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指甲變形
共找到
14
筆 文章
-
-
2024-12-12 醫療.皮膚
乾癬一直變嚴重…吃B群、塗藥膏沒好轉?症狀、成因、新治療迷思一次看
「工作壓力讓我的乾癬又爆發,好怕未來合併關節炎或心血管出問題…」、「為什麼病灶上突然長出小膿疱,消不下去還愈來愈嚴重…」這些嚴峻的挑戰都是來自來自俗稱「牛皮癬」的乾癬病友,根據健保資料庫推估,臺灣每年約有8萬人因其就診。病人身體和頭皮上會遍佈紅斑或皮屑,嚴重時,不僅可能出現關節炎、指甲變形甚至心血管疾病等眾多共病問題,還可能合併乾癬紅皮症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等嚴重型乾癬,不注意就會帶來感染致命風險。高雄長庚醫院皮膚部副主任林尚宏提醒,病友與乾癬共處的路上,除了須注意伴隨而來的共病,也要留意不同類型乾癬帶來的風險,更提醒切勿輕信仿間根治的方法。乾癬目前雖無法完全痊癒,但是及早治療大部分病人都能獲得良好控制,擁有正常的工作與生活。【本篇您將了解乾癬病有最想知道的問題,解方與建議一次看】:📍全家只有我有乾癬,為什麼?📍乾癬好像變嚴重,還多了其他症狀,擦藥吃藥都無法改善怎麼辦?📍很害怕發生關節炎、虹膜炎這些共病,能預防嗎?📍擦檸檬、吃黃蓮、進補增加免疫力,聽說可以根治是真的嗎?Q1:「全家只有我有乾癬,為什麼?」「疾病機轉最主要取決的仍是體質及家族史。」林尚宏表示,乾癬是一種皮膚發炎的慢性疾病,目前尚無法根治,需要長期追蹤、治療。面對許多乾癬病友詢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罹病,林尚宏說明,有乾癬體質的人因惡化因子刺激,如外傷、感染、藥物或是壓力產生免疫失調等,都可能使得細胞激素過度活化,出現發炎反應進而發展為乾癬。乾癬通常分為四種類別:● 斑塊型乾癬:約80%的成人病友為此型表現,病灶類似板塊,會在皮膚上出現一塊一塊的紅斑,伴隨有銀白色鱗屑。● 滴狀乾癬:病灶以小於一點五公分的小點狀呈現,多因鏈球菌感染誘發。● 紅皮型乾癬:全身皮膚泛紅,大量脫屑,易有下肢浮腫、發燒或全身不適症狀及心臟、肝腎功能異常。●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多處皮膚會出現大片膿疱,造成全身性免疫系統如發燒、疲憊、甚至病灶感染導致致命風險等,屬治療時效性相當重要的皮膚重症,雖病人比率少,但推估仍有2~3%,且會與斑塊型乾癬合併出現。林尚宏也提醒,有家庭病史的民眾可多加留意,若出現症狀及早就醫,透過治療及時控制。Q2:「乾癬好像變嚴重,還多了其他症狀,擦藥膏吃藥都無法改善怎麼辦?」林尚宏表示,有7、8成的乾癬病人會出現頭皮屑變多,身上、手肘、膝蓋等處都出現紅疹,而腋下、鼠蹊部、股溝等容易摩擦的區域也會出現病灶,有些患者的指甲還會有甲床分離、指甲變形狀況。當症狀嚴重時,要當心發展成紅皮症乾癬,可能出現脫水或感染的併發症;若出現膿疱症狀時,則要留意有致命重症風險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找上門。📌【延伸閱讀】:沒有人認識的皮膚重症GPP詳細資訊大公開他也分享,上述四種乾癬類別當中,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屬較少見的嚴重型乾癬,與較常見的斑塊型乾癬的不同,GPP會造成多處皮膚出現大片膿疱,引起劇痛,也會出現體溫飆升、疲倦無後續後力等全身性症狀。若未及時緩解症狀還可能併發敗血症、呼吸衰竭等問題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治療時效性相當重要。值得留意的是,針對GPP近年醫學界大有進展。過去多數GPP患者都是口服A酸治療,但除療效有限之外,也不適合懷孕的女性使用。但現今已發現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機轉與細胞激素「介白素IL-36」有關,目前也已研發出針對此細胞激素專一性的生物製劑,更能有效截斷路徑,達到更好療效,只要符合條件,在台灣健保也能使用。林尚宏補充,由於健保用藥規範需要檢測出相關的基因突變才得以用藥,呼籲乾癬病友有發現疑似全身性免疫系統、發燒等問題,就到皮膚專科來就診加以確認診斷,後續也可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接受基因檢測,「若有GPP基因要在零感染或沒有壓力環境的環境避免誘發,確實有點困難,但是在有效的藥物出現後,趁早治療還是能有效控制。」【資訊補充站BOX】:為幫助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人能及早回歸身活正軌,有更好的疾病控制。今年(2024) 7/1起,健保署已核准GPP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期盼能有更好的疾病控制。完整健保給付規範全文,請見健保署網站Q3:「很害怕發生關節炎、虹膜炎這些共病,能預防嗎?」及早治療的重要性也是在於乾癬患者常會帶有不同的共病。林尚宏說,除了致命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外,乾癬最常見的共病還有:● 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患者約有2到3成出現關節炎,其狀況會使得關節、軟骨等受到破壞,原本結構不可逆。以關節神經僵硬、手腳趾腫脹、足底筋膜炎等症狀表現。● 代謝症候群:乾癬易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長期下來相關血管性疾病風險會較同年齡的民眾多出1到2倍風險。● 虹彩炎:乾癬也會引起眼睛病變,很多患者會先去看眼科,但建議要和皮膚科主治醫生討論,否則反覆發炎之下,也存有失明風險。林尚宏分享,回溯性的研究發現,透過穩定治療降低發炎反應,與減少乾癬病友發生上述共病有相關,不過尚缺乏前瞻性的研究。但他呼籲,目前健保體制下既有藥物已能協助好好控制乾癬,配合醫師治療、定期回診追蹤,仍是病友將低惡化及共病發生非常重要的關鍵。至於回診的頻率需要看嚴重程度,林尚宏說,若是輕微的乾癬可以擦藥緩解,大約一、二個月甚至半年回診;若較為嚴重的乾癬,依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如光照治療、口服用藥或生物製劑,則每週到三個月回診都有可能。無論何種治療方式,都建議與醫師討論規律的回診時間,以便追蹤控制。Q4:「擦檸檬、吃黃蓮、進補增加免疫力,聽說可以根治是真的嗎?」「坊間常出現有效根治等錯誤資訊,使得病患燃起希望。」林尚宏再三呼籲,切勿聽信未有醫學根據的草藥、偏方等,一定要尋求正規的治療,雖醫學臨床上乾癬還沒有辦法根治,但既有治療下仍能達到良好控制,林尚宏補充,乾癬病友均衡飲食相當重要,也不宜過度進補,並且遠離酒精和抽菸,如果接受中醫治療也應要尋求正統醫學,如此才能依照嚴重程度,轉介到適當的科別進一步治療。此外,他呼籲,病友的情緒問題也需要獲得重視,約有三到五成的病友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等狀況,此時更要透過及時治療穩定病況,降低壓力使惡化疾病的可能,將疾病對工作、生活的影響都降到最低。【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
-
2024-06-11 醫療.指甲.足部
指甲不剪太短、別穿不合腳鞋子 3大治療方式擺脫甲溝炎
走路對每個人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當腳趾出了問題,就會對生活產生影響。最近常遇到因腳趾在美容院修剪指甲後,甲溝感染發炎的病患,他們大多在修剪腳趾甲時,將指甲兩側靠近甲溝處修短,且愈修愈短,最終因修不到甲溝深處或是硬挖而受傷導致感染,進而引起走路疼痛。也有不少人因為腳趾甲變形(嵌甲)導致指甲刺入甲溝,引起甲溝炎。一般人稱的凍甲又稱「嵌甲」,意指腳趾甲兩側的甲溝因指甲變形、修剪不當或是外力導致指甲與甲溝旁邊的皮膚不當的摩擦甚至刺入皮膚內,因感染而導致甲溝發炎,會造成紅腫、疼痛,反覆性感染或形成化膿性肉芽組織增生。發生凍甲的原因,包括家族遺傳性捲甲、先天甲面過寬或趾骨發育異常、穿著不合適過緊的鞋子、指甲修剪不當、灰指甲、乾癬、末端腳趾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指甲變形、外傷或不當的外力造成大拇指不當的擠壓等。甲溝炎的治療,有非侵入性、侵入性與指甲矯正等三大方式:1.非侵入性治療在甲溝發炎處擦藥膏或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藥,也可以利用膠帶黏貼、棉球填塞甲溝來隔絕指甲對甲溝傷口的碰撞,對於甲溝有化膿性肉芽腫的患者可用硝酸銀化學燒灼肉芽組織,以達到收斂、殺菌效果。這種非侵入性治療,不會疼痛,適合輕微甲溝炎患者,但治標不治本,改善程度有限且復發機率高。2.侵入性治療即是甲床重建術,利用摘除部分指甲與燒灼部分指甲生長點基質,讓甲板面積縮小,減少指甲向外壓迫,雖然術後兩、三天會因疼痛而造成行動上的不便,卻是一勞永逸的方法。3.指甲矯正治療利用矯正器線圈旋緊後,以反作用力的原理,扳平捲曲的指甲並改善指甲面曲度,矯正過程並不影響日常生活,但矯正的時間長且矯正器的費用昂貴。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正確的指甲保養非常重要,除了不要穿不合腳的鞋子,平日在修剪指甲時,應把指甲最前端白色部分保留住一毫米以上,且前端應剪平,而非剪成角形或弧形;雙腳皮膚保濕、減少硬皮發生,每天沐浴清潔甲溝時可用手將甲溝旁的肉稍往外撥,可減少指甲刺入的機會。倘若指甲出現不適或有異狀時,應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才能讓腳趾頭健康陪您走更遠的路。
-
2023-02-22 醫療.指甲.足部
腳趾甲修太短小心「凍甲」!醫點名這些行為也易中鏢
30歲的李小姐因,工作因素必須穿包鞋,因長時間站立導致雙腳大姆指外側在持續壓迫下逐漸產生腫痛,到外科門診就診,經檢查確認因凍甲引發「甲溝炎」。甲溝發炎易流血 大多因鞋子不合腳樂生療養院一般外科王志堂主任說,凍甲又稱「嵌甲」,意指指甲兩側的甲溝因指甲變形、修剪不當或是外力導致指甲與甲溝旁邊的皮膚不當的摩擦甚至刺入皮膚內,因感染而導致甲溝發炎,造成紅腫、疼痛,甚至長出肉芽腫,此時容易有滲液,一碰就痛且容易流血。造成凍甲的原因,少部分與家族遺傳有關,如遺傳性捲甲;也有少數人因先天甲面過寬或趾骨發育異常導致;最常見的原因還是穿著不合適或過緊的鞋子;或是指甲修剪不當,指甲兩側修剪過短;灰指甲、乾癬、或末端腳趾血液循環不良等疾病導致指甲變形;外傷或不當的外力如運動,造成大姆指不當的擠壓,也是常見原因之。輕微採保守治療 嚴重者以藥物治療、破壞生長點基質王志堂說明,對於症狀只輕微疼痛,沒有明顯發炎感染的患者,可以採用保守治療,先排除造成的原因,適當修剪指甲與甲溝旁的腳皮,平常也可以用浴鹽來泡腳保養。對於反覆復發甲溝炎的患者,則建議採用積極的治療方式。就是摘除甲溝旁的部分指甲,並破壞被拔除部分指甲的指甲生長點基質,讓被拔除那部分的指甲無法再長出來,讓指甲板面積縮小,就減少指甲對甲溝的擠壓,也可避免甲溝炎復發。指甲不要剪太短 出現異狀快就醫王志堂表示,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正確的指甲保養非常重要,除了不要穿不合腳的鞋子,平日在修剪指甲時,不要修剪太短,前端要剪平,不要修剪成角形或弧形,最好指甲前端白色部分保留住一毫米以上。另外,倘若指甲出現異狀或有感染時,不要自行處理修剪指甲,除了可能傷害到甲床外,也可能因使用工具沒有適當消毒而加重感染,應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才能徹底擺脫凍甲人生! 【延伸閱讀】做光療美甲導致皮膚細胞死亡! 國外研究:有致癌疑慮抽筋、皮膚乾燥都是缺鈣警訊! 營養師教你4招有效補鈣【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805】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1-07-28 該看哪科.皮膚
打MMR疫苗治病毒疣 須防副作用
張小姐是30幾歲的上班族,因為手指頭長了許多顆病毒疣,因此她選擇冷凍治療。但是,治療了幾個月後,病毒疣的病灶只有一點點脫落的現象,範圍還是一樣大,數量一樣多,她很擔心長在指甲附近的病毒疣會導致指甲變形,以及冷凍治療留下疤痕。因此,她改為局部注射MMR疫苗,打完後,病灶縮小了很多。病毒疣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所感染,這種病毒往往會長期潛伏在宿主皮膚細胞中,反覆發作。皮膚病毒疣有多種表現形式,常見種類有HPV類型1、2、7、27等,具有高度傳染性,可以從一個人傳染到另一個人,也可以從一個部位傳染到同一患者的另一個部位。治療病毒疣有多種方法,包括使用三氯乙酸、水楊酸、電燒灼、冷凍療法、手術切除和二氧化碳雷射等,然而,這些方式造成疤痕的機率很高。局部注射MMR疫苗也可以治療病毒疣?根據已發表的論文顯示,注射之後,隨著病毒疣周圍T細胞的增加,Th1細胞因子變多,白細胞介素IL-2、IL-4、IL-5和腫瘤壞死因子也增加,共同幫助引發針對HPV的更強免疫反應,以攻擊病毒,因此,可以治療病毒疣。注射MMR疫苗也會有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在注射時會局部疼痛,極少部分有頭痛、鼻炎,或是注射部位水腫、紅斑等症狀,通常是短暫的,數日後消失。但若是免疫功能差、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有感染性疾患如皰疹等,就不建議接受MMR注射治療。和其他治療方式相比,MMR病灶內注射免疫療法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不像其他治療易留下疤痕。由於細胞免疫的作用,復發率低,可考慮用作病毒疣的一線治療方法。
-
2021-04-01 該看哪科.指甲.足部
「凍甲」痛起來要人命 注意過度修剪指甲、鞋子穿太緊
俗稱「凍甲」的甲溝炎發作起來又痛又難處理,有些患者治療時因需拔除指甲,苦嘆像「滿清十大酷刑」,高雄一名國中生因過度修剪指甲引發甲溝炎,痛到求醫,醫師為他清創後,再施以「甲床重建術」,所幸很快復原。收治這名被甲溝炎所苦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甲溝炎俗稱凍甲及指溝炎,是甲床炎的一種。患部包括指甲周圍包括兩側的旁甲溝和底部近側甲溝,常見症狀是紅、腫、痛,且可能化膿又容易復發,患者苦不堪言,有些嚴重個案治療時須拔除指甲,部分患者形容為十大滿清酷刑。楊椒喬說,甲溝炎常見於過度修剪指甲及鞋子穿太緊,除了會造成疼痛外,長期發炎還容易產生指甲變形,不可輕忽。這名國中生求治時,醫院除為他清創,另為避免復發,並在局麻下進行甲床重建術,也就是將指甲甲床切齊,再將指甲與指肉縫合。這種術式傷口小、恢復快,且能讓指甲依據生長原理,順著縫合溝往前長,降低往旁側生長而倒插指肉的機率,更避免大費周章地拔指甲,留下較大傷口,造成復原期的傷口照護負擔。他提醒,民眾平時修指甲時最好平修,不要過度修剪,修剪時務必清洗消毒修甲工具,此外,鞋子應合腳,千萬勿穿尺寸過小的鞋子。
-
2020-11-23 科別.皮膚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竟是導致35種疾病的健康未爆彈!醫師教簡單判讀嚴重程度
甫屆退休年齡的王教授,多年前罹患輕度乾癬,在皮膚病灶改善後便無積極規律回診。去年開始,她的手、腳、下背關節開始感到僵硬腫痛,雖然立即就醫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 但因為輕忽其嚴重性,加上工作忙碌,而忽略規律回診。短短一年內,關節就嚴重退化、變形,須以拐杖、輪椅代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此外,體內的三高指數也超標,有心血管阻塞的危機。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觀察,高達4成乾癬病友僅重視乾癬皮膚徵狀,且有3~4成病友曾自行中斷治療。但根據研究指出,乾癬屬全身性發炎疾病,除了皮膚病灶,也會影響全身重要器官,如腦、心、肝、腎都恐遭殃!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乾癬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屬於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患者不但會有明顯的皮膚症狀,甚至連頭皮、指甲都可能出現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 門診最常見的共病就是「乾癬性關節炎」。蔡呈芳說,約有3成的患者會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的狀況,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 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他提醒,若病友發現指甲出現凹陷、變形、甲床分離,且有關節疼痛、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就需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作祟。 蔡呈芳指出,國際研究顯示,乾癬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因全身性發炎反應,恐廣泛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引發至少35種疾病。例如,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 他提醒乾癬患者,乾癬作為一種漸進式的全身性發炎疾病,對人體影響比皮膚更深,別再只關注皮膚表面病灶,更應該正視共病風險。若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反而會讓乾癬的免疫問題成為體內的健康未爆彈。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若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就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但目前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可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精準。 黃毓惠指出,乾癬治療因人而異,依不同程度各有解方,而中重度乾癬治療不能只重膚表,更要控制免疫發炎的惡性循環,才能有效預防共病的發生,並延緩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率。 醫師在為病人設計療程之前,會根據患病面積簡單判讀乾癬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個等級。輕度是指病灶範圍小於全身面積3%,中度是指病灶範圍占全身面積的3~10%,而重度則是病灶範圍大於全身面積的10%。 治療原則是,中度及嚴重型的乾癬患者,一開始會提供照光以及口服藥治療,但如果患者已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這些治療僅能控制關節的疼痛,對於關節的破壞本身並無任何幫助。 黃毓惠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能精準調控發炎反應,不僅能改善皮膚症狀,也可預防共病的發生,進而阻止健康連環爆的狀況發生。她提醒,每個人適合療法不盡相同,建議患者可針對自身的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 蔡呈芳、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黃毓惠 【延伸閱讀】 智力減退、記憶變差,是失智了嗎?精神科醫師給答案 面對疫情威脅!專家建議,防疫新生活就以健康新思維應對 預防駭人的主動脈剝離該怎麼做?專家建議:先控制此疾病吧!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11-07 科別.皮膚
發病關節腫如麵包淚濕衣衫 乾癬病友苦不為人知
乾癬病友趙翊成有一次發作,全身關節腫得像麵包,救護員將他從4樓揹下送醫,他因全身震盪痛苦難耐,淚濕前襟。乾癬是讓人生、心理都受創的慢性病,企盼大眾理解,免除歧視。台灣乾癬協會發布「你知道乾癬嗎?」微紀錄片,邀請乾癬病友和家屬分享心情。趙翊成在影片中自述,有一次他乾癬性關節炎發作,全身的關節腫得像麵包一樣大,他女兒打電話叫救護車,救護員把他從4樓揹到1樓時,他前面衣服全部都濕了。趙翊成說:「那不是淋到水喔,那是淚水、我的淚水。」因為走樓梯,走一步,震一下,他就全身痛,痛到骨頭像散掉一樣。在還沒生病前,他喜歡到處跑、交朋友,罹患乾癬後,他不再喜歡與人接觸。另一名頭髮花白的病友何桂蓮也說,她還記得,她將近20歲時曾因乾癬性關節炎行走不便,當時媽媽已經60歲,還要揹著她過馬路。她很不甘願,「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有這些磨難?」幸好小時候爸媽很幫忙、姊妹很體貼,長大結婚之後配偶也沒有離棄。病友高素美則說,發病頭幾年感覺最痛苦,病灶嚴重的時候全身都是,別人觀看的眼光好像病人怪怪的、不太對勁,就會害怕。但「我們不是自己願意得到這個病」,希望外界理解這個疾病,不要帶有色眼光。乾癬協會志工在街頭隨機抽測民眾對乾癬的認知,包含乾癬會傳染嗎、乾癬是普通的皮膚病嗎、乾癬只對生理造成影響嗎、乾癬是否與遺傳有關等問題,結果發現,民眾對乾癬認知似是而非、仍有不少誤解。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表示,乾癬是全身慢性發炎的免疫疾病,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在門診上,最常見的共病是乾癬性關節炎,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且大多數的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蔡呈芳指出,乾癬患者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更能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根據過去研究顯示,乾癬患者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若病友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可能埋下健康隱憂。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說,剛患病的前5年很痛苦,曾經想要從世界消失。但乾癬不會傳染,期盼社會大眾更理解乾癬,打造友善社會,不要歧視。此外,王雅馨也說,因乾癬病友可能有多重共病風險,歐洲都有設整合門診,方便病友就醫,但台灣沒有類似資源;且健保雖有給付療效佳的生物製劑,卻設有治療2年「斷藥下車」的限制,也讓病友再陷復發深淵。
-
2020-10-26 科別.指甲.足部
醫病天地/治療矯正並行 避免凍甲復發
俗稱「凍甲」的嵌甲症,不但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若症狀嚴重,小小一片指甲刺進肉,足讓人感到椎心之痛。皮膚科醫師表示,目前有侵入性、非侵入性和指甲矯正等治療嵌甲症方式,但正確指甲修剪方式、選擇適合鞋子,才能避免一再復發。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威宇近日治療一名女性患者,6、7年前開始走路覺得腳趾有點痛,2個月前指甲邊緣突腫脹發紅,服用消炎止痛藥物也沒改善。陳威宇發現是指甲變形刺進肉裡,經指甲矯正後,已經改善。陳威宇說,所有指甲都可能變形,最常見的就是腳大拇趾。若只有單一指甲變形,通常是外力因素造成,可能是鞋子不合腳、走路姿勢不對或經常性碰撞導致;但如果多個指甲變形,就可能是系統性疾病引起,如營養素缺乏或藥物副作用,連灰指甲、乾癬都是可能原因。陳表示,傳統治療嵌甲症方式,是透過手術拔除變形指甲,加上甲床矯正,不過即使如此,仍有超過5成復發機率;若採指甲矯正,矯正6個月,一年約只有1成復發率,且矯正前幾天疼痛就會有明顯改善。醫師指出,最重要還是正確指甲保養。修剪指甲時,切記要平平地修剪,不要往側邊指縫修剪;避免穿著太鬆、太緊或是尖頭鞋,才不會反覆擠壓碰撞,而且要有良好的固定性和支撐性,這些都可降低凍甲復發機率。
-
2020-09-10 科別.指甲.足部
指甲變形變色 小心染上灰指甲
當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小心灰指甲(甲癬)上身!灰指甲或臭甲是甲癬的俗稱,是由黴菌感染造成,是國人常見的指甲疾病,灰指甲占指甲疾病50%。大部分病人是先感染香港腳(足癬)未治癒而擴散至指甲,感染的指甲是黴菌的溫床,導致灰指甲和香港腳經常性復發。灰指甲好發於腳趾甲,因為香港腳比手癬更常見,且腳趾甲生長速度較慢。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年老、男性、指甲曾受傷、穿著過緊不合腳的鞋子、常使用公共更衣間、糖尿病、愛滋病或周邊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見的灰指甲型態為遠端側緣甲下型,黴菌從指甲遠或側端的下緣開始感染,導致指甲下緣增厚、角化、變色、變形、易產生碎屑、甲床分離等,並漸向指甲近端感染。有時會形成一黃色條紋,是其他指甲疾病不會出現的表徵;其次常見的灰指甲是白色表淺型,黴菌自指甲表面感染,導致指甲變成如粉筆一般白色、失去正常光澤。當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就是得到灰指甲嗎?不一定,灰指甲只占指甲疾病50%,也就是有一半的指甲疾病並非黴菌感染所造成。其中指甲乾癬和灰指甲一樣,均會造成指甲變色、不透明、甲下角化、產生碎屑,但不同之處在於指甲乾癬會在指甲表面出現凹洞、在甲床分離近端有油滴狀變色或鮭色斑,灰指甲則不會。其他指甲疾病包括:鞋子穿太緊壓迫或外傷導致之指甲變形、濕疹、扁平苔癬、粗面指甲等都需要與灰指甲區別。因為治療灰指甲大多需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所以正確診斷非常重要。診斷上可以刮指甲屑做顯微鏡的檢查,黴菌培養以鑑定菌種,或剪下指甲送病理染色檢查。對於較輕微的灰指甲,可考慮使用外用藥治療,先用銼刀去除病灶再加上外用抗黴菌藥物。不過,就算使用最新型外用藥物治癒率仍小於20%,因此使用外用藥一年仍未痊癒時,就必須考慮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一般手指甲需治療6周、腳趾甲為12周,治癒率可達六至七成。很多人擔心口服藥會傷肝,其實對絕大多數病人是無影響的。大約有小於3%的病人會肝功能異常,但大多不嚴重且停藥後肝功能多可恢復正常。因此,治療期間應遵從皮膚科醫師指示,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數,以確保用藥安全。
-
2020-09-01 橘世代.健康橘
幫長輩剪指甲 出現變色、變形當心疾病警訊
李安騏,中華民國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理事長,將十多來的臨床手足指甲照護案例,整理出系統而實用的知識。她致力申請「手足保健師」及「足科照護師」等相關職業認證,培養一技之長,提昇手足照護專業的產業升級,並在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時代,為被照護者提供與歐美同步的足科中心照護品質。 指甲也會生病、受傷、感染!當身體臟器或皮膚生病時,指甲也會變得病懨懨,彷彿戴在指尖的健康警報器,隨時提醒您注意身體可能出現的問題。尤其年長者腳趾甲較厚實本就不好修剪,視力較弱看不清楚,彎腰修剪腳趾甲更不容易,如果沒有定期或正確修剪指甲則會影響腳趾甲生長與變形,甚至影響行走。本草綱目李時珍云:「爪為筋之餘」,「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是體內的筋延伸到體外的部分。肝主筋,又能藏血,故肝臟與筋和指甲的關係都十分密切。從指甲的堅脆、厚薄、顏色枯萎或潤澤等信號,可以讀出體內肝血的盛衰秘密。 健康指甲模樣甲面:光滑無橫直波紋或凹陷、斑點,指甲根部半月痕明顯。色澤:呈現光澤的粉紅色,指甲邊緣呈白色。質地:雖然硬卻柔韌有彈性哪些疾病對指甲產生影響?皮膚疾病:乾癬、濕疹 ( 富貴手 )、汗皰疹、黴菌感染等。有些屬於職業病,例如常碰水的美髮助理、洗碗工、清潔工、洗衣店員工等容易罹患濕疹,只要不碰水就能緩解症狀。癤子:會在甲床形成疤痕組織影響指甲外觀,長出來的新指甲也受影響。代謝症候群(肥胖):容易造成腳趾捲甲。糖尿病:灰指甲因真菌感染導致,由於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較差,在指甲有外傷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真菌感染,加上高血糖環境有利於真菌繁殖,從而引起灰指甲。糖尿病患者傷口必須得到有效治療,避免皮膚出現糜爛,在往後嚴重到造成腿部潰瘍並導致截肢 。年長者如合併有灰趾甲,會使趾甲變得厚脆脫屑,顏色變黃、白。指甲脆弱也很難修剪,如罹糖尿病,末梢神經循環差,一不小心剪到傷口不易癒合而感染,皆提高修剪趾甲的困難。灰指甲(手、足)「灰指甲」,台語也稱為「臭甲」,是經由黴菌感染導致的指甲疾病,感染後不僅指甲結構與顏色會因之改變,甚至會引發指甲變形、增厚、脫落、分離等狀況,最糟的是黴菌就像壁癌一樣不容易根治,而且還很容易在多個指甲間交叉感染,讓情況更加糟糕。捲甲捲甲,顧名思義就是指甲自左右兩側或單側往內捲,大多發生在大腳趾,若置之不理就會愈捲愈厲害,指腹因此受到壓力,在走路時產生疼痛。 灰捲甲 灰捲甲,顧名思義就是灰指甲與捲甲兩相結合,讓指甲變得又灰又捲!那到底是先灰後捲?還是先捲後灰?就好像蛋生雞、雞生蛋,難以釐清誰為因?誰為果?捲甲容易變成灰指甲的原因,在於指甲變形內捲後形成空隙容易積水,成為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灰指甲患者若體重過重、鞋子挑選不當、指甲修剪不當,或工作型態需要久站、走動、腳部經常受到高衝擊,就很容易讓灰指甲變形成為捲甲。 本文摘自《指甲健康研究室》,墨刻出版 2019/11/02 出版【延伸閱讀】顧好熟齡健康!洗完手烘乾還是擦乾好?夏天「皮膚癢」原因多! 小心誤用藥越擦越癢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6-21 科別.骨科.復健
手指痛到沒辦法沖馬桶 竟是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沖馬桶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不過的動作,但有人一沖馬桶,手指就感到莫名疼痛。55歲張姓男子,從20多年前 ,關節常感覺腫痛,從手指到腳踝、腰部。一開始他以為是腰痠背痛,骨科診斷椎間盤突出,接受復健治療,但疼痛感卻完全沒有消失,自行尋覓按摩師幫忙,沒有想到愈壓愈痛。後來張先生突然想到,20歲時曾被診斷乾癬,醫師提醒後續恐出現「乾癬性關節炎」,就醫後果然是乾癬性關節炎惹禍。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台灣約有千分之三的民眾罹患乾癬,每年就診人數約8到10萬人,國際上罹患男女比例相當,但台灣數據顯示,男性多於女性,且男性患者多為「嚴重型乾癬」。蔡呈芳表示,乾癬患者中約三成合併乾癬性關節炎,以台灣人口換算,約有2萬人長期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乾癬性關節炎,顧名思義是伴隨乾癬發生,通常先出現乾癬皮膚症狀,再出現乾癬性關節炎,過程平均約8年,這是典型的乾癬性關節炎發病模式。蔡呈芳表示,有些乾癬患者是皮膚症狀與關節炎同時出現,最棘手的是乾癬性關節炎比皮膚症狀早出現,臨床上也最難診斷。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臨床上曾遇過年輕時就出現嚴重的關節疼痛,直到83歲才出現皮膚症狀的乾癬病例,患者一直被誤以為是痛風或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診斷,只能觀察皮膚症狀,即使已知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有些尿酸比較高,但仍難以透過尿酸判定,這也使先出現關節炎再出現皮膚症狀的患者,無法正確診斷,長期飽受關節疼痛或變形之苦。蔡呈芳表示,雖然臨床上無法先透過皮膚症狀確定是否為乾癬性關節炎,但乾癬性關節炎仍有幾種具指標性的臨床表現,七成以上的患者都會出現「香腸指」,同一個指頭內,有多個關節受損,且造成指間軟組織水腫或指甲變形,做特定動作時關節僵硬等。他說,有些民眾長時間拿手機,放下手機後發現手指關節僵硬,必須要用另一隻手協助鬆開,或使用鍵盤太過用力時,手部關節疼痛不適,都是可能的指標症狀之一。乾癬性關節炎好發頸部、腰椎及髖關節、手肘及手指、腳趾與足部、膝蓋;有8成5的患者會出現指甲病變,包含指甲下角化、甲床分離、點狀凹陷、粉碎性指甲等。蔡長祐說,乾癬性關節炎若是沒有積極處理,發病後2年內,有47%的患者會出現不可逆的關節變形問題,特別是手部關節,無法正常彎曲,連拿筷子、扣鈕釦等基本生活能力都會受影響,而皮膚症狀以及變形關節,連帶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及社交生活。蔡長祐表示,治療乾癬性關節炎初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劑,近年發展生物製劑,有5到6種針劑生物製劑可幫助延緩患者關節變形,控制皮膚症狀,但患者必須定期打針;現在也有口服標靶藥物,6月已通過健保給付,研究顯示治療二周後,患者關節脹痛症狀可望紓緩。
-
2020-06-14 科別.指甲.足部
痛!指甲長進肉 錯誤修剪、穿錯鞋 引來甲溝炎
夏季來臨,許多人選擇穿上涼鞋,讓腳趾頭透氣也較為涼快,但有些指甲灰黃又厚,甚至因甲溝炎造成紅腫,疼痛也影響美觀。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林志明提醒,如果指甲的顏色、形狀或樣貌發生變化,就要特別注意,可就醫了解實際病症。凍甲沒處理好 變成捲甲除了灰指甲,甲溝炎也是常見的指甲問題。林志明表示,甲溝炎就是俗稱的「凍甲(嵌甲)」,與「捲甲」問題一樣,成因多為指甲修剪過度、長期穿高跟鞋造成指甲變形,或是打籃球、運動造成指甲嵌入肉裡等等,但也不排除與遺傳、習慣有關。有時個案因甲溝炎,指甲會嵌入肉裡,產生紅腫痛,而將指甲兩側修剪掉。長期下來,甲床認為自己不需這兩側的指甲而往內捲,久而久之造成「捲甲」,讓甲溝炎更嚴重。因此臨床上,他會建議個案剪指甲時,不要將白色部分甲板全部剪掉,並在兩側留下一點空間讓指甲生長。如果發生甲溝炎或捲甲,可選擇非侵入性、侵入性治療及指甲矯正三種方式。1.非侵入性治療 改善程度有限非侵入性治療適合症狀輕微者,但改善程度有限,主要治療方式為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和消炎藥物、物理性隔絕甲溝碰撞等,優點為健保給付、無手術疼痛。2.侵入性治療 手術須忍受疼痛侵入性治療是進行嵌甲治療或甲床重建手術,優點為健保給付、可立即取出插入的嵌甲片、切除肉芽組織。但手術疼痛,並需一至二周以上復原期,術後指甲會變小甚至變形,影響美觀,且術後仍有一至二成復發機率。3.指甲矯正 須自費、時間長另一種治療方式「指甲矯正」,是藉由金屬鉤環、金屬綁線或矯正貼片產生槓桿力、復形彈力、牽引力,讓指甲根本性矯正回到正常形狀、曲度和寬度,不會造成皮膚組織的傷害。優點為無手術的疼痛、無傷口恢復期,較不影響指甲生長、穿鞋或行走,缺點是自費療程、先天性捲甲或骨骼異常,需較長時間矯正等。細菌到處跑 咬指甲傷很大有些個案因壓力、焦慮、強迫症無意間習慣性咬指甲,引起細菌或真菌感染。研究指出,有咬指甲習慣的人,唾液中大腸桿菌含量,比不咬指甲的人高出3倍。人們咬指甲時,會將潛伏在指甲下的葡萄球菌、鏈球菌、棒狀桿菌等病原體從手轉移至嘴裡,如果傷到指甲板,可能造成指甲永久不能正確生長,並導致向內生長或疤痕指甲。林志明建議,想預防咬指甲,就不能讓嘴和手同時閒下來,可嚼口香糖、把注意力放在手上、找人聊天打字、轉轉筆等,讓手指忙碌,減少咬指甲的機會。預防急性甲溝炎急性甲溝炎常會合併細菌感染,初期只有輕微紅腫、癢痛的感覺,但兩三天細菌大量繁殖後,嚴重時會化膿,甚至進展成蜂窩性組織炎,千萬要小心。由於手指的神經非常密集,急性甲溝炎發作時疼痛難耐,甚至會有惡臭味出現。這些症狀代表感染正在高峰期,需要對急症感染處緊急給予治療。若病患有蓄膿則需給予引流處理,並合併口服、外用抗生素使用,若有不可控制的蜂窩性組織炎,甚至需住院施打抗生素。● 避免將指甲剪太短。● 用指甲剪修指甲,戒掉咬指甲的習慣。● 不要撕手指上翹起的小皮。● 保持雙手乾爽。● 解決指甲內嵌問題。● 注意足部衛生及透氣。預防慢性甲溝炎慢性甲溝炎是因長期接觸刺激性物質,通常同時出現在許多手指,主要是因為長期接觸洗碗精、肥皂、化學藥劑,所以也比較會出現在工作的慣用手。因此須常碰水的從業人員、廚師、農夫、醫護人員等職業,特別容易罹患此疾病。患者之後也可能續發黴菌或細菌感染,轉變成紅腫化膿的急性甲溝炎。門診上常見富貴手合併甲溝炎的病患。● 減少不必要的洗手、浸泡水中,減少清潔劑接觸的頻率。● 勤擦護手霜,尤其在洗手後一定要使用。● 避免摳、咬,或含指甲,減少碰撞、避免做美甲彩繪,尤其是將甲小皮去除。● 若須長時間碰水,須戴雙層手套(內裡棉質,外層橡膠)。● 避免拔指甲旁邊倒刺或將指甲剪得過短。● 若指甲形狀顏色改變或周圍皮膚紅腫,須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摘自╱大塊文化出版《指甲給的健康報告》
-
2020-05-07 科別.血液.淋巴
一直掉頭髮、容易累…醫:貧血有14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營養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解釋,所謂貧血就是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的意思。 正常血紅素男性為14~18 ng/ml,女性為12~14 ng/ml,低於此數值就是貧血。 掉頭髮也算?貧血常見症狀有這些 貧血的常見症狀為頭暈、頭痛、虛弱、看起來臉色蒼白,走路會喘及心悸,嚴重者甚至昏厥或心臟衰竭。有些病人還有記憶力減退、免疫力減低、胃液減少、食慾差、容易掉頭髮、指甲變形的現象。貧血需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 以缺鐡性貧血為例,若由胃潰瘍所引起,則需治療胃潰痬,並補充鐡劑。若由胃癌出血所引起,則需手術開刀治療。若是胃切除、吸收不良則需補充鐵劑(口服不成則需靜脈注射)及維他命B12。若是長期素食,鐡質攝取不夠,則需補充鐡質;若是維他命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維他命B12。 補充鐵質、B12!貧血要吃這些食物 若是長期吃素,導致鐡質攝取不足,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蘋果、梨子、黑豆、葡萄柚、菠菜、肉類、肝臟類、豬血、豬血糕,否則素食者約5年後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約10年會合併維生素B12缺乏。 若是維生素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肉類(紅肉、牛肉、肝臟、豬肝、牛肝)、豆科植物及穀類、蛋、牛奶。 為什麼貧血?吃素罹癌都是可能原因 常見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 消化性潰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胃次全切除術後、月經過多(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引起)、飲食攝取不夠(長期吃素)。 惡性: 胃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案例分析:胃切除吸收不良釀貧血 以上述案例中的陳小姐來說,經血液檢查發現,她的血紅素只有4.9g/dL(克/每百毫升),平均血球體積只有60(正常為80~100),因此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理學檢查時,醫師發現陳小姐的腹部有一開刀疤痕,原來是5年前因肥胖做胃切除手術,胃只剩30c.c.,併有胃食道逆流。血液檢查則發現以下異常數值: 1. 鐵離子僅12 ug/dl(正常為50~150)2. 總鐵蛋白結合能力633(正常為250~400)3. 鐵蛋白4 ng/ml(正常為13-150)4. 血中維他命B12為79pg/mL(正常為211~946) 最後,醫師診斷陳小姐為「缺鐵性貧血伴維他命B12缺乏」,因此給予鐵劑及維他命B12靜脈注射治療。 依據血球大小分類,貧血種類有三種 李治宇醫師補充,血液成分主要為血球及血漿;血球是由骨髓所製造,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主施攜帶氧氣,白血球主施抵抗病菌,血小板主施凝固作用,缺一不可。 血漿內含有球蛋白、白蛋白、水、凝固因子及其他物質,主要功能是營養供應及凝血。 貧血分類依血球大小分為三種:小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100,為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性貧血,即巨芽球性貧血。另外,老年人的骨髓生成不良症侯群所引起的貧血,也很常見。 正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80~100,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腸胃出血、慢性疾病如癌症、肺結核、紅斑性狼瘡、乳癌轉移等所引起的貧血。【本文出處】一直掉頭髮、容易累,原來是貧血?醫師公布貧血14症狀、吃這些食物補營養【延伸閱讀】.女人50歲燦爛如花,穿搭是次要,自信是首要!造型師4秘訣,輕鬆穿出美麗好身材.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他兒子兩年沒找工作、不談戀愛...一副要當「啃老族」的樣子!吳若權: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不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