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橘世代.愛玩橘
搜尋
慢活
共找到
40
筆 文章
-
-
2020-07-01 橘世代.愛玩橘
到台南找「俗女」!北台南趴趴走,酷夏也快意
位處北台南的白河、東山、後壁區,近年來在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及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作,打造更多觀光資源,知名度也扶搖直上。而針對銀髮族需求結合小吃美食,設計更多景點旅遊玩法,就算酷夏,也能快意趴趴走。白河賞蓮趣白河有「蓮鄉」美稱,「夏採蓮子、冬挖藕」一直是它獨有小鎮風貌,白河蓮花5至8月盛開,每年吸引大批遊客旅遊,2020白河蓮花節活動,民眾可參加寫生、攝影比賽、文創DIY、農村體驗、定點生態導覽解說等活動,7月4日在白河運動公園,將辦理節能減碳青銀樂活趣味運動會,樂齡族也可規劃一趟白河賞蓮小旅行,絕對讓你流「蓮」忘返。關子嶺健行、泡湯、賞景、吃美食關子嶺風景區周邊步道雲集,有親子級碧雲火泉步道、雞籠山步道、挑戰級大凍山步道、崁頭山步道,深受山友們喜愛。樂齡族可選擇一條游刃有餘的步道穿梭林間,吸收芬多精,欣賞山間美景。尤其火山碧雲寺視野更佳,可鳥瞰山下景致。另外,夏天來泡溫泉,促進新陳代謝,消暑兼消耗熱量,建議走完步道後,一定不能錯過關子嶺擁有百年歷史泥漿溫泉,泡湯後品嘗香噴噴桶子雞、香菇蛋等山產美食。回程時可訪東山175線咖啡公路,來一杯東山咖啡,及走訪水火同源、大仙寺、碧雲寺等景點。農村風味十足的後壁老街後壁保有傳統農村風貌,走進後壁區,有如走入時光隧道,重溫田園生活靜謐與清閒。日據時期菁寮老街,聚集著各種各類古老行業,包括漢藥鋪、傢俱店、美容院、鐘錶店、棉被店、布莊…等。來這裡,可見證老建築、老宅、舊文物、古早味美食,樂齡族可以走訪金德興藥鋪、墨林文物館、茄芷工坊、菁寮天主堂、品嘗合興冰果部古早味冰品及在地割稻飯等,感受濃厚懷舊古早味風情。台南後壁菁寮老街近來成為多部戲劇的拍攝地,像「俗女養成記」 就在這裡拍攝。懷舊鐵道見證歷史風華–烏樹林休閒園區園區前身為1910年建造的烏樹林糖廠,2001年將廢棄木造車站重新整修開放轉型,以五分車懷舊、烏樹林鐵道歷史文化及相關事業(鐵道故事館、地震體驗館、露營烤肉、休閒購物等)為發展主軸,並利用糖業遺址及人文景觀,開發融合具教育、文化、休閒功能園區。園區內擁有許多種類樹木及自然景觀,可搭乘五分車倘佯田野間,觀賞鐵道兩側栽植各種苗木植物,及棲息其間的鳥類與昆蟲。豐富園區景觀及糖業、鐵道、蘭花文化資源,必能帶給長輩們充滿知性與感性的學習之旅。更多訊息,可上網台南旅遊網(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搜尋。【更多愛玩精選延伸閱讀↘↘↘】。循著羅東林鐵舊線去旅行 「穿越41年,回到1979」。走入水田採筍、賞蛙! 南投新玩法,踏水避暑玩2天!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1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新型冠狀病毒重創產業、影響生計,一般民眾不能出國、不聚會、少出門,有些上班族改為居家工作,連志工活動也大多取消,一下子多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時間。當學生突然被告知老師生病不上課,或公司的會議因故臨時取消,這忽然多出來的一、兩個小時,不論是用來嬉戲、聊天、放鬆或趕進度,感覺都是賺到了。而這次的疫情長達四個多月,我們除了配合防疫政策、維持健康,是否無意中也成就了一些事情?廚藝精進:減少了外食。雖然叫外賣很方便,但吃多了,難免還是想吃家常菜。尤其平常難得聚在一起的家人都在家,家庭主婦想盡辦法,包括從網路搜尋,天天變出不同菜色,廚藝大為增進。最近疫情趨緩,我在一家生意很好、座位很擠的餐廳吃飯,無可避免地聽到鄰桌兩位熟年男士的對話,內容竟然是分享如何在家煮出一碗好吃的麵。體態豐潤:不能到處趴趴走,許多運動中心暫不營運,加上廚藝精進,體重不增也難。幾個月沒見的朋友怎麼臉圓了,肚子好像也多了一圈,想朋友看我也應如是吧。看見住家附近的美好:有些朋友反而體態輕盈、身子結實,原來是每天早晚都在住家附近的公園、堤岸、步道或街道健行約萬步,心跟著靜下來,才發現住家附近原來也有好風景。凝聚親情:一家子整天在一起,難免有摩擦,甚至有家暴的新聞出現,但此時也是凝聚親情的好機會。例如朋友住在國外的孩子回台,因班機取消回不去,除了與父母一起追劇、打麻將,還深度長談,化解了小小心結。修補身體: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醫療資源不匱乏,一般手術不受影響,甚至因就診病患減少而排程容易,有些人乘機就醫,處理皮膚小腫瘤或開疝氣,像我就動了腰椎手術,之後剛好在家休養。有位朋友則去美容除斑,因為大家都戴口罩,臉部紅腫看不到,只覺得疫情怎麼讓她變得更漂亮了。原來眼睛也會笑:有位朋友說本以為大家都戴口罩,只露出眼睛,不用化妝、不塗口紅,與人碰面時,臉上也不用有表情。沒想到原來笑時,眼睛會瞇起來,有時還成一條縫。所以儘管戴口罩,笑意、臉色還是藏不住,何況我們還有點頭、招手等肢體語言呢。多看書,勤寫作,體驗視訊開會與遠距上課:這是我主要的活動,早上努力閱讀家中閒置許久的新書,並寫讀後感;下午靜下心來寫作,讓專欄文章提前交稿。許多會議因疫情而改為線上會議,我學習如何加入視訊會議,不要誤開麥克風或鏡頭,以免讓自己和家中亂象顯現於畫面中。另外,直播會議不僅省了交通往返,而且在家聽演講,一邊喝茶、削水果或做做伸展運動,學習效果也很不錯。當我們慢慢走出對病毒的不安與焦慮,生活逐漸恢復到原本忙碌的常態,回想疫情期間的不便、沉潛、慢活與耐心,真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經驗。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6-18 橘世代.愛玩橘
解封別急著「報復性出遊」!樂齡出遊:慢慢來比較快
從年初新冠肺炎延燒,100多天來歷經各項禁令後,我國因八周無本土病例,終於在6月7日宣布「境內解禁」。而隨著解封,許多待在家好幾個月的叔伯婆媽們也開始「報復性出遊」,相約到各地走走。但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醒,一段時間沒運動,還是要依照體力漸進式活動,可先從散步健行開始,避免受傷。新冠肺炎延燒,不僅要求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需戴口罩,雙鐵車上也禁止飲食,甚至連假時政府還針對某些旅遊景點發布細胞簡訊,讓許多人乾脆「乖乖躲在家裡哪都不去」。簡文仁非常鼓勵大家解封後出遊,但前一段時間,許多中老年人既沒有運動,連到醫院做復健的頻率都變少,想必筋骨和體力都退化不少。因此解禁後出遊,必須視自身狀況調整強度。例如車程不要拉得太遠、走路也不要走太久,建議以半天的行程為宜。除了時間之外,活動類型也可先以緩步健行為主,簡文仁以台北市為例,可先在河濱公園、大安森林公園或是青年公園等先散步,等到體力、肌力逐漸恢復後,也可到郊山,例如虎、豹、獅、象四獸山、內湖的碧山巖以及陽明山公園等,增加肌力。但若是膝蓋會不舒服,簡文仁建議可以帶個護膝,或是斟酌使用登山杖分攤體重,可以走久一點。至於有些人會選擇到外地旅遊,簡文仁則建議,如果車程較長,一定要在休息站稍作休息,下車活動活動筋骨,以免一直限制在車內、坐太久,反造成筋骨僵硬、疼痛,敗壞遊興。【熟齡延伸精選閱讀↘↘↘】。50+登山客要注意! 登山前、中、後都有「保健守則」。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17 橘世代.愛玩橘
台南漁光島/月牙灣沙灘、海濱森林宛如置身海洋傳說
隨著天氣轉熱,台南市安平區漁光島已成南台灣最夯的景點之一,並被公認是市區空氣品質最好的海濱森林;早晨鳥叫、白天蟬鳴,和著月牙灣的浪潮,在碧海藍天的沙灘上逐浪尋趣,旅人不愛也難。早年漁光島獨立於安平港外,靠船筏來往,前市長蘇南成時代,因漁光島與安平間航道嚴重淤淺,船隻難以通行,將航道填平,漁光島與安平連在一起,行政區也由南區改為安平區。後來因東側新航道也淤積,前市長許添財時代,再把舊航道打通,才恢復漁光島原本模樣,另在漁光島北側興建漁光大橋,成為對外聯絡唯一要道。早期漁光島沙灘是平行線,因為舊航道的打通,加上南、北防波堤的興建,水流產生變化,沙被帶進防波堤內,形成月牙灣以及台南風帆運動與訓練的基地,醜小鴨變成了黑天鵝。長約1.5公里的月牙灣沙灘,與綿延的保安林地相連,大面積木麻黃、大葉欖仁等林木構築的景象有如海岸森林;林下是木棧道,棧道下則是厚厚一層針狀落葉,有如海綿,扮演涵養水分、肥沃大地的角色。漁光島大廟天宮壇委員林俊池說,這裡迷人處,除美麗的月牙灣還有慢活和潔淨的空氣,整個島都是樹木,社區內車輛稀少,無煙害,海風吹來涼爽極了,光著上身躺在椅子上納涼都很輕鬆自在。元圓餐飲就被群樹所圍繞,老闆吳金哲在店與群樹間,用綠網圍了個露天大餐廳,蚊蟲飛不進來,但用餐中卻是蟬鳴聲揚,有如身處森林。來得早就聽鳥叫聲,吳金哲說,清晨鳥鳴處處可聞,也因為空氣好又有芬多精,每天早上都吸引數百民眾來此跑步、健行。島上元圓餐飲有飲料、傳統小吃,還有家餐廳,五星級料理餐,卻都平民價;最受歡迎的是脆皮蚵仔煎、蚵仔酥、炸小卷、生炒蛤蠣、海鮮炒意麵、炒米粉、炒飯等。另一間「海洋牧場」,為無菜單料理餐廳,以海鮮為主。另漁光里活動中心對面魏阿嬤的茶葉蛋賣了40多年,是來漁光島必吃,每顆10元,買5送1。元圓餐飲|台南市安平區漁光路146號 0919648787海洋牧場|台南市安平區漁光路53-1號 0917352219漁光島有兩家民宿,分別是毛屋和餘光,其中毛屋老闆是天宮壇委員,為回饋地方,蓋民宿時特別為天宮壇蓋了半圓造型的公廁,和民宿的清水模建築連成一線,相當吸睛。志玲姊姊結婚典禮前一天就入住毛屋,因造型特殊,已成拍照、打卡景點。弄潮、林下散步、吃美食、逛漁光島外,不可錯過的是夕陽,彩霞滿天中,染就了漁光島一片暈紅,讓人捨不得離開。推薦▶▶▶找同好,來揪團!不用line來line去,揪團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6-09 橘世代.健康橘
你知道「呼吸」分2種嗎?一呼一吸,牽動身體肌肉
認識自己的呼吸功能:安靜呼吸與用力呼吸我們每天都在呼吸,我們都知道,有呼吸等於活著,沒有呼吸等於沒有生命。那麼,何謂「呼吸」?這一呼一吸的韻律,為我們的生命譜出一首和諧的樂曲,然而,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首曲子似乎不太和諧,甚至有些走調,例如鼻塞,我們的呼吸會陸續出現休止符,我們會因為吸不到空氣而變得特別用力,為的就只是吸到空氣;例如生氣,我們會因為氣呼呼的狀態而變得十分緊繃,呼吸便成為一首急促的快曲。呼吸會隨著不同的外在環境狀態,和我們自己的內在狀態隨時改變,為的是幫助我們的生理做適度的調節,好讓我們能夠維持整體的行動。人的呼吸方式分為「安靜呼吸」和「用力呼吸」兩種。安靜呼吸又有「安靜吸氣」(Quiet Inspiration)和安靜吐氣(Quiet Expiration);用力呼吸又有「用力吸氣」(Forced Inspiration)和「用力呼氣」(Forced Expiration)。安靜呼吸,也稱之為「被動呼吸」或「自主呼吸」,它是一個不需要刻意啟動肌肉收縮的被動呼吸過程,即是我們平常自然呼吸的狀態,我們無需特別去想,呼吸便會自行運作著。在安靜呼吸的模式裡,我們的身體有三大主要呼吸肌肉,分別是:橫膈膜(Diaphragm)、肋間肌(Intercostals)、斜角肌(Scalenes),它們主動幫助身體建立起一個具有彈性的容器空間,使得氧氣能順利進入身體內,同時也能使二氧化碳排出身體外。吸氣的時候,橫膈膜會往下沉,同時肋間肌和斜角肌會提起肋骨,以增加整體胸腔的空間,使肺部能夠獲得更多氧氣;吐氣的時候,橫膈膜會回到原來的位置,同時肋間肌和斜角肌放下肋骨,擠壓胸腔空間,藉此幫助肺部將更多廢氣排出。這一提一放之間的律動,讓身體像是氣球般,吸氣鼓起又吐氣消去。被動呼吸亦是腹式呼吸,因為當橫膈膜往下沉時,同時也將腹腔裡頭的所有內臟往肚皮四周圍推出,因此,若是去觀察一位呼吸功能正常的人,特別是小嬰兒睡覺時的呼吸,能發現其肚皮會跟著吸氣和呼氣,鼓起又下沈,自然且有韻律。用力呼吸,也稱之為「主動呼吸」,相對於安靜呼吸不需要刻意用肌肉收縮,用力呼吸則需要刻意啟動肌肉的收縮,根據不同的狀態,我們必須使用這樣的呼吸。試著回想一下,當我們在爬樓梯或跑步時,因為需要大量的氣體交換,我們會屈著身體、嘴巴打開喘息,整個身體會比平時更用力地去做呼吸運動,此時除了安靜呼吸中的主要肌肉持續運作外,身體中的大小肌肉也會跟著增進,產生比安靜呼吸時更多的力量,藉以輔助我們的整個腔體在短時間內有更多的空間去因應氣體進出,以平衡完整的身體系統運行。淺談瑜伽療癒什麼是瑜伽療癒(Yoga Therapy)?如果從字面上直接去了解,很容易直接被解讀成「可以透過瑜伽治療什麼」,又或者「療癒」看起來像是一套很舒服或可以獲得放鬆的療程。創立於一九八九年的國際瑜伽療癒師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Yoga Therapist,簡稱IAYT)1,為現今瑜伽療癒師資格的國際認證單位,對於瑜伽療癒的定義:「瑜伽療癒應用瑜伽教學和實踐瑜伽以賦予個人能力,朝著增進自我健康和福祉進展的一個過程。(Yoga Therapy is the process of empowering individuals to progress to ward improved health and wellbe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of yoga. )」,在國際上屬於輔助及補充療法。而我對於瑜伽療癒有更進一步的看法。我認為「療癒」乃是一個過程,透過「瑜伽」的方式,幫助我們在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個部份度過每個過程,而這「每一個部份」,皆屬於我們身為「人」原本就擁有的部份。就生理層面而言,我們的身體和呼吸,例如身體的姿勢、身體的活動性、呼吸的功能性等;就心理層面而言,我們的感覺、感受、情緒和思緒,例如身體的感覺(酸、痛、緊、鬆等)、呼吸的感覺(深度、長度、速度、溫度等)、情緒的感受(喜、怒、哀、樂等)、思緒的感受(平靜、擔憂、專心、紛亂等)。透過瑜伽中的身體動作和呼吸方式,此兩項主要工具幫助我們重新連結起自己的生理及心理,使得我們開始學習,與自己的身體和呼吸進行對話及溝通,並且依據我們所關照到的現象,選擇是否進一步的強化提升能力,亦或弱化減少負荷,透過不斷地調整和改變,往自己理想的生理和心理目標前進,例如身體健康、紓解壓力、健康生活等,擁抱自己想要的人生。本文摘自《從呼吸開始的瑜伽療癒》,幸福文化,2020/03/11出版【更多慢活生活精選閱讀↘↘↘】。123慢鬆呼吸操 讓身體自癒,緩解感冒。每種情緒都是天賦 面對焦慮該如何應對?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24 橘世代.愛玩橘
經典小鎮行程/悠走楊梅客庄古道,賞景啖美食!
桃園市楊梅一個融合客家、鄉村、鐵道生活的文化鄉鎮,台鐵縱貫線貫穿其間,這個仍保留早年客家庄風貌的地方,有道地「鹹、香、肥、酸」的客家味料理,具有多元豐富休閒遊憩據點,今年楊梅以「花漾客庄、鐵道茶香」獲評選交通部經典小鎮,吸引許多情侶、親子、遊客來喫茶、休閒玩樂的新興客庄景點。楊梅區為著名客家庄,地理位置略成長方形台地,早年先民開墾發現環繞山林台地,生長茂密的楊梅樹林,時值3、4月間,紅紫色的楊梅果實,甜中帶酸滋味獨特,稱為「楊梅壢」,隨著客家人移居開墾,形成客家聚落,從日據時代以來就以鐵路貫通,鐵公路交通便利,富岡早在20世紀初建造木驛站,自2013年1月台鐵富岡基地廠區啟用,取代原台北機廠、北區供應廠及新竹機務段綜合廠區,同時兼具觀光用途,為亞洲最大鐵道園區。桃園市府觀旅局列出楊梅旅遊景點特色,包括富岡老街及鐵道藝術園區,以富岡車站、老街、富岡運動公園、大井頭伯公祠、伯公岡公園為核心,連結周邊水圳、埤塘自然景觀,旅客搭台鐵最為方便,在富岡站下車,步出車站抵達富岡老街,看巴洛克建築呂家聲洋樓到富岡運動公園、陂塘地景,亦可搭乘新竹、桃園客運及楊梅區免費公車,遊逛楊梅人文風采、鐵道文化。楊梅區農業資源豐富多元,楊梅休閒農業區的耀輝休閒牧場、肥嘟嘟多肉植物園、傑仕堡農莊、亞洲植產、磚窯休閒魚池、老牛園藝休閒農場、紫城農場,周休假日吸引親子走訪;楊梅觀光茶園,提供環境清幽、茶香踏青場所,設有停車場,適合假日健行、觀賞茶園風光及品茗。觀旅局表示,楊梅觀光工廠的郭元益糕餅博物館,獲選經濟部評鑑國際亮點觀光工廠,台灣食品業第一座黃金級綠建築工廠,分享婚嫁、節慶和生命禮俗的糕餅文化,有廣受好評的DIY懷舊鳳梨酥,可讓大小朋友體驗手工揉製麵糰、包餡製作過程,讓遊客見識台灣獨特的午茶文化。雅聞魅力博覽館由經濟部評鑑觀光工廠,由雅聞生技結合旗下化妝品、保健食品、內衣及SPA的精緻型博覽館,園區設有產業博覽區、彩妝精油體驗區、香草植物觀賞區、香氛保養品DIY教室,讓旅客DIY創作專屬個人香味的手工香氛保養品,當伴手禮帶回家。假日走訪楊梅,可參觀楊梅觀光茶園、耀輝牧場、東森山林渡假村、驛品香生態農場及福人登山步道、百年保甲步道、秀才登山步道、楊梅秀才窩四章堂、江夏堂及富岡老街呂家聲洋樓之外,揚昇高爾夫球場鄉村俱樂部附近一株700歲老樟樹、三連陂「粼粼波光翩翩白影」等景點去處。客庄一路玩,到用餐時間,觀旅局推薦在地美食、老店,包括大成路50年的珍香飲食店,薑絲炒大腸、酸菜五花肉、炒粄條、酸菜鵝肉知名;豐野里信義街80年信義飲食店,傳承第三代,炒粉腸和炒麵類為拿手料理,還有富岡中華街、富岡派出所旁的客家粄條私房飲食店。楊梅永寧里4鄰的八方園鄉村餐館,保持客家三合院風貌,水岸旁建造歐式風格「鄉巴佬義式咖啡館」,吸引消費者上門;大平街的大楊梅鵝莊,為「大楊梅鵝莊楊梅創始店」,以獨門手法製作招牌鵝肉、客家燜筍等客家名菜打出名號,道地客家風味獲客委會肯定;楊梅舊區公所對面的阿蘭姐三代老店,招牌好菜客家炒米苔目、炒韭菜、鵝腸等料理,平價美味,更獲許多網友推薦。 【精選愛玩延伸閱讀↘↘↘】。漫遊輕旅行/12大客庄節慶,百年歷史響徹花蓮拔仔庄。「客庄花甲故事人」壯遊台灣700公里,帶著生命故事走出去!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1 橘世代.愛玩橘
「抹茶綠灑落海灘」算準潮汐時間,夕陽成最美著色
苗栗縣苑裡鎮西平里出水海邊約200公尺海灘,今年滸苔大爆發,有如石頭上撒滿抹茶,如果算準潮汐,夕陽伴隨抹茶石海灘,景象美極了,約2公里的海岸線還串連附近「心雕居」、苑裡濱海藝文中心,及苑港漁港等景點,此時到此一遊,絕對不虛此行。滸苔在台灣一般常見4、5月間北海岸一帶,今年在苑裡鎮出水海邊大爆發,覆蓋在石頭生長,大片抹茶綠色海灘在退潮後顯露,媲美北海岸石門老梅綠石槽,吸引不少人來此拍照、打卡,尤其是退潮碰到日落,景象更是夢幻,但要欣賞抹茶綠海灘,必須算準潮汐。隔著海堤4、500公尺,苑裡濱海藝文中心經常有藝文作品展出,值得一提是已故薪傳獎得主、木雕藝術家陳烱輝生前的工作室心雕居,家族保留了空間,原住民木雕文化融入傳統閩氏建築物,並擺滿各種創作,打造充滿藝術個性的人文空間。心雕居有咖啡館,提供健康養生餐、手作輕食午茶、藝文展覽,及苑裡在地旅行規畫等服務,業者並透露,心雕居後方有一條秘密小徑,空過木麻黃森林,迎面而來就是開闊的台灣海峽,沿著海堤可以到抹茶綠石頭海灘,別具趣味性。抹茶綠石頭海灘往北不遠處的苑港漁港,漁港視野開闊,遠處海上船隻、岸邊風力發電機等風景宜人,尤其彩虹景觀橋是重要地標,心形意象鋼梁,情侶、夫妻牽手在橋上,或是坐在沙灘上共賞落日夕陽,港邊灣麗海洋驛棧餐廳,不時安排歌手演唱,氛圍相當浪漫,景觀橋因此還有「情人橋」之稱。苑港漁港還是兒童樂園,漁港北岸堆積大量風吹沙,腳一踩深陷其中,也最受到兒童喜愛,下午三、四點後,太陽沒有這麼大,沙子已經降溫,正是小孩大展身手玩沙的舞台,拿著鏟子等玩具,玩得不亦樂乎。夏天的午后歡笑及喧鬧聲,此起彼落。抹茶綠石頭海灘串連到苑港漁港,老少咸宜都適合遊憩,還可以順道品嘗苑裡魚丸、沙魚餅等特產美食,要前往可以從台61線苑裡匝道下往苑港漁港方向,沿途都有相關指示標誌。【精選愛玩延伸閱讀↘↘↘】。南橫中之關古道 「漫步巨林間,讀走抗日史」。不只抹茶山還有「抹茶湖」!跟著偶像劇遊走宜蘭「望龍埤」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7 橘世代.愛玩橘
南橫中之關古道 「漫步巨林間,讀走抗日史」
現今的南橫公路沿著關山越嶺古道修築,中之關古道是其中一小段,步道全長約3.5公里,2至3小時可走完,可選擇從中之關登山口上行或天池入口下行,選擇下行比較輕鬆,古道沿途巨木林立、林相優美,還有木炭窯與當年監督布農族抗日舉動的中之關駐在所等歷史遺址,南橫天池路段復通後,古道健行相當熱門。西元1931年,日本政府在南部山區修築關山越嶺道,全長約170公里,西起高雄六龜、東至台東海端,因途中翻越海拔3176公尺的關山嶺山而得名。其中梅山到關山北鞍屬玉山國家公園管轄範圍,玉管處委請專家探勘整修,讓原本淹沒在荒煙漫草中的3.5公里古道重見天日,稱之為中之關古道。中之關古道就是從南橫公路中之關(臨105線 20.5公里)到天池(臨105線 25公里)的山中步道,它與南橫公路平行,因八八風災緣故,南橫公路交通中斷,中之關古道連帶對外封閉10年之久,直至今年1月天池復通才又重見天日。若從中之關進入古道,道路沿著緩坡上行,沿途會經過中之關駐在所遺址、木炭窯、巨林樹群等地。日據時期修築的古道通常帶有戰略目的,每隔2至3公里設置日警駐在所,中之關駐在所是這段古道中唯一一處駐在所,它與遠方荖濃溪對岸的布農族玉穗社對立遙望,歷經歲月摧殘,僅留平坦台地與周遭石砌駁坎可供後人想像當年情境,一旁的解說牌介紹當年布農三雄,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兄弟與拉馬達星星的抗日事蹟。暫且拋開歷史的沉重感,離開駐在所遺址後,進入眼簾的是林木參天的優美林相,步道上還有廢棄多年的木炭窯,一不小心很容易錯過。解說牌上說,木炭窯出產的木炭很重要,它替終年雲霧繚繞、年均溫不超過15度的山區生活提供溫暖熱源。中之關古道難度不高,全程緩步行進不會太耗損體力,不過林間少有陽光照射,林道終年濕滑,歷年颱風侵襲也導致部分邊坡崩塌難行,遊客若要登山健行,最好準備合適的戶外裝備以策安全。注意事項:台20線南橫公路臨105線0k至25k(梅山口至天池)實施交通管制,每周二、周四不開放通行,開放日的上午8點至下午1點可入山,不過3點前人車要淨空不可過夜,有意前往中之關古道的遊客務必提早進入管制區,否則趕不及在道路淨空前下山,建議遊客可前一晚住宿六龜寶來,或者桃源梅蘭、梅山部落,這樣才有充裕時間漫步古道欣賞風景。【精選延伸閱讀↘↘↘】。不只抹茶山還有「抹茶湖」!跟著偶像劇遊走宜蘭「望龍埤」。走進三合院「穿越300年」!復古輕遊苗栗蘆竹湳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5 養生.抗老養生
73歲卻有40歲好體力!名醫張金堅公開3養生秘訣 抗衰老、不生病
「你看,我Line都回得很快,比你還快!哈哈哈!」採訪當天,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以一貫飛快的說話速度、開朗的笑容現身,一邊強調他駕馭新科技一點都不輸年輕人,一邊以敏捷的腳步踩著樓梯,咻咻咻一下就爬上公寓頂樓,來到他精心栽培的花園,再端出令他自豪的現煮咖啡,暢談他「退而不休」的精彩生活。採訪當天,是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張金堅早上剛開完幾台刀,但他看上去仍神采奕奕,未見疲憊;說起又是行醫、又是研究咖啡的斜槓人生,話匣子一開完全停不下來,藏不住對生活的滿滿熱情。最令人訝異的是,眼前這位精神抖擻、廣受病友愛戴的名醫已經73歲了! 退休推廣乳癌防治,再拚創業不輸年輕人! 事實上,張金堅早在64歲就辦理退休,但他的醫學專業與高知名度總是讓他「閒不下來」,隨後受邀接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的院長,也讓他決定秉持退而不休的精神,繼續在醫學領域貢獻所長、造服病人。 這幾年,張金堅回到台北,每周輪流在台大醫院、耕莘醫院、遠東聯合診所看診,主要治療乳癌、乳房鈣化、乳房纖維囊腫等各種乳房病症。許多病人堅持找張金堅看診,每年更有近百名乳癌病友指名要他開刀。因此,比起退休前一星期要開15台刀,張金堅現在仍有四分之一的手術量,是病人眼中無可取代的王牌醫師。 擁有超過40年的行醫經驗,張金堅深知癌症預防的重要,因此,他創立乳癌防治基金會,積極推動乳房篩檢、病友輔導等服務,直到現在仍經常主持健康講座,在第一線與民眾分享衛教資訊。 醫師開刀、演講不稀奇,有趣的是,張金堅這幾年迷上咖啡,開始閱讀大量醫學文獻,鑽研咖啡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不但出書暢談咖啡,甚至遠赴非洲、寮國、越南尋找優質咖啡產地,在70歲時自創了咖啡品牌,比年輕人創業還拼! 名醫抗老秘訣:不忘工作、填滿生活、活到老學到老 「我本來是想用減法過生活,結果比以前更忙!哈哈!」年過七旬仍保有充沛體力和靈活頭腦,不禁令人好奇,身為醫師的他是不是有什麼獨門抗老秘訣。 張金堅不諱言,隨著年紀增長,體力、記憶力、活動力都會隨之下降,即使身為醫師,這些老化現象一點也不會少,「所以人應該是要服老啦!但還是要想一些抗老的方法,把老化的過程slow down(減慢)。逆齡我是覺得不太可能,但凍齡是稍微可以的。」 退休之後,張金堅建議把工作量稍微降低,但千萬不能忘記原本的專業,「因為你會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還是可以服務社會。」講話、動作都很快的張金堅是急性子,自嘲又是勞碌命,受不了整天無所事事,「所以就要把時間填滿,不要讓他空隙很多!」 醫療工作與咖啡研究佔據了多數時間,透過這兩項活動鍛練腦力、增加人際互動、保持與社會接軌,都是他維護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 張金堅強調,「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活到老真的是要學到老!比如說你要去學會電腦啦、學會手機啦!」醫學的日新月異,更敦促他不斷吸收新知,「如果拿外科醫生來講,以前都是開刀開很大,現在變成都是微創,所以我到現在還是會去參加國內外的醫學會議,甚至去當主持人。」 抗老也要服老!放慢步調讓生活更美好 不過,年紀大了,搭機出國難免造成體力上的負擔,怎麼辦?張金堅輕鬆地說:「一個大原則就是,要服老,但是要有抗老的策略,生活要去調整。」比如,以前出國開會,他總是把去、回的時間算得剛剛好,「那現在因為老了,我就早一點去,晚一點回來,多一些時間去休閒、去旅遊,這個思維就跟以前不一樣。」 搭公車、上下樓梯也學著放慢速度,以安全為優先考量。「服老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慢,慢活的人生就是樂活的人生,吃飯要慢、動作要慢。」說到這,張金堅突然話鋒一轉,「但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以前一台刀接著一台刀要開,午飯沒吃,肚子餓了看到便當就趕快吃,現在也是不小心就故態復萌,但有慢慢在改,哈哈!」 閒不下來的張金堅,退休後把以前無暇涉獵的事物通通排進行程表,尤其「咖啡」的研究與推廣不但是他第二人生的主角,更可說是行醫之外的第二生命。 一頭栽進咖啡世界!創造快樂不老第二人生 張金堅曾經長達30年,一喝咖啡就胃痛,直到某次偶然喝到好咖啡,身體竟未出現任何不適,引起他的好奇,便一頭栽進咖啡的世界,更在台商牽線下遠赴非洲,見識咖啡的栽種過程,最後決定推出自有品牌,與更多同好分享咖啡的美好。「這是人生嶄新的體驗!你有興趣,就會有更深的感情,就會更投入!」 一杯咖啡,為張金堅帶來的不僅僅是出書、創業的收穫,更重要的是,「你有額外的興趣跑出來,你接觸的人又更多,話題就更多。」因為咖啡,認識許多擁有相同興趣的年輕人,張金堅直言:「越老的時候,老實說,喜歡交年輕的朋友,這樣好像自己也變年輕,『老』這個字就離我很遠,無形的快樂就滋生出來!」 「朋友有很多種,有的聊咖啡,有的聊學問,有的聊旅遊...所以多交朋友不錯,人老的時候,從別人那裡吸收來的精華就可以豐富你的人生,生活就比較精彩。」 心情好,人當然不老。 不吃隔夜菜、冷凍食品!享受美食但控制「額度」 此外,張金堅在飲食、運動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尤其中年後新陳代謝降低,張金堅會控制澱粉的攝取量,也不吃油炸食物。早餐他常吃的是堅果、水果、煎蛋、麥片加鮮奶或少量吐司,再配一杯咖啡;若是外食,就專門挑夾鮪魚、蔬菜、水果的三明治,少碰火腿等人工肉品。 在家吃飯時,張金堅夫婦堅持選購當季食材,不吃冷凍食物和隔餐飯菜,烹調方式以清蒸、汆燙為主,多吃各類蔬菜,像是地瓜葉、空心菜、川七等,也強調彩虹蔬果,食物盡量多一些顏色,增加抗氧化物的攝取。而張金堅最愛的料理是用紅蘿蔔、白蘿蔔和干貝熬煮的排骨湯,用料簡單卻清甜美味!味噌湯、生魚片、納豆、優酪乳等也是他喜歡的健康飲食,身體自然越吃越好。 不過,張金堅偶爾還是會吃牛排、少量的三層肉滿足口腹之慾,「好魚好肉你都不吃,也是違背良心!」他調皮地說,但強調會控制紅肉的攝取量,只要某天吃太多,隔天就會節制,「你的扣打(額度)用完了嘛!就不能再用了!」不但少吃點,而且會多走路運動,「這不能討價還價,你缺一個都不行的。」 心理狀態也是健康的關鍵。「人老的時候,心要越單純,返老還童其實滿重要的。」張金堅說,複雜的事情要簡單化,越簡單越好,「不要想得太多、不要複雜化,有三件事情你做一件就好了,不要去做力不從心的事情。」安分一點,反而快樂一點。 退休以後,「健康最重要,其他都假的!」 年紀越長,智慧增加,但常人的煩惱,開朗的張金堅一樣也有。 「老實跟你講,人到老的時候都有死亡的恐懼,要是我哪天跌倒或是中風,或是被宣布癌症...雖然我是醫生,但什麼事情也由不得你啊!」即便身為醫師,張金堅不諱言他曾經痛風發作,目前也有高血脂、胃食道逆流,頸動脈、冠狀動脈甚至有些狹窄,必須按時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 他堅持健康飲食和運動,並且每年健檢,「你自己的身體,沒有就沒有了,人一躺下去就bye-bye了,所以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假的!」妥善控制之下,張金堅仍然擁有超越同齡的好體力,並懂得珍惜時間,「會去思考怎樣讓自己活得更好,那就要更豁達,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生命就加值了!」 原文刊載於2019年04月11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73歲卻有40歲好體力!名醫張金堅公開:從三餐到運動的養生秘訣,抗衰老、不生病延伸閱讀:.身價7千萬還哭窮!他每年被動收入750萬元,42歲後悔太早退休:生活太花錢了.壓力、自律神經失調,害她2個月暴瘦15公斤!40歲被醫生判定早衰,她靠這招找回身體平衡.準備入籍台灣,惹怒黃安「真給黃家丟臉!」...黃秋生冷回:我根本不姓黃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