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新聞.食安拉警報
搜尋
吳姿賢
共找到
44
筆 文章
-
-
2020-09-04 橘世代.愛玩橘
迎中秋「柚香券」9/5開跑!買1000元送500元
農遊券2.0「柚香禮券」出爐!農委會今天宣布,到指定農會超市單筆消費滿600元,就可登記250元柚香禮券「兩次」,單筆消費滿1000元,可登記250元柚香禮券兩次,等於有500元。活動9月5日開跑,每個身分證或居留證號限登記一次,全台限量三萬張。中秋節將至,各地柚子逐漸採收上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在台北主持柚子推廣記者會表示,目前農遊券已經使用超過300多萬張,將擴充農遊券網頁系統發放柚香禮券,未來消費者購買滿額柚子,就可上網登記柚香禮券,用來在各地相關農會超市消費。活動9月5日起跑,限量3萬張,民眾可在9月4日中午後到活動官網查詢。農委會說,目前合作農會超市已有67家,9月5日起就能到這些農會超市購買文旦,並且登記柚香禮券,當民眾領取到「柚香禮券」後,可再到這些合作農會超市消費,選購在地農特產品。愛玩精選延伸閱讀↘↘↘8/31紙本藝Fun券開跑!超完整使用方式一次就看懂 上傳抽好禮! 說走就走!「花蓮」照片募集活動,詳細活動辦法》
-
2020-07-30 養生.聰明飲食
龍眼由南往北逐漸上市 挑選撇步看這裡
去年龍眼受暖冬影響產量銳減,今年初低溫足夠,促進龍眼花芽分化,開花著果正常,果實經過盛夏成長,粒粒飽滿多汁,產量品質更勝往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今年7月龍眼已由南往北陸續採收上巿,可選購果皮黃褐色,外觀完整、光滑且富有彈性、碩壯飽滿者。台灣龍眼種植面積約1萬700公頃,是臺灣最常見的庭園果樹,其中以台南市栽培面積3800公頃為最廣。龍眼經過300多年栽培,孕育出多元品種,如五月龍眼、紅殼、粉殼、潤蒂及十月龍眼等,不同品種各具獨特風味。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消費者選購龍眼時,可挑選果皮呈黃褐色,外觀完整亮麗、光滑且無粗糙感,如用手輕壓果實,富有彈性且碩壯飽滿。新鮮龍眼易剝殼、不黏濕,果肉剔透晶瑩。購入後可用包裝紙類包覆後裝進塑膠袋內,放入冰箱冷藏,可延長賞味期限,但仍建議盡快食用完畢,享受果實的新鮮口感。龍眼果肉富含糖類、蛋白質、抗壞血酸及維生素A、B、E等多種礦物質,除了鮮食以外,還可遵循傳統古法焙製出古早味龍眼乾,搭配加工製成桂圓麵包、桂圓粥、桂圓茶。
-
2020-06-11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含禁用化學物質「滅蟻樂」 10件環境用藥遭裁處下架
環保署化學局今天公布,2019年抽驗環境用藥,查獲未經查驗登記偽造環境用藥32件,其中10件經檢驗含有公告禁止含有成分,且為斯德哥爾摩公約列管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化學物質「滅蟻樂」,不合格商品均已依環境用藥管理法裁處,並要求限期下架改善。為保障消費者選用合法安全有效的環境用藥,化學局每年訂定環境用藥查核計畫,函請各地方政府環保局執行。化學局表示,2019年環保機關查核環境用藥廣告、標示、偽藥及抽驗有效成分含量共計3萬7247件,合格率99%。化學局表示,其中環境用藥廣告9409件,違法網路廣告152件,處分金額共469萬元,違法樣態大多數是民眾無照在電商通路平台廣告販售日本進口的防蚊掛片。標示查核2萬7379件,不合格計290件;抽驗137件環境用藥有效成分含量均合格。化學局說,只有合法環境用藥業者才能廣告合法環境用藥,除了環境用藥產品須有環保署核准的「環署衛製字第○○○○號」、「環署衛輸字第○○○○號」或「環衛藥防蟲字第○○○號」等字號以外,廣告者亦須取得環境用藥販賣業許可執照「環藥販賣字第○-○○號」。化學局說,民眾無照在電商平台廣告販賣國外進口的防蚊掛片,可處6萬至30萬元罰鍰。可透過環境用藥許可證及病媒防治業網路查詢系統( https://mdc.epa.gov.tw/PublicInfo/ ),輸入產品名稱或許可證字號,即可查詢所選購的環境用藥是否合法登記及來源,也可查詢合法的病媒防治業及環境用藥販賣業。若要了解安全用藥知識或查詢不合格環境用藥商品資訊,可至「環境用藥安全使用宣導網站」( https://topic.epa.gov.tw/evsu/mp-8.html )瀏覽。
-
2020-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台今起大解封 各大森林園區、林鐵解除人數限制
國內連續56天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今起確定全台大解封,林務局表示,轄管各國家森林遊樂區、平地森林園區、林業文化園區、自然教育中心、生態教育館、烏來台車、阿里山林業鐵路與太平山蹦蹦車,今起解除承載人數限制,但是入園仍須量測體溫,搭乘鐵路設施與室內等無法維持安全社交距離場所,仍須戴上口罩。林務局表示,森林中的負離子濃度比都市地區高出三倍以上,芬多精的生物活性又能提升人體免疫力、平衡身心,國內外亦有諸多研究指出,走入自然進行戶外活動更能夠培養孩童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思考力與專注力,可強健體魄,也是對日常壓力的「身心紓困」。更多國家森林遊樂區與自然步道相關旅遊資訊,可至「林務局—森活情報站」臉書專頁、台灣山林悠遊網以及林務局局網查詢。
-
2020-06-07 養生.營養食譜
有食譜!魚肉搭蔬菜 美味營養不怕胖
媒體人Gloria工作繁忙,天天在外東奔西跑,但外面餐廳食物多半油膩,營養也不均衡。最近她天天清晨起床下廚,一次煮多點份量,再分成早、中、晚餐,烹調手法清淡,以魚肉搭配大量蔬菜,希望吃得健康。Gloria說,她食用的蛋白質主要來源為鱸魚、鯛魚,少油煎煮就很美味,再加入適量蔬菜清炒,料理起來相當簡便,兩三天就換蔬菜種類,不容易吃膩。以五穀飯取代白飯,口感好而且營養。Cofit總監、資深營養師方晴誼表示,許多人想到減重,總是會搜尋各種減重方法,但很多方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首先要了解是否是真的肥胖,並了解自己屬於哪種肥胖體質。方晴誼說,減重原則可先從均衡飲食著手,每日最好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例如鱸魚、鯛魚、家禽、豆漿、毛豆、黑豆、黑豆漿。方晴誼表示,鱸魚蛋白質豐富,魚皮又含豐富魚膠質,魚骨有鋅、鎂、鈣等礦物質,比起牛、羊、豬、鴨、雞,具有低脂肪、好消化吸收、好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在減重期間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方晴誼說,鯛魚低脂肪、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及B2、菸鹼酸、鈣、鐵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增強體力,且含膠原蛋白,可使肌膚保持光滑,鉀含量較高,有助降低血壓,富含鐵則可改善貧血。方晴誼表示,減重過程中,適量油脂是必要的,因此烹調用油選擇要留意,吃到足夠營養師建議的脂肪比例、選擇好油脂,才能達到一定的成效。※食譜●鱸魚清炒三蔬食材:鱸魚140克、球芽甘藍3顆、茄子半根、四季豆5根作法:1.鱸魚皮朝下煎至金黃,翻面煎至全熟2.煎魚的同時,放球芽甘藍下去煎,直到微焦即可3.最後把茄子及四季豆一起放下去清炒,到適當程度就可起鍋●鱸魚鮮蔬菇筍五穀飯食材:鱸魚140克、五穀飯1個拳頭大、茭白筍半根、杏鮑菇1根、球芽甘藍3顆、四季豆5根作法:1.五穀飯蒸熟2.鱸魚皮朝下煎至金黃後翻面,翻面同時下球芽甘藍一起煎,熟了後起鍋3.茭白筍、四季豆、杏鮑菇用剩餘的油煎熟即可●鯛魚佐蒜香空心菜食材:鯛魚140克、空心菜2個拳頭大、蒜頭適量、五穀飯1個拳頭大、黑豆漿100CC作法:1.五穀飯蒸熟2.鯛魚煎到雙面金黃,肉隨著紋路自然裂開時,即可起鍋3.下油用蒜頭爆香後,下空心菜,炒熟後加點鹽調味4.最後另外倒一杯黑豆漿,讓營養更充足
-
2020-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免洗紙餐具暴增5成 環保署:以外送外帶為最多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今天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近期許多民眾避免染疫因此使用免洗餐具,導致免洗紙類餐具使用數量增加50%。環保署表示,目前免洗紙類餐具增加量以外送、外帶為主,另有105的單位申請暫時恢復使用免洗餐具,但所占的整體用量不多,每次申請只限90天,過後就要恢復使用環保餐具。環保署廢管處長賴瑩瑩說,目前增加的免洗餐具用量都是外送、外帶為主,尤其先前疫情較嚴峻時期,許多民眾都不願意在外面餐廳吃飯,習慣外帶回家。現在希望推廣逐步減用免洗餐具,尤其有些餐廳內用也改成免洗餐具,隨著疫情趨緩,應該將免洗餐具改為環保餐具。學校餐廳、公部門餐廳不得使用免洗餐具,環保署今年開始也讓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限制轄內的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量販店內用不得提供免洗餐具,有十多個縣市響應。因為疫情爆發,環保署放寬學校、公部門、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等地可申請恢復使用免洗餐具,賴瑩瑩說,現在總共有105個單位申請,主要都是學校跟公部門,但免洗餐具整體用量仍不多,每次申請只能恢復使用90天,大部分單位都是3、4月期間申請,還沒過期,如果90天後還要使用免洗餐具必須重新申請。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組長連奕偉表示,近四月紙餐具回收量有增加趨勢,一月至四月分別為8695公噸、8599公噸、1萬1808公噸、1萬3740公噸,四個月來總共回收4萬2842公噸,月平均為1萬710公噸,相比去年月平均6720公噸增加超過五成,目前評估5月回收量應該也會增加。連奕偉說,目前全台有三家處理廠可以處理紙餐具脫膜,每年處理量能為24萬9600公噸,因此目前增加的紙餐具用量在回收上不會產生太大問題。
-
2020-05-0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不用大熱天排隊申請!99萬農民一萬元補貼直送帳戶
各地紓困方案請領大排長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宣布,可請領一萬元生活補助的農民約有120萬人,其中99萬人因有農保、農職保及戶頭資料,下周五將直接收到一萬元匯款,至於其他沒有戶頭,或沒農保的實耕者仍要農會排隊申請,預計兩周內匯款。至於漁民一萬元生活補貼,農委會昨天下午才剛發布申請方法,必須檢附申請書、存簿封面影本,以及實際從事漁業勞動證明文件,包括隨船進出港證明、漁業雇用證明、魚貨交易證明、養殖放養量申報書等。據了解,農委會昨晚緊急修改辦法,只要在補貼申請書上勾選實際從事漁業種類,漁民不需要再檢附漁業勞動證明文件,就可以請領一萬元。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表示,5月11日才開始申請,近期將訂定漁民請領作業規範,研擬在表格設計中由漁民自己勾稽,不用為了一萬元要求漁民做繁複手續或提供證件,從程序簡化的角度來思考。陳吉仲說,行政院周一拍板120萬農民、20萬漁民每人發放一萬元,5月11日開始受理申請,但考慮天氣炎熱、農民忙於農作,以及300多個鄉鎮農會員工辛勞,加上為了防疫,只要有農保、農職保資格,且有農會信用部帳號戶頭者,約有99萬名農民,下周五前農委會將直接匯款一萬元,不用到農會申請排隊。至於有農保但沒有戶頭者,以及實際耕作者但沒農保資格,陳吉仲說,這些人還是持身分證到戶籍所在地農會跑一趟,因為沒有相關帳號戶頭資料,無法直接匯款。
-
2020-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歐洲半解封後 醫界:台灣管制不嚴 沒有放寬的必要
歐洲多國研擬逐步解除防疫措施,國內醫界認為,台灣管制措施不像歐洲嚴格,除了戴口罩以外,生活一如往常,現在沒有放寬必要,尤其國境管制更要慎重以對。目前台灣交通場站實施口罩令、入境檢疫14天、限縮兩岸航線、禁來台轉機等措施,八大行業中的酒吧、舞廳、酒店也停業至今。據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曾討論相關管制是否要調整,但沒有具體結論。目前最可能的是八大行業有條件解封,例如做好防疫措施可考慮開放。不過一切仍需要與內政部等相關部會詳細討論整合,應對各種情況後才會定案。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說,台灣管制不像歐洲嚴格,現在只有戴口罩、管制人潮等基本防護,已經是最小要求,現階段不用放鬆,且目前還有十個無明顯傳染源的確診案例,沒有進一步擴散可能是因為戴口罩有效,一旦放棄相關管制,感染破口可能擴大。國境管制部分,李秉穎說,除非有國家確認地區疫情消失,入境台灣也許可以不用檢疫14天,但推估還要很久,因為即使歐洲疫情趨緩,也不代表沒有社區感染,目前國境管制仍是必要防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說,西歐、中歐疫情下降,但東歐、俄羅斯還在高峰期,台灣本土案例才55個,其他343個都是境外移入,對國人威脅相當大,預估國境管制還要持續一定時間。台大醫院小兒感染部主任黃立民表示,管制要隨時視情況檢討,不過台灣限制不大,僅戴口罩、宣導保持社交距離,生活未受太多阻礙,因此目前沒有鬆綁必要,頂多有些地方限制會議人數,這點可再考慮調整。
-
2020-04-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禁探視! 子女不在旁 她10天驟逝
陳奶奶今年住進護理中心,她的五名子女天天排班24小時照顧,珍惜最後相處時間。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該護理中心實施訪視限制措施,原本病況穩定的陳奶奶不到十天突然陷入昏迷,送醫後不久就過世。子女求情 盼輪班陪伴安置陳奶奶的護理中心3月起每天只能早晚探視各一小時,且一次只限一名家屬。陳奶奶的子女向護理中心求情,但只能照規定走。陳奶奶中午、晚上各一個小時有子女陪伴,住的是單人房,一天有22個小時要自己面對寂寞。以往入夜睡覺有子女輪流陪伴,3月開始獨自熬過漫漫長夜,多數的照護行為也改由護理人員接手,造成陳奶奶很大的心理壓力。護理中心實施訪視限制措施不到十天,病況向來穩定的陳奶奶突然陷入昏迷,隨即立刻送醫緊急住院。主治醫師也困惑為何陳奶奶的病情急轉直下,「這十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堅持探親 警察都來了跨專業長期照顧協會常務理事、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桑予群表示,暫停探視令一出,99%家屬都能諒解,但見不著親人,情緒難免起伏。傳出有人主張探視權,堅持要探視親人,最後連警察都請來了。最近某機構有一名臥床近十年的長者往生,臨終前,家屬哭著哀求要見最後一面,最後只能全副武裝,拉起簾子讓家人道別。摸不到手…視訊哭不停媽媽住在長照中心的陳小姐說,視訊以來,不能面對面見面,摸不到媽媽的手,不能幫她抓背止癢,感覺媽媽話變少,妹妹每次視訊都哭不停,很想將媽媽帶回來照顧。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為避免長照機構體弱的高齡長者引發群聚感染成防疫破口,禁止訪客探視,屏東縣恆春督督教醫院貼心推出「行動視訊車」,讓長者可以和家人視訊對話。有家屬說,雖然視訊可撫慰家人和入住長者的思念之情,但和真實見面的感覺有差,但疫情嚴峻期間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記者吳姿賢、陳惠惠、唐秀麗、吳淑玲、徐白櫻、王昭月、潘欣中、張裕珍、施鴻基、陳斯穎)
-
2020-04-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李應元:買賣口罩引進市場力量
口罩實名制「十四天買九片」上路,不少民眾希望增加第十片口罩應付工作、上學所需。環保署前署長李應元具公共衛生及醫療經濟學背景,他指出,並非人人需要十四天十片口罩,而口罩配給量已達民生最低需求,可考量釋出少許口罩到自由市場,再透過購買限制、以價制量等,讓真正需要第十片口罩的人購買。繼蔡英文總統宣布捐贈一千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國家,外交部日前啟動六百萬片口罩外交。李應元說,「整棟樓住戶都生病,只有你自己健康也不會舒服」,流行病的公共性特別強,即使台灣控制疫情,但其他國家發病,全球人流、物流、金流都卡住。適量捐贈 對台灣與全球都好他認為,雖然捐贈口罩引發少數批評,但台灣疫情狀況穩定,只要口罩供應以國內民眾為主,適量捐贈對台灣跟全球都是好事。李應元表示,除了官方捐贈口罩以外,義大利籍神父呂若瑟募款到一點五億元台幣,還有八十三歲何姓賣菜婦人捐出八百元跟八個口罩,顯示台灣社會充滿慈善力量,這些力量一定要預為安排引導,政府可透過台灣聯合國協進會、醫界聯盟、醫師團體等協助匯聚,才不會白費。以價制量 適度開放自由買賣李應元表示,從民眾主動捐贈口罩可看出,有些人需求並不大,如鄉村環境通風、民眾不常搭捷運或公車,現在還允許寄口罩出國,代表十四天九片已符合需求的最大公約數。但民眾跟「第十片口罩」還有多少距離?李應元說,總有人需要第十片口罩,或臨時出門沒帶有急用,既然政府已照顧到口罩基本供應,現在可考慮適時引進市場力量,例如開放十分之一的口罩到超商、藥局自由買賣,訂較高價格「以價制量」,並限定單次購買數量。透過社區 關懷檢疫、隔離者李應元指出,早期徵收糧食制度下,農民須將米繳交到農會,確保公糧不缺,剩下的才可運到民間買賣,農民為了賺錢,會努力種更多米。以口罩而言,業者若只要繳交規定徵收的數量,多出來的口罩可自行買賣,將能鼓勵業者製造更多口罩。立委陳超明曾提議社區自製口罩但被罵翻,李應元為他抱屈,自製布口罩也有防噴口沫功效,更重要是社區製作口罩將發揮關懷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史無前例,在此當頭不只關心病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民眾及其家人都承受很大壓力,全球經濟崩潰更可能產生更多弱勢族群,若能透過社區關懷給予支持,社會才能團結走過危機。李應元也說,疫情導致人類活動減少,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降低,甚至可達到二○二○年減碳百分之二的目標,連帶空氣汙染也有所改善,紅害天數變少,很多方面往好的方向走,人類可透過此次大事件,反思「減法生活」的必要性。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期間開放暫用免洗餐具 張子敬:不代表放棄政策
今年全台多個縣市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陸續實施內用不得提供一次性免洗餐具,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關係,有業者希望改回一次性餐具。由於法規原本就規範,缺水、傳染病時期可暫時提供免洗餐具,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在立院重申,因疫情因素可暫時開放使用免洗餐具,不代表放棄政策,等到疫情穩定後就可恢復,但目前申請業者並不多。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保署報告業務並備詢。張子敬接受聯訪表示,當初禁用免洗餐具時就有提到,若因為疫情因素可以暫時開放使用免洗餐具,只要業者有相關顧慮,就可以報請地方主管機關備查開放。張子敬說,保護環境主要目的是保護國民健康生命,在防疫上若有顧慮,可以暫時短暫開放,但不是代表放棄政策,等到疫情穩定就可以恢復使用,防疫期間要以防疫為優先,保障國民健康。至於使用重複性餐具是否有防疫疑慮?張子敬表示,筷子等免洗餐具會有包裝,有些民眾擔心重複性餐具清洗時會經過人工處理,過程中可能受到汙染,消費者才會有所顧慮。不過現在申請恢復使用免洗餐具的業者不多,大部分都照原來方式處理。
-
2020-04-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出遊潮恐成防疫破口 台大公衛:應極大化社交距離
詹長權:北市很多咖啡廳太擠清明連假出遊人潮大爆發,密集群聚恐成防疫破口,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今天呼籲,應該要極大化社交距離,像是長照機構、據點應該設定2公尺間距,交通工具、戶外聚會設定1公尺間距,台北市很多中型咖啡廳非常擁擠,應該及早介入宣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天透過雲端視訊會議舉辦新冠肺炎疫情。詹長權說,今早疫情最大發展是英國首相強森染病十天依然高燒不退、持續咳嗽,凸顯一個國家社區感染若到達一個程度將是跨階級、跨人種。很多人無法想像強森會被感染,也不像很多人認為有權有勢的人會受到較好照顧,顯現人類對這個新型病毒所知有限,症狀、傳播力都不斷演變。至於鎮壓新冠肺炎的公共衛生非藥物介入防疫措施,詹長權認為,應以全國動員方式檢疫,且要保護醫院長照機構、醫護人員,例如實施通訊診療、遠距醫療,慢性處方籤自動延長一次,提供慢籤快速、跨區取藥,主動檢測醫護、照護人員。詹長權說,主動檢測感染還包括醫院重症病人、長照機構長者,司機、送貨員、超商等維生需要的服務人員,尤其當不明本土感染發生時,更要對確定個案的所有接觸者、所在社區的抽樣居民檢測。
-
2020-04-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感染跨階級英相也住院 詹長權: 籲極大化社交距離
清明連假出遊人潮大爆發,密集群聚恐成防疫破口,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呼籲未來兩周要極大化社交距離,且一定要落實才有效,尤其許多中型咖啡廳非常擁擠,卻沒調整餐桌、座位距離,地方政府應主動介入宣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天透過雲端視訊會議舉辦第七周的「抗covid-19說明會」,詹長權說,今天早上疫情最大發展是英國首相強森染病十天後依然高燒不退、持續咳嗽,凸顯一個國家的社區感染若到達一個程度將會跨階級、跨人種。很多人無法想像強森會被感染,也不像很多人以為有權有勢的人會受到較好照顧,人類對此新型病毒所知有限,其症狀、傳播力都不斷演變。詹長權說,目前最重要是系統性理解及處理疫情,透過邊境管制、早期發現個案、檢疫等措施避免傳染。部分地區都在做局部或全面移動限制,像是英國、美國都有stay home指令,歐洲某些城市更實施大規模封城。至於鎮壓新冠肺炎的公共衛生非藥物介入防疫措施,詹長權認為,應保護醫院、長照機構的醫護人員,應實施通訊診療、遠距醫療,慢性處方籤自動延長一次,提供慢籤快速、跨區取藥服務,並主動檢測醫護及照護人員。詹長權說,醫院重症病人、長照機構長者,司機、送貨員、超商等維生需要的服務人員也應主動檢測,還包括當發生本土不明感染個案時,確定個案的所有接觸者跟所在社區的抽樣居民。由於清明連假不可預期的人潮聚集,詹長權呼籲未來兩周社會要「極大化社交距離」,且特別是連鎖擁擠咖啡廳,現在很多有規模的餐廳已開始調整餐桌、座位,但台北都會區等地還有很多中型咖啡廳,市政府應該特別關心這塊。現在若要拉大社交距離,應以至少2公尺間距規定長照機構、據點長者起居,以及室內空間活動總人數;另以至少一公尺間距規定交通工具、戶外聚會的活動總人數。詹長權也指出,應該重新檢討戶外、戶內聚會總人數,目前恐怕有點太寬鬆,假如本土傳染數量偏離預估值,應有強烈手段調整上學、上班、通勤、開會、活動的時間與空間,以符合總人數上限,想辦法在同個時間內減少人數,減少傳染機會,另要提前規畫個別縣市及全國全面停班、停課的配套措施。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