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指揮中心
共找到
6963
筆 文章
-
-
2021-09-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誤傳客製化標籤BNT抵台 指揮中心:都是確定後才報告
首批BNT客製化標籤抵台時間備受關注,今早媒體報導,首批客製化標籤BNT疫苗今天上午6時11分抵台,指揮中心澄清,這是未經查證的報導,並無疫苗抵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表示,目前等待起運的BNT疫苗總數約140萬劑左右,考量運載限制等因素,將分三批陸續到貨,已排定預計於30日(周四)抵台約55萬劑。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上提醒,媒體今早發布相關訊息,是錯誤訊息,昨天媒體有問,自己也說沒有,這是錯誤訊息,希望媒體多加查證,指揮中心與郭台銘有相當的聯繫,但維持一慣態度確定後才報告。另外,指揮中心今天鬆綁新制,但陳時中提醒,還是得繼續戴口罩。至於本周放寬的場所,包含雙鐵、遊覽車、藝文表演與體育場館等,何時實施新制?陳時中說,各部會主管單位行政流程辦理完,就隨時開始。
-
2021-09-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地方難造冊 50至64歲第二劑AZ改以預約方式接種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9月29日起配送AZ疫苗到各縣市,供已接種第一劑滿10周的52歲以上民眾接種第二劑,並由地方政府造冊施打。但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因地方政府反應64歲以下民眾名單不明確,難以造冊,因此50歲至64歲民眾改以第十輪的預約方式接種。我國疫苗接種涵蓋率為52.35%,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61.53劑。陳時中表示,9月30日前第一劑間隔滿10周的50至64歲民眾,意即1957年1月1至1971年12月31日者,需至疫苗預約平台上登記,後續才可依時程預約;至於65歲以上則由地方政府造冊接種。登記日期至9月29日12時截止,陳時中提醒民眾儘速登記。
-
2021-09-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專家預估新冠肺炎「感冒化」 疫苗未來可能要這樣打
針對英國研發AZ疫苗的吉爾伯特女爵認為未來新冠肺炎病毒會「感冒化」,引發重症的機率變小,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最近受訪時表示「終於有人跟我的意見一樣」,未來應該是感冒化而非流感化,但在前2、3年的陣痛期,民眾可能必須要像每年打流感疫苗一樣,每年加打一劑新冠肺炎疫苗,增加抗體,但之後應該只有新生兒要注意,其他人會沒問題。而針對目前學校開打BNT疫苗,許多學生出現胸悶、手腳發麻等不適症狀,甚至有醫學生出現心肌炎的症狀而住進加護病房,李秉穎表示,mRNA疫苗一般說來第一劑的症狀是比較輕微的,第二劑輕微不良反應的比率可能更高,但這些都只是輕微的不適,第一劑不太舒服的人還是要打第二劑。被稱為「AZ女王」的吉爾伯特女爵最近受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未來會隨著演化而逐漸毒性降低,致命性減少,走向感冒化,對此,李秉穎表示,從疫情一開始自己就是抱持這種看法,像是目前會引發人類感冒的4種冠狀病毒一樣,也是經過不斷的突變,逐漸感冒化,像現在就不必再去特別預防它,新冠肺炎病毒的情況應該也是一樣的。李秉穎最近接受電視「年代向錢看」節目訪問時表示,新冠病毒未來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引起重症的比率會降低,但在前兩、3年的急性陣痛期,因為病毒第一次與人體見面,重症還是會比較高,前面幾年可能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打一劑,所以國內疫情指揮中心目前已採購明年數千萬劑的疫苗。而針對校園開打疫苗許多學生出現不適,李秉穎表示,出現在第一天的胸悶、呼吸急促與手腳發麻等,通常都是暈針造成,而BNT疫苗的輕微不良反應包括頭痛、發燒、酸痛等,應該是第二劑的比率會更高一些,如果第一劑有暈針情況,會建議第二劑可以去診所打,避免大家一起排隊的恐懼心理。而最重要的是30歲以下民眾注射mRNA疫苗時,會有心肌炎風險,愈年輕比率愈高,男性發生機率與女性相比是10比1,通常發生在注射後2到4天的一周內,但4周內都有零星發生機率,要特別注意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及運動功能受限等狀況。
-
2021-09-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批客製化標籤BNT疫苗清晨已抵台?指揮中心澄清
首批客製化標籤BNT疫苗抵台時程備受關注,針對有媒體報導首批客製化標籤BNT疫苗今天上午6時11分抵台一事,指揮中心澄清,這是未經查證的報導,今天清晨並無疫苗抵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持續到貨與接種,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1500萬劑BNT疫苗,首批93.3萬劑已於2日抵台,但並無客製標籤,曾引發關注。首批客製標籤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何時抵台,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23日表示,由於歐洲倉庫出貨繁忙,目前出貨程序有點延宕,會盡速完成相關手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下午記者會時也被媒體問及此事,當時他已強調,還沒得到今天清晨會有BNT疫苗到貨訊息。
-
2021-09-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莫德納第二劑明後天配送 指揮中心:地方造冊無須上網登記
我國疫苗接種政策原以提高第一劑覆蓋率為優先考量,現已轉為滿足第二劑。指揮中心表示,九月廿八日將配送一○八萬劑莫德納疫苗,廿九日起配發一百卅萬劑AZ疫苗,均作為第二劑接種,由地方政府造冊及通知,符合資格者無須上網至平台登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斯洛伐克捐贈十六萬劑AZ疫苗昨晨抵台,加上前天日本第五批五十萬劑AZ疫苗及先前到貨的自購六十四萬劑AZ,全數優先提供第二劑接種;接種對象為「七月廿日前以接種第一劑且已滿十周之五十二歲以上民眾」,再視接種情況,按年齡往下開放。九月十七日到貨的一○八萬劑莫德納,廿八日配發至各地方政府,施打對象為「曾打過第一劑莫德納,已超過十周的七十歲以上或六十歲以上原住民」,大約一○五萬人符合資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這一波AZ、莫德納疫苗第二劑接種,均由地方造冊,地方政府可自行規畫通知及接種方式,「地方很有經驗,會有智慧做好。」台中一名二十四歲男子打了AZ疫苗隔天出現發燒、胸悶緊急送醫,確診為心臟衰竭,收縮率僅剩三十,為正常值六十的一半,且合併低血壓、休克,一度病危,住進加護病房,所幸施打五天強心針後逐漸復原出院。莊人祥表示,目前累計十七例接種後心肌炎個案,六例接種AZ、十一例接種莫德納,年齡介於廿一到八十五歲間。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BNT或莫德納等mRNA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的機率高於AZ,好發於年輕男性。專家委員將分析討論台中個案才能研判是否與疫苗有關。
-
2021-09-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心肌炎共17例 AZ發生機率較低
指揮中心今天指出,目前接獲17例接種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通報案件,分別為6例接種AZ疫苗與11例莫德納疫苗,AZ疫苗者發生機率較低,但仍待專家研判是否與疫苗相關。媒體報導,台中市出現少見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副作用的案例,患者還一度因心臟衰竭,連續打5天的強心針後才逐漸復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個案並非接種AZ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首例,目前已接獲17例疫苗接種後出現心肌炎不良事件通報案件,其中6人接種AZ疫苗,11人接種莫德納(Moderna)疫苗。莊人祥說,17例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通報案例,年齡介於21歲至85歲間,因AZ疫苗接種人數較多、心肌炎通報較少,接種後心肌炎的發生機率仍較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據國外大規模接種後統計,仍以BNT與莫德納等mRNA疫苗居多,且較易發生在年輕男性身上。羅一鈞說,上述台中這名疑似心肌炎就醫個案,住院期間有用藥物控制,最後順利痊癒出院,未來由專家會討論後研判是否與疫苗有關。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接獲此例不良事件通報,與疫苗接種是否有因果關係,仍待專家委員進一步釐清。
-
2021-09-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9月29日陸續開放52歲以上民眾 接種第二劑AZ疫苗
斯洛伐克贈我16萬劑AZ疫苗今晨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批疫苗效期至今年10月31日和11月30日。而9月29日起還會配送AZ疫苗到各縣市供第二劑接種,對象為7月22日前已接種第一劑且間隔滿10周的52歲以上民眾。陳時中表示,昨天不分廠牌疫苗接種共18萬5890劑,目前疫苗涵蓋率為52.12%,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61.22劑。而今天運抵的斯洛伐克贈16萬劑AZ疫苗,加上昨日本贈50萬劑和先前剩餘64萬AZ疫苗,共有130萬劑,未來都會以第二劑接種。指揮中心今天也宣布9月29日起陸續配送AZ疫苗到各縣市,並預計開放7月22日前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且間隔滿10周以上之52歲以上,即1969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民眾,由縣市政府安排通知接種第二劑AZ疫苗,並可視疫苗庫存、到貨與接種情形,依年齡層逐序向下開放已滿10周的民眾接種第二劑。除AZ疫苗外,9月17日到貨的108萬繼莫德納疫苗,也將在9月28日陸續配發至各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衛生局造冊提供70歲以上長、60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對象接種。而對新冠肺炎疫苗將和流感疫苗同步接種,陳時中則表示過去打流感疫苗已經很有經驗,大型接種站或醫療院所也可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地方衛生局和醫護人員都很辛苦但很有經驗,應可因應。
-
2021-09-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打完疫苗後能否運動?教授:論文說可增強免疫力
讀者Hanyun昨天(2021-9-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目前針對12-18歲施打BNT疫苗,專家建議施打後兩週不要進行激烈運動,政府也有來公文指示不要進行激烈運動,所以體育課和校隊訓練都要調整內容。但運動是否會加劇施打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目前應該沒有研究證實(畢竟其他疫苗都沒有這種疑慮),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在施打疫苗後運動,可以的話“不激烈”的範圍大約是在哪呢?這位讀者所說的「目前應該沒有研究證實」,算是正確,因為我用covid,vaccine,以及exercise搜查公共圖書館PubMed,而搜到的4篇論文都是說運動可以增強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力,而沒有說會加劇不良反應。請看:Physical activity: A coadjuvant treatment to COVID-19 vaccination?(運動:COVID-19 疫苗接種的輔助治療?)Effec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Immune System,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規律運動對普通人群免疫系統、疫苗接種和社區獲得性傳染病風險的影響: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Exercise Is Medicine for Immune Function: Implication for COVID-19(運動是免疫功能的良藥:對 COVID-19 的影響)Acute exercise increases immune responses to SARS CoV-2 in a previously infected man(急性運動增加了一位先前感染過的男士對 SARS CoV-2 的免疫反應)這位讀者所說的「政府也有來公文指示不要進行激烈運動」,也是正確,因為中央社在2021-9-19發表BNT疫苗接種2週內勿劇烈運動 4週留意5大症狀,而其內容的第一段是:「BNT疫苗校園接種即將開始,指揮中心今天提醒,疫苗接種後2週勿劇烈運動,4週內則要留意胸悶胸痛、心悸、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或昏厥等疑似心肌炎症狀。」那,既然沒有研究證實運動會加劇施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為什麼政府卻建議民眾在接種疫苗後2週勿做劇烈運動?事實上,美國,歐盟都沒有這樣的建議。澳洲的Melbourne Vaccine Education Center(墨爾本疫苗教育中心)甚至還在它的COVID-19 vaccine FAQs裡說:「接種 mRNA COVID-19 疫苗後,運動不被認為會加劇心肌炎/心包炎的風險。 沒有必要建議所有接受 mRNA COVID-19 疫苗的人在接種疫苗後避免運動。」就我所查過的資料,在台灣之前,新加坡是全世界唯一有建議「接種疫苗後勿做運動」的國家。新加坡的衛生部在2021-7-5發表的EXPERT COMMITTEE ON COVID-19 VACCINATION裡說:「鑑於在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 mRNA COVID-19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心包炎的風險雖小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額外數據,專家委員會建議所有接受過任何劑量mRNA COVID-19 疫苗的人,特別是青少年和年輕男性,應在接種疫苗後一週內避免運動或劇烈的體力活動。」從這段話就可看出,新加坡的專家之所以會建議不要運動,是基於施打mRNA COVID-19 疫苗後有發生心肌炎/心包炎的風險,但是這些專家卻沒有提出到底有什麼證據顯示運動會增加發生心肌炎/心包炎的風險。新加坡的衛生部又在2021-9-16發表EXPERT COMMITTEE ON COVID-19 VACCINATION STATEMENT。它說:「作為進一步的預防措施,接種過任何劑量 mRNA COVID19 疫苗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輕人,在接種後兩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而不是之前所建議的的一週。」在這份新的聲明裡,專家還是沒有說出到底有什麼證據顯示運動會增加發生心肌炎/心包炎的風險。不管如何,我相信台灣和新加坡的衛生部門都是立意良善,希望能降低民眾發生心肌炎/心包炎的風險,所以我也就不追問他們到底有什麼證據。原文:打疫苗之後不要運動?
-
2021-09-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斯洛伐克贈16萬劑AZ疫苗 今晨由維也納載運抵台供第2劑造冊接種
斯洛伐克宣布捐贈給我國的16萬劑AZ疫苗,這批疫苗由長榮航空BR66航班載運,於台北時間25日晚間6時36分從維也納機場起飛,預計在26日早上6時14分降落在桃園國際機場,降落後滑行停靠至503停機位。負責載運疫苗的BR66航班落地後,滑行停靠於503停機位,在完成貨艙的消毒作業後,並在機邊完成通關程序後,再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提供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歐盟7月公布斯洛伐克將捐贈1萬劑新冠肺炎疫苗給台灣。不過,斯洛伐克政府日前宣布,經其外交部、經濟部及衛生部協調促成,決定提高捐贈我國疫苗數量為16萬劑AZ疫苗,除了AZ疫苗,我國也會收到斯洛伐克Fibrochem公司贈送的一批手術防護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日本與斯洛伐克分別捐贈的50萬、16萬劑AZ疫苗,將提供第2劑造冊接種,至於開放年齡層將另行說明。
-
2021-09-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因病「延後接種」苦等三周 痛批補打政策不近人情
國內力拼疫苗覆蓋率,疫苗接種不良反應讓長輩卻步,指揮中心更呼籲病況不穩者,經醫師評估應延後接種。但對於接種第一劑者,若已預約卻錯過,必須接連等兩輪後才能再打。民眾表示,家中九十多歲長輩接種當日因病況不穩而延後施打,原訂第七輪也將延後,可能得等到第九輪、第十輪才打的到,不解為何不能在後續直接在門診預約接種。他指出,家中長輩因病情錯過施打,最近希望住進日照中心,對方要求至少要施打過一劑疫苗才能進住。如今一周拖過一周,而實際追問1922、當地衛生所,甚至醫院。對方都告知「只能跟民眾一起排隊」,連里長也愛莫能助。他不解,政府都在各媒體平台一再宣導,長者如有身體不適或慢病狀況,要等情況穩定再施打。 但是情況穩定了要申請,卻只能夠跟大家排隊等候。民眾表示,長輩並非不願意配合接種,而是礙於病情因素延後施打,「這群長者不就是在防疫政策當中,最需要被儘速保護的一群嗎?但補打程序上卻是如此的僵化且不近人情。」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過去AZ疫苗、莫德納疫苗已開放長輩第一劑接種,錯過的話,可以在這次第九輪、第十輪改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因病況而錯失該輪施打機會的長輩,未來是否可由地方造冊安排施打,不需要上網登記排隊?莊人祥指出,目前地方造冊施打長輩皆以接種「第二劑」疫苗者為主,從未打過疫苗的長輩,仍要按照意願平台或該輪資格者預約「補打」。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曾經呼籲,面對Delta變異株,要盡快提升長者施打率,尤其是國內仍有二至三成65歲以上長者從未打過任一劑疫苗,他們都是高風險族群,指揮中心應該檢視,為什麼仍有長者不願施打疫苗,並協助長者盡快完成疫苗施打。若民眾錯過預約需要「補打」,可否另闢平台等其他管道?莊人祥說有難度,國內先前開放第一劑接種AZ和莫德納疫苗,也保留給第二劑造冊施打。若地方政府願意安排「因病況錯過施打」的長者,可至門診或設定特定接種站補打,對提升施打率有幫助,他也樂觀其成。但涉及疫苗數量分配,無法掌握確切需要補打的人數,現階段仍需上網登記,依開放序位施打。目前未打到第一劑疫苗的長輩也無須擔心,BNT疫苗未來到貨數量若較為穩定,會於將來至少九至十一輪平台開放未打過疫苗者接種,且錯過一輪就能馬上在下一輪接續施打,不用再等二至三周才接種。
-
2021-09-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學生打BNT不良反應再增1例 出現皮疹、嘔吐、暈厥
BNT疫苗22日於校園開打,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昨天再增1例BNT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出現皮疹、嘔吐或暈厥狀況,屬非嚴重不良事件,至今累計2例不良事件通報。輝瑞BNT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22日起在校園開放12歲至17歲學生接種,截至昨天的通報僅1件非嚴重不良事件。
-
2021-09-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突破1414萬劑 人口涵蓋率衝上51%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昨天共接種25萬9781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全台累計接種1414萬2461劑疫苗,人口涵蓋率51.49%,劑次人口比60.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昨天共接種25萬9781劑COVID-19疫苗,其中第1劑就占了14.5萬劑,比第2劑11.3萬劑來得多;校園接種方面,昨天共接種13.8萬劑BNT疫苗,開打短短3天累計接種25.1萬劑。有媒體詢問,一瓶BNT疫苗為6人份,偶爾能抽到7劑,但衛生局提供的黃卡僅有6張,恐怕不夠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一瓶BNT疫苗約有2.25毫升,以每劑0.3毫升估算,因抽取過程中可能略有損耗,多數還是以6劑計算,偶爾才會抽到7劑,若黃卡不夠用,可向衛生局申請備用的小黃卡。另外,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開打,陳時中表示,這次預計接種632萬劑流感疫苗,屆時會和COVID-19疫苗錯開接種時間,兩者至少間隔7天,但認為國內有充足能量同時接種2種疫苗。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斯洛伐克贈AZ疫苗 未來將開放二劑造冊施打
國內疫苗覆蓋率突破五成,但完整接種二劑疫苗的國人僅8%,專家指出需要盡快完成二劑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第九輪、第十輪疫苗預計開打BNT疫苗及高端疫苗,未來還有AZ疫苗第二劑等造冊施打,明日也將進一步宣布施打對象及時間。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未來第十輪疫苗仍在等BNT疫苗到貨,可提供成人施打第一劑,並先從第九類40歲以下族群開放,再來是一般64歲以下民眾,另外再針對高端第一劑跟第二劑再提供施打,第十輪也會是開打BNT疫苗跟高端為主。至於我國的AZ疫苗,今天日本贈50萬劑AZ疫苗,明天有斯洛伐克贈送的16萬AZ,還有先前剩餘64萬AZ疫苗,未來都會以第二劑接種,至於接種對象屬照冊或開放其他年齡接種,明日會進行說明及公布。陳時中指出,第十輪規畫以施打第一劑BNT疫苗為主,再來就是打AZ第二劑等造冊施打為主。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可去印尼 陳時中證實「混打或二劑都被承認」
印尼要求入境的外國旅客需完整接種疫苗,中華民國駐印尼代表處先前表示,施打高端疫苗者也可入境,今有台商接到航空公司回覆確認,接種兩劑高端疫苗的旅客可登機。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也證實,「高端都是在他們承認範圍之內」。媒體詢問,印尼核准未經WHO認證的疫苗,例如僅取得我國EUA的高端疫苗,印尼是否為第一個核准高端入境的國家。陳時中表示,目前採用疫苗證明當作入境要件的國家不多,美國是預計採行,印尼則是9月16日開始執行,包括我們高端也在內,不管是一劑混打高端,或是兩劑高端,都是在他們承認的範圍之內。媒體問,新加坡最近確診人數創新高,昨天一次確診人數達1650例,又限制社交到10月底,陳時中曾說「新加坡不是很好的學習的範例」。對此,陳時中說,原本大家一直以為疫苗可解決、減輕疫情壓力,畢竟新加坡疫苗涵蓋率很高。不過從新加坡最近疫情狀況,新加坡人對於戴口罩或是人流、距離也沒有這樣抗拒,的確讓人憂心。陳時中表示,新加坡前天確診1400多人、昨日1500多人、今天1600多人,在一個將近600萬人口的國家,這樣的確診數跟台灣相比,都算是一個很高的確診數字。另外,陳時中說,今天也看到葡萄牙疫苗覆蓋率84%,佔比是全球最高,葡萄牙昨確診人數757例,葡萄牙大約是1000萬人口,葡萄牙近7天的確診人數約5000人,台灣近7天確診人口包含境外共52例,可以看到成「百倍距離」,即便他們疫苗覆蓋率84%,這些情況都值得我們去注意,要多方面控制疫情,單依賴一兩種方式,很難把疫情控制好。
-
2021-09-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文哲嗆領薪不知民疾苦 陳時中:情緒性發言大可不必
國內疫情連日「+0」,新北幼兒園群聚案也陸續結案,各縣市政府盼望能夠盡快恢復日常生活及經濟活動,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希望國內疫情警戒降快降為一級,說「領薪水的不知道民間疾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期間情緒性的發言大可不必,「希望領薪水跟沒有領薪水一起合作,讓生活正常化」。但至於國內鬆綁條件中,是否有包含「拿下口罩」,對此陳時中則篤定說「不會」。他說,在降級後不會鬆綁口罩佩戴,表示未來可能寬加仁出門等相關規定,從細項等小規定放寬,但整體全面性的戰略仍需要戴口罩為主。對於柯文哲希望中央能盡快宣布降為一級,甚至嗆「領薪水的不知道民間疾苦」,陳時中說,最重要的應該是策略怎麼一步步往前走,領薪水跟沒有領薪水一起合作,讓生活正常化。未來鬆綁相關行業也會在未來向各位報告。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可抽7劑只發6張黃卡挨批浪費 陳時中:那不叫殘劑
BNT疫苗本周先開放校園青少年施打,以及今起開放第九輪施打。有診所醫師反映,BNT疫苗一瓶可以抽到七劑,但中央只發六張黃卡,恐導致殘劑浪費,此外也沒有發放足夠的稀釋液,生理食鹽水這麼便宜,要診所自購並不合理。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BNT原來有六劑量,每一劑是3c.c,雖然可以抽到2.25c.c,但抽取也可能導致耗損,目前仍以抽六劑為原則,偶爾會超過,若有超過可以跟衛生局多申請小黃卡及食鹽水備用。基層醫師認為,BNT可以抽到七劑,現在卻因為黃卡不夠導致殘劑浪費,政府不應該為了省一張黃卡的紙錢,浪費一劑的珍貴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殘劑不是指抽到第七劑就是殘劑,殘劑是施打到最後一瓶還有剩下,且預約者尚未抵達,就可以照規定來開放殘劑施打,只要符合資格都可以打。食鹽水申請可以跟衛生局聯繫,要跟地方了解情況,做更適切搭配。對於BNT不良反應,莊人祥說,昨有新增一名施打BNT不良反應事件,屬於非嚴重不良反應,目前都是在校園接種出現,症狀大多是皮疹、嘔吐或是暈厥等情況,目前BNT不良事件共二起。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再贈50萬劑AZ疫苗今抵台 陳時中:累計390.4萬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日本政府提供第五批50萬劑AstraZeneca(AZ)疫苗於今日下午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本批疫苗效期至110年11月26日及11月30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規劃運用,提供國人與在台日籍人士接種。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累計到貨390.4萬劑。指揮中心說明,日本提供我國AstraZeneca(AZ)疫苗分別為6月4日124萬劑、7月8日113萬劑、7月15日97萬劑、9月7日6.4萬劑及本批50萬劑,共390.4萬劑,有助我國提升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再次向日本政府及人民致上誠摯謝意。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記取5月疫情教訓! 拚2劑覆蓋「國內8%遠低全球平均」
5月本土疫情爆發釀800多人死亡,矛頭無不指向機組員「3+11」政策,當時國內更面臨感染源不明、醫療支援崩潰。醫師指出,如今時隔半年,台灣面對Delta變異株,要做好三級防禦,如打疫苗、防疫隔離措施、建立穩定篩檢機制,並且盡快提高國內二劑疫苗的覆蓋率。台大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今早在指揮中心舉辦的「疫情期間重症照護的回顧與省思」線上研討會中指出,台灣近日疫苗覆蓋率才剛突破五成,但二劑施打率僅8.2%,遠低於世界平均的32%,且根據數據指出,在預防感染中打一劑仍遠不及完整接種二劑的效果,即便是預防重症及死亡率也稍有略遜,因此施打國內二劑覆蓋率將是面對變種病毒的的最大武器。他列舉在西班牙的疫苗覆蓋率已經達60%,而高齡者甚至達90%以上,按照過去西班牙大流感的經驗來看,COVID-19爆發後三年會逐漸「流感化」,目前已經流行兩年了,未來一年病毒會變得與人類更容易共存、更不容易殺死宿主,因此會形成傳染率高、死亡率下降。余忠仁表示,即便如此,仍有少數高危險族群會因此重症、死亡,國人面對死亡率的焦慮感,能要建立好三級預防措施,包含初級預防,需要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和國內各種場所的隔離管制措施。再來次級預防,要能隨時啟動大規模快篩,且務必有定期篩檢機制,避免無症狀、輕症病人,傳染給高風險患者,能盡快早期發現,再來第三級預防,確保醫療量能,免於患者要病免重症及死亡。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高國晉表示,台灣在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短短一、二個月,有700多名插管病人,分散全台43間醫院,當時死亡率37%,插管病人死亡率達四成,但若以每百萬人至死率來看,台灣相對數字低,在這一波疫情反應算快。但他也提醒,COVID-19的病程多樣,從無症狀、輕症不用住院、需要住院隔離、要低流量氧氣治療、晉升高流量氧氣者,最後嚴重到插管者,這些患者後續也有後遺症如肺部發炎、纖維化,全身肌肉虛弱等,有許多跨專科的併發症,建議需要成立聯合門診進行追蹤。余忠仁表示,未來一年當疫情走向流感化,快篩和篩檢會變得更便宜且容易使用,甚至會有適當藥物可供COVID-19患者治療,而在疫苗廠牌如今百花齊放的狀況,也會逐漸有主流疫苗勝出,但面對Delta等其他變異株,也會是開放邊境要面臨的問題,待疫苗覆蓋率準備好後,也期望未來可控制的像流感一樣好。
-
2021-09-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北、桃園籲降為一級 黃偉哲:先從南部開始降也無妨
國內疫情趨緩,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北市長柯文哲昨不約而同談及是否降為一級警戒,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連續快90天都「+0」,更有資格要求降級,建議如果要降級,可先從南部開始也無妨,不過如果中央考量一日生活圈要全台統一調整警戒他也同意。昨天鄭文燦、柯文哲都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將防疫警戒降為一級,不過指揮官陳時中仍未鬆口,表示「全面降為一級得要有更嚴謹的考慮」,疫苗涵蓋率要達6成,不同行業才開始逐步放鬆,但疫情若再次出現變化或民眾未落實防疫新生活,都可能重新思考解禁時間。黃偉哲今上午出席孔廟文化節「硃砂啟智」儀式時受訪表示,相信指揮中心會好好考量,既然連過去的重災區都認為應該調整警戒層級,台南市已經快90天連續「+0」,「+0」天數總有118天,更有資格要求降級,不過一切都要遵從指揮中心的看法。黃偉哲說,指揮中心是以整個台灣作為評估,台灣是一日生活圈,如果重災區不能做好防疫,很容易將傳染鏈帶到其他地方,台南市目前守得不錯,如果要降級建議可以從南部先開始,但是要全台統一降級他也同意。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 4大注意事項不可不知
各縣市中秋節後展開BNT校園接種作業,陸續傳出學生接種後不適的零星個案,大多學生在休息後已無大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首例BNT不良事件通報,一名13歲男學生9月23日接種後出現皮疹及嘔吐。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有哪些注意事項,聯合新聞網整理如下:●接種後該注意什麼:‧接種後以坐姿休息15至30分鐘。‧接種後的副作用症狀於數天後消失。‧若持續有不適症狀,務必立即就醫。●常見反應: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依據疫苗臨床試驗及上市後監測顯示,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發生比率高於第一劑。●發燒反應: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依據BNT162b2疫苗臨床試驗,發燒比率平均約24.2%,第二劑較第一劑比率高(依據美國CDC V-safe資料12-15歲第一劑約10%,第二劑約30%)。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釐清病因。●心肌炎及心包膜炎:依據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資料,接種BNT162b2疫苗後,曾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周至4周間),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但評估後BNT162b2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接種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若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可經由醫療端或衛生局所協助通報至「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3-aXlTBq4ggn5Hg2dveHBg )。資料來源/疾管署網站「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臉書粉絲專頁
-
2021-09-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可再放寬? 柯文哲:已達降至一級標準
台北市政府今(24)日召開防疫因應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不只台北市,全台灣的不明感染源個案數都降到非常低,「我們已經達到降到一級的標準」。柯文哲表示,按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範,疫情警戒一、二、三、四級標準都很清楚,以台北市為例,已經連續二周沒有發生不明感染源超出標準的情形,本島各縣市不明感染源數也都很少,已經達到將警戒降到一級的標準。柯文哲表示,他不贊成一直保持勤洗手、戴口罩、逐桌敬酒要挨罰的生活,領薪水的人不覺得受影響,但像是夜市攤商,少開一天就少賺一天。柯文哲表示,但若真的要降到一級,疫情卻隨時可能反撲,可行的辦法是拉高疫苗覆蓋率,地方政府已經努力將不明感染源壓到最低了,降到接近一級的標準,接下來問題就是,該怎麼用最快的速度,讓疫苗覆蓋率增加。柯文哲強調,未來若要降級,疫苗覆蓋率、邊境管制、防疫措施這三點,還是一定要做好,他建議儘早啟用疫苗通行證,台北市已經和中央連線好了,只等官員同意就能上線。柯文哲表示,歐美國家很多都用打過疫苗,作為管制的標準,他認為打過兩劑疫苗的可以先解禁,不然像台北市到現在為止,都還是禁止老人共餐,應該要開放已完整施打過兩劑疫苗長者,回來參與老人共餐。
-
2021-09-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鴻海女員工經「唾液快篩機」檢測確診 郭辦:已向食藥署申請EUA
郭台銘辦公室今(24)日代富佳生技轉發確診個案説明指出,由富佳生技開發的唾液PCR快篩機,目前已經向食藥署申請EUA程序進行審核中。本日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本土確診案例者為參與產品開發的研發工程師,目前該工程師沒有明顯症狀,據政府公告Ct 值約36。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鴻海子公司一名20多歲女員工日前快篩呈陽性,經檢驗後確認是確診,列入今天的本土病例。郭辦今天代富佳生技做出以上說明。富佳生技緣於保護員工健康,於疫情期間,免費提供唾液PCR快篩機給員工試用,案者日前因為有輕微感冒症狀,公司提供快篩機給該名員工回家自行檢測,該員工在中秋連假最後一日連續測到陽性結果,隔天公司為求謹慎,請她在進工作場所前再次進行一次快篩機測試,仍然得到陽性結果,因此立即安排至醫院進行PCR 採檢,於今日被指揮中心公告確診。在疫情期間,公司首重保障員工健康,避免染疫,富佳生技在此名染疫工程師唾液PCR快篩得到陽性結果後,已同步啟動內部疫調,把相關六位的接觸者進行隔離檢疫,後續將配合政府依照防疫規定辦理。
-
2021-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十焰火晚會預期湧人潮 指揮中心降載容留60萬縮2萬人
國內剛過完中秋連假四天,10月又將迎來三天國慶連假,擔心在二級解警戒措施下,人潮又將再度湧向國慶焰火晚會。對此,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年國慶會從10月9日晚會,持續到10月10日的國慶大會,當晚還會有焰火施放,並於三個城市舉辦。目前地方皆提出相關防疫計畫,整體跟往年相比大幅降載。陳宗彥表示,國慶會場的場地都符合市內戶外標準進行,以新竹辦理晚會場所來說,可以容納1、2萬人,因應防疫規畫只能2500人進場,以前凱道可有1萬多人可參加,國慶大會目前規畫降載到6000人。另外國慶焰火是民眾期待的一項慶典活動,今年在高雄規畫施放地點是在高雄港的港區,施放平台位在港口內,目前主辦單位的場域,按照正常可容納60幾萬人,依照防疫措施,每人設有座位且間隔一公尺以上,高雄市初步以2萬多人的人數,會因應近日情況再來調整會隨時調整。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明起3天AZ、BNT疫苗接力到貨? 陳時中鬆口證實
國內原訂今日有民間採購BNT疫苗中,首批客制化標籤疫苗共198萬劑將抵台,然而因貨運排程延宕,如今又有媒體指出,明起三天分別有日贈AZ疫苗、自購疫苗、企業捐贈BNT疫苗分批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詳細時間無法證實,但是明天起兩天確實會有疫苗會到貨。國內才剛結束第八輪AZ疫苗施打,接續青少年校園接種BNT疫苗,第九輪、第十輪施打第一劑BNT及第二劑高端疫苗,但對於目前意願登記平台有民眾在7月19日以後,才意願登記或更改意願登記者,都還沒辦法進行預約接種第一劑疫苗,恐成為疫苗孤兒。陳時中說,目前AZ、莫德納多為施打第二劑為主,如果疫苗進貨速度快,可安排部分人可以施打第一劑疫苗,例如在BNT疫苗。目前國內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50.8%,劑次人口比59.08%,昨天單日接種疫苗中施打25萬1316 劑,其中AZ疫苗已施打12萬2626劑,莫德納施打4萬420劑,高端接種562劑,BNT疫苗接種8萬7708劑。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部分,昨日新增82件疫苗事件、30件非嚴重,死亡有3件,疑似嚴重49件。死亡案件中有3件,其中有2例接種AZ疫苗、年齡83-85歲,疫苗接種1-3天發生,同期間新增高端1例死亡事件,年齡是54歲,接種後23天後死亡。他表示,其中這兩位接種AZ後死亡個案,皆是接種第二劑AZ疫苗後死亡,目前根據國人的不良事件反應都會一一紀錄,但不會區分是一劑或二劑後死亡。
-
2021-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施打涵蓋率達6成可望降為一級! 八大行業開放已送審
國內疫苗接種涵蓋率突破五成,桃園市長鄭文燦建議指揮中心視疫苗兩劑接種率,來判斷國內何時可降為疫情警戒第一級警戒,如全國預計10月底,民眾施打第一劑達7成、第二劑達3成,或第一劑達7成5、第二劑達5成,就可轉一級,讓民眾維持正常消費、旅遊。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方向是在施打六成後會陸續開放,但也要考量民眾在防疫生活的落實及疫情狀況納入考慮。另外國內仍在防疫二級警戒,但北市某獅子會卻傳出在8月28日進行會長交接晚宴時,卻沒有遵守防疫規定,逐桌敬酒、拍照,沒有戴口罩,違反防疫規定。陳時中表示,在各地方及餐廳裡面的違規事項,將由地方衛生局由事實去認定。對於八大行業復業規定,經濟部傳已經送件,陳時中也表示,原來國內禁止開放的行業及類別,有收到相關送件,會交由社區防疫組進行審議。至於八大行業開放是否統計人員接種率要達六成,他則回應,八大行業打到六成不容易,要開放時其相關人員要有接種證明才好計算,未來照經濟部提出的內容,希望跟業者達到以安全為目標。※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大混打實驗沒有莫德納+BNT? 陳時中:未來會有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今於臉書號召參與「疫苗接種後抗體濃度臨床試驗」,當中包含四組成員,包括「AZ–莫德納」、「AZ–輝瑞」、「高端–輝瑞」、「高端–高端」。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此計畫為指揮中心委託醫院進行EUA疫苗監測計畫,觀察後續免疫持續性以及不良反應。由李秉穎計畫主持的疫苗接種後抗體濃度臨床試驗,自台灣於3月22日疫苗開打後就開始收案,資格為年滿20歲以上,符合疫苗優先接種順序及接種條件者,以及自身希望了解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及免疫力者,即可參加。李秉穎說,各組各收約100人,總計收400人左右,AZ疫苗開打最早,因此AZ組目前都已經收案完成,高端的兩組都尚未收滿,加入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會在接種第二劑前、後,各抽一次血,後續滿6個月、12個月、18個月,會再各抽一次血,了解抗體的消長。整體計畫為兩年,將一路監測疫苗混打者,建立專屬於國內的抗體消長資料。外界關心,為何沒有莫德納混打輝瑞BNT的實驗組合?陳時中說,BNT疫苗近期剛開始施打,恐怕這些還沒開始,未來會列在計畫中。昨指揮中心說,在中國或國外施打一劑疫苗的民眾,只要滿四周,回台後可以混打台灣現有疫苗,但國內施打莫德納的民眾,想混打BNT卻要等本土試驗後才可以?陳時中回應說,基本上國外打過一劑,指揮中心會盡量協助他們打第二劑。至於國人如何混打,指揮中心會跟專家討論,是否可重新選擇疫苗,月底跟專家確認現有資料完整,再安排施打。日前立院預算報告,衛福部推估明年6月確診案例將破3萬,有醫師認為不到六個月就會超過3萬?陳時中說,3.8萬人是估算,疫情怎麼走也無法估得準,這是用來編列預算、整備的依據,要跟病毒共處,就是要打疫苗、戴口罩、手洗乾淨、維持社交距離,現在我們也要準備新穎藥物,醫療照護會更完善。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益仁:高端疫苗免疫橋接做再多 都沒保護數據
高端疫苗宣布將以免疫橋接進行歐盟EMA三期臨床試驗,爭取歐盟藥證。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以科學上來說,不論在多少國家做免疫橋接,都沒有辦法提供疫苗在真實世界的保護力數據,就算拿到認證也不會是完整藥證,等到大流行過去,緊急授權(EUA)被取消,就無法繼續使用。高端疫苗公告,已獲得歐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正面回應,准以免疫橋接比對方式進行第三期試驗。高端董事會決議規畫多國多中心方式,預計目標收四千人以下,明年第一季完成試驗,儘快取得歐盟藥證。針對高端疫苗將以免疫橋接爭取歐盟藥證。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於立法院表示,整體方向跟我國做免疫橋接的方向一樣,規模、項目也趨於一致。高端疫苗得到歐盟EMA認證可能性相對高,「應該明年初有可能」。但蘇益仁認為,若高端和通過大規模三期臨床試驗,且同樣使用次單位蛋白的疫苗進行免疫橋接比較,例如諾瓦瓦克斯,還有一些學理根據,但和使用腺病毒的AZ、mRNA等疫苗比較,沒有意義。昨天是校園開打BNT疫苗第二天,也是第八輪AZ疫苗施打截止日,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涵蓋率達百分之五十點一六,超過總人口一半,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五十七點九五劑。立陶宛宣布贈台廿三萬六千劑AZ疫苗,預計十月抵台。美國總統拜登廿二日舉行全球新冠疫情峰會,前副總統陳建仁線上表示,若國內疫苗供給充足,也願與國際分享疫苗。下周起,AZ、莫德納、BNT、高端等四種新冠疫苗同時施打,又遇上流感疫苗,五種疫苗齊發,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各部會謹慎因應,同場地、同時段,避免施打兩種以上疫苗。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BNT注意5症狀 出現這項異常須防心肌炎
●打BNT若出現胸痛、心悸等症狀,盡速就醫●打疫苗前先量測脈搏記錄●心肌炎、心包膜炎,可從心跳異常判斷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指出,年輕族群施打BNT疫苗恐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副作用,若接種後28天內出現5大症狀:如胸痛、心悸、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和暈厥,應盡速就醫。記錄打疫苗前心跳狀況什麼是心悸?北醫附醫胸腔科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心悸包含心跳頻率不規則或速度加快,施打疫苗前可先在家量測脈搏,記錄施打前心跳狀況,比對異常則應就醫。周百謙表示,心悸可以是主觀的感覺,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症狀。上台緊張、比賽興奮都可能感受到心跳加快、喘不過氣,正常的心跳加速,不會影響心跳頻率,因此心跳頻率異常時,所感受到的心悸,就可能是異常狀況引起。正常心跳1分鐘60到100下周百謙表示,正常心跳為一分鐘60下到100下之間,可多次量測確認心跳速度是否規律。量測方式可直接用食指與中指,輕壓大拇指下方手腕處,計時一分鐘測量。建議可以在休息狀態,以及運動過後約30分鐘測量。運動過後的心跳上限可以用(220─年齡)×0.8作為計算,以20歲計算,運動後每分鐘心跳上限為160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除了透過最傳統的方式量測,不少軟體也能幫助量測心跳,如iPhone的免費軟體Cardiio,可以作為簡單監測記錄方式。心跳加快也可能發燒引起洪惠風表示,接種疫苗之後,心跳加快也可能是發燒引起,發燒至攝氏38度,每分鐘心跳大約是110下、攝氏39度可以達到每分鐘心跳120下左右。因此量測心跳時,需注意的不是心跳跳幾下,而是心跳頻率是否一致。從臨床的經驗及文獻中發現,心包膜炎的患者,醫師聽心音時會有很特殊的「摩擦音」,心跳頻率也可能會有變化。至於心肌炎因為讓心臟功能變差,一般心跳聲音是穩定的發出「1、2、1、2」,像是阿兵哥踏步很整齊的聲音,但心肌炎的患者,第一心音會比較弱,第二心音會比較強,很多經驗老道的醫師,可直接從心音判定是否罹病。第一劑有症狀通常7天內周百謙表示,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發生的機率極低,如果會發生通常是接種7天內發生。接種第二劑BNT疫苗時,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的機率遠高於接種第一劑時,通常會在接種後第7到14天發生。若出現5大症狀,建議應盡速就醫。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1劑中國疫苗回台 第2劑可混打國內現有疫苗
民眾若在中國大陸接種1劑科興或國藥疫苗,回台後第2劑該如何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只要距離第1劑滿4週,就能登記混打國內現有疫苗,但須依規定登記、排隊。中國大陸為防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許多台商、台灣學生在當地必須接種中國國藥或科興疫苗並取得健康碼,才能出入不同城市。根據中國規定,科興、國藥疫苗均須接種2劑才具完整保護力。若民眾曾在當地接種1劑疫苗便回台,第2劑該怎麼接種、又有哪些廠牌能選,令許多人霧煞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由於科興、國藥疫苗都是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使用授權(EUA)的疫苗廠牌,若已經完整接種2劑疫苗,回台後可不用補打疫苗。莊人祥指出,若民眾只打了1劑中國COVID-19疫苗,回台後可持接種紀錄到地方衛生所登記先前在國外接種的疫苗廠牌,並於間隔4週、28天後,登記接種第2劑疫苗。莊人祥說,由於國內並沒有中國COVID-19疫苗可施打,因此這類民眾第2劑疫苗可自選國內現有廠牌,但同樣要到疫苗平台登記意願,並和其他尚未接種第1劑疫苗的民眾一起排隊,根據指揮中心開放的接種順序、年齡等,依序接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