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名人.劉秀枝
搜尋
動腦活動
共找到
4
筆 文章
-
-
2021-07-23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警訊/疫情下沒運動,變胖了嗎?當心肥胖加速腦部退化,把握「3核心」預防失智症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防疫期間待在家,減少運動量造成脂肪上身,各專家提醒,運動能提高肌力、活化大腦、健全免疫系統,對熟齡長輩來說,更是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的妙方,即使是輕鬆的活動也有助益。職能治療師施昱廷指出,腦部疾病、慢性病、三高、肥胖、壓力、憂鬱、藥物影響等,都是常見的失智症成因。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可從運動、飲食、認知訓練三部分著手,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飲食控制是對抗失智症的最佳幫手,而認知訓練能提升專注力和溝通力,刺激各種感官功能,同時緩和焦慮或憂鬱的情緒。如何進行居家認知訓練?施昱廷建議要兼具「動腦、動口、動手」,協助長輩延緩退化、惡化的狀況。擬定認知訓練計畫,居家照護需要家人耐心配合居家照護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施昱廷建議先擬定計畫,循序建議陪伴長輩,可適時搭配科技與工具,減輕照顧負擔。居家認知訓練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活化大腦」,尤其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持續做動腦活動有明顯的正向改善。(推薦課程:懶得動腦恐失智!大腦體操動健康 跟著學3種居家認知訓練,降低患病機率!)居家認知訓練,預防失智症三大核心● 動手:烹飪、摺衣服、手工藝。訓練肢體協調,透過家事協作維持長輩狀況穩定。● 動口:唱歌、說故事。訓練口語表達能力,能促進人際互動。● 動腦:桌遊、電玩遊戲。增進注意力、反應速度,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互動過程喚起記憶、增進大腦功能運作施昱廷提醒照顧者,陪伴失智症患者進行居家認知訓練時,要給予明確的方向、指引步驟,千萬別讓長輩因為起手式太難而失去興趣。以唱歌為例,讓長輩聆聽懷舊歌曲,不僅心情愉悅,跟著哼哼唱唱的過程中,也暢談分享過去所經歷的大小事,有些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覺得自卑不敢社交。施昱廷認為時下流行的桌遊非常適合串起互動情感,可依每個人的興趣、能力、喜好、接受度挑選,或請專業老師評估。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也能預防延緩失智,施昱廷認為運動結合認知訓練活動,讓長輩依指示做動作,鍛鍊體能及腦力,有趣又能達到運動的強度。大腦體操:透過口號命令,訓練長輩反應力,藉由肢體活動促進腦部認知功能。1、先原地踏步,聽到某個數字就拍手或舉手,類似「紅白舉旗遊戲」,能增加上下肢的肌力。2、循序漸進增加更多指令,讓運動變成一種遊戲,增添長輩參與的興趣。大腦體操須集中視覺、聽覺,左右腦同時活躍起來,降低惡化成失智症的可能性,「多動腦」,是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重點!💡更多udn會員專屬健康影音課程,點此立即了解▶
-
2021-0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談如何活得更聰明 多動腦多運動延緩老年失智症
台灣失智人口增加速度驚人,內政部去年4月宣告全台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4%,進入「高齡社會」;再過8年,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20%,成為「超高齡社會」。至2019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8萬人;估計13年後將倍增至46萬人,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名失智症患者。據衛福部統計,8成失智者住在家中,由家屬或外籍看護照顧。不少家屬為了照顧家人,不得不離開職場,即使工作也蠟燭兩頭燒,身心俱疲。失智老人的問題讓家屬及照顧者身心壓力 失智症是導致台灣社會的老年人自主能力下降,失去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給家屬及照顧者帶來重大的生活壓力、以及增加社會成本。所以我常說失智老人的問題不單只是個人的問題,其實也是家庭的問題,進而是社會及國家的問題。 我也有一位88高齡的母親,有血管性失智症,在近年照顧母親中,也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家屬照顧上的痛苦。在從醫三十多年中照顧過失智症病患以及家屬無數,並創建台灣第一個的失智症記憶特別整合門診。 過去二十多年全世界持續的在尋找如何治療失智症的方法,可惜已13年無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英國倫敦大學於2017年在「刺胳針(Lancet)」期刊,發表「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A Call for Action」研究顯示,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中只有35%可以預防的,很訝異的是中年聽力缺損失智的風險達9%,比高血壓的2%和肥胖造成的1%風險還高。原來老年人的聽力及視力障礙會增加失智風險的主要原因其實減少了多動腦多運動的機會。 其實人出生到20歲後,腦細胞便以每年減少1克的速度淍零,腦功能逐年下降,到了老年,認知功能愈來愈差是不可逆的現象。舉例來說,大多數40歲的人記憶力比20歲差。60歲的人記憶力比40歲差,不用擔心,這可能只是因年紀相關的記憶減退(Age-related memory impairment),但是因年齡愈大而產生的認知功能減退應該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假若你的記憶減退有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時,便要注意是否患有失智症了。多動腦、多運動...等六大面向來延緩失智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2011年研究發現每日運動及動腦的長者,相較於只維持原本生活習慣者,不但沒有造成海馬迴體的萎縮,甚至增生增厚,改善及延緩腦部退化程度。並發現有氧運動可透過不同生物機轉,能促進腦部神經可塑性,改善腦部學習能力,並減少腦部灰質體積的衰減,降低認知功能減退的發生。 由於近年來發現阿茲海默症暫時已無藥可治,世界各國均在談論如何多動腦、多運動、增加日常生活社區網絡、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及減少壓力等六大面向來延緩失智,但是台灣一般民眾真的知道如何為自己或是為家中失智症長輩安排多動腦、多運動的日常生活活動嗎?本院2017年5月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失智共同照顧中心 亞東紀念醫院早在2017年11月便邀請澳洲運動生理學專業DirectorJam來院演講如何多運動來延緩失智,並在去年12月邀請加拿大Professor Gail 來談如何以「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模式來設計多動腦活動。認知悠能照顧模式重點在於失智者個人照顧,必須深入瞭解失智老人的過去與現在,並觀察失智者有什麼異常或特別行為,才能知道照顧治療方向。可說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非藥物治療,量身訂做安排活動,儘量讓患者發揮既有能力、維持生活尊嚴,有助改善認知功能及提高生活品質。 過去台灣的失智症照護大部分注重在減輕家屬的照顧壓的喘息服務為主,卻往往忽略了失智老人本身的感覺及尊嚴。經由「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模式,針對病患本身的需要,按照每個病患各自的能力、興趣以及長才安排適切的活動,讓他們仍保有的能力得以提升,讓他們擁有更快樂、更有自尊的生活。 多運動方面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週進行三至五天。以每週150分鐘為理想。如有需要可分成一天多次,但每次持續至少10分鐘,心跳要在110下以上,才能逹到標準。 隨著國民平均餘命超過80歲,到了老年出現失智的機會不小,你我都該趁年輕時多存「腦本」。為了老年生活安穩,經濟上要多儲存「老本」,老本固然重要;但在高齡化社會,存「腦本」也一樣重要。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像閱讀文章、寫作、打球或跳舞等必須花腦筋思考的活動,就是讓大腦隨時接受智能訓練。其次,不管幾歲,最好「活到老學到老」。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避免失智提早發生的方法之一。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無庸置疑,就是維持規律運動,不管對減少失能的肌少症及延緩失智均是有意義的。 亞東紀念醫院致力於老人長期照顧多年,自2017年5月開始由林芳郁院長及張淑雯副院長帶領下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失智共同照顧中心至今已近三年,已照顧約2,000個失智者及家庭,任何民眾有關失智症的問題,均可打諮詢專線: (02)7728-2533失智共照中心。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10-05 失智.名人專家
唐從聖/不一樣的唐從聖 搭公車少熬夜 只交能體恤的朋友
雙親都失智,太多人關心唐從聖是不是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唐從聖笑笑說,「該來的擋不了,不該來的求不到。」為了家人,唐從聖最近幾年學會搭公車,他說盡量多走路、多喝水,不發胖,少喝酒、熬夜,很多事情不過度。以前會為了義氣,喝酒吃飯續攤不停,現在他只結交能體恤彼此的朋友,例如演藝圈內的王彩樺、林美秀等是他會定期吃飯、關心的朋友。疫情爆發以來,唐從聖還規定媽媽和外籍看護做一件事,「每天維持出門一次」,少則10分鐘,多則2小時,到菜市場、操場繞三圈,社區穿堂來回幾趟,讓媽媽看到管理員、鄰居打招呼,維持社交活動,比起過往在家看新聞、政論節目來得健康,「只要患者體力負荷得來,照顧者真的要發揮想像力、找對方法。」>>唐從聖樂齡智造看更多報導:《橘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