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川普
共找到
181
筆 文章
-
-
2020-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參訪台灣口罩國家隊 阿查爾大讚:品質卓越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今來到新北市五股,參訪「口罩國家隊」長宏機械,進廠約一小時後才結束行程,全程不公開,離開前才簡短接受記者訪問。他表示,「這是個很棒的參訪行程,這座城市及工廠令人印象深刻,且這間工廠有很卓越製造口罩及N95的能力,在台灣政府和自由市場的私人企業共同帶領下,製造出大量、高品質的產品。」他也提到,「這裡製造的口罩機器,有些會賣到美國,讓川普政府能夠在美國建構大量生產口罩及N95的能力。」對於記者追問是否來台討論雙邊貿易,以及致詞口誤問題,他則皆未回應,僅感謝媒體今天來到這裡。長宏機械公司董事長呂清林表示,長宏主要生產製造口罩的機器,過去就有外銷至美國、加拿大、歐洲,美國先前已下單30幾條生產線,1條線約可日產10萬片口罩,目前已出貨20幾條。長宏除了供應口罩國家隊需求外,今年整體訂單已增加幾十倍。呂清林透露,阿查爾對口罩本來就很了解,也很有興趣,阿查爾參訪時也提到,台灣製造的口罩都有美國衛福部認證,品質很好,現場也有關心將賣到美國的口罩機器情況。
-
2020-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阿查爾大讚李登輝 狠批SARS和新冠肺炎都與中國有關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下午在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演講,表明代表美國總統川普來到此,他大讚台灣防疫成就,並特別提到李登輝前總統的貢獻,接著他指出,這廿年來全球已經歷過兩次源於中國的嚴重病毒,他細數中國隱匿疫情、阻擋台灣挽救生命的種種,用詞相當嚴厲。阿查爾首先提到,台灣有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蓬勃發展的自由經濟,是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誇獎台灣具有領先全球的公共衛生實力,達成對抗新冠肺炎的非凡成就,並將上述眾多成就歸功於李登輝前總統,並稱他是台灣歷史的偉人、亞洲及全球邁向民主的哲人。阿查爾表示,美國與台灣共享的民主與透明,對於保護人民在健康免受今日及未來的威脅,是至關重要。台灣新冠肺炎病例數不到500例,是全球病例數最低的國家,各項超前部署和果斷管制邊境,讓台灣免於大規模社區傳播,台灣也在接觸者追蹤樹立了典範。台灣成功的防疫不但拯救生命,也讓人不必放棄對運動的熱愛,職棒比賽如期開打。反觀中國,阿查爾用詞嚴厲。他先是點名感謝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吐瓦魯等太平洋島國為台灣發聲,接著便開始細數中國在這次疫情的罪狀。他說,過去20年當中,全世界已經經歷過兩次起源於中國的嚴重病毒,就是SARS和新冠肺炎。阿查爾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本來有機會可以向全球示警,卻選擇不這麼做。疫情浮現之際,中國也未履行國際衛生條例的義務,背離了全球衛生所需的合作精神。「這對台灣來說一點也不意外,中國隱匿疫情的後果,台灣早在2003年中國掩蓋SARS疫情時就親身體驗過。」阿查爾說,同樣的疫情發生在美國或台灣,疫情早就被遏止了,也會迅速通報給公衛主管機關,並且分享給公衛專家和一般民眾,「我相信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然而,中國卻是反對資訊分享、要求示警的醫師噤聲,削弱了國際社會的應對能力。」阿查爾表示,自己可以親自證明,病毒終於被通報那周,中國境外還沒有確診案例之前,美國疾管中心就經常與中國相關官員談到疫情,並且表明願意協助了解和應對。結果中國還是拖到二月中,疫情早已傳到其他國家,北京才同意讓國際專家協助調查,同時北京還對外宣稱美國都沒有作為。阿查爾引用台灣政府防疫的標語說,「台灣可以幫忙而且正在幫忙,但是有些人就是基於政治因素不讓台灣幫忙,即便這樣做會讓更多人喪命。」他說,2016年以後,因為蔡英文當選總統,北京改變了誰可以參加公共衛生對話的定調,隔年世衛大會就不再邀請台灣參加。阿查爾說自己在其後每一年的世衛大會上都表示反對這項決定。阿查爾在演說的最後,感謝台灣樹立正向防疫典範,認為台灣今日的貢獻,「值得受到無以倫比的讚說和支持。」美國知道自己永遠有台灣這個朋友,也會不避諱告訴全世界,他們也可以依靠信賴台灣。
-
2020-08-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苗若無解 美「這次就白來了」
美方代表讚許台灣為可靠夥伴,雙方關係為「真朋友、真進展」,但談及是否協助我順利取得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實際防疫需求時,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答案是:「台美雙方持續分享疫苗和治療的研發相關資訊,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啟動『神速計畫』,正努力快速取得安全有效的藥品和疫苗,若能滿足國內需求後,會以公平方式提供給國際社會。」此話一出,讓不少國內專家失望。「等他們取得後剩下才給,這樣絕對不足。」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台灣未能擠進國際疫苗投資的戰略圈中,若美國真想幫台灣,應該把我國加入圈圈中,因為台灣有資金,也有能力,可以與美國一起協助全球。詹長權指出,各國積極研發疫苗,希望年底之前可以拿到疫苗,目前國際已有六支疫苗進入第三期「人體實驗」,台灣卻還在動物實驗階段,要走到人體實驗,還需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如果到了明年中,台灣在疫苗研發上仍未取得國際地位,這會很危險,就像沒有好的武器來捍衛國家安全。他建議透過國際合作結盟,共同研發。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話說得更白,疫苗是台灣最迫切需美國幫助,若美無法實際解決台灣需求,「這次就白來了。」蘇益仁分析,為防範下一波今年十二月至明年二月的疫情,十月全球六支疫苗將進入量產,而美國就有三支。首批疫苗每個廠商可能都只有一、兩億劑,幾個主要投資研發的國家自己可能都不夠用,打完就沒了;台灣只能等到明年三、四月以後,各廠第二批次的大量生產,才有希望買到疫苗。蘇益仁感嘆,學界早在三月就呼籲政府應加快疫苗研發腳步,政府卻等到七月才通過相關預算,足足慢了四個月,自行開發的三支疫苗最近才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根本來不及因應冬季疫情。當幾個先進國家民眾都接種疫苗,可能要求外籍旅客須持疫苗接種證明才能入境,到時台灣人可能連出國都有困難。
-
2020-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衛生部長訪台前夕 讚台灣防疫有效應獲認可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部長艾薩即將抵台訪問。他今天說,此行是要加強雙方在衛生安全方面的夥伴關係,並希望學習台灣對新型冠狀病毒「極為有效」的因應作為。艾薩(Alex Azar)這週末將率團啟程到台灣進行3天訪問,期間將晉見總統蔡英文、拜訪衛生系統主要負責人等,艾薩也將向公衛領域畢業生發表演說。美聯社指出,在總統川普政府與中國關係爭議頻頻的背景下,美國訪團這趟行程是地緣政治上的一步棋。艾薩受訪時避談中國,僅說「此行的訊息是關於台灣」。他表示:「(此行)關乎公共衛生,關乎我們與台灣的夥伴關係,也關乎台灣向全球社會所展現透明、開放衛生照護系統的模範。這是其他人可以借鏡的典範。」艾薩稱台灣處理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做法「極為有效」,並表示他願意「向他們學習如何因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衛生政策學者鄭宗美認為,美國現在向台灣學習,還不算太遲。她說:「如果我們的衛生首長能向台灣學習,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好事。有關如何有效控制及抑制病毒擴散,(台灣)真的是一個充滿非常有用資訊的寶庫。」報導提到,台灣經歷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所以不敢小看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運作的衛生照護系統讓公衛機關得以動用資源追蹤病例、防止疫情擴散,公民也很願意配合遵守公衛建議。也因此,即使台灣與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僅有一海之隔,目前只累計不到500起確診病例,而與台灣人口數相當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卻已通報超過50萬例,而且還在與夏季病例激增的趨勢苦鬥。鄭宗美表示:「台灣制定了正確政策,兼有基礎設施和領導力。領導力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反觀美國,川普一開始淡化疫情可能造成的影響,後來也時不時就輕描淡寫。即使公衛專家及在野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都呼籲聯邦政府提出全國性防疫計畫,聯邦政府仍把篩檢等重要問題推給各州。而艾薩推崇台灣的同時,也說美國遇到的情況「非常不同」。他表示:「(台灣)是一座有2300萬人口的島,還親身經歷過SARS。」他還說,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陸地國家之一,聯邦系統給予各州很大的運作空間,而且美國還有個人自由的傳統。艾薩像其他政府官員一樣,稱川普為控制疫情採取迅速行動,例如針對從中國來的旅客實施旅行限制;艾薩還提到,政府鼓勵研發及之後分配疫苗的動力,就是川普承擔責任的直接證據。美國代表團這趟訪台行程議題還包括貿易,因為美國試圖擴大醫療產品進口來源,過去美國進口的許多產品是中國製造。美國前幾任政府也曾派遣內閣層級官員訪台,但艾薩此行被視為美國與中華民國自1979年斷交以來的最高層級訪問。報導最後提到,美國訪團成員將戴口罩,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出發前、抵達台灣後,以及返程前,都會接受病毒檢測。艾薩說:「這次訪問是要加強美國與台灣在全球健康及衛生安全方面的夥伴關係。台灣在全球衛生居於領先地位,我相信台灣值得如此獲得認可。」
-
2020-08-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臉川普 FDA專家:疫苗年底前問世可能性低
川普政府為求快速擺脫疫情,於今年6月共贊助40億元協助六種疫苗的研發計畫,希望能在2021年1月產出3億支疫苗,該計畫被稱為「神速任務」(Operation Warp Speed)。川普5日接受福斯新聞網(Fox News)晨間節目「福斯與朋友」(Fox & Friends)的訪問時,稱該計畫正順利進行,並說:「我把流程簡化了,原本需要三年或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我們現在的進度,但我相信我們只需要一年,今年年底之前就能有結果。」儘管如此,疫情仍持續延燒,如今已有超過487萬人確診,位居全球之冠,近16萬人死亡;而距離大選只剩下100天不到,川普的連任之路看似危機重重。先前曾為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防疫建議的賓州大學教授歐費特(Paul Offit)日前表示,雖然自己對於疫苗的研發樂觀其成,但他認為可能沒辦法趕在今年年底完成。歐費特說:「要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疫苗開發,我認為並不實際;依照目前的狀況來看,現正研發中的疫苗都是兩劑的,這些都需要三階段臨床測試,包括量化生產、前瞻性測試(Prospective Testing)和安慰劑對照測試(Placebo-Controlled),而這些測試都才剛開始。」此外,歐費特還在6月替「紐約時報」撰文,提到為川普對疫苗研發的預測過早而感到憂慮。歐費特強調:「如果三階段臨床測試都能順利完成,受測者也能達到1萬5000人至2萬人,足以證明疫苗安全無虞,那照這樣發展下去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是,在『神速任務』的要求下,還要應付幾百萬的量產需求,準備不全的情況下就將疫苗釋出,這將會是個錯誤。」
-
2020-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路透:全球每15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
路透社統計,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染疫死亡人數在今天突破70萬人大關,美國、巴西、印度、墨西哥的新增死亡病例領先各國。根據過去2週的數據統計,平均每24小就有將近5900人染疫死亡,等同於每小時247人病故,每15秒就有1人染疫病亡。美國總統川普說,美國已盡力控制疫情,但美國相關應對措施並不全面,未能遏制病例增加,迄今已有超過15萬5000人死亡。在巴西,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總統雖與多名內閣部長相繼確診,但他仍儘量淡化疫情嚴重性,並反對採取封鎖限制措施。至於擁有6.4億人口的拉丁美洲,最初出現疫情的時間較許多其他國家晚,但因貧窮和城市人口稠密,以致官方在初期過後難以控制疫情蔓延。
-
2020-07-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幼兒攜新型冠狀病毒量 比成人多10至百倍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5歲以下幼童鼻腔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遺傳物質量,是成人和較大兒童的10至100倍,意味幼童可能是重要的傳染驅動力。法新社報導,根據這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作者表示,這意味幼童可能是社區中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重要傳染驅動力。這項說法和目前普遍觀點有所扞格。這篇研究刊登之際,正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政府力促各級學校和托兒所重新開放。位於芝加哥的「安與勞瑞兒童醫院」(Ann andRobert H.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小兒傳染病專家希爾德-薩金特(Taylor Heald-Sargent)領導這項研究,對象是芝加哥145名5歲至65歲不等、一週內出現輕微到中度症狀的患者。研究人員對這些人進行鼻腔採檢,觀察到「幼童上呼吸道的新型冠狀病毒量是10至100倍」。研究作者還提到,最近的實驗室研究顯現,出現愈多病毒基因遺傳物質,就會有愈多的傳染性病毒生長。過去研究已顯示,幼童體內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量若很高,就更容易傳染該疾病。研究作者寫道:「因此,幼童可能會是普遍人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重要傳染驅動力。」研究結論指出:「隨著公共衛生限制鬆綁,幼兒的行為習慣及學校或托兒所的密閉空間,令人擔心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個群體中間蔓延。」這項新研究和公衛當局的觀點相扞格,目前普遍認為幼童的重症機率較低,也較不會傳播病毒。
-
2020-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染疫風險低」CDC發新聲明 改口呼籲學校重開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23日晚間發表聲明和建議指南,呼籲學校重新開放;此聲明與川普總統近來向全美各社區施壓要求重開學校的論調一致,列出了學童返校的諸多好處,但對疫情期間返校上課的潛在健康風險,只是輕輕帶過。CDC的新聲明以「今年秋天重新開放美國學校的重要性」為標題,反覆強調兒童受病毒感染或傳播風險很低;該建議還包括父母核對項目清單、戴口罩指南、學校緩解衝擊措施等相關信息。指南建議教室桌與桌之間相隔六呎、同一天同一教室維持比平常人數更少的兒童,不要到處換教室走動。該指南建議學校限制學生待在小群體中,由同一老師全天與同一學生小組共處,使用戶外空間教學;若有人確診,建議學校制定聯繫追蹤方案,它也支持各個年齡層學生戴口罩;學生家長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前,應檢查孩子是否有生病跡象,並與孩子討論預防措施。CDC兩周前有關重開學校的立場明顯與川普有別,川普為此重批CDC,指該中心建議「既艱鉅且昂貴」;CDC兩周後改變立場,讓師生何時返校的辯論更加白熱化。CDC新聲明指出:「學校重新開放,為投資美國最大資產:孩子的教育、福祉和未來,創造機會,同時也會採取一切預防措施來保護學生、教職員和他們的家人。」川普的民調支持度正在下滑,他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處理因應也飽受批評;川普認為,今年秋天重新開放學校,對振興經濟和他獲得連任來說,至關重要。許多公衛專家和兒科醫生的確同意,讓孩子重返教室上課很重要,但他們也警告必須謹慎行事,且依科學證據擬定計畫。教師工會指責川普將此議題政治化,置兒童和在校監督學生的成年人於危險之中。儘管川普與CDC同步推動重開學校,但川普14歲幼子拜倫(Barron Trump)就讀在馬里蘭州波多馬克區的私立聖安德魯主教學校(St. Andrew`s Episcopal School)本周宣布,基於擔憂新冠病毒疫情,該校今秋不打算全面開放校園和恢復正常課程,下一學年可能採混合計畫,結合線上教學並允許學生以群組方式周期性返校。
-
2020-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克魯曼:義大利劣勢多 抗疫卻憑這點完勝美國
義大利是歐洲最先爆發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國家,當時醫院體系不堪負荷,初期死亡人數高得駭人,但新增病例在觸頂後數周開始大幅下滑。反觀美國,新病例曾有兩個月趨於平緩,隨後又開始陡升,染疫病故人數也回升。現在,義大利成功控制住疫情,餐館和咖啡廳已重開,儘管仍有設限,但大致恢復正常生活。目前義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最近每日死亡病例通常在12人上下,美國一天卻超過800人病故。就抗疫反應而言,美國的表現若說比不上素以守紀律、有能力享譽於世的德國,不令人意外;但若說慘敗給有「歐洲病夫」之稱的義大利,就可能令人十分錯愕。為什麼美國抗疫表現差義大利這麼多?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專欄文章中分析,撇開刻板的國家形象不談,面對疫情猛然來襲時的義大利,跟美國相比,的確處於嚴重劣勢:義大利官僚體系不以效率聞名,人民也不以循規蹈矩著稱,何況政府深陷債務堆,這個歐元成員國又沒有自己的貨幣,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危機時期大量印鈔票、推刺激措施。人口結構和經濟沈痾也對義大利不利。義國年長者相對於工作年齡成人的比率,是西方世界最高的。義大利經濟成長紀錄也令人搖頭: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過去20年來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但克魯曼指出,就抗疫而論,義大利擁有一項「巨大優勢」,足以壓倒種種劣勢,那就是不像美國被「糟糕透頂的領導人」拖累。歷經疫情爆發之初的慘況後,義大利當局迅速採取必要的抗疫行動,下達嚴格的封鎖令,並堅持到底。政府提供援助,協助勞工和企業撐過封鎖期。社會安全網固然有破洞,但高階官員設法讓它能運作。重要的是,義大利平抑疫情曲線:持續實施封鎖令,直到確診病例降到相對低點為止,且對重啟經濟小心翼翼。美國原本也能走相同的路線。原是疫情重災區的美國東北部,因為把抗疫當一回事嚴肅對待,如今情況看來大致與義大利相仿。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盟友漠視流行病學專家的警告,貿然倉卒解封,又無謂反對戴口罩防疫這類事情,以致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許多州不得不再度實施局部封鎖,跡象顯示此刻美國就業復甦停頓,甚至可能逆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川普團隊面對藉重啟帶動經濟迅速復甦的憧憬幻滅,竟沒備妥B計畫。克魯曼感嘆,在聽了三年半「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口號之後,美國如今以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全球第一之姿,在世界舞台上演出悲劇角色,只能對義大利成功抑制疫情投以羨慕眼光。這是「驕兵必敗」的警世故事。
-
2020-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研究:羥氯奎寧治療武漢肺炎輕症無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發現,美國總統川普倡導可用來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的瘧疾用藥羥氯奎寧,對於武漢肺炎輕症患者並無療效。路透社報導,在這項研究中,約24%以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的病人,14天後仍有症狀;至於接受安慰劑治療的病人,14天後還有症狀的比例約30%。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人員表示,這兩項數據在統計學上並無顯著差異。研究人員在今天刊於「內科醫學年鑑」(Annalsof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中寫道:「在未住院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初期患者中,羥氯奎寧無法隨著時間大幅減緩症狀嚴重性,或降低患病率。」這項隨機對照實驗的研究對象共491人,皆為未住院成人,症狀發作不超過4天。他們經過檢驗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是未經篩檢確定染疫,但過去14天內曾密切接觸確診患者,之後也出現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症狀。由於美國篩檢量嚴重不足,參與研究的病患中僅58%受過篩檢。紐約醫學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醫師施盧格(Neil Schluger)對此研究發表評論,表示這項研究「提供有力證據,顯示羥氯奎寧對輕症患者沒有益處」。
-
2020-07-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年底前可望有疫苗」 佛奇面對批評平常心:專心防疫別胡鬧
白宮抗疫小組領導人佛奇(Anthony Fauci)15日預測,美國今年底將達成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的目標,不會被中國搶先,但他也希望中國能研發成功;在美國多州疫情轉趨嚴重下,似已淪為白宮抗疫成果不佳代罪羔羊的佛奇表示,現應聚焦防疫,不會受到謾罵言論的影響。新冠病毒在全球已感染至少134萬人,造成超過58萬人死亡,多數公衛專家認為,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是終結疫情的唯一方法;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接受「路透」(Reuters)專訪時表示,雖然無法保證(疫苗推出的確切日期),「但有預測時間表,感覺很好」。製藥公司Moderna14日宣布,新冠肺炎疫苗的初階成效良好。佛奇說,Moderna的結果特別有希望,因為疫苗顯然可保護天然傳染(natural infection)的情況。27日將進入最後測試階段的Moderna候選疫苗,是全球百餘疫苗研發之一,且是極少數獲得白宮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神速任務」(Operation Warp Speed)經費的候選疫苗,計畫明年1月前運送超過三億劑疫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佛奇成為人們信賴的抗疫指揮官,卻因反對倉促過早重啟美國經濟,遭到川普總統和共和黨盟友的批評。被問到如何應對相關批評時,佛奇說:「我不讓謾罵言論影響我,我們專注疫苗與療法研發和臨床試驗。」在美中競逐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競賽方面,佛奇不擔心中國率先通過終點線,不諱言希望中國也能成功。佛奇說,希望多種成功的候選疫苗得以普及,「我不擔心誰先做到」;然而,就算疫苗成功觸發免疫反應,效果能持續多久也是個問題,「此問題尚無解,我們才經歷疫情六個月」;他說,可能需要一年,免疫問題才有解答。對於白宮猛烈的批評,佛奇在「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15日出刊的訪談中表示,國家必須聚焦病毒擴散,「而非人們在玩的遊戲。」被問到聯邦對於疫情的反應實情時,佛奇說:「我們幾乎必須重新開始,並說『好,讓我們停止胡鬧』;我們必須向前看,設法確保下個月不會再蹈加州、德州、佛州和亞利桑納州的覆轍。」
-
2020-07-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使學生保持防疫安全距離 馬來西亞大學出奇招:明星來學校
由於疫情尚未消失,許多學校都要求學生上課仍要戴上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馬來西亞一所大學為使學生落實防疫、保持安全距離,特地建立了一群明星防疫隊,邀請他們在校園內與學生一起,不過這些明星並不是真人,而是人形立牌,而校方此舉也引發網友討論。根據「advertising Malaysia marketing」報導,馬來西亞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近日在臉書粉專上貼出明星防疫隊照片,有來自世界各地商業界、演藝圈、卡通人物等成員,包括韓團TWICE成員周子瑜、豆豆先生、萊恩葛斯林、紅髮艾德、泰勒絲、威爾史密斯等大咖名人,不過這些名人並不是本尊,而是一個個的人形立牌。校方表示這是讓學生在校園保持安全距離而想出的主意,他們會將這些人形立牌放在校園的各個座位,使學生在午餐或下課時間坐在它們旁邊,就可以阻止學生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或與其他人坐得太近,同時學生也可以跟這些人形立牌拍照,與朋友或家人分享。對此不少網友也在校方貼文留言,「約翰希南在哪裡,請讓我坐在他旁邊」、「等等我看到泰勒絲了,她必須坐在第一排」、「很棒的創意,可以鼓勵學生出席,尤其是早上8點的課」、「我想不會有人想坐在我旁邊了,就算我沒有得新冠肺炎(Covid-19)」、「請問我可以現在申請你們學校嗎哈哈哈哈」、「等等為什麼沒有川普,可以幫我把他加進去嗎」。
-
2020-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什麼藥抗疫最有效 世衛:兩週內有結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表示,世衛可望2週內得知能有效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藥物的臨床試驗結果。路透社報導,譚德塞(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在記者會上說:「目前有近5500名來自39國的患者參與『團體試驗』(Solidarity Trial)」團體試驗指的是世衛目前所進行的臨床研究。「我們預期初步結果可在兩週內出爐。」世衛的試驗分5個部分進行,探究COVID-19的可能療法,分別是標準照護、使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美國總統川普所吹捧的抗瘧疾藥物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治療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以及把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合併抗干擾素。本月稍早有好幾篇研究指羥氯奎寧對治療COVID-19患者沒有效益後,世衛停止羥氯奎寧試驗,但目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工作,以探討羥氯奎寧作為預防性藥物是否有效。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說,現在要預測何時才可真正擁有預防COVID-19的疫苗很不智。他在日內瓦跟聯合國記者協會(ACANU)說,儘管有望在年底前確認哪支候選疫苗對預防COVID-19會有效,但目前問題在於疫苗可以多快量產。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獲證實可對抗COVID-19的疫苗,但有18種候選疫苗在做人體試驗。
-
2020-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買光瑞德西韋 台灣剩300多支可再治療55名重症患者
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實際上已買光瑞德西韋(Remdesivir)未來三個月的產量,瑞德西韋為證實對抗新冠肺炎唯二有效的藥物之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完成,目前還有300多支可供使用,持續跟藥廠爭取,我國治療指引還有其他藥物可以用。瑞德西韋由吉利德製藥公司(Gilead)生產,是第一個美國當局核准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跡象顯示,瑞德西韋有助於病患更快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瑞德西韋最初提供給全球的14萬劑已使用完畢。川普政府現已購買逾50萬劑,這是吉利德7月全部、8月和9月90%產量。莊人祥表示,瑞德西韋主要給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使用,國內還剩下255支可使用,將再爭取78支輸入台灣,做為儲備所用。每人一療程需使用6支,預計可再供55名重症患者使用。目前台灣重症率為10%以下,換句話說,台灣境內需要再增加550例個案,才會出現55名重症患者。莊人祥說,美國買下近三個月的產量,「我們會持續跟藥廠爭取」,另外,疾管署公布的新冠肺炎治療指引中還有其他建議藥物可以使用,瑞德西韋並非唯一能用的藥。
-
2020-07-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其他國家別想買瑞德西韋 美國買光未來3個月的產量
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實際上已買光瑞德西韋(Remdesivir)未來三個月的產量,瑞德西韋為證實對抗新冠肺炎唯二有效的藥物之一。川普政府日前也表明,疫苗一旦問世,準備以高於其他所有國家的價格和策略購買,確保爲美國提供所需的醫療物資。英國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訪問研究員希爾(Andrew Hill)表示,「 他們擁有絕大部分瑞德西韋的供應量,沒有留下任何給歐洲」。瑞德西韋由吉利德製藥公司(Gilead)生產,是第一個美國當局核准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跡象顯示,瑞德西韋有助於病患更快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瑞德西韋最初提供給全球的14萬劑已使用完畢。川普政府現已購買逾50萬劑,這是吉利德7月全部、8月和9月90%產量。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爾(Alex Azar)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達成了不起的協議,確保美國人能夠獲得第一個授權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阿扎爾說,「在可能的狀況下,我們希望確保需要瑞德西韋的美國患者都能夠得到。川普政府正竭盡所能的了解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並確保美國人能夠獲得這些選擇」。
-
2020-06-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奎寧遭撤銷緊急使用授權後 還可能影響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FDA在2020-6-15宣布兩件事,一、取消奎寧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緊急使用授權(因為不但無效,反而會引發心律不整,造成死亡),二、警告奎寧可能會降低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效力。三個月前的神藥,如今竟淪為毒藥。造神者是一個法國團隊。他們在2020-3-16公佈一項小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說6位接受奎寧治療的病患在5天後病毒全都清除。川普總統隨即在2020-3-19發推文說奎寧是game-changer(戰局改變者),意思是奎寧將會扭轉戰局,打垮新冠病毒,解救人類於水深火熱中。台灣總統蔡英文更是在2020-4-8成立《國家奎寧製藥隊》,儼然視奎寧為攸關國家大計。早在2020-3-26我就發表新冠神藥,群魔亂舞,警告大家不要過度追捧奎寧,然後我又發表4篇後續文章來加強警告力度。在2020-5-2發表最後一篇新冠神藥,國家奎寧製藥隊之後,網路上就再也沒出現過《國家奎寧製藥隊》這個名詞了。阿彌陀佛!謝天謝地!《奎寧之亂》在台灣應該算是已經平息,但在美國卻有可能會在11月影響大選。儘管美國FDA在2020-4-24就已經發布警告,說臨床試驗顯示奎寧會增加死亡率,但川普總統卻在5月18日公開他有在服用奎寧,而且還取笑FDA是混沌不知所云。一個禮拜後他出席亡兵紀念日儀式時,被拍到站不穩、身體前後搖晃,所以網路上就立刻出現《是不是因為他服用奎寧導致健康出了問題》這樣的傳言/報導,例如74歲川普沒事吧?站不穩前後晃畫面曝光及Trump’s struggles to stand still didn’t go unnoticed during Memorial Day visit to Arlington。還不到一個月,川普總統又再度出狀況。他是在2020-6-13出席西點軍校畢業典禮時,被拍到需要用兩隻手才能拿起杯子來喝水,以及在走下坡道時步伐和表情都顯得格外小心翼翼。所以,網路上就出現《他的健康狀況恐會影響連任》這樣的傳言/報導,例如:川普小心了!一杯水曝弱點 可能付出政治代價。華盛頓郵報更是把此次事件稱之為Ramp-gate(坡道門)(請看‘Like a baby deer on a frozen pond’: Late-night hosts mock Trump over ‘Ramp-gate’)。由此可見其嚴重性。這兩個傳言/報導並非只是媒體或民眾要取笑或打擊政治人物,而是連醫生都表示關切。美國有一個致力於提供正確醫療資訊的網站叫做American Council on Science and Health(美國科學與健康協會)。它在2020-6-16發表Are Trump’s Problems With Walking, Drinking Water Due To Hydroxychloroquine?(川普的走路,喝水問題是否歸因於羥氯喹?)。這篇文章的作者Chuck Dinerstein是該協會的醫學主任,也是一位血管外科醫師。這篇文章一開頭的引言是:上週末在西點軍校,川普總統在喝一杯水時遇到麻煩,而在下坡道時他表現出不穩的步態。 這些問題可能表明某種神經性的疾病。 儘管可能性不大,但一個潛在的原因是羥氯喹(奎寧)。Chuck Dinerstein醫生說,也許真如川普總統的解釋,走路不穩的問題是因為下坡道滑溜,但拿杯子的問題則是沒有藉口。在拿杯子時,川普總統顯然無法將它完全舉起,而是需要傾身低頭來把嘴唇湊近杯子。所以,這就表示川普總統可能同時有手腳的問題,而這又可能是因為服用奎寧的關係,因為奎寧除了會引發心律不整之外,也會影響肌肉神經傳導。在文章的結尾Chuck Dinerstein醫生語帶嘲諷地說:「川普總統形容為《戰局改變者》(game-changer)的神藥反而可能是《步態改變者》(gait-changer)。」但事實上,奎寧的確有可能會是《戰局改變者》,而這個戰局就是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毫無疑問地,不管川普總統是否真有健康問題,不管問題是否真由奎寧引起,他在亡兵紀念日及西點軍校被拍到的那些鏡頭,已經引起美國民眾的關注,也將會被競爭對手拿來做為極具說服力的宣傳廣告。候選人的健康一向是美國大選的重要議題。在1976年的大選,現任的福特總統輸給挑戰者卡特,而原因之一就是他有一次在走下總統專機時,在階梯上絆倒,然後他就被媒體極盡所能地嘲弄。在1980年的大選,現任的卡特總統輸給挑戰者雷根,而原因之一就是他有一次在參加賽跑時,跑不到一半就筋疲力竭,被攙扶出場,從而加深民眾對他疲弱政府的印象。在2016年的大選,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因常咳嗽而被媒體說是不久人世,而競爭對手川普也不斷地嘲笑她的身高和體力。川普這次的競爭對手是喬拜登,而他總是嘲笑喬拜登是Sleepy Joe(愛悃的喬)。拜登也不甘示弱,在2019-12-17由他的醫生發布健康報告,說他是健康和充滿活力(請看Joe Biden Is ‘Healthy’ And ‘Vigorous,’ According To Doctor’s Report)。所以,川普《因服用奎寧而導致的健康問題》一定是會被拿來大做文章,而他的《戰局改變者》預言也恐將成真。原文:奎寧神藥,戰局改變者
-
2020-06-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候選疫苗 美國從14種刪減至7種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今天表示,川普政府已把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名單從14種縮減為7種。路透社報導,白宮為加速疫苗研發,5月宣布一項政府支持與資助的「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Speed)計畫。「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本月稍早報導,白宮已選出5家最有可能生產疫苗的廠商,其中包括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 Plc)與輝瑞大藥廠(Pfizer Inc)等。美國正計劃展開涵蓋10萬至15萬名志願者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目標是要在今年底前研發出疫苗。為能趕上目標時間,美國政府預計7月就要展開中期階段試驗。
-
2020-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可能無療效」 FDA叫停使用川普力推的羥氯奎寧、氯奎寧
全美新冠確診突破210萬人之際,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15日不准醫院緊急使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和氯奎寧(chloroquine)來治療新冠病毒,稱「不太可能有效果(unlikely to be effective)」;這兩款藥物早先都獲川普總統力薦,但醫生多次警告可能導致嚴重心臟問題。FDA表示,羥氯奎寧和氯奎寧在近期臨床實驗的失敗,顯示這兩款藥物不太可能產生抗病毒效果,對治療新冠病毒可能無療效(may not be effective),且是弊大於潛在的利。FDA在3月底發布緊急使用授權,允許由川普多次「背書」的抗瘧疾藥羥氯奎寧和氯奎寧治療新冠病毒,當時只小範圍的實驗證明該藥物能減輕輕度患者的症狀,且有副作用。FDA此舉被許多人批評是向政治壓力屈服,之後的許多實驗也發現該藥物並不會讓新冠病人受益,醫生也匯報稱羥氯奎寧可能導致心臟問題。與此同時,伴隨全美各地邁入不同階段復工,新冠疫情也在持續,數據顯示全美已突破200萬大關,15日有超過211萬7200萬人感染,至少11萬6000人死亡;儘管新冠死亡趨勢下行,但新冠病毒仍在全美範圍廣泛傳播,每天新增確診數成千上萬,生活回歸正常的願景依舊遙遠。全美單日新增確診最多的州現已轉向德州、佛州、喬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地,新增確診平穩增長的地區包括加州、華盛頓州、愛阿華州等地,而紐約州、新澤西州這兩大疫情重災區,已轉到新冠確診數下滑的行列,其他新增確診減少的州還包括伊州、麻州、賓州、馬州等。這類疫情爆發較早的國家已出現平緩勢頭,但全球新冠確診數仍在迅速增加,單日新增超過10萬,以拉丁美洲最大國家巴西為例,逾88萬的確診數僅次於美國;全球累計確診也超過800萬人,死亡超過43萬人。
-
2020-06-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中的你和我,「救人的醫師」同時也是「令人懼怕的潛在感染者」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第四度以「新冠肺炎」為主題。長年耕耘於社區醫療的陳錦煌醫師認為台灣疫情控制的成功主要在於境外管制與全民加強衛生習慣,但相對的我們絕大多數人對這種病毒都沒有免疫力,而提出他對解封的憂心與建議;成大公共衛生陳美霞教授針對解封之後的「後防疫時代」台灣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建議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及人力於教育民眾,建立全台社區防疫網;由台赴美短期進修的急診醫師分享他所觀察到的不同文化背景對疫情加劇的各種反應,以及回國後親身體驗十四天居家檢疫,身為「救人的醫師」同時又是「令人懼怕的潛在感染者」,寫出發人深省的「疫情中的你和我」。二月初,是中國武漢疫情升溫,日韓確診人數漸增而台灣開始人心惶惶之時。筆者按照既定計畫,攜家帶眷赴美進修。前往美國的班機上,可以發現不少乘客戴上口罩,外加護目鏡及手套者不在少數。然而抵達美國以後,除了海關詢問武漢旅遊史外,機場沒有發燒篩檢或其他檢疫措施。新聞上反覆播報的是川普認為新冠肺炎只是小感冒,氣候暖和以後會自然消失。筆者此次進修機構位於賓州匹茲堡,在華盛頓以西車程約四小時,那時走在路上沒有任何當地人配戴口罩,不管是在教室、圖書館、百貨公司或超市,戴口罩只會引人側目。筆者的太太曾帶小孩至圖書館時戴上口罩,卻引來一位女士的詢問及奚落(戴口罩沒有用,保持健康就不會被感染)。事實上,在西方人文化裡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當時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建議也是有呼吸道症狀者才需配戴口罩,殊不知戴口罩的污名化間接導致了防疫的困難。回想起一月底,筆者在醫院急診部值重症急救區兼防疫特別診,當時防疫動線已經規劃完整,有旅遊史以及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的病患會由特別診醫師進行採檢。尤記得筆者當時全副武裝幫好幾位新冠肺炎疑似病患挖取鼻腔檢體,採檢時隔著面罩,我心中忐忑不安,擔心防護是否周全,面對著我則是一雙雙不同的眼神,也許是害怕及恐懼,也有的是焦躁不安,最多的則是困惑,困惑自己為何發燒,從哪裡被傳染?而篩檢結果又會是什麼?還記得那時下班以後,也不知該怎麼回家,隔天發現篩檢的病患確診為武漢肺炎,更是不知何去何從。在醫院,我們義無反顧,但是下班以後我們也是一般人,除了害怕將病毒帶回給家人,有些同事更遭遇社區鄰居的各種歧視,要求他們不要回家,要求他們的小孩不要一起上學。三月份,匹茲堡的雪停了,全美疫情卻也開始肆虐,政府一聲令下讓非必要商店全部關門,餐廳僅接受外帶。筆者受訓中心亦改為線上授課,連圖書館也不能去,只能待在家中,想辦法維持進修的步調。然而西方人崇尚自由,即便是居家令也不具強制力,出門運動或是上超市購買生活物資都被允許,唯筆者出門時,不得不注意到西方人對黃種人的目光,有時帶上幾分嫌惡或畏懼。新聞上播報的是川普針對武漢肺炎的起源,與中國隔空喊話辯論的難分難解。其實在全球性的疫情當中,人人都是受害者。四月中,筆者結束進修計畫,從匹茲堡回舊金山,等待長榮回台灣的班機。當時機票很不好買,幾乎所有非本國籍航空都面臨被調動或取消的命運,就連美國國內線機票也經常延後,想要回家只能分段買好,並且預留足夠的時間轉機。當時美籍空服員仍舊沒戴口罩,僅僅是多了手套。乘客倒是均一色的各有法寶。當筆者抵達舊金山機場,在長榮轉機櫃臺聽到親切的鄉音,那份感動尤在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當眾多航空以裁員及減少服務來面對新冠肺炎,長榮航空在乘客極少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一定的編制,在登機口以及上機後,甚至能注意到地勤、空服員比旅客還多的情況。機上的空服員除了口罩、手套,亦配上了防護服及護目鏡,防疫十足謹慎。但是在十幾個小時的航程中,不難注意到在對方的眼裡,我們才是一個個可能攜帶病毒的隱形炸彈。抵台後居家檢疫的十四天,里幹事每天打來關心,連出家門都不行的日子,筆者靠著防疫物資跟網路訂餐度日,終於期滿結束。唯解隔後,因應血荒到捐血站想要捐血,被告知能捐血的安全期間是返國一個月後,那時筆者亦感受到一種出國即染病的隱喻,對比網路上每當指揮中心宣布有海歸者確診便罵聲一片的情景,似乎疫情期間出入境便背負罪名,殊不知海歸者其實各有任務在身,不能一概以出國玩樂視之。在這場疫情中,筆者經歷過不同的角色,既是穿戴層層防護裝備的醫師,也當過令人害怕畏懼的潛在感染者。有時看著網路新聞對於確診者們的諸多撻伐,其實又有誰真的願意?筆者以為,在這場看不到終點的瘟疫中,不管你我站在何種角色,唯有堅守崗位,正值誠信,才是團結互助之道。
-
2020-06-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才說要暫停 世衛組織改口恢復羥氯奎寧臨床試驗
世界衛生組織上月宣布,暫停羥氯奎寧作為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用藥的臨床試驗,今天則改口宣布,經審查相關數據,發現「沒有理由」修改試驗,將恢復這款藥物的療效研究。世界衛生組織(WHO)5月25日宣布,為進行安全評估,暫停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的臨床試驗,如今安全評估認定「沒有理由」改變臨床試驗方式。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視訊記者會上表示:「因羥氯奎寧的安全性引發疑慮,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計畫執行小組上週決定,暫緩執行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他說:「這項決定是預防性措施,同時展開安全資料審查,團結試驗計畫的資料與安全監測委員會已審視那些資料,根據現有死亡數據,委員會成員建議,沒有理由修改臨床試驗方案。」譚德塞指出:「執行小組接獲這項建議,並同意繼續團結試驗計畫的各項臨床試驗,包括羥氯奎寧,資料與安全監測委員會將繼續密切監視,團結試驗計畫試驗所有療法的安全性。」總共在35國招募超過3500名病患參與這些臨床試驗。羥氯奎寧通常用於治療關節炎,不過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多位公眾人物,支持羥氯奎寧可預防及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促使各國政府大批採購。
-
2020-06-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羥氯奎寧防疫效果和安慰劑差不多
美國科學家今天發表臨床試驗結果:在接觸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患者後立刻服用瘧疾治療藥物「羥氯奎寧」,在預防感染上沒有統計數據的顯著效果。美國總統川普一向提倡「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作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用藥,他還自曝自己也有服用。法新社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Minnesota)研究人員針對美國和加拿大821名受試者的實驗顯示,服用羥氯奎寧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效果和安慰劑差不多。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研究人員徵求成人受試者,在2公尺距離內接觸確診病患長達十多分鐘。受試者中有719人沒有戴口罩和護目鏡,被視為「高風險」暴露;其餘受試者有戴口罩但未使用護目鏡,是為「中度風險」暴露。所有受試者在4天內隨機投以安慰劑,或者瘧疾、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的治療用藥「羥氯奎寧」。研究人員發現,在414名服用羥氯奎寧的受試者中有49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11.83%;安慰劑組的407人則有58人感染,感染率14.25%。然而鑒於受試者數量的實驗規模,約2.4%的絕對差異並不被視為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這意味可能因機率而產生差異。羥氯奎寧組出現副作用的比例為40.1%,安慰劑組則為16.8%,但都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研究作者寫道:「這項隨機試驗並未呈現,羥氯奎寧作為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的明顯益處。」
-
2020-05-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宣布退出WHO 陳時中:盼世界成立新的平台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並宣布切斷資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美國要退出世衛組織還要再看美國進一步的說明,若美國真的退出世衛,希望未來世界可以建立一個新的平台,一旦有新興傳染病可以盡速反應。陳時中被問及,美國宣布終止與世衛組織的關係,是否會影響到台灣在面對全球疫情時的資訊分享,陳時中表示,目前都已經有既有的系統,加上新冠肺炎發生至今,各地的疫情輪廓都已經相對清楚了。美國目前宣布退出世衛,陳時中表示,還要看美國進一步的說明,站在台灣的立場,希望可以爭取與美國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讓防疫工作可以做得更好,也建議未來若美國真的退出世衛,世界應該要建立一個新的平台,一旦有新興疾病可以儘速反應,台灣也會積極爭取加入新的平台。
-
2020-05-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檢視羥氯奎寧抗疫安全性 結果預計6月中出爐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承諾會快馬加鞭審視羥氯奎寧資訊,可能6月中旬作出最後決定。世衛昨天以這種抗瘧疾藥物有安全顧慮為由,暫停將其用為2019冠狀病毒疾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的研究發現,隨機給予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死亡率上升,出現心律不整的頻率也增加。世衛因此宣布暫停名為「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的羥氯奎寧研究。美國總統川普等人一再提倡以羥氯奎寧作為可能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藥物。世衛表示,資料安全性監測委員會(Data SafetyMonitoring Board)檢視相關證據之後,就會針對羥氯奎寧的利弊做出最後決定。世衛指出,評估資料將出自「團結試驗」和其他仍在進行中的試驗,也包括迄今發表過的所有證據,預計於6月中旬會做出最後決定。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羥氯奎寧抗疫有疑慮 世衛中止試驗巴西照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暫停羥氯奎寧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試驗。美國和巴西官方都提倡拿這種藥抗疫,即使世衛宣布暫停試驗,巴西衛生部仍執意使用。法新社報導,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在視訊記者會表示,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上週刊登一項研究結果,指羥氯奎寧(hydroxychloriquine)可能增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死亡風險。他說,這項聯合臨床試驗的行政團隊已暫停使用羥氯奎寧作為預防藥物。這項大規模的聯合試驗,有全球數百所醫院招募患者,測試數種可能的療法。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提到,這項隨機試驗於3月展開,對象包括至少17國的3500名患者,研究包括羥氯奎寧在內的4種藥物。譚德塞表示,4種藥物裡羥氯奎寧試驗暫停,其他部分則繼續。世衛官員估計,試驗會暫停一到兩週,與此同時,數據安全監控小組將檢視這項研究及其他現行研究的資料,以判斷繼續羥氯奎寧試驗是否安全。羥氯奎寧通常用來治療關節炎,但美國總統川普等部分公眾人物卻力挺用它來治新型冠狀病毒,以致部分政府大量購買。川普上週曾說,他正服用羥氯奎寧當預防措施,後來24日在辛克萊廣播集團(Sinclair Broadcasting)播出的訪問中說,他已完成服用療程。他當時說:「(療程)結束了,剛結束,而且我還在這,我清楚地很,就是好端端地在這兒。」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數據,確診人數超過166萬人、病故人數累計9萬8000人均為全球最多。巴西衛生部長上週也建議使用羥氯奎寧及抗瘧疾用的氯奎寧來治療COVID-19,包括輕症。即使世衛決定暫停試驗,巴西衛生部今天仍表示,不改變採用羥氯奎寧治療的建議。根據這項建議,巴西公衛體系的醫師可以開羥氯奎寧或氯奎寧給COVID-19患者。巴西是全球病例數次多的國家,累計近37萬5000例,超過2萬3000人死亡。「刺胳針」刊登的研究檢視上百所醫院、約9萬6000名患者的病例,發現這兩種藥物都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尤其是心律不整;且兩種藥物都未對住院患者起效。不過譚德塞說,一般來說,這兩種藥物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及瘧疾患者來說仍安全。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直擊紐約醫院ICU╱疫情在好轉…像暴雨後的寧靜 也許有第二場
紐約市布魯克林醫院中心(Brooklyn Hospital Center),六樓加護病房(ICU);我戴著防護鏡與醫院給我的N-95口罩,隔著窗戶觀察。一位確診新冠肺炎、頭髮灰白的女士,像是睡著了,一邊輸液,一邊掛著呼吸器。這裡,新冠病人與非新冠病人隔間而住,他們大多閉著眼睛,有微弱的意識或是已經昏迷;不過,三成病房已無病人,顯示紐約新冠疫情正在好轉。顧慮華人病患四樓改成三R樓布魯克林醫院中心有175年的歷史,是一所中小型的社區醫院,現下炙手可熱的防疫醫師佛奇(Anthony Fauci)在這裡出生;醫院主要服務接受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低收入者、老人、少數族裔以及新來的移民,其中華人病患也占相當比例;為此,醫院還專門將四樓的標示改成「三R樓」,避免「四」與「死」的諧音。3月至4月,像紐約市其他的重災醫院一樣,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曾令這所醫院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亂,各式各樣的新冠確診病人:壯碩的年輕人、患糖尿病的老人、臨產的孕婦、難以溝通的失智者或無家可歸的遊民,湧入病房與急診室。接著,醫院的人手開始短缺,員工相繼感染,兩輛冷凍拖車停在醫院一側的路上,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網絡流傳的視頻顯示,工作人員正使用鏟車(forklift),將一具具屍體裝到車內,拍攝視頻的路人,雙手止不住地顫抖。病房空了三成 重症病人數下降負責加護治療、已在醫院工作八年的主任醫師羅森伯格(Joshua Rosenberg)告訴我,一個半月前,新冠重症病患急增,醫院把三樓棄用多年的外科加護病房也改成了新冠加護病房,床位由此增加兩倍;現在,三樓已不再接收新病患,六樓的18個加護病房中也已經空了三成。紐約市衛生局的最新數據也顯示,全市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正在穩定下降,從4月11日高峰期的835人,逐降至4月底的704人,直至5月中旬的450人,各所醫院正在慢慢恢復正常,布魯克林醫院中心也有望從6月起,恢復部分的選擇性手術。羅森伯格說,疫情像是一場夏天的雷陣雨,手伸到外邊,雨會順著手掌、手臂傾瀉而下,整個身體也會淋濕,風聲鶴唳、電閃雷鳴,但是忽然之間,暴風雨又停了,陽光浮出雲層,大地開始變乾。「醫院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我們處在平靜期。」他說,「但是你不能判斷,在未來,是否會有第二場暴雨來臨;按照我往年的經驗,那些空出來的加護病房,又很快會被新的病人填滿。」避免用呼吸器 因為後果都不好那位昏迷不醒的新冠患者已經住院數周,需使用鎮靜劑並依賴呼吸器維生;醫生為他使用了IL-6抑制劑也不見效果。「這位病人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羅森伯格說:「新冠是一種新出現的疾病,在各類藥物得到批准以後,我們也在嘗試各種各樣的療法;但是,我會盡量避免對患者使用呼吸器,一是非常地痛,二是到了那一步,一般後果都不會太好。」每天早上8點,兩位ICU主任醫師、幾位初級醫師、十幾位護士及呼吸道治療師都會參加晨會,對每位重症患者進行平均五分鐘的個案討論;上午10點,羅森伯格則會參加醫院的電話會議,以便各部門在疫情期間,對於藥物、人力、個人防護用品、臨時場所改建等,都能進行最及時的協調與統籌。電話會議後,羅森伯格巡查由他負責的每間重症病房,「對待這些病人,不是和他們說了早安就算,你就像他們的父母一樣,需要不斷檢查他們的情況。」使用羥氯奎寧 其實是弊大於利在3月底,就各項藥物的治療效果,羅森伯格曾表示,沒有足夠數據以及大型臨床實驗,能有效證明某類藥物卓有成效且無明顯的副作用;到5月的中上旬,在治療了兩個月的新冠重症病患後,他則發現,川普總統屢次表示有效且親自服用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並未有預想中如白宮聲明提到「利大於弊」的治療效果,且會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險,其實是「弊大於利」;而獲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緊急授權、已對約六位患者使用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效果則是「一半一半」,很難下出定論。疫情高峰期間紐約不少醫院因缺乏呼吸器及足夠的醫療設備,需要在決定救治哪位患者時,作出誰生誰死的選擇,但羅森伯格說,「很幸運,我們總是有剛好足夠的物資。」醫院副主席辛格瑞(Lenny Singletary)說,布魯克林醫院中心不像公立醫院有龐大的資源,社區醫院只能依靠員工的個人關係,求各方馳援;在此期間,所幸有華人、亞裔的積極貢獻,「他們提供的物資數以萬計,且都是出於善心免費捐贈,有時數量太大,還要租借額外的拖車來運送。」見到彩虹之前 要做好萬全準備作為一線抗疫人員,羅森伯格說,從3月到5月,他沒有崩潰,也沒有哭過;畢竟,他有要照顧的病人,要鼓勵的下屬,從最初的震驚過後,要迅速投入實際的治療當中;他喝很多的咖啡隨時保持清醒,也會跑步,放空大腦,馳騁近一小時。在結束一天工作、換上T恤下班後,羅森伯格開車回到長島的家,分別為10歲及12歲的女兒就會朝他嚷嚷,喚他「洗澡」;他很慶幸,家人讓他覺得還能活在當下,「吸口氣,盡量不去想白天親歷的很多糟糕的、不幸的事情,不再想那些生命快要垂危、卻始終聯繫不到親屬的患者。」「不過,疫情雖已好了很多,卻只是暴風雨後的平靜,見到彩虹之前,我們仍然要作好萬全準備。」羅森伯格說。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史丹佛、維他命D和新冠研究:真正的糟糕和不可原諒的糟糕
昨天(2020-5-24)一位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寄來電郵:今天在Mercury News 看到這篇文章。https://www.mercurynews.com/2020/05/24/coronavirus-research-stanford-scientists-accused-of-hyping-covid-19-antibody-study/林兄一個月前就很不客氣的批評Stanford的報導。當時我還持保留態度,因為Stanford畢竟是有它的reputation.。看了Mercury News的報導,不得不對林兄的見解肅然起敬。這位朋友所說的《林兄一個月前就很不客氣的批評Stanford的報導》,是我在2020-4-20發表的史丹佛的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而它的第一段是:兩個多禮拜前就看到新聞報導說史丹佛大學正在做新冠抗體調查,然後最近幾天就幾乎天天都會看到某某教授在電視新聞裡洋洋得意地說《真正的感染率是比實際多出幾十倍》。我心裡真是感觸萬千:一個人人嚮往的一流學府竟然也會淪落到如此地步,需要把未經證實的研究結果先在媒體公佈,藉以爭名奪寵。科學研究所應恪守的嚴謹態度,已經蕩然無存。這位朋友所說的《Mercury News的報導》是Stanford coronavirus research: Did politically-motivated scientists hype their speedy study?(史丹佛冠狀病毒研究:具有政治動機的科學家是否大肆宣傳他們的快速研究?)。(註:Mercury News是舊金山灣區極具影響力的報紙)。我把它的重點翻譯如下:在跟新冠病毒的作戰中,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傳播研究的信息。但是,這種新方法已經觸動了科學誠信的核心,更將大眾生命置之於險境。這種對科學行為的質疑,沒有一個是比針對史丹佛大學的更大聲。在該大學,有三位研究人員被指控故意用錯誤的分析來證明新冠病毒並不是像大眾所認為的那麼可怕。史丹佛大學現在也在調查這幾位教授的研究是否已經觸犯了誠信原則。新冠疫情可能永遠改變了科學家的工作方式。他們在面對壓倒性醫療緊迫感的情況下,利用預印版平台來快速地向大眾提出大膽且未經審查的主張。根據東北大學兩位研究人員(Aleszu Bajak和Jeff Howe)的分析,自1月份以來已經發表了一萬多篇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論文。相比之下,在2003年沙士疫情期間僅有29篇論文。但是,太多的研究難免就會缺乏嚴格性和責任感。研究的方法沒有做解釋;統計分析並不透明。在違反常規方案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人體研究。治療試驗所使用的策略有缺陷。半生半熟的主張被媒體放大,然後被左翼和右翼激進分子抓住,助長了陰謀論的陳述。維他命D真的可以對抗新冠嗎?流行病學家Gideon Meyerowitz-Katz說:「有關維他命D的數十項研究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真正的糟糕,另一類是不可原諒的糟糕。」(註:的確有好幾篇論文聲稱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而有好幾位讀者也因此來函徵詢我的意見或挑戰我反維他命的立場)川普總統背書的羥氯喹有幫助嗎?至少有18個臨床試驗招募了超過75,000名患者。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證明有效。(註:有關奎寧之被吹捧和打臉,請看我發表的新冠神藥,國家奎寧製藥隊,新冠神藥,吹捧的結果,和新冠神藥奎寧的始作俑者)。當史丹佛大學的團隊 – Dr. Jayanta Bhattacharya,John Ioannidis和Eran Bendavid – 發布他們基於聖克拉拉縣的預印本初稿時,這一消息令人震驚。這是美國國內第一個這類型的研究,而它發現新冠的流行率是比假定的高出驚人的50到85倍,但這也意味著死亡率是低得多。但是,該研究從一開始就令人起疑。加州大學伯克來分校統計系的助理教授Will Fithian說,該研究未能描述關鍵的計算,並至少犯了五個重大錯誤。表格中的人口加權間隔計算錯誤。 作者將錯誤的間隔插入公式中。他們在執行該公式時犯了兩個數學錯誤。而且,由於誤讀了測試試劑盒的製造商說明書,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數字來表示抗體測試的特異性。即使Fithian和其他外部專家在該論文發布後的兩天內就提醒該團隊需要注意錯誤,研究人員仍在從國家公共電台到福斯新聞的國家媒體上推銷他們的發現。共同作者Andrew Bogan還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質疑社交隔離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對於該研究團隊的行為,史丹佛大學的著名醫學和科學倫理學專家Hank Greely批評說:「將科學公然注入政治鬥爭中,是讓他們的研究被武器化,從而確保研究結果將被扭曲。」更加重罪行的一件事是,有一匿名吹哨人向史丹佛大學舉報,稱執行該團隊化驗的微生物學家Taia Wang拒絕成為該論文的作者,因為她不信任他們的測試。備受尊敬的史丹佛大學病理學家Scott Boyd也測試了他們的樣本,然後就不敢再繼續參與試驗工作。哥倫比亞大學統計與應用科學教授Andrew Gelman預言,史丹佛大學的聲譽將會為這項研究付出代價,因為人們會記住一個有問題的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曾被大肆宣傳。史丹佛大學表示正在審查該團隊的研究,並堅稱史丹佛大學醫學研究的完整性是使命的核心。史丹佛大學發言人Julie Greicius說:「當我們接到如此關切時,我們是極度重視。」—————————————————————————–我在的史丹佛的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這篇文章的結尾說:「這項史丹佛的研究,從兩個多禮拜前,也就是實驗都還沒有開始進行之前,就極力爭取媒體曝光,一直到今天,天天大肆吹噓。這就是新冠戰國時代醜惡的寫照。」原文:史丹佛,維他命D,新冠研究:真正的糟糕和不可原諒的糟糕
-
2020-05-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奎寧會「傷心」 預防新冠效果未證實
美國總統川普服用羥氯奎寧預防感染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羥氯奎寧是目前臨床試驗藥物之一,但人體試驗結果尚未出爐,預防效果未被證實。奎寧類用藥可分為「治療」及「預防」新冠肺炎兩層面,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說,預防方面,除美國研究仍在進行中外,已有其他國家實驗室以體外細胞進行實驗,確實發現具有部分預防效果。因川普身邊多名幕僚確診,以接觸者身份預防性服用羥氯奎寧,實屬合理。不過,紐約時報說,奎寧雖然在部分培養皿實驗中可阻止病毒入侵細胞,但在培養皿內有效不見得代表服用後也有效,過去的實驗發現奎寧無法預防或治療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如果用於治療,各國實驗初期看似有效,但最後都證實無明顯效果,黃玉成強調,奎寧原為瘧疾用藥,服用後可能出現心律不整等副作用,臨床使用上,都會先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血管、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史,避免產生嚴重副作用。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美國埃默里大學全球公衛與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里奧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服用奎寧能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且他對總統正在服藥表示擔憂;當總統說自己正在使用這項藥物,的確會對民眾造成一些影響。川普三月就曾在白宮當著專家的面稱羥氯奎寧也許能治療新冠肺炎,當時美國全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奇就不認同,表示還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有效。美國國內、非洲和南亞國家都已出現民眾自行購買服用,出現用藥過量中毒甚至死亡案例。由於川普積極推銷奎寧功效,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一度在官網放上類似建議,不久後移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已公告,因對心臟風險太大,奎寧不能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
2020-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川普吃奎寧「預防」新冠肺炎 張上淳:效果待臨床驗證
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在白宮答覆記者提問時主動透露,他正在服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用量為一天一片,以避免感染新冠肺炎,且已服藥約十天左右。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奎寧作為預防用藥仍要等臨床試驗結果,才知道是否有效果。張上淳表示,有關預防用藥的部分,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有幾個設想的方式,針對接觸者去研究藥物的預防效果,還是要等臨床試驗結果出爐,才知道是否確實有效。疫苗部分,張上淳說,先前跟大家說明,全世界有百種以上開發中的疫苗,也有十種以上進到臨床試驗,最近美國公布的民間藥廠公布第一期臨床試驗看來效果不錯,比較低或中等劑量,注射十五位受試者,副作用小、且產生抗體反應相當不錯,讓大家覺得短期內有機會有好結果。
-
2020-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川普吃奎寧防疫 感染科醫師:一般民眾不建議
連川普都吃奎寧類藥物預防新冠肺炎。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在白宮答覆記者提問時主動透露,他正在服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用量為一天一片,以避免感染新冠肺炎,且已服藥約十天左右。讓外界不禁好奇,吃奎寧類藥物是否有助益、是否任何人都適合吃?感染科醫師表示,奎寧類藥物用在治療新冠肺炎上,以目前國外臨床研究來說並無顯著效果,但若以「預防」來說的確有些助益,不過因長期服用奎寧類藥物會有心律不整等副作用,若要使用,可能要以新冠肺炎確診者的相關接觸者來作為預防,且應需醫師專業評估,一般民眾則並不建議。川普早前曾推薦羥氯奎寧,聲稱可用來治療新冠肺炎。不過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今年三月在白宮例行的疫情簡報上,則強調在沒有對照臨床試驗前,不能下定論;美國目前也正在進行雙盲隨機分組有安慰劑的萬人試驗,研究奎寧對於「預防」新冠肺炎的效果,該研究仍在進行中。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奎寧類用藥用在新冠肺炎上,應分為預防與治療兩層面來談,預防方面,除美國上述研究仍在進行中外,也已有其他實驗室以體外細胞進行實驗,顯示的確有部分預防效果。而在治療上,包含中、法等國家,日前也曾有臨床治療研究,如法國曾有對約30名確診個案治療的臨床研究,初期雖看似有效,但最後證實並無明顯效果;另外,巴西更有提早終止相關研究的情形。黃玉成說,因日前新聞也有報導,川普身邊幕僚曾傳出確診消息,故川普以相關接觸者身份來預防性服用,他認為是合理的。不過黃玉成也強調,奎寧原本是瘧疾用藥,服用後可能出現心律不整的副作用,臨床醫生必須知道患者有沒有慢性疾病史,如心血管、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基本上都會避免使用奎寧類藥物,以免嚴重副作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