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焦點.生死議題
搜尋
台灣導盲犬協會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充分運動與陪伴/收養退休導盲犬 「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
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預防髖關節退化,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收養退休導盲犬安卡,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提提研創辦人李昆霖說,才養一個多月,八歲的安卡已經變成媽媽的金孫,為了陪狗狗散步,她願意出門走走,不再唉聲嘆氣,家裡充滿愛的能量。安卡到來,變成可愛的「金孫」,鼓舞了情緒低潮的媽媽。李昆霖表示,「許多民眾不知道導盲犬是可以收養的。」幾個月前,他至台灣導盲犬協會申請導盲犬寄養家庭,這才瞭解除了八至十歲退休導盲犬,或年紀輕、培訓失敗的狗狗也可領養。 李昆霖說,孩子很小就希望可以養一隻導盲幼犬,但申請之後,才知難度真的很高,需通過層層考核,指導人員親自家訪,觀察環境、飼主生活態度、過往養毛小孩經驗,並評估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安卡(Anca)是退役的導盲犬,原本已經找到收養家庭,卻因可能導致幼兒過敏而被退養。李昆霖表示,安卡第一次到家裡時,相當穩定,乖乖地坐著,不怕生,也不躁動,適合正處於情緒低潮的媽媽收養。想散步尿尿都能用肢體表達,智商之高超乎想像。養過一、二十隻狗的李昆霖表示,安卡是他看過最聰明的狗,不管是想散步、尿尿、吃東西,都能透過肢體清楚地表達意思,智商之高,超乎想像,「不覺得養一隻狗,而是養了一個小朋友。」 最重要的是個性夠穩定,在家裡從來不吠叫,安靜乖巧,完全收服了李媽媽的心,把牠當成另一個金孫,視為小孩來教養,生活作息必須有紀律,這也讓她因為溜狗而願意外出,與人互動。大狗老化髖關節易退化,須適當運動避免肌肉萎縮。如何幫退休的導盲犬找到一個可以安享天年的家,是一大挑戰,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教育推廣組主任彭筱涵表示,一般導盲犬約在十歲時退休,想認養的人一聽到狗狗已經十歲,未來可能必須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就興趣缺缺。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認養老犬雖然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照顧,但退休導盲犬個性沉穩溫和,整天開心地笑著,帶給他們一家人很多溫暖,可說是最佳陪伴犬。李昆霖說,「收養安卡是上天送給我們家最棒的禮物。」狗狗乖巧懂事,喜歡撒嬌,對其他動物有著超高的包容性,連貓咪搶吃狗食,也不會生氣,就傻呼呼地站在旁邊看著,超級可愛。導盲犬養成內政部登記,全國約有六萬多名視障者,以國際導盲犬聯盟的理想比例1:100估算,台灣至少需要600隻導盲犬,但因養成訓練相當困難,數量遠低於實際需求。 彭筱涵說,訓練導盲犬,專業且複雜,且成功率並不高。挑選品種後,成功配種的幼犬必須在二至四個月至寄養家庭生活,學習社會化生活,適應各種環境。 一歲至一歲半時,回到訓練中心由訓練師接手,八至十二個月才能結訓。之後則是共同訓練階段,安排導盲犬與視障者共同生活,由指導員指導如何照顧導盲犬,並與導盲犬培養感情,接下來再安排一至三個月不等共同訓練,如果兩方都適應良好,才算是成功圓滿。
-
2021-01-08 養生.無退休時代
熱愛毛小孩、結緣守護導盲犬!余湘第二人生「利他」擺第一,目標做到90歲
「哇!你們來了啊!你們都好乖喔……」。還沒進屋,就聽到一陣雀躍的聲音,再往前一看,原來智邦投資董事長余湘已經坐在地上,緊抱著導盲犬們笑得燦爛。「我從小在台東就養狗啊,會這麼喜歡拉布拉多,是有次我們去英國坐捷運,看到一隻導盲犬正在工作,牠領著視障朋友坐車、找到座位後,把下巴放在主人大腿上,認真工作又暖心,而且牠們還會自主去繞過障礙物,不只是聽指令而已,讓我感覺導盲犬真的很厲害、很偉大」。余湘難忘的那一幕,正是她與導盲犬的第一次邂逅,也牽起了10多年來的濃厚情緣。 這些年,余湘如願陸續養了三隻拉布拉多,第一隻她視為家人的「弟弟」,就像那隻英國導盲犬,用一生守護著余湘。 2008年余湘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在鬼門關繞一圈後救了回來,她住院3個多月回家休養,余湘的先生「吳哥哥」,深怕自己打呼會影響太太,提議讓「弟弟」陪著余湘睡覺。40多公斤的「弟弟」漢草好、聰明又貼心,每天繞著她轉、給了余湘滿滿安全感。 「有次我好像是耳石脫落,不誇張,整個天旋地轉,然後弟弟聽到我驚呼,就把牠的兩隻前腳放在床頭、看著我,好像在對我說不要怕,有我守護你……」。弟弟真的一路守護著余湘,直到14歲離世前一天都沒有懈怠過,牠將余湘視為本命,余湘也十足寵溺牠,「毛小孩真的就像家人啊!」 不會因離別就不再養狗 之後,余湘再養了黑拉拉「安安」,卻因為腫瘤7歲就走了。「安安本來可能就沒這麼健康,眼睛有點病變、有時候跑步會歪歪的,但牠很黏人,每次都把全身最大面積靠在我身上……,就算牠有點小缺陷,但我還是很愛牠」。余湘說,比起弟弟高壽離開,安安更讓她揪心。 養狗的人,最怕狗狗離開自己,余湘雖然難過,但卻坦然面對。「弟弟、安安走,很多人會問說要不要繼續養,我說會、一定會,而且一定要,當然會怕離別,但不會因為離別就不再養狗。」 現在家裡的另一隻「弟弟」,上個月意外因牽繩的金屬環脫落、被公車撞到,至今還住在狗醫院。余湘說自己一向理性、不容易動情,但有幾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想到弟弟就忍不住心疼落淚。 「我想說我已經很會照顧狗狗,沒想到讓牠被撞」。還好遇到名人維東尼動物醫院的貴人蔡坤龍醫師,讓弟弟能撿回一命,雖然尾巴被迫剪得短短的,但雙腿保住、現在也能站起來了。 把愛投放到導盲犬身上 不只愛自家的狗,余湘也將愛,投放到導盲犬身上。 聊起和台灣導盲犬協會的緣分,余湘說是星星王子牽線,介紹了協會秘書長陳長青(William)給她認識。「William放棄進入法律領域,卻跑去紐西蘭導盲犬學校取得指導員證照、投入導盲犬培育訓練,讓我很感動。」余湘出錢出力,也是導盲犬守護天使。 「每次去協會都覺得這些狗狗好窩心、好想好好照顧牠們,牠們療癒我很多,而視障朋友真的很需要導盲犬,牠們的意義不只是陪伴、提供安全感,更是能讓視障朋友的生活過得更好、更自在」。 儲備訓練師鄭宇恩說,目前協會導盲犬有37隻,培訓1隻合格導盲犬至少要花2年,每隻成本約100萬。在2個多月到1歲半時,於寄養家庭進行社會化訓練,後續再交由訓練師24小時貼身訓練,到了2.5-3歲,開始進行導盲犬與視障朋友的配對過程。 視障者免費申請導盲犬 鄭宇恩提到,只要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法定視障朋友,都可以免費來協會申請,但要能通過第一關「心靈地圖」,也就是由定向老師對申請者進行定向訓練,必須能自己在外面,拿著白手杖行走、不會迷失方向,清楚知道自己走到哪裡去。另外,協會還會評估申請者與狗狗間的個性、步調能否一致,比如說女生牽狗,如果狗顯得比較頑皮,那就要配給男生,才能相輔相成。 配對通過後,就會展開為期1-3個月時間的共同生活,這階段主要是教導怎麼照顧狗狗、如何互動,以及指令訓練等,協會才能安心將合格導盲犬,交給視障朋友帶回去一起生活。 在導盲犬訓練過程中,也會遇到有不合適當導盲犬的。鄭宇恩說,台灣導盲犬協會已取得國際導盲犬聯盟,以及國際輔助犬組織正式會員資格,是台灣第1個擁有雙國際認證的工作犬培訓機構,所以如果狗狗個性太溫和、工作不夠積極,就會讓牠去轉當輔助犬(陪伴犬),如果個性很活潑、急躁,就會轉去保三,當緝毒犬或海關犬。 60後貢獻己力轉向「利他」 余湘近年創立2家新公司,一家是請來業界前輩,傳授產業經驗的「知行者」;另一家則是行銷顧問公司「領航者」。她轉向投入教育工作,余湘的先生大讚她做得好:「妳以前做的都是利己,現在是利他,所以要給妳按個讚!」 「我想跟《空中英文教室》創辦人彭蒙惠老師一樣,做到90幾歲才退休,不管是什麼型態,就是不能讓自己閒下來,搞不好哪天當導盲犬志工也說不定……」。 余湘曾說,年過60了,賺錢已經不是最主要考量,覺得應該要對社會做出一些回饋。現在她把「利他」,放在第二人生中的第一順位。 一路以來,她支持培訓導盲犬、與亞都麗緻前董事長嚴長壽在自己的故鄉台東,合作「余水知歡」民宿,提供原住民返鄉就業的舞台;還有長期關懷弱勢、協助罕見疾病基金會,甚至2014年信主後,她頻做見證,又成立了學院進行教育傳承。 余湘相信,老天讓她大病後重生,給了人生第二次機會,這一定有祂的旨意,她會貢獻己力、一路做到不能做為止。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當下流老人!45歲前一定要做對5件事,才能好命過日子.更年期睡眠障礙、婦科問題多,白雁教你3動作促進出汗排濕氣,重拾優雅生活.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從「我以為」來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可愛,多些體貼、少點自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