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3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公共衛生師法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2-02-19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趨緩民眾安心就會出來選? 陳時中微點頭這樣說
「公共衛生師法」於2020年5月公布實施,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公衛師立法的國家。首屆公衛師國家考試共112人通過。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參與「首屆公衛師」記者會時,被外界詢問,昨表示如果能參選台北市長,一定會辭去衛福部長一職,這是在等蔡英文總統點頭嗎?陳時中說,他現在任務就是防疫及衛生行政,「這件事處理妥當,才具備能選的資格,沒有處理妥當,就是屬於不能選。」外界關心,是否現在已具備資格?陳時中說,「我不知道」,而是否是在等誰通知?他說,「沒有在等通知,但看到亮光就知道了」,而亮光何時會出現?他表示,「就是等大家都安心、安全的時候。」至於,陳時中日前提到3月疫情有可能趨緩,是否就是看到亮光?陳時中說,「3月這時間,那還早」,而是否會參選,他重申,「要等大家都安心了。」是否民眾安心了就會出來選,此時,陳時中微微點頭、「嗯」了一聲,立即被現場媒體認為是「參選的訊號」。不過,陳時中立即笑說,「你(媒體)不能這樣講,陷阱太重了,(參選)這有很多層,但這是起碼的條件(民眾安心),社會賢達非常多,不是非我選不可,只是強調說,如果沒有控制疫情,我沒有選舉的資格」。
-
2020-12-07 名人.精華區
陳保中/公衛師法誕生 邁向建構環境醫學
COVID-19疫情對全球帶來巨大改變,在此同時,台灣誕生了亞洲第一部「公共衛生師法」。就在2020年5月15日這一天,象徵公衛元年的新時代終於來臨,彰顯了公衛的重要性,面對未知疫情,這群具有公衛專業的無名英雄,將在每一個防疫環節盡心盡力,築起一道道防疫堡壘。公衛師有法源 樹立新里程碑台灣自1972年成立公衛學系以來,培育數萬名公衛專業人員,可惜缺乏法源基礎,這群專業人員無所依歸、前景不明,人才不斷流失與凋零。歷經近50年各界努力,從2000年起參與法案的推動,終在今年開花結果,樹立新的里程碑。很多人不了解「公共衛生」是什麼?其實,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從個人的戴口罩、洗手,到四周環境的塑化劑、PM2.5,還有今年的COVID-19疫情等,都屬於公共衛生的範疇。預防勝於治療 幫忙疫調而公共衛生師是透過生物統計、流行病學、環境與職業衛生、衛生政策與管理、社會行為科學等專業能力,協助政府關注大眾健康,進行國內衛生醫療政策、社區衛生服務、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衛生教育等工作,結合「預防勝於治療」的觀點,運用三段五級的預防策略,防範問題與疾病流行於未然。以COVID-19為例,公衛人員在防疫期間幫忙規畫疫調、疫情模擬、流病分析等,為政府提供政策依據、協助政府建立防疫指引;再者,提倡民眾個人防疫措施、特定場合的防疫監測等。公共衛生不僅著重預防,也為受害民眾爭取權益。著名的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汙染案,是台灣史上最大的職業災害事件。事件起因於RCA公司在生產作業過程使用大量有機溶劑,並隨意棄置於廠房空地或水井,內容物包含第一類致癌物質。雖經環保署調查具汙染事實,但難以證明員工罹病與有機溶劑暴露有關。RCA汙染案 喚回遲來正義 當年,剛自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即參與政府RCA汙染相關研究,包括RCA有機溶液致罹患乳癌風險、生產及胎兒異常機率等,並在RCA廠區與周邊社區進行職業疾病調查,如採樣、收集、分析資料、逐戶訪查等,並使用官方資料庫進行研究分析,考量罹病、受雇事實、合理時序性、醫學文獻佐證等,輔以動物毒理學研究結果,確定因果關係,為這群受害勞工爭取勝訴。回想起當時出庭作證的情景,連續七天不間斷法律攻防,壓力跟著排山倒海而來,最後終獲得來不易的勝利。這歸功於王榮德教授與其他許多公衛學者的努力,秉持公共衛生的專業精神,才讓一度陷於膠著的案情起死回生,喚回遲來的正義。評估環境對健康風險未來,將以「精準環境醫學」建構國人「人體生物監測」平台,評估國人環境因子健康風險,探討環境與國人重大疾病因果關係,提出因應策略,為全體國人及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善盡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