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山下英子
共找到
7
筆 文章
-
-
2020-05-19 橘世代.時尚橘
「姑且先放著」的東西,還是別放為好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去某地旅行時收到了「紀念品」。如果是充滿心意的餽贈品就另當別論,只是收到陌生人的紀念品,其實有一點點傷腦筋。我會給這類物品一段暫時留在手邊的「緩衝時間」。跟朋友聊旅行心得時,跟他分享「我收到這個」,東西就算物盡其用了。緩衝時間約莫從一個月到最長半年不等。我曾見過兩個互為對照的空間。一個是在某次演講,我前往一間青年會議所的事務所兼招待室。「請您在這邊稍等。」對方這麼說,並帶我到招待室。進去後發現裡面的空間非常驚人。沙發上堆滿雜物,沒有地方可以坐下,東西堆在地板上,物品上面又堆了雜物。從某種層面來說,是非常標準的「雜亂空間」。另一次是在某一家製造商的招待室。裡面擺了一組招待客人用的沙發跟桌子,雖然收拾得很乾淨,不過它其實跟前者並無不同。因為這兩個地方同樣不愛惜屋內擺放的東西。製造商招待室的櫃子上擺著木雕鮭魚與木雕熊、東北的木頭人偶小芥子、九谷燒出品的瓷器、還有各種木雕。無論是物品的挑選抑或擺放方式都沒有任何意義。恐怕都是別人送的禮物,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乾脆拿來當作擺飾,看得出來沒有人特別愛惜。這些常見於日本家庭的代表性擺飾,如果擁有者十分珍惜愛護它們,就會非常顯眼。如果只是「姑且先放」的東西,還不如不要放來得好。「姑且」的態度不只反映在物品上,也反映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本文摘自《家事 斷 捨 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台灣廣廈2018/10/05出版【更多「斷捨離」精選閱讀↘↘↘】。斷 捨離主義者:第一步與「回憶物」 好好說再見。三大「收納效果」讓日本主婦,從收納新手變身成為教主級達人!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5-12 橘世代.時尚橘
日本斷捨離女王:第一步與「浪費」說再見 重新找回生活主導權!
斷捨離初學者的問題中,以下的問題占最多數:「捨不得丟掉照片……」「捨不得丟掉別人送的禮物……」「不知道怎麼處理父母的遺物……」緊接在這個問題之後,他們會問我:「我該怎麼辦?還是丟掉比較好嗎?」很多人抱著「捨不得丟掉」的煩惱,轉向他人尋求解決方法。對此,我都如此回答:「該不該丟並不是由我來決定,因為那是你的東西,不是我的。」接著我繼續反問他們:「你想捨棄它的原因是什麼?」「你必須捨棄它嗎?為什麼要捨棄它?你能告訴我嗎?」這時提出問題的人便陷入沉默。沒錯,他們第一次開始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我最初向大眾宣傳斷捨離的概念時,經常要面臨多數人對於「浪費」的不同價值觀。「竟然要我丟掉!我不能這麼浪費。」「做事這麼浪費,別人不知道會怎麼想。」他們像這樣緊抓著「浪費」兩個字,卻從不深入思考何謂「浪費」。我因此察覺到一件事。雜物會不停累積,並不是價值觀覺得「浪費」的表現,而是「思考停止」的指標。現在的我便是從「浪費」的刻板想法,切換成「捨棄」的新思維。不管是照片、禮物、遺物,只要是自己覺得必要的物品就能留下,若是不需要的東西就捨棄。東西有保留的理由,那就留下來。想不到保留的理由,那就捨棄它。就是這麼簡單。沒錯,自己絕不能停止思考。放棄思考就等於放棄了人生。斷捨離不但是培養如何恢復思考,更是學習如何取回人生的真諦。別被「丟」與「不丟」侷限了自我。我本身會提倡斷捨離,正是因為我並不擅長斷捨離。常常會忍不住留戀難捨、延後決定,這是「被物品主導」的證據。後來我轉換成「由空間主導」的生活,更能從俯瞰角度審視周遭事物,減少雜物堆積的現象。希望各位明白,「空間」等於「思考」。本文摘自《家事 斷 捨 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台灣廣廈2018/10/05出版【「斷捨離」精選延伸↘↘↘】。穿搭一成不變反而很不便?! 找出「淘汰衣服」5特色。斷 捨離主義者:第一步與「回憶物」 好好說再見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1 橘世代.時尚橘
丟掉的是作品還是回憶?減法生活與孩子一起練習斷捨離
不僅止於料理,社會也很注重收到「手作」產品的感謝心意。收到手作的東西,總是無法隨便處置,拿去丟掉好像會遭天譴。其實不是這樣,丟掉並不會有什麼天譴。我認為粗劣的手工藝品肯定比不上工業製品,個人手作產品無法跟專業製品比擬。當然,因為興趣而喜歡手作也沒關係。把做好的成品拿來裝飾家裡,或是穿戴在身上都讓人身心愉悅。不過請不要硬塞給別人當禮物。「手作」並不等於表達「愛」。如果是自己孩子所畫的圖,就算是稚拙的作品也會覺得開心。我跟著一次電視節目的訪問企劃,去了某戶人家幫忙收拾雜物。那戶人家的父母住在主屋,他們的長子在同一塊地上蓋了一間自己的家。有一幕是我們要幫忙整理過去長子住在主屋的房間。他們的長子非常會畫畫,媽媽保存了他小時候畫的一幅作品。長子看到那幅畫之後說了一句:「確實畫得不錯,不過沒有想像中的好。」說完便把自己小學時代的作品拿去丟掉了。大家都怎麼處理以前在學校畫的作品呢?作品本身充滿成長的證明跟回憶,總讓人捨不得丟掉。關於這些東西「我該怎麼處理?」的諮詢也很常見。面對這類作品,必須重視「保鮮度」。當孩子畫好圖帶回家時,父母要先好好稱讚孩子,接著讓孩子跟作品一起拍張照片,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只要獲得充分稱讚就會滿足,因為他們就是為了看見父母的笑容才把作品帶回家來。而且幫他們拍照也會讓孩子們很開心,之後作品要怎麼處理就不再是問題了。有些家長會把作品拍下來,收集成相簿。但是拍照的重點應該要讓孩子跟作品一起入鏡,只拍作品其實毫無意義。請好好保存孩子露出欣喜表情的模樣吧!留下作品跟孩子笑容的「那一瞬間」孩子們十分努力才完成了作品。父母不該像評審一樣批評,而是要好好稱讚孩子。然後連同孩子的笑容一起「拍下紀念照片」,如此一來孩子跟父母都會心滿意足。本文摘自《家事斷 捨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台灣廣廈2018/10/05出版【關於更多「斷捨離」大小事↘↘↘】。專屬熟齡的「斷 捨離」 享受輕快人生旅程。斷 捨離主義者:第一步與「回憶物」 好好說再見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1-31 橘世代.時尚橘
專屬熟齡的「斷捨離」 享受輕快人生旅程
年紀越大,越容易受物品所支配請大家回想看看,當自己在購買一項新商品時的雀躍心情,彷彿重獲新生般的激昂情緒,以及付款時的暢快感。人最愛的就是這樣的獲得行為。不過麻煩的是「一旦得到之後便不願放開」的信念也極為強烈。再者隨歲月流逝,不僅愛戀或依依不捨的心情加劇,更加速了「一旦放手,可能就再也拿不回來了」的小心眼情緒。結果導致自己擁有的物品數量多到自己難以控制,進而讓自己宛如生活在受其支配的狹小空間中。在那狹小空間中的眾多物品,彼此間彷彿不停的對話。起初悄悄的,時而喧鬧著,最後甚至拉高了分貝高亢的訴說著。不需要的物品不僅占空間,更在人類心中發出聲響強調自己的存在感。若真心想要過個平平靜靜的生活,人必須徹底放下,而不是暫時將它們挪開。假使無法斬斷這些雜音的來源,人的心境依舊會被這些吵雜聲動搖。以輕量化後的行裝,享受暢快的人生旅程若你期待要以一顆平靜的心度過未來的人生,那麼有個任務你勢必要去執行,那就是移除不需要的物品。扛著沉甸甸的行裝去旅行應該會讓人感到很困擾吧!為了讓自己有餘力,好好享受沿途的風光,那麼就更應該徹底的輕量化。話雖如此,但放下的舉動還是需要一些勇氣和契機,是以在此建議大家可從人生舞台的轉捩點開始著手。年屆退休、子女離家獨立生活等,就是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活願景,也是執行斷捨離的最佳時機。經嚴格挑選後加以輕量化,當然越是精簡,越能感受到自己所散發出的好心情。所謂斷捨離的目的,並非讓人捨棄身邊所有的行裝過簡樸的生活,而是要藉此選出真正有必要的行裝。因為毫不遲疑的舒適人生走到盡頭後,等待大家的就是自己所認同的人生終點。本文摘自《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麥浩斯漂亮家居 2017/08/05 出版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26 橘世代.時尚橘
斷捨離標準 用「減法力量」讓自己更輕鬆自在
藉放下讓身心 獲得更大的空間「斷捨離」的解決方法是藉由「減法」來解決過多所造成的問題,聚焦在「過多」的這個問題點上。如果太多,就試著減減看的一種單純的想法。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幾乎所有人的困擾都是過多。無論是物品、食物、資訊,或人際關係,持之以恆的實踐斷絕、捨棄、脫離這樣的「放下」舉動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豐饒」 。而這就是所謂寬裕「空間」和「心境」的豐饒性。過去人在維護管理上投入的 「時間」和「精力」,都藉放下囤積的狀態而回歸。而這些看得見的有形事物,它的「斷捨離」會為人帶來看不見且無形的「寬裕心境」。接下來,問問看自己,一旦放下了這些看不見的無形事物,取而代之的會是什麼?例如放下「名牌商品」 ,接著思考看看放下之後,取而代之的會是什麼?個人想到的是「過多的期待」。接下來,繼續思考看看,如果放下「過多的期待」,取而代之的會是什麼?相信所帶來的一定會是「寬容的我、充滿愛的我、心平氣和的我」,不是嗎?事實上在人的內心深處還有非常多「斷捨離的對象」,而且數量遠勝過家裡的物品。減法的力量 就是人活下去的力量如今有些東西還是很難以減法來實踐。或許一開始就有一個標準的話,會讓人比較容易做判斷。例如,已經好多年沒用的「時間標準」 。例如,總覺得跟自己不太搭調的「氣氛標準」 。話說回來普世價值中並不是沒有這類的標準,然而在「斷捨離」中,標準終究還是必須由自己來訂。因為自己的能量就是從問自己、做決定的過程當中逐漸提升。 「斷捨離」的目的是以減法為媒介,讓人「學會活下去的力量」 ,而不是用減法減去不需要的東西。這裡所謂活下去的力量,是指:辨識的能力、抉擇的能力、信任自己的能力換言之就是讓自己的人生洋溢著充實感,同時在好心情中活下去的力量。本文摘自《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麥浩斯漂亮家居 2017/08/05 出版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31 橘世代.時尚橘
年底大掃除!你真的學會「斷捨離」嗎?掌握「減法整理術」生活更加分
到底什麼是「斷捨離」?為什麼具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其實「斷捨離」很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以及「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物品就請淘汰或送人。許多人的住家或辦公室裡東西堆積如山,處在這種環境中,人的能量和運勢都會受影響。但有心想要整理,卻又往往不知從何著手,更別提在整理的過程中,常常會覺得「捨不得」、「太浪費」、「好可惜」,這些問題「斷捨離」都將為你一一破除。「斷捨離」並不是主張簡樸或清貧的生活,而是藉由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在每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如此一來,不僅周圍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帶也會改善我們的心靈層面,更奇妙的是「斷捨離」是個自動機制,只要一旦開始行動,這個過程就會不斷循環,從外在到內在,讓你整個人煥然一新!即使你只有十分鐘,那麼就從一個抽屜甚至自己的錢包、化粧包開始進行「斷捨離」吧,你的人生將從此茅塞頓開!「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捨去多餘的廢物而不斷重複「斷」和「捨」到最後,得到的狀態就是「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斷捨離和單純的打掃、整理不一樣,不須以「好可惜喔」、「還能用嗎」、「不能用了嗎」為思考重點,而要自問「這個物品適合自己嗎」,也就是說,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斷捨離就是利用「物品和自己的關係」為主軸,取捨選擇物品的技術。不是「這個物品經常使用」→「留下來」,而是「我要用」→「必要」的思考模式。主詞永遠都是自己,時間軸則永遠都是「現在」。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物品就儘管放手,只選擇需要的物品。這個動作會讓各位從「看得見的世界」走進「看不見的世界」,最後就能夠深入了解自己了。這麼一來,連心靈都會完全輕鬆起來,能夠肯定最初原本的自己。本文摘自《斷捨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3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平安文化 2011/08/29 出版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