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醫療.兒科
搜尋
含氯漂白水
共找到
8
筆 文章
-
-
2024-04-13 焦點.元氣新聞
北市溪山里水質受到大腸桿菌汙染?如何避免感染?醫師提醒發生「這現象」,飲用水加熱也不保險!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近山區有多名居民自設水源系統,疑因水質問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根據自來水處採樣結果,證實是水中大腸桿菌群偏高,市長蔣萬安已要求市政團隊快速因應,並確保里民不會使用到有疑慮的水。水中出現大腸桿菌,代表飲用水出了什麼問題?北市士林區溪山里長年飲用山泉水,近期發生疑似水質不佳,造成居民上吐下瀉,北水處淨水科長林河山指出,大腸桿菌群存在於大自然,飲用水的大腸桿菌標準為6MPN/100mL,溪山里長2024年4月8日通知民眾上吐下瀉,北水處增加檢測水質,當天結果為900MPN/100mL,直至10日略降至1700MPN/100mL。林河山也透露,大腸桿菌數值高低與氣溫、降雨等因素,溪山里去年4月最高數值曾高達14000MPN/100mL,今年同期相較低。這起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超標的事件,是否因地震導致還有待釐清,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水中檢出大腸桿菌群,說明有糞便汙染,有可能是管路被震裂而滲水,影響到飲水系統,建議民眾在飲水時,一定要煮沸可以徹底殺菌。朱光恩說,大腸桿菌的種類非常多,是人類與動物腸道中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細菌之一,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沒有害處。某些菌種會引起腹瀉,而毒性強的則會造成嚴重病症,例如O157H7型,會導致出血性腹瀉、急性腎衰竭、凝血功能異常,嚴重甚至死亡。大腸桿菌如何影響生活?如何避免感染?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所以食品一旦出現大腸桿菌,即意味著食品直接或間接的被糞便汙染,故常被用做飲水、食品的衛生檢定指標。大腸感染引起食品中毒的潛伏期平均為5至48小時,曾淑慧說,感染大腸桿菌主要症狀為腹瀉、腹痛、噁心、嘔吐及發燒,症狀的程度差異很大,年齡愈小,症狀愈嚴重。朱光恩提醒,大腸桿菌不耐熱,加熱超過70°C通常就能有效殺菌;更安全一點的作法,可以在1公升的水中加1滴含氯漂白水煮沸消毒。把飲用水煮開後,加蓋保存,放置冰箱的容器也可多覆蓋一層保鮮膜阻隔灰塵和細菌。曾淑慧提醒,除了注意飲用水的加熱煮沸外,食品需經適當加熱處理,食容器也應澈底清洗及消毒。被感染者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必須洗手。飲用地下水、山泉水存在什麼風險?士林區溪山里的事件被質疑是否跟飲用地下水有關,朱光恩說,不少民眾喜歡取用山泉水,但是未經過氯化消毒處理的山泉水,可能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仙人掌桿菌和寄生蟲,生飲對健康有害。每個人的體質、免疫力不同,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可能腹瀉後就恢復正常,有些人因免疫功能缺失而加重病情。朱光恩說,1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慢性疾病(糖尿病、腎臟病、尿毒症、癌症)患者,要更加注意飲食安全,未經處理檢驗的山泉水,隱藏大風險。醫師提醒如果有嘔吐現象,有可能細菌毒素引起,加熱可能也沒用!「相關單位說要把水煮沸再飲用,但是也不見得有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姜冠宇提醒如果水真的夠髒了,其實造成腹瀉是還好,但如果有嘔吐的症狀,就要小心,也可能是攝入了有些病原體預先形成的毒素,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或仙人掌桿菌的催吐毒素,而這些毒素是「耐熱」的。如仙人掌桿菌的毒素,需要在90℃以上,加熱至少5分鐘,才可能被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則需要在80℃以上,加熱2小時才可能被破壞,這些條件顯示,一旦這些細菌的毒素產生後,通過一般家庭烹飪方法來破壞,有時可能無法達到破壞毒素的標準。參考報導:聯合新聞網 溪山里水質汙染含大腸桿菌 醫師籲:飲用水應煮沸消毒聯合新聞網 地震後釀溪山里水質不佳? 北水處曝去年大腸桿菌數值曾破萬聯合新聞網 防疫醫師介入調查北市溪山里腹瀉 北榮醫曝地震影響可能聯合新聞網 北市士林區自來水含大腸桿菌 醫直呼三大族群須多注意
-
2022-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變種千百樣!專家揭漂白水消毒三大重點,全面加強防疫
中秋連假過後,台灣防疫全面鬆綁,加上秋意漸濃、天氣趨涼,病毒又持續變種、傳染力愈來愈強;在種種因素影響之下,疫情恐將再起,專家提醒,個人防護切莫大意,居家消毒更需掌握漂白水稀釋、不重複擦拭、靜待後再以清水擦拭,以三大重點步驟全面加強。9月12日開始,各級學校開始採用防疫新制,即便同班同學有人確診,快篩陰性仍可上課,連校園都採用「以篩代隔」,意味著台灣社會全面進入了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且秋冬將至,不僅持續變種中的新冠病毒會危害眾人健康,每年都捲土重來的腸病毒跟流感病毒等等,也都會對人們造成威脅,特別是老人跟小孩這兩大族群,抵抗力較弱,個人防護更顯關鍵。信義居家提醒,新冠疫情已延燒近三年,許多人都出現「防疫疲乏」的現象,但為了家人的健康,還是得努力落實居家消毒,建議可以掌握三大步驟,快速將病菌趕出家中。第一步:漂白水稀釋以1比100的比例,稀釋含氯漂白水,用以消毒廁所以外的區域,廁所部分則以1比10的比例進行消毒;專家提醒,酒精只能阻擋有限的病毒種類,像腸病毒就無法用酒精消滅,建議還是勤勞一點,使用漂白水徹底消毒。第二步:不重複擦拭將抹布或拖把完全浸濕稀釋後的漂白水,擦拭及清潔所有經常接觸的區域,包含玄關、地板、桌椅等等,而且要朝同一個方向擦拭,千萬不可以來回擦拭,以避免病毒來回感染;消毒廁所時,也應該更換另一條乾淨的抹布,不混用消毒其他區域的抹布。第三步:靜待後再以清水擦拭靜待5至10分鐘,確保達到殺菌效果之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就大功告成。除了平日做好居家消毒之外,若行有餘力,也可以請專門的業者來家中清消,在挑選業者時,記得確認其採用的藥劑是否合格、對人體無害,是否針對客戶環境來提供客製化施作服務;通常用水霧式滅菌能較有效覆蓋空間和物品表面,殺菌力也更好、更長效,專業消毒不僅能對抗細菌、病毒,也能減少過敏原,一舉數得。
-
2021-04-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起台中、苗栗供五停二 疾管署籲限水仍要洗手
全台水情嚴峻,苗栗、台中(含北彰化)從今天起啟動分區供水的「紅燈」,實施供水5天、停水2天,總計106萬戶受影響。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近期因清明連假關係門診休診,急診腹瀉人次增加,限水期間洗手動作仍千萬不能少,以防疫病發生。郭宏偉說,近期腹瀉通報仍多,以諾羅為主,上週門診10萬6千例,較前一周下降主要是因為門診休診;預期連假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會微幅上升。腸病毒疫情則在相對穩定低點,上週就診人次持平兩千多人次,國際間腸病毒非流行期,只有泰國呈現上升。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則公佈監測資料,桃竹苗及中彰投地區的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近兩週呈現緩降。但防疫醫師林詠青則表示,限水期間仍應留意下列事項:一、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二、為預防腸病毒及各種腸道傳染病,缺水期間,洗手動作千萬不能少,為維持手部衛生,請落實下列措施:(一)在限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仍請依「五步驟(濕、搓、沖、捧、擦)」的方式洗手,但須注意勿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到最大,勿長開洗手,避免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抹濕、沖洗時,將水量儘量轉小。(二)沒有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可泡製3至5 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另以清水洗掉殘留漂白水。(三)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並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但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三、民眾儲存用水時應將容器加蓋,且儲水時間勿超過3天,儲水容器應每週刷洗一次,避免污染及孳生細菌或病媒蚊。四、如使用地下水作為備用水源,應先進行地下水井與化糞池滲漏及其他可能污染源的檢查及維修,以確保用水衛生安全;未經消毒與水質檢驗合格的地下水,應僅提供沖廁或澆灌使用,不可作為餐廳、廚房、飲水機或洗手台等之用水。
-
2021-03-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缺水不忘勤洗手 疾管署傳授3種限水期手部清潔撇步
去年國內因為沒有颱風侵襲,西北部地區又連月降雨量少,導致部分縣市已實施減壓、減量供水或停止非急需或非必要用水。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很多傳染病透過手部摸到被污染物品,接觸口鼻造成病毒進入人體,疾管署傳授3種限水期手部清潔撇步。雖然國內流感及腸病毒疫情低緩,但腹瀉疫情仍處於相對高點,林詠青呼籲,民眾於水資源較為緊繃之際,仍應落實「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觀念,勿因節水而忽略手部衛生,同時也要注意儲水方式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感染與傳播風險。林詠青表示,民眾在限水期間,可視下列3種狀況進行手部清潔,首先是轉開水龍頭還有水的情況,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但勿將水量轉到最大,搓揉手部時先關掉水龍頭,勿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再者是沒有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可泡製3至5 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再另以清水洗掉殘留的漂白水。若已經嚴重缺水,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並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但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此外,林詠青也提到,民眾採取節水措施時,務必主動做好配套管理,貯存雨水或回收水再利用時,應將儲水容器加蓋,且每周澈底刷洗容器內壁一次,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發生的風險。
-
2020-08-26 科別.兒科
開學周在即 國內腸病毒上升5%蠢蠢欲動
因新冠肺炎,今年國內腸病毒疫情幾乎沒有流行,但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雖台灣腸病毒疫情攘在低谷,但上周疫情上升5%,與各國疫情趨勢雷同,日本、泰國、韓國腸病毒上周也輕微上升,中國大陸的疫情持續上升,下周是開學周,呼籲師長注意, 別讓衛生管理鬆懈。孩童在校園中群體互動頻率變高,感染風險增加,甚至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雖然目前社區中腸病毒少,但仍有零星個案,下周開學後,要繼續落實口罩政策及用肥皂勤洗手觀念,降低傳染風險。台灣腸病毒全年都有感染個案,一般以四月到九月為流行期,酒精並不是萬能,對像腸病毒等不具外套膜的病毒無法以酒精消滅,只能以稀釋含氯漂白水作為消毒水。消毒水製作步驟簡單,需準備十公升的清水,倒入100c.c.含氯漂白水即可完成。疾管署再次強調,腸病毒並非幼兒專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都有感染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由於5歲以下幼兒仍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避免交叉感染,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5歲以下幼童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就醫,若未及時治療,發病後3至7天內易引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
-
2020-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手機、衣服上的冠狀病毒會殘留多久?8大日常接觸物的防禦之道
武漢肺炎(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全球的確診數每日都在攀升中,如何有效保護自己?你知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以外,平日接觸的物品,如電梯、扶手、捷運把手、手機、文具等病毒在上面殘留的時間多久嗎?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提醒,公共空間中,接觸物比比皆是。正確了解病毒殘留時間,加強個人衛生與環境清潔,同樣不容忽視!冠狀病毒能殘留多久?8大類日常用品一次看明白根據《醫院感染雜誌》(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最新發表的文章,審視了過去 22 份針對冠狀病毒的報告,指出如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等感染病毒,可在無生命狀態的表面上持續生存,且根據材質的不同,停留時間最短5分鐘,最長甚至可達9天。我們平日接觸的日常用品,病毒殘留時不一,以50+特地羅列提醒讀者留意:1. 鋁製品(如飲料罐、鋁製鍋、窗框、公車捷運扶手等):殘留2~8小時2. 塑膠(如鍵盤、滑鼠、捷運座椅等):殘留5~9天3. 紙張:殘留4~5天4. 玻璃(如窗戶、手機面板、玻璃杯等):殘留4~9天5. 木製品(如樓梯扶手、家具、文具等):殘留4天6. 不鏽鋼(如環保便當盒、大眾運輸握桿等):殘留2~9天7. 外科手套:殘留8小時8. 衣服:純布料病毒不易附著,但鈕釦等非布料材質則需留意。蔡聰聰補充,僅停留5分鐘的是SARS冠狀病毒所延展出的菌株之一,就整體平均來說,冠狀病毒可於室溫下在金屬、玻璃、塑膠等材質,停留4~5天;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只能在表面逗留最多約48小時,足見冠狀病毒的高存活力。另外,個人隨身衣物的部分,雖然材質具有穿透性,病毒並不容易附著,但她強調,「不鼓勵重複穿,如果衣服上有鈕扣、裝飾品等非布料材質,也還是有殘留病毒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哪些細節最容易忽略?除了羅列出病毒在各物質的殘留時間,蔡聰聰也進一步以台灣民眾最常忽略的地方為例,指出應加強注意的重點:1. 每天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應至少每天清潔1次含有玻璃、塑膠、金屬等成分的智慧型手機,是人人最常接觸、卻也最容易省略清潔的3C產品,不只會頻繁接觸到桌面,有的人甚至會習慣帶進廁所,都可能導致病毒殘留而不自知,此時如果再碰觸眼、口、鼻等部位,就會提高感染的風險。她表示,「不需要儀式性每隔幾小時就清潔,但建議至少每天清潔1次。」2. 不加裝手機套(殼),避免手機藏汙納垢許多人為了保護手機,會再加裝手機套(殼),此舉反而增加清潔的死角,「如果可以的話,不要額外裝殼或保護套是最好的。」3. 沒到過醫院或接觸患者,不等於完全沒風險蔡聰聰指出,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到過醫院或接觸患者,就不容易感染,「並非沒有直接面對確診案例,就代表沒事,雖然台灣防疫能力做得很好,但畢竟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居家檢疫者或無症狀的感染者,曾和我們到過同個公共空間、接觸同個物質。」4. 接觸公共空間的材質表面,事後記得洗手好比說大眾運輸工具的手把、辦公或住家大樓的電梯鈕等,因為是塑膠材質,病毒都可能殘留5~9天。她進一步以電梯鈕為例,「現在很多電梯會加蓋一層塑膠膜,看似增加防護,但如果沒有定期消毒,同樣會殘留病毒。」然而,常接觸的公共空間材質表面,不可能每次使用前都進行消毒,所以她強調事後洗手顯得更加重要。善用3種成分,1分鐘就能殺死病毒要如何落實清潔,去除殘留在各物質表面的冠狀病毒?《醫院感染雜誌》的發表統整出3種常見的成分,只需1分鐘就能殺死病毒,讀者可多加利用在環境清潔:1. 62~71%乙醇(ethanol)乙醇即酒精。通常民眾容易買到的,分為高純度乙醇(95%),以及不及稀乙醇(70~75%)。前者會使細菌細胞脫水,讓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形成硬膜,而這層硬膜會阻止酒精滲入,導致消毒殺菌效果反而不及後者。雖然研究指出62~71%酒精即可消滅冠狀病毒,但其實70~78%的濃度都是合適範圍,並不需要精準才有效。2. 0.5%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過氧化氫就是雙氧水。3. 0.1%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次氯酸鈉是漂白水的主要成分,可以1:100(500ppm)的比例稀釋漂白水得出。蔡聰聰補充,有些人為了要增加用量,好比說酒精不好買,就稀釋成兩罐使用,這樣反而會降低殺菌的效果。搶不到75%酒精?防疫消毒劑自己DIY如果連日排隊依然買不到消毒酒精,也許可以試試自己動手製作!根據衛福部分享的步驟,即可將95%酒精,或者漂白水稀釋成消毒水,用來擦拭周遭環境。1. 自製75%酒精把一瓶95%的酒精,用量米杯或多多飲料瓶量4次,再加上1杯自來水煮沸後冷卻的純水,混和倒入乾淨的容器(如寶特瓶、乾洗手瓶、化妝水噴霧瓶等)保存,即完成75%酒精。需要注意的是,包裝外面記得標示清楚為「酒精」,避免誤用。2. 自製消毒水將市售含氯漂白水(濃度500ppm),以100倍數清水稀釋。舉例來說,10cc漂白水加上1公升的清水混合,就完成自行調配消毒水。如果清潔的範圍較大,也可將100cc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製成大用量的消毒水。要特別注意的是,消毒水只適用於環境與物品消毒,不適合用來洗手!而且配置完記得標示名稱與日期,未使用完應於24小時後丟棄。蔡聰聰補充,在完成環境清潔後,別忘了個人也要進行手部清潔,否則環境打掃得再乾淨,未清潔的手再去碰觸還是會白做工。洗手要徹底,7大步驟不可馬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曾做過研究,錄下醫學院學生上課時的情況,並計算他們摸臉的次數。經統計後發現,這些學生每小時摸臉的次數竟有23次,顯示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用手頻繁接觸口、鼻、眼睛,而這種習慣動作無形中也為自己提高感染風險。蔡聰聰以自己日常所見為例,即使在政府和醫療院所強力宣導下,她仍然看過不少人上完公廁後,手只隨便沖個幾秒就離開,「在這每天都有確診數的疫情期間,應該要更加強個人衛生意識,千萬不要抱持著自己不會是下一個確診的僥倖心態。」她強調,洗手只需要清水搭配肥皂,是最簡單卻也最有效的防疫關鍵,並分享徹底的清潔應遵照洗手7招式:1. 內:搓洗手掌心2. 外:交替搓洗手背3. 夾:清潔雙手指縫4. 弓:搓揉雙手指節5. 大:清洗雙手拇指及虎口6. 立:清洗指尖及指甲縫7. 腕:旋轉搓洗手腕原文:手機、電梯、衣服、扶手,冠狀病毒會殘留多久?8大日常接觸物的防禦之道
-
2020-03-0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須知/居家隔離檢疫者與家人該小心什麼?
中韓義伊返台居家隔離檢疫者該怎做? 家人防護須知這幾件事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全台已達44人確診個案,國人海外旅遊若從警示區回台,包括中港澳、南韓、義大利、伊朗、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又如果有確診者,需居家隔離14天。由於冠狀病毒容易透過飛沫傳染,甚至也會在殘留在物品表面上,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及其表面,都會有病毒附著在上面,普通人經雙手接觸後,再碰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就會導致感染。那麼,被居家隔離、檢疫者要如何才能避免病毒繼續傳播給其他人,照顧者無論是醫護相關人員或家人們又該如何徹底落實防疫工作,確保衛生清潔呢?以下整理相關做法供民眾參考,以便能平安度過病毒肆虐的這段期間,保護好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返台後怎麼回家?▌ 親友接機▌ 中短程旅客:搭機場排班計程車,採跳表方式收費。▌ 長程旅客:搭乘租賃車,計價比照高鐵票價2倍向乘客收費。▌ 台東及離島:搭排班計程車至松山、台中、高雄機場、基隆港或高雄港,然後轉搭國內海空運航線,再搭計程車或由親友接送回家。從3月4日起需居家檢疫者自機場返家不能搭乘大眾運輸,一定要坐機場排班計程車或租賃車。在為期一周的宣導,自3月11日起,若入境居家檢疫者違反該方案規定,仍搭乘大眾運輸返家,將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最高可處罰100萬元。被居家隔離了,要準備什麼東西?1.口罩同一副口罩應只限同一個人重複使用,且應每天更換,並檢查口罩有沒有破損。戴的時候也要注意讓口罩與鼻樑貼緊,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有密合,正確使用口罩才能有效防範病毒入侵。2.漂白水、消毒水衛福部臉書粉專有教導民眾,如何自行將市售漂白水稀釋調配為消毒水或使用環境消毒用產品。首先要準備的材料有市售含氯漂白水、清水(濃度:500ppm、稀釋倍數:100倍)稀釋方式:★小量:10cc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中。★大量:100cc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中。★當日配製好的消毒水要標示名稱,未使用完應於24小時後丟棄3.洗手皂、洗手液另外,防疫期間,洗手的時機和正確洗手方式也相當重要,「濕、搓、沖、捧、擦」樣樣不可少!★洗手時機:吃東西前、進出醫院前、接觸病人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咳嗽/打噴嚏後…等。★洗手時應注意部位:指頭、指縫、手掌、手背、手腕……等部位。★洗手步驟:濕:用清水將雙手完全弄濕。搓:抹上肥皂,手心、手背、手指互相搓洗至少20秒。沖:用清水將雙手澈底沖洗乾淨。捧:用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並記得關水龍頭。擦:用烘手機或紙巾將手擦乾。★洗手方式:濕洗手:以肥皂澈底搓洗雙手20秒以上。乾洗手:使用酒精含量60%至80%的乾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4.酒精自行配製75%酒精一點也不難。民眾可以用量米杯或養樂多瓶將買到的95%酒精,量四次,然後再量一次純水,自來水煮準冷卻後的水即可。接著把量好的酒精及水混合在一起,就完成75%酒精了!保存方式可倒入保特瓶、乾淨的乾洗手瓶、化妝水等噴霧瓶罐裡放著,但切記外觀要寫字,標示清楚避免家人誤食。此外,衛福部粉專也補充,酒精濃度介於70%~78%就有效,並不一定要稀釋到75%剛剛好。5.體溫計隔離期間,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詳實記錄體溫及健康狀況,主動通報地方衛生局/所;地方衛生局/所應主動追蹤其早晚體溫紀錄,民眾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刻通知居家隔離/檢疫通知書上的聯絡人、所在地衛生局,或撥 1922,依指示就醫。禁止自行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就醫。6.垃圾袋垃圾袋可用來裝隔離者的分泌物,如擤完鼻涕、咳嗽完吐痰後的衛生紙,應如實包裝好,並在垃圾袋內外皆可再噴灑些許消毒水。7.一次性的塑膠手套清理隔離者衣物或分泌物時,戴上一次性的塑膠手套,可避免照顧者皮膚直接與其做接觸,另外,進行居家環境清潔或消毒時,也可戴上。8.充足的水和食物如果真的不幸被居家隔離了,網路上有不少網友推薦如冷凍食品、罐頭、泡麵,或是各種餅乾、零食,以確保隔離期間內,食物不會缺乏,不過也有人認為可以先請家人買好一些蔬果和肉類等食材,自己煮營養健康的食物,讓病情趕快好起來,這樣子也能避免逕自違反隔離規定外出購物。(看罰則:違反居家隔離規定者,可罰30萬元,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可罰15萬元。)9.個人娛樂用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追蹤被隔離者情緒支持與評估,發現約1成出現憂鬱情緒等,精神科醫師建議,看書或追劇有助減低焦慮。隔離者可準備平常使用,可以上網的電腦或手機,除了關注外界狀況,也能打發時間。防止居家隔離者同住家人遭感染,正確做法注意這幾件事1.照顧者應與被隔離者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減少接觸,例如分開用餐、分房睡,並注意居家通風良好。若一人租屋在外,也盡量不要返回家裡,避免感染家庭成員。2.照顧者也必須配戴口罩。3.用肥皂勤洗手。4.準備個人專屬碗筷,不要和大家的放在一起,使用後也要確實消毒、單獨擺放晾乾。5.消毒常接觸的物品,例如門把、桌椅、地板…等。居住在各縣市的民眾,該怎樣尋求地方政府的協助?台北市>>居家檢疫者如屬獨居或全家人皆被檢疫,且無親友可協助送餐,由區公所協助每日送早、午、晚三餐,每餐餐費上限100元,由區公所以災害準備金支應。新北市>>民政局推出居家防疫關懷包實體包及數位版,實體包提供14片口罩及衛教資訊,數位版隨機提供各類影音平台的14天免費觀賞序號,隨機提供給新北居家檢疫者追劇看電影。教育局親師生平台,讓居家檢疫者能持續學習。>>宜蘭縣居家防疫安心包內有14天分防疫口罩、漂白水、垃圾袋、肥皂、宜蘭優質米,甚至還有花卉種子、盆栽與培養土,可種植療癒。此外,為了怕民眾在家無聊,還有由中華電信、台灣大寬頻、台灣連線及台固媒體科技提供多元的電影、音樂、電子書及追劇等休閒包,以及LINE TV、LINE MUSIC 14天免費體驗序號、momo購物折價券300元。基隆市>>為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準備「暖心關懷包」,包包內有市長問候的暖心卡、衛教資料、口罩、酒精用品、簡易食品等,甚至有提供免費線上影音服務,陪伴度過居家生活上的不便。桃園>>在食物補給方面,設計出裝有零食、泡麵、燕麥、水、中藥材、用來消毒環境的氯錠等物資的「減壓紓食包」,提供給需居家檢疫14天的民眾。娛樂方面,則與平台CATCHPLAY+、LINE Taiwan、中華電信、KKBOX、蝦皮購物及台灣大哥大攜手提供2萬組體驗序號,兼顧追劇、聽歌或購物等各項服務,還有中藥黃耆等讓居家檢疫者烹煮食材補身體。台中>>台中市政府提供居家隔離、檢疫民眾「關護包」,其中有電子書單,希望讓居家檢疫及隔離者利用閱讀舒解壓力。新竹市>>發放「居家關懷包」,提供口罩、體溫計、消毒液、垃圾袋等用品,並提供泡麵、零食,關懷包內也有心理諮商專線,與LINE TV和LINE MUSIC影音娛樂平台帳號,即日起若居家檢疫者與隔離者有送餐需求,市府將協助專人送餐。新竹縣>>關懷包內有關懷手冊、溫度計、口罩14個、肥皂、漂白水等物資。雲林縣>>「雲林防疫錦囊包」給居家檢疫、隔離者,包括居家環境小叮嚀、口罩、防疫洗手皂、毛巾、小王子點心麵、八寶粥等生活用品,同時提供300組台數科「top news」APP帳密,全頻道免費居家收視14天,陪伴民眾度過隔離期間。>>嘉義縣體溫計,口罩14片(每天一片),漂白水及防疫衛教資訊等。>>嘉義市防疫安心包裡頭有14片口罩、漂白水、平安皂、運動彈力球、健康肌力操影片連結。高雄>>針對居家隔離/檢疫民眾關懷服務,市府提供居家隔離檢疫關懷包,內含物包括環境清消、洗手及心理諮商相關衛教宣導的資料、影片、口罩、關懷說帖內有「全民防疫 宅家看戲」的QR-CODE,並製作多語言版本依國籍發放。屏東縣>>縣府推出「屏安關懷包」,提供居家檢疫、隔離小叮嚀、口罩、防疫洗手皂、體溫貼片及相關支援服務專線等,方便民眾在檢疫期間自我健康監測及有問題時可立即找到諮詢管道。>>花蓮縣居家關懷包,內有罐頭、餅乾、泡麵等乾糧,溫度計、口罩、乾洗手、沐浴用品、衛生紙,還有拖鞋、垃圾袋、曬衣架、環保餐具等日用品,並為女性貼心準備生理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