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癌症.肺癌
搜尋
全癌連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4-01-10 癌症.胃癌
上消化道癌治療困境/癌團留觀床護病友 盼健保商保協力
根據癌團調查,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患者不僅面臨健保治療選擇有限,降低存活率,生活品質也大打折扣,其中又以經濟負擔最為嚴重,加上去年健保署盤查癌患健保住院資格影響商保理賠,雖已暫緩實施,癌患仍深陷可能重啟稽查的壓力中;癌團呼籲,醫院或許可採留觀床的方式,避免健保浪費,並藉健保以外的癌症新藥基金,減輕癌症家庭的負擔。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表示,依據全癌連「癌友醫療需求意見調查」,無論何種期別,癌症患者最擔心經濟壓力,尤其治療方式若沒有健保給付,近六成患者無法自費負擔用藥,只能消極治療,而這也會影響到存活率。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也引用「一一二年台灣癌症家庭照護負擔大調查」表示,癌患自費醫療比例高達六成四,六成六自費藥物超過卅萬元,逾兩成百萬元以上,嚴重影響癌症家庭經濟,得靠商保或借貸度難關。調查中也發現,近二成患者放棄原本工作、四成改變工作型態,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子女、配偶,大多每日需花費十二小時以上照顧癌患,導致原有工作受影響,將癌症家庭推向崩潰邊緣。為減輕病家負擔,吳卉汝說,健保與商保必須協力,先前傳出健保署稽查不需住院卻使用健保給付住院者,須改自費住院,影響癌患申請商保實支實付理賠,雖後健保署暫緩實施,但患者壓力仍在,有保險從業人員建議,或可採用留觀床方式,讓患者留院觀察治療,當天即可出院,保全健保、又可能獲得商保給付,保護癌患權益。蔡麗娟說,既有健保制度趕不上醫療新科技發展,癌患有藥用不起,或被排除新藥臨床試驗之外,且調漲保費須考量各利益關係,故可先透過癌症新藥基金解決燃眉之急,並盼有病團參與討論,並設置期程進度,「醫療是國防,要由總統層級推動,縮短病人跟新藥間的距離,維持台灣國際競爭力」。
-
2023-08-30 醫聲.癌症防治
健保丟包、商保規定不合時宜 癌友沒錢用藥中斷治療/健保、商保裂口1
癌症就醫帳單價格不菲,賣房、借款就醫案例屢見不鮮,有些保了商業保險的癌友,受限於商保綁定「不住院就不理賠」的規定,要求醫院安排短期住院以利理賠。但近期健保署察覺異常,發文盤查,醫院擔心被核刪,要求醫師不得讓自費用癌藥患者採健保短期住院;規定一推行,立刻影響大批癌友就醫。自費用藥要靠商保支付 非健保房不給付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貼出病友「求救」訊息,指健保盤查等同斷送唯一能減輕醫療負擔的路,健保署也宣布「暫緩盤查」,但事件已凸顯健保困境及商保亂象。一位40多歲的乳癌患者,使用健保給付多種藥物後,宣布治療無效,經建議,自費改用口服標靶藥物,去年起透過每個月住院一天,申請私人醫療保險實支實付,以繳付每個月6萬多元的口服標靶藥費,但前天就醫時,醫師默默遞上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健保署近日盤查癌症病人兩天一夜以健保身分住院,開立自費癌症用藥的情形。經查個案的健保住院費用恐遭健保署核刪給付,並由醫師支付還款予健保署。即日起,自費用藥住院需以自費身分,無法使用健保。」她說,健保署的盤查,讓她無法符合商保的資格,該療程還剩下一年多,每個月6萬多元,如果沒有商保,後續90多萬的費用根本無力支付。全癌連秘書長齊秀惠說,健保署動作讓許多癌友跳腳,商業保險多規定須以健保身分住院,才能請領實支實付,若自費住院,與理賠規定相左,就不予理賠。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批評,癌症用藥已經被健保「丟包」,商保也不給付「難道真的要病人等死」?嚴查短期住院卻「捅到癌症病人」 薛瑞元:意料之外衛福部健保署先前喊出「商保補位健保」 ,如今卻要求各醫院不得讓使用標靶藥物等口服癌症新藥的病人使用健保病房,否則要核刪醫院健保點數,導致病友無法獲得商業保險給付。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短時間住院是否真有必要,健保當然要查,沒想到意外「捅到癌症病人」。這群病人原本可以門診治療,但為申請商保必須住院,健保署一查之下喪失領取保費權利。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說,過往商業保險多用「住院天數」作為給付基準,但醫療進步,許多手術、癌症化療逐漸變成門診,若維持原來的狀態,等同浪費不必要的住院需求,保險公司又怕自費住院遭濫用,因此要求健保住院才給付。石崇良宣布「暫緩盤查」 健保署年底前討論解方石崇良接到病友團體反映後,立即承諾「暫不盤查」,但他說,健保資源有限,輕症住院過往都會盤查,不該為了滿足商保資格而占用資源;他能理解癌友有經濟上困難,因此現階段暫時不會強制清查或要求一定不可以住院,根本上仍須正本清源。薛瑞元說,健保署會有折衷方案,但須改變保單設計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現行保單「一定要住院才能給付,不太合理。」現在的醫療取向是「能夠門診治療就不要住院,有些手術也能在門診進行,須有住院事實才能領取給付,與癌症治療趨勢並不符合。石崇良也說,民眾已經買了保險卻不好用,不需要住院者卻要透過住院來請領保險,商保補健保在這部分確實有些問題要處理。健保署年底前將主動找保險主管機關,討論如何解決現行困境。癌友面對高額藥價,健保不付,商保規定又不合時宜,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多年前就已發現商保理賠項目、金額、機制跟不上時代,多次與保險局溝通,保險局卻以「保單很多,是民眾不會買或沒有更新規畫」搪塞,把責任甩鍋給民眾、醫院,從未正視癌友困境;健保署雖倡議用「商保補健保」,也建議政府推出「健保補位險」補足需求。至於為何這時間點開始積極查核,是否與醫護缺工導致醫院病床無法全開、保險公司反因防疫險導致虧損有關?薛瑞元表示,健保署加強查核與上述因素均無關聯。(責任編輯:周佩怡)