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多囊性卵巢
共找到
58
筆 文章
-
-
2024-10-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公,有求必應,老婆,有求必孕?
去拜拜,祈求菩薩有求必應是每個善男信女的願望。同樣的,久婚不孕,去拜拜,希望能早日懷孕生子,「有求必孕」也是另一種信徒的願望。在現實上,婚前老公對老婆通常有求必應,除非是女追男的,然而婚後可能就不一樣了。現代生兒育女大不易,因此不少現代年輕夫妻婚後可能養個毛小孩也不大願意生小孩,即使婆婆抱孫心切,老婆也不願意「有求必孕」。婚後老公對老婆有求必應,通常也是相對的,老婆體貼,老公通常自然對老婆有求必應,反之可能就會有求不應,相應不理了。在醫學上,身體要它能有求必應是有一番學問的。例如,如果睡眠不足,大腦休息不夠,白天工作或上課要求聚精會神,可能就不那麼如意了,有人會喝咖啡提神解勞求得一時的清醒,就好比馬兒跑不動,你用馬鞭鞭牠一樣短期有效,長久就可能師老兵疲了。男女關係上,如果老婆希望老公體力好、耐操耐勞「有求必應」,就要先把老公這條牛看好養好顧好。如果他有B肝不知追蹤,肝發炎了,或肝硬化了,或長了大的肝癌,或得了其他癌症,他可能很疲倦了,「侍兒扶起肌無力!」他怎麼能夠對老婆百依百順呢?另一方面,如果老公要求老婆傳宗接代,「有求必孕」在現代社會也是有條件的。第一是老婆天生喜歡小孩,而不是喜歡養寵物。第二是生了之後經濟可以負擔,最好有人幫忙帶小孩,最重要的是老婆沒有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沒有其他種種影響懷孕胚胎著床的問題。懷孕之後,也要好好呵護才能順產,傳宗接代。此外,很多女士擔心生產後身材走樣,這對現代女士而言,都是很大的變數。總之,「有求必應」、「有求必孕」都很重要,但這中間有很多功課要做要學習。求神明幫助之時,最好先與智者求智慧,與醫師求健康,通盤考慮,一一克服,如此才能水到渠成,有志竟成,人生也才會完美。●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6-07 醫療.皮膚
成人長痘痘「2大原因」導致!皮膚醫:痘痘肌不需另外擦乳液
夏季是冒痘旺季,皮膚科醫師提醒,成人長痘多是化妝品或口罩造成,若本來就是「痘痘肌」,夏天除了洗臉選用溫和清潔,不需要再另外擦乳液,另外務必注意防曬。俗稱青春痘的「痤瘡」是常見皮膚問題,文獻顯示,超過85%青少年有青春痘問題,其中更有64%會持續到20歲以後,即俗稱的「成人痘」。開業皮膚科醫師周宛儀今天在衛教記者會上說明,痘痘的形成,是因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孔阻塞及痤瘡桿菌生長,導致發炎及紅腫;每年4月開始因天氣悶濕、常流汗,進入冒痘旺季,因痘痘問題求診的民眾約比平時增加3成。不同位置長痘原因不同不同位置長痘原因不同,周宛儀分析,其中額頭是受安全帽、帽子、瀏海、流汗影響,兩頰則是口罩、霜類產品或卸妝油,下巴是含氟牙膏、口罩、安全帽帶、托腮、趴睡、生理痘、多囊性卵巢、刮鬍不當、奶製品、含糖飲料,髮際則與流汗、護髮或髮型產品有關;而成年人最常見的,就是化妝品或口罩造成。正確保養與生活習慣是「戰痘」成功關鍵除了遵照醫囑用藥,正確保養與生活習慣,對於「戰痘」成功也扮演關鍵角色。周宛儀分享痘痘肌夏日保養3大重點,包含溫和清潔,洗臉勿洗到乾澀;單純保濕,少擦乳液,乾燥或擦藥會刺激的地方,再局部擦清爽保濕品;及做好防曬,優先用遮蔽方式防曬,等痘痘穩定,再使用清爽型防曬避免阻塞毛孔。民眾抗痘常誤信偏方、自行買成藥,更或是未找尋專業的醫療團隊進行評估,誤使用不適合的雷射治療,反而造成更大問題。痘痘治療需要3個月以上時間開業皮膚專科醫師林亮辰說,很多民眾覺得看皮膚科吃藥為什麼沒有馬上好,以為「沒有效」,但其實痘痘治療往往需要3個月以上時間,並由醫師評估患者所適合的藥物、療程或雷射,才能有效控制油脂與角質健康。林亮辰指出,除了傳統口服藥物、外用藥膏可以抗痘,近年也有自費治療「藍雷射」可用,可有效滅菌並使皮脂腺萎縮,對不適合使用口服A酸藥物的兒童、備孕婦女或孕婦為另一項選擇。延伸閱讀:.聽信偏方反導致皮膚爆痘!中醫師教妳正確抗痘7大點.「6飲食習慣」都在殘害皮膚!營養師曝:愛吃白飯、白麵讓肌膚鬆弛又蠟黃.痘痘長的位置可以反映身體哪裡出問題?中醫師解惑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9 醫療.婦產科
月經異常、體毛或痘痘狂長,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9大飲食方式助改善
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的月經異常、體毛大量生長或是痘痘(或稱痤瘡)狂長,這些看似無關痛養的小症狀,其實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所致,不僅可能造成不孕,甚至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也會增高。幸好,被診斷出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可以從飲食改善他們的健康。不過具體該怎麼吃才有幫助,或是需要避免那些食物呢?以下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知識,可以幫助你更好應對該疾病。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卵巢產生過量雄性荷爾蒙的疾病,這種雄性荷爾蒙通常在女性體內含量很少。過量的雄性荷爾蒙可能會為女性月經週期帶來問題,例如它會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許多症狀。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個名稱描述了卵巢中形成的許多小囊腫(充滿液體的囊)。然而,有些患有這種疾病的女性沒有囊腫,而一些沒有這種疾病的女性則會出現囊腫,所以不一定有囊腫才會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據統計,在育齡年紀的女性身上,發生率約在10%至30%之間,不同種族的發生率略有不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則:包括月經不來或根本沒有月經,它還可能涉及經期大量出血。.體毛生長異常:臉部毛髮可能過多,或手臂、胸部和腹部毛髮大量生長。.痤瘡: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引起痤瘡,尤其是在背部、胸部和臉部。.肥胖:40%到80%的患者可能患有肥胖症,並且難以維持健康的體重。.皮膚變黑:可能會出現皮膚變黑的斑塊,尤其是在頸部、腋窩、腹股溝(兩腿之間)和乳房下方的皺褶處,這被稱為黑色棘皮症。.囊腫:許多患者的卵巢在超音波檢查中顯得更大或有許多囊腫。.皮膚贅疣:皮膚贅疣是皮膚額外的突出物,它們經常出現在你的腋窩或脖子上。.頭髮稀疏:患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的人可能會有雄性禿或變得頭髮稀疏。.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女性不孕的最常見原因,不定期或頻繁排卵可能會導致無法受孕。導致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原因是什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可能在家族中遺傳,姊妹或母女皆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很常見,不過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其他幾個因素,最重要的是肥胖,也在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發揮作用:.較高濃度的雄性荷爾蒙:高濃度雄性荷爾蒙會阻止卵巢釋放卵子,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則,排卵不規律也會導致卵巢上出現充滿液體的小囊腫。.胰島素阻抗:胰島素濃度升高會導致卵巢製造和釋放雄性荷爾蒙。同時,胰島素阻抗意味著身體無法正確處理胰島素,從而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升高。並非所有患有胰島素阻抗的人都會出現血糖升高或糖尿病,但胰島素阻抗可能導致糖尿病。.低度發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往往患有慢性低度發炎。如何透過飲食緩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目前尚無有效方法可預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但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輕症狀。例如健康的飲食、定期運動和控制健康體重能幫助你避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影響。對於如何達成健康的飲食,你可以採取以下9件事來保持營養充足及避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加劇:1.選擇新鮮與最少加工的食物選擇各種新鮮和最低限度加工的水果、蔬菜、乳製品和瘦肉蛋白質食物,同時也包括堅果和種子。2.選擇全穀物例如糙米、大麥、高粱等,用全穀物製成的麵包和麵食可以幫助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避免血糖飆升。3.經常補充水分保持充足水分對身體至關重要,喝水始終是最佳選擇,但重要的是要避免飲用果汁、能量飲料和蘇打水等高糖飲料。4.少量多餐不要每天吃三頓大餐,而是嘗試每三到五個小時吃點食物或零食。5.避免反式脂肪攝取大量反式脂肪可能會加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症狀,並增加心臟病的風險。6.每週吃兩次富含Omega-3的魚鮭魚、沙丁魚和鯡魚等多脂魚類是omega-3脂肪的重要來源,目標是每週吃兩次富含脂肪的魚,份量為8至12盎司,大約是226克至340克。7.多攝取膳食纖維目標是每天從全穀物、水果和蔬菜中攝取至少25克的膳食纖維。8.限制鈉的攝取每天攝取的鈉不要超過2300毫克,請盡可能減少到餐廳用餐以及吃罐裝和盒裝的加工食品。9.優先考慮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對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來說是一種有益的營養素,因為它有助於改善代謝和心血管健康。大豆蛋白的一些良好來源包括豆腐、毛豆、黃豆和豆漿。總而言之,如果你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並不意味著你注定健康狀況不佳。你可以透過做很多事情來應對、盡量減少症狀並保持自己的健康。具體應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健康的體重、吃營養食物和定期運動。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影響荷爾蒙濃度,進而調節你的月經週期並緩解症狀。【資料來源】.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Johns Hopkins Medicine).PCOS Diet(Johns Hopkins Medicine).Treating PCOS with Nutrition: 9 Tips for a Healthy Diet(Penn Medicine Lancaster General Health).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Cleveland Clinic).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代謝症候群(長庚醫訊)
-
2024-03-12 癌症.卵巢.子宮
歌手丁噹卵巢長息肉致子宮頸癌指數飆高?醫教先分清楚卵巢與子宮、息肉跟腫瘤
41歲「偶像劇主題曲女王」丁噹日前出席記者會,透露因做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子宮頸癌指數飆到最高等級,趕緊動手術切除卵巢瘜肉。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芳維表示,一般瘜肉多長在子宮頸與子宮腔,在門診即可切除,不需動手術,瘜肉也不會造成子宮頸癌,因此推估較有可能是搞混了,臨床上較可能的現象為「卵巢或子宮頸長腫瘤,卵巢癌指數飆到最高」,呼籲民眾若有疑慮可諮詢醫師。舊傷未痊癒 新病又上門丁噹2014年、2019年曾2度從舞台機關摔下,雖無大礙,但至今尾椎骨未痊癒,長時間坐著、站立都會痠痛,需透過中醫針灸治療,以及泡澡舒緩不適。未料她去年做健康檢查時,竟然發現罹患婦科疾病,自己與經紀人都嚇到。她去年做全身健康檢查時,發現卵巢長了息肉,幸好發現時間尚早,狀況沒特別嚴重,經手術切除後已無大礙。經紀人則表示,丁噹健康檢查的數值屬於最高等級,與子宮頸癌僅僅一步之遙,因此趕緊動手術接受治療。卵巢與子宮、息肉跟腫瘤 傻傻分不清楚一聽到「癌症」易讓患者驚慌失措、緊張搞混。張芳維表示,息肉主要是慢性發炎造成,宛如息肉的皮膚上面的贅肉,一般長在子宮頸跟子宮腔,也不會造成子宮頸癌指數上升,大部分在門診切掉即可,不須動手術。子宮頸息肉最容易發現的徵兆是性行為後出血,由於息肉比較脆弱,跟一般的皮膚表層不同,性行為時候容易摩擦導致出血。子宮腔息肉容易導致異常出血,或是月經來潮量比較大。不過內診不易觀察清楚,需進一步照子宮超音波才能確定。張芳維說明,子宮頸息肉不會導致子宮頸癌指數上升,除非有子宮頸癌病變。若是有子宮頸癌病變,可於子宮頸膜片檢查時發現;卵巢癌指數則是檢測CA-125,兩者機制不同。因此,他推測丁噹的情況比較可能是「卵巢或子宮頸長腫瘤、卵巢癌指數指數上升,然後開刀把腫瘤切掉」比較符合常態。卵巢腫瘤如何判定良性或惡性?第一步檢測卵巢腫瘤CA-125指數第二步做超音波判定,若腫瘤指數超過100,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接著做核磁共振(MRI)或電腦斷層(CT)掃描,鑑別是良性或惡性。第三步良性:進一步判斷腫瘤,若是一般良性腫瘤,以手術切除,半年至一年回診,照超音波檢測腫瘤指數;若是子宮內膜異位瘤,手術後續還需搭配藥物治療,以預防復發。惡性:須接受卵巢癌治療,化療是主要治療方式之一。卵巢腫瘤是一個沉默的殺手,根據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卵巢癌細胞依分類或分化程度、手術分期,以及基因檢測結果決定療程。且為了降低疾病復發或延長第一次治療後的疾病緩解時間,在手術後以及化學治療後,依照風險及個別狀況,決定是否使用標靶藥物做「維持性治療」,以達到降低復發機率,延長無疾病存活期[i]。珍愛婦女健康 定期接受檢查第一招觀察自己是否有月經週期異常出血、陰道異常出血。第二招每年的婦女健康檢查相當重要。建議女性每年接受「6分鐘護一生」抹片檢查,除了檢測是否有子宮頸癌前病變,若有異狀的話,還可以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檢測卵巢健康狀況。醫師最後呼籲,民眾若對於媒體報導或是疾病不甚了解的部分,可諮詢專業婦產科醫師,正規的衛教說明較不會讓民眾擔心或對健檢報告有疑慮,還有最重要的就是「6分鐘護一生」,珍愛婦女健康。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建議每3年至少做1次抹片檢查,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亦即民國80年以前出生(含80年當年出生)且曾有性經驗之女性,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並早期治療,早期子宮頸癌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資料來源】 .台灣癌症基金會 .衛福部 【延伸閱讀】天冷喝錯湯 害她多囊性卵巢病情加重又變胖!剖腹產同時切除卵巢 英國4名婦女接受突破性「二合一手術」【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1079】(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08 性愛.性福教戰
過年期間忌恩愛?專家告訴你停止性行為後,身體健康會如何?
傳統有一說是在過年期間停機,尤其是初一到初三這三天避免有親密活動,否則可能新的一年運勢會大受衝擊。暫且不論這樣的習俗是否有科學的依據,但假如你停止性行為後,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這會損害你的健康嗎?不進行性生活會有什麼影響?美國婦產科醫師Ali Novitsky告訴《每日電訊報》,定期的性活動可以提高某些荷爾蒙的濃度,例如催產素和內啡肽(或稱腦內啡),這些荷爾蒙與幸福感和減輕壓力有關。因此,禁慾可能會導致這些激素濃度下降。有研究表明,規律的性生活可以降低焦慮程度,有助於緩解憂鬱症,而且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對男性來說,頻繁射精還可能有益攝護腺健康。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與每月射精4至7次的男性相比,每月射精至少21次的男性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較低。對於女性來說,一項研究表明性高潮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有助於避免晚年失禁。 但如果你沒有發生性行為,也不必擔心。Novitsky指出,雖然定期的性活動可以為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不發生性行為並不一定會導致身體健康問題。為什麼伴侶會停止做愛?除了過年習俗之外,伴侶間停止性行為的原因有很多。一項針對2000名成年人的調查發現,45%的人將疲憊列為缺乏親密關係的最常見原因,其次是「生活壓力太大」(29%)、性慾隨時間下降(28%)、性慾不符(20%)以及親密程度低或沒有親密感(19%)。Novitsky指出,對許多人來說,日常生活、工作、孩子和其他責任的需求可能優先於親密關係,幾乎沒有時間進行性行為。壓力和疲勞也可能是重要因素,因為它們會降低個人的性慾和伴侶之間的吸引力。 Novitsky補充,在某些情況下,健康問題包括荷爾蒙失衡、更年期或慢性疾病,可能會直接影響性功能或性慾,例如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男性陽痿的原因。對於女性來說,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荷爾蒙問題可能會擾亂性慾。另外,糖尿病、心臟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某些藥物已被證明會降低老年人的性能力和性生活品質。 2018年一項研究也表明,年齡的增長會影響你對性行為的心理感受。研究人員指出,性生活品質下降最嚴重的人是那些「感覺自己變老了」並且已經對變老的含義持有不利看法的人。相反地,人們感覺越年輕,他們的性生活就越令人滿意。 性慾低下該如何提高?Novitsky表示,性慾波動是正常的,性慾低落的定義也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你對性生活感到舒適和滿意。但若你覺得有必要提升性慾,建議從多方面著手,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等。她補充,優先考慮自我保健,例如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和獲得充足睡眠。再者,控制壓力很重要。Novitsky指出,壓力大會對性慾產生負面影響。試著將瑜伽、正念或冥想等壓力管理技巧融入日常生活中,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程度,有可能提高性慾。 【資料來源】.What happens to your health if you stop having sex?
-
2024-01-13 醫療.婦產科
女子體重直飆114公斤!竟是「這疾病」導致,做好1件事後才改善
台南市何小姐從不在意體重,不料20歲時體重卻直線上升,直達114公斤,月經也消失一整年,經診斷是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她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縮胃手術)」。術後努力運動控制飲食,半年甩肉55公斤體重降至59公斤,消失的月經也逐漸規則,自然受孕,一年半後成功生下兩名女兒,產後也無明顯復胖,今天向主治醫師表達謝意。何謂多囊多囊性卵巢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生育期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女性不孕症主因之一,發生率估計約占育齡婦女的5~10%。臨床症狀包含月經失調、月經量少、排卵次數少或不排卵、肥胖、多毛、冒青春痘、雄性禿等。多囊性卵巢症患者除了不孕和流產的風險較高外,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來得高。因外貌或生育的問題,患者常合併有憂鬱、焦慮的心理困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成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指出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另外,肥胖應是獨立的危險因子。值得一提的是,多囊性卵巢不等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如果只是「多囊性卵巢」,其荷爾蒙沒有異常,卵子品質正常,較無不孕問題。>>>延伸閱讀:元氣網疾病百科-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無排卵性不孕」主因奇美醫院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峯指出,不孕問題日益嚴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無排卵性不孕」主因,病人通常有月經不規則、周期少於21天或多於35天、超音波下卵巢有大於12顆小卵泡與雄性激素過高等現象。目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致病機轉並不清楚,醫界普遍認為跟內分泌有關,主要是胰島素功能不佳,多數病人有代謝症候群,約有60%合併肥胖問題。體重減輕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獲得改善林逸峯表示,這些病人在體重減輕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通常都會獲得改善,目前臨床第一線治療方式主要是用降血糖藥物合併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改善胰島素抗性,減輕體重,達到緩解症狀。林逸峯說,減重手術是有效且持久治療方式。術後15年內可減重達27%,因肥胖導致的死亡相對風險降低89%。高達76.8%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經過減重手術後得到解決,與常規治療比較,減重手術後兩年的糖尿病緩解率是75%至95%。減重手術可解決或改善62.5%的高血壓病例,並可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近期研究證實,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肥胖的病人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有15%改善,接受減重手術有將近80%達到月經規律,懷孕機率更將近兩倍,顯示減重手術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肥胖有幫助。但減重手術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效果,仍需更多深入研究。奇美醫院表示,首次就醫時,醫師會和病人討論減重方法包括飲食、運動、藥物及減重手術,提升病人減重動機,接著由營養師給予個人化飲食規畫,加上運動輔助提升減重效果。若經過生活型態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減重成效仍不佳,可由精神醫學部評估是否減重手術治療。目前健保署對減重手術的標準是:BMI大於37.5 kg/m2或是32.5 kg/m2,並合併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疾病。因減重手術仍有流血、傷口感染、潰瘍、營養缺乏等併發症風險,需經仔細評估才可手術。參考資料:聯合新聞網、元氣網疾病百科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1 醫療.新陳代謝
飯前先喝點醋,減脂又能讓血糖平穩!喝哪種醋作用最好?
這樣做很簡單,但效果卻很顯著。在吃甜食以前的幾分鐘,先喝一湯匙的醋和一高腳杯白開水混合而成的飲料,就可以抑制隨之而來的血糖和胰島素驟升。這樣一來,就可以克制食慾,只要能壓下飢餓感,就能燃燒更多的脂肪。你也不用花很多錢:雜貨店賣的普通醋,一瓶裡頭就有超過60 份一湯匙的份量,很划算吧!醋是酒精發酵後的酸味液體,這得感謝能將其轉化為醋酸的常見細菌。千古以來,這些細菌就一直存在,甚至能存活於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如果你把一杯酒放在桌上,然後去出外度假,幾個禮拜回來時,酒就會變成醋。常見的醋包括米醋、白酒醋、紅酒醋、雪莉醋、巴薩米可醋和蘋果醋 。使用這項訣竅時,最多人使用蘋果醋,因為多數人發現,用高腳杯白開水稀釋蘋果醋之後,喝起來的味道最棒。然而,所有的醋都能對血糖起到相同的作用,所以你盡可放心去挑選你喜歡的醋。(請注意,檸檬汁無法達到同樣的效果,因為它含有的是檸檬酸,不是乙酸。)儘管人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喝醋,但直到最近,科學家才終於了解醋為何對健康有益的機制。在過去十年,全球有數十個研究團隊檢測過醋對人體的影響。以下是多數研究的進行方式:召集三十到幾百名受測者。要求一半的受測者在飯前喝加入一到兩湯匙醋的一大杯水,另一組人則是喝安慰劑,那是一種嚐起來像醋、但不是醋的東西,然後就這樣試驗三個月。追蹤他們的體重、血液標記(blood marker)5 和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研究團隊確保這兩組受測者吃相同的飲食和進行同樣的運動,也會躺在沙發、抓起爆米花來吃和看電視。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飯前喝醋喝了三個月,體重就減輕了約0.9 到1.8 公斤,內臟脂肪、腰圍和臀圍以及三酸甘油酯水平也有所降低。在其中一項研究中,兩組受測者都嘗試了嚴格的減肥飲食,喝醋的那組雖然攝入的卡路里數量與不喝醋的那組相同,卻減掉了兩倍的體重(約5 公斤對2.3公斤)。巴西的一個研究小組認為,醋會對減少脂肪產生影響,因此比許多被吹捧為脂肪燃燒物(fat burner)的產熱補充劑(thermogenic supplement)更有效。醋的好處很多。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有胰島素抗性的人、患有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的人,每天只要喝一湯匙的醋,就能顯著降低血糖濃度。在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身上也能看到這種效果:在一項小型的研究中(肯定需要重複幾次實驗,才能確認這種結論),七分之四的女性只要每天喝一杯醋飲料,40 天以後就恢復了月經。所有受測者的身體都出現了下面的變化情形:當他們在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前喝醋,吃完那頓飯的血糖峰值就降低了8% 到30%。這是如何發生的呢?我們有一條重要的線索:在進食前喝醋,可以降低胰島素的量(某一項研究指出,胰島素大約降低20%)。這就告訴我們,喝醋不會增加體內胰島素的量來讓血糖曲線變平穩。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其實,你可以給某人注射胰島素或讓他們吃藥或喝飲料來讓葡萄糖曲線變平緩,因為某些藥物或飲料會讓人釋放更多的胰島素到身體系統之中。這是因為體內的胰島素越多,肝臟、肌肉和脂肪細胞就會越努力從血液中去除多餘的葡萄糖並迅速將其儲存起來。然而,雖然胰島素降低了血糖濃度,但也會增加炎症以及讓人增加體重。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在不增加體內胰島素的情況下使血糖曲線變平坦。這就是醋的作用。(本文摘自高寶出版《90%的病,控糖就會好》,作者:潔西.伊喬斯佩 Jessie Inchauspe;譯者:吳煒聲)
-
2023-08-10 醫療.新陳代謝
胰島素阻抗是什麼?胰島素阻抗有哪些症狀?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
早在一個人被診斷患有2型糖尿病之前,身體就開始發生看不見的變化。這既是壞消息(沒有症狀意味著你不知道自己患有這種疾病),同時又是好消息(如果你面臨風險,你可以預防或延遲它)。最重要的看不見的變化之一,即發生在胰島素阻抗上。胰島素阻抗可以逆轉嗎?出現胰島素阻抗會有哪些症狀?胰島素阻抗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什麼是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的胰腺分泌的荷爾蒙,可以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肌肉、脂肪和肝臟的細胞,並在這些細胞中用作能量。葡萄糖來自你吃的食物。不過肝臟也會在需要時產生葡萄糖,例如當你禁食時。當進食後血糖升高時,胰腺會向血液中釋放胰島素,然後胰島素會降低血糖,使其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正常情況下胰島素作用如下:.你吃的食物會分解成血糖。.血糖進入你的血液,向胰腺發出信號以釋放胰島素。.胰島素幫助血糖進入人體細胞,從而將其用作能量。.胰島素還向肝臟發出信號,儲存血糖以供以後使用。.血糖進入細胞,血液中的血糖下降,從而發出胰島素也下降的信號。.較低的胰島素濃度會提醒肝臟釋放儲存的血糖,因此即使你有一段時間沒有進食,也始終有能量可用。什麼是胰島素阻抗?由於多種原因,當你的肌肉、脂肪和肝細胞可能會對胰島素做出不適當的反應,這意味著它們無法有效地從你的血液中吸收或儲存葡萄糖,這就是胰島素抵抗。因此,你的胰腺會產生更多胰島素,以試圖克服不斷升高的血糖濃度,這稱為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只要你的胰腺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克服細胞對胰島素的微弱反應,你的血糖濃度就會保持在健康範圍內。如果你的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產生抗性,就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高血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當胰島素阻抗發生時作用如下:.大量血糖進入血液。.胰腺分泌更多胰島素,將血糖輸送到細胞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不再對所有胰島素做出反應——它們已經產生了胰島素阻抗。.胰腺不斷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試圖讓細胞做出反應。.最終胰腺跟不上,血糖不斷升高。除了2型糖尿病之外,胰島素阻抗還與其他幾種疾病相關,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謝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延伸閱讀: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有什麼區別?任何人都可能出現胰島素阻抗,無論發生的時間是暫時或長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胰島素阻抗可能導致糖尿病前期,如果不治療或無法治療,則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當你的血糖濃度高於正常但不足以診斷為糖尿病時,就會發生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通常發生在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胰島素阻抗的人身上。糖尿病前期可導致2型糖尿病,這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當你的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你的身體不能很好地使用胰島素(即胰島素阻抗)時,就會發生2型糖尿病,從而導致高血糖。胰島素阻抗如何影響身體?胰島素阻抗的發展通常會增加胰島素的產生(高胰島素血症),因此你的身體可以維持健康的血糖濃度。胰島素濃度升高會導致體重增加,進而使胰島素阻抗惡化。高胰島素血症還與以下情況有關:.三酸甘油酯濃度較高。.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胰島素抵抗也是代謝綜合徵的主要特徵,代謝症候群是一系列將腰部多餘脂肪和胰島素抵抗與心血管疾病、中風和 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聯繫起來的特徵。出現胰島素阻抗會有哪些症狀?如果你有胰島素阻抗,但你的胰腺可以增加胰島素分泌以將血糖濃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那麼你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胰島素阻抗的情況會變得更糟,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也會受損。最終,當你的胰腺不再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克服時,將導致血糖升高(高血糖),這確實會引起症狀。高血糖的症狀包括:.口渴感增加。.頻繁排尿。.飢餓感增加。.視力模糊。.頭痛。.陰道和皮膚感染。.傷口和潰瘍癒合緩慢。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原因有哪些?關於胰島素阻抗到底是如何發展仍有待發現。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幾種使人或多或少發生胰島素阻抗的基因。此外,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有多種因素和條件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胰島素阻抗。科學家認為,體內脂肪過多和缺乏運動是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兩個主要因素。後天(即並非與生俱來)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原因,包括:.體內脂肪過多:科學家認為肥胖,尤其是腹部和器官周圍的過多脂肪(內臟脂肪),是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依據專家建議,男性腰圍為40吋或以上、女性腰圍為35吋或以上與胰島素阻抗發生有關。.缺乏身體活動:運動使你的身體對胰島素更加敏感,並增強可以吸收血糖的肌肉。缺乏運動會產生相反的影響並導致胰島素阻抗。.飲食:高度加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和飽和脂肪的飲食與胰島素阻抗有關。.某些藥物:某些藥物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包括類固醇、某些降血壓藥物、某些愛滋病毒治療藥物和某些精神藥物。【延伸閱讀:什麼時候運動最能有助控制血糖?研究揭糖尿病患最佳鍛煉時間】如何判斷胰島素阻抗及測試方式有哪些?胰島素阻抗很難診斷,因為沒有常規測試,只要你的胰腺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克服阻抗,你就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由於沒有單一測試可以直接診斷胰島素抵抗,因此醫師在評估胰島素阻抗時會考慮幾個因素,包括:.病史。.家族史。.體檢。.體徵和症狀。.檢測結果。你的醫師可能會要求進行以下血液檢查來診斷胰島素阻抗和/或糖尿病前期或者是糖尿病:.血糖:空腹血糖(FPG)可用於篩查、診斷和/或監測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糖化血色素A1c(A1c):測試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濃度。.血脂檢查:測量血液中特定血脂,例如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你的醫師也可能會安排一些測試來幫助診斷與胰島素阻抗相關的其他疾病,例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如何治療胰島素阻抗?由於並非所有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因素都可以治療,例如遺傳因素和年齡,因此改變生活方式是胰島素阻抗的主要治療方法。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健康飲食:避免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會刺激過量的胰島素產生)並減少不健康的脂肪、糖、紅肉和加工澱粉。相反地,建議吃全食飲食,包括更多的蔬菜、水果、全穀物、魚和瘦肉家禽。.運動: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加葡萄糖能量的使用並提高肌肉胰島素敏感性。.減輕多餘的體重:嘗試減輕多餘的體重以嘗試治療胰島素阻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濃度。.降低血壓。.降低三酸甘油脂和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胰島素阻抗需要吃藥嗎?目前沒有專門治療胰島素阻抗的藥物,但你的醫師可能會開出藥物來治療共存疾病。包括:.降血壓藥物。.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他汀類藥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胰島素阻抗可以恢復嗎?形成胰島素阻抗有多種原因和影響因素。雖然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健康飲食、定期鍛煉和減肥,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胰島素阻抗,但並非所有原因都是可逆的。胰島素阻抗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一般來說,吃低血糖指數到中等血糖指數的食物,並限制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可以幫助你逆轉和/或控制胰島素阻抗。吃含纖維的食物還有助於調節血糖濃度,因為你的身體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纖維,這意味著你的血糖不會飆升太多。血糖指數(GI)是一種測量方法,根據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濃度的影響程度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進行排名。血糖指數基金會(GIF)將食物的GI分為低、中或高,一般以純葡萄糖為100作為參考基準:.低GI:55或更低。.中等 GI:56–69。.高GI:70或更高。高GI食物通常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或糖,纖維含量低甚至不含。低GI食物通常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纖維含量較高。高GI食物的例子包括:.白麵包。.馬鈴薯。.早餐麥片。.蛋糕和餅乾。.水果如西瓜、棗子等。低GI食物的例子包括:.豆類和豆類。.蘋果和漿果類水果。.非澱粉類蔬菜,如蘆筍、花椰菜和綠葉蔬菜。.堅果。.奶製品、魚和肉。【資料來源】.NIH:Insulin Resistance & Prediabetes.CDC: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Cleveland Clinic:Insulin Resistance
-
2023-08-03 醫療.消化系統
大肚腩注意!腹部脂肪堆積當心脂肪肝風險 調整7個生活型態+飲食逆轉脂肪肝
估計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有脂肪肝風險,台灣地區根據肝病防治基金會的檢查推估高達55%的民眾罹患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臟中脂肪過多堆積而形成的疾病。脂肪肝發生時大部分沒有症狀,也很少會有腹痛、疲勞或對脂肪類食物不耐受,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脂肪肝會導致肝臟血液檢查結果出現輕度異常。此外,有脂肪肝的人,同時罹患高血脂與動脈硬化的機率會增加,同時,也會增加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風險。脂肪肝不僅是因為高脂肪食物引起造成的,通常與體內長期激素變化也有關係。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體重增加、腰部肥胖、胰島素阻抗、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和飲酒過量,也可能是因為甲狀腺機能低下、服用某類型藥物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引起。代謝性脂肪性肝炎是肝臟脂肪過多而導致肝臟發炎的慢性疾病。如果還患有其他肝臟疾病,像是B型肝炎、C型肝炎或飲酒過量,更容易造成脂肪肝惡化,嚴重的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肝癌。脂肪肝依照肝臟脂肪堆積程度分級可藉由腹部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掃瞄進行檢查確認,脂肪肝依肝臟脂肪堆積程度分成:*輕度:肝臟脂肪含量5-10%*中度:肝臟脂肪含量10-15%*重度:肝臟脂肪含量30%以上如何調整生活型態和飲食逆轉脂肪肝1.體重超過者,減掉目前體重4-10%可以減緩脂肪肝發展速度,甚至逆轉肝損傷2.每週漸進式減少0.5~1公斤體重3.每週至少執行3-5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運動40~60分鐘,可以選擇慢跑、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4.每週2-3次阻力運動,包括重量訓練(如:舉啞鈴),對於維持肌肉很重要,尤其是在減脂階段5.健康均衡飲食,每天以原型食物如:蔬菜、全穀物、堅果、魚、海鮮、初榨橄欖油及水果為食物攝取來源6.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罐頭、香腸、火腿、醃製類食物、火鍋加工品等7.避免油炸及過多的鹽份攝取和食品添加劑8.避免或控制每天的飲酒量9.戒菸延伸閱讀:.有脂肪肝怎麼辦?營養師曝「做好3件事」遠離脂肪肝,多吃燕麥、魚油、蘋果也有用.預防脂肪肝、提升肝解毒能力 春季9大護肝、養肝食材一次看.「媳婦永遠不會變女兒」婚前被準婆婆下馬威!律師給婆媳的10點相處攻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7 養生.健康瘦身
台灣肥胖率比日本高10倍,醫揭真正5原因!忽視「這問題」,不但胖還累積一堆慢性病
肥胖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日前在其臉書指出,台灣的肥胖率是日本的十倍,不是因為運動不夠,她指出5個問題,包括外食比例高、攤販文化、西化飲食、沒有天天吃早餐及從小開始的肥胖問題,才是真正造成台灣人肥胖的原因。台灣人比日本人愛運動,卻比日本人胖日前有媒體報導指台灣肥胖率超過日本10倍,不愛運動是主因。肥胖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日前則在其臉書駁斥。她援引醫學期刊《The Lancet》之前做過的「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調查,發現日本有超過60%的人不愛運動,排名全球第11名。美國則是40%不愛運動,排名第46名,那麼愛運動的美國肥胖率42%也是遠高於日本,因此「不愛運動非肥胖原因」。教育部體育署公布111年運動現況調查成果,國人在疫情後參與運動人口比例達81.8%,規律運動人口比例自103年以來,首度達到「34%」。而疫後日本的調查,不運動的比例則又增加了3.9個百分點。因此台灣有達到規律運動比例的人口其實遠高於日本,要將台灣人的肥胖歸咎於不運動是完全錯誤的。王姿允認為,所以他們之所以瘦,「還是跟飲食內容有很大的關係。」她歸納出幾個台灣人肥胖的原因:台灣人肥胖的5原因1.外食比例高,不似日本自煮早餐和自備便當的多,而且日本餐廳都是以「定食」為主,份量易控制。2.臺灣的攤販文化:臺灣的路邊攤美味又便宜,可以快速輕鬆的吃飯,更容易有過量還有肥胖風險,而路邊攤的食物大部分高油高糖高鹽份,而且食品添加物居多(成本便宜)。3.日本人就算融合了歐美飲食,都是以在大量蔬菜、大豆類食品、海藻類跟高脂肪魚類偏多,肉類跟鹽分攝取還是比歐美少,但是有更多的優格、乳製品跟咖啡。但台灣人的西化飲食,卻是以高油脂肉類跟高鹽份輾壓。(資料from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和國立癌症研究中心15年8萬日本人飲食研究)4.台灣人不良的早餐習慣:根據一份針對亞太11地區健康早餐的最新調查發現,近四分之一台灣受訪者沒有天天吃早餐習慣,即便有吃早餐,其中也高達7成早餐沒攝取含蛋白質食物、8成沒吃蔬果,然而脂肪攝取比例卻是亞太之最!例如:燒餅油條水煎包。5.從兒童開始的肥胖問題,造就成年人居高不下甚至竄升的高肥胖率。台灣5-19歲男女童肥胖率比日本多了3倍以上,是亞洲四小龍之最!美國退休將領認為兒童肥胖是國安問題。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從小胖長大還是胖,還累積一堆慢性病王姿允所提到的5個問題,有4項都是飲食因素,個人如果願意改變習慣,肥胖問題還有機會扭轉。其中第5項的從小肥胖的問題,更值得大家關注。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經達50.3%;在109、110學年度,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5.4%及27.1%,國中學生分別為29.9%及31.2%。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曾受訪表示,研究發現小學時的肥胖兒童有6至7成長大後仍然肥胖,而肥胖的國中生更有7至8成將來是肥胖成人,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往往還是胖」,兒童期肥胖往往會延續到成人期。小兒科醫師陳錦江曾受訪指出,兒童肥胖容易引發的併發症,在內分泌系統方面,易有糖尿病前期、代謝症候群。在生長發育方面,女生容易有多囊性卵巢症、男性素過多症、月經過早的症狀,男生則容易有性徵較晚發育、假性陰莖短小(隱藏性陰莖)、雄激素減低的症狀。另外還容易引發甲狀腺功能異常、心臟血管相關疾病、肺臟系統疾病、神經相關疾病等,且易有社會心理相關問題。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也曾引《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童年時期肥胖即可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與正常兒童相比,肥胖兒童左心室增厚、左心室重量增加和收縮功能損傷。兒童肥胖容易產生7大類疾病1.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前期、代謝症候群2.生長發育疾病:.女生:多囊性卵巢症、男性素過多症、月經過早症狀。.男生:性徵較晚發育、假性陰莖短小(隱藏性陰莖)、雄激素減低症狀。3.心臟血管相關疾病4.甲狀腺功能異常5.肺臟系統疾病6.神經相關疾病7.易有社會心理相關問題中壢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提醒,從小防治肥胖可從3個重點著手,第一,多喝水、均衡飲食、拒絕零食;第二,培養運動習慣,每日至少60分鐘中重度活動、避免久坐和晚睡及熬夜;第三,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24,應至兒科檢查與治療,及早解決肥胖問題,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發育。【參考資料】.近半成人肥胖 長者應維持BMI24最長壽.小時候胖不是胖? 醫師說:假的.「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 醫教3招遠離肥胖慢性病.臉書粉絲專頁《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
2023-06-02 醫療.新陳代謝
得糖尿病不只因為吃太甜!「真正罪魁禍首」曝 早餐常吃麵包、吐司小心
常聽有人「罹患糖尿病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吃太多甜食!」,這是真的嗎? 第二型糖尿病 都是自己吃出來的 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解釋,影響血糖的不僅是嘴巴吃的甜使血糖過高,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常見致病的原因是攝取過多的熱量,包含甜食、高脂食物、精緻澱粉等。 她也進一步說明在台灣,糖尿病發生最多的就屬第二型糖尿病佔了90%,背後成因基因遺傳、缺乏運動、曾有妊娠血糖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等之外,就是與飲食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一種自己吃出來的疾病。 攝取過多熱量消耗不完 易使胰島素代謝出問題 當我們在攝取糖類食物後,經過消化分解會產生葡萄糖,胰臟就會受到刺激便分泌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再轉換成能量提供身體進行各種活動。但當攝取的熱量過多,消耗不完的熱量,活動的消耗又太少而導致肥胖的狀態,使得我們體內的胰島素代謝出了問題,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也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糖尿只是糖尿病的一種症狀表現,而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關鍵是「控制血糖」。 不只含糖食物影響血糖 不甜食物也要注意潘富子提醒,影響血糖的食物不只是吃得出甜味的含糖食物,吃東西時攝取不同的食物會對血糖上升速度和上升幅度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升糖指數(GI)。也別忘了,精緻澱粉吃下肚後會產生大量的糖,以國人早餐常吃的的麵包、吐司以及日常三餐最常被拿來當作主食的白米飯,就屬於精緻澱粉;越精緻的食物,GI值越高。 飲食選低GI食物 注意體重、腰圍不超標潘富子強調,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想從飲食控制血糖,其實也有一套簡單的公式,應盡量選擇吃低GI食物(如全穀類、蘋果、芭樂、蔬菜等)且不過量、把握三高一低(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飲食原則,可協助控制血糖穩定及維持健康。此外,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21年糖尿病診療標準也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此類型的患者超過八成有肥胖情形,肥胖會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輕體重。潘富子補充,健康標準體態除了BMI值需控制在≦24;腰腹圍也是重要的指標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 cm(31吋)。【延伸閱讀】·每4人就有1人中!專家示警「3狀況」都屬糖尿病前期 冒三多一少已經來不及 ·他每早「喝1健康飲品」保持體態,僅3年卻罹糖尿病前期! 營養師揭「1錯誤觀念」:很多人都有
-
2023-05-20 醫療.婦產科
凍卵要花多少錢?有年齡限制嗎?有政府補助嗎?凍卵流程、費用及副作用一次看
冷凍卵子,俗稱「凍卵」。卵子取出後,將卵子保存在-196℃液態氮內,待想要生育時再解凍,以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台灣晚婚現象普及,平均生育年齡也隨之上升,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09歲,其中生育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5%。不少女性為了日後生孕做準備,選擇凍卵,台灣女星林志玲、劉品言也曾公開表示做過凍卵。本篇將帶您了解凍卵流程、費用及凍卵副作用和常見問題等。凍卵療程3流程冷凍卵子,俗稱「凍卵」。卵子取出後,將卵子保存在-196℃液態氮內,待想要生育時再解凍,以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根據《茂盛醫院生殖中心》說明,凍卵療程可細分為3個流程,分別為凍卵前檢察、凍卵療程追蹤及取卵凍存,整個療程需2-3周時間。‧流程1:凍卵前檢查凍卵前要做抽血(卵巢庫存量指標AMH、FSH濾泡刺激激素)、超音波(卵巢濾泡顆數評估)兩項檢查,以確認卵巢功能是否正常。若卵巢庫存量指標(AMH) 大於 2、濾泡刺激激素(FSH)小於 10,卵巢功能就算正常。經醫師評估後,就可進入凍卵療程。●卵巢庫存量AMH指數:AMH <2 (ng/ml)卵巢衰退、2≤AMH≥5(ng/ml)正常、AMH >5 (ng/ml)多囊性卵巢。‧流程2:凍卵療程追蹤月經來朝第1~3天到院,施打排卵針,並進行抽血及陰道超音波檢查。待月經第8~9天時,需回院追蹤濾泡及確認取卵時程,期間配合藥物誘導排卵。‧流程3、取卵凍存濾泡成熟時,施打破卵針,並於約36小時內到院進行取卵。取卵過程大約10分鐘,為避免不適,需做全身性麻醉。取出卵子保存於-196°C液態氮桶內。凍卵費用要多少錢?實際凍卵費用依個人用藥情況有所差異,每家生殖中心收費規定也不太相同,凍卵費用包含:門診掛號費、AMH檢測費、荷爾蒙檢查費、傳染性疾病檢查費、陰道超音波檢查費、排卵針劑、冷凍卵子材料費,花費大約落至8-10萬。其中,卵子冷凍保存費每年約8千至一萬。若要解凍卵子進行試管療程,費用大約為10萬至15萬元不等。政府有凍卵補助嗎?目前「單純凍卵」不在政府補助範圍內,僅部分縣市提供補助,如桃園市、新竹市(尚未上路)。桃園市凍卵營養金補助為促進婦女生育意願,維護女性權益,桃園市推出「凍卵營養金補助」,補助對象為設籍桃園市30歲至40歲女性民眾,於112年1月1日起,在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合約之9家衛生福利部許可人工生殖機構進行冷凍卵子療程,補助營養金1萬元及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合計最高總額為22,000元。桃園市推出「凍卵營養金補助」,補助對象為設籍桃園市30歲至40歲女性民眾,至指定醫療院所進行凍卵,可申請補助營養金1萬元及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合計最高總額為22,000元。(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竹市「祝妳好孕」凍卵補助預計母親節上路根據《新竹市政府》表示,補助分為2個項目,預計母親節上路:1. AMH檢測補助對象為112年1月1日前設籍於竹市25至40歲的女性,為卵巢功能做健康檢查名額2,000免費1次的AMH抽血檢測、抽血檢測每人補助1000元。2.凍卵補助編列每年1000名為補助對象,一生一次最高2萬元凍卵補助及每年2000元、最多5年的凍卵保存管理費,獲補助之女性最高可獲31,000元的補助費用。哪些人需要凍卵?凍幾顆卵才夠?台灣晚生現象越來越普及,為了日後生孕做準備,建議30~35歲若無生育規劃,先做凍卵才能將其效益最大化,根據《國泰醫院》指出,經由年紀及評估卵巢庫存量指標AMH,可在療程前估算會取到幾顆卵。如卵數不夠,則會建議二次凍卵,並且年紀越大,需要二次取卵的可能性也會上升。年齡評估取卵數:‧小於35歲:取10顆‧35~40歲:取15~20顆‧40 歲以上:取20~30顆 台灣晚生現象越來越普及,為了日後生孕做準備,建議30~35歲若無生育規劃,先做凍卵才能將其效益最大化。以下族群可盡早考慮凍卵:1. 35歲後尚無生育規劃之女性2. 卵巢早衰患者3. 有抽菸習慣4.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5. 曾動過卵巢手術6. 月經週期變短
-
2023-04-09 醫療.婦產科
生不出來別再怪女生的肚皮!男性也有不孕機率 求子不順恐是這些因素造成
根據一般衛教定義,若是夫妻有正常性行為,且沒有採取避孕措施,超過1年以上仍無懷孕跡象,則有可能被稱為「不孕」。除了工作壓力、生活作息、晚婚晚育等因素外,男女雙方的生理機能異常也可能是造成不孕的原因,究竟哪些因素會造成不孕症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網友討論的不孕原因,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9大不孕原因。揭女性不孕因素 和這些婦科器官有關觀察網路上對於「不孕」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對於女性不孕因素討論度最高的就是「卵巢問題」,許多女性網友都深受「多囊性卵巢」所困擾,這是1種全身性的內分泌失調,會導致經期紊亂,無法正常排卵,大幅降低懷孕的機率。 女性「子宮問題」也會影響到懷孕機率,其中包括子宮內膜沾黏、子宮腔形狀異常等,就有網友在討論區上表示「照陰道超音波,發現自己是雙角子宮」,這種子宮畸形不會影響經期,但容易造成不孕、流產和早產。而「骨盆腔問題」同樣也是不孕主因,當陰道發生感染,細菌侵入內生殖器官與周圍腹腔,便會有骨盆腔發炎的問題,這種症狀雖然不難治癒,但容易復發,反覆感染就有可能對生育力造成影響。上述問題雖然都會使得受孕困難,但也不乏有就診後成功懷孕的案例,重點在於要定期追蹤檢查、及早治療。生不出來別再怪女生的肚皮! 男性也有不孕機率在傳統觀念中,經常認為夫妻生不出小孩是女方「肚皮不爭氣」,但其實男性也有可能不孕,像是「精液」的數量與活動力異常,或是有陽痿、早洩、延遲射精等「性功能障礙」,都會使得受孕機率降低。討論區上就有網友發問請益「精子活動力差怎麼辦」,引起許多網友回覆「我老公以前也是,後來靠正常睡眠加運動改善,目前懷孕25週」、「我自從補充含鋅的保健食品,少喝含糖飲料,精子活動力從14%變成40%」;另外,如果「睪丸」曾經受傷,或是患有「精索靜脈曲張」,都會讓精子品質變低,就有民眾小時候玩「阿魯巴」撞傷睪丸,導致結婚7年仍然不孕,提醒大家在玩樂時還是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終身的遺憾。除了男女雙方的個別生理問題外,也有許多共同因素會導致不孕,像是長期處於高壓生活,喜歡熬夜、抽煙、喝酒,沒有運動習慣等,都會使得身體機能和內分泌處在不夠健康的指標,從而讓懷孕機率降低,就有網友分享「年輕時愛夜唱喝酒,原本正常的月經週期開始失調,甚至痛到要吃藥」,後悔表示「大學生活很精彩,但也不要玩壞了身體」。此外,現代人晚婚晚育,到了想生小孩的時候卻受孕困難,這是因為生育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錯過黃金生育期,就有可能面臨不孕的問題。「不孕症」不代表無法懷孕,只是受孕機率較低,多數不孕的夫婦還是有機會自然懷孕。如果你也在為不孕煩惱,不妨看看網友的討論與建議,也記得進一步到醫院做檢查,找到原因才能根治問題,提到成功懷孕的可能!延伸閱讀:.35歲婦女不孕、流產風險高! 醫指黃金生育期「25至35歲最佳」.柯佳嬿遭爆「堅持不孕」,露面高EQ提回應!5方法教你拒絕別人關心.我為何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女性與男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11 醫療.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病!蘋果型、梨型、沙漏型...你屬於哪種?營養師授10招減重小撇步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 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 3方法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多看看我們其他的文章,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3-02-09 醫療.婦產科
停經後又來月經代表回春?小心子宮內膜癌悄悄找上門
門診上偶然發現57歲婦人點滴出血已經3個月,婦人還以為是自己回春,醫師建議先去婦產科檢查,醫院超音波檢查看到子宮內膜增厚,幸好子宮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追問發現原來是婦人為保持青春活力,長期服用胎盤素,建議停用以後就沒再出血。停經後又出血 非月經來潮實為疾病中醫師賴睿昕解釋,更年期婦女停經後又發生陰道不規則的出血,在清代《傅青主女科》就有提到:「婦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風,忽然行經者,或下紫血塊,或如紅血淋,人或謂老婦行經,實非經也」,「乃肝不藏,脾不統之故也」這種現象在中醫來看並非月經來潮,而是疾病的反應。更年期後正常來說是一滴血也沒有,只要是出血就算不正常,更不可能有返老還童之說。但是有些婦女會在更年期過後,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如果突然停用荷爾蒙亦會造成出血,所以停經後出血的原因可大可小,賴睿昕醫師說明,最常見的為萎縮性子宮內膜炎,老年性陰道炎、子宮頸瘜肉,但是也可以很嚴重如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通常出血時間越長或是出血量越多其患惡性腫瘤的的可能性較高。依照出血量、色、質、味 辯證用藥中醫師通常針對陰道異常出血的量、色、質及氣味,並結合患者的其他症狀及全身情況綜合分析,給予辨證用藥。●出血色淡、質不濃稠,並有倦怠無力,氣短懶言且自覺小腹有空空等症狀,屬於氣虛證,常使用補中益氣湯配合完帶湯治療。●出血量不多,顏色鮮紅、質稠,同時表現 腰痠腿軟,咽乾口燥,陰道乾澀灼痛或陰癢等症狀,屬於陰虛證,常使用滋陰降火湯湯配合一貫煎治療●出血見有帶下量多,色黃、有臭味,表兼有溼熱(或溼毒),屬於虛中夾實證,這時中醫常使用龍膽瀉肝湯和八味帶下湯治療。●陰道出血量時多時少,顏色紫黯有塊,同時見有小腹疼痛拒按,按壓有刺痛感,或者小腹有腫塊的,便屬於血瘀證,這時會使用少婦逐瘀湯和大黃蟅蟲丸治療。賴睿昕醫師指出,臨床上停經後出血不一定都與婦科有關,因為胃腸道病變引發肛門出血,或是泌尿系統的毛病而從尿道口出血,此二處的出口與陰道恰為鄰居,常被誤認。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接受抗凝血劑治療後,也會引起停經後的陰道出血,所以發現異常出血,應立即就醫檢查確診,才能及早治療。雌激素過度刺激恐致子宮內膜癌 這些異常要注意更年期婦女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族群,雌激素過度的刺激是導致子宮內膜癌常見的因素,賴睿昕醫師提醒,體型肥胖,初經來得早,晚停經的婦女(大於52歲),從未生育過的女性要特別注意,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若能及時警覺自身健康異狀並就醫,依照醫囑進行檢查,透過子宮鏡檢查及內膜切片證實病灶,及早接受治療,阻斷疾病進展,再藉由中醫調整陰陽氣血,可以穩定女性荷爾蒙,減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而糖尿病、高血壓、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及愛吃紅肉或脂肪的食物的女性,則要提高警覺陰道是否有出血。當發現有任何惡性腫瘤的可能,要先以手術為優先考量,中醫做後續的調理避免再度復發。賴睿昕醫師分享,當停經後又異常出血也容易引起貧血,此時應注意飲食調養,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肝、雞蛋、牛奶和瘦肉等。還有含有豐富的鐵和葉酸的綠葉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油菜、櫻桃、莧菜、薺菜、蕃茄、柑橘、桃李、鳳梨和紅棗等,對避免產生或減緩停經後出血的程度,會有很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發炎體質退散! 婦科名中醫四招提升受孕機率停經後出血非逆齡,要小心! 「這些人」恐子宮內膜病變上身【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681】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3-01-13 焦點.生活用品毒害
便當盒、塑膠袋易溶出毒物!營養師「一個步驟」解決
近年因疫情的關係,民眾飲食模式改變,時常叫外送食物或買便利商店食物。不過,營養師廖容綺提醒,不管是塑膠杯、塑膠袋、紙盒、紙袋等等,油脂加上高溫就會溶出有毒的化學物質,因此她一定會「另外裝在玻璃碗或瓷碗中微波加熱。」,加上促進代謝、多攝取蔬菜,即可避開危險的環境荷爾蒙。每當被問到「營養師,妳會吃超商的微波餐盒嗎?」廖容綺表示,環境賀爾蒙無所不在,「我一定會拿回家,另外裝在玻璃碗或瓷碗中微波加熱。」以下三個狀況,哪一種會溶出較多的環境賀爾蒙?1.塑膠袋裝冰冷的食物2.塑膠袋裝冰冷,但是酸的食物3.塑膠袋裝熱且油多的食物答案:又油又熱的食物!例如塑膠袋裝羊肉湯、塑膠袋裝牛肉麵等。無所不在的環境賀爾蒙「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這些人造的化學物質,存在環境中,透過食物、空氣或皮膚接觸進去到人體,因為『類似』人體內荷爾蒙的結構,所以會造成干擾,干擾是一連串的,是長久的。現在很多疾病其實都跟環境賀爾蒙有關係,包括1.胎兒:生長遲滯、早產出生體重不足。2.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發育成長遲滯、不正常性發育、性早熟。3.成年人: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症、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肺癌。不孕,多囊性卵巢症,早發性停經,腦下垂體及甲狀腺功能異常。怎麼預防環境賀爾蒙一、避免接觸1.吸入:空氣中的PM2.5,來自工廠的廢棄物、汽機車的排放氣體、不明物體的焚燒物質、拜拜燒香、二手菸、品質低劣的香氛或香水、空氣清新劑、殺蟲劑。2.接觸:兒童玩具、化妝品、保養品、清潔用品、家俱、印刷品油墨、塑膠類用品例如:雨衣,地墊,溶劑。3.食入:裝食物的容器、塑膠袋、鍋具、保鮮膜、免洗餐具上的材料、人工合成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療法、農藥。二、促進代謝1.排尿:多喝水促進排尿,建議量每日2500-3000cc或體重的30倍。2.排汗:桑拿、遠紅外線儀促進排汗。3.肝臟解毒:幫助環境賀爾蒙代謝食物4.排便: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肝臟解毒後的毒素到了腸道需要纖維素的幫忙吸附排除。三、多吃蔬菜1.十字花科蔬菜:綠色花椰菜,苞子甘藍,芥蘭菜,芥菜,高麗菜,大白菜,小白菜,羽衣甘藍富含葡萄糖硫苷及吲哚,加強肝臟解毒功能。2.大蒜:大蒜素跟硒,有助於肝臟排毒毒素。3.薑黃:薑黃素是很強的抗發炎,抗氧化物,加強排毒功能。4.綠茶:綠茶多酚跟兒茶素,幫助肝臟運作。5.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促進肝臟解毒。6.甜菜:富含植化素可以加強肝臟中解毒酵素及抗氧化酵素的活性。7.酪梨:富含穀胱甘肽(glutathone),幫助肝臟把脂溶性毒素轉變成水溶性。【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352, 原文出處】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2-03 癌症.卵巢.子宮
停經婦女陰道微出血以為回春? 健檢意外發現「子宮內膜癌」上身
63歲林小姐在步入更年期那年,擔心老化加速,緩解不適,而開始補充女性荷爾蒙,今年年初陰道常微微出血,她還以為回春,日前接受健康檢查,骨盆腔磁振造影(MRI)發現,子宮內膜出現1.5公分病灶,已侵犯至子宮肌層,後續確認為子宮內膜癌。若有不正常出血,就應該儘速就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表示,更年期女性已經停經,但仍需注意自身狀況,若有不正常出血,就應該儘速就醫,找出原因,不要以為這是回春。沈彥君說,子宮內膜癌嚴重威脅國內女性健康,2015年新增2458名個案,2019年新增個案則為3124人,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人因太晚確診,已經到了晚期,治療棘手。臨床研究顯示,第1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後5年存活率可高達97%,第2期則有85%存活率,但如果到了第4期,則5年存活率將大幅降低至20至25%。以林小姐為例,因為定期接受健檢,這次透過骨盆腔磁振造影(MRI)發現,子宮內膜1.5公分病灶,侵犯至子宮肌層,屬於第1期子宮內膜癌,治療相對簡單,經過外科手術切除,目前定期回診。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研究證實,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眾多,包括:肥胖、長期月經異常、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有乳癌或卵巢癌症家族病史、服用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糖尿病、高血壓、不孕,以及帶有BRCA基因突變。沈彥君提醒,女性最好保持標準體重、均衡飲食,減少接觸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戴奧辛)、規律運動,最重要的是,停經後勿未經醫師諮詢自行補充雌激素,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才能有效預防及降低子宮內膜癌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1-21 醫療.皮膚
長痘痘位置分3段,臉部下段恐是腸道、泌尿系統出問題!改善從內外2方面著手
民眾長痘痘多會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不過有時效果差強人意,過沒多久又冒出來,或許其實正是因為身體上火的問題並未獲得改善,不單單只是毛囊炎,需改善的也包括調理身體,正如民眾普遍有的觀念,長痘痘常是因為「火氣大」,那麼關鍵也就包括「滅火」。 痘痘未必只是皮膚問題?中醫:可從2大方向觀察! 澄明中醫診所顏佩姿中醫師表示,長痘痘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毛囊受到感染或是皮脂腺阻塞所引起的毛囊炎,代表著局部皮膚發炎,與發炎反應有關。例如許多人思考時會摸下巴、托腮,或常常揉鼻子、摸臉,手不乾淨,就有可能受到細菌感染,引起毛囊炎,至此未必與體內臟腑有關。 除此之外,從中醫觀點來看,長痘痘也可能是體內臟腑出問題,可將人體視為上、中、下三段,也就是所謂的「三焦」,其中一處上火,對應的臉部位置就有可能狂冒痘痘。換句話說,臉上長期有痘痘、同一處痘痘遲遲沒辦法改善時,也可藉此觀察是否身體某處有問題。 從臉上痘痘看身體狀況!簡單分3段,內外一起改善。 上段:顏佩姿中醫師表示,身體上段有問題時,痘痘通常也會呈現在臉部的上段。例如常常熬夜、失眠的人,容易產生心火。吸菸、長期接觸空汙,容易產生肺火。這些族群長痘痘就常出現在額頭、眉毛之間。 中段:身體的中段為肝膽脾胃,若有狀況而引起痘痘,常見會是出現在臉部的中段。例如嗜吃甜食、油膩重口味食物、麻辣鍋的人,就容易產生脾胃火。常酗酒、或是壓力大的人容易有肝膽火。這些族群痘痘就常出現在鼻子、兩頰等處。 下段:身體的下段為腸道、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對應著臉部下段。因此常見如便祕、痔瘡、月經不順、尿路感染等問題者,下巴、脖子等臉部下段就容易長痘痘。 火會往上燒: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顏佩姿中醫師也提醒,火是會往上燒的,「五臟六腑之火,皆能上炎。」,因此身體下段有問題,痘痘也可能出現在臉部下段以外的位置。例如長期便祕有大腸火的人,就有可能滿臉痘痘,未必只有下巴。 改善痘痘2方向:皮膚、體質!中醫:體內健康膚質自然好。 基於痘痘可能出自於皮膚問題的毛囊炎,或是體內臟腑上火,改善也可從這兩大問題著手。顏佩姿中醫師建議,洗臉時可用中性、溫和的洗面乳,並以輕柔的方式按摩臉部,重點是清水沖乾淨,以避免洗劑殘留造成毛孔阻塞。適度的保濕也很重要。並注意別用手擠痘痘,以免傷口感染、化膿、不易癒合、留下痘疤。 改善體內上火的問題,建議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少吃燥熱上火食物,例如甜食、燒烤、油炸、辛辣食物等,加工食物也不建議,這些食物都容易造成身體和皮膚反覆發炎、上火。另外也建議睡眠充足、避免熬夜、適時補充水分、維持運動習慣,讓大小便順暢。改善體內火氣、氣血循環好,皮膚自然水潤透亮。 改善痘痘可找中醫調理體質,中醫師教簡單茶飲有助降火! 顏佩姿中醫師介紹簡便又常用的「消痘茶」給大家參考,桔梗2錢、薏苡仁1錢(研成粉)、甘草1錢,並以300c.c.的溫開水沖泡即可。準備起來非常簡單,若有需要可找合格的中醫師看診,從體質調理,痘痘可獲得明顯改善。 顏佩姿中醫師表示,痘痘長在皮膚上,病因在於體內,治療若能內外兼調,就有機會找回容光煥發的好膚質。長期有此困擾的民眾可尋求中醫師協助,經醫師看診後,會依照患者體質開立適合的處方。臟腑源頭的火氣消了、問題解決了,痘痘肌自然也就改善了。 《延伸閱讀》 .痘痘怎麼擠?頭頂的怎處理?醫指成功擠破2關鍵! .一直長痘痘、月經沒來?常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樣吃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1-04 癌症.卵巢.子宮
前警政署長王卓鈞妻「子宮內膜癌病逝」!哪些人是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
曾任警政署署長、現任中信保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卓鈞之妻賴兆琳,傳出在今天凌晨因子宮內膜癌病逝榮總,身為長媳的藝人丫頭(詹子晴)也低調證實。雙和醫院婦產科賴鴻政醫師在2018年接受聯合報訪文時說,40歲以後的女性,經期不規律或是經血異常,都是「子宮內膜癌」的警訊,且子宮內膜癌是目前台灣成長最為快速的女性癌症,應該更加注意!子宮內膜癌是什麼?跟子宮頸癌有什麼差別?子宮內膜癌屬於子宮體癌的一種,在台灣的案例佔子宮體癌的92%,在2019年的癌症登記中,有2884位新增病例,在女性十大癌症中可以排到前5名。‧子宮內膜癌:女性子宮腔內覆蓋著一層上皮稱為子宮內膜,包含有基質與小腺體,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變化長出癌細胞。‧子宮頸癌:是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病毒)長期慢性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導致上皮細胞化生不良,進而癌化。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後期的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因侵入或擴散的器官而有所不同。同場加映: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有何不同?透過下表可以發現到,子宮內膜癌跟子宮頸癌雖然都發生在子宮,但是發生部位不同,子宮頸癌發生在陰道與子宮交接區域,而子宮內膜癌發生地點則是在子宮內部的子宮內膜。此外,子宮頸癌主要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子宮內膜癌則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出現變化。子宮內膜癌會出現哪些症狀?子宮內膜癌常會出現以下症狀:‧停經後出血‧異常子宮出血‧腹部疼痛‧月經不規則‧子宮積膿‧貧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曾接受聯合報採訪指出,不正常陰道出血是指月經與月經之間不正常出血,或是月經期拉得特別長,醫師通常會先替患者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查,一旦確認有癌細胞,會透過「婦癌分期手術」將子宮、卵巢、輸卵管、骨盆腔淋巴腺等摘除,術後再依照疾病擴展的範圍,決定是否需接受化療或放療等治療方式。同場加映:子宮異常出血 醫:小心子宮內膜癌 哪些人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葛裕民強調,國內子宮內膜癌每年約新增2千多例,好發年齡為停經前後,通常子宮內膜癌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9成,約75%的患者在早期就能發現病灶、提早治療;但因子宮內膜癌的高峰期與更年期的年齡相重疊,故仍有許多患者並未在第一時間提高警覺,直到天天出血不停,且出血量大,才意識到身體異狀。賴鴻政說,女性黃體素分泌不足時,會使體內雌激素不斷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內膜增生,增加細胞病變風險,特別是肥胖的女性,過多脂肪會讓身體分泌過量的雌激素,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台灣女性多半為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大、又沒有正常的作息,也會影響內分泌,增加罹癌機率。但是要提醒讀者的是:賴瓊慧在聯合報舉辦的「2022癌症高峰論壇」曾提到,近年子宮內膜癌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2、30歲的患者常見於診間,一名17歲的少女因月經不順就醫,發現有多囊性卵巢,因經常排卵,沒有黃體素的刺激,子宮內膜沒有完整剝離,舊細胞一直留下來,累積突變造成內膜增生形成子宮內膜癌。所以還是要提醒女性,需要多注意經期變化,是否有不規則情形出現,如果有相關的問題,還是要提早就醫。子宮內膜癌高危險族群整理:‧不孕症或停經後的婦女‧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從未生育過或月經不規則的女性‧家族病史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會愈高。‧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呢?在元氣網疾病百科中提到:1.更年期或停經後的女性,應謹慎使用雌激素荷爾蒙治療。2.多吃蔬菜、新鮮水果、全麥麵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低。3.多攝取含有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的食物,對子宮內膜有保護效果。4.高危險族群(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接受停經後單獨雌激素荷爾蒙治療者、肥胖的停經後婦女、停經較晚的婦女、停經前有多囊性卵巢或功能性卵巢疾病者)更應該接受子宮內膜癌的定期篩檢,篩檢方法為陰道超音波或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參考資料:‧影/子宮內膜癌罹患人數飆漲 成長速度比乳癌還高‧胖嘟嘟又亂經 小心子宮內膜癌‧元氣網疾病百科:子宮內膜癌
-
2022-10-22 醫療.婦產科
從月經看健康!婦產科醫師:善待生理期顧好妳的子宮,多喝水並減少糖分攝取
每個女人每個月都會經歷的,便是「生理期」,又稱月經、或是部分人暱稱的「大姨媽」。觀察月經週期以及經血量,是判定子宮健康的重要指標。經期通常1週結束 1次血量約100毫升台北長庚婦產部主治醫師劉宥成表示,生理期隨年齡或其他生理因素而有不同有變化。一般來說,週期多半再28天左右,在正負7天內,也就是21天到35天內來1次月經,都還算正常範圍,但仍應當注意週期規律性,每個週期天數差異很大時,仍應提高警覺。劉宥成醫師指出,經期時間則因人而異,一般多在7天內結束;有人2、3天就沒了,有些人要4、5天甚至更長,超過1週的出血時間應視為異常出血,建議至婦產科門診作進一步的檢查。出血時間較短的個案,大多數都沒有特殊原因,有時與使用藥物與其他疾病影響有關,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甲狀腺疾病或泌乳激素過高等。經血量的部分,劉宥成醫師說明,大多數人1次生理期出血量在100毫升上下,一般會有1、2天有明顯出血。如果已使用夜用型衛生棉,但仍在1到2小時內就全滿,代表可能有經血量過多的問題。每個人的生理期在不同年齡或健康狀態會有不同狀況。初經後幾年內,月經有時會較為不規則;而接近更年期與停經時,每個人的狀況不太一定,常見生理期的週期長度會先縮短而後慢慢拉長的情形,也常在這段時間出現週期長度以及出血量不規律的情況,雖然常見但不等於是正常的情況,需要提高警覺。衛生棉貼合身體不想搔癢不適 可補充益生菌劉宥成醫師表示,年輕人(10多到30歲),常見的問題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使得經血量較少且間隔較長,甚至會發生好幾個月沒來的情形。其他同樣常見的有泌乳激素過高,也會使生理期間隔拉長,原因多半不明但是須注意可能有泌乳激素瘤造成。而40歲以後,如果出血量逐漸減少以及間隔拉長,通常是卵巢功能開始下降的徵兆。在經期需多天使用衛生棉,不少女性因此經常感到陰部搔癢不適。為了防範感染的發生,劉宥成醫師建議女性朋友應養成良好作息、多喝水並減少糖分攝取,且避免吸菸。同時飲食上建議適當地補充益生菌及膳食纖維,例如透過優格補充乳酸菌,能夠增加有益的微生物。「好菌越多,就能排擠壞菌的生存空間,降低感染機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9-21 醫療.婦產科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釀長痘、月經異常怎麼辦? 營養師:地中海飲食抗發炎有助改善
資訊來源:簡鈺樺營養師 很多女性常常出現痘痘、月經異常等問題,檢查後才發現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在作祟。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容易使得排卵異常,是月經不規則、月經沒來的常見原因之一,也可能合併出現多毛的情況。簡鈺樺營養師指出常見的飲食影響,並教大家怎麼吃有助改善、避免此情況發生! 一直長痘痘、月經沒來?「簡單吃就好」是常見問題關鍵。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不少女性日常飲食常會是「簡單吃,早餐來塊麵包搭配微糖鮮奶茶」、「下午覺得嘴饞,來片起司蛋糕」等等,這般飲食方式,需特別留意高頻率的攝取簡單碳水化合物,容易誘發身體發炎、引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體內胰島素阻抗、雄性激素過多症、發炎加劇等情況。更有文獻指出其中葡萄糖等特定成分,會觸發卵巢中雄性激素產生,直接促進發炎反應。 常見的簡單糖可如砂糖、紅糖、白糖、冰糖、楓糖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常認為健康的蜂蜜、黑糖,其實也都是屬於此類型。上述這些都常見於各種再製加工品、烘焙製品、手搖飲等食物,提醒應盡量避免這類簡單糖的飲食方式。 運用地中海飲食抗發炎特性,改善發炎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簡單糖的飲食方式容易引起身體發炎,增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機率,那麼反其道而行,以降低發炎機率的飲食來維持身體健康,簡鈺樺營養師建議可吃「地中海飲食」。 簡鈺樺營養師指出,地中海飲食是一種抗發炎的飲食型態,也常被視為是有利保護心血管、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方式。近年來發現,其因飲食組合如複合型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纖維攝取、使用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等,而此特性對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有幫助,包括有利抗發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控制體重等。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ω-3不飽和脂肪酸更是備受關注。 MUFA是一種健康油脂來源,在「特級初榨橄欖油」中含量特別高,可保護脂蛋白、避免細胞膜受氧化損傷等,也有文獻發現有助降低睪固酮水平。ω-3不飽和脂肪酸則可改善胰島素阻抗、降低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並增加脂聯素水平等,減少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的機會。 防PCOS釀長痘、月經異常,地中海飲食抗發炎有助改善! 對於地中海飲食,許多民眾或許較為陌生、感覺比較抽象、可能想像得較難,但其實可以很簡單的就融入生活。簡鈺樺營養師指出,地中海飲食主要以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橄欖油、堅果類等為主,每日攝取。魚類、海鮮類則每週至少攝取兩次。雞肉等禽類、雞蛋、乳製品等則可適度補充。而紅肉、加工製品、精緻糖等則盡量避免。大致而言其實和一般飲食差不多,就是減少部分的相對不必要的食材,非常簡單。 地中海飲食抗發炎,怎麼吃?營養師推薦菜單4餐這樣吃! 若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吃才好,簡鈺樺營養師也推薦一日四餐的地中海飲食菜單供參考。早餐可吃個中型地瓜、搭配250c.c的黑豆漿、以及水煮蛋和牛番茄。中餐則可吃紅藜飯、蒜香蛤蜊、清炒青花菜、橄欖油蒸鱈魚。到了下午稍有腹餓可吃個水果堅果優格杯,可為優格150公克、搭配堅果一湯匙、中型香蕉1根。晚餐則可吃南瓜飯、汆燙透抽、乾煎雞胸肉、橄欖油拌芽菜。 菜單供參考可靈活變化,以前述的飲食原則即可。建議常受痘痘、月經異常、多毛所苦的女性朋友先進行檢查,若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透過良好的抗發炎飲食方式,更有助於告別困擾。即便不是,也可以此飲食方式養生,增進整體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月經沒來怎麼辦?醫:28天正負7天算正常,這些情況速就醫。 .地中海飲食能防癌?怎麼吃?營養師指出各種好處,吃出健康新高度!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9-15 醫療.懷孕育兒
月經期間沒戴套也不會懷孕? 醫揭答案超意外...原來都錯了
女生相當注重月經期間的保養,尤其受到氣候、文化、體質的影響,自古以來也衍生出相關的禁忌,例如:不能吃冰、不能按摩,甚至還有一說是「不能喝牛奶」,這些禁忌究竟是真理還是迷思?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莊雅淳醫師,與中醫婦科鄭為仁醫師,分別以中西醫的角度,為大家揭開真相! 一、吃冰導致經痛、血排不乾淨?生理期間禁吃冰,否則會導致經痛、血排不乾淨?莊雅淳醫師表示,首先,經痛的原因可能為原發性經痛或續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經期間,因子宮內膜脫落,體內需分泌前列腺液,使子宮收縮,因而導致不舒服;續發性經痛和子宮的病變有關,例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或感染。吃冰、吃生冷食物或洗冷水澡,「會讓血管暫時收縮」,一兩個小時內,會發現血量較少,但並非持續的狀況,一陣子會恢復。鄭為仁中醫師表示,能不能吃冰,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西方人生理期間照吃冰、東方人則是很有禁忌,這是因為西方人為了因應長期處在溫帶、寒帶氣候,屬於陽氣較重的體質,也比較不會受寒。但東方人生長的地帶,整體氣候、環境,使得陽氣不重,而「寒」會讓氣血凝滯,讓月經血塊變多、血色暗、排得不順、經痛等,因此不能吃冰。因此,可不可吃冰,要看每個人的體質而定。二、血量大時不能性行為,量少時性行為可幫助血排乾淨?莊雅淳醫師表示,經期間確實不適合性行為,乃因子宮內膜脫落、經血流出時,會使子宮頸稍微打開一些,也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引發骨盆腔發炎,如有需要性行為,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戴保險套,避免細菌、傳染病入侵。另有一說是,經期快結束時,從事性行為,會讓經血排得更乾淨?對此,莊雅淳醫師認為沒有此一說,切莫聽信謠言。三、不能推拿、按摩?推拿或按摩筋絡、穴道,反而會血液加速流動導致經血大增?莊雅淳醫師表示,適度、普通的按摩是可以的,但避免按摩骨盆腔部位,因為可能會刺激到子宮,增加經期間的不適感。鄭為仁中醫師表示,「身上也有緩解經痛的穴道,例如:三陰交、血海,因此要看是按哪一個部位。」但是按摩經脈會造成經血大增嗎?並不至於,但若月經排不順,或許按摩、推拿會讓月經順一點,建議可按摩「肝經」可幫助循環。而月經過量,可能代表暗藏著疾病,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四、不能喝牛奶?民間流傳「牛奶中的鈣質會影響鐵質吸收,導致經血排出異常。」莊雅淳醫師表示,喝牛奶對於鐵質吸收其實不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牛奶富含色胺酸,可以幫助睡眠、放鬆神經,緩解月經的不適。鄭為仁中醫師也認為沒有相關性,不過,在中醫的角度上,羊奶會比牛奶好,因為羊奶性溫,牛奶性涼。五、月經期間沒戴套也不會懷孕?並不是月經來,就不會排卵!莊雅淳醫師表示,有些人排卵期不準,例如:多囊性卵巢患者、過度減重、運動的人,都可能造成月經週期不正常。而卵子成熟後可在輸卵管存活24小時,精子則可存活3-5天,有些人月經期間和排卵期會出現重疊的情況,尤其月經週期短的人,當月經還沒結束,可能已經開始排卵,加上精子可存活日子久,就有可能懷孕。因此月經期間內射還是有可能導致懷孕,不論如何都應做好安全措施。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避孕藥忘了吃怎麼辦? 藥師解答緊急補救處理方式 ·不一定是懷孕!月經沒來「8大原因」曝 減肥、吸二手菸都是兇手
-
2022-08-26 醫療.婦產科
月經來忌吃冰、按摩?「5大迷思」中西醫一一破解
女生相當注重月經期間的保養,尤其受到氣候、文化、體質的影響,自古以來也衍生出相關的禁忌,例如:不能吃冰、不能按摩,甚至還有一說是「不能喝牛奶」,這些禁忌究竟是真理還是迷思?《健康醫療網》整理5大常見禁忌,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莊雅淳醫師,與中醫婦科鄭為仁醫師,分別以中西醫的角度,為大家揭開真相! 一、吃冰導致經痛、血排不乾淨? 生理期間禁吃冰,否則會導致經痛、血排不乾淨?莊雅淳醫師表示,首先,經痛的原因可能為原發性經痛或續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經期間,因子宮內膜脫落,體內需分泌前列腺液,使子宮收縮,因而導致不舒服;續發性經痛和子宮的病變有關,例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或感染。吃冰、吃生冷食物或洗冷水澡,「會讓血管暫時收縮」,一兩個小時內,會發現血量較少,但並非持續的狀況,一陣子會恢復。 鄭為仁中醫師表示,能不能吃冰,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西方人生理期間照吃冰、東方人則是很有禁忌,這是因為西方人為了因應長期處在溫帶、寒帶氣候,屬於陽氣較重的體質,也比較不會受寒。但東方人生長的地帶,整體氣候、環境,使得陽氣不重,而「寒」會讓氣血凝滯,讓月經血塊變多、血色暗、排得不順、經痛等,因此不能吃冰。因此,可不可吃冰,要看每個人的體質而定。 二、血量大時不能性行為,量少時性行為可幫助血排乾淨? 莊雅淳醫師表示,經期間確實不適合性行為,乃因子宮內膜脫落、經血流出時,會使子宮頸稍微打開一些,也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引發骨盆腔發炎,如有需要性行為,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戴保險套,避免細菌、傳染病入侵。另有一說是,經期快結束時,從事性行為,會讓經血排得更乾淨?對此,莊雅淳醫師認為沒有此一說,切莫聽信謠言。 三、不能推拿、按摩? 推拿或按摩筋絡、穴道,反而會血液加速流動導致經血大增?莊雅淳醫師表示,適度、普通的按摩是可以的,但避免按摩骨盆腔部位,因為可能會刺激到子宮,增加經期間的不適感。鄭為仁中醫師表示,「身上也有緩解經痛的穴道,例如:三陰交、血海,因此要看是按哪一個部位。」但是按摩經脈會造成經血大增嗎?並不至於,但若月經排不順,或許按摩、推拿會讓月經順一點,建議可按摩「肝經」可幫助循環。而月經過量,可能代表暗藏著疾病,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四、不能喝牛奶? 民間流傳「牛奶中的鈣質會影響鐵質吸收,導致經血排出異常。」莊雅淳醫師表示,喝牛奶對於鐵質吸收其實不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牛奶富含色胺酸,可以幫助睡眠、放鬆神經,緩解月經的不適。鄭為仁中醫師也認為沒有相關性,不過,在中醫的角度上,羊奶會比牛奶好,因為羊奶性溫,牛奶性涼。 五、月經期間沒戴套也不會懷孕? 並不是月經來,就不會排卵!莊雅淳醫師表示,有些人排卵期不準,例如:多囊性卵巢患者、過度減重、運動的人,都可能造成月經週期不正常。而卵子成熟後可在輸卵管存活24小時,精子則可存活3-5天,有些人月經期間和排卵期會出現重疊的情況,尤其月經週期短的人,當月經還沒結束,可能已經開始排卵,加上精子可存活日子久,就有可能懷孕。因此月經期間內射還是有可能導致懷孕,不論如何都應做好安全措施。 【延伸閱讀】停經後出血莫大意 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輕熟女狂冒生理痘 中醫調理改善膚質【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885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08-14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愈晚愈好,代表卵巢機能很正常?婦產科醫師詳解更年期迷思
女性停經前後,身體出現各種改變,一方面要適應,另一方面對更年期仍充滿迷思。例如,更年期是不是來得愈晚愈好,這是否表示卵巢機能正常?而早早停經的人,一定衰老得比較快嗎?迷思1:更年期是不是來得愈晚愈好,表示卵巢機能正常?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說,女性更年期來得晚,不一定表示卵巢機能正常,可能原因是女性初經於國中才來,同時又合併多囊性卵巢,排卵機制受到影響,且卵子數量較多,而比一般女性延後約三至五年停經。蔡亞倫說,另有部分女性52、53歲停經,卻開始自行服用荷爾蒙補充品,導致60歲才停經,他提醒,如此可能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乳癌風險,建議服用荷爾蒙補充品前,應先諮詢醫師,了解有無相關家族史,再評估是否適合服用。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何震宇則說,女性中約有5%停經較晚,確實有可能延後至60歲,這與體質有關,有可能是卵巢功能比其他女性好,但也有可能是初經13、14歲才來,停經時間也會延後。迷思2:早早停經的女性,一定是衰老得比較快?「過早停經的女性,確實衰老得比較快。」蔡亞倫說,女性40歲前停經稱為「卵巢早衰」,此時卵巢無法製造女性荷爾蒙,而開始出現骨質疏鬆、夜間盜汗、熱潮紅、情緒易怒或暴躁、睡眠品質不佳等。蔡亞倫表示,若有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乳癌家族史,或有吸菸、有血栓風險的女性,不適合使用天然荷爾蒙藥物緩解症狀,而須改用植物性荷爾蒙補充品改善症狀。何震宇指出,卵巢早衰原因可能是卵巢曾經受傷、手術,或受遺傳、放射線、環境毒物等影響。缺乏女性荷爾蒙保護,可能讓血管內膜硬化、失去彈性,增加罹患高血壓機會,一旦全身血液流通不佳,也可能造成身體衰弱,並增加罹癌機會。迷思3:更年期前後的不正常出血為正常反應,不用太擔心?蔡亞倫說,女性更年期前後可能出現不正常出血,如果發生在停經前,可能原因是月經天數或周期改變所致。不過,若是停經後不正常出血,尤其是停經一年後,再有出血情形,最有可能的三大原因,第一是萎縮性陰道炎,其次是子宮頸息肉、子宮肌瘤等,最後是子宮內膜增生、子宮頸或子宮內膜癌等,此時應速就醫檢查。更年期前後不正常出血原因多為良性反應,如缺少女性荷爾蒙,導致陰道壁變薄、乾澀,容易引起感染、發炎、出血,此時可透過骨盆腔、尿液檢查,如果是感染細菌、黴菌,需用相關藥物治療,痊癒後再以荷爾蒙藥物、軟膏,或將玻尿酸灌入陰道等方式,緩解陰道乾澀及增加彈性。如果要確認有無子宮頸息肉、子宮肌瘤等,蔡亞倫說,須經內診檢查子宮頸有無息肉、破皮、發炎、糜爛,或有無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並可經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否罹癌,同時可合併陰道超音波、子宮鏡等,檢查子宮體與卵巢有無息肉、肌瘤、卵巢囊腫等,再依不同症狀加以治療。迷思4:使用荷爾蒙療法可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但也有致癌風險,能免則免?蔡亞倫說,女性更年期使用荷爾蒙療法,可以緩解不適症狀,但不建議一直使用,如果服藥一、二年後,症狀已慢慢改善,或於過度期後,約55歲就可以慢慢減藥。如果服藥期間發現有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增生等情形就須停藥。雖然目前有合成黃體素藥物,可能會增加乳癌風險,但短期使用沒問題,停經後10年內都可以使用,但若年齡已逾60歲就不建議用。何震宇說,臨床緩解女性更年期不適,多須依個人不同症狀,給予不同治療方式,若使用荷爾蒙藥物,常須三至六個月後,才會慢慢看到效果。迷思5:更年期女性常有陰道乾澀不適,應減少性行為?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陳保仁說,女性停經後常引發陰道狹窄,而出現陰道乾澀、出血、疼痛等症狀,此類型稱為「乾太太症候群」。想要緩解陰道乾澀,可採用健保給付的陰道荷爾蒙凝膠,效果十分穩定,但需使用三個月以上,才有機會改善八成症狀;也可採用自費陰道雷射治療,讓陰道恢復緊實、彈性,但陰道雷射第一年須做三次,自費6至7萬元,第二年也要做一至二次,花費約2至4萬元,每次治療15至20分鐘。蔡亞倫則說,女性停經後若反覆陰道發炎,或自然產後容易漏尿,常引起尿路感染等,為減少陰道感染,可以採用陰道雷射,同時合併藥物,應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但如果陰道持續有灼熱感、乾澀等不舒服情形,建議減少性行為次數,降低感染、發炎機會。
-
2022-07-24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癌症發生、增加骨質密度 吃洋蔥6大好處一次看
「有洋蔥」被拿來形容催淚的事物;而飲食中「有洋蔥」,不僅增添食物美味,更會讓你扎實得到健康的益處。以下六大好處,看完以後快讓你的餐桌多點洋蔥。● 洋蔥含豐富抗氧化劑一個中等洋蔥熱量約44大卡,可提供人體每日所需維生素C的20%,以及5%至10%的維生素B6、葉酸、鉀和錳。洋蔥所含的抗氧化劑有數十種類型,其中的槲皮素,是一種有效的抗發炎化合物。而洋蔥的外層具有最大的抗氧化作用。● 預防癌症發生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一項研究,科學家觀察了義大利人和瑞士人吃洋蔥及蔥屬植物(大蒜)的頻率,發現這些蔬菜的食用頻率,和幾種常見癌症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也就是說,洋蔥和大蒜吃得愈多,罹癌的機率愈低。● 增加骨質密度一項針對50歲以上、停經前後高加索婦女的研究發現,食用洋蔥和骨骼健康有關聯。和不吃洋蔥的女性相比,經常吃洋蔥的女性骨質密度更高,髖部骨折的風險降低了20%以上。● 有助腸胃道健康洋蔥含有菊糖(inulin,又稱菊苣纖維),屬於一種益生元,可作為益生菌的食物,幫助益生菌在腸道繁衍。菊糖還能預防便祕、改善血糖調節、促進營養吸收。● 有助降低膽固醇一項針對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超重或肥胖女性的研究,患者被隨機分配到高洋蔥或低洋蔥飲食。八周後,研究人員發現,兩組的膽固醇都下降,但高洋蔥組的下降幅度更大。● 與番茄共食,有利茄紅素吸收。食物中有所謂的協同作用(Food synergy),指的是兩種特定食物一起吃,好處會超過個別食用。洋蔥和番茄就是這樣的關係,科學家認為,洋蔥中的硫化合物可以促進茄紅素吸收,茄紅素是番茄中所含的抗氧化劑,可以預防癌症和心臟病。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06-25 養生.聰明飲食
「生酮飲食」是什麼?與斷食有關嗎?營養師告訴你該怎麼健康吃及飲食的注意事項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是一種極低醣飲食,飲食內容以富含油脂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主,並盡可能減少食用澱粉類及含糖食物,使體內代謝模式改變並產生酮體。它原本是用來治療癲癇兒童的飲食方式,後來有人將此種飲食應用到減少體脂肪、維持體態後,生酮飲食漸漸成為受大眾關注的流行飲食。癲癇為大腦活動異常產生的症狀,在過去沒有藥物時,只能使用飲食控制或其他方式來降低發作的風險,而斷食就是治療方式之一,在當時這種方式雖然有效果,卻沒有理論基礎,不知原因為何。隨著投入的研究越來越多,發現禁食期間身體會使用脂肪產生能量,並生成酮體供能量給大腦,改變神經元活動,降低癲癇發作頻率。但長時間禁食不易維持,故改採用以油脂、蛋白質取代醣類的飲食,並藉由精算其中油脂、蛋白質及醣類的比例,使身體維持和禁食期間類似的狀態,持續產生酮體、控制癲癇發作,後來將這種飲食稱作生酮飲食,做為控制癲癇的方式之一,直到藥物發明出來後才逐漸減少使用。為什麼不吃澱粉類、不吃糖,體內就容易產生酮體呢?為什麼用生酮飲食能減重?為什麼容易消耗體脂肪?想了解這些問題,必須先了解體內代謝機制,接下來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 Jane 帶大家認識體內生酮的機制,也就是身體在斷食之後不同階段(體內從醣類充足到醣類不足)會有哪些轉變吧! 體內代謝變化◎第一階段-當進食過後,大量營養素進體內,體內醣類充足時,此時大部分體組織都使用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進食後營養素經由胃腸消化吸收,大量葡萄糖會進入血液,使血糖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將葡萄糖送往各個細胞利用,並使多餘的葡萄糖以肝醣形式儲存在肝臟及肌肉中,超過肝醣儲存量的部分,則轉換成脂肪儲存。•此時大部分體組織都使用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 ◎第二階段-當進食數小時候後,血糖降低,此時肝醣分解以維持血糖穩定:1.肝醣變回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2.因血糖降低使胰島素分泌減少,脂肪合成作用減緩。3.少量脂肪(甘油)、蛋白質(部分胺基酸)、乳酸經由糖質新生作用轉變為葡萄糖,隨著肝醣持續減少,糖質新生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強,幫助維持血糖穩定。•此時體內大部分組織仍都使用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但脂肪、肌肉等組織會減少葡萄糖的使用。•如果透過飲食補充醣類,糖質新生的作用就會減弱,多餘的葡萄糖會重新儲存成肝醣及脂肪,回到第一階段。 ◎第三階段-若持續未進食,肝醣耗盡、酮體生成 (禁食約12小時~2天) :此階段體內新陳代謝逐漸轉變,能量來源從醣類為主漸漸轉變為使用脂肪。為了維持血糖穩定,糖質新生作用持續進行,產生葡萄糖優先供特定組織使用(如:腦細胞、紅血球等),但因久未進食使醣類持續不足,體內越來越多組織改成消耗脂肪產生能量,而脂肪酸使用後會產生酮體,血液中酮體含量上升。•酮體(Ketone bodies)有3種:丙酮(acetone)、β-羥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及乙醯乙酸(acetoacetate)。•此階段糖質新生用到的蛋白質來源多為身體容易利用的部分,如:暫時用不到的酵素、肌肉產生的乳酸或丙胺酸等(約75 g/天)。•酮體可以被使用產生能量,也可從尿中排出。•部分體組織(如:肝臟、肌肉)改用脂肪酸做為能量來源。•此階段腦部細胞主要使用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 ◎第四階段-長期禁食,體內代謝模式轉變(斷食2天以上):身體開始適應醣類缺乏的環境,並為了節省蛋白質的消耗做出改變,將葡萄糖的使用降到最低,使糖質新生作用減慢,並降低基礎代謝率。此時大部分的組織都使用脂肪酸及酮體做為能量來源,使體脂肪持續消耗。•此階段蛋白質消耗約20g/天。•腦部逐漸使用酮體取代葡萄糖,在斷食數周後約75%能量來源為酮體,25%為葡萄糖。•紅血球細胞、部分腦部細胞及少量體組織無法使用脂肪酸及酮體產生能量,因此仍需透過糖質新生產生葡萄糖來使用。以上就是體內在斷食後會產生的變化,由此可知當血糖及肝醣差不多用光後,身體會消耗體脂肪來提供能量並進入酮態,而生酮飲食就是藉由大量攝取脂肪和蛋白質、幾乎不吃醣類的方式,來模仿身體在禁食期間,缺乏醣類時的狀況,使身體代謝模式發生轉變,開始以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並加速體脂肪消耗、減少體脂肪堆積及產生酮體,使身體處在營養性酮症的狀態。 生酮飲食可能帶來的減重機制1. 透過蛋白質具有飽足感的特性及生酮飲食影響體內激素的方式降低食慾,達到減少熱量攝取的效果。2. 降低脂肪合成及降低體脂肪堆積,並促進脂肪分解產生能量。3. 脂肪代謝的效率提高。想讓身體維持生酮,就必須對飲食內容做相當程度的調整,且澱粉質的食物吃過多,代謝就會恢復常態。如果有意嘗試生酮飲食的話,以下品牌營養師也整理了常見的生酮飲食與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喔!生酮飲食怎麼吃?1.生酮飲食中,醣類通常佔熱量攝取的10%以下,因此要避免含醣量高的食物,如:各式飯、麵、南瓜、地瓜、玉米等澱粉質食物或餅乾、蛋糕及添加糖等含糖製品。但要注意蔬菜攝取,才能獲得足量維生素及礦物質。2.生酮飲食中蛋白質的熱量約佔15~25%。蛋白質來源:豆、魚、肉、蛋、海鮮、起司等。*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含有脂肪,且每種食物的脂肪量不一,如果想了解食材中各的營養素含量,可至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查詢。*乳製品(如:牛奶、優格、起司等)醣類含量較高,應注意食用量,以避免攝取過多醣類。*雞蛋中蛋黃跟蛋白的營養成分差異很大:一顆蛋黃約17g,含醣類0.6g、脂肪4.6g、蛋白質2.6g,約有75%熱量來自於脂肪。一顆蛋白約39g,含醣類0.2g、脂肪0g、蛋白質4.4g,幾乎全是蛋白質。3.扣除蛋白質及醣類後,其餘的熱量就用油脂類來補足。油脂類來源:各式植物油、豬油、奶油、培根、蛋黃醬、堅果、酪梨、椰漿等。*100g培根含醣類0g、脂肪35.6g、蛋白質13.5g,大部分熱量來源為脂肪。*100g酪梨含醣類7.9g、脂肪3.7g、蛋白質1.6g,由脂肪及醣類來的熱量約1:1。*堅果類的食物中含有少量醣類,如:10g開心果含醣類2g、脂肪5.3g、蛋白質2.2g。10g杏仁果含醣類2.3g、脂肪5g、蛋白質2.2g。4.醣類在體內有保水的功能,且體內醣類消耗會帶走水分、酮體排出體外也需要水分,因此實施生酮飲食容易有輕微脫水的現象,連帶的電解質也會被排出體外,所以須適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生酮飲食的注意事項1. 若本身有糖尿病、腎臟相關疾病、血脂肪異常或其他特殊狀況的話,建議與醫師或營養師充分討論、評估身體狀態後再決定要不要嘗試喔!2. 生酮飲食剛開始時,很多人會經歷一段生酮不適症,那是因為身體還在適應代謝上的轉變,可能症狀如:頭痛、失眠、噁心想吐、腸胃不適、便秘等。3. 有部分研究提及,長期使用生酮飲食可能有血脂異常、腎結石及骨質疏鬆風險增加等影響,或因食用過少蔬果使礦物質缺乏,這也提供給採用生酮飲食者參考。隨著生酮飲食逐漸受到健身族群及體重管理者的重視,相關的研究也逐漸增加,我們對於酮體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影響、相關生理機制是怎麼運作的、生酮飲食如何促進健康、相關風險有哪些有更多的認識,除了癲癇與肥胖以外,也有越來越多人在研究生酮飲食與其他疾病的關聯,如:糖尿病、多囊性卵巢及癌症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對這種飲食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後,關於生酮飲食,支持與反對的論點都有,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一般正常飲食調整為生酮飲食的過程,對身體是一種很大的改變,而每個人的體質狀態不同,這樣的改變不一定能適合所有人。因此若要執行相關生酮飲食計畫,在執行前還是建議多研讀相關資料,並評估自身身體情況,適時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才是健康好選擇喔!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6-21 癌症.卵巢.子宮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一名33歲女性月經常未準時報到,量也不多,但她多年來不予理會,沒想到最近一個月來兩次,經血量還大增,就醫檢查出罹患子宮內膜癌肉瘤,最後不得不手術切除子宮。醫師提醒,若經期不規則、出血量異常,務必盡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指出,患者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長期不規則,但因工作忙碌未持續追蹤檢查,直到最近不規則情況太嚴重,才讓她好好正視身體狀況。經由陰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增加,切片化驗結果呈現惡性,確診為子宮內膜癌肉瘤,必須切除子宮保命,讓她後悔未及早就醫。他說,子宮內膜癌肉瘤是從子宮最內層長出來的惡性腫瘤,常見症狀是子宮異常出血、月經周期不規則,或者停經後出血。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但40歲以下罹患子宮內膜的女性較少見;若出現上述異狀,婦女朋友務必提高警覺。葛裕民強調,若本身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長期排卵不正常、子宮內膜沒有完整剝離導致舊細胞累積其中,長年累月之下,就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大幅增加癌化風險。他說,子宮內膜癌肉瘤主要透過手術進行治療,患者經3D 腹腔鏡進行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先切除子宮,術後再輔以化療治療,順利徹底清除癌細胞。3D 腹腔鏡與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都有立體高解析的影像,對於骨盆腔器官的相關位置能清楚呈現,協助醫師在手術時精準切割病灶,縮短手術時間以及出血量,不僅併發症少,恢復也快。葛裕民提醒,女性有月經周期不規則、停經後陰道出血,或者非經期排出帶血的分泌物,以及骨盆或者腰部疼痛的情形,都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小病變成大病。
-
2022-05-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追求窈窕體態是每個女生一生都在追求的,所以體重的管理就相當重要了!減重時到底是要計算卡路里還是維持體內荷爾蒙平衡呢?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其實計算卡路里是有誤差,但這不代表計算卡路里是錯的!而計算卡路里和荷爾蒙問題並不違背,快看蕭醫師為大家釐清幾個迷思吧!卡路里計算、體內荷爾蒙兩者與減重關係卡路里的理論說起來很直觀:熱力學定律,攝取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多,體重就會增加;攝取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少,體重就會下降。如果體重沒有下降,原因很簡單:吃太多,或是運動不夠。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卡路里計算的觀念已經被打破。認為:卡路里計算沒有考慮荷爾蒙、胰島素阻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新陳代謝的問題,光是少吃多動沒有用。減少特定食物攝取(或完全不吃),就能讓你減輕體重,不需要計算卡路里。蕭醫師認為:這兩種觀點其實並不違背,各自有對的地方和迷思。荷爾蒙的變化的確會讓你更餓更想吃,或代謝變差,但不代表熱量計算是錯誤的。計算熱量的問題,會有誤差產生,4面向,包括:計算標示不準確、吃進去的未必會吸收、食物產熱效應不同、進食時間點1.卡路里計算標示不準確:不管是在美國或台灣,卡路里標示的誤差容許範圍高達20%。就算錙銖必較卡路里,只吃便利商店的食物,還是有可能多或少攝取100到300卡。2.吃下去的不一定會吸收:吃下去的東西不一定會全部吸收。抗性澱粉的吸收率可能只有精緻澱粉的八成;我們往往都低估了堅果和蔬菜的熱量。除此之外,吸收仰賴腸道的細菌,由於每個人腸道菌相不同,吸收率也不同。3.食物產熱效應不同:消化吸收食物本身也需要能量,消化蛋白質需要的能量要比消化精緻澱粉高得多。可以想像,吃下600卡的澱粉或瘦肉,身體的反應會完全不一樣。4.進食時間點差很大:一樣的食物早上吃,食物的產熱效應比較高,血糖比較平穩,身體也比較容易利用這些能量,比較不會儲存成肥肉。一樣的東西晚上吃,身體會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去平衡血糖,久了造成胰島素阻抗。這也是為什麼進行168斷食,太晚吃會很難瘦的原因。減重路上,不需要計算卡路里嗎?蕭醫師說還是要計算!熱量計算會雖然有誤差,不代表卡路里計算是錯的,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去紀錄飲食。蕭醫師經驗談,其實光是紀錄飲食就很有效果了!當體重都沒有變化,根據日常所做飲食紀錄,才知道要如何去修正。其次,由於身體會自動平衡能量,跑步完一小時,身體會要你把消耗的400卡吃回來,不然我們會感到飢餓。如果沒有紀錄飲食的話,很容易不知不覺吃了一堆東西。添加『糖』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只有糖果、蛋糕、手搖飲這種顯而易見的糖,更多的是隱藏在食物中的高『糖』......https://bit.ly/3EHeL3E
-
2022-04-2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不只控血糖,吃低GI飲食有十大好處!低GI食物有哪些?
健康節目上常聽營養師談到要多攝取低GI的食物,到底GI是甚麼呢?對身體又有哪些影響?小編特別整理GI相關知識,一起來了解吧!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指的是吃下去的食物,在兩個小時後,血糖上升快慢的數值。GI值落在0-100區間。高GI食物易造成血糖波動,反觀低GI食物其消化和吸收較慢。葡萄糖緩慢釋放到血液中已被證實對身體較有益。GI怎麼區分?1、低GI,GI值≦55:全麥穀類、蔬菜(像是胡蘿蔔、菜豆…等)、黃豆、水果(像是櫻桃、葡萄柚..等)、全脂牛奶、腰果。2、中GI,55:草莓、葡萄、義大利麵、米粉。3、高GI,GI值≧70:白米飯、芋頭、甜玉米、香蕉、西瓜、鳳梨、甜甜圈、鬆餅、白吐司。影響食物GI的因素包括:糖的類型、加工程度、營養成分、烹調方式、水果熟程度1、糖的類型:並非每種糖都是高GI。糖的GI值從果糖23到麥芽糖105。所以,食物的GI值有些部分取決於所含糖的類型。2、加工程度:一般來說,加工程序越多的食物,其GI越高。3、營養成分:進食中將主食類與蛋白質及油脂一起食用,可以延緩消化及血糖波動的速度。4、烹調方式:一般來說,食物煮的時間越長,吃進肚子後,其糖被消化和吸收的速度就越快,進而提高GI。5、水果成熟度:當水果成熟時會分解成糖。水果越成熟,GI值就越高。例如,未成熟香蕉的GI為30,而過熟香蕉的GI為48。低GI飲食怎麼吃?1、攝取五穀雜糧以及含豐富纖維之食物,通常這些食物的GI值相對較低;若吃高GI食物時,可搭配與GI較低的食物一起食用,例如:吃白飯或糯米飯時,多配些蔬菜一起吃,吃白土司(麵包)夾生菜沙拉,都能有效平衡食物的GI。2、已有代謝疾病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過重),平常的主食(五穀雜糧類)盡量選擇低GI的食物,對於疾病及體重的控制較好。3、進食時,多花點時間在咀嚼食物上,不僅易有飽足感,血糖上升也會較為緩慢。為什麼建議食用低GI食物?遵循低GI的10大好處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以日常飲食以低GI食物為主,已證實低GI飲食可降低並預防疾病的風險,包括:控制體重、降低妊娠糖尿病、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幫助學習提高注意力、降低罹患乳癌風險、改善多囊性卵巢綜合症(PCOS)、降低糖尿病併發症風險、增加飽足感、有益眼睛健康並預防黃斑部病變(AM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