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指示用藥
共找到
66
筆 文章
-
-
2020-10-28 科別.心臟血管
逾三成上班族發生中風不會處理 記FAST口訣減失能風險
據「腦中風健康識能推廣試辦計畫」研究發現,企業職場工作者面對急性腦中風情況發生時,三成以上表示難以立即做出處置,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預防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陳龍呼籲,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減少失能與死亡風險。該計劃由國健署委託台北醫學大學林立峯助理教授團隊執行,擇定企業員工對象特徵包含工作時程不固定、時常外食及應酬,生活習慣作息不規律、工作型態屬於責任制及業績導向、工作壓力大及高度精神緊張,了解職場員工對於「腦中風健康識能」的認知而進行調查。計畫發現,88.4%上班族認為在日常生活中獲取腦中風相關資訊是容易的;但28.6%表示在理解腦中風相關書面及口語資訊上是有困難;而對於判斷腦中風相關資訊的正確性也有五成認為困難;而面對急性腦中風情況發生時,31.7%上班族表示難以立即做出處置。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超過1.2萬人,中風對國人健康衝擊甚鉅,且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也提醒,「每4人中就有1人發生中風。」要掌握以下333健康守則,就能夠減少腦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民眾若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迅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若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不可任意停藥或增減用藥的劑量;記住不吃多鹽多油食物、不吸菸、不過度飲酒;保持定期測量血壓、適度規律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及善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歲以上國人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
2020-10-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失眠吞安眠藥 當心四大飲食雷區
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許多人會服用安眠藥讓自己好好睡一覺。但有些人經醫囑服用安眠藥後仍無法入睡,或是早上起床後仍然昏昏沉沉,可能是吃了會影響藥品療效的食物,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服用安眠藥期間一定要避開四大飲食雷區,否則不但無法發揮藥效,更可能危及生命。常見的安眠藥物有兩大類,一為苯二氮平類藥品(BZD,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等)及非苯二氮平類藥品(non-BZD,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等)。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如果因為吃了安眠藥沒效再吃一顆抑或用藥期間在睡前喝點小酒助眠,可能不但無助於睡眠,還有害健康。因此整理出四大飲食雷區,提醒民眾注意:一、勿搭配酒和添加酒精的飲料及食品睡前來杯酒配上安眠藥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酒精會加乘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若與BZD、non-BZD、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及orexin受體拮抗劑等安眠藥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暈眩、嗜睡、減弱警覺性、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抑制呼吸,危及生命。二、勿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食品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失眠者飲用咖啡或含咖啡因的茶類後,常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入睡。尤其正在服用安眠藥的民眾,不宜在睡前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到了睡覺時間還精神飽滿,而自行增加安眠藥劑量,結果導致服用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三、服藥期間避免飲用葡萄柚汁葡萄柚汁會透過抑制體內肝臟酵素CYP3A4的代謝作用影響多種藥品的代謝,使得藥物的血中濃度升高,增加頭暈、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四、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太豐盛的餐點會延長腸胃的消化時間,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會影響藥效。例如餐後立即服用BZD類藥品,吃進去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藥品的再吸收,導致藥效增強;non-BZD類藥品,則會減低藥品作用,因而無法及時緩解失眠問題。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則表示,過去曾有一位病人每天都需要飲酒應酬,但同時也因為失眠困擾正在吃安眠藥。沒想到吃完一個半小時後,左手、左腳突然無力,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經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酒精加重安眠藥效,出現「假性中風」的症狀。至於葡萄柚汁會拉長安眠藥的代謝作用,除了隔天睡醒後仍有頭暈的症狀,也可能導致夢遊、夢駕的風險。沈采穎說,尤其葡萄柚汁本身在體內代謝也慢,通常需要三天在體內的濃度才可能降至一半,因此不要認為喝完葡萄柚汁兩小時後就可吃藥,最好服藥期間都別喝為宜。藥師沈采穎說,安眠藥屬於管制藥品,需有醫師開立且有數量管制,無法從社區藥局購買。她進一步表示,失眠只是一種症狀,不一定要馬上尋求安眠藥,也千萬不要有「每一種疾病都一定有一種藥物治療」的觀念。如果有失眠症狀,可先從自身作息調整,或像藥局諮詢購買鎂、鈣等保健食品,或舒眠的中藥類指示用藥,以食療方式達到助眠效果,避免安眠藥成癮風險。
-
2020-09-23 科別.腦部.神經
巴金森患者現蟲爬幻覺 醫:可寫日記調整用藥
巴金森氏症是慢性神經退化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抖個不停,雖然可用藥物控制,但隨著病程增加,藥物使用頻率和劑量增加,反造成思覺失調的症狀。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到巴金森患者出現幻覺,常看到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而不敢睡覺,可藉由填寫病患日記,記錄用藥和相關症狀,幫助醫師調整用藥。巴金森氏症主要是因大腦「黑質」部位退化,神經傳導的多巴胺細胞死亡,而導致運動變得混亂和無法控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除了最常見的手抖症狀,也可能出現走路時手不會擺動、拖著腳走路、撲克臉等症狀。治療巴金森的權威醫師陸清松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雖無法根治,但依照醫師指示用藥可以治療、延緩病程。他說,巴金森氏症可分為「三個幸運七(lucky 7)」,也就是如果好好治療可分為三個七年。第一個七年為密月期,若按照醫師指示使用多巴胺藥物生活可一如往常;第二個七年為工作期,若定時用藥,可以繼續勝任工作;第三個七年,則是退休期,除了多巴胺藥物,搭配生長激素等藥物,可延緩病程,維持生活品質。但是治療巴金森氏症最大的困擾是異動症與斷電現象,也就是不該動時動不停、想動卻動不了。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協同主任巫錫霖表示,治療早期,因為患者多巴胺細胞數量堪稱足夠,所以藥效區間較大,但隨著病程進展,細胞逐漸凋亡,這時候藥物濃度若太高,患者就會出現異動症,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顫動;藥物濃度若太低,則會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患者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甚至有些病患因為因為擔心藥效很快沒效,會出現「沒電」的情形,因而縮短用藥時間、加重藥量,反而使多巴胺過度活化,造成類似思覺失調的症狀,出現幻覺。巫錫霖表示,幻覺通常與個人經驗有關,以中南部患者來說,可能多數有下田的經驗,因此常自述看到很多蟲或蛇在爬,或是蟲子漫天飛舞,而不敢睡覺。陸清松說,目前也有將速效和緩釋結合的藥物劑型,可讓藥效維持穩定,減少「斷電」現象。患者可以藉由填寫病患日記,紀錄用藥和相關症狀,幫助醫師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若是一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兩小時,就可以調整用藥。
-
2020-08-15 科別.眼部
眼藥水保養眼睛? 千萬別亂點 購買前必了解的3個眼藥水小知識!
當您眼睛突然發癢時怎麼辦?食藥署提醒,民眾若要自行購買眼藥水緩解不適,一定要先看以下3點眼藥水知識喔!一、眼藥水種類多,您適合哪一種? 在藥局或藥粧店購買屬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或成藥,不必經醫師處方的眼藥水時,除了要詳讀產品藥品標示,及說明書所刊載的適應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等相關資訊,也要遵照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用藥,若病情未獲得改善或加重時,就要立刻就診。一般市售眼藥水的用途大多為緩解眼睛疲勞、乾澀及紅腫發癢等症狀,常見成分有:1.緩解眼睛乾澀的氯化鈉,帶來清涼感的氯化鉀。2.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眼睛疲勞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B群。3.Naphazoline、Tetrahydrozoline、Phenylephrine為血管收縮劑,能減緩結膜充血的狀況。二、眼「藥」水是藥不是水!有些人習慣點眼藥水來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卻忽略過度依賴眼藥水只能治標而不治本,因為眼藥水仍屬於藥品,若平時用得太頻繁,可能會讓雙眼無法自然分泌淚液,進而演變為乾眼症。對於已有白內障、青光眼及乾眼症等眼疾患者,請務必使用眼科醫師開立的眼藥水,不宜自行選購。三、正確用藥保有健康雙眼!充足睡眠、均衡飲食、不過度使用3C產品,並讓雙眼充分休息,才能常保眼睛水亮健康。若要使用眼藥水,請務必向醫師、藥師或藥劑生諮詢,並遵照藥品說明書中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項及保存方法。若眼睛不適許久未緩解,甚至已影響作息,就要及時就醫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7-30 新聞.用藥停看聽
致癌危機! 食藥署下架36款胃藥 8月1日起全面禁用
胃藥傳致癌危機,含「ranitidine(雷尼替丁)」成分的胃藥放越久、致癌物越多,食藥署今正式宣布36款含「雷尼替丁(Ranitidine)」的胃藥從8月1日起全面禁用,民眾若依醫師所開立處方用藥者,可與醫師討論選用其他適當藥品;若是自行從藥局或藥粧店購買者,則建議暫時停止使用。食藥署科長洪國登表示,國際對原料藥「雷尼替丁」發出警訊,指其擺放時間愈長或接觸高溫時間愈久,產生致癌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機率愈高。去年知名胃藥「善胃得」被驗出含致癌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疑可能致癌,衛福部食藥署清查所有含雷尼替丁胃藥剛滿一年,6月中旬時內藥廠中化裕民就又自主驗出10批「悅擬停膜衣錠150毫克」NDMA超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除下架停止供應,也全面調查是否涉及其他批次及主動評估執行回收相關事宜。洪國登表示,許多相關藥品保存期限為兩年到四年,但無法保證在期限內NDMA的含量是否超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96 ng,因此決定暫停於國內供應、銷售或使用含「雷尼替丁」成分的藥品。含「雷尼替丁」成分的藥品主要用於胃灼熱、胃酸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酸過多、十二指腸潰瘍等。洪國登表示,含該成分的藥品許可證共36張,其中29張為處方用藥、7張為指示用藥,一年用量超過8000萬顆。食藥署已要求藥商、藥局及醫療機構自8月1日起暫停於國內供應、銷售或使用含ranitidine成分藥品,並提出回收計劃,啟動自主回收。若仍持續出貨,則依《消保法》處以新台幣6萬至150萬元罰鍰,未於期限內完成回收,則依《藥事法》則處以新台幣20萬至500萬元罰鍰。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