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失智友善
共找到
123
筆 文章
-
-
2021-01-14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照護應進階訓練 實作認證
專家談失智照護國人聞失智色變,照顧失智者常為家人帶來挫折與痛苦,進而虧欠內疚。國際失智症照顧專家指出說,不論家屬還是專業照顧者,若沒有獲得足夠的失智照護教育,猶如醫師在手術中缺乏工具。衛福部長照司與國健署表示,將加強失智照顧者教育訓練,並考慮合作推出課程。每位失智者 需求不一樣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失智症預防及照護因應策略」專家會議,邀請加拿大認知悠能(DementiAbility)諮商公司創辦人、麥克馬斯特大學老齡化及心理健康前教授Gail M. Elliot,與衛福部長照司、國健署、立法委員吳玉琴及第一線工作者交流台灣失智症照顧經驗。Elliot指出,全球失智老人照護每年花費八千一百八十億美元,用於家屬與社會照顧占比達八成五,顯示失智照顧成本遠高於醫療。她將蒙特梭利模式導入失智照護,她認為,每一位失智患者在食衣住行生活起居上的各種能力和需求都不一樣,失智症照顧須依據跨領域的研究基礎、瞭解大腦與行為的關係,建立專屬於個人化的照護方法,而政府在擬定延緩失智照護政策時,扮演重要角色。知識須整合 教給第一線衛福部在全台設立七十三處失智共照中心,作為民眾諮詢疾病與轉介資源平台,並輔導轄區內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新北市亞東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負責人甄瑞興指出,許多據點雖申請到經費,卻不知如何運作。他認為,台灣並非缺乏好的照護模式,但知識必須整合,並系統地教給第一線照顧人員。課程要實作 機構不拒收台灣第一線照顧人員接受的訓練屬「初階」,並未針對失智症有專屬的認證,甄瑞興提議政府參考加拿大、香港做法,給予失智照護人員進階訓練,並納入認證。社會對失智照護的認知度越普遍,未來不會再出現機構拒收有精神症狀的失智症患者。國健署與長照司都提出正在規畫教育訓練課程,表示可考慮納入蒙特梭利認知悠能的觀念。曾任老盟秘書長的立委吳玉琴指出,目前失智照顧課程光有理論、缺乏實作演練,「衛福部務必須訓練人、訓練種子師資,否則家屬不敢送,機構也不敢收」。吳玉琴建議,衛福部長照司應與醫事司溝通,強化醫師對失智症的辨識,國健署應推動失智友善認證,邀請企業響應,並加強對家屬的支持。推友善社區 減詐騙風險衛福部長照司簡任技正吳希文表示,明年起將要求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為專業工作者開設課程,包括失智照顧的理論與情境演練。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說,國健署今年起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參與試辦的北市中正區銀行開設課程提升行員知能,減少失智者遭詐騙的風險。
-
2020-12-01 失智.失智專題
好評推薦/失智者真實故事改編、謝金燕暖心配音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30日)辦理《等你等我等你》動畫影片發表記者會,本片根據失智者白婉芝真實故事改編、謝金燕暖心配音。衛生福利部吳希文簡任技正、輕度失智者白婉芝、動畫導演Amber、曹書睿、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黃秀梨主任兼所長、臺大職能治療系毛慧芬副教授、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鄭又升職能治療師、董懿萱職能治療師與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皆到場呼籲預約不失智的未來。衛福部長期照顧司簡任技正吳希文表示,目前失智人口快速增加,民眾需提升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消弭大眾對失智症的歧視和偏見。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說明,目前我國預估有28-30萬人罹患失智症,多數是留在社區。一般人會覺得失智症很可怕,為了讓大家更正向的面對失智症。罹患失智症不是只能臥床在家,也可以像《等你等我等你》主角白婉芝一樣,活得有尊嚴、有價值、很不簡單、很快樂,希望藉著該片傳達失智症不可怕,鼓勵失智者走出來,多參與社區活動,和公益活動。雖然失智症目前仍然無法根治,約有超過7成的失智個案屬輕度及極輕度,透過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運動、飲食、腦動、融入社會、參與社會互動,還是有機會維持生活品質。而且從歐美國家的研究,失智症的盛行率可以藉此下降,所以呼籲國人要及早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影片主角白婉芝看完影片感動表示「我常常跟我的朋友說,如果有一天我認不得身邊的朋友,請不要忘記我!」她提到自己2013年母親失智確診,到2015年自己也開始出現一些失智症狀,走錯房間、手抖、與朋友盧,剛開始認為自己可能太累、營養不良,但還是去找醫師,醫師確診為失智症。「我以前的記憶力很好,我告訴自己絕對不可能會失智。」後來,經過多位醫師的確診之後,白婉芝把自己封閉了半年多,害怕焦慮自己回不到過去的記憶。然而,失智無聲無息的找上門,真的只能與失智共舞,她開始看資料、查文獻,參與失智症講座,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白婉芝表示「還好有長照2.0的資源,透過居家服務、機構照顧來幫忙照顧媽媽。」她也藉此呼籲社會大眾,若有失智的症狀,就應該去醫院做檢查,特別是失智症照顧者「照顧好自己,適時運用資源,才不會像自己把健康也賠進去。」照顧失智母親九年,身兼主持人及家庭照顧者的林書煒看完本片與聽完白老師的分享,也深有同感,呼籲大家不要像她,以前家人因為不了解智症,而錯失媽媽的黃金治療時間。身兼家庭照顧者同時也是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主任兼所長黃秀梨呼應,自己照顧父親多年的經驗,會和家人輪替,帶著父親去小時候的地方懷舊,或是去他喜歡的海邊,透過引導,家人間也有改變與成長,學到新的學習和收獲。家庭照顧者因照顧壓力且較無喘息時間,普遍憂鬱程度也較高,鼓勵應透過家人間分工合作與輪替,減緩照顧壓力與負擔。老老照顧的社會已經來臨,衛生福利部「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主要家庭照顧者與65歲以上需照顧老人同住比率占91.68%,主要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為7.8年,有22.6%之主要家庭照顧者表示過去一個月的健康狀況不好,有42.86%主要家庭照顧者曾在照顧期間發生不舒服的情況,發生肌肉筋骨痠痛、失眠、高血壓等症狀,有27.29%主要家庭照顧者,則表示照顧後社交關係變不好。所以失智友善社區很重要,讓長者與家庭照顧者可以在社區繼續活下去。臺大職能治療系毛慧芬副教授表示,由於失智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密不可分,這次特別邀請照顧者一同參與團體,透過運動、飲食、認知活動、人際互動、紓壓、外出等各種主題,並訂定執行屬於自己的健康計畫,失智者與照顧者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增進彼此不同面向的熟悉度,共同關注自己的健康。團體過程中,讓每個人都能充分表達想法,彼此互相學習,行動計畫也越做越扎實,甚至培養了固定的習慣,感情變得活絡,大家在這個團體越來越自在,生活參與也變得更有動力,還會主動相約要再一起出遊或是去對方家裡延續感情,課程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狀及舒緩照顧者壓力。參與《這樣活、不失智~輕度失智者與照顧者生活型態再設計團體》的家庭照顧者岳朝霖現身說明,父母都罹患失智症,自己在照顧進行式的路上,剛開始一團亂,不知所措,只能問題來了就做,但也不知道對不對。曾經在半夜一個人推兩張輪椅帶著爸媽掛急診,累到自己在半夜不自覺流下眼淚,很感謝參與課程後,生活有了改變,增加這些專業知識,發現原來失智症還是有希望,事情是可以有依據準備的,也藉此學習把以前沒做好的事情做到更好,更懂得照顧家人。母親也從悲觀內向的個性,變得比較放得開,心情上也有所調適有所成長。《等你等我等你》片長約六分多鐘,並由藝人謝金燕特別跨刀公益配音,盼傳達失智症不可怕,邀請民眾共同關心失智症。《這樣活、不失智~輕度失智者與照顧者生活型態再設計團體》第8梯次即日起開放報名,詳情請上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官方網站。《等你等我等你》動畫搶先看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 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你也許曾在住家附近見過,某位鄰居長輩在巷口徘徊,不認得回家的路;在賣場或超商購物時,見到長者未結帳就將櫃上的物品取走,和店員發生爭執。這些因為失智症而引發的行為與現象,不時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近幾年在臺北市於12行政區推動失智友善「一區一特色」後,有了一番全新的風貌。例如失智症者迷路時,能免除恐懼焦慮,讓他們在城市某個友善商店、賣場安心休憩、喝水,受到許多友善天使的幫助。 臺北市長者約49萬3,097人,推估約有3萬9,448名失智症者需要被守護,每一位失智症者背後都需要照顧人力支撐,但一位照顧者及一個照顧家庭的量能有限,仍需多元資源奧援。臺北市運用各行政區資源,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擴張失智友善社區範圍,當失智症家庭的靠山。中正區/充滿文化氣息的 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充滿文化氣息的中正區是臺北市最早提倡高齡友善獲獎社區,也是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政策的示範社區之一。轄區內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空間林立,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導入博物館特色,設計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好鄰居信誼基金會則提供木作、樂器等課程,並邀有照顧經驗的導演規畫戲劇課,讓失智症者演出生命故事。「失智長者不一定是弱者」,健康服務中心還將失智咖啡館請進一樓門面,店長角色交給失智症者、志工和照顧者,除發揮失智症者所長,也用香醇咖啡款待需喘息的照顧家庭。大同區/讓時光隧道發光的失智友善街區走入迪化街,宛如來到舊時光隧道,一塊塊的商店招牌彷彿在歷史榮光中閃耀。但現在讓時光隧道發光的是「失智友善街區」,在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廖秀媛主任的構思下,迪化街商面門口閃爍著臺北市吉祥物「熊讚」失智友善五心服務招牌,小小的木作掛牌,向來往的行人訴說著:「如果你的長輩家人不小心走失了,我們會暫時安置、照顧。」有些商店甚至出借輪椅、鋪設無障礙設施,成為「安心補給站」,當失智症者與家人走累了,也能在失智友善商店得到幫助,繼續在臺北暢行。大安區/敲開連鎖賣場失智友善之門來到臺北市長者比例最高的大安區,失智友善場景又不同了。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與同仁連結消防隊、環保隊、警察分局與鄰里長體系,納入失智友善組織範疇外,還敲開連鎖賣場之門,順利招募轄內11家全聯門市成為友善組織,提供員工失智症認識及對應技巧的教育訓練。而轄內擁有千戶的成功國宅也在里長支持下,形成高齡、失智友善的互助社區,透過舉辦多場健康促進活動及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課程,讓社區居民彼此互動與聯繫,成為失智友善網絡之一。中山區/失智照護一條龍 友善組織最亮點商務星級飯店、公司行號密布在中山區,同時有醫院體系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照護一條龍」的奧援,讓中山區失智友善組織成為最亮點。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還細緻到發展一里一特色,更在里長協助下,找到復華里作為示範場域,結合當地咖啡公園及復華多機能中心,辦理「聞香~記憶的咖啡」活動,帶動失智症長者以觸摸咖啡樹、聞香咖啡豆等五感刺激與園藝療法,將延緩與照護模式延伸到其他里,如晴光里正準備接棒中,期待未來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能聯手星級飯店推廣地中海飲食等創新作法。內湖區/深入職場強化識能 打造失智友善氛圍科技公司總部、企業商辦大樓林立的內湖區失智友善資源,又是如何推動呢?內湖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宣導推動之便,將失智友善及預防的內容融入講座,讓忙碌的職場人士認識失智症,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失智症者時,能及時提供需要的協助。「失智症者需要的是友善的環境與支持」,除了大型公司集團加入友善組織,下一棒將邀請公車運輸業者加入,一起打造失智友善網絡。士林區/故宮文物、戲曲 融入失智延緩課程人文薈萃、景致宜人,吸引文人雅士居住的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戲曲中心資源,辦理系列延緩失智症活動及課程。在主任呂秀蓉的規畫下,以「動靜合一」的失智延緩課程,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融入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課程。更與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合作,開發動態「文物操」訓練長輩肌力。另外,加強長者營養與飲食的教育訓練,融入了臺灣戲曲中心的歌仔戲教學及共餐據點網絡,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生活脈絡中透過課程與表演,獲取失智預防及延緩訓練。南港區/廣邀里民擔任友善貴人 社區鄰里總動員來到新興發展的南港區,失智友善社區的做法,又是另一種景象。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率先北市其他行政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也針對失智症者及家庭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提供失智照護課程訓練、舒緩照護負荷,讓照顧者負荷程度及憂鬱程度皆降低至40.68%及74.83%,更廣邀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發放「失智友善錦囊」給居民,深化社區居民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信義區/招募志工劇團巡演 宣傳失智症防治精品百貨、商場遍布的信義區如何打造失智友善氛圍?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將精品百貨超市、烹飪課程融入失智延緩課程場域,並透過社區與鄰里資源,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讓信義區失智友善社區成為一大亮點。由社區志工擔任的「笑義笑行動劇團」,定期在鄰里間舉辦失智症防治主題巡演,也邀請失智症家庭參與「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讓失智症者及家屬間理解與良性互動,「憶」起幸福。萬華區/里民工作會報 佈建失智友善網坐落繁華、復古臺北老城區的萬華,運用緊密的里民網絡,將失智友善識能融入里民工作會報,並與國立臺北護理大學長照系合作實習課程,成為臺北市失智友善社區的特點。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還運用社區鄰里商家緊密的網絡,廣邀民眾成為友善天使,並與警政單位串聯,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未來,健康服務中心規畫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代間融合」為主軸的老幼共融課程,逐步打造慢老的幸福友善生活圈。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 帶長者踏出戶外指南宮、貓空、動物園等周邊生態步道及學校資源豐沛的文山區,在健康服務中心的媒合下,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開發的健康安全科技,導入登山步道;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社會參與。在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魏炆莉規畫下,辦理「憶起智齡巡迴列車」失智友善宣導,培養居民包容、接納失智症者,並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訓練長者肌力及手眼協調力,更進一步將觸角延伸至校園,與轄區內學校合作,以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宣導預防失智健康識能,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症。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 多元串聯自主行被稱為溫泉天堂的風華小鎮北投區,納入高齡長者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來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更與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臺北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合作,舉辦教育訓練及失智症家屬座談會。同時發揮在地特色,整合關渡醫院北投石頭湯(長照社區整合服務)、臺北市溫泉協會資源,在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社區服務,全方面關懷、全人健康照顧。松山區/社區資源發展代間融合 保障失智症個案權益貼近基隆河、大臺北地區交通及產業發展重心的松山區,鏈結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踐暖心協助失智症者「看、問、留、撥」技巧,給予失智症者、照顧者協助,並與渣打銀行合作,導入失智症公共識能,保護失智症個案的權益。在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的努力下,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社區學校等,在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暖心臺北 友善共好 市民當失智友善天使
臺北市除了是高齡友善城市,同時努力建立失智友善環境。隨年齡增長失智症發生機率越高,依失智症盛行率推算,臺灣65歲以上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者,而80歲以上每5人即有1位失智症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預防失智症、早期篩檢發現失智個案,與促進長者健康,是臺北市在失智友善的施政重點。黃世傑指出,臺北市在 2019年率先全臺推出第一部「臺北市失智症行動計畫」,包含七大策略、15項行動方案,其中運用四個面向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包含「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環境」及「友善參與」。友善居民衛生局與民政局合作,訓練9,600位里鄰長扮演「失智友善特使」角色,除提供失智症正確知識外,更宣導「看(有無異狀)、問(詢問從哪來、要往哪去)、留(延長停留時間)、撥(撥打110或家屬)」友善協助失智症者4步驟,並由里鄰長再傳遞知識予民眾,讓社區民眾都能成為「失智友善天使」。同時,國中小學生、志工、公車駕駛員、基層員警、消防同仁、健康職場、替代役男及大學生等也都是失智友善觀念的種子。近年衛生局也拍攝短片、線上知識挑戰、園遊會、電影、全民徵稿、廣播等,接觸不同族群,目前臺北市約260萬人口,已觸及13萬5,554人接受失智症宣導。臺北市持續精進宣導策略讓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加入建構失智友善社區行列。友善組織失智症者的日常活動場域也包括了餐廳、賣場、學校、公車業者、社區藥局、藝文場館等,因此只要店家負責人或員工接受認識失智症課程,支持失智友善理念,即可成為友善組織。當在社區中發現疑似失智症者時,便可以提供協助,而失智症者也能在失智友善組織擔任例如咖啡助手、至量販店擔任一日店長、參與園藝治療,發揮所長。失智友善組織資訊可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建置的「守護記憶友善社區」網站找到完整資訊。友善環境失智症者可能出現幻覺、空間感變差等症狀,為了讓環境更符合失智症者的需求,臺北市2018年以中正區作為試辦點,邀集通用設計及失智照護專家,提供社區小規模修繕建議,包含圖像化指標、避免玻璃或鏡面反射、建築體增加對比色更具空間感。今年還首創發展「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檢核需求調查表」,結合3大賣場推動「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由專家及失智症者實際至賣場,從流程至硬體進行建議與實地輔導,逐步建立友善失智症者的生活空間。友善參與臺北市已在中正區、大同區、松山區、大安區與中山區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目標是12行政區發展各區特色。而12區的健康服務中心以及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都會定期舉辦失智症者支持團體活動、健康促進課程等。失智者的社交處方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發展「社交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已串聯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交響樂團、國立故宮博物院等試行,是由北市聯醫醫師開立例如藝術、音樂、運動等做為處方箋內容,鼓勵失智症者可依喜好參加活動,透過走出家門參與活動促進健康。未來將納入自然步道、運動中心及公園資源,鼓勵失智症者與照顧者共同創造幸福小旅行。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 陪你健康 長壽 慢老
臺北市是六都中老年人口占比最高城市,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109年9月,全臺65歲以上人口已占15.86%,而臺北市達18.8%,預計於2021年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每位長輩生活在健康、快樂、安全有尊嚴的環境,與整個城市慢慢「憶」起變老,是高齡友善宜居城市能帶給市民最大的福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如何讓長者「健康長壽」、「活躍老化」、「在地老化」,達到「安居樂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的社會穩定狀態,是臺北市一直以來的高齡者政策構想與規畫方向。什麼是高齡友善城市?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因應高齡社會快速來臨,2007年提出高齡友善城市指南八大面向,包含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分別提出行動方案與執行建議,提供長者更貼心、有感的健康、安全與友善服務。而臺北市透過「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平臺,結合市府策略地圖的「精進健康安全」主題,整合各局處將資源導入八大面向,例如2011年起依循國家政策臺北市12行政區全面推動「高齡友善城市」,2016年成立健康城市跨局處推動平臺,結合各局處資源,加速高齡友善城市的腳步。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與臺北市亮點方案1.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深入民眾生活的巷弄改善,優先考量行人安全,透過標線型人行道劃設改善行人通行環境、禁停紅黃標線調整規範停車。2.大眾運輸持續補貼公車業者汰換低地板公車,提供年長者、身障者、孕婦、幼童及民眾更安全、舒適的無障礙運輸環境。3.住宅辦理居家安全簡易修繕費用實施計畫,協助長者家庭進行居家安全評估、修繕。4.社會參與開辦「長青樂活遊臺北」,提升長者生活品質、豐富生活樂趣。5.敬老與社會融入開辦「長青學苑」、輔導在各行政區國中、國小設置「樂齡學堂」,推動健康促進,增進長者身體健康及知性涵養;另外,運動中心公益時段與免費公益課程,提升高齡民眾運動頻率,養成規律運動習慣。6.工作與志願服務辦理原住民長者志工提供文化傳講服務,安排前往國小、幼兒園、福利機構進行文化傳承、原住民樂舞及技藝教學等課程,建立自我價值。7.通訊與資訊資訊結合教育,運用「數位希望號」行動式教學車實地走入社區,客製化課程,幫助長者可運用電腦科技,處理日常生活問題。8.社區及健康服務結合社區資源推動促進身體活動、認知╱情緒支持、均衡飲食、口腔衛生及慢性病預防等課程介入,營造高齡友善支持環境;另提供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提升長者免疫力;針對失智症長者依確診疾病程度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課程,以維持其日常生活模式。黃世傑局長指出,為迎接超高齡社會,衛生局以預防及延緩失能為主軸,整合相關局處資源成立資源合作平臺,透過「跨領域資源整合」、「師資培訓與社區人員增能」、「教材教具共享運用」及「資源轉介」四大面向,讓有限資源運用最大化,全方位部署臺北市高齡健康政策,打造健康長壽城市,落實聯合國在地老化與健康老化目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0-11-15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音樂、舞蹈、社交處方箋 讓失智患者重拾往日歡顏
國內失智人口逐年增加,如何延緩惡化速度,提高生活品質,成為醫界努力目標,臨床發現,醫療、長照、博物館、藝文、教育、科技等跨學門領域的融合照護,有助於維持失智患者認知功能,包括,博物館處方箋、失智友善博物館、音樂會處方箋、舞蹈處方箋等社交處方箋,開啟失智患者記憶之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4日舉辦「2020台北市失智整合服務成果發表會-失智整合服務之跨域融合新視野」,凝聚各方專家及學者致力於失智症相關的醫療服務及照護,建立創新價值的失智症照護模式,期望分享最新穎的科技及服務,為失智症相關醫療服務進一份心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表示,跨域融合的失智服務,逐漸被國際重視,從原來單一學科的跨專業合作,進展到跨學門領域的融合照護,善用新興科技,失智症也逐漸朝向跨學門領域的合作,共同建構多元、便利及友善的無障礙環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失智症屬於不可逆的退化疾病,只要透過藥物延緩認知功能惡化速度,但研究發現,透過社交處方箋,也能達到類似效果,例如,音樂會處方箋、舞蹈處方箋、歌唱處方箋,建議家屬幫失智長者找出最佳的社交處方簽,陪同參與。下午則有三大場次,針對「防走失策略及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分享」邀請到「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科」林夢蕙科長及「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資訊管理系暨研究所」洪論評教授擔任座長,主講關於防走失定位科技高齡計失智友善賣場等失智者生活相關便利服務;『智在台北 憶起幸福』-社區資源好康篇」則邀請到「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研究所」黃惠玲副教授擔任座長,由台北市衛生局長照科帶領八區失智中心教導如何發掘各區公、私協力在地的失智好康、照護資源。此外,邀請到設計參與〈109年國際失智症月展覽|歡迎來到我的腦!共度一場陪伴失智的創齡旅程!〉的策展人周妮萱、展場空間設計師周峻吉、攝影師沈暐翃、聲音藝術家鄭琬菁攜手分享策展理念,以及如何透過「創意參與」和「藝術創齡」的設計規劃,從失智者的視角展現他們內心的覺察感知,同時也呈現陪伴失智的路上,展覽如何重新詮釋「我們都是人,沒有不一樣」的團隊氛圍。最後由成大附設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郭麗琳醫務長、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楊君宜主任分享創新失智服務方案。璩大成說,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提供失智症者照護,期許每位失智症者都應該享有尊嚴、被尊重、具自主能力、平等平權等權利。
-
2020-11-0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人權/失智者倡議政策 為自己發聲
「『失智症』簡單明瞭,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今年72歲的蘇惠美拿著麥克風篤定地說話,根本看不出她八年前就確診阿茲海默症,這些年來,她除了服藥,也努力讓生活過得多采多姿,所以腦部退化速度很慢,能將失智症狀維持在輕中度。去年起她參加「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小組成員都是輕度失智者,他們親自走訪全台各項教育宣導活動,還在兩年內開過18次會議。會議中熱烈討論友善捷運、財務安全等議題,他們也高度關注衛福部「失智照護服務計畫」 的內容,並且把意見反映給相關部門,包括捷運局、衛福部長照司。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過去失智相關倡議偏向由民間團體「代理」,病友本身比較沒有聲音,但近年全球積極倡議失智者人權,包括為自己發聲的權利、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全球已經有17個國家或區域成立了由失智者組成的諮詢顧問小組,參與失智症的服務宣導和政策倡議。台灣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的國家,顧問小組昨召開記者會,由小組成員邱孟暉主持,並與蘇惠美和白婉芝一起暢談自己確診的經歷、參與顧問小組的收穫。4年前確診的白婉芝,今年也是72歲,剛確診時情緒低落,後來加入顧問小組才領悟到「怕丟臉就不會進步」,她發現許多失智者在家都有掛月曆記事,但大部分月曆紙太滑、格子太小,不夠失智者寫,他便在小組中提案並集合眾人智慧設計出專為失智者設計的「珍愛記憶月曆」。湯麗玉表示,台灣有29萬名失智者,其中75%都是輕度和極輕度,只要能積極參與活動,確診後八到十年都還維持在輕度的是大有人在,諮詢小組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們腦力激盪的成果,將幫助國家訂定更符合失智者需求的政策。湯麗玉指出,近幾年親自打電話到協會諮詢的失智者大增,顯示失智者也迫切為自己尋求資源、為自己發聲,希望更多人加入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共創失智友善的台灣。符合經醫師確診的輕度失智者及其家屬、失智者具病識感也了解自身症狀、願意且能表達自己心聲、願意發揮專長貢獻社會等條件者,可向台灣失智症協會報名,0800-474-580。
-
2020-11-0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人權/亞洲第二!台灣失智者成立小組為自己發聲倡議
「失智症三個字簡單明瞭,這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今年72歲的蘇惠美拿著麥克風篤定地說話,根本看不出她八年前就確診阿茲海默症,因為這些年來,她除了服藥也努力讓生活過得多采多姿,所以腦部退化速度很慢,能將失智症狀維持在輕中度。去年起她參加「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小組成員都是輕度失智者,他們親自走訪全台各項教育宣導活動,還在兩年內開過18次會議。會議中熱烈討論友善捷運、財務安全等議題,他們也高度關注衛福部「失智照護服務計畫」 的內容,並且把意見反映給相關部門,例如捷運局、衛福部長照司。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過去失智相關倡議偏向由民間團體「代理」,病友本身比較沒有聲音。但近年全球積極倡議失智者人權,包括為自己發聲的權利、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全球已經有17個國家或區域成立了由失智者組成的諮詢顧問小組,參與失智症的服務宣導和政策倡議。台灣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的國家,顧問小組今親自召開記者會,由小組成員邱孟暉主持,並與蘇惠美和白婉芝一起暢談自己確診的經歷、參與顧問小組的收穫。4年前確診的白婉芝今年也是72歲,她剛確診時情緒低落,後來加入顧問小組才領悟到「怕丟臉就不會進步」,她發現許多失智者在家都有掛月曆記事,但大部分月曆紙太滑、格子太小,不夠失智者寫,他便在小組中提案並集合眾人智慧設計出專為失智者設計的「珍愛記憶月曆」。湯麗玉表示,台灣有29萬名失智者,其中75%都是輕度和極輕度,只要能積極參與活動,確診後八到十年都還維持在輕度的是大有人在,諮詢小組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們腦力激盪的成果,將幫助國家訂定更符合失智者需求的政策。湯麗玉表示,近幾年親自打電話到協會諮詢的失智者大增,顯示失智者也迫切為自己尋求資源、為自己發聲,希望更多人加入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共創失智友善的台灣。符合下列條件者可向失智症協會報名:經醫師確診的輕度失智者及其家屬、失智者具病識感也了解自身症狀、願意且能表達自己心聲、願意發揮專長貢獻社會。
-
2020-10-31 科別.腦部.神經
超過半數人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 你也有錯誤觀念嗎?
台灣失智症協會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3大面向進行民調。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超過半數人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少數民眾知道失智症徵兆、降低失智風險方法,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失智者的家屬可多分享自身經驗,讓周遭的人可以更加認識失智症,並能友善對待社區中的失智者。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民國130年前平均每年增加1.7萬人,將對造成家庭、社會造成巨大衝擊。自2013年開始,台灣失智症協會致力於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望能增加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建構失智友善環境,一同因應失智症所帶來的影響。根據2020年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失智症有高達92.6%聽過失智症,但有52%的民眾不知道失智症是疾病症候群,仍有「失智症是正常老化」這錯誤觀念。但若和2017年失智症大調查的市話調查趨勢相比較,有聽過失智症的人上升了3.1%、同意「失智症情況是正常老化」的同意程度下降了3.0%,可見全民對失智症的認識有些許進步。在失智症識能中,較低比例的民眾知道性格轉變(53.1%)、判斷力變差(70.0%)是失智症的徵兆。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政府與相關單位,需加強宣導「性格轉變」與「判斷力變差」的案例,幫助民眾了解不同的失智症徵兆。在失智症預防面向,僅31.2%民眾知道地中海飲食也可以降低失智風險,需要多加推廣地中海飲食,包含多攝取蔬果、豆類、未精製穀類及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烹調的重要性。此外,即使民眾知道要多運動(知道:94.2%、做到:67.8%)、保護聽力(知道:83.9%、做到:64.0%),但好像做不太到。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呼籲,民眾須加強落實多運動、保護聽力,才可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今年底為檢視「2020失智友善台灣555」的重要期程,即失智家庭照顧者有5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5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5%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湯麗玉指出,期望本次2020失智症大調查結果,可協助衛生福利部檢視目標落實情況,未來亦須透過加強宣導不足處,加速提供全民對失智症的認識及友善。★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28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調查/全台失智症大調查 逾半數認為失智等同正常老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公布「2020全台失智症大調查」,台灣九成的民眾都聽過失智症,但卻有五成二的民眾,認為失智症等於正常老化,不曉得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也只有鮮少的民眾知道失智症會出現性格轉變、判斷力變差的失智症徵兆,顯示國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仍待加強。全台失智症患者已經超過29萬人,每年以1.7萬人的速度增加,台灣失智症協會針對全台22縣市、1470名18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訪,了解民眾對於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三大面向認知,其調查結果今天公布。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失智症的識能有高達92.6%聽過失智症,但仍有52%的民眾不知道失智症乃疾病症候群,而仍有「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的錯誤觀念。今年的調查結果若和2017年失智症大調查相比,有聽過失智症的人上升了3.1%、同意「失智症情況是正常老化」的同意程度下降了3.0%,顯示國人對於失智症,有些許進步,但仍待加強。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僅有簡單的認識,從受訪者的回應發現,大多數的受訪者僅知道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語言表達困難,容易把東西放置到不恰當的位置,無法完成熟悉的事物等,對於進一步的症狀,如失智症患者判斷力會變差、性格轉變等重要症狀,大多不知。對於失智症的預防,民眾大多知道可以透過運動、保護聽力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僅三成一的民眾知道地中海飲食也能降低失智機率;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調查中還顯示,民眾雖然知道運動、保護聽力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但大多都沒辦法做到。另外,調查也發現,家有失智者的家屬不僅對於失智者較友善,也比較願意告訴他人家人罹患失智症,更同意失智者不只要家人照顧,更要帶出門。湯麗玉呼籲,家屬應分享自身經驗、成為失智友善種子,讓周遭的人更加認識失智症並友善對待失智者。
-
2020-10-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 共創台灣失智友善環境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藉由多元的活動宣傳提升民眾重視失智者人權及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之四大主軸分別為「串聯22縣市推廣失智友善之系列活動」、「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失智友善社區推廣行銷」及「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四大宣導目標,共創失智友善台灣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因應失智症的照護、醫療、福利等社會成本,也日益可觀。如果能提早發現失智者的病徵,擬定長期之支持性及照護計畫並連結社會資源,不但可減緩失智者退化狀況,更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提昇失智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民眾易將失智症誤認為是普遍的老化現象,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支持性資源也不甚熟悉。今年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將新穎概念及失智友善元素融入系列活動中,打破傳統宣導模式,以18-45歲年齡層之民眾為主要目標族群,提升青年人對於失智症之正確識能及友善態度,亦期望能協助其家中長者預防及延緩失能,故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設定四大宣導目標,分別為「破除失智即失能的迷思」、「重新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減少民眾對失智者的恐懼及歧視」、「認同且支持失智者及家屬」,透過一步步的引導,倡議失智者人權及推動台灣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全台遍地開花「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串連全台22縣市於6月至9月間陸續於各縣市辦理沙發講座及失智者創作展,分享失智照顧甘苦談,含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澎湖縣、雲林縣、苗栗縣等展開一連串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及胖卡行動咖啡車,獲得民眾的熱情參與及熱烈迴響!擔任沙發講座主持人和講者的白婉芝女士說:「透過德曼莎計畫的系列活動能分享自身經驗幫助社會大眾,覺得很有意義實也非常開心!」除此之外,前來擔任咖啡副手的失智者,也展現熱忱、滿懷笑容的服務兌換咖啡之民眾,破除大眾對於失智即失能的迷思,並看見他們的自信笑容。協助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YouTube科普頻道「台客劇場 TKstory」網紅合作製作網路徵件競賽活動宣導影片─「奧客別來!失智咖啡廳送錯你敢罵?」,廣邀青年朋友以手機拍攝短片的手法呈現民眾與失智者間的真實溫馨互動及生活點滴,讓大眾看見失智症議題。另規劃與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家樂福合作舉辦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提供如何幫助失智者之個人財務管理;後續將與台北捷運公司和家樂福續辦分享會以及專家會議。9月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假內湖科技園區舉辦失智者創作展及認識德曼莎─解謎體驗遊戲,即使是豔陽高照下,年輕人仍踴躍參與,累計共有135位年輕上班族參與,並兌換失智者提供之胖卡咖啡車的飲品;9月24日至25日假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南軟樂活空間舉辦「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遇見德曼莎活動」,本次活動內容精彩,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深的認知,邀請失智症專家分享失智症預防等重要且實用知識,希冀透過活動引領台灣邁向「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2025年,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目標。德曼莎計畫將持續辦理各項活動到10月,期望透過一般民眾、青年族群、跨領域企業與職場一同參與及關注失智症議題,不但可幫助自己家中長輩、及早預防失智的行動,更可在專業領域中發展有助於失智照顧及友善社區推動的產品,期待未來早日達到失智友善台灣的目標。延伸閱讀:【失智症十大警訊】【成功老化-銀髮族保健手冊】【失智安全居家環境宣導影片】
-
2020-10-15 新聞.長期照護
新北推失智手環 明年失智村開用
衛福部推估國內失智人口逾29萬,新北市約有4萬,2036年將飆升至56萬人,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今在市政會議指出,新北打造全國失智友善村,利用電子手環等裝置,讓失智者能生活在原本社區,預計明年會正式啟用。全球第一個失智村就是荷蘭的霍格威(Hogeweyk)村,村內老人家到超級市場買東西,但是服務人員是治療師,第一個複式打造失智小鎮是丹麥,同樣老人家可以去去美容院,做頭髮的也是照顧員。陳潤秋表示,荷蘭、丹麥打造出的失智村都有圍籬,是楚門的世界,且每位長者每年都要花政府25萬元台幣以上,丹麥政府機關告訴她,不會打造第2個失智村,因為所耗的經費昂貴,全世界不論哪裡包括台灣,都難以承擔。陳潤秋說,新北將打造失智友善村,以智能方式用電子圍牆代替圍牆,商店服務員不是治療師而是真正商店,店員經過衛生局訓練變成失智守護天使,失智長者帶著帶著手環,在平常生活區域走動,若超過區域會發簡訊給家人、店員。陳潤秋指出,失智者在熟悉村落生活還可以減低失智程度,甚至預防後續的失能,目前新北已完成測試電子失智手環、APP都沒有問題,明年希望在全世界真正實境的失智友善村,呈現給全世界,也是全國第一。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智能裝置不一定是手錶,不會讓長輩感覺被綁住、標籤化,會是智慧智能個人裝置,同時建構友善社區讓大家在自己社區得到保護,新北會打造全國第一座失智友善村,成為最國際友善的失智城市。要建立失智友善村有個重要條件,友善村周邊商家至少要有二分之一店家對失智症有所認識,才能夠有效協助失智長者,所以新北市會先派員至友善村周邊向商家宣導相關知識,讓商家內至少七成員工接受2小時訓練後才能開辦,因此計畫會先以偏鄉地區為主;衛生局預計年底在東北角先行試辦,明年正式啟用,會先以萬里、金山、石門、平溪、瑞芳等地區會列為重點地區。衛生局指出,年底試辦計畫會先找100名長者合作,讓他們戴上失智手環等電子裝置,只要再搭配血壓機等輔助器材,便可將長者的血壓、心跳等健康資訊上傳雲端,若出現異常,電子裝置便會將訊息傳送給長者的親屬、衛生局,讓志工或家屬能在第一時間前往救援,降低事故發生率。衛生局補充,明年正式啟用後,市府還會打造專屬APP,一般民眾只要下載該APP,便能從地圖中發現附近是否有迷路的長者,全民皆能主動協尋、關懷,讓友善村的概念擴及更大範圍。
-
2020-10-14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讓失智者得照顧、照顧者得喘息 竹市打造失智照顧圈
● 失智症患者易情緒緊張,家人可學習照護技巧● 新竹有3家失智共照中心、10處失智服務據點,讓失智者有最好的照顧● 失智者的家屬應及時向外求援,別把照顧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李爺爺罹患失智症後變得容易緊張,例如傍晚要倒垃圾,他從中午就很著急,把全家搞得緊張兮兮。經新竹市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安排,李爺爺每周五天到失智社區據點上課,不僅與同學相處愉快,緊張情緒也緩和許多,家人照顧更輕鬆。到服務據點上課 情緒變緩和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表示,高齡社會來臨,市府十分重視失智症的預防及延緩工作,因此失智服務資源的布建已愈趨完整。包括成立新竹台大、新竹馬偕、新竹國泰等3家失智共照中心,並設立三區共10處失智服務據點。透過個案管理的失智照顧圈讓失智者受到最好照顧,李爺爺情緒緩和即是最佳範例。失智友善座談 專家分享經驗此外,新竹市於三區也成立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提供失智症家屬的個案管理、心理支持、喘息服務、照護技巧訓練課程。109年也在三區衛生所設置失智友善推廣中心,不定期在社區辦理失智預防及失智友善宣導工作。因應每年九月的國際失智症月,新竹市政府於上個月舉辦「失智友善進行式─營造失智友善城市」座談會,邀請三位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藉由案例讓民眾了解如何尋求失智症門診的幫助,同時介紹在地服務資源與支持系統。沈慧虹說,舉辦座談會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失智友善社區營造及資源共享等議題,喚起民眾對於失智議題的關注,不只是認識失智症,也能認同失智友善理念,願意一起加入失智友善天使及失智組織的行列。尋求長照支援 偶爾喘息一下出席座談會專家分別為台大新竹分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賴秀昀、高雄長庚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陳乃菁及仁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佩霖。參與座談的蔡小姐說,座談會讓自己對失智症有更多的了解,也更清楚失智症服務與長照資源哪裡找。新竹市衛生局代理局長楊清媚呼籲,家有失智者的家屬,可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及時向外求援,別把照顧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偶爾喘息一下,才能為了所愛的人,繼續把生活過好。」
-
2020-10-0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都會區是友善慢老好厝所 臺北市失智照護網絡服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廣告】臺北市高齡人口占全人口的一成八,高於全國平均的一成四,高齡人口同時也是六都第一,也因為高齡人口多,失智失能發生率也相對於其他縣市高。臺北市推出縣市版「失智症行動」計畫,透過例行性篩檢主動發掘社區內疑似失智症,光是今年度至八月為止,透過主動篩檢確診的失智症患者達268人。臺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失智不失能是北市最積極努力的目標,衛福部在三年前公布的「失智症防治照顧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二點O」,北市因為高齡人口眾多,研擬屬於北市版本的「失智症行動計畫」,也是各縣市第一個推出相關計畫的縣市。找出失智患者篩檢服務進社區,及早發現個案,及時介入避免失能。黃世傑表示,失智症的民眾初期多不能接受自己罹病、也沒有病識感,就算家屬發現也不肯進醫院篩檢,既然如此,政府就化被動為主動,第一步是建立失智症篩檢的社區網絡,結合各區的健康服務中心、聯合醫院、老人服務中心等,宣傳失智症服務的同時,也提供篩檢服務。臺北市今年初至八月,辦理近七百場的失智症宣傳活動,協助一萬餘名65歲以上的市民篩檢失智症、失智症檢查等,發現568名疑似個案,轉診醫院檢查,有268人是新確診個案。黃世傑表示,活得愈久、失智症發生的機率愈高,但願意外出接受新知的長輩有限,因此宣導與諮詢服務,必須持續不斷執行,搭配主動篩檢,才有辦法讓失智症患者早期就被發現,即時介入,避免失能的發生。提供照顧資源8處失智共照中心,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失智症患者確診之後,為了提供民眾所需要的失智照顧資源,黃世傑表示,臺北市以個案為中心,從預防、篩檢到確診後續的各期照護全程給予協助。北市積極布建失智照護資源如失智篩檢確診醫院、失智症個案管理關懷服務醫院、失智團體家屋、互助家庭、日照中心,並規劃多層級連續性的失智照顧園區等,今年共計有8處失智共照中心。另以社區為單位,設立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分別提供失智者及其家屬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家屬支持團體、家屬照顧課程等支持服務。幫助失智者及其家屬,在完善的失智症照護網絡中能夠安心地照料家人。跨部門整合整合各部會資源,已達成「失智友善五五五」目標。黃世傑表示,北市在建立失智症行動計畫時,是採取「跨部門整合」,設立長照委員會建置北市的長照體系,由市長擔任召集人,同時建立失智網絡組,涵蓋社會局、民政局、警察局、教育局、消防局、交通局、產發局、勞動局,另外整合社區的資源,如NGO組織,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台灣失智症協會等進入協助,定期也會召開專家會議,滾動式修正臺北市失智症行動計畫。因應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臺北市從2017年開始執行,今年已經達到「失智友善五五五」的目標,該目標係指失智家庭照顧者有五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人口有五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有百分之五以上民眾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不少民眾對於失智症仍停留在不好的印象,臺北市近期推出「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協助鼓舞年輕失智者重返社會,轉化失智者刻版印象;還有運用資訊輔助,並首推智慧AI客服「找小照了解長照」,讓民眾能更了解失智照護可用資源,擴大長照服務的能見度。
-
2020-09-30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跟著校長話失智 你就是友善小天使
全球平均每3秒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失智症非正常老化,應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優先議題。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預估於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臺北市截至今年8月,老年人口比率已達18.71%,為六都老化速度最快城市。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所帶來的問題,如何建構高齡暨失智友善社區網絡,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臺北市大安區老年人口居12區之首,以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大安區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已超過5,000人,且有9成的失智症患者居住於社區中。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建安國小合作,辦理「校長來開講-失智症繪本導讀」活動,從生命教育角度著手,透過失智症繪本分享,培育國小學童健康意識及失智友善態度。「奶奶的記憶森林」乃溫馨、感人的「失智症關懷繪本」,故事中描述累積豐富生命經驗的老奶奶,罹患失智症後忘記了原本熟悉的事物,為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故事中失智症的奶奶與孫女的互動過程,逐步帶出代間情感,以及面對失智症,該如何友善與關懷的互動。校長藉由活潑、生動的方式故事分享,也讓學生了解,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勇敢面對雖是艱難的課題,卻能憑著美好的記憶重新出發。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積極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將不定期與學校合作辦理失智症相關識能宣導活動,期望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失智友善小天使,多多關心身旁的長輩,為實踐失智友善社區願景邁進。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1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健康高齡友善城市 台北市中山區失智友善社區 I Can Help
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於109年9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時,假臺北市中山區行政中心10樓大禮堂,舉辦「中山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109年度成果發表會-我支持失智友善社區 I Can Help」,邀請產、官、學、民、媒,跨界參與共同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活動融合中山區在地婚紗街特色,舉辦「真愛永恆 浪漫憶生」儀式,邀請3對長輩及稻江護家學生共同參與懷舊系列婚紗走秀、失智友善組織宣示儀式,共同打造青銀共融的失智友善社區。此外,現場也有健康城市成果海報靜態展覽,及提供多元體驗內容的攤位活動。公私部門齊合作 成功與國際接軌交流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柳吟主任表示,中山區為推動健康城市與國際接軌,於99年透過中山健康促進協會,順利以非營利組織的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AFHC)」副會員,藉此提升社區組織間合作,拓展至國際健康城市交流。因應人口的高齡化,中山區65歲以上人口占率達18.94%,老化指數達155.22,占12區第3名,於2012年以健康城市平台加入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並透過跨領域及跨部門合作,共同營造支持性的健康環境,建構健康悠活在中山。產官學民媒 共創失智友善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李碧慧副局長表示,研究調查發現,失智症盛行率為8%,推估臺灣失智人口數超過28萬人,本市推估失智人口約為3萬8,464人,目前中山區65歲以上人口為4萬3,074人,推估失智人口為3,445人,隨著高齡伴隨而來的失智、失能議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臺北市近年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包含失智友善天使的培訓、招募社區中商家成為失智友善組織,透過跨領域合作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中山區有著多元又豐富的社區網絡,職場登記數為北市12區之冠,廣邀產、官、學、民、媒及五大產業加入失智友善組織的行列,共創失智友善圈。失智友善照護一條龍 特色亮點在中山林柳吟主任表示,中山區在地醫療資源豐富,推動一站式服務模式,結合篩檢、轉介、諮詢、鑑定、個管服務及資源聯結,提供暖心轉介服務,由專人安排友善預約,協助病人做進一步檢查及診斷,打造「失智友善照護一條龍」。中山區資源網絡豐富又多元,結合失智議題發展在地特色,中山區復華里的復華公園是全國唯一一座以咖啡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失智者可以在復華公園進行咖啡生態體驗,透過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有助於刺激大腦延緩惡化,復華里黃展輝里長表示:「很高興有這個機會,結合在地的復華咖啡公園,共同推動失智議題,打造一里一特色,服務更多社區長輩」。中山區3處慈悲關懷社區(中庄仔福德宮、文昌宮、恆安里辦公處),除了原有的關懷議題也加入失智議題一起推動,讓居民了解如何面對及協助失智者,將失智的正確認知深入社區,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生活圈。失智懷舊婚紗 幸福浪漫憶生聞名全國的中山北路婚紗街,座落在中山區,是臺北特有的幸福文化,藉由懷舊及婚紗結合的元素,帶入失智症的主題,讓今天參加活動的失智長輩,可以有組織的回想,並分享過往歷程,期許懷舊婚紗系列,能喚起大眾對失智症議題的重視。「真愛永恆 浪漫憶生」懷舊婚紗系列活動,由臺北市婚紗攝影商業公會高志榮理事長提供美麗白紗,對於社區公益活動總是不遺餘力的高理事長表示:「推動失智友善組織是個有意義的活動,家父生前也是失智症患者,所以更能體會失智症家屬的心情,知道自己經營的婚紗業可以為延緩失智盡一份心力,所以一定是全力支持,讓我們的社區更美好」,婚紗中的造型由稻江護家的時尚造型科提供「彩妝」、「妝髮」服務及「走秀」指導,讓學生藉由技術服務與長者相處,促進青銀共融。「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是在婚姻中對彼此的承諾,穿著婚紗的相愛記憶,更是讓人回想起當年的甜蜜,87歲的賴仁爺爺夫婦是我們今天失智活動的代言人,和另一半攜手相伴走過60年的溫馨歲月,今天對他們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妻子滿汝奶奶表示,「爺爺在幾年前開始有走失情形,在107年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這幾年家人總是細心陪伴在身邊,很怕他走失,知道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真的是我們需要的,今天真的很高興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可以參加這樣的活動,我們今年剛好結婚滿60年,全家人都非常的開心能留下一個溫馨的回憶」!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打造健康及失智友善的幸福社區,期望藉由此次活動展現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健康活力、產業文化、福利安全、環境生態、繁榮便捷五大面向及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之豐碩成果,期望更多夥伴共同響應推動,營造共好、資源共享、合作扶持之健康城市,齊手打造高齡友善中山健康城。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1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士林區──文物戲曲融入延緩課程在資源整合與特色發展方面,自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戲曲中心辦理ㄧ系列延緩失智活動及課程。故宮博物院課程採「動靜合ㄧ」模式,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入課程,除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入課程外,今年更與愛迪樂物理治療師合作,導入動態「文物操」,透過運動訓練長輩肌力。台灣戲曲中心部份,則是結合課程與表演,並串接共餐之據點,於課程中融入失智延緩及訓練外,亦加強營養與飲食之相關衛教宣傳。在家庭照顧者關懷方面,則與北區家庭照顧者中心合作,辦理心靈舒壓及喘息相關課程。另外亦與特力屋合作,針對失智及高齡居家安全議題,透過課程方式串接商場現場示範,提供民眾相關資訊。在失智友善社區佈建方面,目前以失智友善天使及志工之招募為主,並加強鄰里長加入擔任「守門員」,挖掘社區中隱藏之個案,強化確診率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協助。內湖區──深入職場打造友善氛圍內湖區因有內湖科學園區,盤據許多公司行號,因此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推動之便,鏈結健康促進課程,推動職場失智友善相關內容,並特別強化「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公共識能,以期能友善失智個案,提供友善協助。目前合作之大型職場失智友善之行號,如和泰興業(大金空調)、世晞工程等,後續拜訪推動之企業如大都會公車。在失智友善組織的串接上,除透過鄰里長資源於地方辦理失智友善系列講座外,亦透過商店、教會等組織的串聯,期待可逐步推動失智友善環境。另外,在失智照護網絡之資源整合上,則號召友善天使及鄰里長等挖掘社區疑似或確診個案,並串接轄區內醫院如三總、松德院區等醫療資源,提供個案確診及個案管理服務,讓失智症者能獲得妥善的照護服務。信義區──笑義笑宣傳失智識能信義區在失智友善資源網絡的佈建,主要有以下特色:在社區及鄰里資源的串聯上,以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人員為目標,招募志工擔任「笑義笑行動劇團」巡演,並於里上針對失智症狀、家庭照顧者負荷等主題進行相關公共識能宣導。辦理「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並串聯賣場、烹飪課程等,以及護理相關實習生參與,除推動「代間融合」元素外,更讓失智個案及家屬可透過課程延緩症狀外,也讓家屬與個案間有更多的理解與良性互動。另規劃針對家庭照顧者辦理「咖啡講座」,透過心理課程的調適,讓家庭照顧者可獲得喘息。南港區──廣邀里民任友善貴人自108年起,便針對社區內高齡友善資源進行盤點,並率先其他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多參與社區活動;另亦針對失智病患及其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除提供失智照護相關課程訓練外,亦舒緩其照顧負荷。課程介入後,照顧者照顧負荷程度平均降幅40.68%、憂鬱程度平均降幅74.83%,具有顯著的差異。本年度更進一步針對在地失智友善社區進行相關的資源整合,運用地方在地特色,邀請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於所轄里段進行失智症防治宣傳,並發放「失智友善錦囊」(資料包),深化社區民眾社區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另外,亦於志工培訓課程中,將失智友善及相關識能整合,加強失智友善天使募集。萬華區──聯結社區資源投入照護107年起,萬華區便針對轄區內商家全面性宣傳「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宣傳,希望透過社區鄰里商家的失智友善及警察單位之串聯,提供失智症者友善環境及相關支援,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其次,加強分眾宣傳,如透過里民工作會報,融入失智友善相關公共識能;或針對校園,如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透過實習課程等結合失智症照護主題,強化各個不同受眾的資訊需要。另外,為持續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老幼共融之代間融合課程,強化跨世代間的理解與認同。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巡迴失智友善系列資源佈建及串接,乃架接在「高齡友善」之框架下推動,除整合文山區內特色資源,如指南宮、動物園等周邊之登山步道,媒合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資源,於健康步道導入健康安全科技,另與社區發展協會,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運動,社會參與,達到失智預防的目標。在教育資源的整合上,於區內學校合作,導入失智預防健康識能於課程中,透過遊戲化機制,如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預防資訊,並透過學生識能的提升,達到代間融合之目標。在失智延緩及預防課程開設方面,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透過化妝技術訓練長輩肌力及手眼協調等能力;另亦開設園藝治療課程,期待可讓長輩透過不同模式的課程,延緩症狀。在失智友善天使、組織之招募方面,全力推動「認同卡」認證,透過友善天使培訓,擴大民眾瞭解「看、問、留、撥」之重要性,進而促使店家成為社區中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環境。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在課程規劃上,過去以高齡長者需求為核心,從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為主,透過系列的課程預防及延緩失智狀況,自109年開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進一步擴大服務族群至全人照護,除提供個別化評估之個人處方及相應之套餐服務外,更串接後續自主性服務,如智慧APP等串接,讓民眾可在家自主進行、動手做。在友善天使的招募方面,除了從最貼近社區的里鄰長、里幹事納為失智守門員外,更從健康服務中心志工等訓練課程中納入失智相關宣導,並招募天使提供相關服務。友善組織的鏈結方面,除與臺北市溫泉協會合作,於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亦鼓勵失智友善社區服務──「看、問、留、撥」。松山區──社區資源促進代間融合自108年起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等)、社區學校等,於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在友善天使招募方面,主要鏈結志工、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行「看、問、留、撥」,給予失智症者關懷及協助,目前已有38個個案在這防護網上安全返家。另亦與渣打銀行合作,以保護個案權益為主,導入失智相關公共識能,以期保障失智症者相關權益。結合轄區內友善賣場辦理失智樂齡活動,透過食材的選擇及處理,讓失智症者及其照顧者、家屬等可多接觸人群,並接收營養相關資訊,紓解照護壓力。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16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友善失智 新北治療師進偏鄉
衛福部推估國內失智人口逾29萬人,新北市約占4萬人,新北市自去年率全國之先招募10萬名「失智守護天使」,打造公私協力的失智共照網絡,並首創國內唯一的「樂活健腦巴士」,由一群熱血的青年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提供偏鄉長者認知復健活動。另外,新北市也已達成國家政策綱領「2020失智友善555」的中程目標。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在2017年推動的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中,提出2020年達成「失智家庭照顧者有5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5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5%以上民眾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失智友善555」目標。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新北去年訂定「新北市失智症防治照護行動方案」,並招募10萬名「失智守護天使」,打造公私協力失智照護網,包括轄內9家醫院的失智共照中心、52個失智社區據點、29區衛生所,以及1132家中西醫診所、藥局、牙科診所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發掘社區潛在的失智者,並協助轉診。侯友宜昨天也宣布,新北市已超越「2020失智友善555」中程目標,成為全台唯一達標的縣市,並宣誓2025年要達到「2025失智友善777」的長程目標,打造失智症長者的友善城市。新北藥師公會理事長陳昭元說,社區藥局是長輩經常拿藥或買醫療用品的地方,目前中和、永和、淡水也有5間藥局結合長照,提供專業藥物諮詢及個案管理師連結,以永和區柏愛藥局為例,由青年藥師鄭文柏率團隊結合藝術治療,提供長者們就近的復能活動,成為巷弄長者的健康守護者。另外,新北市2017年起首創「樂活健腦巴士」,營運團隊為「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體適能教練組成。創辦人之一的職能治療師林鈺祥表示,偏鄉醫療人員不足,治療師來來去去,加上醫療資訊落後、家屬欠缺照顧知識,許多失智症患者未能被及時發現,藉由健腦巴士前進平溪、雙溪、瑞芳等偏區,由專業治療師融入桌遊、植栽、懷舊玩具,提供大腦保健和認知刺激課程,幫助偏區長輩達到健腦效果。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5 橘世代.健康橘
新竹「樂活新竹 憶啟安居」走訪眷村探索動物園-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新竹動物園和眷村是新竹市民共同的回憶,新竹市衛生局巧妙運用這兩大元素,舉辦「樂活新竹 憶啟安居」一系列活動,招募失智友善天使,自本月26日起共舉辦8場次,當中「動物園大探索」及「尋找記憶美學」讓一般民眾在導覽過程更了解失智友善的意涵,成為能在社區內幫助失智症者的友善天使。全台失智症確診率僅3成,其中確診的失智症者約有7成4屬於輕度或極輕度,因生活功能尚正常,時常在社區走動。新竹市衛生局表示,民眾若在生活中多留心周遭狀況,就能幫助到失智症長者,而「失智友善」概念即是鼓勵民眾正確認識失智症,進而以同理心去面對病者,並適時給予幫助。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什麼是失智友善天使?新竹市衛生局將藉由動物園和眷村生動的導覽活動,帶領親子進入失智症的世界。新竹市衛生局表示,動物園是新竹市民的共同回憶,除了透過導覽讓民眾瞭解生命教育,還配合失智友善議題的解說,呼應「友善」亦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尋找記憶美學」則在眷村博物館進行,館藏承載銀髮長輩的兒時記憶,長者回到熟悉環境,聆聽生命故事的分享。其中,眷村博物館特別設計兩場次陪伴場,參與民眾可在對失智友善有初步認識後,與長者共同度過安靜的時光。想要了解失智友善天使更多資訊,歡迎報名參加「動物園大探索」及「尋找記憶美學」,活動全程免費,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詳情可電洽 02-8692-5588轉6060蔡小姐或見報名表:https://forms.gle/KbtsBYTdAraczw6S6【延伸閱讀↘↘↘】。用藝術開帖「快樂處方箋」-8旬失智奶奶開畫展。失智症的10大警訊!與失智症拔河該學的一門課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8-12 失智.名人專家
巫瑩慧/讓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持續發揮照顧與支持的能量
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最新推估,國內的失智人口如今已超過29萬。衛生福利部有鑑於失智人口急速增加,而且有九成以上居住在家中,因此從民國102年起就積極推動失智照顧服務資源的佈建,並於106年開始推行,107年陸續建構「失智共同照顧中心」(簡稱共照中心)和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簡稱失智據點)。前者以提供失智者社區個案管理服務,並負責社區照護人才培育及公共識能教育,及輔導社區失智據點為目標。後者則是提供失智者及照顧者多元複合支持服務,如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安全看視、照顧者照顧訓練及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普及失智社區照顧服務。全國至108年度已設置87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434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對於申請補助的對象及規定,每年持續修正中。筆者從民國107年開始擔任新北市衛生局的失智照護輔導計畫委員,參與申請案審查、訪視及相關會議。綜觀新北市在107和108年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業務,承辦單位分別為47家和52家,包括: 社區協會、合作社、基金會、醫院、診所、托老中心、護理之家、養護中心、居家護理所、職能治療所、物理治療所和宗教團體等。而共照中心有9家,亞東、慈濟、國泰、耕莘、淡水馬偕、輔大、雙和、恩主公等醫院和樂生療養院,每一家負責輔導5-7個據點,並轉介個案至據點參加課程。以下彙整心得與建議,以供參考。1.據點設置的地點,最好在交通便利或大眾運輸系統容易抵達的地方。地處偏遠的據點,須設法連結接送服務,對出席意願和參與人數都會有所幫助。2.一樓以上並具有門禁管制的場所,容易影響可近性和參與意願。3.環境中有比較寬裕的迴廊或空間時,將雜物和通道淨空後,就可做為失智者遊走、安撫的場域。4.活動帶領空間需要獨立,避免與廚房、卡拉OK、社區服務等鄰近或共處一個空間,而受到干擾。5.活動課程應包含非藥物治療的體適能、活化認知、藝術、音樂、園藝、芳療、舞蹈、戲劇、瑜珈、律動、樂器、靈性、出遊等多方面的介入,盡量避免只集中在其中的一兩項。這樣才能讓不同的團體動能,促進多方面的身心功能。6.在每堂課開始10分鐘左右,導入長者和家屬喜愛的健康知識,更符合日常需求和增進自我管理。7.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同時為長照或社區服務相關計畫之單位,如C據點、預防延緩失能、公共托老中心、社區關懷據點、銀髮俱樂部或失智共照中心時,人員配置運用、課程規劃或師資聘任,須盡量妥善規劃與區隔,且要釐清整體和個別的運用模式。8.宗教單位辦理的據點,需要盡量開放社區民眾參與,而且宗教性課程不宜超過一定比例。9.建立連結資源,如科技、餐飲、音樂專營店、博物館、幼兒園、學校、桌遊等,促進創新服務。10.針對失智者或家庭照顧者的滿意度調查,需要落實。如果滿意度調查以臉部的表情變化或比較有創意的圖像供選擇,就具有親和力和方便回應的優點。11.鼓勵工作人員多參與失智識能和專業能力的培訓。12.志工的失智相關培訓,可考慮由共照中心或縣市主責單位定期統一辦理。當據點志工人力越充足,就可以有效協助安全看視、活動推展和社區關懷。13.鼓勵志工多參與培訓和領取證照後,彈性加入長照服務,既可以貢獻高齡化社會,也可以有所收入增進經濟自立。14.當據點陪同前來的外籍看護佔半數時,建議規劃以單獨課程或是和家屬一起列入培訓。也需要跟家屬溝通,對外籍看護於失智者上課中外出的彈性。15.退休的護理人員可以培訓成志工、據點協同承辦人或居家護理所工作人員。讓他們的專業,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服務和社會參與。16.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科系學生,透過失智識能教育成為志工或據點活動協助人。17.據點或共照中心,都需要安排專責人員為聯繫窗口。活動帶領須以專業人員為主,如果是領有培訓證照者或照顧服務員,最好有實務歷練年資與基礎。18.在資源連結方面,鼓勵據點的承辦人員和主管多參與相關會議。並與社區其他單位及共照中心建立溝通管道、分享和合作。19.行政和服務建置比較成熟的據點,可藉由聯繫會議或提供參訪等形式,彼此交流分享精進。20.據點大都限於人力、空間和個案人數,比較難依疾病進程、年齡或文化背景等分班教學。不過,未來建議在幾個整體機制比較合適的據點先試行推展。目前比較共通性的挑戰是: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和諮商,在規模比較小、位置偏遠、新設立的據點或對社區照護不熟悉的單位中,仍是普遍不容易達到的目標之一。所以,新北市為服務無法到據點參加活動的家屬,108年起採取更周延的作法。委託場地、資源和專業人力充沛的共同照顧醫院,來規畫辦理家屬支持課程,讓這項服務更彈性的進行和落實。而且,如果能夠每個月固定一次由醫師主持擔任家屬諮詢,讓參與者可以從中釐清健康和照顧上的困難。同時,從別人的案例和醫師的回應中,學習到新知。這樣更能有效達成兼顧知識技能、情緒紓解與資源連結等功能。由於新北市幅員廣大,在偏鄉地區的交通、服務輸送、參與意願、特殊民情和地方情節等,存在著不容易克服的侷限,相信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他縣市城鄉佈建分散的地區。不過,也陸續目睹許多感人的案例。例如在資源和行政體系較薄弱的據點,活動帶領的老師洗淨各種資源回收用品後,製成不同的活動材料或教具。同時也親切活潑的和失智者及家屬互動,並鼓舞主動協助其他學員的家屬,讓整體氛圍充滿歡樂溫馨。還有據點積極和里辦公室合作,串聯社區單位統籌志工,服務弱勢家庭、兒童和獨居長者。並在巷弄沿途擺設懸吊盆栽,美化社區環境。而且克服困難,透過多次協調,邀請里民及失智者在畸零地中,共同闢建菜園。一掃過往垃圾堆積的髒亂,開拓了失智友善環境。在每個縣市推展的失智社區服務計畫中,地方主管機關、失智共同照顧中心和失智社區據點,是三位一體架構,必須有賴主管單位的運籌和變通。另一個重要關鍵是,共照中心願意投入社區營造。參與據點的協調、輔導和培訓,協助就醫確診、各項資料建置、人力培訓和公共識能。而社區中的協會和組織,在有限的經費下,不斷學習、連結和成長,而帶動整體前進的力量。筆者在兩年訪視據點的過程中,看見社區中的協會或組織,只要其主管和承辦人員有三心:愛心、用心和熱心,加上積極和其他資源建立連結與合作,普及服務,反而更能呈現在地服務的溫暖、感動和永續。謹以此篇文章和新北市及全國失智社區照顧服務計畫的所有夥伴共勉,讓失智症的服務可以持續發揮多元照顧和支持。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2 失智.失智100問
疫情問題/全球失智症協會 持續在疫情中努力
COVID-19(新冠肺炎),從2019年底悄悄地蔓延,到2020年演變成一隻全世界沒有人預料到的黑天鵝。它是一種新型病毒,感染力強,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又出現突變。許多地區和國家,並沒有警覺,提早啟動防衛與篩檢機制和建立整體照顧資源。以至於帶來全球大流行,讓世人和第一線醫護人員,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傷亡。所有人都面對著一項艱鉅的事實:社會的封鎖和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尤其失智者,在疏離的環境中,認知能力可能加速退化。因此如何確保失智者的福祉、安全和權益,以及他們的照顧者獲得所需要的支持,國際失智症協會和歐洲失智症協會都陸續提出了挑戰與相關建議。全球失智症協會視訊會議國際失智症協會在4月22日召開了全球視訊會議,來自國際失智症聯盟和五大洲會員國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努力。國際失智症聯盟:一個由全球失智者所組成的協會,建議失智者持 續進行的項目包括:1.線上同儕支持2.家屬和朋友藉著facetime, zoom 或skype交流3.連結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最新建議和資源4.查詢世界衛 生組織的最新資料5.邀請失智夥伴家人和朋友一起參加聯盟每個月的咖啡座談和線上會議等活動6.聯絡自己國家的失智症協會7.每天運動8.保持社交距離和居家安全。五大洲代表(亞洲:中國大陸、印尼、台灣;歐洲: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美洲:美國、阿根廷、巴拿馬、牙買加;中東:黎巴嫩、伊朗;非洲:馬達加斯加、肯亞)。中國大陸因為是目前所知的疫情開始國,所以投入許多相關研究。其中談到最常被詢問的三大類是:1.網路諮詢:失智症和身體狀況 的併發症處理、情緒問題的處理、領藥、身體檢查受到限制。2.記憶門診:因為用藥和就醫中 斷後的問題行為、因為環境限制所產生的行為問題、失智症和身體狀況的併發症、很難對初診者進行認知評估和影像檢查的診斷挑戰。3.社區支持: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補充處方藥物困難、擔憂焦慮和抱怨、疾病資訊受限、缺乏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彙整各國的服務以下是從這次的全球視訊會議資料中,彙整和歸類各國所提出的服務:大同小異的服務1.發展指引:和國際失智症協會、各國政府和媒體合作,提供失智照顧者和家屬參考。2.公民教育:透過視訊、網路或 廣播,定期舉辦新冠肺炎知識、安全管理、日常生活照顧與支持、問題行為處理、服藥、照顧者支持和壓力管理、失智者需求、預防感染措施、吸引失智者戴口罩的方法等主題。 3.網路活動:運動、歌唱、音樂、舞蹈、瑜珈、繪畫及藝術創作等;照顧者會議或講座、專業人員講座或會議、失智諮詢小組網路會議。 4. 電話專線:提供諮詢、疾病照顧、相關資源、諮商及支持等。特別的服務1.娛樂活動:蒐集和提供失智者 有興趣的音樂和電視節目(台灣失智症協會)。2.保障失智者權益:以正式信函向行政院長爭取,並獲准如果失智者沒有遵守相關規定,只要出示身心障礙手冊,可免於受罰(台灣失智症協會)。送正式信函給衛生主管機關、各地政府單位,請求監督失智者在養護機構和加護病房有受到公平的對待(義大利失智症協會)。 和其他協會合作向參議院陳情:特別的居家照護、減少或補助尿布的費用、藥品的持續供應和保護遊走的失智者(肯亞失智症協會)。 3.社區支援:動員各地分會和失智友善社區志工,送達食物、餐食,代購日常用品和協助領取藥物( 義大利失智症協會)。4.支持感染新冠肺炎的失智者: 包括得病的狀況,針對獨居、居家、在照顧機構、在醫院等的各項建議。5.家屬支持模式:每天固定以App 串聯日照中心60位個案的家屬,提供3種不同病程的認知刺激、體能 訓練、職能治療和諮詢。另外,在首都德黑蘭總會設有診所,因此安排2位醫師去家庭訪問;也教導家庭照顧者心靈放鬆和膈呼吸,以減輕家屬壓力(伊朗失智症協會)。 6.贈送營養給失智長者:透過募款,送給失智長者食物和營養品,以增加免疫力(馬達加斯加失智症協會)。7.運用軟體開藥:許多照顧者不願意在疫情蔓延時帶失智者去醫院,所以請醫師運用What’s App 或Zoom溝通開藥方( 肯亞失智症協會)。結語因為疫情的肆虐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模式,從面對面接觸,轉換到視訊或虛擬實境的崛起,科技在這樣的氛圍下扮演了另一種溝通和連結的媒介。它具有安全距離和管控的優勢,也是一種必然的潮流。但是如果站在失智者的角度,那卻是他們很難掌握和實際互動的情境。因此未來的照護,除了應用科技,許多基本面還是需要回歸到人性和倫理面去考量。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0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擴大友善失智網絡
打造友善失智網絡,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服務屆滿3周年,為更貼近實況推動服務,今年1月首度針對失智長輩、長輩家屬、門市夥伴與顧客4大活動參與人,進行最新實習成果調查報告,共有232份有效問券統計發現「幾點了咖啡館」服務不僅成為長輩展現自信與重拾生活能力外,更成為失智家庭舒緩照顧壓力的後援隊,門市與夥伴也產生正能量、願意幫助社區失智患者,各方正面成果成為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持續拓展的動力。延續好評、擴大服務地區,即日起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首度進駐新北市,首家門市坐落於永和區忠信門市,由7-ELEVEN與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永和耕莘醫院三方攜手合作共同開辦,未來每周五早上10點至11點,將由永和中興公共托老中心及永耕瑞齡社區服務據點的失智長輩擔任「高齡實習生」,提供現煮咖啡、結帳等服務,歡迎新北市民來店與長輩「交關」,與7-ELEVEN共同打造友善失智社區。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最新實習成果調查報告分析發現,活動參與10次以上的失智長輩接受ADL (日常生活評估量表)、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功能量表評估,90%無明顯退化,維持生活自理能力,超過70%長輩仍有學習新事物能力,甚至有15%的長輩在行動表現有所進步,如上街購物、外出活動、家務維持等。此外,85%的家屬表示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能舒緩照顧壓力,提升家庭關係,超過90%感受到家中長輩的計算力、溝通力、記憶力等有維持、甚至進度;對於顧客而言,有90%的顧客對服務門市好感度提升,也願意於失智長輩服務時段來店消費,願意進一步了解失智症;隸屬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的門市夥伴們參與活動後,有90%的門市夥伴願意進一步協助失智長輩、影響更多門市加入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行列。在地老年化、少子化日趨嚴重,根據內政部統計預估今年將出現人口「死亡交叉」負成長,高齡時代衍生的長照議題刻不容緩!為打造友善銀髮服務網絡,7-ELEVEN自2014年起發揮門市據點的便利性,與社福團體合作,陸續於門市推動不老店長、肝病篩檢、失智友善課程、青銀互動的說故事活動、偏鄉門市送取餐服務,2017年起更攜手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推出首創超商店型的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串聯各地社福團體、醫療院所共同推展活動,不僅是長輩日常生活中的復能活動,也是民眾最佳的友善失智實體教室。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於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嘉義市、嘉義縣、高雄市、屏東市共有9家門市推展服務,累計至今邀請近50位失智長輩到門市實習,從事迎賓、製作遞送咖啡、收銀等,能讓長輩與人群接觸、訓練處理事務能力,來減緩失智狀況。今年下半年服務預估將延伸至彰化、台南、台東等地區,邀請更多門市共同響應。新北市首家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落腳永和區忠信門市,七年級生的店長阿賢自學生時代便在7-ELEVEN工作,超商資歷已破20年,喜歡與人互動、服務人群的阿賢店長分享:忠信門市長期與永和耕莘醫院舉辦過大大小小的社區活動,如健走集點、小小店長活動等,彼此有深厚的情感與默契,此次共同開辦的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期望凝聚在地情感,邀民眾每週早上10點到忠信門市體驗長輩們製作的現煮咖啡,給予長輩掌聲與鼓勵,共同打造在地化的友善失智社區。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06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協助失智長輩社區實習 「幾點了咖啡館」進駐永和
打造友善失智網絡,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服務滿三周年,為更貼近實況推動服務,今年一月首度針對失智長輩、長輩家屬、門市夥伴與顧客四大活動參與人,進行實習成果調查,分析二三二份問卷,發現「幾點了咖啡館」服務不僅為長輩展現自信與重拾生活能力,更成為失智家庭舒緩照顧壓力的後援隊,門市與夥伴也產生正能量、願意幫助社區長輩。7-ELEVEN自二○一七年攜手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首創超商店型推出「幾點了咖啡館」,至今共九家門市推展服務。上半年因應防疫服務暫緩,但7-ELEVEN募款結合知名圖像品牌「黃阿瑪的後宮生活」,推出創意零錢捐袋,近期疫情趨緩、服務重啟,七月底新據點於新北市永和區忠信門市正式開辦,並與永和耕莘醫院合作打造在地友善失智網絡,預估下半年於彰化、台南、台東等地陸續拓展服務。根據「幾點了咖啡館」最新實習成果調查分析,參與活動的失智長輩經過失智專業量表評估發現有九成無明顯退化,七成仍有學習新事物能力,一成五在行動表現有所進步。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7-3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友善天使」守望社區 助失智家庭一臂之力
「失智友善天使」是什麼?他們是一群守望社區內失智者的志工,能協助失智者家庭找到在地的醫療及長照資源,也能在失智者走失時,隨時提供家屬一臂之力。8月26日起,新竹市衛生局將辦理8場次的失智友善主題活動,歡迎民眾共襄盛舉,用愛守望失智症長輩。新竹市衛生局長王宗曦表示,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我國失智人口於去年底超過29萬人,其中約74%是輕度患者,他們不一定都有就醫治療,但一定會在社區內活動,卻常發生走丟的狀況,嚴重恐再也回不了家,讓家屬心痛。然而,多數人不了解失智症,不懂如何尋求醫療診斷,甚至不願面對疾病。但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正强強調,失智者若能及早接受診斷與用藥,並持續參加社交活動,研究證實是可以有效延緩病程的。台灣將於2026年進到超高齡社會,失智者走失事件恐更常發生。王宗曦認為,家屬、醫療或社福人員的照護有限,如果有更多民眾能一起成為「失智友善天使」,協助留意社區內的失智者,能幫助更多家庭圓滿不破碎。「失智友善天使是訊息傳遞者,也是社區守望者。」陳正强說,民眾可能會擔心自己沒有醫療專業,對失智者幫不上忙,但其實只要建立失智友善概念,協助失智家庭找到在地服務資源,或給他們一句溫暖的加油打氣,就能達到「天使」的任務了。 新竹市光華里民彭鳳梅因緣際會加入了失智友善天使行列。她受訪也說,陪伴失智者其實不難,多一點愛心與耐心就好。8月26日起,新竹市衛生局推出8場次失智友善主題活動,包含「動物園大探索」及「尋找記憶美學」,活動全程免費,歡迎對「失智友善」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詳情可上衛生局官網或臉書「新竹市衛生局 健康好讚」查詢。報名電話:02-8692-5588轉6060,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btsBYTdAraczw6S6。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7-20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與其害怕失智 及早預約未來
台灣失智者人數大步邁向30萬人,桃園長庚醫院失智中心主任徐文俊指出,失智症帶給病人和家人全面衝擊,建議在未失智之前,就預先安排待處理事項,從與家人的關係到財務等,「該道歉的就應該道歉」,不要等到失智之後,更難面對。2030預估 全台46萬患者徐文俊說,預估到了2030年,全台失智人口大約會有46萬人,尤其這幾年,年輕型失智症者快速成長,對家人來說,比老年失智更棘手。年輕型失智症指六十五歲以前確診為失智的案例,以額顳葉失智症最多,患者行為問題較為嚴重,疾病進展快,但因年輕,不易聯想到失智症,通常會比老年失智症晚二到三年確診。 徐文俊建議,與其害怕失智症,不如應更瞭解失智症並預為因應,及早診斷,不單為早期治療,還可幫助我們了解疾病和罹病的家人的處境。他建議,每個人都應思考,在自己有朝一日可能失智前,預為安排生活的各個面向。及早學習 用愛和親友相處徐文俊建議,這些安排不僅限於財務等具體事務,還有個人的情緒習慣及關係。因為失智可能會降低或奪走原來的能力,或改變個性。不要再推遲該做的事,徐文俊指出,該道歉的請快道歉,並早早學習以愛和親友相處。如此,都將大大有助於萬一失智之後與家人的相處,甚至減輕家人照顧壓力。以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為主要任務的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於上周六舉辦感恩禮拜。士林靈糧堂牧師劉群茂說,靈糧堂體系的日照中心等長照據點,在全台已超過20個。但廿年前,教會根本不知何為社區長照服務,完全本於信仰、本於服務社區的傻勁,由家庭主婦為骨幹起步,沒想到發展至今成為國內長照界重要品牌。團體家屋 有尊嚴長照服務但劉群茂指出,雖然堅信只要出於對社會的愛,假以時日「必甚發達」,但以家庭式照顧失智長者的團體家屋,成本之高,外界難以想像。立委吳玉琴回應,確實要有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的信心,才有可能打造出讓長者有尊嚴的長照服務。吳玉琴表示,她已向即將轉任衛福部政務次長的薛瑞元反映,將設在社區最多只照顧18位長者的團體家屋,視為有錢有勢的長照「機構」而不予補助,是昧於現實的作法。她說明,團體家屋設於社區,讓老人能就近得到24小時的照養,很值得鼓勵。但因政府不支持,全台目前才十二、三家,受惠的家庭非常少。徐文俊說,瑞智基金會努力推動,預約一個不害怕失智症的未來,希望那時,所有的失智者都能在社區得到接納和關懷,家人可以放心外出上學上班。
-
2020-07-19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預約不害怕失智症的未來 醫師建議:趕緊饒恕與說道歉
台灣失智者人數正大步邁向30萬人,桃園長庚醫院失智中心主任徐文俊今天指出,失智症帶給病人和家人全面衡擊,所以,我們最好在未失智之前,就將該處理的事情,從與家人的關係到財務等,預為安排,「該道歉的就應該道歉」,不要等到失智之後,變得更難面對。以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為主要任務的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今舉辦感恩禮拜。士林靈糧堂牧師劉群茂說,靈糧堂體系的日照中心等長照據點,在全台已超過20個。但廿年前,教會根本不知何為社區長照服務,完全本於信仰、本於服務社區的傻勁,由家庭主婦為骨幹起步,沒想到發展至今成為國內長照界重要品牌。不過,雖然堅信只要出於對社會的愛,假以時日「必甚發達」,但劉群茂坦言,以家庭式照顧失智長者的團體家屋,成本之高,外界難以想像。立委吳玉琴回應,確實要有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的信心,才有可能打造出讓長者有尊嚴的長照服務。她已向即將轉任衛福部政務次長的薛瑞元反映,將設在社區最多只照顧18位長者的團體家屋,視為有錢有勢的長照「機構」而不予補助,是昧於現實的作法。她說明,團體家屋設於社區,讓老人能就近得到24小時的照養,很值得鼓勵。但因政府不支持,全台目前才十二、三家,受惠的家庭非常少。徐文俊說,預估全台的失智人口已近30萬,到2030年大約有46萬人;而失智症帶來的衝擊,對病人或家人都是全面性的,甚至慘痛的,包括家屬間的誤解,到財務糾紛及照顧悲劇。尤其這幾年,年輕型失智症者快速成長,對家人來說,比老年失智更棘手。徐文俊建議,與其害怕失智症,不如應更瞭解失智症並預為因應,及早診斷,不單為早期治療,還可幫助我們了解疾病和罹病的家人的處境。他建議,每個人都應思考,在自己有朝一日可能失智前,預為安排生活的各個面向。徐文俊建議,這些安排不僅限於財務等具體事務,還有個人的情緒習慣及關係。因為失智可能會降低或奪走原來的能力,或改變個性。不要再推遲該做的事,例如該道歉的請快道歉,並早早學習以愛和親友相處。如此,都將大大有助於萬一失智之後與家人的相處,甚至減輕家人照顧壓力。推而廣之,徐文俊說,瑞智基金會努力推動,預約一個不害怕失智症的未來,希望那時,所有的失智者在社區都能得到接納和關懷,家人則可以放心外出上學上班。
-
2020-06-22 新聞.長期照護
鬱卒體衰,8旬嬤竟失能1個月!長者衰弱7警訊別輕忽
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呈現失能狀態。王奶奶的故事是輕忽衰弱導致的悲歌,衛福部國健署透過「長者衰弱評估」數據推估,台灣有近3萬名長輩可能成為下一位「王奶奶」。目前國內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我國可能衰弱的長者約為9.7萬人,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根據國健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至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至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有很多細微跡象是衰弱警訊,但常被「我老了才這樣、很正常」為由選擇忽視,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長輩過去一年若曾有跌倒經驗、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長期服用多種慢性病藥物、有憂鬱症、失智症、營養不良或慢性病者,都是衰弱高風險族群。有衰弱狀態長者常因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多種藥物及營養不良,增加跌倒風險,導致骨折、失能,甚至臥床不起。開業診所醫師吳震世表示,長輩一旦臥床,平均餘命恐剩7年;反之,及早發現衰弱狀態,尋求社區資源幫助,長輩可多享受14年以上健康老年生活。吳震世指出,若家屬能及早發現王奶奶有憂鬱等衰弱前期徵兆,可帶著她到診所診斷,轉介至心理諮商診所或由社工協助,改善其憂鬱情緒,避免王奶奶因吃不下引起營養不良,減少罹患肌少症及摔倒風險,降低失能機會。國健署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公布新版高齡整合照護指南為基礎,製作「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民眾在家就能替長輩評估,若有任何1項異常就是衰弱前期、符合2項即為衰弱。該評估中的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民眾可詢問長輩「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則依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進行評估;營養狀況是以過去三個月體重是否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為標準;若過去2周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則有憂鬱可能。吳震世提醒,評估項目只要有一項異常,應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評估,衛生局所也可提供如長者運動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
-
2020-06-20 新聞.健康知識+
家中長輩健康出現警訊?國際最新8項評估報您知,若有任1項異常需尋求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您過去1年是否曾跌倒、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或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如果有的話,要小心可能是衰弱的徵兆。除此之外,有失智症、憂鬱症、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的長者,也容易有衰弱的風險。「衰弱」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狀態,如果能夠提早發現家中長者健康異常的狀態,盡快尋求社區資源的幫助,才能夠預防及延緩衰弱情形的發生。 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結果顯示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有衰弱狀態的長者更容因為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鎮定藥物、多種藥物,而增加跌倒的機會,以致骨折、失能、住院。家中長輩健康出現警訊?國際最新功能評估報您知為達健康老化的目標,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08年公布新版的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lines,ICOPE),以社區為基礎,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提出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以延緩衰弱與失能,維持及改善老年人身體功能與心理健康。「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6大項目。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如: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如: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營養狀況如過去三個月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憂鬱情形如過去2週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等。民眾在家中可以透過這6項功能評估,了解長者是否有健康警訊。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量表(1) 記憶力:說出 3 項物品,例如:鉛筆、汽車、書,請長者重複,並記住,問完第 2 題後再詢問一次。(2) 定向力:詢問長者「今天的日期?」(含年月日)「您現在在哪裡?」(3) 椅子起身測試:14 秒內,可以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五次。(4) 在過去三個月,您的體重是否在無意中減輕了 3 公斤以上?(5) 您是否曾經食慾不振?(6) 您的眼睛是否有任何問題:看遠方、看近或閱讀上有困難、有眼睛疾病、或有正在治療的疾病 (如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 請跟著我唸 6、1、9,是否兩耳都聽得到(8) 過去兩週,您是否感覺情緒低落、沮喪或沒有希望?過去兩週,您是否感覺做事情失去興趣或樂趣?評估發現異常,可以找哪些資源幫助?如果發現評估結果有任1項異常,可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評估。除此之外,衛生局所也可提供民眾有關健康促進的社區資源,例如:長者運動相關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讓長者獲得完整照顧,並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擁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6-11 橘世代.健康橘
你是健忘還是早期失智?「失智症篩檢量表」測測看
據統計,目前全球約5000萬人罹患失智症,許多人都知道要提早預防、及早發現、早期診斷,但是這些口號能否落實,有賴全民認知教育,讓它成為日常知識。「台灣失智症協會」大力推動各項政策,希望播下預防種子,期盼與全民共同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由於人口高齡化已經成為全球的隱憂,再加上國際衛生組織的重視,關於「失智症」的影片、廣告、或是DM文宣處處可見,但若非有切身之痛,一般社會大眾仍然無法對失智症加以注意。別忘了,失智症並不是專屬於老年人的疾病,年輕型失智症也有可能找上您。失智者在失智症狀出現之前,可能就已經潛藏長達20年的腦部病變,所以,當您還在懷疑自己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時,請花一點時間用「失智症篩檢量表」測測看吧!長期以來關注各項失智症議題的「台灣失智症協會」強調,除了結合政府、民間,以及各領域專業力量,為提升失智者及其家屬生活品質而努力外,倡導失智症預防相關衛教及建立失智友善社區,更是刻不容緩的要務。失智議題納課綱 成人分享學習2019年7月份上映了一部由日本暢銷繪本改編的同名電影《阿嬤,不要忘記我》,是以劇中孫子「小翼」的視角生動描繪出人生無可避免的老化、失智等難題。劇情敘述一位平日極為呵護孫兒的阿嬤,因為記憶力逐漸減退,漸漸地變成一個行為怪異的長輩,例如:任由心愛的植物枯萎、一次吃光一鍋果醬,或是忘記去接孫子、半夜吵著要外出等。種種行徑讓小翼因為害怕而與她日益疏遠,但是這段所有人都很辛苦的過程中,小翼也漸漸從大人口中認識了什麼是「失智症」,並且學會與失智的阿嬤相處。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即以這部電影作為訪談的開始,她表示,這部電影點出了幾個議題,第一個是失智症,第二是照顧分配的問題,第三是學生霸凌的問題,第四是祖孫相處,第五是關於如何認識失智症的教育問題。認識失智症是現代很重要的課題,而且應該從小就開始。湯麗玉指出,根據統計顯示,失智程度為重度與中度者約占26%,輕度與極輕度的患者約有74%,所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相對可以減緩症狀惡化,為此,就必須趁早將失智症相關議題納入學齡孩童的課綱領域中。投入失智症領域已經將近30年的湯麗玉表示,家有失智者,無疑對整個家庭造成巨大的影響。失智症協會在2005年成立「瑞智學堂」,是專為輕度失智者及家屬設計的認知促進課程,目的是為了促進多元認知、延緩失智退化,成立至今已逾13萬人次參與。「其中『永遠記得您講座』必須具備失智者家屬身分者方可參加,經由演講與分組討論,家屬可以做經驗分享與交流,達到互相幫助的目的。其他可以自由參與的則有『家屬必修班』課程教導照顧技巧,提供相關資源與資訊,另外,『記憶咖啡講座』則由家屬擔任講者,著重對一般人做宣導,講者中有許多是已經卸下照顧責任的『畢業生』,他們會將照顧失智家人全程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所以許多處於懷疑或是未確診階段的家屬,因為參加了記憶咖啡講座而解惑。」湯麗玉詳細地為我們說明,指出以不同的課程來教導社會大眾認識失智症,才能夠引領大家由未知的領域進而付出關心。許多人認為失智症是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而漠不關心,然而年輕型失智症會對家庭造成更大的衝擊,湯麗玉舉出實際案例︰「有一位50多歲年輕型失智症病人,夫妻兩人經營一家公司,育有3名子女,後來因為公司財務每況愈下,妻子才驚覺先生已經罹患失智症,也因為罹病後的諸多脫序行為,造成孩子莫大的困擾,以致於必須接受學校輔導。這個家庭後來變成了低收入戶。」由此讓我們更加了解年輕型失智症對家庭的影響甚鉅,原本美好的世界會在瞬間瓦解,所以愈早對失智症有所認知,就愈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防降低風險 訓練種子教師向下扎根湯麗玉認為,《阿嬤,不要忘記我》這部電影對小朋友來說是極佳的教材,若是小學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之後,將失智症的議題帶回課堂上,將可以成為孩子們參與討論的話題,因為影片或繪本對孩童來說,有聚焦吸睛的效果。她進一步說︰「不論是我們協會或是其他單位、坊間,都有很多與失智症相關的影片、繪本或是教材,甚至於我們的同仁將自製簡單的動畫影片帶到校園去做宣導,都引起熱烈的迴響。所以我們期望以培訓種子教師的概念,藉由老師的力量在各個學校推廣,或是訓練大專院校的學生對失智症有清楚的概念之後,亦可以協助映後座談或討論的活動,如此就有機會讓失智症的衛教在孩童心中深耕,進而帶到各個家庭開枝散葉。」由於少子化時代來臨,照顧人力逐年大幅減少,未來失智症照護已經無法單靠家庭,而將轉變為社區互助照顧的模式。根據統計,目前有95.9%的失智者在社區中生活,所以社區中的失智症病人需要我們共同來關心。對於友善社區的推動,湯麗玉樂觀其成:「因為現在每個縣市的衛生局都可以申請相關經費,來推動當地的友善社區,其中包括了友善天使、友善組織、友善商店等,大家多一點關懷、多一點協助,就會成為失智症病人與社會銜接最重要的橋梁。」失智症協會於2018年負責拍攝製作友善公車、友善警察,以及失智友善「大學生篇」等相關影片,做為各縣市宣導使用素材;他們也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製作一系列失智友善線上學習課程影片,由湯麗玉及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台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蔡佳芬主講,以每支2至3分鐘的短片,傳達有關失智症的知識與最直白的因應方法,希望大家共同來打造失智友善家園。「預防失智、降低失智風險並非熟齡後才開始注意,因為在顯現失智症狀前,大腦的病變已經累積了20年,所以在生活中要積極力行預防失智的種種方法,不論是良好的飲食或是生活習慣,都要從小就開始培養。」湯麗玉認為,對學生做教育宣導是很有價值的事情,亦可間接影響父母親了解「預防失智」的重要性,以防日後成為家人子女的負擔。去年9月28日~29日,失智症協在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失智症月」,鼓勵失智症者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發聲,也持續促進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失智症協會預計在2020年度將失智症宣導、友善社區及大學生做連結,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可以投入失智症相關宣導,因為現代年輕人的網路行銷、傳播資訊能力都不容小覷,若善加運用,必定會成為宣導失智友善、預防失智的強大生力軍。失智不是一個家庭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唯有讓失智症的觀念更加普及,尤其是加強學生的知識推廣,才能夠防患於未然,整體社會亦可以提供失智症病人及其家屬友善的環境與有利的支持。讓大家心手相連,共同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9月號(NO.90)》【關於更多長照大小事↘↘↘】。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善用長照2.0 寒溪部落同村共養共老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