幫助修復。年輕女性可能不覺得半蹲解尿會造成困擾,但隨年齡增長,骨盆底肌過度使用的風險會增加。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院長、泌尿科醫師盧星華則說,女性使用坐式馬桶可能要擔心皮膚、大腿、會陰部位因接觸座墊導致的感染問題;另外臨床也常見女性排便後不知道擦拭應該由前往後,就算用水沖洗,也應該由前往後沖,導致常復發感染。
-
2020-08-27 科別.泌尿腎臟
頻尿、夜尿...都是攝護腺肥大惹的禍 「藥」怎麼治療專家告訴你
●夜尿:晚上睡覺時要起來小便●頻尿:小便次數增加(每天大於8次以上)●急尿:突然發生的尿急感,很難忍住,還沒到廁所就快要解出來了●餘尿感:明明才剛小便完,又有排尿感●排尿不順暢:等一段時間才解的出來,斷斷續續、涓涓細流、滴滴答答您或是您的家人有以上「男解」的排尿症狀嗎?造成生活種種設限不順暢嗎?男性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攝護腺相關問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排尿困難,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治療是必要的。以下帶大家認識什麼是攝護腺肥大。攝護腺是什麼呢?攝護腺又名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生殖泌尿器官,其位置在膀胱下方,包覆了一段尿道,其形狀和大小類似於胡桃,重量正常約20公克,功能是製造部分的精液,及控制尿流與射精的方向。攝護腺為什麼會肥大?在男性荷爾蒙的刺激下,細胞組織增生,攝護腺體積與日俱增,良性的增生實屬正常的老化現象。肥大的攝護腺會帶來什麼問題呢?最常見的就是排尿困難。肥大的攝護腺會壓迫尿道,使尿道變窄,往上亦壓迫到膀胱,使膀胱儲尿功能降低。常見的症狀如:夜尿、頻尿、急尿、排尿後仍有餘尿感等不順暢,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出現以上排尿症狀該怎麼辦呢?攝護腺肥大帶來的排尿症狀雖然不會致命,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千萬不要隱忍不要拖延,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建議求助泌尿科門診,醫師會做詳細的問診,透過排尿症狀描述、肛門指診、安排抽血檢查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尿流速檢查、排尿後膀胱餘尿測量、超音波檢查等。治療方法有哪些選擇呢?良性攝護腺肥大,如果症狀輕微,醫師可能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即可。若病況較嚴重會以藥品或手術積極治療。以下針對藥品的部分做詳細的介紹。五種藥品治療:一、α交感神經阻斷劑◎此類藥品能放鬆攝護腺、尿道、膀胱頸等部位的平滑肌,降低對尿道的壓迫,使尿液順利排出,改善排尿困難。作用快且效果顯而易見,是攝護腺肥大男性第一首選用藥。但無法防止攝護腺繼續腫大,亦不能縮小攝護腺的體積。◎院內品項有Tamsulosin(替你舒坦持續釋放膠囊0.2毫克)、Silodosin(優列扶膜衣錠4毫克)、Doxazosin(可迅錠2毫克、可迅持續性藥效錠4毫克)。◎少數人用藥期間有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其中以Doxazosin發生率較高,建議睡前服藥,坐著或躺著要起身時,緩慢移動以降低頭暈跌倒的風險。服用Tamsulosin或Silodosin時,可能伴隨射精量減少,少數人會出現逆行性射精。二、5α還原酶抑制劑-男性荷爾蒙抑制劑◎此類藥品能阻斷男性荷爾蒙的作用途徑,使攝護腺體積縮小,進而改善排尿症狀及降低相關手術的可能性。需要使用一段時間(6~12個月),待攝護腺體積小到一定程度時,排尿症狀才能顯著有感改善,因此必須按時吃藥,耐心治療。◎院內品項有Dutasteride(適尿通軟膠囊0.5毫克)、Finasteride(快得膜衣錠5毫克)。◎服藥期間,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少數人可能會產生性慾減退、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停藥後就會恢復正常,但攝護腺也可能會因停藥而再度發生肥大。◎因有致畸胎風險,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婦女應避免觸碰此類藥品。三、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此類藥品為赫赫有名的壯陽藥。研究發現,除了能改善勃起功能外,對攝護腺肥大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亦有療效,適合同時有攝護腺肥大及勃起障礙的男性使用。◎院內品項有Tadalafil(犀利士5毫克),此藥為自費藥品,健保無給付。◎若與前面介紹的α交感神經阻斷劑同時併用,可能會增加低血壓的風險,建議至少間隔四小時以上。如非必要,禁止與心血管藥品硝酸鹽類併用。四、抗乙醯膽鹼藥品◎此類藥品能抑制迫尿肌過度收縮、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急尿、頻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狀。◎院內品項有Oxybutynin(歐舒緩釋錠5毫克)、Solifenacin(衛喜康膜衣錠5毫克)、Tolterodine(得舒妥持續性藥效膠囊4毫克)。◎常見副作用:口乾、視力模糊、便祕、腸胃不適、頭痛、認知功能損害等。五、β3腎上腺素受體作用劑◎此類藥品能鬆弛逼尿肌,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急尿、頻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狀。◎院內品項有Mirabegron(貝坦利持續性藥效錠25毫克)。◎此藥可能會升高血壓,服藥期間建議定期量血壓,特別是高血壓病人。其他注意事項1.可能會造成排尿困難的藥品使用時要小心,如感冒藥(含去鼻充血劑pseudoephedrine)、過敏暈車藥(含抗組織胺劑)等,就醫時務必告知醫師,請醫師權衡利弊,避免開立可能造成排尿困難的藥品。2.不憋尿,也不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份,避免過度脹大膀胱造成其收縮力變差,而解不出尿來。3.睡前儘量不再攝取水分,以免經常起床上廁所影響睡眠。4.適度運動,調適壓力,放鬆心情,不熬夜或過度疲勞。5.減少菸酒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高纖食物、具抗氧化效果的茄紅素、南瓜子等。攝護腺肥大是男性晚年遲早要面對的課題,若出現相關排尿症狀,正視它、面對它,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遵照醫師及藥師指示按時服藥,「攝腺」問題,都能用藥「有解」的!
-
2020-08-24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綠蘆筍止渴、利尿 有助改善膀胱炎、攝護腺肥大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蘆筍性味冷、微苦、能止渴、利尿,有膀胱炎、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水腫的人,除藥物治療外,多吃蘆筍也有助改善。【記者吳雨潔、施靜茹╱報導,出處/2008-03-17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當令吃台灣曾有「蘆筍王國」美譽,蘆筍曾是最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全年金額高達1億3千餘萬美元,可惜70年代後外銷市場逐漸拱手讓人。雖然外銷式微,但是國人蘆筍栽培技術和單位面積產量卻保持世界紀錄。蘆筍因其嫩莖形似蘆葦的嫩莖和竹筍,故稱為蘆筍。我們常聽到的白蘆筍、綠蘆筍,其實是同一品種,白蘆筍剛冒出地表即被收割,表皮白皙嬌嫩;綠蘆筍是突出地面,經日光照射後變綠的蘆筍嫩莖。分段吃頭段(呈白色的根部,靠近泥土的部位):纖維較多、口感粗糙,不適油炒。主廚建議將蘆筍頭加些冰糖,用隔水加熱法蒸熟,煮熟的水有蘆筍香氣,即為蘆筍汁。中段:嘗起來爽脆鮮甜,跟肉、海鮮或蔬菜類皆適合,建議炒食。後段(尖端處):最嫩,用滾水燙熟、吃原味最恰當。挑選蘆筍TIPS:外表飽滿、觸感細嫩、色澤翠綠、整根挺直、根部切口密實者為佳,若外觀有泡水腐爛狀或過於乾癟,都是不新鮮。購回後,可將蘆筍用報紙或保鮮膜包好,置於冰箱可冷藏2、3天。但建議趁新鮮時食用。富含葉酸 孕婦最需要台北振興醫院營養治療師╱鐘子雯綠蘆筍富含葉酸,對孕婦最適合。懷孕過程中,胎兒神經發育需要葉酸,特別是初期,除了柑橘和深綠色蔬菜外,蘆筍的口感,或可讓孕婦在害喜吃不下的階段,能補充到葉酸。此外,有些孕婦因為膨大的子宮壓迫腸道,可能影響排便,綠蘆筍的纖維質,剛好也具有幫助「嗯嗯」順暢的功能。涼性蔬菜 體寒勿多食北市聯醫中醫院區主治醫師╱林君玉綠蘆筍有利尿,但性味偏涼,體寒者宜適量攝取。本草綱目說,蘆筍性味冷、微苦、能止渴、利尿,有膀胱炎、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水腫的人,除藥物治療外,多吃蘆筍也有助改善。
-
2020-08-24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綠蘆筍燙熟後冰鎮 口感更加清甜甘脆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蘆筍性味冷、微苦、能止渴、利尿,有膀胱炎、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水腫的人,除藥物治療外,多吃蘆筍也有助改善。【記者吳雨潔、施靜茹╱報導,出處/2008-03-17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蘆白鮮帶子示範份量為3人份材料:綠蘆筍50g、干貝5粒、雞高湯30g、紅、黃椒各兩片、蒜片、辣椒、鹽皆少許Step1:準備半鍋水,煮滾後關火,將干貝放入滾水中泡熟(當干貝從透明轉為白色時,即為煮熟),約需5分鐘。Step2:綠蘆筍去頭尾、切段。再開火,汆燙綠蘆筍。Step3:油鍋放進蒜片與辣椒爆香。倒入雞高湯、紅、黃椒與少許鹽調味。Step4:放入瀝乾水分的綠蘆筍與干貝,一起拌炒即可。主廚TIPS:每種食材煮熟的時間不一,建議新手烹調時,可將綠蘆筍與干貝等食材先汆燙再炒,比較好拿捏油鍋快炒的時間與生熟度。芝麻醬蘆筍示範份量為3人份材料:綠蘆筍80g、日式芝麻醬80g、美乃滋40g、黑白芝麻少許。Step1:汆燙綠蘆筍。Step2:綠蘆筍燙熟後,放入冰水中冰鎮約1分鐘。撈起瀝乾。Step3:日式芝麻醬與美乃滋以2比1的比例調和均勻。Step4:將調好的芝麻醬淋在蘆筍上,撒些黑白芝麻裝飾。主廚TIPS:綠蘆筍的尾端(尖端處)比較嫩,吃起來清脆,若用油鍋炒,綠蘆筍尾端會變得軟爛,反而糟蹋。建議燙熟後冰鎮,能使口感更加清甜甘脆,再沾醬料食用。百合炒蘆筍示範份量為3人份材料:綠蘆筍100g、百合20g、香菇1朵、紅蘿蔔數片、雞高湯30g、鹽少許。Step1:汆燙綠蘆筍。Step2:百合入鍋汆燙,約5秒鐘即可(當百合從白色轉為透明,即為煮熟)。Step3:香菇泡水、切條狀,入油鍋爆香,放入紅蘿蔔拌炒。Step4:蘆筍與百合入油鍋一起炒,加高湯、鹽調味,拌勻。主廚TIPS:若擔心雞高湯較油膩,可改用白蘿蔔與西洋芹等蔬菜熬成的高湯代替。
-
2020-08-09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會不會導致不舉、影響性福?醫師這麼說
父親節剛過,但爸爸的健康不能輕輕帶過。中年爸爸常見泌尿相關問題,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師呂其峰表示,40歲之後的男性會漸漸浮現排尿困難、頻尿、夜尿等問題。解決排尿障礙 藥物治療優先呂其峰指出,一般民眾可利用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IPSS)檢查自身有無攝護腺問題,7個問題中,詢問近一個月來,是否有出現尿柱較細、尿液斷斷續續、常需要跑廁所等症狀,0至7分為輕度、8至19分為中度、20分為重度。良性攝護腺肥大會造排尿功能障礙,呂其峰表示,輕度者如不影響生活,無須治療,建議分數達中重度者再進行治療。治療方式並不是依嚴重程度來區分,而是將其分為阻塞性症狀和刺激性症狀兩種類型。呂其峰解釋,阻塞性症狀有解尿困難、尿柱變細、尿不乾淨、斷斷續續等問題;刺激性症狀為尿很急、2小時內會想上廁所、晚上一直起來跑廁所等。兩種狀況皆會以藥物治療為優先,如沒有效果才建議動手術。手術併發症 常見射精無精液手術常見性的併發症為出血、感染,呂其峰指出,攝護腺手術由於會刮除膀胱頸,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膀胱窄、逆行性射精等狀況,逆行性射精意指病人爾後射精時會沒有精液,少部分的人則會有性功能障礙,但比率相當低。呂其峰解釋,男性在射精時,膀胱頸需關閉,但攝護腺手術須將膀胱頸刮除,雖然手術復原後一樣可以有射精的動作,但卻不會有精液,若患者有考慮生小孩則不建議動手術。不過他說,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多數皆已年過40歲、有小孩,較少出現生育問題考量。攝護腺癌 症狀與肥大相似 不少民眾擔心罹患攝護腺問題是否會導致不舉、造成婚姻不性福,呂其峰表示,目前沒有證據指出兩者有相關,攝護腺問題與不舉常發生在年歲較長的男性,因此眾人才會以為兩者有因果關係,其實不然。年紀較大、長期有代謝症候群的男性,身體如處於慢性發炎,很有可能同時罹患攝護腺肥大和勃起障礙。除攝護腺肥大的狀況,也有可能出現攝護腺惡性腫瘤。呂其峰說,兩者的症狀一開始差不多,不過一旦體內細胞轉為癌細胞,就變成惡性腫瘤,他強調,良性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惡性腫瘤為兩件不相關的病況,並不會從良性轉為惡性。檢驗PSA指數 初步篩檢工具攝護腺惡性腫瘤晚期,有些人會出現遠端轉移,如淋巴結腫大等狀況,可能會壓迫到下肢循環,如遠端轉移至骨頭,則會出現骨頭疼痛的狀況,一開始的確很難跟良性做出分別,因此需要進行抽血等檢驗,呂其峰表示,男性的健康檢查中,通常都會有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抽檢,可反應攝護腺的大小並作為攝護腺癌篩檢工具,超過4ng/mL,會懷疑有異常。不過該檢驗易受到許多狀況影響,如攝護腺較大、發炎、撞到、剛射精等,數值都會偏高,需經其他工具輔助評估是否有惡性腫瘤。罹患攝護腺惡性腫瘤的治療方式視病情而定,有積極觀察、定期抽血、手術、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化療等。呂其峰指出,國內的攝護腺惡性腫瘤罹患率沒有特別高,且有八成因病情進展不快,不會威脅生命安危,甚至很多患者都是過世後才發現。攝護腺保健錦囊● 不要憋尿、多喝水。● 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常運動。● 多吃蔬菜及水果。● 少吃紅肉,以魚肉或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少吃澱粉,少喝酒及刺激性食物。● 可補充綠茶、茄紅素、南瓜籽、鋸棕櫚萃取物、黑麥花粉萃取物食品。資料提供╱呂其峰醫師
-
2020-07-18 科別.泌尿腎臟
熟男排尿障礙及早治療 錯過用藥只能開刀
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難,是50歲以上男性的惱人問題。美國統計,排尿障礙是年長男性前三大就診的原因,亞洲男性常輕忽這些症狀,到了尿不出來或腎臟功能受到影響時才去就診,只能接受手術治療,錯失可用服藥控制時間。55歲的王伯伯最近發現有頻尿、小便變細,甚至解尿困難,晚上睡覺時因急尿感要起床2至3次,影響睡眠品質。白天上班時,因小便解不乾淨,常跑廁所,造成工作上的困擾。就醫診斷原來是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障礙,經過服藥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許多原因可能造成泌尿道的症狀,如結石、神經或內科方面疾病的影響。如果排除這些問題,病患門診時,一般會安排指診、尿液檢查及抽血檢查攝護腺指數。指診可以初步評估攝護腺的大小及是否有摸到腫塊,再配合抽血檢驗攝護腺指數,可以偵測出是否有攝護腺癌的風險。如果服藥後症狀仍無法完全改善,可能會加做尿流速的檢查,或直接用下腹部或經直腸超音波來評估攝護腺的大小。目前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主要有二種,一種是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以幫助攝護腺放鬆,作用效果快,通常服藥一周後會有明顯的改善,但可能有降低血壓的風險,造成頭暈的現象,它無法縮小攝護腺。另一種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可減少男性荷爾蒙在攝護腺的作用,讓攝護腺縮小,但服藥後六個月攝護腺大小才會有明顯變化,卻可能影響性功能。如果服藥一段時間後,藥物的效果變差,或有反覆泌尿道感染或尿滯留等併發症,經過重新檢查評估後,可能必須以手術方式治療。常見的手術有二種,一是傳統內視鏡電刀刮除手術,使用電刀將攝護腺肥大壓迫到尿道的部分刮除,需住院5至7日,手術中出血及電解質不平衡的機率較高。另一是內視鏡雷射剜除手術,住院及拔除尿管的時間較短,出血及電解質不平衡的機會低,缺點是健保不給付。
-
2020-07-12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會讓腎衰竭? 小便出現10症狀應警覺
68歲林先生,夜間常因不自覺尿床而驚醒,白天不時會也會出現漏尿情形,進而到醫院求診。經醫師詢問病史得知,無明顯疼痛不適,正在服用高血壓、攝護腺肥大及加強膀胱收縮的藥物,曾確診糖尿病但未治療,過去檢驗也發現腎功能異常,藉由理學檢查可見下腹部凸出,臉部及雙腳浮腫,並由泌尿系統超音波檢查發現,其攝護腺肥大、膀胱憩室、膀胱結石及兩側腎水腫。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攝護腺肥大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30歲以上,每增加10歲發生率上升15%;90歲以上,接近100%有攝護腺肥大。另外,臨床上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約每年每千人有4.5-18人。攝護腺肥大常見症狀有:排尿不順、排尿困難、頻尿、夜尿、急尿、漏尿、排尿次數增多、有餘尿感、血尿、尿滯留等。周固說明,攝護腺肥大阻塞尿路會導致排尿不順,使得尿液滯留在膀胱中,當小便累積過量時,膀胱過滿讓小便溢出,造成不自覺的漏尿;同時,膀胱壓力過高,尿液反向推擠,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造成腎水腫,腎功能受損而全身水腫。周固提到,攝護腺肥大造成嚴重腎功能變化的案例不多,治療方面,約40%攝護腺肥大者使用藥物觀察一段時間可獲得改善,10-27%病情惡化須手術治療。當攝護腺肥大出現如:攝護腺阻塞而導致腎衰竭、重複出現尿液滯留、重複的泌尿道感染、引起再發性血尿、出現膀胱憩室、合併膀胱結石等併發症時,則應考慮以手術治療。 最後,周固提醒,所謂病從淺中醫,有攝護腺肥大及糖尿病應及早治療並定期追蹤,以免造成膀胱神經受損或尿路阻塞,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發生;攝護腺肥大以藥物治療持續超過1年沒改善,應考慮手術治療。最重要的是,一旦有併發症發生,就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不可輕忽。延伸閱讀: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有尿意不要憋太久! 醫曝嚴重後果...看完你還敢憋著嗎?
-
2020-07-08 科別.泌尿腎臟
6旬男全身水腫瀕腎衰竭 竟是攝護腺肥大惹禍
68歲林先生因夜間經常不自覺尿床,加上白天不時有漏尿情形,進而就醫,經檢查發現全身水腫、下腹凸出,餘尿超音波顯示餘尿量超過999毫升,且攝護腺也腫到正常人3倍大,因反覆尿液滯留,造成腎臟感染,已瀕臨腎衰竭階段。收治林先生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一般男性膀胱容量約420毫升,但此個案竟導出2公升尿液,是常人的5倍,顯示攝護腺肥大問題相當嚴重,且膀胱已失去功能;進一步檢查發現他不僅有攝護腺肥大,又因糖尿病長期未追蹤治療,導致膀胱神經受損進而傷腎。周固說,攝護腺肥大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年過30歲每增加10歲、發生率上升15%,年過90歲的高齡族群幾乎100%有攝護腺肥大;臨床上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每千人有4.5至18人。而全身水腫也常與攝護腺肥大有關。周固說,攝護腺肥大會阻塞尿路,導致排尿不順,出現排尿困難、或使頻尿、夜尿、急尿次數增多,或有餘尿感、血尿、尿滯留等症狀,一旦有大量尿液滯留在膀胱中,恐不自覺漏尿,甚至出現尿液逆流,造成腎水腫、腎功能受損而全身水腫。而在治療上,約4成攝護腺肥大患者只要使用藥物就能逐漸改善,約10%至27%病情惡化者須以手術治療;不過,當攝護腺肥大出現腎衰竭、重複尿滯留、重複泌尿道感染、血尿、膀胱憩室膀胱結石,或藥物治療持續超過一年沒改善,則建議考慮手術治療。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