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9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抽血
共找到
1173
筆 文章
-
-
2020-07-18 科別.泌尿腎臟
熟男排尿障礙及早治療 錯過用藥只能開刀
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難,是50歲以上男性的惱人問題。美國統計,排尿障礙是年長男性前三大就診的原因,亞洲男性常輕忽這些症狀,到了尿不出來或腎臟功能受到影響時才去就診,只能接受手術治療,錯失可用服藥控制時間。55歲的王伯伯最近發現有頻尿、小便變細,甚至解尿困難,晚上睡覺時因急尿感要起床2至3次,影響睡眠品質。白天上班時,因小便解不乾淨,常跑廁所,造成工作上的困擾。就醫診斷原來是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障礙,經過服藥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許多原因可能造成泌尿道的症狀,如結石、神經或內科方面疾病的影響。如果排除這些問題,病患門診時,一般會安排指診、尿液檢查及抽血檢查攝護腺指數。指診可以初步評估攝護腺的大小及是否有摸到腫塊,再配合抽血檢驗攝護腺指數,可以偵測出是否有攝護腺癌的風險。如果服藥後症狀仍無法完全改善,可能會加做尿流速的檢查,或直接用下腹部或經直腸超音波來評估攝護腺的大小。目前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主要有二種,一種是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以幫助攝護腺放鬆,作用效果快,通常服藥一周後會有明顯的改善,但可能有降低血壓的風險,造成頭暈的現象,它無法縮小攝護腺。另一種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可減少男性荷爾蒙在攝護腺的作用,讓攝護腺縮小,但服藥後六個月攝護腺大小才會有明顯變化,卻可能影響性功能。如果服藥一段時間後,藥物的效果變差,或有反覆泌尿道感染或尿滯留等併發症,經過重新檢查評估後,可能必須以手術方式治療。常見的手術有二種,一是傳統內視鏡電刀刮除手術,使用電刀將攝護腺肥大壓迫到尿道的部分刮除,需住院5至7日,手術中出血及電解質不平衡的機率較高。另一是內視鏡雷射剜除手術,住院及拔除尿管的時間較短,出血及電解質不平衡的機會低,缺點是健保不給付。
-
2020-07-1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這個年齡女性「凍」卵CP值高 為晚婚遲孕超前部署
現代女性普遍晚婚,往往因為生活忙碌或暫時沒有生育計畫而錯失黃金生育期,等到有心求子時,才發現自己或伴侶可能有不孕或難孕的問題。近幾年「凍卵」議題變得熱門,許多女藝人不約而同搭上凍卵列車,無形中也引領一股風潮,讓女性得以藉助生殖醫學科技,保留高品質卵子,為日後生育計畫「超前部署」。凍卵如同生育保險的觀念「有存有保佑」。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李怡萱醫師表示,早期是年輕癌症病患在接受手術或化療前,希望可以保留未來的生殖能力;或是先天無子宮、子宮異常、卵巢早衰等病患會建議接受凍卵療程,現在大多數是因為晚婚、延遲生育,希望藉由凍卵療程,以保存品質較好的卵子,減少日後可能的遺憾。李怡萱醫師臨床上曾收治1名33歲的乳癌病患,平常沒有特殊不適,在某次健康檢查意外發現乳房腫塊,後來被診斷罹患乳癌第2期,在醫師諮詢中表達未來有生育計劃,經由轉介後安排凍卵療程,從打針到取卵僅花11天,取出16顆卵子,然後她才安心開始接受手術和化療。此外,也有不少女性主動來門診諮詢,有父母陪同、也有姊妹淘結伴而來,關心凍卵療程內容以及相關準備。李怡萱醫師指出,年紀愈輕卵子品質愈佳,凍卵數10至15顆即可,對於短期內無生育考慮、介於30到35歲之間選擇凍卵保存卵子,相對最符合經濟效益。因為太年輕就來凍卵,距離34歲高齡產婦尚有段距離;對於適婚年齡步入婚姻家庭的女性,其實沒有凍卵的必要;若超過40歲凍卵,卵子不管數量或是品質都已逐漸走下坡,可能需要接受多次凍卵療程及取卵手術,同時也必須冷凍更多的卵子才可能成功,解凍後活產率也較低,對整個身體和經濟的負擔都比較大。但無論如何,目前並沒有規定什麼年齡不能凍卵,只要有凍還是有機會!李怡萱醫師說明,進行凍卵療程前,需先抽血做初步評估、特別是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是目前預估卵巢庫存量很重要的指標,並合併超音波評估卵巢功能,倘若年輕女性檢測結果發現AMH偏低,卵巢庫存量下降,就會建議做積極的生育計劃或是凍卵,否則等到幾年後真的想懷孕了會比較困難。凍卵療程跟試管療程類似,藉由促排卵藥物刺激卵巢,使多數卵泡同時生長成熟,進而達到多排卵的目的。通常會選在月經來潮第2至3天開始療程,照超音波和抽血驗荷爾蒙,測量基礎濾泡來預估卵子顆數;然後施打促排卵針,期間需回診2至3次追蹤卵泡大小及血液中荷爾蒙狀況,以評估適合取卵的時間;整個凍卵療程約14天內完成。需要取卵的次數與年齡、AMH數值等有關,醫師會根據個人卵巢庫存量多寡,來評估需要做幾次療程。維護良好的卵子品質,生活應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少喝手搖飲料;市售的手搖飲料除了可能造成攝取過多糖類之外,有研究指出,塑化劑對卵巢恐有損傷,因此也建議應盡量減少使用塑膠容器, 或是含有對羥基苯甲酸(paraben)或二苯甲酮(Benzophenone, BP-3)的化妝品、防曬乳液等等。卵巢早衰不一定有症狀或是月經異常;在臨床上發現越來越多女性,平時月經很規則,也沒有經痛的情況,因為不孕或是其他婦科問題來檢查,才赫然發現自己有卵巢早衰的情形!李怡萱醫師呼籲,女性不見得一定要「跟風」凍卵,但是最好可以把AMH放在年度健康檢查的項目中,提早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卵子庫存量,才能好好規劃未來的生育計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7-16 科別.泌尿腎臟
泡泡尿苦惱 醫師:當心是腎臟病警訊
有泡泡尿症狀莫輕忽,若持續未改善,這可能已傷及腎臟功能,醫師提醒,應速就醫,避免病情加劇。56歲蔡先生,無任何慢性病史,也沒服用任何藥物,日前因呼吸喘來到台南柳營奇美醫院掛急診,經抽血檢驗及胸部X光檢查,發現其腎臟功能已很差,且有急性肺部積水。詢問後發現,蔡已有泡泡尿一段時間,緊急血液透析治療,呼吸急促情況慢慢改善,但是腎臟功能沒有明顯恢復,須長期洗腎治療。柳營奇美醫院腎臟科醫師黃于恬表示,台灣是世界有名洗腎王國,泡泡尿就是腎臟病警訊之一。但不是所有泡泡尿都是有問題,關鍵在於分辨尿液中溶質是否存在蛋白質,也就是蛋白尿。她說,正常生理情況下,如尿液速度較快、溶質濃度較高而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小便時可能會出現泡泡;此外,發燒、感染或運動導致腎臟過濾通透性改變時,也會造成暫時性蛋白尿,通常會在引發因素消失後消失,民眾不用太過於緊張。此外,也有可能是好發在年輕男性、良性「姿勢性蛋白尿」,與活動和站立有關,躺著時即不會有蛋白尿發生,通常隨著年紀增長後逐漸改善。但若是蛋白尿伴隨水腫、高血壓、疲倦等其他系統性的表徵,就應進一步檢查來分辨小便形成泡泡原因。黃于恬說,臨床上最常造成蛋白尿原因是糖尿病腎病變,台灣洗腎病人有4成以上是因糖尿病腎病變惡化導致末期腎病變,比例相當高,且糖尿病病人出現微量蛋白尿的時間,往往比腎臟功能惡化的時間早,心臟疾病產生機會也會因微量蛋白尿出現而上升。另外,有些嚴重的蛋白尿會合併下肢水腫,臨床上稱為腎病症候群,這類病人過去並沒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卻意外發現有蛋白尿,此時則需安排腎臟切片和染色才能夠確診,也才能做正確治療。她建議,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應要更積極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壓,採取低蛋白飲食,並定期做尿液及腎臟超音波檢查,有抽菸者務必要戒菸,早期發現蛋白尿,早期介入治療。
-
2020-07-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是他的誰?」——同志就醫時會遇到什麼問題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多元性別教育」。這幾年同志友善的實務議題在台灣社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也看到政府立法方面也有更開放的空間。在偶然的機會聽到徐志雲醫師對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的演講,才發覺這議題迄今未曾在這專欄介紹過。非常高興有機會邀請徐醫師的團隊寫了這三篇文章,讓我們有機會循序漸進地更了解這重要的議題。在台灣的醫療場域中,當一位男同志就醫時,會面臨哪些出櫃與不出櫃的處境呢?同志的另一半在就醫環境中又會是什麼角色?我曾因為嚴重的腸胃炎送急診住院,這篇文章是我寫下2015年當年住院的十五天裡,體驗到自己的同志身分與醫護人員、醫療環境的互動。伴侶該如何出櫃在醫病關係中,醫護人員握有同志病人不了解的醫療處遇知識與權力,也因此,同志病人難免會擔心向醫護人員出櫃後,會在醫療處遇上得到差別對待。我是被抬上救護車送進急診室的,記得從救護車來接我開始,一路陪著我的伴侶就被詢問「你是他的誰?」一直到急診室把我安頓好,大概就被詢問了五、六次。我伴侶的回答起初一直都是:「我是他朋友。」直到他到急診室的檢傷分類櫃台幫我處理掛號,他才回答:「我是他男朋友。」(事後聽他說對方聽到這個答案時面露驚訝)而後來急診室的幾位醫師來問診時,他則又改為回答:「我是他朋友。」我其實不知道他當時是如何決定哪次詢問要出櫃、哪次不要出櫃的,但當時躺在擔架上哀號的我聽到這些詢問,內心其實會對於出櫃後醫護人員如何對待我這位同志病人有著擔心。雖然理智上我知道醫護人員應當一視同仁面對眼前的病人,但我仍不免想,醫療人員是否都跟上時代的腳步,能夠理解同志族群,並且予以友善對待呢?伴侶與原生家庭在醫療中的接觸同性婚姻在台灣雖然已經在2019年合法化,但要如何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落實權利保障,其實還是會碰觸到同志伴侶與其原生家庭的關係。在碰觸的過程中要如何協商,或是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與磨合,就不是法律所能完全處理的。在急診室時,我的伴侶問我是否該打電話給我媽,請她趕來醫院。我當然說「好」,因為當年(2015年)的我們還無法結婚,我知道如果接下來要動手術,他是沒辦法在手術同意書上的家屬欄位簽名的。但我內心也想著:好險他和我媽很熟悉且關係很好,否則我可以想像他接下來要體驗到的,就是在我媽面前隱瞞身分,或是我媽知情但雙方關係仍不好的尷尬與難受的互動。同志生活圈在醫院中也面臨出櫃對同志病人來說,同志社群很有可能是相當重要的支持者與照顧者來源,而醫護人員是否能看見或意識到這點?看見或意識到之後,又該如何與之互動?我住院的十五天裡,照顧我的除了我媽和我的伴侶之外,就是我的三位同志朋友。我的伴侶還在我的工作地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裡,幫我找了好幾位願意晚上來排班照顧我的義工朋友們。每當醫護人員或隔壁床的病人與家屬說起:「你的這幾位朋友人真好,來照顧你」,我都只能給予微笑,沒辦法回應什麼。只有一次是剛入住隔壁床的病人問起:「你和這些朋友是怎麼認識的?」我和那位朋友在被追問的過程中,答出:「是在同志諮詢熱線當義工認識的。」好像是當天晚一些或隔天,我就聽到護理師跟我說那位病人要求換病房,我內心想:該不會就是我在腦中腦補的那些歧視我和我朋友的爛理由吧?同志醫療人員的現身而剛剛這位護理師其實是一位女同志,我會知道是因為她在胸前別著一個彩虹徽章,第一次看見時心裡十分激動,還特地跟我的伴、老媽、來照顧我的朋友們說。激動的原因是我這位病人的同志身分,總算在這間醫院裡找到共鳴與同伴。但實際上並非是這間醫院能敏感到「病人之中有同志」且表達友善,其實只是一位同志醫護人員自己主動在個人層次上於職場現身。而且這位女同志護理師說,我們還是她在這間醫院別上彩虹徽章這麼久,極少數主動問她有何涵義的人。嚴格說起來,這間醫院沒有在醫病關係、勞雇關係與員工的人際互動中,看見我(病人)與這位護理師(員工)的同志身分。唯一展現出性別敏感度的地方,只有看見這間醫院在硬體上設有性別友善廁所。男同志住院時最常被詢問的問題是……除了這位女同志護理師有和我們聊起彼此的同志身分之外,首次主動想要詢問我是不是同志的醫護人員,就是在我住院多天後,因為發燒反覆不退而前來會診的感染科醫師。當我知道感染科醫師要來會診時,內心就有底可能要出櫃,果不其然在問完我的出國旅遊史後,就問我:「有沒有女朋友?」當時我媽就在我身旁,但我也就直接回答:「我是男同志,我知道自己的HIV狀況是陰性,但如果你還是想檢查,我OK沒問題,你可以抽血檢查。」當感染科醫師問診結束離開病房後,我媽就開始十分擔心,還打電話給我的伴侶想多做確認。而我內心在想這段問診過程,是否有可能更細緻一些?今天我剛好是一位已經對媽媽出櫃的同志,所以我據實以告。如果換做其他同志病人,不知情的家人在旁邊,面對醫師詢問跟性有關的病史時,真的能誠實自在地提供病情資訊嗎?後續是否馬上引起巨大的家庭風暴?醫護人員是否可以理解,男同志病人在面對被詢問是否可能感染HIV時,會有著很複雜且差異甚大的反應?可能是不想在家人面前討論、可能是自己也十分害怕感染、可能是在聽到愛滋二字後就完全停頓不知如何反應、可能是像我一樣地被勾起汙名的憤怒、可能是更多更多的可能......。落實同志友善的醫療環境以上就是這段住院過程中的簡要紀錄與我的思考,我和男友平常都處於滿公開的出櫃狀態,都在同志機構工作,身邊也有許多同志朋友,但即使如此,面對陌生的醫療環境以及還不確定是否友善的醫護人員,我們當下的直覺反應都是先隱藏自己的同志身分,等確認安全之後再慢慢出櫃。在這幾年台灣風起雲湧的同性婚姻立法過程之下,台灣民眾(當然也包括醫療人員)可能更常聽過同志了,但是否真的能對同志有正確的認識,而不是被侷限在刻板印象甚至是污名中,依然有賴醫療體系裡提供多元的教育訓練,並且從醫療機構的制度中就開始落實同志友善政策,在醫療環境中多展現一點對同志友善的訊息,我想這樣對於同志病人來說,也能夠在就醫的過程中更加自在。
-
2020-07-10 科別.新陳代謝
甲狀腺亢進不吃藥也沒事?醫籲:恐釀致死「甲狀腺風暴」!
29歲的蘇小姐,最近幾個月突然暴瘦10公斤,同時還伴隨有心悸、失眠、脾氣暴躁、呼吸有點喘、大便次數增加、怕熱、手抖,以及脖子腫大。赴醫檢查,診斷出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療後,症狀狀漸改善,獲得良好控制。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表示,長得像蝴蝶形狀包覆在脖子氣管的前方的甲狀腺,是體內的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素,掌管全身新陳代謝,包括皮膚、心臟、肌肉、眼睛、骨骼及精神情緒等。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甲狀腺荷爾蒙分泌過多導致,女性比男性多,大約是5:1。其發生原因,最常見的是葛瑞夫茲氏病(Graves’ disease),屬自體免疫問題,身體會製造出抗體,刺激甲狀狀腺製造過多的甲狀腺素。葉美成解釋,發病的原因與基因、遺傳、環境、吸菸和壓力等有關。會出現心跳變快、心悸、手抖、怕熱、失眠、脾氣暴躁、呼吸急喘、腹瀉、體重減輕、食慾大增、容易疲勞、脖子腫大、眼睛突出等症狀。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則、不易受孕、不孕、容易流產等;男性則可能會出現不舉、不孕、男性女乳症等。此外,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會因代謝變快,使骨質分解及合成失去平衡,造成骨質流失,若不治療會罹患骨質疏鬆症。葉美成指出,患者通常不會有全部症狀,輕微者只會有1、2個症狀,而嚴重者才會出現多項症狀且較為嚴重。甲狀腺亢進的症狀特異性不高,而且常是慢慢出現、漸漸加重,容易會被忽略而延誤治療。例如,容易疲勞,誤以為是工作累的關係;變得怕熱,會以為是天氣熱的關係等。甲狀腺亢進的治療有三種:1. 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抑制甲狀腺製造過多甲狀腺素,可以控制病情但是無法根治。病情較穩定時,依據抽血數值,醫師會考慮停藥,但仍有可能會復發,部分病人需一輩子持續用藥,也有部分病人可停藥數年。部分特殊體質者會出現過敏、黃疸、肝炎、白血球減少等嚴重藥物副作用。2. 放射碘治療:吃放射碘,慢慢破壞甲狀腺細胞,最後會甲狀腺功能低下,終身都要服用補充甲狀腺素藥物,以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平衡,通常甲狀腺機能亢進不會再復發。3. 開刀切除甲狀腺:切除甲狀腺後,若切除範圍太多,有可能出現甲狀腺低下;切除太少,治療效果有限。此外,甲狀腺開刀也可能會傷到喉返神經,造成聲音沙啞,或傷到副甲狀腺,發生率大約1~3%不等。葉美成指出,三種治療方法各有其優缺點,目前是以口服藥物為第一線治療,如果藥物無法控制,或因為個人體質出現嚴重藥物副作用,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開刀。葉美成強調,輕微的甲狀腺亢進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遲遲不治療,使疾病越來越嚴重,可能惡化成為「甲狀腺風暴」。出現甲狀腺風暴時,除了多項症狀外,嚴重時,會有心臟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極高。「甲狀腺風暴」的發生,通常是患者罹病一段時間,卻沒有接受治療;或有接受治療,但未能按時服藥;最近有外傷、手術(甲狀腺或非甲狀腺手術)、感染、分娩等壓力;不小心食入大量的碘等誘發因子而造成。另外,有些甲狀腺亢進病人會合併「低血鉀週期性麻痹」,出現早晨起床時,忽然雙下肢無力的症狀。這是因為鉀離子暫時都跑到細胞內,使細胞外鉀離子過低,出現低血鉀情形,而下肢無力,這種狀況男性較多。葉美成提醒,如果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且漸漸變得嚴重,建議尋求內分泌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別放任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持續進行惡化。
-
2020-07-08 科別.感染科
感染EB病毒恐引發淋巴癌、鼻咽癌 這些感染途徑要當心
在全世界對病毒唯恐避之不及之際,我們來認識一隻大概算是最常見的病毒之一的病毒吧!這是Epstein-Barr virus,縮寫為EBV,也稱為EB virus,或叫EB病毒,另外也稱為「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是皰疹家家族中的一員。全世界都有這隻病毒的蹤跡,甚至很多人都感染過。話說從頭…1960年代,伯奇Burkitt為在非洲烏干達行醫的外科醫師,他有次意外發現小孩臉腫腫的,原來是臉龐長了腫瘤。兩星期後,他又再度望向窗外,竟然再度看到窗外另一位小孩同樣也出現了下巴處的腫瘤。伯奇Burkitt醫師心想,怎麼這麼奇怪,非洲這裡的小孩腫瘤常常長在臉上?伯奇醫師認為這不是偶然,經過一番研究,後來原來這疾病是淋巴瘤的一種,因而被命名為「伯奇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 有次Burkitt醫師演講時,底下坐了個病理學家Epstein。聽完演講後,Epstein認為這個淋巴瘤很有意思,很值得研究,與助手Barr一同努力,最後證實這個淋巴瘤是由一種雙鏈DNA病毒引發的。這隻病毒因此就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被稱為「Epstein-Barr Virus」,簡稱為EBV,或叫做EB病毒。這是醫學上具有指標性意義,因為這是第一次證實「病毒可以引發癌症」。被EBV感染時會有怎樣的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孩童時期就感染了EB病毒,在孩童時期感染的話,可能不會有什麼太明顯的症狀,或家長只覺得小孩有個小感冒這樣而已。到五歲之際,約有一半的兒童已經感染過EB病毒。如果是到了青少年時期或成人期才感染EB病毒,症狀就會比較明顯,例如表現出疲憊、發燒、喉嚨紅腫、頸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紅疹等問題,此時可稱為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大約二到四周才改善,甚至有些患者會好幾個月都覺得很疲憊。九成的成人都曾有感染過EBV。不過感染、痊癒之後,這隻病毒並不是消失無影無蹤,而是潛伏在人體內,哪天免疫力變差的時候,EB病毒又會突然捲土重來,再度帶來一些不適症狀。因此,體內有EB病毒的帶原者人數非常多呢。我們是如何感染到EB病毒的?通常EB病毒都是靠著體液傳播,唾液則是最常見的傳播介質。例如親吻小孩、與孩子分享同一份食物或飲水,就可能經由口水把病毒傳播到孩子身上。所以,與感染者用同樣的杯子喝水、用同一支牙刷都會被感染EBV。小朋友之間傳遞沾上口水的玩具,也是一種傳播可能。當然,EB病毒也能經由血液和生殖器分泌物傳染。EB病毒會帶來哪些問題?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這隻病毒,如果感染到EBV,也沒有特殊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方式,就是自己要多休息、多喝水。然而,和這隻病毒相關的疾病很多,甚至與癌症相關。因為感染EB病毒之後,可能會讓細胞的基因突變,因此與EBV相關的腫瘤從非惡性腫瘤、低惡性度腫瘤、到惡性腫瘤都可能!你大概不會覺得太意外,畢竟,當初找到這個病毒的原因就是從淋巴瘤的檢體中發現的,EB病毒是第一個被證實與癌症相關的病毒。目前與EB病毒最相關的癌症包括了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之中的伯奇氏淋巴癌、何杰金氏淋巴癌、和鼻咽癌。 不過,EBV的感染率其實非常高,究竟為什麼多數人體內的EB病毒都沒有導致癌症,卻在某些人體內作怪?或是有哪些特色才會導致EBV更容易誘發細胞基因突變呢?目前並不清楚。而EB病毒會改變基因的表現型態,長期以來也被認為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像是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第一型糖尿病等有關。聽起來EBV還真是作惡多端,然而,也請別過度擔心,畢竟許多人都是在兒童時期就已經莫名其妙地感染了EBV了,在疫苗還沒出現前,根本無從預防起。目前,我們也不會靠抽血檢測「有沒有感染EB病毒」來預測這人是否得了淋巴癌、鼻咽癌、或自體免疫疾病。一切都還是要靠臨床症狀來評估。原文:
-
2020-07-07 科別.消化系統
B肝帶原沒追蹤…突見肝腫瘤
65歲林先生B型肝炎帶原超過30年,但過往並無定期追蹤檢查,近來因食欲愈來愈差,因此就醫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一顆約三公分肝腫瘤,再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為肝癌。經射頻燒灼術治療後於門診持續追蹤,至目前未發現肝癌有復發情形。台灣為肝癌高度盛行國家地區,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位居台灣十大致死癌症第二位,不可小覷。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硬化,都會增加肝癌發生率。肝癌最讓大家輕忽的是,其發生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病識感,因此有上述症狀的病人都應定期接受肝臟追蹤檢查,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此可增加生存機率。在選擇肝癌治療方法前,必須先考慮腫瘤大小、數目、位置、肝硬化的程度、是否有肝臟外轉移、是否有血管侵犯及其他身體狀況等,才能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期肝癌病人,可以考慮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或肝癌射頻燒灼術(俗稱電燒治療),而肝臟腫瘤數目在3顆以下且都不超過3公分,或是單顆且最大5至6公分左右的病人,可以考慮接受肝癌電燒治療,特別是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肝癌射頻燒灼術是一種很好的治療選擇。至於中晚期肝癌病人,能夠接受手術切除或電燒的機會不多,因此治療效果比較差,也容易復發,中期肝癌病人可以考慮肝動脈栓塞或肝動脈灌注化療,而晚期肝癌病人可以選擇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通常早期肝癌病人因沒有明顯的症狀而不容易發現,建議有慢性肝病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硬化的病人,都要定期接受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最好能每半年一次,倘若真的發現肝腫瘤,必須與和消化科主治醫師共同討論日後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及早發現,永絕後患。
-
2020-07-07 科別.新陳代謝
28歲女未婚卻乳濕了內衣 醫師:罹患高泌乳激素血症
一位28歲未婚女性,半年來月經只來兩次,甚至發現雙乳有分泌乳汁現象,從婦產科轉診到陳代謝科才找出真相,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怡文抽血檢查她的泌乳激素濃度,發現竟高出正常值12倍,進一步又查出她的腦下垂體有一顆1.2公分的巨泌乳素瘤,原來是罹患「高泌乳激素血症」。黃怡文說,這位女患者已有結婚對象,但近半年來深受生理期不規和雙乳分泌乳汁困擾,不但不敢向男友啟口,也以為自己是生了難症,遲遲不敢訂出婚期;經求診婦產科確認不是婦科方面的疾病後,才轉診到新陳代謝科。黃怡文說,經抽血檢查泌乳激素的濃度,發現患者的泌乳激素濃度是正常者的12倍,確診為典型的高泌乳激素血症;這麼高的濃度可能還有病源頭,於是立刻安排了腦部的核磁共振造影,發現腦下垂體有一顆1.2公分的巨泌乳素瘤,是這顆巨泌乳素瘤導致泌乳激素的濃度遽升。她說,高泌乳激素血症前期會生理期不規則呈現,當泌乳激素濃度飆高到300 ng/ml以上,可能會出現「乳漏」情形,通常雙乳會分泌乳汁,浸濕內衣很不舒適,更因沒生孩子竟能分泌乳汁,增加病人的恐慌感,擔心是乳房出了什麼問題。其實高泌乳激素血症並不是罕見疾病,更不是惡性疾病。尤其,若核磁共振沒有看到巨泌乳素瘤,且泌乳激素只是輕度升高的患者,甚至不見得需要治療。如果需要處理,後續也以吃藥並門診追蹤即可。高泌乳素血症是年輕女性常見的腦下垂體疾病,在未經篩選的正常人當中,約0.4%有高泌乳激素血症。原發性無月經病患中,約10%∼25%存在高泌乳激素血症,而在無月經伴有乳漏的病患中,則高泌乳激素血症高達75%。黃怡文指出,高泌乳激素血症的患者,通常以月經異常來表現,除了腦下垂體疾病外,藥物影響、末期腎衰竭、肝硬化、原發性甲狀腺低下、腎上腺功能不足等病患,也有可能出現高泌乳激素血症。這位女性患者已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並定期追蹤,主要是讓她的腦下垂體巨泌乳素瘤變小,進而恢復正常泌乳素濃度、終止乳漏,以期讓生理期正常,就可以順利完成她的結婚大事。
-
2020-07-04 新聞.科普好健康
熟齡視力模糊 未必就是白內障
視力模糊就是白內障?55歲的王先生近半年因視力逐漸模糊,以為是白內障加劇,直到惡化程度嚴重,已影響日常生活後,才就醫尋求諮詢。王先生輾轉來就診,在門診初步檢查發現,發現雙眼都有一定程度的水晶體混濁,也就是俗稱的白內障,但右眼視力不佳的程度,評估後認為超出白內障可能帶來的影響,建議他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確認診斷為視神經病變。動脈膨大、彎曲 壓迫視神經王先生接受眼底光學共軛斷層神經掃描後,發現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及視神經結構,存在著肉眼不易察覺之病變(圖1),加上自動視野儀檢測出的右眼有特別的視野缺損(圖2),因此高度懷疑有潛在腦內病灶影響到視神經。在王先生完成一系列抽血檢驗及腦部核磁共振造影後,果然在腦內視交叉前端,發現其供應腦部血流的動脈產生膨大、彎曲,將右側視神經推擠至顱底骨側,產生壓迫性病變。有些疾病影響視野 未必察覺人眼的光學成像原理猶如一台照相機,當外界物體的光線經過角膜及水晶體折射後,將匯聚在眼底由視網膜接收,並刺激神經細胞產生訊號,由視神經連結至大腦產生影像。在這一連串精密運作的神經系統中,任一處的結構若是生病,都可能使得視力模糊。眼底光學共軛斷層神經掃描,利用紅外線波長的光線對視網膜進行掃描,能夠提供高解析度黃斑部、視網膜、視神經多層構造的掃描切面。自動視野儀則是檢驗眼睛所看出去的範圍,是否與同年齡人有所差異,因為有些疾病未必先傷害到中心視力,而是影響視野,但由於雙眼視野互補,因此不一定能夠早期察覺異常。醫院視神經掃描 健保給付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老年人白內障盛行率超過一半,也確實是常見導致視力模糊的原因。然而罹患白內障的同時,仍有可能有潛在性的視網膜或視神經病變,可能導致病人視力功能喪失,例如青光眼、遺傳性視網膜退化,或顱內枕葉病灶等。若醫師專業裁量認為,白內障的程度與視力不佳的比率超乎尋常,例如視力模糊外,同時伴隨辨別色彩的能力變差,視線狹窄、畏光,目前於醫院廣泛使用的眼底光學共軛斷層神經掃描及自動視野檢查儀,能夠迅速完成初步評估,判斷是否有視網膜與視神經病變。適用於疑有視網膜或視神經疾患的病人,健保也給付。治顱內病灶 比白內障急迫若能在白內障手術前,審慎做好基本的檢驗,對於病人接受白內障手術後所能帶來的視力進步程度能有較合理的推測。同時,有些顱內的病灶產生的問題較白內障更為急迫,此時治療的計畫就必須以腦內的病變為主,暫緩白內障手術。
-
2020-07-02 科別.腦部.神經
男全身摸到就痛懷疑卡到陰 原來罹患「公主病」
一名52歲男子平日沒有慢性病史,不菸不酒,偶爾快走當作運動,但最近身體卻多處莫名疼痛,四處求醫但仍毫無改善,不僅影響睡眠,白天也精神不佳,一度還擔心是否「卡到陰」直到醫師確診為「纖維肌痛症」並經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他才解除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致螢指出,患者平日沒有做耗費體力的粗重工作,但全身各部位疼痛卻如影隨形,即便到多家診所、醫院就診,做過不少抽血及放射檢驗,都未能改善。也曾經吃了一陣子止痛藥,似乎稍有些改善,但沒多久疼痛又來襲。除此,患者還經常晚上失眠,導致白天工作精神不濟,連以往熱衷爬山、打球也提不起勁,令他懷疑自己自律神經失調、碰上更年期,甚至以為是卡到陰、被下降頭等。吳致螢指出,經詳問病史、臨床表現及壓痛點檢查後,確診是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只要摸到哪,就會痛到哪,甚至輕觸身體也會造成莫名疼痛。由於外人無法體會患者的痛苦,因此常會以為是無病呻吟,就醫也會被當成詐病或心理疾病。他強調,纖維肌痛症的盛行率約2至4%,以女性患者居多,確切致病原因不明;一般認為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失調或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包括疼痛刺激太嚴重或持續太久,造成中樞對疼痛感受的敏感化;腦部容易將不是疼痛的刺激,誤認解讀為疼痛訊號,以致體內疼痛抑制系統功能下降。他說,疼痛感猶如警報系統,對身體具示警作用,讓人可適時就醫,及早治療,但此病有如警報器故障,一直發出假警報,使病人身體或心理提心吊膽;不僅嚴重干擾正常工作及作息,甚至造成焦慮、憂慮及失眠。病人因此常遊走於神經科、身心科、骨科、風濕科和復健科,仍找不到原因。他強調,目前仍無法以醫學檢驗儀器協助確診,甚至針對疼痛部位的肌肉切片檢查,在顯微鏡下也觀察不到任何的肌肉發炎病變。不過研究顯示,早年受傷、感染,或遺傳及環境因素都可能是致病因子。吳致螢提醒,目前無法以單一因素歸咎病因,不過可藉由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以及物理治療、體能訓練及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達到改善症狀效果。
-
2020-07-02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第一名你可能每天都在吃!新十大慢性過敏食物出爐
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榜出爐,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及花生,其他依序為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以及綠豆。若對這些食物過敏的人,就要避免吃下肚,以免「病從口入」,引起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等症狀。蛋白、蛋黃、花生居前三37歲的王先生,是一名上班族,常莫名腹瀉、脹氣,還曾在開車時憋不住突然「挫賽」,令他相當困擾。經由過敏原檢測發現,對35項食物過敏,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引發腸漏及腸躁症的問題。聯安診所統計2019年1282筆慢性過敏檢測數據,國人新十大食物過敏原,蛋白、蛋黃、花生居前三。若依性別細分,成年男性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分別為蛋黃、花生、蛋白、腰果、蜂蜜、黃豆、牛奶、小麥、葡萄、鰻魚;成年女性則為蛋白、蜂蜜、花生、腰果、蛋黃、黃豆、牛奶、小麥、奇異果及鳳梨。兒童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依序為小麥、鰻魚、蛋黃、鱈魚、黃豆、綠豆、蛋白、花生、大蒜及葡萄柚。身體釋放發炎物質 嚴重可能休克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表示,蛋白和蛋黃位居過敏原前兩名,原因是蛋的蛋白質分子較巨大,若未細嚼慢嚥或腸胃道微菌體不健全,會造成蛋白質分子消化不完全,經由腸胃道黏膜間隙滲入腸道組織,引發過敏連鎖反應。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葉國偉表示,過敏原會與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IgE)結合,使身體釋放發炎物質,進而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引發過敏症狀,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皮膚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會造成休克。長期過敏 破壞腸道黏膜功能長期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功能,使腸道黏膜出現間隙,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進入各個組織器官,誘發過敏反應,形成過敏、發炎、滲漏、腸道失衡等惡性循環。鄭乃源表示,可記錄自己吃過的食物,找出自己可能的食物或環境中的過敏原,降低接觸的頻率。葉國偉則表示,民眾可以透過抽血和食物誘發實驗來確診對哪些過敏原過敏。一旦確診對某些過敏原過敏時,要注意過敏食物的標示,盡量避免食用;若擔心不小心誤食過敏食物引發急性嚴重休克,也可以請醫師開立隨身攜帶的腎上腺素筆針,以免產生急劇的免疫反應。每個人的過敏原可能不同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則表示,食物並無好壞之分,每個人的過敏原都可能不同,透過過敏原檢測後可測出對不同食物分屬輕、中、重度的過敏等級。輕度代表反應弱,可照常食用,但最好每四天吃一次就好;中度建議先停止食用三個月;重度過敏,則建議至少停用六個月,再檢測看看是否仍屬重度過敏,才可酌量食用。徐景宜說,除了避開容易引發中重度過敏的食物,也可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改善腸道狀況,並以少量多樣化的飲食方式做飲食輪替計畫,例如對小麥過敏可壽司、地瓜取代主食;對蛋白或蛋黃過敏,則可以雞肉、黃豆類製品等取代蛋白質,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機率。
-
2020-07-02 科別.婦科
3大常見女性泌尿道問題,專家提供預防解方
部分女性朋友都有泌尿道感染的困擾,除了頻尿、漏尿外,嚴重時反覆感染,還會有排尿疼痛、尿急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管理中心,協助整理以下3大常見女性朋友泌尿道問題,由聯青整合醫學診所家醫科顏佐樺醫師來為您解惑,並提供生活習慣調理的方法,讓您遠離泌尿道感染煩惱。1.有嚴重頻尿或漏尿問題,該怎麼辦?「尿失禁」,即俗稱的漏尿,男女性都有可能發生的症狀,但相較男性而言,因女性尿道較短,產生感染機率更高,另外,尿道構造變化(如分娩、手術過後等)、尿道/膀胱感染、壓力、情緒、更年期、年齡等因素,都是導致尿失禁的可能原因。顏佐樺醫師解釋,要解決泌尿道感染,最重要的是找出潛在原因,並尋求醫師的協助,「臨床上,年輕女性若因尿道感染而導致漏尿,這狀況可透過尿液檢查及細菌培養,經由確診再投以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但若是更年期的婦女,則要考量荷爾蒙變化問題。」他說明,若是尿道構造變化所引起,就需進一步做其他相關的檢查,才能從根本協助治療。2.更年期、停經婦女更容易發生頻尿、漏尿等狀況?顏佐樺醫師分析,更年期後,支撐膀胱的肌肉力量減弱,尿道和膀胱會逐漸失去彈性,導致尿液貯存功能變弱,而變得頻尿,另外,更年期後雌激素分泌減少,泌尿道和陰道黏膜變薄後,尿道口不易閉合,所以一旦發生咳嗽、大笑或是打噴嚏時,容易造成不自主漏尿的情況。顏佐樺醫師建議,若有漏尿或頻尿的狀況,可先排除如尿道感染、發炎、過敏等因素,若經檢測,確診為更年期因素,可透過口服或局部荷爾蒙治療來緩解症狀。3.尿道感染若反覆復發,難以治癒?顏佐樺醫師表示,還是要先了解尿道感染的根本原因,提供適合的藥物治療外,配合生活型態的調整,才是有效的紓緩症狀的方法,其中「鼠李糖乳桿菌(L. rhamnosus GR-1 )和羅伊氏乳桿菌(L. reuteri),此兩菌種已研究證實可以治療或預防泌尿道反覆感染。」他說明,尿道黏膜本身就有許多菌叢,因此可透過攝取益生菌,協助提高免疫能力,減少復發機率。顏佐樺醫師補充,如精緻加工、重口味、過甜等食品,容易引發體內發炎反應,而造成感染,所以日常飲食應該留意、減少攝取。他特別提醒,在診間診療時,常遇到許多民眾,為預防尿道感染,而大量攝取蔓越莓汁,但市售果汁常含糖量過高,這些都是造成尿道感染的隱藏陷阱。「女性朋友平時應補足水分,避免憋尿,更無需使用太刺激的私密處清潔劑,臨床上,常見因陰道感染而造成尿道交叉感染,所以個人的衛生護理習慣也很重要。」顏佐樺醫師建議,若自覺有疑似感染的症狀,可以先找專科醫師協助,若一年內復發超過2次、用藥後仍未改善,則可建議做進一步的超音波或抽血相關檢查,千萬不要不好意思求醫,徒增治療困難,早期發現問題,才能讓擺脫惱人的泌尿煩惱。 諮詢專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青診所顏佐樺醫師 ★本文經《聯安醫周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01 橘世代.健康橘
「肩頸酸麻,小便減少」竟可能是高血壓併發症
「醫生,我有高血壓嗎?」某天在嘉義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曾宥翔門診,57歲陳姓男子憂心問述說,「最近朋友中風開始吃降高血壓藥,所以自己也量血壓,有時110,有時140,去操場走個兩圈後可以高到150,剛剛在血壓櫃台也是150,我是不是有高血壓?」曾宥翔指出,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輸出後,在血管內產生的壓力。血壓在一天之中會有周期性的變化,且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包含基因、年齡、體重、飲食、活動作息、藥物、氣候、情緒、疾病等,是否遵照標準方法測量血壓也會影響準確度。正常血壓的範圍大約落於收縮壓110至120,舒張壓70至80,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血壓劇變可能是疾病的危險徵候。台灣的血壓控制指引以140/90為主要標準,120/80到139/89稱為高血壓前期,超過140/90即為高血壓。高血壓可能導致中風、心臟病、腎臟病、動脈疾病、失明等嚴重併發症及死亡,但大部分人在血壓過高時沒有症狀,導致難以察覺,或是量到血壓高也不以為意。一旦量到超過140/90就有高血壓嗎?其實不然,因為血壓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判定是否有高血壓一般需要1至2周,規則測量。若血壓大部分或全部超過140/90,就可以判定為高血壓。確診後醫生會安排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胸部X光,抽血檢驗血糖、血脂肪、尿酸、肝腎功能、電解質及尿液檢驗;對於血壓全超過140/90,或尚在偏高範圍但同時有糖尿病、高血脂或檢查檢驗異常等病患,建議開始降血壓藥物治療,目標是達到血壓持續低於140/90;並搭配少鹽、低熱量、多蔬果健康飲食,減重,運動,戒菸及控制飲酒。而無其他慢性病但血壓140/90上下的患者,可以考慮3個月積極飲食運動作息調整,若不能達標應開始藥物治療。有時血壓過高會導致急性併發症,引發以下症狀: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耳鳴,胸痛胸悶,心悸,呼吸急促不順,肩頸酸麻,小便減少,甚至意識不清,當發生上述症狀需要立刻就醫。回到一開始的陳姓男子,他的血壓在110至150之間變化,表現像是焦慮引發血壓上升,實際罹患高血壓的可能性較低;但若持續都超過140就算是真有高血壓了。高血壓會造成嚴重併發症且導致死亡,規則測量血壓可以診斷是否有高血壓,而有高血壓患者應該積極飲食運動生活作習慣控制,遵照醫生指示使用藥物,維持健康避免生命危險。【關於更多健康精選大小事↘↘↘】。疫情趨緩了!但小心太放鬆反而「富貴病」上身。金鐘視帝腦中風驟逝 醫:預防兩大隱形殺手從「限鹽」開始!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01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健康保衛站/孩子遠離過敏原 需超前部署
8歲女童小瑾與家人到海產店用餐到一半時,突然出現全身紅疹、眼睛嘴唇腫脹、呼吸困難等症狀。家人立即將她送急診,經醫師診斷為血管性血腫引發過敏性休克,施以抗組織胺、類固醇併腎上腺素治療後症狀獲緩解。經過敏原檢測,證實是對蝦子、蛤蠣等海鮮有嚴重過敏體質。高雄市大同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李仲翔說,這種狀況是兒童常見的過敏反應,食物過敏通常是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被人體免疫系統當成外來病原體引發的免疫反應,食物過敏與人體免疫球蛋白E抗體作用相關。有些慢性過敏原症狀不明顯或延遲幾天才發生,父母不會警覺到症狀與某些食物有關,常讓孩子接觸過敏原,造成體內長期累積,形成慢性發炎,影響孩子的發育、學習與健康。李仲翔指出,過敏主要是遺傳、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引起,近年因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兒童過敏盛行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嬰幼兒時期常以食物過敏或是異位性皮膚炎作為最初表現,年齡稍長後,可能出現呼吸道過敏,氣喘等症狀。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常見食物過敏來源包括牛奶、蛋白、大豆、小麥、花生及堅果類、魚類及貝類等食物。李仲翔提醒家長,除非已知曾發生過敏反應,否則不需要刻意避免食用高致敏性食物,以免造成營養不均衡。吸入性過敏通常與呼吸道症狀如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相關,常見過敏原包含塵螨、蟑螂、灰塵、貓狗毛、黴菌、花粉等。若兒童有過敏疑慮,家長可與醫師討論進行檢測,透過抽血檢驗食物過敏原。
-
2020-06-25 科別.耳鼻喉
醫病天地/她咳2個月 竟是對養貓過敏
一名28歲女子租屋在外、養貓相伴,因咳嗽超過2個月,看過幾次醫師,症狀仍無改善,尤其夜裡特別容易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近一周來因為咳到會喘,經過敏原篩檢才知是對塵蟎與貓毛嚴重過敏,醫師給予藥物治療及請她勤加清掃環境,症狀已獲得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育生指出,女患者養了兩隻貓作伴,每天一下班就趕回家與貓咪相處,但近兩個月來卻飽受咳嗽所擾,多次赴醫檢查,有時診斷為鼻涕倒流引起,有時則懷疑是胃食道逆流。但咳嗽狀況仍時好時壞,尤其晚上睡覺特別容易咳,睡眠品質不佳,白天上班總是呵欠連連,同事誤以為她是熬夜追劇。近一周來,患者咳到出現喘的症狀,經詢問,她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至少咳2至3個月才會停止,且奶奶和堂姊都有氣喘病史;進一步抽血化驗,發現她的過敏性免疫球蛋白超出標準值上限5到6倍,這才發現患者對塵螨和貓毛嚴重過敏。經提醒返家後務必清掃環境,尤其要經常洗滌枕頭套、被單、曝曬枕頭,且儘可能剪短貓毛,不要讓貓跑到臥房,同時也透過吸入型類固醇和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咳嗽症狀很快獲得改善。林育生建議,診斷上除了需照胸部X光排除肺部實質病灶,還需借助肺功能檢查、過敏指數與過敏原檢測確診,而治療上大多會合併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若咳嗽超過8周不癒,應赴醫透過詳細病史詢問,搭配適當檢查。
-
2020-06-23 科別.呼吸胸腔
女子咳了兩個月 醫師查出和養貓有關
一名28歲女子租屋在外、養貓相伴,因咳嗽超過2個月,看過幾次醫師,症狀仍無改善,尤其夜裡特別容易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近一周來因為咳到會喘,經過敏原篩檢才知是對塵蟎與貓毛嚴重過敏,醫師給予藥物治療及請她勤加清掃環境,症狀已獲得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育生指出,女患者幾年前養了兩隻貓作伴,每天一下班就趕回家與貓咪相處,但近兩個月來卻飽受咳嗽所擾,多次赴醫檢查,有時診斷為鼻涕倒流引起,有時則懷疑是胃食道逆流。但咳嗽狀況仍時好時壞,尤其晚上睡覺特別容易咳,睡眠品質不佳,白天上班總是哈欠連連,同事誤以為她是熬夜追劇,主管也頗為不諒解。近一周來,患者咳到出現喘的症狀,經詢問,她想起近幾年來,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至少咳2至3個月才會停止,且奶奶和堂姊都有氣喘病史;進一步抽血化驗,發現她的過敏性免疫球蛋白超出標準值上限5到6倍,這這才發現患者對塵螨和貓毛嚴重過敏。經提醒返家後務必清掃環境,尤其要經常洗滌枕頭套、被單、曝曬枕頭,且儘可能剪短貓毛,不要讓貓跑到臥房,同時也透過吸入型類固醇和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咳嗽症狀很快獲得改善。林育生說,慢性咳嗽除了肺部本身例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或肺部腫瘤等造成,若排除上述病灶,且肺部X光檢查也未發現顯著肺部病灶,一般就會懷疑是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和潛在性氣喘為發病原因,其中潛在性氣喘引起的慢性咳嗽,症狀表現不像典型氣喘會明顯聽到喘鳴音,故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原因造成。他建議,診斷上除了需照胸部X光排除肺部實質病灶,還需借助肺功能檢查、過敏指數與過敏原檢測確診,而治療上大多會合併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因主要作用於呼吸系統,所以不會有口服或針劑類固醇的長期副作用。若咳嗽超過8周不癒,應赴醫透過詳細病史詢問,搭配適當檢查;若為環境不潔所致,則應減少暴露於過敏原的機會,預防再次發作。
-
2020-06-22 科別.泌尿腎臟
肉肉的才有福氣? 當心腎臟病就是這樣被你養出來的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50歲陳先生,本身有高血壓和痛風病史,但因為從商頻繁應酬拚事業,鮮少定期至腎臟科追蹤,僅在痛風發作時才服用止痛藥。直到近期痛風頻頻發作,赴醫經詳細病史詢問、抽血檢查,赫然發現腎功能大幅衰竭,恐走上洗腎一途。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指出,就該個案而言,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控制好的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以及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和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若不改善既有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搭配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短期內腎功能恐會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因而向患者提出警告,這才配合醫囑用藥治療,並調整飲食習慣,後續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所幸各項指數已控制良好,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無惡化跡象。李其育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不時需要交際應酬,導致肥胖問題發生,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臨床發現,中廣型肥胖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導致造成高血壓、腎病變。他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控制高尿酸的問題,也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把握「一青二白」,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戒酒、減鹽、控磷,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止痛藥物攝取,才是預防腎功能惡化的長遠之計。(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吃素能延緩腎病? 專業醫師曝真相
-
2020-06-22 科別.新陳代謝
肝發炎為何與甲狀腺疾病有關?醫師解析兩者關連
人體的甲狀腺位於脖子下緣、氣管及食道的前面,由左右兩葉構成,屬於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甲狀腺素)」,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包括影響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等,同時也與體溫調節及青少年骨骼發育息息相關。當甲狀腺荷爾蒙分泌維持平穩,身體就能獲得平衡,若分泌太多,就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如果太少,則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說,分泌過多與不及都會影響健康,而且都可能造成肝指數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者 約4成肝指數也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約有7成的原因與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Graves' disease)」有關,也是身體製造太多自體免疫抗體引起。其他引發甲狀腺亢進的原因還有毒性甲狀腺結節(toxic nodular goiter)、亞急性甲狀腺發炎(subacute thyroiditis)、無痛性甲狀腺炎(painless thyroiditis),或是攝取過多「碘」、接觸含碘顯影劑等。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包括:體重減輕、食慾增加、過動、心悸、容易流汗、情緒緊張、手腳發抖、眼睛突出等。美國一份醫院資料庫分析研究發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中,高達4成合併有部份肝指數異常,包括AST(又稱GOT)、ALT(又稱GPT)、γ-GT(麩胺轉酸酶)、ALP(鹼性磷酸酶)、膽紅素等。其異常上升絕大多數在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內,有時還會伴隨黃疸症狀。另一方面,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也常伴隨「高輸出性心衰竭」,也就是心跳過快,形同「幫浦一直打」,但打出去的血量反而不足,無法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且因心臟機能受損,導致肝臟血流也無法往心臟送,鬱積在肝內,造成「血流鬱積性肝病變」,這種人更容易有肝發炎,長期下去甚至會衍生肝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易合併肝發炎,目前尚不知確切原因,不過推測有以下幾項原因,包括:(1) 過多的甲狀腺素本身就對肝臟有毒性;(2) 甲狀腺毒症會加速肝糖和蛋白質的分解,引起肝細胞變性(degeneration);(3) 當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促使全身的新陳代謝速率加快,反而使停留在肝臟的血流變少,使得肝細胞缺氧、凋亡,導致氧化還原壓力增加,大量肝細胞受損、致使肝臟發炎。治療甲亢後 肝指數多半可恢復正常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引發的肝指數異常,大半在服用治療甲亢的藥物後,肝指數也會明顯下降,如果肝指數還是一直異常升高,可以再詳加檢查找出其他原因,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為治療甲亢藥物的肝毒性所引起。目前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口服藥物主要有methimazole以及propylthiouracil(PTU)兩種,藥物安全性高,不過有少於1%的患者服藥後會出現顆粒球低下、貧血和肝毒性等副作用,少數甚至會造成肝衰竭,而這是跟自身體質有關,難以預測,稱為特異體質(idiosyncratic)。若有嚴重副作用,通常在用藥後的前3個月就會出現,若很嚴重就應該換藥或停藥,必要時應改採放射性碘或開刀治療,這需由內分泌科醫師評估後決定。甲狀腺機能低下者 較易罹患脂肪肝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相反,「甲狀腺機能低下」是無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荷爾蒙,造成身體失調,較常見的原因包括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接受甲狀腺手術、放射性碘治療後等原因;也有可能是腦下垂體疾病造成促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其中,橋本氏甲狀腺炎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是因遺傳、體質產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會產生對抗甲狀腺的抗體,破壞自身甲狀腺組織,引起慢性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低下會出現髮膚乾粗、臉色蠟黃、畏寒、聲音低沉、便秘、活動力及反應變慢、嗜睡、全身無力、浮腫及體重增加等症狀。醫界研究亦發現,甲狀腺機能低下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為3成,較甲狀腺機能正常者高出1成左右。 脂肪肝需透過減重、飲食控制及運動才能消除甲狀腺機能低下者較易罹患脂肪肝,可能是與脂質及膽汁代謝異常有關。當甲狀腺機能低下時,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所以容易有脂肪肝的問題。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易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甲狀腺機能減退,容易使膽汁鬱積,甚至引發肝炎。不過,肝臟組織學很少有纖維化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治療,補充甲狀腺素即可,而肝發炎情形通常也會因此慢慢消失,恢復正常。但要消除脂肪肝,仍建議透過運動、節制飲食、減重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由於現在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甚高,建議若是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不妨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或許能夠從中找出端倪。自體免疫疾病 可能同時攻擊甲狀腺與肝臟還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不只會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攻擊肝臟,造成肝發炎甚至肝硬化。因為自體免疫疾病肇因於自身免疫系統錯亂,把身體器官當成攻擊對象,造成多處器官的病變。自體免疫性肝炎(AIH)就是其中一種,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是抽血時發現肝指數異常,或是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粗糙甚至已經肝硬化,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自體免疫性肝炎,且3至4成的患者甲狀腺機能也有異常。自體免疫性肝炎好發於中年女性。當肝指數異常,又排除病毒、酒精、藥物等原因後,可抽血檢測特殊的自體免疫抗體,或進行肝臟穿刺,加以釐清是否為自體免疫性肝炎。這類患者通常也合併其它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治療自體免疫性肝炎需用類固醇(steroid)及其他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去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它不要對肝細胞發動攻擊,減緩發炎情況,避免惡化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但若患者已進展至末期肝病,或出現其他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及肝衰竭現象,此時,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另外,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最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也被研究發現與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症(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有關,患者的膽管被自身免疫系統猛烈破壞,經膽管運送的膽汁聚積在肝臟內,使得肝組織受損,若不治療,最終也會走向肝硬化的後果。對於PBC患者而言,口服藥物UDCA(熊去氧膽酸)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改善肝臟發炎與纖維化,並降低膽汁淤積對肝臟造成的刺激與毒性,有助於延緩肝硬化的進行。【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90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6-22 新聞.杏林.診間
加護病房看盡生死 護理師:願當志業
「要當病房中的第一線,也要當最後一線!」小鄧從去年9月開始在南部某間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擔任護理師,現在已快要做滿10個月。她說,「在加護病房可以學習到更深入的知識,因此選擇先進入加護病房。」「身為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其實一直離死亡很近。」小鄧表示,她現在可以平靜地接受病人死亡,因為她以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病患,並且都悉心照料,若還是無法拯救患者的生命,加護病房護理師最後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安詳離開。是憧憬也是志業小鄧回憶說,「小時候很崇拜護理師,看他們幫病患打針覺得很好玩;長大後覺得護理師的工作是幫助人,加上對工作內容也感興趣,所以決定成為一位護理師。」對於選擇成為加護病房護理師的理由,小鄧坦言,「其實我比較想去急診室,但是在加護病房可以學習到更深入的知識,因此選擇先進入加護病房。」小鄧說,加護病房護理師的例行工作可以區分成簡單和專業兩種說明,「簡單地說,每天的例行工作有幫病人翻身、處理大小便、抽血和打護理紀錄等;專業地說,要當病房中的第一線,也要當最後一線!必須第一個發現病人有什麼狀況,以及確認醫生對病患的處治是否合理,當最後的把關者。」辛苦的代價談到加護病房護理師的薪水,小鄧表示,要看醫院的體制而定,她扣完勞健保月領35~36K,每月還有6000元的績效獎金,而排班則還需注意排班連續性,除突發狀況,要避免有白班、小夜班和大夜班參雜,一旦排了大夜班,就必須一整週過日夜顛倒的生活。至於國內護理師執業環境的現況,小鄧指出,超時工作、薪資與工時不成比例的情形還是一直存在,「還必須要處理護理外的雜事和行政工作。」不過,她還是熱愛著護理師的工作,因為不只能幫助人,她還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面對死亡安樂死合法化是目前的趨勢,小鄧對此說,「如果站在病患家屬的立場,我會支持合法化,希望可以減少他們的痛苦;若是站在醫護人員的立場,我反對安樂死合法化。」指出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擔心有醫療糾紛,二是她覺得執行安樂死是殺人,她不願意執行這項動作,然而小鄧也說,「若安樂死法案對醫護人員有充分保障,我也會考慮支持相關法案合法化。」【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6-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人工關節術後金屬過敏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可以讓醫療團隊、病人、家屬在平起平坐的環境,雙方透過討論、了解、包容,而達到互相尊重與信任。非常感謝這位病人願與大家分享其「疾病」與「病痛」,我們也難得能夠邀請到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骨科專科醫師在百忙之中與大家分享他們專業的看法。希望病人能透過這兩位醫師的說明,增加對自己病情的了解。雖然「醫病平台」無法扮演誰事誰非的公斷,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醫學上罕見的問題一旦發生在病人身上,卻是真實的苦痛,因此醫病雙方都需要各退一步,病人透過專科醫師客觀的論述,可以同理「醫療的不確定性」,醫師也能避免過度反應,而讓病人雪上加霜。81歲的王奶奶,過去沒有任何藥物或是食物過敏的病史,因為雙側膝關節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先後在同一家醫院接受左右兩側的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疼痛改善很多,門診追蹤關節的功能及X光片的檢查,也都恢復得很好。然而就在術後六個月左右,慢慢的在身上及四肢開始出現奇癢無比的癢疹(如附圖),起初以為是藥物或食物過敏,因此求助皮膚科及免疫科醫師。然而經過皮膚科醫師及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詳細詢問病史及理學檢查後,初步排除這兩種過敏的可能,推測王奶奶極有可能是對人工關節中的金屬過敏所致。人工關節置換的原理,主要是將磨損的關節面切除適量骨頭後,將金屬的人工關節,像牙齒換牙套一樣的方式,包覆固定在切除的骨頭表面,用以取代磨損切除的關節面,而磨損的軟骨則由高分子聚乙烯塑膠墊片來取代。因此其成分包含金屬及非金屬的部分。以現在的人工膝關節為例,股骨元件的部分主要是鈷鉻鉬合金所組成,脛骨主要是鈦合金的成分,位於兩者之間的脛骨墊片以及髕骨元件則為高分子聚乙烯墊片。至於人工關節材質過敏的情況,臨床上確實不常見。造成的原因主要是關節金屬成份中的鈷(cobalt)、鉻(chromium)或是鎳離子(nickel)釋出,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造成全身皮膚起類似蕁麻疹的疹塊。病患臨床上的表現,通常會有局部搔癢的情況,國外甚至也有文獻報告,病患接受人工膝關節術兩年後狂掉頭髮的案例報告,至於關節本身也可能會有疼痛或是腫脹僵硬的情況。因為這種過敏反應是屬於所謂延遲性免疫反應,跟我們認知的藥物或食物過敏不一樣,通常不會在手術後就馬上發生,而常常在術後半年到兩年左右開始出現症狀。因為發生的機會很低,文獻上大多是零星的病例報告,因此對於真正發生的機會有多少不得而知;對於其診斷的方法,則必須仰賴臨床醫師的警覺性及詳細的評估才能確診。如果要證實是否有金屬過敏的情形,可以安排病患至臨床毒物科,透過抽血、驗尿或是採集關節液中的金屬離子成分,看看是否高於標準值。一旦確認是金屬過敏,其治療方式,症狀較輕者,可以採取症狀治療,例如使用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塗抹患部,同時搭配口服抗組織胺類的止癢藥物;而較嚴重者,可以在醫師的處方下給予適當的免疫抑制劑,不過必須要小心的是,當免疫被抑制後,則有可能造成感染的危險。如果人工關節的部分,因為過敏反應而有鬆脫或是局部嚴重腫脹疼痛,上述方式無法改善症狀,在與骨科醫師充分討論下,關節可能需要做清創手術,或是原來的人工關節必須先移除,等免疫反應過去後,再重新置換新的關節,才能解決問題。當然,不能再重新置換的時候,就不能再置入相同金屬成份的人工關節,而必須考慮另外使用較為特別的材質,例如在人工關節金屬表面塗層黑晶瓷(Oxinium),不會讓這些金屬離子直接接觸人體或是逸出,即可避免發生金屬過敏的情況。雖然說預防重於治療,然而,臨床上人工關節術後發生金屬過敏的機會其實很低很低。一般而言,民眾在接受關節手術前,倒是不需要常規做金屬敏感性測試。但是如果曾經有過金屬過敏病史,特別是對鎳、鉻等金屬製品過敏的病人,術前應該主動告知骨科醫師,透過共享決策(Share-Decision Making,SDM)的方式,先會診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做完整的評估,也可以安排做金屬皮膚貼片測試(Skin-Patch test)或是抽血做淋巴球遷移抑制測試(Lymphokine migration inhibition test)等檢查;如果結果高度懷疑有金屬過敏的現象,才考慮去使用這類特殊材質的人工關節。不過這類特別塗層處理的人工關節,價格不菲,目前健保也不給付。 除了人工關節外,其實很多金屬的植入物,例如用來固定骨折的鋼釘鋼板,都有可能會發生所謂金屬過敏的現象。文獻報告這類金屬過敏的情況,發生在固定物鬆動或是功能不佳、磨損嚴重的病人身上的比例,較一般人來的高,其主要的原因跟血液中金屬離子濃度有關。發生的機會不高,因此診斷必須依靠臨床警覺性,重要的是必須與感染來做鑑別診斷。
-
2020-06-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體免疫疾病與過敏體質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可以讓醫療團隊、病人、家屬在平起平坐的環境,雙方透過討論、了解、包容,而達到互相尊重與信任。非常感謝這位病人願與大家分享其「疾病」與「病痛」,我們也難得能夠邀請到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骨科專科醫師在百忙之中與大家分享他們專業的看法。希望病人能透過這兩位醫師的說明,增加對自己病情的了解。雖然「醫病平台」無法扮演誰事誰非的公斷,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醫學上罕見的問題一旦發生在病人身上,卻是真實的苦痛,因此醫病雙方都需要各退一步,病人透過專科醫師客觀的論述,可以同理「醫療的不確定性」,醫師也能避免過度反應,而讓病人雪上加霜。皮膚過敏症狀在現今社會,特別是台北盆地,幾乎很難問到一個人完全沒有這方面困擾的。在診間,很多人曾經對我反映,他過去沒有皮膚過敏症狀,自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出現症狀,多半是夜間睡覺時特別明顯,但是這些皮膚起一粒粒或一片片紅疹的症狀,常常在白天比較不明顯。為什麼以前沒有皮膚過敏,現在卻突然出現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免疫系統的改變。四、五十年前的台灣社會,和現在的社會環境,有了很大的轉變,雖然台灣南、北、中產業發展各不相同,但整體而言,環境的確變乾淨許多,寄生蟲感染的病人幾乎快要看不到,但是過敏症狀的病人,尤其是皮膚過敏,越來越多,並且一旦發生過,其發作頻率似乎就會越來越頻繁、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發作。免疫系統是很奇妙的,它永遠都在運作,細胞彼此間的反應會自己尋找出路,簡單說,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沒事找事,既然寄生蟲變少了,它就對塵蟎、濕度、冷熱、震動……做出反應,而且還容易受到情緒、壓力、睡眠情況等因素影響。在風濕科,經常看見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同時合併有皮膚過敏表現。原因是有些自體免疫疾病,在研究中發現,跟過敏反應的免疫方向一致,例如甲狀腺亢進、紅斑性狼瘡、乾燥症、乾癬……患有這類疾病的人常常也容易有長期過敏問題,甚至過敏性氣喘。有時候長期使用特定藥物也會造成過敏反應不容易用藥物控制症狀,例如期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人,皮膚症狀對治療效果就會比較不明顯,因為身體已經習慣藥物作用了。所以,除非不得已,不然類固醇長期使用,若出現過敏症狀時,確實會降低後續治療反應,導致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可以嘗試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取代類固醇,皮膚症狀用局部藥膏治療,或許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之一。飲食方面,很多人遇到過敏問題反覆發生,會開始尋找資料,網路文章、報章雜誌、電視節目,然後幾乎是令人敬佩的、嚴格的限制自己的飲食,最常聽到的做法是完全不碰蛋類和海鮮,例如螃蟹、蝦子、魚,有些人連香菇、金針菇也不敢吃,這樣下去,不僅過敏症狀不會改善,恐怕連營養都無法達到均衡。站在免疫科醫師的專業立場,我會確認病人過去有沒有對哪一類食物有很明顯的過敏反應,因為食物引發的過敏反應,幾乎發生在十分鐘到四個鐘頭內,速度快、反應明顯,經常伴隨眼皮或嘴唇腫脹,有些人孩提時食物過敏,甚至會引發呼吸道緊縮、喘不過氣要送醫急救。在我的門診,不會經常幫病人做過敏原篩檢,因為研究指出絕大數的皮膚過敏反應,檢驗出過敏原,對病人的治療和預後沒有太大的益處,更何況還有很多環境因素、身體心理狀況是無法抽血檢驗的,所以,回歸到病人皮膚症狀的治療,保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有正常的社交互動,才是最重要的。
-
2020-06-17 科別.感染科
疫情尚未緩解民眾卻不再堅持洗手 急診醫:危險的警訊
台灣因為防疫得當,民眾防疫警覺逐漸下降,醫師謝宗學觀察,戴口罩的人明顯減少,勤洗手的人更是不多,頂多是用乾式酒精洗手清潔手部;但許多「無套膜」病毒無法被酒精殺死,只能藉由洗手將病毒沖離手部,越來越少人堅持洗手習慣,他認為「對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的時刻,絕對是危險的警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天在「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粉絲專頁指出最近小兒急診室來診人次回溫,剛開始時是腸胃炎和腺病毒感染增加,這幾天開始出現零星腸病毒病例,流感幾乎看不到。然而,有許多呼吸道感染發燒病人,流感、腺病毒快篩呈現陰性反應,病程、症狀較輕微,抽血報告顯示傾向病毒感染,判斷是一般感冒病毒,鼻病毒是可能的原因 (鼻病毒因為症狀輕微,不是急診常規檢驗項目)。謝宗學指出,高雄 15 學生群聚感染證實是鼻病毒惹得禍,再配合他在兒童急診的觀察,赫然發現這些感染的共通點:腸胃炎病毒、腺病毒、腸病毒、鼻病毒都是屬於「無套膜病毒」,75% 乾式酒精洗手液無法有效消毒!雖然武漢肺炎國際疫情仍然嚴重,台灣因為防疫得當,暫時成為世外桃園淨土,人民防疫警覺逐漸下降。根據他的觀察,戴口罩的人明顯減少,勤洗手的人更是不多,頂多是用乾式酒精洗手清潔手部,越來越少人願意走到洗手台,仔細用水和肥皂清潔手部,但許多「無套膜」病毒無法被酒精殺死,只能藉由洗手將病毒沖離手部。謝宗學強調,從腸胃炎病毒、腺病毒、腸病毒、鼻病毒等無套膜病毒感染增加,可以大略推估,許多人對於洗手習慣不再堅持,對於世界武漢疫情尚未緩解的時刻,絕對是危險的警訊!他提醒,乾式酒精洗手液雖然可以殺死武漢肺炎病毒,但它不是萬能,只是簡易消毒的替代方案,仔細洗手才是最正確的消毒方式,威脅兒童又無法藉由乾式洗手液消毒的病毒還有很多,勤洗手的習慣還是要維持,不然將容易爆發其他病毒疫情,特別是腸病毒。
-
2020-06-16 癌症.抗癌新知
40年不變!肺、肝癌蟬聯癌症死因前兩位
衛福部今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38年連續居於首位,且每10分27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死亡時鐘快轉12秒。其中,肺癌及肝癌更是連續40年排名前二名,卵巢癌則將子宮頸癌擠下成為癌症死因第十位。對此,醫師表示,肝癌雖然仍佔死亡率第二位,但死亡率逐年減少,掉出前兩名「是遲早的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表示,肝癌主要還是和B、C肝有關,喝酒、脂肪肝導致肝癌則較少。因感染B、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肝臟會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但是簡榮南表示,我國目前35歲以下B、C肝帶原率已從15%降到1%,且現在抗病毒的治療也有很大的成效。另外,早期罹患肝癌後存活期可能只有三至四年,現在也有好的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甚至可延長到十年。因此儘管肝癌仍位居癌症死因第二位,但隨著發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簡榮南認為,掉出前兩名是遲早的事。但他也提醒,雖然B肝在國家政策下已全面接種疫苗,但仍有40%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為B肝帶原,因此建議民眾如有抽血檢查,一定要驗B、C肝,若是早期發現,還是小型肝炎時,仍可靠藥物改善,甚至痊癒。除了肝癌,肺癌則長年位居癌症死因首位。台北榮總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表示,肺癌主要仍與吸菸、空汙環境、油煙和職業曝露有關,另外有些肺部疾病、慢性肺炎也可能導致肺癌。然而我國一直都有針對菸害、空汙進行防制,為何肺癌死亡仍居高不下?陳育民說,抽菸佔肺癌的人數比例雖已從九成降到約一半,但仍佔大宗。另外,空汙環境不是改善後要在十幾年後才會看到明顯成果,因此一兩年內不會看到死因排名有顯著的改變。但陳育民說,雖然肺癌死亡排名居高下,但從研究上可以看到存活率也在上升,因此除了避免吸菸和到空汙嚴重的地方外,抽菸、直系親屬有肺癌的高風險族群若曾早期篩檢、早期發現,也能延長生命。另外,今年卵巢癌也將子宮頸癌擠下,成為癌症十大死因第十位。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台灣婦癌醫學會秘書長張志隆表示,近年在臨床上,確實發現卵巢癌患者相較於子宮頸癌患者有增加且年輕化的趨勢,過去教科書上,卵巢癌平均是50歲到60歲才會出現的癌症,但現在在臨床也曾發現20多歲的卵巢癌患者。張志隆表示,台灣卵巢癌患者增加,可能的原因非常多,但與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有絕對的關係,特別是現在女性喜吃高熱量食品、乳製品等,另外,環境賀爾蒙的刺激,也都是增加罹患機率的原因;同時,台灣的就醫性便利,也讓早期卵巢癌的患者被發掘,臨床上早期卵巢癌與晚期卵巢癌各占一半,歐美則是高達七成為晚期卵巢癌。張志隆表示,卵巢癌症狀多數不典型,患者常反映的症狀如時常腹痛、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建議女性若長期有這些非典型症狀,腸胃內科又查不出原因,可以懷疑可能是卵巢癌在作祟。張志隆表示,面對早期卵巢癌可以透過手術、藥物治療,而晚期卵巢癌患者,過去藥物的進展緩慢,近年才有突破性的發展,已有新的標靶藥物可以幫助卵巢癌患者,不像過去僅有化療可以選擇,五年存活率也從原本的三成,增加到五成。
-
2020-06-15 該看哪科.兒科
新版兒健手冊今上路 新增粉紅卡、警訊題、視力表
過去25年來,台灣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一本專屬自己的「兒童健康手冊」,全台灣有600萬人都在兒健手冊的陪伴下成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公布最新改版手冊,新增粉紅卡(新生兒篩檢和塗氟紀錄)、發展警訊題、視力檢查表。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表示,新版手冊已經發下去,即日起出生的寶寶都可望拿到。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彭纯芝提醒,調查發現不到三成家長會先填好手冊再就醫,提醒家長務必先填好,診間溝通更順利。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彭纯芝表示,新版維持健康手冊與衛教手冊兩本,根據家長意見將文字精簡放大,內容統整為寶寶健康記事、衛教資料、預防接種資訊等三大部分,也讓畫面更為美觀、便於紀錄。其中,預防接種最重要的「黃卡」內容更完整,延續到青少年的疫苗,並將「新生兒篩檢記錄表」與「塗氟紀錄」另外以「粉紅卡」的方式,凸顯出來。彭纯芝表示,新版手冊增列許多「發展警訊題」,是根據台灣本土實證新增具信效度的發展警訊,以紅字標記幫助家長了解此題意義不同。若寶寶在這個年齡仍做不到這項,就需要轉介兒科醫師去做檢查,兒科醫師視情況轉介兒童神經科醫師,進一步評估早期療育的需求,幫助孩子及時跟上。彭纯芝舉例,發展里程碑分為粗動作、精細動作、社會行為、語言等四大面向。如果孩子在四個月時,以手肘俯臥撐時,頸部仍不能維持直立,這是肌肉張力不足的警訊,應檢查孩子是否有低肌張力的問題,或是因為營養不足、幼時常住院等原因而稍微慢了些。六到八個月時,孩子應該要會翻身,如果照顧者習慣把孩子包緊緊、長時間抱著,孩子會因為沒機會探索而沒有發展出這項能力。手冊的紅字警訊提醒,也有助於提醒家長要去製造機會讓孩子嘗試,才能觀察孩子的發展。新版兒健手冊新增的視力檢查表,把「EC」兩個圖卡放進手冊,幫助家長可以直接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練習視力檢查的動作,幫助真正的視力檢查更順利。為了加強提醒,除了醫師需填寫的健康檢查紀錄增加紅色警訊(出生到兩個月內黃疸抽血,10個月到1歲塗氟,3-7歲接受眼科視力檢查)。彭纯芝說,過去由於手冊字太多太小,高達七成家長都沒有填寫健康記事,希望這次大改版之後,能幫助家長更配合填寫,幫助醫病溝通。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家長務必把握七次兒童預防保健時程,帶寶貝進行檢查。現在健康存摺中有眷屬功能,家長就可以看到孩子所有的就醫和預防接種紀錄,國健署在今年底也會推出一個婦幼主題APP,會主動透過推播提醒各項檢查和預防接種時程。
-
2020-06-14 醫療.指甲.足部
香港腳與灰指甲有關?完整了解灰指甲症狀、治療和預防
有一天突然發現,原本應該透亮的指甲,逐漸失去光澤,變白、變黃,甚至灰黑,且開始增厚,很可能是黴菌感染導致灰指甲。灰指甲 多伴隨香港腳出現灰指甲雖常見於腳趾,但也可能發生在手指。皮膚科醫師表示,共用公共場合拖鞋、本身就有香港腳者,都有可能感染灰指甲,應趕緊就醫治療,避免後續衍生出蜂窩性組織炎。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灰指甲的正式的疾病名稱是「甲癬」,是黴菌進入到手指甲、腳趾甲造成感染的現象。而有灰指甲的人,多數腳或手的皮膚也會有黴菌感染,同步出現香港腳或香港手。腳部常潮濕 黴菌最易上身哪些人比較容易得到灰指甲?黃毓惠說,足部的灰指甲主要與雙腳常處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容易遭到黴菌的感染有關,如運動員、工時長的作業員,或糖尿病患者、高齡者、免疫力低下者,或是本身就有香港腳等,都是高風險群。手部的灰指甲,則可能因為工作導致指甲受傷,進一步被黴菌感染而引發。居家環境也是灰指甲傳染的主要地點之一,只要家人有灰指甲,黴菌就可能留在指甲刀、共用拖鞋或浴室地板,尤其是浴室環境潮濕,更利於黴菌孳生。外觀變黃變白 趾甲變厚灰指甲有哪些症狀?最明顯的是指甲外觀會變色,黃毓惠說,灰指甲不一定會變成灰色,而是指甲變得偏黃、偏乳白色,所以不要被字面上的「灰色」給誤導了;另外像是趾甲變厚、甲床分離、外觀變得不美觀、或是結構變脆弱,都可能是灰指甲。灰指甲若症狀輕微,是否可以不用治療?黃毓惠說,有些民眾覺得只是極輕微的外觀變化,並不影響生活或美觀,選擇不治療灰指甲。「灰指甲是可以治癒的。」黃毓惠提醒,患者可能不是單一個指甲感染黴菌,可能是多根手指、腳趾,往往需長時間配合治療。若不治療,可能導致香港腳,造成脫皮,嚴重者會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如果是糖尿病病友、免疫力低落者,也會因灰指甲而提高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黃毓惠建議有灰指甲的人,應積極治療。治療三階段1.抗黴菌藥膏 先修指甲再塗藥黃毓惠說,目前治療灰指甲的方式,分為口服抗黴菌藥物和外用藥膏。若是小面積,使用外用藥膏前,應先修銼指甲,再塗抹局部用抗黴菌藥膏,才能讓藥物作用於黴菌的效果更好,但約需治療一年以上,患者需有耐心。2.口服抗黴菌藥效果佳 但肝炎不宜口服抗黴菌藥的治療效果,比藥膏好。黃毓惠說,手指甲的感染需連續服用六周,腳趾甲感染需連續服用12周,約八成患者能治療成功。不過藥物可能產生噁心、腹痛、輕微頭痛等副作用,也有病人服藥後肝功能指數會增加,所以服藥前需與醫師諮詢確認,或需抽血檢測肝功能。如果本身已是肝炎患者,建議不要再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3.嚴重者須合併手術治療除了口服藥物外,若病情嚴重者,還需合併使用手術治療,將嚴重感染的指甲以手術移除。另外,灰指甲患者在用藥後,仍有再次感染、引發香港腳的可能。誰容易得灰指甲?● 運動員● 工時長的作業員● 糖尿病患者● 高齡者● 免疫力低下者● 香港腳患者預防灰指甲 請你這樣做1. 保持足部、手部乾爽。2. 如家中成員有香港腳或灰指甲,需一起治療。3. 避免共用指甲刀。4. 修剪指甲避免指甲受傷。5. 進浴室穿拖鞋,避免潮濕引發黴菌感染。6. 外出襪應以純棉為主,鞋子以透氣、不悶熱為主。7. 出入泳池、健身房,勿赤腳,穿著自己的拖鞋。8. 沐浴後把腳趾、趾縫擦乾。9. 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時,應及早治療,以免互相傳染。資料來源╱黃毓惠
-
2020-06-13 科別.泌尿腎臟
熟齡男不能說的「泌」密! 下水道不通恐釀洗腎危機
前陣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許多民眾即使有病痛也強忍不願就醫,直至目前疫情趨緩,已出現好幾位重度攝護腺肥大症合併尿滯留的患者,因延誤就醫導致急性腎衰竭,緊急插尿管後才免於洗腎。就有1名70歲男性,攝護腺腫大到正常大小的10倍大,長達2周無法順利解尿,在急診插尿管後引流約2,000cc的尿液後,超音波檢查發現雙腎皆有水腫現象,抽血檢驗出腎衰竭而緊急住院。後續施行第3代綠光雷射氣化切除術,術後經膀胱訓練後逐漸恢復解尿功能,腎臟功能也復原大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富順指出,男性年過50後,攝護腺將逐漸肥大,除了造成排尿變慢、細小,或是無法解尿外,亦可能有刺激性症狀如急尿、頻尿或多次夜尿現象,造成生活不便。一般民眾即使知道手術可以根治攝護腺肥大問題,可是又擔心手術併發症,躊躇不決而導致病情惡化。哪些警訊是患者必須要認真考慮動手術呢?許富順分析如下:1.藥物治療後,尿流量細小且排尿困難並未改善。2.尿急一來就忍不住,常常滲尿漏尿。3.重度攝護腺肥大者,同時有糖尿病、心臟病或腎功能不佳等慢性病。許富順表示,如果用藥未改善,或發生尿急滲尿者,表示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嚴重擠壓到膀胱,導致壓力增加,日久將會發生膀胱纖維化,即使後來接受手術治療,膀胱的退化也無法復原。此外,本身有慢性疾病者,隨著年紀增加,手術風險也會提高,因此要以「超前部署」的概念,與泌尿科醫師詳細討論手術時機。傳統電刀刮除術或雙極電刀刮除術有術中出血的風險,術後併發症較多,有些患者可能發生尿失禁或陽萎。雷射汽化術主要的優點是術中出血量極少、安全性高,體力損失較輕微,術後尿管留置時間短,恢復也較快。許醫師解釋,目前有多種醫用雷射可進行治療,其中以第3代綠光雷射能量高,汽化效率快,大幅縮短手術時間,適合高風險者;亦可進行組織切除,再交由病理診斷。許富順強調,50歲以上的男性最好每年定期檢查攝護腺,如有肥大發生,應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治療,平日維持作息正常、不菸不酒、可多攝取含鋅食物,能避免攝護腺肥大提早發生。★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人道救援5/跟莉娜走一趟醫院 改寫TaiwanCanHelp定義
今年23歲的莉娜在2018年初次來台中當看護,她全年無休,即便單獨外出採買,最多20分鐘就回到雇主家。莉娜工作一年多不曾生病,直到去年10月因「再生性不良性貧血」發病,才初次就醫,過程驚嚇不安,差點以負債和遣返收場。所幸「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伸出援手。莉娜治療雖棘手,但就醫時有通譯陪伴,又遇到暖心為她設想的北榮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顏秀如,莉娜才開始有安心就醫的感覺。莉娜說,發病當時是仲介陪同就醫,在加護病房三天是最害怕的時光,因為不能下床,聽不懂醫護人員的話,不了解為什麼要接受許多醫療處置,也不知道自己得什麼病。即便什麼都不清楚,乖巧的莉娜還是相信仲介,回雇主家收拾行李,準備回印尼。直到仲介拿出一張空白借據要她簽名,莉娜才產生疑慮,進而透過朋友,找到TIWA協助。TIWA工作人員吳靜如說,當時莉娜已被仲介帶到勞工局,進入遣返前最後驗證流程,但還不知道她到底生了什麼病,診斷尚未確定。TIWA向勞工單位提議召開協調會,為莉娜爭取確診的機會及轉換雇主因病暫停的時間,接受治療,後續回診也有吳靜如和TIWA的印尼語通譯莉莉陪同,醫師和莉娜間的溝通,及時建立了一座橋樑。每次回診,從抽血、門診、輸血,莉娜等三人都要在醫院裡跑好幾站,連看得懂標示的台灣人吳靜如都快迷路了,不懂中文的莉娜,竟然從不迷路。莉娜說,因為所有標示文字對她都是無字天書,所以她在心裡默默記下,醫院不同空間的牆壁顏色、擺飾、窗外景像,作為自己心裡的路標。TIWA透過關切外籍看護的醫學生社團「Rumaku志工團」,找到台北榮總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秀如,是莉娜這段治療之旅的關鍵人物。莉娜說,先前在台中就醫的時候,醫師只叫她回去休養,但顏醫師卻跟她說:「妳先治療好,再看看是要留下來,還是要回去。」這樣對於病人自主的尊重,是每個病人就醫基本權益,身為外籍移工的莉娜,卻第一次感受到。Rumaku志工團的劉姓實習醫師表示,莉娜相對幸運,因為有更多人被「漏接」,移工一旦有影響工作的疾病,就會被「踢」回去,負傷回國又賠掉仲介費。即便他們和台灣人一樣有健保身份,也是「同卡不同命」,第一線醫療現場屢屢看到,移工連「被當作一般人看待」,都很困難。「如果健康是基本人權,移工的健康不能仰賴雇主或民間團體的善心。」劉醫師說,移工隻身來台,沒有家庭支持,醫療體系沒有完整考量移工健康需求、通譯嚴重不足,就醫困難重重,這是政府、醫療體系、醫學教育、職業安全及勞動主管機關,都應該共同面對並且積極處理的,「這才是真正的Taiwan can help。」
-
2020-06-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人道救援1/疫情下台灣打開邊境 女童飄洋過海救姊
為了防疫,台灣從3月中就嚴守國門,外國人不得入境,但在6月2日這天,來自印尼爪哇漁村(Indramayu)貧困家庭的母女三人,卻獲准入境。這是台灣首度為人道救援對疫情嚴峻國家打開邊境之門,民間團體、立法委員、台印兩國相關部門人員分秒必爭,為了搶救人在台灣的年輕移工莉娜,共同完成這個高難度的任務。今年23歲的莉娜2018年初次來台當看護,照顧88歲阿嬤,去年10月生理期流血20幾天,急診緊急輸血才保住一命,醫師判定為「疑似再生不良性貧血」。當時勞工局仲介已安排遣返莉娜,莉娜是家庭經濟支柱,不願輕易放棄工作又不明白遣返理由下,她求助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TIWA透過關切外籍看護的醫學生社團「Rumaku志工團」,找到台北榮總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秀如看診,今年3月確診是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顏秀如表示,再生性不良性貧血就像血球工廠罷工,無法再生新的紅血球、血小板、白血球,輸血只能治標,治本得靠骨髓移植,特別是莉娜屬於重度,得盡快確認同父母手足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LA)配合度,但她妹妹都在印尼。TIWA工作人員吳靜如說,志工團和醫師查詢發現,印尼當地並無機構可確認妹妹的HLA配合度,唯一救命希望是安排來台配對。國內外疫情如火如荼之際,邊境管制趨嚴,人怎麼進來?家徒四壁的莉娜家人如何負擔沈重的國際醫療費用?TIWA在4月20日求助立法委員洪申翰,並於5月25日開始募款。洪辦表示,莉娜的媽媽妹妹沒出過國,得從出生證明開始補辦護照,當地也有行政效率不彰、掮客干擾等問題。好在外交部、疾管署、移民署、印尼駐台及台灣駐印尼窗口都深知事態緊急、積極協助,母女三人終於在5月29日拿到護照,隔天搭四小時巴士來到雅加達,6月1日台灣駐印尼辦公室假日加開櫃檯辦妥簽證,2日順利登機。北榮國際醫療中心主任林志慶表示,為加快救援腳步,北榮院長張德明和副院長陳適安在6月1日上午裁示傾力幫助,母女一下飛機可先到院採檢、抽血,再去檢疫場所,費用也比照國際醫療最優惠方式計算。立委洪申翰同日上午邀集移民署、疾管署、北榮、TIWA等單位召開協調會,詳細沙盤推演各種可能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為了用最快速度把他們弄進來,指揮中心也在程序上特別通融。6月2日晚間,5歲、14歲的妹妹和媽媽入境台灣,防疫專車護送直達北榮急診採檢和抽血,抵達檢疫場所時已是半夜。或許環環相扣的善意感動上蒼,6月3日是充滿好消息的一天。上午,三人採檢都陰性的報告出爐;中午,血檢結果出爐,5歲小妹的10組位點完全相合。顏秀如醫師說,等隔離和自主健康管理期滿、二採陰性,小妹就可以住院準備捐贈幹細胞,莉娜則是下周就要住院,開始進行移植前的檢驗和準備。
-
2020-06-10 橘世代.健康橘
為什麼貧血不能先補鐵?小心身體越補越糟!
有些人常覺得暈眩,覺得可能是貧血,就買了鐵劑來補充鐵。但其實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鐵攝取不足、基因異常或慢性疾病引起等,演變成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或慢性疾病貧血。以下就來向大家介紹兩種最常見的貧血以及改善方式唷!一、地中海型貧血由於地中海貧血是先天的基因缺陷,骨髓沒辦法製造出品質穩定的紅血球,導致紅血球無法攜帶足夠氧氣給各個器官,也容易受到破壞,比一般人的紅血球少存活了100天左右。我們進一步看紅血球品質不穩定的原因,紅血球中的血色素可分為血基質(Heme)及血蛋白鏈(Globin chain)這兩個結構,鐵質是血基質的主要成分,缺鐵時骨髓無法製造足夠的血基質,稱為缺鐵性貧血,為後天因素造成的,此時補充鐵是有幫助的。但地中海貧血則是天生無法製造出正常的血蛋白鏈所導致的貧血,他們體內的鐵質是足夠的,因此若額外補充過多的鐵時,反而容易有過量的風險,累積在心臟、肝臟、肺等器官內,都會對器官造成損傷!地中海型貧血如何改善?輕度地中海貧血:以均衡飲食為主,不須特別補充鐵質。重度地中海貧血:經常輸血的患者應避免吃太多富含鐵的食物,如牛肉、菠菜、豬血等,可藉由喝茶或咖啡來減少鐵的吸收,但須增加水分的補充。 二、缺鐵性貧血根據衛生署的調查發現,19~50 歲與71 歲以上女性鐵攝取不足,而且比例高達50%左右,當鐵不足時,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它亦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以下針對一般大眾會有的迷思一起來做個探討。只有女性容易缺鐵性貧血?女生因為每個月的月經,流失了大量經血,尤其子宮內膜異位或肌瘤造成出血量比一般女性高,而容易有缺鐵性貧血;事實上除了月經之外,腸胃道潰瘍、痔瘡流血、胃切除等也會容易產生貧血,所以男性也有可能會有缺鐵性貧血。學齡期的孩童,因為在生長狀態中,需要比一般成年人多的鐵質,若飲食沒有特別注意,容易會有缺乏的症狀和影響;而老年人因為牙齒不好,不好咀嚼肉類食物,造成鐵的攝取也不足,也容易有缺鐵性貧血。貧血會影響記憶力?鐵是製造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如果鐵不足,無法合成足夠的血紅素讓紅血球攜帶氧氣,造成缺氧,而容易有疲倦、頭暈、臉色蒼白、血壓降低、心跳變快、指甲易裂等症狀,甚至是家長們很關心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都會受到影響。缺鐵性貧血如何改善?補充高鐵食物:高鐵食物動物性優於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所含的鐵為血基質鐵,身體較容易吸收,另一種為非血基質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品中,它需要轉換形式才能吸收,容易受到其他因子影響,所以吸收率較差。可以多吃紅肉,例如牛肉、鴨肉;或內臟類、豬血、鴨血等。建議每天攝取10~15毫克的鐵,若是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則建議要補充鐵劑。維生素C可幫助鐵吸收維生素C可以幫助非血基質鐵的轉換,所以可以增加鐵的吸收,因此素食者可以多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增加鐵的吸收。可以選擇芭樂、柑橘類水果、木瓜、青椒、芽菜、芥藍、花椰菜等。單寧酸及鈣質會影響鐵的吸收咖啡和茶中含有單寧酸,它會和鐵結合,進而減少鐵的吸收,因此要避免進餐食和餐後喝茶和咖啡。鈣質因為會和鐵競爭吸收的通道,如果想同時補充鈣和鐵,最好錯開來補充,例如午餐注重補鈣,晚餐補鐵,或是在點心時間分開補充,因此額外添加變成高鐵高鈣的食品應避免哦!營養小教室貧血可以細分成許多種類,缺鐵性貧血只是較多人容易患有的。建議若有上述的貧血症狀,應做抽血檢查,確認是哪一種貧血,再對症下藥做補充才是最有效的呦!本文摘自《SuperFIT 極度塑身》【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春天宜養肝!若突然愛吃酸,要注意恐是身體警訊。用藥別輕忽!不良藥物反應可能是自己造成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