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橘世代.愛玩橘
搜尋
古鎮文化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0-07-31 橘世代.愛玩橘
新化老屋裝載老故事-百年碾米機轉動百年歷史
台南新化區入選交通部觀光局經典小鎮,地方正在推動「新化老屋生活故事博物館」計畫,目前已有長泰西藥房、晉發碾米廠、台灣棒球先驅陳清傳故居及今年要修復的老針車行等。推手是前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許明揚,他說,老屋是一個媒介,以生活故事館的架構,讓有共同理念的人進來共同經營,嘗試把文史當成企業經營,能夠保存老屋文化,協助青年創業,把藝文帶入老街生活。新化老街上的百年晉發碾米廠,店內兩層樓高的檜木碾米機,重新整修啟動後,轉動的是時代的記憶,因第4代和5五代屋主陸續去世,家屬無力承接營運,又不想像因店面出租,檜木碾米機會被移走,內部被挖空,交給許明揚團隊,讓老屋故事繼續傳承下去。許明揚表示,晉發碾米廠第五代老闆生前曾告訴他,店裡檜木碾米機是1919年,新化有電力之後,請師傅量身訂製的,還打通房子一、二樓;新化街區改造是在西元1919至1920年間,台灣有電力可能更早,新化約在這個時期有電力建設,晉發碾米廠也將傳統碾米機改裝成電力碾米機,因新化有電就有這台碾米機,屋主依碾米機型態改造街屋,在新化老街上有時代意義,也是繁榮指標。是見證台灣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見證。許明揚接手後,希望修復檜木碾米機,「對方一聽到是百年碾米機就打退堂鼓」,在多次碰壁後,終於有台中的團隊願意來俢復,許明揚說,檜木碾米機也見證米食文化的演變,一開始只有碾出糙米,隨著消費者要求高,民國60多年再增建精米機,可以去除米糠、米篩及撿碎石,許明揚和團隊成了另類第6代傳人。晉發碾米廠本身就是米穀商店,仍以推廣米食文化為主,店內販售米穀相關產品為主,帶有文創的調和米。另一棟重要老屋是台師大退休教授蔡錦堂老家、新化老街的長泰西藥房決定歇業,就請許明揚團隊去租他的老家,許明揚說,因沒有開店經驗,本來想要寫營運計畫書再決定怎麼做,但聽到屋主要把文物上網拍賣了或請人家來收,許明揚決定先租再寫營運計畫。老屋整修保存下來,也把西藥房物件留在現場,老屋故事保留下來,過去歷史的情境才能逐漸勾勒出來。許明揚說,老屋需要整建的部分,可申請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除長泰西藥房,另外新化老針車行房子多次轉手後,新屋主買下來交給許明揚團隊整修,準備打造針車行故事館;另外有南英商工棒球隊總教練陳清傳的故居,因現今一樓出租為服飾店,目前雖還無法整修,但家屬也提供二樓空間成為「陳清傳故事館」, 遊客預約就可以進入參觀。許明揚累積社區改造多年的經驗,發現如果不能改變房東,或許保留下來的老屋就成為夾娃娃機店,只有外殼,沒有老物件就沒有靈魂,老街故事將一件一件流失。希望藉由眾人的力量,把更多老屋保存下來,空間整理好,把故事找回來,並以「合作經營」尋找團隊,像長泰西藥房希望是一間複合式書店,為老街帶來較缺乏的文藝氣息,期許以文化帶領商業,保存店家文化,讓在地記憶可以永續傳承。到新化老街交通資訊:自行開車:走國道三號到新化交流道下,往南走台20道進新化區至中山路及中正路口。大眾運輸:台南火車站轉乘大台南綠幹線公車往玉井站方向,在新化區農會前站下車。【更多愛玩精選延伸閱讀↘↘↘】。訪古吃美食,台南府城「五條港」百年傳承再現風華。逆時光 尋油人/走進百年出磺坑 苗栗「小香港」繁華再現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06 橘世代.愛玩橘
走進三合院「穿越300年」!復古輕遊苗栗蘆竹湳
「走進53座三合院,打開300年的故事」!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集合一群人力量,搶救頭份工業區旁蘆竹湳古厝,老屋、舊農具、古早童玩等歷史場景,融入現代創意裝置藝術,男女老幼咸宜來玩、來吃輕體驗,一起穿越時間尋寶。頭份蘆竹湳社區因原本務農為主的人口不斷外移,傳統三合院逐漸頹圮,在地居民不忍家鄉凋零,2006年成立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青年也進駐,展開「一人一瓦」搶救古厝大作戰,要為老社區注入活水,募資整修傳統三合院,進而保存文化。蘆竹湳1739年開墾,協會盤點社區目前仍留存53座三合院,其中,在地企業家林光清起家祖厝集蘆竹里11戶廢棄磚瓦,及編竹夾泥牆傳統工法,2018年「修舊如舊」,並從日本購回台灣千年檜木為材料,重現祖厝1935年中部大地震後重建的風華,外牆6片磚雕的「時光長廊」,紀錄林家及地方生活軌跡。值得一提是林家先祖從家鄉帶來種在老厝旁,至今龍眼樹仍生意盎然,樹上懸掛「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陶瓷蘿蔔燈,另保留荒廢的豬舍,空地展示朱宗慶打擊樂團2019年所推出的擊樂劇場「泥巴」,所使用的陶瓷樂器巫毒(UDU),因為創作發源地在林家祖厝。蘆竹湳的巷弄之間,還有1739開庄古厝、土埆厝、百年雜貨店等,展示傳統建築、擺設、農具、童玩及老街道等,在在見證歷史,讓人發思古幽情,此外,現代裝置藝術則棲身在老厝及角落,還有新成立的二手書「初心書屋」,社區轉個彎,就可能會遇見驚奇,甚至吸引新人取景拍婚紗照。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指出,蘆竹湳古厝周二到周日上午8點至下午5點,規畫導覽加DIY體驗半日遊程,導覽加主題活動、餐點、古早味一日遊程,其中,導覽及林家祖厝內部參觀,必須先預約,DIY則視狀況可現場報名,並有灶腳(廚房)提供桌餐、套餐無菜單料理。社區並搭配各種節慶推出活動,最特別是2014年起每年元宵節的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由林光清及一群愛家愛鄉的友人發起,復舊庄頭早年提蘿蔔燈的過節傳統,搭配大型藝文展演活動,成了蘆竹湳的盛事,相關的訊息可電話037-628187、臉書「蘆竹湳古厝」洽詢。【精選延伸「台灣這樣玩」↘↘↘】。預約體驗1日原民!認識太巴塱,大啖「部落寶石」。去哪玩? 走趟台北的「大院子」 品味老時光。探索苗栗山海秘境 百年隧道變身「自行車道」! 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 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