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居家檢疫
共找到
1127
筆 文章
-
-
2020-04-14 科別.眼部
影/居家檢疫滑手機頻追劇 女子打瞌睡手機砸眼險盲
-->一名年輕女子從日本回來居家檢疫14天,沒事只能滑手機、狂追劇,結果在床上正躺、仰面以手機看節目,累得打瞌睡、手一滑,手機不偏不倚砸到左眼,造成嚴重的玻璃體出血與黃斑部出血,視力模糊,隔天檢疫期滿趕緊求醫。大仁科技大藥眼科副教授洪啟庭表示,患者經治療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稍微回到0.05,提醒民眾夜間在床上滑手機,最好坐起來,保持至少40公分以上距離,不至於造成近視與老花度數、甚至眼壓的快速增加,且儘可能開室內大燈,相對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每天使用手機的總時數不要超過4小時,以減少手機帶來的病變。洪啟庭表示,今年三月底收治一名完成居家檢疫14天後的26歲女性,剛從日本返國,自述左眼視力突然嚴重降低,初步檢查結果,病患雙眼約為300度近視,但右眼可配鏡矯正到1.0,左眼只能矯正到0.01,將近失明狀態,且雙眼立體感消失。左眼出現嚴重的玻璃體出血,遮住視網膜與視神經,角膜沒有破裂。患者說,居家檢疫因為太無聊,除了睡覺外,每天幾乎以滑手機和手機追劇來打發時間。白天玩手機,夜深人靜仍無睡意,甚至還會關大燈、不戴眼鏡下玩手機,距手機螢幕只25公分的距離。在居家檢處結束前一天,她仰躺且以雙手握住手機、面對螢幕觀看韓劇,看著竟不小心打起瞌睡,握手機的雙手突然一鬆,手機直接以自由落體的速度,撞擊臉部,正好打到左眼。一開始眼冒金星,隔天早上左眼出現嚴重的視力模糊,隔離一期滿,立刻就醫。洪啟庭表示,患者的視網膜與黃斑部下出血經治療,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稍為回到0.05,目前仍在持續觀察中,不過可能需要一段很長的治療時間。但此類出血可能不容易消失,而縱使血塊消失後,非常容易結疤而形成永久性失明,預後不甚樂觀。洪啟庭與日本跨國性研究發現,每使用1小時手機的疲勞程度,相當於使用3小時的桌上型電腦。這個案例是手機撞擊眼睛所造成的視網膜病變。建議睡前滑手機時,一旦有睡意,最好立刻關燈就寢,不僅可以避免繼續使用手機後,睡意全無與衍生的失眠,最重要的是避免打瞌睡時,手機不慎滑脫撞擊眼睛,造成眼睛嚴重病變、甚至一輩子失明的終身遺憾。洪啟庭提醒,夜間在床上滑手機,最好坐起來,或是背後貼著枕頭,保持適當距離至少40公分以上,不至於造成近視與老花度數、甚至眼壓的快速增加。而且儘可能開室內大燈,相對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每天使用手機的總時數不要超過4小時,以減少手機帶來的病變。
-
2020-04-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飲食防疫基本功:想儲糧或居家隔離時,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截至目前全球共累計超過150萬人確診。因此,各國政府鼓勵大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在家做好自我管理。不過,對於如何在疫情期間採購、製備食材、改善飲食習慣,成了現在須學習的新課題。從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至今尚未緩和,每天從新聞中還是可以看到確診人數仍持續增加中。2020年3月11日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訂為「大流行(Pandemic)」,目前各國政府大多數也開始鼓勵大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在家做好自我管理。但是民以「食」為天,生活總是要過下去,對於如何在疫情期間採購、製備食材、改善飲食習慣,成了新課題。新冠病毒經過研究證實不會藉由食物傳染因過去曾經推斷過新冠肺炎的源頭可能是來自於以販售「野味」聞名的中國武漢水產批發市場,許多輿論紛紛指向恐怕會透過食用到「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附著表面的食物」而受到傳染,因而有民眾陷入恐慌。針對新冠病毒是否會透過食物傳播的疑問,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簡稱EFSA)首席科學家Marta Hugas說明,以往相關冠狀病毒(例如嚴重的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的經驗表明,從未發生過食物傳播的案例,目前也沒有證據證實新冠病毒在這方面有任何不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簡稱ECDC)也表示,雖然中國的動物可能是最初傳染來源,但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仍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人們打噴嚏、咳嗽或呼氣等飛沫傳播。烹飪前、進食前仍須注意如何清潔但英國飲食協會(British Dietetic Association,簡稱BDA)也表示,雖然目前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不會藉由食物傳染,不過也無法確定該病毒是否會透過「接觸食物或食品包裝」感染到新冠肺炎。因此,BDA仍建議民眾遵循安全食品處理規範和製備過程中良好衛生習慣的建議,加強洗手和清潔。而WHO針對此次防疫期間的飲食也已發布相同預防性建議,例如:1、準備食物前,應先徹底洗淨雙手、清潔工作區及用具。2、將生和熟食物分開處理,防止交叉污染的可能性。3、在烹調時徹底將食物煮熟,避免食用生食。4、將食物保持在安全溫度下,低於5°C或高於60°C。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也指出,不應處理或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野生動物的肉品,也應盡量避免食用未經烹煮的菜餚。若要預備儲備糧食,也應適量選擇適合儲存的食材或食品這次新冠肺炎爆發而引起的恐慌性搶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簡稱UNICEF)則提出了幾項選購食材的要點:1、選擇可冷凍的蔬菜和水果,保持攝取量。2、在沒有新鮮農產品的前提下,可選擇健康乾燥食品或罐裝食品(如蔬菜罐頭、豆干、穀物等乾貨)。3、儲存健康零食(如堅果、奶酪、果乾等等)。4、限制高度加工食品攝取量。此外,UNICEF也建議家長,趁著防疫期間漫長而無聊的空檔與孩童一起透過做飯、吃飯,除了聯繫感情外,也是從小建立良好健康飲食觀念的重要時刻!與此同時,BDA也提到,沒有必要儲存或購買比平時更大量的食物,以減少食材敗壞而浪費的可能性。BDA建議可優先消耗易腐爛的食材,保質期較長的食材或較新鮮的食材可先放置陰涼處,讓出更大的冰箱空間給易腐敗的食物儲存。自我隔離期間應健康均衡飲食針對居家檢疫或自我隔離期間的民眾,WHO歐洲分部提出的「自我隔離期間飲食及營養指南」,提供最佳的飲食建議。1、限制鹽的攝取量在新鮮食物供應量可能會減少之下,必要時只能依賴罐頭食品或加工食品,然而這類的食物中都含有高量的鹽分。由於WHO建議每日攝取的鹽少於5克,因此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應減少或不加鹽,甚至可以考慮漂洗罐頭食品(如蔬菜或豆類),也就是將罐頭食材取出後稍加以煮沸過的水調整鹹度。另外,WHO提醒醃製食品同樣經常含有高量的鈉,如果想增加菜餚的風味可以改用新鮮或乾燥的藥草或香料。2、限制糖的攝取量想吃甜的食品時,新鮮的水果應是首要選擇,而不是冷凍水果、果汁或罐裝水果。想吃其他甜點時,需確保它們的糖分低且熱量少。另外,也要限制添加進入菜餚或飲料中的糖或蜂蜜量。3、限制脂肪攝取量WHO建議將總脂肪攝入量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其中,飽和脂肪不應超過10%。因此應使用較少的油或不使用食用油的烹飪方式,例如蒸、炒或烤,且改用不飽和脂肪油烹煮。此外,儘量避免食用反式脂肪的食品,例如加工食品或油炸食品,必要時可選擇加工程度較低的食品。4、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且能維持長時間的飽足感。WHO建議所有餐點都應包含蔬菜、水果、豆類及全麥食品(如燕麥、藜麥等),而不是白米飯、白麵包等精緻醣類。5、補充足夠的水分足夠的水分補充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以喝水代替含糖飲料,是限制糖和過量卡路里攝取的最簡單方法。為增加口感,可添加新鮮或冷凍的水果片,以及黃瓜或香草等香料。另外,盡量避免飲用大量濃咖啡及濃茶、含咖啡因的軟性飲品和能量飲料,以避免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長期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6、避免飲酒或減少飲酒量酒精不但會影響精神及產生依賴性,造成生理功能消耗、損傷,甚至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因此WHO認為,大量飲酒會破壞身體應對傳染病(包括新冠肺炎)的能力。此外,酒精還會使某些藥物無效,同時增加其他藥物的效力和毒性。整體來說,目前尚未證實新冠病毒會由食物傳播,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及維持均衡飲食,仍值得我們在防疫期間特別注意與遵守的原則。延伸閱讀▶時時擔心中標、讓心好累!新冠肺炎讓這些食材成為熱門關鍵字▶防疫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增強免疫、促進肺部健康的保健品銷量持續增長!參考資料▶COVID-19 / Coronavirus - Advice for the General Public▶Easy, affordable and healthy eating tip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outbreak▶Q&A: COVID-19 pandemic – impact on food and agriculture▶Food and nutrition tips during self-quarantine▶How COVID-19 Spreads▶What is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How (easily) does it spread?(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侯明鋒:抗疫持久戰 不能鬆懈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台灣現階段防疫成績優異,被譽為模範生,但清明假期四天連假各大景點湧現人潮,令人擔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說,「這會是一場持久戰」,台灣在這場防疫作戰,上半場打了好球,國人一旦鬆懈,形成防疫破口,恐掀起大規模社區感染。強化感控 醫院是最後一道防線侯明鋒指出,這場世紀防疫之戰最後一道防線在醫院,關鍵是第一線醫師及護理人員,為此,四月五日晚間,高雄附醫內部調查上千名員工旅遊史,十幾名員工需自主健康管理,多名有症狀的護理人員接受採檢。侯明鋒說,為了做好院內感控,急診必須嚴格把關,最近一、兩天急診就醫人數明顯增加,除了一九二二專線送來的疑似個案、出現不適症狀居家檢疫者,也有不少人因逛了景點、夜市出現呼吸道症狀而赴急診接受篩檢。侯明鋒指出,未來一、兩周各大醫院急診患者人數應會暴增,各大醫院應謹慎面對,國內負壓隔離病房、專責病房等醫療容量有其上限,一旦發生大規模院內感染、社區感染,醫療體系就可能被壓垮。抗煞專家助陣 打造緊密防護網十七年前台灣發生SARS疫情時,侯明鋒為高醫開刀房主任,他表示,那時醫療院所並未重視院內感染,以致醫界付出慘痛代價,不少醫護人員因此喪命。這次面臨新冠肺炎,許多當年在第一線抗煞的醫師、醫療人員居各醫療院所領導階層,有抗煞經驗也知道院內感控重要性,早就提前部署,擬定防疫策略,嚴格分艙分流。此外,指揮中心擬定作戰方針,曾參與抗煞的防疫專家如何美鄉、葉金川、蘇益仁等人貢獻心力,加上運用電腦科技資訊、健保資料庫串聯勾稽及民眾超高配合度,打造出緊密防護網,穩住陣腳。減害措施 能降低社區感染風險侯明鋒說,醫院採實名制管控人員進出,民眾必須保持社交距離、量體溫、戴口罩,儘管有些擾民,但種種減害措施才能降低社區感染風險,民眾應多忍耐,「前端多花精神,從嚴防杜,從公衛及經濟等角度來看,絕對是划算的」。侯明鋒認為,民眾仍可在細節處多加留心,例如,小吃攤販、餐廳店家多鼓勵消費者外帶,減少內用,不要坐下來用餐就可減少接觸傳染。硬幣、紙鈔也可能是傳染途徑之一,建議民眾防疫期間多以信用卡付費,商家則可針對硬幣紙鈔消毒殺菌,讓民眾安心。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籲胸部X光列急診必要檢查 醫師:較不易有漏網之魚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急診醫學會,今(12)日聯合召開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線上研討會,分析目前台灣整體的防疫情形,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針對是否該施行入境者全面普篩的議題,表示目前境外移入人數一天僅千人上下,全部做RT-PCR(核酸檢測)是可行的辦法,且費用僅3500元,比居家檢疫14天總額補助1萬4000千元還划算,因此呼籲如果負擔得起,就可以實施。由於最近檢疫過程中,出現有患者無症狀,但照X光發現有肺部浸潤的情況,篩檢後是陽性確診,台大急診部主任黃建華在會議中建議將X光列入急診的檢查項目,他表示因為發現有病人只是腰痛、肌肉痠痛來求診,結果照X光後,發現肺部有發炎的白色影像,最後採檢也是呈陽性反應,希望能將X光一併放入急診檢查流程之一,對於防範無症狀感染者,才會有比較完整的效果。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曾梓展:入境返台應集中檢疫
國內居家檢疫與隔離總數逾十萬人,社會成本高,台中市衛生局長、耳鼻喉科醫師曾梓展認為,目前政府做法是不分國籍,入境者都必須居家檢疫十四天,但對湖北返台的國人卻以「類包機」模式集中檢疫。他建議應一律集中檢疫,合理、實際且有效,民眾也放心。居家檢疫 民眾很不放心曾梓展說,從武漢返台國人,因為有高風險,社會大眾不放心,所以採集中檢疫。但現在歐美疫情,也是高風險,僅到居家檢疫,民眾也很不放心。除各縣市居家檢疫人數暴增,需動員里長、里幹事、警方、衛生局人員設電子圍籬防堵趴趴走,甚至到處抓人,耗費大量人力,民眾更擔憂居家檢疫者傳染給同住的家人、甚至社區。曾梓展指出,依移民署統計,目前入境人數每天不到兩千人,他建議防疫統一標準,讓返台者全數集中檢疫。這種做法社會成本較低、民眾也能放心、接受,且較合理,是實際的防疫作為。裁罰、就醫 耗很多人力曾梓展認為,居家檢疫最讓社會大眾不放心的是管控不易,尤其是居家檢疫者若與家人同住,同住者若未落實適當防護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共用生活區域、保持距離,或垃圾沒有全數打包,檢疫期間隨家戶垃圾亂丟,都令人擔憂會成為破口。目前已有無症狀居家檢疫者導致同住者感染成為確診個案、同住者的職場、社區接觸者需檢疫、自主健康管理,人人自危。曾梓展指出,其次是居家檢疫者趴趴走,耗費大量社會成本。民政局動員里幹事每天打電話,一旦電話未接、電子圍籬出現異狀或有人檢舉,里長、警方、衛生所人員查證、確認到成案裁罰,都要耗費大量人力。台中市至上周,經採證已有七十四案趴趴走,其中裁罰四十八案,耗費多少人力、公文往返,還有已裁罰者不服訴願,或未繳罰金送交行政執行處等;就醫也耗費很多人力,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疾病,以專責救護車接送到專責醫院治療,已出動卅趟次,其餘就醫則安排醫院透過視訊問診方式等。新冠肺炎 有流感化趨勢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到底疫情會持續到何時?曾梓展說,很 多民眾在疫情爆發之初,都把新冠病毒想成同為冠狀病毒的「表兄弟」SARS,以為「天氣熱就消失無影無蹤」,其實不然。新型冠狀肺炎低致死率、高傳染率,有輕症,甚至無症狀,傳播速度也快,在演化過程中算是比較成功的。曾梓展認為,新冠肺炎有流感化趨勢,我們除了相信科學,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從染疫個案分析,抵抗力弱易成為重症,建議作息正常、有運動習慣、飲食均衡等,再來就是期待疫苗研發,加上新藥研發,讓被感染者不致惡化為重症,等自身抗體出現,逐漸痊癒,新冠肺炎就沒那麼可怕了。
-
2020-04-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五一可以鬆綁了?防疫醫師:再等一周再說也不遲
國內近幾天的境內新冠肺炎病例不多,有人認為清明連假過後,原本大家擔心的疫情另一波高峰,應該可以放心了,但感染專家認為至今要觀察兩周,目前才過一周,還不能完全放下心來。而針對病例不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五一連假管制措施是否應該放鬆?有公衛背景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五一距離現在時間還久,至少應該還要再觀察一到兩周,再考慮是否放鬆五一的管制,是比較恰當的。黃偉哲表示,如果從4月5日計算,至少要到19日之後,才能看出來清明連假到底有沒有造成疫情的擴散,「居家檢疫都要14天,看疫情怎麼能只看一周」,現在說放心還太早,反正指揮中心的反應都是很迅速的,再看一到兩周,再來討論五一管制都還來的及,現階段可以先行試辦管制。而成大醫院感染科醫師陳柏齡表示,台南最近發燒篩檢站的病患並沒有明顯增加,可能北部增加的情況比較明顯,而最近雖然確診病例不多,但至少要看兩周,不過第一周的病例不多是好事,可以再等一周看看。
-
2020-04-12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防疫心部署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逾3個月,次第改變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緊鄰疫情發源地的台灣,最早繃緊神經,成功阻擋了第一波從中國各省返鄉過年人潮伴隨的病毒傳播。3月中旬,歐美疫情急遽升溫,再度迎回大量外出工作就學的遊子,除了造成確診病例與居家隔離╱檢疫人數持續增加,也意味這場病毒防衛戰,必須轉為長期作戰模式。無論是倉皇放下工作學業,抑或改變行程返台的國人,14天居家檢疫,將是橫在眼前的第一關。雖然,不少過勞的上班族心裡都有過「休息半個月真好」的念頭,一旦「夢想」成真,卻又慌了手腳。為此,各縣市政府莫不絞盡腦汁準備「防疫包」,做為里長初次訪視隔離民眾的伴手禮。一位正在歐洲攻讀博士的友人返台,透過社群軟體報平安。大夥兒起鬨要她發「防疫包」開箱文,原以為將如媒體報導,除了衛教資訊、漂白水和口罩,還有滿滿的零食和影音平台免費觀賞序號,未料友人只收到電子體溫計一只。外加自殺防治關懷手冊眾人見狀,紛紛表示要寄零食補償,「別把我餵成小豬啊」,友人求饒。並不是每位被隔離的民眾都有堅強的「應援團」,足以應付14天內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桃園就有兩位居家檢疫民眾,隔離第二天失聯,第四天燒炭輕生。對第一線防疫人員來說,如此憾事造成的衝擊,不知是外出趴趴走的多少倍!而今,雖沒人能回答,兩位不幸身亡者在生命最後時光,是不是翻閱過防疫包內的關懷手冊?有沒有發出任何求救訊號?但為了仍在隔離的數萬民眾,以及在這場疫病中將失去健康、工作、財富、甚至所愛之人,或是無端被歧視、排斥的人們,你我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還能做些什麼?首先是關照自己。依照衛福部諮詢專家提出的安心防疫PEACE五部曲,我們可以:P ( Be patient ):耐心因應外在事物,篩選重要訊息。控制每天接收訊息時間,避免大腦超載。E ( Enhance your safety ):好好照顧自己,提升安全感。像是定期打掃消毒環境、準備食物、做運動,自我肯定、鼓勵,增進身心安全感。A ( Accept your emotion ):覺察自己的焦慮是否符合現實,學習安撫與接納自身情緒。C ( Change your behavior ):調適壓力反應,改變自己的行為。每日安排一段時間走出戶外,或留幾分鐘進行冥想或書寫,自我觀照。E ( Engage in your life ):盡可能維持日常生活。活用PEACE,也能讓同住的長輩及兒童受益。像是耐心聆聽長輩對防疫措施的感想,協助他們準備口罩,可以達到接納情緒、提升自我控制與安全感的效果。又如陪孩子從日常生活挖掘新趣味,像是從舊書找新話題、改變舊遊戲的規則,既能維持正常作息,亦能增進親子感情。最後則是熟記「1問2應3轉介」口訣,隨時關注身邊親友,傾聽他們的困擾與心聲,適時予以回應及陪伴,必要時轉介心理衛生專業,將大大降低防疫期間再次發生自殺憾事的機會。儘管疫情一時看不到盡頭,我依舊相信卡繆所言,「只要有一絲溫情尚在,絕望就不致於吞噬人心」。
-
2020-04-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14天居家檢疫心情好煎熬 「再一次絕不會出國」
3月上旬,吳先生與友人趁著轉職期空檔,飛往紐西蘭旅遊20天,未料碰上歐美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一度以為會被困在紐西蘭。歷經四次訂機票,終於回到台灣,不過他沒想到,14天的居家檢疫才是煎熬的開始。吳先生今天凌晨零時解禁,回顧14天的居家檢疫,他說,難熬的點不在於不能出門,而是害怕成為防疫破口,尤其他在花蓮,如果由自己打破花蓮零確診神話,確實會相當自責。吳先生說,3月下旬回到台灣後,就從桃園機場搭乘防疫計程車直奔花蓮。當初因為紐西蘭疫情只有零星確診,決定照計畫出國時,就已經做好最壞打算,不過回到台灣心情又不同,友人的擔心、親情的呼喚,加上外界質疑眼光,都讓他心裡壓力越來越重。回到花蓮後,吳先生開始進行居家檢疫。他說,平常沒事就是看書、看影片,然後進修。配合政府政策不能出門,呼吸不到新鮮空氣,連家人、朋友送飯時都只能在屋內目送, 「忽然感受到自由真的好可貴」。解禁出關的時候,決定走去戶外做些運動,舒展一下筋骨。不過吳先生說,他有考慮多居家檢疫一周,保護別人也保護家人。看到台灣醫療人員這麼辛苦,如果回到當時,絕對不會再冒險出國,也會阻止身旁友人前往,自己今年也不敢再出國了。萬一真的感染,除了道德感的譴責,還浪費國家資源,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他也呼籲五一連假甚至是周末要出遊的民眾,要出去可以,但要做好防疫措施,不能掉以輕心,千萬別成為台灣防疫上老鼠屎。若這一兩周發現因清明連假人潮聚集,確診人數飆高,民眾自然而然會有定奪,要不要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出去旅遊。吳先生說,去了一趟國外,會發現台灣防疫真的做得很好,近日確診數從十位數,開始降到個位數,但他希望國人面對境外移入者,可以多一分同理心,不要有過度謾罵甚至製造上會上的對立。「沒有人希望生病和出事。」吳先生說,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出去與否,或是選擇要不要回來台灣,倘若今天去國外讀書的國人,因為疫情嚴重返台而增加國內確診數,卻遭受到無止盡的批評,當事人一定非常不好受。他說,試著站在別人的角度設想,非常時期要做的是凝聚向心力,才有助於事情發展,最後一同打贏這場防疫戰役。
-
2020-04-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李應元:買賣口罩引進市場力量
口罩實名制「十四天買九片」上路,不少民眾希望增加第十片口罩應付工作、上學所需。環保署前署長李應元具公共衛生及醫療經濟學背景,他指出,並非人人需要十四天十片口罩,而口罩配給量已達民生最低需求,可考量釋出少許口罩到自由市場,再透過購買限制、以價制量等,讓真正需要第十片口罩的人購買。繼蔡英文總統宣布捐贈一千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國家,外交部日前啟動六百萬片口罩外交。李應元說,「整棟樓住戶都生病,只有你自己健康也不會舒服」,流行病的公共性特別強,即使台灣控制疫情,但其他國家發病,全球人流、物流、金流都卡住。適量捐贈 對台灣與全球都好他認為,雖然捐贈口罩引發少數批評,但台灣疫情狀況穩定,只要口罩供應以國內民眾為主,適量捐贈對台灣跟全球都是好事。李應元表示,除了官方捐贈口罩以外,義大利籍神父呂若瑟募款到一點五億元台幣,還有八十三歲何姓賣菜婦人捐出八百元跟八個口罩,顯示台灣社會充滿慈善力量,這些力量一定要預為安排引導,政府可透過台灣聯合國協進會、醫界聯盟、醫師團體等協助匯聚,才不會白費。以價制量 適度開放自由買賣李應元表示,從民眾主動捐贈口罩可看出,有些人需求並不大,如鄉村環境通風、民眾不常搭捷運或公車,現在還允許寄口罩出國,代表十四天九片已符合需求的最大公約數。但民眾跟「第十片口罩」還有多少距離?李應元說,總有人需要第十片口罩,或臨時出門沒帶有急用,既然政府已照顧到口罩基本供應,現在可考慮適時引進市場力量,例如開放十分之一的口罩到超商、藥局自由買賣,訂較高價格「以價制量」,並限定單次購買數量。透過社區 關懷檢疫、隔離者李應元指出,早期徵收糧食制度下,農民須將米繳交到農會,確保公糧不缺,剩下的才可運到民間買賣,農民為了賺錢,會努力種更多米。以口罩而言,業者若只要繳交規定徵收的數量,多出來的口罩可自行買賣,將能鼓勵業者製造更多口罩。立委陳超明曾提議社區自製口罩但被罵翻,李應元為他抱屈,自製布口罩也有防噴口沫功效,更重要是社區製作口罩將發揮關懷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史無前例,在此當頭不只關心病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民眾及其家人都承受很大壓力,全球經濟崩潰更可能產生更多弱勢族群,若能透過社區關懷給予支持,社會才能團結走過危機。李應元也說,疫情導致人類活動減少,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降低,甚至可達到二○二○年減碳百分之二的目標,連帶空氣汙染也有所改善,紅害天數變少,很多方面往好的方向走,人類可透過此次大事件,反思「減法生活」的必要性。
-
2020-04-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無症狀確診者成破口? 陳時中:若具高傳染力早爆發
對抗新冠肺炎如馬拉松式抗戰,我經歷二波攻擊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將著重在居家檢疫、隔離者,其中無症狀感染者備受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般確診者在最初感染、發病前後病毒量較高,而無症狀感染者若具高度傳染力,現在就會爆發大規模社區群聚。我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多在確診案例匡列接觸者時被發現,如台師大確診案例的室友,以及昨天新增案例三八二,也因為他是案三七八的丈夫,因而採檢才被發現,兩人至今皆未出現症狀。目前我國所有的確診案例中,有廿一例為無症狀確診者,占百分之五點四。陳時中表示,各國面對無症狀感染者,最擔憂是否具高度傳染力,全球也正在積極探討,若能更瞭解無症狀感染者,防治策略就能更周全。但陳時中也說,我目前防疫表現算是成功,疫情延燒至今快三個月,若無症狀確診者具高度傳染性,社區群聚早就爆發,但目前尚未看到此跡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目前研究,無症狀確診者與出現症狀者相比,傳染力遠低於發病者,至少「打五折」。我國目前無症狀確診者,多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時被發現,這些患者與外界隔離十四天,降低傳播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國人不用太擔心無症狀的確診者,我國目前採檢四萬三千多件,其中至少半數以上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但確診比率僅有百分之一點多,無症狀確診者的比率更低。黃玉成表示,現在最怕的是同時出現多起追不到感染源的社區感染,我國目前有四起未結案的社區感染,但仍屬「散發」型案例。他也說,防疫到了此時,千萬不要鬆懈個人衛生清潔,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傳播的可能性。
-
2020-04-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食物外送員防疫 建議優先採無接觸送餐
部分居家檢疫及隔離者會使用外送平台訂餐,勞動部職安署與食品外送平台業者開會訂出防疫重點事項,包含優先採用無接觸送餐、鼓勵消費者線上支付等,保障外送員健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業衛生健康組組長張國明今天表示,已經於7日邀請食品外送平台業者共同研商,依會議共識訂定食品外送作業10大防疫重點事項。根據發布的防疫重點事項,包含外送員應每日做好個人健康自主管理,例如勤洗手、早晚量測體溫,而外送員執行外送工作時也應隨身攜帶清潔及消毒用品,取送餐時應配戴口罩。也建議外送員配戴具擋風面罩的安全帽,取送餐時也儘量不要取下,且應加強保溫袋及車輛工具等接觸物品的清潔、消毒等。防疫重點事項也提到,應優先採用「無接觸取送餐」服務,儘量不要與消費者接觸,像是至少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並將餐點置於適當地點由消費者自行取餐並鼓勵消費者採線上付款的機制或措施,例如線上刷卡、LINE PAY或Apple PAY等,避免現金交易。另外,如果有現金交易的手部接觸,外送員也儘量於交易後以酒精紙巾或噴劑消毒手部,再進行下一筆交易,如果外送為醫療院所等地點,外送員可主動與消費者約定在適當場所取餐。至於外送員如果有發燒、呼吸道感染或其它不適症狀,例如咳嗽、腹瀉、嗅味覺喪失等,應立即就醫,並回報業者。張國明表示,職安署日前也已經針對食品外送業者發布食品外送作業安全指引,日後輔導業者時,也會一併輔導外送作業防疫重點事項,保障外送員安全與健康。
-
2020-04-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無症狀傳染力會打五折 將關注21例無症狀患者傳染力
台師大出現二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成為我國第一所全面停課的大專院校,被傳染的室友案380,為無症狀患者,今天新增案例案382也為無症狀患者;截至目前為止總計有21例無症狀感染者,中央流行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最擔憂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高度傳染力,目前台灣防疫仍算成功,才未爆發社區群聚。陳時中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中,最擔憂是否具有高度傳染力,目前已知患者出現症狀前後的病毒量比較高,不過,現在全世界都在探討這個問題,若是能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狀況知道得愈清楚,對防治策略就能愈能完全。陳時中表示,目前我們也會針對通報定義隨時調整,不過目前台灣的防疫應該是成功的,不然疫情延燒至今快三個月,無症狀若具有高度傳染性,社區群聚早就爆發,指揮中心會持續關注此議題,訂定更好的防疫措施。不過,近期有許多居家檢疫或是居家隔離者,後續出現無症狀陽性患者,是否會在解除隔離之前雙重確認,降低無症狀感染者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研究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力低,通常會打個五折以下。經過這麼多天居家隔離或檢疫,根據研究會降低傳染風險。
-
2020-04-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小寶寶不能戴口罩怎麼辦? 陳時中:記得「退一步保持安全距離」
國內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口罩成為「護身符」,但小嬰兒無法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希望大家考量小嬰兒是未來下一代,希望成人戴口罩也要距離他們1.5公尺、室外1公尺,但不高括小朋友的照顧者。捷運上有人抱小嬰兒,請大家把距離讓出來。指揮中心統計,國內382例確診,含今日新增案381、382,分別為328例境外移入及54例本土病例。國內確診個案新增1例死亡,為我國第6例死亡個案,9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陳時中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2020-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不敢收治疑似病例 李秉穎:應調整基層醫師防護規定
武漢解封,歐美疫情嚴峻,台灣清明連假人潮聚集,社區中如有輕症、無症狀感染者,恐醞釀出下一波本土疫情。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說,最令人擔心的防疫破口就是沒有明顯感染源的患者,而防守戰線的最重要把關者就是第一線醫師。依現行規定,第一線醫師如果沒有隨時戴著N95,病人日後確診,就需隔離十四天,為此,許多基層醫師不敢收治疑似病例,建議調整現行適當防護規定,以免延誤感染者篩檢時機。基層缺防護 不敢收治疑似病例李秉穎分析,第一線醫師面臨多重壓力,首先,疫情當頭,民眾諱疾忌醫,病人銳減,收入也大幅減少,而政府紓困計畫對象令未列入第一線醫師。再者,連假後,採檢範圍擴大,只要符合旅遊史,罹患肺炎均須採檢,按照現行規定,接觸確診病患需要有高規格的防護,例如戴N95口罩。但醫師哪有那麼多N95口罩可戴,如有疑似病人就診,日後被確診,診療時未戴N95的醫師就會被隔離十四天。李秉穎說,過於嚴格的防護規定讓許多基層醫師心生畏懼,不敢收治疑似病例,而這些疑似病例全至大型醫院就醫,增加交叉感染風險。建議適度放寬適當防護規定,比如允許外科口罩加上面罩,且診療過程不看喉嚨,這即視為適當防護,對第一線基層醫師來說,是比較可行的作法。武漢解封後 慎防中國疫情再現李秉穎觀察,國外的海歸潮正在消退,入境後嚴格的居家檢疫措施發揮了作用,近日來,境外移入病例正在減少。台灣本土案例幾乎都是境外移入病例所引起的家戶群聚,儘管部分感染源不明個案仍找不到源頭,但數量遠低於日本、南韓;最重要的是,國人防疫教育落實,正確防疫意識持續提升,養成勤洗手習慣,「台灣不一定會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不過,武漢封城解禁,以及中國各地方的無症狀者和輕症者眾多,確實令人憂心。李秉穎表示,中國確診數據令人存疑,以台灣為例,防範嚴密,但確診數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變零;隨著封城令解除,中國疫情是否再現?這是全世界都密切觀察的。海歸潮趨緩 境外移入可望減少此外,歐美疫情也令人擔心,但觀察發現,歐美各國已經慢慢步入疫情趨緩的轉折點,如果好好控制,隨著海歸潮趨緩,台灣的歐美境外移入病例會愈來愈少。至於零星的感染源不明個案,李秉穎說,這是最令人擔心的破口,醫院、診所的第一線醫師應提高警覺。目前指揮中心已修改通報定義,如有肺炎,均需通報採檢,但部分診所缺乏X光設備,光靠聽診、觸診,很難診斷肺炎,建議基層醫師多加留意,如治療效果不好,就要立即轉診。
-
2020-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受訪BBC:協助英國自台灣採購重要防疫物資
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表示,台灣承諾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包括英國在內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也正積極協助英國政府自台灣採購重要防疫物資,保護在前線的英國醫護和人民。陳副總統上午以視訊方式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Newsday」節目專訪,分享台灣防治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經驗及回答有關國際合作抗疫等提問。總統府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陳副總統首先祝英國首相強生早日康復,英國人民平安順遂。陳副總統說,台灣採取許多抗疫措施,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協調整合各部會,包括迅速發布旅遊疫情警示、優化邊境檢疫、加強14天居家檢疫等。主持人詢及,各界讚賞台灣對疫情的快速反應,台灣從過去的疫情中學到什麼。陳副總統說,從過去的疫情中,台灣了解迅速反應非常重要。台灣防疫體系基本上是建立在審慎以對、迅速應變及超前部署等概念上。陳副總統表示,上次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過後,台灣全盤檢視並修訂傳染病防治法,建立傳染病防治指揮系統,強化邊境檢疫量能,建立多元傳染病監視系統,加強人口密集機構的症狀監視等。談到台灣如何協助其他國家,陳副總統說,蔡總統4月1日說,台灣可以幫忙,而且台灣正在幫忙。在各國急需協助的此刻,基於人道考量,台灣絕對不能袖手旁觀。陳副總統表示,台灣正積極加強與各國的防疫合作,並願意在口罩、藥物及技術等3項目,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台灣承諾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包括英國在內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也正積極協助英國政府自台灣採購重要防疫物資,保護在前線的英國醫護和人民。美國與台灣已公開簽署一份合作文件,也希望與英國一起合作抗疫來保護世界各地的人民。
-
2020-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與科技公司推「疫止神通」 雙向簡訊通報
為掌握「居家檢疫者」的健康狀況,指揮中心和科技公司合作居家檢疫LINE Bot「疫止神通」,並在4月3日正式上線。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為同時掌握「居家檢疫者」與「居家隔離者」的健康狀況,指揮中心也施行「雙向簡訊」通報機制。龐一鳴說,居家檢疫的民眾,可以在接獲簡訊通知時,點選連結將「疫止神通」帳號加入好友,並於輸入相關認證資訊後完成驗證,每日進行自主健康通報,並取得防疫相關協助資訊。截至4月7日,已有9843位民眾透過此系統主動回報個人健康狀況龐一鳴表示,之前有些民眾居家檢疫結束前提早「出關」,透過這個工具可以解決此類問題;並表示,透過「疫止神通」的運作,可以輔助第一線民政人員的關懷作業,但不會完全取代民政人員的親自關懷,即使無症狀的民眾,還是會不定時的收到關懷慰問。目前系統除了提供自主健康通報及防疫相關協助資訊外,也會在第13天、第14天及解除居家檢疫當天發送相關注意事項,提醒民眾仍需自主健康管理7天。該帳號也規劃加入LINE Music、LINE TV等免費服務,讓民眾在居家檢疫期間也可以獲得多元的紓壓消遣管道。除了LINE Bot,指揮中心也自4月5日起,每日定時針對發送雙向簡訊給「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的民眾,可以透過簡訊回報自己的健康狀況。不論是簡訊與LINE Bot的自主健康通報內容,都會整合到「防疫追蹤系統」中,供第一線關懷人員掌握及瞭解。
-
2020-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老人共餐暫停 防疫與避免長者孤寂的兩難
「如果確診100個死100個,確診50個死50個,我贊成政府用最高規格來封」,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痛批台北市政府暫停共餐的政策,認為下令太過倉促,罔顧長者需求;不過,信義區西村里里長馬念慈則基於「人命比較重要」暫停共餐服務。不過長者逗陣來呷飯,除了照顧飲食,也能鼓勵長者走出家門與人互動。方荷生顧慮長者一個人在家隨便吃,因此透過建立社區防疫SOP,繼續辦共餐並紓緩長者獨自在家「鬱卒」的心情;馬念慈雖然遵照市府指示停辦共餐,但也擔憂老人家因為共餐取消而減少與外界互動,又不願出門產生的「孤寂感」,改以定時電話關心、送物資等方式,取代社區阿公阿嬤們的共餐時光,讓他們同樣能感受到滿滿的關懷。台北市忠勤里的餐廳不只服務老人,還有課輔班的小孩來用餐,堅持服務不能中斷的里長方荷生訂下SOP,先洗手才能進餐廳,並針對社區居民做旅遊史、接觸史調查;先前從中國等疫區回來的里民、新住民,也會主動向他通報,希望里長在居家檢疫期間協助送餐。方荷生不滿台北市政府政令下得突然,他認為如果新冠肺炎致死率是100%,他便贊成政府用最高規格來禁止一切活動,但目前國內並未社區傳播,若忠勤里有確診個案,他也不用政府下令,他自己就會停辦共餐,他越講越生氣,痛批台北市政府「一刀切下去,就沒有責任」,沒有安撫民眾不要恐慌可以正常過生活。忠勤里民潘女士在共餐前做體操伸展筋骨,她向我們透露她兒子擔心她會被感染,叫她把共餐的錢當作做公益,不要再去食堂跟里民一起吃飯,但她總覺得一個人待在家裡心情很煩悶,因此還是決定來共餐;另一位參與共餐的陳先生則表示,取消的話,孤單老人一個人在家「要怎麼煮?」強調在這裡一起吃飯大家都會互相注意,彼此很謹慎。「人命比較重要」,這是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里長馬念慈在疫情期間,維護里民健康的最高指導原則,馬念慈2018年當選里長後,就積極舉辦共餐,並發展到成為全台北市共餐規模最大的里,最多可以容納200多人。馬念慈里長帶記者參觀共餐的場地,一打開禮堂電燈,偌大的空間空無一人,連桌椅都被收好堆疊在角落,但疫情爆發前,這裡是阿公、阿嬤們一起吃飯聊天的好所在。西村里民古先生感嘆,因為疫情因素,人際關係幾乎降到0,為避免爆發群聚感染,連朋友家都不太敢去拜訪。馬念慈表示,當初他告知里民共餐取消時,曾被質問為什麼,他向里民解釋,目前疫情嚴峻,尤其西村里內超過65歲的人口高達2000多人,身為里長的他必須為里民健康把關,因此不得不遵照政府指示停辦。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分別在今年2月初與3月初下令停辦老人共餐,台北市政府暫停60歲以上長者每餐40元、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身分之長者每餐80元的補助,希望藉此方式達到停辦的目的,待6月底再重新評估恢復與否。台北市社會局老福科長楊雅茹解釋,政令的下達並非政府害怕承擔責任或是製造恐慌,而是參酌相關專業意見後的判斷,希望超前部署來維護長者健康,一部份停辦原因也是因為某些居民活動中心為了防疫而停止租借,因此缺乏場地辦共餐,這也是停辦原因之一。她表示目前市政府已蒐集線上資源給長輩,可以在家做一些運動,也鼓勵他們在避免群聚的前提下,自己到外面走走。暫停共餐,也可能因此連社交也暫停了,老人家們一整天待在家裡,特別是沒有子女同住的獨居老人,身心狀況也成為一大課題。馬念慈表示他會以更多的關心,來替代這段消失的共餐時光,比如致電問候或者是請志工準備青菜、水果送給他們,如果2天沒看到老人,也會請鄰長去關心長者,希望能透過這些關心,讓阿公、阿嬤不會感到孤寂。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珏也認為透過電話慰問、視訊溝通或者讓老人家在家有活動,比如做手工等等,可以有效緩解長期悶在家內的負面情緒,只是老人家若不會用網路,問題就會比較大,就需要仰賴他人幫忙建立能與友人對話的網路橋梁。
-
2020-04-08 該看哪科.兒科
延遲接種常規疫苗 可能危及幼童免疫力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超過三個月,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多會避免進出醫療院所,也因此間接影響父母攜幼兒前往合約院所接種疫苗的意願。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學齡前幼童適齡各項常規疫苗應接種劑次,分別降低了1%至9%,其中下降最明顯的是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MMR)疫苗。與去年10至12月疫情發生前相比較,109年1月至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接種率下降最多的是MMR疫苗第一劑,少了9%,疫苗完成率從81%降至72%。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呼籲,冬末春初是麻疹好發季節,嬰幼兒無抗體,非常容易感染,在接種一劑後,即可獲得高達九成保護力。接種率下降第二名則為A肝疫苗的接種,下降了7%,完成率從83%降至76%;下降第三名為五合一疫苗第四劑,少了6%,完成率自79%掉為73%;其他B肝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也都有接種率下降趨勢。如因疫情未接種疫苗的幼童持續累積,將可能危及幼童免疫力,造成防疫缺口及引發該等疾病的侵襲。林詠青提醒,按時接種各項常規疫苗,及早建立幼童完整免疫力,與預防新冠肺炎感染都是相當重要的,家長如對於前往人潮較多的院所接種有所擔憂,除應進行的防護措施外,可採取先行預約的方式,屆時再攜寶寶前往,也可至衛生所接種,以減少在接種單位的等待時間。另外,疾管署也提醒,如因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而延遲者,請務必於解除檢疫或隔離日後,盡速攜幼兒完成接種,保護孩子健康不能忘。疫苗接種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預防接種專區」(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手機定位漏洞多 隔離監控難落實
電子圍籬監控隔離者,能保萬無一失?針對居家檢疫隔離人員,電子圍籬系統雖能智慧監控手機位置,但少了身分辨識這個關鍵步驟,不能防止隔離者擅自外出,甚至找人代接衛生所查勤電話。另外,衛生所配發的防疫手機具備智慧功能,卻沒利用到指紋、瞳孔辨識,在隔離者身分核實上容易有疏漏。電子圍籬誤報頻傳居家檢疫、隔離民眾日漸增多,政府透過手機確保檢疫對象不會違規趴趴走,但近期卻頻傳手機定位錯誤回報,致使警力疲於奔命。從事科技業的賴小姐剛從土耳其出差返台,居家檢疫期間誤報狀況層出不窮,還曾發生1天誤報5次,她建議改用家中電話、輸入手機密碼,拍照回傳確認等方式,避免消耗無謂人力。電信業者表示,目前系統是用手機和基地台的距離定位,在家中不同位置,就會去抓不同基地台,本身就有誤差,數百公尺內都是正常。其實這種定位技術只是輔助,系統每 10分鐘定位1次,連續2次偵測到不在範圍內就會通報。電子圍籬系統是藉由手機訊號與鄰近基地台的位置進行三角測量,掌握居家隔離個人的位置。行政院資安處處長簡宏偉表示,「只有大約1%的警報是假警報。」不精確的位置參數是因為手機位於農村或高層建築物中,信號接收點參差不齊。辨識科技未利用如果隔離者帶防疫手機出門,電子圍籬應該能抓到,這與1%的誤報率是兩回事。但據親身經歷隔離者的觀察,衛生局人員上門辦理隔離手續後,大約進行1天1~2次的致電確認,如果有心人想鑽居家隔離的漏洞,找人代接衛生所查勤電話,或者在通過電話後的空檔外出,現行制度其實難以確實防範。開始隔離時有核實身分的手續,如果防疫手機都具備智慧功能,其實可以當場輸入隔離者指紋、瞳孔資料,隔離者必須本人用身分辨識開機,這樣就能確保不假冒身分。否則,主管單位若無聲紋或面部辨識系統,僅憑通電話未必能確認隔離者本人是否在家,若有指紋、瞳孔等辨識功能,就能在有疑義時即時要求身分再識別。坦白說,全台的居家檢疫、隔離要落實,最主要還是靠民眾的自律。若要不侵犯人權,又能有效管控隔離者,恐怕要提升辨識科技層次,才能超前部署。中國大陸的「健康碼」雖可有效管理群眾,但有人認為形同移動監獄、電子腳鐐,有侵犯人權的疑慮。(photo by Piqsels)【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害慘寶寶常規疫苗 新冠肺炎造成這疫苗接種率降近一成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超過三個月,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多會避免進出醫療院所,也因此間接影響父母攜幼兒前往合約院所接種疫苗的意願而延遲接種,依據疾管署4月初的統計,學齡前幼童適齡各項常規疫苗應接種劑次,分別降低了1-9%,其中下降最明顯的是MMR疫苗。其中,與去年10至12月疫情發生前相比較,109年1月至3月至疫情發後,接種率下降最多的是MMR疫苗第一劑,少了9%,疫苗完成率從81%降至72%。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呼籲,冬末春初是麻疹好發季,嬰幼兒無抗體,非常容易感染,提醒接種一劑後可獲高達九成保護力。下降第二高為A肝疫苗接種率下降7%,接種完成率從83%降至76%,第三為五合一疫苗第四劑少6%,完成率自79%掉為73%,其他B肝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也都有下降趨勢,如因疫情未接種疫苗的幼童持續累積,將可能危及幼童免疫力,造成防疫缺口及引發該等疾病的侵襲。林詠青提醒,按時接種各項常規疫苗及早建立幼童完整免疫力,與預防新冠肺炎感染都是相當重要的,家長如對於前往人潮較多的院所接種有所擔憂,除應進行的防護措施外,可採先行預約的方式,屆時再攜寶寶前往,也可至衛生所接種,以減少在接種單位的等待時間。另疾管署也提醒,如因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而延遲者,請務必於解除檢疫或隔離日後,盡速攜幼兒完成接種,保護孩子健康不能忘。疫苗接種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預防接種專區」,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0-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大數據預測:保持社交距離 六月就是疫情盡頭
全球正壟罩於新冠肺炎疫情,各國政府祭出不同強度的防疫政策,最新預測數據顯示,人與人之間保持充分的社交距離,對於疫情趨緩高度有效,就看民眾的配合程度了。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數據評估中心(IHME)於當地時間5日發布最新的預測資料指,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新冠肺炎的總死亡人數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IHME 自今年三月下旬陸續藉由中國武漢以及西班牙、義大利境內的七個地點的大數據推估疫情變化,這幾個地點都在政府祭出封城等禁令後不久,境內疫情似乎就達到高峰。IHME 最新預測資料顯示,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包括學校停課、待在家、避免非必要的商務往來等,全美新冠肺炎疫情將快速趨緩,每日死亡人數以及臨床需要的病床與呼吸器數量有望於4月中旬達到高峰,總死亡人數則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如果各州實施的防疫措施更嚴格,疫情高峰有可能再往前拉。不過,疫情走向涉及的變數太多,像這樣的預測資料可能有侷限。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廖勇柏解釋,觀看大數據資料時,應考量取樣的數據來源國家是否都擁有類似的條件(例如,應考慮這些國家祭出的措施與民眾配合情形是否雷同),以及資料本身的正確性(例如,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資料涉有隱瞞,其提供的大數據所作的推測就有偏誤),因此預測結果僅能作為參考與提醒。一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曾經預測台灣疫情可能是全球第二慘,但至今綜覽全球防疫成績,顯然預測失準了。廖勇柏舉例,這是因為,美國學者提出這項預測之初,未料到台灣會持續拉高邊境圍堵強度、投入大量人力進行疫調與匡列採檢高風險群,他們也沒想到台灣民眾高度警覺、在疫情之初政府就緊急成立口罩國家隊,民眾排隊買口罩作足自我防護,這些變數均是影響疫情走向的關鍵。「不過,IHME 這份預測資料仍給了台灣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對於疫情趨緩高度有效。」當前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多數為境外移入,且美國是主要來源國之一,如果美國疫情能像IHME 所預測那樣,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後趨緩,台灣的疫情會在何時開始走低?對此,廖勇柏也不敢斷言。他說,美國疫情趨緩後,包含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疫情肯定連帶受益,但疫情發展牽扯的因素多,像是部分國家採相對放任的「佛系防疫」策略,如此疫病傳播範圍可能持續向外擴大。「因此,無論學界以何種模型預測出什麼樣的結果,最終均應回歸我們自身能做的事,那就是政府端持續提前部署、民眾端配合防疫。」我國於去年12月嗅得中國武漢爆發不明肺炎,隨即於當月底針對武漢直航班機登機檢疫,今年起陸續拉高邊境防線,同時要求高風險個案進行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針對確診病例進行疫情調查等。廖勇柏對此相當肯定,他說,強化疫調與確實隔離,就能夠抓出高風險族群、降低社區傳播風險,也避免一夕間暴增大量患者造成醫療體系崩潰,因此強化疫調、有效隔離是一種有效的「減災」行動。且盡力圍堵病毒的同時,也能用時間換取空間研發疫苗。廖勇柏說,疫苗是經過減毒程序,注射於廣大民眾可產生群體免疫力。部分國家施行的「佛系防疫」策略,則是直接讓人民感染原本的病毒,讓群體廣泛感染新冠肺炎、藉此得到免疫抗體,然而,此舉將造成大量人口在短時間感染,重症及死亡人數也隨之暴增,這個現象將會衝擊醫療體系,也有道德上的爭議。
-
2020-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明後疫情若沒守住 黃偉哲:最極致禁足取消五一連假
針對清明連假台南市多處景點被發布國家警報,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表示,防疫有輕重緩急,夜市菜市和賣場比起戶外景點更加嚴峻,以某一處景點一天來客量3500人,範圍是幾百公頃,但夜市晚上6點到10點短短幾小時來客量就逾5000人,但夜市只有幾百坪攤販密集,國家警報卻只針對景點,雖是尊重,但地方會加碼超前部署。黃偉哲也對公務員和老師喊話,若清明連假有到人潮密集的地方 ,呼應陳時中部長,請他們幫忙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在工作或在家裡全程戴口罩,並避免往人潮擁擠的地方去,比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比較柔性,但還是要苦口婆心勸導,由公務人員和老師做起,做好這一波防疫工作,疫情來勢汹汹,防疫工作也要更加落實和確實。黃偉哲說,下一波超前部署要看疫情發展及和中央的互動,最壞情況是如果 4月10日境內案例越來越多,顯示前一波連假真的造成感染,下一步的超前部署就要禁足,五一連假可能就要取消,避免人潮聚集,還有夜市、市場就要管制人流,只能限制多少人未來這一步沒有做好,下一步就更嚴格,最後極致就是封城,大家都待在家裡都不要出門,不要走到那一天就是現階段就要做好。
-
2020-04-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警覺性差很大!解析3個差點釀社區破口的確診個案
從2月中白牌車司機(案19)確診開始,台灣陸續出現11個半個月內沒出國、感染源不明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包括退休婦人、老先生、上班族、自營業者、護理師、大學生、店員。社區裡隱藏的感染源在哪裡?沒人有答案。但回顧目前355個確診個案,其中三組人的確診歷程,清楚揭示「警覺性」,是決定人是否可能成為社區疫情破口的重要關鍵。一對尋常夫妻,難得在3月10日到14日一起到印尼度過五天假期。回國後,50多歲妻子(案290)在22日發現自己失去嗅覺,同日60多歲丈夫案291亦咳嗽、肌肉痠痛、關節痛、全身倦怠。26日妻子一天內到診所、區域醫院急診室共就醫兩次,同日丈夫也到區域醫院急診室就醫一次,兩人都在29日確診。當疫情調查人員詢問這兩對夫妻,回國後接觸過什麼人?他們身體不舒服之下,憑印象想起了一些人,也漏掉一些人,包括一名50多歲的男子(案335),他在20日曾經和案291喝咖啡聊天。三天後,案335開始出現一些感冒症狀,去診所看了兩次,感覺都沒有比較好。3月29日那天,他看到新聞報導,有一名3月10日去過印尼的60多歲男性確診了,而且是一對夫妻,案335心頭一驚,打聽之下確定,確診者就是跟他喝咖啡的朋友。他在31日戰戰兢兢來轉至醫院就醫,並且主動告知醫師自己接觸過確診者,他立刻被通報疑似、收治住院,並於4月2日確診。和案335一樣警覺性高的,還有這名六旬婦人(案355)。案355在2月20日至3月25日參加南美旅行團,同團旅客有一位60多歲女性(案259)在回國當天就於機場因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而被攔截,另一位同團的50多歲男性(案331)也在被列入接觸者的居家隔離期間,出現喉嚨乾癢、全身倦怠等症狀而確診。與上述兩個確診個案同團旅遊的案355,也乖乖度過居家隔離14天,隔離期間始終沒症狀,但期滿出關的時候,她卻不敢放鬆,懷疑自己會不會就是那5%無症狀感染者。於是她打電話給衛生單位,表達想檢驗確認的意願,經衛生單位安排就醫,醫師也認為有必要採檢,結果真如她所料,確診了。案335和案355的警覺和主動,減少了社區傳播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有人警覺性過低,隔離期間出現症狀,還以為自己無症狀,是靠著醫護人員的警覺,才沒有變成破口。案338和案341這對60多歲的夫妻,在3月5日到14日參加了奧地利捷克旅遊團,因為該團包括領隊已經有四位確診,其中兩人重症、領隊病逝,這對夫妻也被要求居家隔離、回報症狀。這位先生隔離第一天就開始陸續出現腹瀉、咳嗽等症狀,太太也在隔離第11天開始腹瀉,但不知道是害怕還是神經太大條,始終未告知追蹤關懷人員。直到隔離期滿,他們兩人自認安全、到大醫院回診心臟科時,因醫護插健保卡發現旅遊史、仔細釐清症狀,兩人才願接受採檢,結果是雙雙確診。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說,因有些病人尚在潛伏期,篩檢陰性,普篩反而製造假性安全感,不能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只能透過「醫師警覺」,有懷疑就通報採檢。黃玉成說,目前透過醫師警覺,已可抓出約九成以上的患者,若要減少漏洞而延長居家檢疫時間或是通通採檢,則必須考量成本問題。黃玉成建議,檢疫單上雖註明有呼吸道症狀者需通報就醫,但新冠肺炎的疑似症狀太多了,或許要更明確和民眾溝通,「有任何不適」都要通報就醫。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開業耳鼻喉科醫師周慶明表示,面對就醫多次最後才確診的案例,讓第一線醫師每天都像「提著頭上班」,自費團購面罩、N95口罩以及隔離衣,「全副武裝」。但病人多數是輕微咳嗽、流鼻水,也沒有旅遊史,很難苛責醫師沒有警覺。現在診所看到多次就醫的病患,也大多會有警覺將其轉診到專責醫院採檢。至於旅遊史超過14天自行就醫的病患,是否會在院內趴趴走造成院內感染,黃玉成則說,許多醫院都已須戴口罩且酒精消毒後才可進院,應可降低感染風險。而以長庚醫院為例,儘管超過檢疫期間,報到時仍會知會診間醫師,讓醫師決定是否轉至疫情門診。
-
2020-04-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蘇益仁:境外移入破洞已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中,一名本土個案六旬婦人(案三四三),丈夫三月十七日從美國返台,但她出現疑似症狀後,第一時間未就診,反而選擇服用成藥,因症狀未改善,陸續赴診所、中醫診所及醫院,第四次就醫才被通報確診。目前衛生單位已針對丈夫採檢,釐清感染源。事實上,這名婦人的丈夫旅遊史時間符合疫情指揮中心回溯採檢資格,但該批召回者名單是勾稽健保系統,需有健保就醫史,但其丈夫返國後並未出現任何症狀,因此並未就醫,不在居家檢疫、檢驗行列。疾管局前局長、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認為,境外移入漏網之魚警示鈴聲已大,如今破洞已出現,想補上漏洞,只能提高全體醫護人員警覺。指揮中心雖已將通報定義修正為醫師高度懷疑即可送驗,不論症狀,但醫師容易輕忽非典型症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三四三婦人近期無出國史,三月廿日開始咳嗽、流鼻水,服用成藥五天後,因症狀未好轉,赴A診所就醫,醫師評估為一般感冒,服用口服藥物四天後又陸續到中醫診所、B診所求診,直到發病後第十二天,因水瀉到大醫院,才被醫師懷疑通報採檢。蘇益仁表示,「非典型症狀感染者,將會是破洞所在之處。」十七年前SARS造成和平醫院大型院內感染的洗衣工,當時沒有及時被確診,就是因為洗衣工僅出現腹瀉症狀,屬於非SARS典型症狀而被輕忽。他認為,隨疫情推演,疾病表象將更多樣,如腹瀉或神經感官異常等,「新冠肺炎不再只是感染科、胸腔科的事,患者會出現在各個科別。」建議將採檢對象放寬為出現不適就醫者即檢驗,才能有效掌握確診者。
-
2020-04-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蘇東平:重視醫護的精神支持
疫情嚴峻,全民防疫,現在還能歲月靜好,那是因為全體醫護人員負重前行,許多居家隔離與檢疫者嚴守規定。醫護人員相當辛苦,但遭歧視消息卻時有所聞,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呼籲,政府及社會應重視醫護人員的精神支持。十七年前抗煞,醫師、護理師、救護人員等殉職的醫療救護人員超過十位, 甚至懷孕護理師染煞過世,這對當時許多醫護人員是不堪回首的記憶。蘇東平記得,那時有些護理人員連家都不敢回,擔心家人因自己在醫院工作被歧視,也害怕自己染病而傳染給家人。抗煞護理師 憂鬱失眠比率超高最直接照顧SARS患者的護理人員,受創最深。SARS時,蘇東平針對醫院護理人員進行研究,發現他們除了受到感染威脅,心理精神層面也出現災難後經常見到的精神疾病,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等。蘇東平以某醫院醫護人員為對象,以「劑量效應(Dose-Response)」定義其接觸SARS的程度,劑量最輕的是被隔離的醫護人員,中度劑量則是直接照顧SARS患者,劑量最重的則是實際罹患SARS的醫護人員。在被隔離的一○七位醫護人員中,百分之五到十七在隔離時出現精神症狀,他們擔心親人也遭感染,在工作、社交與家庭上的互動關係都受到干擾。調查在SARS病房直接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七十位,評估其身心狀態評估一個月,並與非SARS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相互對照。結果發現,在SARS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其憂鬱症發生率比非SARS病房高出十三倍,失眠發生率則高出四倍。染煞醫護 多年後仍有PTSD另外,針對廿二位在照顧SARS病患時被感染的倖存者,進行長達一年半及四年半的追蹤,發現在SARS盛行時,這些染煞的醫護人員,三分之二以上都有急性PTSD及重度憂鬱症,一年半之後降低至三分之一左右,但四年半後仍有三至四成有輕微的殘餘症狀,且少數個案的精神症狀十分脆弱,對災難報導敏感,甚至聽到就導致症狀復發。調查也發現,護理人員韌性極大,在SARS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一個月後,因為對SARS的知識和經驗逐漸增加,負面感受也隨之降低,心理層面上漸漸適應,血液中的壓力激素「皮質醇」(cortisol)濃度也在一個月後逐漸恢復正常。嚴守SOP 可以避免感染疫病蘇東平指出,上述研究顯示,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可以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良方。目前政府已定期將新冠肺炎最新資訊上網公告給醫護人員,蘇東平提醒,公開透明的資訊非常重要,更應給予醫護人員精神支持,提供篩檢和協助,甚至實質的鼓勵。統計顯示,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人數已有五、六萬,蘇東平指出,這群人心理健康也值得重視與關懷,建議利用電子設備提供心理諮詢,並建立溝通管道,鼓勵聯繫,降低隔離感。
-
2020-04-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5死3人有糖尿病 分析陸案例:糖友染疫死亡率破8成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已來到329人,其中5人死亡,45人解除隔離;分析我國五名死亡案中,有三例具有糖尿病史,專家提醒,無論是從大陸的確診案例分析,或是回顧過去SARS的死亡案例,糖尿病患染病後死亡率是無病史者的8.11倍,防疫期間趨吉避凶最佳的方式,降低血糖波動,避免因焦慮大吃,穩定血糖、戴口罩、勤洗手為最佳防疫之道。根據中國大陸公布至2月11日總計7萬多名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分析死亡率,其中以具有心血管病史者,死亡率最高,達一成多,其次為糖尿病患,死亡率為百分之七點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若是與一般無病史者相比,糖尿病患一旦確診,死亡率將是一般人的8.11倍。同時回顧文獻,有研究針對135名SARS死亡案例分析,也發現有2成1的死亡患者,具有糖尿病史。黃建寧說,我國目前確診案例的共病情況,指揮中心未對外公布,但從死亡案例中,也可看到五名死亡案例有三例具有糖尿病史,凸顯糖尿病患不但染疫風險高,且死亡率也高。黃建寧說明,高血糖本身就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已有明確的研究顯示,高血糖會使白血球吞噬能力以及淋巴球產生抗體能力變差,再加上高血糖容易產生血管併發症,將抗體運輸的全身的效率又差,等同對抗病毒的免疫戰力就比常人低上一截,同時也會影響心肺功能。高血糖對於肺部的影響,從不少研究也能發現,2019年出版的台灣糖尿病年鑑中,糖尿病患者罹患一般肺炎的比例就逐年上升,女性糖尿病患從2000年的2.06%,至2014年提升至6.86%、男性從2.84%提升至7.27%;糖尿病因肺炎住院人數女性從2000年的3.45%至2014年已提升至7.44%、男性從5.09%提升至9.54%。黃建寧說,我國因疫情居家檢疫者已達到9萬多人,若以我國糖尿病盛行率10%來看,恐約有9000人為糖尿病患者,他認為防疫期間一定要確保用藥無虞,水分一定要攝取足夠,穩定血糖才能穩固免疫功能。黃建寧說,不少糖尿病患者自知是高風險群,採取「足不出戶」的方式,不運動也不好好使用胰島素,且過度擔憂染疫,取而代之的是在家中大吃,反而糖化血色素飆升,近期門診至少有一成五到二成的患者,原本糖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卻在疫情期間飆升。他再次呼籲,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防疫方法就是控制血糖,依照醫囑服藥,另外用藥選擇方面,建議可與醫師討論能穩定控制血糖、不易造成低血糖的藥物,才能達到最佳的糖尿病控制。同時,避免高糖飲食,避免外出,不過即使在家也得維持運動習慣,若是仍有餘力,建議可以施打流感疫苗,防堵一般的流感病毒,降低病毒的雙重感染。
-
2020-04-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柯文哲老是「逆時中」?台大醫:這件事柯P說的對
防疫當頭要「順時中」,還「逆時中」?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指出「紐約比武漢還危險」,批評中央對湖北專機全面檢疫,卻對歐美採取寬鬆標準。日前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也在臉書呼應同意柯P,「病毒是不分國藉的,對武漢回來的我們用高規格防護,集中隔離檢疫,對於從歐美回來的,就應比照辦理。」目前台灣只針對從武漢回來的人集中隔離檢疫,近日大批從歐美回台的僅實施居家檢疫。這一二周台灣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不斷暴增,日前柯文哲就呼籲中央不要無限制放人回國,並批評中央對湖北專機全面檢疫,卻對歐美採取寬鬆標準。而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也在其臉書PO文表示,雖然現在大家都笑稱要「順時中」,但「病毒是不分國藉的,對武漢回來的我們用高規格防護,集中隔離檢疫,對於從歐美回來的,就應比照辦理,落實:1.視居家隔離管控能力限制入境,或2.集中隔離檢疫,才能真正保護台灣。而針對柯P的建議,陳時中日前也回應表示,目前仍針對特定風險篩檢,但針對疫情特別嚴重的高風險區,未來不排除採取特別的方法。
-
2020-03-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管理指引出爐 防疫旅館要分棟分樓管理
為防堵新冠肺炎,我國匡列大量高風險族群進行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同時為無居所、不適合住家者設置防疫旅館,防疫旅館管理指引昨日出爐。這份指引建議,業者應盡量避免檢疫者或隔離者與其他民眾有互動機會,這代表高風險者與一般民眾仍可能住在同棟樓,但一般民眾並不知情。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建議業者分棟或分樓層管理,因此應不會有一般民眾與居家隔離者混住衍生的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於疾管署官網公布「武漢肺炎因應指引:防疫旅館設置及管理」,其中建議,入住旅館動線應分流、避免與一般民眾重疊或使用同一電梯等,以免在旅館內再釀群聚事件。公共區域環境中人們經常接觸的表面(如電梯按鈕、手扶梯、地面、健身器材、遊樂設施、桌椅、電話筒等)應有專責人員定期清潔,並至少每天以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消毒一次。房間方面,業者應以有開窗的房間作為防疫之用,且以一人一室為規劃原則,非一人一室者於房間內應配戴口罩;如有檢疫者或隔離者需照顧者陪同,照顧者以一人為限。房間內電視遙控器、冷氣按鍵、或其他觸控式面板應包膜保護。檢疫者或隔離者叫外賣的費用應由旅館代墊,於退房時一併繳付。檢疫者或隔離者的廚餘不回收,直接以廢棄物方式處理,以降低接觸傳染風險。
-
2020-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紐約比武漢還危險」 柯文哲怨中央一直放人進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許多國人擔心染上肺炎,紛紛回台躲疫情,但卻使得台灣「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不斷暴增,境外移入個案增加恐怕讓台灣成為防疫漏洞,台北市長柯文哲坦言,現在從數字面來看「紐約比武漢還要危險」,也說這段時間一下子放太多人進來,光是北市居家檢疫人數就達到10900多人,已經接近民政系統居家檢疫檢查的容量範圍邊緣,他也強調每天放回國的人數應該要控制,不能每天一直放進來,否則「我認為是會崩盤」。另外,時代力量29日公布「內閣、國會表現滿意度」民調,其中有問到,民眾認為哪個政黨立委問政表現最能有效監督行政部門?調查結果竟然由民進黨奪冠獲得34.7%,時代力量20.1%、台灣基進17.3%、國民黨只有14.3%、台灣民眾黨則墊底僅達到13.1%。身為黨主席柯文哲則表示「民調當參考,看看就好」,但也嘲諷的說「我們還是會堅持做一個獨立政黨,而且不做大黨側翼,這是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