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壽命
共找到
842
筆 文章
-
-
2024-02-19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養關節光吃葡萄糖胺不夠,更要多運動!3類食物有益關節保養
國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的毛病也愈來愈多,其中,「葡萄糖胺」成為許多長者用來保養關節的保健品。葡萄糖胺是軟骨基質及關節液主成分之一,其作用是增加軟骨細胞膠原蛋白的合成、合成關節等部位的玻尿酸,透過減少發炎性的細胞激素,防止膠原蛋白流失,達到關節的保護。人體可以自行生成葡萄糖胺,但隨年齡增長,體內合成葡萄糖胺的速度不及消耗速度,加上關節使用不當等原因,很容易造成關節退化與磨損。建議關節不適的族群,平時飲食均衡外,可以多攝取含葡萄糖胺的食物。研究也發現,若能同時攝取富含軟骨素、膠原蛋白、鈣等營養素,更能有益關節的保養。三類食物 有益關節保養1.含葡萄糖胺食物:蝦子、螃蟹、貝類等甲殼海鮮類2.含軟骨素及膠原蛋白食物:雞爪、豬腳、豬耳、海參、秋葵、菇類、海藻等3.含鈣食物:牛奶等乳製品、蝦米、小魚乾、黑芝麻、豆製品、深綠色蔬菜、海藻類。若同時補充維生素C蔬果、每天曬太陽,可以幫助鈣質吸收,也能降低關節的發炎想保養關節的人,面對市售葡萄糖胺產品,該怎麼選?目前葡萄糖胺分硫酸鹽類、鹽酸鹽類及N-乙醯葡萄糖胺等三種型式。其中,硫酸鹽葡萄糖胺屬於處方藥,鹽酸鹽類與N-乙醯葡萄糖胺尚無研究證實其醫療功效,列為食品管理,依法不得宣稱其療效。搭配運動 強化關節力量如何攝取葡萄糖胺?根據人體實驗結果,硫酸鹽類葡萄糖胺每人每天攝取量1500毫克即可,飯前吃為佳;過量攝取可能會有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噁心、胃灼熱等,或是過敏反應等。此外,建議控制體重、搭配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騎腳踏車,以及進行關節附近肌肉的阻力訓練,才是強化關節力量的關鍵。
-
2024-02-18 失智.大腦健康
永遠不嫌遲!失智症專家絕不做7件事:有助大腦維持最佳狀態
超高齡社會到來,失智症成為全球危機,雖然失智症的因子包括遺傳和環境等不可抗力因素,但某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也會帶來失智危機。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女性阿茲海默症運動預防中心主任Jessica Caldwell表示,改變生活習慣可能扭轉或延緩疾病,而且永遠不會太遲,即使已有輕微認知變化,也能從良好的大腦健康習慣中獲益。關於預防失智症,神經科醫師分享了他們絕不做的七件事,建議避免以下習慣,以保持大腦的最佳狀態。1.經常吃加工食品速食等加工食品方便、迅速,但卻是大腦健康的殺手。經常吃加工食品的人,缺乏天然飲食中有益大腦的營養成分,例如深綠色蔬菜、富含omega-3的魚、漿果和堅果。大腦中的omega-3水平較高,可以幫助腦細胞更順暢地與身體其他細胞溝通,阿茲海默症學會表示,這是大腦運作的重要過程。神經科學家Friederike Fabritius表示,飲食中缺乏優格、克菲爾(kefir,一種發酵乳)、泡菜等發酵食品,可能會導致認知問題,「加工食品會使大腦微發炎」,而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群則對大腦健康有利。他說,「我們大部分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是在腸道中產生。」2.久坐的生活型態運動有助維持大腦健康,伍德蘭醫院大腦健康中心的神經學家Randall Wright博士說,運動能釋放大腦的潛力,維持細胞發展,還能改善大腦血液流動,減輕壓力、減少發炎,還有利心血管健康。3.拒絕社交已有多項研究指出,孤獨不利健康。擁有良好社會關係的人,平均能延長壽命八年。社會孤立對健康的壞處,與每天吸兩包菸不相上下。社會孤立,或從職場等社交活動中退縮,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當我們與人互動時,大腦會處理很多事情;一旦遠離社交活動,這些神經迴路就不會被利用,加速認知能力的下降。失去社交也會導致身體活動減少、出現憂鬱症狀,這些都與與失智相關。4.時常熬夜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大腦正常運作,Wright博士說,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就像大腦的垃圾桶,在你入睡時,它會變得非常活躍,努力清除腦內毒性蛋白質,例如類澱粉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物質。且睡眠不足會妨礙白天有利身體健康的活動,例如運動,並且會影響情緒、增加壓力。5.忽視自己的壓力長期壓力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世上沒有完全無壓力的生活,重要的是在壓力發生時,如何妥善應對。感到壓力時,皮質醇會激增,如果持續下去,就會損害大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控制壓力,例如散步、做瑜伽、冥想等。6.忽視高血壓吸菸、不健康的飲食和缺乏運動是導致高血壓的因素之一,不受控的血壓,會增加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盡可能減少造成高血壓的因素,有助防止未來大腦認知能力下降。7.停止學習你可能已經離開校園很多年了,但保持好奇心是鍛鍊思維並保持頭腦敏銳的方式之一。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繼續接受教育的成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了19%。每當我們學習新事物時,腦細胞會形成新的連結,每當這些連結被建立,就會增加所謂的「大腦可塑性」。可塑性是心智和大腦適應變化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理論上認為接受過較高等教育的人,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15 養生.抗老養生
長壽的人都怎麼吃?全球最長壽家庭每天吃的餐點是這樣
暢銷書作家布埃特納(Dan Buettner)畢生研究「藍色地區」(Blue Zones,即長壽者比率最高的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住在這些地區的人常能享有90多歲或100多歲高壽。他在社群媒體最新發布的貼文中,分享了「世界最長壽家族」的每日飲食。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的梅利斯(Melis)家族一直是長壽表率,在2012年創下九個健在姐弟年齡總和最高的金氏世界紀錄;九人年齡加起來861歲,年紀最長的為109歲。布埃特納在影片中表示,他們每天都吃著同樣的午餐。這頓午餐是:鷹嘴豆、斑豆與白腰豆的三豆雜菜湯(minestrone)、酸種麵包(Sourdough bread)、一杯紅葡萄酒(2-3 盎司)。雖然除了飲食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人的壽命,但這頓午餐呈現了布埃特納所謂的「藍區飲食」,即強調攝取天然、未經加工的全食物與植物。三豆雜菜湯布埃特納說,梅利斯一家吃的是自家附近種的各種蔬菜做成的義大利濃湯,湯裡總是有三種豆子:鷹嘴豆、斑豆與白腰豆。紐約市營養師、Sugar Shock一書共同作者卡塞蒂(Samantha Cassetty)表示,壽命最長、最健康的人每天多會吃半杯至一杯豆子;此外,雜菜湯中含有豐富的蔬菜,它們是最佳長壽食物。酸種麵包麵包通常不被視為健康食物,但它也可以是優質膳食的一部分,選擇酸種麵包對腸道健康尤其有益。卡塞蒂指出,「藍色地區」的人每天都吃發酵食物。自然發酵的酸種麵包,不像白麵包那樣會造成血糖飆升,有助維持較健康的血糖值。一杯葡萄酒布埃特納強調,梅利斯家族都喜歡「小酌」一杯2或3盎司的葡萄酒,是一般5盎司份量的一半。專家提醒,每天喝一杯也可能帶來其他健康風險。這是營養均衡的植物性飲食嗎?卡塞蒂表示,飲食均衡主要包含完整的植物性食物與充分的蛋白質,梅利斯家族的午餐完全符合。人們可從植物獲得所需的全部蛋白質,只要能滿足卡路里的需求,並多攝取各種蛋白質的來源。每天都吃一樣的食物,多少會讓營養師皺眉頭,但卡塞蒂表示,梅利斯家族的午餐大可放心吃。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吃同樣的東西,缺乏植物多樣性或植物性食物含量低,她才會擔心;但這頓午餐100%是植物性食物,而且種類多樣化。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2-13 性愛.性福教戰
性愛能讓你活得更久嗎?研究揭性行為有助延長壽命的4個原因
性行為不僅是你與伴侶深度交流並體驗愉悅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而且還具有許多健康益處,例如增強免疫系統、降低壓力水平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有研究人員將其作為一種長壽、更有活力的方式。性學專家Janine David告訴《每日電訊報》,性對我們有好處,無論是伴侶之間的性,還是自身的性行為。以下為性愛有助長壽的四點原因:改善大腦健康2018年的研究發現,性活動與認知之間存在顯著聯繫,特別是在回憶和數字排序等任務中。性行為可以幫助改善任何年齡的大腦健康,尤其是在記憶和溝通方面。頻繁的性行為有助於增加大腦中負責情緒和記憶的部分海馬迴的神經元生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清醒的頭腦可以幫助提高你的生活品質,並幫助你感覺更好。降低壓力性活動有助降低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的濃度。它還可以刺激內啡肽(又稱腦內啡)的產生,從而自然地提升你的情緒。任何形式的性活動,尤其是那些導致性高潮的性活動,都有助於釋放催產素(又稱愛情激素),促進親密關係並幫助緩解壓力。此外,有助降低壓力的不僅是性賀爾蒙而已,性行為也是不錯的運動方式。每週定期運動可以延長壽命。雖然性不能取代其他形式的鍛煉,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補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壓力和心臟健康也密切相關。心臟病影響很多人,這不容小覷,而性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016年的研究發現,與那些沒有規律性行為的男性相比,規律性行為與男性晚年發生心血管事件有關。同一項研究還表明,良好的性生活品質似乎可以保護女性在未來生活中免受心血管疾病的侵害。就像壓力一樣,性行為中的體力活動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改善整體心臟健康。增強免疫系統定期進行體能活動有助於提高免疫功能。同樣道理,性會增加你的活動總量,但遠不足以取代一般運動。2004年的研究發現,有規律性生活的人(每週一次或兩次)其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IgA)濃度顯著升高。IgA是一種抗體,可以幫助你的免疫系統預防感冒等疾病。為了達到抗衰老的效果,你需要進行幾次性生活?性和衰老方面存在許多變數。有些研究發現每月做愛次數超過三次的人有好處,而有些研究則建議每週做愛一到兩次。此外,這不應該是一個數字遊戲。理想情況下,你應該盡可能和你的伴侶進行有意義的性行為。性行為有年齡上的限制嗎?健康或身體殘疾會影響你的性生活,但人們可以在老年時享受愉快的性生活。重要的是,無論多大年紀,你仍然可以透過使用保險套等方式來進行安全的性行為。【資料來源】.Six surprising reasons sex helps you live longer.Does Sex Make You Live Longer?
-
2024-02-09 寵物.照顧指南
跟寵物一起吃年夜飯!務必「避開11種」對愛貓有害的人類食物,誤食嚴重恐致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看似無害的習慣和物品,對貓咪來說卻可能帶來不小的風險。特別是在飲食方面,許多人類食物對貓咪來說不僅營養價值不高,甚至可能是有毒的。12種不該給貓咪吃的食物以下是一些不應給貓咪食用的食物:1.酒精:貓咪攝取酒精可能導致嚴重的肝腦損害。即使只是一湯匙酒精,也可能讓成年貓陷入昏迷,更多的量則可能致命。2.巧克力:巧克力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可可鹼。這種物質存在於所有類型的巧克力中,尤其是在黑巧克力和未加糖的烘焙巧克力中最多。巧克力還含有咖啡因,可能使貓咪導致心律不整、肌肉震顫或癲癇。3.含咖啡因的飲品(咖啡、茶、能量飲料):咖啡因可能使貓咪變得焦躁,並出現急促呼吸、心悸或肌肉震顫。4.乳製品:有乳糖不耐的貓咪,牛奶和其他乳製品可能會使其嘔吐和腹瀉。5.生肉、生蛋、生魚片:這些食物可能使貓咪感染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導致嘔吐和腹瀉。6.洋蔥和大蒜:洋蔥、大蒜和其他同屬植物含有對貓咪有害的硫氧化物。這些化合物在體內分解後,會損害紅血球,導致貧血甚至腎臟損害。7.葡萄和葡萄乾:可能導致貓咪腎功能損害。8.發霉的食物:發霉食物會產生特定的毒素(如:黃麴毒素),未經治療可能會致命。9.肝臟:肝臟富含維生素A,但過量攝入可能導致維生素A中毒,引起骨骼畸形和脊椎問題。10.堅果:如核桃、胡桃、杏仁等堅果含有高量的脂肪和油,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胰腺炎。11.骨頭:骨頭很容易碎裂,可能導致窒息、堵塞,甚至消化道內部撕裂。12.人工甜味劑(如木糖醇):木糖醇攝入後可能導致胰腺釋放異常增加的胰島素,進而導致血糖水平下降。貓咪可能對這些食物充滿好奇,但飼主必須負起責任,確保它們的飲食安全與健康。最佳的做法是堅持餵食營養均衡的專用貓食,並避免將人類食物當作獎勵或零食。如果不慎發生意外,或是貓咪表現出任何不尋常的症狀,請立即尋求專業獸醫的協助。延伸閱讀:.世界最長壽的狗!飼主:養寵物是一生承諾 盤點10種狗不能吃食物.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作業」:相遇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8 焦點.健康知識+
女性停經後維持體重可望長壽,有機會多活30年!但沒減肥體重下降恐是短命警訊
多項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的體重與壽命長短有關。最近1項發表於《老年學》(Gerontology)期刊的研究指出,在60歲後保持穩定的體重,可能會讓女性特別長壽,其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在60歲後保持穩定體重的女性,壽命可能可以超過90歲。停經女性維持穩定體重 有機會活超過90歲主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調查了54,437名參與婦女健康倡議的女性,該倡議以縱向研究的方式,調查了停經後女性罹患慢性疾病的原因。在研究期間,記錄了參與者在基線(指臨床研究中,患者已經過篩選加入研究,但還未開始用藥治療的這段時間)、第3年和第10年的體重,根據這些數值,參與者被分為3組:體重減輕(基線減少5%以上的人)、體重增加(基線增加5%或更多的參與者)或體重穩定(基線變化不到5%)。在所有參與者中,30,647名(占56%的女性)特別長壽,也就是超過90歲的預期壽命。研究結果指出,與體重穩定的參與者相比,那些體重在基線上、下減少或增加5%以上的參與者,活得更久的機率更低,而這項研究是首次評估體重變化對女性長壽影響的研究。沒減肥體重卻下降?研究:可能是壽命縮短的警訊研究的第1作者Aladdin H. Shadyab表示,在美國,老年女性超重或肥胖的情況非常普遍,身體質量指數範圍為25到35之間,這項研究支持老年女性中將體重穩定視為長壽的目標。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沒有減重但體重卻下降時,與壽命縮短有較強的關聯性。因此, Shadyab指出,如果老年婦女發現自己在沒有試圖減肥的情況下體重下降,這可能是不健康和壽命縮短的訊號,應特別留意。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運動可防癌降低死亡風險!專家曝每周運動這時間助抗癌,散步慢跑都算.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資料來源:Key To Longevity? Women Who Maintain Body Weight After 60 Likely To Live Longer, Says Study★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7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有助延緩老化 研究顯示每天喝這麼多抗衰老效果最顯著
健康專家發現茶與抗衰老的秘密,對喜歡喝茶的華人來說是個好消息。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中國四川大學近日發表在醫學期刊「刺胳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喝三杯茶可以延年益壽。研究人員調查了5998名37至73歲的英國人,以及7931名30至79歲的中國人的飲茶習慣;詢問他們喝的是紅茶、綠茶、黃茶或烏龍茶,以及每天喝多少杯。另外,透過計算每位參與者的體脂率、膽固醇和血壓,計算出他們的生理年齡。由於屬觀察性研究,研究人員無法證明喝茶與延緩生理老化的因果關係;儘管如此,有喝茶習慣的人還是出現老化速度較慢的跡象。這些人多數是男性,會喝酒但維持健康飲食,較少出現焦慮與失眠症狀。研究人員指出,每天飲用約三杯茶或六至八克茶葉,帶來的抗老功效最為顯著。他們總結稱,在喝茶者中,適量飲茶的抗老效益最佳;研究也顯示,停止飲茶者,老化程度會加劇。研究人員認為,茶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多酚(polyphenols)能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在免疫系統、新陳代謝和認知功能上發揮一定作用。動物實驗方面,茶中富含的一種多酚類黃酮(flavonoids)可延長蠕蟲、跳蚤與老鼠的壽命。他們表示,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喝茶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及某些癌症等與老化相關的疾病,且能降低死亡風險。這些證據,讓人有理由相信喝茶可延緩生理老化過程。科學家未研究某種茶是否比其他茶更能抗老,但他們發現中國和英國的飲茶者間沒有實質性差異,茶的溫度也沒有差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陶瓷不沾鍋比較安全?專家揭陶瓷及鐵氟龍塗層差異和使用壽命
我在2023-4-13發表現在的不沾鍋比以前毒七倍,網紅的恐怖行銷,之後有很多讀者留言討論,其中我認為比較值得分享的是ppo1764在2023-4-22附上的一個YouTube影片Nonstick Pan Safety ANSWERS(不沾鍋安全性的答案)。它是英文的,但可以把字幕翻成中文。為什麼它是比較值得分享?因為很有趣的是,影片的主人問一位毒理學專家是否有在使用鐵氟龍不粘鍋,而她是會心一笑地回答「是」,然後做出專業的解釋。最新的一個留言是Ken Hsu在2024-1-2寄來的:「目前才拜讀到文章,各位專業的回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但除了鍋具外,各式的醫療材料表面也都使用Teflon,主要是防止沾黏及潤滑性上,像心導管及置換關節等,請問林教授有無這方面,關於使用材質的研究,因與人體為直接接觸,且長期磨耗及與體液接觸,應該比鍋具風險更高。而使用於生命支持上,常以維持生命的目的中,若是益處大於缺點,則可以使用,是否因此而影響材質的選擇呢?至於網紅業配上,以銷售為目的時,自然要活死人、肉白骨,將所有有問題的東西送湊堆,PTFE、PFAS等等混唯一談,至於真假,只有看倌自己下判斷了。而原來陶瓷塗層鍋具使用的是矽氧化物(Siloxane),與Teflon算是兩大類常見的醫療材質,至於誰好誰壞,眾說紛紜,只是……陶瓷塗層與矽化物的關係到底是什麼,能想到這麼奇葩的用語,讓人覺得非常安全,馬上贏在起跑點,真是擁有優秀的行銷! Teflon聽起來就輸了」這個留言涉及兩個議題 -(1)鐵氟龍在醫療上的應用,(2)陶瓷塗層鍋比較安全嗎,關於第一個議題,我已經在兩天前發表鐵氟龍救你命。今天要討論第二個議題。有關陶瓷塗層鍋具的安全性,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位行銷恐怖的網紅所代言(業配)的品牌。我找到該品牌的專利塗層網頁,而它裡面有這樣的敘述:「XtremaTM 是陶瓷塗層的升級版是由陶瓷原料(二氧化矽)所製成,主要成分是以天然的沙和石組成而成,有別於傳統鍋具使用PTFE(鐵氟龍)的鍋具塗層。」我用Xtrema做搜索,搜到一個2021-4-8公佈的韓國專利。它的英文標題是Xtrema T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providing iron-like texture to aluminum-based cookware and method for coating using the same(用於為鋁基炊具提供鐵樣質感的塗層的 Xtrema T 組合物以及使用該組合物的塗層方法)。它的英文摘要翻成中文是:「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陶瓷塗層的底漆塗料組合物,其包含膠體二氧化矽、甲基三甲氧基矽烷、有機矽二醇共聚物和酸催化劑,以及使用該塗料組合物在鋁表面上進行類鑄鐵紋理塗覆的方法以及由此製備的配比。 它涉及一種具有粘性鑄鐵狀質地的鋁炊具。」我想,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從這個摘要看得出,Xtrema塗層絕非商家所聲稱的「天然的沙和石組成」。還有,您也應該可以看得出,這個塗層是塗在「鋁炊具」,而有關鋁製品安全性的風風雨雨,就請您看我以前發表的阿茲海默症的鋁博士被炒魷魚鋁罐飲料有害嗎?鋁鍋有毒?老年癡呆?在搜索的過程中,我非常詫異地發現,Xtrema是一家美國公司,而它是專門在生產和販賣「純陶瓷鍋具」,而不是「陶瓷塗層鍋具」。這家公司是在2004年成立,而Xtrema是它的註冊商標。所以,Xtrema怎麼又會在十幾年後被韓國人拿去申請專利,然後在2021年獲得韓國專利,同時也成為陶瓷塗層鍋具的註冊商標呢?我花了半天搜索,就是找不到答案。不管如何,Xtrema公司有一個網頁是非常值得推薦,它的標題是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eramic-Coated Cookware(一切您需要了解的關於陶瓷塗層炊具)。我把重點翻譯如下(紅色字):陶瓷塗層炊具是如何製成的?陶瓷塗層鍋本質上是任何頂部有薄陶瓷層的金屬鍋。平底鍋的基材或金屬芯因品牌而異。一些公司使用陽極氧化鋁,這是一種以其導電性能而聞名的廉價金屬。其他品牌使用鑄鐵或不銹鋼。至於陶瓷塗層,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陶瓷。它們實際上是含有二氧化矽(沙)和其他無機化學物質的「溶膠-凝膠」(Sol-Gel)塗料。溶膠-凝膠是將陶瓷塗層塗抹在炊具以使其不沾黏的首選方法。通常,製造商在高溫燒製鍋之前將溶膠凝膠噴塗到金屬基材上。根據製造商的不同,此固化過程的溫度範圍可能在 400 到 800 華氏度之間。雖然溶膠-凝膠塗層在技術上比PTFE 塗層更硬,並且能夠承受更高的溫度,但大多數公司建議其客戶不要將陶瓷塗層鍋加熱到500 度以上,溫度再高,陶瓷塗層就會分解。(註:PTFE就是鐵氟龍)當溶膠-凝膠分解時,陶瓷塗層鍋會失去其不黏性能,表面會變得粗糙或有砂礫。因此,通常不建議在洗碗機中或烤爐下使用這些平底鍋。陶瓷塗層炊具不沾黏嗎?陶瓷不沾鍋具的想法是用詞不當。陶瓷本身並不是不沾黏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公司使用溶膠-凝膠技術來創建陶瓷不沾塗層的原因。陶瓷塗層鍋的光滑表面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退化。經常暴露在高溫下可以加速這一過程。 一些專家認為,陶瓷塗層的壽命只有PTFE塗層的六分之一。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陶瓷塗層的使用壽命有多長 一個保養良好的陶瓷塗層鍋預計可以使用一到兩年——考慮到它的高價位,這並不是很長的時間。陶瓷不沾炊具比其他不沾鍋具更安全嗎?由於圍繞著含氟聚合物和 PTFE 的爭議,對這些化學物質進行大量科學研究是有道理的。但不幸的是,關於溶膠-凝膠對人類健康的長期影響的歷史研究並不多。這並不是說其中一種本質上就比另一種更安全。(註:Xtrema公司是專門在生產和販賣「純陶瓷鍋具」,所以它當然會有心無意地暗示「塗層鍋具」可能都不安全)從上面最後一段可以看出,目前並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陶瓷塗層鍋具是比鐵氟龍塗層鍋具更安全。事實上,鐵氟龍塗層鍋具是已經被大量研究,而目前還是沒有正常使用情況下對人體健康有害的證據。反過來說,陶瓷塗層鍋具根本就還沒有任何健康風險的研究,所以怎麼可以說陶瓷塗層鍋具是比較安全呢?台灣衛福部也這麼說:「常見的不沾塗層以聚四氟乙烯(PTFE)材質為主,也就是俗稱的鐵氟龍,是一種耐冷、耐熱又耐腐蝕的聚合物,能抗水、抗脂,避免形成沾黏。早期這類塗層會使用干擾內分泌的全氟辛酸(PFOA)做為生產助劑,因有安全疑慮,環境保護署及國際間已陸續禁用。此外,研究顯示PTFE材質約在360℃才會降解,此溫度遠高於正常烹調溫度,以及高溫烘焙(約250℃)之條件,因此正常使用含不沾塗層產品,並不會有安全性疑慮。」我也推薦兩個YouTube影片:The Truth About Non-Stick Pans: Ceramic vs. Teflon(不沾鍋的真相:陶瓷vs鐵氟龍)。它是英文的,但可以把字幕翻成中文。陶瓷不粘鍋比特氟龍更安全嗎?陶瓷不粘鍋炊具的優點和缺點|不粘鍋有毒嗎?不沾鍋推薦原文:陶瓷塗層鍋比較安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06 養生.運動健身
多運動一定多健康?芬蘭研究提醒:運動過多小心會加速老化,WHO建議每周運動「這時間」
現代新觀念「要活就要動」!為希望身體更健康,許多人天天都運動,甚至有人天天跑馬拉松,但是新研究結果提醒:「不要運動過度」,否則反而老得快,也不見得更長壽。運動過度小心會老化更快這項研究是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的科學家所發表。研究人員收集超過11,000名芬蘭同性雙胞胎進行研究,追蹤時間從1975至2020年間,根據參與者自我報告平均運動時間分為四類:久坐、適度活躍、活躍和高度活躍。研究期間,團隊採集受試者的血液樣本追蹤生物老化,觀察不同運動程度的身體老化速度差異。為計算生物年齡,研究中分析參與者的DNA變化,反映影響壽命因素,如基因、飲食習慣和運動。雖然45年內運動最少者比經常運動者死亡可能性高約20%,但排除掉教育、BMI、吸菸和飲酒等生活方式,發現久坐者比經常運動者死亡風險僅高7%,而高強度運動更完全沒有好處。因為據血液數據分析顯示,雖然運動最少組的生物年齡最大,但卻和運動最多組的生物年齡相當;分析顯示,運動最活躍組比中等活躍生理年齡老1.3歲,比活躍者老1.8歲。WHO建議每周運動「這時間」而且研究也發現,運動太多不會使人更長壽,運動最多的人只比活動量較少的人「多活約1.8歲」。芬蘭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運動的人不是因為運動而長壽,主要是因為他們通常過著比較健康的生活。研究人員提醒:「運動量過少和過多都會加速老化,高水平的運動量也不會為身體帶來額外的好處」。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18至64歲的成年人每周應至少進行150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若是「高強度有氧運動」則要縮短成每周75至150分鐘的,而且多做無益。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4 養生.人生智慧
老了怕老伴或自己先走!面對死亡恐懼,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
我們小時候以「長命百歲」作為祝壽語送給長輩,以為百歲是祝福。等到我們成為「長輩」,活在人人可能「長命百歲」的時代,發現百歲不僅不是祝福,還帶來許多焦慮。「焦慮世代」系列報導將探討長壽社會裡的新焦慮,以及大家透過哪些方式來面對這些焦慮。延伸閱讀/長命百歲是祝福,還是焦慮?「4本好書」 教你面對自己,提升心靈正能量面對死亡焦慮 怕老伴或自己先走近百歲的老奶奶坐在輪椅上,被比她更老、身體更差、走路不穩的老爺爺推進來。老奶奶身體多處不舒服,做了各科檢查都正常,醫生將她轉診至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的診間。蔡佳芬診斷她有恐慌症狀,奶奶否認:「我有錢有房子,先生也對我很好,沒有什麼好焦慮的。」蔡佳芬問:「妳說妳會突然很害怕到身體撐不住,妳怕什麼呢?」「我怕我先生比我先死掉,」奶奶幽幽地説:「或者,我比我先生先死掉。」蔡佳芬有許多百歲病人的狀態與老奶奶很像,既不符合任何診斷,也沒有相關病名,更無法靠吃藥治癒,頂多稱之焦慮症,但是背後是對死亡的焦慮。死亡的惱人之處在於,它一定會發生,而且無法預期何時發生。蔡佳芬說,這是這個世代老人的生存焦慮,在壽命沒麼長的過去,人們總是忙到生命最後一刻才倒下,無暇憂慮死亡。現代還有全球化競爭、資訊爆炸,以及疫情、大地震等災難使無常變時常,打擊了過去理所當然的世界觀,飄搖、無法掌握的感受更加深了焦慮。面對死亡恐懼 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多變的世界挑戰著正統醫學的極限,近年各種輔助療癒大紅,例如能量醫學、芳香療法、園藝治療,甚至各派別的靈魂療癒。蔡佳芬認為,治療不需拘泥於工具,再好的療法都有人無效,被認為效果不彰的療法也有病人特別埋單,只要有用就是好療法。她說明,許多輔助醫療,像是芳療、針灸、能量醫學等,其治療效果都是有實證的。但這其中也摻雜許多不僅無法治癒身心,還會要你人要你錢的邪教。她呼籲,能尋求正統醫療精神科或諮商最好,若是求助於輔助醫療也要確認是否合法,執行者有無國家認證資格。她說明,好的生命品質在「身心靈」達到平衡,「身體」健康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下,有長足進展;「心理」則因大環境動盪,衍生許多問題,各年齡層的諮商需求都大增;而「靈性」的需求,來自於面對死亡的焦慮、存在的意義追尋,需要時間,多數人總是等到死亡臨在眼前才面對,時間短,只能處理表層,她認為,靈性的追求,不一定要等到老,中年產生存在焦慮時,就要開始。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1 養生.聰明飲食
棗子營養多、熱量低…一天能吃多少棗子?教你挑選4要訣、保存2方法
二月迎新春,到處都充滿著年曆年節的喜氣,棗子因為「棗」與「好」諧音,象徵著「凡是接好、一切美好」的意思,用於新春賀禮,帶有「年年好」的吉祥祝福!新年送禮想要送棗子,該如何挑選與保存?棗子的營養功效是什麼?一天可以吃多少顆?以下為您完整介紹。棗子熱量與營養成分根據農業部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棗子熱量約有44大卡,蜜棗盛產期為12月至隔年2月。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臺灣棗不僅好吃,營養價值也高,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表,每100g果肉含有:維生素A 80 I.U.(國際單位),為蘋果的6倍及櫻桃的4倍;維生素C 37 mg,為蘋果的12倍及櫻桃的3倍;菸鹼素(維生素B3)為1.15 mg為蘋果的23倍及櫻桃的11倍,且富含維生素B1、B2、鉀、鈣、鎂、鐵等營養元素,好吃又健康,真的是「一切美好」! 棗子4大功效綜合整理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與外媒《Mindbodygreen Health》說明資料,以下為棗子的四大功效:.紓壓助眠:棗子的黃酮類化合物和皂苷等營養素已被證明具有鎮靜作用。一項研究發現,棗子萃取物在低劑量時可促進小鼠的壓力管理,並在較高劑量下促進睡眠。事實上,中國長期以來就會用棗茶來促進睡眠。.增加皮膚光澤:如上所述,新鮮棗子的維生素 C 含量極高,有助於保護皮膚免受太陽輻射的損害,還在膠原蛋白的生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膠原蛋白是一種纖維蛋白,可在組織中形成結締纖維,並已被證明可以支持皮膚彈性和整體保濕。.幫助消化、排便順暢:一項檢查棗子提取物對倉鼠影響的研究發現,棗子萃取物加快了胃腸道的運轉時間,並有助於維持短期內鏈脂肪酸的濃度,這可能有助於支持腸道的整體健康。 另一項針對人類的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棗子萃取物對於便秘的情況可帶來改善。.富含葉酸防貧血:葉酸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角色,也是孕媽咪必備的營養之一。棗子一天可以吃幾顆?吃太多會怎樣?一份蜜棗約等於2顆(150g),熱量約為62大卡, 每一次的份量就吃這樣,就是營養師常說的一份水果!棗子吃太多會怎樣?棗子因含有山梨糖醇,若食用過量,會積聚在小腸,導致腹瀉。 故棗子能治便祕,至於已腹瀉者,則不宜多食什麼人不能吃棗子?蜜棗含鉀量高,有腎臟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攝取量。此外,有些品種經過改良後糖度提升不少,糖尿病患者也需特別注意食用量。棗子如何挑選?農業部農業主題館分享棗子挑選原則,說明如下: 1. 果色淺綠轉黃者為最適的成熟度。2. 果柄周圍光滑平順無皺褶。3. 成熟度越高,糖度越高,越不耐儲藏;成熟度越低則相反。因此,購買時以八分熟的翠綠色至九分熟的黃綠色之間最適當。4. 另一個觀察指標為果蒂周圍寬廣及凹陷越深品質越好;反之,果蒂突者品質較差。 圖/翻攝自農業部農業主題館棗子如何保存?棗子如何保存?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說明,棗子以新鮮食用最佳,置於25度C室溫其櫥架壽命大約4日,若放置於室溫過久,外觀會產生褐班且有脫水皺皮現象。因此建議消費者買回家後: 應以塑膠包裝好,立刻置於冰箱冷藏,可保存兩星期左右。 冷藏時須注意果品不可裸露,以防脫水。參考資料:高敏敏營養師、農業部、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Mindbodygreen Health、農業部農業主題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延伸閱讀: 冬天咳咳咳、喉嚨痛?吃「這些水果、喝茶」竟能保護喉嚨!中醫師傳授「喉嚨保養術」:5必吃+3不碰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1-31 養生.人生智慧
無形中縮減你的退休老本 專家建議注意最易花掉積蓄的4大開銷
忙碌了大半輩子,存了一大筆錢,準備離開職場,展開人生新階段的時候,最好先了解,有些支出會「意外」縮減你的退休老本,特別要注意最容易吃掉退休積蓄的四大開銷:一、健康保險The Money Couple理財網站和柯瓦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柯瓦(Taylor Kovar)說,即使有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看病時自付額還是很高,「包括醫藥費、手術費和長期照護費。」健康前景服務金融公司(HealthView Services Financial)2021年估算過,身體很健康的65歲夫婦,終其一生,根據居住地和個人壽命,平均要自行支付15萬6082元到100萬元不等醫療費。二、住屋維修擁有自宅雖然不必付房租,但維修費用也很可觀,可能損及你的退休老本。柯瓦說,「房子老了,大型維修如換屋頂或水管的必要越來越大,」根據勞動統計局,2016-2020年間,美國65歲以上老人每年花在房屋相關的費用,平均為1萬6880元。三、稅金從退休帳戶領出的每筆錢,大部分都要當作收入來繳稅,也許連社安金也有部分需繳稅。專家說,多數退休者是靠固定收入生活,高稅率會吃掉不少退休金,因此,稅務計畫得好好做。四、長壽由於醫藥和科技進步,現在的人越來越長壽。全國健康統計中心指出,2021年出生的美國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6歲。晚年歲月加長,晚年的支出也會增加。柯瓦說,「很多人活到90幾歲甚至100多歲,退休計畫得把也許比你所預期更長的用錢期列入考量,這點至關重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27 養生.聰明飲食
養生極品水果!長壽專家每天吃「藍莓」,防癌、降膽固醇、延緩老化...這吃法功效最佳
包爾文(Neil Paulvin)是位研究長壽與再生醫學的醫生,在這個領域已工作了20年,幫助民眾養成健康的習慣以延長壽命。長壽專家每天吃「藍莓」吃水果有益身體健康!包爾文指出,在市面上眾多水果中,藍莓是「養生極品」,他會每天食用;藍莓味道鮮美,熱量低,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可以像盔甲一樣保護身體免受感染;以下就是包爾文認為藍莓是「養生極品」的6種原因:1.增強細胞藍莓富含一種名為花青素(anthocyanins)的抗氧化劑;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健康細胞,防止進一步損傷,並參與修復DNA過程;除此,花青素還可改善認知能力和血管功能。2.有助視力維生素C有益眼睛,助於預防與年齡相關的黃斑部病變,並減少視網膜細胞氧化應激,而一杯藍莓就含有每日所需維生素C量的16%。3.有助肌肉恢復雖然研究仍在進行中,但已經發現藍莓可以減少肌肉損傷和酸痛。藍莓中的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鐵的吸收,並增加膠原蛋白的產生;同時,一杯藍莓還含有每日所需維生素K的24%,有助於增強骨骼和凝血功能。4.促進大腦健康研究還發現,藍莓中的抗氧化劑還可能影響大腦中攸關智力的區域;藍莓和草莓同時可以延緩心理老化長達兩年半。5.減少發炎藍莓中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有助於減少發炎以及其他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並可有調節細菌、緩解腸道發炎的益生元作用,並有助於預防大腸癌。6.降低膽固醇藍莓富含可溶性纖維,有助於清除腸道中的膽汁,以及脂肪酸、鹽、金屬和紅血球分解產生的膽紅素等物質,幫助減少壞膽固醇,並幫助降低心臟病風險。包爾文建議,可以將藍莓添加至沙拉或冰沙中、在兩餐間充當零食或加到麥片中食用。生吃雖然是取得藍莓功效的最佳方法,但無論乾燥、冷凍或加熱過的藍莓,都仍能帶來好處。他提醒,藍莓雖可幫助養生,但它應該是個人整體、綜合保健計畫的一部分,這個計畫包括健康的飲食、定期運動、壓力管理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延伸閱讀:.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生老死不可避免,但「病」卻不一定!洛桑醫師揭開健康長壽的關鍵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26 焦點.健康你我他
家族長輩有失智症,新年祈願預存腦力及肌力,分享自身的「養力計畫」!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是65歲的長者。國人壽命延長,應該也希望能健康終老。時常聽聞親友們家中的長輩確診失智症,婆婆晚年臥床,家父肌力不足,失智、失能皆影響長輩的生活自理能力,加重照顧與被照顧者雙方的身心壓力。這讓我引以為鑑,明瞭守護自身健康的重要性。新年祈願,自己能健康到老,「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每日力行「養力計畫」,預存腦力及肌力這兩種本錢,鞏固老本。喜歡學習,愛閱讀、寫作的我,每日讀報並朗誦一篇文章,開口說話可牽動臉部肌肉,鍛鍊心肺功能,促進大腦、心、肺等相關器官的運作;每周玩一次數獨益智遊戲,破解題目鍛鍊腦力。一個健康的人一定要行動自如,關節靈活,肌肉有力是基本要件。我每日做伸展運動,雙手畫大圈圈,腿部拉筋,強化關節,增加肌肉的柔軟度;做深蹲或屈膝姿勢練大腿肌力,腳跟離地,腳尖翹起來,練小腿肌力,靠牆挺拔站立,避免駝背練背肌。此外,每周有二至三天外出步行運動數千步。我們常說「活動,活動,要活就是要動」。每日動腦養腦力,伸展四肢存肌力,預防自己能老而不衰,祈願身體健康無病終老。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希望存錢,卻不知道怎麼存?退休理財專家曝抵抗通膨應做到這事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抵抗通膨 至少2成薪資用於投資退休準備中,財務規畫是民眾最擔心的項目。隨人口結構改變、勞保基金面臨破產危機,退休財務不能只靠政府,大家應把握年輕時的高投報率,老後則採穩健投資來規畫退休理財,因應通膨、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根據聯合報退休力大調查發現,民眾希望存錢,卻不知道怎麼存錢。大家常低估退休需求,太晚開始儲蓄、退休投資太保守;也有人選錯投資工具,導致準備成本太高,無法落實長期投資;更常見的是沒有及早進行長照險、醫療險及年金險規畫。雖然退休年齡延後,但隨醫療進展、壽命延長,退休至離世的時間不減反增,若要抵抗通膨,保有老後生活財務餘裕,至少2成薪資用於投資是較合適的比率,但台灣民眾多數只將薪資的1%至6%用於投資,實在太少。早期增值、晚期保值,是最省力的投資方式。投資標的選擇應隨年齡而不同,年輕時應選擇投資報酬率約8%的投資標的,如股票等,藉由複利效果累積資本;老後則可以選擇較為穩健、投資報酬率約4%至5%的投資選項,如債券等,藉此保值、保本。退休理財是長期投資,民眾不要聽信某些理財專家建議,時常「買了基金又賣掉」,至少要持有3至10年,否則轉換過程中容易買錯基金、進出場時也會導致損失。業界已有不少退休理財專屬產品,依照年齡不同分為積極、穩健、保守等項目。長照保險也是常被忽略的投資選項。隨長壽趨勢,民眾需要長照的時間約8至10年,費用至少花費600萬以上,若沒有保險,退休金恐被吃垮。建議及早投保,否則愈晚買、費用愈高,還有被拒保的風險。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推出「退休理財規劃師」,幫民眾免費健診。民眾可以上網搜尋「好命退休計算機」,也可透過電話諮詢。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富足人生三本:老本、病本、保本針對退休準備,大家常有三個迷思,一是太晚準備;二是準備的金額不夠;三是準備工具配置不當,沒有定期檢視。打造富足人生,要考慮退休三本,也就是老本、病本與保本。在老本的部分,準備退休金,應該越早越好,善用時間複利優勢。在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裡,國人準備退休理財的前三大工具是股票、定存和儲蓄險,這兩年股市回溫,不同世代的民眾都增加股票的投資比率。30世代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而頻繁進出市場,故整體投資績效不佳,建議設定目標,定期定額投入,且集中度不要過高,穩定累積資金流。50世代民眾比較保守,建議要找到長期能夠對抗通膨的工具,並隨著年齡增加降低風險資產比重。可利用「100法則」,以100扣掉年齡,這個數字就是投資上限,假設現在70歲,100減70就是30,投資風險資產比率不要超過全部資產30%。有關病本,一定要在退休前檢視醫療保障,優先透過實支實付險轉嫁高頻高額醫療支出,且「保大不保小」,透過失能險轉嫁未來長期照顧費用,再來就是重大疾病跟癌症險的一次性理賠服務保障。在保本的部分,安養信託加意定監護可做為防護傘,保障我們未來。安養信託可將退休後可能需要的金流、醫療或養生村相關費用,先寫未來信託支付持條件,待實際上退休後,信託業者就是財務管家。現在很多金融機構推出預簽型安養信託,55歲以上民眾即可規畫,退休前把資金分批信託帳戶。意定監護是在有意識時,選定一名或多名信賴的家人或朋友,成為意定監護人,當真的沒有行為能力時,意定監護人可申請監護的裁定宣告,代為處理生活上大小事。現在詐騙橫行,讓大家對於金融產品和機構有疑慮,中國信託持續推動公平待客原則,只要發現高齡客戶有遭到詐騙的疑慮,就會通報警方到場協助,降低被詐騙、財務損失風險;在數位金融浪潮下,產品設計也考量高齡客戶需求,積極降低高齡客戶數位落差,其中調整ATM使用流程更簡潔明確,並於客戶服務提供極簡化語音服務。最後,避免遭受金融剝削,提醒長者一定要建立三大自我保護意識,一是不輕易相信投資話術,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二是印章存摺不要隨便交給他人,最後是空白表單跟一些不知道的文件,一定不能亂簽。期待所有民眾都能遠離詐騙,謹慎守護自身財產安全。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以防萬一,活到100歲 2023退休力論壇」
-
2024-01-12 焦點.健康知識+
眉毛越長的人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件事」才能真長壽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眉壽」為90歲長壽的象徵,也有不少長者相信「眉毛越長越長,是代表自己越來越長壽,也越來越健康?」的說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告訴你,關於眉毛長度與壽命的真相!眉毛長度與壽命長度的關係針對「眉毛越長壽命越長」的說法,黃軒表示,有人研究收集了超過1000位長壽老人的實驗,在該實驗中發現,在這1000多名長壽的老人中,僅有11位長者的眉毛長度是長的而已!因此所得結論是「眉毛長度與壽命長度無關」。眉毛變長要當心!與4種健康原因有關雖然眉毛長度與壽命無關,但黃軒列出4種導致眉毛變長的原因,恐是身體的警訊。人在50歲以後眉毛變長,可能就下列身體健康原因有關係:1.代謝速度緩慢年輕人的新陳代謝快,眉毛會不斷地更新,所以長不了太長。而老年人的新陳代謝變慢了,眉毛就會漸漸停止更新了,所以就會變長2.荷爾蒙失調眉毛還會受到體內荷爾蒙的影響。特別是對男性來說,如果體內雄性激素高,那麼毛髮的生長速度,就會變得更快、眉毛也變成又短又細了!3.飲食影響.高蛋白食物:長期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鱼、禽、蛋、瘦肉、豆制品等,可能會使毛囊生長速度加速,眉毛變得更黑和更粗,越來越長少吃糖分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高糖分高鹽分的食品,易造成眉毛的發育異常。4.遺傳因素眉毛的長度和厚度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例如,如果父母的眉毛很粗和濃,那麼下代通常會具有相似的特徵最後黃軒提醒,「眉毛長度與壽命是完全無關的」,那只是民俗傳說!科學證據目前只有顯示眉毛長度是與「代謝、遺傳、飲食和你的體內荷爾蒙作用」會有關。因此,不要以為長得像「白眉道人」就會長命百歲,最重要的還是要好好照顧身體健康,才有機會活得更長久喔!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冬天室內用鹵素燈或碳素燈電熱器會導致曬黑嗎?或有皮膚癌風險?
讀者Jack Liu在2024-1-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請問冬天室內用鹵素燈電熱器&碳素燈電熱器,皮膚照久了會曬黑嗎?會有皮膚癌的風險嗎?網路搜尋的結果是,早期的資料有醫生說會有風險,近幾年新一點的資料卻說不會。謝謝。」電熱器的類型繁多,而顧名思義,鹵素燈(管)和碳素燈(管)都是屬於「燈管式」電熱器。另一種也是屬於「燈管式」電熱器的是石英管。在產品的演化過程裡,石英管是最早出現,鹵素管其次,而碳素管則是最新。它們的英文分別為Quartz heater,Halogen heater,和Carbon(fiber)heater。雖然產品的演化是石英→鹵素→碳素,但這並不表示石英被鹵素取代了,然後鹵素再被碳素取代了。事實上,石英是燈管外殼的材質,鹵素是填充在燈管理的氣體,而碳素是燈絲(燈束)的材質,所以這樣的演化是跟取代無關(等一下會進一步說明)。大家都知道,傳統的燈泡除了會發光之外還會發熱,而這就是「燈管式」電熱器的基本原理。事實上,就是因為傳統的燈泡會把絕大部分(95%)的能源浪費在發熱(也就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所以它們現在才會被淘汰。取而代之的LED燈泡是將所有能源都用於發光,不會發熱(不會釋放紅外線)。大家也都知道,傳統燈泡之所以會發光發熱,是電流通過燈絲(鎢絲)而造成的。石英管電熱器也是利用電流通過鎢絲來產生熱(當然也產生光)。只不過,石英管的的外殼是石英而不是玻璃(石英較耐高溫)。不管外殼是玻璃或石英,高溫都是會造成鎢絲蒸發(鎢是一種化學元素,W是其代號),而蒸發的鎢元素就會沉積在燈泡或燈管的內面,使其變黑。溫度越高,變黑速度就越快,而鎢絲的壽命也就越短。為了解決鎢絲蒸發這個問題,鹵素(例如碘或溴)就被填充進石英管裡。鹵素會跟被蒸發出來的鎢元素結合,然後將鎢元素回歸到高溫的鎢絲,從而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如此,添加了鹵素後,鎢絲就可以對抗更高的溫度,從而產生更亮的光芒和更高的熱能(紅外線)。添加了鹵素的石英管,如果是用於照明,就叫做鹵素燈,如果是用於產生熱,就叫做鹵素電熱器。當然,由於發光並不是電熱器必需的功能,所以鹵素電熱器在設計上是會盡量避免釋放光芒,例如用做了手腳的石英(Doped quartz)。鹵素燈的確是會釋放微量的紫外線(也是肉眼看不到),所以,如果是被直接照射到,的確是有曬黑和致癌的風險。但是,就像避免釋放光芒一樣,鹵素電熱器在設計上也是會盡量避免釋放紫外線。所以,只要不是近距離和長時間曝露,使用者是不需要太擔心會被鹵素電熱器曬黑或致癌。跟「鹵素燈」對比,「碳素燈」是很容易被誤會成「添加了碳素的燈」,但事實上碳素燈是跟碳素毫不相干。 更進一步來說,碳素燈根本就不是燈(因為亮度不夠),而是純粹用來產生熱能(紅外線)。事實上,比較不會產生誤會的名稱應該是「碳纖維燈」,或更恰當的「碳纖維電熱器」。簡單地說,「碳纖維電熱器」就是把石英電熱器裡的鎢絲調換成碳纖維的電熱器。而由於通電之後的碳纖維幾乎只會產生紅外光(很少或完全沒有可見光,當然也完全沒有紫外線),所以「碳纖維電熱器」肯定是沒有曬黑或致癌的風險。總而言之,鹵素燈電熱器是有一點點曬黑或致癌的風險,但碳素燈電熱器則完全沒有。原文:鹵素/碳素燈電熱器會曬黑嗎?會有皮膚癌風險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06 養生.聰明飲食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 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多吃3類食物有助延壽
適當的飲食對於整體健康和長壽很重要,近來有研究發現,在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可延長壽命長達10年。根據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的1項研究表示,從典型的西方飲食,轉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健康飲食竟能延長壽命? 研究結果曝光:愈早開始愈好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約50萬名年齡在40至69歲之間參與者的數據,研究他們的飲食習慣,以及多年來的飲食變化,追蹤時間至少長達30年之久。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從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轉向健康飲食,並保持健康飲食模式的中年人,可以使他們多活10年,但在晚年轉向更健康飲食的參與者,壽命雖然也有改善,但不如40多歲的人那麼明顯。舉例來說,7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模式,可能只能帶來比40多歲人預期壽命增長的一半。多吃這些食物有助延壽! 研究人員望政府對不健康食物課稅另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與增加壽命相關的食物類別,包括堅果類、豆類和全穀類食物,都是對健康最有益的食物,而建議限制攝取的食物則包括含糖飲料和紅肉。研究人員指出,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和加工肉品,並增加全穀物和堅果的攝取量,估計將會使預期壽命得到最大的改善。研究人員期望這些結果將有助於政府制定更好的健康政策,同時也建議實施對不健康食物課稅,並為健康替代品提供補貼的政策。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癌症翻轉婚姻!罹乳癌後改善關係:願為對方犧牲才是永恆愛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3 焦點.健康知識+
退休睡眠與飲食大亂 吃10多顆藥血壓仍難控!6面向調整降慢病風險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國人平均壽命增加,很多人退休後生活作息大亂,藥是愈吃愈多,病情失控。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長暨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認為,慢性病仍有機會逆轉,藥也不一定會愈吃愈多,關鍵在生活型態要調整,才能實踐健康人生。退休睡眠與飲食大亂 吃10多顆藥血壓仍難控一位70歲的黃先生,退休後出門機會減少,睡眠作息與飲食規律大亂,血糖、血壓即使增加藥物吃到10多顆藥還是難以控制。蔡岡廷說,患者直到調整飲食內容與睡眠作息、控制菸酒,並安排很多團體活動,結果在藥物減少下,他的血壓、血糖與各種生理指數反而改善。全球每年超過4千萬人因基因、生理、環境和行為等長期累積成慢性病死亡。蔡岡廷指出,透過生活型態調整,包括以飲食模式、身體活動、睡眠、壓力管理、避免菸酒等危害物質、正向社會連接這六大面向,可以降低風險。孤獨感對人體的危害 相當於每天抽15根菸但很多人忽略了社會連結的重要性,年紀大或退休以後就孤獨生活。美國醫界研究顯示,孤獨感對人體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根菸,卻經常被忽略。蔡岡廷提醒,民眾要多留意自己或親友,感覺有需要時,可以找「生活型態醫學」相關高齡科或老人醫學科協助,確認是否需要相關治療。生活型態醫學指的是,基於醫學證據,就飲食、生活、睡眠等生活方式介入預防或治療。衛福部正擴大推動醫療院所受過訓練的臨床醫師,給予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治療建議與「藥物整合減量」協助,並將生活方式改變,視為疾病治療和逆轉的第一和最重要療法,達到預防、治療及扭轉疾病目標。蔡岡廷指出,預防與控制慢性病的關鍵因素,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有效壓力管理、充足睡眠、避免有害物質攝入和積極的社交互動。這些要素的融合,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強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
2024-01-03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C是蘋果20倍!有口感又甜的蜜棗怎麼挑?蒂頭、果皮有暗號
每年12月至隔年4月初是棗的盛產季節,棗俗稱蜜棗、青棗,因為吃起來清甜爽口,又有台灣青蘋果之稱,有豐富的水分,且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菸鹼酸、葉酸、鉀等營養素,尤其富含高單位的維生素C,其含量更勝蘋果20倍之多。如何挑選甜度高的蜜棗?根據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想品嚐新鮮蜜棗可挑選果皮完整有光澤、有重量,果蒂周圍光滑平順的果實。同時,果蒂周圍平整無皺褶,表示成熟度較高。另一個觀察指標為果蒂周圍寬廣及凹陷愈深品質愈佳,反之果蒂突起者品質較差。至於蜜棗的果皮顏色反映其甜度及口感,果皮越綠口感越爽脆,果皮越黃則甜度越高。.果皮綠:果皮越綠,甜度越低,口感爽脆。.果皮黃:果皮越黃,甜度越高,口感鬆軟。不宜久放,應盡早食用。簡易蜜棗保鮮小訣竅農業部在農業主體館指出,蜜棗以新鮮食用最佳,置於25度C室溫其櫥架壽命大約4日,若放置室溫過久,外觀會產生褐斑且有脫水皺皮現象。因此建議蜜棗買回家後,應以塑膠袋包裝好,立刻置於冰箱冷藏,可保存2星期左右。另外,冷藏時需注意果品不可裸露,可利用塑膠袋保濕,以防脫水。市面上有哪些蜜棗品種?農業部在臉書粉專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品種有中葉蜜棗、高雄11號(珍蜜)和高雄12號(珍愛),各具有不同風味和特色。.中葉蜜棗:果實為桃形,果皮淺綠色具光澤,肉質稍粗。.高雄11號(珍蜜):果實呈圓形,果皮為淺綠色,果肉質地細緻,櫥架壽命長且產量高。.高雄12號(珍愛):果實為卵圓形,果皮呈翠綠色,果肉甜脆又多汁,櫥架壽命長且耐儲運。蜜棗果核可如何取出?多數人吃蜜棗時,通常直接就口食用,農糧署則提供一個可切片的吃法:步驟1:蜜棗洗乾淨,從果蒂順著棗身刀切到果核,轉棗身一圈(畫十字切)。步驟2:順著刀痕把果肉分四瓣掰開,取出果核。步驟3:把四片切成八片擺盤。蜜棗食用方式有哪些?蜜棗除了可供鮮食利用之外,亦可加工製成果汁、蜜餞或乾果。.果汁:新鮮現打提振食慾,可製成增加飽足感的蜜棗汁。.蜜餞:經過糖漬與烘乾,可製成濃縮Q彈的蜜棗乾。.釀醋:醋酸發酵酸甜滋味,可製成風味香醇的蜜棗醋。【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農業知識入口網:臺灣蜜棗 健康好棗.農業主題館:挑棗A撇步
-
2024-01-01 養生.聰明飲食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不要吃到飽真的能讓你比較健康嗎?
讀者翁先生在2022-6-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一直很關注也非常感謝林教授在實證醫學方面為我們讀者解惑,也購買林教授的著作,林教授建立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更是有效的提供實證避免我們讀者被眾多偽健康知識給影響。尤其是林教授的八字箴言:【均衡飲食,有恆運動】。只要做到,就幾乎可以不用再看有關養生方面的知識。有恆運動方面林教授分享了自己的運動項目及很多細節,如有氧、重訓、有拉有推強調均衡等等……。均衡飲食方面也分享了飲食內容。做為您忠實讀者的我有個小小的提問,在飲食方面您對飽食或吃飯吃飽的看法,對健康方面是不是有相關實證醫學的研究。我一直對吃飽的狀態無法拿捏,相關知識一直在告訴我們吃飯吃七分飽就好,但甚麼感覺是七分飽,如何定義? 而適度的不刻意吃飽維持飢餓比吃飽更有利於健康?想請教林教授對用餐要吃多少量的看法,謝謝您。「七分飽」是中國民間流傳的養生觀念,而完整說法是「想要活到老,吃飯七分飽」或「餐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日本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七分被放寬到八分。這個日文的「腹八分目」有被音譯成Hara hachi bun me,在很多網路文章裡出現。例如知名的克里夫蘭診所就有發表Don’t Eat Until You’re Full ― Instead, Mind Your Hara Hachi Bu Point(不要吃到飽 – 應該注意你的腹八分點),而它的第一段是:「Hara hachi bu 是一個日本詞,意思是“吃到 80% 飽”。 它起源於沖繩市,在那裡人們用這個建議來控制他們的飲食習慣。 有趣的是,他們有最低的心臟病、癌症和中風發病率,而預期壽命也相當長。」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在教人家如何吃到七分飽或Hara hachi bu,但我看不出有任何一個真的是能讓我準確或大致上地吃到七分飽或八分飽。所以,對於翁先生所問的「甚麼感覺是七分飽,如何定義? 」,我就只能回答:「感覺就是感覺,定義則沒有」。至於翁先生所問的「是不是有相關實證醫學的研究」,我先暫時回答:「網路上是有這樣的聲稱」。例如,Heho網站在2020-3-15發表餐餐七分飽讓你多活12年!研究證實:限制卡路里能讓細胞逆齡,而它的第一段是:【延年益壽是不少人的夢想,而研究證實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別吃太飽」。近日,一項來自《Cell》的研究顯示,限制生物體的卡路里攝取,就有1/2的衰老細胞和1/4衰老基因能被「逆轉」。】Heho這篇文章還說:【而這次的研究,則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及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的合作。 他們用大鼠做試驗,將一批實驗大鼠分為3組:年輕任意進食組、年老任意進食組、年老節食組。後者從中年期開始對大鼠進行「七分飽」干預,持續節食9個月。】雖然這篇文章一再提起「研究」,可是偏偏就不說出哪裡可以看到該研究,所以我只好自己去找。我找到的是2020-3-5發表的Caloric Restriction Reprograms the Single-Cell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Rattus Norvegicus Aging(熱量限制重新編程了褐家鼠衰老的單細胞轉錄景觀)。其實,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是用老鼠來做「熱量限制」的研究,而這顯然是跟人類的「七分飽」有相當大的差距。事實上,這篇論文的內容裡也完全沒有提起「七分飽」(70% full或70% fullness)。所以,Heho那篇文章所說的【對大鼠進行「七分飽」干預】,是誤把「70%熱量限制」當成「七分飽」。雖然「熱量限制」跟「食量限制」是有關聯性,但卻不能畫上等號。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想要減肥或控制體重的話,就要吃「低熱量」的食物,而這是因為低熱量食物可以在提供飽足感的情況下避免過多熱量的攝入。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在沒有飽足感的情況下攝入過多的熱量(例如吃油炸食物),也可以在沒有攝入過多熱量的情況下有飽足感(例如吃新鮮蔬菜)。請看梅約診所發表的Weight loss: Feel full on fewer calories(減肥:感覺飽但較少卡路里)。好,我現在可以正式回答翁先生所問的「是不是有相關實證醫學的研究」。答案是:【醫學文獻裡有非常多「熱量限制」的研究,但卻沒有「七分飽」的研究。網路上看到的所謂的「七分飽」研究,例如Heho那篇文章,是誤把「熱量限制」當成「食量限制」】。翁先生的最後一個問題是「對用餐要吃多少量的看法」,而我的回答是:.就食量而言,不要吃到感覺不舒服。也就是說不要讓自己飽得難受或餓得無力。.就熱量而言,如果沒有胖瘦的問題,那「進的」跟「出的」取得平衡就好了。至於什麼是取得平衡,從體重的變化就可判斷。每天同一個時候量體重(例如早餐前),如果持續增加,那就要減少「進的」以及或增加「出的」,例如少吃一點食物,多做一點運動。原文:七分飽比較健康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9 焦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流產2次又證實罹甲狀腺癌「我還是想當媽、想幫我的病人」
2023年對我是不OK的,這1年我流產2次,確診甲狀腺癌還轉移。一直以來,我很努力告訴自己不要被人看不起,不要輸給男生,但接連失去孩子與罹癌的打擊,擊倒好強的我,抹去眼淚後,我趕在放療前做了冷凍胚胎,回到工作崗位,我又站了起來,因為我還是想當媽,想幫助我的病人。忙碌的骨科醫生作息從小我就很會讀書,當了醫師,又選了幾乎都是男性的骨科。我好強,早上6點多到醫院巡房,7點半晨會,8點半進開刀房,回到家晚上8、9點是很平常的事,甚至隔天凌晨才到家。2020年底,我咳到不行、咳到吐,但病人好多,我沒空理自己,學長堅持幫我做頸部超音波,發現我的甲狀腺有腫塊建議追蹤,但我不在意,2021年我升任主治醫師,2022年被指派支援恆春旅遊醫院,我更忙了,「健康就一直被擱著。」2023年做試管嬰兒不順的心情2023年,我抽空去做試管嬰兒,1月確定懷孕,我好開心,產檢卻發現孩子心跳沒了,心還在淌血,我再做第2次試管嬰兒,又懷孕了,但3月時又流產了,我跟先生抱頭痛哭。8月時,我做全身檢查想找出流產原因,此時,那個被我擱著不理的甲狀腺腫塊,被證實變成了癌,癌細胞還轉移到淋巴,「原來孩子不來,是因媽媽快翹辨子了。」就算谷底也不能放棄病人我覺得人生到谷底了,但門診時間到了,我還是去看診,一名外配推著老公進來,那是個因工殤導致左腿截肢、右腿多次開刀失敗,流膿又併發骨髓炎的50歲男人,因為沒有醫院願收治他,要我幫他,一旁他4個3至8歲的孩子,不解世事地在嘻鬧著。我想告訴他,我得癌症了,你找別人,但我說不出口,在健保DRG包裹式給付制度下,收這類病人,醫院就是賠錢,誰會理他?開刀在即的我告訴他,若我忙完事情,會打電話給他。我請了半個月的假,前3天接受摘除兩側甲狀腺手術,接下來做冷凍胚胎,因即將做的放療會傷害卵子,脖子傷口還在痛,打排卵針又讓我腹水難受,我覺得我快不行了,但想到那有4個孩子的斷腿男人,我打了電話給他,說「你來吧,我幫你開刀。」所有人都說我是個白痴,自己命快沒了,回來上班,還收個賠錢病人,那男人住院期間,他的老婆去打零工養家,4個孩子跟著來住院,在病房區跑來跑去,惹來抗議,我去賠不是,斷腿的他沒有親人可幫他,孩子要去哪?而骨髓炎不治療可能會死,孩子會沒有爸,這樣底層的窮苦病人還有很多,他們來找我,「不要理,真的不容易。」老師言教:希望鼓勵病人時時抱著希望我的老師高榮骨科主治醫師周怡君告訴我,「莫忘窮苦人多,當你待在這個位置,就要做出應有的奉獻。」我是醫師該這麼做,我的DRG永遠都是負的,永遠在寫申覆,那又怎樣,我就沒辦法狠下心(不理)。安頓好手邊的病人,10月我去做碘131放療,因身體輻射量高,被關在有兩道鉛門的隔離病房5天,這是好久以來沒有過的獨處。我想到媽媽得知我罹癌時的老淚縱橫,是的,每個人都是人生父母養的,都是父母心頭肉,沒有人該因貧窮有差別待遇,做完放療,我又回到了工作崗位。會接受採訪,是覺得我的遭遇應能鼓勵一些人,這一年我2次懷孕、2次流產,得知罹癌開刀又做放療,工作一樣從早忙到晚,我還是可以好好的,等我身體狀況再好一點,我會再去做試管嬰兒,我還是想當媽。我想告訴病人,或許生病很難受,也許工作很不順遂,但想想愛你的親人,請對人生依舊抱持著希望,還有每一個人都應該心存善念,不論有無收到回報。醫學辭典/甲狀腺癌甲狀腺內含有濾泡細胞與C細胞,若癌症是緣於濾泡細胞時,可分為乳突癌、濾泡癌、分化不良癌或未分化癌,其中近9成為乳突癌,不論是乳突癌或濾泡癌,預後一般都很好,患者經治療後,幾乎不太會影響壽命,是預後非常好的癌症。但若是濾泡細胞形成未分化癌,比例雖不到2%,但極其兇狠,患者從診斷到死亡,可能僅在短短數月間。而由甲狀腺C細胞演化而成的髓質癌,比例亦只占約2%至3%,處理方式與常見的甲狀腺癌有所不同,其預後差異性很大。甲狀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但有下列幾個症狀,可提高警覺,一、不明原因聲音沙啞。二、不明原因咳嗽。三、吞嚥時有異物感或是阻礙呼吸。四、脖子摸到腫塊。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要留意是否可能有腫瘤的可能性,應就醫釐清。(諮詢專家/義大大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姜和均)魏伊萍小檔案現職:*高雄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中山大學後醫系兼任教師*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支援醫師年齡:34歲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院畢業經歷:高雄榮總骨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臨床研究員、骨質疏鬆醫學會會員、骨科醫學會會員專長:足踝、肩肘、手外科、骨折創傷手術(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6 醫聲.醫聲
四十六歲三寶媽 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乳癌轉移淋巴結, 積極治療降低復發
「醫師我開完刀後,還有什麼更積極的治療呢?我有三個仍在唸書的孩子...」一名四十六歲的早期乳癌患者,開完刀後發現有七顆淋巴結轉移,急迫性詢問醫療團隊是否有更好的治療。這名患者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R+/HER2-)的乳癌,已有淋巴結轉移屬於高復發風險,術後醫療團隊給予抗荷爾蒙治療合併細胞週期抑制劑使用,至今控制良好。澄清醫院醫療長兼主治醫師葉大成指出,患者經由健康檢查發現右側乳房有腫瘤,報告證實是乳癌,手術後發現有七顆的淋巴結轉移,還好沒有轉移到重要器官,患者感到非常害怕,擔心即使接受化學治療,復發的潛在威脅仍大,因此,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術後輔助療法。乳癌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每年新增約一萬五千名患者,這之中的早期患者佔8成;而患者最多的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R+/HER2-)乳癌,是治療預後較好的一群病人,但仍有二到三成復發的可能。早期乳癌復發的危險因子,包括「淋巴結轉移與否」、「腫瘤大小」、「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來判斷;只要四顆以上淋巴結轉移,或是一到三顆淋巴結轉移加上腫瘤大於五公分、或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第三級,都是屬於高復發風險族群。在乳癌手術,化學治療後,再接受抗荷爾蒙治療合併細胞週期抑制劑使用,能有效降低33.6%以上的復發風險,治療期間偶有拉肚子,但不影響生活,讓患者可以兼顧家庭。許多早期患者可能認為手術後即完成治療,忽略復發的可能性,但若發現有早期復發的危險因子,就該積極治療,以「邁向治癒」為目標,這與復發後變成晚期乳癌以「延長壽命」的治療目的有很大的不同。由於乳癌治療效果很好,目前早期患者5年存活率高達9成,不過葉大成指出:病人活得久,復發的機會仍相對提高,約每5年就會是一個復發期,患者不能掉以輕心,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很重要。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療團隊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中部地區幾家地區醫院由多名主任級乳癌專家組成的「茱麗葉乳房醫療集團」,設有乳房諮詢官方Line@帳號文字溝通,有個管師、護理師即時性回覆,讓患者可以安心的找到醫療團隊。
-
2023-12-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烘衣機烘完衣物為什麼還是濕濕的?用一樣小物就能協助解決
洗好的衣服烘乾後總有些煩惱之處,床套捲成一團,裡面是潮濕的背心;羽絨被一端是乾的,另一端卻是濕的;襪子已經鑽到你的枕頭套裡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即使將床單等用品各自清洗,仍會捲起來。一氣之下,您或許將它們送到乾洗店算了。然而別惱火,羊毛烘衣球(wool dryer balls)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在烘乾機中添加羊毛球可以防止床單、被子捲起,幫助它們正常乾燥。羊毛烘衣球由天然材料製成,非常環保,不必擔心有化學物質影響床上用品或添加化學物質。而且它們很耐用,當然每次使用後清洗,可以延長使用壽命。一般正常的洗衣量,只要三個羊毛烘衣球即可,若是更多,可以加多一個。烘衣球的工作原理,是將衣物分開並讓熱空氣在衣物之間循環,所以要處理大量衣物時要多加一個。洗完床單後先抖動一下,再放入烘衣機,然後均勻放上羊毛烘衣球,烘衣球會在您的床上用品及衣物上翻滾,防止它們閉合和纏結。 這個動作還會讓清洗成結的羽絨、羽毛和填充物再次蓬鬆,且更快乾燥,從而節省時間和金錢。除乾衣之外,羊毛烘衣球還有其他洗衣好處,有助於消除皺紋並增加熱氣,從而達到均勻乾燥效果。由於烘衣球會擠壓衣物,防止糾結在一起,從而減少皺紋和靜電。如果靜電問題仍然存在,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用水噴灑每個球,直到它們略微濕潤或潮濕,然後與衣物一起放進烘衣機。這將有助於在烘衣機中產生蒸汽,有助於減少衣服上的靜電。當然有利也有弊,烘衣球不利的一面就是羊毛纖維可能會脫落,使床單出現絨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0 養生.抗老養生
老化速度增患病風險 史丹佛大學找到預測哪些器官先衰老方法
每年過生日時,就代表你又年長一歲,但你的年紀和身體年齡相符嗎?根據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一項研究顯示,身體器官老化速度可能與一個人的法定年齡不一致,並且預示了未來患病風險。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主導的一項針對五千五百多人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器官衰老速度不同,當某個器官的年齡與其他同齡人的對應器官相比特別提前時,這會導致與該身體部位相關的死亡和疾病風險急劇上升。該項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大約每五個50歲以上健康成年人中,就有一位至少有一個器官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老化。事實上,老化是世界上最致命疾病的關鍵驅動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臟衰竭、癌症和阿茲海默症。我們的生理年齡提供了一些關於我們患這些疾病風險的資訊,但為了改善預測方式,科學家試圖開發「生物年齡」的衡量標準,以更好地反映我們身體的磨損程度。該研究小組透過血液檢測的方式,測量了與器官相關的蛋白質,包括大腦、心臟、免疫組織和腎臟等重要器官,藉此判斷一個人體內的哪些器官正在迅速衰老。器官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根據所涉及的器官,研究發現至少有一個加速老化器官的參與者在未來15年內患病和死亡的風險會增加。舉例來說,那些心臟加速老化的人,其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心臟典型老化的人的2.5倍。同樣地,心臟老化也是心臟病發作的一個強有力的預測因素,腎臟的極端老化則與高血壓和糖尿病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另外,那些大腦快速老化的人,其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比相對「年輕」大腦的人高1.8倍。值得注意的是,與目前最佳的臨床生物標記相比,不論是大腦或血管系統的加速老化,皆同樣有力預測了阿茲海默症的進展風險。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Tony Wyss-Coray博士在新聞稿表示,我們可以估計一個表面上健康的人的器官生物年齡。反過來說,這可以預測一個人患與該器官相關疾病的風險。Wyss-Coray告訴《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月刊,每個器官對於整體健康至關重要。他將人體比作一輛汽車:如果一個部件不能正常工作,其他部件就會開始受到影響。換言之,如果保養某些零件,就可以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細胞老年學教授Paul Shiels告訴《科學人》,單一器官並不能講述老化的全部故事,因為退化過程是相互關聯的,並且影響整個有機體。Shiels表示,我們在微觀層面上對老化過程有很多了解,但是導致與年齡相關的器官功能障礙的許多因素都是環境因素。所以這是生活方式、汙染、你吃的東西和你腸道裡的微生物。他並未參與該項研究。【資料來源】.Stanford Medicine-led study finds way to predict which of our organs will fail first.Your Organs Might Be Aging at Different Rates.Not all organs age the same. ‘Older’ ones may predict your risk of disease
-
2023-12-12 醫療.骨科.復健
不同坐姿對頸椎及脊椎健康影響大 醫師圖解哪些姿勢最不妥當
在家時,你是在上班、追劇、還是滑手機兼放空或社交呢?在宅活動時,你又是怎麼「坐」的呢?其實「坐」姿是可以預測未來的唷!誠實地選擇以下在家的「坐」姿,然後看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吧!1.日式霸氣盤腿坐時代劇中日本武將霸氣地席地而坐感覺相當威武。但其實膝蓋過度彎曲,會導致股四頭肌(大腿前側的肌肉)過分繃緊,進而造成髕骨-股骨的壓力增加,容易造成髕骨-股骨症候群。要是站起來的瞬間,膝蓋一陣疼痛,動彈不得,丟了武將的臉,那真是尷尬極了。此外這種坐姿,也容易壓迫走在腓骨頭旁邊的腓神經,造成腳麻甚至垂足(腳板無法往上勾起來)的情形。另外武將大名坐的時候,常常是在對下屬訓話,所以身體重心會稍微往前,比較不會壓到尾椎。但是慵懶的我們在家盤腿坐,大多是在看電視殺時間。由於腰椎無力,通常會微靠後側的沙發,導致重心有些往後,以至於體重加壓在尾骨處,時間久了,甚至會造成尾椎附近的疼痛。2.韓式追劇抱膝坐追劇的時候,入迷地看著潤娥和李俊昊談戀愛,整個人抱著膝蓋,上身彎成C型,真是恨不得進到電視或手機裡了!然而這個姿勢除了上述1說的膝蓋過度彎曲之外,還有腰椎過度彎曲往前導致腰部椎間盤壓力急增及可能的頸椎壓力過大的問題。當腰部和髖關節呈現80度夾角時,就會多增加腰椎壓力90%(和站姿相比)。長時間的壓力增加會導致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的產生,進而造成腰痠背痛的問題。要是突出的椎間盤或是骨刺壓到神經還會造成坐骨神經痛、腳麻無力的情形。另外由於胸腰椎往前彎曲成為C型,此時為了要能夠看到電視或手機,頸部可能會往上抬起,而突然轉折的角度,會造成頸椎變成另一個壓力點。因此除了腰痠背痛的缺點之外還有肩頸痠痛的缺點。這種坐姿,除了追劇之外,習慣坐在客廳地板上搭著查茶几吃飯看電視的人也很容易發生這些不舒服。3.中式貴妃斜坐臥那麼像貴妃一樣的坐法,整個胸腰椎都有支撐總沒有問題了吧?的確如果腰椎往後斜躺,和髖關節夾角大約110度的話,跟站姿相比,腰椎的壓力大概只增加5%,和前面兩種坐姿相比,的確是壓力小多了。不過貴妃坐著只有吃荔枝和聊天而已,但現代人在家裡這樣坐的時候多半都是配著手機或電視。由於整個人後躺又想要往前看電視,會造成頸部前側肌肉過度出力,使斜角肌、胸鎖乳突肌過度緊繃,除了肌肉痠痛之外,還可能壓迫肌肉下方的神經,導致上肢痠麻的情形。那麼貴妃躺110度配上用手拿手機呢?如果手機拿得比較低,那麼前側的頸部肌肉一樣要出力往下彎曲,會和配上看電視一樣的問題,而且頸椎可能會彎更多,導致頸椎壓力比看電視還大。如果手機真有辦法拿到和眼睛同高呢?那麼脊椎也許壓力就比較小。但是時間久的話,一直拿著手機的上肢會容易發生肩膀棘上肌腱炎(肩膀痛)、網球肘(手肘痛)或是腕隧道症候群(手麻脹)的狀況。4.端正坐姿保健康恭喜!辛苦工作的腰椎以及膝蓋都有獲得良好的保護,可以延長他們的使用壽命!但是當然久坐還是不行喔!40分鐘到一個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筋骨吧!坐的時候,如果是看手機平板或是電視的話,腳踝、膝蓋都彎曲成90度,腳板要能夠平放在地板上。如果個子比較嬌小,沒有辦法平放地上,就要墊一個低一點的小腳凳。腰部輕鬆的靠在椅背上,至於腰部和髖關節的角度,可以考慮維持在90到100左右。雖然這樣坐的話腰椎壓力跟站姿相比,大概會增加15%到40%,但由於還要兼顧頸椎的壓力,大概是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平均值。另外要注意千萬不要放一個很澎的靠墊,以至於變成超級斜躺然後薦髂關節又沒有支撐的姿勢唷!這樣反而又造成薦髂關節或尾椎骨的壓力。而看手機平板的位置,也盡量是坐在餐桌或書桌前,用手機架架到和眼睛同高,這樣雙手可以休息,頸椎也不會壓力過大。畢竟頭部前傾的彎曲角度每增加 15度,頸椎壓力就增加 7 公斤,這樣會導致肩頸痠痛及頸椎退化。至於在客廳坐的時候,如果是呈現110度夾角這個坐姿,然後家人彼此互相輕鬆的聊天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另外如果家人間,身材差距太大,其實也可以把家裡的沙發撤掉,每人使用一張適合自己的椅子。就如同每個人腳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也不會去共用鞋子是一樣的道理。臨床上常常有女生,因為個子比較嬌小,在家裡怎麼坐都不舒服。因為家裡的椅子桌子都是配合身材比較高大的男性家人購置,所以一直委屈自己,用前面三種不健康的方式坐著,長久下來,膝蓋跟腰都提早出問題。所以愛惜自己也尊重家人,大家可以考慮在家裡面配合自己的身材,各自購買喜歡的椅子,這樣才能坐得安穩,坐得健康。看完不同坐姿導致的未來命運,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坐出健康來!(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你在家裡怎麼「坐」?)
-
2023-12-12 癌症.攝護腺癌
遠離攝護腺癌該怎麼吃?詳解有助降低攝護腺癌進程的飲食重點
良好的營養可以降低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並有助於降低攝護腺癌進展的風險。我們也知道攝取充足的營養可以降低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通常還能提高整體生活品質。此外,健康的飲食也有助提高身體能量,促進恢復並增強免疫系統。因此,當你患有攝護腺癌(前列腺癌)時,你應該嘗試健康飲食,這對於你的整體健康以及幫助你從癌症中康復非常重要,而且它還可以幫助你保持健康的體重並降低其他疾病的風險。 有助降低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進程的飲食指南健康飲食指南包含以下元素:.主要以植物為基礎。.包括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多攝取膳食纖維。.控制脂肪含量。.限制單醣飲食。此外,喝足夠的液體並進行身體活動,以幫助實現和維持健康的體重。植物性飲食主要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包括:.水果和蔬菜。.全穀類。.豆類和豆莢類。.其他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水果和蔬菜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很重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它們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以及各種抗癌植物化學物質,如類胡蘿蔔素、番茄紅素、吲哚和黃酮醇。.有一致的證據表明,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與降低許多癌症的風險有關。雖然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風險的結果尚未得出結論,但它們是有希望的。.有一些證據表明,蔬菜,尤其是青花菜、花椰菜、高麗菜、羽衣甘藍、球芽甘藍和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可能與降低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有關。膳食纖維植物性飲食天然富含纖維,具有許多好處:.高纖維飲食有助於降低可能與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進展有關的荷爾蒙濃度。.根據《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的一項研究,攝護腺癌(前列腺癌)死亡率與穀物和堅果或種子的攝取量呈負相關。.富含來自水果、蔬菜、豆類和全穀物(例如全麥穀物和麵包)的天然纖維的飲食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和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進展的風險。低脂飲食低脂飲食有許多好處,以下為一些需要記住的要點:.在已開發國家觀察到癌症風險的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高脂肪飲食刺激了增加的睾固酮濃度,而這已被知道與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生長有關。.一項綜合審查報告稱,32項研究中有24項發現飲食脂肪攝取量與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風險之間存在正向關聯,儘管並非全部具有統計意義。.然而,迄今為止的前瞻性研究未能發現攝護腺癌(前列腺癌)與整體脂肪攝取量之間存在一致的關聯。大多數研究人員同意目標是讓總熱量的20%來自脂肪,而飽和脂肪佔總熱量的10%以下。因此,選擇脂肪的種類很重要。關於脂肪的飲食要點包含:.減少脂肪攝取。.橄欖油是首選。.避免反式脂肪。.增加飲食中的omega-3脂肪酸。單糖飲食限制飲食中單醣的含量。高糖食物通常有以下元素:.經過高度加工和精製。.營養價值低。.纖維含量低。此外,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血清胰島素和血清IGF-I的濃度,這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可降低攝護腺癌(前列腺癌)風險的食物該怎麼吃?水果和蔬菜目標是每天至少吃五份(400克)水果和蔬菜。它們可以是新鮮的、冷凍的、乾燥的或罐裝的,不添加糖或鹽。盡量選擇天然果汁而不是糖漿的罐裝水果。一份新鮮、罐裝或冷凍水果和蔬菜的重量約為80克。一份果乾為30公克,應留至用餐時食用。每天盡量吃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因為它們含有不同的營養素。澱粉類食物澱粉類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它們為你提供能量並幫助你在更長時間感到飽足感,因此每天在飲食中加入一些澱粉類食物非常重要,目標是每餐吃一份。澱粉類食物包括穀物、馬鈴薯、麵包、米、義大利麵、地瓜和山藥。盡可能選擇全麥食品(例如全燕麥片、玉米、藜麥、穀倉麵包、糙米)和其他高纖維食品(例如帶皮馬鈴薯、豆莢類和豆類)。一般來說,澱粉類食物的份量約為拳頭大小。富含蛋白質食物蛋白質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於建立和修復身體組織,維持肌肉質量。蛋白質也有助於製造新細胞,例如紅血球和荷爾蒙。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豆類、豆類、魚、蛋和肉,目標是每天攝取二至三份蛋白質。若吃紅肉,盡量每週吃不超過3份,即每週約350至500克熟紅肉(烹調前700克至750克),這包括牛肉、豬肉和羊肉,並且盡量避免加工肉類和高溫烹調的肉類,因為這會增加腸癌和胃癌的風險。加工肉是指經過煙燻、醃製、鹽醃或添加防腐劑保存的肉,包括火腿、培根和一些香腸。你可以選擇白肉,例如去皮的雞肉或魚。或者你可以吃豆類、豌豆或扁豆,它們的脂肪含量較低,纖維含量高於肉類。乳製品和乳製品替代品乳製品的鈣含量很高。一些研究表明,攝取大量鈣可能會增加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生長和擴散的風險。其他研究並未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繫,但每天避免攝取超過1500毫克鈣(大約1.6公升牛奶中的鈣含量)可能是一個好主意。高脂肪食物你需要吃一些脂肪才能使身體正常運作。但吃太多脂肪會讓你體重增加,從而增加被診斷出患有侵襲性或晚期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兩類,不飽和脂肪被認為比飽和脂肪更健康。不飽和脂肪存在於橄欖油、植物油、芥花油、酪梨、堅果和種子等植物性食品以及鮭魚、鯖魚和沙丁魚等油性魚類中。飽和脂肪存在於肉類、蛋糕、餅乾、糕點、奶油和高脂肪乳製品(如起司)中。建議每天攝取不超過30克飽和脂肪。用植物油代替動物脂肪可能有助於患有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的男性延長壽命。還有一些研究表明,攝取大量飽和脂肪可能會增加攝護腺癌(前列腺癌)術後復發以及發展為晚期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情況是否如此,因為其他研究尚未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資料來源】.Nutrition and Prostate Cancer.Living with prostate cancer: Your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Nutrition Services for Cancer Patients
-
2023-12-09 寵物.照顧指南
毛小孩也會憂鬱症?搬家、生病...4原因導致情緒出問題,出現5症狀是警訊
現代人不養小孩,喜歡養寵物,雖然寵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能夠明確表達情感,但它們確實可能經歷一些行為或生理上的變化,這與人類憂鬱症的一些症狀相似,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寵物憂鬱症」或「寵物情緒問題」。4原因導致寵物情緒出問題1.生活變化:例如家庭成員的離開、搬家,或是新寵物的引入,或是其他環境變化等,都可能對寵物產生負面影響。2.主人的情緒:寵物通常能夠感受到主人的情緒,如果主人感到沮喪或焦慮,寵物也可能受到影響。3.生病或疼痛:寵物可能因生病、疼痛或其他身體不適等狀況,而表現出行為上的改變。4.社交隔離:如果寵物長時間處於孤立狀態,缺乏足夠的社交互動,也可能導致情緒問題。 5症狀是寵物憂鬱警訊1.食慾減退或增加2.疲倦或活動量降低3.社交退縮,不願與人或其他寵物互動4.失眠或睡眠過多5.顯露焦慮行為,如過度舔毛或啃咬物品如果你觀察到寵物出現上述症狀,建議趕緊諮詢獸醫師,獸醫師可以透過檢查和評估來確定寵物的健康狀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或治療方案。在某些情況下,改變生活環境、增加互動和提供適當的醫療照護,可能有助於緩解寵物的情緒問題。延伸閱讀:.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貓咪動不動就咬人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4方法有效改善愛咬人行為.貓咪亂尿尿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床墊長時間使用積聚體液、死皮細胞…1簡單動作杜絕滋生塵蟎和細菌
床應該是每個人每天可以卸下壓力、放鬆心情的地方,所以應盡可能確保乾淨與舒適。但是消費生活網站Woman & Home指出,有些人並未體認到如果不加以注意,床墊可能會滋生細菌和塵蟎,「這真的很惡心」。英國床墊公司Winstons Beds的專家表示,床墊中塵蟎和細菌的滋生會引起更多問題,例如感冒與流感等,必須盡一切可能防止這些不受歡迎的「東西」入侵個人的睡眠空間。床墊長時間使用 容易積聚體液、死皮細胞和汗液專家指出,在長時間使用下,床墊很容易積聚體液、死皮細胞和汗液,這為細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創造了理想環境;這也是塵蟎這類小蟲子滋生的溫床,將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定期翻轉床墊 可杜絕細菌、塵蟎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專家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年翻轉幾次床墊,甚至每三個月翻轉一次。Winstons Beds的床墊專家史旺(Rebecca Swain)表示,這可以預防許多不必要的疾病。對那些有過敏或會因氣候變化感到不舒服的人來說,這個建議十分重要;每隔一到三個月翻轉床墊一次,可以阻止細菌聚集、減少長期接觸有害微生物的機會。史旺說,這個動作還能給床墊帶來其他好處,包括延長使用壽命,從長遠來看,也可為荷包省下一大筆錢。定期翻轉床墊的另一好處是,可讓床墊的磨損與重量分布更均勻,同樣可以延長床墊的使用期限。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床墊都可以翻轉,史旺表示,這個遺憾是因為床墊的製造方法不同,想知道所購買的床墊是否可以翻轉,最好查看標籤或使用說明。有些床墊翻轉反而會造成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